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共20篇)
1.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一
机械精度综合检测实验总结
一、前言
机械精度综合检测为期五天。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八个对箱体的综合测量实验。本小组由三位男生完成较为需要体力的操作和测量,两位女生进行较为精细的测量且负责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记录。每个实验开始前,小组成员先行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大体流程和步骤,向老师请教不理解的内容。接着开始按要求摆放箱体并选用合理的实验器材和测量工具,开始试验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加以解决。记录正确的数据。最后完成数据录入和试验总结。
二、实验器材
1、实验设备:箱体零件、支承座、水平台
2、测量仪:指示表(分小表及大表,分度值分别为0.01mm和0.001mm)、水平仪、角度尺、游标卡尺、电子卡尺、螺旋测微器、高度尺等。
三、实验记录
1、N面上V轴孔Φ64J7测量
实验流程:每位成员一起查出Φ64J7公差值,为0.03mm。计算验收极限。上下验收极限分别为64.015mm、63.991mm。确定安全裕、计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和两句不确定度。核对无误,选长杆和大指示表组成内径量表。
内径量表需置于千分尺内设定基准64mm,小指针在1格处左右调零。测量轴孔内径时一手将测量探针放入孔内(固定头先进入,探头用手指按压后放入),一手握着表头左右摇晃,记录表针顺时针转动的最大值。小针数值大于零位,顺时针度数,数值为负,反之逆时针度数,数值为正。每三十度度数一次并记录。每位组员分别进行一次操作,测量出一组数据。一位组员测量时,另一位组员帮助度数,其他组员进行记录和数据计算,填写报告书。
议题一结论:小指针不在第一格,分为三种情况。小指针在量程外;小指针在零点和最大量程点;小指针在其他小格。前两者不能进行测量,后者可以测量。
议题二结论;指针超出量程。说明调零时出错,应按照正确步骤重新调零。
2、公共轴线Ⅲ与公共轴线Ⅳ的中心距测量66.25±0.037mm 实验流程:同上实验,计算公差等实验所需数据,选用分度值为0.001mm的千分尺和0.01的电子卡尺。男生翻转箱体至合适的位置,在翻转箱体时由三个男生合作,两位抬起箱体,第三位选择底面三个最远点,将支撑座分别顶上箱体后,再将箱体放下。插入Ⅲ轴和Ⅳ轴,测量两轴直径d1、d2径和素线间距L,测量直径时,沿着轴截面外围轮廓左右摆动表头,略感接触时候旋转微调旋钮三次,记录数据。测量素线间距L时,需将电子卡尺调零,选择0.01量程。组员配合测量,读数,记录和计算填写。每位组员进行一次操作。
3、N面平面度误差测量(公差0.15mm)
实验流程:女生选择测量仪器,选用小表和表架,男生旋转箱体,放置方箱。按要求设定测量平面,调整支承座使得平面对角点处等高。顺时针调整为升高,逆时针为下降,需要不停测量读数,不能一次调整到相应度数,否则会出现较大偏差。测量平面时,将表架放在方箱上,调整表架使之与测量平面接触,小针在一格处左右,按照实验一的方式读数。每位同学测三组数据。各组员配合完成测量至填写报告。
议题结论:调整测量面与基面使用的方法为对角线法。
4、公共轴线Ⅲ对公共轴线Ⅳ的平行的度测量(公差Φ0.06:100mm)
实验流程:同上实验,选择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为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小表和表架。翻转箱体,插入两轴。在Ⅲ轴上用铅笔画出两点a,b。间距为L,按要求L大于100mm,每位组员选择不同的L值。调整支承座,先用角度尺初步确定箱体侧面垂直。在微调使得得指示表在a,b两点处读数当。这一方法可以更为快速的进行调整。将a,b两点平行投射到Ⅳ轴,测量a、b两点数据得出△a,△b,每旋转90°测量一组数据,每位组员进行一次测量操作。接着沿Ⅳ轴翻转箱体90°,再次重复以上测量。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填写报告。
5、公共轴线Ⅰ 对公共轴线Ⅳ的垂直度测量(公差Φ0.06:100mm)
实验流程:同上方式旋转箱体到要求位置,选用刻度尺、角度尺和分度值为0.02/1000mm的水平仪。在Ⅰ 和Ⅳ孔插入芯轴。水平仪先放置于桌面,记录水泡位置,由于液体管在中部部分没有刻度,我们先测量了没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再依照两端带刻度的位置算出无刻度处有约13格,于是可根据水泡偏移出来的长度记录其偏移格数和方向。由一位组员按照前一步方向将水平仪侧边凹槽紧贴Ⅳ轴,一位组员固定Ⅳ轴,另一位组员调整支撑座直到水平仪直到水泡位置与前一步测量位置相当。接着,固定Ⅰ 轴,用铅笔在轴面画下记号,方便测量L值,分别90°旋转水平仪方向进行测量并记录偏移格数,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并不是旋转Ⅰ 轴而是将水平仪沿着轴进行径向旋转。每位同学记录下数据后。抽出Ⅰ 轴,测量L值。
6、公共轴线Ⅳ对N基面垂直度差测量(公差Φ0.06:100mm)
实验流程:同上方式旋转箱体到要求位置,选用方箱模拟基准面,采用的仪器为水平仪。将水平仪置于基准面,记录读数,再将水平仪平面侧边紧贴箱体N面,需要注意不应该使用带凹槽面进行测量。调整支承座,只水平仪水泡位置与上一步骤相同。插入Ⅳ轴,设定a,b点,作划线记号。两者距离为L,同上实验L大于100mm,用水平仪贴紧Ⅳ轴,水平仪每径向旋转90°记录水泡格数一次,每个组员得出四组数据。将箱体沿着Ⅳ轴旋转90°,重复上诉实验操作。最后根据指导书给出的公式计算测量结果。
7、基面K对公共轴线Ⅰ 的垂直度误差测量(公差0.04mm)
实验流程:本实验与实验6类似。旋转箱体到要求位置,插入Ⅰ 轴。选用方箱模拟基准面,采用的仪器为水平仪,小指示表。将水平仪置于基准面,记录读数MH,再将水平仪紧靠Ⅰ 轴,调整支承座。使之达到读数MH。以相同方式将水平仪紧靠箱体另一垂直面,记录读数MV,再将水平仪以同一方向靠在Ⅰ 轴,调整支承座至水平仪示值为MV,重复以上步骤,保证水平仪在任何方向上方箱与Ⅰ 轴示数一致。如上面的实验调整方法将指示表贴近到K面,在K面上进行均布扫描,得出示数的max和min,记录。计算两者差值即为K面对公共轴线Ⅰ 的垂直度误差。8、6-M10-6H螺孔对基面C Z N的位置度测量(公差0.26mm)
实验流程:将箱体摆放至要求位置,选用小表和表架、分度值为0.02高度游标尺、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和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本实验对Z平面与基准面平行调整的要求较高,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计量误差,需要几个组员一同反复调整支承座和用指示表测数值,将Z面调整至任取一点指示表数值相当的状态。同时需要注意,测量过程中不能碰撞到指示表。接着旋入六根螺纹芯轴,用千分尺测量他们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Ⅳ轴直径。高度尺测量A、B、C、D、E、F的高度As和Ⅳ轴高度,记录员记录数据并按照给出公式计算数值。同时其他组员翻转箱体90°,重复以上步骤。得出另一组数值,最后算出位置度是否合格。
四、总结
一周实验,由于本组分工较为明确,使得我们能较快的完成了八个实验的测量,过程中熟悉了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12机械师 LEX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2.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二
一、强化实验室管理
1. 科学的实验室规划
我们根据学校新修改的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要求,在我校机械基础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为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发展制订了长期规划和短期奋斗目标。长期规划是实现机械基础实验室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省级重点学科和我校特色专业煤矿机械实现教学和科研上的良好衔接和配套,近期目标是适应教学改革对实验内容的调整需要,改革实验教学,要求每学期的实验都有新内容、新形式。
在长短结合的规划方式下,我们根据每个实验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要求每人每学期都有一个创新工作计划,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潜力。
2. 建立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
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的应用以及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的增加,对实验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我校现实情况往往不管是学校的政策导向还是教师的个人选择都愿意去搞理论教学,而不愿搞实验教学,造成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上理论教学课,学历层次低的教师上实验课,这种情况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
(1) 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承担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因为理论任课教师最清楚实验课程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
(2) 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一同参与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特别是新建实验项目的建设,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新建实验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课任课教师实践经验,还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业务水平。
(3) 打破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明显界限,即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要求“两手都要硬”,积极参与实际科研开发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扩展其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保证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4) 鼓励和提倡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高层次学位。
