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文化传播(精选8篇)
1.昆明文化传播 篇一
御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御策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不只是在于成立的时间,也在于将其聚集的这群人。我们年轻,但不代表浮躁;我们激情,但不代表激进;我们熟悉市场,但不代表跳出市场;我们了解客户,但不代表凌驾于客户。5WH1属于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但现在请允许我们山寨一下,通过人员、时间、地点、理由、服务内容和方法带您一起了解御策!
WHO: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群青年人,崇尚新思维方式,对市场有成熟理解,将创意融于客户需求,有着共同创新理想,经过社会的锤炼与教授后,我们走在一起,实践自己的理念。
我们是昆明御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WHEN:我们何时成立?
昆明御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1日。
但请相信,成立时间的长短与我们的思维和执行能力不成正比,我们的团队拥有丰富成熟的市场阅历与策划经验,拥有优秀的设计设和执行团队,这一切是时间所不能赋予的。
WHERE: 我们在哪里?
昆明御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春城路兴杰现代城B座2303A。联系电话:0871—3311455
传真:0871—3311455
WHY:选择我们的理由?
因为我们有理想?不是。
因为我们有激情?不是。
因为我们很年轻?不是。
因为我们很谦虚?不是。
……
以上都不是,以下才是:
(理想+激情+年轻+谦虚)*2(市场解读+优秀合理的团队+符合市场的创意+高执行能力+众多的执行经验)+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掌握行业动态=您选择我们的理由。
WHAT:我们的服务内容是什么?
品牌识别系统与传播:
品牌口号创意Slogan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及更新
宣传画册刊物设计
活动形象宣传品设计
企业形象广告策划设计
企业影视片创意设计制作
包装营销策略:
全行业产品包装设计市场调查
礼品包装
包装标志设计 包装插画设计 包装陈列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平面广告设计 产品包装印刷制作
连锁环境与环境导示系统: 企业导示系统设计
公共导示系统设计
旅游业导示系统设计 展览会场环境设计
专卖店形象设计
零售环境风格设计
品牌推广与活动策划:
品牌亮相:公关策划及品牌发布 市场宣传策划
文艺演出活动
大型演唱会活动策划 商业市场调查
HOW:我们如何实现您的需求?
步骤如下:
A 清晰的知道您需要什么;
B 清晰的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C 清晰的知道您的对手在做什么;
C 清晰的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D 清晰的知道我们要如何去做; E 认真的执行;
F 您和我们一起双赢;
2.昆明文化传播 篇二
文化艺术周活动包括舞蹈、演讲、知识竞赛、千人大合唱、诗朗诵、棋类、摄影、书画、工间操等比赛活动,以及西宁公交最美家庭、西宁公交企业文化、西宁公交发展历程、我心目中的西宁公交微视频展示等活动。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截至2014年,西宁公交公司资产总额11.08亿元,在册职工4455人;拥有4个营运分公司、2个城乡客运公司、3个直属单位、2个三产单位;三产经营涉及车辆销售、修理、旅游、广告等业务。
3.论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篇三
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分析
建立和完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制度。
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从探索完善组织、政策、经费、机制等措施入手,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昆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关于建设博物馆名城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关于加强文艺精品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县(市)区“五馆”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能职责,也从资金投入、项目扶持、设施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公共文化的广覆盖
设施的广覆盖。近年来,昆明市累计投入文化建设财政资金19亿元,年均3.8亿元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品位,目前,全市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308648.89㎡。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涵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艺术生产基地等11个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其中,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县级文化设施共61个,总面积达118987.8㎡,26个图书馆、文化馆中达到部颁三级标准以上的占87.7%;全市乡镇文化站(室)设施总面积达189661.09 ㎡,116个乡镇(街道)中共有文化站120个,文化站达省级三级以上标准的占95.8%;1439个行政村(居委会),建设达标的文化室1319个,达标率91.7%。目前,市、县、乡、村四级设施已成为城乡一体、纵横贯通、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大大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服务的广覆盖。近年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面健身,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活动,仅2014年各级文化部门年送戏下乡达2000多场,惠及60多万群众;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服务,年公益性电影放映达2万多场次,惠及100多万人次;大力举办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推出了如春城文化节、郑和国际文化节、盘龙江艺术节、聂耳音乐节、昆明茶花节等30个多个等大型节庆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百姓;举办文博书画展览、公益性讲座、非物质展览展示等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200余项、1500多场;年推进文艺骨干下基层辅导群众文化200多次;各级文化机构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三年,举办基层公共文化活动达5000多场,参与群众突破120万人次。
致力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
理念创新。“服务包”是当今世界服务业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成功做法。基本要义是指在某个环境下提供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具体为把支持性物质设施和相应的辅助物品形成集合,使服务对象得到要素较为完备、功能较为完善、标准较为统一、运行较为规范、使用较为便捷、感受较为舒适等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当前主要应用于IT、通信服务行业等领域。
