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作家被打(精选13篇)
1.中国作协作家被打 篇一
【感动中国的作家】徐志摩:飞翔的爱神
自古诗人就分为两类,一类诗人入世,他们吟咏着民众的悲欢,好像永远都站在我们中间,如杜甫便是。另一类诗人出世,或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或如诗仙李白俯视着人间众生。但还有一类诗人则纯是为艺术而生的,他们降临尘世,经历人生的洗礼和情感的磨难,写出和泪滴血的诗篇,然后就像流星划过夜空,倏然而逝。他们才是纯粹为诗而生的诗人。在这一点上,我以为徐志摩和李后主应算同一类。
这确实是真正的诗人之死,只有喜爱“飞翔”和“云游”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归去方式
1931年深秋,在济南南郊的党家山上,林徽因在丈夫梁思成的陪伴下,到这里寻找诗人折断的翅膀。她把一片飞机的碎片永久地珍藏起来,以寄托对诗人无尽的哀思。我想她此时该不会记起诗人的这首诗:
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犹豫──/我不能回头,运命驱策着我!/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毁灭的路,但/为了你,为了你/我什么都甘愿;/这不仅我的热情/我的仅有理性亦如此说。/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维/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我等候你》
种种迹象表明,诗人徐志摩的死是注定要发生的。在临行前,他就不听陆小曼的劝阻,因为在北平的那场演讲,是林徽因女士的邀请,徐志摩不能不参加。火车已经赶不上了,幸亏他在国民党的邮政部门有朋友,可以搭乘运邮件的飞机。红颜知己的召唤,急迫起飞的心情,糟糕的天气,所有这些构成悲剧的因素在11月19日那天都已齐备。徐志摩这不同寻常的死,永久地震撼着当时和后来的文化界,也永久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确实是真正的诗人之死,就如同只有李太白才配入水捉月而死一般,只有他这样的喜爱“飞翔”和“云游”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归去方式。回想自己在刚上大一的时候,和室友一起一遍遍读着《再别康桥》、《沙扬娜拉》,一起争论他那令人眩晕的爱情,一起为他独特的死而唏嘘不已。当时我们坚信,诗人离去的刹那,他的心中一定掠过这样的诗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
只有徐志摩这样纯真的诗人才会心无芥蒂地去请老师,而老师却给他的婚礼带来尴尬 诗人之死为什么给我们年轻的心灵那样的触动?并且,这样的感动会在一代和一代间传递蔓延?我以为,是由于他诗中所蕴涵的真与爱!虽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中国思想最复杂的诗人,甚至连性格宽厚的诗人自己也曾表示过首肯,但我却不敢苟同。说诗人之真,有这样的例子。1926年10月3日,当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平北海举行婚礼之际,请他的老师梁启超先生证婚,殊不想梁启超当着众人的面,给了他们一顿严厉的训斥:“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让他们“勿再做过来人!”其实只有徐志摩这样纯真的诗人才会心无芥蒂地去请老师,而老师会给他的婚礼带来尴尬,他竟毫未料到,诗人的心无城府也就可见了。这种无城府应该是成为一个真正诗人的第一要义。胡适认为他“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亲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而终于免不了惨酷的失败。”这从反方面可以看出诗人对真爱的执著。
徐志摩之所以让人们记住的,还由于他那几首十分“小资”的诗歌:《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历史无情地淘汰了虚泛的渣滓,只为我们留下最真实的部分,正如让李清照名垂青史的不是一两句“生当做人杰”的豪言壮语,而是哀婉的《漱玉词》一样。正是徐志摩那轻柔的诗歌,点燃和照亮过我们生活中的梦幻世界,感动过许多如我般的年轻人。当年室友竟不忍读完徐志摩的整部集子,我们曾整夜守在他的诗歌旁边,那心情正如诗人自己形容的: 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黄鹂》
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的一片。”有了这样的用心血讴歌的心愿,已经足以做一个纯粹的诗人了。徐志摩的充满爱的歌唱会直接打入我们心灵中最柔弱的部分,给人以震撼,让我们如灌醍醐。如《沙扬娜拉》,特别是“赠日本女郎”那一节,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那么,这就是徐志摩奉献给我们的一个纯真的充满爱意的世界。
这让人联想到,在1924年为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而演出的泰氏剧作《齐德拉》中,志摩饰演的正是爱神,这个角色对诗人而言,是最恰当不过了。这也让人联想到,他回答恩师梁启超的话:“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惟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揭露了人性中追求爱情的渴望和执著于爱情的痛苦与煎熬。徐志摩令人怀念与珍重的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比任何人都要真。即使苦,他也要品尝那苦的真滋味。他说:“你要真镇定,须向狂风暴雨的底里求去;你要真和谐,须向混沌的底里求去;你要真平等,须向大变乱、大革命的底里求去;你要真幸福,须向真痛苦里尝去;你要真实在,须向真空虚里悟去„„”诗人的生前身后都有诸多的非议,八十年前的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太多顽固封闭的社会传统,以至于一个追求爱、美、自由的诗人对整个民族来说仿佛是一种奢侈;然而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他看见的正是几代中国人身上的匮乏,故他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彰显这样一个从不被国人重视的生命主题,这也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被中国人记忆的原由。
假如你读尽了诗人的作品,却不曾听过诗人的言语,你不算知道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一提到徐志摩,立即就会想到他这首《再别康桥》。它似一阵风、一片云、一丝雨,把那份洒脱和诗的意境融在一起,给读者一份清纯、洁美和缠绵的情愫,让读者体会到徐诗的那份清纯和空灵。这是诗中的诗,是顶峰上的顶峰,达到了新诗在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可以说,仅凭一首《再别康桥》,志摩就值得我们永久的纪念。
苏雪林曾说:“志摩的文字虽佳,却还不如他的言语——特别是诵读自己作品时的言语。朋友,假如你读尽了诗人的作品,却不曾听过诗人的言语,你不算知道徐志摩!”(摘自其《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那我们这些仅诵其诗而不曾有幸闻其言的后来者,也许永远也不能真正地了解诗人!可这又算什么,1935年11月19日,徐志摩忌日这天,林徽因女士写了一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文章传递出她对志摩的怀念:“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如果那时我的眼泪曾不住地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在人间有过这样的红颜知己和刻骨的怀念,茫茫浮世的毁誉还有什么值得诗人置一笑呢?我想诗人已用他的诗歌给我们作了回答: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暗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小传: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沪江大学、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2.中国作协作家被打 篇二
一、热爱文学,坚持创作,追求文学艺术美的境界;
二、善于阅读,从经典中汲取文化的精髓;
三、深入社会,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佳作;
四、“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脚踏实地,戒骄戒躁,静心写作;
五、注重个性,发扬风格,提倡“原创”与“独特”;
六、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创作出有益于公众的作品;
七、努力发展“90后”作家联谊会,实现“90后”作者的抱团发展;
3.中国作家的国际远征 篇三
麦家:借助斯诺登畅销海外
麦家的作品走向海外,要归功于一名英国学者,她的中文名字叫米欧敏,曾出版过大量研究古代中国的学术著作。2010年世博会时,米欧敏在机场看到麦家的《解密》和《暗算》,因为她的爷爷也曾做过破译工作,于是便把书翻译给爷爷看。有一天,米欧敏遇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汉学家蓝诗玲,后者把她翻译的书稿转给英国企鹅出版集团的编辑看,由此打开了海外出版的大门。
“《解密》英文版样书推出是去年6月,那时斯诺登还默默无闻。《解密》写的事和斯诺登干的确实是一回事,出版方借此大做宣传文章。因为斯诺登,我想我的书可能被更多的读者注意到了。”麦家坦言,这次作品能在海外出版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整个过程,我个人其实没有选择权。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普遍现状,很多时候不过是运气的眷顾而已。”
麦家在海外市场的被认可,也许与《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铺天盖地的报道有关。英国头号报纸《每日电讯报》又做了上万字的报道,盛赞《解密》是一部“你不可错过的中国小说”。
此次《解密》在海外出版规格之高史无前例,首先,两家出版社均为国际出版界“超级豪门”:英国是大名鼎鼎的伦敦企鹅总部,美国是被誉为“诺奖御用出版社”的FSG出版集团。其次,出版社支付麦家高达15%的版税,已与国际一线畅销作家并肩。而在此前,中国作家海外出版的版税一般只有7%、8%,10%已是凤毛麟角,15%的版税不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已是超级畅销书作家才有的厚遇。
此前,中国大部分当代作家作品只能被企鹅亚太地区签约出版,更遑论收入象征着荣誉和权威的企鹅经典文库。该文库自1935年8月诞生以来,早已成为国际文学界最著名的品牌,其收入的作家有:马尔克斯、乔伊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弗洛伊德、乔治·奥威尔、纳博可夫、海明威、萨特等,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重要作家。该文库亦收录过中国作家的书,但不多,继《红楼梦》之后有鲁迅的《阿Q正传》和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小说集《色戒》。《解密》是迄今唯一被收进该文库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解密》英译本上市前一天,世界出版界第一大佬、满头银发的企鹅前总裁马金森风尘仆仆地来到杭州西溪湿地,给麦家送上第一本精装《解密》英文书。他的到来让麦家受宠若惊,亲自下厨给远道来的贵宾做了一顿饺子宴。
席间,马金森对麦家说:“这是我履新职来第一次给作家送书。我们现在每年出版12000册图书,但中国作家的书还是很少。这是一种仪式,也是一份期待,希望通过你,让我们能淘到更多中国作家的‘金子’。”
另一位出版者、FSG总编辑艾瑞克·钦斯基看过书稿后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痴迷于一本小说,迫不及待要出版这本书。”付梓前,他在扉页给读者致信称“麦家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你们尚未听闻的最受欢迎的作家”。
莫言VS余华:翻译家决定影响力
因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得了广泛的海外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在德国讲学期间,曾问过包括德国人在内的许多西方学者,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谁?回答最多的是余华和莫言。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两位?回答是,因为余华与他们西方人的经验“最接近”;而莫言的小说则最富有“中国文化”的色彩。
因此张清华认为:“很显然,无论在任何时代,文学的‘国际化’特质与世界性意义的获得,是靠了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作品中所包含的超越种族和地域限制的“人类性”共同价值的含量;二是其包含的民族文化与本土经验的多少。”
莫言是幸运的。1988年美国汉学家兼翻译家葛浩文来到中国,看中了莫言的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后开始了对他作品的翻译,至今莫言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的所有小说,都由葛浩文翻译,这位翻译者是英文世界首屈一指的翻译家。