3. 加强实验室设备更新改造
我校机械基础实验室成立于1965年,现有的几个实验分室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仪器老化的问题,致使实验教学内容陈旧,造成学生对实验教学兴趣不浓。因此,如何在老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实验内容,增加分析与综合型实验设备、设计与创新型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适应新体制的关键。
(1) 如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过去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典型的机构模型,学生很容易完成测绘任务,当要求画出实际机器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时, 很多学生既看不出机构的类型, 也画不出机构运动简图。为此实验室新购进了实际机器, 增加了实际机构的测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改造传统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分析与综合型实验设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实验室新购进了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分析与仿真实验台;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与分析实验台等。
(3) 为开设设计与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购进了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等。
4. 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执行是实验室正常运作的保证,结合我校实验室的管理规定,我们针对机械基础实验室下属几个实验分室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管理制度,而且要求主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说明要上墙,日常教学和科研严格按章操作。实验室定期组织抽查和全面检查,发现违章和事故隐患则及时纠正处理。
二、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1. 优化实验结构,分层次教学,构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结合我校机械基础实验室具体情况, 在实验教学中,将力求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 通过“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设计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所有实验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对所开实验系列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调整,采用分层次教学,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基础型实验,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分析与综合型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设计与创新型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 既相互联系, 又相对独立, 既保证基础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又可满足较高层次的培养要求。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开放实验。
2. 新开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
为克服传统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弱点,在新开的实验中,我们优先考虑将实验设计成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涉及的教学内容广、系统全面,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到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防止了割裂和断章取义,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完整,记忆牢固。设计型实验从形式上迫使学生无法按图索骥地完成实验任务,必须调动个人思维和创造性,实验报告也避免了千人一面现象。
例如,近两年来,我们新开了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分析与仿真综合型实验。该实验台可组装常用机构及其组合机构并与计算机配套组成的测试系统, 可测试机构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可分析各构件对运动参数的影响,并能适时显示运动测试曲线及理论分析曲线。通过现场测试并与理论分析、设计结果进行比较, 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测试方法。
还新开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与分析实验。该实验可对各种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等)及其组合的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和综合性能测试。实验突出了综合性、设计性的特点。通过实验使学生基本掌握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采用先进测试手段,了解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增加开放型实验
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资源进行实践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根据机械基础实验室具体情况,建立了2个定时开放实验分室,学生可从开放型实验指导书上选择实验题目,也可自主选题,选择时间完成实验项目。如选择机构系统方案创新设计实验项目中的题目,首先设计出能实现题目要求的机构运动简图(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查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然后才允许在实验台上进行实物拼装,并进行运动参数的测试和性能分析。该项目实验的入口是机构运动简图,出口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实验总结报告。开放型实验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组织学生参观机构创新陈列柜,了解机构创新设计的思维与技法及创新的过程,并通过实现同一功能要求而有不同传动设计方案的多种实例,进行实物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确定机构设计方案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三、结束语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以强化实验室管理为基础,科学的规划、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和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各项工作良性循环的保证;实验教学的内容重在创新,实验的形式强调综合与多样化,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兴趣、创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造就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摘要: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基础,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创新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工作, 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李跃林.新世纪实验管理者的观念与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3
3.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机械基础;引擎;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20-01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装备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有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而面临诸如实验室建设费用高昂、教员指导难以到位、教学目标难以落实等具体困难。常用零部件、传动机构运动复杂,机构抽象,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实物和设备,在理论课程中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其运动原理和结构,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对专业课程的开展没有起到最佳的支撑。
针对上述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知识学习和实验动手操作相互分离,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问题,通常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室来来进行课题实验教学。随之3D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选用的3D引擎越来越多,下面就笔者在以往项目开发中使用的两种3D引擎——unity3D和Vega Prime来谈谈机械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设计方案。
一、基于Vega Prime引擎的设计方案
