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2024-06-12

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10篇)

1.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篇一

谈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要点上。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因此,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从现实状况来看,任何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恰恰就是这个企业在制度安排以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的价值理念的一种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们在价值理念上能够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企业战略选择,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安排及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灵魂而存在。

(二)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企业实际上是人的组合体,而人又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每个企业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存在,当然就会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发生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从而会对企业发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包括激发企业活力的作用,也包括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存在,而员工又会受到自身理念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因而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保证。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能使企业最终充满活力,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则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价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时候,那么人才有内在的积极性,如果人对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认同,即使强迫他去干,也不一定会干好。因为他虽然会被动地被迫执行命令去干这件事,但他并没有内在的积极性,因而不一定会干好。所以,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某项活动,就要首先让他在理念上认同这件事。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就会直接涉及企业的活力,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

(五)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应该规范,而规范的准则,就是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制度的安排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在要求。因此,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都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但是如前所述,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对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应该要有一种内在的约束才行,这种内在约束就是指,当一个人在思想上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去干的时候,他才能形成内在约束。也就是说,当人在价值理念上对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认可的时候,那么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而存在,从而人才能内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自己约束自己,使得约束有自我性,称之为自我约束。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总之,企业文化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必然会从内在性上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成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内在约束力。

总之,从上述五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问题,企业文化同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一样重要,也是企业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1、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将在于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的不同各不相同,在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硬件的较量已经逐渐开始淡化,60年代竞争的核心内容在于技术,70年代在于管理,80年代在于营销,90年代在于品牌。继技术竞争、管理竞争、营销竞争、品牌竞争之后,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将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在新世纪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也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它与以往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

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1、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担当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头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这正如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他个人在海尔公司充当的角色时所说的,“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首先,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书法、摄影比赛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其次,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原来的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固树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化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

第三,要认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为企业走国家化道路作好准备。

第四,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要保持一种非凡的活力,双眼紧盯着国际、国内各种信息,紧盯着市场需求,大脑中要能及时地将外界的信息重新组合构造出新的创新决策。

2、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员培训是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本手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为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可以利用会议以及其他各种舆论工具,如企业内部刊物、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

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往往会在下级组织招致变相的扭曲或其他阻力,况且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因而新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必须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予以强化和保障,使之形成习惯稳定下来。比如分配机制的变革就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因为分配机制同时体现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另外,也要注意精神激励的重要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在物质的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自我实现的评价将压倒其他因素。企业应该增强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员工实行公正对待。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3、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过程,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实现质的突破,才能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追求的永恒主题。

企业文化创新四大趋势

企业文化创新,现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当前,国内企业文化创新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企业文化创新首要的是价值观创新。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奉行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有迫使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更新的驱动力,也有滋生为打垮对方而不择手段以至恶性竞争的弊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崛起,在使这种狭隘价值观受到致命冲击的同时,也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

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海

尔集团不参加与同行间的价格战,坚持靠产品创新和服务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的成功经验,便是奉行双赢价值观的一个范例。

二、选择自主管理模式的趋势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人视作企业运营过程中按既定规则配置的机器零件,忽视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责任感等主体能动性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较多地依赖权力、命令和规则等外在的硬约束,缺乏凝聚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体现人的主体性要求的自主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

新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管理方式。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在“人人是主人”的企业理念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就是这一创新趋势的具体体现。

三、既重视高科技又“以人为本”的趋势

科技革命和人本身的进一步总是相伴而行的,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企业创新过程离开了哪个方面都难以达到目的,企业的竞争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高。有学者指出:高科技可以在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最终应该是理念方面,“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就包括了这层意思。这一见解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日趋强烈的人性化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创新只有把高科技与“以人为本”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供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否则,企业即使兴盛一时,终究会因受到消费者的冷落而退出竞争舞台。很多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紧紧抓住了给予各层次的顾客送去真诚的关怀和温暖这个关键。

四、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趋势

现代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动力,而由于企业家在企业活动中的领导地位,企业家的素质又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一些企业家快速崛起又快速倒下的“企业家短命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外,企业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创新,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经济全球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又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需要古今中外多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要打开国际市场,还需要有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与把握,单靠哪一门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都难以胜任综合创新的任务。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习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篇二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综合, 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 其主要内容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创新、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 是以人为中心, 以文化引导为手段, 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 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 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 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 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 “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 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 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 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理“经济人”的假设。

50-60年代, 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70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 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 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

80年代初, 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 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 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 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 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由此可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 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三、我国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

