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辩论赛(精选12篇)
1.理性与感性辩论赛 篇一
女人的感性与理性
感性的女人和理性的女人,男人一般更看好前者,尤其希望有一个感性的情人或红颜知己。但身为女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如何取舍、如何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一生的幸福。
女人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女人缺少感性寡淡无味。女人之所以吸引人,也就在于女人的柔与弱,妩与媚。因为感性,女人更娇媚,更可爱。
男人如山,女人似水。山总是避不开水的缠绵,挡不住思念的萦绕;水总是离不开山的守护,按捺不住向往的热情。没有山,水便失去了灵性;没有水,山便失去其精魂。恬静的水因为山的呵护方显妩媚;巍峨的山因为水的缠绕更富柔情。男人常常是理性的,这才引起女人苦苦思索,吸引女人对男人的景仰;而女人常常是感性的,这才使得男人琢磨不透,引起男人对女人的追求。感性的女人容易把男人作为终生依靠,失去爱情便失去一切。柔弱无助,用温柔和眼泪赢得怜爱,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理性的女人知道世界上最靠得住的是自己,失去爱情时会难过,但却明白悲伤无法挽留失去的爱,该离开的始终会离开。既不去征服男人也不去征服世界,只是坚强的生活,继续走自己的路。
感性的女人注重仪容,刻意打扮,粉面红唇,万种风情,总有一种朦胧的美吸引男人想去探其究竟;理性的女人素面朝天,注重内涵,鲜有妩媚,总透出一种精明强干让男人敬而远之;感性的女人有爱就是天堂,她的小鸟依人让男人充满自信和激情。感性的女人懂得不必处处表现坚强,会用柔弱给感性一点空间,营造一个水做的女人,适时巧妙的用眼泪赚足男人的怜惜!她可以让男人充分表现自己,让男人更像男人;理性的女人在爱的天堂里还会寻觅,她的精明清醒让男人不再强大,不再自信。面对一个充满理性和自信的女人,男人往往很迷茫,不敢去怜惜,也不知应怎样去怜爱。
感性的女人为情感而痴迷,有雨就浪漫、有阳光就灿烂。为一份小礼物而雀跃,为甜言蜜语而陶醉,你对她的一点点好,她都会感动。给她一点感动,她就是最温顺的小女人;理性的女人会思辨感情的真假,会为一份小礼物开心,也为甜言蜜语快乐,但更会提醒自己别太天真。
感性的女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埋怨命运不公,把脱离苦海,远离不幸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理性的女人会在哭过后深思,懂得生活不相信眼泪,在挫折中坚强成熟起来,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感性的女人是敏感的精灵,因为她在用心感受这个世界;通过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就能洞察你的心意。加 之,她的真诚,纯朴,柔情,她就是善解人意的尤物,有几个男人不为她神魂颠倒?
感性的女人是有情调的,她可以把连绵细雨读成诗,可以把漫天风雪描成画;她会为花开而欣喜,为花谢而落泪;为月圆而陶醉,为月缺而伤感。因此,她总有点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点忧郁赋予了她特殊的迷人韵味。
感性的女人是透明的,纯净的,她们会在高兴时开心的笑,悲伤时痛快的哭,她们的爱恨悲喜等常常会写在脸上,而不是深埋于心底,所以她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世上如果没有了感性的女人,一定会比没有了理性的男人更糟。天空将不再下雨,窗外将不再有雨打芭蕉的美妙,生活将不再多姿多彩,世界只有精明算计。但是,一个只有感性的女人虽然可爱,但算不上好女人。因为生活是现实的,是需要理性的。只有感性的女人,往往容易流于平庸,容易成为悲剧性人物。真正的好女人应该感性、理性兼具,感性中不乏理性。
一个真正能够理性的女人,首先是知识的女性。知识越多,越容易最大程度上学会理性的生存。但是,一个只有理性或者说过于理性的女人反而容易走向一种极端,少了女性 应有的某些特质,一个总是习惯于理性思维的女人,更容易患得患失,处心积虑。所以,这样的女人,可能是女强人,但却不知不觉少了些女人味;还可能成为某种不可理喻的女人,比如乖张,尖刻,过分的自私,成了俗不可耐的人。因此,理性也需要适度把握,不要走入极端。
理性的做人做事,本该是一种素养。但是,作为女人,只会理性的生存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悲哀。女人,首先应该是个纯粹的女人,具备阴、柔的特质。女人是和风、是细雨、是温火。所以一个真正的女人,应该是感性理性并存、且感性多于理性的。感性可以使女人的种种特质彰显,使女人有十足的女人味。感性的女人可以想哭便哭想闹便闹想撒娇便撒娇,可以哭得梨花带雨让人心生怜爱,可以闹得鸡飞狗跳让人无可奈何,可以想撒娇便撒娇给你来个胡搅蛮缠让你哭笑不得。但这一切都要把握好“度”,像糖甜而不腻、如盐味而不咸,聪颖灵动善解人意,让爱你的人正好可以宠你疼你迁就你容忍你而不烦你躲你。而理性则可以让女人更加聪明智慧,给十足的女人味锦上添花。理性的女人应该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决择。在必要的时候宽容,适度坚持或者舍弃一些东西。
感性又不乏理性的女人才是真女人。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糊涂”的聪明女人才是魅力无限的女人,才是幸福 快乐的好女人。不妨做一个半醉半醒的女人。用一半迷醉做感性女人,演译女人的多姿多彩、娇柔妩媚,尽情享受上天赋予女人的幸福。留一半清醒把握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适度理性的女人,不管风吹雨打,任何时候都能驾驭自己的人生,这样我们才能踏实的享受生活。感性迷醉可以适当张扬,理性清醒不必时时彰显,只在你心里适当留存、适当运作。只要能平稳的驾驭人生的小舟,不妨多一点感性,多一分女人味。活出你的精彩,活出女人的精彩!
