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教案设计(精选8篇)
1.《元素》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理解元素的概念。2.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难点:元素概念。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2.《元素》教案设计 篇二
一、外观
交互设计作品最先传递给用户的是其外观元素, 用户看到后会产生“漂亮或丑陋”的审美感受, “轻快或沉重”的情感感受。外观在设计中主要包括布局、色彩、文字、形状以及质感等。
在进行设计之前, 我们必须清楚形式美的法则是什么。交互设计形式之一的网页, 它的用户界面展现在浏览者眼前的实际上就是物化界面 (纸张和图文信息) 的数字化 (电脑屏幕显示) 表现[1]。交互设计作品的形式美法则与其他设计作品基本一致,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常规的形式美法则对其进行交互设计。一般来说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和谐、对称、均衡、次序、层次与质感 (肌理) 等[2]。
外观通常包括了情感的内容。这个产品是古怪的还是严肃的, 实用的还是赏玩性的?外观能传递一些态度以及产品的内在含义:它是便宜或昂贵的, 简单或复杂的, 严肃或亲民的, 一次性或持久的, 结构是严谨的或随意的?
外观或视觉效果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现在很多设计师已经有意识地去思考什么样的设计可以传递给用户怎样的心理感受或是情感, 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拉近用户与电子设备的情感距离, 从而获得更多的目标用户群体。要想了解怎样能使人与产品产生情感互动, 就要先了解人们的情感形式。通过对人类情感的认知来考虑产品对用户情感的影响,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表现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 各种设计师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色彩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韩国, 颜色研究已经发展到以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为研究的重点。在韩国I.R.I色彩研究所的色彩印象空间中, 我们可以看到柔和与生硬组成的Y轴以及动态与静态组成的X轴[3]。以“干净的”感受为例, 它在印象空间中的位置位于以X轴为中心的中上部。
外观具有信息指示功能。交互作品的整体外观以及其中的每个具体对象的外表, 都可以指示用户如何行动以及如何与系统进行交互。作品的大小尺寸、形状, 甚至是移动设备的重量信息都可以让用户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硬件设备及交互软件产品。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Gibson (吉布森1904-1979) 认为外表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988年设计大师Don Norman (唐纳德·诺曼) 把认知心理学的运用拓展到了设计领域。他认为, 对象的启示性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 它启示用户应该如何与对象进行交互活动。一个椅子启示人去坐它, 是因为椅子的外形。一个按钮启示用户去按它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它移动的方式 (按下时按钮似乎变矮了, 手指离开按钮, 它又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一个杯子空的空间告诉大家可以倒入咖啡一类的液体进去。实际上, 这些对象的启示性是与周围环境、经验和文化相关的。你知道可以按下按钮, 是因为你之前有过按压按钮的经验。另一方面, 如果一个拉丁美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筷子, 他可能会迷惑如何用筷子, 而一个中国人就很清楚如何使用筷子。
二、动作
一个交互行为就是一系列的交流以及运动, 如我们讲话时声带会震动, 当我们发送电子邮件或是手机信息时, 手和手臂写或是敲击, 声音和数据就在两个实体之间运动。
人们用很多方式利用各种不同的产品 (从移动手机到电子邮件) 进行相互交流。这些产品以及用户使用这些产品时的行为模式都是交互设计师关心的问题。产品的工作方式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事实上, 所有的行为都是动作:运动分为态度、文化、个性以及语境。即使是像“走”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都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交互设计师必须理解各种各样的动作方式。甚至像压键盘按键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有些老年人和残疾人做起来都很困难。通常, 用户仅用手指点击鼠标,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触发了一系列行动或反应。
在交互设计中, 动作的设计是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理论上说, 任何交互行为发生时, 都可以加入动作或动态效果。常见的动态效果有以下几种:页面切换、动态导航、等待载入动画等。
振动, 不是用户做而是设备做的动作, 是比较特殊的, 现在它已经被交互设计师广泛使用。当用户点击一个按钮时, 智能手机这种电子设备会轻微振动, 确认用户已经输入了一个字母。振动还用于提醒用户手机收到短息、电话或是社交APP的新信息等一切需要提醒用户的场合。振动类型主要有两种, 打字振动与信息提示振动。两种振动的幅度与频率都不相同, 前者振幅较小频率较快, 后者幅度大而频率低。从这个角度看, 交互的方式从视觉扩展到了触觉。
三、声音
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IT领域, 声音是多媒体中的一种媒体。在各种交互设备中声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视觉相比, 声音在交互设计中运用较少, 但作为警示音和环境改变提示方式, 声音仍然是重要的元素之一。
声音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 必须根据各种信息的特点配置合适的声音效果。想象一下, 应该不会有用户希望手机收到电子邮件的时候会发出大声尖叫。
声音由音调、音量、音色/音质三个部分组成, 且都能被设计师进行设计。不同音色的声音即使音量和音高相同, 演奏效果也很不同, 正如中间C调在一个喇叭和一个钢琴上演奏的效果。
在交互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 即使是使用一点点的声音也可以使设计师设计出具有重大差异的产品。另外, 声音效果的使用要适当, 音量过大、音调过于刺耳都会让用户和周围的人们产生烦躁的情绪。
声音还具有交互能力, 它可以离开其他形式的信息 (如图形和文字) 而对用户进行信息的反馈, 用户也可以通过声音界面进行操作[4]。交互设计中的声音一般可划分为“声音映射”、“语音交流”与“语音识别”三类。语音映射是运用较多的一类, 各种提示音就是语音映射的运用。例如, 将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用作来电铃声, 轻轻的“滴”声是短讯提示音, 滴水声是微信提示音等。语音交流实际上是以语音的输入代替以往的文字符号输入。语音识别和语音交流是相互配合使用的。但是声音元素在手机中的使用率较低, 多数是有功能障碍的用户在使用。
四、空间
运动一定是发生在某一空间中的, 可以是在一个空间内的移动, 也可以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空间中。交互行为是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进行工作与传递信息的。
大多数时候, 交互设计工作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同时实现。用户可以在空间 (物理空间) 中做一个手势, 如旋转音响上的旋钮, 即可以在电子屏幕 (虚拟空间) 上看到旋转动作的结果。你可以让音乐从你的计算机 (虚拟空间) 中通过音响传递到物理空间中。
多数情况下电子屏幕显示的三维空间是人为模拟出来的。我们知道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呈现出的图像应是二维空间的, 但是很多时候用户感觉那个屏幕呈现出的是三维空间的。这种三维空间就是人为模拟出来的。这种模拟三维空间的理论基础就是透视法则。在一个二维空间, 对象能出现如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就是制作者利用X (高) 、Y (宽) 、Z (深度) 轴的透视法则来实现三维效果的。
在很多交互运用中, 三维空间的运用是比较有限的。如在网页设计中, 三维空间运用中的Z轴相对较浅, 多是运用阴影、色彩、渐变、高光等光影效果模仿出真实世界的对象[5]。
设计师在进行交互设计时, 可以从视觉感受出发, 灵活运用比例、结构 (布局) 、尺寸、形状、重量、颜色 (色相、亮度、饱和度) 等元素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考虑到听觉感受甚至是触觉感受, 把声音、动作与空间等设计元素运用到交互产品设计中。
摘要:交互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与其他设计领域不同的是, 交互设计作品的基本元素主要是各种虚拟元素, 载体是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元素包括作品的外观、动作、声音以及空间等四个方面。交互设计要求作品外观不仅要有美感、要包含一定的情感, 并且还要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设计师在进行交互设计时, 可以从视觉感受出发, 灵活运用比例、结构 (布局) 、尺寸、形状、重量、颜色 (色相、亮度、饱和度) 等元素进行设计, 同时还要考虑到听觉感受甚至是触觉感受, 把声音、动作与空间等设计元素运用到交互产品设计中。
关键词:交互,设计,外观,动作,声音,空间
注释
1[1]董海斌, 王丽梅, 孙浩章.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平面视觉元素[J].包装工程, 2010 (04)