(一) 企业管理很多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强调管理本身功能的发挥, 着重规章管理, 以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和执行交办事项。传统的人事管理使我国企业人员很难做到人事相宜, 人事配置手段较弱, 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

(二) 没有营造和推进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专门部门

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我国国有企业也未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人力资源管理, 使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力功能、融合力功能、约束力功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 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 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

(三) 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企业文化的理念虽然是个舶来品,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国有企业垄断时代, 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即使在提倡政企分开的政策下,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第一把手”已经不再是党委书记, 而是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企业的党群工作一直与企业文化相联系。

(四) 在关系处理方面比较从众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整体, 轻个体, 成绩是大家的, 问题是领导的;重和谐, 轻竞争, 共事或合作以感情为纽带, 人际关系的信任靠“缘”, 即血缘、姻缘、地缘、人缘等。企业和经理人的自强意识较弱, 企业一般听从上级的安排, 企业文化充满了“随大流”、“怕冒尖”的思想。

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早已敲开21世纪的大门, 并将以迅猛之势, 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 知识经济的巨大威力只有在既有优秀企业文化, 又能够与社会融为一体的企业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知本家”和“知识工人”的出现, 表明了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里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21世纪的竞争将会因经济全球化而加剧, 超强的世界经济的竞争, 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 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 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 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3.关于企业文化重要性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策略;创新;绩效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一套基本的假设、来自特定群体、学习的目的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统合问题,同时具有传承及修正的功能。所有的企业都有其文化或价值观,而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的类型有助于了解企业归属及特征,也可以藉此探究对企业的影响。学者们因研究的差异,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归纳也有不同的见解。本研究汇整常见的企业文化类型,说明如下:

1.根据企业环境环境,将企业文化分为四种类型

(1)硬汉作风型:个人英雄主义挂帅,反应快速度、要求尽善尽美,喜欢高风险且富挑战性的工作,行动决策不管对错均快速回馈。属风险程度高的文化。

(2)工作娱乐型:工作与娱乐并行,态度认真积极,喜好以高规格面对低风险及迅速回馈的方式求得成功。属回避开风险以求成功的文化型态。

(3)赌注文化:凡事均乐观以对,万事重长计议,可以忍受需经过数年才知晓成败的决策。数风险极高,回馈缓慢的文化。

(4)过程文化:按照规定程序及手续办事。凡事态度消极,重视“如何做”,不愿回馈、不知如何回馈或极少回馈。属风险相当低的文化。

2.根据企业成员内互动的情形、企业气氛、工作环境,将企业文化分为三大类

(1)官僚型文化:企业结构属阶层式,职权与职责划分非常明确,企业作业大多都已标准化与固定化。这类的文化通常建立在控制与权力的基础上,此类型属成熟、稳定行事谨慎的企业文化,属权力导向。

(2)创新型文化:企业面临环境通常是动态刺激的,工作较具创造性及风险性,鼓励成员面对风险、接受挑戰、尝试错误。此类型文化属有创新、创造力,不畏变革,愿意接受变革,以结果导为向的企业家精神文化。

(3)支持型文化:工作环境开放、和谐,有家庭的温暖。具高度支持、公平、鼓励、开放与信任的企业,此类文化具有高度相互合作的精神,是十分注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

3.将企业特性分为内向、外向与弹性、控制两构面,提出四种企业文化类型

(1)支持型文化内向、弹性:企业环境开放、和谐,具高度支持和信任,重视员工参与和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行事态度谨慎保守,不喜接受风险和变革。

(2)创新型文化外向、弹性:工作环境开放,重视员工独特性及创新和挑战,容许冒险及尝试错误,面对未知风险乐于接受挑战,愿意改变。

(3)官僚型文化内向、控制:企业层级结构与权责划分明确,工作标准化与制式化,行事态度谨慎保守,规避风险及拒绝重大变革。

(4)效率型文化外向、控制:企业间重视成本控制与绩效及讲求效率,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气氛,经常接受高风险与重大变革。

4.Frohman(1998)认为大部分的企业文化可分为

(1)家长作风式文化:高阶主管掌控所有权责,基层人员负责遵守执行,不接受计画以外的改变,不接纳新点子,有碍创新。

(2)个人主义式文化:企业成员独善其身,只做好自己的事,不互相协助,缺乏合作模式。公司无法建立团队规范,影响团队创新工作。

(3)团队式文化:企业以团队来执行公司目标,团队在企业中具最高权威性,团队目标与企业目标共存。

(4)全阶层式创新文化:在企业目标下,透过团队合作,发挥个人的专才与能力。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影响