昆明市把“服务包”的理念和做法借鉴应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来,其主要以市政府文件《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为纲要,以实现基层文化资源“有设施、有人员、有内容、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为目标,整合服务项目和经费等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对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打包整合,建立规范、可操作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描绘了与加快建设“文化昆明”相适应的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蓝图,明确了今后几年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二是建立了各级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和保障机制。
运行方式创新。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包”,促进资源整合。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稳定、均等、长效发展为着力点,把不同来源、不同口径、不同载体的文化资源和项目整合,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具体为在乡镇(街道)文化站,把书报刊借阅、文艺骨干培训、公益性展览讲座、群众文体活动等9方面的服务项目集合起来;在村(社区)文化室,把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农家书屋维护、文艺演出活动等8方面的服务项目集合起来;在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机构,把大型文艺演出、流动图书馆服务、公益性电影放映等5方面的服务项目集合起来。明确各级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室)的具体服务内容、数量和质量。各级文化结构通过规范建设、集中管理、有效供给,供给标准化等方式,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确保广大城乡居民享有最基本的读书看报、上网阅读、文体活动等文化服务。
优化资金管理方式。除了优先保障年人均10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经费,昆明市还增设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基层综合文化站(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改造补助专项经费,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在资金运行管理使用上,建立量化动态的管理方式,配套出台了《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主体和范围,对资金安排采取申报审批、比例安排、分期拨付、考核审计等做法,切实把资金的统筹管理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服务项目完成较好的实行奖励,完成不好的扣减资金甚至追究责任。这样做,既保障了政府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主导性、稳定性,也保障了财政资金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管理使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资金增量注入和存量盘活,着重解决了基层文化经费投入少、投入不稳定的现实问题,有效克服各级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经费投入“撒胡椒面”、零星分散、绩效不高的缺陷。同时,加大了政府财政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优化城乡、区域间资金配置,实现财政能力的初步均等化。
提供服务“问民所需”。在提供服务上,昆明市不断完善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供(预约)体系(平台),实现公益文化机构、文艺团体与民众供需实现无缝对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性和均等性,改变过去由“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传统,从“办”文化模式向“百姓需求,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着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采用“资源整合、百姓点菜、政府买单、区县联动、按需提供”的方式纷纷在网站、宣传栏、微信、QQ群等新媒介搭建了“问民所需”、“文化供需”、“文化有约”、等平台,真正根据民众所需提供相应服务。如五华区三合营社区,让群众根据自己的爱好成立社区文化兴趣小组及文艺团队,然后填写由社区居委会发放“个人兴趣爱好申请表”。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时候开展?在哪开展?由兴趣小组自己定,文化部门根据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给予1000至2000元的补助经费。群众演什么,什么时候演,全由群众说了算。
项目化管理。在项目实施上,采取“项目申报”制和项目化管理制度,项目下级申报,上级审批,审批过程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提高公共文化决策的专业化与民主化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项目化动态管理,通过委托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开展调查,对一些实施效果好的项目予以加大鼓励等方式继续实施,对一些群众反映不好,或实施效果效益差的项目,予以取消或整改调整。
加强考核监督。制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绩效考核办法》,在机构管理、服务项目提供、服务队伍建设、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分,文化站(室)形成一个包括16个二级指标、72项具体内容的覆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各环节、各方面的科学考核指标体系。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总体实施情况和资金配套、人才保障、机制建设等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并建立暗访机制,督促各县(市)区抓好目标任务完成。此外,重点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制,拟订了以设施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为导向性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委托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内容和满意度开展绩效试评估,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监督体系,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估的科学性,为助推工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思想观念有待更新。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管理相对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人员老化情况突出,一些基层文化馆(站)存在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管理者对文化工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唱歌跳舞的娱乐活动层面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特征理解不深入,对文化工作缺少整体规划。
硬件设施有待改善。当前,昆明市文化设施还存在总量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大部分面临老化陈旧,街道(乡镇)站大部分没有独立站址,处在城市中心区的街道办事处文化站能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的仅35%,村(社区)文化室,大部分没有独立用房,设施面积大部分仅有80㎡。与上海市相比,昆明市大部分县级文化馆建筑面积均达不到上海市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的平均面积4800㎡。而街道文化站面积,不到上海的十分之一。