Vega Prime是MultiGen-Paradigm公司推出 最新虚拟现实开发工具、具有面向对象、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平台兼容性好等特点。Vega Prime是一个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它大大扩展了Vega Scene Graph,也是一个跨平台的可视化模拟实时开发工具。它由Lynx Prime图形用户界面配置工具、C++头文件可调用函数以及Vega Prime库三部分组成。Vega Prime的功能还可以被其他特殊功能模块所扩展,这些模块在扩展用户接口的同时,也为应用开发提供了功能库。
基于Vega Prime虚拟实验室方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
方案一采用MultiGen Creator完成所需模型的建立,然后采用Visual C++ 编程驱动、控制Vega Prime场景中的模型。MultiGen Creator是一个强有力的、集为一体的套装软件,其长处是用来开发诸如大地、海洋、天空等视景仿真数据库。对于机械基础仿真实验室系统所需要的诸如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等机械装配体模型建模比较困难。
二、基于unity3D的设计方案
Unity3d是Unity Technologies开发的一款跨平台虚拟仿真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三维引擎。该引擎支持DirectX和OpenGL拥有高度优化的图形渲染通道,支持所有主要三维文件格式,并能和大部分相关应用程序协调工作。运用C#编写的脚本可以灵活实现多种虚拟仿真应用。基于unity3D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采用方案二最大的好处是支持AutoDesk 3ds Max制作导出的模型(*.fbx),常用机械设计软件诸如UG、solidworks以及proE主要优势在于参数化建模,使用它们制作的模型由于拓扑结构太乱、面数太多等原因基本不能在unity3D中直接使用。采用3ds Max制作的模型即可逼真反映机械零部件机构特点同时还可以方便的制作出原理、拆装动画,并且在unity3D中可以直接通过程序调用已经制作好的动画。因此可以极大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因此可以极大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三、其它类型引擎的方案
适合开发虚拟实验室的引擎很多,如果是有程序开发基础的,建议选择OSG、OGRE等开源虚拟现实平台。 OpenSceneGraph(简称OSG)使用OpenGL技术开发,是一套基于C++平台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它让程序员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创建高性能、跨平台的交互式图形程序。特别是OSG支持骨骼动画、关键帧动画等各种流行的动画,它可以把3DMAX建立的动画模型转化成OSG格式导入到项目中进行控制,从而极大加快开发速度。
4.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篇四
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2.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3.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4.了解各种常用的润滑剂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通过对实验指导书的学习及机械零件模型的展示,实验教学人员的介绍,答疑及同学的观察去认识机器常用的基本零件,使理论与实际对应起来,从而增强同学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展示的机械设备、机器模型等,使学生们清楚知道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
三、实验内容
(一)螺纹联接
螺纹联接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主要用作紧固零件。基本要求是保证联接强度及联接可靠性,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内容:
1.螺纹的种类; 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3.螺纹联接的防松;4.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在掌握上述内容,通过参观螺纹联接模型,同学应区分出:①什么是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螺纹;②能认识什么是普通螺纹、双头螺纹、螺钉及紧定螺钉联接;③能认识摩擦防松与机械防松的零件;④了解联接螺栓的光杆部分做得比较细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二)标准联接零件
标准联接零件一般是由专业企业按国标(GB)成批生产,供应市场的零件。这类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设计时可根据有关标准选用。通过实验学生们要能区分螺栓与螺钉;能了解各种标准化零件的结构特点,使用情况;了解各类零件有那些标准代号,以提高学生们对标准化意识。
1.螺栓; 2.螺钉;3.螺母;4.垫圈;5.挡圈。
(三)键、花键及销联接
1.键联接;2.花键联接;3.销联接
以上几种联接,通过展柜的参观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其结构,使用场合,并能分清和认识以上各类零件。
(四)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及蜗杆传动等。各种传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这些传动知识同学们在学习“机械设计”课程中都有
要详细讲授。在这里主要通过实物观察,增加同学们对各种机械传动知识的感性认识,为今后理论学习及课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1.螺旋传动;2.带传动; 3.链传动; 4.齿轮传动; 5.蜗杆传动。(五)轴系零、部件
1.轴承;2.轴(六)弹簧
(七)润滑剂及密封
实验二轴承装置设计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2. 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依据指导教师给每组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观察组装后的轴系结构,绘制轴系部件的装配草图。
2.测量轴系的主要装配尺寸,分析并测绘轴系零件,绘制主要零件的结构草图。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2.复习有关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构思轴承装置设计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4.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承装置设计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5.绘制轴承装置结构草图。
6.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7.将所有零件放人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8.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3号图纸上用1:l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9.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三轴系结构设计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与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实验箱提供了可组成减速器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和蜗杆轴系三类轴系结构模型的成套零件(详见实验中的设备介绍)。
2.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依据指导教师给每组指定实验内容(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或蜗杆轴系)观察组装后的轴系结构,绘制轴系部件的装配草图。
2.测量轴系的主要装配尺寸,分析并测绘轴系零件,绘制主要零件的结构草图。3.每人编写实验报告一份。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内容与方法;
3.对轴系部件进行拆解,观察和分析轴系各零件的结构,对其主要的结构尺寸进行测量(支座不用测量)。
5.机械制图实验报告1 篇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制图的地位和任务,加深巩固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训中抽查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3.通过对组合体及机件的测绘掌握测绘零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4.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作图步骤及作图结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空间形象。
二、制图工具
绘图板、丁字尺、绘图纸、草稿纸、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游标卡尺(100mm)、钢尺、组合体模型及机件的表达方式模型等。
三、实验内容
1.选择合适的模型,对其进行形体分析,了解各个部分的形体特点及组合形式,确定合适的图幅及比例;
2.在草稿纸上逐步画出模型的三视图,利用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对其尺寸进行测量,并在三视图上进行标注;
3.根据草稿纸上的内容,把草图滕画在绘图纸上,并进行检查。
4.整理实验报告,并对本次制图过程进行总结。
四、实验要求
1.在制图前复习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实验室开放时间到实验室,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提高制图的效率;
2.制图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表的使用方法,爱护实验设备,不经允许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模型及其它物品;
