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法庭辩论技巧

2024-09-08

第九讲 法庭辩论技巧(7篇)

1.第九讲 法庭辩论技巧 篇一

在庭审辩论中,应当做到:

1.发言要脱稿,说好前言。照本宣科只会使人厌倦,甚至遭到法官的禁止。设计这方面的语气和选择言词时必须达到四个效果,即:抓住整个法庭的注意力;传达案件的严重性;表现出对本案的真诚;表明对本案的信心。

2.演讲要控制语速,吐字清晰。在庭审辩论时,应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准确,音调和谐,快慢适度。力争达到声调上的抑扬顿挫,以提高论辩感染效果。

3.要善于入情入理。语言可以伤人,也可以感人。用辩论语言伤人,对于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来说是不道德的。但辩论语言以情感人,则是可取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操作的情感是经过理智处理过的法律语言情感。辩论语言的感情色彩,要与案情相适应,绝不能带有当事人的感情色彩;辩论时的情感语言,应是发而不露、放而不纵、委婉、曲折、含蓄的中性语言。

2.法庭辩论技巧的具体运用 篇二

一、辩论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抓住要害,突出重点,这不仅在法庭辩论中十分重要,在法庭调查和庭前准备中也同样重要。有些比较复杂的案件,内容很多也很乱,这时候一定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不宜面面俱到,避免冲淡了主题。有些案件很复杂,甚至涉及到十几项、几十项犯罪事实。这还不说,关键是有的案件涉及的证据内容及其它一些内容太多太乱,如果在有限的庭审时间内不能抓住要害,往往会被牵头鼻子走,陷入一种难以解脱的境地,不利于把重点问题说清楚。大兴安岭朱佩金的案子就很典型。这是一件因承包经营而被指控犯罪的案件,被告被关押了5年半,起诉书指控他贪污近40万,诈骗近40万,再加行贿共3个罪名,案件历时长达7个年头,最后被宣告无罪。这个案子检察院侦查了3年多,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又搞了一年多,到我去开庭的时候就只有7天,就在7天时间里我们两名律师除了阅卷和会见被告,还要调取一系列证据,包括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到泰来农场和老来农场两个监狱去取证,而且因时过境迁取证相当困难。所以,我看卷的时间只有3天。3860多页的卷宗,就是不睡觉也看不完。怎么办?我通过对一些主要线索的分析,终于找到了关键问题,从根本上否定了犯罪的性质,其他一些次要问题有的一翻而过,有的干脆不看了。因为此案的关键是承包合同的性质和方式,只要把个人承包的基本性质和“大包干”的承包方式弄清楚了,就足以否定了贪污和诈骗的问题。所以,对其他一些次要问题就可以泛泛地翻阅,甚至可以略过不看。这样一来,不足3天,我已经把案件全部吃透了。后来同院长交换意见时,他问我看完了卷宗材料没有,我回答说,“我都看明白了。”他会心地笑了。这个院长是科班出身,很有水平,他知道我不可能看完卷宗。但当我全面地分析案情,陈述理由之后,他既满意又吃惊,对我的工作效率到惊讶。后来在法庭辩论中涉及其他一些枝节问题我一律不予纠缠,就抓住这个要害问题不放,从根本上否定了犯罪性质。假如我隐入那些琐碎的枝节问题之中,那就非常麻烦了,就很难把握住重点,甚至连基本案情都吃不透。事实上,开庭的情况表明,公诉人和审判长对案情都没有吃得很透,尽管他们研究、调查了几年时间。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抓住要害,没有理清法律关系。

二、善于抓住和利用矛盾

新刑诉法实施后,法庭调查质证中必须溶进辩论的内容,这时如何进行辩论,如何使辩论更有力度,这是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法庭调查中,主要是举证和质证,事先一定要有一个举证、质证的基本思路,在庭上则要不失时机地寻找对我方有利的线索和机会,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对方举证中的矛盾,另一方面一定要避免自相矛盾。有些情况下,在法庭调查中不宜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思路,以免使对方有所防备,使得一些重要证据无法核实。法庭调查当中这些技巧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是在刑案的辩论中,在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中也一样,凡是涉及到法庭辩论的都有这样的问题。下面,我就个人的体会举几个相关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前几年我在广东办了一件行政诉讼案,我方代理香港的3家公司和越南船长诉湛江海关扣船没收货物违法。这件案子一审胜诉,但后来二审败诉了。尽管二审败诉了,我认为这案子是非常成功的,这案子随时随地我都想把它翻过来。案情是海关扣了一艘越南船,运的是香港公司的货物。这船的合法航程是从香港向越南运货,提单等手续齐全。航行至越南与中国的分航点之前,在琼州海峡的国际航线上,遇到了12级台风,所以驶入广东湛江境内紧急避险。在抛锚停靠当中被公安机关和海关划获,两千多万元的货物被扣留。假如该船是在国内航线上行驶中被扣留,认定走私是没有问题有,但它是在避险中被扣的,而且在处在国际航线上的分航点之前,所以认定走私是缺乏根据的。那么,海关认定走私的关键性证据是什么呢?其中之一是24名船员和船长的口供。但是,阅卷时发现被告把第一次口供全部隐匿了,没有向法庭提交,只提交了第二次口供,而第二次口供虽然承认是走私却有许多破绽,这些口供中有的前后矛盾,有的相互矛盾,显然是不真实的,被逼出来的。在法庭调查中我首先以此为突破点,我开即并没有否定这些口供,只是举出了其中的各种矛盾,当对方被质问得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就乱了阵角,跳起来了。在慌乱之中,对方代理人极不冷静,声色俱厉地说:“我们重证据,不轻信口供,那些口供都是胡说八道,不能算数。”结果,本来被当作王牌证据使用的口供首先被他自己否定掉了。于是,我立即提请法庭将被告代理人的这些记录在案,并声明在口供的真实性和效力问题上,原被告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请法庭调查下一个问题。口供的证据效力之争就这样结束了。这时,对方才发觉上当,追悔莫及,但为时已晚。由此可见,一些关键问题在交叉质证时必须及时抓住,一旦失去机会或者一朝失误,就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再举一个例子,还是刚才我讲的那个行政诉讼案,这个例子发生在二审阶段。当对方的第一个王牌证据--船员的口供被攻破之后,第二个王牌证据是三份电报底稿。海关向法庭提供了船上尚未发出的八份电报底稿,这八份底稿中有三份是最重要的,这三份底稿虽然也是间接证据,但是可以反映出该船具有走私嫌疑,因为按正常手续是从香港运货到越南,在越南办了手续后,不卸货,再从越南转到广西,这样就是合法的,是边贸政策所允许的。而海关扣船的理由,就是认定该船假借到越南的名义,直接驶往广西北海市,这样就会由于没有从香港到广西的合法手续而构成走私。那么,在这三份电报稿的内容中,确实可以反映出从香港直驶广西的嫌疑,至少可以反映在主观上有这种动机。所以,海关将这三份电报稿作为第二张王牌证据。但是经过分析之后,我发现这些电报稿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第一,这些电报稿是在该船搁浅后草拟的,而在拟稿之前,船上的发报机天线已被风刮断,收、发报已经无法进行。这种情况下拟写电报稿是没有意义的,这种作法违反常理。第二,这八份电报稿都是复印件,海关拒不提供原件。第三,据我方初步调查,这最重要的三份电报稿的拟稿时间是在船被扣押后船员已经失去自由的第二天。这是最大的疑问,若果真如此,这些电报肯定是假的,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再主动去为自己制造罪证。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当时无法取得直接证据来揭穿这个伪证。于是,就只能在法庭上斗智,设法在法庭质证中寻找对方的破绽。为了麻痹对方而防止他们说假话,我并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而是东一下西一下地将各种问题混在一起连续发问,在他们摸不清我方思路并且公开嘲笑我的提问不着边际的情况下,我突然清描淡写地问起了扣船的时间和船员第一次被讯问的时间。但是,就在对方准备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被审判长制止了。说是后面专门安排时间调查这个问题。审判长的这个举动,进一步加深了我的怀疑。于是,我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摆在面前,防止在混战中这个问题被漏掉。果然不出我所料,在以后漫长的法庭调查中,我又两次提出这个问题,每当对方要回答的时候,都被审判长制止了。这样,我总共提出三次,被制止三次,但是每次提问都是单独提出,故意避开电报底稿的问题。所以,对方一直没有弄清我提问的真实用意。最后,直到在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的,也没有调查这个问题。这时候,我严厉地向审判长提出质问:“审判长,我三次提出扣船时间的问题,你三次制止,表示安排专门时间调查,现在却宣布法庭调查结束,是忘记了呢,还是不想调查?”审判长迟疑了半天,说“可以调查”。我当即要求对方宣读办案记录,结果真是不出所料,是前一天下午两点扣的船,限制了所有船员和船长的人身自由,并于当时进行了第一次询问,录了口供,而这三份电报稿的拟稿时间却是在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宣读完之后,对方律师才反应过来,企图改变说法,但是为时已晚。我当即要求法庭将此记录在案,并提请法庭责令对方将办案记录提交给法庭。这一段艰难的调查、质证,终于揭开了电报底稿之迷,接下来,便开始了充分占有主动权的步步紧逼的辩论,攻破了对方第二张王牌证据。