2.理性与感性辩论赛 篇二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而没有伴奏的前提下, 为歌曲进行伴奏的情况。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应用广泛、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 即兴伴奏的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度很强, 对于正在播放的旋律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辨别, 并能快速地弹奏出正确的伴奏旋律, 从而使得乐曲更加完整、立体、艺术化、完美化。 但想达到这种即兴伴奏的高标准, 对于演奏者的艺术培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掌握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外, 还要对艺术、音乐等有较深的认知, 并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多项艺术素养:钢琴弹奏基本技巧、声乐、乐理基本知识, 声学、配乐、配器等知识。 显而易见的是, 这些知识学习的程度、好坏对于即兴伴奏的影响是很大的, 直接影响的是即兴伴奏的效果和创造力。其中作曲技巧相关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因为即兴伴奏本身就是一项运用作曲技巧进行创作的学科。钢琴即兴伴奏要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完美地呈现演奏的全过程。
二、对钢琴即兴伴奏中的理性认知
钢琴伴奏艺术是众多艺术家在不断的摸索中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产生的。从中世纪的数字低音到十八世纪莫扎特的歌剧, 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钢琴旋律和伴奏密不可分, 是不可单独存在的。
很多人对于钢琴伴奏有认知上的误区, 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只是人们用于娱乐的产物, 是钢琴旋律的附属品,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整个乐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这种误解会对演奏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 对于伴奏者的艺术要求有着很严格的标准, 需要演奏者有极高的音乐素养, 可以短时间内对旋律进行辨别和认知, 融合自身的学识和理解进行再创作的全过程, 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不难看出, 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随性表演, 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和对声乐效果的理解要了然于胸,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旋律进行深度理解和组合, 通过钢琴键表达出来, 但是这只是对钢琴伴奏者最基本的要求, 想要达到较高的层次,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 而在此基础上需要伴奏者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理”。
“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 不能一开始就盲目地实践, 要学会去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在演奏过程中去感知曲作者的创作氛围和表达的情绪, 接下来需要运用作曲的理论知识对乐曲进行结构、 伴奏及和声等的解析, 这两项基础技能的掌握对于即兴伴奏中技能的提升、乐曲演奏的和谐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就会出现伴奏处理粗糙、曲调不和谐等情况。
此外, 钢琴演奏曲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一些钢琴初学者, 就要为他们选取一些难度较低、容易理解的乐曲, 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弹奏经验, 锻炼他们的伴奏手法和技巧。同时还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融会贯通。
三、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感性感情
每一位曲作者在创作时都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充沛的情绪, 这种情绪或是表达曲作者自身的情感, 或是为了调动听众的情绪, 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形式也千变万化, 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 当他们的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 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演奏者的音乐欣赏力, 如果没有情感地去完成即兴伴奏, 忽略其音乐想要表达的内涵, 那么呈现的伴奏曲会显得生硬, 缺乏情感的交流和互动, 没有灵性和活力, 这样的作品无法为人们带来很好的感官享受。
在笔者看来,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理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投入感情的伴奏有机结合, 二者密不可分, 这既是人们逻辑规划下开展的活动, 也是完美表达和抒发艺术情感的方式。想要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水平, 达到完美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就要充分地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 了解其真谛, 用理性、分析的思维和感性、情感的投入去指导即兴伴奏的完成, 同时也要提高教授者和学习者的能力, 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即兴伴奏是一种演奏的技巧, 想要提高能力就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即兴伴奏中对作品形象和情绪的表达, 而在弹奏过程中对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又能促进创作的激情和创新, 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在畅.谈投入状态对感悟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在潜能作用[J].电影文学, 2007 (10) .
[2]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法实验报告[J].中国音乐, 2009 (2) .
3.理性与感性 篇三
【关键词】 设计表现;艺术表现;教学方式;理性;感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与艺术,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相同的概念。其实不然,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艺术,在这里讨论的是绘画范畴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无论哪个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设计表现技法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在笔者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曾在高校中学习,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教学发现,不少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接触到这门课程都难以从原有的艺考纯艺术绘画模式转变到设计表现的思维模式。
设计中的表现按照不同专业可分为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这五大类。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应的设计表达手法和思路。当然对于不同设计专业方向而言,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会有所侧重和不同。那么设计与艺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在表现形式和思考模式上有着怎样的区别,这将是本文主要的讨论点。
一、设计表现与艺术表现基本方式不同
首先是绘图方式的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在画设计表现图的时候还是运用了绘画素描的笔触和笔法。这种方式阻碍了学生对于设计稿的快速表达和呈现。在艺考前,学生接受的西方古典绘画教育,在形态和画面效果上都灌输以一种精准、具有神韵和美感的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艺术绘画变得可以在绘图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而设计却不同,需要的是快速和创意。在表现设计方案时可以有很多种的可能性,需要一个个呈现,用简单而流畅的线条,清晰干练地表达。
其次是使用工具上的不同。传统艺术绘画需要画架、画板和特定的绘画用纸以及多种多样的画笔。而在设计表现的画板上,我们不需要那么大的版面,不需要固定的地点和繁复的工具。一张A4纸,一本小小的手绘本,有时候甚至是随手看的报纸,用的餐巾纸都可能成为设计师的绘图板。因为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需要自由的线条随时记录下创作的灵感。设计表现中常用的笔,例如针管笔,中性笔、色粉笔、马克笔、彩铅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呈现设计理念而且无法进行修改的绘图工具。这也是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和最难掌握的地方。
最后是呈现方式的不同。好的绘画艺术作品需要用精美的相框和化学药剂来保存画布上的色彩和形态。它们一般被放在美术馆、画廊等地方陈列或销售,以供观赏,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或产生心灵的共鸣。设计稿则很少被展出,除非是设计大师,例如图1,飞利浦斯达克在餐桌上绘制出的榨汁机设计手稿。一般设计稿多流传于方案汇报,渗透贯穿于效果图优化、模型制作、实体生产搭建之前。它将未曾有过的、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物品用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帮助人们将其实现。
这三大不同点,已经能够很明确地让我们看到设计表现与艺术表现在教学方式上的大相径庭。
二、两者思考模式的不同
一个感性,一个理性。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成为大师的,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感觉,偏重个人感性的表达。设计,则可以通过不断勤奋地学习和实践最终达到卓越的设计技能,它更多时候是一种理性思维的整理。如图2,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阶段的截然不同的特点,设计技能的发展更加稳健,艺术则会有分支。从事艺术教育多年的李睦老师在其专著中讲到,绘画中的“不像”所指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感觉,它既没有标准又没有定义,它是需要艺术家自己建立的某种秩序和存在方式,不需要事先设计、事先计划,更不需要量化和计算。[1]3李睦老师提到的“不像”正好道明了绘画艺术的精髓。而英国著名设计师奈杰尔·克罗斯认为,设计具有一定的流程模型:量化问题、产生设计理念、完善设计理念、选择一个设计理念、设计、表现、陈述。[2]152可见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理性的思维,这也更加适合设计作为一门系统性的专业进行教学。这点在日本设计师宇治智子的培养设计感中也被强调。对设计感缺乏自信的人往往误认为设计产生于设计师脑中的“灵光一闪”,是设计师“感性”的产物。事实上,设计也是一门技艺,通过正确的学习任何人都能够熟练掌握。[3]24而且它还遵循着一定的数理法则,例如精美设计法则——黄金比例和三分法。[4]101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0.618,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一样。