1.企业文化的功能

(1)可以解决外部适应的问题企业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为了求生存,会不断调整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迁,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和塑造企业成员的行为,并促进企业系统的安定性。

(2)可以解决内部整合的问题。企业文化会形成共同的语言及基本概念,如对权力与地位的分配、成员间的亲近、情谊,以及关爱的标准、赏罚标准、意识形态及类似信仰的共识,使企业成员有归属感,并建立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增进对企业的承诺。

(3)可以减轻个人的焦虑。当企业内的成员面临困扰时,企业文化可以提供面对问题时有共同的基本假设、价值及信念,可以帮助减轻员工的不确定性感觉,进而消除忧虑。

2.企业文化的正面功能

(1)界定成员角色的界线,使所属的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

(2)使成员自觉有身分,认定自我。

(3)使成员会将企业的约束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4)提供成员严刑的标准,提高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可澄清疑虑以及做为控制的工具。

但是,企业文化也相对具有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有变化时,有些企业成员会囿于既有成规而无法适应。因此当外在环境稳定时,企业文化可能是一种资产,而当外在环境变化大时,企业文化可能是一种资产,也可能是一种负债。企业文化容易造成创新的障碍,以及阻扰企业的整合,而使企业的效能减低。

四、总结

4.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篇四

研究海尔成功管理模式的的着眼点

创先的企业文化

一、什么叫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案例:

1)、松下集团企业文化之一:听到国歌会留下眼泪的人是符合我司的;

2)、丰田公司企业文化之一:无论在世界各地的任务一个角度、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辆丰田公司生产的车停下来。如果有一个丰田公司的员工经过:他就会停下来,上去说:“我是丰田公司的员工,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的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的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的管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的目标:挤进世界500强

海尔经典之作:以无形资产来兼并有形资产“吃休克鱼”意思: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来兼并企业

海尔兼并红星案例“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

方法:

A、目标:2-3年使红星电器厂成为同行业的老大

B、策略:用文化 用管理激活红星电器厂

C、资源:海尔文化+红星电器厂现有资源

D、行动:立即行动

1)、人力资源泉(企业文中心的人)

2)、张瑞敏、杨绵绵亲自讲解企业文化

3)、卖的是信誉、不是产品;给员工定目标

最后,三个月扭亏增盈,五个月盈利150万,两年时间成为洗衣衣机行业第一!海尔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含义

■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到

■每天坚持清理,每天有所提高

责任问题归属:海尔模式是少数人制约着多数人!出了质量问题是员工的错误,还是机制的问题!结果最高领导者罚款500元,到员工只罚1元。

例:海尔一质检处处长在一台冰箱里的后壳里放了一张小纸,直到最后没有检查出来;最质检处处长被罚款并降一级!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把纸放在后壳里,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了给你的带来的是降一级吗?

回答:我想过,但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尔的质量!

这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这就是海尔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哪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统帅

5.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篇五

——管理的催化剂

摘要:文化管理的实质是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字:人本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一、引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选择。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当是今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年代,要在激励竞争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21世纪是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对企业管理的优化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

(二)激励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把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

四、企业文化对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各种文化手段为调节方式,是一种以激发成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软管理”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导环节。在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战略资源的今天,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管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道德规划的作用

作为一流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要有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竞争要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道德规范,它能够有效的约束企业采取道德管理与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支撑,从而树立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如果能够遵循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就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三)企业文化是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企业文化要求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企业文化坚持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同化,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纯因为利益互惠而聚集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成员凝聚起来的组织。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五、总结

6.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本站推荐] 篇六

据黑龙江英才网了解,企业文化随着公司管理规模的扩大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解决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问题和内部的融合问题而形成的一套基本假设。这套基本假设是企业或企业家在过去成功和失败中习得的,反映了企业或企业家对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内部运作有效性、人员本性等众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并且,这套假设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影响企业和企业人未来的行为选择。

这一定义以企业自身生存及与环境的互动为核心界定了企业文化的概念,能够使企业从更宽广的视角去探索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终极作用,是使企业在认识自身、人性和事务演变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系统思考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存在。简单地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考虑如何成为一个长寿企业、如何获得尊敬时面临的课题。企业通过分析、漓清和把握自身的企业文化,分析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存在。