第三个例子,前年,我在东北办了一个比较大的贪污受贿案,是一个企业家的案子,因时间关系,具体案情我不多讲,只讲其中有一笔贪污1.6万元的证据问题。公司出纳员证明说,这1.6万元是她分成若干次送给被告的,每次都是被告指示出纳员到银行取款,取款后不许让别人知道,单独交给被告。但在证词中我发现了几处矛盾,一个是出纳员说:“我每次给他钱都没有留存根”,而且又说(在卷宗里反映出来),“我怕他不认帐,所以就把存根都给他了。”这句话是矛盾的。又说:“还有一次是他让我到一个地方去送钱,我不认识那个人的家,是他告诉我如何走法,他在门口接我,也不让我进屋,把钱交给他我就走了”。而在另一次的调查笔录中她又说送钱时看见了屋里有人在打牌。有人在睡觉。更重要的是,我经调查得知,送钱的这家就是她原来的男朋友的家,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需要在被告的指点下才能找到家门呢?根据这些疑点,我坚持要求法庭传这个出纳员出庭作证。法庭调查时,我步步紧缩逼,穷追不舍地向出纳员发问,结果,她慌乱之中,破绽百出,无言以对,竟在法庭上哭了起来。这时候,我又抛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反证:我已经查明,这个出纳员最后一次取款的时间是在被告被抓起来之后。举证之后,我当即向法庭指出:“很显然,作为证人的出纳员是不可能到看守所去送钱供被告贪污的。因此,贪污这笔钱的真正罪犯是谁,已经不言自明。”通过这一场质证,得到了一个必然的但又超出了我们律师职责范围内的结果:被告贪污这1.6万的事实被否定了,但是,作为证人的女出纳员被抓起来了。

实际上,法庭辩论与法庭调查、质证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或者是环环相扣,或者是前后呼应。在法庭审理中如何能够及时、准确地击中要害,不失时机地运用证据,发现、寻找证据或者否定证据,其中确实是有些技巧问题的。在庭审方式改革之后,这些问题会更加突出。

我再讲一个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李强律师诉贵州遵义公安局的行政诉讼案。李强是政法大学的教师,也是我的学生,是华联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律师。他代理一个经济纠纷案件时,因为遵义公安局非法干预经济纠纷,把他的委托人抓了,他向公安部和高检等部门反映了情况,告了公安局。结果公安局恼羞成怒,索性把他也给抓了起来,非法拘禁16个小时,打成轻伤害。这个案子也是我代理的,打了两审,第一审胜诉了,对方拒不出庭,是缺席判决。后来对方又提起上诉,二审又维持原判。这个案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国内外律师纷纷通电声援。在二审开庭时,对方有一个代理人还是有些论辩水平的,准备很充分,口才也不错。他们精心策划后制造了一个抓李强律师的借口,说李强律师唆使委托人进行诈骗,但在法庭质证中这个谎言被揭穿了。在法庭调查中我问了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公安局对李强立案的时间,对方回答是1994年3月31日,过了一个会我又问,公安局认定李强涉嫌诈骗的根据上什么?他回答是李强唆使委托人转移赃款。第三个问题我又问他认定李强唆使委托人转移赃款的根据是什么?对方回答是根据他的委托人即案件当事人韩鬃的供述,说韩鬃供认是李强让他转移的。三个问题全问完了之后,真相就已大白。因为韩鬃即李强的委托人被抓走的时间是1994年4月7日,而他们对李强立案时间却是3月31日,这里明显发生了时间倒置的问题,因为委托人供述李强唆使转移赃款以后,对李强立案在前,所以,对李强立案根据的谎言不攻自破。在接下来的法庭辩论中,我在代理词中列出了一份对方在李强案中详细的活动时间表,前后一对照,破绽百出。这时候,对方已经没有任何反驳余地了,因为他们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时间差,被我及时抓住了。后来,《中国青年报》等一些报纸在报道这个案件时把这个时间表也登了出来。像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千万不能忽略,不仅要抓住不放,而且还要及时,不可错过时机。

三、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法庭辩论是一场关于事实、法律和理论的争论,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疑难的理论问题。同时,由于辩论的对手不同,有时候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有针对性地使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往往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在前面提到的朱佩金案中有一个涉及法庭辩论的典型例子,其中有一笔指控被告诈骗20万,理由是被告人制造两个假文件实施诈骗。两个假文件是什么呢?其实是两封便函。这两封便函的内容是完全真实的,惟独查不清的就是这两封便函怎么出来的,被告说是单位的书记兼经理(一把手)让他写的,起草了以后,拿到文印室打印后盖章,公章确实是真的,也有这回事,只是没有备案,文印室没有底稿。实际上地区的一个林产公司没有那么严格的程序,没有备案也并不希奇,由于是一把手让他起草的,他又让文印室打印的,所以文印室的人不能证明是一把手亲自对他说的,一把手又没有书面指示,更重要的是把一手死了,死无对证。所以公诉人和法官都一口咬定这是假文件,他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就这么一个问题,庭上调查了近一个上午,还是说不清楚。我一再讲,真假的区别关键在于内容是否真实,伪造是指虚构事实,现在已证明了文件的内容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充其量就是文件怎么形成的说不清楚,退一步讲,即使是他私自搞的,但他没作假,是真实的,这就不能说是“伪造”,不能说是“假文件”,所以,不能成为认定诈骗的根据。在法庭辩论中,任凭我从事实、法律和理论上反复论证,也还是无法说服对方。正当我感到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时候,急中生智,打了一个比喻,我说:“私生子是不是假孩子?如果公诉人认为私生子就是假孩子,那么认定这两个文件是假文件似乎情有可原,否则就没有理由认定这两个文件是假文件。私生子无非是程序不合法,但生出来的仍然还是人,除非狸猫换太子,才能说是假孩子,只要生出来的人,你就不能说孩子是假的。”出乎我的意料,这句话真的起了作用,法庭上的真假文件之争就此结束。休庭以后,很多心悦诚服,法官也认为这个比喻用的好,采纳了我的辩护理由。后来,省高院刑庭庭长还专门对这个比喻大为称赞,认为有些情况下用这种恰当的比喻比讲道理更有说服力。应当说,这种比喻很通俗,也谈不上文雅,但有的情况下它就起作用。也难怪,在那种紧张激烈的辩论中难免有人一时反应不过来,但“私生子”这样的一个比喻却很容易点中要害,既通俗,又有效果。可见,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使一些理论性较深的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四、语言表达要注重方式