设计与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个人与团队差异的工作模式,这主要取决于两者思考模式的不同。艺术是一种更加个人思想的抒发,而设计可以是个人的思维展现,也可以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奈杰尔·克罗斯在《设计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写道:设计团队协作在一般的专业设计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日益与许多不同专业领域结合时,团队协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2]114设计过程中参与者有甲方、设计团队,有时甚至会有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市场问卷/民意调查/用户分析)、共同协商趋同设计方案,达成最终的共识。设计团队中的职能又可细分为方案、草图、模型、制图、渲染、施工建造监督、建造材料选用及报价等。高校培养出来的设计专业学生将来会被划分到这些职能部门之中,成为设计团队中的一名成员,经过继续实践深造,丰富经验,可能会成为业内的优秀设计师。但也许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在设计领域享誉盛名,成为著名设计大师,这种概率和成为艺术家画家的概率差不多,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造就。
nlc202309020414
在这样的特点下,设计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更加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在优良的艺术感觉下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的分析和自主控制能力。要从原来的纯艺术绘图方式,转变到快速单线条设计绘图手法,激发学生对于一个主题的多重表达,如图3。要从原来艺术绘画中的写意纯美表达,转变到设计表现中更加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创作的敏锐洞察力。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可以有特殊的主题教学,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加入空间设计快速表达绘图指导,其中还会牵涉到透视概念的引入,如图4。在教学中可分为基础教学与创新教学两块,让学生们临摹学习传统的空间设计表现技法,同时在方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结合绘画技法,形成独立自主设计思考的能力,不断提升自我设计修养,为今后进入设计职场打下良好基础。又例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会更加关注产品功能性、材料、结构等细节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需要同时引入结构设计基础概念和材料学研究,使学生在表现设计方案的同时形成实际生产可行性的概念。由此看来,设计表现技法不仅仅是艺术表现课程中简单的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更需要的是在训练表现技能的同时通过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法。
三、两者互通之处
当然,事物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看待,在设计表现技法课程中依然需要延续和传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理论。云南大学室内设计教师钱实老师提到,中国的绘画很讲究意境,“意在笔先”原指创作绘画时必须先有立意,有了“想法”后再动笔。相同道理,设计的构思,立意也是至关重要的。[5]109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创作都需要有好的立意和立足点,尤其对于设计而言,它已经超出了美观这一表面的观赏价值,更多需要突出作品的实用性、可持续性和节能性等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相关问题。
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从西方教育界传入中国,也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很多情况下还处于探索、调整、完善的阶段,更何况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又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要想更好地建立起完善和稳固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必须延续和传承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教育思想,才能使教育变得有说服力,有灵魂,独具中国特色。
四、总结
艺术需要设计,设计又是一门艺术。这两者虽然有着诸多不同,却也相融、相通。在设计教育的事业上依然需要面对很多未知和挑战,学生们也发生着变化,单一不变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的变迁。从设计表现和艺术表现这两者的教学对比中,笔者领悟到设计教学与纯艺术教學之间的转变存在着更多思想上的挑战,在要求学生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的同时,设计教师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的设计素养、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思维。总之,设计教师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投身到实际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当中,才能将其最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用自己的语言,更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设计的要领。
4.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与区别 篇四
创新思维讲得较多,但是如何开发创新思维却众说纷纭,以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创新思维本身就是每个人头脑中所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是由于我们受太多的权威思想影响,不敢越雷池一步,压抑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才会造成今天创新思维不畅的局面。也就是说,要开展创新思维,首先要破除根植于我们头脑中僵化的思维方式,还创新思维一个自由的天空。
比如,当我们看到公园中一尊栩栩如生的美女石像,内心不禁能体会到美的真实感和对于雕刻师的赞美之心,普通人都会怎么想。但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会想,其实美女的形象就存在于一块顽石之中,雕刻师所做的工作无非是把覆盖在美女身上多余的石料去掉而已。好的雕刻师与差的雕刻师差异性仅仅在眼光和手法方面,但无论是哪一个雕刻师永远不可能把最美的形象雕刻出来。因为什么是最美,凡人无法知晓。这就是普通人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的差异性的一个例子。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美丽的花儿。花儿在种子时期就已“计算”好了将来开花的形状和颜色。只要种子保持纯种,那么每一代都能开出一模一样的花儿。这个“计算”就靠花儿的基因来完成。现代的仿生科学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看似理性思维的方式,实质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类型。也就是说,创新思维与感性思维以及理性思维并不矛盾,或许只隔了一层薄纸。
区分这三类思维的标识在于,感性思维追求感观和欲望的满足,理性思维追求本质和直接利益的得失,而创新思维追求综合效用。而在现实社会中只有综合效用最实在和最实用。
那么创新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束缚的?事实上,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升华版,从感性思维也可到达创新思维,同样从理性思维也可到达创新思维,起点不同但最终归宿一样。但是由于世俗利益的阻碍,导致普通人的目光短浅,终其一生无论从哪条路径都无法最终开启创新思维之门,这就是人的不幸。
因此,究其根源,还是要从人具有两面性这一具有片面性的常识说起。这个两面性主要表现为人同时具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且相互干扰和混合。一般人遇到事情时分不清究竟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起作用,未必有能力选择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来正确处理事情。
也就是说,真正要做到“身心合一”较为困难,更谈不上“知行合一”了。往往在需要用理性思维时却偏向于冲动,在需要感性思维时又固执于理性思维而不够圆通。因此,总是容易被权威思想所引导,最终形成思维定势,并束缚于思维定势之中。所以,我们区分一个人或给人贴一个标签,往往会习惯地说,这个人做事比较感性,这个人做事比较理性。事实上这种区分不符合实际情况。感性的人未必不能理性思维,理性化的人未必所有的事都能保持理性。而权威思想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让我们局限在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非此即彼的选择上。
事实上,对于普通人而言,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混杂在一起,不分彼此。只是哪方面多一点,或者哪方面少一点而已。一般而言,感性思维较偏重于欲望的满足,而理性思维偏重于利益的比较。但从思维能量消耗而言,感性思维明显比理性思维消耗能量来得少,感性思维相对比理性思维让人“比较”不伤脑筋。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喜欢感性思维而不太喜欢理性思维。感性思维主要通过人的各种感官来感知周边环境的刺激,无师自通,因而感性思维主要针对当下,追求短期效果。而理性思维主要通过精神分析,针对整体效益,追求中长期效果。但是,无论是感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总是局限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从不考虑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去解决或在多大程度上去解决,从不考虑是否通过模式的转换将问题变成不成问题。
因此,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说不上一定是谁超过谁,谁优于谁,而是同为较低层次的思维方式而已。人们会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价值观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进行理性思维的原因在于,遇到生命抉择、风险规避、胜败互争之时,必须依靠理性思维。而一般情况下,采取感性思维的方式居多,毕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理智的人占少数。因此,所谓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只不过是人的二种武器而已。当然,作为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换句话说,要真正能够掌握和运用理性思维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或磨难。但是,思维的高度远不止到理性思维为止。
