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2024-06-17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11篇)

1.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篇一

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标语(精选50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标语吧,标语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标语(精选5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积极开展发明创新,尊重保护知识产权

2、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技术成果安全独享

3、企业前景好,知识产权不能少!

4、尊重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

5、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促进市场经济繁荣

6、打击假冒、冒充专利,制止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7、知识产权被侵犯,企业勿忘要维权

8、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驰名商标

9、如果没有发明,世界将会怎样?

10、人民群众是发明创造的主体

11、发展知识经济,科技兴油兴市

12、科技孕育成果,专利保护先行

13、知识产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14、创新设计让世界更美

15、法律结合科技,开创知识经济未来

16、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

17、发明创造是一个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18、专利被侵权,请找知识产权局

19、先有专利,后进市场

20、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21、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2、用我们自己的.专利筑起新的长城

23、科技创先兴市,知识产权立国!

24、全球合作保护知识产权,资源共享推进人类文明

25、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6、保护知识产权就是捍卫法治精神

27、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产权

28、知识产权与我们息息相关

29、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30、坚决支持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31、时代先锋青少年,抓住灵感搞发明!

32、先专利后论文,新颖优先要留心

33、要做知识产权明白人,不吃假冒侵权后悔药!

34、亡羊补牢未晚,知识产权先行!

35、企业没有专利,年年为人嫁衣!

36、海信商标失而复得,中国企业海外受阻

37、“两高院”联合公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

38、申请专利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39、专利、商标和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40、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41、企业商海乘风破浪,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42、保护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创新

43、运用知识财富,发展知识经济

44、知识产权保护为天才之火增添利益之油!

45、提高全民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46、尊重知识。继往开来,崇尚科学,与时俱进

47、知识产权驱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文明

48、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4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50、申请专利不落后,你有我有全都有!

2.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篇二

一、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案件在审判管辖方面, 不同性质的案件存在较大差别。在民事领域, 知识产权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专利纠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一些基层法院管辖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各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一、两个基层法院管辖一审商标纠纷案件。在刑事领域, 一般的刑事知识产权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依照法律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除外。在行政法领域, 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包括权利确认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综合来看, 我国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管辖划分层次不齐, 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都有管辖权, 如此一来, 不利于案件的集中与审理, 也会出现一些审判上的弊端。近几年, 上海、武汉等地相继展开了知识产权“三合一”的试点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深化知识产权司法改革, 取得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以河南“三合一”模式为例, 将河南省划分为以洛阳市和郑州市为中心的两个区域, 指定洛阳、郑州集中管辖河南省境内所有知识产权案件;然后将知识产权案件一审集中由两地中院管辖, 基层法院不再有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权。简单概括就是“集中管辖+提级管辖+跨地域管辖”。

但是随着“河南模式”的实践深入, 大家逐渐发现仅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进行简单地合一也会产生诸多弊端。例如:1.审判机制过于简单化, 在人员编制安排、经费保障、异地公检法及异地行政机关的配合等皆缺乏新的设计或调整;2.将全省内的所有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 使两家法院办案成本极大增加, 在跨地域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3.大大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 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以前当地法院就可以管辖的案件, 在实行“三合一”模式后, 当事人则需要不停往返于住所地与法院之间。由此看来, 知识产权的“三合一”模式只能作为从“三审分立”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一种过渡模式。虽然, 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审判队伍, 为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培养优秀的法官, 从而为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本身所存在的统一司法管辖不彻底、集中管辖落实不够、衔接机制不畅等问题。

二、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可行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当然, 任何制度的构建都离不开所处的客观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构建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制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备。国内方面,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国际方面,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等, 这些公约同样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具备基本健全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机构。国家商标局、专利局、版权局的相继成立, 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渐趋完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华商标协会的成立, 标志着知识产权行业协会组织逐步走向完善。国务院《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的颁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出台, 表明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的《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通知》, 说明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体系。

第三, 我国现有的专门法院设立和运作的经验借鉴。实践中, 我国已设立的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等。与地方人民法院不同, 已有的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不是按照行政区划, 而是按照自身业务或地域特点设置, 如铁路运输法院主要审理涉及铁路方面的案件, 而解放军军事法院主要审理军人犯罪案件, 但也逐渐开始审理涉及军人的民事案件。经过实践的检验, 这些专门法院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模式来说, 同我国的实际国情应该是比较相符合的。所以, 这些专门法院的设立依据, 管辖权的分布等, 对于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来说具有直接有效的借鉴意义。

第四, 知识产权“三合一”模式已取得许多实践经验。自上海“浦东模式”以来, 各地开展了一些关于知识产权审判的实践,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外国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及我国海事法院的模式借鉴

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配套设施, 以及我国一系列专门法院, 尤其是海事法院的设立和实践经验无疑可以为我国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提供最直接有益的借鉴。

(一) 外国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模式

1. 设立上诉法院审理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以美国为例,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 是美国13个巡回上诉法院之一。该法院专属管辖专利案件, 负责专利确权和侵权诉讼的上诉审理, 主要受理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审查案件、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专利侵权案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案件的上诉。

2. 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法院, 即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审理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

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有英国、韩国、泰国等国家。以韩国为例, 韩国有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区法院三级。早先没有对知识产权案件设立司法审查制度, 只在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下辖的争议委员会处理有关的案件。与我国现在的专利评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委会的职能基本一致。后来在司法改革中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法院, 将争议委员会作为裁判所作为知识产权法院的前置程序。形成了知识产权裁判所对知识产权授权争议一审、专利法院二审、最高法院三审的格局。

(二) 我国海事法院的设立模式

海事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海事审判机关, 与中级人民法院同级, 但其所受理的案件全部是第一审国内及涉外海事案件, 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一般民事案件。

在级别管辖上, 海事案件的审级为“三级两审终审制”, 即各海事法院、海事法院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和解决海事纠纷, 各海事法院陆续在沿海各大港口设立派出机构——派出法庭。

在地域管辖上, 海事诉讼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或者海事事实发生地为标准, 同时考虑被告住所地而确定的管辖。除共同海损、救助报酬等个别类型案件外, 大多数海事诉讼特殊地域管辖的案件, 均可由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

在管辖区域的划分上, 海事法院的管辖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 其管辖区域尚非我国领域的全部, 而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地理因素, 主要集中于沿海及长江干流地区, 目前设立了北海海事法院、大连海事法院、厦门海事法院等十个专门海事法院, 这些海事法院分别管辖不同地区的海商事案件。

在海事审判使用程序上, 海事审判适用我国民诉法确定的诉讼程序。同时, 由于海事审判的特点所决定, 海事审判还优先适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规定的“特别”程序。

四、我国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设立模式

(一) 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级别管辖

建议知识产权专门法院设立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三级法院, 实行三级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的一审知识产权案件, 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其他程序参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程序的规定, 另外特别重大的或者影响较大不适合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 可以申请高级法院直接管辖;高级法院审理不服一审的上诉案件以及本辖区内重大影响的案件。另外, 知识产权高级法院在审查方式上, 除了有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外, 对不服一审中院判决上诉的案件, 仅对其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 而对于案件的事实问题原则上不予审查。这就要求中级人民法院必须在一审中将案件的事实调查清楚, 证据要充分;最高法院设立专门知识产权审判庭审理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不服高级法院作为第一审审判案件的上诉案件, 除了由其直接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外, 对于上诉到最高法院的知识产权案件审查方式也是仅对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审查。

(二) 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区域管辖

1. 一审管辖区域的划分。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需要:首先, 应该将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 不论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法方面的案件, 一律提升由中级人民法院行使第一审审判管辖权, 取消基层法院对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 将案件的一审集中到中级人民法院;其次, 虽然是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中级人民法院都设立管辖权, 而应该根据各省、自治区内部的各区域经济和技术的实际发展条件和需求, 划分审判管辖区域, 指定一个或若干个中院集中审理。例如河南省将全省划分三个区域, 分别由郑州、洛阳、开封三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各自管辖区域的知识产权案件。

2. 二审管辖区域的划分。

我国由于幅员辽阔,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对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的差异, 知识产权方面司法资源的不足, 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等等因素的制约, 建议二审法院设置应该参照美国上诉法院的设立经验, 将我国按照经济发展差异, 划分多个区域。本文的建议是将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中原、西北、青藏八大区域, 分别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郑州、西安、兰州、西宁设立知识产权高级法院审理不服一审的上诉案件。

摘要:伴随着各地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工作的逐步开展, 实践过程中统一司法管辖不彻底、集中管辖落实不够、衔接机制不畅等不足逐渐凸显, 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需要在知识产权“三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建立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法院。

关键词:知识产权,三合一,专门法院,海事法院

参考文献

[1]甘海涛.论知识产权法院之构建[D].青岛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2]张玲.日本知识产权司法改革及其借鉴[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3]胡淑珠.试论知识产权法院 (法庭) 的建立——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知识产权, 2010 (4) .