在法庭辩论中,还要注意语言本身的表达艺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人家听得进,听得懂,给人家留下反应和理解的余地。大家都知道,语言的连贯性是很重要的,做律师的不能结结巴巴,张口结舌,要连贯地表达一种意思。但返过来切不要忘了另一条:要给人留下理解和琢磨的余地。律师的口才在法庭上是需要充分表现的,但滔滔不绝、连珠炮似的发言并非是贯穿始终的惟一方式,这一点我的体会非常深。因为我是教师出身,所以非常注重讲课的效果,比如,讲课时我要看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因为我讲的是我已经理解的甚至深思熟虑的内容,可人家听着却是新的东西,那么,要不要让人家思考一下?要随时根据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讲授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强求另人的思维跟你一块走,谁的脑子是计算机?有的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像机关枪一样一路小跑地讲下去,自我感觉很好,可到头来别人却什么也没听进去,白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说话的目的是给别人听,一定要留下充分的余地去让听者反应、理解和思考。否则人家连听都听不懂,又怎么会接受和采纳你的主张?所以,我们的语言表达应当丰富多采,应当有针对性地变换语速和语调,有时甚至需要一定时间的停,让人家重视你的话,琢磨一下你所讲的内容,这样才会使你的语言具有一种磁性,才会使别人愿意听,听得懂,能够品出味道,从而能够专心地听下去。这时候,你的发言就会有感染力,就会有魅力,就会收到最佳效果。我曾有幸遇到过几次精彩的法庭辩论,虽然双方争执到了白热化程度,但每当我发言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真是静到了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到的程度。这种气氛首先是由我讲话的内容和方式创造出来的,继而又为我更充分、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会认真地听我讲的每一句话,我又会在高度放松的境界中充分地敞开思路。当时,我本人和听众,包括法官和另一方当事人似乎都忘记了时间。没有人打断我,直至我发言结束的几十秒钟之后,才突然打破了沉默。我感到,当法庭辩论达到了这种气氛的时候,可能就接近了最佳状态。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我只是有幸遇到几次而已,但这应当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我也遇到律师辩论的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张口结舌,说话没有逻辑性,词不达意,别人听不懂,这当然不好。另一种是说得很利落,很洒脱,但是太快,又太平淡,不给人以思考的时间。这有什么用呢?你说十句话,可人家却什么也没听进去,与其这样,还不如说一句让人永远地忘不了。可见,发言要注重效果,不能只图自己痛快。否则,就无异于吵架和发泄,就背离了辩论的目的。

五、也要讲究策略

法庭辩论中,既要重说理又要讲策略,在关键时刻要善于选择最容易使人接受的理由和辩论方式。在辩论的时候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道理,但是如何表达?选择什么样的落脚点才会使对方易于接受?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时法庭辩论很激烈也很精彩,但水火不相容,双方陷入僵局,又确有各自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是各执一词,一味僵持下去,也并不见得总是上策。反过来,如果能够不失时机地跳出圈外,找到一个有可能打破僵局的新的思路作为切入点,侧面迂回地发起新的攻势,却很可能取得成功。

例如:不久前我在江苏办了一个受贿案,是同邓斌非法集资案相关联的。邓斌案中不是有五朵金花吗?其中第三号人物(被判死缓)是此案的行贿人黄某,我的被告是受贿人,是当地的一个领导干部,也姓黄。被告托黄某买了一所房子,价值12万元,他没有给黄钱。被告供称,因为他只有9万元,不足以支付房款,所以,他将9万元作为集资款交给黄,待集资返利后就会远远超过12万元(因集资利率很高),再用这钱补齐房款。后来黄将房子手续办了,钥匙交给了被告。这时被告感到房子比较贵,找到了更便宜的房子,于是他没有办房产证,也没有住进去,房子一动没动,同时,他又找好目标,打算把这房子转卖给别人,他另买的一处房子也联系好了,后来就把房子钥匙还给了黄某。但是,在此期间该房的钥匙已经在他手里放了一年多。起诉书认定他受贿了这套房子(12万元),主要理由是:第一,买房同有交钱,集资款和房款是两码事。第二,钥匙在他家放了一年多,退还钥匙是在邓斌案发之后,是为了掩盖罪行。这件案子可以说控辩双方在证据上都比较欠缺,如果按照无罪推定原则来适用证据,作为无罪辩护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目前情况下就相当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第二轮辩论中就采取了一种新的思路:我首先客观地摆出了控辩双方对此案认识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思路,而后再对此两种思路作以分析。我指出,按控方思路去分析,“被告为什么要黄某以自己妻子的名义买房?为什么自己有9万元却不交房款而交了集资款?为什么房子钥匙在你手里放了一年多?为什么归还钥匙发生在邓斌案发生之后?如果将这一系列问题联系起来,站在控方的角度,越分析越是受贿。”反过来,我又从辩方的角度提出了另一种被告不构成受贿的思路。然后指出,从这两套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来看,虽然见仁见智,各有理由,都有符合逻辑的一面。但是,在这两种可能性之中事实却只有一种。因此,如何认定,以什么原则来认定被告的行为性质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首先,第二种情况(辩方的思路)比第一种情况有更多的证据支持,更有说服力。其次,退一步讲,即使前后两者分量相等,那么,在控方的思维模式和证据不具备排他性,从而无法否定辩方证据和思维模式的情况下,也同样是不能作出有罪认定的结论的,至少是证据不足,而证据不足就不能认定有罪。我这种辩论方式超出公诉人和法官的意料,但是效果很好。庭上公诉人顿时感到无法反驳。休庭后公诉人表示我的理由确有一定道理,值得考虑。法官态度则更明朗,采纳了无罪辩护的意见,并明确表示辩护意见精彩而客观。所以,有时候讲点策略换一种方式还是非常必要的。

六、把握主攻方向,切忌偏离主题

在法庭辩论时,还要注意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思路和主攻方向,不要让对方牵着走,以免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拨。有时候,对方会有意识地避实就虚,转移话题,然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达到改变辩论主题的目的,这时候一定要反应敏捷,切勿上当。

3.关于刑事辩护法庭辩论技巧 篇三

2、在法庭调查时埋下伏笔,到法庭辩护时引爆炸弹。

3、抓住公诉人的错误逻辑,适当引导,带他到阴沟里,并由此用他自己的理论导出无罪或罪轻的结论。

4、适当时机的“退一步讲”。

5、善于“察言观色”,要懂法官的表情,适当时加重解释,或一言带过。

6、不要制作完整的“辩护词”,但要有完整的辩护提纲,法庭辩论要随机应变,看辩护词“照本宣科”式辩论不足取。

7、抓住第二轮辩护,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重点,不要纠缠细枝末节。

律师刑事辩护常用技巧

一、从法定理由进行辩护

我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具体有如下:

