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2024-09-13

产业集聚区汇报材(精选10篇)

1.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篇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坚持把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四集一转”要求,瞄准全省先进,拉高发展标杆,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创新机制、强化载体、破解瓶颈、融合互动四个着力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集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四,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城融合的主纽带、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民生改善的突破口。

一、快速增长、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着

一是产业规模由小变大。2012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较2009年增长208.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7%,较2009年增长3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80.6亿元,较2009年增长17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6%,较2009年增长19.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9.7%,较2009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层次由低变高。先后实施瑞庆汽车61万台发动机、大江重工装备产业园等360个与优势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层次加速由“粗大笨”向“高精尖”转变。2012年,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占全市比重达到85.2%;规模以上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42亿元,占集聚区收入68%,较2009年增加660亿元。

三是产业布局由散变聚。企业集聚,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个,比2009年增加210家,占全市比重由2009年的16.5%提高至33.8%;项目集聚,2012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6个,占全市比重达73.4%,分别较2009年增长460%、44.2%。

四是支撑能力由弱变强。截止2012年底,全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超200亿元,建成道路695公里、管网1350公里、标准化厂房550万平方米、电网390公里、变电站35座,建成区面积达110.7平方公里,较2009年新增60.84平方公里。

五是集约节约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达到4200万元/公顷、平均产出达到6240万元/公顷,较2009年分别提高28%、3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较2009下降15%以上。

六是产城融合步伐显着加快。截至2012年底,已启动村庄搬迁20个,新建安置小区1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559.4万平方米;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6.6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7.5万人;安置失地农民就业3.8万人次,占失地农民总数的40.4%,年直接提高农民工资性总收入近20亿元。

二、科学谋划、勇于开拓,创造性开展产业集聚区工作

(一)坚持把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强化考核作为坚强保障。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工信、财政等21家市直相关部门;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职数实施高规格配备,根据主要发展指标,对经济规模最大、发展迅猛的******、******市产业集聚区,按照“两个正县、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对发展较好、速度较快的******县等产业集聚区,按照“一个正县和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在完善政策支撑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了《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焦发〔2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补充意见》(焦发〔2012〕5号)和《关于印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12〕96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在强化考核方面,将指标考核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产业集聚区签订发展目标责任书,对完成指标的给予通报表扬;当年未完成目标的,对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市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对连续两年完成建设目标的给予重奖,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两年未完成建设目标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降一级使用。

(二)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了《******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重点实施“21315”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培育了风神轮胎、中内配、多氟多等20个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链,实施了厦工机械配套产业园、格林沃特年产125万套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等300个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2012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500亿元,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市工业现代化工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和******装备制造、******市经济技术装备制造等8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主要抓手。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采取定向招商、图谱招商、大员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一是定向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先后引进中国兵装、中国兵器、东风汽车等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邀请国家财政部、国资委领导和50余名央企高管,在京成功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约国药集团、中海油集团等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在北京举行对接央企活动的县,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2012年全省大招商电视电话会上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县之一做典型发言。二是图谱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抓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突出建链、补链、延链招商工作。******经济经技术产业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延伸积极与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行业龙头产业合作,其中引进投资25亿元的年产61万套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仅用232天,刷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项目建设史上的纪录,创造了“奇瑞速度”,实现了“提升拓展”的新突破。三是大员招商,在全市实行招商引资党政“一把手”工程,市县各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走在招商引资工作一线,做到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拜访、招商引资重大问题亲自解决,提高招商效率。******市委书记、市长先后8次赴上海谈判,促成了总投资45亿元的上海宝钢再制造项目成功落地,为******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级再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

(四)坚持把促进节约集约作为本质要求。我市始终坚持“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的发展理念,合理确定集聚区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标准,不断加强各地土地整理储备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市产业集聚区“引企上山”破解瓶颈,把不适宜农业种植的山前荒坡地变成了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仅此一项就节约耕地8000余亩;******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西部园区充分利用该区北部太行山脉,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10条,总长20公里,平整出土地5000多亩。******县产业集聚区在全县尚有2万余亩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严格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设占地500亩的标准厂房,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36栋,建筑面积共26万平方米,宁波凯元电器、大正新能源等32个项目先后入驻,较单独供地节约用地1600多亩。******、温县产业集聚区将投资强度提高到280万元/亩,对每一个项目均进行科学测算,严把土地征用关,确保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五)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创新动力。一是加强套合工作,因地制宜地理顺与所在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县于2011年9月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产业集聚区行政村代管体制,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区内5个行政村交由集聚区管委会代管,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县成立龙泉街道办事处并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任龙泉党工委书记,集聚区规划范围内9个村所有涉及的人、财、物全部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所有项目落地由集聚区管委会直接协调土地征迁事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套合。二是落实“直通车”制度,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县在产业集聚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工商、税务、质监、环保、安监、金融、电力等18个办事服务窗口,将涉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统一办理,做到“进一个门、办全部事”;同时,建立项目手续“免费代办制”,凡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工商、税务等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代办,承诺时限,限时办结,真正让投资者享受到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市集聚办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法,点即把握重点,将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规划调整、主导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跟踪督导。线即抓住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主线,建立对口服务制度,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衔接,真正做到上下互通、部门联动。面即全面推进,统筹全面,协调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强力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对外公布制、工作台帐制四项制度,我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省政府办公厅以《政府工作快报》转发。******市产业集聚区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市级领导负责在一线招商,职能部门负责在一线服务,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一线解决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引进、快速实施,东风集团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签约后,仅用一个月完成用地协调560亩、办理各项手续29项。