[4]郃中林.境外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国外司法, 2010 (2) .

[5]李守芹, 李洪积著.中国的海事审判[M].法律出版社.2002年

3.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思考 篇三

关键字:高校;项目管理;知识产权

D923.4

一、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法律保护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的二十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最近几年,我国逐步开始走向创新型国家,而高校知识产保护工作也渐渐的被大家重视。在大学校园里,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将会引发对科技成果所属权的争议和纠纷。对于现如今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问题,我国教育、科技部门也颁发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

2.现状

如今的高校只关注论文,著作的名誉权,却往往忽略了专利的的重要性,这严重违背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初衷,造成这些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问题频繁出现,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阻碍了新旧知识产权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科技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于科研项目,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可将科研项目管理大致分为立项前期准备阶段、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和后期应用阶段。其中科研管理部门主导立项、验收和后期项目推广阶段。而剩下的过程由项目承担单位或负责人监控。若想让整个项目合理进行,必须使科研管理部们和承担单位或负责人通体配合,上下一心。

二、历年各高校科研项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察分析

1.立项前期准备阶段准备不足

如果说科学研究是建房子,那么立项准备阶段就是地基,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高校科研项目,经常忽视对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的积累和保护。上交的报告、材料过于简单,应付极其明显,这将严重影响到日后申报的命中率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对于科研查新工作认识模糊,基本上不会对查新工作进行安排,這将导致查新报告被忽视,完全丧失了查新报告本应具有参考价值,科技查新的作用基本为零。

2.立项阶段中关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的不明确和不合理性

对于高校所签订的科研技术合同,特别是企业委托合同,经常会因为企业资金等各项因素,导致学校应具有的知识产权丧失。而对于在校老师而言,为了拿到科研经费,对于学校不关注技术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性,忽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默许的态度,这将造成许多专利或非专利的研究成果被生产销售,而无法使科研人员和学校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受到影响。

3.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脱轨

当下,各大高校大多数都没有设置科研管理部门,这将在科研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使研究阶段处于空白页状态,从而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滞后或根本无法达到保护的目的,这也是历年来各大高校知识产权总不被保护的重要原因。对于实施研究阶段,常会出现:没有发明专利无法申报项目,缺少知识产权保护使研究成果无法达到相应的命中率以及被窃取等,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产出。

4.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合作经验

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分为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但缺乏协作性。项目管理部门承担项目申报和验收以前的管理,知识产权负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申报,成果管理部门承担项目获奖后的报奖情况。三大部门缺乏沟通交流,致使项目管理部门不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注意事项,知识产权保护不清楚学校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具 体流程,而成果管理部门也不明白前两个部门的工作任务。继而虽然科研管理部门虽然将其负责的任务完成,但各个部门的相互不了解,将会使项目在日后的推广应用中形成一种滞后照现象。

5.承担单位或负责人的不负责

项目的承担单位或负责人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总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他们分配工作,纯粹是为了完成领导布下的任务,应付学校以及科研工作人员。这将会使项目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合计的管理,失去了其最终的意义-应用和推广。如此现象大大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使科研成果一步步转化为个人走向成功的踏脚石,忽略了在科研成果得到实现的过程中,所有科研人员的努力,这违反了我国科研的公平公正性。

三、结果

科研项目是一种没有标准程序化的创造性劳动,其管理过程是以一般项目为基础结合科研项目本身具有的性质,进行综合化管理,这对于知识产权应得到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科研项目在满足技术要求和成果目标的同时,还要按步就班的执行科研计划,经费预算,才取全方位的跟踪管理,确保项目在科研研发过程中,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于日后项目的评价和应用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把科研管理和知识产权一起纳入科研项目中,不仅强化了知识产权管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一旦知识产权离开了科研项目,就将会失去最契合的载体,从而使知识产权的运用和推广大大降低。

故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将科研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整体结合,逐步落实科研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把知识产权全面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为日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讨论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方向,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是一些企业无法匹敌的。随着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逐渐增加,如何使成果有效的获得知识产权,以及怎样将这些知识产权向市场方向移动,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高校现行的知识产权管理管理方面,体系化和制度化暂时还无法达到理想化标准,缺乏激励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借助国外的经验,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

重视和强化科项目研管理制度,对于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的展开,将大大改善当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满足客观准确的现代管理需求,进而消除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产生的不良现象,完善知识产权的系统制度,为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发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平等公正的环境,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将科研项目管理带入规范化、有序化的正轨。

参考文献:

[1]谭宏.高校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化内涵的若干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2007,26(3):20-25.

4.与知识相关的谚语关于知识的谚语 篇四

2、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

3、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4、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5、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6、熟练来自经验。

7、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8、知识是万事万物的指明灯。

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10、知识比金子贵重,因为金子买不到它。

11、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跃进。

12、经验是最好的教师。

13、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1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15、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16、知识的用处就象晚上走路的火把。

17、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18、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9、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20、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21、善疑是求知的钥匙。

22、劳动产生知识。

23、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24、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

25、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26、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7、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28、知识就是力量。

2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篇五

关于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状况

问卷调查的函

各市(州)知识产权局:

为深入调查了解当前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协助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状况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现面向全省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具体要求如下:

一、调查问卷发放范围

调查问卷发放范围应尽量涵盖本行政区域内不同性质(国有、民营等)、不同规模(大型、中型、小型企业等)、不同知识产权状况(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一般企业等)等各类企业。

二、调查结果汇总

调查问卷回收后,请对问卷情况进行初步汇总,并填写汇总表,于2014年4月7日前将调查问卷和汇总表返回我局规划宣传处。

特此通知。

附件:1.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状况问卷调查汇总表2.联 系 人:规划宣传处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地址:兰州市平凉路

6.关于兰花的知识 篇六

兰花知识大全

中国兰花是个古老而年青话题。近二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玩兰的人越来越多,兰潮迭涌,关于中国兰花可说的话,也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对兰花审美的层次越来越高,审美的意识日益增强,以及各种各样兰花品种不断被发现,人们对兰花的品赏话题也不断推陈出新。兰花的花叶多艺品,就可说是当今兰花的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应该说,兰花的多艺品,早在580多年前明代永乐时云南大理杨安道所撰的《南中幽芳录》(此书是否出自明代尚有争议)中已有记载。该谱所介绍的38种兰中,至少红梅素(梅瓣加素心)和黄建素(素心加金边)属多艺品。

清末岭南区金策的《岭海兰言》中所记载的洒金素(虎斑或宝艺加素心)也应为多艺品。那时,此类花只是作为品种的记载存录,并未在兰界中形成热门话题。关于叶艺兰,南宋的《金漳兰谱》及以后的各种兰书中已时不时有所记载。关于瓣型花,则明代云南的《南中幽芳录》中也已有梅、荷、水仙、竹叶瓣型等说法,但形成热门话题也都是以后的事。而今人们把兰花这种高级的赏品称作“大自然的艺术”,把其丰富多彩的可赏之处也称作兰花的各种“艺”。

纵观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东亚人赏兰的历史,我们可看到,关于兰花的“艺”,可有如下的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最古老的说法是孔子的“兰当为王者香”,屈原的“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等,赏的是兰花香气,兰花的叶情。