1、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法定理由。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可作“无罪辩护”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情形大致有三种:一是刑法不认为犯罪的,如《刑法》第三条法无明文不为罪,《刑法》第十三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为罪,《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或“不能预见”原因造成的危害行为不为罪;《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证据不足”的无罪推定;二是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如《刑法》第十六条年龄方面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除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项罪名以外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精神方面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三是刑法不予追究的,如《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自诉案件受害人不起诉或撤回起诉的,不予追究。

2、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辩护的法定理由。在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方面的有:年龄方面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岁的,精神方面间歇性精神病人,生理方面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等;在主观方面恶性程度较小的有: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在犯罪作用方面较小的有:从犯、胁从犯;在犯罪后将功折罪的表现有:自首、立功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规定,例如,《刑法》第十条规定在国外受过刑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处罚;《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或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等。

3、罪轻辩护的法定理由。通过此罪与彼罪之辩改变定性,将重罪辩成轻罪,最终提出罪轻辩护观点。主要有:一是主观上的重罪变轻罪,如将故意杀人罪辩成过失杀人罪:二是单一主体上的重罪变轻罪,如公职人员的贪污罪辩成非公职人员的职务侵占罪;三是单一主体变成双重主体,例如将自然人犯罪辩成单位犯罪,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是对单位适用财产刑,对自然人则刑减一等,特别是没有死刑;四是时间差上的罪轻,《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以修订后的《刑法》实施日10月1日为界,在此前所犯罪行,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处理;五是多人犯罪中的罪轻,如前所述共同犯罪或犯罪集团中的从犯、胁从犯;六是多罪中的罪轻,根据数罪并罚原理,将数罪辩成一罪,以达到罪轻而从轻、减轻处罚的目的。

4、注重抗辩从重处罚的理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累犯。实践中公诉人要求酌定从重处罚的还有:(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相对于主犯,(2)教唆犯相对于被教唆犯,(3)惯犯相对于偶犯,(4)受过刑事处罚的人重新犯罪(又不构成累犯)相对于初犯,(5)拒不如实坦白供述罪行的,(6)拒不退赃或拒不交代赃款去向的。

二、从被告有利的酌定情节进行辩护

相对于法定情节而言,酌定情节指的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依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可以酌情考虑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一般常用辩护技巧如下:

1、性质上的酌定情节。从法理上讲,相对于直接故意的间接故意,相对于积极作为的消极不作为,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2、主观恶性程度的酌定情节。民事纠纷引出的刑事犯罪相对于偶发的刑事犯罪,突发性犯罪相对于预谋性犯罪,出于义愤的犯罪相对于无缘无故的犯罪,处罚都轻重有别。

3、犯罪后因交代罪行或退赃而形成的酌定情节。案发后坦白交代罪行、积极退赃相对于不认罪不退赃的情节,处罚就轻些。

4、犯罪次数上的酌定情节。相对于惯犯的偶犯,相对于累犯的初犯,都是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

4.第九讲讲稿 人口问题 篇四

人口问题

第一节 中国历代人口

一、历代人口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二、传统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一)人口发展呈三阶段波浪状增长

四千年来,中国人口经历了十五个波段。舍去小波动,从大趋势看,每一个波段大体可分为持续上升、徘徊波动、急剧下挫三大阶段,各朝代三阶段时间长短不一,但基本形态相似。

以西汉为例,西汉人口发展的升平降三阶段比例约为45:45:10,明显表现出与历史的兴衰升落互相配合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形成强烈的历史特点。

(二)人口发展的周期性循环

中国人口史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这种波动性发展存在着某种节律,也即所谓周期性。且人口增长的周期性与治乱循环的朝代更迭密切合拍,建朝初期人口低落,人口随王朝兴盛而高涨,随王朝之衰落而下降。这种人口循环,也正是历史人口波动特征的写照。

第一节 中国历代人口

三、人口变动与王朝更迭的关系分析

(一)人口变迁对王朝存亡更迭有重要影响

综观封建王朝人口发展的轨迹,一般经过王朝前期人口容量的扩充,人口迅速增长,王朝中后期人口数量逐步达到饱和以至高峰量级,人口对土地的需要成比例地增长;加上此时王朝日益腐败,社会财富分配倾斜度加大,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人口资源比率紧张,人口容量不断降低,一遇天灾,丧失生产资料的饥民更无以为生,其规模一旦超出王朝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就会引发危机,加速王朝的衰败。

(二)传统社会人口危机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分析

史料表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爆发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有十三亿多人,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1987年,世界每增加10亿人,其中就有1.55亿来自中国。也就是说,世界每增加10个人,其中1.55个是中国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为此,国家实行了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为目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1973-1978年),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紧紧围绕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第二阶段(1979-1984),实行严格的“一胎化”或“一孩化”政策,只允许一些特殊情况可允许生二胎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进入政策的成熟期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二、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1、倡导少生优生

2、城乡有别

3、地区差异

4、民族有别

三、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总和生育率的视角

总和生育率(TFR)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这是个假定的指标。它能够准确地反映现有的生育水平,避免了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的影响;并可直接用于比较研究,总和生育率在2.1-2.2左右称为生育率的更替水平,表明人口数量会维持现状。

1995年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比较

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思考:如何制定人口政策,以应对人口变迁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第三节 人口迁移:从国内到海外

一、流动人口:流到何时?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人,到1984年的2000万,又到1995年的8000万,再到目前的1.5亿左 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今后流动人口还会继续增长。按着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的水平,即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 5.8亿增加到8.5亿,净增加2.7亿,每年平均增加2200万左右。

二、海外移民:乡归何处?

据历史学家的估计,1801-1925年间,中国外迁的移民总数为300万人;1840-1949年间大约为1500万人左右。

1949-1978年间,海外移民规模较小。

1979年后,政府适当放开了移民政策,出现多次海外移民高峰。以1978-1982年为例,至少有50万人抵达香港。

就类型和目的地而言,中国的海外移民呈现复杂和多元的景象;留学生(60万)、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劳工移民和非法移民遍布全球。其中,非法移民问题日渐严重。

以曾少聪调查的福建河口镇为例,该镇现有人口约9万人,移居海外的乡民及其后裔约有13万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01年,非法移居海外的人数约1.5万人。

世界移民报告指出,由于非法移民的增多,中国的海外移民估计达到3000-6000万人。据此估计,目前中国海外移民的规模达到4000-5000万人应是合理的。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适当鼓励海外移民是可以尝试的政策选择,毕竟目前中国的海外劳工比例较低,远不及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印度等国。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一、人口老龄化的未来

根据国际通行的人口结构指标,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是指一国或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一、人口老龄化的未来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0.88亿人,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7%,进入老龄化阶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根据人口预测,这一进程将明显加速。2000年至2028年,65岁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不足1亿人增加到超过2亿人,历时近30载。2028年至2038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由2亿人增加到超过3亿人,历时仅10年。

这一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是1963年至1973年出生高峰的人口进入老年期而导致的。若以国际上常用的指标——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翻一番(即增加到14%)所用的时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英国用了45年,瑞士50年,美国65年,法国虽是最早老龄化的国家,但老年人口比例翻一番的时间却花了115年,而根据于学军等人的预测,中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只需要27年,犹如“跑步”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人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人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二、“未富先老”的挑战

欧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10000美元之间,工业化早已完成,长期积累的国家财富加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有足够的财政和经济能力来从容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而我国人均GDP去年才刚刚迈上1000美元的台阶,工业化尚未完成,老龄化却已提前到来,这无疑构成了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第四节 人口老化:从现实到未来

据测算,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一个顶峰,随后下降。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18%-35%劳动力大军。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年老年人(老年抚养比),2000年抚养15.6人,2025年抚养29.46人,2050年抚养48.49人,几乎成倍增长。

推荐阅读书目

1、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第九讲高等教育学功能 篇五

一、本讲教学提纲

(一)高等教育价值与功能

(二)高等教育功能原理

(三)高等学校职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主要思考问题

(一)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有什么差异?