2[2]王力强, 文红.平面色彩构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M].2002.16页
3[3]韩国I.R.I色彩研究所.给设计师的专业配色图典[M].李红姬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15页
4[4]周睿, 王蓉.手机的声音交互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 2007 (09)
3.把握书籍版式设计“三元素” 篇三
版式设计如同绘画之构图和书法之行款,同样是在二维空间经营位置。设计者依据原稿对版面空间分割做出判断,在处理“排什么”和“怎样排”之前,首先应把握版式构成的三元素,即版芯与版面,排式与分栏,字体与字号。
版芯与版面。版芯是版式构成的框架,它直接影响版面的容量和视觉效果。版芯又称版口,是指期刊正文版面容纳文字和图表的面积。版芯四周留的空白要适当。艺术类期刊版芯可略小,四边留白多,版面空灵。但空白留得过大则版芯面积小,图文容量相对小。科普期刊的读者一般较少在版面上作批注,所以版芯可稍偏大,藉以扩充版面,增加信息量。
版芯应有页眉(亦称书眉)、页码与页脚。页眉一般定位在每页版芯的上白边,以标明刊名或章节标题,与此相对称的还有一条下压线,称页眉线。页眉在版面上一般是水平横置,也可垂直竖置,横置与竖置均依设计者而定。页码是指期刊每一页的顺序码,用阿拉伯字体编号。页码可位于页眉,也可位于页脚(下白边),无论居上或居下,均应居于版面外白边即靠切口之处,以便于读者查找。页脚的功能与页眉无异,但表现形式较页眉活跃,同样也可标明刊名与章节。设计者可依据不同风格的期刊来确定。
线条对于版式设计的意义相当积极。利用线条的粗细、竖横、直曲、大小、虚实、疏密的对比,使版面新颖活泼有张力。
排式与分栏。排式与分栏是期刊版式中最具视觉冲击的板块结构,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排式指正文的字体与行文的排列方式。古籍线装书大都采用直排,这是沿袭了书法行款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法则。但期刊的正文则通用自左而右横排,以适应于人眼的生理机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据实验报告,每行文字宽度超过120毫米时,阅读率降低5%。因此,字行宽度应控制在80毫米~105毫米为宜。科普期刊多为16开本,版芯宽度较大,文字不宜排通栏,设计时可缩短字行宽度;将正文分为双栏或三栏。科普期刊文章的篇幅一般较小,采取分栏的排式可调节活跃版面。如文章篇幅较大,可采用双栏形式,再利用小标题将正文分段,以驱散阅读疲劳,在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章篇数较多的版面,偶尔将一篇文稿设计成竖排亦可调节视觉,活跃版面。此外,图表在专业期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设计者可将图表内容进行文字化的逻辑处理,归纳为不同的信息类别后,再决定所需的栏数和行数。最后将这些归类的信息在版面上合理布局,使之图文协调。排式与分栏力求板块清晰,线条流畅。
字体与字号。字体不仅体现刊物的内容,而且是版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合理的字体设计应该是符合艺术形式规律的。不同字体的汉字形态各异。宋体、正楷、黑体、仿宋体的使用频率较高:宋体清晰悦目,端庄秀美;正楷刚柔相济,活泼自然;黑体浑厚凝重,粗壮简洁;仿宋挺拔秀丽,起落有致。另外还有书法体如洒脱飘逸、张弛有度的隶书和古朴大方、刚劲挺拔的魏碑等。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将许多字体推到了读者的面前:雅致晶莹、饱满温和的琥珀体;敦实有力、气质独特的综艺体以及婉转秀丽、圆润柔和的圆线体等。
字号指字的大小。传统的铅排活字将字的大小分为1号、2号、3号等等。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手动照排,到80年代中期的激光照排以及90年代桌面出版系统的面世,传统的字号已不常用,取而代之的是用“点”(Points)量度字的大小。“点”又称为“磅”,一英寸约等于72点,亦称72磅,折合为25.4毫米。标题一般大于14点(相当于传统的老4号以上),正文则小于14点,一般用9点或10.5点(相当于传统的新5号、老5号)。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随着信息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书籍的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电子媒体以新兴的姿态出现,以具有传统书籍无法具备的互动性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大有取代传统书籍的趋势。人们对书籍的审美观念在悄然地变化着。面对新媒介的挑战,探寻书籍设计的新思路是设计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未来的书籍设计发展中,唯有做到书籍的内容与形式、视觉经验与心理定向的统一,才能促进人与书的情感交流,体现书籍的整体美。
4.《元素》教案设计 篇四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而且包括科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认知理论中存在两种不同层面的思想,行为主义理论(经典的认识论)的观点和建构主义(问题解决的观点)的观点。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学习方法即建构主义的方法论,但不等于全面否定行为主义理论,传授法仍然是学校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非此即彼。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主要采用探究加传授的方法,经验的获得是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观察实验、分析推理而形成,对氯气与水反应和氯水漂白的原因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变结构性质用途这种学科逻辑体系为用途性质应用体系,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教材总体上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所淡化,在情景设计中从具体生活应用入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典型,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念。
本节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第一课时,在此以前学生已学习过基本理论中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运用这些理论理解有关反应,可促进学生对非金属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漂白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氯气发现的科学史学习教育学生科学研究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的方法论在在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从氯气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以及氯气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正确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详细)
[背景动画(]导入)→[学生活动] 课本科学史话,讨论思考与交流。→[总
结]→ [情境投影]→ [学生讨论、思考交流]→[视频投影]→【思考分析】→[讨论总结]→课堂总结,练习和思考
{
五、教学过程(教案,详细)
[背景动画] 波涛澎湃的海洋。
[讲
述] 提起浩瀚的海洋,人们常形容她为“地球上最大的聚宝盆”。海洋中不仅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海水中还含有品种繁多的盐类而且数量巨大。人类很早就知道海水晒盐,海洋中的NaCl的总量可达4亿亿吨。人需要经常补充一些食盐以保证体内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发挥,打点滴用的生理盐水就是含NaCl 0.9%溶液。
[引
入] 除了NaCl外我们还了解那些物质中含有氯元素?(包括生活用品)[回
答] 盐酸、氯酸钾、四氯化碳、聚氯乙烯、氯化铁等氯化物、某些农药、84消毒液等。
[教师活动] 书写盐酸、氯酸钾、氯化铁、四氯化碳等物质的化学式比较化合价。自然界中氯的化合物以-1价的氯离子最为常见,这是因为氯原子最外层是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学生活动] 书写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
[过
渡] 虽然自然界中有大量的氯元素,却没有单质的氯气,关于氯气的发现过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科学史话,讨论思考与交流。
[学生活动] 阅读并交流讨论。
[总
结](1)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2)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副
书]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情境投影](1)2007年初姜堰桥头农药厂发生Cl2爆炸的场景图片。
(2)(文字资料)2007年春节刚过,我市桥头农药厂发生特大液氯罐爆炸事故,远在姜堰城区的建筑物顶上可看见: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喷向空中,时值西北风,氯气迅速沿地面向东南方扩散。伴着刺鼻的气味,工人的眼睛也熏得睁不开。闻讯赶来的消防队员用水枪喷射某稀溶液,将附近居民紧急疏散到上风方向。
[教师活动](1)展示氯气样品。
(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氯气的认识。
[学生讨论] 氯气是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
[思考交流](1)如何闻气体的气味?