到明清时则出现了赏素心兰的风气。至清初,江浙鲍薇省写了《艺兰杂记》,把前人对梅花、荷花、水仙花花瓣的欣赏经验引进兰花,并加以整理,系统也提出了兰花品赏的瓣型学说。到200年前,日本一位铁匠培育出第一盆风靡当时兰界的叶艺兰“加冶屋”,影响所及,在其后的日本,我国台湾省又形成了赏叶的叶艺学说。到达摩兰、叶片行龙兰被欣赏,又出现了对兰株品赏的说法。近半个世纪,兰花中的奇花、蝶花又大行其时。又有以台湾省墨兰红花“桃姬”为代表的赏色花的热潮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赏水晶艺热。随着中国大西南兰花的大量开发,又有赏花瓣半透明的水晶花和赏花色特异的朱金花等等。

时至今日,人们对兰花的品赏,除了品赏其香气外,在视觉的欣赏上,已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态势,已日趋精致化,出现了多艺、多赏点的时代。

兰花的艺,归纳起来有花艺、叶艺、株型艺等。花艺的赏点甚多。从花朵的颜色上看,有赏白花、素花、素心花的,有赏特异色彩的色花的。从花朵的颜色和形状上看,有赏蝶花的(萼瓣或捧瓣的形、色呈舌瓣化)。从花朵的形状上看有赏瓣型花、奇花(多瓣、多舌、多鼻或少瓣、异瓣)的。白花指花瓣(含舌瓣)纯为白色的,如其舌瓣有其他色斑,则叫白花彩心。心即舌、唇。素花指花瓣(含舌瓣)为纯一色的,不一定纯白色,纯红色、纯黄色、纯其他色均可。如全红素则指全花为红色,绿墨素则指墨兰全花为嫩绿色。素心则单指舌瓣为全一色,无任何其他杂色的。如舌瓣全为红色的称红素,舌瓣有大红舌斑而又有其他底色或边色的,称红舌,不能称红素。叶艺则叶上的色线、色斑(一般为黄、白两色,也有绿线、绿斑乃至黑线、黑斑的)。株型艺有矮种、中矮、行龙叶、龙卷叶等等。在可赏的兰花中,以上花艺、叶艺、株型艺中的各种各样赏点(艺),一般在一株兰中只有一种艺得到突出而强烈的表现。如莲瓣兰的小雪素,原来只有白花素心一种艺,但现在发现有几株小雪素上有中透叶艺,这几株小雪素就有两艺了。我们把这种一株兰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强烈而突出的赏点(即艺)的兰,称为多艺兰或兰花多艺品。

一般来说,兰花的多艺品,其品赏价值会更高。多艺品多为已有的名品、珍品变异出新艺而成多艺,也有新采山兰一出现即表现为多艺的。越多突出赏点的兰花,越见其珍稀,越受兰界的欢迎。所以,兰花的多艺品目前已成为兰界的新追求、新热点。

在千姿百态的花卉世界中,很难找到一种花像中国兰花那样,花形、花色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中国兰花花形花色的多样化、多变化尤以蝶花、奇花为著。

何谓蝶花?兰花中捧瓣或萼瓣部分或全部舌瓣化或类舌瓣化,开成形与色像翻飞的蝴蝶,故名蝶花。何谓奇花?兰花中各朵开成比常规兰花朵瓣数、蕊柱(鼻头)多或少、或奇,有的朵型或花瓣也起明显变化,此类花在兰花中极稀奇且有观赏价值者称兰花奇花。

蝶花、奇花可说是兰花的一道绚丽而幽香的风景线,甚为兰友们所注目。

国兰花形花色的品赏,蝶花、奇花类的品赏一般来说,较色花、素心花和一般瓣型花类的品赏为晚,也较日本人品赏兰花的叶艺为晚。据兰花史籍记载,较早出现的上品位的蝶花为春兰四喜蝶(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于江浙,见《兰惠小史》),多瓣奇花为春兰绿云(相传清同治年间,约1869年,杭州留下镇陈氏从附近的五云山采得栽培)。(清代《第一香笔记》、《艺兰四说》有形似蜂蝶之说,但无花名。)同时及随后出现的春兰蝶花还有杨氏素蝶、蕊蝶、余蝴蝶、舞蝶、珍蝶、小蝴蝶、迎春蝶等等,奠定了蝶花在兰花中的赏玩地位。多瓣多天多鼻之类的奇花的大量涌现则为较后的事。可以说,兰花的蝶花、奇花的鉴赏原始于江浙春兰,及至20世纪后半叶,台湾省兰风大盛之时,蔚及墨兰、建兰(此类兰花台湾、福建产量较多),出现了墨兰(报岁兰)蝶花文山奇蝶、乾坤蝶、华光蝶、文汉奇蝶,奇花大屯麒麟、玉狮子、国香牡丹、馥翠等等,及随后的建兰蝶花宝岛仙女、复兴奇蝶等等。待至中国大陆开放改革之后,各类兰花资源的大量开发,大量的墨兰、建兰、春兰、蕙兰、寒兰、莲瓣兰、豆瓣兰、春剑、送春等等也出现大量的可赏的蝶花、奇花。至此,蝶花、奇花在兰花界中蔚为大奇观,其欣赏价值和贸易价格也因其蝶与奇而大领其风骚,常是每株售价上千逾万。兰花的鉴赏领域也大为展拓。兰花的蝶花、奇花其栽培品种也蝶之又蝶,奇之又奇,每每为兰界同仁追逐争赏的佳品。

如此之多的大量兰花蝶花、奇花的出现,究其原因,从兰花这种植物的生态来说,有三个因素:

一、兰花是虫媒花,要靠昆虫授粉,要有效地引诱昆虫来授粉,因此在其进化过程中,内三瓣的花瓣,最下面的一瓣即进化为舌瓣(唇瓣),并出现类似昆虫的身躯或翅翼的彩色斑点、条纹,让昆虫误认为是同类而飞扑而来,在采蜜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兰花的授粉,或将此兰花的花粉块带到其他兰花中,造成异花授粉。这一现象在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兰花的授粉》中已描述过。近年来英国的植物学家还发现,有的兰花的舌瓣的形状色彩还进化成某种雌性昆虫的样子,以引诱其同类的雄性昆虫前来交配,在其误交的活动过程中得以授粉。有的植物学家还观察出兰花的舌瓣往往长成平展前伸或成兜状像是直升机降落的平台,可让昆虫平坦降落,或留在兜里,更好的采蜜、授粉。由此,我们可这么推理,兰花为了增强其对昆虫的诱惑力,在进化过程中,还进一步让其萼瓣或捧瓣也舌瓣化,让昆虫更能在远处即被吸引而来,于是出现了蝶花。

二、正由于兰花是虫媒花,而各类兰花开花的花期义多有交叉或送合者。各种昆虫纷飞于各类兰花丛中,便容易出现异花交叉授粉的机会,在自然生态的杂交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多种多样的蝶花、奇花。

三、返祖现象。据浙江植物学家杨涤清先生介绍,由于兰花是虫媒花,昆虫传粉提高其繁殖率,在进化过程中可减少花朵的数目,以节约植物体本身的物质和能源,因此,可综观兰花的花的进化是:花序由圆锥花序短箭头总状花序短箭头单生花;花朵由多朵短箭头单朵;花型由花萼等与花瓣同形短箭头花瓣进化成不同于花萼的瓣形短箭头花瓣的下一瓣又进化成特形的舌瓣(唇瓣)。

当今我们所见到的一些兰花蝶花、奇花,如树型花、聚生花、多瓣蝶化,多瓣轮形等等,多为兰花的某些返祖的现象。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妙,出现这么多的物种变异。兰花就是这么美妙,可出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花朵供我们观赏。

