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4-07-04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精选11篇)

1.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一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之于人的根本意义,强调资源对于生产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固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在地球上却没有了适宜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自然和人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将完全抛弃资本主义关于自然界有用性的片面强调,彻底结束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历史,从而得以顺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要求,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关系。自然不仅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不单纯充当人的有用性资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类发展资料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自然界成了充实和丰富人的世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总体的意义上强调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与自然矛盾真正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1、要重新认识节约的经济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着很大的资源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十七大报告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发展环保产业。要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

2.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二

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即人与自然矛盾双方“你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你”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依赖于自然界的, 在自然界的基础上来进行发展的。但是人作为一种的能动的存在物, 又是不完全受制于自然的, 人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又是反作用于自然的, 促进自然地健康发展。可谓“人离不开自然, 自然也离不开人”, 二者相互依赖。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 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没有自然的发展和进化, 也就没有人, 人类源于自然, 没有自然, 人类不可能存在。所以其本身作为自然的产物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存在。自然属性是人类本身所固有的。人来自于自然界, 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 但是相应的自然界也是离不开人的。自然是需要保护的对象。自然灾害如大型的森林火灾等等都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这就需要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同时由于人类肆无忌惮的向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 对大自然构成的严重的威胁。这些都要求我们人类应该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因此, 可以说大自然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类不断对自然的保护, 人类应善待大自然。

二、人与自然相互渗透, 即人与自然矛盾双方“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人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还要相互贯通、相互交叉, 人与自然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通过“实践”即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法兰克福派的哲学家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思想, 提出了自然与社会双向中介的理论, 认为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社会历史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这表明人们在承认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的同时, 也要看到社会也是一个自然范畴。从而形成“自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自然化”。自然的社会化则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改造使之适应人的过程。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 但自然并不是把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以现成的形式放在那里供人们使用, 而必须经过人们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之后, 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社会自然化是人作为主体会随着自然的进化而进化, 即人的自然化或主体的客观化, 就是自然客体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主体, 并以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融入主体的结构中, 不断地完善人的本质力量, 从而使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整体这个角度说, 社会也是一个不断自然化的整体。人类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以自然界向人类所提供的物质资源为前提的, 人类只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从事活动。同时人类也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

三、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即人与自然矛盾双方“你包容我, 我包容你”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既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也不断的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可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进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达到真正的统一。人类影响自然的行为是社会的, 人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脱离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认识和改造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只能通过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所以, 当我们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 实际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 这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前提。可见, 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人的健康发展也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 可谓是二者相互包含。

参考文献

[1]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3.马克思早期人与自然观探析 篇三

【关键词】《手稿》 人与自然 异化 扬弃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主要是探索自然的奥秘,追问宇宙的起源;中世纪哲学以宗教的形式探讨人本身的问题,对精神的研究是这时的哲学的主题,这时的哲学将自然看着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将人与自然作整体性研究,探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是近代哲学的主要课题。无论是经验哲学还是唯理论哲学都各自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在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人是能动的的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存在物,两者不是处于敌对的状态,而两者是彼此关联彼此依存的关系。一个存在物,在自身之外没有存在物,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他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他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他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这是人的天然能动性所在。同时,人是受动的,他活动的对象是不依赖于他的对象性存在物,而人的本质是通过对象得到确认,所以人不得不受这些对象性存在物的制约。“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

人不但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他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即是他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与其他物种相比,人意识到了自我,他已经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动物没有自我的概念,动物不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本身相区别,动物本身就是他的生命活动。是否有意识,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人能够区别自身与他的生命活动,人本身就是他的意识和活动的对象。正如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2

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还体现在人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人在自然中生活,不是被动的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积极的作用于对象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甚至创造出新事物。诚然,动物也有活动,但是动物的活动不同于人的活动。“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3 所以,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能动性就突出地体现在人能够按照任何尺度来进行生产,而动物仅仅能按它所属的那个尺度来活动。