成为长寿企业,必然要求企业在长期中持续获得利润,但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这种单一指标,而是对企业涉及的各个方面做出综合思考。比如在1966年,惠普公司对公司目标中利润的描述是,“我们知道,利润是衡量我们对社会贡献的唯一最好尺度,也是我们公司实力的根本源泉。我们应当在顾及我们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努力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些惠普公司顾及的其他目标包括能否恰当地为顾客服务、为研究和开发供应资金、为人们提供待遇优厚的就业机会、为生活的社区做出贡献。正是这些对其他目标的描述,构成了惠普之道的核心内容,也是支撑惠普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根源。所以企业应当以利润为基础,但又需要能够跳出利润范围思考企业发展问题。适时调整企业文化

思考企业文化,就是思考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实现企业自身的有效循环和代谢,以及与环黑龙江英才网

境的良性互动。通过思考企业文化,持续审视企业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对事物的假设、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之前,因应调整对相关事务的判断假设,谨慎地选择并转换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企业文化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长期存在的企业,必然有与其环境相适应和不断调整的企业文化;走向消亡边缘的企业,企业文化一定不适合其所应对的环境,或者无法持续调整。当郭士纳成为IBM的CEO后,面对IBM的困境,郭士纳意识到,老沃森父子俩创立的企业文化是IBM鼎盛时期的支柱,也同样是企业文化使IBM这几年每况愈下。郭士纳决定重组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之后,摈弃了前任肢解公司的经营战略,重组公司管理层结构。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多年的运作,郭士纳调整了IBM的文化,并重新带领IBM获得辉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了解

认识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从人的角度考虑发展问题,也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并不是完全把人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更不是把某部分人作为核心,而是在经营实践中,充分考虑人所起的作用、人与资源和管理方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企业中,战略是由人来执行的,流程是由人来运作的,生产线是由人来操作的。以何种角度看待人、采用何种管理措施,都会影响人的工作状态和能力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未来的结果,最终影响企业经营效果。

分析企业文化,也是使员工逐步认识企业的过程。企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有效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并形成具有稳定性的管理范式。在固化的范式影响中所形成的决策,虽未必是最佳决策,但都有其合理原因和必然性,都符合企业自身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但是,这些原因假设或思维方式是企业过去学习的产物,是符合企业过去所处的环境条件,未必适合现在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期,企业新员工和新管理者将会知道应用范式,却不了解范式形成的原因,久而久之,就会对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的过程存在困惑,最终必将影响行动效果。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了解做出这些决策的深层原因,并判断与当前环境的协调程度,黑龙江英才网

才能够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才能提升执行的效果。融合多种资源和手段

发展企业文化,就是要求企业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管理企业,最终使企业走向文化管理这一最高层次的管理状态。企业管理大体上分为科学管理、战略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科学管理以劳动分工为基础,重点在于提升内部流程的有效性,进而实现组织效率;战略管理以组织资源的协作和与外部的协调为基础,重点在于降低企业组织的协作成本,从而获得组织整体效率;文化管理以人与企业内外资源的协调为基础,从而突破流程、组织内在的效率极限,为企业获得效率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如同成功实践战略管理,必然需要科学、有效的内部运作流程一样,文化管理在企业中显现效果,也离不开战略、流程方面的有效运作,文化管理包含战略管理、科学管理。所以企业文化工作是以人为核心,综合企业所应用的管理系统而展开,而不仅仅是理念体系的明晰。

企业文化包容着众多其他管理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需要这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支撑。以企业文化的视角考虑管理方法的应用,将会提高应用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目前管理方法或管理科学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这些管理方法的出现基本上都是为了解决美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也就是说,这些方法背后包含着有效应用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与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对资源掌控能力以及对人性判断等环境相适应,但未必是适合中国企业的环境。如绩效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其理论背后存在一个基本假设,即人是具有追求成就欲望的,而国内一些应用目标管理的企业,并未深入考虑员工心态与这一假设的吻合程度,从而影响了应用得效果。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可以分析企业相关因素与所应用的管理方法兼容性和一致性,依据企业的实际环境状况,不断修正管理方法应用路线,从而获取应用的最佳效果。用行动说明文化

黑龙江英才网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词汇,它显现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中。企业高层领导者对人的假设、对周围环境的假设,决定了领导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同时就决定了领导者的行为。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所以了解企业文化,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是最好的指南,各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最好的说明。通过这些指南和说明,去探寻企业运行的核心,适时调整文化或企业战略。

