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15篇)
1.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篇一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一切都要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激发人的创业激情,使每个人都成为企业的主体,以积极的态度来开创企业和自身的美好前景。本文就如何以人为本来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
引言
人是社会的根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就是充分肯定人的创造成果,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激发人的创业激情,使每个人都成为企业的主体,以积极的态度来开创企业和自身的美好前景。
1 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做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是提高企业驾驭市场能力、增强企业活力与生机的法宝,同时也是广大员工企业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发展观以物化为主,即以物为中心论英雄、排名次;而科学的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把人、人才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资源”,尊重之、关受之、依靠之,真正把人做为衡量发展与否、发展快慢的核心要素。一切工作,特别是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使人处于相对的自由状态,而不是像机械设备那样完全被控制,进而激发员工彰显最大活力、迸发巨大潜能。管理工作的一个特殊任务,不仅是造成一个“生产统一体”,使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生产力的总和更大,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指挥和组织生产“统一体”的员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生产制造出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产品和服务,并能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反应。也就是要通过员工自身努力,消耗较少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制造出最少缺陷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2.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篇二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以人作为出发点和中心, 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工作, 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以人为本”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 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其次, 尊重、关心和爱护人, 营造一种平等、友爱、互助的氛围;第三, 注重识人、用人, 培养和造就一支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人才队伍。
现代管理之所以由“以资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一个重要的观念上的转变, 就在于从人性的本质出发, 认识到人的价值所在从而超越了传统的善恶判断。使人从管理的对象, 升华成为管理的目的和手段。“以人为本”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共识。
如果说20世纪是以“科学”和“效率”为主题的管理, 是使人类从受物质匮乏和基本生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管理模式, 那么21世纪的管理, 则是对片面追求科学和效率的摒弃, 从而建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由“效率为本”到“以人为本”, 这是人类管理理念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在新的管理模式中, 人和人的发展成为管理的核心, 而效率只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阶梯与平台。
当前, 人们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个性化、差异化的生产方式日益兴盛。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越来越多的人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受机器控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能够体现人的意志与兴趣的创造性工作。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 工作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更是认识自我, 提高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因此, 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这种改变,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建立
“以人为本”是必须坚持以人为出发点的管理理念, 其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同时, 营造一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心智的工作环境, 以此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使企业员工在发掘自身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推进企业发展, 达到个人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探索和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就要以“人”的管理和使用为根本, 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核心, 在增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核心竞争力、企业凝聚力上下功夫。因此,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就成为实践这一模式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员工具有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那么, 企业首先要给每位员工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既要善于吸引优秀的人才, 使其充分发挥才能, 又要对在职的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 建立重视、珍惜人才, 合理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其次, 还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切实体现出对员工发展的关爱, 并久而久之形成企业管理的一种习惯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让每个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以及专业都有着很大差别, 合理地配置企业员工,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员工而言, 也可以使每个人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合适的岗位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能够促使其在工作中升华个人价值。当员工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兴趣与自信时, 效率和成果都会十分突出, 并且员工会努力地维护这种工作上的满足感从而也就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 尊重、善待员工, 让员工将奉献精神视为生存之本。
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 对于员工而言, 自己的收入也随之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就相应提高了。任何形式的管理必须着眼于企业效益的提升和员工利益的保障;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建立也应以增强凝聚力为主线。尊重、善待员工, 把员工利益排在首位, 在建立制度时要考虑员工的感受, 将物质保障作为人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3. 重视员工培训, 以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个人能力的提高更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同时也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 培训还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 让员工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的方向, 而统一的思想也更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更重要的是, 企业培训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 将企业与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 关注员工的优点, 善于树立榜样,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从来不缺乏惩罚的内容, 而且挑剔员工的错误似乎也成为多数管理者的习惯。这样不仅会提升员工的挫败感, 还会抑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以人为本”的管理应该关注员工的优点和亮点, 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对于团队建设而言也同理, 应该摒弃传统竞争方式带来的窝里斗和员工彼此间的仇视, 而着重于发现员工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建立团队内部的互动机制, 群策群力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将个人的业绩与团队的荣誉联系起来, 进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心里契约增强企业的稳定性。
企业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管理中, 充分保障员工的利益, 正确处理员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从而立于良性发展的不败之地。
三、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应与“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相结合。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是企业管理人员, 针对员工在思想上的各种矛盾、疑惑, 通过宣传开导, 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员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和生活,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疏导工作。
现代企业发展, 既要对内管理建队伍, 又要对外发展树形象, 这正是企业政工工作得以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时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 做好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使政工工作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企业政工工作同整个管理经营工作相互渗透共同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应将政工工作纳入到经营管理的范畴之内, 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和作用, 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有力保障。其次, 企业政工工作可以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涉及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也离不开政工工作者的努力。第三, 企业政工工作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员工的主观意识领域, 目的是培养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性格, 使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更具体地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第四, 企业政工工作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是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 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隐形资产;企业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 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者都是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旨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尤其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植入员工心中, 化解矛盾, 增强认同感。
综上所述, 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助;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也需要在工作内容上开拓创新, 帮助企业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推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优秀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者的有机结合更加利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高文海.人力资源政策如何转化为员工绩效[j].商学院, 2005
3.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篇三
【关键词】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工作
1.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面临着低生育水平反弹的现实风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每年出生人口 2000 万、总人口将净增 800-1000 万人,因而人口呈惯性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而劳动适龄口数量激增,就业形势比之前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不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给造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的结构趋于多元化,使推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变得非常艰巨。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持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企业基层中要自觉地将人口计生工作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大局中思考,要清楚地认识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高标准的管理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有序的生产工作软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满足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并服务于社会的要求。树立人口计生工作就是经济工作的观念,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确保少生优育,倡导少生致富的理念。
2.目前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
2.1失业、无业人员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城市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停薪留职和买断工龄职工人数不断上升。那么企业在对这类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断层”或“空档”的情况,原有的一些行政手段就无法实施。
2.2人户分离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企业改革、老区重建等,产生了大批的动迁户和暂寄户。因此使得“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这种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这些人户分离人员,不仅脱离了单位,脱离了户籍所在地,同时也脱离了所在企业、社区的计划生育的管理,因此,就造成了计划生育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2.3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
煤炭行业企业,职工队伍偏老龄化、劳动力相对欠缺,这样企业就会招临时工来做补充,或者到外地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无形中就造成了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而在这些流动人口之中,也有不少育龄人群,她们大多居无定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和困难。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婚配形式也日益形成多样化。如今人民群众的择偶观已发生了转变,择偶不再仅限于当地,跨省、跨市、涉外婚姻都在不断地增加,也使得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2.4离婚、再婚率不断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离婚、再婚现象逐年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登记结婚与离婚比例接近6.4:1,该数据说明每 6 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离婚夫妇,而且再婚后,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而造成计划外怀孕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这就导致计划生育部门在人口统计过程中出现遗漏现象,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以做到位。
3.以人为本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3.1提高领导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企业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首先得取得领导的重视。在企业中的任何工作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计划生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因此,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做好领导的工作,及时将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报告给相关领导,取得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他们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在计划生育这个重大问题上给予全力支持。比如说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组织企业员工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交流会,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并加强学习。
3.2加强领导考核评估、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始终是要由相关领导亲自抓、亲自管,要严格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来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票否决”和奖惩激励机制,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指标当中,然后再将各项考核指标细分到各班组以及个人,实行责任连带考核制度。对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及个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违规违纪生育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严惩不贷。每年年底,对各目标责任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并依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总而言之,加强考核评估、落实目标责任是企业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只有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民主监督,才能更出色的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形成“人人重视计划生育、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局势。
3.3各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协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做好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大量扎实的基层管理工作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生干部队伍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并且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创建“党政负责、部门配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宣传部、纪律监察部、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作用,落实内外部计划生育工作。另外,企业要加大各部门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监察力度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户分离”人群、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更是使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做到位。因此,只有企业各部门携起手来、互补互助、综合治理,才能够打造企业基层计划生育健康发展的氛围。
3.4转变思想观念,打造优质服务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已婚育龄妇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舍身处地的为她们着想。首先,计生工作人员要加大对育龄妇女的关怀,及时了解广大育龄妇女的真实需求,并对其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和遗传疾病预防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针对新婚、怀孕和再婚妇女以及流动人口要做到上门服务,争取职工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支持。第二是企业要始终坚持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宗旨,每年举办两次育龄妇女节育措施检查及一次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并且在检查期间,要坚持开展优质服务,针对被检查者的病情进行统计和反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第三是要加强计划生育文化的宣传,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例如独生子女健康教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等,来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或者利用企业内部广播、报刊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要想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就必须将宣传教育与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结合在一起,使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贯穿于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广大职工群众充分意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总之,以人为本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坚持不断地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管理服务共同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之基础,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潘萍.如何有序开展基层计划生育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05).