(二)人的创造离不开自然

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活动,是离不开自然界的。对人来说,被抽象的、孤立的自然是不存在的,与人分离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无。“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4 人在自然界中活动,首先要生存,并获取对自然界的认识,其次才能改造对象世界。自然界首先在第一个意义上是人的无机身体。和其他物种一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的衣食住行依赖于对象世界。客观的对象世界不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提供人所必须的物质材料。对象世界也是人获得认识的来源,是人丰富自己的头脑,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精神食粮。“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5

自然界除了在上述情况下成为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来源,为人的创造提供先决条件——维持人的生存外,它还在下列情况下成为人的创造即自由自在的类本质活动的必要条件。首先,人的创造活动在自然界中展开,自然界是人生产劳动必须的条件,是生产展开的场所,离开了自然环境,人的生产活动无处展开。人的生产活动是客观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臆想的。人不能在意识的世界展开生产,促进人的发展和繁衍生息的生产活动也只能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中展开,即在自然界中展开。其次,自然界为人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劳动的资料。人的劳动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人类发展史是人通过劳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利用自然的生长力,生产出新事物的过程,是人通过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界的过程。没有自然界,人的劳动也就没有了作用的对象,生产也仅仅是停留在大脑中的妄想罢了。最后,自然界为创造活动的主体——人提供了食物,维持了人的生命体的生存,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才有可能。没有了自然的食物也就没有了人,也无从谈起人与自然了,整个世界回复到了原始的自然状态。“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6

(三)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对抗性的、相互排斥的关系。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又是人的自然。不同于黑格尔的人与自然统一于绝对精神,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统一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就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出来,人与人的交往最直接的体现了人的自然规定性。这种关系体现了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属性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了人的属性,它体现了人的社会教养,人在多大程度上成了人。“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等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上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在物、人。”7

马克思进而指出,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8 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有学者认为,这里的“社会”指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异化劳动使人片面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是人的自然。理想的社会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当然马克思也清楚的看到,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对抗。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被片面化。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人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依赖于机器,人成了物质的附庸品。人在肉体和精神上成为了机器。“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依赖于资本的运用和富人的兴致。”9 他同时猛烈的批判了为这种存在状态辩护的理论——国民经济学,他说:“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因此,工资就与其他任何生产工具的保养和维修,与资本连同利息的再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资本的消费,与未来保持车轮运转而加的润滑油,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10 他尖锐地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11。

在私有制之下,人的价值被贬低,人成了物统治的对象。人们不停的劳作,目的在于增加物质的积累,人仅仅是为了“拥有”,不惜牺牲了自己生命。按照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工人不是劳累过度而死亡就是贫困而死亡。“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的积累作为某种有危险的东西而与他相对立),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12 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自身之外的异己力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异化劳动之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即是人与自然自己不是统一而是相互排斥,相互对抗。诚如本文的第一部分所述,人的创造离不开自然界。是异化劳动使人在如下两方面都失去了自然界:一是感性的自然界不在为工人直接提供劳动所需的物质资料,也即是工人丧失了劳动所必需的劳动对象。二是感性的自然界也不在直接为工人直接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工人丧失了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物质资源。于是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自然的奴隶,沦为资本的奴隶。所以人为了得到生活资料,不得不受资本的统治和压榨,成为工人。人也只能先成为工人才能得到劳动资料,维持自己肉体的存在。结果人的所有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都被“拥有”这一感觉所取代。再美的风景人们也看不见,一切在人们看来都是物质的占有。

(二)人的类本质异化为维持生存的手段

人是类的存在物。人与动物相比,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正是因为有意识,能够将自身当作意识的对象,人才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这是人优于动物的地方。可是在异化劳动之下,人的优点变成了人的缺点,因为异化劳动造成人与自然相异化,自然不再为人提供生产生活必需之物,以至于人只有成为工人才能维持生存。“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于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13 于是人在从事生产劳动时,不是感觉到是自由自在的自主性的创造活动,而是强迫的活动;人在劳动时不是感觉到快乐的,而是痛苦的;一旦附加在人身上的强制解除,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对于工人来说,劳动不是他自己所有,而是外在的,属于他人所有的。“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14 劳动再也不是人本质属性的体现,而是人为了维持生存的手段。