(六)坚持把要素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组建投融资机构,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目前,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拥有投融资公司18个,总注册资金26.7亿元,累计融资超50亿元,其中******市政府注资5亿元成立******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累计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超20亿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62家,占全市总数的83.8%,比2009年增加36家。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保税、检验检测、环保、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区现已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7个,综合配套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其中******市产业集聚区投资5.5亿元,建成了我省第二家公共保税中心--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中心具备保税存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六大功能,并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关运行,******市成为了全省首家拥有“通关口岸”和保税区功能平台的县(市)。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创新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基地,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3名优秀科级干部到产业集聚区担当重任,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为集聚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施“保姆式”服务,积极解决户口、住房、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加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县强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引进造纸专家姜丰伟,实现了“一个人才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以江河纸业为龙头16家企业组成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群主营业务收入2012年突破50亿。

(七)坚持把协调联动作为重要推进手段。建立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按照“重在培育、示范带动”的要求,在10个领域分别选择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市发展改委认真履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统计局加强产业集聚区统计队伍建设,全面、准确反映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为产业集聚区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商务局以集聚区为平台,积极引导集聚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打造全市对外开新高地;市重点办强化项目服务,将产业集聚区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配置要素资源,强化协调服务;国土局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集中用于集聚区建设;市工信、人社、科技、住建、质检、工商、税务、电力、通信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联动合作、打总体战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围绕省“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两个完善”(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万亿,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2.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篇二

关键词:神经网络,产业集聚区,评价

引言

产业集聚区的优化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规划, 涉及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根据战略发展目标选择相对最优区位的问题, 属于宏观层面的优化;另一方面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规划, 涉及单个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根据具体表现指标促进优胜劣汰的问题, 属于微观层面的优化,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优化研究, 可以实现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全过程优化和动态优化。本文重点探讨产业集聚区的微观建设发展优化, 拟通过构建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模型, 实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态评价, 以评价的结果作为产业集聚区微观建设发展优化的指导, 提出相关政策进行对应调整,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

(一)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产业集聚区建设主要规划布局在中心城市周围, 目的是实现城市和产业集聚区的相互促进与发展, 形成规模化的现代都市群。这种规划布局, 决定了产业集聚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和清洁型发展模式, 所以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评价过程中, 必须以此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走向高效、集约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此为目标细分为五个评价部分, 即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产业集聚区经济贡献、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产业集聚区社会贡献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在这五个部分中, 分别选择细化指标反映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同时考虑高效和集约性, 在一些指标的取值方面采用单位面积比值。

(二) 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模型

根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 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1~2], 建立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如下页图2所示) , 模型分为两大模块:前一部分是归一化模块, 后一部分是BP神经网络 (BPNN) 模块。上述模型中的BPNN模块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 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

在数据输入BPNN模块前进行指标预处理, 实现三个目的:指标达到无量纲化, 各指标与评价目标同方向同趋势, 新的网络输入数据值控制在[0, 1]区间。

原始指标数据经过预处理达到要求后由归一化模块进入BPNN模块。根据指标体系, BPNN模块输入层的模糊神经元数为12, 即输入信号x1、x2…x12对应于12个归一化值;输出神经元数为1, 即输出量0对应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隐含层的神经元数太少会导致容错性差, 太多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所以隐含层神经元根据经验公式 (1) 计算的参考值[4]和所选样本的反复测试确定为4。

N—输入层节点数;P—输出层节点数;m—隐含层节点数。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是网络参数修正的过程, 本系统的网络学习采用有教师的方法, 网络参数的修正采用梯度法实现[5]。通过一定数量的网络训练过程, 实际是修正网络参数以确定最适宜的权值[6], 使对全部n个样本的实际输出0α与样本输出的残差达到最小, 即:

权值以及阈值的修正通过反向传播算法的梯度法实现, 以t表示迭代修正的次数, 并用bk和bo分别表示隐含层与输出层的神经元阈值, 则BP神经网络的参数修正规则为:

第一, 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i=1, 2, …, 17, k=1, 2, …, 35, wki为输入节点Xi到隐含层节点Rk的权值, η为学习率。

第二, 隐含层神经元阈值:

bk (t+1) =bk (t) —η′鄣E/鄣bk (4) 式中, k=1, 2, …, 35, η′为学习率。

第三, 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

式中, k=1, 2, …, 35, ck为规则层节点Rk到输出层节点0的权值, η″>0为学习率。

第四, 输出层神经元阈值:

式中, η″′>0为学习率。

经过训练学习, 评价网络输出衡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的评价值β, 该值的范围为[0, 1], 为明确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以当年产业集聚区所在省份的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状态划分为四级:一级为强, 带动全省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为0.85<β≤1;二级为较强, 带动地市级中心经济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分值范围为0.7<β≤0.85;三级为中, 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分值范围为0.5<β≤0.7;四级为差, 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分值范围为0<β≤0.5。这样可以从网络输出值中可以明确得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差异。

在每次评价中, 往期的样本, 都可以作为新的学习样本让这个BP神经网络评价系统不断学习、继续完善, 以使它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二、算例

选择中原经济区不同中心城市的1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作为学习样本, 所有样本的指标值都已根据预处理规则进行了归一化 (见表1) 。

通过对上述10个特定产业集聚区样本的网络训练学习, 得到网络评价结果 (见表2) 。

结论

本文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从微观角度评价了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水平, 按照设定的标准, 对所选集聚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 分析得到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1)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 应该逐步从过去的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成区总面积等效果指标, 逐步转向关注产业集聚区的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主营业务收入和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等效率指标, 这不仅体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利用, 也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 (2)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必须考虑区域经济差异和工业化阶段差异, 不同地区和时段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应该体现发展重点, 以重点发展关注指标强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的优化方向,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 更应该结合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工业基础, 对产业集聚区进行优化布局和评价; (3)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评价需要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在纵向上, 需要划分发展水平层级进行大范围的产业集聚区对比, 发现产业集聚区建设间所存在的差距, 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区间的对比和优化;在横向上, 需要与所处地区的整体工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产业集聚区对地区工业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通过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评价, 全面评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状态, 做到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又合理优化布局; (4)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优化应该采用动态考核的方法, 对评价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和对地区经济促进作用逐步降低的产业集聚区考虑限制性发展, 重点支持发展较快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建设, 总体上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布局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肖玲诺, 史建锋, 孙玉忠.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76-178.