蝶花大抵可分为外蝶(萼瓣舌瓣化,含裙蝶——下萼瓣舌瓣化向下拉长如裙裾)、内蝶(捧瓣舌瓣化,含三心蝶——蕊蝶、四心蝶、五心蝶、捧瓣竖起的猫耳蝶、兔耳蝶、虎耳蝶)、内外全蝶、素蝶、奇瓣蝶、瓣型蝶等等。奇花太抵可分为一般多瓣多舌多鼻奇花,牡丹、菊、睡莲瓣多瓣奇花,母子花,树型花(分枝状花)、奇瓣花、素奇花、少瓣花等等。总之蝶之又可赏、奇之又可观者均为佳品,不可赏不可观者为次品。大抵来说每朵每年开花都较规范,即有固定的规律,或变化多也可看出其变化的规律来的多为好花。偶然出现的不稳定的为次品。蝶花、奇花加叶艺的为花叶多艺佳品。以上可供选拔蝶花、奇花品种的参考。

中国兰花——中华民族浩然正气与优秀品种的象征

中国兰花是我国原产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习称国兰,简称兰;又名侍女花、燕尾春、兰草、媚世等。国兰花葶高出,叶色亮绿,四时常青,潇洒矫健,风

度翩然;花开四季,花姿俊秀,香气远溢,清雅沁人。既能在优越环境中生长,也能在风霜凛冽之中孕育花蕾,尤能在春寒料峭中散发沁人心脾芳香,表现出

顽强的生命力,自古以来,受到国人尊崇和珍爱。

古人说:“书之骚,草之兰,果之橄榄,可称三绝”。“竹有节而啬花,梅

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把兰誉为“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等等。故自古从至

圣先师到忠义之士,文人墨客,以及现代文学家、艺术家、革命者都酷爱兰,崇

尚兰,兰为正气所宗。

中国原产,栽培历史悠久

中国兰通常指原产于中国境内兰属(Cymbidium)植物中地生兰种类,主

要是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等。中国兰则包括在我国

境内分布的野生种类约有30种,全国除东北、华北外,都有分布。其种数占 世界兰属植物一半以上。

中国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十分久远。据《广博物志》中记载,帝尧之世就

有金道华种兰花之传说。兰花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则是在《周易·系辞》中有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礼记》中有“诸侯执薰,大

夫执兰”、“妇或赐之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表明我们祖先3000多年前就把

兰花作为贵重的礼仪用品和孝顺之物。中国兰栽培,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在《招魂》中有:“高堂邃字,槛层轩

些。层台累谢,临高山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经堂入奥……。”意思

是说在楚怀王宫苑中有楼台、亭、水榭,假山中有溪水潺潺,微风摇动雨后阳

光下的蕙叶闪闪发光,丛丛兰花扩散兰芳,香气飘进大堂,溢满内屋。

汉代,王室、诸侯已开始大垦养兰。兰花栽培和园艺技术有较大提高,提

出养兰应填上砂石,则兰会长得更好。魏晋时,兰花已从宫廷禁苑中逐渐发展

到士大夫及豪门私家花园中。曹植有“秋兰被长坂”,嵇康有“息徒兰圃,秣

马华山”,陶渊明有“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等诗句。

唐代,兰花逐渐发展到一般庭园,民间栽培兰花已很普遍。唐太宗有“兰

气已薰宫,新蕊半妆从。”李白的“孤兰生幽园,从草共芜没。”白居易的“种

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刘禹锡的:“上国庭

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王树有余荫。”唐末杨夔《植兰说》载有:“或

种兰荃,鄙不遄茂。乃法圃师,汲秽以溉。而兰净荃洁,非类乎众莽。苗既骤

悴,根亦旋腐。”总结了种兰经验。

宋代养兰、赏兰之风更为盛行,艺兰技术日渐普及,咏兰、画兰之风也随

之兴起,且出现兰花品种分类和兰花专著。宋赵时庆撰《金漳兰谱》(1233年)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研究兰花专著。还有王贵学的《兰谱》(1247年),两书共记

载30多个兰花栽培品种形态特征,并总结了栽培方法。至明、清两代,兰花

栽培已进入了昌盛时期,艺兰专著逐渐增多,艺兰名家辈出,也积累为数可观 的兰花珍品和丰富的栽培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艺兰事业有了更大发展。朱德同志视兰如宝,大力提

倡种兰,并向北京、上海、苏州、南昌、广州、长沙、成都、福州、贵阳等城

市植物园、花圃多次赠送自已培育出来的兰花珍贵品种,倡导在公园、花圃、风景名胜区与植物园辟兰花专门种植园,以便搜集兰花品种,进行兰花研究,供群众观赏,推动艺兰事业的发展。

80年代以来,爱兰养兰人越来越多,兰事活动日趋活跃,整个兰界呈现出

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兰圃纷纷建立,兰花药用价值、食用价值逐渐得到开发,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显著,兰花市场正在形成。各种兰花专著业版了近20 部,把兰花研究提高到了现代科学新水平。

特色显著,品种繁多

我国兰花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株型矮小、早春二三月开花的春兰系列;

有叶秀花多四五月开花的蕙兰系列;有叶短直立六至八月开花的建兰系列;有

花多叶狭十一至十二月开花的寒兰系列;有花多叶长,冬季一二月开花的墨兰

系列,还有线艺叶兰系列。

中国兰属地生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质,细长圆柱状,不分枝或分枝;

其根中心有线状“筋”,无须根与根毛;健壮根颜色为亚白色,幼根为白色,根与兰菌共生。中茎极短,短缩成卵球状,俗称假鳞茎,其形状、大小因兰花

种类不同而异,作用为贮藏养分和水分。假鳞茎常丛生在一起,通常一个假鳞

茎只能抽出一支花与3——7枚叶片,但依兰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叶为线形带

状或剑状,边缘有锯齿,质地革质,叶态、叶色因兰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兰属

植物的花为不整齐花,分为花萼内外两轮,均为3片,中辨转化为唇瓣,雌蕊

和雄蕊合生在一个蕊柱上,称为蕊柱,俗称为“鼻头”,是区别兰科与其他科

植物主要特点。兰为总状花序,一支花序上通常生着多朵花,但春兰只一葶一

花,稀二花,且葶短。兰花花瓣有梅花瓣、荷花瓣、水仙瓣、蝴蝶瓣、菊瓣、牡丹瓣、竹叶瓣、素心瓣、奇瓣等,包容了一系列名花的口味和艺术内涵。

中国兰的兰香高雅,是花香中最具特色的。宋代黄庭坚在谈到兰花时,对

“国香”“字解释道“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子之色盖一国,则曰国

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中国兰之香集众香之长,清幽独特,给人以

淡远感、深悠感、沁心感;似有若无,似远忽近。具有四大显著特色;其一是

“清”。兰的香气,清而不浊,无刺鼻之弊,又无脂粉之气,格调高雅。沐浴

在兰香之中,世尘全消,如对明月,如临清泉,真仙界中人也。其二是“幽”。

也称暗香。“香来无觅处”,初则有久则无,远或有近却无,似远忽近,似有忽

无,使人留恋不已,余味无穷。其三是“远”。古人歌颂兰香的诗句常有“兰

生林樾间,清芬倍幽远”,“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之类佳句,可知即便在森林或旷野之中,兰香也能在林满林,在谷满谷了。其四是“超”。兰花开在群芳竞发之时,超凡出众,卓然不群。春兰醇香,蕙兰浓香,建兰、寒兰清香,墨兰淡香。

多元文化 正气所宗

古人贵兰,将兰花比作人格化身,有国香、香祖、王者香、人格之花、民

族之花的比喻,而且渗到人们精神世界里,世代承沿,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兰文化体系。把兰花推上王位则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夫子称“兰当为王者

香”,对兰美德推崇备至。比孔子稍晚一点的越王勾践在渚山种兰花以示明志。

兰与高尚品德修养相融和,从而使兰有更深刻文化内涵。

楚时屈原也酷爱兰花。他在被流放到沅湘后,在那里种植大片兰花,身上

佩挂着兰,嘴里吟咏着兰,以兰自喻高洁,袒露出一颗爱祖国、爱人民赤子之

心。汉代楚骚之风大兴,对兰花尊崇和珍爱有增无减。汉武帝大唱《秋风辞》: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代筑有倚兰殿、兰台等建筑物。兰