[2]詹佳.优质服务理念下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3).
4.加强教师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论文 篇四
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拥有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突出对教师的管理。而教师队伍是知识分子的群体,知识分子最注重人文道德,最追求公正民主,要使乡校管理达到既管人又管心的境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 应该坚持公正性和民主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人的管理中要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学校领导在工作中对每一个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处理每一件事都要公平合理,绝不能分亲疏、拉关系和感情用事。这样,一个单位才能有正气生机勃勃,领导才能在教师心目中建立起应有的威信,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才能获得对每个教师提出一定要求的权力。
民主性原则要求学校领导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只要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意见都要真心诚意的去听取,切忌独断专行,搞“一言堂”。领导要以诚恳的态度深入到教师之中去,与教师平等的交朋友,鼓励教师发表不同的意见,充分尊重每个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设的.权利。遇事多同富有经验的教师商量,善于倾听和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平易近人,温和可亲,不要打官腔摆架子,居高临下,以势压人。
2 应该把握“宽”、“严”尺度
“宽”就是要求领导者以宽厚的品格待人,以宽容的态度容人,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宽厚、宽容、宽松,不仅是一个学校领导者成熟的标志,而且是现代管理意识与民主作风的体现,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当今时代,人们普遍的拥护温和、平等、民主的领导行为,再加上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分子,是教师,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自信、思想敏锐,渴求民主,有主见,不盲从,重感情、重理智等心理特征。因此,运用“宽”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使教师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可以为他们创造一种最大限度释放能量,展示才华,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进而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创造性的工作状态。
“严”就是要求领导者要以严格的态度治校,严明的作风处事,严格的制度管人,创造严谨的组织效能。学校是人才摇篮,是知识的摇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知识的问题、创新的问题、管理的问题都是科学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与应对。如果没有严格、严明、严谨的科学态度,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搞不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严格、严明、严谨的态度不仅是领导者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志,而且也是一位领导者坚持原则性、科学性的工作作风和敢负责,有魄力的表现。学校领导要切实运用好“严”的领导和管理方式,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协调有效地运转。在处事上,小事要宽,大事要严;在用人上,容短要宽,扬长要严;在评价人上,小节要宽,工作要严;在干群关系上,待人要宽,律已要严。在制度建立和工作管理上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科学合理针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要达到“宽”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管理效果。
3 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3.1 在工作中事事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示范人。在学校的管理中,领导要给广大教师起表率作用。领导的表率行为不仅影响和制约全体教师的行为,而且对广大教师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认识上的差异比以往更复杂,观念冲突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领导更应借助自身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影响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领导者的个性,焕发出领导者特有的魅力,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反之,如果领导行为不端,表里不一,就会在教师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3.2 注重师德建设,坚持理论学习,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在实施对教师的管理中,学校领导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德为本,强师立校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要求和约束教师,增强职业观念,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一定要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教师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当然,师德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必须通过不断投身教育实践,由知、情、意、行逐步深化提高。一要用科学理论,正确思想武装头脑;二要以道德、制度、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三是以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自己。
5.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篇五
如何管理现代企业是人们一直讨论的热门话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究竟要管什么,只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才可以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明确正确的管理对象。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史龙〃亚佛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拿走我全部的资产,但是你只要把我的组织人员留下来给我,五年内我就能够把所有失去的资产赚回来。”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道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真理:人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留住了人才,企业才可以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人的管理。
人是企业的核心,因此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只有把人放在了首位的管理才是现代化的企业安全管理。在企业中,机器是死的,产品是死的,生产线是死的,是人使企业的一切有了鲜活的生命,没有人参与的企业是没有生气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要抓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管理好企业的人开始。
企业安全管理应以人为本,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现代企业中,员工是企业的主人翁,只有真正激发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才可以真正让员工以企业为家,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二是要为员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随着现代企业管
理理论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人文管理、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环境是一种公平、开放、充满活力的环境,内部沟通顺畅,决策快速、有效,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使个人、企业和社会协调统一共同发展。三是让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人的管理即人对物的管理、人对人的管理。有现代企业中,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也只有人才能做出带有预见性的战略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想提高管理水平,要想以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产出,企业必须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做到取之于人、用之于人,促进企业的发展。
人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都有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如何尊重人、爱惜人,从而发挥人的潜力,即如何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才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论企业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体会心得
6.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篇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列,被称为“三才”。《周易・系辞传》曰:“参赞天地之化育”。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然而天地并不完美,存在很多缺陷。但是,人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一切挑战,创造出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生,弥补了天地的不足。正因如此,老子才将人与天、地、道并举,同列为“域中四大”之一。
对一个企业而言,人的作用更是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企业最核心的因素。从总体来说,现代企业的管理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在第一与第二种关系中,人无疑是核心,是决定因素。而要处理好第三种关系,也要利用好人的力量,依靠人来掌控。所以,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管理者要认识到,人不是物化形态的附庸,而是一切的主宰,是“管理”这个天地中惟一的主人。对一个企业来说,人的智慧、经验、能力、价值观念、人心的向背……这些无形资产远远高于资本、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的价值。一切包含利润在内的有形物质,都诞生于无形的人中。企业亏损并不可怕,经营中出现风险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才的流失,士气的低落,人心的涣散。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远非金钱所能衡量,亦非金钱所能挽回。
因此,人才是管理的核心。否则,管理就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企业的未来归根结底都是掌握在人的手中。主宰企业命运的就是人。在企业界,有一句名言叫“顾客是上帝”,这是对的。但是,对企业来说,上帝绝非只是顾客,还有员工。
有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深明此理,做得非常到位。
上海通用汽车将“充分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核心价值观之一,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仅为员工创造出一流的劳动保护环境,还有效地控制、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成本,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建厂初期,上海通用汽车就采用国际先进的发动机冷态测试技术,降低噪声,减少排污,消除火灾隐患,为员工营造安全、环保的作业环境。上海通用汽车仅在金桥生产基地南北厂区就投资2.54多亿元人民币进行环保设施建设以及员工和生产安全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上海通用汽车还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全员培训,使员工了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及自身所需的基本职业安全健康技能,提高了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对员工的关爱,不能不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因为如此,上海通用汽车才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人人都想让别人听自己的话,而不愿听别人的话,所以管人难。既然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习“治人事天”的方法。何谓“治人事天”?就是治理人事关键在于抓住人心。所以,好的管理者不按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而是集思广益,尊重员工的意愿,建立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互信机制。