(二)在不同时代,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发展高等教育的目的地有什么不同?

(三)高等教育有多少种功能?如何科学界定高等教育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有什么联系与差别?

(五)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三、主要文献材料

[1] 李文长.高等教育社会职能新论[J].高等教育研究,1989,(01)

[2] 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3,(04).[3] 方展画.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 2004,(09)

[4]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 1995,(01).[5] 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5,(01)

[6] 邬大光,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兼与徐辉、邓耀彩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 1995,(03).[7] 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

[8] 李盛兵.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价值观之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1997,(12)

[9]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问题再审思——兼答赵婷婷同志[J].高等教育研究,1997,(06).[10] 赵婷婷.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功能形成之比较——兼与吴康宁教授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97,(01)

[11] 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 1998,(05)

[12] 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研究,1999,(06).[13] 达姆图·塔费拉,P.G.阿特巴赫,别敦荣,黄爱华.非洲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2003,(02)

6.第九讲森林防火心理学 篇六

森林防火人员的压力调整

前言

同志们:做为一名森林防火人员,你觉得是幸运,还是不幸? 这个时代的矛盾

楼房越来越高了,但视野越来越窄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宽了,但车速越来越慢了。买的更多了,但享受的更少了。约会更多了,但时间更短了。话题更多了,但共识更少了。知识更多了,但观点更少了。专家更多了,但解决的问题更少了。药品更多了,但健康更糟了。

我们拥有的东西更多了,但价值更小了。我们说得更多了,爱的更少了。

我们学会了营造生活,但却没有学会享受生活。我们已经去过了月球,但我们对邻居却不甚了解。

我们征服了外太空,但却没有征服内心世界。我们净化了空气,却污染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收入更多了,但良心更少了。生产的数量提高了,但质量却下降了。食物的品种更多了,但营养更少了。

能挣两份工资的家庭多了,但离婚率却上升了。橱窗里的东西更多了,但家里一无所有的也更多了。(转引自《参考消息》2003.11.16)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森林防火人员的职业特征

(一)高危行业 1.高危行业的特征:

(1)高危工作环境(火场、偏远山区等)(2)特殊的工作要求

(3)财产损失巨大

(4)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 2.传统六大高危行业(1)煤矿

(2)矿山

(3)建筑施工行业(4)危险化学品行业(5)烟花爆竹行业(6)民用爆破行业

(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1.每年防火期延长

2.火灾隐患核查难度大、数量多 3.森林火灾频发 4.应急时间长,强度大

5.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大、时间长

(三)多方面的压力

1.社会期许与自身职责的矛盾 2.事故隐患与问责的矛盾

3.工作环境与人际交往需求的矛盾 4.火灾伤亡损失的隐形压力

难忘的火场历险

当过消防兵的人都知道,火场如战场,处处存在着死亡陷井。当了快二十年的消防兵,大大小小经历过了数不清的火场,危险对我来说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变得淡漠和习以为常了。然而,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刚当兵那年经历的两次火场险情。

那是刚刚从新兵连下队执勤不久,在我担任火场通讯员的时候。火场通讯员就是火场指挥员的“传令兵”,在火场要寸步不离地跟着指挥员转。第一次遇险是我第一次上火场,失火单位是一家商店的仓库。我平生第一次见那么大的烈火:一条条火龙像膨胀的恶魔从库房的窗口、屋顶向四外喷射,离火场几十米远都感觉到了烈焰的威力。仓库后面是一幢居民楼,队长带我穿过屋顶正向着火的库房到后面侦察火情。

当我们刚刚钻到后面,只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一股强烈的热浪差点将我和队长推倒。我回头一看,整个钢木结构的仓库至屋顶被大火烧得全部塌落下来。真悬啊,差一步我和队长就被火神爷包“饺子”了!我再一看眼前的情景,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我和队长被困在了一条宽不足三米、三面是高墙一面是火海的死胡同内。

扑面而来的烈焰将我露在防火服外边的脸部和双手炙烤得如同刀割一般疼痛,我吓的紧紧依偎在队长的身边,心想,还没救火就得“壮烈”了,还不知能不能算烈士呢!队长到底是久经火场的老消防队员,他一面用身子保护着我,一面拿过我手里的无线对讲机大声呼叫:“我们被火堵在里面出不去,请用开花水枪掩护我们冲出去!”我全身顿感一阵清爽。队长拉着我顶着水流向外冲去,我撒手闭眼,如同腾云驾雾一般。当我睁开眼时,我一眼就看见了那如火般的消防车,我的泪水禁不住刷的一下流了下来,啊,我们冲出了“死亡之谷”。

好像老天特意要锻炼我,在此之后不到半年,我在火场又经历了一次死亡的考验。那是在扑救一个化工厂火灾时,为了弄清燃烧的确切位臵,我和另一名队长到火场内部进行侦察。着火部位是在一个像足球场那么大的车间,整个车间内烟雾弥漫,对面不见人影,而且化工原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令人窒息。到里面三转两转,我和队长失散了。当时,我只戴着一个防烟面具,不一会儿就感觉被毒气熏得头昏脑胀。我急忙向后撤退,可转了半天,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去的门路。这时,我感觉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压着一样透不过气来。根据老兵们平时教我的逃生方法,我赶紧趴在地上,匍匐着向一个方向爬去。头越来越疼,四肢也感觉软绵绵的,一点劲儿也没有。对讲机里传来队长焦急的呼喊,可是我却说不出话来。这一次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害怕,我在心里一个劲儿地给自己打气: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不知爬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感觉触摸到了墙壁,我心头浮起一阵希望的喜悦,用力扶着墙壁支持着一点点站起来。我慢慢地摸到一个玻璃窗口,摘下头戴的安全胶盔,用尽全身力气向玻璃砸去……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已躺在医院洁白的病床上,队长和几名战友围坐在我的面前。从他们的口中得知,队长发现我失踪后,一面指挥灭火,一面组织人员进入车间内寻找,当他们听到我砸玻璃的声音赶到后,我已经中毒昏迷过去。医生开玩笑地对我说:“这次你是捡了一条命,如果中毒再深点,恐怕你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二、背景参照

21世纪中国时髦的心理问题

1.抑郁症 2.焦虑症 3.偏执反应

4.疏离症(社会疏离,人际疏离)5.电视瘾 6.科学迷信

7.网络综合症 8.卑躬屈膝症 9.还贷综合症 10.星期一综合症 11.办公室综合症

12.单身周末综合症 13.成功前焦虑症 14.成功后抑郁症

15、工作狂与职业定型 星期一综合症 办公室综合症 单身周末综合症 手机依赖综合症 信息强迫搜集症 学习综合症

16、家源性心理问题 性别之战

不正当的家庭联盟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模式 婴儿期婚姻休克

家庭平衡的失调

第二部分

理论分析

一、火场中防火人员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森林火灾的特点:

891011 2.3.4.5.6.7.8.9.10.环境适应能力

(三)心理变态的七项标准: 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DSM—Ⅳ—TR)

1.痛苦或功能不良。2.不适应性。3.非理性。4.不可预测。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6.令观察者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二、系统调整方法