莫言小说的日本版翻译家吉田富夫也是相当有实力。同样是乡村孩子出身,“吉田富夫译到《丰乳肥臀》中母亲赤着上身打铁时,潸然泪下。他说他的母亲就是这样打铁的。有这样的情感呼应,他的译文势必会准确有力。” 旅日作家毛丹青表示。
有一年,莫言去西班牙访问,胃出了问题,就住院了。大夫一看病历,噢,莫言。原来,这个医生曾看过莫言的小说。
另一位可与莫言媲美的作家是余华。
在余华的小说《兄弟》出版后,国内恶评多于赞美,而在国外却是赞美多于恶评,基本上很少看到负面评价。《兄弟》在美国出版之后,美国的主要媒体几乎都大篇幅地介绍了这部作品。
美国大牌评论家莫里·里根对《兄弟》的评论,在美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评论称,“读完《兄弟》的最后一页时,余华笔下的‘反英雄’人物李光头已和大卫·科波菲尔、尤赖亚·希普、艾瑟·萨莫森等狄更斯笔下的文学人物一样,拥有了独立于小说作品之外的永恒生命力”。并认为,“不论从风格、历史跨度还是叙事技巧来看,《兄弟》都称得上是一部宏伟的作品”。
莫言走过美国的很多地方,而且举办了不少“读者见面会”等活动,与很多普通读者接触。而余华在美国走的主要都是高校,高校活动更多的是年轻人和华人来捧场,但他们不能构成直接的购买力和影响力,在西方,小说读者多为中老年人群。
去年,余华新作《第七天》问世,海外版权遍地开花。作为亚洲少数几位被全球出版界关注的作家,余华新作完稿的消息迅速在世界各国的大出版社流传开来。
而今,余华的主要小说《活着》、《兄弟》每年都会在海外维持数千到几万的销售量,别看数量不大,这已是中国作家中的佼佼者了。
海外势力榜:卫慧“干掉”莫言,越南“一马当先”
苏童、莫言、余华作为小说海外译介前三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作品都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国际电影大奖,如《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获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先后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格利造型特别奖、国际影评人奖和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外语片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比利时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男主角葛优获“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应该给张艺谋颁发‘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最佳贡献奖’。”学者刘江凯开玩笑说。
在中国当代主力作家群中,莫言是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最多的小说作家。其次是余华、苏童,再其次是贾平凹、王安忆等。
刘江凯说,在国内研究者看来,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王蒙同属于当代中国作家“第一集团军”,“创作的实力上不见得有多大的差距”,但他们的作品在海外传播的实际效果的确很不一样。
“作家的创作风格会很影响他们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比如贾平凹《秦腔》中民族性乡土性的语言特点,翻译之后很多东西就丢掉了,只剩下了一堆鸡毛蒜皮的语言。王安忆的《长恨歌》翻译的时候也比较难。相对来说,莫言和余华作品的翻译就不易丢失味道。”刘江凯认为。
我们还看到一个有趣的意外:从翻译语种数量来看,卫慧的翻译要远远多于其他当代主流作家,更意外的是,卫慧的翻译作品主要就是《上海宝贝》这一部。
“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上海宝贝》曾在国内被禁止出版,外国人对此好奇;第二,书中对性有出位的描述。由此可以推断,流行元素对世界图书市场的影响很大,作品翻译数量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刘江凯说。
4.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篇四
冰心(1900-),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1.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
3.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4. 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5.中国现代散文作家 篇五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1.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2.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3.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 叹息时多。
4.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6.中国当代作家及作品 篇六
阿城——钟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威尼斯日记》《会餐》《树桩》《傻子》《卧铺》《迷路》
艾青——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煤的对话》《春》《浪》《笑》《黎明的通知》《宝石的红星》《复活的工地》《茫茫夜》《向太阳》
艾芜汤道耕《南行记》《百炼成钢》《丰饶的原野》《石青嫂子》《山野》《艾芜文集》
巴金——李芾甘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龙.虎.狗》《神.鬼.人》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魂草》《萌芽》《憩园》白桦陈佑华《妈妈啊,妈妈》《溪水.泪水》《流水无归程》《鹰群》《爱,凝固在心里》《孔雀公主》《苦恋》《曙光》《远方有个女儿国》《猎人的姑娘》《槐花曲》《今夜星光灿烂》
柏杨——郭衣洞《丑陋的中国人》《皇后之死》《中国人史纲》《异域》《凤凰集》《高山激鼓集》
北岛——赵振开《回答》《一切》《太阳城札》《波动》《陌生的海滩》《峭壁上的窗口》《走廊》《旧雪》《午夜之门》《开锁》《蓝房子》
毕淑敏《昆仑殇》《送你一条红地毯》《补天石》《血玲珑》《红处方》《补天石》《血玲珑》
碧野——黄潮洋《丹凤朝阳》《月亮湖》《阳光灿烂照天山》《情满青山》《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天山景物记》《蜜工》
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去国》《往事》《南归》《超人》《小桔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樱花赞》《空巢》《斯人独憔悴》《还乡杂记》《闲情》
曹靖华——曹连亚《春城飞花》《望断南来雁》《飞花集》《天涯处处皆芳草》
曹禺——万家宝《雷雨》《日出》《王昭君》《全民总动员》(《胆剑篇》《蜕变》《原野》《北京人》《迎春集》《正在想》
陈忠实《白鹿原》《信任》初夏》《四妹子》《告别白鸽》《十八岁的哥哥》《立身篇》《乡村》《到白杨树背后去》《夭折》
从缨——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北国草》《远去的白帆》《南河春晓》《鹿回头》
戴望舒——戴梦鸥《雨巷》《寻梦者》《草恋者》《烦忧》《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灾难的岁月》《我的记忆》《望舒草》译作《少女之誓》
丁玲——蒋伟《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水》《母亲》《夜》《在医院中时》《在黑暗中》《韦护》
杜鹏程——杜红喜《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光学的里程》《历史的脚步声》《夜走灵官峡》《速写集》
鄂华——程庆华《水晶洞》《翼王伞》祭红》《幽灵岛》《女皇王冠上的钻石》《在蓝色的波涛下》《归去来兮》《天池幻想曲》《世纪之战》《百年星光》《他看见了海》《让燕子归来》
冯德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大地与鲜花》
冯骥才《神鞭》《神灯前传》《珍珠鸟》《啊!》《雕花烟斗》《铺花的歧路》
福春——冯雪峰《卢代之死》《真实之歌》《春的`歌集》《有进无退》《跨的日子》
冯友兰《新理学》《新原人》《新事论》《新原道》《新知言》《一种人生观》《人生哲学》《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
高玉宝《我要读书》《半夜鸡叫》《春艳》《我是一个兵》《高玉宝》《高玉宝续集》
顾城《黑眼睛》《白昼的月亮》《对宇宙大声发问》《我的幻想?美》《北方的孤独者之歌》《割草谣》《幼芽》《我赞美世界》
管桦——鲍化普《小英雄雨来》《将军河》《蒋敌伪合流》《国军现行记》《蒋敌伪合流》《国军现行记》《五虎山故事大合唱》
郭沫若——郭开贞《女神》《屈原》《护符》《蔡文姬》《武则天》《棠棣之花》《孔雀胆》《凤凰涅槃》《瓶》《前茅》《新华颂》《百花齐放》《星空》《漂流三部曲》
郭小川——郭恩大《将军三部曲》《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春秋》《秋歌》《甘蔗林——青纱帐》《向困难进军》《闪耀吧,青春的火花》《在社会主义高潮中》
韩寒《三重们》《零下一度》《毒》《长安乱》《象少年啊飞翔》《就这样飘来飘去》《一座城池》《纸上的青春》《头发》
浩然——梁金广《喜鹊登枝》《艳阳天》《珍珠》《蜜月》《苹果熟了的时候》《金光大道》《西沙儿子》《山情》《苍生》
何其芳——何永芳《夜歌》《画梦录》《还乡日记》《汉园集》《预言》《星火集《刻意集》
贺敬之《白毛女》《雷锋颂》《翻身道情》《七支花》《乡村的夜》《西去列车的窗口》《回延安》《并没有冬天》《笑》《朝阳花开》
胡适《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卢山记》《四十自述》《南游杂记》《藏晖室札记》《实验主义》
纪宇《金色的航线》《风流歌》《五色草》《船台涛声》《97诗韵》《山海魂》《喜剧人生》《美的遐想》
季羡林《天竺心影》《朗润集》译作《罗摩衍那》《牛棚杂忆》
贾平凹——贾平娃《满月》《腊月.正月》《浮躁》《商州》《白夜》《我是农民》
蒋子龙《开拓者》《燕赵悲歌》《新站长》《蛇神》《子午流星》《拜年》《赤橙黄绿青蓝紫》《三个起重工》《一个秘书的日记》《乔厂长上任记》《一个秘书的日记》
柯岩——冯恺《奇异的书简》《雷锋》《小兵的故事》《周总理,你在哪里》《相亲记》《他乡明月》《仅次于上帝的人》《船长》《高压氧舱》《道是无情》
老舍——舒庆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无名高地》《老张的哲学》《茶馆》《龙须沟》《樱海集》《二马》《赵子日》《离婚》《正红旗下》《四位先生》《取钱》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悬肠草》《秋思》《踏尘而过》《激情编年》
李敖《李敖快意恩仇录》《北京法源寺》《中国性研究》《传统下的独白》《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要把金针度与人》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大王魂》《十月》《大河遗梦》《鲸殇》《山中哪九十九座坟茔》《百年老屋》《我为捕蛇者说》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玉门诗抄》《生活之歌》
李准《李双双小传》《黄河东流去》《芦花放白的时候》《清明雨》《两代人》《老兵新传》《白杨树》《孟广泰老头》《农忙五月天》
梁斌——粱维周《红旗谱》《播火记》《翻身纪事》《夜之交流》《父亲》《烽烟图》
梁实秋——梁治华《骂人的艺术》《荷花池畔》《偏见集》《清华八年》译作《结婚集》《暴风雨》《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秋实杂文》
梁晓声《政协委员》《雪城》《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年轮》《今夜有暴风雪》《恩师难忘》《浮城》《泯灭》《九三断想》《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林白——林白微《红艳见闻录》《妇女闲聊录》《回廊之椅》《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说吧》《房间》《万物花开》《一个人的战争》
林默涵《在激变中》《浪花》《林默涵文论集》《林默涵劫后文集》《狮和龙》《心言散集》
刘白羽《长江三日》《黄河之水天上来》《芳草集》《心灵的历程》《日出》
刘半农——寿彭《稗史醉言》《催租叟》《可怜之少年》《呜呼三月—十八》《D——!》《奴才》《我之文学改良观》
刘流刘其庚《烈火金刚》《红茅》
刘绍棠《青枝绿叶》《蒲柳人家》《荇水荷风》《峨眉》《西苑草》《地火》《春色》《运河的桨声》《狼烟》《田野落霞》《京门脸子》《山楂村的歌声》
刘心武《班主任》《公共汽车咏叹调》《如意》《锻炼锻炼》《四牌楼》《栖凤楼》《立体交叉桥》《风过耳》《5.19长镜头》
流沙河——余勋坦《理想》《锯齿啮痕录》《故国别》《农村夜曲》《游踪》《独唱》《丫先生语录》《庄子现代版》
柳青——刘蕴华《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地雷》《待车》《废物》《牺牲者》《一天的伙伴》《土地的儿子》