7.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公寓安全管理 篇七
一、牢固树立学生公寓管理的安全意识
学生公寓是学生一天中滞留时间最长的场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 所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也特别多, 防火和防盗是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安全任务。为此, 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到具体公寓管理人员以及入住学生都必须引起重视。
安全无小事, 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在例行的安全检查中, 对一些隐患要及时处理, 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另外, 还须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 并经常性地督促和检查, 这是做好公寓安全工作的重要方法。为此, 公寓管理者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各方面安全知识的宣传, 组织安全知识讲座, 牢固树立学生公寓管理的安全意识。
由于公寓居住人员众多, 层次不一, 各类安全隐患也多。这就要求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和入住学生都要树立对安全事故的预见意识。除对火灾隐患、治安隐患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外, 还要对政治安全、学生的异常举动等要有一定的预见意识, 及时通知公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加以预防。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各安全管理部门应实行层层责任制, 明确职责以及工作内容。从学校领导到各安全管理部门, 应逐级签订责任书, 坚持“谁主管, 谁负责;谁当班, 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另外, 必须强化学生在安全事故中的责任意识, 同时吸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寓的安全管理上, 使公寓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认真落实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 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因此, 健全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成为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1. 把学生公寓日常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首先, 要将安全管理制度单列出来, 凸显其重要性, 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和主动了解安全工作, 并加以单独学习。同时将安全管理制度上墙, 置于公寓内显要位置, 随时提醒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第二, 公寓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既要以安全为主, 同时又要考虑到如何方便学生, 做到制度建设的人性化。例如:在制定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制度时, 就要考虑到由于现在各类电器日益增多, 如果草率将所有电器定为违章, 既不符合客观事实, 又容易引起学生不满, 所以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必须明确什么是违章电器。第三, 安全管理制度中除了强调对违反管理制度学生的处罚外, 应对安全意识强, 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寝室加以表彰肯定, 并推广其经验。第四, 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 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2. 制定公寓安全事故紧急预案。
首先, 建立消防安全紧急疏散预案。高校学生公寓往往是发生火灾的第一现场, 而学生公寓各楼的建筑结构不一样, 楼层不一样, 所住学生专业、数量、性别不一样, 夜间值班管理人员数量、素质和消防器材数量、位置不一样, 所以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高校学生公寓基层楼栋消防应急预案,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保障全体学生人身安全, 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第二, 制定防盗措施。严格制度管理, 谁当班谁负责,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以确保降低事故发生率。如堵大门:对进出公寓楼的人员要严格登记检查, 尤其是对携带物品进出的人员更要严查, 还要杜绝推销和闲杂人员进入公寓楼。查楼道:要求巡查员每天上岗时间都在楼道排查可疑因素, 学生考试、军训期间还要增加巡楼次数;勤工助学学生每天按时按点检查楼层;保洁员楼道保洁时应注意学生房门是否关严, 楼道内是否有可疑人员混入。学生举报:要求楼内居住学员发现可疑和推销人员立即向值班室举报。第三, 应制定学生发生突发性集群行为, 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紧急预案等, 相关人员应熟悉预案内的管理规定和程序, 做到心中有数。
三、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作为公寓安全管理人员, 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职责、服务对象, 要正确认识学生公寓安全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把防火、防盗、防事故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地位, 并把这一意识贯彻到安全工作的始终。我们要通过不断培训,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对管理人员进行公寓安全意识定期培训的同时, 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 随时对公寓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学习新的安全知识, 了解新的逃生和自救常识, 熟练使用现代安全管理设施。同时要让管理人员善于发现个别同学的异常举动, 并通过广泛接触学生, 了解公寓内的各种情况, 发现事故苗头要及时处理并汇报。
四、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推进技术管理
在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 除了强调管理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外, 还需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来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高科技作案不断增加, 所以在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中必须发挥现代安全管理设施的作用, 增强学生公寓的安全系数。许多高校由于资金限制, 只是对重点教学楼、实验室、少部分学生公寓实施高科技防护措施, 大部分学生公寓长期以来还是采用人工管理, 特别是有些旧的学生宿舍甚至存在灭火器材长期未更换、没有紧急安全指示灯、没有紧急疏散通道、没有高科技门禁系统等,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事故损失不可估量。因此, 在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要重视技术管理的作用, 要舍得投入, 建立现代化的消防监控系统、防盗监控系统, 配备先进的通讯设施、计算机网络过滤系统等, 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场所。
8.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基层管理 篇八
关键词:基层管理;以人为本;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205-01
企业职代会明确指出,“全企业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广大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必须注重把教育人、引领人与关心人、培养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这充分表明在全面促进企业事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工作的基本思想,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实现公司和谐、全面发展。
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是基层管理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必须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发展为员工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员工的发展又促使企业加速发展。过去的一年中,企业实现全面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和业绩考核指标,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领导班子科学指导、合理调度全企业员工工作。基层干部职工也应该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总结,为加强基层管理工作积累下经验。
注重人性化管理。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人性来决定基层班子工作方法,始终坚持员工与基层单位的和谐发展,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帮助员工、培养员工,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最终创造出优秀的工作业绩。
一要尊重员工的意识。生产一线干部职工是生产工作的核心成员。应该充分肯定他们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劳动,相信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好本职工作。其次要及时听取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及建议。过去的一年中,积极吸取采纳来自生产一线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在改良生产工艺、增强生产能力的同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其主人翁意识。
二要注重员工的潜能开发。注重员工潜能的开发,是提升基层核心创造力、竞争力的源泉。基层干部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应该综合考虑小队、班组职工的技术等级、实际操作水平、文化、年龄、设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地搭配和调剂小队、班组结构,将员工进行最优组合,以求相互取长補短,相得益彰。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对员工的日常教育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此外,根据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训手段,指导、鼓励和支持员工开展业务、理论学习,争取培养出一支知识型生产队伍。小洼油田在过去的一年中,针对员工缺乏、没有过接触的理论知识,广泛开展各类不同规模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广大员工充分认可。
三要注重激发人才创造力。基层单位要给人才提供空间,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创造相应环境,为科技创新护航。利用人才优势,开展科技创新,是企业上下一贯重视的工作之一。小洼油田薄层稠油开发实现二次开发,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坚定了基层单位依靠人才搞创新的决心,向新海27块开发、海26块热力采油等科技项目借鉴经验,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再进步。
四要关注员工合理要求,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企业在职代会上承诺的“十件实事”得到全部落实,员工工资和奖金收入同比增长15.5%;一线员工免费就餐制度继续实行,送班客车得到更新;以“小淋浴间”为代表的“五小”工程全面实施;新建采油作业区办公楼两座,建成教育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两个。同时,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多年悬而未决的机关办公楼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今年职代会,领导班子又提出为员工办实事,提高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下大力气创造良好软、硬件环境,开展暖人心工程,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实现了人的价值。对于基层单位而言,这些都是增进集体和谐团结进步的良好条件。小洼油田将充分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关注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为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扫除后顾之忧。
