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精选14篇)
1.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现在的人们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开着私家小轿车去看望远方的亲人。
我们家也不例外,因为姥姥在我家,我的舅舅、舅妈、还有我姨、我的表姐、表妹和表哥们都来了。平时我家并不热闹,这回,亲人们都来了,我们家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我和表姐们一起打羽毛球、拍篮球、荡秋千、上网学习,我还训练他们,把她们当成女兵和男兵。
我最喜欢上网学习,在网上可以预习和学习我的功课,网上还有许多科学故事,我们反复看了一些,也了解了许多科学故事:蟋蟀的生活、彩虹的由来、长生不死的祖父。还可以阅读博友的博文,还有他们写的一篇篇精彩的博文,还有许多读后感言。我还让他们看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可以带我们一起深思、探索、提问题,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最有趣的是,我们还在我的班级网页上有一个“天天向上”这个板块上快乐的答题了,要求在60秒内趣味答题,还可以积分。毎出一道题,我都仔细的阅读,我的心里又紧张又高兴,最后我全部答对了。
今年我又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2.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二
一、快乐入门,解放心灵
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这种现象与教师作文教学时重形式轻内容,命题死板,要求太多、太高有直接关系。因而要想使学生快乐写作,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写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同时降低作文要求,减少束缚,提倡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不一定要追求立意的高远、词语的华丽、结构的严谨,写童心之言、童真之言、童趣之言、童性之言就行。
二、走入生活,激发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身边虽没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装备,没有丰富的都市生活,但却有广阔的天地,辽阔的农村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不能不说是农村学生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让学生描写身边的事,描绘身边的景,抒发身边的情,从而让这块沉寂已久的“农家”生活土壤在学生的笔尖下“乐”起来……
三、快乐赞赏,享受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动力,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热情、真诚地赞赏孩子们的习作,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乐于习作,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这种赞赏,一方面来自教师,另一方面也来自同学与家长。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在细心品味每个孩子习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每一篇习作都写上带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批语。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伴与家长的赞赏。同学互批时的批语或全班朗读作文后的掌声,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同伴的鼓励,还会品尝到自豪与快乐,从而增强了信心。同样,来自家长的赞誉,让学生品尝到的是来自亲人的鼓励。
四、快乐交流,展示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谁,都有一种渴望别人认同自己劳动成果的心理。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创造机会,尽量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的作文多得到些认同,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首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进行宣读,哪怕是部分章节、部分句子,只要是有特色的,都可以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其次,我们可以将优秀作文在《学习园地》中张贴,或推荐到小学广播站广播。再者,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投稿,让他们的文字变成铅字或发表于网上。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品尝到劳动的快乐、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再加上品尝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五、快乐积累,拓宽视野
古人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荀子在《劝学》中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因为平时看的故事书少,电视节目单调,生活范围窄,更需要通过丰富阅读,扩展生活面,增加语言和生活积累。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课内积累。
教材中的课文不但优美词汇、精彩片断多,还能学习作者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读懂字、词、句,读懂整篇课文, 对课文的好词佳句反复朗读,并熟读成诵。
2.课外积累。
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应该达到145万字。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拓宽视野。
3.日记积累。
读书时坚持做笔记,不仅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一写,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长期坚持,点滴积累,从词句到表达,时间长了,自然会提高写作水平。
3.中秋节真快乐 篇三
关键词:中秋节;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77-0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
3、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且各种各样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
2、制作投影片或挂图
3、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
4、录像带:中秋赏月
5、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6、音乐磁带《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在美工区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运用材料创造月亮和月饼。
2、在图书区提供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让幼儿看月亮图片读有关月亮的诗歌。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4、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6、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投影片或挂图
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四张图片上的月亮形状一样吗?
小朋友:不一样。
教师:它们分别像什么呢?
小丽小朋友:有的像一块西瓜。
小刚小朋友:有的像咬了一口的月饼。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得太好了。月亮真漂亮啊。
2、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习惯在这一天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还可以玩花灯、放焰火,温馨又快乐,人们把月饼做的像月亮一样圆,所以古时人们也叫月饼做“团圆饼”,中秋节也被叫做“团圆节”。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所以也可叫做“丰收节”。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
羿是神话传说中远古时最著名的射手,曾经为人间除了许多凶禽猛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长生不老药。服药后,身子突然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口,越飞越高,升上了夜空,一直飞到了月宫……天上的嫦娥日夜思念人间。她叫玉兔为她捣药,希望回到羿的身边。可是玉兔失败了,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宫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这个故事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补充,嫦娥便成了月神和古时候人们中秋拜月的对象。
4、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教师: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月饼里面有馅儿,特别好吃。
教师:你们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吗?说说它是什么味道?