当然,指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局限性,并非为了绝对地排斥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我们难以想象,当诗人一旦失去了感性思维,全部换上了理性思维,这个诗人还能否继续成为一名合格的诗人。同样,当一名严肃的数学家已经不顾及基本的逻辑关系,很难想象他是否还能够继续从事数字家的职业。因此,无论是感性思维或者是理性思维都有一个通过不断训练从而不断增强的过程,并非是人一出生就注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算不上是创新思维,也不是以理性思维替代感性思维这样简单,因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有固化的模式。但是,创新思维没有模式,它只有一条原则,这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或自然规律,是否是最优化或最合理的模式。人们习惯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所以有时候真正面对创新思维会视而不觉,因为即使是创新思维,粗看起来也是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环境,创新思维就会发生不同寻常的光彩。从表现形式上,创新思维更多表现为相关元素的重新组合,比如集成创新就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方式之一。
不仅是在处理商务和技术等领域,其实在政务、思想和意识领域也存在创新。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有“鄙人索马”的故事,其中心思想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隐而不现的创新思维方式,讲究综合效用。现在我们看孔子的思想似乎是一些陈词滥调,但在当时又何尚不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创新?从根本上说,创新思维并不是为了显示思维方式的优越感,而是为了从最经济、最快捷的角度从根本上提出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当创新思维成为一个人的本能选择,那么这个人就能脱离普通人的行列,跨入智者的行列。事实上,古今中外智者的本质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代的商业案例中,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本是一个忠实的禅宗修炼者,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从而他会更真切地顾及了用户感受和贴近体验的需要,因而要求在苹果公司中工程师要围着设计师转,以服从设计师的意见为优先。虽然表面上是感性思维获得成功的例子,或者用户看起来仅仅是某一项单一产品的成功,事实上却是乔布斯对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制造流程,服务创新所做出的最佳整合。事实上,有时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与实际存在的并不一致。而相反的例子就是台湾的例子,台湾的宏基、HTC等较为看重制造技术,仅关注于产品本身的创新,表现为设计师要关注工程师的意见,从而有意无意地疏远了用户,忽视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制造流程、服务创新的整合,其后果是在市场上节节败退,市场区间逐步萎缩。这一点也表现在诺基亚和黑莓手机公司的运行中。表面上是过度的理性思维带来的失败,本质上是创新思维存在缺陷或对创新思维存在曲解。创新的根本是围绕用户的需求,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这就是客观规律。
事实上,当今时代再次进入了一个感性的时代,同时又进入了一个多因素系统的时代,多种诱惑丛生,前途迷惘,用户渴望参与和体验,并以此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方位,以此获得安全感。因此贴近和满足时代的需求,增强用户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显得尤其重要,这就是创新思维的根基。因此,要超越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不要被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虽然创新思维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有时确实有点难分,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需要悟性。
5.关于台湾问题的理性与感性思考 篇五
[摘要]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三国时期以后台湾就与中国大陆保持者密切的关系,而后台湾被占领、收复经历了较多过程,最终蒋介石逃到台湾,将这个问题遗留下来。新时期的台湾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当年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美日三个大国之间博弈较量的重要一环。本篇将简要概述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然后从理性角度分析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感性角度分析海峡感情及其发展影响。
[关键字] 台湾问题 历史由来 解决方案 海峡感情
一、简看台湾历史以及台湾问题的由来
考古学家通过台湾与大陆的地形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物证明很多台湾的土著民是大陆迁移过去的,三国时期政府就与台湾建立的联系。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巡检司,级别不高,属九品。“职巡逻,专捕获”,捕捉罪犯,兼办盐课,但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台澎地区。我们可以从“台湾”的名字简要看看历史的台湾:秦时,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瀛”,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路溃败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进入朝鲜,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军事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法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而且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推迟渡海攻台。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认了美台之间的互助同盟关系。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事件。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但是台湾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美国之后一直干涉台湾内政,对台军售等。由上可见,台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二、针对台湾问题的理性思考
以上历史可见,美国在中国的台湾问题上绝对是最大责任者。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它有什么好处?美国显然是看到地大物博的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无限,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它是不会让中国顺利地发展而影响它自己的地位的。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正是想通过台湾这个棋子时刻骚扰中国的领土完整,进而影响中国的发展。同时,台湾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门户和出海口。在经济上中国的商品输出最重要的就是东南的各个出海口。在军事上,东部海岸紧邻日本,而日本本土上就有美国驻军,中国要出海就只能通过台湾海峡和南海,一旦台湾问题恶劣,中国很容易被美国封锁。在另一方面,台湾问题得到解决的话,中国可以直接通过台湾进入太平洋,对中国的战略军事有极大的好处。
台湾问题上另一个重要因素自然是日本。《马关条约》上日本就向台湾伸出魔爪,因为它自己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台湾又是个富庶的岛屿,并且对自己的战略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对待台湾也非常认真,特别想从中获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各自冷静地对待台湾问题。毛泽东当时宣布停止炮轰金门,表示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而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通过香港的顺利回归为台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榜样。胡锦涛总书记任职期间,马英九上台,达成了“三通”,很大程度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连战来京访问,很好地促进了国共对话,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大帮助。总书记也提出,台湾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总不能一代又一代地拖下去。不拖下去,解决的契机在哪里?
我们奉行不放弃使用武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现如今要想统一台湾,一方面中国需要不断发展自己,才有能力减小外部因素对中国内政的干扰;另一方面需加强与台湾各个方面的交流:让台湾与中国的经济融为一体,文化相识共通,政治友好交流,人民密切往来。我相信这样台湾实际上与大陆就已经融为一体了,和平统一更是不在话下。
三、针对台湾问题的感性思考
6.理性与感性辩论赛 篇六
湖北黄梅第一中学 黄智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州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淑女子,为了捍卫圣洁的婚姻,作出了无奈而无悔的选择:一个“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一个“揽裙脱丝履,举身赴请池”,上演了一曲如泣如诉的“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刘兰芝被推上了反封建礼教楷模的位置,也为后人竖起了一座追求爱情幸福的丰碑。然而,许多人认为:焦、刘二人反抗封建礼教的力度是不相同的,刘兰芝的态度坚决而彻底,焦仲卿虽忠于爱情婚姻,却“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在面对母亲与妻子的抉择时,显得无能为力。
作为一个“仕宦于台阁”的男子,焦仲卿承受的负荷太重!在评价焦仲卿时,我们更应该透过他懦弱的表象,挖掘其思想根源与社会根源。
焦母认为儿子“是大家子”,可见,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并且他还在庐州府作吏,虽然官阶不高,但已具有没“品”的资格。由此可以推知,焦仲卿接受的.是封建正统思想的熏陶,早已将遵守封建社会的道德律令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潜意识里表现出对封建道德观念的认同。然而,焦仲卿也是一位丈夫,他对妻子刘兰芝的爱恋是十分真挚的。理性与感性构成了焦仲卿的二重人格,当道德律令与内心需求发生矛盾冲突时,人的生存处境会十分尴尬。而焦仲卿恰恰就是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处境中。
一、面临坚守“孝道”与坚守婚姻理想冲突的尴尬
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孝道”,晋武帝曾标示以“孝”来治天下。焦仲卿在坚守对妻子的爱情的同时也坚守着对母亲的“孝”。
当焦仲卿得知刘兰芝被许配他人时,完全失去求生的欲望,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道德理性,使得他对母亲有无尽的牵挂:“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即使是在得知刘兰芝“举身赴请池”之后,他还“徘徊庭树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忠孝观,让他在坚守心中的婚姻信念时,备受道德律令的煎熬!
