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报告(共11篇)(共11篇)
1.人口报告 篇一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流动等问题,提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总体水平。
自4月份开始,我委成立了6个专题调研组,采取深入基层看资料、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育龄群众等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到七县一市四区进行现场调研。
现就围绕“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
任制”的课题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是人口大市,农村人口比重高,流动人口流量大,群众生育观念落后,人均gdp偏低,人口计生工作位居二、三类县多,发展不平衡。
抓计生就是抓增长,抓计生就是抓民生,只有做好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才是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紧紧抓住“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目标不动摇,始终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放松,全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
去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90.7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06,长效节育手术落实率为98.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人口控制目标任务,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伴随着人口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应随之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自1995年推行以来,
在控制人口增长和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发挥了关键性的“指挥棒”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革完善,急需建立与新时期新任务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考核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很高,我市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在指标和操作上是比较合理和规范的,但仍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考核指标不一致,出台晚。
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年初签订责任书,年中印发考评方案,年末出台评估标准。
责任书的指标较少,考评方案的指标笼统,评估标准多而细。
这样,导致年初的责任书的签订成了一种形式,降低了责任书的严肃性。
年未的评估标准成了“马后炮”。
基层在知道考核结果时,才知道评估标准,工作好环已成定局,即使知道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好,任务完成不理想,但也来不及补缺补差,达不到指导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目的。
2、考核指标过高,数据虚。
考核指标高,一些工作分类量化不明显,工作基础好的地方和工作基础差的地方一个样,经济水平高的地方和经济水平低的地方一个样,
忽视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多种因素,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设计的高低对一些地方缺乏科学性论证,是跳起来都摘不到桃子的指标,基层在报表上做文章,错报、瞒报、漏报、虚报的现象较突出。
3、考核次数过多,负担重。
对基层而言,每年省市县三级考核加起来多达六次,还不包括单项检查考核。
基层干部迎接检查考核任务重,整天忙于写材料、整资料、搞报表,许多地方都把心思放在应付检查考核上,为考核而工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实上,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怨言。
4、考核项目过多,重点不明。
年未考核的指标过细,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既有加分指标,也有扣分指标,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考核时,时间短,人员少,方法单一,致使实际考核中调查走访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深入不下去,程序是走下来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基层弄虚作假。
基层在考核时,不管实际工作干没干,不管有关文件出没出台,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他补什么。
二是重点不突出。
在考核的指挥棒下,上级考核什么,下级抓什么;上级考核方案要求怎么做,下级照着怎么做,实际是在培养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工作做法,不利于探索适合自己本地特点、本地实情的工作机制。
5、考核的公认度不高,难服气。
考核的导向上有些重视管理结果,忽视管理过程;重视控制数量,轻视提高素质;重视管理手段,忽视服务手段。
基层忽视抓基础工作,抓过程监控,一味地在迎检的结果上下功夫,考核结果与真实水平有差距。
有些考核指标的内涵不清、资料来源界定模糊,数出多门,难以统一口径,造成认定结果异议,评分结果不服。
6、考核“一票否决”,兑现不一。
考核结果是兑现奖惩的直接依据,考核结果只有通过兑现奖惩才能让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更深切地体会到不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严重后果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对于至今仍然是天下第一难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奖惩。
但由于目标责任制是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是分类分线考核,而奖惩都是以结合成绩为依据,一些地方在责任追究到人时,则过于强调方方面面客观因素,从轻从缓“一票否决”。
三、建议与对策
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是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
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改革创新,是当前人口计生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进一步规范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内容,精简责任指标,使重点更突出,要求更清楚,导向更明确。