注重质量化管理、标准化管理。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形成“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加强合作,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在巩固、转化QC成果的同时,还要认真开展讨论、学习,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通过以标准化原理为手段,制订符合标准化要求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最终形成基层管理标准化的领导体系和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企业基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秩序化、提高基层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巩固在采油、集输、热注等系统管理工作中已取得的成果,珍视资产、设备管理首次荣获 “双优”称号的荣誉,学习海一联合站在全年检查评比中取得油田公司“优质低耗联合站”第一名的优秀经验,最终实现小洼油田基层管理工作的目标。
9.现代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篇九
什么是企业?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双利,而努力工作着…… 由此,我们看到了企业的主体——人…人群…一大群人,是需要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企业经理人员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各个企业的高层人士都在想方设法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本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当今以科技领先,不断创新的时代,企业都会在企业文化或价值观宣言中,提到甚至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又有多少领导能正确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么做到以人为本?多半只能算是赶人力资源的时髦。
过去的人事管理强调的是如何使员工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却极少关心员工的身心需要。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在强调使员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的同时,也同样关注员工方面的反应,保障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城市中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员工感到自己大材小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励这些自感屈才的员工就成为各位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的职也道德也发生了转变,随着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把8小时之内的工作质量和8小时之外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统一起来。员工需要的不仅是工作本身,不仅是工作带来的收入,还有各种心理满足。
时代不同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以人为本。理由之一是服务革命:一方面,由人来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业越来越壮大;另一方面,不管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信息产业,企业都越来越紧密地与消费者在一个需求多样化、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互动---也就是说,所有的企业都在服务化。更重要的理由是知识经济改变了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几乎每一个行业:企业将越来越依赖知识来创造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知识掌握在员工手里,绩效发挥依赖于员工主动性;对知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很难操作。因此,一切打算靠知识竞争的企业必须以人为本。
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大公司中的一些做法。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消除员工阶层与管理阶层合作的障碍,提高普通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着装要求上,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都穿工作便装,不系领带。在停车位制度上,普能员工与管理人员都使用相同的停车场。在饮食服务设施上,也没有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区别,都使用同一个餐厅,不设单间。此外,休息室也没有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区别。通用汽车公司在质量检验环节也做了很大的改进。他们认识到商质量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各个生产环节的员工干出来的。因此,他们改变了原来那种检验最终产品的做法,而是将产品质量的检验落实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位员工。具体做法是使用一张品质检验单伴随生产的全过程。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员工都有要在上面填写本道工序的要求是否已经正确地完成,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下道工序在加工时注意。这种质检方法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程度,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使员工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成果和意义。其实,以人为本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如果只是把员工看作资源或者资本就不会得出这个正确答案。员工是运用资源或者资本来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人,其满意度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创造员工满意度是创造让员工发挥绩效的条件,在不同的企业、对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做法。如知识企业的榜样微软在中国替员工交水电费,是因为知识型员工很可能要占用工作时间去处理这些琐事。
创造员工满意度不是对员工好,而是创造条件让员工做得更好。
胡 江
10.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篇十
前言: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繁荣发展。但是,在企业管理中,企业行为目的是什么,许多企业长期以来并没有搞清楚。发展的目的也没有搞清楚,改革的目的同样没有搞清楚。其实,发展和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在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中,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成为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卫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述观点的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亦即人本管理,就是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以人的利益、发展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思想是:要认识、掌握人的实质,了解人的需要、思想、心理和行为,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协调,将企业建成一个学习互动型组织,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在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第一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重要性;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在于它摆脱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把管理重心定位在了人这个“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于它顺应了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是现代企业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最佳选择。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1、关注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任命原则
认识人、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和培养人是以人文本的理念的一项重要原则。认识是了解人的本质、正确对待他人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认识人,了解人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特点,才能更好地信任人、尊重人、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如,锦江国际集团金融事业部党政领导针对工作团队是一支年轻化、有专业、有激情的特点,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发挥各类青年专业人员的优势.由从事过证券行业、具备分析能力和管理专业知识的青年骨干担任上市公司管理部门负责人;由具备银行工作背景的青年骨干担任投资银行的部门负责人,由从事过公司并购、证券行业和信托行业研究.金融混业公司管理方法研究设计的青年骨干参与集团整体上市战略方案的研制工作,让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充分展现出管理创新的个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有效运用激励与保健因素
人的需要是人普遍存在的自然本性,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西方著名的管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感情、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 马克思主义者不否认人的需要,相反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制约人的行为的基质。承认人的需要的普遍存在是唯物主义的观点。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层面,而是逐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重视人的情感和自我实现是激励的重点。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一保健理论明确指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消除员工不满情绪、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两大重要因素。
因此,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工作环境、企业管理、人际关系、工资福利等保健因素,工作成就感、工作发展前途、工作中认可与赞美等激励因素的意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充分运用尊重、磋商、沟通、表扬、奖惩、榜样、表率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手段,鼓舞士气,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一般说,一个体力、脑力比较健全的人,只要使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就可以创造多于自己正常消费的财富。这就是说,有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环境,就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发挥。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各种环境 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在管理活动中,要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机制,营造充分发扬民主的人文环境,在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可以集中群众的智慧,还能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从而建立平等的竞争机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企业管理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富士康跳楼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就是在这样一家跻身全球500强的企业,从2010年1月至5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竟然发生了13起员工跳楼事件。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是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来不是因单一的因素导致。而作为这些“连跳”员工的企业管理机构——富士康,在此类事件中,究竟有多少内在动因导致该悲剧的发生呢?