在“孝”与“情”不能两全时,焦仲卿陷入了心的监牢里不能自拔。
二、认同封建纲常与追求理想爱情冲突的尴尬
当听到妻子被遣的消息时,他没有与母亲据理力争,只是小心地询问:“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透过焦仲卿对母亲的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表象,探讨其思想根源就会发现:
其一,在汉代,已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人不能自主婚姻。从小失父的焦仲卿,其婚姻的大权自然在母亲的手中。由此推知,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结合是其母亲一手操办的,焦仲卿自然也认同母亲有重新为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利。当焦母决意遣刘兰芝回家为儿子重新择媳时,焦仲卿不可能对母亲的行为有过激的反抗,因而说辞苍白无力,即使对兰芝的爱是如此的坚贞。
其二,焦母遣媳妇行为的背后有强大的理论后盾:据封建纲常《礼记本命》记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遣刘兰芝是她认为媳妇“无礼节”,“举动之专由”,焦母的行为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取向。而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子,在焦仲卿的潜意识里对母亲的驱赶妻子的做法是认同的,他不可能严辞指责母亲的做法。
纯粹出于对妻子的爱,焦仲卿才苦苦哀求母亲:“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遭到母亲得拒绝之后,他直白地告诉妻子:“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这是对妻子坚贞地誓言。
徘徊在“理”与“爱”之间,焦仲卿的生存处境十分狼狈。
与母亲的冲突,对妻子的爱,让焦仲卿的二重人格发生尖锐冲突。在理与情的漩涡中,他始终被理亏、负疚所缠绕,既有对母亲的负罪,更有对妻子的负罪,而无法找到两全其美的人生路径,最后只有带着这种深深的负罪感,“自挂东南枝”,自己的生命成了理性与感性冲突的祭品。
(原载《考试报》)
作者邮箱: huangzhiping@163.com
7.理性与感性辩论赛 篇七
一、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的起源, 更是西方历史的开端。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的东部,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海上经济的发展以及殖民地的扩张为城邦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口, 使得阶级分化越趋明显, 因此古希腊城邦实行奴隶制这一政治制度。所以, 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
由于奴隶主的生产主要由奴隶完成, 因此他们具有了从事文化活动的时间和“自由”。与此同时, 人类产生了对美的思考, 使美与其他事物分别开来, 成为一个思考和审断的独立的对象, 即美学的产生。
二、美学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诠释
古希腊无论是民主、经济还是文学发展在伯利克里统治期间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希腊文化由以希腊神话为主要影响下的传统文化转变到了哲学时代, 产生了一批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的著名哲学家。人们开始用哲学的观点把美学从利用价值中提取出来, 并展开探索统领美学的规律和原则的尝试。
早期的古希腊对于美学的思考极具客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之一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 受到美感教育的人“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从这个观点看来, 人们认识美是从感性认知客观世界中具有美形体的事物开始, 然后归结出美的共同特征, 最后上升到美的总概念。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这种“形体美”指示为数理上的和谐。“人有内在的和谐, 碰到外在的和谐, ‘同声相应’, 所以欣然契合”, 人对于美的感知立足于数学的规律与和谐的原则, 由其统领、受其影响。
不过无论是柏拉图的“美形体”还是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 他们对于美的认知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上, 忽略了美学的本质, 否定了理性在美学中的本质性作用。
14世纪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西方从中世纪转到近代的转折点。资产阶级日益强壮、地位得到提升, 资产阶级开始感到人的尊严和权利的需要。因此, 资本家们开始了与封建神学对精神束缚间的斗争。
文艺复兴 (意大利语:Rinascimento) 在西方的解释是“古典学术的再生”。文艺复兴最初的表现并非在艺术上而是在自然科学上。伽利略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近代生理学的鼻祖威廉·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系统阐释血液运动规律和心脏工作原理等。
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占据势力, 唯物主义思潮日益壮大, 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欲望、情感、社会价值以及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文艺复兴初期, 人文主义者通常披着宗教的外衣, 在理性指导下对基督教的文化以及宗教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把握和解说以宣扬理性思想。
但随着工商业日益发展, 人文主义学者逐渐从神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 对于哲学的研究和作品的阐释开始独立出来, 对事物的表达与研究直接建立在客观现实和理性分析之上。莎士比亚在其著名悲剧《哈姆莱特》里劝演员要“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文学有如镜子, 可以映射出外部自然。
“镜子说”后来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 (包括文论) 的基本原理, 即“再现论”。其实质是“真理符合论”, 虽然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且混淆了文艺创作实践的客观原因, 但它明确地挣脱了神学的束缚, 肯定了文艺的理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 文艺复兴运动到了后期与现实联系更为密切, 更趋向于现实主义。
三、感性和理性的碰撞
到了十七世纪, 法国的法兰西学院, 精选全国文艺、学术以及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最杰出的四十名代表, 组成团体对一般文化特别是文艺进行讨论和表决。由他们所生成的决议是具有法律权威的。由于当时的阶级力量以教会和世袭贵族占优势, 因此中世纪的法国倾向于顺从教会的信仰,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性和物质在文艺和学术上的作用。而笛卡尔的《论方法》打破了这一迷思。笛卡尔看到了理性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过于着重理性, 他把理性与感性完全割裂开来, 认为文艺完全是理智的产物。即便如此, 理性主义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中世纪文艺和学术对教会权威的信仰, 深深影响着那个时期文艺的发展。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古典哲学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的康德, 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 情, 意三个方面。他主张美的定义是通过逻辑审判来完成的, 而且这种审美判断不涉及利害关系只涉及欲念的满足。这样, 就通过理性把美和一般的快感以及功利的活动区别开来。
与笛卡尔把感性和理性完全分割开来不同, 康德的“美的分析”把审美过程中许多矛盾都揭露了出来, 如“美感不全等同于快感”“美感也不全等同于理性经验”。康德力求使理性和感性达到统一, 即美感的形成既要感性的基础也要理性的基础。但因为没有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康德使自己的理论造成“二元论”。
四、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相较于康德, 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黑格尔更注重于现实问题。他把美定义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不仅肯定了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在艺术中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二者的统一。
但是, 黑格尔眼中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把人作为艺术的唯一对象, 而轻视了自然美。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 他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艺术在表现自然的美时不是因为自然本身的美, 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性格所以产生美。
五、结语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纵观西方美学的发展, 亦符合这一规律。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到现代欧美, 从古典主义的只重视形式, 到德国古典美学的美作为理性内容的感性体现, 到马克思主意美学中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美学在西方的发展一直围绕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展开。通过对出现矛盾的解析, 然后提出新的矛盾, 然后再解析, 再提出, 如此往复
审美意识的时代流变
——以建国至今的服饰变化为例
杨菊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审美意识是指心灵在审美活动中所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状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饰变化的分析, 说明审美意识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不但有其传承的一面, 同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经济科技的发展, 时尚传媒的引导等多方面分析了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最后对当代审美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及其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审美意识;服饰;时代流变