(一)社会层面

(二)组织层面

1.加强防火工作人员心理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

2.为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应的个别咨询或者团体咨询的服务。

3.加强对防火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咨询的魔力

在塔夫兹大学读硕士学位的时候,我选修了一门教育心理学课程。期中考试时,我得了不多不少的84分,属B成绩,这更使我懊丧万分。

我找到了授课老师,希望从哪里可以开恩出一分来,结果我们找来找去也没找出地方,因为试题都是选择题,没有任何松动的余地。想着我自来塔夫兹大学求学以来,大小作业、考试成绩都在A-以上,这次拿到84分的成绩,我感到实在不甘心。特别是试卷中有6分的失分,完全是由我做题时粗心大意所至,这更使我对自己耿耿于怀。

一天中午,我在学校食堂吃饭时,遇见一位教授模样的人。聊起来得知,他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主任,出于对心理咨询的好奇,我请他给我讲解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和操作方法。他请我到他办公室去细谈,并约好了具体时间。

那天依约去见他,一进门他就告诉我,这样谈心理咨询的目标和操作方法太空泛,不如举一个具体的事例,由他来为我咨询以示现心理咨询的作用。于是,我就向他讲述了我对期中考试失利一事的懊丧,他认真地听我讲完了我的故事,问我:“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启发,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那你想想看,我知道你们东方人是很善于反省自我的。” 我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我想我应该注意自己在今后的考试中更加细心,不要重蹈覆辙。”

“对,对,你以前有没有因为粗心而考试受挫过?”

“有,粗心是我久违的老朋友了。”我开玩笑说,接着历数了我自上小学以来,有多少次受了粗心的气和委屈。面对我滔滔不绝的陈述,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不住地点头,并时不时讲出他自己的生活中的类似经历来认同我的感觉,这也增强了我的话锋。

说着说着,我不知道怎么开始感谢起这次考试只得了84分,因为它使我重新意识到粗心大意可能会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损害,以不使它进一步扩大。对此,主任一定要我说明其具体的方面。最后,他问我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了。

“感觉好多了,因为我看到这次失利对我的益处,他在多方面给我敲响了警钟。”

“所以,你对这次考试失意不再那么消极悲观了,是吗?”

“是的,是的。”我连连点头说。

“那我们今天可以结束了吗?”主任问我。

“唉,你还没有给我讲明心理咨询的作用哪?”我忽然想起今天来见他的目的。

“你不觉得你刚接受了一场心理咨询吗?”他笑问我。

“什么,你刚给我做了一场心理咨询,那你怎么什么建议都没给我提呀?”我大惑不解地问他。

“你不是什么都很清楚吗,还要我给你提什么建议?” “可心理咨询不就是给人出谋划策的吗?”

“你要是自己能给自己出谋划策,这不是更好吗?”

“这——这就是你们心理咨询要做的事情?”

“嗯——”主任点头。

主任最后问我,“说实话,我真是不明白,你得了84分就怎么跟自己过不去。你不知道要是我们美国学生,得了84分还不知该怎么高兴哪!哇,84分呀,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B呀。”

他这句话,说得我们两人都敞怀大笑起来。

(三)个人层面 ——认识的调整

1、具有弹性的价值观 2.正确理解人生阶段 3.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4.注意非利益性交流 5.合理使用金钱 6.保持自身的爱好

7.注意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劣势 8.理智地看待社会公平与自身职业

“吃哪一行的苦,享哪一行的福”

9.随着时代共同成长

10.注意“知足”、“不知足”的辩证关系

(四)心理专家的建议

1.认清自己,认清外界,并过与其相应的生活 2.人有时候是被自己的愿望所伤害的 3.心理健康的人,是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人 4.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5.“生活在别处”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慎施于人 7.他人既不是自己的地狱,也不是自己的天堂 8.始终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容易得心理问题 9.自知者,自如也

10.穿合脚的鞋,走合适的路

你怎么看自己

一天读书时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黄美廉,一个从小患脑性麻痹症的病人,不仅失去了肢体的平衡感,也失去了语言的能力,但她没有被外在的痛苦击倒,她用她的手画出了她生命的色彩,并且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应邀给一所学校的学生做的演讲会上,一个学生小声地问她:“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待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问题太残酷了,但黄美廉嫣然一笑,在黑板上用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到:“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好长好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最后,她写下了令所有人难忘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这,就是她成功并且快乐的理由。理由很简单,也似乎并不深奥,但芸芸众生,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反躬自问,我有着健全的躯体,但我不快乐,因为我看到了那么多人比我美丽;我有一个平凡而温暖的家,但我并不快乐,因为我看到了别人漂亮的别墅和小车;我有一个薪水不高但足够我日常所需的工作,但我不快乐,因为我看到了别人的富有;我有一只可爱的哈巴狗,但我不快乐,因为我看到了邻居家的德国黑贝…….因为我只看我所没有的,不看我所有的,所以我活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看不到生活的美丽,经常感到失落。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这句话,足以让我警醒,我在一张纸上写下这个问题:我怎么看自己?然后,一条一条地列下来,竟然发现,我拥有的竟然有那么多,而这些,在平凡的日子里都被我忽略了,所以我才总是怨天尤人。

如果你也曾经和我一样,只看自己没有的,找不到快乐的理由,那么,你不妨也记住这句话吧: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自我评估测量

—健康清单

对于下列问题回答是或否

1、我从来没有碰到入睡困难的情况。

2、我早晨一起床就觉得精力充沛,而且会一直持续到入睡。

3、在过去一年中,我生病的天数加起来不超过5天。

4、我相信我的健康状况很不错。

5、我没有抽烟和喝酒的习惯。

6、除了偶尔因为一些小病的原因,我的身体没有持久的疼痛感觉。

7、人们认为我的体形比较标准,并不肥胖。

8、我非常注意饮食,并且限制过量摄入酒精、糖、盐、咖啡和脂肪。

9、我对饮食很节制,而且选择新鲜食品而非加工食品。

10、我每周至少要有效锻炼3次,每次至少在20分钟以上。

11、日常生活中我不需要任何药品(包括处方和非处方)来维持身体正常。

12、我的血压是120/80,或者更低些。

13、我关心我的未来,但并不会因此让任何恐惧持久驻留心间。

14、我与身边的人通常能够相处得很融洽。

15、我对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人生选择很有清晰的想法。

16、失望和失败也许会让我暂时提不起精神来,但是我会试图看到自己或是事态好的一面。

17、我非常在乎如何照顾好自己。

18、我每天至少给自己留20分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9、我知道自己需要多少睡眠时间,并且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20、我接受生活总会有压力的现实,而且相信自己可以应对大多数压力。

21、我至少有一项兴趣爱好或者让我充满热情的创新活动(比如音乐、艺术、园艺)

22、我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并且可以让他人与我分享他们的感情。

23、我能够经常亲近自然,并对此感到十分快乐。

24、当我放松或经历压力的时候,我能清楚地意识到身体的感觉

25、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而且不会因为人终有一死而感到非常恐惧。计分:如果回答“是”,则每题记4分。

88~100 具有很好的健康意识,你能够非常好地应付压力。76~88 具有较好的健康意识,但需要对回答“不”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关注。

76分以下 你需要对自己的健康习惯重新省视以提高健康水平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具体调整策略与方法

(一)认知(情绪)减压

1、非理性的认知

(1)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一个人应该是万能的,只有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3)人生的每一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个精确的答案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不能,会很痛苦和糟糕。

(4)输的不可以是我。我必须要在竞争中赢,否则就不可接受。

2、非理性信念(认知)的特点:绝对化、过度概括化、灾难性想象。

3、压力调整过程

(1)检验非理性信念

(2)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3)树立理性信念

(二)改变思考的框架

1、换框法

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必有多种意义。找出对于自己成长最有帮助的意义,并关注事情对自己的正面价值,从而提升自己。

2、作用:

使问题从破坏性转变为建设性;问题能发掘我们可用的资源。举例:

1、我每天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时间去学习呢?——我每天工作那么忙,怎样才能抽时间去学习呢?