其一,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断裂。
其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断裂。
其三,工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断裂。
在践行以人为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分析:
一是把人当成工具。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体是人,客体也主要是人,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都必须通过人来实现,因此,人是管理的核心,人也确实是实现目标的根本力量。但以人为本决不是把人当成工具,以为只要花钱雇人养人就可以实现目标,这是指导思想的错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应以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最终使人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二是忽视集中约束。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个性发展和权变管理。但决不是散乱的、无序的、无约束的和没有硬性制度保障的。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就像充分发扬民主一样,不充分发扬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但不实行正确的集中,就不会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约束机制建设,用一套好的制度保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为管理而管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发展。所以,一切管理活动最终都要促进发展。再好的管理,再好的措施,如果不能使企业提高效益和持续发展,也就不足称道了。不合实际的管理和为管理而管理的管理,不但会增加企业管理的成本,而且对企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
四是人本管理万能。以人为本的管理,并不意味着可以包办一切,其它管理无足轻重。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应该说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实上,任何组
织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管理的成功、目标的实现,是多种因素的系统效应,历来就不只是单方面起作用的结果。组织在思想观念、价值因素、文化方面的优势,与在物质资源、技术力量、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形成系统的整体性优势,才能实现组织的最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1.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党员 教育 管理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光荣任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更是培养和发展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的中坚分子,能否保持其先进性,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关系到党的未来。而当代大学生主要出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长在21世纪,社会转型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现今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由于没有紧跟时代变化,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变化,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工作指导,进一步落实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党员的队伍素质,调动其工作、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最终带动院系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状况
高校学生党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学生党员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而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摩擦与融合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的时期。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的主体,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我们的学生党员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不纯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形象是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追求;但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就业压力下,部分学生注重个人价值,把入党仅仅当做增加个人就业筹码的手段,渗透着个人利益的现实考虑。
(2)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较好的年代,生活经历单一,在信息激荡、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他们往往更易于接受个人至上等价值观念的影响,缺乏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一些学生在入党后,并没有较好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强调个人主义,在普通同学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3)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大学普遍存在政治理论课内容枯燥,老师授课方式传统,久而久之,学生不愿意进行理论学习,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并用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党员往往是班级中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同学,他们平时把较多的精力都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而忽略了理论学习。
2.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发展,轻管理
基层党支部往往重视发展党员,而忽视了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使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只重视给学生党员提出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要求, 而轻视对学生党员的具体指导与帮助;有的重视学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轻视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有的重视让学生党员参与班级事务,而忽视他们入党后的再学习、再提高。重视增加党员数量,壮大党员队伍,却忽视了党员质量的保证,致使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表现迥异,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2)实践教育欠缺
由于理论教育组织形式比较简单,易于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往往只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学生党员的培养脱离了实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
二、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措施
高校党建需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认真细致、积极主动地做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事关我国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事关培养可靠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方法,需要努力激活人才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完善机制,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严格把关组织发展及考核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严格入党程序,对申请入党的同学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在确定发展对象时,实行由党员推荐、同学推荐、组织考核,一定范围内公示的制度,保证了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健全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和目标管理制度, 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组织生活制度, 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 加强党员和普通同学的联系, 充分发挥群体示范和带动作用, 使大学生党员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监督, 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2. 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班级党支部作为高校党支部的分支,能有效连接学生群体,要“以学生为本”,使广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一是引导党支部在班级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团支部开展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团结凝聚广大同学。二是密切党员教师与学生党支部的联系,对广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制定成长计划,指导学生党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三是通过举办班级党支部建设工作研讨会等形式,深入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四是建立班级学习互助结对制度,引导学生党员带动同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优化教育平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思路,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采取多样的教育形式和载体,优化教育平台,进行全方位引导, 以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党员能得到全面发展。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党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开阔视野,在社会大课堂中感性地认识和认同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建立志愿服务者制度,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让大学生党员领悟志愿精神,升华思想,提高服务能力。必须创新性地开展一些以党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项目,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如打造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发动党员进行帮扶行动;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贯彻志愿服务精神,此项制度可包括助老扶残、科普宣传、环境保护、文明服务等内容。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学会感恩生活,回馈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创新理论教育
理想信念的偏差和淡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党员的理论基础薄弱造成的。而传统的理论教育课往往脱离了实际, 必须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结合课程教学与历史实际,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形势与政策》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论”的理论分别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紧密相联系,用 “以论为主”、“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能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其次,突破课本的束缚,联系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把学生学习融入现实生活中的教学。
(3)发挥网络优势
积极利用网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展示平台、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在线交流服务平台。将院系同学的精神风貌展示到平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院系党建工作。通过网络展示组织的党员活动、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促进更多的党员参与到院系活动;通过党建网的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其他党组织的经验材料,丰富自身的基础建设;充分利用QQ、飞信等网络工具,构建网上交流阵地,服务党建工作。
三、结语
高校学生党员中的大多数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栋梁之材,他们现在能够主动为党工作,以后就能义无反顾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紧密联系当前学校的改革发展实际,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转变教育管理学生党员的观念,并构筑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才能促进学生党员在政治素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党的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慈平,袁启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2005(2).
[2]张仕吉.大学生党员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 2003(6) .
[3]潘艳纯.以科學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6).
12.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 篇十二
一、鲜明的人性化服务
通过参观,笔者除了感受到了日本国家档案馆在档案文件保存和保护方面的先进技术外,还对其鲜明的人性化服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档案馆的构成及档案的保护。
日本国家档案馆是一座地上四层地下两层的方方正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占地面积约4000m2,总建筑面积约11550m2。为了避免直射阳光对档案文件的损害,库房设置在地下二层,熏蒸室和贵重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地上一层为展览大厅,二层为阅览室和目录作成室,三层为工作人员办公室、事务室和会议室,四层为修复室和会议室。库房采取了一系列先进、周密的技术措施保存档案。首先,库房里装置了自动感应照明灯,平时保持关灯状态,同时该灯为经过特殊加工的去除了紫外线的白色荧光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线对文件老化的影响。其次,在书架分隔板的表面均采用在保存性和强度方面都很优异的中性纸。库房里利用空调设备常年保持着22℃、55%RH最适宜文件资料保存的温湿度条件。为了避免可能的火灾,装有自动感烟报警器以及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设施。
日本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文件主要是政府各部门的公文资料,在每年所制定的移交计划基础上进行。移交来的档案首先被放入减压式熏蒸库中,然后利用专门的气体熏蒸大约10天用来杀虫、灭菌和防霉。经过杀虫和灭菌处理的档案被取出放在整理台上,再根据档案送交机关所提交的文件目录进行核对和确认。接下来,为了方便所保存档案的管理和阅览需要做成目录,目录有采用文件的书名也有的采用件名,该目录作为数据库被输入计算机中。做好目录的档案文件,贴上印有分类、排架号码的标签后就被转移到库房里保存起来。对于利用频率高且非常贵重的档案,经常的借阅很容易产生破损或污损,为了对原件进行保护,同时方便利用需要,实行微缩胶片化。另外,部分档案由于所使用的纸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严重的老化,也需要实行微缩胶片化。
日本国家档案馆现已对约87000册的档案文件实行了缩微胶片化。对于研究价值高、利用频繁的古籍,从保护原件的角度还制作了照片复制本以供利用。和国内相似,档案馆提供有偿的档案复制服务。对于16mm的缩微胶片化的档案资料,利用者可以在缩微胶片阅读机上阅读的同时对所需要的内容部分自行操作完成复制打印;对于没有实行缩微胶片化的纸质档案资料,从档案保护的角度来讲不允许采用电子式复印机复印。查阅者提出复制申请后,需要由馆方专业人员通过摄影后复制出来再交由利用者。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日本国家档案馆对档案文件保存工作的细致。
2. 档案的公开与利用。
日本国家档案馆所提出的口号就是“面对每一位国民开放,使其成为充满魅力的信息广场”。任何人(包括外国人)只要履行了规定的手续,即可申请查阅档案,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使用门槛,使得档案的利用变得非常容易和简单。其实所谓的手续也极为简便,也就是填写一张“阅览室利用申请表”,上面只需简单写明利用者的姓名、电话、住址、日期即可,连证件的审查都不需要。像笔者这样,即使一个外国人交上此表后,也可以在这里方便地查询,不受任何限制。如果经常来查询资料,还可以免费办理阅览室利用卡,以后凭此卡片即可直接利用阅览室。
在档案的内容公开方面,日本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原则上除了涉嫌个人隐私被确认为不宜公开的部分除外全部对外公开。所以,在检索档案时会发现在被检索的文件名最后一栏标注着公开信息,如果是“公开”,则可以完整地阅读;如果是“要审查”,则表示里面有部分内容牵涉到个人隐私不宜公开。个人隐私的保护充分体现了日本国家档案馆对于个人人权的尊重,是其人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想对该文件阅读,提出申请后,工作人员会对相应不宜公开部分做遮蔽处理后再交由利用者。这个处理过程有时可能较短,仅需几个小时。有时可能较长,当天就无法利用。所以如果想查阅标有“要审查”的档案文件,最好提前预约。
3. 以人为本的利用环境。
在阅览室使用的配套设施方面,日本国家档案馆除了提供宽敞、整洁的阅览环境外,还充分考虑到利用者长时间查阅资料适当休息、饮食的需要,人性化地在阅览室的对面设有舒适的休息室,可以自由地免费使用。休息室里有沙发、桌椅等,还有日本随处可见的自动售货机,出售一些饮料和简单食品。利用者可以在休息室进行简单地饮食和休息。阅览室门口设有投币式的存包柜,采用100日元硬币可以很方便地存放自己的物品,在取回物品的时候,硬币会自动退出。
日本国家档案馆在方便残疾人方面,考虑也是非常周全的。档案馆大楼前的广场设计为略带倾斜角度的斜坡,一层入口处没有台阶,残疾人可以乘坐轮椅直接进入室内,然后通过电梯可以直接来到阅览室门口。阅览室内设有专门面向残疾人使用的计算机检索桌,厕所内也有考虑残疾人使用的专门设施。在这里,残疾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无障碍地使用所有设施。
二、考察后的建议
通过以上考察,想想目前我国高校档案馆的状况,我们该如何建立起以人为本的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呢?