坚持把“稳
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框架下来实现,引导各地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褒奖先进,鼓励后进,推动各县(市)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
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新阶段更好的发挥“指挥棒”和“晴雨表”的作用。
1、加快建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紧紧围绕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主线,
通过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问题的自觉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一把手”的亲自抓、负总责的计生意识,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2、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
坚持在指标内容设置上遵循简明扼要,突出阶段性重点的原则;坚持在指标幅度设置上遵循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在考核组织上遵循简便易行,便民惠民的原则。
一要把过多的考核次数压下来。
避免一年内省、市、县多次对同一个乡镇进行考核评估,原则上对一个乡镇的考核评估和检查一年不超过3次。
二要把过多的考核指标压下来。
一般性的工作要求不应作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和解决重大问题,不要什么工作都往考核的箩筐里装,更不要因小失大。
三要把过多的考核环节压下来。
减少考核层级,降低考核成本。
四要把过高的指标压下来。
考核指标要与各地实际相结合。
切实遏制基层因应付考核而带来不必要的造假,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上来。
3、突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导向性。
坚持重点抓什么就考核什么的原则,增强考核工作的导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突出以人为本。
考核指标的设置要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提高群众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党群和干群关系,坚决不下达容易诱发恶性案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指标。
二是突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根据各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际,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引导党政领导把注意力放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上来。
三是突出求实创新。
鼓励引导基层讲实话、报实数、求实效。
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值,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不盲目追求高指标,注重过程指标和源头管理,避免高指标导致的假报表,打造诚信计生。
四是突出分类指导。
实事求是,注重不同地区的工作水平、工作基础的差距,针对一、二、三类县的特点,区分农村、城市、流动人口的情况,合理设定指标内容和指标标准,推进各县(市)区进位升类争先。
4、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公信力。
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地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衡量其在考核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工作进步程度、数据真实程度、群众满意程度,为党委、政府兑现奖惩提出依据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目的。
因此,考核的指标要硬、要客观、要减少争议,不能有太主观的指标。
考核评估从方案设计到结果公布,一定要公开透明,要把公平、公正、公开贯穿考核评估工作始终。
要把人口信息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度作为“一票否决”的主要依据之一。
考核结果兑现应奖罚并重,既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未位淘汰”,对后进单位不评先评优,对其责任人不提拔重用、甚至免职。
同时,也要坚持“一票优先”,对目标责任制考核名列前茅的单位应重奖,对责任人应提拔或重用。
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扎实地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2.人口报告 篇二
然而,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 长时期以行政手段推动为主、利益导向为辅,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强迫命令的性质, 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建立, 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工作模式提出新的改革要求, 因而需要一个整合、转变的过程。同时, 不同形式的人口控制手段也会对人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经从试点到推广进行了三年, 对人口发展, 对人们的生育观念, 对计划生育工作德才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中西部地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映以及存在的问题, 来探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行 对人口流动所产生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
先后查阅了近百份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论著、文件、报道、工作汇报、经验总结等资料, 从而对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背景、依据、目标、要求等方面有了较深的了解。
2.现场调查与访谈:
根据研究需要, 课题组先后到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博爱县, 甘肃省武威市的凉州区、天祝县, 山西省朔州市的朔城区、应县, 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和运城市的绛县、新绛县等三省十县进行了现场调查。先后召开了基层干部、农村普通群众、奖扶对象以及计划外生育对象等不同人群的座谈会17次, 走访群众60余人, 查阅了被调研县市区的农村计生奖扶工作档案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3.问卷调查:
采用整群非随机抽样方法, 在三省十县发放调查问卷106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32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县乡村干部 (249人) 、包括计划外生育群众在内的普通群众 (545人) 、奖扶对象 (238人) 。
4.典型案例分析:
调查中对多种情况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案例包括再婚、抱养、计划外生育、退二孩指标等方面, 对全面深入地掌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自1978年改革以来, 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开始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转移过程。它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二是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 至今这一过程并未结束, 政策和体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 政策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影响下, 人们原有的迁移和流动意愿是否因此而改变。调查表明, 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只是针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家庭, 因此, 一般而言城市居民是不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是, 在现阶段人口城镇化加速的情况下, 就会有许多种情况的人群出现。如, 城中村人口, 郊区人口, 他们正在大批大批地失去土地, 也正在逐步地、大批地转为城市人口。但是, 他们却不能象多数城市居民那样, 很快能够得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 没有了生活所依赖的土地, 只能自己想办法, 找出路。据当地干部讲, 这部分人比农村人口还惨。而他们由于成为了城市人口, 也就不能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其它优待优惠政策。这样, 许多转为城市居民的人口就不愿转为城市人口, 从而影响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北关村、窑上村、安宁村在1997年时就转了第一批户口, 2002年、2003年又分别转了第二批和第三批, 三个村12000口人全部转为城市户口, 由于转户后除孩子上学少了择校费外没有别的优惠, 而且国家、省的多种农村奖励优惠政策还不能享受, 原来符合生育二孩条件准备退指标受奖励的, 转户后也因按城市的计划生育规定对待, 不存在了退二孩指标的问题, 也就不能享受这类奖励了。因此多数人都不愿转户。
在这类情况中, 农民也并非全都不愿农转非, 愿不愿意, 主要取决于对利益的权衡, 农转非后利益大, 则倾向于转, 否则倾向于不转。与上述相反的情况, 如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的木寨村, 全村人口超过4000人, 2005年10月20日整体划归市里的开发区, 开发区与村里签了协议, 有不少的优惠条件, 要比在没转前有很大利益。因此, 村民都愿转为城市户口。我们走访的六位村民, 均表示对转户极力支持。
问卷调查显示, 在“如果你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而又有机会转为城市户口"的选择问题中, 538名回答者中, 80%选择“继续留在农村, 享受奖扶待遇", 只有18.72%的人选择“放弃奖扶待遇, 转为城市户口"。说明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奖扶制度对城市化的进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是, 上述的影响情况, 主要存在于城市近郊, 而对于大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 这种影响还是很小的。对干部的调查问卷统计表明, 认为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实施后有因此不愿转为城市人口的为144人, 占被调研干部的57.83%, 认为没有的为54人, 占21.69%, 还有41人, 占16.47%的人不知道, 实际上就是没有听说。
另外,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于农村人口的非迁移性流动的影响很小。因为一般对于流动在外的人口, 只要户口在还在农村, 当地就会将其列入奖扶政策范围, 只要符合条件, 同样可以享受奖扶待遇。例如, 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深沟村的马秀云、毛伯秀夫妇, 近几年一直居住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 经核实确认为2005年的奖扶对象。当地人口计生部门通知他们回来办理手续, 手续办理齐全后又返回, 由打柴沟镇计生办将奖励扶助金电汇到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因此, 农村计生奖扶制度对人口流动的直接影响范围还是有限的。
三、结论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中只是其中的一个, 而且也是诸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中的一部分。因此, 对于正在转为城市居民, 且为奖励扶助对象的家庭会有直接的影响, 而对于绝大多数农民的流向选择来说, 作用是很小的。
参考文献
[1].王建民, 胡琪著.中国人口流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3.人口报告 篇三
洱海附近地区的水禽有382种,隶属16个目45个科,鸟类种数和特有种数的全国所占比例较大,水禽种类和数量居云南省湖泊首位。以下是对调查样点的水禽种类数量及栖息状况的记录。
8月24日当天,天气状况为多云转阴。
第一个观测地点是南村,海拔1980米,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观测总数14只-岸边有人吸烟,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5只-空中飞翔。
第二个观测地点为塔村,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观测总数2只-浅水区附近有垃圾,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观测总数14只-其附近农民捞取水中种植食用植物,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15只-靠近对岸飞翔。
第三个观测地点在永兴村,海拔1972米,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13只-树林附近捕食,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观测总数3只-靠岸低旋,牛背鹭(Bubulcus ibis)观测总数1只-水草边休憩,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观测总数1只-人为干扰过大导致飞走,戴胜(Upupa epops)观测总数1只-天空盘旋。