6.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篇六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201
****年**月**日
实验一、机械创新原理与创新方法分析(现场课)
实验二、原理方案的创新设计
机 械 创 新 设计 实 验 报 告
学
号
姓
名
日期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提高机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2.通过实验机构的搭接训练、系统的组建及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掌握机构运动参数(线位移、线速度、线加速度及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测试方法,对比分析机构运动性能。
二、实验台设备及工具
CQPS-D平面机构创意组合测试分析及仿真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从以下 13 种拼装与运动测试分析实验机构中选取一种机构 1.正弦机构;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盘形凸轮机构; 3.简谐运动盘形凸轮机构; 4.齿轮——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5.齿轮——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6.槽轮机构; 7.曲柄摆块——齿条齿轮机构; 8.摆块机构; 9.齿轮曲柄摇杆机构; 10.摆动导杆——对心滑块机构; 11.摆动导杆——偏置滑块机构; 12.摆动导杆——双摇杆块机构; 13.齿轮——齿轮齿条机构(手动测试)
四、实验步骤
1.根据指导教师指定实验项目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2.根据运动简图选择拼接零件,确定拼接方法。
3.将各零件逐一安装到机架上。
4.选择传感器,连接测试元件。
五、注意事项
1.在机架上先拼装好机构,经运转无误后停机,再组装测试系统。
2.启动电机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到位,启动电机后不要过于靠近运动零件,不得伸手触摸运动零件。
3.同一小组指定一人负责电机开关,遇紧急情况时立即停车。
六、实验报告
机构名称
机构运动简图及测试点
自由度计算 F = 参数设置
实测曲线
理论曲线 七、实验分析:
7.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建设 篇七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 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显得有些滞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依附于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只看书本死记硬背, 学习方法死板, 知识面太窄,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实验设备数量太少, 造成了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不能独立解决企业的专业技术问题, 创新能力差,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 与实际的专业技术脱节造成的。
二、建立机械基础创新实验的教学体系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除了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外, 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制定相匹配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这几项必不可少。
(一) 开设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
机械基础实验室除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以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置适合于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设备, 增设了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的实验项目。主要的实验项目有:
1.平面机构设计、拼装及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以机构设计为主线, 购置了一些平面机构创新组合及运动分析实验台, 可以对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进行拼接, 使用传感器装置测定位移、速度和曲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仿仿真技术。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测试数据及曲线, 可以进行系统评价, 做出设计方案, 提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轴系结构进行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按照组合设计法, 可以进行轴系结构的设计分析实验。实验室提供数量很多的零部件, 进行轴系的结构设计。由实验老师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进行装配图的设计。这个实验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机械系统创新组合和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形式, 不同的装置分别是一个模块, 对这些模块组合, 形成多种传动系统方案。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 亲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 得到实验结果。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软件界面,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二)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配套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 全面考虑了实验课的安排, 由浅入深, 与实际应用接轨。实验大纲分为必修和选修, 其中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属于必修, 其他验证型的为选修。实验教材在编写时只给出实验框架, 提出层次不同的实验要求,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开放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实验室精选了一些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向学生公开, 在网上向全体学生公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要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开放性的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目的, 准备好仪器和器材, 并配备实验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要预习相关的技术资料, 准备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 向实验老师提交实验报告。
(四)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对外交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要给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到兄弟学校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相互的技术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下, 开展合作, 取长补短。针对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与实验所需设备不一致的实际, 由学校提出设备构想, 厂家进行制造, 两家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 有时也会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厂参加厂家的生产活动,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合作道路。通过多种交流和合作,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得了适合教学的设备, 厂方也提高了技术开发水平, 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需要学校与实验室人员共同的配合努力才能实现, 相信随着共同的努力, 实验室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以后在进行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时, 我们还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不断深入:
1.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与毕业岗位对接。
2.继续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与市场接轨。
3.开发更多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4.应用互联网技术,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和实验。
5.全面开放实验室, 满足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需求。
6.制定学生学分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学生的成绩考核与创新性的成果挂钩。
参考文献
[1]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3) :1-3.
[2]王文花.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6) :11-13.