小朋友:金桔的、草莓的、蜜枣的……我们喜欢吃月饼。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它讲述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故事,其中包含了爷爷对宝宝的关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宝宝对爷爷的敬爱之情。小朋友们要认真体会这份珍贵的亲情,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家人,尤其是爷爷听。
心妍小朋友:我喜欢这首歌,我也喜欢爷爷。
俊超小朋友:我也喜欢爷爷,他给我买玩具,还陪我玩儿。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2001年5月)
[2]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M].中华书局出版社
4.快乐的中秋节小学4年级作文 篇四
清晨,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爸爸开车带着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爷爷家。才刚到村口,爷爷奶奶就喜笑颜开地出来迎接我们,弟弟看见我回来了,乐得手舞足蹈,别提有多高兴了,就连爷爷家的 小黄狗也对我摇头摆尾。我们给奶奶送上了精美的月饼礼盒,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开饭了,只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扑鼻而来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原来,爷爷早就知道我们今天要来,事先买了许多我爱吃的菜,爷爷可真有心呀!老人们乐呵呵地相互敬酒,谈笑风生,我 看见爷爷的皱纹里都盛满了欢乐。爸爸在一旁忙着给他们劝酒,忙得不亦乐乎。我和弟弟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讨论精彩的游戏,一边思索接下来玩什么……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其乐融 融,欢声笑语在秋风里飘荡。幸福、祥和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5.快乐的中秋节小学学生作文 篇五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去海堤附近的海洋庄园聚餐,我们先去海堤看大海。在路边我们看见花儿向我们点点头,蒲公英向我们飞来,狗尾草向我们挥挥手,它们都像在欢迎我们。我们到了海边,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像蓝蓝的天空,真美呀!正当我们再想往前走时,爸爸说:时间差不多了,他们都要到了,我们回去吧。我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海洋庄园。那些叔叔阿姨也都已经在了,我们就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就和新朋友去玩了。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地抬头看见圆圆的月亮已经挂在天上,它好像在跟我说:中秋节快乐!
今天真是个快乐的中秋节,真让人难忘啊!
6.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六
一、抓住课内和课外一切机会, 让学生多积累
学生脑中是一张白纸, 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就必须不断积累说话写事的能力, 这种积累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在任何时间都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最基本的是在上课时可以积累, 在学生学习的优秀课文中整理好词佳句, 注意教给学生学会分类, 把相互联系的好词佳句放在一起, 增加学生们的词汇量。当老师讲完一篇课文后, 我们还应当给学生们再加上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警句名言, 加上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成语故事, 还可以加上一些与教材中精彩语句相关的其他经典句子, 还可以加上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儿歌或者古诗词等等。经过这样补充相关的知识或语句, 增加学生语言的容量, 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准。
让学生学会积累, 还应走出课堂, 提高学生们接触更多的语言知识的机会。否则, 他们会感到枯燥与单调。因此, 在课堂积累之外, 我们做老师的还可以利用课下举行的各类游戏, 或者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 增加学生们语言表达的机会, 开拓学生们积累好词佳句的各种途径, 提高他们不断积累而产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接受到语言美而带来的快乐, 不断体会语言的美感 , 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
二、在课堂的口语交际中, 要求学生必须以生活为基础
小学生的课本中, 所涉及的口语交际练习的主题, 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都是生活的原型再现,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实际上是一次表述生活经历的过程, 更是学生的一次口头作文过程。老师在教学时, 应积极引导学生, 善于发现生活, 善于总结生活, 积极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善于发现生活的善恶美丑, 使学生从内心感触颇多, 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观分析事件的对与错, 激发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使所有表达都带着发自内心的真情。