[2]Bart Kosko.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System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2:37-95.

[3]金成晓, 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14-15.

[4]范秋芳.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研究[J].运筹与管理, 2007, (10) :103.

[5]许东.吴铮.基于MATLAB6.X的系统分析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19-23.

3.集聚区,抢滩浙江高端产业链 篇三

集聚区的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国家四大战略举措涵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和义乌等10个集聚区,其余4个集聚区均位于都市经济圈和三大产业带规划区,在浙江省生产力布局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加之集聚区濒临沿海、临港和主要运输枢纽,海陆空交通发达,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比较明显。此外,集聚区还接近中心城区,城市配套服务较为完善,城市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

发展空间巨大。集聚区的规划与浙江省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区域分布相结合,选择沿海滩涂、低丘缓坡等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形成规模大、集中边片、后续潜力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十二五”时期可开发利用沿海滩涂、低丘缓坡170多平方公里。集聚区开发模式还注重于以发展大产业为核心,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建成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发展的大平台。

产业基础坚实。浙江省各地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为集聚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使得物联网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临港制造和新型纺织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12年,集聚区形成了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6个制造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8个服务业的产业集群。

如何提高集聚区的发展质量

突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浙江省集聚区大致分为走高端道路与特色道路两种类型。对于建设起点高、产业发展成熟、配套条件完善的区域,重点是提高科技含量与技术创新;建设起点较低、产业粗放型、技术条件不完善的集聚区要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选择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把产业做强做大,获得低成本优势。例如,杭州城西科创、大江东、宁波杭州湾、嘉兴等集聚区产业建设起点高,龙头辐射作用明显,其主导产业可着眼于高端装备制造、信息软件和汽车制造等高科技型产业上。绍兴、金华和衢州等集聚区制造能力强,产业较为均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化纤化工、金属制品和医药方面,可考虑在现有制造业关联的基础上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提升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重视龙头引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起始阶段往往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根据行业的不同,有的产业可以扩大集聚效应,但有的产业也无法做到。同时,做大产业要细分市场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做到专业化分工。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集聚区分工协作,发挥它们的整体集聚效应。例如,在浙江省集聚区规模最大且2012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15家工业企业中,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装备制造、金属品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汽车制造,引导化纤、金属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核心企业,在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挖掘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发挥量的集聚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相对较短,产品竞争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要注重创新研发。

注:本文数据统计范围为集聚区的规划控制区,而各地日常统计监测范围主要覆盖集聚区重点规划区范围,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用作分析对比的数据有所不足。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4.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篇四

况汇报

区产业集聚区2015年上半年建设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按照现代复合型“明日新城”的要求,正在积极推进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上半年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考核排名中居第7名。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情况 上半年共有亿元以上在建、新开工和拟开工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亿元。

1、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亿元,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主要是:中信重工液压与电气控制装备

基地项目,总投资1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已完成4000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安评、土地手续已办理,围墙圈建完毕;洛阳烟厂烟用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180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备案、总平面规划图、安评等前期手续,围墙圈建已完成,环评按专家要求正在补充修改,环评按专家要求正在补充修改,项目建设指挥部正在搭建,地基拟于8月1日正式开挖。

2、新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已完成亿元。主要是投资亿元年产5万吨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投资亿元的洛阳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轨道车辆铝型材项目、投资亿元的兰迪新型中空玻璃产品及设备产业化项目、投资亿元的通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承力索和5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项目。

3、拟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主要是:投资

18亿元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亿元的年产15万吨多金属复合板带产业化项目。

二、民生项目

计划拆迁33个行政村,建设安置小区10个,总占地面积3290亩,总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总投资10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小区建设投资18亿元,已完成投资亿元,具体为:

1、二季度在建安置小区项目6个,总占地面积2052亩,总投资60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楼193栋,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101栋,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累计已完成亿元。

2、新开工安置小区4个,分别是六、七、九、十号安置小区,总占地面积1237亩,总投资48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房111栋,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开工90栋,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

3、我区拆迁目标任务为270万平方米,上半年完成拆迁140万平方米。

三、千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项目51项,总投资约亿元,今年计划完成亿元。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

道路桥梁等基础共实施项目38个,总投资6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具体为:

1、在建项目14个:主要是10条城市城市大路、4座跨伊河大桥,总投资2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11亿元。主要是大道、希望路、高铁大道、协和路、吉庆路、玉泉街、开拓大道等,计划年内全部通车。

2、新开工项目12个:主要是4条城市道路、2座桥梁、伊滨区供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1号热源厂项目、煤气管网及调压站项目、龙飞线改线项目、高铁大道跨伊河桥引线、希望路跨伊河桥引线等项目,总投资2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

3、拟开工项目12个:主要是团结路、石安街、兴隆街、西环路、滨河路、环湖路、朝阳路、兴业西街、李马路、兴

业街、和平街、平安路等12条城市道路,总投资13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职教园区项目

职教园区项目4个,占地3355亩,总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亿元,今年计划投资亿元。

市商务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年底完成;绿业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年底完成;洛阳龙华中等专业学校,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年底完成;洛阳师范学院搬迁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已于4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项目

中央商务区在建项目8个,占地251亩,总投资亿元,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计划建设100至120米高层高档写字楼16栋,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已完成投资4亿元。具体是:投资9亿元的海港城项目、投资亿元的隆安明珠

广场、投资5亿元的工商联商会大厦、投资亿元的科技大厦、投资亿元的彤辉实业大厦、投资亿元的传媒大厦、投资亿元的金融服务大厦、投资亿元的祝福大厦等。

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

占地面积约625亩,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一季度开工建设。

四、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入驻情况

1、一期标准化厂房区项目,占地亩,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已入驻四家中小企业。

2、二期标准化厂房区科技城项目,项目用地约200亩,拟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5万m2,主要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创业平台,该项目于6月份开工建设。