1. 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及档案保护。
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高校档案馆应该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尽快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建成目录查询系统,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平时也应注重电子文档的收集工作,方便以后全文检索。也可以把部分重要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信息,建成各类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以减少来回调卷及复印对档案的损害。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服务,可以大大地方便师生检索和查询,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
科学储藏保护,防霉、防蛀、防尘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档案馆库房应采用密封的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来存放档案。采用空调来调节库房的温湿度,对库房温湿度实施二十四小时监控。雨季,在库房内应放置除湿机以降低库内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保证库房内的相对湿度。每周使用一次臭氧发生器,杀灭库内霉菌孢子,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总之,要求高校档案馆在安全防护和技术管理方面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调节库房的温湿度,净化库房的空气 (包括除尘、灭菌、防蛀、排除有害气体) ,才能有效地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2. 以利用者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我国利用档案不像在国外这么方便,要领导审批,要身份验证,这也许是一个社会的诚信问题,基于对利用者的不信任,设置各种门槛让利用者望而却步。高校档案管理员必须改变“以档案为本”的传统服务理念,将利用者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以利用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师生员工提供方便和舒适的人性化服务。首先,要简化利用手续,对于公开的档案,师生员工来利用档案时只需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校外人员只需出示身份证就可以了。其次,档案工作者对利用者必须建立平等的服务理念,以一种关心、尊重、平等的心态为他们服务,用现代化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三,提供档案资料的有偿复印和代办邮寄等各种服务项目,如出具档案证明、硕博试题复印、学历查询、中英文成绩等。
3. 增添休闲设施,方便用户利用。
在我国,方便利用者这方面考虑的还有些欠缺,特别是在方便残疾人方面更需要加强。高校档案馆馆除了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库房、办公用房、阅档室外,还可以在档案馆的其他活动范围内增添一些休闲设施。如可以在大厅或走廊内设置一些休闲桌椅、简单的文具和饮水设备,方便利用者休息等候时用。可以添置触摸式查询机,利用者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浏览档案馆规章制度、全宗介绍、馆藏介绍等内容。同时还可以在大厅或走廊的墙上挂上书画,摆上一些植物和盆景,营造轻松、休闲的文化氛围,改变以往高校档案馆庄严沉闷的气氛,使利用者一走进档案馆,就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无疑,日本国家档案馆足以代表当今日本档案管理领域的最高水平,无论其在档案保存、保护方面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还是档案管理方面,面向大众、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均值得国内高校档案同行的借鉴。我国高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创高校档案工作新局面,才能推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立公文書館法平成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法律第八十四号.
[2]国立公文書館所蔵資料保存对策マニュアル (平成14年3月) .
13.浅析供电企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篇十三
专业论文
浅析供电企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浅析供电企业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供电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入手,提出“以人为本“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指出安全管理是“人性”的需求,并从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人员素质和制度约束力等方面,探索人性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方法,有效控制安全局面,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关键词:人性化 安全 管理
1.引言
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担负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这也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要保证企业自身免遭损害,还应该把对社会公众的危险降到最低,避免因停电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所以,供电企业应该逐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但是目前供电系统由于电网结构薄弱,基础管理不扎实,电网事故时有发生,供电可靠性不太高。因此现代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应是广义上的安全管理,不只是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该包含供电可靠性管理。如何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奋斗目标新形势下,确保安全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杜绝违章和预防电力系统中各类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分析
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了X-Y理论。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学称为“X理论”,他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抱负,怕负责任;对这些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Y理论的看法则相反,它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办法,可以通过满足职工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合一致。麦格雷戈认为:人的行为表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并非固有的天性决定的,而是企业中的管理实践造成的。剥夺人的生理需要,会使人生病;同样,剥夺人的较高级的需要,如感情上的需要、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会使人产生病态的行为。人们之所以会产生那种消极的、敌对的和拒绝承担责任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被剥夺了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产生的疾病的症状。必须充分肯定作为企业生产主体的人,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们乐于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并且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管理方面如何将员工的这种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供电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多年的事故分析总结也看到人在安全生产中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们自身的缺点和对事物认识的不足或错误认识,会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暴露出来造成事故。因此需要把人的管理引入安全管理之中,帮助从事工作的员工纠正违章,克服缺点,减少事故,用企业文化的内在力量凝聚人的智慧,激励人的激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表明,90%的电力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许多事故发生的原因,表面上看来是设备因素,但追究该设备的各个管理环节,一般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只是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区别而已。由此可见,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扮演电力生产过程安全或事故这幕喜剧或悲剧的主要演员,因此,安全生产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点,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和保证安全生产的能力,使安全工作深入人性化的管理轨道。
3.实现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方面的基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在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人,人是有属性的,在管理上必须符合“人性”的需要。学者们认为,人性化管理的内涵体现在尊重员工的需求、关爱员工的健康、关心员工的生活、激励员工的热情等四个方面。什么叫人性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管理?首先我们先从“人性”上去分析:人需要安全,只有安全才能保证人类基本生存;人需要金钱,它可以获得更高的物质生活;人需要机会,表现能力的机会,向上的机会;人需要求知,求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可以向上发展;人需要鼓励,在工作有所表现的时候,能得到适当的鼓励;人需要支持,在工作不顺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人需要休息,因为人不是机器;人需要朋友,工作伙伴可以坦诚相待相互交流;人需要压力,适当的压力能让人在事业上出成果;人需要健康,不仅要注重身体的健康,还要注重心理的健康;人需要信息,多样化的信息能够激发灵感,跟上时代脚步;人需要信任,合理的授权,能够让员工有被信任的感觉;人需要自由,自由能使人精神愉悦,束缚让人感到压抑,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人性的需求。只有员工的个人需求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甘心情愿为企业的兴旺赴汤蹈火。
纵观电力生产大大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一件不是与安全管理有关。比如说违章指挥;安全知识培训走过场;任务分配不合理;执行制度不严谨;享受待遇不平等;关心员工身心健康不到位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日积月累就变成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不但挫伤了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根据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管理。例如,海西地区部分变电所,处在高海拔,人烟希少,地域偏远,条件难苦,不适合人类主活,由此变电运行人员不安心工作,通过近几年无人值班的改造,彻底觧决了员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但也有个别员工把人性化管理当成自己违反规章制度的借口,指责领导对待员工一副铁面孔,处理问题一副铁心肠,甚至还把自己工作中出现僻陋,受到领导批评说成是领导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人性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当企业不能科学地使用这一武器时,把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很好地引导到保证安全,创造效益的关键环节上,人性化管理就很可能沦为人情管理,甚至碍于“人性化”的幌子,不敢管理,更不能果敢地纠正管理中的问题,最终深陷泥潭,得不偿失。
员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管理者和执行者,而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些企业不免有这样的员工,制定工作计划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简单粗放;安排工作内容缺乏周密;到了工作现场走马观花;干起工作仅凭经验,不守章法;出现问题欺上瞒下,不接受教训,所有这些都制约了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打造一支业务技术一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章守纪观念,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才能事倍功半。