人的类本质还体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证明了人是自由自在的存在物,是类的存在物。在劳动的过程中,自然界成为了人的改造对象,它是人劳动的作品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不但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复现了自己,人更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复现了自己。但是,“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5 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生产对象,夺走了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它将人的类本质的活动——自由自在的活动变成了维持人的生存的手段。

(三)残破的自然环境成了人的生活要素

在私有制之下,人与自然的异化不但表现为人的片面化和人本质的异化,而且也表现为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水平不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在资本主义之下,利益的追逐成了唯一的目的。但是对个人利利益的追逐是在不考虑社会和自然界的代价为前提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人类近五十年来对自然界的破坏超过了人类史以来二十万年的破坏。气候的变化成了当今全球最大的议题,争夺资源的战争将成为新能源革命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这一切都是异化劳动造成的结果。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异化也部分地表现在:……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合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甚至对新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有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成了工人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16 可见,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环境——自然界的严重的异化。这在今天仍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在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之后,认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的冲突的真正解决,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生存方式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真正的统一。“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7 共产主义扬弃了资本主义下的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所以它在改变现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克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有学者认为,根据马克思的逻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主义的发展阶段,此阶段自然支配了一切,人束缚于自然界,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的物种罢了。二是人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人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人支配和控制着整个世界。自然界完全听任人类的控制和摆布,自然界成了人满足自身永无止尽的私欲的工具和奴隶,它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异化。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是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18 只有在这最后的发展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它消灭了私有财产,人对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占有、拥有的关系,这种关系失去了利己主义的性质,实现了人的本质的正真的复归。自然对人来说也不仅仅是“使用价值”上的意义,它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展现出它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是自然的本色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特征的对象化。所以共产主义的社会既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有尊重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它完成了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既解放了人又解放了自然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韩学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3】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莫放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5】许素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学术交流,2008,(6)

【6】宋周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

作者简介:任端军(1985-),男,贵州安顺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通讯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环湖公寓11栋115室联系电话:13163280969

4.浅论马克思自然观 篇四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明确了自然观是物质的、人化了的和生态的.因此,研究马克思自然观也应从三个来维度来看,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

作 者:安宏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80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35) 分类号:N0 关键词:物质的自然观   人化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5.马克思与技术中性论的关系 篇五

马克思与技术中性论的关系

在技术价值观问题上,马克思并非如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是技术中性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在马克思那里,技术是中性与非中性的.统一,技术既有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一面,同时,也赋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对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对人的生成和发展发挥实际的作用和影响.

作 者:林艳梅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刊 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PC年,卷(期):4(6)分类号:A811关键词:技术中性论 技术非中性论 内在价值 外在价值

6.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六

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姓名:邵俊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究了人与自热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之初,在那个茹毛饮血,、甚至还没出现刀耕火种的遥远年代,是完全依赖与自然的,此时此刻的人类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去利用自然。渐渐地,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逐渐从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以自然界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肆意地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对自然的泛滥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或大或小的利益,却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长远的结果。自然界遭到人类的残酷对待而产生“报复”行为,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海啸,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破坏积累起来酿成的巨大灾害。人们以为自己战胜了自然,可以凌驾与大自然之上,陶醉于对自然的奴役,其实是不应该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战胜与战败的关系。因为人类并不是战胜了自然,而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恩格斯曾经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因此,在遭到自然的“报复”之后,人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认识自然规律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才明白到人类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应该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即他们经历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否定(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否定之否定(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由人的本质表现(肯定)到异化(否定),再到异化劳动之扬弃重新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一)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它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着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站在“自然界之外”(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指出人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意义上讲的。

从存在是第一性的意义上看,人类与一般自然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是不是自然存在物,而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这种“能动性”、“意识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和实践中,正是因为人的劳动和实践,“自在自然”才变为“人化自然”。