审美意识是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 是被意识并被系统化的审美经验, 审美意识投射在我们日常生活追求的很多方面, 这里, 我们选择当代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服饰作为我们的一个透视点。
一、服饰变化的表现和特征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 追求美作为人的天性延续至今。在服饰的起源说中, 有一派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 即人类美化自身的本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同的喜爱偏好, 通常会形成不同的服饰风格, 从而引起服饰的不断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服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审美文化的发展史, 没有那一样事物象服饰那样如此贴近人类的生活。从远古的兽皮到当今宇航员的太空服, 服饰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贯穿于服饰变化中的审美意识的变化
首先, 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新旧观念交替, 人们设计出的服装新颖大方, 省工省料, 便于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服装, 于是服饰的实用性得到了重视, 人们的审美也倾向于追求实用, 结实, 朴素的美。
六十年代后期, 即文革时的服装, 由于政治因素的强行介入, 把人们统一在同一衣着模式之中, 无色彩, 无个性, 无性别, 扭曲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使人们被迫统一。
八十年代, 由于思想的解放, 文化的繁荣, 眼界的开阔,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在审美中开始更为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 张扬自我的个性, 以蹬踩裤为例, 人们的审美追求已经进入了张扬个性, 尊重自我的年代, 那种千人一面的现象已经一去不返了。
九十年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人们的审美追求不再仅仅上个性, 而且还要求品位。人们不惜花巨资买衣服, 为的是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穿出属于自己的档次和品位。
二十世纪以来, 服饰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在着装观念上的“场合性”——人们根据场合来穿着打扮, 精心选择与各种社交场合相适应的服饰, 使个人的审美倾向, 兴趣喜好以及环境需要凝成一体。
三、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
(一) 社会心理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人们都尽力想向有利于自身的群体靠拢模仿这个群体内成员的外观举止, 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以保全自身。体现在审美中即要求“祖国山河一片红”式的下去, 最终找到了美学的本质。
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写到“人们的认识毕竟以客观现实世界中个别感性事物为基础, 从许多个别感性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概念, 从局部事物的概念上升到全体事物的总的概念。”学习西方美学史, 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更是希望通过学习, 从而看到那些隐藏在历史变迁背后的人类探索美的统一, 规矩之美, 认为统一的, 革命的进步的就是美的。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另一本能机制的“求异”心理也从未退出与“求同”心理的角逐。当八十年代后, 社会政治环境日益趋于宽松自由, 文化也越来越开放时, 大众的“求异”心理便显现出来, 表现在审美中即追求个性化和凸显自我存在价值。
(二)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当一个社会还没有让人们能摆脱肉身温饱的需求时, 个体往往为了生存的需要去追求物质性的东西, 对精神性的审美关注相对较弱, 即使带有审美的意识也往往倾向于审美中的实用性, 如我国八十年代之前的服饰风格。反之, 当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摆脱物质层面的束缚时人们便开始转向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如崇尚个性自由, 突显自我价值, 追求生存状态的自我回归等) 时, 他们的审美眼光也倾向于欣赏事物的个性化, 独特化, 符号化及其象征意义中体现出的美感, 例如九十年代以来的服饰风格。
(三)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
审美从产生之时就与功利.实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活动才逐渐与社会实用物质活动有了界限,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精神日益显露出对文化的强烈冲击, 尤其是文化传播的划时代变化, 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使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从而也使得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 即表现为“审美逐渐生活化和生活逐渐审美化”。
(四) 时尚传媒等因素对大众审美意识的有意引导
这些称之为“时尚”的理念似乎总在引导着我们的审美投向, 试图告诉我们, 什么是美的。事实上以上所引的时尚, 仅是一种流行的时髦的衣着方式, 属于狭义的时尚范畴。由于时尚本身感性炫耀的特征, 使得它在本质上包含一种审美因素。所以, 当大众的注意从一种时尚转向另一种时尚时, 他们的审美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
四、对当代审美意识的思考
当代审美意识既有对传统的传承, 也受到时代精神, 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多种力量凝合的结晶, 总体上体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多元化与民族性——综观当今的审美, 我们似乎总是在“欧化”的前提下体现多元化, 我们密切地关注西方的审美标准和趋向, 然后奋力追赶, 服饰上向巴黎时装展看齐, 艺术上也是以西方的艺术潮流为先锋, 而我们这个源源流长的几千年的文化所造就的审美观却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被我们放弃, 象是丢弃一件老旧的衣衫。实际上这是一个危险的尝试, 我们放弃了本民族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意识意味着我们审美的根断了。当我们的审美传承性中断时, 审美中的民族性也失去了生命力, 这种文化和审美意识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堪一击的。因此我们审美意识中的民族性不可丢。因此我们的审美意识形态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可以是丰富而自由的, 不局限于一种。可以根据自己既有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对外来文化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吸收和同化;对大致相近的审美意识, 可以吸收两种审美意识中可以认同的差异, 使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
脚步, 思考人于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尚德.希臘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61-6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0.
8.物价上涨之感性与理性 篇八
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惴惴不安,因为不同阶层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粮油价格上涨往往有复杂的市场因素,无论它是不是“恢复性上涨”。若是真正的“恢复性上涨”,那么在这个“利弊循环”中,农民就会从粮价上涨中得到实惠,不再是“谷贱伤农”之类。而相比于粮油的“显性涨价”,其实更厉害的是上学、治病、购房等方面的“隐性涨价”。有学者从积极的层面估计:“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上涨。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走向新一轮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或许,由是观之,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不是不可能。但学者的理性与百姓的感性往往不一定“同步”。早在去年年初,中国政府网一项调查就表明,本年度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中,“物价水平”就进入了前10位,可见普通百姓是希望物价波动不要太大的。
在经济层面,我们要预防“物价上涨的多米诺效应”诱发通货膨胀;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努力减少城市穷困阶层的“出血”,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出手,用看得见的手予以调节。
好在政府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比如,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就紧急发文,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以临时存储粮的销售来稳定粮价、干预上涨。上海也决定增购4万吨食用油,以平抑食用油价格。还有地方政府早在若干年前就建立了“弥补机制”:当粮油涨价对困难群体有明显影响的时候,直接发出补贴。
9.感性理性作文 篇九
――题记
海南的每个冬天都是潮湿而温和的,很舒适,可是却没有一丝冬天寒冷的味道。这样的城市,这里的人,似乎也应像这样独特的天气一般,有一颗温暖的心吧!
一个雾蒙蒙的冬天,那平日湛蓝的天空也被灰色笼罩。城市,就是一个灰色空间。我,独自一人,想着事,缓缓地走上天桥。眼睛盯着脚下的路,艰难地在人潮中开辟出一条自己的小路。眼前冷不丁的出现一双畸形的脚掌。因为不穿鞋,所以异常的红肿。我微微一愣,继而顺着这双脚,向上移动目光,看到的是一张同样红肿的脸庞,乱糟糟的头发,浑浊的眼睛和颤抖的嘴唇,身上披着一件破破烂烂,布满油渍的衣裳。他靠着桥上的栏杆耷拉着脑袋,面前放着一只肮脏的铁碗,稀稀落落地搁着几张零钱。我看着衣衫褴褛的他,心中特别不是滋味。急忙从裤兜里掏出仅有的50元,蹲下身,轻轻地放进他的碗里。那一刹那,我似乎看见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掠过一抹惊喜的光彩。我猜,他应该是许久没有见到过这样大面值的钱了,又或者,他定是许久没吃过一口好饭了,终于,可以尝一次,所以他才会如此之喜吧!