台为汉代宫廷藏书处,并置兰台令史,掌书奏,至唐有兰台,兰省官司署,其

令官都前置“兰”字。古人把优秀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兰藻”,把言论之精美或肺腑之言叫做“兰言”,把人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将

资质坚贞称之为“兰石”,孝顺父母喻为“兰陔”,把友人相契为兄弟称为“金

兰结拜”,将良朋好友称之为“兰容”、“兰交”,将得意的弟子称之为“兰玉”,把身怀绝技之人称为“兰子”,把杰出人物去世比作“兰摧玉折”,把他人书信

等为“兰讯”,良时或春日叫做“兰时”,妇女所居之宝叫做“兰房”,七月金

秋称为“兰秋”或“兰月”等等,对诸多美好之人和事或物与愿望都以兰喻之。

近现代,也有许多爱兰名人,如鲁迅,1931年,他在《送O.E.君携兰

回国》一文中写道:“椒焚桂折佳老人,独托幽岩展素心。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意思是让远方日本朋友将这芳馨兰花带去吧,这里环境恶

劣,无法种兰了。借咏兰揭露国民党制造白色恐怖,镇压革命人民的愤怒心情。

朱德元帅有“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等。陈毅元帅《咏兰》:“幽

香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赞赏兰花本质好,自有

更多的人喜爱它。董必武赞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爱国将领世

纪老人张学良在50年绵绵的幽梦岁月中,寄情于兰花,以寓君子之志,对祖

国大陆所产兰花尤为钟爱,在他花园里,都摆在突出位置。由于他的声望及对

兰花的精深研究,被兰花界推举为世界兰蕙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曾期望国人“应

发扬它的幽光,以为复兴中华文化之一助,当有赖有心人共同努力”。

中国兰文化还反映在兰饮食文化、药用文化、装饰文化上。在《神农本草

经》、《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中医药书中都有兰的药用记载。兰花纹为传

统装饰纹样,纹样高雅纯洁,是常见花卉装饰纹样图案之一。

我们说的国兰素花品系,比传统称谓“素心兰”有所拓宽。历史上选育出的国兰优秀品种多要求花被脉纹隐密细腻,其中花被不见杂色且舌瓣也纯净的,其花容更为雅致,香味上乘;唇瓣位置在整件兰花绽展时居中,异化为颇似寻常花花蕊形态,在我国赏兰习惯中称之为“素心兰”。素心兰一词的定义,其实就是“素色的花蕊”词义演释而来。国兰历史上选育出的素心兰花容多具备这一固有的品种特征。这就是我国在一个相当漫长的兰花文化发展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素心兰”品种。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兰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产兰区野生兰花资源得到空前的开发,新品种层出不穷,整个艺兰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艺兰咨讯、兰文化刊物、理论著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国兰中素花品系也推出了许多前所未闻的优良品种,如元宝素、双宝素、绿苔素、红舌素、素色花、复轮素花等等,令人目不暇接,与历史上选育出的“素心兰”名品荟萃,已形成较传统意义上的“素心兰”姿色多元而又独具个性的国兰素花品种系列。

国兰素花基本色调明快、姿韵简约而妖娆,在品态纷呈的国兰种群中独具风格,一改国兰不如洋兰媚丽的认知习惯,令人耳目一新。可以预料国于素花品系会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生态环境适应性广泛、花香馥郁等优势而远远超过洋兰观赏与实用价值,而为世界人民喜爱,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可拭目以待。

从目前已选拔出的国兰素花种群宏观状况来看,传统“素心兰”品种定义已很囊括整个素花品系丰姿绰约的形态特征了。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称作“国兰素花”。“国兰素花”这一新概念的形成是广大艺兰家勇于实践智慧的总结,并非笔者别出心裁的创意。各位艺兰家、艺兰爱好者在为其选拔的素花品种冠名时己多有论及,称素花而鲜有称“素心”的。从追求单纯“素”的舌态己演释为追求内容多元的全花“素”的审美印象。传统定义的“素心兰”面对兰花文化发展中的新形式、新时尚显然需要加以拓宽。

花卉传统意义上的“素心”所指何物?从字面上理解应处于花朵中心部位的花蕊,兰花则应指蕊柱——唇瓣居蕊柱下部,但并非科学意义上的花蕊器官。可见囿于历史认知条件下产生的“素心兰”概念,是没有较确切的科学含义的。仅以约定俗成的方法一直沿用到现代,名品中的姣姣者选拔尚无科学规律可循,不知湮没了多少优良品种。也许这就是国兰素花理论上定位远远落后于辩型理论水平历史的偏颇吧。

应当认为,国兰素花理论的进步,新品种得到科学公正的评价与选拔,得益于国兰文化改革开放后与世界赏花艺术文化交流与结合。我们在自我陶醉于“赏素心兰、做素心人”,执着地追求国兰“人文美”文化价值之余,难道不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兰自然美的艺术真谛吗?艺兰形式与内容有机的结合,才是我国兰花文化走向世界的正确方法论。

“国兰素花”概念若能为艺兰界同仁认同,应该及时讨论规范国兰素花品系植物学特征及选种的基本原则。作者浅见:国兰素花品种基本要求其主、副瓣色彩相同或差异不大,“舌”瓣严格要求纯净,“舌”瓣上朱点要求硕大、完整、鲜明、端庄或者独具韵味,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者概不能入选。

花被、舌瓣、花莛基本色调相同为全素花,又符合国兰瓣型标准者其品位上乘。在此基础上花被边缘复轮异色完整、素净,舌瓣上有硕大、鲜明、端庄朱点者,较全素花更可观瞻,姿韵独特难求,视为珍品。主、副瓣、舌瓣同色,花莛异色或主副瓣同色、舌瓣异色者为中。各种花器官虽纯净,但色彩相互间差异较大者,只能按瓣型标准品评。

同为国兰素花,基本色调未必相同。依据色彩美学原理立论,对比度鲜明为优选原则。晶白、黑色最能体现国兰素花对比度强烈的独特风格,且资源稀少,尤为珍贵。金黄、大红、翠绿、净白为上品。乳黄、乳白、老绿、浅红为中。纸白无华为下。

桃腮、艳口之类,着色浅晕、若不太损及全素花的总体印象,亦可入选。

国兰素花绽展姿态基本上亦要求符合国兰瓣型理论标准,不合瓣型要求而姿韵独特者仍可入选。

国兰素花以其独具明快的色彩、鲜明的对比度,在整个兰花家族中表现出独领风骚的自然美风采,已深深受到现代人特殊的青睐与追求。因为最能体现大自然气息与本色的自然物种——一国兰素花,尤其能与现代人生理需要与心理渴求自然整合,且惠而不贵,江山气韵蕴溢于方寸盆盅之中,足不出户即能陶情于自然的恩泽。

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中国兰花文化一旦从少数人构筑的亭台楼阁文化圈内走向大众文化之路,一定能让中国兰花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壶天散墨,小儿涂行。莽夫抛砖,欲引玉出焉。笔者自勉。

莲瓣兰和线叶春兰(豆瓣绿)的区别

莲瓣兰和线叶春兰极为相象,即便是这两种兰草的产兰区的养兰熟手,也有误识的现象。这两种兰草的普草价格悬殊,我们这里的莲瓣兰10元一苗,线叶春兰0.5元一苗,识别不清,买草是要吃大亏的。

一般说来,莲瓣兰和线叶春兰的叶宽的大都在0.5cm左右,叶长40~50cm者居多。莲瓣兰叶片上有不太明显的两条副脉(副筋),少有四条副脉;线叶春兰大多有2~4条明显副筋。莲瓣兰叶面顺滑,线叶春兰叶面较糙手。莲瓣兰收脚紧,每叶的叶柄部刚劲有力;线叶春兰叶脚较散,且叶柄部浅u形居多,因而显得没有“骨力”。