从企业生存的角度思考企业文化,容易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作用和有效的深层原因。从而抓住构成文化的细微行动、改善日常管理措施,从实际的管理工作开始,引导企业总体氛围,实现企业长寿企业的梦想。

——本文来源:黑龙江英才网

7.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篇七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五大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多项功能,可以形成一种上下和谐、内外一致的合力,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推动器。

2 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而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快速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3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为优秀人才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相反地,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1年甚至10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文化,而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

4 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创建优秀企业文化需要四大步骤:(1)精神文化的提炼。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然后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例如,飞利浦公司的理念“让我们做得更好”,非常普通的一句话,但是经过飞利浦公司的提炼和传播,成为他们的专用理念,也反映出公司的追求永无止境。(2)制度文化的创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而在这种制度保证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创新。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例如,人本管理的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流程再造等等。(3)行为文化的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之中。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更要观其行。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行为文化的倡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要有全新的管理行为,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二是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要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来具体实践企业的文化,使社会公众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该企业的文化内涵。(4)物质文化的构件。企业的物质形态,往往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这种物质形态表现在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具有先进理念的办公环境等等,在企业的“硬件”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一个企业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用从小到大的四个同心圆来表示。最小的一个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精神文化,稍大一点的圆圈是制度文化,再往外的一圈是行为文化,最外层的一圈称之为物质文化。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针对本企业的特点,通过具体而扎实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必将能够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

8.企业文化的重要要性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油田企业;发展;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企业的符号、员工的工作信念等等。很多学者曾对企业文化有全面的概念界定,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统一。总体看来,企业文化旨在通过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在基本信念和认知方面达到统一后,为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共同努力。

因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企业文化呈现多样性和多元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频率在不断的增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遵循的原则也在趋于同化。因此,企业文化的建立对企业尤其是油田等大型企业的发展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油田企业

油田企业是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支撑的企业,油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鉴于油田企业的工作性质,油田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和人才都较为密集的企业。作为国家的大型企业,其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成熟对同行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和不断进步,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导向功能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能够帮助企业在机会和困难面前进行准确的抉择,能够正确的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对企业的员工形成良性的影响,并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进而跟随企业的脚步为其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约束功能

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成熟,企业会以文字的形式对每一时期的员工进行灌输和要求。只要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就必须遵循这些基本的要求,与企业统一信念,共同努力和奋斗。

一般,成熟的企业文化的内容不会仅限于制度的要求,会在个人的道德水平等方面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不断的成熟,不仅仅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约束员工的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素质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员工脱离学校学习后,对其进行约束、管理,帮助其不断提升的另一种方式。

(三)凝聚功能

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建立和成熟,企业内部的员工会在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理念等方面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企业内部的员工很容易在任何问题面前形成共识,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凝聚力,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齐头并进。

有着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的企业员工,会将企业和工作作为自身很重要的一部分,会“爱企如家”。

(四)激励功能

良性的企业文化更能体现企业对员工自身能力的肯定和个人的尊重,员工之间、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等表现出的鼓励、肯定与支持,能够使员工在企业范围内受到很大的鼓舞。因此,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员工很容易被激发出其个人的潜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缓解功能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面对自身的问题,也将面对客观的大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企业文化在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以道德引导性、观念正确性为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所以,当企业内部员工或者部门之间因某些问题产生分歧,企业文化将会促使其进行自身的调节,有助于企业内部的矛盾缓解和统一性;当企业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时,企业文化也将帮助其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抉择,能够快速的适应周边的环境,逐步完善企业自身的形象。

(六)辐射功能

随着企业文化的逐渐成熟,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将不再仅限于企业内部,企业在同行业甚至区域内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由此可见,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将会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将会促进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进而带动企业的成长。

四、油田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油田企业作为组织庞大,对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企业,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并通过成熟的企业文化带动周边行业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油田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宏观规划

企业在建立企业文化之前,应该进行宏观的规划。确立企业文化建立的核心,避免在企业文化建立以及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进行更改,这样一方面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另一方面会影响企业在员工心中的地位。

(二)持续性

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很多企业在成立初期会将企业文化作为建设的重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企业会放弃,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影响也将无从谈起。

(三)时效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外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显现,鉴于国内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为了更好的进行国内外企业沟通和合作,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油田企业应该注重吸收国外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点,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文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使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增强企业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发展与成长。

五、结论

油田企业作为大型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更好的树立企业的形象,帮助企业不断的成长,同时,在同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内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奎昌.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促进石化企业和谐发展——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石油石化,2009(03).

[2]侯立行.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及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4.