(2)氯气有毒,而人每天又必需摄入一定量的NaCl,氯气中的氯与NaCl
△ 的氯有何不同?
[过渡引入] 氯原子最外层是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即-1价的氯离子。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学习金属时我们知道,金属的通性之一是和非金属反应。作为典型的非金属单质Cl2,和金属反应时有那些特点呢?
[演
示](1)钠在Cl2中燃烧
[视频投影](1)铜丝在Cl2中燃烧
(2)铁丝在Cl2中燃烧
[学生活动](1)描叙这三个反应的现象
(2)写出这三个反应的方程式
[点评过渡](1)反应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2)方程式书写注意点:Cl2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铁氧化到+3价,而盐酸与铁反应时,H+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即生成FeCl2。
(3)在这几个反应中Cl2均作氧化剂,正如这些金属在氧气中燃烧,一些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如H2、P等也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这些物质能否也在Cl2中燃烧呢?
[演示实验] H2在Cl2中燃烧(该实验Cl2为预先在实验室制备,H2由启普发生器当场提供,为防止污染,可在集气瓶旁挂一蘸有碱液的毛巾)。
[学生归纳] 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
H2+Cl2====2HCl
[现象点评] 烟与雾的区别。
[思考讨论]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任何剧烈发热、发光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 H2在点燃前需要验纯,否则易发生爆炸。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能否发生爆炸呢?
[演示实验] 在Y型管两支管中分别加入少许KMnO4 和Zn粒,迅速加入几滴中等浓度的盐酸,塞上塞子,用点燃的镁条光照。
[思考分析](1)爆炸的原因: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投影介绍] 工业制盐酸的方法及流程图。
[情景设计] 2007年6月6日南昌发生一起儿童游泳集体Cl2中毒事件,原因„„ [教师引导] Cl2有毒,为什么还要同入游泳池中?
[学生回答] 给水消毒
[教师讲述] 很多自来水厂也用Cl2杀菌、消毒,我们偶尔闻到自来水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氯气有毒,为什么还能加如自来水中,或者说起消毒作用的是本身吗。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消毒的自来水中的最终应转点燃 化为无毒的物质。同学们能设计什么实验方案来探究这些问题吗?
[投
影] 请同学们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
Cl2分子本身能杀菌、漂白吗?
[讨论假设] 将干燥的红色布条分别防入干燥的氯气和氯水中,观察布条是否褪色。如果布条都褪色,则Cl2分子本身能杀菌、漂白,但不能证明Cl2与水反应;如果布条在干燥的氯气中不褪色而在氯水中褪色,则Cl2分子本身不能杀菌、漂白,而Cl2与水能反应且产物能杀菌、漂白。„„
[演示实验] 将干燥的红色布条分别防入干燥的氯气和氯水中。氯水中有色布条褪色。[教师板书] 结论: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分子。
[提
问] Cl2能与水反应,可能有哪些产物,请设计实验证明。[学生讨论] 氯水中有H+、Cl-。[学生方案](1)用石蕊试液证明有无H+
(2)用AgNO3 和稀HNO3检验Cl-
[学生实验](1)用一支试管取新制的氯水中1~2mL,滴加石蕊试液数滴
(2)取新制的氯水中1~2mL,再依次加入2)用AgNO3 和稀HNO3 [实验现象](1)新制的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讨论总结] 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有Cl。新制的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变红是因为有H+,为什么又褪色?
[回
答] 褪色是因为有另外一种有漂白性的物质。
[提
问] 新制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因为有另外一种有漂白性的物质生成,而不是HCl的性质。用实验证明.[学生回答] 用盐酸和有色布条做对比实验。
[学生实验] 在盐酸溶液中加红色的有色布条。盐酸溶液不能使红色的有色布条褪色。[教师归纳] 氯水具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分子本身,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板
书] Cl2+H2O====HCl+HClO [学生阅读] 课本第84页,关于HClO的性质。
[投影归纳] 次氯酸的性质: ①很弱的酸性、能微弱电离出H+和ClO-
②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③不稳定性:2HClO====2HCl+O2↑ [提
问] 新制的氯水中有哪些成分? [回
答] 有H2O、HCl、HClO
光 -[点
评] Cl2溶于水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新制的氯水呈浅绿色是溶有未反应的Cl2分子。生成的HCl全部电离而HClO部分电离。
[投
影] 新制的氯水:H2O、Cl2、H+、Cl-、HClO、ClO-、OH-(极少)
久置的氯水:H2O、H+、Cl-、OH-(极少)
[思
考] 既然Cl2与水反应能生成两种酸,那如果改用碱液,吸收的量是否会增大,请以NaOH为例试写出Cl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投
影]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 OH====Cl+ClO+H2O -
--[投
影] 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7.5% „„;本品能漂白织物,清除血渍„„
[小
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在我们身边大量存在的氯元素,重点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和金属、非金属以及水的反应,探究了氯水的成分和漂白性的原因。
[思
考]
1、氯气能和铁反应,为什么液氯还能用铁罐储存,储存中有什么注意点以免发生爆炸? 2、2007年初姜堰桥头农药厂发生Cl2爆炸事故,消防队员用水枪喷射某稀溶液,请问是什么稀溶液?