莲瓣兰假鳞球大多错位分布,线叶春兰假鳞球大多成一字排列。莲瓣兰根粗壮,根尖部钝圆;线叶春根亦粗壮,兰根尖部锥形明显。

莲瓣兰一箭多花,大多着花2~4朵,花色多为麻白,幽香、长椭圆瓣形居多;线叶春兰一箭单花,少有双花,花色大多为深绿或浅绿,荷形居多,基本不香。

线叶春兰的株芽出土前比较肥壮,光泽度弱;莲瓣兰出土前较为尖利,光泽度强。

线叶春兰分布较宽,海拔800~2000多米的山坡多有生长;莲瓣兰分布带较窄,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适宜环境中才能生长,且生长比较集中,生长莲瓣兰的地方也往往伴生着线叶春兰。

莲瓣兰也有象线叶春兰的,而且出好花的莲瓣兰中,相当一 部分粗看有线叶春兰的特征,开花才是最后鉴别的依据。线叶春兰也有象莲瓣兰的,也只能在开花后最终裁定。

不过,叶脚、假鳞球排列、根尖(没有剪掉)是识别的关键!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基础。写了这么多,其实有经验的兰友一看草就已经泾渭分明了。此文只作参考,特殊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精品兰花的定位与前瞻

国兰精品成为观赏植物中的精灵与尤物,从古至今受到无数爱好者追棒与热 爱。古时的富商大贾、官绅仕宦、文人墨客置兰养兰,很少有利而谋者。当时精品兰花犹如古董,品高价昂。人们购置兰花,可以一掷千金;人们莳养兰花,遍求养兰能手。兰蕙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被作为精神依托,兰花也因此附着了么深厚的文化色彩。

如此定位古人养兰,我们又该怎 样看待今天的人们为什么将兰花当成圣物追棒,且人数和价值的取位皆远远超越了古人?

坎坎坷坷养植兰花这么多年,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沉痛,真可谓“漫漫长路苦追索,九死一活犹不悔”。如今基本上把握了养兰技术,花也渐多了起来,但为什么养兰,怎 样认识手中这些精品兰花,诸多有关兰花的问题始终在头脑中萦绕。

从养兰的初衷到为养植规模的扩大、档次的提高而付出的所有努力,相信大多数养兰人不仅仅是为一个钱字。养兰花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么多年对这个问题的深深思考,今天终于可以做这样一个初步回答:养兰对养兰人是重要的精神诉求。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封闭转向开放,终于进入发展商品经济的门槛,从那时起很多人抓住了机遇,腰包鼓了起来,但社会转型期最易使人群出现精神危机,导致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信仰的倾圮,使人们失去了精神家园。我们的大多数养兰人就是在寻找精神依托的过程中而走上养兰育兰之路的。“浊世”中养兰育兰,人们追求的是精神清醒,我想这就是兰花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兰花养植和观赏皆盛于明清前后,尤其是清一代,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污浊的社会风气,使社会的知识 阶层顿感虚无,人们将现实社会中失落的人的宝贵品质,寄托在兰花上,赋予兰花那么多美好的品德和气度,兰花就是精神家园的平台,使知识阶层流浪的精神着陆了。回看和反思兰花和现实的关联,同我们今天的现实情形多么惊人的相似。

从带有这么深厚的文化色彩的兰花养植和观赏的历史和当今和情态中,再探索兰花、尤其是精品兰花的现实和今后的定位与发展,就能给人们很多启迪。

日前拜读刘涌教授的铭文《音乐、兰花、紫砂壶》,受到教诲和教益。是否可以这样讲,在兰花家族中,有很多自古流传有序的铭品,像云南大雪素,江浙的程梅、宋梅等上百个品种,完全可以当做活的古董视之。而像云贵川、江浙等地发掘整理出来的新品,完全可视做高档现代艺术品。当然,这样的比喻只是在一个角度为兰花设定的位置。如果大而视之,兰花更是祖国巨大植物物种种质资源库中的珍贵物种,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而兰花中的精品,更是这笔财富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因此,把这部分兰花定位于高档艺术品,是恰如其分的。如果如此定位合适,精品兰花该如何繁育和流传呢?

时下,有很多人想象或计划大规模繁育精品兰花,想让精品兰花走进千家万户。对此,笔者认为,当谋个品种的兰花还被定为精品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走进万户千家,能够普及到百姓家中的兰花则只能是普通兰花。这部兰花因数量多、价格低廉,出口 可以成规模,内销可以为普通人接受。而对精品兰以组培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培植,进而采取工业化的形式来“生产”精品兰,这且不说能否办到,更是严重违背精品兰花发展规律。而只有人工的、作坟式操作生产的东西,才能称得上高档艺术品。再谈刘清涌教授的文章的精妙的喻兰题目-《音乐、兰花、紫砂壶》。音乐中有流行音乐,全社会都可以传唱;而音乐中的交响乐,就只可以为少数人来享受。而紫砂壶中的粗品,是人人都 可以用上一把的,其中的主高档品却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兰花中的普通草与精品关系,不也是如此吗?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大规模生产精品兰花,会使附加在这部分兰花身上的巨大潜在价值迅速消失,导致今后的国兰不会再有精品,时而导致国兰魅力无存,后果不堪设想。

先是精品兰花养植在相对少数人手中,随着更新的精品兰的出现和数量的增加,价格下落后慢慢有序地传入更多爱兰者手中,此时的精品变为佳品,这才应该是国兰精品的正确走势。

追求兰品,是为大多数养兰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取向;养植精品,是高品位、高层次的艺术活动。此过程产生的精神愉慰问品 和经济价值是应该得到承认和肯定的。

莲瓣的名称及表性品种

莲瓣兰之称谓,据明朝段宝姬《点兰谱》(约1399)一诗和《南中幽芳录》(1412)对“金镶玉”等有关记述,约始于600年前。至《蒙化府志》(1698)称:“兰四季皆有,春兰、朱兰、百日、虎头、发、绿兰、莲瓣各类不

一、惟冬春者香。可判断“莲瓣兰”名称,在滇西约定俗成并普遍使用,到今天已有300年以上历史了。

滇西民众为产于本地的这一特有兰种取名,从现掌握的古、今材料看,是众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一是根据莲瓣兰花色多粉红、藕红,近似于莲花之色。二是根据莲瓣兰外三瓣和捧瓣多两头窄、中间宽,近似于莲花之形。这一命名的贴切巧妙,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由莲瓣兰之得名,可知这一兰种的代表性品种一概是藕红色荷形莲瓣(见本期封二彩照“人人喜欢”)。果真如此吗?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多年学习、观察,得出了初步肯定的结论。

首先,让我们看看有关文献、书籍的说法。成书于1714年的《鹤庆府志》:“兰,山兰、红莲瓣、白莲瓣、绿莲瓣俱香。”此为第一次按颜色划分莲瓣,把“红莲瓣”列于首位。二是1911年《蒙化志稿》:“莲瓣有红、白、麻三种。”将红莲瓣放在首位。三是1983年,罗真杰著《云南兰花初探及栽培技术》,书中介绍的第一个品种就是红莲瓣,并指出红莲瓣“又名藕荷莲瓣……花瓣粉红色,背面有红脉,形如莲花瓣而得名红莲瓣。四是1984年,彭增盛、刘兵著《云南兰谱》,在叙述莲瓣时:“依其花瓣颜色分为红莲瓣……藕色莲瓣五个变型”。五是1993年7月,赵琴等著《莲瓣兰名品鉴赏》:“莲瓣兰……形状与荷花的花瓣相似。除此之外,花瓣成粉红色的莲瓣是莲瓣的代表性品种,俗称藕色莲瓣。这种藕色莲瓣的花色与荷花的颜色相近。”