五、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要求,在产业集聚区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奔着“招大、招强”的原则引进

中国、世界500强,投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超过230万元/亩的项目。

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已成功签约10亿元以上大项目5个,投资总额达亿元,分别是:总投资亿元的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总投资亿元的新型中空玻璃设备及产品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导线项目及总投资亿元的500mw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项目。目前,重点跟踪在谈的项目是一拖集团年产10万辆重卡项目,预计总投资30亿元。

六、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动迁群众临时过渡问题。我区计划拆迁面积250万平方米以上、动迁群众1万多户。随着过渡安置群众的增多,过渡住房房源减少且租房价格上涨,再加上务农方便和学生上学等实际原因,部分搬迁群众希望就近租房,导致动迁农

户难以找到合适的临时过渡房,增加了拆迁工作的难度。

2、基础设施配套还需进一步完善。园区当前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班加点、昼夜施工,但主要干道仍未完全竣工,当前集聚区内供排水、燃气、热力等城市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给大项目入驻带来一定困难。

3、大项目引进任重而道远,真正市外项目少。目前,园区已引进的项目中,除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项目外,真正的市外项目少。

4、世界500强项目市外还未实现零的突破。今年以来,在市领导的指导和园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已赴4家世界500强企业考察洽谈项目,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项目中,世界500强公司投资项目仅有2个:中信集团的中信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和国机集团的轴承科技产业园项目。由于企业方对市场的考察、研究、决策周期比较长,项目的推进过程相对较慢,目前园区市外世界500强项

目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下步工作打算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

针对目前集聚区基础实施相对薄弱的现状,将继续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去年开工的“二桥九路”今年要全部竣工通车。今年还要新开工26条主次干道、3座桥梁,同时,加快推进伊河治理、水厂建设、热源厂等大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升集聚区投资形象,逐步改善集聚区投资环境。

2、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一是围绕集聚区主导产业进行招商,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入驻集聚区。二是围绕节会招商,积极组织参加牡丹花会、世博会、豫商大会、广交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形成内引外联、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协调联动机制,提

高项目签约率和入驻率。三是加快推进二期、三期标准化厂房区建设进度。做好项目协调,力争一季度全面开工,年底前形成规模。

3、加快撤村并城安置小区建设 围绕“依法行政、和谐拆迁、超前建设、亲情安置”的工作思路,对已实施拆迁的地块进行扫尾攻坚,集中力量做好入户丈量、协议签订、交房等重点环节,提前介入工作,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各类重点项目顺利施工,早日建成。尽快启动其他安置小区建设,使附近群众早日住进高楼,利用置换出来的土地大力发展产业,发展经济。要在已开工建设四个安置工作小区的基础上新开工六个安置小区。

4、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伊河治理、中央商务区建设

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入手,切实加大项目服务协调力度,真正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切实加快三项综合项目建设进度。

5.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篇五

一、基本情况

****经济开发区地处****的核心区域,是承载三地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规划范围包括****8个镇(乡),总面积943.5平方公里,总人口27.5万,其中城镇人口10.8万。区内能源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经济基础厚实,产业互补性强,主要矿藏有无烟煤、硫铁矿、石灰石、硅石、镁矿等20多种,杭瑞高速、遵赤高速、326国道纵贯全境,有库容5510万立方米的水泊渡水库、1300万立方米的浒洋水库和偏岩河,有装机125万千瓦的鸭溪电厂和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电信、移动、联通、铁通、有线电视、邮政等通讯设施实现全覆盖,现有各类企业288户,其中规模企业36户,已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矿产资源、能源、白酒、建材、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核心区****(卫星城)面积121.4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现有大小企业62家,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市列经济强镇。2012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工业增加值21.3亿元,财政总收入5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23元。

二、工作推进情况

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把****镇作为****卫星城规划建设后,县委立即组织县“四家班子”现场办公并召开座谈会,1 全面启动了****经济开发区暨卫星城的规划建设工作。去年12月以来,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了工作班子。成立了****经济开发区暨卫星城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县委明确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同志脱产牵头抓此项工作,我们先后抽调了23名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实、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从2013年1月起开始正常办公,现****大道建设项目已启动,正在着手组建国有投资开发公司,相关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二是确定了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引领、路网先行、城镇带动、产业支撑”原则,初步确定了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和规划目标。发展定位:按照县级行政区域规划、特色城市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 “十园五市场”(“十园”:煤电一体化产业园、市场物流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白酒工业园、特种汽车产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石材加工园、仡佬文化博览园、花卉苗圃园、生态蔬菜园;“五市场”:煤炭交易市场、建材市场、名酒市场、蔬菜市场、大牲畜市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卫星城、文化旅游创新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带。功能分区:按照****卫星城城镇区、****马蹄泮水工业区、****平正洪关文化旅游区、****石板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功能分区”,规划建设开发区8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期15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开发区远期目标产值500亿元,卫星城中期目标集聚人口50万,其中****核心区20万人。

三是启动了相关规划编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已委托中经(汇成)产业研究院、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部、重庆大学等单位,对开发区内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园区布局等进行规划论证。目前,****卫星城总规即将完成,已进入评审论证;正在编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已签订意向合同;****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已通过评审;****工业园和****新型建材工业园规划已进入测绘阶段,即将启动规划编制;正在与重庆大学、深圳规划设计院联系编制****卫星城1000亩开发用地的修建性详规。