比如, 我在教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会道歉》这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最近和朋友发生过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叙述一下自己和朋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详细表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从内心深处真正弄明白自己错的原因, 心里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人会在那个时候会犯错, 会伤害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是鲁莽还是故意, 是冲动还是无心, 等等问题。那么, 通过这样真真切切的演习道歉,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道歉的心路历程和朋友的真实反应。这样完整的一个过程下来, 就是学生们一次比较完整的作文过程, 经过这样的多次锻炼, 学生的作文基础会越来越扎实, 积淀会越来越厚实。
三、把作文教学全部融入生活
我们每天所教的课本内容无不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 每篇课文无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 每节课的讲授都是学生们学习作文的点点滴滴。所以说, 每篇课文, 每节内容, 学生都必须真正学会, 才能提升作文水准。而课本中专门安排的习作学习内容, 更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走进生活的内容, 锻炼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体验到都有作文的影子, 使小学生学会体验作文的乐趣, 使他们不断形成一种作文就是再现生活的一次过程, 是用语言文字记录故事的一次活动。当这种意识形成时, 学生作文就感到不困难了。
例如, 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课文《身边的小能人》, 我在教学生时, 引导学生这样认识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 在叙述小能人时, 撇开常理, 另辟蹊径。在生活中, 比如学习上成绩格外突出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小能人;在艺术表演中, 才能出众, 天赋极佳, 亦不是作者心目中的小能人。课文几经辗转、筛选, 传达出这样一个声音:小能人在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叙述的思维茅塞顿开, 寻找所谓的小能人, 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确确实实、广泛存在。生活中不乏小能人, 所缺少的就是你发现小能人的眼睛。当学生的思路打开后, 学生就会体验洞察生活的实践, 找寻到的小能人, 所涉及的范围极广, 都彰显着时代的烙印。比如玩滑板的天才少年, 他那飘逸的身姿, 上下腾飞, 惊险不断, 可谓滑板小能人; 玩转悠悠球的火力王, 可谓天才一个, 悠悠球飞速旋转, 上下滚动, 精彩之极, 令人叹服, 可谓小能人等等这些小能人, 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是在确确实实的生活中存在的真人实事。学生感受这样的习作, 作文之灵感一定会喷薄而出, 佳作定会频频出现。
四、鼓励性的评价, 促其快乐, 促其增加信心
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 难免困难重重, 愁绪满怀。这就需要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鼓励性语言, 甚至把鼓励夸张一点也无妨, 这可以帮助学生感到作文的有趣和简单, 增强他们学习作文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降低要求, 以孩子的视角来评价他们的习作。知道孩子们在表达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感悟, 在用心和老师交流, 和老师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看待他们, 认为他们都是未来的作家。因此, 在评价他们的劳动果实时, 教师应该善于发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 哪怕一个书写较漂亮的字, 教师都应该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 使小学生在激励的评价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坚持下去, 学生们作文就会感到不头痛, 就不会发怵, 增加他们作文的自信心, 使其取得更大的作文成绩。
总之, 教师在教小学生作文时, 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也使学生们感受到作文的快乐, 让孩子们自由放飞心灵的翅膀, 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在作文的天空中翱翔。
摘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 常常发现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 他们的感情都是别人的, 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 空洞无物, 抑或言之生硬, 缺少生气。以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 应引导学生多积累, 教给学生带着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7.快乐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七
上午,姨爹就把一大盒月饼提到我们家来了。我望着这华丽的外壳,想象着月亮那么的圆,那么的明媚。我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美妙呀。
下午到了,大人们开始打麻将了,而我在背书。此时呢,天空也没闲着——在哗哗的下着大雨。六点钟到了,大家都围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只有我没吃饭,因为等一下还要吃月饼呢!所以我留了个小心眼,准备空着小肚子装月饼呢。呵呵!