从上所述,我们可知,藕红色荷形莲瓣对于莲瓣兰的代表性,早在289年前就受到了前人重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于是世纪90年代给予了确认。同时,我们还发现,民间艺兰不把红、粉红、藕色莲瓣作明确区别,而把它们看面同一类型,统称为藕荷莲瓣,也就是说莲瓣的代表性品种不是某一个单一品种,而是由颜色相近的众多品种组成的类型:即红色荷形莲瓣、粉红荷形莲瓣、藕红荷形莲瓣、藕色荷形莲瓣都 是莲瓣兰的规范表性品种,并可用藕荷瓣统称之。

其次,让我们再来看看实地考察的情况。今年春节休假,笔者请朋友驾车,专程到部分莲瓣兰产区进行考察。考察路线是:从大理剑川至兰坪县城,向西翻越了望台雪山到澜沧江峡谷。经啦井、兔峨、表村,由老窝转达六库,进入怒江峡谷。沿峡谷北上,经古登、匹河到福贡,返回南下,一直到怒江坝折往保山。不管是在属于澜沧江峡谷的兰坪、兔峨、表村、种兰处,还是在属于澜沧江峡谷的六库、古登、匹河、福贡植兰人家,都 见到了大量下山莲瓣兰,仅说当时开着花的,颜色藕红,瓣形中间宽、两头窄的占有多数。之前,笔午还到过同属澜沧江流域,为瓣兰主产区的巍山、昌宁、凤庆,物品特别是这三个县山水相连地区所产的称为“五印草”的莲瓣兰,其花瓣颜色和瓣形与在上述两路峡谷看到的相类似。所以,藕荷莲瓣不光是从色、形上是莲瓣兰的代表性品种,就是从产量上说,也当如此。

笔者认为,针对云南近年不少高价兰让人“望兰兴叹”的状况,有必要提倡选育一些档次不一定很高,但却美观、能满足人们基本观赏要求、适宜于普及的品种,让大家“玩得起,养得轻松”。于此,莲瓣兰的代表性品种藕荷 莲瓣则最有资格充当这一角色。因为,凡具有藕红颜色的莲瓣,已很漂亮,只要瓣形不太差,它就具备了相当观赏价值,叫人人见了都 喜欢。这样的花,相对容易选 到,从产量大的藕荷 莲瓣中呢,机会会更多。甚至,我们可能从中选育出一系列这样的品种,培育成藕荷莲瓣品种系列,充分满足不同爱好者需要,进一步创造出莲瓣兰普及于大众的条件。由此可见,认清和明确藕荷 莲瓣是莲瓣兰的代表性品种,对更好地推动莲瓣兰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多年生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能充分与。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

高贺琪当代画家 工笔《兰》藏品

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状。左右对称、唇瓣、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基本特征:比如说蝴蝶兰能很清楚的看出对称;仔细观察能仔细看出特化唇瓣;合蕊柱好理解,这是个由雌雄蕊合生而成的兰科植物特有特征;花粉成块的特征却有些例外,除拟亚兰科和杓兰亚科没有,其他大部分兰科植物还有花粉块柄。古人以“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多花者为蕙。

春兰、蕙兰按

兰花(20张)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7.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篇七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公共领域,法定主义原则

知识产权和公共领域, 主要是针对人类的智慧创作物而言的。站在形式的角度上看, 知识产权和公共领域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因素,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二者之间还是相互依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进行知识产权的授予显得较为复杂, 在当事人和公共领域知识产权的界定上也十分困难。

一、在司法中观贯穿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原则

进行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领域保护, 既要在立法上做出相应的完善。另一方面, 在执法上也要不断对其作出完善。当知识产权法制定出以后, 需要通过法官对法律进行有效实施。当法官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在知识产权法中, 难免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知识产权的种类、权力内容、权力获得的条件以及权力受保护的期限等均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1]。因此, 除非法律上另有规定, 包括法官在内的任何人均不能对知识产权的权力做出延伸。同时也不能降低知识产权的范围以及随意将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随意延长。在司法中, 法院应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 从而进行案件的审理。另外, 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出现当事人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规避而随意延长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 或者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扩大现象。这时, 法院应当按照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及保护期限做出准确界定, 禁止出现当事人侵占公共领域的现象发生。

二、在立法中建立完善公共领域保护制度

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中还没有“公共领域”这一术语。但是当今的知识产权法中对知识产权的授予条件以及保护期限等相关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些内容均与保护公共领域有着一定的联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笔者认为我国不应该将国外的知识产权法实施模式照搬到我国的法律领域内, 而是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主要手段, 从而对知识文明以及文化发展作为知识产权法的实施目标。这样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相对平衡。也就是说, 在对知识产权有关内容进行立法时, 不应该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立法时一味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方式盲目学习[2]。同时, 也不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以及权力对象等进行随意扩大, 并且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也不能随意延长。我国进行知识产权相关内容进行立法时, 需要注重其中的公共领域。对于侵犯公共领域的行为需要严格追究其责任。总而言之, 在立法时应当遵循以下内容。

首先, 对著作权有关规定进行科学完善。第一方面, 进行著作权立法时, 应当明确界定客体与公共对象。将著作权相关原理作为依据, 被保护的著作应当是具备一定的独创性的, 其中不具备独创性的范围属于公共领域中的内容。第二方面, 站在著作权保护期限上分析。我国不能学习美国对著作权过分延长, 而是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在遵守国际公约最低标准的前提下,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保护期限。在对著作权法进行修订时, 需要明确相应规定, 当著作期限到期后, 所有作品将列入公共领域范围内。在这一期间内, 无论当事人采取怎样的措施, 其作品将不再受到保护。第三方面是站在广播组织权的角度上来看, 在著作权法修订时应当对其作出明确, 如果广播室运用的作品是受到著作法保护的作品, 广播组织就可以根据这一节目享受到被保护权力。相反, 如果广播内容采取的是社会公共领域中内容, 那么就没有受保护的权力。

其次, 应当对专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完善。当今的专利法中对发明权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物品的外观设计等内容的保护做出相应的明确, 对不受法律保护的内容也做出了详细规定。这样就可以清晰的区分出何为公共领域中的内容。但是, 专利法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第一方面, 需要对专利的授予条件做出是适当的细化。例如, 专利的发明, 取得专利权的内容一定要新颖并具有创意性和使用性。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一件物品的新颖性进行准确判断十分困难, 并且我国现行的专利法中, 没有明确专利的审查办法。所以,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或者美国对专利权进行审查的方式, 从而剔除不符合专利权的内容。第二方面, 制定完善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以及外观设计权取得规定以及审查时需要遵循的程序。根据当今专利权取得的相关规定, 对取得专利权的相关程序做出科学制定。第三方面, 对相同的发明则授予一项专利权。最后, 需要对商标法做出科学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对知识产权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保护, 需要在司法中充分贯穿知识产权的法定主义原则,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严格禁止随意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或者延长保护期限。另外, 在立法过程中, 注重公共领域保护。

参考文献

[1]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J].现代法学, 2014, 03:48-61.