鲁迅——周树人《呐喊》《彷徨》《伤逝》《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孔乙己》《阿Q正传》《野草》《故乡》《而已集》《祝福》《朝花夕拾》《狂人日记》《药》《华盖集》《社戏》陆文夫《美食家》《小巷深处》《围墙》《小贩世家》《井》《清高》《人之窝》《献身》
7.中国作协作家被打 篇七
一、融入中国文化的童年生活
赛珍珠小时候最爱听别人讲故事,保姆王妈跟她家一起生活了18年,她从王妈的口中熟悉了中国的神话、传说与民风习俗。家庭厨师也多才多艺,经常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故事。那时,赛珍珠就知道刘备、关公和张飞三人合在一起才能战胜吕布,也知道武松喝下许多酒才能打死老虎。晚上当大门关上后,赛珍珠就会溜到厨师的房间里,听他吹笛子或用二胡演奏民间乐曲。秋夜时节,打谷场上听敲铜锣的说书艺人讲故事,也是赛珍珠难以忘怀的趣事。这些江湖艺人的演出,使赛珍珠很早就熟悉了中国历史,以及历史上的英雄豪杰。
赛珍珠和中国小伙伴们结成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自传中,她回忆说:“我看到的和分享的快乐却也太多了!我的中国朋友们把我带到他们家里,也带到他们生活中,我们天长日久建立起的纯朴友情,就像清醇的美酒一样醉人。”[2]他们一起玩中国的游戏,她曾写道:“我们玩乐的天堂,是门前的山坡……我们今天在这儿打仗,明天又在这儿‘过家家’。”[3]有趣的是她能够以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人的外貌特征:“的确,在中国人世界里,我们常常谈论美国人。所幸父母还是深受中国人爱戴的,他们身上,除了一些不幸的特征,像我父亲近乎荒唐的大脚和大块头。”[4]可以用杜波依斯对美国黑人的“两面性”的分析来解释赛珍珠的“他者”视域:“这种双重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常从别人的眼中看自己,觉得在用另一个世界的尺度衡量自己的灵魂……”[5]赛珍珠完全融入了中国:“中国农历纪年中有很多节日,每个节日里,人们都要作特定的美餐,都有愉快的活动,孩子们都有特定的玩具。”[5]她的两个童年世界差不多合二为一了。她甚至“不认为自己是白人,觉得即使自己不算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但“身上的中国人成分已经不少了”。[6]1902年至1905年,一位老秀才———孔先生教她读书写字,为她讲解文学经典、孔子伦理和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让她受益匪浅。她坦言:“小时候从孔先生那里我学到了初步的人生哲理。”[7]1921至1934年,赛珍珠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期间,请国学造诣很深的龙墨乡先生辅导她学习中国文学史,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小说和现代作品,这使她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有了更深的了解。
赛珍珠说中国话,与中国的孩子一块玩中国游戏,上中国先生的课,吃中国仆人做的饭,听中国的故事,过中国的节日,还目睹了中国婚丧嫁娶等各种人生仪式,从这些经历中习得的知识对她后来的创作都很有用处。
二、亲身体验中国各种文化生活
在中国漫长的生活中,赛珍珠对这个东方古国的民风有了更深切的体验。特别是,1917年她嫁给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以后,在皖北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宿县,夫妇俩居住了近五年。赛珍珠广泛接触农民,走访农家成了她“寻找生活真实的途径”,她积累了许多乡土人情的素材。她说:“每个节日或生日都有说不完的笑料;每次婚丧嫁娶都够谈笑几天的。”“如果你能彻底分享中国人的生活,你就能感到其中充满了乐趣。”[8]在农民当中,她“找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劳、聪明和善良,以及面对天灾人祸的相交煎逼而抱有的乐天知命的态度,由此萌生了她写作的动机:写出“为敬爱的中国农民和老百姓所感到的义愤”。
新文化运动让赛珍珠激动和亢奋:“在这时间住在中国,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我的年龄也正合适。我年轻,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又懂英汉两种语言,……”[9]有两个时间段,赛珍珠身处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潮流之中。
第一个时间段是1914年至1917年。赛珍珠目睹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带来的中国社会变化:男人们剪掉辫子,女人们放开小脚;教会学校坚持讲授西方科学和数学,而非中国的古代经典和文学;新派学者拥护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赛珍珠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新文化运动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倡导白话运动,林纾翻译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年轻人开始读小说、创作小说……
第二个阶段是1921年年底至1934年,赛珍珠夫妇二人均在金陵大学教书。在南京的十几年,她密切关注着这场空前激烈、深刻的思想革命运动。赛珍珠离开农村和农民,进入学者圈的生活,作为大学教师和教会中人,她与中国许多名流都有接触或交往,如宋庆龄、周恩来、郭沫若、林语堂、徐志摩、梅兰芳等。“红色的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潮流席卷欧美,在中外革命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发展起来,青年知识分子云集上海,“组织社团,创办刊物,谈论普罗,发表创作,沸沸扬扬,煞是热闹”。[10]这些都为赛珍珠的创作积累了知识,这一期间她创作了《大地》、《儿子》和《分家》。
赛珍珠说:“我在中国度过的青年时代,使我懂得如何得体地与人相处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如今我对此体会得更深了。我不仅学到了待人的技巧,而且领悟到了个中真味。这种技巧就是互相体谅尊重,还要有耐心,相信人人各有其行事的道理,不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有其一定的缘故。”[11]这说明赛珍珠完全理解中国的“人伦”之道,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伦”性的文化,所以她能够如实地“描写中国农民生活”,并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深爱着中国和中国文化:“对我这样一个一直生活于斯的人来说,尽管她贫穷落后,文盲充斥,也很古老,她仍是美丽的。不,她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而深邃的智慧而显得美丽。”[12]
参考文献
[1]赛珍珠.大地三部曲 (下)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954.
[2]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19.
[3]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24.
[4]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9.
[5][美]彼得.康.赛珍珠传.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27.转引自杜波依斯.黑人之魂.纽约州:米尔伍德.克劳斯-汤姆森出版社, 1903:3.
[6]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9.
[7]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52.
[8]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160.
[9]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130.
[10]张大明, 陈学超, 李葆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下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5:581.
[11]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266.
8.江南,中国作家第一富 篇八
高中时,江南就读于一所非重点中学,在老师宽松的教育方式下,天性爱玩的他,常常下午3点半就跑到校外打台球,或者将父亲收藏的书拿来读。得益于毫不焦虑的心态,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江南幸运地脱颖而出。
到了北大,他的学习成绩反而总能排进前十名,没有课时,江南就沉溺于写作当中,开始仅仅是想赚点稿费,一直到他在美国名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医药分析博士时,写书这个事对他依然很有吸引力。“我的导师是学术界的大腕,如果跟着他,毕业后会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若只是在职场上混得好,然后度过一生,我又不太甘心。”
那段时间的江南,对生活和未来很纠结,不知道是该选择学术还是写作。他把自己的感悟和对北大校园的回忆一股脑写出来,这就是他的第一本小说——《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校园里的故事。“里面所有人物都用金庸小说里的角色名字,当时很想通过那本书调侃我的大学同学,顺便感慨我的青春一去不回头。”
《此间的少年》在网上连载后,引起强烈反响,发行量高达120万册。也是因为它,江南最终放弃了在读的博士学位,选择了写作。
写作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不断追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一部作品的诞生,也正是一个人去思考、判断、得出结论并升华的过程。“随着写书,人的性格都会发生变化。我想每个人都有机会,当你觉得自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已经失去意义时,就会有一条隐藏的路出现,好比游戏里的隐藏关卡,里面有咆哮的巨龙、美人和英雄梦。”
回国后,江南先是沉迷于历史,君王争权的故事让他有感而发,于是就有了《九州》系列。几年后,他又对神话情有独钟,于是《龙族》应时而生。他将北欧神话里最著名的一场战争——“诸神的黄昏”作为《龙族》的开端,以著名的黑龙尼德霍格作为始祖之龙出场,龙族复兴。尼德霍格和它的后代龙王们一起,向人类世界发起挑战。而站在这一翻天覆地的历史关口的主角,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少年。“我相信这是一个足以打动全世界读者的故事。”
对比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动辄以亿元计算的财富值,江南2550万元的版税实在是一个不值得大书特书的数字。何况这个数字也仅仅是制榜人根据出版社、大城市新华书店提供的销量计算出来的,版税实际到手还有一个周期。“其实作家里没什么富豪。我不觉得收入多了生活就变了样,也许变化的只是,我可以坐头等舱了,出国不用再考虑转机。”
江南最大的希望就是年轻的作者们可以通过写作获得财富。“一个作家就应该通过写作获得社会地位和应有的尊重。”
江南很喜歡与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谈写作经验:“学语文是为了培养对文字的兴趣,而写小说需要关注人物的塑造,这就要求作者善于观察。”他鼓励同学们,遇到挫折时,要坚定自己内心所坚持的。江南说,这就是他的首富“秘诀”。
9.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作文 篇九
杨红樱阿姨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她写过许许多多的书,每一本,都是一碗热气腾腾又很有价值营养性的“心灵鸡汤”,如《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等等书籍都出自她的妙手之下,都是我从小到大就爱读的书。她笔下的马小跳这个五年级的男孩,在我心中仿佛真的存在----勇敢,真诚,乐于助人,一个活生生的快乐男孩!还有笑猫,一个搞笑幽默又很有担当的猫爸爸,好父亲!而且,从十九岁便开始为孩子们写作的的杨红樱阿姨有一次自言,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破解童心”。
当然,杨红樱阿姨的“芳颜”我真的很想去亲眼目睹一下,然后再让她给我留一个签名,无奈的是天使想与海豚说话,可海太深了。海豚想与天使说话,可天又太高了;我想和杨红樱阿姨说说话,可路又太远了。所以,这只能成为我一个小小的又不知哪天可以实现的美丽梦想罢了!
在我心目中,杨红樱阿姨写的书,比任何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写的书都要好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她明明是一个成年人,却为何如此了解我们,懂我们孩子们的心灵呢?特别现在的信息时代,很多小孩包括成年人都成了手机控,杨红樱阿姨的书在帮助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爱玩手机孩子们,放下手机,重新拿起书本,去学会勇敢,去学会真诚,去学会乐于助人!