四是实施了一批基础类产业类重点项目。开发区内现已启动****卫星城、****白酒工业园、****航天凯山特种汽车产业园、****红色旅游创新区、****集镇改造、****万亩花卉苗圃示范区、****文化博览园等7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73.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64亿元。(1)****卫星城:共规划项目59个,现已完成21个,在建30个,拟建8个,预计总投资9.2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7亿元。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迎宾大道,****大道已完成项目设计和征地拆迁,正在实施市政广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房地产开发方面,投资7000万元的北部新城A1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3700万元;投资8600万元的“溪城名苑”,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5300万元;投资13500万元的****酒业、北部新区和迎宾大道安置还房,占地面积91820平方米,已完成投资7500万元。(2)****白酒工业园:主要依托****酒业5万吨扩能技 3 改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21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2、3号酿酒车间、包装中心、勾兑中心、粮食粉碎车间、陶坛库、酒罐区、污水处理站、厂区道路等工程。目前,3号酿酒车间已完成孔桩50%,2号酿酒车间正在实施垫层,1号酿酒车间平场已完成50%,餐厅、机修车间已完成一层,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3)****航天凯山特种汽车产业园:主要依托****凯山特种车改装有限公司建设,分两期实施,预计总投资5.3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5亿元,在原厂区占地约406亩的基础上新征地530亩,建设特种汽车产业园。建成后可达到年产各种车辆上装及挂车底盘5000辆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530亩平场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地勘施工,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2013年预计完成一期工程所有厂房(4万平方米)和航天大道建设,改造老厂房生产及配套设施。(4)****红色旅游创新区:规划面积473.74平方公里,建筑规模6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0亿元。创新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近期将进行初评。各景点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完善中,已启动部分子项目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与****东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20亿元的“中国西部养老城”(枫香温泉)综合开发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修建性详规编制、景区进出公路征地测量和第三方资产收购等工作;与贵州堃泰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5000万元的石板水泊渡漂流项目,目前正在修改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与深圳市当代骏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2亿元的平正天宝山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初评。(5)****镇改造:2013 4 年2月初全面启动,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集镇街道立面改造3000万元,集镇道路改造1000万元(含街景、灯饰、水体),集镇林口广场、集镇入场大门及相应配套设施1000万元,旧城房开项目3000万元。目前,集镇立面改造已完成15%,林口广场平场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6)乐山万亩花卉苗圃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万亩,其中核心区5000亩,预计总投资3亿元,其中2013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委托资质单位编制园区总体规划,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核心基地建设1000亩。(7)****文化博览园:占地面积约1000亩,预计总投资4.4亿元,已完成道路、歌舞表演广场等项目建设,仡佬石头城景区初具规模并开业运营,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

五是谋划了一批即将启动的重点项目。近期,开发区内将逐步启动****工业大道、****市政大道、****名优小吃一条街、****建材工业园等4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1.4亿元。(1)****工业大道(****工业园大道):全长6.2公里,总宽42米,双向6车道,预计总投资4亿元,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2):全长4.4公里,总宽36米,双向6车道,预计总投资3亿元,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3)****名优小吃一条街:全长200米,总宽60米,预计总投资1.4亿元,年内建成投入使用。(4)****占地面积1000亩,预计总投资3亿元,正在进行规划设计,近期将启动道路平场施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县里按照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及 5 时明确了一名副县级领导脱产牵头抓此项工作,并抽调了专门人员到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但由于开发区机构级别、定编定责、管理体制等事项没有明确,致使工作开展不畅。

二是受土地制约明显。经初步统计,开发区暨卫星城建设共需用地23500亩,其中工业用地14500亩、城镇建设用地9000亩,当前急需解决工业和旅游用地3000亩、城镇建设用地2500亩。由于土地指标有限,又没有存量土地,开发区建设用地特别紧张,融资无地可用,影响实质性工作推进。

三是资金筹集难度大。开发区内基础设施滞后,急需大力改善,提高承载力,但由于没有资金来源,一些项目无法启动。资金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县里正在研究组建投融资公司,但也急需解决土地指标、注册资本金等方面的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产业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配套、集聚效应明显”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完成开发区暨卫星城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路网建设规划等各项规划的编制。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开发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已开工的7个基础类产业类重点项目,尽快启动已规划的4个重点项目。借鉴****经验,启动开发区电力局域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大项目落地。

三是突出抓好****示范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开发区内的****等特色集镇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打 6 造名符其实的****卫星城。

五、恳请市里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是我县关于将****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捆绑整合为****经济开发区,将原****经济开发区更名为****经济开发区的请示已由市政府呈报省政府,恳请帮助争取早日批复。同时,尽快明确****经济开发区的机构级别、定编定责、管理体制等事项,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将****经济开发区建设提到市级议事日程,统筹纳入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给予****经济开发区与****)经济开发区同等的优惠政策条件,在土地、资金、税收、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特别是在土地指标上予以单列安排,帮助解决急需的工业和旅游用地3000亩、城镇建设用地2500亩;在资金上市级每年考虑给予1—2亿元的帮助扶持。

6.产业集聚区制度 篇六

1、医务室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医疗卫生法规,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师的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防止和杜绝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值班人员的工作调换应有统一的安排,做到人人坚守岗位。

2、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以及危重病人,应及时负责联系转送到市、县级医院作近一步治疗。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接待病人要热心,健康检查要细心,诊治病人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简明扼要认真准确记录病人病历,病历资料要妥善保管。按处方制度认真书写处方。特殊病情作好交接班工作。

4、工作人员态度应和蔼,耐心解答问题,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保管和维护好医疗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力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5、在配药或打针时,思想高度集中,仔细对照药名和剂量,明确交待服法、用法,防止差错,杜绝事故。

6、保持医务室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医务人员上班要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操作时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传染。

7、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监测、预防。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产业集聚区传播、蔓延和爆发流行。8.认真做好产业集聚区工人的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工人的定期体检工作。认真检查,仔细填写检查结果,协助建立工人健康资料。9.严格执行按卫生主管部门和物价局文件要求制定的各项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将常用诊疗收费价和常用药品价公开,明码实价,不乱收费。