我站在窗前眺望还在“流泪”的天空,心想:“你今天怎么还在下雨呀,有什么伤心事么?等一会月亮出来的了嘛?”这时,天空完全黑下来了,月亮也被乌云包住了,我想今晚会看不到月亮了,但是我们的心情依然很好。
我把月饼搬到客厅里,像小偷一样的一个一个从盒子里把月饼掏出来,还掏出一包精品刀叉。我切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呀!月饼的味道多好呀!我迫不及待地大喊起来:“吃月饼咯,吃月饼咯!”然后把月饼一个分成九份,再发给大家。
8.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八
一、激发写作兴趣, 源头活水来
写作教学提倡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但我们看到, 应试教育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些教师和学生, 作文为教师而写, 为应试而作, 通过胡编乱造来增加可读性, 博取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作文大多遵循套路, 根本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对写作也就毫无兴趣可言。因此,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农村生活, 使学生建立对“源于生活, 表达生活”的兴趣。农村有开阔的田野、绚烂的野花、欢快的鸟鸣、潺潺的溪水、深邃的大山……到了不一样的季节, 还有不一样的色彩, 春天的翠绿、夏天的深蓝、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雪白, 这些都是农村所特有的自然现象, 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 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久而久之, 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深刻了, 写作时就会突显自己的个性, 会发现原来写作是一件很容易而且很快乐的事情, 就好比源头活水来。
二、积累生活素材, 下笔如有神
农村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素材, 学生在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都是独特的生活素材, 积累得多, 在下笔时自然得心应手。农村生活素材包括: (1) 自然风光。农村虽不及城市那般多姿多彩, 但也别有一番风光,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晴空沃野、春华秋实等等, 都是农村独有的自然景观; (2) 人文风情。农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不同于城市, 例如节庆、婚嫁、农忙等都有着农村的习俗, 传统的舞狮、舞龙、踩高跷、花灯巡游等各色民俗活动异彩纷呈, 不同地方还有所不同, 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3) 乡村童趣。与城市的孩子比较而言, 农村的孩子有着更大的活动范围, 同时也更加自由, 春天可以放风筝、爬山, 夏天可以捉鱼、摸虾, 秋天可以到田野玩耍、摘果子, 冬天可以逮野兔、堆雪人, 其乐无穷。生活实践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 只要引导学生多从这几个熟悉的方面去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在写作中就不至于无从下笔, 相反还会使学生左右逢源。
三、巧用特色语言, 妙笔可生花
一直以来, 学生作文大多为应试而生, 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 毫无特色可言。即使学生感到有话想说, 但苦于自身知识积累有限, 写起作文来也平淡无奇。除了要引导学生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及其他细节处,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 将农村的特色语言转化为写作语言, 给作文增色, 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这些特色语言有: (1) 谚语。农村中流传着大量的谚语, 它们虽浅显通俗却反映了深刻的道理, 例如, “鱼跳水, 有雨来”“泥鳅静, 天气晴”“大暑到立秋, 积粪到田头”“立秋雨淋淋, 来年好收成”等; (2) 春联。农村地区的春联往往包含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 它们包罗万象, 用词活泼, 形神兼备, 常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例如“春来花香鸟语, 雪兆五谷丰登”“改革结硕果果香四海, 开放绽鲜花花满九州”等; (3) 惯用语。农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语言通俗、内涵深刻的惯用语, 例如“拔出萝卜带出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赶鸭子上架”等; (4) 术语。农事活动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例如“返青”“浸种”“疏果”等。这些特有的语言充分反映了农村的农事劳作、风土人情, 给人以形象生动之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并运用丰富生动的农村语言, 既丰富了对农业的认识, 又扩充了语言素材积累, 从而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四、培养发散能力, 文思似泉涌
要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 除了上述的兴趣、积累、运用问题, 还牵涉到思维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农村小学生的发散能力受周围环境所影响, 思维能力往往会局限于日常所见所闻, 而缺乏合理的思维发散。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写作空间会大大增加, 小学生喜欢自由畅想,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 就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匣子, 使学生自由快乐地写作。
总而言之, 农村是一座天然的“素材宝库”, 但农村小学生由于环境的关系, 作文选材面普遍较窄, 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写作。只要教师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发散能力, 并从中学会积累农村生活素材、巧用农村特色语言, 那么作文就会得心应手, 写作也就变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摘要:农村是一座天然的“素材宝库”, 如果善于挖掘其中的“宝藏”, 会使写作轻松自如。本文站在农村生活的角度, 从激发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巧用特色语言和培养发散能力等四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写作。
9.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九
为什么要吃月饼呢?因为从前有两个国家正在打仗,其中一个国家为了避人耳目的传递消息,便将纸条藏在糕饼里。这就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原因。其中诸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纲伐桂”等,都是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不在相信过去的种种传说,但是中秋节还是一样的热闹,除了原本的传统活动,还增加了许多余兴节目。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在家里烤肉,而且还有好多的邻居、朋友来我们家玩,社区也举办了中秋节联欢晚会,内容有一家一菜、唱歌、摸彩等等,真是热闹无比。到了晚上,食物都烤熟了,我们便开始享用自己努力付出所得的成果。吃完了烤肉之后,我便和朋友开始玩躲避球,一直完到了晚上十一点,都还觉得以犹未尽,但是因为邻居们都要睡觉了,我们只好提前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10.快乐的中秋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篇十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人们兴高采烈,家家户户都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啦!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到阳台上赏月,只见月亮渐渐升高了,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安静而温柔地看着人们,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温和的笑容,我看着看着,忽然发现月亮里有一片黑黑的东西,我问爸爸:“爸爸,月亮里那个黑黑的东西是不是嫦娥姐姐呢?”爸爸笑着回答我:“是呀!嫦娥姐姐可能是看见你吃月饼了,很馋,也想下来品尝一下月饼的味道呢!”“真的呀”我兴奋地说:“我也很想去月宫玩一玩,把嫦娥姐姐带下来一起生活呢!”爸爸妈妈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我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看着窗外的美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哎呀!都九点多了,妈妈又催我去睡觉了,我这才依依不舍地跟嫦娥姐姐说再见了,不过,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在睡梦中我真的和嫦娥姐姐一起吃月饼啦!