每当春节将至,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小孩子的压岁钱又会让我们的储钱罐装得满满的!可我一直都舍不得乱花钱,我有个计划,等杨红樱阿姨的新书上市,我将毫不犹豫的买下全套书籍,我要把它捐到学校图书馆,分享更多快乐给学校的同学们。因为这些书太让我着迷了,而作者杨红樱阿姨更是让我痴迷。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只要一翻开杨红樱阿姨的书,马小跳的纯真可爱,杜真子的活波好动就活灵活现的浮现在我眼前,我的悲伤就会全部一扫而光。
10.中国现当代作品作家专题研究 篇十
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4巴金 原名李尧堂,著有26卷本的巴金全集,和10卷本的巴金译文全集 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散文集随想录等。
5曹禺原名万家宝,杰出的中国话剧作家,创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6沈从文 原名沈兵焕,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著有小说边城,阿黑小史,长河,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代表作 :边城,长河 7张爱玲 原名张瑛,笔名梁京,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1994,散文集留言1945,长篇小说十八春1952,电影剧本多少恨,太太万岁等。代表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和白玫瑰,沉香屑之第二炉香,自己的文章,公寓生活记趣等。
丁玲 原名蒋伟,字冰之,著有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人的诞生,水,意外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有韦护,母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散文集,杂文集若干,代表作品有,沙菲女士的日记,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八节有感。
8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翻译家,文学理论家,诗人和散文家。译有:陀螺,冥士旅行等,散文结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代表作品:有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初恋,谈酒,喝茶,苦雨,故乡的野菜,乌篷船。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和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先后出版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一生留下著作26种进200万言。代表作: 匆匆,春,何塘月色,北影,给亡妇,冬天,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9闻一多: 红烛,太阳吟,忆菊,发现,祈祷,死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也许,荒村,收回。徐志摩,著有新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落叶,自剖等。代表诗作 :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雪花的快乐。
10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新文学著名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等。诗论集:诗论,艾青谈诗等。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旷野,向太阳,归来的歌,诗的散文美。
七月派的代表作品有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等
11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当时的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历史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从成立到1924年初夏,是前期,也是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前期也创造季刊为阵地,后又搬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5-1927是中期,基地是洪水半月刊,以1928年文化批判的创刊为标志,进入后期。
12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创作有小说围城,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有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社会剖析派代表作家,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著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小说作品,散文代表作白杨礼赞,风景谈。
赵树理 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开创了山药蛋派,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锻炼锻炼”,三里湾等。
13戴望舒 原名戴梦鸥,是30年代现代诗派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对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雨巷是他在1928年发表的成名之作,他因此被誉为“雨巷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九叶集 作者: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提,袁可嘉,穆旦。
14金庸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195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1973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代表作品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15孙犁河北平安县人,著有短篇小说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诗集白洋淀之曲,理论记文学短论等。代表作品:荷花淀,嘱咐,山地回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
柳青 原名刘蕴华,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柳青小说散文集等。代表作:创业史第一部。
16梁斌《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巨著,《翻身纪事》反映土地改革斗争的长篇小说
杨沫,原名杨成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中篇小说苇塘纪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代表作品:《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
17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一种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创作潮流。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被人合在一起,戏称“三个崛起”
舒婷,“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 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代表作品:《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北岛,原名赵振开,“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品:《回答》《古寺》《结局或开始
18王蒙,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布礼》《蝴蝶》《春之声》《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蹉跎的季节》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汪曾祺,著名作家。是新时期市井风俗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代表作品:《受戒》《异秉》《大淖记事》《岁寒三友》《故乡人》《故里三陈》《桥边小说三题》。《受戒》的主要人物——明海,小英子 19张洁,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沉重的翅膀》。《沉重的翅膀》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改革题材小说
王安忆,代表作叔叔的故事,长恨歌,20路遥,陕西作协专业作家,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著有小说集乡村,蓝袍先生,初夏,最后一次收获。
21郑义,新时期著名知青作家,代表作品:《远村》《枫》《老井》。《远村》发表于《当代》,获1983-1984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远村》的故事与人物——杨万牛,杨叶叶,四奎
张承志,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绿夜,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黑骏马》——原始文化寻根小说,发表于《十月》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黑骏马》主要人物:白音宝力格,索米娅,老奶奶
莫言,当代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球状闪电》《红高粱》《白棉花》。长篇小说《十三步》《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红高粱》主要人物:余占鳌,余豆官,戴凤莲
22韩少功,寻根小说的首倡者之一,70年代末开始创作主要作品:小说集《爸爸爸》《月兰》《飞过蓝天》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系列小说《遍地风流》,《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还是寻根文化的经典之作。作家王蒙专门撰文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当代文坛上少见的一篇“奇文” 23现代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寻找歌王》 徐星《无主题变奏》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
洪峰《瀚海》《奔丧》《极地之侧》
余华《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现实一种》《难逃劫难》
苏童《一九三四的逃亡》《罂粟之家》
格非《迷舟》《大年》《褐色鸟群》
转型后: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苏童《妻妾成群》
24池莉,《烦恼人生》是她的成名作,也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主要作品: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预谋杀人》《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散文集《总在异乡》《对镜梳妆》
刘恒,原名:刘冠军,北京人。《伏羲伏羲》曾补改编为电影《菊豆》,是刘恒的代表作之一,与《狗日的粮食》一起被称为姐妹篇。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中短篇小说《伏羲伏羲》《虚证》《狗日的粮食》《白涡》。《伏羲伏羲》的主要人物:女人菊豆,地主杨金山(叔),杨天青(侄)
余华,主要作品:《十八见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主要人物:福贵,旁观者“我”
25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著名学者,散文家,《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次集中亮相,出版于1992年。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化苦旅》的主要篇章《柳侯河》《洞庭一角》《西湖梦》《酒公墓》
高行健,2000年因长篇小说《灵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是高行健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理论著作《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现代戏剧手段探索》,戏剧作品集《高行健戏剧集》,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代表作品:戏剧《绝对信号》(与刘会远合作),《车站》《野人》。《绝对信号》的主要人物:黑子,蜜蜂,小号,车匪,老车长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名词解释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结: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的挖掘。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举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
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11.中国写女性最好的,男作家 篇十一
从1994年开始,他就剃掉了一头长发,寸头了20年。他说只要有两个星期不剃头,他在生理上就接受不了。
这并不妨碍他获得“中国最帅男作家”的美誉。“说这个的多半是女性吧。”他有点无奈,就好像评论界喜欢给他戴上“写女性最好的男性作家、乡村作家”这些“帽子”,被戴久了,他已经摘不下来。“我把这些‘帽子’放在衣柜里,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我也是一个光头。”
他的心思,终究是在文字里。
但这有时又造成了新的困惑。在以《玉米》《平原》确立个人风格和文坛地位之后,2008年写就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推拿》,因为同名电视剧、话剧和电影的相继出炉,让他在六年之后,一次次地被推到台前,不胜其扰。
他努力向公众强调,这不仅仅是一部只关于盲人群体的作品,而是借由他们的生活,给出一个重新打量世界的通道。“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世界的本相。这是一个认识的陷阱,很一厢情愿。如果不是因为我和他们(盲人)打交道,我不知道我也在陷阱里头。”
盲人秘密的收听者
在毕飞宇塑造的沙宗琪推拿中心里,每个盲人推拿师都渴望爱情。
泰来曾经陷入一段彻骨的经历,分手之后仍未完全解脱。他的故事传到相隔千里之外的金嫣耳中,金嫣义无反顾地赶到南京来,制造机会和泰来成为同事,再苦心孤诣地获得了泰来的爱;王大夫和小孔情投意合,如干柴烈火;小孔却无意间招惹到了年轻的小马,小马对嫂子小孔的发间香味念念不忘,相思成疾;为了“挽救”小马,由矿工变为推拿师的张一光把小马带到洗头房“发泄精虫”,却造成了洗头妹小蛮对小马的单恋;推拿院的老板之一沙复明,惊讶于来消费的剧组人夸奖推拿师都红“太美”,从此堕入对她的深深迷恋,都红却避之不及。这种既明显又微妙的关系最终导致了按摩院里人心猜忌和权力的争斗……
毕飞宇说,残疾人通常都是现实主义者,同时也有他们不可思议的浪漫精神,通过他们,他对浪漫有了新的了解,“浪漫有时候就是你遇到了极限,你再也无法面对现实”。就像他写的金嫣,对于隆重婚礼的追求,成为她人生里最大的一个希冀和释放。
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毕飞宇早年曾在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当过五年美学教师。但他的学生并非残障人,而是日后要在盲校教盲人知识的健全人。
写作《推拿》,则是多年以后。作家的职业习惯让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痛,于是在每天深夜都要去做一个半小时的推拿。推拿师们很爱跟这个有亲和力的顾客说东侃西,甚至会把日常生活里最隐秘的部分抖搂给他。
“很长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世界的本相。如果不是因为和他们(盲人)打交道,我不知道我也在陷阱里头。”
他经常在推拿所见到一对恋人。“女孩子坐在男孩子的大腿上,他们没有任何动作、没有任何语言,在一个角落里,就那么抱着,一抱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我进门的时候他们抱在一起,等我做了一个‘全身’,打算离开了,他们还拥抱在一起。姿势几乎都没有变化。”
毕飞宇认准了盲人的爱情里头有一种持之以恒的东西,有时候他会忍不住想,身体上的障碍对爱情是不是有所帮助?在这个社会化程度很低的人群里,爱情和婚姻成了他们的珍宝、他们的全部。
但他一直不愿动笔,怕“出卖”和冒犯了这些可爱的人。直到他们给了他直接的鼓励。他大胆地写出了盲人间“闹中取静”的爱恋方式,他们的狂傲与自卑,对主流社会认可的苦苦追索和终不可得。
他笔下的盲人,情感丰沛得如大旱后的甘霖,又充满了对现实的精准拿捏。即便如此,因为眼前的黑暗和交流的蒙蔽,他们之间、他们与健全人之间,存在着各种理解上的错位。书中,一位盲人被女友问到觉得她有多好看时,他回答说:“像红烧肉”。读者会觉得好笑,但其中却包含着一股苍凉。盲人找不到语言来表达“美”,他们无法准确抵达健全人的世界,反之亦然。
那个把时间当玩具的盲人小马,当发现时间不是圆形,也不是三角形,不是封闭的之后,他好像发现了最为简单的真相。如果一生下来没有见过老式台钟,怎么会有这样曲折的认识过程呢?所以“看不见是局限,看得见也是一种局限。”
这种错位才是最打动毕飞宇的地方,也是在爱情之外,他最想表达的。毕飞宇说,无论处境多么苍凉,人类的精神一定是温暖和积极的,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做支撑,人类的生存就会失去借口。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美,都是需要借口的。宗教与理想又何尝不是一个借口?
15岁,一下子就老了
对于命运的思索,其实从毕飞宇漂泊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
他的父母都是苏北的乡村教师。他生在杨家庄乡下,第一个家就在庙里头,可他却没有农村户口。户口一直在城里,又不属于任何城市。童年的毕飞宇又自豪又自卑,“两头都落不到实处。只觉得处处和人不一样。”
没过多久,少年毕飞宇跟着父母,从陆王村到中堡镇,再后来去了一个叫“兴化”的县城。
在兴化,他们一无所有,连一个平米的住房都没有。全家就待在一个叫“人民旅社”的旅店里,所有的旅客经过他们门口时瞳孔里都有狐疑的目光。一切都是临时的、敷衍的。“我至今不喜欢住酒店,多豪华的酒店我都不喜欢。”毕飞宇说。
艾青有一句诗,“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毕飞宇觉得这句诗写的就是自己。“我有过故乡,只不过命运把它们切开了,分别丢在了不同的地方。我远远地望着它们,很少说话。”
15岁的少年,一下子就老了。
母亲却是他生命里的阳光。毕飞宇生病,当乡村教师的母亲从家里拿了一个方杌子,放在了她的教室里。就这样,母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12.中国作协作家被打 篇十二
关键词:泰华作家,博夫,中国传统文化
泰国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部分, 它泰国华文文学又是生活在泰国的华文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是异域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本身就有其自身特色。目前泰华文学作品题材广泛, 很多作品都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它们是生活在泰国的华人华侨的真实生活写照。作品中, 中华传统文化确实在泰华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也在这些华人作家身上得到体现, 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给泰国华人作家带来的影响确是值得深究的。
博夫先生作为泰华作家的一员, 他的生活以及他的作品中也流露出上述特点, 博夫原名樊祥和, 祖籍中国江苏省张家港市。八十年代留学日本, 后侨居南美洲, 现定居泰国Mae Sai。他曾任亚太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泰华新诗学会秘书, 现为中国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世界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出版过长篇小说《圆梦》、《爱情原生态》、《爱不是占有》、诗集《路过》、散文集《父 亲的老情书》以及《芭堤雅的夜生活》、《中华六十景诗书画印集》、《世界印坛大观》、《中国龙典》、《情怯》等十多部作品, 博夫是一位儒商, 又是一位成功的作家, 也是诗人, 他经营的人生是以商养文。他是泰华作家中的典型代表。对博夫作品的研究可在研究泰华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细读博夫先生的作品, 很容易就发现一种现象, 就是在其作品中涌现了大量的描写故乡故人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强烈的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博夫在他的散文中有对故乡的描写 :“无论你在外面混得多么憋气多么窝囊, 回故乡总有一点“荣归故里, 衣锦还乡”的感觉。稍稍混得像个人样, 说不定故乡的地方志将你收编进去。即使真到了头破血流走投无路, 故乡还是唯一能接纳你的地方。”在诗歌创作中更是有很多这样的作品, 例如 :《家书》以及《雨情》, 此类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对中国故土的眷念, 表达对亲友的怀念, 还有的作品表达作家华侨异国的孤单心绪, 如《蒲公英的梦》作品中充斥着中华故乡文化意蕴, 表明了泰华作家对中国充满着浓郁的怀乡情怀, 表现出了永远的泰中情结。
博夫作为泰华作家在移居泰国后他内心依然对自己的故乡或民族文化怀着钟情与眷恋, 在作品中也充满了对祖国的关注, 泰华作家和祖国心心相印, 他时刻关注中华民族的兴衰, 一些重大事件在泰华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很多作品都表现了泰华作家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博夫的《祖国六十岁》中诗外写 :在纽约看国庆六十周年典礼, 心里只有一句话 :祖国万岁!作者对祖国的眷恋和关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博夫的另一首诗歌《2008在考验我们》中, 更是把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作者虽然身在异国, 确时刻对祖国的一切深深惦念,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深刻影响的写照。
另外, 博夫作品中还有很明显的中国元素, 这些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 例如《长江的儿子》中就有所反映, 另外, 在博夫的一篇散文《我从茶乡而来》中, 他写道 :“随着年岁的更替, 我从一棵棵茶树下走出了那条充满着幽幽清香的小路, 来到一个与茶只有在水杯中相遇的城市 ;没想到, 那个城市的子民们虽然与茶树有着千里之隔, 但却与茶杯同样有着天份之缘。”从这些意象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者心里其实是根深蒂固的。另外, 在博夫作品中也保留着中国的礼节习俗以及艺术等传统文化并使其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
博夫和其他泰华作家一样, 在泰国居住几十年, 但故国文化传统对他们的影响依然是很深刻的。从博夫先生的作品中, 是可以轻易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其文学作品中的极大分量的, 而博夫先生作为泰华作家的一个典型例子, 我们可以知道在泰华文学中中华传统文化也无疑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泰国华文文学同时也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人的文学”等优良传统.泰国华人作家司马攻曾有个生动的比喻 : “泰华文学是属于自己的, 不是中国文学的支流。这正像湄公河一样, 湄公河的上游是澜沧江, 流经泰国就成湄公河, 水源来自中国, 河流属于泰国。” (《泰华文学的处境》) 这既是为泰华文学作了生动的定位, 也同时表现了它与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关系, 博夫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有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冯俊.《亚洲学术》[C].人民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一版.