(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孤立的与自然界相脱离的人,同样,“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人与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来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 “自然界作用于人”,“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作用于自然界。“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必然改变自然界的面貌,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即所谓“人再产生整个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的活动也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生产提供物质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没有生活资料,“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人们 “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不正是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地开发和不适当地改造自然造成的恶果吗?自然界是人类的 “无机身体”,因此,毁灭自然,就等于毁灭人类自己。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马克思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时,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非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现代系统论已证明,地球是人与其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界构成的一个巨系统,离开系统的任何一方,系统就要失衡。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人也应为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人类 “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马克思要人们不仅应“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要认识和把握这种统一的本质,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人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统一落实到人类社会,这说明了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人才能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要依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彻底解决,马克思预言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科学和哲学研究的理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所说:只有从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发,才能成功地与自然界对话,而自然只对那些明确承认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作出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正确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赐和报复。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院校编:《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7.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七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表现为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探讨马克思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对中国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道德修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解放,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俞可平, 等.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8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4]陈刚.人的哲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5]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6]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韩庆祥, 等.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8]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潘琍.试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1, (2) .

[10]刘丽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性[J].洛阳师范学院院学报, 2008, (1) .

8.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自然观 生态环境问题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6-01

自然观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一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如何从学习自然观中明确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我们就从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当今社会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从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启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讨,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找到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然观

马克思自然观没有其他观念那样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在逐渐发展中形成的,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而对立的关系,说明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下的自然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第一,物质观。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了一些水库淤泥增加,被迫报废,河道被堵等等,而且,因为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影响采矿工程的进行等等。可见,物质之间是紧密联系。

第二,系统观。系统观是自然观中的一个根本观点。自然界中的物质之间都是有关系的,都能形成一定的系统。

总之,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从多角度入手来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期能够为解决环境问题找到思想依据。

二、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暴露的也越来越多,那么,目前生态环境问题都包括哪些呢?

第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几年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这一效应产生的后果。比如:海平面上涨;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温室效应产生的。

第二,雾霾现象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厂房都是不合格的,他们排放出来的废气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雾霾现象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等等,严重不利于人们健康的成长。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包括:上文提到的土地流失问题,还有物种灭绝问题、森林面积不断缩减、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今存在的生态危机,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研究者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1.改变人的需要方式

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核心理念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是统一的。而要实现这一统一必须率先改变人的需要,这样才能逐渐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从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来看,很明显人在追求自己的需要时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众所周知,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在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后,自然要对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进行追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买私家车、穿貂皮衣服等等,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品味等,事实上,这就直接或间接的对生态问题造成了影响了。所以,要想解决生态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人的需要,改变人们的物质观念。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是共生关系。这也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中的系统观中的体现之一。所以,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要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属于一个系统,我们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每天都要依照政府的指示或者是政府的强制命令,比如:汽车限号问题。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观念后,才能不再依靠政府的命令来支配行动,而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反之,如果我们没有和谐发展的观念,肆意的从大自然中掠取,大自然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回报”,事实上,不是大自然惩罚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惩罚自己。

四、小结

随着生态危机的越来越严重,我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要有效的将其思想、观念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并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来落实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而,真正让人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9.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九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周海军 乌尼日 黄莹

——广西教育学报学院 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洪承武

——商业文化(上期)2011年 07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讲评》 吕世英 ——社科院纵横 1991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方世南

——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开元 杨文逸 杨艳

——经济学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 总第11期

科 技哲学

10.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十

丁东红(中央党校哲学部)

一、当代生态运动的成就与困境

自从196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爆发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主题的学生运动以来,生态主义思潮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运动。各种生态环保组织包括以“绿色”为标识的政党出现在社会舞台与政治舞台上,发出了巨大的声浪。在这一社会运动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思想深刻而且有着卓越预见性的学者,他们的见解和理论十分值得关注。詹姆斯·奥康纳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一个激进的生态主义者,奥康纳不仅写了大量文章呼吁对环境的保护,而且对几十年来的生态运动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他不否认生态运动所取得的成绩,比如持续不断的宣传已经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许多现代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已经堵塞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之路;又比如,环境保护措施正在一些不同的领域中推进,而且取得了许多部门性、地区性的成果。但是奥康纳指出,以往两种主要的生态主义思潮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强调自然作用的地缘政治和强调文化作用的身份政治各执一端,实际上,一个是将生态恶化归因于自然进化的结果,另一个是将生态恶化归因于科技发展的结果。从上述两种立场出发,得出的都是悲观的结论:人口及其需求的增长与有限资源环境的矛盾不可克服,因此生态环境恶化不可逆转;人类需要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异化后果又不可避免,所以技术理性的膨胀无法遏制。“上述两种政治观点由于躲避了资本和经济阶级的话题,把其各自的理论视域局限在‘自然’和‘文化’的方面,因而事实上没能真正对他们所努力探寻的内容,即‘真实的发展’做出研究”i。这样的认识及其相应的理论,怎么能给生态运动带来积极的推动力和光明的前途呢?