11.追寻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篇十一
一、把微笑带入课堂
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轻松的事情,我们教师的良好面部表情与情绪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是感染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教师亲切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能够给课堂奠定安详、愉快的基调。微笑是一名职业教师的需要,当我们推门走向教室的时候,就应该像演员走向舞台似的立刻进入角色,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把情绪带进教室,如果把不愉快传染给我们的学生,这节课必定会失败。因此,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教师就要带上甜美的微笑进入教室,让微笑感染学生,带给学生好心情,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轻松愉快,才会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总是微笑着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不把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学生也会在我的微笑中快乐起来。
二、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语言,能够让我们的讲课变得诙谐、睿智、风趣,有助于我们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感觉。研究表明:学生上课注意力一般持续时间为15~25分钟,时间久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会更短。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则会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学习“认识人民币” 时,我用这样的语言:“同学们,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孩子们,如果你与钱交了朋友,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来到你身边,你一定会感到特别高兴,是吗?今天它来了,你们迎接它们吧———”正是这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三、采用游戏教学法
大量事实证明:一节课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小学生好动活泼,他们的集中注意时间短,理解能力虽差,但模仿能力较强,因此,他们不适应“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使教师花费较长的时间示范讲解,学生也不一定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可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则会改变这一现象。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儿童的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而激发学生这种兴趣的方式是游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采用游戏教学法。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图形卡,我叫一位小朋友上讲台来,随便摸出一张说出这个图形的名字,如果他说对了,我们给他鼓掌,如果说错了,我们就重新找一位同学上台抽取,好不好?”学生正是在游戏中产生了学习兴趣,进入了“乐学”之门。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他们的情感因素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努力给学生构建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学习“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两位数相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等课时,我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心情是放松的、是快乐的。
12.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 篇十二
月饼种类繁多,有广式的,苏式的。口味也数不胜数,五仁的,椒盐的,豆沙的……我最爱的却是那刚出炉的鲜肉月饼。它的肉馅儿紧致鲜香,饼皮又酥又粉,热乎乎的,咬下去一口,满嘴留香,真是过瘾!
每到中秋节前夕,那些卖鲜肉月饼的老字号门前,总是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妈妈手拉着手,也加入了那长长的队伍。等着吃鲜肉月饼的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烤炉,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听妈妈说,肉月饼这么好吃,做法特别讲究,它的肉馅儿肥瘦比例是3:7,这样才肥而不腻,调料更是精确到克,每一克的比重都会影响最后的口味。饼皮的制作也是分两种,一是外面的皮,二是里面的酥。就连烤制肉月饼都有固定的时间,师傅们把月饼放进烤盘,中途还要给它们翻个身,等到18分钟后,鲜香扑鼻的鲜肉月饼就出炉啦!一只小小的鲜肉月饼有这么多奥秘,难怪这么好吃!买到月饼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吃起来,那满脸的酥皮和嘴角的汤汁让爸妈不停地说我是小馋猫。原来,肉月饼的鲜美和爸妈的笑脸才是中秋节最好的滋味。
13.中秋节小学生作文:中秋的快乐 篇十三
我的中秋节过得很快乐。中秋节的晚上,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全跑出来了,个个带着节日的喜悦,我在“特许”的情况下也出来玩了。
我们商量着怎样庆祝中秋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最后我想出了怎样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就对大家说:“我们来个‘娃娃中秋大型演出会’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