之后的观测地点是红山庙,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24只-大多立在岸边梳理羽毛,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观测总数1只-立在草地中,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观测总数5只,白骨顶鸡(Fulica atra)观测总数1只-栖息在树干上(旁边有垃圾),矶鹬(Actitis hypoleucos)观测总数1只-浅水区水藻过多,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观测总数1只-离人群太近至飞走。
随后去往罗时江湿地公园,海拔1959米,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4只-高空飞翔,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观测总数1只,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观测总数6只-游客靠近观察,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观测总数1只-远处捕食,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观测总数2只-落在树梢,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观测总数2只-芦苇丛中,白鹡鸰(Motacilla alba)观测总数1只-荷叶上。
最后一个观测地点是向阳溪,海拔1979米,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观测总数17只-游客过多全部飞向远处,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观测总数4只-拍婚纱照团队影响,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观测总数57只,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观测总数1只-水藻附近,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观测总数1只-停在树梢(白胸翡翠并不是水禽的一种,但在大理洱海流域属于留鸟)
下附相关人口数据
NO.1人口数量在辐射乡镇上关+双廊喜洲湾桥+挖色银桥大理+海东原七里桥下关+开发区+凤仪三营右所茈碧湖中:
下关+开发区+凤仪辐射乡镇人口数量最多(292976)几乎是人口数量最少的银桥辐射乡镇(30154)的10倍。
NO.2耕地面积/hm2在辐射乡镇上关+双廊喜洲湾桥+挖色银桥大理+海东原七里桥下关+开发区+凤仪三营右所茈碧湖中拥有耕地面积最大的俯身乡镇仍是:下关+开发区+凤仪(3984.27),而耕地面积最小的辐射乡镇则又是银桥(1338.67)。
通过实地检测和原有人口数据分析,在海东镇,小??的数量最多28只,白鹭17只,水鸟总数50只。而该地人口数量在几个观测点中较多,共89716人,所以该地在观测时鸟类受到的人为干扰较为严重。
在永兴村,小白鹭的数量较多,其次是中白鹭,水雉,牛背鹭,戴胜,共19只。该地人为干扰有时也较为严重,导致水雉飞走。
而在红山庙,岸边有大量的白鹭,少量小??,黑卷尾,矶鹬以及白骨顶,合计33只。其中黑卷尾由于离岸边的人群太近而飞走。
罗时江湿地当地人口为58505人,在几个观测点中较少,但是为湿地公园,所以会有不同程度的游客干扰,在该湿地公园,主要分布黑水鸡,除此之外还有白鹭,中白鹭,白鹡鸰,黄尾鶼,小??,该地观测到的水鸟共17只。主要的人为影响为游客的欣赏。例如,在浅水区的黑水鸡就被游客靠近观察。
在向阳溪,小??为57只,其他的鸟类包括黑水鸡,中白鹭,白胸翡翠,小白鹭。该地观测到的水鸟总数为80只。而向阳溪所属的银桥人口在大理周边乡镇中是最少的,只有30154人。在观测时只有一队拍婚纱照的人员对鸟类的活动造成了影响。
总体来看,人口数量多的地区的夏留鸟的数目要比人口少的地区的夏留鸟数目少。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在周边地区的活动较多,难免会干扰到鸟类的活动。所以夏留鸟在选择夏天的栖息地时就会选择人为干扰弱一点的地方,导致人口多的地区的夏留鸟数量减少。与此同时,旅游业与近岸的养殖业都对鸟类活动造成了一定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及整理,鸟类的数量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鸟类数量总体随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减少。本调查小组的观测时间正值夏季,此时大部分栖息在洱海流域的水禽都是留鸟,冬候鸟此时还未飞往南方过冬。而经过我们短期的调查及和以往的数据比对发现:洱海流域的夏留鸟受到的人为干扰因素很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大理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洱海作为大理市重点扶持发展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游客来往频繁,旅游人口众多;环境保护局的保护措施不当,例如没有及时清理垃圾,或者没有有效处理水草水藻或者一些蜉蝣生物生长繁殖过快的问题;本市市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例如不受限制的在水中养殖水生农作物等。
4.人口计生局长述职报告 篇四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一)以身作则,从严治局,提高计生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狠抓政治业务学习,当好参谋。自就任人口计生局局长以来,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深知学习是能力之根本,素质之源泉。只有自身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知识丰富、基层情况熟悉才能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为此,我坚持做到了三点:
1、坚持政治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我局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坚持做到逢学必到,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写出心得体会,同时,挤出时间坚持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
2、坚持业务学习,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计划生育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各方面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为了使自己和大家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我们确定每周五下午为集体学习业务知识时间,并组织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学习,使自己各方面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工作中,我坚持每周3次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基层计生工作实情,并积极向区委、区政府进行汇报,分析面临的人口形势,针对计生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认真加以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全区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是狠抓自身廉政建设,树好形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把手”,只有自己过得硬,才能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因此,在工作生活中,我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按规矩为人理事。