3、假如哪天我们不幸碰上了氯气泄漏事故,请问你该怎么做,如何进行自救?
[学生讨论]
1、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氯气和铁不反应。
2、稀碱溶液。(教师补充:NaOH腐蚀性太强,可用稀纯碱溶液)
3、报警,向逆风且地势较高地区转移,用湿毛巾(或蘸稀纯碱溶液)护住口鼻。(教师补充:到安全地带后好好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以及及时就医等)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氯气消毒有哪些不足,饮水消毒有哪些方法?
五、教学反思:
实验教学是本节课的突破口,氯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在课堂实验中有效防止氯气污染对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自制的简易通风橱,效果较好。另外增加了学生探究实验,师生互动,学生思维活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的。据课后调查,学生对这种方式非常欢迎,本人感觉在平时教学中每节课都这样边讲边实验探究条件不许,但我们可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多搞几次,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案举例】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3、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方式: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对问题的探究,去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展示]海水晒盐图片。
[讲述]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板书]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过渡]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氯,那么,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0页的科学史话。
[思考与交流]
1、你从这一史实得到什么启示?
2、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根据史料,总结出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板书]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展示]一瓶氯气。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板书]
1、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有毒气体 [提出问题]对于有毒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
[学生活动]参照课本P71图4-15,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闻气体的方法。
[过渡]我们知道元素的性质由结构所决定,大家能否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氯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说明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讲解]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板书]
2、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铁丝、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图片,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
1、这些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何?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3、氯气和金属的反应有什么规律?
[小结]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过渡]氯气能与金属反应,能不能与非金属反应呢? [演示实验]H2在Cl2中燃烧。
[描述实验现象]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有白雾形成。
[讲述]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称为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以与磷、碳等非金属反应。[板书](2)与H2等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 [讨论]金属、非金属跟氯气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氯气的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在这些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氯气在反应中都是氧化剂,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展示]一瓶氯水溶液,并建议学生闻氯水的气味。
[学生活动]闻氯水的气味后回答:有时打开水龙头也会闻到这种气味,难道我们喝的自来水就是氯水?
[讲解]因为很多自来水厂都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我们所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提出问题]氯水呈什么颜色?说明有什么微粒? [学生回答]淡黄绿色,说明有氯气分子存在。
[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的过程,是简单的物理过程吗?会有怎样的反应发生?
[学生讨论](1)假设Cl2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2)假设Cl2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可能会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实验验证](1)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Cl—。(3)加Zn粒或Na2CO3粉末检验H+。[实验现象] 实验(1):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实验(3):有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酸性较强的含氯物质,应为盐酸。[初步得出结论]氯水中含Cl2、H2O、H+、Cl—。[提出疑问]石蕊试液为什么先变红后褪色呢? [学生猜想](1)溶液中有盐酸,是不是盐酸使石蕊褪色呢?
(2)Cl2中氯是0价,而HCl中氯是-1价,则氯气与水反应后还会有氯元素显正价的物质生成。氯气有强氧化性,使石蕊褪色的物质是不是氯气?
(3)氯水光照产生氧气,而氯水中Cl2、H2O、H+、Cl—都不可能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氧气,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应该有一种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物质。[实验验证](1)一张干燥和一张湿润的红纸分别投入两瓶干燥氯气中。(2)取一张红纸,湿润一半投入一瓶干燥氯气中。[实验现象]干燥的纸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纸条褪色了。
[得出结论]使石蕊褪色的物质不是氯气而是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次氯酸(HClO)。
[板书](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小结]氯水的成分:Cl2、H2O、HCl、HClO。
[讲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容易分解。[动画演示]氯水见光分解。[设问]我们能否归纳出次氯酸有什么性质?
[板书]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性(杀菌、漂白)、酸性。
[引申]因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有杀菌消毒作用。此外,HClO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棉花、纸张的漂白,所以在棉纺厂、造纸厂里都用到氯气。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氯气还有哪些性质的用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研究性课题)
1、了解在家庭利用自来水浇花养鱼时通常采取何种措施?并分析其原理。2、2004年4月15日,重庆市江北区重庆天原化工总厂一个储存有13吨液氯的车间发生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重庆市区15万人被迫进行大转移。当氯气泄漏时,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手段逃生?
3、通过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5.表演元素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 有机天性解析、创作天性与表演(40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机天性的释放,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作天性,使学生在舞台上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自由、松驰的生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演观。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什么是天性?
“天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之初并无善恶这样的道德概念,也没有因道德、法律、约定俗成的禁忌。然而随着人逐步的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各种束缚,使人不能在他人面前真实的表露自我。演员表演是“当众孤独”的,需要能够挣脱各种束缚真实、自如的表演,对人的天性的回归就将是摆在演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2、什么是有机天性?
天性加上有机两字就使它变得不同,有机是指有意识的并赋有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因此这里的有机就带有技术技巧的色彩。有机天性就是合理的赋予逻辑的运用技术和技巧使演员的自然天性回归。
3、怎样有机的解放学生的天性?
解放学生的天性就是使学生在舞台上回归自然状态的“自我”。初上舞台的学生往往因为心有杂念而紧张,从而表现出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面红耳赤、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不正常的状态。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舞台上放松呢?上台以前必要的热身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适当的调整呼吸可以使心率趋于正常,心境趋于平静。上台以后注意力的集中可以排除心中的杂念,并使头脑清醒保障条理、逻辑的完成舞台任务。
注意力集中为什么能够排除杂念呢?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一个瞬间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人十分专注于一件事往往忽略身边发生的其他事情。因此如果把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瞬间所需的注意力清晰合理的安排好并连接成不间断的线,那么演员的杂念将无隙而入,这就保障了演员始终处在表演状态而不会跳出。
到达注意力集中,需要上台以前保持心境的平静、头脑的清醒,并反复梳理默忆需要表演的每个环节乃至细节。熟练是增强自信的好方法。上台后认真执行每个表演环节乃至细节,并梳理默忆下一表演环节和细节。可逐步达到“目中无人”的境界。
二、课堂实践:
梳理练习——通过用意念带领肢体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专注,并放松肌肉。破相练习——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将自认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由于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会展示,以集体方式打破心中禁忌。
肌肉放松练习——通过寻找多余的紧张肌肉的方式,使学生提醒自己肌肉放松,找到合理的舞台姿态。
冥想练习——通过冥想使学生进入自我想象的催眠状态,放松自我。
三、作业及习题:
1、天性和有机天性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解放天性?