10.加强各种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驻产业集聚区医务室

7.产业集聚区汇报材 篇七

我国中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各种形式的产业集聚区在我国中部地区大量涌现。虽然他们没有惠及优越的地理区位、也不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却表现出巨大的适应性, 显示出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探讨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产业集聚区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和支持型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1]。研究表明, 产业集聚区不仅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更主要是由企业之间及相关产业所形成的网络联系。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虽然具有内部技术创新核扩散、专业化分工、外部经济等集聚经济的好处, 但这些只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产生区域竞争优势的机理, 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及其所带来的绩效。

二、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及其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体系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大多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 以小企业产业集聚区较多[3]。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这些产业集聚区并非集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但从产业集聚区的本质特性来看, 他们也属于一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的企业与机构相互联系而在一定地域集聚。从其地理边界来看, 并不局限于行政边界, 而是由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相互联系与依赖决定。

河南省属中部大省。2008年, 河南省对全省312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规范整合, 确认有17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180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笔者对河南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区、沁阳市沁北工业集聚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以及洛阳、新乡、周口等地区产业集聚区进行的大量调研发现,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其区域网络系统也在发生变化,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网络构成主体具有差异性。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从形成到发展成熟, 从其社会、市场、企业所结成网络关系来看, 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从事经营的公司、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及银行金融部门所结成的网络体系。如成长在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的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 有从事皮毛加工的大公司100多家, 还有家庭个体加工户几百家, 这是集聚区内的主核心体。同时, 集聚区内有多家专门提供皮毛加工服务的部门, 如皮毛加工技术指导站、产品加工设计咨询公司、法律咨询中心和农行、信用社、建行等金融机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与当地乡、村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4]企业 (公司) 结成的产业网络关系, 是集聚区内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在相互合作、竞争、分工中进行, 节约交易成本, 从而分享规模与分工经济的益处。网络体系的形成使良好的地域文化、当地政策优势、各种服务资源和设施等在内部能够充分流动和共享, 使经济活动充满活力和有效;网络组织使区域网络创新成为可能。产业集聚区的各行为主体在交互、协同作用过程中, 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形成相互学习的环境, 促进技术改进, 形成网络创新。网络组织体现了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好处。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的收益, 而且可以缓解由于分工深化与扩大规模而引起交易成本与协调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调研中发现, 成长于中部农区的小企业产业集聚区, 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方面表现在上面所述的网络联系、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区域文化背景、不断地模仿创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农区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要素成本。

(三)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案例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部农区也在市场力的作用下, 很多地方利用传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保持了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东八公里的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 是当地回民在皮毛加工经商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年加工皮毛量达1700万张, 产值17亿元, 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皮毛加工基地。

1.网络联系是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内其竞争优势产生的根源。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内部的网络联系。在集聚区网络体系内, 由于行为主体 (企业、服务、金融等) 之间结成了市场、产业、社会网络, 网络绩效使其产生竞争优势。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联系十分紧密。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 形成了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皮毛加工、产品销售、中间服务等企业群体。他们分工明确, 存在一个既竞争又协作的经济环境中。同行之间以质量和服务占领市场, 上下游之间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降低了交易成本, 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垂直关系主要是依产业链而结成的网络联系。从皮毛供应企业到皮毛产品生产企业, 再到皮毛成品销售部门的串联而成 (见图3) 。桑坡皮毛加工企业之间的水平联系是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随着市场的扩大, 企业之间通过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一个企业可能只生产某个产品的一个部件或者完成某个产品的一个工序, 这些企业通过相互网络联系, 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集聚区创新环境。

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成长在回族集聚村落, 是一个典型的村落产业集聚区。具有经商传统和创业精神的地域文化资本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其社会网络是由当地企业家、当地政府和家族、人情等各种关系中交织而成的。企业主与当地政府官员之间建立密切联系, 可以提高用地、融资等办事效率。集聚区内具有共同的政策和地域文化优势, 甚至有些企业具有血源相近而建立或联系。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 甚至不受合同的约束。这就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 降低了交易成本, 也显示出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聚区内存在明显的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家庭工厂, 他们成为集聚区的重要特色之一。早期成立的雪羊皮毛公司和隆丰皮草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 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组织, 在集聚区内起着核心引导作用。其他小企业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 购进技术和设备, 转变加工方式, 多以机械加工为主。多数企业将利润的大部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了产品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规模的扩大, 也使集聚区内培育了品牌。品牌效应使整个集聚区抵御竞争的风险加强, 也是整个集聚区内部规模经济展现的竞争优势来源。

产业集聚区外部规模经济首先体现在政府对整个区域环境的完善上。桑坡皮毛加工集聚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 家庭工场是其基本格局。随着市场拓宽和资本积累, 进入产品升级和集聚区扩张阶段。土地、资金、电力、交通、通讯等方面问题突出。当地乡镇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规划土地利用, 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用电、通讯、环境治理、道路建设、金融机构的设置、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种种便利。为拓宽产品市场, 政府部门还投资建设产品批发市场。环境的改善, 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

产业集聚区外部的规模经济还体现在浓厚的行业氛围上。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是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在桑坡村, 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亲朋之间的串门, 都是以皮毛加工为主题。桑坡村吸收了附近近万人的打工者, 有大量的销售人员奔波在全国各地。大量集中的企业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在桑坡村不断地溢出扩散, 促进了区位品牌的形成, 促使产生创新。

3.分工经济在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的体现。随着产业集聚区规模的扩大, 在集聚区内外部产生了分工经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在发展的早期, 企业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从皮毛选购、皮毛加工和销售, 都是由户主及家庭人员完成。随着规模的扩大, 这些家庭作坊业主就雇佣家庭以外的工人, 从事一些专职工作。使其从生产中分离出来, 提高生产效率。当然, 业主比较注重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比如提高熟练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有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员, 还采取更好的待遇措施。