二、奥康纳的“超越性”思考

奥康纳试图超越于上述两种思潮之上另辟蹊径,他提出了一个既植根于人类最重要的思想遗产又萌生出希望之芽的新思路——回归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和思想方法去统领生态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致力于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ii他希望运用这种方法论模式,重新审视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矛盾,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破解中找出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

奥康纳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从“资本”、“阶级”入手,也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新时期的矛盾入手,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主体方面的问题症结。当然,这是一个宏观主体,是以阶级、利益集团、民族国家以致整个人类为单位的主体。检讨人本身的生产和生存方式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检讨现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问题。他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自我扩张系统,其目的是无限增长,或者说钱滚钱。利润既是资本进行扩张的手段,又是其扩张的目的。”“另一方面,自然界却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节奏和周期却是根本不同于资本运作的节奏和周期的。”iii资本主义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存在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和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之间的总体性矛盾”是无法协调的。因此我们必须再次回到“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和实践起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事实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它的目的或目标,取决于社会产 品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和知识水准。”改变资本主义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社会产品分配、使用方式,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性环节。

这样一种制度性的分析批判深刻而切中要害,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天才地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只要人类存在着,自然界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之间始终处在一种相互决定的关系之中。

奥康纳向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并不是简单地表达一种对于历史上的思想巨人的捍卫或崇拜之情,而是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和梳理,既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文本,重新肯定了其中一些核心理论与基本原则,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在认识生态问题上的历史局限性,然后在这种批判性的反思中提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途径。他指出:“马克思本人把‘文化’视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视为与社会的基础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在这一意义上,他无疑是前人类学的。这种‘缺陷’导致了他对协作方式,以及由此而涉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的理论研究是不完全的。”iv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奥康纳以“协作”(cooperation)范畴作为中介,将自然、文化、劳动三者的关系协调起来,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了新的阐述。他提出,不能遮蔽经济和社会阶级在自然与人类关系问题上的核心地位,“现在也许是一个重新建构阶级政治学以及它与地缘政治学和身份政治学的结合方式的很好的时机。”v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

我们不能低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生态文明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而且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问题的关键点并不仅仅在于理解过去,同时还在于能够改变未来。„„很少的人能够提出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然在我们的社会中应该成为什么样子?”vi奥康纳认为,这个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关自然界的问题既然被预设在社会之中,那么首先就需要回答以下问题:“劳动将成为什么样子?劳动者应该为了

vii什么而工作?社会的财产关系及权力应该是什么样子?”而这些恰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最为关注并力求解决的问题。这些有关人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问题,也就是人自身的行为目的、行为调节、行为合理性问题,正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前提。奥康纳巧妙地点出了生态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逻辑上的内在联系,突出地强调了人及其生存自觉性的核心地位。

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公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上,这样一种认识进一步向我们启示了社会制度变革的崭新意义:社会制度变革不只意味着某个阶级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方面的解放,而且关乎整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因为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导致的人类利益纷争必然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目标中应该包含这样的新内涵:人类不仅要从扭曲的人与人的关系(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中获得解放,而且要从扭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这就是奥康纳所追求的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实质性目的,人类应该也必然拥有美好的前景。

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系统论解读 篇十一

摘要:传统自然观由于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因而都具有其固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由“人化自然”、“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是对现代系统论的不自觉的运用,对当代解决环境问题与走出异化困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系统性;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50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008—04

自然观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就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自然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单向度的传统自然观(包括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两个历史阶段。