3、注意理集中有什么作用?
4、每天早晚将梳理练习、冥想练习作各作一遍。
5、随时做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单元
舞台行动(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舞台行动的概念
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这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意志的支配,二是要有目的性,这两点很重要,这是区别于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行为。行为是人的行动的一个抽象和概括,他是对很多的行动的抽象和概括,然后总结出来的一个概括性的东西,比如说某某同学忠厚老实,怎么来说明他忠厚老实呢?因为是通过他一系列的活动,他在某个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是这样的,最后通过总结概括出来后,认为该同学在行为举止上比较忠厚老实。另一位同学比较圆滑事故,这都是经过了总结抽象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说,日常生活中人每天都离不开动作,为什么单单说戏剧是一个行动的艺术,演员是一个动作大师,在舞台上演员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在进行着活动,去行动去动起来的,这是戏剧的一个特点,我们把这个动作,分一分类,那么我们刚才说亚里士多德说的
它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方式是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是行动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动作是具体完成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现在把动作进行一下分类:大的来说,动作分两类: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细分的话分为五类:一是纯粹的外部动作,就是你的肢体上的,如打个喷嚏,挠个痒痒,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二是性格化的动作,这个人物身上所独有的,如有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某些习惯,拿手绢擦汗啊等,性格化的生活习惯所带出来的;三是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比较鲜明的是西方的戏剧或是中国戏剧里出现的小丑的角色,先上来一个小丑,先对剧情的背景进行一下介绍,他的动作完全就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还有一种是帮助剧情发展的,如雷雨里,有几次的铺垫,说花园里的电线走电,说家里的老黄狗给电死了,他这些都是后来剧情的发展进行铺垫,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为了这个大悲剧的结果进行的铺垫,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没有实在的意义;四是内心动作,也就是心理活动,心理动作分两种:一是心理自我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心斗争,如我要不要去等?二是与他人的,这是一种判断的,如他这样说什么意思等?五是静止动作,静止的动作其实说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外部的静止,没有语言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应该有内心活动的,纯属静止的动作如发呆,这种可能属于完全静止的动作。动作还可以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实际来说,不管是外部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都是心理动作的一个外化。
2、舞台行动的三个特征:
一、直观性,它是活生生的展现在舞台上的,如走过去喝杯茶,具有
一定的直观性的;
二、揭示性,就是人的行动人的动作都是去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的,揭示人物的动机的,我们刚才讲过,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有目的所采取的手段,现在展现在我们和观众面前的只是那些手段,比如有人想无端请假,会找出许多理由来做,这都是手段,达到目的,出去玩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这个外在现象,如脸红,眨眼睛等的内心不安,通过这些来揭示他在撒谎的行动,通过现象看本质;
三、流动性或运动性,人的动作和行动不是割裂开的,都具有连续性,这个动作接上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又连接下一个动作,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一个动作可以是孤立的,以上就是舞台行动的特征。
3、行动的三要素
行动的三要素可以分为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做——目的 怎么做——适应
一、做什么:指动作的任务,即此时此刻要做什么?人们的动作总是在一定的推动下完成的。任务是动作的依据,同时又推动着动作,演员为完成任务需精心准确地去动作,任务是激发演员积极行动的动力,不同的任务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动作。善于准确而富于想象地抓住剧作提供的任务,是正确表演,正确行动的前提。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是天性,然而演员要将角色做什么化为演员的第二天性确要难得多。演员要通过艺术想象与信念等元素,将角色的艺术转化为 演员的艺术,将角色的行为动机转化为演员内心的行为动机。将角色的动作转化为“演员——角色”的动作,将剧作家文学描述或蕴含于台词中的
动作转化为活生生的戏剧动作。
二、为什么:指动作要达到的目的。任何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目的。动作的目的不同,动做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也相应不同。
三、怎么做:指动作完成的主要内容以及方式。为了完成任务(做什么),必须采取的动作与方式,而这又必须根据动作的目的(为什么)。怎么做还必须依据具体的规定情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任务关系将导致不同的动作内容和方式。怎么做还必须根据人物的性格,不同的人物完成同样的任务将会出现不同形态。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儿》的信中指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实际上,展示在观众面前最直观,最细微,最具体的是“怎么做”的方案,从而体现出“做什么”,“为什么”。
4、行动三要素的重要性
演员在表演时,如果不能找到或者抓不住自己行动的任务,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陷入直接表演热情,或者直接去表演形象,所以,抓住行动首先是要抓住“怎么做”。同时演员的想象,演员的功力,演员的魅力主要通过怎么做体现出来的。演员主要通过“怎么做”来施展英雄之用武之地。不同的演员在分析同一个剧本的同一人物时,对“做什么”,“为什么”往往大同小异。而“怎么做”却完全不同,显示出艺术之高低。人物的“性格化”往往也是通过“怎么做”来体现的。
促使行动者去做什么当然是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行动的目的是演员创造出来的,应该是能够促进角色在舞台上活起来,使演员真正地行
动起来。
在行动中要怎样做----适应,就有所不同了,尽管演员可以争先设计自己怎样去完成这一行动,但是这种争先的确定,往往是有条件的。因为,演员不能完全了解在行动的过程中他将会遇到些什么样的阻力和障碍,而最主要的是,对于将如何对待自己由于种种原因演员所设想的完全可能被打破,所以演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应,要打破这种按部就班的模式,要随着对手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所以,演员在自己准备角色时完全可以寻找出角色的行动任务和目的,即确定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但是,如果在自己事先准备工作中,就完全确定了要怎么去做,准备好了说话的语调、主势和表情、只是按照一种模式表演的话那往往是适得其反。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必须首先抓住人物的行动。但是任何一个行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进行的,规定情境对行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演员在创作中就必须了解规定情境在人物形象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规定情境与行动的关系。
动作的三要素是紧密相关,联成一体的,是构成动作的,不可分割,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课堂实践:
1、单人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什么是舞台行动及其特征?