[3]许肇林.《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海外华人》[J].东南亚研究1996第一期.
[4]孙淑芹、王启东.《“方块字浇铸的心影”——泰国华文文学特色浅论》[J].东疆学刊, 2005年7月第22卷第三期.
1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篇十三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
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同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主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主要讽刺传统文人的迂腐、“无行”和“无文”。鲁迅又刻画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即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
在处理这两大类人物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A、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B、对知识分子的描绘重心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C、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中,无情地解剖自己。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二)情景结构的独特性
形成了“看/被看”和“去——归——去”的典型模式。
〈示众〉是“看/被看”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个小说只写了一个场面:看犯人。小说不着重刻画人物,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在这个相互对峙的关系中,“看客”及其心态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愚昧和麻木,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沦丧的象征。而被看者则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幸的普通群众的不幸成了人们鉴赏和聊天的谈资。二是先驱者本为拯救民众而奔波、奋斗甚至献身,而他们的牺牲恰恰成为群众观赏的对象。
“去——归——去”的模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可称为“归乡”模式。如〈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的小说中表现突出。这些小说中的“我”都是早年离开故乡到城市去寻找希望和现代文明价值的知识分子,回到故乡来寻梦,但现实的乡村图景把他们的梦打破,使他们再度远走。
在这类小说的结尾,鲁迅又作了相似的处理,主人公走出绝望,向绝望作抗战。
(三)叙事艺术的独特性。
茅盾评价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他试行新的叙述视角或新的叙述方法时的独创才能。
首先,与五四时期其他主观抒情的作家相比,鲁迅有意识地发展了“小说叙述者”的艺术。在〈孔乙已〉中通过这种间接的叙述层次,鲁迅进行了三重讽刺:对主人公、对看客、对毫无感受力的代表看客声音的叙述者“我”。小说把批判剖析的锋芒指向了民众精神世界和启蒙者的尴尬处境,也表现出启蒙的重要和启蒙运动的悲哀。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各各不同。〈狂人日记〉、〈伤逝〉是主人公自述,小说中的“我”不是鲁迅自己,把“我”也置于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的位置上加以审视、剖析甚至批判,表现了鲁迅创作小说的成熟的叙事艺术。
其次是叙述风格的独特性。鲁迅小说很少背景描写,他主要用力处是人物塑造,但并不是传统小说的外貌描写,也不是西方小说的长篇心理描写,而是写意式的剪影式速写。人物刻画上专画眼睛,用最具特征的语言动作展现内心。鲁迅写人,得力于中国文学传统的主要是“白描”。鲁迅小说的另一叙述风格是超越一般的写实主义,采用了象征叙述技巧。在这种叙述结构中,只有把现实故事和象征寓意结合起来读才能够真正地把握鲁迅小说的丰富思想。比如〈药〉这只是一个乡村老夫妇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痨病的故事,从象征意义上看,作者实际上是以这一迷信行为作为象征结构的基础,华家儿子的病需要夏家儿子的血来治疗这样一个象征结构。表现出民众儿子的“病”必须用革命者的牺牲来治疗。但这种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鲁迅搜寻历史材料作小说,最后成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共8篇,在《故事新编》中有意识地整理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思考。表现出他在绍兴会馆蛰伏十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典籍的具有现代性审视视野的独特观察。无论写古人还是今人,小说都体现出了对“官魂”“学魂”“匪魂”“民魂”的深刻洞察。
《故事新编》不是针对具体时代的写实,而是超越时代的关于中国的大寓言。《补天》《奔月》。都是针对今人今事而用的象征叙述。
三、散文及散文创作
1924年到1926年的散文集《野草》是最为别致、最为婉曲、最为深邃的一部作品集。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体、空前绝后的一种‘独语体’散文,这部作品集的形式和感情表述的独特同鲁迅写作时的个人心情紧密相关,又同他的生命哲学紧密相关。这时候他的另一部小说集被他命名为《彷徨》,杂文集被命名为《华盖集》,都表明鲁迅进入了思想的苦闷抑郁期。
《野草》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而深邃的。从内容的象征程度上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意义指涉比较明朗的讽刺性、杂感型散文。另一种《野草》是象征意味极浓厚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现实感触后的心灵滤化,是鲁迅当时心灵深处对社会、人生,乃至人类生存诸问题的最矛盾、最深刻的思索,是鲁迅所有苦闷的象征。《过客》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散文,既是鲁迅对内心希望/绝望的矛盾中挣扎的自喻,也是一篇艺术化了的生命哲学宣言和告白。写一个“状态困顿倔强”的中年人的“走”“对过往一无所惜,对目的一无所求,不顾疲劳、伤痛和鲜血,不接受任何劝促、关心和帮助,只是独自一人凭着前面的”我的声音奋然前进不敢止息。
《野草》的象征主义艺术技巧是高超的、繁富的。达到“无词的言语”的境地。在语言运用上,鲁迅吸收了中国文学的炼字传统和许多西方句法和语法。虽婉曲深邃但没有流于随意生造而导致晦涩难懂。他又创新地铸造新词如“无地”,“无物之阵”甚至用佛家语“三界”等。这种古语奇句的运用创造了一种复杂的文学效果。在意象营造上,鲁迅除用联想、变形、想像等常用手法外,还充分调动了神话、神秘、不稳定的内容,因而营造出一种场景奇幻、色彩冷艳、意象奇崛怪异的艺术氛围,有力地映衬了思想的深奥和复杂。在散文形式上,《野草》被称为“散文诗”,因而它的大部分篇章都是铿锵有力的格言警句,是朗朗上口、具有内存韵律的严整灿烂的诗行。
《野草》之外,鲁迅一些篇幅稍长基调也较舒缓明丽的散文,大多收在《朝花夕拾》里。其中有10篇散文确实源于回忆的力量,实际上是鲁迅追述的自己由故乡绍兴的童年和少年到青年时代在南京后来赴日本以及回国初期直至走进北京知识界的心路历程,写成的一份注重生活经历的文学传记。《朝花夕拾》是一种故事娓娓道来,情绪舒缓明丽的“闲话风”散文。
四、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活的两代中国人的“人史”,整体地成为现代中国的国情史。
鲁迅的杂文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留学时期《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鲁迅早期思想时的这些文章,都收到了鲁迅第一本杂文集《坟》中。作为一种自由形式的“无体之文”,鲁迅的杂文开始于1918年-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专栏中的杂感与杂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A、1918-1925年的尝试阶段,主要包括《坟》、《热风》表述与新文化运动中其他作者相同的“五四”立场即反传统,破坏偶像,抨击迷信和国粹,鼓吹科学、进化、民主与个性解放。B、1925-1928年主要包括《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在北京。C、1929-1934年主要包括《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内忧外患加剧,国民党文化围剿,鲁迅在上海的生活颇为艰难。D、1934-1936年,杂文创作“后期《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一时期死亡、疾病威胁着鲁迅,鲁迅杂文创作却已入了更扩大、深化乃至文化历史的底层,关注重心重回到他最熟悉的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和国民心理的艺术分析上来,开展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注入平淡的思考与深化的情感。
鲁迅杂文涉及问题极广,几乎涵盖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首先,鲁迅杂文内容的核心是揭露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觉醒、自主与解放。从“文化-精神”改造观念出发,宏观把握中国思想史,中国国民心理、民族性格及其出路,一直是鲁迅杂文的基调。其次,从杂文经常谈论的对象上看,他的杂文一是针对农民、妇女、儿童和小市民,一是针对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的特质:
(一)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的杂文集是一个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鲁迅形成自己的“争存于天下”、“首在立人”,首先要寻到人的权利的思想,将锋芒对准了形形色色的奴役压迫,这就是他批判社会,否定攻击旧文化和旧思想的根由。
(二)反常规的杂文思维和犀利的杂文笔调
鲁迅的批判最为关注并全力揭示的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维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真正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鲁迅杂文的犀利、尖刻的笔调往往在于他的违反“常规”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他能够把外观形式上差异很大,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呈现本质上的相通。一极是“高贵”“庄严”“神圣”另一极则是“低俗”“虚伪”,使他的笔调犀利尖刻。
(三)“社会相”与形象化
他的思路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而又将个别人、事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看到这一具体人、事所代表、暗示的一种普遍性特征。杂文在人事描写上具有了“文学性”“形象性”特征。
(四)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一方面,他自由驱使中国汉语的多种句式:或口语与古文言句式相杂;或排比、重复句式的交叉运用。另一方面,他故意违反规范用语,打破语法规则,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取得了荒诞奇崛的美学效果。
五、代表作新论
(一)〈狂人日记〉的形式分析
首先思索启蒙者的命运问题和启蒙的可能性问题。认识启蒙者的命运是启蒙者主体性的表现,而独具匠心的设计小说来描写启蒙者的命运,也是作为一位启蒙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体现。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是鲁迅把主人公设计为狂人。用狂人与正常人的紧张关系来象征启蒙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关系。破坏这种关系的启蒙者一旦站到统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是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狂人日记 〉的形式之二是,鲁迅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狂人的幻觉世界。也只有在幻觉世界里,狂人才能发现通过历史事实中吃人真相进而言说吃人欲望的存在。在狂人的幻觉世界中,我们发现了常人世界与狂人世界的二元对立。启蒙者在思考为什么革命者不仅与统治机构而且与民众世界成为对立面。鲁迅就把启蒙者的命运摆出来了。革命者的价值不存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的时代,只能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的中间物。因而他们的付出不能在现世求得胜利的回报,这正是一代启蒙者的命运的结果。同时小说也就从深层意义上说明了启蒙和启蒙者的沉重,也说明了启蒙不仅仅是无谓的呐喊“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突进革命,而是从这些骨子里的意识出发,进行文化改造,立人立心,革心洗面。
〈狂人日记〉的形式之三是鲁迅设计了文白对照的二元叙事模式。其叙述者是“余”,狂人的日记中的叙述者才是日记作者“我”。小序部分是一个正常的文言文世界,正象征着一个封建仁义道德氛围的旧秩序的世界,狂人日记中则是狂人迷乱与常人世界格格不入、针锋相对的幻觉世界,这一幻觉世界中焕发着对打破旧秩序的一片激情兴奋。小说中小序是正文,狂人日记是附录,正文附录的关系正象征出启蒙的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者面临的必然命运,启蒙的声音最终被黑暗吞没。
其二,这种文白对峙中还富有张力性地审视了启蒙者可能出现的下场。它呈现出给我们的不是提供狂人奇崛的思想作为启蒙有利武器,而对启蒙者被旧意识形态吞没从而又回到旧秩序里去的命运的悲哀。
(二)阿Q形象的接受
A、茅盾认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鲁迅自己说“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B、出世后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他是“国民性弱点”。
C、到了40年代,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阿Q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这是一个失败民族的好笑的自解,一个衰落的古国的可哀的自满”,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D、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阿Q的阐释发生了两个重大倾斜;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所作的批判。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的农民”的典型。
E、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王富仁认为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实际上还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现状的消极适应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精神胜利法”;阿Q的“革命”则是另一种“主动适应方式”。新时期的时代呼声: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的现代时,不要忽略了“人的现代化”。林兴宅的“两重性格”论。鲁迅〈阿Q正传〉正是以对“人”的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三)对尘芥堆中的形骸的歌哭——重读〈祝福〉