2、我真的很沮丧,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我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沮丧,让自己快乐且受人欢迎?

(三)生理运动减压

1、自然式呼吸训练

2、想象放松训练

3、躯体运动减压

(四)采取实际行动降低自己的压力

1、寻找压力源,削弱或消除它

2、正确判断自己的压力情况

3、控制自己生活和欲望

4、寻找压力情境下的小幽默

5、获得家人、朋友等的支持

(五)积极工作与适度休息相结合

1、宜以兴趣为主

2、宜与工作性质有互补关系

3、以实施便利为宜

4、独乐不如众乐

5、选择多目标的活动

6、可以有一种以上的休闲活动

(六)对付压力的放松方法

1、当面对重压时,小睡一会儿:小睡被认为是能够有效减轻和预防压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顺应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生气、延误或者疑惑,那就坦然接受这些情绪的存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增加压力。

3、从高压的环境中暂时抽身出来做一些小而有建设性的事情,比如洗车、理发或者清除垃圾箱等

4、请人按摩一下,因为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快血液循环,并使人安静下来

5、向你的同事、老板或者配偶寻求帮助

6、集中精力于阅读、网上冲浪、运动或者兴趣爱好,与常识相反,集中精力也会减少压力

7、营造一个安宁的家庭环境,并且每天休息一会

8、抽出一天时间好好休息

9、完成某些小事,无论多小,完成事情的感觉会释放部分压力

10、停下来闻闻花香,和孩子或者年轻人交交朋友,或者和小猫或其他小动物玩

11、努力做好工作,但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12、做做手工,干一些开心的小事情

13、拥抱你喜欢的并且也会拥抱你的人

14、找点乐子,比如卡通、电影、电视节目或者幽默网站等,甚至和自己开开玩笑也无妨。

15、尽量不要喝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可以喝果汁和水;拿一个水果而不是一罐啤酒

16、让紧张贬值

17、通过重复的冥想而带来冷静

18、耐力练习使快乐的荷尔蒙得到释放

19、幽默就是令人发笑

20、积极的感受而不是消极的消费

21、维护和享受与他人的交往,拥有一个能够坦率交谈的好朋友,除与同事交流外,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

22、不要问为什么,而是问针对什么

23、积极看待并接受压力

24、建构有意义的瞬间

25、从事工作以外的创造性活动

26、用分析法对待个人压力问题,写出并分析自己的烦恼与担心

四、调整良好的人的特点

1、对自身的力量和限制,有自知之明

2、尊重自我和他人

3、且有适当的抱负

4、满足自身的基本要求

5、非批评或找茬的态度

6、行动的灵活性

7、具有同不利环境斗争的能力

8、对世界真实的理解

9、与所处的环境融洽

10、有适合的人生哲学(社会哲学、自我哲学)

结语

关于幸福的心理学

在“三〃八”节前,报社与我约稿,说谈谈女性的幸福,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幸福还与性别相关吗?后来报社又讲,不需要专谈女性的幸福,这与我想的恰好一致——幸福不分男女。作为人类的一个个体,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目的,或终极的目的与意义的话,我想说,堪负如此重大的意义的东西,对于每个具体的个体而言,这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更幸福的生活!”。我认为,人生的一切目标都是在努力的去追求自己这种幸福或“幸福”感。

那么,如此一来,更多的问题就被引出来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幸福是具体的存在还是抽象的存在?幸福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还是一个追求的结果?幸福真的可以去追求、去获得吗?芸芸众生,每个人,忙忙碌碌,最终追求到的是幸福吗?哪些因素与人的幸福有关?……

我不敢再追问下去,害怕自认为清楚的思路,被无穷尽的问题所扰乱。还是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吧: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境遇,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政治家、社会学家更关注客观的一面,而心理学家则大多关注主观的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有形物化的“东西”,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感觉”,但往往这种“无形”需要借助“有形”,而且“有形”不会自动上升到“无形”。法国印象派著名画家塞尚说过一句话:“对于一个人而言,我甚至不需要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但普通的凡人,可能没有人敢去尝试如此的“无形”。于是奔向小康的中国人,大多在追求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面子等等诸如之“有形”。我想说幸福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也是来无踪,去无影的。

幸福既是一种具体的存在,也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我们可以把幸福作为一种个人的、家庭的、乃至群体的、社会的、世界的追求;同时也可以把幸福当成一个哲学问题去考问,还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心理学的命题去研究;微观下来,我们还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去“享受”幸福。这里有英国诗人葛里逊的诗歌,愿与您分享:

小 事 情

能享受小事情的人是有福的人:平常的美丽、日常的小事、田野的阳光、枝头的鸟、早饭、午饭、晚饭、门口的报纸、路过的朋友。因此,那到远处寻找欢乐的人; 是把欢乐遗忘在家里。

幸福既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追求的结果。那些付出努力,最终达成目标,利己利人、利家利国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有过程的及结果的双重幸福;那些几经奋斗的人,屡战屡败,且屡败屡战的人,他们也不能说“不幸”,因为他们有“只问耕耘,不求收获”的过程的幸福。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必须要去追求,才可获得。但同时,幸福也要讲点机遇,讲点运气,讲点“玄秘”,它不是只要追求就能得到的。同时还该明了,往往过于刻意去追求幸福,反而偏离了幸福的轨道,这就是幸福的南辕北辙或幸福的“欲速则不达”。

茫茫人海中的每一个平凡人,终其一生,痴心不改地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得到的不一定是幸福,但更不一定是不幸,更多的是处于幸福与不幸“之间”的东西。

影响幸福的因素

这个题目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多维度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

首先,现代人的幸福当然与金钱有关。但不是一种正相关,更不是正比,简言之,绝对不是钱越多越幸福,当然更不会是钱越少越幸福。钱多了就变成与幸福无关,钱少了却肯定与“不幸”有关。中国学者最近的调查是,年薪4—6万元的人群最有“幸福感”;年薪20万元的人群“幸福感最低。怎么样,常识在这里出了问题了吧!总之,金钱与幸福在一定范围内呈倒U型曲线关系。

第二,现代人的幸福与居住的区域有关。但也不是简单的一言可以概之的差异,我们不能说中国人比越南人幸福,也不能断言美国人一定比中国人幸福。但学者在中国的研究已有了结论。你说生活在国际化都市(如北京、上海),省会城市(如昆明、杭州),县城(如石林、蓬莱),农村(如可可西里、香格里拉)四类地方的人群中,哪里的人更具幸福感呢?……答案错了吧,专家研究的结果是“生活在县城里的人最具幸福感”。

第三,自己的幸福还与周围邻居的富裕程度有关。周围的人比你富裕的程度越高,你就越容易感到“不幸福”。简言之,与比自己富裕的人住在一起不容易“幸福”,与比自己“穷”的人住在一起,较容易幸福。

第四,幸福还与健康、家庭、亲人、朋友的状况有关。这样的关系显而易见,不再赘述。最后一个问题:幸福的反面——“不幸”

什么是幸福,已经让我们伤透脑筋,揪掉头发,这又出来个幸福的反面,你可能会说;“饶了我吧!上帝啊!”。当你读了上面的有关文字,对幸福无论是更清楚,还是更糊涂,我都想说:“这就对啦!”幸福本身就是无限复杂,而且永恒的话题,“不幸”同样复杂且永恒。讲一个小故事结束此文:

一个名满全国的、三十多岁的、人人羡慕的、大都市的女记者,去喜马拉雅山访问一个西藏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看见她家徒四壁,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足100元钱。于是,女记者伤感的泪流满面,掏出自己所有带着的钱给老太太,只留下了路费。第二天,采访结束,老太太老泪纵横的拉住女记者的手说:“唉呀,你这个可怜的女人,一年四季不能呆在家里,整天的东奔西走,你是全世界最不幸的女人!”