8.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篇八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18-01
1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的地位
机械设计基础是培养机械设计人材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机械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是达到教学的目标的进行工程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社会需求,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为此,我们应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进行改革。
2传统实验教学状况的分析
传统的实验教学“重理论、轻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服务理论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实验学时数较少,实验教学目标仅是要求学生验证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主要是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对掌握理论知识起到了的作用,如齿轮范成法实验仅是验证了范成法加工齿轮的根切现象。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传统实验已不再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孤立而缺乏系统性”,传统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实验孤立,没有形成实验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性,实验教学模式单一,知识面窄,实验项目附属于理论课程,没有单独的实验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不重视实验考核成绩,实验教学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实验教学没有单独的实验教学考核办法,即使有实验成绩也不计入学分,根本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秩序和质量。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敷衍应付完成实验任务并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
3实验教学改革方向
3.1确立实验教学的新目标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机械设计人材的要求,实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改革传统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机械设计教学改革要求,它贯穿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理论课要培养学生创新、综合机械设计的意识,更要在实践教学课培养创新和综合机械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工程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解决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下大学生大多缺乏动手能力,要利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加强培养学生对设备的动手操作、机械结构的装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
3.2调整实验项目
明确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我们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分类和整理。保留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利用各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验、能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形成了完整合理的机械设计实验体系。
保留传统实验项目,传统的实验课程是帮助学生起步的基础。选择保留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如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增置了机构的不同类型和数量,在对比联系的观察思考中进行实验。对拆装减速器实验,增置了减速器的不同类型的和数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知识,扎实地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更有利于日后从事实际的工程设计工作。
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增设的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实验主要有:机构运动创新组合实验、平面机构创意组合测试分析实验、空间机构创新设计实验、轮系创新设计实验、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等。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机构运动创新组合实验,通过设计选择运动副和构件尝试组装新型机构,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机构创新设计和综合设计能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囊括了各种轴系结构方案,在不断的翻新组合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反复理解装拆支撑件、轴构造、传动件的轴向周向固定及、轴承的类型及调整、密封及润滑等问题,为机械创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真正作为实验主人,学生应为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性,教师只是提出实验方向,解答疑难问题,保持实验活动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3.3尝试实验管理新模式
实验室实行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采用目标管理,从实验方案、选择设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到实验结果分析的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中心实行白天和晚上开放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验和科研场所。
提高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要提倡理论教师实验化,实验教师理论化,两者互补提高,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扎实,参与担任实验课教学,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自己理论课教学质量,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等问题。实验课教师同理。
实验成绩单列,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实验成绩应该单列;有实验成绩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对完成创新项目或参加大赛获奖的学生,应计入实验学分;达到一定实验学分,可免试相应课程;以此,强调重视实验教学,以适应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我校实验教学中心专门为机械设计基础兴趣小组学生,添置了电脑和提供了活动中心,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独自或集体为参加创新大赛设计,帮助工厂设计零件、部件甚至整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荣获201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设计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4结语
9.plc机械手实验报告 篇九
通过对一个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程序的设计,熟悉基于PLC的类似机械手机器人的控制特点,掌握其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为今后工作中PLC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装置: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手和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本实验是使用PLC控制一部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这部机械手有4个动作,手抓的抓取和放松,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左右摆动。由4个气缸分别控制。
三、实验要求:
1、熟悉PLC对气动系统的控制元件—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2、按照设定的动作顺序使机械手动作:
手抓抓取—上移—前移—右摆—下移—手抓的放松—上移—左摆—后移—下移—手抓的抓取—循环
节拍的控制使用时间原则,每个节拍为5秒。
四、实验过程:
1、熟悉机械手的结构。
2、画出气动系统原理图。
3、气动系统接线。
4、PLC控制程序设计。
5、控制系统接线并调试。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出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2、总结程序编写和调试中的经验和体会。
10.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篇十
实 验 名 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姓 名:xx 班 级:机制1xxx学 号:xxxxx 实 验 日 期:2016年月日 指导教师: 成 绩:
1.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2.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2)实验步骤: 1.设计(2人一组):(1)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确定定位方案,画出定位简图;(2)自行设计夹具组装方案:构思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确定夹具中的基础件、支承件、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及导向元件;(3)确定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4)分析定位误差的构成,计算确定夹具定位元件间允许的位置公差值。
2.试装:根据夹具总装方案,在夹具标准件库中,找出所需元件,进行试装配,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装配:利用工具,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按正确的装配顺序,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
4.调整: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5.检测:按计算出的位置公差值(夹具要求),检测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3.实验环境
1.组合夹具元件一套。2.零件实物一件。
3.活动扳手、铜锤、起子等工具。
4.千分尺、游标卡尺、千分表、磁力表座、块规、心棒等检具。
4.实验过程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小组的一同协作,独立的完成了我们小组的相应原件的定位与夹紧,成功的通过了老师的验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定位元件的选择,因为本次定位的定位基面是外圆面,首先我们想的倒是通过三抓卡盘的夹紧,但是实验室不提供这个夹紧器件,又不得不在小组的商议之下,更换了其他的元件,选择了两个v型块的加一个端面的定位方式实现成功定位,以下就是本次实验的相关图表。(1)零件加工工序图(2)定位夹紧简图
(3)夹具简图 1
5.实验结果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总结实验的心得体会,并。出实验的改进意见等。6.附录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实验成绩评定
11.机械知识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机械知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90-01
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再就业培训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现代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技能。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机械知识是中等职业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和相近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课程不仅含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和抽象的概念,还含有大量的要求学员理解得图形与计算, 而在机械知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机械知识实验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实验作为辅助手段依附于理论教学、以验证理论为主要目的框架。实验教学滞后,实验内容呆板,形式不够灵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深化机械基础实验室教学改革。