整合能力偏低。文化项目单一、零散,公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突出。对全市宣传、文联、科技、民政、工青妇等各方面资源整合力度较弱,一些社区内的企业、部队、学校等机关单位的文化活动场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作用发挥不强,文化资源向下传输和延伸受阻。引进、培育社会各级力量办文化的机制尚未建立,社会参与率较低。
人才队伍有待加强。昆明市各类文化人才紧缺,后备力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目前昆明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室)从业人员共计2467人,但在编专职的仅有1500人,且从业人员中40%仅有高中学历;文化室1370个,专(兼)职文化专干1423人,专岗专职的不足30%。基层站(室)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普遍,各乡镇( 街道) 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大部分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
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创新理念,推进职能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具有科学而创新的思想与观念,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职能转变,就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和创新的方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目标、理念、内容、手段、效能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切实冲破一切束缚公共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把全能行政观念为有限行政观念,变强制行政观念为引导行政观念,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优化组织结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制度,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统筹城乡,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试行研究制定《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的系统性设计和明确阶段性目标,做好文化内容的规划和管理,严格制定规划配套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在市级层面:大力推进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图书馆、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体育馆、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昆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昆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标志性文化设施尽快成型。县级层面:市级提高补助标准,大力督促县级加快县级的“五馆”建设实施力度。乡、村两级层面: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制定有关强制性规划,提高文化站室达标标准,大力加强乡镇街、村(社区)两级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共同实施,努力打造全市市级标志性公共文化中心、县级公共文化枢纽、乡村两级文化站室网络,搭建起健全的老百姓家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架构,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平台支撑。
整合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体系。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布局,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社会力量举办公共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建立“昆明创造”文化产品生产网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个人、社会团体,以关注昆明、发现昆明、挖掘昆明、讴歌昆明为主题,以昆明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价值链为依托,建立健全“昆明创造”生产主体及生产产品网络;大力开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精神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送戏、送书下乡等惠民活动,以昆明春城文化节基础,把部门办节变为全市办节,形成全市“每月一精品,每县一品牌、每乡一特色、每村一亮点”的365天,全市全覆盖的群众文化品牌节日活动。针对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培育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发挥文化调节身心的作用;继续实施公共文化数字惠民工程,加快数字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网上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工程建设,让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优化财政投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资金投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之一。建立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均衡城乡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总量,缩小地区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继续实施好《关于推进县(市)区“五馆”建设的实施意见》,保障市级对“五馆”的扶持力度,市级扶持新建每馆不低于200万元的标准,到2017年各区县“五馆”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实施好《关于进一步推进昆明市“十二五”期间文化站(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市级每年安排不低于25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基层文化站(室)建设,尽快建成 “城市15分钟文化圈”、 “农村30分钟文化圈”。同时,提高人均10元公共文化项目经费的投入比例,以更丰富的服务和产品,保障公众能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其次,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鼓励、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公民个人等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事业的相关政策,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