2、舞台行动的三要素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3、单人行动小品。
第三单元
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的基本概念及诸环节,掌握并熟练的运用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舞台判断
舞台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在接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后才产生思想情感交织的思维活动。舞台上的规律也是一样。演员在舞台上要注意对手的一切行动和语言。演员要对发生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小变化、小细节作出反应。演员运用“内心独白”规范人物的思考,并组织成不断的线。不论在说出台词时,或停顿时,还是在倾听对手台词时,都在自己内心里即兴地产生出无声的内部语言,这种内部语言具有片断的不完整的性质,有时是一个短的词组,有时甚至是一个词、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并非必须有完整的语句形式,并且要防止事先写好大段独白,在表演时无声地背诵,而应当即兴创造,相对固定,在演出中生动灵活地再现这些思考判断过程。潜台词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的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它在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潜台词„„就是使我们说出角色台词的那个东西”。
潜台词存在于一切台词之中。一句简单的话就可能有多种潜在意思,即所谓“弦外之间”、“言外之意”。当人物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他的台词与潜台词是一致的。当人物采取曲折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他的话中就有了“弦外之间”、“言外之意”。
2、舞台交流
舞台交流与适应:指在舞台上演员与演员之间真实的互相影响。交流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和信念、注意力、真实、感觉、行动等各种活动统一于表演艺术领域中,是由心理到形体组织起来的活动。演员在舞台上最直接的行为就是交流,观众在台下看到的是演员与其对象相互传达内容的这一过程,要想真正的感染观众,就必须真实的感受到对象对自己的刺激和态度,再通过自己的态度和思考反射出去,当演员做到了真听、真看、真感受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交流。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传接球一样,要接住对手丢给你的球,首先要看到,从视像到行动一定是经过你大脑思考的,相对的要对手接住你的球也是这一过程,那么就是怎样使你的对手注意到你,形成没有间隙的默契。“所谓交流就是有对象的表演,就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相互给予与接受,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对象之间的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在舞台上要做到与对手真正的交流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你有坚实的表演素质基础,这是日积月累的,做好一切基础训练才能实现舞台上真实的交流,这对演员塑造人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堂实践:
1、舞台判断练习
2、有机沉默练习
3、双人少言练习
4、双人交流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什么是舞台判断?
2、什么是舞台交流,有哪些环节?
3、双人交流小品。
第四单元
观察生活小品(6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学会并自觉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初步建立表演是塑造鲜活人物的理念。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生活与艺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不管艺术的发生学里讲艺术是劳动产生了艺术,还是祭祀活动产生了艺术,总之艺术是和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它既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它反映的内容又是人的生活。它们的关系既是艺术的源头,又是艺术反映的对象。作为戏剧艺术、表演艺术同样的是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戏剧艺术是最贴近生活形态的一种艺术门类,它和生活最接近最具体,最容易在欣赏
这种艺术的时候去关照自己的生活,拿自己生活中的与舞台发生的事情去对照比较评判,包括舞台上反映的戏剧艺术在观众中产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也是遵循着生活的规律。
2、观察生活练习
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汲取与集中生活素材、提炼人物的鲜明特征、明确具体的规定情境,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不要随意胡造。要在真实生活的引导下去产生合理的想象、去充实和丰富矛盾冲突、去组织人物行动、去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联系可以有音乐、效果等其他表现手段的运用,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完整性。
二、课堂实践
1、模拟人物
2、观察生活小品
三、作业及习题:
1、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2、观察生活的要点是什么?
3、观察生活小品。
第五单元
小说片段(24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文学人物形象,并了解如何改编小说,逐步从我演我过渡到我演他。
一、教学内容:
通过小说片断的排演,使学生在正确的表演理论的指导下,初步
掌握分析剧本、分析角色以及构思角色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包括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外貌特征),掌握表演的风格体形感、节奏感。学习掌握各种表演的方法与技巧,(包括台词处理,动作选择,道具运用,形体表现,舞台调度等),为创造完整的作的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的专业技能:
1、能够初步的掌握剧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2、能初步具有分析与构思人物形象的能力。
3、能初步感受和掌握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特征。
4、能按照小说所提供的规定情境,根据角色的任务与同台演员共同完成角色的创造,并通过角色的舞台行为体现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5、学习并初步掌握表演的基本技法——渲染、冲突、对比、呼应、重复、衬托、层次、强调、细节刻画等。
二、课堂实践:
1、小说片断的改编与排演
这是片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小说与剧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通过小说的改编和排演,可以让学生借助小说详尽生动的情节描述和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丰富、立体且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戏剧情节的结构,清晰的感受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过程,从而在第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自我构思人物、构思情节进行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在小说的一定制约下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小说片断的改编和排练是
正式进入剧本排演的一种必要的准备和专业的训练,它可以让学生逐步熟悉和适应怎样通过人物的行动、人物的独白和对白等语言形式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所选择的小说片断,应具有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具有较为强烈和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发展具有连贯性和动作性,人物的性格较为鲜明、突出,有较好的人物语言基础,能够给演员的表演创作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行动空间。
三、作业及习题:
1、如何做人物小传?
2、改编一个小说片段。
贯穿于二——五单元的理论基础:情境与动机(48学时)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感受规定情境并在规定情境下有机合理的行动。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情境与规定情境
戏剧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之一就是:戏剧中的人总是处于情境之中的。情境可以激发人物行动,改变人物关系。情境又是 人物性格展示的平台。那么情境包括什么呢?情境就是人物所处的情势和境况。规定情境则是规定好的情势和境况,除此之外还包括演员和导演合理的想象给予补充的部分,以及演员在舞台上要注意的一切事项。
假使是使学生相信规定情境的有效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称之为“有魔力的假使”,说它有魔力其实是使学生相信规定情境,以“假使我就是我会怎么样?”从自我出发感受规定情境,对规定情境的真实感受又激发学生加深了信念感。
2、动机与动作
警官总要寻找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如果没有合理的犯罪动机将很难认证犯罪事实,可见正常人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动机是行动的驱动力,行动时动机的外在表现和执行手段。动机产生于情境,并对情境有反作用。
二、课堂实践:
1、感受练习——通过对多种不同情境的感受练习,培养学生的信念感。
2、无实物练习——通过对虚拟物品的模拟练习,建立学生的信念感。
三、作业与习题:
1、什么是规定情境?
2、动机与情境的关系如何?