一、实验教学的观念
传统的机械知识课程教学设计是以理论为主,实验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仅作为理论教学的印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而如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顺利实现知识的更新和迁移,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具有在本职岗位上进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潜能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个性发展的建设思路。
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手段要多元化:(1)将投影仪、视频展示台、CAI多媒体等引入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课堂。(2)利用网络系统辅助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将授课课堂由教室和实验室延伸到因特网所覆盖的任何一个场所,通过网络,可大大增加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学员可以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体现了学员的主导地位,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跟踪知识前沿,激发学员对实验课的兴趣,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要进行优化整合及合理取舍。将实验分为基础型、综合型和实践型3类。(1)基础型实验:体现课程教学需要的基础型原理实验。对基础性实验沿用传统内容,既可保证基础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可满足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为学员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如机械零件展示实验、机构测绘分析实验等。(2)综合性实验:锻炼学员用机、电、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设计实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例主轴回转精度、运动精度测试、机床刚度,它们集中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等。(3)实践型实验:给学员提供设计、制作、调试等环节的实验操作平台,使学员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实验教学中给学员提供零散的机械零部件、电机、计算机等。
3、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是从设计实验内容到指导学员做实验再到评定实验报告。整个过程始终以教师为核心,学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压抑了学员参与实验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实验室的发展和师资水平的提高。为此,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 (1)开放实验室,提高专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开放实验室,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课题或自命课题进行设计和实验,引导他们的兴趣,训练和改进他们的思维方法,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尽可能大地发挥学员的潜能,发挥钻研实验技术的恶积极性,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2)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实验课与理论课是分开来上的,由于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它往往滞后于理论课程。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一些课程或一些课时直接搬到实验室来上,压缩课堂上对理论过程繁琐冗长的推导过程,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员在实验中理解理论。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减少了学员的学习负担,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改善。
机械知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重视实验教学体协的改革,严格落实实验教学中各项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而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员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雨虹.黄金善.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
[2] 局毅.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和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1):3
12.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为了使学生掌握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具体做法, 有一个共享丰富知识资源的平台,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推动项目产品化、市场化、规模化, 我院创客实验室将建设目标为:普及创客理念。“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 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 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设计创客式学习模式及引导流程, 学生可以在有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具体做法。完善专业知识:创客实验室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通过不定期地举办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创客的专业知识;展示创意产品:可以随时分享优秀的创意想法或好的商业模式。通过开放式的交流完善想法, 完善创意, 共享丰富的知识资源。组建创客团队: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 具有相同想法或具有相似方向的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完成项目,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提供创意平台和工具:创客实验室成员不仅可以展示创意想法, 还可以得到设备上的支持, 还有机会使用工厂级的设备制作产品或产品模型, 更有强大的团队辅助将其产品孵化, 推动项目产品化、市场化、规模化。
2 拟解决的问题
一是构建创客模式的课程体系, 以学生的创意作为出发点, 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视频、教师指导等途径获得技术支撑, 使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得以实现。二是根据多数学生的创意方向, 有组织地进行一些有目的性的训练, 或通过实验室中配套的系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启发想法。三是创客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将学生的所学和即将学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四是创客实验室投入使用后, 通过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制作和调试工作, 使得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 带动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 使得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诸方面有明显提高。创客实验室使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的精神, 弥补了社会实践不足的劣势, 加快学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对扩大就业率, 提高自身价值具有很大的作用。
3 创客实验室的总体设计
创客实验室不同于传统的学生实验室和教师完成科研的教研室。这个实验室需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探讨、研究, 且放松的环境。相当于自习室、教研室、实验室功能的集合。旨在帮助院校创建一种新型模式的学习空间, 促使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和体验 (见表1) 。
4 实验室规划
根据实验室使用的目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总体需求:既可以进行教学和辅导活动, 又可以学生自学, 既可以讨论, 也可以做实验。实验室的规划如图1所示。
创客实验室的规划图中实验室前方是多媒体, 可以方便教师进行讲课, 或让学生展示、沟通自己的创意, 教室的后面为一块黑板, 可以让学生随手勾勒自己的设计图。在多媒体的两侧放置两个储物柜, 而黑板的两侧放置的是创客作品的展柜。教室的两侧有10个实验台, 可以摆放针对性的实验系统或实验系统套装。教室里面的桌椅分为两类, 前后10个方桌上都有电源插口和网络接口, 可以方便学生使用便携式笔记本, 中间的圆桌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区间。
5 实验室器材、资源配备
所选用的器材等以辅助学生的创新设计为主, 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分析、电路设计分析以及程序的开发调试。
实验室需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学术专业教师、专门的实验室维修技师以及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规章制度的制定, 材料的收缴, 设备的采购, 实验室的布置, 负责教师、技师和勤工助学学生之间的沟通;学术专业教师由学院教师轮班, 在一个教师值班时, 其他教师辅助支持, 学术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引导、讲课、培训。维修技师负责设备维修、材料回收、设备摆放和整理。
6 实验室建设基础
13.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十三
1.用指示表测平面误差
2.用摆差测定仪测量跳动误差
3.用三针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实验6.2的第二个内容)
4.间接测量结果与测量误差的评定
以上四个实验的指导材料已以jpg格式发到ftp上,请同学们认真预习,同时完成实验报告前半部分(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实验报告格式已以pdf格式发到ftp,请用A4纸正反面打印。
实验地点:
研究院1号楼北223
14.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十四
关键词::虚拟仿真;农业院校;实验平台;机械工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精密机床和实验设备在高校实验室的使用越老越多。但与此同时,由于数控加工系统普遍设备昂贵,使用和维护成本高,而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很难容纳多学生的学习。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开放的网络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是以教学为基础的网络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构建,把现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资源虚拟和数字化,从而达到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
1农业院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特点
15.机械制造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 篇十五
本课题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实验,提出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现有的实验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上实验操作平台,在该操作平台上可以完成以下三项实验:①切削力测量;②切削温度测量;③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统计分析。
1 系统需求
本系统是网络课程实验系统,所以这里将根据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用户的要求来制定系统的需求:
(1)建立虚拟实验室操作平台,在该操作平台上完成以下三项虚拟实验:①切削力测试;②切削温度测量;③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统计分析;