8.关于知识社会的民主 篇八

自从阿罗1951年发表博士论文以来,我们有了关于民主的各种“不可能性”定理和“可能性”定理。事实上,按照李斯特和蒲伯2011年发表的直观表述,千差万别的民主都可嵌入于“民主的逻辑空间”。这一空间,按照我的表述,可如博弈混合策略“单纯形”那样被转换为平面三角形,它的三个顶点分别表示:(1)自由多元原则的完整性,(2)尊重公意原则的完整性,(3)群体意愿理性原则的完整性。假设群体内每一成员的意愿(对各种可欲状态的价值排序),可以由奈特阐述的“社会过程”集结为群体意愿,那么,逻辑地,各种不可能定理可以直观表述为:不存在可以同时实现上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社会过程。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社会,充其量可以同时实现上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典型地,美国社会更靠近由顶点(1)和(2)确定的三角形的边。相比之下,日本社会更靠近由(2)和(3)确定的边。或许,德国社会更靠近由(3)和(1)确定的边。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制度演变只是在上述三角形的顶点之间徘徊,试图靠近那些更适合本土性情与价值排序的顶点。这一过程永无休止,因为本土性情与价值排序随制度的演变而演变。仅当世界不再扩张并且地球上各文明之间的融合或交往进入稳态,人性与制度的匹配过程才可能进入稳态。

另一方面,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时代特征,可直观表述为由许多社会网络复合而近似呈现的“小世界”知识网络,即任意两个知识节点之间的距离平均而言不会太远,并且任意一个知识节点与它附近知识节点构成的局部社会网络之内有足够频繁的交流。

如果我们用L代表知识节点之间的平均距离,用C代表局部社会网络之内的交往频率,那么,古典的专业分工时代可直观表述为L很大同时C也很大的社会网络。这是因为专业化形成了许多小群体,每一小群体内部交流频繁,但小群体之间倾向于隔绝。与此完全相反的状态是“冷漠社会”,即L和C都很小的社会网络,也称“完全随机联接”社会网络。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交往若是完全随机的,那么,交往的频率不可能显著地高于平均水平。所以,这样的社会网络的任一局部之内的交往水平与局部之外的交往水平无显著差异,以情感而言,它是冷漠的,虽然,平均距离很近。

由于专业分工,不同种类的知识可以分别储存于不同人的脑内。但由于跨学科知识的扩张,不同种类的知识也可以储存于一个人的脑内,这似乎正是知识社会的发展趋势。任意的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掌握许多种类的知识,他们之间还有交换吗?有,因为永远存在“相对比较优势”。

在社会网络的上述三种拓扑结构中,最适合交换经济的,是“小世界”拓扑结构。这就意味着,小世界拓扑结构与知识交流,现实地或潜在地受到关于知识的收益递增规律的引导,可能有强烈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一方面,社会网络在强烈的幂律作用下倾向于收入和财富的集中化(参阅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视角》第1讲至第3讲)。另一方面,权力在知识网络内的集中化倾向与当代社会的民主化倾向冲突。若要达成这两方面冲突的协调,我推测,我们必须有“小世界”网络。我的这一推测,与最近十几年流行于西方和中国知识界的“社群主义”政治哲学不谋而合。

9.关于信托账户的知识 篇九

很多信托产品的募集账户和信托产品专户尽管都是公司账户,但是往往不一致的,需要区分开。

一、信托募集账户

信托募集账户:指受托人为本信托计划开立的用于在信托计划推介期内接收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资金的专用银行账户。委托人应当根据信托合同约定将信托资金支付至信托募集账户。 募集账户必须满足是公司账户,收款人账户名称必须为信托公司的全称。

 所有信托公司均要求,打款账户必须为购买人姓名的银行帐号,以避免洗钱嫌疑,即,汇款人和信托合同签署人一致。

无论通过什么渠道发售的信托产品,最终都是和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打到信托公司的募集专户,该募集账户的资金受到银行监管,与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分离。

二、信托财产专户

指受托人在保管银行开立的信托财产专用银行账户,即信托财产保管账户。该账户专门用于归集、存放本信托计划项下的资金和支付信托费用、信托利益等款项,受到银行监管。具体保管事宜由受托人和保管银行签署《保管协议》为准。

三、后续事宜

1、信托产品成立后,一般会在官网上公告,并通知客户。

10.关于智慧知识的名言 篇十

关于智慧知识名言

1、常识是我所知道最高通情达理。切斯特菲尔德

2、富有臂力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3、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沃尔特白哲特

4、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隐退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地方。切斯特菲尔德

5、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人往往是很天真。罗曼罗兰

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7、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8、知识是精神食粮。柏拉图

9、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缺乏条理,那他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斯宾塞

10、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亚里士多德

11、引诱肉体的是金钱和奢望,吸引灵魂的是知识和理智。伊朗

12、常识很少会把我们引入歧途。爱扬格

13、知识就是力量。托霍布斯

14、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15、除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16、学识太广反而憨头憨脑。罗伯顿

17、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斯里兰卡

18、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约翰生

19、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伏尔泰

20、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21、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

22、知识可羡,胜于财富。英国

23、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威柯珀

24、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

25、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琼森

26、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托因哲伦德

27、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韦伯斯特

28、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欧洲

29、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歌德

30、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31、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亚里士多德

32、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苏联

33、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阿拉伯

34、追求过多的权力会使天使跌落,追求过多的知识会使人摔跤。培根

35、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

36、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越南

37、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培根

38、学问胜于皇冠。欧洲

39、知识是头上的花环,而财产是颈上的枷锁。伊朗

40、知识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非洲

41、有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缅甸

42、常识是事物可能性的尺度,由预见和经验组成。亚美路

43、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阿拉伯

44、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第欧根尼

45、人无常识,百事难成。哈利法克斯

4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47、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拉尔夫英

48、除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49、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阿拉伯

50、知识,当智慧无力驾驭它时,会像一匹倔犟的马掀翻它的骑手。弗夸尔斯

5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

52、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3、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

11.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 牟平区 知识产权 调查

为深入了解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现状,总结牟平区部分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成功经验,激发企业永续发展的创新力量,切实提高牟平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笔者对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

一、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处在起步阶段

近年来,牟平区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报告会以及不同类型专利培训讲座,为企业培训了大批专利工作的明白人;同时,科技局也经常深入恒邦股份、安德利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与企業科技人员面对面交流,解答了企业在专利创造、保护、管理、运用中遇到的问题,拉近了专利与企业的距离。近五年来,全区共完成专利申请量达1600件,10家企业荣获“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荣誉称号,9家企业入选烟台市专利协会会员,其中丽鹏股份入选副会长级会员,安德利集团和三立集团入选理事级会员。但总体来看,牟平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部分企业专利研发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尽管牟平区不少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仅限于部分专利优势企业。部分企业总认为“发明专利投入大、战线长、风险高”而不愿意承担相应风险,认为当前企业通过低价竞争、低技术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真正把专利投入和自主创新作为长远的战略来考虑。为应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规则对企业专利工作的硬性要求,使得部分企业更热衷于申报资金投入少、申报周期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导致目前牟平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核心性、原创性发明专利较少。

(二)部分企业专利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牟平区部分产业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层次不高,主要产业的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主导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除了安德利果汁、丽鹏股份等数家专利优势企业外,不少企业的产品以低技术、低附加值居多,缺少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三)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自主创新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风险投资的渠道不够畅通。政府虽然出台一系列能够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惠及面不够广泛,受益企业数量较少。资金的缺乏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还停留在一些低端技术的改进阶段,孵化器内部分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项目因得不到及时的投资而难以迅速形成产业化。以百思特炉管为例,企业近几年主要是在原有工艺、工装方面的小改小革,原本拥有的行业冶炼工艺核心技术无法紧跟行业升级的步伐,正逐步丧失其原有优势。

(四)高级人才资源不足,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匮乏。在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大多由隶属企业技术部或研发部的技术人员兼职,其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主要来自工作实践和参加科技局组织的短期知识产权培训班,缺少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学习。其工作范围也仅局限于在科技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申请专利、认定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初始阶段,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知识和手段,无法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技术领先优势、市场预警保护等有效信息。

二、强化牟平区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和帮助力度,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帮助企业尽快建立其自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理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与专利申请的关系,指导企业有计划地进行行业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和储备,特别是核心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储备。

(二)加强知识产权引进审查工作,帮助企业甄选并优先引进可行性强、无知识产权纠纷的技术方案,防范引进无效或即将失效的技术方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大对掌握重大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其最新技术和产品。同时,支持区域企业在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开展高端技术项目的创新研究,有计划地为引进的知名企业和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建设配套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与延伸发展。

(三)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特色和竞争力,鼓励和推动相关企业深入开展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尽力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效率,加快打造区域性的核心竞争力强、拥有关键专利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对研发总部不在牟平区的知名企业,如石药集团烟台百克产业园,要积极争取其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及大平台落户牟平区。

(四)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孵化器在孵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在现有银企联谊会的基础上,尝试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咨询、评估及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与商业银行长期合作机制,为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孵化器在孵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使其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全力打造牟平区新兴产业集群。

上一篇: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下一篇:一只离群的蜜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