完善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角度上看,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包含了各级党委政府、相关的文化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举办的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但占主导的仍然是政府部门提供给的。只有“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和“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效能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才能对公共文化高效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建立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便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中的主导职责,制定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估体系。在标准制定上,要结合不同评估对象及其工作特点,深入调查研究,重数据、重事实,制定相应服务标准;在运行方式上,建立绩效评估方案与规范工作流程,并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专业中介机构和基层群众代表参与的具体评估工作,以现场检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重点突出知晓度、满意度、设施利用率、项目效果的测评;在结果应用上,评估行为和结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机制,调整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和规范日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 创新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基本标准》,研究制定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着力破解束缚公共文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加快启动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形成由城市到乡镇再到农村梯次辐射的文化设施网络,并逐步完善文化设施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的建设管理思路,不断创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探索管理和利用新模式。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应用,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利用互联网覆盖广泛的特点,大力推动建设“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络剧场”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研究制定《昆明市公共文化地图手册》、《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建立公共文化信息资料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公共文化宣传,提高公共文化项目群众知晓率,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重点加强对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反应灵敏、供需对称的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产品供给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建立文化人才网络。从战略高度着眼,从基础工作着手,对全市现有的文化艺术人才,包括社会文化艺术人才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登记,全面统计掌握其基本情况,进一步摸清家底,分门类分领域建立“全市文化人才数据库”。采取邀请、聘任或临时聘用等方式,逐年、分批次、有重点地引进紧缺的、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人才。加强院团与院校的合作,优势互补,建立与先进发达省市合作培训人才的长效机制,重点培养和引入复合型文化人才、区域性文化学术研究人才、文化活动策划人才等;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大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一系列的人才评估机制、奖励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和培养的联动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网络。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化馆)
4.徐霞客与昆明旅游文化研究 篇四
【摘要】徐霞客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是旅游者的鼻祖,本文仅对徐霞客在昆明的游历及其价值进行粗浅的探讨,从徐霞客与昆明的两次情缘分析了其对昆明旅游发展的贡献。【关键词】徐霞客
昆明
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14-02
一 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闻名于世的历史名人,著有《徐霞客游记》。徐霞客被称为“千古奇人”,伟大领袖毛泽东曾题词“我很想学徐霞客”。
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他一生鄙视科举仕进,把毕生的精力和兴趣都用于旅游考察事业。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霞客21岁,第一次出游,游地为太湖,从此他用一生的二分之一还多的时间游历,历时30年,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他的足迹遍及相当于现代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游历了黄山、泰山、普陀山、雁荡山、九华山等名山,游尽太湖、黄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果树瀑布、滇池、洱海等胜水。他不畏艰难险阻,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将一腔热情寄托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科学事业。
他用尽毕生精力所著的《徐霞客游记》是他30年游历所得,书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及《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他一生可能撰写过300万字的旅行考察记录,除散佚者外,整理后的现存约60万字游记资料,主要记录了他的旅行观察所得,记录了他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的考察,在地理学和文学上有重要的价值。他从科学的角度,对地理本身,对自然界的地质地貌进行考察研究,将审美趣味和科学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他的游记无论从价值还是内容上看都是空前的。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二 徐霞客与昆明的两次情缘
云南是徐霞客最后游历的地方,1638年5月,53岁的徐霞客由广西来到西南边陲云南,自从他踏上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就被云南的独特的地势地貌和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所吸引。他考察了云南的江河源流岩溶;寄情于云南的名山古刹,沉醉于边疆奇景异物,写下了内容极其丰富的《滇游日记》,《滇游日记》一共13卷,26万字,里面记述了云南的名山大泽、丽都古刹等大小风景名胜区。徐霞客在云南期间,曾两次进入昆明,《滇游日记》中,约有5万多字记述昆明。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时,曾游历西山,写下了《游太华山记》;第二次进入昆明游历了海口和安宁。徐霞客游历了昆明西山、杨太史祠、华亭寺、太华寺、罗汉寺(今三清阁建筑群)、棋盘山等地,还曾沐浴于有“天下第一汤”美誉的安宁温泉。