而要造就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必须要在各项工作中下功夫。一是注重员工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员工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企业,从而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气顺心悦;二是要教育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把做好每一项工作和完成每一个生产环节当作自己的事情而尽职尽责,对工作中的不尽职行为要进行分析解剖,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三是要树立员工良好的尊章守纪观念,把服从指挥按章办事,当作保障自己和他人不受伤害的重要屏障,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服从领导的正确指挥和指导;四是要提高员工队伍的业务技能,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派人学习、请厂家讲课、请专家讲解和考核相结合,摒弃形式主义,使员工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五是要提高员工对各级干部的信任感和支持感,各级领导要通过自己良好的风范和指挥技能,真正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成为员工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守护神。只有这样,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才能收到实效。
人性化管理绝不是放任管理,不是人情管理,不是口号管理,必要时是一种更严格的管理,强调安全生产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制度在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安全生产中只有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行之效的防范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坦途。靠法律,靠制度,靠科学技术,形成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常态运行机制,用制度启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拓展,企业这部大机器才能安全有序地运转。所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冲突。“严格”两字,重在一个“格”字,这里的“格”,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你在执行过程中不出这个“格”,那么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严”,对你来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严是爱,松是害”,对于说明安全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最恰当的解释。其实人的自然属性有善恶两面,人性化扬善的同时,必须制度化惩恶保善,人性化如果没有制度制约,就成了放任和放纵了。我们强调自觉,可现实中没有绝对的自觉,所有自觉都来自于对强制的习惯和升华。所以,人性化管理,并不是靠人性来管理,而是在作好管理的基础上以人性来强化,并提升管理的效果。人性化管理必须是建立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基础上的,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渗入过多人的主观意志,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就会受到破坏。唯有建立在制度上的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化,也才能让员工合理地享受相对的自由。
4.结语
以实现员工在企业内的最大价值为目标,以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为基础,以高质量的执行力为保障,以有效的控制为前提,来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因此安全管理效果是有限的。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预控是两个比较科学的系统工程方法,在供电企业已经广泛推广与应用。现场作业标准化是近年来新生的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不令人满意。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现代供电企业管理的需要。绩效管理是企业衡量员工工作的标准,也是牵引机制,它通过记录、奖惩,告诉员工哪些行为值得鼓励,哪些行为应当禁止,指引员工学习和提高。企业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对员工业绩的评价,来实现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要改进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对员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员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员工,经济处罚时也需要有理有据,切忌随意处罚。在安全检查中,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不要以罚代查,而是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教育为先的目的,尽量避免对立情绪,从而最大限度获得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14.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篇十四
[范文大全文章-http://
找范文,到范文大全]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就是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以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为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应有以下二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电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最大可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突出职工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实效,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长期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其次就是当前的安全管理方法,虽然采取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但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急需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逐步完善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管理是当前推进安全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1、有利因素。首先近年来电力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为推进人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不利因素。有些职工对人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人本管理无非就是管人治人的方法,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认为人本管理只能靠物质才能实现。管理者发现问题往往以罚代教,久而久之,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内动力不足,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不能切实作到领导在不在一个样。
三、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就是通过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把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方法与提高个人积极作用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突出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新理念,养成安全生产良好习惯,创造安全生产优良环境,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内动力,这是探索立体保安全的新渠道,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1、千方百计,以人性化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死板生硬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使其理解“你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道理,引起职工心灵的共鸣,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在工作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为安全”的转变。
2、人性化管理,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管理新模式。在实施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是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对现有的规章制度、作业方法、考核标准等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和充实完善,使管理制度从约束人向激励人转变。二是改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职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职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职工,执行经济处罚时也需要有理有据,切忌随意处罚。三是注重培养职工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把职工执行规章制度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党政工团齐抓“厂兴我荣”的人性化思想。把安全管理活动从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推广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力争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良好的休息,过上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从而减轻疲劳,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精神集中,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搞好“安康杯”竞赛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议案征集活动,发动职工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写成提案,提交工会,对有价值的提案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奖励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积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可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安全文化应为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
精神动力,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走人性化与法制化想结合的管理之路。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应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15.以人为本深化企业管理 篇十五
(一) 缘起
在从事长期的矿山生产、特别是从事井下生产过程中, 感受最多的是各种人的若干行为细节, 发现从当代精细化管理思想观点看, 行为细节恰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甚至是基本的、核心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全面结合矿山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实际, 对其中部分行为细节的现实意义进行粗浅的分析, 以加快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人性化、标准化建设, 推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 地下采矿生产特点
1. 采矿生产是一个大系统, 主要表现
在: (1) 工序繁多、复杂; (2) 作业条件、安全环境极差; (3) 劳动强度极大、安全隐患极多; (4) 各类事故频发、损失惨重。
2. 采矿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对国民经
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采矿经长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
3.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国际国内的钢铁市场极度疲软的今天, 采矿生产的支撑与促进作用更加不容忽视。
4. 由于地下采矿生产在资源上受地
质储量、地质构造、赋存条件、矿物品种、品质等诸多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价格上, 受国内、国际市场千变万化等社会条件的限制, 给采矿生产在经营、效率、效果、质量、成本、利润等方面造成很大波动。
5. 在管理上, 亏损的矿山企业必然会
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安全投入的欠账, 进而导致安全隐患骤增, 安全事故不断。
6. 在经营上, 亏损的矿山企业还必然
会人心失稳, 纪律松懈, 最终导致企业长时期被迫停产整顿, 职工收入显著下降, 不安定因素上升, 甚至危及到社会的安全。
7. 从设备、设施的角度看采矿生产的