你说谁“幸福”,谁“不幸”?

你说什么是“幸福”,什么又是“不幸”?!

改变一名残疾人对人生的感悟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我们可不可以 在这个充满矛盾

让我们手足无措的时代里

我们可不可以

多一些厚道,少一些霸道;

多一些地道,少一些交道; 多一些交流,少一些交换; 多一些交情,少一些交易;

我们可不可以

少一些勾结,多一些沟通。

少一些心理躁动,多一些体育运动;少一些焦虑,多一些远虑; 少一些计谋,多一些计划;

我们可不可以

多几分从容,少几分从众; 多几分质量,少几分数量; 多几分度量,少几分能量; 多几分追求,少几分要求;

我们可不可以

少一些溺爱,多一些慈爱; 少一些乱爱,多一些专爱; 少一些狭隘,多一些大爱;

少一些纵容,多一些宽容;

我们可不可以

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愿望; 少几分矫情,多几分真情; 少几分激动,多几分感动;

少几分短暂的冲动,多几分长久的行动;

我们可不可以 增加些减法; 减少些加法。

少一些疲惫,多一些对未来的准备; 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实荣; 降低一点热度,增加一点风度。

我们可不可以

不那么热切地急于成功,就这样逐渐趋于成功; 不那么奢望闹出点动静,就这样甘于守候这平静;

其实,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我可以,我们大家都可以!

7.第九讲 简妙审题法 篇七

写数字赢钢笔 开头简妙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

这天,学校门口来了一男一女,他们带来了两箱钢笔。他们的钢笔不是卖的,而是用来做写数字赢钢笔的游戏的。

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你若能从数字1写到100,写对了,这枝钢笔就归你了。如果你不想要这枝钢笔,想抓走一把钢笔,那就接着从101写到300;如果又写对了,你不想只抓一把钢笔,而想抱走一箱钢笔,那就接着从301写到500。无论在哪个环节写错了,只需买下一枝钢笔。算一算,谁都觉得既简单又划算。同学们跃跃欲试。

在众人的围观和那对男女的监视下,先有5人上阵,结果,没写到80,全部败下阵来了。按约定,每人买下了1枝钢笔。

接着又有5人上阵,结果只有两位同学写到了100。每人本来可以得到1枝钢笔的,但他们不要,想接着写到300,抓走一把钢笔。结果,只有一位同学写到了300。他本来可以抓走一把钢笔的,但他不要,他想接着写到500,抱走一箱钢笔。结果很不幸,他又出错了,遗憾地买下了1枝钢笔。后来的一批批上阵者,也都以买下钢笔收场。两箱钢笔,就这样卖完了。

写对数字,就那么难吗?我回到家里再写,居然很快就写到了500,一个不错。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努力思考着其中的奥妙——哦,当时在校门口,我们一开始心里就横下了1枝钢笔,随着贪欲的膨胀,心中又横下了一把、甚至一箱钢笔,如何宁静得了?岂有不错之理? 结尾简妙写法——照应开头写所感:

通过写数字赢钢笔这个游戏,我领悟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一旦有了贪心,就易出错!【导师点评】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考题是“写一次游戏活动”,作者是简妙作文的学员。这篇500多字的短文,令评委老师们惊叹不已。他们说:“就是我们老师来写,恐怕也写不了这么棒,哪有理由扣她1分呢!”是啊,尤其是结尾,总结得自然贴切,令人拍案叫绝!它是由“写数字赢钢笔”这个游戏悟出的一个道理,同时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生大道理,相信作者和读者都会从中受益终身。这就是简妙作文——真正的满分作文!

第九讲 审题法

审题,就是仔细分析作文题目,弄清题意及要求,明确写作内容及体裁等。审题的目的:是保证能按题意作文,围绕观点选材,不跑题。

审题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呢?下面教你5种最简妙的方法:

一、短题补充法

题目越短,范围越大。这样的短题,往往让我们觉得难以下手。没关系,审题时,让我们用“补充”的妙招来对付它!

如《雨》:

①在前补充:春雨,夏雨、秋雨、听雨、一场暴雨、一场及时雨……

②前后补充:春雨贵如油、春雨也恼人、暴雨过后、秋雨绵绵……

③在后补充:雨后、雨思、雨夜、雨中情、雨的诉说、雨季来临……

再如,《伙伴》:

①在前补充:两个好伙伴、我最敬佩的伙伴……

②前后补充:我的伙伴××、这个伙伴才叫棒……

③在后补充:伙伴的心愿、伙伴,你在哪里……

再如,《美在我身边》:

在中间补充:美的人在我身边 美的事在我身边

美的环境在我身边 补充的文字只是帮我们审题用的,如果没有要求我们补充到题目上去,就不要随便写上去,不然,是要扣分。如果明确要求我们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作文,那就把补充的文字写上去。如果补充好了几个文题,又不知哪个更好时,究竟该选哪一个呢?

①选你认为最有话可说的那个; ②或者选你最先想到的那个。

二、长题抓住关键词

一个长题目,因限定的词较多,往往也让我们难以审清。这时,我们只要抓住它的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就行了。

找关键词的绝招:看哪个词起“强调”作用的,那个词就是关键词,关键词也叫“题眼”。

1、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关键词”。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关键词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2、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关键词”。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忆王大伯》等,关键词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三、抓住标志定体裁

有些题目带有明显的体裁标志,可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文章的体裁、内容或重点。

1、记叙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记”、“忆”、“人”、“事”、“见闻”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小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假期见闻》等。

2、抒情散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赞”、“颂”、“赋”等字眼的,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绿叶颂》、《茶花赋》等。

3、说明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制作”、“简介”、“说明”、“自述”、“为什么”、“原理”、“话”等字眼的,或直接写某种事物名称的,一般应写成说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蜜蜂》、《森林为什么能防风》、《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等。

4、议论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议论文。如《说谦虚》、《谈骨气》、《读〈穷人〉有感》、《由“滴水穿石”想到的》等。

四、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

对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圆月》、《白杨》、《长城颂》等一类题目,就要用联想法来审题,迅速由题目中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由“圆月”联想到台湾同胞;由“白杨”联想到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由“长城”联想到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

五、想象法

想象,就是虚构、创作,把无想成有。可记为“无中生有”。

对于需要发挥充分想象才能完成作文的题目,如《20年后回母校》、《假如我是一朵云》、《2030年的一天》、《我飞上了月球》、《未来的社会》这类题目,所写的事物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现实,那就要运用想象法来审题,迅速把自己记忆中的有关事物进行加工,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故事。春节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等。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贴对联、千千结、做年糕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臵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上一篇:英语培训学校教学奖励制度下一篇:很潮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