鲁镇的祝福礼仪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陈旧、封闭、冷漠而又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习惯、所依赖的“黑屋子”意象,而祥林嫂的命运则是从宗法乡土社会这个“黑屋子”走进鲁镇这个“黑屋子”的过程和宿定的选择与归结。这两个“黑屋子”正是乡土社会、市镇社会的普泛性特征。它们都像是封建中国的大“尘芥堆”,那些乡村、市镇上的小人物们就在这两座尘芥堆中奔忙、劳作、挣扎,无论是安于现状,还是谋求新生,最终在“百无聊赖”的生存状态中,被尘芥堆中的挣扎乃至死亡,她卑微、贫贱,无以依赖的一生成为“黑屋子”祝福仪式中的牺牲,被悲剧地供奉在中国传统文化祭坛之上,昭示着20世纪初期中国普通民众的普遍命运。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个性
(一)郭沫若的“标本”意义
最早一批中国新文化的开创者,又是最后一批告别人世的“五四”新文化精英。惟一一位亲身参与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建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和“真理标准讨论”,并且一直处于中国政治漩涡中心的文化人。又是惟一一位其文学创作贯穿“五四文学”“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艺“拨乱反正”。
代表的是热情、冲动、富有创造精神的一类现代知识分子。富于“感性的鼓动力量”。鲁迅是“理性的思想力量”。
(二)郭沫若的个性
1、是一个追求多方位身我实现的“球形天才”。他既是中国新诗的真正奠基人,又是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拓荒者和成功者。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基础。他的文学翻译,不仅数量多而且独创“神韵译”一派。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多方面作出了贡献。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政治、外交、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有贡献。
2、还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入世文人。
3、一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型诗人。给暮气沉沉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破坏”和“创造”的风暴。
4、更是一个主观抒情的文学天才。他认为在文体本体“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文艺是出于自我的表现,文学的原始细胞是情绪,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世界。
(三)郭沫若的局限
他追求“全”,却失掉了“深”,积极进取,却又好走极端;他大胆无畏,但常常随意树敌;他冲动、热情,而往往缺乏坚韧和冷静。《女神》以后他越来越注重政治功利性,同时他文学作品的审美力量也越来越弱。
其优点和缺点常常是混为一体,相伴相生。
二、《女神》的价值
(一)诗化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却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基之作。从《女神》的表现内容来看,其突出贡献是以对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
(前期郭沫若是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是从16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一种哲学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宇宙本体即是神,神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泛神论来到刚刚脱离封建政体的中国时对国人观念的冲击,正如它出现在刚刚走出中世纪欧洲时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它具有抗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意义,所以不能以它存有与先进世界观的差距而否定其历史作用。)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封建文体体系破坏得最得力的思想先锋,一是进化论者,二是泛神论者。
当时的郭沫若是以诗人的角色和作为诗人最理想的宇宙观来认同泛神论的。因此真正被他吸收了泛神论,与其说是哲学的,不如说是诗学的;与其说是他掌握神与自然关系的方式,不如说是他掌握艺术与世界关系的方式。郭沫若所接受的泛神论,是一种追求物我同一的艺术哲学。于是《女神》中的诗篇获得了广袤无垠的自我表现世界。这种泛神的宇宙观,既为《女神》提供了个人心灵和情感驰骋的空间领地,又为《女神》铺展了自我和万物能够不断超越、不断更生的时间流程,从而为《女神》诗化五四时代精神提供了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A、泛神论是《女神》诗化五四精神最有力的诗学基础。
B、《女神》对五四时代精神成功的诗化,是以郭沫若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泛神的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为前提的。这一方式把“自我”与表现的对象沟通在一起,把生命与创造联结在一起,这才使反抗专制的个性解放精神进入《女神》中可以无限张扬的“自我”。
C、《凤凰涅般》是作者诗化五四时代“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典范之作。(诗人把五四青年对旧代的破坏和叛逆精神转化为诗中的凤和凰对“茫茫世界”的诅咒,把对新时代的渴望转化成诗中凤凰更生后那不厌其烦的欢畅。诗人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必须经历从死灰中涅磐的决绝态度,传达出五四青年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的欢呼雀跃之情。)
(二)高扬主体性的力作
在20世纪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它是肯定生命、肯定个性、肯定天才、肯定自由创造的开路人之一。
1、《女神》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它给新诗带来的重主观、重表现、重情绪的新的美学原则。
2、《女神》是现代人生命激情的象征。
3、当你阅读《女神》的时候,你所获得的主要不是五四新思潮的某种思想理念,而主要是一种情感的撞击,唤起了你对自由的感情、昂扬的生命力和宇宙主宰意识的自我确认。
《女神》是肯定“天才”的观念、非理性的思维和昂扬的生命意识的创作实证,是高扬主体性的一部力作。
(三)创造了新诗的诗美规范
从诗歌本体来说《女神》对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它以“内在律”的发现和创造开了一代诗风。内在律的特点:
1、以情绪表现为核心,充满了大量巨大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是强大生命的象征。
2、丰富神奇的想像,意蕴着丰富的理性。《天狗》就是想像艺术的杰出范例。
3、诗中的节奏形成了新诗特有的宏大气势,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生命的力量、自由的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时代的力量。
4、自由体新诗不是郭沫若首创,却是在他手里成熟。诗体自由而不随意,不受理性规范的约束,却受情绪表现的支配。
5、激情
《女神》的“内在律”,以庞大有力的意象、丰富奇特的想像、火山爆发的激情、心潮澎湃的节奏和不受外在因素规范的形体,共同组成了一种与五四时代氛围相契合的宏大的艺术气派。
三、历史剧创作思想
(一)“古为今用”的创作动机
郭沫若既是一位天才的历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历史剧作家。“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分别采取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1、五幕剧《棠棣之花》是在“皖南事变”背景下写的历史悲剧。用的是“借古喻今”用抗秦派与亲秦派的冲突隐喻“皖南事变”后的民族内部矛盾。
2、“借古讽今”的方式主要采用影射、类比等手法。《高渐离》和《南冠草》用秦始皇、洪承畴等形象影射国统区统治者的专制暴虐和民族败类的卑鄙无耻。
3、郭沫若最成功的史剧作品如《屈原》、《虎符》和《孔雀胆》都是采用“借古鉴今”的方式,通过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段,启发欣赏者对历史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思索。这些古事之所能沟通现实,是因为忧伤者着力提示古今民族矛盾中的相似性,古今民族心理愿望的相同性和古今道德观念的相承性,使历史成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二)“失事求似”的艺术虚构
在历史剧的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像、虚构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
郭沫若的艺术虚构是在主要人物真实、主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在“史书缺而不传”的地方驰骋自己艺术想像。这包括:杜撰人物和改动背景。
这既是补充史料不足的需要,更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他的艺术虚构的过程,是丰富历史生活的过程,又是提炼历史素材的过程,也是人物典型化的过程。还是增强戏剧效果的过程。
(三)“崇高”的悲剧艺术追求
在他的悲剧作品中,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新生力量”正处于这种必然要求暂时不可能实现的悲剧的历史关头。代表“垂死势力”的楚王、魏王等暂时处于优势地位,代表“新生力量”的屈原、如姬等在内奸外贼的共同围剿下,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顽强搏战,最后走向挫败和毁灭,形成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激发人们把悲愤的情绪转化为一种奋发和抗争的力量。如姬的死给人的感受不是悲剧,而是悲壮,是“生者不死,死者永生”的人格完善,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了“崇高”的美感效果。
(四)主观写意的诗化品格。
他的历史剧是主观写意型的,而不是客观写真型的。他的主观抒情的艺术个性明显地渗透到他史剧作品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与其他中国现代史剧作家迥然有别的一大特色。
这种主观写意型的诗化品格表现形式:一是作者结合剧情的需要和气氛的创造,经常插入一些诗词、短歌或小曲;另一种是戏剧主人公长篇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独白。
不足之处:在增强作品抒情效果的同时却又对其戏剧性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弱。
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明显不足是:过于强化了剧作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相对忽视素材的历史性;过于强化了“忠奸对立”的两极冲突,相对削弱了戏剧冲突的思想艺术容量;过于重视了作品中诗的抒情效果,相对忽视了话剧文体自身的审美力量。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赶集》《微神》等,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等,剧作集《老舍剧作选》等12种。
代表作:《二马》《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断魂枪》《我这一辈子》《龙须沟》《茶馆》等。
一、老舍的品格[文化人格与艺术品格]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和现代戏剧的巨擘。他的作品属于文化味最浓、而又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大手笔之列。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冷静的思想启蒙
尽管老舍没有直接参与五四运动,但他曾反复强调说: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
一是将审美视角投向中国市民社会,从中努力挖掘传统风习积淀着的市民社会心理。特别关注30年代前后市民社会中已形成精神病态的“中国典型”,发掘国民性的弱点,都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从多方面探索了国民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完成了对国民性及产生它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的多重批判。老舍用自己的全部创作形象地挖掘了国民性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病源。总结:探索国民劣根性原因,进行了多重批判。
文学承载着思想启蒙,思想启蒙的题旨又深化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强化其审美艺术力量。被誉为“最老舍”的《骆驼祥子》如果没有对祥子这个来自农村的个体劳动者的真实描绘和深入透视,没有作家对这些精神弱点充满同情焦虑的批判,作品的悲剧力量将大打折扣。总结: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能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稳健的文化批判者
1、老舍善于以中西文化、新旧文明比较的宏观视角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的挖掘。
在英写成的长篇《二马》就是在中英文化比较中揭示民族性格的弱点和传统文化的弊病,举起了文化批判的大旗。
2、用创作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而富有力度的文化批判体系,紧紧抓住封建传统文化的缩影——北平文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来解剖社会弊端的根源。北平文化就是沙漠文化,只能滋生顺民性格和奴性特征。包括三部分:传统士大夫文化(权)、外来殖民文化(钱)和民习风俗文化。
(三)沉郁的“市民诗人”
经由对北平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本质的某种揭示。
分为老派市民、洋派市民、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批叛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负面效应。
理想市民:对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赞许。
洋派市民: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撞时产生的病态人物。
底层人物:表达尖锐的社会批判思想,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与叹息。
浓郁的“京味心”。写京城节俗。写出了风俗与民族意识的错位,《四世同堂》中风俗竟嘲讽性地成了民族意识丧失、内在凝聚力崩溃的象征。这是老舍独特的艺术视野,也是老舍作为市民社会表现者和批判者所达到的深度。
(四)悲观的“幽默大师”
幽默,作为老舍个性气质和艺术风格,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原因:一受狄更斯等外国作家的影响;二是“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三是旗人子弟的老舍,生活在民间通俗文艺广为流行的旗人社区里,被浓厚地染上了倾向幽默的思维方式。
老舍经过挫败与探索,从《离婚》开始,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乃至他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幽默随着整个创作进入巅峰而日显成熟。他的幽默中蕴含着抹不开的悲观绝望的色彩和苦涩辛酸的味道。
老舍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话,使得幽默与叙述、抒情能熔为一炉而不显匠气。老舍对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创造,使他获得“语言大师‘的美誉。
二、《骆驼祥子》[分析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相结合的特点][思想艺术成就]
是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剧命运的现实主义巨作,不仅是老舍全部创作的一座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标志着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1、老舍站在社会批判的观点上,暴露20年代至30年代旧中国的黑暗与衰败。