9.论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九

内容提要: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分析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着手,认真剖析其特征,阐述了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民营企业如何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建设重要性

目录

前言…………………………………………………………………1

一、当前民营企业现状……………………………………………1

二、企业管理核心的演进………………………………………2

三、企业文化的再定位……………………………………………3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5

五、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地位………………………7

六、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9

七、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10 参考文献……………………………………………………………13

浅谈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前言

从1988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就把“当代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作为重点研究课题。1992年,约翰〃科特教授和同事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出版了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当前民营企业现状

也许这些年大家对那些倒下去的民企还记忆尤新,比如巨人倒下、三株枯萎、飞龙落地、标王折翅、小霸王别姬……这些失败的民企现在还有人拿它当歌谣,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名誉馆员陈健说,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有人认为,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没有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但陈健认为,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与企业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作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注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企业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

二、企业管理核心的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50-60年代,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相应产生,以组织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那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的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成效显著,国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的技术发明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美国成为其实的头号经济强国。但是,行为科学无法克服管理理论的弱点,管理科学过分追求理性,对作为企业主体的人没有给予。

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管理核心演进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战略管理”作为管理核心。“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以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就经营目标、内部资源及其同环境的积极适应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进一步演进到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这次转变的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制度、规章、组织机构、财物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 的作用,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人的价值观等软的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1980年到1981年间,美国管理界连续出版了几部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论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部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提出企业文化这一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的书目,标志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开启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逐渐达成共识: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公司的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三、企业文化的再定位

在感性层次上,我们对企业文化并不陌生。有些名营企业主一提到“企业文化”,就振振有词的说,他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如何的投入的,是如何如何的有“文化”的,比如有多少篮球场,有多少文艺汇演,有多少文体人才,有多少文娱项目的投入经费…… 在深圳“康佳”总部,当你听到“以领先国内,赶超世界为目标”的晨读,绝不会将之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对此想起曾经报到过的一个企业,该企业上万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在宿舍区建了一个报廊,在报廊里从黑龙江日报、四川日报、海南日报到浙江日报,全国各大省区的主要报刊在报廊里都有,而且天天更新,那些背井离乡在珠三角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天都能获知家乡当天的信息。也许报廊和报纸不是企业文化,而每天更新各大省区的报纸的举动就是企业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企业悄悄将脑袋伸出国门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已经在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在这个新世纪里,对企业文化重新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前几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红河卷烟厂,10多个企业机构掩映在3万平方米、150多种花和树的园林之中,全厂找不到一个“严禁”、“禁止”的告示牌。还有很多企业修正了“仪表”,包括企业标识、员工自律条例、企业之歌等方式,如海信集团和长虹集团。

然而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

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

(一)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二)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

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

(三)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四)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五)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五、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的文化素质类型,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与企业生死攸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雕刻者和塑造者,“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评判企业文化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尤其不可能简单用“好”与“坏”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个人信仰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儒商”陈荣珍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中,他将儒雅的人格引入了“荣事达”集团之中,使“荣事达”形成特有的“和商文化”。他说:“都认为现代市场如同战场,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市场经济如同球赛,总会有输有赢,输了有什么关系?练好内功,还有下一场比赛。”“荣事达”在他的带领下坚持“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1997

年推出《企业竞争自律宣言》,1998年推出了《市场竞争道德谱》,1999年又首倡设立“中国企业公平音竞争日”这些行动的核心就是不仅要处理好“荣事达”与上游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行业企业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柳传志就十分重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联想文化包括: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高技术企业的社会形象。尽管联想文化在企业战略中体现的力度还不够,但其全面性已经值得我国很多企业学习。类似像荣昌集团总裁倡导的荣昌“五自”企业文(自主、自律、自觉、自勉、自信),海尔张瑞敏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 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这些企业文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及代表着经济产业的网络公司,不仅在管理上直接吸取了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在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标新立异,积累了发展的动力。如:搜狐——“足及生活每一天”、网易——“网聚人的力量”。然而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家中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太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也就肩负着企业文化在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构建的重任。

六、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七、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一)要杜绝企业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企业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业,但也要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前几年的保健品市场涌现了一些大型企业,但其中很少有能够站在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建构企业文化,很少有能够将企业文化与“全民健康”、“社会保健意识”等问题相连。这些企业中可能有一些已经形成了激

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但它们的企业文化是狭隘的,仅仅实现了企业文化有关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却远未实现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这样的企业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而长久的美好形象。