1.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一次情缘――游太华山
由于《滇游日记》第一册在流传保存中的缺失,已经无法确切了解徐霞客第一次进入昆明的具体时间和详细情况,只大略知道他于1638年七八月间抵达昆明并游历了西山,即太华山。在徐霞客之前有许多文人骚客被西山的美景所吸引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对于西山的如此美景徐霞客是仰慕已久,早就心驰神往。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徐霞客在昆明市区乘船横渡长满芦苇的滇池到西山高?i游船码头,开始了他的西山之游。徐霞客《游太华山记》记曰:“由高?i南上,为杨太史祠。祠南至华亭、太华,尽于罗汉,即碧鸡山南突为重崖者。……余西一里,饭太史祠”。可见徐霞客曾在太史祠用餐,然后上太华山进入华亭寺、太华寺、罗汉寺等进行考察。然后徐霞客还登上了西山的山顶,《游太华山记》记录西山“愈上愈奇,而楼、而殿、而阁、而宫、皆东向临海,嵌悬岩洞”,徐霞客还在西山山顶俯瞰了整个滇池,他还曾居住在昆明西山脚下的高?i。徐霞客尤其钟爱太华寺中的山茶花,他写道:“滇中花木皆奇,而山茶、杜鹃为最。山茶花大逾碗,攒合成球,有分心、卷边、软枝者为第一。”这便是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一次情缘。
2.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二次情缘――游安宁
1638年10月1日(农历)徐霞客再入省城昆明,这时候的徐霞客已经游历了滇南、滇东和贵州兴义,并对南盘江及喀斯特地貌进行了考察,是经寻甸、嵩明、松华坝又折返昆明的。这次徐霞客在昆明只小住了两天,1638年10月4日傍晚,徐霞客从南坝乘船驶进了滇池。徐霞客沿滇池至海口,游览石城,徐霞客重点考察了海口的石城和安宁。首先徐霞客考察了海口的石城,石城:“岭头峰石涌起,有若卓锥者,有若夹门者,有若芝擎而为台,有若云卧而城郭者。”这就是所谓的“石城”。游览了“石城”的奇景后,徐霞客下山,沿着蝗螂川到了安宁城,开始了其在安宁的游览考察活动,之后徐霞客到了“海内第一汤”的安宁温泉。徐霞客来到温泉首先游览了温泉南面的石洞及题刻,之后到了温泉边,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个温泉浴。最后,徐霞客返经安宁城,翻越碧鸡关,过了车家壁,登过棋盘山,沿当时的滇池湖堤经夏窑、土堆至潘家湾入昆明城。于11月1日回到昆明城内。7日,徐霞客离开昆明城西行,游览筇竹寺,他在游历日记中写道“筇竹寺,其寺高悬于玉案山之北陲,寺向东向,斜倚所踞之坪,不甚端称,而群峰环拱,林壑潆沓,亦幽境入境也。”在这里他与友人聚会并住宿了一晚。8日,徐霞客经富民西行,之后去往了大理的鸡足山。这便是徐霞客与昆明的第二次情缘。
三 徐霞客对昆明旅游文化的贡献与思考
1.贡献
徐霞客在游历昆明西山时写下《游太华山记》以及《滇游日记》中的其他记录,对昆明山脉的走势,江河的源流,岩溶地貌,均详加严谨的考证;对昆明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胜景观,文士名流等,亦颇多关注。徐霞客晚年在对昆明的旅游考察活动,是他在旅游、文学、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达到巅峰时期的成果。他的考察记录为后人对昆明的地质地貌、山脉走势等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他的游记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后人的科学考察研究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徐霞客游历云南时所去过的地方,大多成为云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成了徐霞客的纪念地,不少地方建立了徐霞客塑像或徐霞客纪念馆。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昆明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对昆明的旅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思考
第一,利用名人效应加大对昆明旅游的宣传,扩大旅游知名度,助推昆明旅游发展。古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中可以看出自然景观想要出名,就需要有人文景观的衬托,才能相得益彰。在我们的山水审美中,自古就有“人文化”的传统,同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根本要求,是提升旅游景点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徐霞客这一历史文化名人加大昆明的旅游对外宣传。首先,可以根据徐霞客游历昆明的历史素材拍摄一些影视作品,网络视频等加强对昆明旅游的宣传;其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历史名人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拓展历史名人和景区融合的“闪光点”。开展学术交流会议,撰写和出版文艺作品,使历史名人在景点的宣传中“活”起来,也使景点在历史名人的宣传中“响”起来,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由此扩大昆明的旅游知名度。
第二,拓展新型旅游方式:名人历史线路游。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的支柱产业,是一项较为成熟的产业,近年来,随着昆明旅游对外宣传的加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业面向的群体已经从小规模、专业化的特定狭小群体逐步发展成为群民性质的户外休闲活动,因此带动了旅游业的多种业态形式的出现,例如背包旅游、换房旅游、分时度假、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等。而名人游历线路游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业态形式,就昆明而言,可以开发和设计徐霞客当年昆明的旅游线路给游客,让游客在历史名人的旅游线路中去体验和感受古人的游览线路。在这种游览中会让游客产生一种欣赏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心态,让游客既欣赏了美景也学习了历史知识,融身心的美感于一体,游客会同古人产生共鸣,由此生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三,加强旅游环境保护,树立环保意识。为了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不会因为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使我们的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宣传环境保护。滇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近年来因为旅游的开发,工业的发展,污染不断加剧,滇池的环境甚为糟糕。在徐霞客的《滇游日记》中记录了滇池曾经绮丽的景色,如滇池中的“金线鱼”、滇池畔的“牛恋石”等,这些美景在300多年前是存在着的,它们还曾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的到访。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旅游不断开发,曾经美好的景致已经荡然无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因此,要持续发展旅游,加强环境保护,树立环保意识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美丽的昆明,也才不会愧对古人先哲们对我们美好自然的宣传和赞颂。
参考文献 [1]朱惠荣.徐霞客与云南[J].云南社会科学,1994(6)[2]王绍鸿.徐霞客对福建旅游的贡献[J].福建地理,1999(1)
5.昆明文化传播 篇五
中国化管理
传统文化
行为规范
从“昆明暴恐案”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作者:爱维龙媒咨询集团咨询师崔晓玉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事件发生初期时媒体称之为“昆明火车站砍杀”,后官方定性称之为“3·01”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截至3月2日18时00分,已造成29死143伤,已有10名遇难者和多名受伤者名单被公布,名单还在持续更新中。