(2)实验过程的模拟仿真,数据库的建立;
(3)建立每个实验数据处理的功能模块;
(4)建立实验指导书功能模块。该模块包含以下内容:介绍每项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及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5)建立实验报告功能模块。该模块包含每项实验根据相应的数据处理结果要求填写的实验表格,解答相应的思考题;
(6)建立实验帮助文件。
2 系统用户分析
学生进入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实验的操作要领,并且能够了解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将具有比学生更高的权限,在本系统中,系统将为教师完成他的大部分工作,只有少量的工作需要教师自己来完成。管理员是系统的主要管理者,其主要权限是管理系统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包括系统的用户管理、成绩管理以及系统的日志管理等。
从上面各用户的需求,我们就可以得到本系统的用户与系统功能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的总体构成
3.1 系统的软件平台
本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平台是Dreamweaver MX、3D Studio MAX和LabVIEW 7.0。Dreamweaver MX实现系统的总体界面及用户管理和实验介绍等;3D Studio MAX实现切削过程动态模拟演示; LabVIEW 7.0实现波形图的演示和实验数据的处理;Microsoft SQL Server实现数据的管理。
3.2 课程网络实验系统的总体框图
本课程网络实验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实验指导和帮助模块、实验模块、实验数据处理模块和实验报告模块等几部分,可用系统的总体框图表示,如图2。
3.3 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3.3.1 系统的功能
本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切削力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测量和加工零件统计分析这三个实验的实验指导、实验及数据处理和提交实验报告的功能等。
(1)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主要进行用户的管理,主要有添加用户信息、更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和用户信息查询功能。用户管理的主界面显示了系统现有的全部用户信息。
(2)实验模块。
实验模块就是进行实验的部分。它是系统的主体, 能够模拟演示切削力测量和切削温度测量时的走刀过程、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测量曲线,及零件尺寸测量曲线的模拟。以上都可以通过仪器软面板来控制。实验模块中包括切削力测量和切削温度测量及其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等三个实验,其中有实验过程中的走刀过程的模拟演示及演示测量曲线,测量曲线可以重新播放等。
①实验数据处理模块。在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测量中本系统采用了两种方法来处理数据,即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多因素实验法来建立经验公式。同时,本系统也用图解法来直观的显示指数的大小。
②实验报告模块。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模块提交实验报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模块检查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
③实验指导和帮助模块。实验指导和帮助模块介绍每项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及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还有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等;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该系统完成每个实验,学生可以在进入系统后,首先查看实验指导,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查看实验帮助。
3.3.2 系统的特点
本系统面向高校学生和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方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三个重要实验,使学生易于掌握实验的内容和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方便了教师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只需使用计算机操作即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总的来说,本系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便,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
4 结束语
本系统可用于实际教学的网络实验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的实验教学水平,解决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节约实验经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主要介绍了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虚拟实验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需求、总体构成、各模块的功能及该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虚拟仪器,机械制造,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6.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实验 教学方法 创新设计
【基金项目】2015年院级质量工程: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36-01
前言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是机械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教学的基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校都要重视。机械创新设计实验作为机械设计的后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机械创新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在教学中,对其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进行变革,在学校建设创新实验室,不断推进机械创新设计实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一、传统机械设计教学的问题
机械工程的教学中,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的力度不够,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出现问题。
1.教学的孤立性。
机械设计教学不仅仅是单独的某一个实验的教学,应该是整体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实验教学的整体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在教学时,缺乏系统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茫然的状况,不利于教师的教学。
2.教学的依附性。
由于机械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相关的知识时,主要是依据课堂教学的知识,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实现目标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这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例如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讲明白机械设计运用的原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力较差,不能完全的进行实验。
3.教学的层面性。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应该将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综合多方面的原因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
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机械设计等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具有实践能力,能够自由的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
2.现代教育的要求。
现代教学要求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要响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要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融合在一起,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水平。
3.专业发展的要求。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作为机械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革既是本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学科发展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为专业教学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机械创新设计的教学效果。
4.学生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学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对机械创新设计实验进行学习,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
三、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求考虑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具体的实现效果,然后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在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1.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模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的模式,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教学的整体流程,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和实验流程。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引导,对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式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具体的操作中,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实验,并逐步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通过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建设开放式的实验室
机械设计实验的教学的前提是要设立开放式的实验室。机械产品是由不同的部件构成的,创新设计实验实际上就是创新机械设计,要想不断进行创新,就要能够进行试验,在实验中探索、创新。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同部件的分配,让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完成不同的机构,实现多种角度的创新,还可以对学生的不同构思的合理性进行研究,通过模拟来进行具体的实验。学校还可以在建立的实验室中,定期举行机械设计比赛,通过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结语
在学校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改革的过程中,要以教学方法的设计作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改革的目标,全方面的实现教学改革。同时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知识教学,还要实现能力教学,提高教学的水平,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涛.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40,42.
[2]邓伟刚,王洪波,高雄等.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95-99.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4.05.023.
[3]吴天星,汪进,许林等.机械基础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15-18.DOI:10.3969/j.issn.1008-3634.2007.05.004.