(二)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

(三)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研究市场、研究顾客,迎合顾客的心理,实现产品的本地化取之于本地,用之于本地,才能得到当地顾客的认同,更深一层地融入本地,得到更丰厚的回报。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这一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员工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者,企业产品要做到真正本地化,人才的本地化应首当其冲。公司文化的当地化包括建立清晰的公司目标和招聘规范,建立培训和整合体系,提供公司内部支持。

(四)塑造企业文化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位”准确,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

我国的企业一直有着学习楷模的好传统。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学习国外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学习应该注意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企业的精华,只是学习到表现的华丽用语。

不仅仅是模仿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国内企业也是互相模仿。所以也就出现了我国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大都拥有一样的词汇:“团结、求实、创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塑造企业文化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行业特征、企业家特质、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追求独特模式、长期形成等。最忌流于形式、趋于雷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时而异。

(五)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营造人才兼容环境

营造人才兼容环境,可以规避风险,激活竞争,创造效益。反之,人才兼容环境的缺失,会造成人为的厚此薄彼,影响企业协调,从而危及全局。就拿联想集团来说吧,联想让产品开发者上主席台介绍产品,担任形象代表。给每个员工都压上略重于现有能力的担子,并经常性地变换工种,让最好的工人来搞技术,让最差的技术人员去当车间工人,打破界限,能上能下,使每一个员工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实现人尽其才。

(六)提高绩效与培养人才

重视人力资源,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公司的报酬决策有三个要点:

1、重视职工需要安全感和职业保障的心理需求;

2、报酬必须有很强的刺激性和鼓励性;

3、对特别值得嘉奖的职工一定要锦上添花。公

司要建立一个自下而上了解职工工作情况,并结合职工工作性质、职位、工作经验等合理作出正确评价的系统。这个系统用以衡量职工的工作绩效,然后据此给予适当报酬。公司不但注重物质鼓励、还要注重精神鼓励手段。

(七)企业文化要注意在延续中整合和发展。

延续指的是企业文化在企业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企业形象不稳定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整合指的是企业文化要随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文化气息、企业制度而变化;发展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充实,追赶甚至领跑于社会文化。在这一个过程的三个特征中。要坚决杜绝企业文化的内部冲突。

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社会,形成好的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中国的企业同样要跟上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在竞争中取胜。参考文献:

(1)

罗艾华、李刚 人民网()观点专题(2)

吴越华《经济学家》

(3)

洪再热 中人网()(4)

李刚 《山东青年报》(5)

10.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神风 篇十

引言:吃大锅饭的飞龙公司,产生的趋向于消极的不思进取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没有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它催生的是一个消极怠工的“企业群体”,而非 “企业团队”。好的薪酬体系打造出的是积极热情的团队,积极热情的团队打造出的是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打造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企业。我们一定要像日本那样打造出一个不需要多少监督和管理也有高绩效的团队。战后日本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究其根本原因,当属日本独有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企业文化居功甚伟。要追溯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深层原因,我们必须从二战说起。电视上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往往有这样的情节:“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无线电播音传遍世界,远在外国作战的日本将军们收听到了广播,但是他们不承认日本已经战败的事实,秉承“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军事原则,告诉自己并说服士兵天皇陛下的播音是伪造的,誓死要为天皇陛下玉碎”。这样的情节虽然反映出日本法西斯过于疯狂的面孔,但同时也昭示出日本人所集结出来的不是一个简单的 “群体”,而是一个有着极强执行力的高绩效 “团队”,不论他们组成的是军队,还是企业。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本应是洋溢着胜利豪情的日本人发出的叹息之语。但很不幸日本成为了二战的战败国。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满清入关能够成功,而日本却最终被赶出了中国国门之外?”研究历史不能只看它的一个小小片段,只有把眼光放大一点、放远一点,我们才能透过历史的表象看到它的本质。战后日本仅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使自己从一个被战争催毁的战败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成就令世界震惊,尤其惊呆了美国人。日本究竟是靠什么手段实现经济腾飞的呢?于是,美国先后派遣大量经济学家常住日本,探究日本成功的奥秘。当他们把美国和日本做出无数次比较后,得出一个统一的认识,在促使日本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的企业文化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段详细的历史。1945年春,太平洋战争进入高潮,日本在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他的城市在美军的空袭中被逐个的夷为平地,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庞大舰队即将发起攻击。1300艘盟军战舰正在集结,准备进击日本本土。2000多年来,岛国日本从来没有被外国军队占领过,但是现在经济封锁卡住了这个国家的喉咙,他们已经步入了危机的边缘,强大的美军战斗机群把持了广阔天空,失去了空中掩护这一屏障,作为保卫日本第一道防线的海军和商业船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身负重伤,但日本仍然困兽犹斗。就在这种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之下,日本海军中将“宇垣禅”受命策划并组建一支新型的自杀式攻击飞行队——神风敢死队… …时间紧迫,部分盟军舰队正在太平洋“乌利西环礁”一带集结。这里距离宇垣禅将军设在日本南部的基地约有2400公里,他们以为自己远在日本轰炸机航程之外,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宇垣禅的看法恰好与之相反,如果他的飞行员能够牺牲生命,进行单程飞行,他们就能抵达盟军舰队„ „6月21日,经过82天的浴血奋战,美国人才终于占领了冲绳岛。冲绳岛的教训是用双方的鲜血写成的,美军方面包括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近12600人丧生,日本有约20万士兵、飞行员和日本平民死亡。因此,不难想象当登陆日本本土盟军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这段历史不难看出日本人的疯狂到了什么程度,但是这种疯狂却成就了日本战后迅速发展的奇迹。中国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梁启超和康有为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曾经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历史似乎总是处在一种“一