10.感性理性如影同行 篇十
感性理性如影同行 --《行走的影子》读后感(李慧荣 )
感性理性如影同行 ――行走的影子》读后感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朋友捎来王新瑛相赠的刚出版的《行走的影子》,内心不甚感激。此书是散文的集合体,记录了王新瑛旅居兰州三年的心路历程,极短的时间,不菲的数量佳作让我始终携带敬佩之情来认真阅读,但作为文学的初涉者,资质尚浅,想法稚嫩,对其创作不敢妄自菲薄加以评论,但此书读过令人思索回味,因而想说说《行走的影子》读后所感。 《行走的影子》较之王新瑛前几年出版并荣获奖项的《心雨》来说,具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莎士比亚的名言给予了王新瑛散文寓意颇深的书名,同时也把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推到了读者面前。 “秋天的兰州处处是萧瑟的景象,就连那些急弛而过的车辆身后,也扬起这个季节落寞的尘埃。”直观的感觉带给离开家乡的王新瑛是“更给人的情绪增添了些许烦躁不安。”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如同一枚风中的叶子,轻轻悠悠。又恍惚觉得是这个城市上空的一粒浮沉,飘呀飘……短短数笔,就把作者异地生疏的心理状态展现得如此妥帖,也把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以及那《赶着春天蹒跚的脚步》中所述“眼前的嘉陵江蜿蜒而去,沿江两岸的草木依旧萧瑟着,而车内两位老人的脸上,却绽开了如菊一样的笑容。”,“那些站在高高枝头上不起眼的花蕾,毫无激情地张望着,不知是在等待一场春雨的滋润,还是在等待谁的温情回眸…”这些看似细微的点点滴滴往往让人掩卷思考文字背后所掩映的心理感受。觉得作者能够用文字把内心的落寞迷茫诉诸笔端,贴近灵魂,是了不起的。从《雨天,那个卖瓶水的小姑娘》的文字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爱心有着悲悯情怀者的理性的思索。 一直认为,散文的意境应是诗的意境,也就是常说的“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感受的,又是形象和动人心弦的。《行走的影子》通体而言,篇章题目充满了诗意,如《梦里不知春已远》、《爱,让生命更灵动》、《晒佛节,信仰者的盛典》、《今夜,把第一场雪收藏》、《雪天,一个人的风情》、《北山高高有文庙》等都如韵含在骨子里的诗。这些贴近作者灵魂的文字,质朴无华、亲切自然的语感泉水般汩汩流淌,读来惬意滋润,一如王新瑛本人给我的印象。更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行走的影子》能够带来感觉,充分说明了作者本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也就是感性。这里的感性代表着那些突如其来的小惊喜和感动,如“当我毫无设防的一脚踏进梨园时,春日的阳光正从梨树繁盛的`花间漏下来,洒向我的肩头、颈间,落在青青的草地上,偌大的园子里只有梨花盛开的声音在我心灵深处回响,如同我生命的脉络在微微跳动。”、“当我第一眼见到野趣盈盈的荷塘时,我的眼眶禁不住盈满了热泪,心底升腾起一缕难得的激荡情怀,这种情愫,难道是缘自与荷的一次相遇吗?”。而理性则代表着那些细微读似平常却极为不平常的温馨感情,宛若《生命的隐痛》中父亲的永远离世所带来的痛苦情绪,引人共鸣。 优秀的散文在我看来就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体,我觉得《方向与结局》就很强烈地给了我这种想法,“做任何事情,不一定会很顺畅达到目的,但一定要明确方向,即使今天不成功,明天不成功,但还有后天,还有未来”很富有哲理性的辩证思维。文中,作者答应去给朋友的音乐参赛捧场,却由于自己路途不熟以致出租车司机也跑错了方向,待到弄清楚确定地点,已经赶不上为朋友喝彩了,城市大了,方向早已南辕北辙,结果已成定局,作者由衷的发出了内心的感叹。 感性的认识,理性的结论,二者合一乃是《行走的影子》的魅力所在,我的这种认识也许很肤浅,但从王新瑛的65篇散文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一种对文学饱含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和人文精神。我想,在这种精神的支配和推动下,王新瑛的文学创作还会跨向一个新的高度,填补《行走的影子》里所未涉及的领域,将会有质的飞跃,预祝她有更多的佳作以飨更多的读者。
11.辨析理性和感性 礼赞科学与人文 篇十一
2016年3月15日,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九段与谷歌围棋,A-r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落幕,代表人类出战的李世石1:4落败。这一结果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
甲:围棋被誉为人类的“智慧堡垒”,可这次人类顶尖棋手却输给了电脑,看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是迟早的事。
乙:人工智能代表的不是机器,而是集体的智慧,甚至集中了全人类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去对付少数人,自然有优势。
丙:人工智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服务,如果它取代了人类本身,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都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情感,以及直觉。这些特性使得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无法超越人类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材料是由“人机大战”的结果所引发的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材料之所以会列出甲、乙、丙、丁四人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不同认识,其目的是引导考生对比进行思考,而不是将写作思维局限在此次“人机大战”的结果上。另外。考生还要注意材料中的省略号。省略号包含的内容是无限的,这也暗示考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思考,不要局限于这几种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写什么内容,都不能脱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二者的比较,且这样的比较不能局限于表象,而应该深入本质,去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AlphaGo的胜利,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也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具有一定的威胁,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具有警示的作用。考生可以就人工智能在科学上的价值、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科学的巨大影响力。而考生同时也应看到,AlphaGo的背后有一个由几十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和上千块CPU,而李世石却是孤身一人与其对抗。所以说,人工智能的背后其实还是人类的智慧。它的胜利其实还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工智能真的能够战胜人类。
此外。AlphaGo的胜利固然不可小觑,但这仅仅是在围棋这个项目上。如果非得要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进行比较的话,是不是人工智能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完胜人类?这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所以,考生也可以强调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性、人类美好品格的巨大力量等。因此,在写作这道作文题时,考生既要紧紧扣住“人机大战”展开,同时又要跳出来,站在科学与人文、智能与智慧的角度阐述。
高分
创造无限可能
文/赵清暂
未来风云变幻,人类被拥有神一般力量的机器人战胜,这是科幻电影中常有的桥段。而现实中的一场“人机大战”仿佛将想象化为现实,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
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畏嗅,其实就在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慌和无法预测的不可控力。现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一的开始和停止,而是由分析“进化”到了创造。无需情感,没有犹豫,只需要精准命中,它以一种人类不可控制的速度运行着,让人产生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它正在最大限度地挑战着人类的底线,就像黑洞,深不可测。
人是有情感的,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人的畏惧、退缩和欲望,这些极容易造成情感的不稳定,会影响人的判断甚至使人发挥失常;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毫无干扰地、快速地找到最佳方案。人工智能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不高不低。不偏不倚。
或许就结果而言,人工智能的稳定性和绝对的理性能让它所向披靡,取得胜利,但也正因如此,它不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它无法感知紧张、喜悦,也无法获得尊重、友谊。
人类究竟愿意拥有什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理性有序,还是以人类大脑为代表的感性与创造?
因为感性,人才有前进的方向。因为向往天空的美好,飞机才划过天际;因为渴望跨越崇山峻岭,隧道才穿山而过。人类不断扩大的感性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倘若失去感性,这个世界便会停滞不前,呆板而没有活力。
人对世界最本初的认识,源于人的内心冲动和渴望,进而产生行动。人类永不停息的奋斗探索精神,一代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这就是一股源泉,向前不断奔涌,可以幻化成千般形态,可以滴水穿石,可以汇聚成海,可以细密,可以粗犷。而人工智能始终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理性地判断,它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许它在某个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那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超越,是人类能力的放大,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超能力。它不懂得奋斗的意义,不懂得获得成功后的欣喜,它转着圈,不断升级,却也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纵然前方困难重重,人类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从诞生之初,人类就一直坚守着一个信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人类要用深沉的爱去改变这个世界。人的创造由点滴汇聚成海,拥有着无穷的力量。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畏惧,正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想象;“人机大战”中人类的这场失败,也绝不会是奋斗的终点。未来,人类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这正是人类的力量!