随着大量皮毛加工户的涌现, 对皮毛加工中的辅助工业及中间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一些专门从事某一环节或服务行业的企业也不断地建立起来。皮毛加工业主从事皮毛原料鞣制、剪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销售等工艺过程的生产, 分工更为精细。共同完成皮毛产品生产和各加工企业的配件供应。

专业化分工的加深, 也会造成同行之间的相互竞争。在桑坡的皮毛加工产业产业集聚区内, 众多的企业所处区位、运输、物流成本等条件都一样。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就需要在生产中富于更好的创意。一旦好的创意产品投入市场, 就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 很难长期占领市场。若长期领先市场, 企业就要不断地创新, 创新的压力促进整个产业集聚区内的产品质量不断上升。

4.产业集聚区内的模仿性创新竞争优势。成长于中部农区的产业集聚区, 其研发机构、先进科技、高技术人才等方面是相对缺乏的, 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因此, 他们主要依靠模仿性创新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当然, 模仿虽然是普遍的现象, 但创新确是很难的。模仿创新既能降低创新的难度, 又能降低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模仿创新是其主要的创新过程。在调查中发现, 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80%的技术来源于“模仿”。大企业的技术主要来自集聚区外部, 而小企业的模仿多来自集聚区内部, 小企业比较大企业更加依赖模仿。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部的各种信息、知识、技术和经验能在区域中快速地传播, 从而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增强了整体区域的学习效应。桑坡内的龙头企业, 他们往往深入国内外交易市场, 搜集信息和新产品。发现好的产品, 马上购回来, 组织人员研究, 取长补短, 并将模仿创新的产品投入市场。而这种创新成果一旦流入市场, 又会引起周围企业的模仿, 并且更有创意。

在集聚区内部, 一些企业好的产品创意往往很难长期独享。因为集聚区内部人员流动频繁, 行业之间相互学习, 从而促进产品的改进。可见, 模仿性创新在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升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来源的特殊性。一是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离开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制度取向, 产业集聚区就不可能成长、壮大[5]。从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来看, 其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本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博大精深中原文化的影响, 培育了富于创业的当地企业家。他们利用传统皮毛加工经商优势, 结合现代技术优势, 发展现代皮毛加工产业。桑坡村村民是“家族而居”, 初期的家庭皮毛加工小作坊, 使得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一个村庄的人们, 具有相同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 其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是趋同的, 企业间的冲突能够得到缓解, 利于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发展。

二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的发展来看, 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在集聚区发展的初期, 由于政策的支持, 解决了土地、资金、技术等问题, 使集聚区不断发展壮大。在成长期, 政府部门通过扶持大公司的成立, 树立了皮毛产品品牌形象。政府部门建立皮毛商贸城, 拓宽了产品的销路。通过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的设立使产业集聚区不断完善。通过政府部门在污水处理、通讯、电力、关键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使产业集聚区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是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在桑坡村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内, 一些企业扩大规模需用土地, 其地租只有每公顷每年只有5000元左右。皮毛加工业需要的劳动力, 多是桑坡周围村的村民, 离家较近, 生活方便。工人只需简短培训即可上岗。工人平均工资只有700-800元, 但工人的满足感却很强, 积极性也很高。

参考文献

[1]曾忠禄.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J].当代财经, 1996, (7) , 48-51.

[2]Williamson 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YOR K:free Press, 1985.

[3]李小建,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 2004, (2) :136~141.

[4]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集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 2007 (3) :6-11.

8.基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问题研究 篇八

摘 要 我国对产业集聚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将各类高新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统称为产业集聚区。我国的产业集聚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并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投融资 问题分析

引言:产业集聚区把企业与有关的支撑机构根据一定的联系,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了集聚,企业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商业联系。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逃避债务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提升了企业的信用度,使集聚区在投融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一、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主体比较单一,在依靠政府融资和财政资金的投资下,基础设施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的水平。而且集聚区开发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高,地价也在不断的增长,基础设施的投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由于国土政策的不断完善,土地拆迁费用、平整的费用和土地报批的费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规模的开发缺乏足够的现金支撑。另外,集聚区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大部分都是以土地和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形式,不仅增加了贷款的成本而且受贷款期限与额度的限制,很多企业只能借新还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问题

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主要通过两个手段,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而且业主的投资和内部的集资在投资金额上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所以银行信贷依然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在通过银行信贷获得资金的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在效益和规模上有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先天的劣势,所以非常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二、对投融资问题进行分析

(一)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的分析

首先是政府的资源比较的分散,很难形成资金的规模效应,以至于影响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民间资本没有便利的渠道进入产业集聚区,导致民间资本在用于集聚区建设时,成本的收回和盈利的模式比较的单一,不能对民间资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在此时融资平台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规模较小,资金运作的空间也比较的小,融资的期限比较的短,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现有的一些投融资平台没有对政府的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没有对民间资金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对企业投融资方面问题的分析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对各种信息进行保密,银行很难获得企业的经营信息。因此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避免发生资金安全问题。其次企业的融资规模不经济,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支付固定的交易费用,贷款额度大的话,费用就会相应降低。但是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财务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贷款的审核和监管的成本比较高。再次,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市场发生比较严重的变动,则会导致企业的资金流量不稳定。使得贷款无法收回,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最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较慢,资金也不够充足。如果遇到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就会选择逃避债务,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

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投融资方面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政府支持

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都比较的重视。政府不仅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中各个企业的融资。在企业融资方面,政府首先制定有关产业的发展规划来促进优质产业的发展,所以产业集聚区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投资方对集聚区的企业都比较的有信心,而且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聚区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相对其他企业比较容易,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企业发展。其次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联系都比较的紧密,能够有效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政府为了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会采取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和发放补贴等。政府对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资,有效的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利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都比较的快,在投融资方面,快速的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土地价值,给企业融资带来便利。集聚区中的企业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促进企业利用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另外,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能够提升相关产业在国內的地位,进而能够更好的吸引投资,这时候企业也可以在境外上市,进一步扩大融资的范围。

(三)建立较高的商业信用

首先,产业集聚区中的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或者产业都比较的接近,企业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企业之间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企业资金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获得关联企业的帮助,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依靠信誉,成本也相对较低。其次,产业集聚区中的企业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它们也会同业拆借。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这种情况下的利率一般都比较的低,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由于产业集聚区的经营者关系都比较的近,所以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

(四)运用市场融资方面的优势

集聚效应能够帮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首先,集聚区中有很多从事相同产业的经营者,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学习,这种方法有利于优秀的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提前进入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能够给产业集聚区的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引进先进的运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这种方法降低企业对信贷的依赖,进行多样化融资,进而促使他们对内部财务进行管理,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

四、小结

产业集聚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我国为了鼓励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使其更好的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企业的投融资创造便利的条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集聚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设施的建设不完善、融资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伟.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5):117-119.