我们商量,拿出我们平时的一点点“私房钱”,到四周的小卖部买了些蜡烛和火柴,我还嘱咐他们买了一个月饼,谁表演得好,谁就可以得到月饼。我们把蜡烛有规则地放在乒乓球台上,然后把它们点燃,演出就正式开始。我是节目主持人,我站在乒乓球台上给大家主持节目,因为它就是我们的舞台。我对大家说:“中秋节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台下的小伙伴为我使劲鼓掌,我非常自得。“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演出会,第一个节目是由我给大家表演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家再次鼓掌,我唱得很动听,“观众”也听到很入迷,当我一声“谢谢”之后,那更是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我主持第二个节目
“下面由赵立表演„„”,台下的赵立生怕我说错,立刻小声地给我说“舞蹈、舞蹈”,大家听说赵立表演舞蹈,更来劲了,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因为大家知道,别看他是个男生,但他一直坚持在舞蹈团练习,他的舞跳得可好啦。接着是王昭、王雄、卢嘉聪„„,最后连我们家的那个不爱说话的表哥看到这里,也耐不住寂寞,坚持为大家表演了一套武术。
14.浅谈小学快乐习作的策略 篇十四
一、品味生活, 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虽说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但是由于知识与阅历的局限, 同学们并不能从每天平凡的生活里发现可供习作的材料。因此, 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品味生活, 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1. 生活习作。
作为教师的我们, 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与感动。因为好的话题能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闸门, 让他们自觉地去回忆生活, 调动语言的积累去表达生活。
去年圣诞节的早晨, 我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了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桌上放着两块糖, 小小的, 亮亮的。邻桌的同事告诉我:“你们班同学正发糖呢, 教室里可热闹了!”我的教学思维突然被激活了:当天上午的习作课, 就是这个!放大这件事, 让鲜活的素材走进习作, 让一块糖的滋味久久地留在学生的心田……上课时, 我举着一块糖, 动情地说起早晨的体验, 然后说:“这是一块怎样的糖呢?”同学们从外形说到滋味, 从经过说到感受, 特别踊跃, 说出来很多我想不到的话。有一位女孩子是这样描绘的:我细细打量着这块糖, 金黄色的糖纸上还夹着一缕银白色的花纹, 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显得非常精致, 像一位调皮的、穿着连衣裙的小姑娘。我久久地凝视着它, 不忍心将它送入口中。扭开、拧紧……就这样重复了几次。终于, 我扯开糖纸, 一阵诱人的香味扑面而来, 我猛吸了几下, 轻轻放入口中。顿时, 甜中带香的感觉布满全身, 虽然现在是冬天, 但我的心里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不曾预约的精彩!如果我们能使学生一直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乐意品尝生活中的一个个惊喜、一点点感动, 何愁不能拥有习作的“源头活水”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精彩, 回味一番、谈论一场、琢磨一阵。这样, 学生才能将生活带进习作, 真正实现用我手写我心。
2. 体验习作。
习作难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少。我想,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话题有了, 经历有了, 习作就自然不是难事了。我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一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从而为学生开拓写作的话题。去年一个学期, 我们班就组织了拔河比赛、快乐传送带、悠悠球比赛、我当小交警等四项大型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热情。
上学期在课间活动中, 我发现班上的孩子陆续玩起了悠悠球, 不久, 便蔚然成风。一下课, 他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比赛, 有时还“争论不休”。于是周一晨会时我向大家宣布, 一周后全班将进行悠悠球比赛, 希望大家做好充分准备。同学们一听说要进行悠悠球比赛, 顿时手舞足蹈。一些同学更是跃跃欲试, 课间, 随处可见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有的还自发成立了互助小组, 在一起磋商、交流。比赛现场, 他们更是全身心地投入, 玩得不亦乐乎, 并产生了一、二、三等奖。在悠扬的音乐声中, 获奖孩子上台领奖, 下面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下午的作文课上我趁热打铁:“同学们, 上午我们一起经历了激烈的悠悠球大赛, 那么现在来谈谈这次比赛的经过吧!你们都有哪些经历与感动?”学生说的热情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个个兴趣高昂, 争先恐后地踊跃表达, 语言自然而然地通顺流畅。学生听了以后, 一改习作前唉声叹气的样子, 奋笔疾书, 很快完成了习作。
读着孩子们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文章, 我深深感受到兴趣和情境创设的重要。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捕捉他们的兴奋点, 更好地激发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从而引导他们快乐地习作, 在习作中享受快乐。
二、多元评价, 撬动兴趣习作的支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 应该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及家长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这无疑告诉我们学生在习作评价中占有主体的地位, 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想醒悟的自主性, 在评价中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习作兴趣, 让他们体验习作的情趣, 享受习作的快乐。