2、站在文化批判的视点上,“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由此获得深刻的主题意蕴,揭示出生命在城市畸形文明里的委顿。
祥子,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人物画廊里第一个塑造得有神采有力量的城市下层劳动者。老舍侧重于揭示人物精神和灵魂的病痛,其心理描写往往采用叙述者的内视点,揣摩人物的每一寸心事。
在语言运用上,《骆驼祥子》的语言平易澄洁、亲切活泼,有着鲜明的地方色采,开创一种风格独特的“京味文学语言”。人物的语言也高度个性化。
主要人物:祥子、小福子、虎妞、刘四爷
三、《茶馆》[分析戏剧结构和艺术魅力、文化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地位:是新中国话剧的一块里程碑,是几乎运用、综合了作家一生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方才成就的一个“老舍牌”的艺术精品。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茶馆》是不朽的,在中国话剧8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为标志,话剧形式已经完全摆脱最初的模仿痕迹,成为我们的民族形式。它呈现被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中国现代戏剧的精华”。其文化学、叙事学方面的透视,使其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首先,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A、反映在《茶馆》中的风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用民俗状绘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轨迹,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情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
B、把风俗喜剧与史诗剧结合成一体。《茶馆》的深层结构,是两组人物群像之间的对比,一是无辜民众形象;二是恶势力形象。他们共同构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其次,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A、不像传统戏剧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结局;
B、没有紧张激烈的整一的戏剧冲突,甚至根本没有贯穿情节,它主要以人物活动构成一幅幅世态风俗画卷。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的方式来串联结构和推动剧情;
C、用强烈的戏剧动作来直观表现戏剧冲突。
(1)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及各种社会矛盾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背景,围困着茶馆及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2)用强烈的动作性来表现戏剧冲突,动作的强烈与否,不在外部,而在人物内心。
最后,《茶馆》中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喜剧性,是一出“寓哭于笑”的喜剧色彩浓郁的剧作。运用多种幽默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鲜明的分寸感,善意嘲讽和无情的鞭挞。(除了引人注目的史诗规模、新颖的艺术结构和出色的民俗再现外,接前面,发挥得„„)
主要人物: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属于无辜民众形象;
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他们共同合成了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裕泰”的王利发是一条主要线索,他胆小圆通、顺势趋利的性格并未使茶馆在时代变迁、社会恶势力压榨下逃脱倒闭的命运。和他一样贯穿三幕的还有常四爷、秦仲义等。秦仲义做着实业救国的好梦自矜于民族资本家的“会作生意”与那份“救世主”的神圣,至于常四爷的正直狭义,则有着鲜明的满文化特征。另外像吃洋教的马五爷的阴鸷乖戾、唐铁嘴的鄙俗无赖„„都深刻地体现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时代环境中残酷的事实。
《茶馆》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共51个,集中了整个下层市民社会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
巴金
一、巴金的人格(巴金的思想特性)
巴金作为一位著作等身、蜚声中外的大作家,他的魅力是双重的,既有卷帙浩繁的著作为世人所称道,更有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为世人所景仰。他是继鲁迅之后又一个自觉地肩负起改造国民的灵魂,批判旧的传统观念,弘扬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作家。从他的处女作《灭亡》到晚年的《随想录》在70余年的探索中,在不倦地对真理的追寻中,处处洋溢着现代文化人格精神的光辉。由此,人们称巴金为中国“20世纪的良心”是毫不为过的。
巴金的文化价格和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人格的伟大和文学的辉煌。
思想特性:在他身上既有无政府主义的素质,也有人道主义的内涵,更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不乏民主主义的成分。
年轻的巴金为找不到出路而苦恼万分,是两本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为他打开了心路之门,那就是他在1920年看到的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和廖亢夫的戏剧《夜未央》。这两本书曾经震撼了他的灵魂,给他以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正是这两本书,使他在世界观最初的形成时期信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
思想特性:巴金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解,已经不是停留在无政府主义的原始理论的层面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予以调整和完善,使之更接近人类长远的人文目标,巴金已经上升到人文情怀的高度来认知无政府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升华。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贯穿着他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的一生之中。巴金的人道主义缘起于作为一个正直人的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巴金的人道主义情怀,既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首先观念为根本,又与西方提“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融合,从而构成巴金独特的文化人格内涵。
巴金曾自言是受外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作家之一。
二、从《家》到《寒夜》
巴金的主要作品:从1927年到1947年共创作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16部,短篇小说13部,散文集17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和《寒夜》。这两部小说向我们叙写了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那一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流程。
从第一部小说《灭亡》塑造的杜大心,到《激流三部曲》里的觉新三兄弟,再到《爱情三部曲》里的周如水,一直到《寒夜》里的汪文宣,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完成了对几代知识分子灵魂的写照。
(一)《家》的形象系列:
描写了三代知识分子形象:一是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纯粹封建性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形象,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亦当属此类;二是以克明、克安、克定为代表的饱受封建思想毒害,又受到近代文明思想的浸染的中华知识分子形象;三是以觉新、觉民、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少年也曾受过封建思想的教育,但成年之时感受到的多是“五四”精神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与他们的处境相近的人物还有琴、瑞珏等。分析这几类人物的心路历史还须从《家》所设置的外在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寻找切入点。
1、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第一类知识分子,属于为封建王朝唱挽歌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骨子里受到封建文化和封建宗法观念的熏染,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观念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并且从言行上予以遵循和恪守。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荒淫腐朽,在“家”中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来显示自己的淫威。
2、第二代知识分子是生存在时代夹缝中的“多余者”。从精神上他们属于断乳期的一代,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3、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着力刻画的是以觉新为代表的第三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状况、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分化,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当然是觉新的觉慧。
(二)分析觉慧: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时代思想的影响和新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尽管旧有的束缚使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种束缚,然而新的观念、新思想、新的人生观以及对新的世界的憧憬,仍然使他们从主观愿意上产生获得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情感期待。其反叛性格主要从三件事上得以充分的表现:帮助觉民抗婚、拒绝捉鬼,离家出走。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一是取决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二是由于他在“家”中所处的长门中老小的地位,自小缺乏对“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第三,也是最为主要的,觉慧受到“五四”时代精神的感染,主观上有摆脱封建家庭桎梏的意愿,对旧的观念意识有一种主观的排斥情绪。
(三)觉新的形象悲剧性:(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觉新在年龄上是属于年轻的一代,在心态上却属于中年一代。年龄与心理的错位,使觉新的性格内涵具有复杂的多重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不同时代的中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处境和心态。
一、性格悲剧。
二、从他身上读出更多的是人生的悲剧。
1、觉新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恪守各种封建的礼节,他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使他养成了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言听计从的心理态势,进而形成尊礼重教、本分务实、自我牺牲与自我泯灭的压抑感。
2、长子长孙的地位使他天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不得不执行长辈们的命令,在“家”的地位和处境又使他不能不如此违心地继续做下去。造成对自己的亲人的无意的伤害。但他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觉新也有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愿,更羡慕觉慧的果敢,甚至试图通过读新报来改变原来的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不可能走出旧有的自我。这又何不是人生的悲剧呢?
从《家》到《寒夜》,巴金走过了一条从青春的抒情咏叹到中年的理性沉稳的创作之道路。《寒夜》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必然走向破裂的悲剧。其主人公汪文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40年代的觉新性格的翻版,也是觉新型形象中年情怀的继续探索。通篇笼罩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原因在于汪文宣“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汪文宣的悲剧(一、客观环境
二、主要的是其主观因素)
汪文宣的中年情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和层面。汪文宣身上至少存在着三种人生的尴尬:生存处境的尴尬、生存心态的尴尬、生理机能的尴尬。
已届中年的汪文宣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弱者,虽然与妻子曾树生也曾有过共同追求“教育救国”,但结婚不久,在家庭和社会的重负下变成了一个懦弱善良、胆小怕事、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
1、没有中年的自信心,只有屈从、讨好、忍受,以至于最后连工作也失去了。这一点使他在妻子面前失去了作为丈夫的尊严和自信。
2、在家庭生活上,尤其是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汪文宣是一个失败者。在妻子和母亲的问题上不能有效解决。也无力养活他们。
3、他在生理上的尴尬。
曹 禺
一、曹禺的话剧
(一)家庭对其创作的影响
出生在旧式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是军人,却从未打过仗,胆小怕小,有着浓厚的骚客词人的气质。后来退职,因抑郁不得志,爱发脾气,十分严厉。和大哥家修不和,家里除了家宝其余三人都抽鸦片。父亲让戒烟,甚至跪下来求他,让家宝看见,深深刺痛其心灵,后来写进《北京人》里。家里一片死气沉沉,父母白天睡觉,晚上吸烟,后来出现了一连串的家庭不幸与变故。这一切注入作家脆弱的灵魂,形成了早熟内向、孤僻、敏感恐怕的性格气质。母亲早逝,继母和父亲对其十分疼爱,在继母影响下,从小就是个戏迷。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加入新剧团。表现出表演的天才。
(二)其话剧形成背景
加入剧团后,表现出表演的天才,后来被清华西洋文学系录取,成为演剧上的活跃分子。当演员的经历使其提高了演技,更重要的是使他深深地体味到一种内在的灵魂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重重矛盾。其演戏是“先体会人物心灵”而非单纯的演技进入剧情。他又学习了许多希腊悲剧,这一切激活了曹禺心灵中久久积聚的愤懑、同情与苦恼,他的心像在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里,经受着煎熬。发自心底的生命的呼唤,使他终于开始写戏了。
(三)曹禺话剧特色(淡化了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曹禺话剧的命运与其主题内涵的关系阐述?