首先让我们为昆明车站恐怖袭击中逝去的无辜生命祈福,愿他们离苦得乐,愿社会清净和平。当我看见这则新闻的时候,“盼国泰民安;安定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础;珍爱众生平等如一的生命等”这些词句不断悬浮脑海中,默念在心里。后续新闻又报道官方消息称,涉及作案的暴徒已经被抓获并已招供。显然恐怖分子这种行径严重违反了社会行为规范,如何规范这种社会行为呢?如何做到社会政通人和?早在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孔子就阐述了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因为“法”只是用来惩处严重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并不能起到教化作用。如果能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用诚信和智慧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就能使人不犯法、不违法。法律强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行为规范则只是一种教化和约束。社会行为规范有各种各样的,统治者有统治者的社会行为规范,平民百姓有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规范,各地区、各民族,甚至到各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并不要求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社会行为一模一样,但却要求人们必须要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最佳行为方式却要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才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不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统治者就会倒台,富人就会倾家荡产,平民百姓就会犯法,从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用智慧,而智慧来自学习,来自于少年时期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幼年时学习家庭里及周围邻居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稍长,既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昆明事件,也让我想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学而》中提到: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此处,孔子所提及的“礼”,除了所认为的礼貌得体之外,还是公开行为的礼貌态度,这种态度是表达某人心中的意向所必需的,一个人言行办事的最佳方式,不只是指凡事依其内在的本性进行的“义”。表达善意的最佳方式是仪表态度不致让人误解。因此,一个人的外在表达形式应该与其内在本性相关联,或者至少是他的意向真诚时应该如此。无论你想要表达什么,都必须有得体的行为模式。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的社会习俗、不同的家庭教养、不同的身份地位,使人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规范及适度节制“礼”的行为模式,无疑是正确的。一旦这种“礼”的行为模式被社会所认可,每个人都可以据此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被误解,如果一个人的外表形式不能正确地显示其内在意向,他的行为就是形式主义,这个人就会被看成是虚伪的。因此,礼的社会行为模式实际上应理解为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是说,人们待人接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以和平共处的原则为贵的,“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阐释这一点的。我们自小读书受教育,曾为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也曾为落后的现状而悲愤不已,如今文化已成文明和愚昧的集结。我们身体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也沉积着长期滞存的糟粕。存精华去糟粕创文明新路,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继承和发扬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愿我们能共同携手前进。
作者系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
6.昆明文化传播 篇六
经昆明市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文物博物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013年8月29日评审通过,西山区图书馆段正雯等35位同志具备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现予公示。
公示期为一周(从上网公布之日起算,遇节假日顺延),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反映(电话:63160874,邮编:650500,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342室)。公示期满后,如无异议,即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审批认定手续。
公示人员名单如下:
单位 西山区图书馆 宜良县图书馆 石林县民族图书馆 寻甸县图书馆
呈贡区龙城街道办事处
姓名 段正雯 周明珠 何 缨 浦绍萍 李茶侨 彭 继 王 祺 郑艳蕾 姓名
任职资格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任职资格 昆明市第十二中学 昆明市文化馆 昆明市文化馆
单位
昆明市文化馆
鼓楼街道办事处科教文卫体工作站
前卫街道办事处文化站
五华区文化馆 安宁市文化馆 嵩明县文化馆 嵩明县文化馆 富民县罗免镇文化站 富民县罗免镇文化站
东川区文化馆 东川区文化馆
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问题广电旅游服务中心 石林县文化馆
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文广中心 寻甸县六哨乡文化广播中心
寻甸县文化馆 禄劝县文化馆 禄劝县文化馆
禄劝县马鹿塘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西山区团结镇文化广播电中心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 单位
刘华萍 胡世仙 王 茜 董 晶 孔强武 杨仁芬 张旭军 杨俊涛 陈佳秀 陶令梅 朱成然 晏 娟 赵春云 杨绍芬 施绍珍 马丙奎 钟晓辉 闻值笭 张孝伟 张绍金 胡玉敏
姓名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馆员
任职资格
安宁市禄脿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安宁市连然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问题广电旅游服务中心
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文化工作站
晋宁县文物管理所 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李庆玲 刘燕珍 黄达福 王 芳 姬美英 马继功
7.昆明文化传播 篇七
2014 年3 月1 日晚, 8 名暴徒手持长刀, 从云南昆明火车站前广场到临时候车室、临时售票区、第—售票大厅, 一路杀戮而来, 造成29 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是一起有组织的、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这种极端化罪恶行径被国内外舆论—致谴责。近年来, 各类社会性的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恐怖分子残忍、暴戾、没人性到令人瞠目。笔者希望在本文中解释清楚以下问题。
1) 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出现之后, 网络的传播进程与生命周期是怎样的?
2) 为什么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得到平息?