复杂性。采矿生产是由提升、通风、压气、排水、供电、供水、运输、凿岩、装药、分发、爆破、运搬、地压管理等等一系列生产系统所构成。如果由于某个“人”的某些“细节”的行为失当, 就会给其中的某一个生产环节造成问题, 即便是很小很小的问题, 轻的也会导致整个井下生产系统的运行不畅, 重的就会造成巨大而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8. 为了实现井下整个生产系统长期
的正常稳定运行, 消除安全隐患, 实现本质安全, 就必须关注井下生产过程中人的细节行为, 从人的细节管理出发, 狠抓落实, 常抓不懈, 使井下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并不断超越, 才能实现矿山井下采矿生产地长久安全, 为取得并保持最大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效果打好基础。
(三) 精细化管理思想略述
详细的精细化管理思想论述, 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专著来理解与掌握, 不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本文只是从总体上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大略做个阐述, 也就是把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本质略加交代, 以便为下文做些铺垫。
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本质, 不外“精、准、细、严”四个字。所谓精:就是是精益求精, 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最好, 做到极致, 挑战极限, 即不断超越自己。所谓准:就是决策正确, 数据准确, 追求精确。所谓细:就是从最小单元或元素抓起, 操作细化、管理细化, 执行细化。所谓严:就是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严格控制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概括来说,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以“精、准、细、严”为操作特征, 通过充分运用矿山企业的各种资源, 强化协作, 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系统管理方法。
二、“人”的若干行为细节分析
这里所说的“人”, 主要是从人的如下两个方面的涵义来阐述的, 其一是自然的、个体的人, 其主要表现是在思考与行为中以自我为中心, 为确保自己最大利益或生命的获得而千方百计而尽心尽力;其二是社会的、群体的人, 其主要表现是在思考与行为中以群体为中心, 为确保群体最大利益或生命的获得而千方百计而尽心尽力;需要必须说明的一点是, “人”作为社会的人时刻也不能漠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利益或生命, 而只是由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利益或生命此时已完完全全地融入于群体之中了, 此时正是所谓“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的状态。事实上, 不论是作为个体的人, 还是作为社会的人, “人”的行为细节都是非常之多的, 以至于不可尽数, 由于受学力与学术功底等各种原因所限, 本文只能就对于井下生产来说较为重要人的行为细节罗列于下, 以求教于大方, 以求抛砖引玉, 最终目的还是使“人”的能动作用得以全面且充分的发挥, 为企业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 “人”的年龄与人的行为
人所共知, 年龄过小 (不满16周岁) 或年龄过大 (超过60周岁) , 都是不适于从事井下采矿生产的;其主要原因, 如年龄过小还只是处于人生刚刚起步阶段, 不但在体质发育上不成熟, 精力上也还不能满足井下生产的实际需要, 阅历上就更缺乏历练;而年龄过大的呢, 体质上往往多病, 大脑反映慢, 行动迟缓, 遇到危机时多会由于处理失当而酿成不幸。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一些私企老板们的一致共性:胆子往往特别大, 发财梦也相当迫切, 行动上都很“果敢”, 甘冒天下之先。体现在用工管理上, 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视国家法律、法规如蔽屐, 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管是十三四的娃娃, 还是年届古稀的老叟, 都敢招进来为其所用, 结果是给地下生产埋下多重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 适时会酿出众多安全事故的“苦酒”来,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这些“苦酒”, 必然由酿造苦酒的人喝下去, 表现为给生产经营、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但众多而且重大的损失, 甚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二) “人”的学历与人的行为
虽然从事井下生产不是必须要很高学历的行业, 但对于一个优秀矿山企业管理者来说, 员工的学历依然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细节。就目前的所闻所见, 最适于从事井下具体生产的学历是那些来自合格的职业高中学历者, 不高也不低, 够用还不浪费, 而且还有职业基础;其次是那些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或一般的高中毕业生, 第三, 一定数量的工程专业的大、中专学历者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适当地聘用一些。如果只是招些小学毕业或连小学都未毕业文盲, 是很不适于从事井下生产的, 即使勉强用之, 从长远的管理角度看, 于企业弊端很大。
(三) “人”的嗜好与人的行为
虽然从事井下生产的不需要必有子期、伯牙之高品, 竹林七子之博雅, 但要让那些“嗜酒、嗜赌、嗜色”等等不良嗜好很深的人来从事井下生产, 并要求他们发挥促进生产、稳定安全的良好作用, 实在是犹如“与虎谋皮”之盼, 结果也必然是收“水中捞月, 缘木求鱼”之果, 或是, “望洋兴叹, 竹篮打水”了。对于不良嗜好很深的员工, 一是不可录用, 二是如果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录用了, 当用“快刀斩乱麻”之策, 尽早与之解除合同还他自由。当然, 如果其嗜好是良好的, 有助于井下生产的就另当别论了。
(四) “人”的心地与人的行为
人的心地, 简单地说就是人心的善恶。尽管在这个问题上, 连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们还没有最终探究明白, 还处于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境地, 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对个体的、群体的人的心地是否善良给予考察与运用。特别是对象井下采矿这样复杂、恶劣的生产工作环境的行业来说, 尤其需要对“人”的心地是否善良给予考察与运用。俗语云:心善者, 人长善之;心恶者, 人长恶之。故当去恶存善以求善果。
(五) “人”的勤奋与人的行为
如果说任何行业的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需要员工具有一种勤奋的爱岗敬业精神的话, 那么, 由于井下生产自身存在诸多的特殊性, 使这种勤奋的爱岗敬业精神就显得尤其必要。因为, 如果说一个员工在技术上的勤奋与好学更多地是体现在降低消耗, 提高效率, 增加产出, 减少损失等等经济方面的话, 那么一个员工在安全上的勤奋与善思, 就绝不不仅是体现在几个经济效益指标上面了。相反, 如果是一个在思想、行为方面都极其懒惰的员工呢, 能不在技术上马马虎虎, 在安全上粗枝大叶吗, 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 “人”的家庭与人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 家是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道避风港, 是人们精神领域的一把遮阳伞。所以在一个员工心里, 他每日每夜所必须面对的家庭状况如何, 远比他岗位上的事更要他牵肠挂肚, 辗转反侧;以至于萎靡不振、精神恍惚。比如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 孩子们的良好愿望, 多情妻子的美好梦想, 等等;作为一个为人子, 为人父, 为人夫的男子汉, 能不十分用心用情地给于考虑吗?虽然人们对于家的良好愿望, 几乎没有不是渴望家庭幸福和睦的, 但事实上呢, 由于各种生命机缘的难以把握, 而使家庭生活常常处在不幸不睦的状况下, 给人的心里带来许多隐忧。如果把这些隐忧带到工作中, 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 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下你的员工的家庭状况与心灵家园的, 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关爱, 这对于稳定员工的情绪,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化解员工自身解决不了的诸多棘手的矛盾与困难, 以及对激励员工自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七) “人”的性情与人的行为
性情是指一个人的性格与情调, 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别, 情调有低俗与高雅之分, 但事实上一个人的情调要远比这二分法发杂的多得多, 真的是所谓“人一上百, 形形色色”的;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能够长期、仔细观察每一个员工的性情, 可以发掘很多综合性的内涵来。如果再能够多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并寻觅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一个人追求什么, 爱好什么, 交什么样的友;如一个人是很大方的还是很吝啬, 是很讲义气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是是非分明还是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等等这些行为方式无不是其内在的心理表现或心灵反映。虽然作为一个个体的人, 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性情的, 但作为管理者, 却可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员工中其性情中真诚、善良的一面, 而减少或减弱其性情中阴暗的一面。
三、分析人的细节行为的现实意义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人的因素是生产力诸多因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它与其他因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不但是搞好生产的前提, 而且是搞好生产的目的。而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企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给予十分的关注,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对那些不属于“高层次技能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普通员工的关注同样十分迫切而必要。之所以这么说, 理由很简单, 就是每一个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细节,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语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无不是告诉我们细节在我们追求人生、日常生活、成就事业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从事井下生产的矿山员工来说, 对他们工作、生活中行为的细节进行关注, 其现实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不容忽视。安全高于天, 这句话的涵义, 对于从事井下生产的人来说, 其理解是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一次次惨痛事故者的身躯, 一群群化作敲打安全警钟的灵魂;一幕幕悲凄孤寂的发妻, 一声声诉说着他班前酗酒带来的不幸归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由“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 在“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中, “人”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人”的质量的好坏, 其重要一环, 就体现在“人”的行为细节中。其他几个要素要真的充分发挥作用, 也丝毫离不开“人”的作用的全面发挥。
总之, 关注从事井下生产的“人”们的行为细节, 并把这些细节中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企业所用, 对于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不断改善企业的质量品质, 使企业早日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 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河北矿业公司石人沟铁矿)
摘要:通过对从事井下生产主体“人”的行为细节的分析, 提高矿山各级管理人员对“人”的行为细节的认识, 从而引导管理人员从“人”的行为细节出发, 深化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加快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人性化、标准化建设速度。
【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推荐阅读: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06-19
如何加强企业资产管理07-18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10-01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及特殊经营企业监管10-06
加强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06-21
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07-10
浅论如何加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6-29
加强全员质量管理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08-12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控制管理的几点建议07-18
加强设备维修与管理,创企业最佳经济效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