6.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六
知识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是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第一课时涉及的主要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以及原子结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规律,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基础。考虑到新课改的要求,本部分内容有所降低,只是介绍了电子层的概念,对于排布规律示作介绍,但为了便于教学以及学生对以后知识的理解,可作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排布规律。元素周期性的教学要注重“周期性”的理解,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尽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从认知思维特点上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元素周期律”理论性强,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重点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数据分析比较,总结归纳。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讨同一周期中,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呢?又是如何从金属性很强的碱金属变化到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元素周期律。【设计意图】:直接由学生已学知识元素周期表及族内元素性质变化导入到元素周期律,既直观又形成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新课:
【问题1】.我们如何研究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回忆、再现这几个元素族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理解:寻找元素间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必要性。思考:如何找到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设计意图】:做好知识的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明确本节研究的内容。
【讲解】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元素周期律,还是要先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基础知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就先来回顾一下电子层的含义并介绍其表示方法,然后。【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书P13 图1-7),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
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 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问题2】.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们以前18号元素为例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前18种元素的性质,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呢? 1 2? 3? 【科学探究】学生完成课本14页科学探究的表格1,写出元素周期表1-18元素符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教师活动】把15页的表格2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分析】:1—2号元素,从H到He只有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到2个,而达到稳定;3—10号元素,从Li到Ne有2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11—18号元素,从Na到Ar有3个电子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目由1个增加到8个,而达到稳定结构。
【教师】完成表格2中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讲解]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除1、2电子层数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8的变化,对于行与行之间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就称作周期性变化。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且具有其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现象或者事件,具有其规律性或者是周期性变化的。例如,在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周一到周日七天为一星期,比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七天后还是星期四。
【总结】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呢?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引起了它们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它们的原子半径,这里给出了的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由于第一周期只有氢、无所谓变化规律,故不讨论
【学生观察数据并分析】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
【教师讲解】: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 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总结归纳】:(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 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反馈练习]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B)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最低负化合价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结课】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性质又与原子半径有关,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探讨呢?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板书设计】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定义:(2)表示方法:由内→外 N=1,2,3,4,5,6,7 或者K,L,M,N,O,P,Q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 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二、元素周期律: 1.表格:
2.结论:
7.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元素设计 篇七
网页的目的就是将其宣传者或倡导者的信息传达给网络的使用者。要实现信息的传达, 必定要通过一些信息元素来表现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通过色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这些元素来完成绝大多数的信息传达和交流的, 这些信息元素的接收是依靠人的视觉和听觉来完成的。还有一少部分是依靠人的味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器官来完成。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 信息传达主要依靠人的视觉和听觉来完成, 所以, 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元素包括了色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这些视听元素。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 大量的网页设计使浏览者眼花缭乱, 如何使你的网页设计有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从中脱颖而出, 这是我们设计者经常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点。作者认为好的网页设计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 更要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 使其“美”和“功能”达到高度的统一。设计一个优秀的网站, 构成网站艺术的基础元素就是我们研究的关键。
一、网页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元素
色彩是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 在网页设计中, 网页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视觉冲击, 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 并可能影响到访问者的情绪。在设计中, 我们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 将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搭配来构成美丽的页面。根据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合理地加以应用。按照色彩的记忆原理, 一般暖色较冷色记忆性强。我们所谓的“标准色彩”是指能体现网站形象和延伸内涵的色彩, 要用于网站的标志、标题、主菜单和主色块, 给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至于其他色彩也可以使用, 但应当只是作为点缀和衬托, 绝不能喧宾夺主。一般来说, 根据网站总体风格的要求定出一至二种主色调, 太多则让人眼花缭乱。适合于网页标准色的颜色有:蓝色, 黄/橙色, 黑/灰/白色三大系列色。
在色彩的应用中我们应遵循以下的技巧与原则:
(一) 由于国家和种族、宗教和信仰的不同以及生活
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修养的差异等, 不同的人群对色彩的喜恶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如儿童习惯对比强烈、个性鲜明的纯颜色;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喜欢红色;生活在闹市中的人喜欢淡雅的颜色;生活在沙漠中的人喜欢绿色。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主要客户群的背景和构成。
(二) 充分了解网站所要传达的讯息和品牌。
选择可以加强这些讯息的颜色。例如, 如果在设计一个强调稳健的金融机构, 那么就要选择冷色系、柔和的颜色, 像是蓝、灰或绿。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使用暖色系或活泼的颜色, 可能会破坏了该网站品牌。
(三) 页面尽量适应看上去比较淡雅、简洁的色彩, 背
景尽量少用灰暗、深沉的色彩 (除非特殊需要) , 并一定要根据页面的主题来选择主色调。太多的颜色会导致混淆, 也会拉走读者的注意力。
(四) 在阅读的部分使用对比色。
颜色太接近无法产生足够的对比效果, 也会妨碍观众阅读。白底黑字的阅读效果最好。
(五) 用一个色系。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 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确定色彩的方法各人不同, 我是在photoshop里按前景色方框, 在跳出的拾色器窗中选择“自定义”, 然后在“色库”中选就可以了。
(六) 选择颜色要注意时效性。
同一个色彩很容易充斥着整个市场, 且消费者很快地就对流行色彩感到麻木。但就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你可以使用几十年前的流行色彩, 引起人们的怀旧之情。
(七) 选择色盘时请考虑功能性的颜色。别忘了将关键信息部分建立功能性的颜色, 例如标题和超级链接等。
(八) 注意网站色差问题。
每一个网站开发人员都知道, 即使是网络通用颜色在跨平台显示的时候都会有些不同。记得要校正你的gamma值, 并在不同的作业平台上测试你的色盘。
二、网页艺术设计中的文字元素
文字是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传达和交换形式, 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组成要素之一。文字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属于视觉符号的一种。这种符号是经过长期的设计演变, 并随着时代的进步, 在使用的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审美的功能, 这种审美功能是人类经过精心设计而赋予的, 所以文字不仅有它特定的含义, 又有了人们所感知的外在形态, 这样就出现了字体和字体设计。字体设计具有两大最基本的功能:信息传播与视觉审美。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 虽然大多数网站中都有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元素, 但文字占的比例还是最大的。一般中文网页默认的字体是宋体。为了体现站点的“与众不同”和特有风格,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特别字体。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网站所表达的内涵, 选择更贴切的字体。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非默认字体只能用图片的形式, 因为很可能浏览者的计算机里没有安装特别字体, 那么辛苦设计制作便可能付之东流了。当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一些特殊的字体也可以在网络上实现, 不过要在HTML中使用特殊的字体, 但是, 你不可能预测你的访问者在他们的计算机上将看到什么。在你的计算机里看起来相当好的页面, 在另一个不同的平台上看起来可能非常糟糕。一些网站设计员喜欢使用字体来定义特性, 这虽然允许你使用特殊的字体, 但是仍需要一些变通的方法, 以免你所选择的字体在访问者的计算机上不能显示。级联风格表CSS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只有最新版的浏览器才支持CSS。