3) 以新浪微博为例, 媒体、政务微博在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的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4) 在此次公共危机事件中, 有哪些局限, 应当如何改善?
2 研究发现
2.1 生命周期
3 月2 日到3 月4 日, “昆明火车站”“昆明”“昆明火车站暴恐案”迅速成为新浪微博上升最快的检索词, 而“昆明火车站”和“昆明”的上升热度甚至大于1000%。
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在3 月1 日突然爆发, 经过3 月2 日媒体对该事件的集中性报道以及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信息越来越全面, 同时由于该事件性质极其恶劣, 2 日至3 日期间该事件受到了公众快速且广泛的关注, 关注度可谓直线上升。我们通过对比“百度指数” (图1) 和微博用户关注趋势图 (图2) , 不难发现公众对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的关注度仅出现过一次高峰, 且高峰相一致, 时间都为3 月3 日, 即事件发生的第3 天。而通过对新闻的监测 (图3) , 我们发现3 月3 日微博用户讨论的议题集中于“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成功告破3 名逃犯已落网”这一新闻事件上, 得以说明在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当中, 人们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已经得到满足, 因此, 在安全的情况下这导致4 日以后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直线下降。
2.2 时间节点舆情分析
2.2.1 危机酝酿期
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是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 因此没有具体的危机孕育期,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像这次的事件, 可以说是长久以来民族矛盾所导致的公共危机。
2.2.2 危机爆发期
危机的爆发期就是3 月1 日至3 月2 日, 在这两天当中危机浮出水面, 危机在这一时期, 虽然已经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 但是突发性公共危机逆转和转化的最佳时期, 因为好的处理可以使该危机淡化或者在一定的圈子内得到真实信息以致事态不再扩散。
3 月1 日、3 月2 日两天之中, 公众在微博上关注和转发量最多的是“习近平:依法严惩昆明火车站暴恐分子”和“为逝者祈福”、“认领行李”的微博, 这一时段公众的情绪指向是“默哀祈福”。
当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在危机爆发期使越来越多的公众感到恐慌时, 政府或相关部门有义务安抚群众的情绪, 笔者在微博上也搜索到了中国警察网关于“习近平要求依法严惩昆明火车站暴恐分子”为内容的微博 (图4) , 这充分说明政府或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地走上了公共危机传播的道路, 这是值得欣喜的。但同时通过该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量我们又很遗憾的发现这条微博的影响力实在微乎其微, 如果仅仅靠这条微博来安抚群众的话, 作用实在不甚理想。
2.2.3 危机扩散期
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在这一阶段, 经过了各种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之后, 危机不断扩散, 受众的知晓率爆炸式增长。在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中, 危机的扩散器在3 月3 日, 在这一天, 笔者通过微博的监测发现该事件已到达受众关注的顶峰, 微博上的转发量也达到危机浮出水面以来的最高值。
图5 是3 月3 日被转发最高的一条微博, 这条微博是由媒体大V人民日报发布的, 一经发布, 立马得到大批微博用户的转发, 该微博样本的转发数达到了14 084 条之多, 评论数达到308 条之多。可以说, 危机时期公众选择相关的自媒体内容时, 很大程度是以博客作者的平日活跃程度、博客影响力、平日忠诚读者数量为选择依据, 当然, 其书写的内容本身也是影响公众选择的根本。人民日报的微博有18 466 228 个粉丝, 曾发布了26 416 条微博。而在这条微博中, 博主运用了文字以及图片的形式发布了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的最近进展, 这条微博为无情绪的内容发布, 情绪指向社会, 无情绪倾向。
2.2.4 危机削弱期
3月4日开始, 恐怖分子被全数击毙或者被抓捕, 暴恐事件告破, 这一信息广泛转载在微博上, 这也标志着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危机削弱期的开始。这一时期通过事态的发展, 危机的处理, 原因的调查, 事情有了结果, 公众媒介的专注逐渐减弱、消失。从传播的角度来讲, 信息的断层已经结束, 当然, 在该危机削弱期时, 比较特殊的原因是马航事件的发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3 总结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还原了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
1) 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为突发性公共危机, 危机延续时间短。该事件无潜伏期, 在爆发之后, 于第二日至第四日迅速发酵, 第三天形成该事件舆论关注点的最高峰, 之后迅速衰弱呈拖尾状。
2) 之所以昆明火车站恐暴事件如此短的时间中得到平息, 第一个原因是媒体在3 月4 日宣布该事件中的恐怖分子已经悉数抓到或者击毙, 事件完结, 这起公共危机事件中, 民众对于安全的需求已经满足, 因此没有必要再关注此事带来的影响;第二个原因是在本次危机事件中, “马航事件”的突然发生吸引了大部分公众、政府和媒体的注意力。
3) 关于媒体的角色, 在这次危机事件中, 媒体利用微博平台扮演了“信息传声筒”和“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角色, 由于本次事件的性质, 媒体虽然参与度不大, 但是发挥了自身的作用, 满足了手中获取信息的需求, 同时也更大程度上的安定了社会秩序。
4) 此次公共危机事件中, 各种谣言充斥在媒介环境中, 遗憾的是政务微博却鲜少起到自身作用, 未来应当更好的挖掘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如下:公共危机事件中公众情绪是一个政府和媒体都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 公众对那些最能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和信息, 会迅速传播并形成舆论, 从而可能引发新情绪和事件。信任的传播至关重要, 以往公共危机事件的教训一再表明, 当公众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对公众的组织动员能力、意见劝服能力和对舆论的引导能力都急剧下降, 最终形成信任危机, 酿成大祸。对公众的情绪要运用心理学科学地加以引导。公众情绪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要建立常态的情绪宣泄机制。对互联网出现的情绪化言论、谣言等要高度重视, 采取合乎传播规律和心理规律的策略进行回应。
参考文献
[1]李畅.“微力量”的正向运用——政府形象微博传播对策研究[J].新闻界, 2012 (08) .