[2]丁明磊.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的会计核算.中国集体经济.2010(24):154-155.

9.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申请 篇九

鹤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境内,是一个以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5年,总体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以陶瓷产业为支撑,兼有商住、仓储、物流等功能。

一、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第一家以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为主的专业集聚区,填补了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一项空白,对于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培育新型主导产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尤其是通过吸引众多的沿海地区陶瓷企业向集聚区集中,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可以有效形成以集聚促就业、就业带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为当地乃至全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陶瓷产业的集群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推动,从而对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情况 为加强对集聚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建设,山城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主任的石林工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明确3名副县级领导分工负责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及企业服务,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对集聚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全方位服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集聚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快速积累、跨越发展”的原则,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1.2亿元实施了陶瓷大道、中源大道、石林大道、经三路、11万千伏变电站、集中供水及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路网、电网、水网、污网框架基本形成,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

(二)项目建设情况。几年来,集聚区以承接佛山及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力度,以商招商氛围业已形成,成功引进“建陶航母”新中源集团强势入驻,福源、御盛、富润达、富得等陶瓷企业先后投产或在建。目前,集聚区共签约陶瓷生产线38条,落地30条,总投资近30亿。已入驻陶瓷企业5家,配套企业2家,其中已投产1家,在建4家,正在办理土地、环评手续2家,已开工建设10条陶瓷生产线,预计年内可完成投资7.9亿元,预计年内5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三)规划编制情况。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鹤壁市石林产业集聚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7年8月通过省环保局审查,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环境评估的集聚 区。同时聘请专业规划单位,制定了《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2009-2020年总体规划》,对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其他配套、物流单项规划和城镇规划进行修编,基本实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叠加并施,实现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三规合一,能够满足陶瓷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生态环保等多方位需求。

预计到2012年,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将达到6平方公里,30条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亿元;2020年建成面积将达到12.6平方公里,70条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三、鹤壁市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周边地区陶瓷原料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已探明的有煤炭、水泥灰岩、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等30多种资源,储量约8亿吨,可满足多样化陶瓷产品的需求。

(二)区位优势。产业集聚区东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京武客运专线,南依壶台公路、北靠长鹤兖铁路,交通便利。这里是中国西北和东南两大市场的结合部,是连接华东南、华北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距天津港口500公里,距青岛港550公里,产品销售可直通海外市场。

(三)市场优势。以鹤壁为中心500公里的半径内有4亿多 人口,随着国家对中原崛起政策的支持,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材需求量日益增多。目前,周边地区陶瓷企业仅有新乡的王牌、鹤壁的福源、林县的南海等几家中低档陶瓷企业,中高档陶瓷企业目前还是空白。

(四)能源优势。境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总储量约为16亿吨,属于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是国家十大出口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的火力发电基地,现有发电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年供电量55亿千瓦时。

(五)人才优势。山城区是鹤壁市的老工业区,70年代就开始建立陶瓷企业,有大量的技术工人资源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与沿海地区相比,工人工资相对比较低,可以较大降低生产用工费用。

综上,我委认为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符合河南省重点园区建设标准,建成后不仅可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提出申请,如无不妥,请转呈省发改委批准。

山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关于 陶瓷集聚区 管理 申请

10.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篇十

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南部,规划面积23.81平方公里,东邻飞机场3公里,南至火车站,西靠白河,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水源充沛,是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国家级南阳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和省级南阳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打造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一目标,抓招商、抓规划、抓融资、抓服务,产业集聚区工业产值连年增速保持在50%以上。

一是抓招商。积极推介优势、包装项目,做好招商引资,共引进各类建设项目70多个,总投资140多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33个;目前已建成投产项目29个,初步形成了以天冠集团为主的生物质能源,以二胶厂、迅天宇多晶硅、天羽有色金属压延为主的光电光伏,以防爆集团、中祥电子、鑫特电气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装备三大产业集群。此外,以娃哈哈企业为主的食品饮料,以木兰花、海泳等企业为主的纺织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去年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64%;今年前5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56%;目前在建项目27个,已签约或洽谈项目33个,全部建成后,集聚区销售收入可达到380亿元,实现税利50亿元。

二是抓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已编制完成,正在编制完善下位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先后投资近2.7亿元修建伏牛路、何屯路、纬三路、经一路,修建供排水管道22.6公里,架设电力线路32公里,铺设通讯电缆

8.2千米,建设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开关站1座,配套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项目建设需要,改善了投资建设的硬环境。

三是抓融资。产业集聚区的投融资平台——南阳鑫众投资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资产总额1亿元,与信用联社达成了6亿元的授信协议。同时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及汇鑫、海昌2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了6家金融担保机构,前5个月已为企业融资2亿元以上。

四是抓服务。对产业集聚区建设实行周例会制度、项目进度台帐制度、联审联批制度。优化围墙外周边环境,地材供应由所在乡镇统一组织招标,实现运输户与企业零接触,有效解决了强拉强运问题。

上一篇:私募基金风险管理制度下一篇:《芭蕾舞娃娃》小班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