过去, 我对学生的作文成绩通常以等级来评定, 批分严格, 有的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得不到一个“优秀”, 这无疑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后来, 我对习作的评价进行了大胆创新, 变传统的“等级”评定为画上可爱的小星星或盖上漂亮的印章来激励。星数上不封顶, 下有保底, 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加盖学生喜爱的可爱印章。同时, 增加了同学、家长评价与自我评价, 使老师不再是唯一的评判者。
1. 合作交流的学生互评。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交换习作, 既对他人习作的优点肯定、学习, 又对看到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从中培养学生鉴赏习作的能力、客观评价习作的能力。同伴之间也能在合作交流、相互启发中共同成长。
2. 促进自省的家长评价。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定期把学生的好词佳句摘抄本、习作本带给家长, 让家长参与对孩子习作的评价, 做孩子的热情读者。家长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或写上评语供孩子阅读并吸取正确的观点, 这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支持, 促进了学生思想醒悟自主性的发展。
3. 满怀爱心的教师寄语。
习作是学生的心声, 寄语是教师的贴心话。在习作寄语的书写中, 教师的真情、智慧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用心在关注他, 用爱在发现他。
(1) 评中寓情, 点点温情开启心灵交流的窗。学生的酸、甜、苦、辣从文中流露出来后, 最希望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 教师写寄语时必须用上真情, 用真挚的爱感化学生。习作要求真情实感, 而寄语更不能冷漠无情。我在一位学生《我爱秋天的落叶》后有这样一段寄语:“好孩子, 你真有写作才华!你用细腻的笔触使毫无生气的落叶也充满了人情味, 读你的文章好似与一位秋天的老人交谈。”这样充满亲情的寄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激励了其写作热情、增强了自信心。
(2) 评中励志, 时时用心架设增强自信的桥。著名的教育家朱绍禹曾这样告诉我们:“教师评价要善于沙里淘金, 发现哪怕是一点点长处。”我在一篇“不成样子”的习作《春天的小河》后写道:“是金子总有发光的地方, 你的文章虽然不够出色, 但老师却从中看到了‘希望’, 你的‘绿水扬起一道道彩色的波浪, 好似为春天的到来欢呼’这句话写得很美很美, 只要以后在习作中多写这样的句子, 老师相信, 你的习作一定会生动起来的!”
(3) 评中巧诤, 盈盈“烛光”照亮学生清纯的心。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 更应该是他们的“诤友”, 要适时指出其习作中的不足,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给自己正确定位,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好的习作评语犹如一盏明灯, 给学生习作指明前进的方向, 为师生情感交流提供更直接的平台。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评语应该是善意的, 委婉的, 要学会“巧诤”, 使忠言不逆耳, 使良药不苦口。所以, 语文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 在字里行间寄予厚望, 在一言一行中传递爱心。在语言形式上尽量委婉、商讨, 少下指令, 杜绝挖苦、嘲讽。学生一旦从教师的评语中读出了鼓励和希望, 就会倍受鼓舞, 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写作。
4. 总结反思的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指的是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听取了同学、教师、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后, 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客观地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 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勤于阅读, 留心观察, 自觉修改自己的习作。通过反思内化过程, 个体逐步发展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 虽然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仍会充满荆棘与坎坷,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 真正实现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让作文为生活添彩, 为生活高歌, 相信学生的习作定会在快乐中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综合训练。怎样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使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 快快乐乐地写作文呢?本文提供了笔者在多年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品味生活, 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多元评价, 撬动兴趣习作的支点。
关键词:快乐习作,品味生活,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2]自由呼吸的教育.
[3]教育激扬生命.
[4]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53例.
[5]给教师的101条建议.
【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生快乐的中秋节作文09-14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1500字10-19
【精品】快乐的中秋节作文400字集合08-03
快乐的中秋节五年级学生作文09-19
4年级快乐的中秋节作文450字11-12
快乐的中秋节之夜作文350字11-23
快乐的中秋作文350字10-18
叙事作文快乐的中秋佳节12-10
中秋节英语作文:中秋节快乐10-18
中秋节快乐九年级满分作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