[2]吴绍忠, 熊允发, 陈亮.公安综合情报信息系统构建思考——云南公安情报工作经验及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1) .
[3]郑重, 张星, 聂冰.网络舆情视角下中国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电子政务, 2012 (05) .
[4]杨亮, 林原, 林鸿飞.基于情感分布的微博热点事件发现[J].中文信息学报, 2012 (01) .
[5]曾润喜, 徐晓林.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J].情报杂志, 2010 (12) .
[6]吴绍忠, 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3) .
[7]石磊.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传媒控制问题[J].现代传播, 2005 (04)
[8]杨清波.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信息管理和舆论引导[J].新闻知识, 2009 (01) .
[9]项宁一.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J].新闻实践, 2006 (11) .
[10]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11]张丽萍.新媒介环境下危机传播特性研究[C]//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8.昆明私生活昆明私享地 篇八
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任何一件你自己做的事都可以纳入私生活的范围:小到早上吃的早餐是面包、米线还是面条,下班路上是否路遇一个穿着很性感的美眉。大到喜欢在什么样的区域买房,装修的时候喜欢什么样风格的设计,或者以后需不需要买辆车买个车位……私生活和自己的喜好息息相关,不管七大姑八大妈说再多,你只需听自己的声音。
尽管昆明是群山环抱的大西南里最早开发的内陆城市,但多年来昆明人保守的“三不”私生活作风却仍被当今的人所诟病。但其“三不”(一,不起早,睡懒觉;二,不洗澡,气候好;三,不讨小,怕麻烦)尽管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却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悠闲的城市生活以及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难怪家乡宝的昆明人很少走出家门去闯拼,只会关着房门享受着这天赐的好时光。
网络上曾这样解释到,私生活就是自己画一个圈,然后在这个圈里生活,不许别人进来和窥探。私生活就是个人私事,决定权在自己,自己可以在这个圈里任意的放肆、哭闹、发呆,或者和自己的恋人谈情说爱,共度良宵……而这个圈就是一个空间,一个与他人无关的专属空间。离开了专属空间的私生活恐怕不存在,于是有人给这样的空间起了个很优雅的名字——“私享地”。
说道私享地的时候,悠闲的昆明人所创造的这个适宜人居的城市也便常常跃于脑海。有人评价荷兰的丽斯是女人必去的私享地,因为可以尽情的在春光花海中流连忘我;也有人说老挝琅勃拉邦是绝对的私享地,因为那里可以享受远离大城市后与身心最亲近的对话。但对于昆明人来说这样的私享地却是比比皆是,俯首拾来:你可以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满是花海的城市道路;也可以吹着习习的海风顺着滇池大坝而下探寻这座城市的美丽;当然你也可以背上行囊爬上西山在洒下汗水同时与自然亲近,与心灵对话;如果你愿意,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安宁森林温泉里,你可以完完全全聆听自己的声音……
【昆明文化传播】推荐阅读:
昆明发展现状08-15
昆明作文400字09-17
昆明绿地变化分析10-09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李?V,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的意06-26
昆明小升初加分政策07-12
昆明商贸调研报告09-17
昆明市教师十不准08-10
昆明景点英文导游词09-04
昆明房地产市场报告20109-17
我们心中的昆明精神小学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