一、传统自然观及其缺陷

1.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缺陷

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是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界,视之为一个有机整体,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局限,这一有机整体被简单化、片面化、神圣化了。自然界或者被看成是某种或某几种单纯的自然物质(如水、火、气、原子、五行等)的派生与复归;或者被看成是超越自然之上并被神化了的理性(如“理念”、“数”、“上帝”、“天”等)的摹仿或分有。人类则成为自然界这一强大的“利维坦”的奴仆,“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1],“自然在耕田人的眼里几乎可以说是效仿的榜样,是阐述人生的模式。”[2]诚然,在“天人合一”的主旋律中掺和着“人定胜天”的调子,在西方也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声音,但是,这种调子和声音是极其微弱的。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虽然是以整体论的方法来探讨自然,然而由于它“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3]因而还只是一种笼统的、猜测的、朴素的、直观的整体论自然观。事实上,这种整体论自然观决非现代人所推崇的那种天人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互生共荣与互动双赢,而是人类被迫地、单向度地被自然所“合一”,人的主体能动性完全被扼杀了。在这里,自然也并未真正地达到至高无上,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视。“由于这些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即屈服于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2.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及其缺陷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在对自然界的细节描述上“要更正确些”,但是,在这里,“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的机器,一个被在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4]自然界的整体性完全被排斥了。它还使“人类变得异化和自主了”[5]。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哲学信念的指导下,人被看成是处于自然之外且高居于自然之上的存在,而自然则是供人类改造、征服、掠夺和消费的对象。于是,人们不再敬畏自然,以致像尼采所说:“人们亲手杀死了上帝”。人类从被自然所支配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正像笛卡尔呼吁人们“借助实践哲学”而“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一样。

诚然,这种自然观为人类带来了富足的物质文明和丰富的精神成果。恩格斯说过:“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伏了自然力……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6]马克思也说过:“资本主义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7]但是恩格斯还告诫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8]这种自然观的不恰当、无限制地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威利斯·W.哈曼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时代严重的全局性问题——从核武器的威胁和有毒化学物质到饥饿、贫穷和环境恶化,到对地球赖以生存的体系的破坏——凡此种种都是几个世纪以前才开始统治世界的西方工业思想体系所产生的直接后果。” [5] 可见,这种自然观虽然对自然界进行了深入的、细节的考察,相对于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似乎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其缺陷也是十分彰显的,它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藐视和贬低”[9],使整体的自然变得支离破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的主体性被过分地夸大,而自然界则成为一个完全脱离人的、异己的绝对存在。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还是近代机械论自然观,都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它们都认为人类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于是,要么走向一个极端——把人类当作是自然界的奴仆,要么又走向另一极端——人类则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被人为地割裂开来。“那种认为世界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存在之外的观点,那种认为我们与世界仅仅存在着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5]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人类、自然界和社会是同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犯错误的方法论根源则在于其各自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前一种用信念和洞察代替翔实的探求,后一种牺牲了融会贯通以换取条分缕析。”[10]所以,当以一种“谨严精细而又是整体论的理论”即系统观点来观察自然界的时候,在自然观内也就响起了传统自然观的丧钟。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系统性

1.大自然是一个由“人化自然”、“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组成的有机系统

何谓“系统”?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定义为“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我国著名系统学家钱学森在《论系统工程》一书中多次指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有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可见,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系统的概念而知,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目的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性是系统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它揭示了系统整体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复杂性结构。简言之,系统的整体性即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断“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亦即贝塔朗菲所说的:“复杂现象大于因果链的孤立属性的简单总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成了运动。” [8]或者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3]钱学森认为,恩格斯所讲的“集合体”就是我们讲的系统,所强调的“过程”就是我们讲的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的发展变化。总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所考察的自然不是“自然一般”,而是作为人类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自然,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离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 [11]这个自然是一个“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用现代系统论的话来说,它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人化自然”、“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

首先,“人化自然”是大自然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首先继承了一切唯物主义的优点——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存着”[12],从而与各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划清了界限。但是,马克思又说:“这种区别(即人类社会以前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人被看做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此外,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12]这就是说,除了针对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并作为与自然界相对立的人之外,“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是被人中介了的社会的自然,是通过人的实践改造加工过的“现实的自然界”或者说“人化了的自然界”、“属人的自然界”。“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 [11]这样的自然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8],而且它“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地发展而不断改变。”[7]这是因为“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 [13]比如,“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 [1]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11]。任何机器、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 [1]所以列宁说,既然“世界不会满足人”,那么“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创造出自然界不能直接演化成的具体形态的人化物或人化自然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11]