三、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图像元素
图形/图像是网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相比, 它传达的是具象的信息, 展现了抽象概念的实际面貌, 所以显得直观, 也使浏览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图形/图像有多种形式, 可处理的方式也比较多。在网页设计时, 要在符合形式美的基础上做灵活处理, 能增强网页的视觉吸引力。
在图形/图像的设计使用上有以下原则:
(一) 在图形/图像的创作手段上, 可以用传统绘画方
式来创作, 也可借助计算机相关绘画软件和数码相机拍摄来创作。在风格上有写实的、卡通的、漫画的、装饰画等风格。
(二) 重复使用图像:
一些网站由于使用大量不重复的图像而错过了使用更好的技巧的机会。在创建商标时, 在网页上多次使用同样的图像是一个好的方法, 并且一旦它们被装入, 以后重新载入就会很快。
(三) 图形/图像格式:
一般web通常使用两种图形/图像格式——GIF和JPG;还有两种格式——PNG和MNG格式, 应用的相对少一些。
(四) 避免使用过大的图像:
不要使用横跨整个屏幕的图像。避免访问者向右滚动屏幕。占75%的屏幕宽度是一个好的建议。
(五) 让用户先预览小图像:
如果不得不放置大的图像在网站上, 就最好使用Thumbnails软件, 把图像的缩小版本的预览效果显示出来, 这样用户就不必浪费金钱和时间去下载他们根本不想看的大图像。
四、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动画元素
从网页浏览者的心理学角度来讲, 只有引起浏览者对你的网页的注意, 才有可能比较深入地进入到你的页面内容深处。如何引起浏览者的注意, 并进而让他们进行仔细浏览的行为呢?动画元素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动画不但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 由于它可以在时间维度上延展, 使得它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仅能传达更多的信息量, 而且能将使我们的网页表现得更加生动, 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网页上的动画元素主要有GIF动画、FLASH动画、三维动画这三种类型。GIF动画是网络上出现比较早的动画形式, 属于帧动画类型, 每一帧的内容不同。它只能变现256种颜色, 适合制作小型的网络动画, 且大部分浏览器无需插件就可直接播放。GIF动画一般用Image Ready和GIF Animator两款软件制作。FLASH动画是目前网络上使用最广泛的动画形式, 它是矢量动画, 具有数据小、放大不影响动画质量等优点, 所以深受网页上动画设计者的喜爱。
不过, 网页上的动画要与内容有机结合, 确保动画和内容有关联。它们应和网页浑然一体, 而不是干巴巴的。动画并不只是Macromedia Director等制作的东西的简单堆积。
五、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声音元素
声音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基本形式, 它利用人们的听觉器官来接受。但是在网页上我们还是慎用声音, 因为声音的运用也应得到警惕。内联声音是网页设计者的另一个禁地, 过多地使用声音会使下载速度很慢, 同时并没有带给浏览者多少好处。首次听到鼠标发出声音可能会很有趣, 但是多次以后肯定会很烦人。使用声音前, 应该仔细考虑声音将会给你带来什么?
综上所述, 色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这些视听元素是构成网页的基本元素, 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元素的运用, 我们才能设计和制作出漂亮而独特的网站页面来。
参考文献
[1]Karen Triedman, Cheryl Cullen (编著) .色彩平面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1]Karen Triedman, Cheryl Cullen (编著) .色彩平面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2]王晓峰, 焦燕 (编著) .网页美术设计—原理及实战策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王晓峰, 焦燕 (编著) .网页美术设计—原理及实战策略.清华大学出版社.
8.《元素》教案设计 篇八
摘 要:当今社会很多人在消费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需求,而是希望通过消费来满足自身思想精神层面的追求,由此可见包装平面设计在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包装平面设计的元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包装平面设计的策略,以期对相关包装平面设计人提高设计水平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报纸平面设计元素;设计;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大众的消费理念逐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先前的物质生活已不再是人们消费的主要动机,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心理情况的追求,情感消费已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理念发展趋势。人们对商品的愉悦性、情感性和符号价值体现更为注重,很多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没有非常具体的消费对象,只是想通过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身思想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时,商品包装设计的功能就表现出来了,包装平面设计对提高产品的销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包装平面的设计策略。
1 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元素
优秀的包装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人性化、娱乐化和新奇性特征,这类特征同常规商品包装设计特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也正是这类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有很大的兴趣。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包装平面时,不断破除常规思想的束缚,大胆地进行设计理念创新,在遵循包装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具特色、更别出心裁的优秀包装,不断为消费者创造惊喜与意外,吸引他们的消费注意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消费需求。通常情况下,包装平面设计中包含的设计元素有文字、色彩、图案、留白等。
首先,文字是构成包装平面设计的主要元素,文字设计一般用于说明产品的名称、使用方法、生产厂家信息等,设计者在包装平面设计中一定要从大小、字形、色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并通过多行同色字等方式来突出字体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质量。
其次,色彩是构成包装平面设计的又一重要元素。包装的色彩是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对受众的冲击力最强,所以设计者尤其应该注意设计好包装的颜色,通过合理设计色相、纯度、明度等,提高包装设计的水平。
再次,图案在包装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案的设计大都源自设计者对产品的理解,通过设计创意选择图案的大小、亮度以及位置等。为了提高图案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尤其应该注意包装平面设计中图案设计与背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做到主次有序,有效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最后,在包装平面设计中,留白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技巧。在中国的传统国画中,画家大都会借助大量的留白来突出或彰显画的意境,让画面更吸引人。为此,在现代包装平面设计中,设计者也可以通过设计留白的方式让包装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沉闷,充满流动性,彰显设计的秩序美和韵律美。
2 包装平面设计策略分析
在包装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注意以下设计策略:
2.1 注意包装平面设计的骨架结构,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美观性
任何优秀的包装平面包装设计都应该包含文字、图案等元素,并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信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包装平面设计应该有主次之分,设计者可以为自己的包装设计确定一个主角,并通过对主角的创造,使其成为视觉中心。与此同时,注重对各类设计配角元素的设计,使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整体提升包装设计的水平,做到包装设计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对于设计者来说,尤其应该注意避免各个设计元素主次不分。另外,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还应该注意合理把握统一和对比的美学规律,合理处理色彩的变化和面的大小变化。统一的设计大都会给人一种稳定、调和的感觉,而对比的设计则会给人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人可以从产品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
2.2 合理利用各类设计元素,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趣味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商品包装及时进行改变,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趣味性包装的出现不但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状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包装设计中,设计人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色彩、图案、留白等方式,提高包装设计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商品包装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诱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使其产生購买动机和购买行为。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是商品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这一目的实现的基本要求。趣味性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商品自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价值。趣味性的商品包装不但可以在瞬间抓住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和独特性的审美追求,为消费者制造精神情趣层面的放松感和愉悦感。
3 结语
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消费影响越来越大,而包装平面设计已经成为商品包装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水平,设计者必须合理处理各类设计元素,并通过掌握设计策略,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整体水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拱云学.运用空白作为平面设计要素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2]张鹏.平面设计在包装装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5).
[3]陈卓勋.包装平面设计中色彩技巧的把握[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
【《元素》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元素化学教案08-10
课题3元素教案01-06
高一化学氮族元素教案11-16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12-12
化学:1.2.2《元素周期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08-01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07-2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非金属元素概论教案07-11
中国传统元素变形设计大赛策划书11-29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01-08
【教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及无机物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