低分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电影《终结者》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进步。”不错,这是教科书上不争的事实,而当今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改变着人类世界。它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汽车防抱死系统、油路管理系统,可实时语音翻译不同语言的Google翻译软件,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电商网站根据用户喜好和浏览记录推荐商品的引擎,医院里协助医生诊断的医疗系统……它们的一次次改造升级或更新换代让世界惊叹,让人类欣喜。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让现代人享受着古代皇帝也难享受的东西。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但走上人工智能的路,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
全球挑战基金委员会将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核战争、生态负担列为人类文明的风险因素。霍金甚至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人不是机器,是有情感的生物。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前进,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却不知随机应变。人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人们都把自己的事务交给人工智能处理,那将是极其糟糕的。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社交软件时,如果被某人从朋友圈拉黑,心里多少会感到不痛快。但对我们来说,就算和某人一时不和,想要拉黑对方,也会三思而后行,“多个朋友好过多个敌人”是人类社交准则。人是群届动物,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加细致。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会被量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愈来愈冷漠。试想,每个人在见面时,手里拿着人工智能设备,先对对方做出一系列数据检测,完全凭一台机器来决定要不要与对方交往,而忽略一切感性因素,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生活将变得缺乏情感,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人会在其中迷失自我。
文明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但没人愿意让人类文明成为一堆机器或一串程序。人终究是人,我们有智慧创造人工智能,也将有理智使用好它们。
病文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相信看过电影《终结者》的人都会因施瓦辛格一身黑衣、一杆长枪、一副墨镜驰骋于街头巷尾的机器人形象而热血沸腾。该片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当今,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人工智能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并渗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段段高深的程序,一堆堆纷繁复杂的代码,按既定的目标不知疲倦地运算、输出,让盲人可看,聋人可听,轮椅可受思维控制,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她像极了一位时装模特,不停地换装亮相,一次比一次惊艳,一次比一次夺人眼球,让人惊讶得目瞪口杲,兴奋得血脉贲张。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是智慧的结晶,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就是古代皇帝也难享其福。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引领着人们飞速穿越时代,创造文明。但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霍金大胆地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他以前就曾试图提醒人们注意一点——人工智能的魅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它会掩盖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引发一场浩劫。因为人类有一种自恋的倾向,盲目相信自己很聪明,而从不考虑事情有时可能会出错,人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使它更完美上,却没有好好学会完美地使用它。
人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美妙的思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性,构筑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人工智能的眼里,只有人为设定的目标,除此以外,别无他物。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也会被数字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更加冷漠。人怎么能急功近利。视线中仅有人工智能的优越性而过分依赖甚至滥用它呢?
12.理性与感性辩论赛 篇十二
新媒体大致分为三类: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和数字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主要是由以互联网为平台运行的各类信息服务站点和软件组成。移动新媒体则依托着各种无线设备将网络传媒发挥到极致,使大众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舆论信息的获取和阅读。数字新媒体就显得被动一些,主要强调了数字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书、MP3、MP4等,但新媒体技术更新换代极快,这些数字媒介很快又被微博、微信等更强大的网络平台所取代。新媒体自身具有形式多元、信息提供及时、与用户互动性强、容量大等特点。
2 新媒体环境给现阶段电视事业带来的影响
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让人目不暇接,这一切都对传统传媒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视节目自然位列其中,而新媒体环境对电视节目事业的影响,主要是指在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指导下,信息传播形式发生的变化,部分传统传媒的发行量、市场份额和广告量都在不断下滑,影响力也在大大减弱,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市场中立足必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其中一方面就是在新媒体潮流的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确立自己的主持风格,彰显时代精神,把自身的个性摆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恰当位置,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才能处于不败之地,紧紧跟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任何人都做不到绝对理性和绝对感性。那么,在个个鲜活的事例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处理感性和理性呢?感性和理性即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正确处理感性和理性这一矛盾,要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但又需要感性的人文关怀,从而彰显出电视节目的灵魂,更好地为了受众服务。
3 声情并茂地感染受众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社会中的人,需要具有亲和力,也就是说需要具有感性认识,这样才能拉进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观众,充分体现平等交流的亲和力,体现出电视台的人文关怀。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把观众当作自己的朋友,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真正融入到受众中去,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去公平、公正的赢得观众的信赖和喜爱。感性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发挥着巨大的力量,所以发展赋予人情味的电视节目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必要履行的义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4 以理性传播理性
理性是人通过自信、理智和冷静的思考问题,并根据一定的理论和严密的思维逻辑推导出来的。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和怀疑,能够抛弃个人的情感以更重要的目的为标准。理性的人做事理智、镇静,临危不乱,具有明确的原则,从而对事件具有本质性、内心性、规律性的认识。时刻保持理性是许多人所追求的、所向往的。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类的主持人,处在政府与观众之中,更应该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工作,科学的、清醒的区分自身的感性和理性,要对传播内容有全面、深刻的把握。在报道中的更应该注重理性分析事件的本质。
电视节目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理性特征,包括理性的人本身具有的条件:首先,理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素质和广博、宽泛的知识面和工作经验,使电视节目的灵魂闪着理性的光辉。其次,理性的形成是在人生阅历的基础上慢慢沉淀的,随着成长历程和学习的不断深化,逐渐积累出的敏锐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浮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会拉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观众对节目理性化的要求。另外,理性还在于能够顺利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也就是如何正确的将政府的要求传达给人民。即要了解和领会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下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要照顾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最后,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把握时代的脉搏,准确敏锐的判断舆论导向,时刻保持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被眼前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所迷惑。电视节目想要呈现的是多方面的,具有复杂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高度概括出具有价值的、规律的、本质的内容,这样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不断与时俱进,引领社会的发展。
5 感性至上而后归于理性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性与感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所以凡事都要保持适度原则,才能给观众带来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信息。情感流露是人的本性,用亲切的语调、眼神和表情与观众交流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态度,能够和观众建立一种在情感基础上产生的权威效应,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不同情境下表达出的不同的言谈举止,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对节目的价值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虽然电视节目主持人有时会受情感影响,出现失态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更我们更想看到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事件的表象不做过多的主观评论,只可能的阐述和还原事实的真相,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事件经过,而不能因为冲动或者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表现出激动的言谈。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将感性和理性相融合起来,来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把自己感性的认识与自己的职业结合起来理性的分析,整体上把握好节目的方向,要在以不脱离新闻核心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正确的感性认识,坚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被舆论导向带离轨道,用最真挚、真诚的语言来表达出电视节目的核心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电视节目的真正价值,促进电视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的稳步发展。
摘要:电视节目原本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影响力的传播媒体,面对科技带来的如此日新月异的冲击,政府的舆论引导方式和人民对舆论接受方式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视节目要重振新辉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明确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情感态度,电视节目的质量一般体现在主持人的涵养上面,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关系着实现电视节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节目,主持人,感性,理性
参考文献
[1]俞红.节目主持人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理性与感性辩论赛】推荐阅读:
感性与理性07-04
作文范文关于理性与感性10-21
感性消费者感性营销07-24
关于感性的名言有哪些11-16
对女孩子说感性的话11-08
单片微控制器系统的静电放电敏感性研究07-26
价值与工具的理性哲思--评司汉武的哲学新著《价值与工具》08-27
理性爱国的议论文:爱国热忱需要理性表达06-14
毒理性评价07-29
欲望理性作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