作者简介:
17.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十七
实验报告要求
全桥测试糸统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娈式传感器的工作过程.电阻应娈式传感器灵敏度是否是全桥测试糸统的灵敏度.二、测试糸统实验
实验报告要求
测试糸统的基本组成和要求.举例说明有弹性元件传感器的变换(应变、位移)过程和工作过程.三、振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实验报告要求
一般振动测试系统应该包括下述三个主要部分。1)激励部分,2)拾振部分,3)分析记录部分。
1通过振动实验台简述每部分的作用。
18.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要求 篇十八
要求每组同学至少做一个B类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报告人:
实验日期:
实验分工: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三、实验项目及步骤
四、实验数据分析及不同方案比较
提示:主要从电机特性及被测减速装置特性入手分析负载对效率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五、扩展知识部分(小组中每个成员分别就不同知识点选择一个进行思考学习)
1)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2)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机械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3)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电子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4)有关连轴器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5)有关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
6)针对齿轮减速装置就其内部结构布置,润滑方式,轴系结构等进行归纳总结
7)电机相关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8)同学自己想到的知识点
六、实验中新设想或新建议
七、思考题
19.液压实验教学与机械能力培养分析 篇十九
1 液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液压实验教学在液压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与液压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才能达到机械教学的目的[4]。目前, 我国液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教学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实验设备技术落后, 投资相对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 实践思维较差;实验学习总结效果差, 不能促进学生机械能力的形成。
2 液压实验教学在机械能力培养分析
液压实验属于典型的机械能力培养课程, 尤其是典型的机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液压理论, 将液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 并形成综合的机械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2.1 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锻炼现代大学生实际能力的最重要标准, 决定了大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实践能力是彰显专业素养的最真实表现, 对于当代机械专业大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液压实验就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 通过接触实际的液压部件、液压原理及液压技术来提升实践能力。同时, 液压实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机械专业学习中, 是在大脑的主动指导下完成的学习行为, 能够从学生动手实践的角度加深学生的理论学习印象。
2.2 问题分析能力
问题分析是机械专业的基本能力, 是解决机械专业问题的重要技能。在液压实验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养成问题分析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问题分析是通过对液压课程的专业问题进行拆解, 将其化为能够作为分析的条件和问题, 根据液压专业技能形成解决办法, 再按照结论与问题本身进行比对,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过在液压实验学习中就应形成该能力。
2.3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原有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 提出新的处理路径, 能够达到弥补过去理论和方法的缺点。创新能力是促进机械专业发展的动力, 决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工业水平。在液压实验教学中, 能够接触具体的装置, 为学生的创新思考提供了渠道, 帮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液压实验的可操作性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路径, 是学生经过学习液压实验获得最重要的能力。实际上, 机械创新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 并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 正是通过液压实验教学达到培养目的。
2.4 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强调学生的整体能力, 是学生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最需求的能力。由于液压实验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思考, 还要分析专业知识, 并与同学组成小组, 共同商量制定实验方案。同时,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 并且对实验数据保持足够的敏感程度。这些就构成了学生的机械综合能力, 能够在机械专业中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3 液压实验教学的改进分析
3.1 引导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识, 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课程学习中。引导式实验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第一, 实验学习方法引导。学习方法引导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及思想, 通过设计专门的课程讲解来引导学生学习, 进而促进其在实验课程上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轻松地进行实验学习。第二, 兴趣引导。液压实验教学可以设定专门的兴趣引导方案, 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 设计专门的实验题目, 对最快完成实验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从而使学生对实验学习产生动力。第三, 专业背景引导。为了使实验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将机械专业背景引入到实验学习中, 让学生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 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
3.2 创建总结式的实验学习方法
实验课程完成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总结, 在此与理论课程上讲述的内容形成照应, 从而使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总结式的实验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三点。第一, 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实验的知识点, 对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方法及理论知识进行总结, 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认识;第二, 在实验所有课程完成后对所有的实验内容总结, 结合机械专业知识, 总结液压实验课程所用的专业知识及方法, 为以后解决其他专业问题提供指导;第三, 激发学生自主总结, 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机械专业环境中去, 促进学生形成总结问题的习惯。
3.3 有效的考核机制
作为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绩考核的方法及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液压实验课的积极性起着促进作用。通过成绩考核, 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 另一方面还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因此, 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此, 在液压传动实验课上明确指出将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部分, 激励学生在液压实验操作中不断创新, 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液压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当然, 在考核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观察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尽量使得考核成绩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切实起到督促作用。此外, 实验教学还应制定多元化考核方案, 按照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进行基本打分, 并结合动手实验考试和理论实验考试, 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陈传艳.引导教学法在《液压传动》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21-24.
[2]陈云富.液压传动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10) :32-34.
[3]江洁.液压传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 2008 (12) :11-13.
20.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 篇二十
关键词: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自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就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是21世纪评判人才的最基本标准,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对机械设计实验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简单探讨如何加强机械设计实验教学。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化时代,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作为人才评判的标准,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而大学生是社会的储备军,对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举措。
2.当前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探究性实验课程安排较少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机械设计专业的实验课程安排较不合理,大都是从属于理论教学,也就是教师讲解步骤,学生进行验证的验证性实验,而对于探究性、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比较缺乏,但是详细的讲解实验步骤、演示实验,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滞后;而且一味的进行验证试验,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制约,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2.2.实验内容比较单一
当前,虽然大多数院校已经开始尝试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大多数教师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还比较单一,大都是理论课、实践课同步进行,只注重单一机械设计知识的验证、探究,而对于综合性的实验却很少涉及,不利于学生综合理解知识,而且长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2.3.实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大都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演示、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缺乏实际思考、创新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
2.4.教学考核制度不科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院校的实验成绩是不计入最终的成绩考核的,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实验课程不积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院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学科考核制度,将日常的机械设计理论学习成绩、日常机械设计实验成绩、机械设计理论考试成绩、机械设计实验考试成绩都计入机械设计学科的学分考核制度中,一方面,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在机械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3.1.合理配置验证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课程
验证性实验,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其更加清晰的认识机械设计的原理;综合性实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使用,而且能够通过将知识有效的融合,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探究式实验,能够通过设计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因此,在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配置验证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在讲解“机构运动”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分别设计“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使学生在不同的实验中提升不同的能力,从而实现探究、创新的实践能力。
3.2.转变教师的实验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就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难免会对实验学习失去兴趣,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因此,机械设计实验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真正为学生创设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机械设计实验课程,这也是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创新的基础。
3.3.创新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①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讨论、互动,使学生在讨论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对沉闷的课程气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且问题讨论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好奇心理等大增,有助于他们进行实验探究;②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且学生配合、探究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提高探究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就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对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创新,使学生在实验中体味到创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荣昶,赵向阳,蔡惠萍.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
[2] 张列林,聂昌平,罗意平,刘介珍,吴纯.机械基础实验系列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
[3] 张卓.构建实验教学手段创新体系 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5).
[4] 崔敏,邓祥明.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3).
【机械实验室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太原理工机械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资料08-06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案示例10-17
机械类总结11-05
机械队工作总结12-22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07-11
机械课程教学总结09-05
机械设计基础 总结11-06
机械行业年终工作总结06-13
机械行业 个人工作总结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