对曹禺来说,写戏就是定人物和人物的心灵,写心灵就是写心灵的重重冲突与矛盾,写死的活灵魂或活的死灵魂。曹禺的话剧内核淡化了作为中国总主题的社会革命或思想革命的意向,而是站在一种心灵和艺术的起点上来创作。
30年代中国戏剧接受对象已经意识形态化,时代戏剧规范已经形成,而曹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却对“背景”处于暂时的无知状态,于是他可以不顾及已成的“时代规范”,而独立地进行着“个人话语方式”的创造。因此他才如此坦然地把他的创作活动视为一种‘生命的创造’。(他并且直言宣告:他的创作的原初冲动,来自出于生命本性的一种莫名的困惑、恐惧、憧憬与诱惑,来自发泄自己情感的内在要求,是“心灵的魔”的驱使与“生命”的召唤;他注重的是个体生命的主观投入与升华;他创作的起点是情节、人物与情绪。这意味着,)从创造起点上,曹禺的文学观念、艺术思维与创作方法等,他对世界的感受、解释,就与既成的社会意识、艺术规范相矛盾、相冲突——正是这种“悖逆”与“反叛”使曹禺成为曹禺:既产生“曹禺”的独特价值,又决定了“曹禺”戏剧生命的某种独特命运。
第一个戏剧生命个体《雷雨》就是这样诞生的:他将自己内在的“性情”外化或戏剧化,形成了“雷雨”式的“郁热”。在30年代的中国,当时大部分观众是高度政治化与情绪化的,要求接受者冷静、理智、含蓄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宣称《雷雨》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探讨,或回答“婚姻如何才能成一个健全的形式”。这样一些功利性的人为阐释,肢解乃至扭曲了《雷雨》的内在意蕴。《日出》是其第二个“生命”创造,仍然坚持着独立探索与创造,转向对生命“沉静”的追求,是一种细细的忧郁,也是剧作者的一种内心的呼唤。他在关注“人”在“宇宙”中的生存方式、生命形态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这已经是他的自觉意识。由于受到《雷雨》中接受者的影响,他在逐渐被时代的“规范”与“模式”所征服。所以《日出》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曹禺的艺术创新同时获得了历史的承认。但曹禺不愧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他全然不顾外界的期待与压力,只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他要创造一个“原始蛮性的世界”。于是《原野》诞生了。这样一部被称为“生命三部曲之最”的戏剧的出现与抗战的大背景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不仅是对“及时反映时代重大问题”的传统观念、规范、模式的挑战,也是对中国读者及批评界“期待视野”的挑战。因此受到了长期的冷遇和拒绝接受。1940年第四部杰作《北京人》,它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但在40年代的接受者,仍然不能理解《北京人》,人们普遍将它看做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并且同样使它遭受到被肢解的命运。这对于一个用生命内在体验去抒写的剧作家,一个具有无限丰富性、追求多种创作方法的剧作家来说是最大的亵渎与不幸。但遭遇继续顶着“传统”“规范”的压力,走着自己的路。写于1942年的《家》又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对传统接受表现出极大艺术勇气、独立性与创造力的曹禺,面对接受界与批评界,他终于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与选择,向既成规范与模式归依。这对剧作者本人同样是一种“残忍”。于是我们看到剧作家对《雷雨》《日出》《北京人》的不成功的向主流意识靠拢的修改,还有后来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都有“主题先行”的嫌疑。虽然试图从艺术的精巧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并且他也确实获得了某些成功,但这些努力明显带有苦苦“挣扎”的意味,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凉感。
二、《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主题内涵:《雷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背景,通过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有着严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残忍及其精神危机为不幸人们的命运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和雷雨般的呐喊。它深刻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这也正是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艺术魅力:
1、表现它的激烈潜隐的戏剧冲突上。本剧复杂的人物关系带来了多元互动的矛盾冲突,其中最感人的是善与善的冲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
2、本剧还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戏剧气氛。
A、利用戏剧场面创造气氛。
B、利用自然环境烘托气氛。“郁热”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乃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C、利用戏剧悬念强化气氛。如四凤怀孕的秘密是个悬念。侍萍和周朴园旧情的秘密,这个悬念千万了所有人物的命运悲剧,寻根溯源的话,这才是关键的悬念。
3、剧作家还通过富有个性和动作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情节结构也安排得相当巧妙。
人物分析:
A、周朴园: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资本家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在家庭伦理关系上,他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在道德观念上他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无论其形象的鲜明性还是就其思想含义的丰富性而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顽固性以及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整个剧作的全部网络或矛盾冲突都是以周朴园的家庭为主要阵地而展开的封建伦理道德与反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斗争。
B、蘩漪(fan yi):被封建伦理道德与非常态的爱逼上反叛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在剧中,她一直追求着爱情,而这种追求本身就是对封建夫权的直接挑战。她是第一个向观众、向读者和周萍控诉周公馆的罪恶,表示了对现代封建伦理关系的无视的人。但她自救的方式,注定了必然的失败与悲剧的命运。同时暴露了她所属阶级的弱点。
C、周萍:徘徊犹豫在对立的两极之间的中介线上的。他自始自终被各种矛盾牵制着,所以他的性格中也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对蘩漪的爱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抗;而对蘩漪的离弃,伴随着的是对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妥协和对周朴园的屈服。四凤被周萍当做洗涤拯救灵魂的“救命草”。可他无力将四凤带走的。四凤成为封建伦理吃人的又一例证。
D、鲁侍萍: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存在是对封建制度的残酷性的一个证明,对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一个揭露。这种屈从命运,不去反抗的弱点,多少概括了尚未觉悟的劳动群众的特点。
总之,周冲、鲁贵、鲁大海皆是悲剧人物。整个剧作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反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典型意义。
三、《北京人》
1941年发表的《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部成功的代表作,应该把这个剧本看作是《雷雨》主题的继续和发展。
主题内涵:深入剖析封建家庭的精神生活领域,着眼于从封建阶级精神统治的破产这一角度,反映了它们由外到内的彻底腐烂,从而揭示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但它比以前的剧作更富于哲理意蕴和文化意识,并且热切地发出了召唤人性复归的呼声,这正说明曹禺创作思想的逐渐发展与深化。
人物分析:
曾皓:是封建大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更是老一代封建士大夫式的“北京人”的典型。他最基本的准则是守成。如今只关心自己延年益寿和死后睡的那口楠木棺材。它强制性地约束每个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甚而还主动起到约束的惰性作用。
曾文清:集中体现了封建精神统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毒害性。他虽能诗善画、聪颖清俊,有善良温厚的一面,然而内外双重障碍使他没有勇气向社会和自身挑战。他的死,与其说源于封建家庭的罪恶,不如说是源于对自身的彻底否定与自我意识的初醒。
愫方:是曹禺塑造的一系列悲剧妇女性形象中最富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典型。她的苍白的哀静的脸上似乎写着无限的哀思。她深受着曾文清,鼓励他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生活。最后,她终于完成了从寄希望于他人的复活到决意自身复活的飞跃。愫方以具有浓烈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在自己的心灵中构筑的是一个丰富的爱的王国。她爱人们,但她更爱生活,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生活追求曾使她过着“凄凉而甜美”的生活,那么,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甜美。
艺术成就:
1、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性,虽错综复杂,但表现形式却隐约闪烁,迂回曲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2、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冲突,烘托戏剧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如“棺材”是曾皓的命,“耗子”是江泰,曾家的姑老爷,实际是个只会啃粮食的耗子。“鸽子”象征文清与愫方的爱情。《北京人》的审美意识比《雷雨》《日出》更加成熟了。那种放肆的情感和较为倚重技巧的痕迹,都在逐渐消解。犹如日常生活般平淡自然,整个作品洋溢着淡淡的喜悦、轻轻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张爱玲和丁玲
1、《金锁记》中七巧的形象分析:七巧与姜二爷是非常态婚姻,另外姜家老太太一念之差,竟将原来娶来做姨太太的七巧扶为正室。这是悲剧的第二原因,门第的悬殊使七巧的精神构架失衡、倾斜;情欲的压抑使七巧自然人性被弃绝、被否定。七巧作为向残酷的环境讨生活的弱者,使用反道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应得到同情与体认。因而对七巧不应轻率地止步于一个“性变态者”的定性标签。七巧是彻底的人,对黄金有着不敢稍有懈怠的刻骨的爱。七巧对黄金守财奴式的狂热遮蔽的正是女性凄惶不安的生存心态。她的“彻底”并未摧毁压制她的一切,却意外地给了她复仇转嫁到儿女身上的机会。七巧的“彻底”只是有限地贯彻到对黄金的固守上。七巧出任女性家长,既是对父权制血缘上承继关系的一种嘲弄,又是一种深刻的自嘲。在父权社会中,七巧取得了经济大权,但已被异化为男权中的一分子,成为“父权”的代言人。这真是七巧式的“彻底”的一种苍凉的结局。
2、《莎菲日记》中莎菲是如何“病态”的: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上,莎菲颠覆女人受动、沉默的地位,勇敢追求性爱表达的自由权利。从文中莎菲与几个男人的交往看,莎菲是把男性作为一社会实体进行盲目对抗的。莎菲的形象是对菲勒斯中心文化的解构与重读。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莎菲颠覆的正是这“病态”、“坏死”的社会机制所努力维持和僵守的。莎菲是个生活在五四落潮时期追求个性自由和健全的爱而不得的女性形象。作者用心理的现代创作手法深刻剖析了人物灵魂裂变过程,浓缩了一个过渡时代苦闷青年的精神面貌。《日记》除却文本的价值和文学史的意义外,莎菲形象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使其具有再解读、再研究的必要。
周作人和朱自清
1、周作人的散文特色:周作人的散文最大特色是平和冲淡,但又非单纯如此,在他的文章中常常可以找到尖锐泼辣,毫不平和冲淡之处,但是由于适度,并没有从整体上心迹周作人的文风,反而使文章显得富的活力和变化。周作人散文的平淡,首先是感情上的淡化。从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叛逆逐步减灭,而隐逸性与日俱增。大致在30年代中期以后,周作人退居于书斋之中,不问世事,生活视野狭窄;与此同时,语言功力却逐渐炉火纯青,风格古雅遒劲的一类。从性格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作家的这种变化有着一定的宿命性。
2、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贡献:朱自清的散文,首先是“美”的“白话文”,在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方面,他的贡献突出的一位。朱自清的散文是美的,却未的一些所谓美文矫揉造作的文风;他虽然吸收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散文精华,却并未食古不化,凡写作,必是从心底自然流出。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写景抒情和记人叙事。朱自清的散文从20年代起就为白话美术的典范,他的名字和散文是分不开的,他以己对散文的独特贡献而成为“五四”以来文体和文笔最优美的作家之一。
3、《冬天》的内容分析:
①《冬天》的精致,首先在于结构。这是把三件不相干的事情,表层的联系在于发生的时间相同,即文章的标题-冬天。三件事情,虽发生在冬天,表现的却是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从严寒冷寂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
②《冬天》的精致亦在于语言。他一开始写散文用的就是规范的白话文,并以“口语入文”。
③初读《冬天》,感觉是淡而清远的,写老父、旧友、亡妇,却让人觉的温暖,尽管是旧的、淡的暖意,细细品来却会越来越浓。第一件事是写在年少的时候,弟兄三个和父亲一起吃白煮豆腐,第二件事是写在冬夜的西湖,与朋友泛舟其上,第三事是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
④《冬天》的“似淡还浓”就在这里,它写平淡的父子、友人、无妻之情,这淡而深厚的情使得作者即使在最严寒的天气里也觉得温暖。然而这些事情又都逝去,并永远不能再来,父亲已老,友人已分离,妻子已亡去。《冬天》的温暖是惆怅的温暖,因温暖而惆怅,因惆怅而更让人依恋这温暖。新月诗派和徐志摩
1、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区别:
①新月社不是一个纯文学社团,它是1923年至1924年间,一批归国的英美留学生,在:聚餐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一个纯文学流派。它是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期,一批志趣相投的青年诗人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核心,先后以《晨报诗镌》《新月》月刊和《诗刊》为阵地,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新诗创作团体。
②新月诗派与新月社的联系主要在于相似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价值取向,他们大都又留学英美的文化背景,美英近现代文化是他们共同的外来精神资源。
③新月社是现代中国第一个追求绅士文化趣味的自由主义文人团体,新月诗派则是现代中国第一个具有绅士文化倾向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
④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平民化的。
⑤他们都追求远离生存竞争的超逸和灵性。
2、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们位:
①它继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派和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之后,在完善中国新诗诗学、展现新诗诗美方面取得成功探索经验,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新诗流派。这一诗歌流派总结了早期白话诗派普遍缺乏诗意和自由诗派激情泛滥的教训,在英语格律诗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条中国新诗形式建设的新路子。
②新月诗人对于中国新诗的最大贡献,是对新诗格律化的倡导。提出了“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建立了一套有相当理论深度的实践价值的现代诗学体系。
③新月诗派追求新诗的形式美,以其优秀的创作作品实践了他们的新格律化主张,体现了新诗从内在意蕴到外在规则向诗歌艺术自身的全面回归。这一流派的优秀诗歌把中国现代现代抒情诗创作的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3、闻一多的贡献:
①闻一多是20世纪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他以爱国的至情至性铸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②闻一多对中国新的理论贡献大于他的创作成就。他是中国新诗幼年时代致力于新诗形式理论建设的第一人。特别是他提出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三美理论”,对于新诗诗学建设贡献极大。
③在“音乐的美”方面,他根据现代汉语的章节特点创造了“音尺”这一新概念。
【中国作协作家被打】推荐阅读:
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07-25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08-27
中国现当代作品作家专题研究11-21
【读书札记】摘抄《中国名作家名言警句》07-21
中国女作家的诺贝尔获奖感言09-17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及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讲话读后感09-09
中国心,中国梦06-19
中国高速铁路中国11-02
中国梦征文:百年中国梦08-15
弘扬中国精神 激扬中国梦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