其次,“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是大自然系统的又一基本要素。人首先是“自然化的人”,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首先,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活资料,从而变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11]“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11]同时,自然界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产资料。“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人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 [11]如果“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 [11]此外,自然界还为人类提供了精神食粮。“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11]总之,“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1]“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8]

但是,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上看,“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13],而不是指的人自然本质。就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9]所以,仅仅从人的自然本质了解人,还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这是因为,“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是作为社会性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而且“我的普遍意识的活动——作为一种活动——也是我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11]。

再次,“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当然也是大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首先,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1]。“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 [9]此外,“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 [11]这就是说,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也只有对社会的人而言才是现实的、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才成为属人的存在,才是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和有价值的自然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11]。自然界的社会历史性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其他种种自然观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所以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说:“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一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

2.实践是大自然系统整体优化的中介

系统还具有动态性和目的性的特性,即系统通过系统与环境及其系统内部诸子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自然、人类及社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从而达到大自然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现“哥白尼革命”的关节点。事实上,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发表,使由牛顿和笛卡儿分别建立的人与自然对立的机械论自然观发生了动摇,自然和人又开始重新结合起来了;随后,费希特提出了“自我创造非我”的主客体统一论;谢林则在“同一哲学”中主张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但由于他们只是停留在抽象思辩的基点上而没有能够找到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故而他们所谓的人与自然的统一还只是抽象思维的统一。黑格尔虽然认为“活动和劳动,这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中介”,但是他却认为“活动和劳动”的主体是绝对观念,从而使其主客体辩证统一观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使自然界“禁锢于他的这种对他本身来说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即绝对观念、思想物中” [11]。费尔巴哈反对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辩改革,而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的统一。但是由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主观方面去理解。” [7]这种直观的自然观,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在他那里,“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7]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等人的纯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静态自然观,用人与自然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实现了自然观的“哥白尼革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14] “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15]劳动或者实践,一方面表现为使物成为对人有用之物,使自然人化,实现“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使人成为“人所是的东西”,使人自然化,实现“人的自然本质”。所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1]总之,只有紧紧抓住实践,把自然理解为一个以实践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包括自然界、人及社会在内的有机系统,才能真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1.共产主义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走出异化困境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深刻分析了私有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造成环境问题和自然观异化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1],从而导致了人与自然相异化。所以,在私有制条件下彻底地解决自然观异化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对自然利用和社会发展的整个系统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和按计划调节的组织。故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单是靠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 [12]“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12],“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在那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物质交换。” [14]可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才能有机地结合、统一,自然观的异化之谜才能真正解答。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为解决自然观的异化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基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更是其题中之义。

2.科技进步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和走出异化困境的物质杠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充分肯定科技进步在解决环境问题和走出异化困境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要解决自然观的异化问题,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人便发现新的有用物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1],而要建立诸如此类的物质循环体系和废物资源化体系,就必须以科技进步为物质杠杆。“机器的改良,使那些有原有形式上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的是化学的进步,发现在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 [14]然而,由于近代科技的进步几乎是与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同时发生的,于是一些人开始怀疑科技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科技是中性的。造成环境问题和自然异化的原因,与其说是科技,不如说是使用科技的人及其背后的社会制度。爱因斯坦就曾如此形象地指出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在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16] 所以,科技进步依然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和走出异化困境的强有力的物质杠杆。就如海德格尔所说:“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技术世界的装置、设置和机械如今是不可缺少的……盲目抵制技术世界是愚蠢的,将技术世界诅咒为魔鬼是缺少远见的,我们的生活生产都不得不依赖于种种技术对象。” [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9-393.

[2]萨克塞.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0-242.

[4]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M].吴国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

[5]格里芬.后现代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95-169.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25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51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8-486.

[10][美]E·拉兹洛: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15.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5-11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7-92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16]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6.

[1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239.

上一篇:高中教师竞聘岗位演讲稿下一篇:新田铺镇2011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