乱一治”的交替变化之中。当然,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但是正好可以用来解释日本。那时的日本法西斯虽然残忍、可怕、又恐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是处在“治”的状态的,即使后来它被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给扑灭了。这股“治”的力量,是促成战后日本经济能够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一种封建帝国主义力量的延续,是一种历史惯性的使然。这股力量使日本人变得疯狂,而那些“神风敢死队”飞蛾扑火式的顽抗把日本的疯狂推到了极致,那些年轻的、疯狂的、满脸迷茫的、“勇敢的”自杀战士,驾驶着轻盈的战机,飘着迷人的烟雾,像樱花一样美丽地爆炸成碎片,灿烂地完美地谢幕,死亡也要如此地“美丽”。二战战败投降后,他们不愿承认和接受中国的战胜国地位,他们认为是美国人打败了他们,原子弹打败了他们,他们拒绝接受这样的现实。就是在被原子弹轰炸之后,仍有不少人叫嚣着要为天皇玉碎!

通过模仿学习,然后走向创造是日本崛起的又一秘密武器。在整个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日本利用专利法还不够完善的种种漏洞,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派遣商业间谍,偷学别国的技术,拿回国再稍加改造,便成了他们的发明专利。其中,我国宣州地区历史悠久、制作工艺优良的宣纸技术就是在那个时期被日本偷学走的。

此外,日本能够形成如此强大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日本的国情起到了作用,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他的国家和名族的文化凭空产生,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是一个国土小、且以单一的大和民族人口为组成的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二战的惨败美国的军事占领,实际上使日本处在了一种“亡国灭种”的状态。这些国情客观上促成了日本民族的空前大团结,在汲取中国儒家精髓的基础上,日本形成了以集体本位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表现为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其次,战败的日本,被美国实行军事占领,并被联合国剥夺了建立常备军的权利。这一客观原因,致使日本的财政收入几乎可以全部拿来进行它的经济建设,这在事实上使日本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国策。反而,我国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建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应该打上一个小小的引号;再次,冷战时期由美国挑起的一些局部战争,尤其在朝鲜战争期间对日本的军事订货,极大地刺激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

这样看来,中鼎要想建立像日本一样强大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太可能,因为成就日本的许多客观因素我们并不具备。但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力量一直在起着最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当我们茶余饭后高谈阔论大讲政治的时候,不能忘记科学技术始终都是第一生产力。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我们为了招聘操作工,大张旗鼓、改善环境、提升工资等等…结果甚至还是没把人招够。而技术部只是对模具、工艺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就缩减了所需硫化工的数量。所以,纵观日本发展史,如果剥离掉科技这个因素,日本就不可能跨越重洋侵略世界,用自杀式飞机制造出“神风敢死队”的疯狂,也不可能有70年代末“美日汽车大战”的辉煌胜利。

归根结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这一点警示于我们的中鼎公司,就是要我们中鼎始终不渝的坚持走依靠科技、鼓励创新、重赏“合理化建议”的道路,但做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开展这些工作的前提。同时,我们还要结合中华民族5000年来积累的优秀而勤劳的传统文化,并利用西方国家正确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才能最终成就一个强大不败的中鼎的企业文化。

齐少辉

上一篇: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下一篇:宝贝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