1、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凡重大事项,一律经班子讨论决定,不搞个人代替集体,不搞“一言堂”;坚持按规范办事,不滥用职权;
2、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我深感计生工作的责任重大,从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搞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为区人口计生局营造了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环境。
3、率先垂范,加强廉洁自律。时刻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班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吃拿卡要、行贿受贿、贪污腐败,始终把“上级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尺度和标准,自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
三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作好表率。为进一步改善人口计生局的服务环境,我坚持以抓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机关管理,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并率先垂范,使全局机关作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作风建设的运作规范。先后制定出台了《机关管理工作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明确考勤、学习、文明
办公、廉政建设等26项工作制度,落实了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并提交局干部职工大会集体讨论通过,让大家用自己讨论出台的制度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使大家在工作上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机关工作越走越顺。
2、加强监督约束,构建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通过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聘请行风监督员、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自查、互评互纠等活动,创建监督机制,健全机关监督网络。
3、大力开展服务承诺制,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在为服务群众办事上,我在全局提出了“三实”的工作标准,即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工作落实上实行限时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出台,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全局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了全局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5.建筑调研报告绿化人口 篇五
调研时间:2014年3月3日--3月10日
地点:青岛市抚顺路、鞍山二路、鞍山路、人民路围合区域。
小组成员:孙晨,樊维,李强
调查项目:居民户外活动空间及广场位置以及其使用现状,基地人口密度,人口数量
一.居民户外活动空间及广场位置及使用现状
图1-1居民户外活动空间及广场分布
本次规划的基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基地总面积29公顷,西临城市次干道人民路,南至城市主干道鞍山路,东抵城市次干道鞍山二路,北至城市次干道抚顺路。
基地内的户外活动空间如图1-1所示,其中较为大型的活动空间为鞍山路旁的两处空间,其他的空间大多被闲置。
二.人口现状调研
调研基地内,包含四个社区,安平社区,安康社区,安泰社区,安顺社区。各个社区户籍人口数量为:
安康社区:2406户,5236人
安平社区:1652户,4088人
安宁社区:1000左右
安顺社区:2435户,5832人
调研基地户籍总人口:18356人左右
3.调研基地人口密度
安顺社区户籍总人口5832,占地
面积6.75公顷。人口密度864
人/公顷
安康社区户籍总人口5236,占地
面积6.72公顷。人口密度780
人/公顷
安平社区户籍总人口4088,占地
面积6.25公顷。人口密度654
人/公顷
安宁社区户籍总人口3200,占地
面积6公顷。人口密度583人/公顷
4.安康社区人口现状
6.人口抽样调查总结报告 篇六
为及时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适逢为“小普查”年度,国务院决定在20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了解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0xx年,XX街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区统计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严把数据质量关,集中中选小区工作人员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期的总结工作,加班加点入户调查,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市、区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群众生活,研究经济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调查分析数据和统计信息。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根据《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规定,为做好我街中选社区居委会的各项调查准备工作,确保登记工作顺利完成,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XX街道办事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民政科,办公室主任由民政科科长XXX担任,具体负责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同时,按照《海珠区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计划》的安排,我街在每个中选小区选调了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
二是制定了《XX街道参加广州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方案》,对调查的组织机构、调查的标准时点、经费物资和宣传工作以及阶段具体工作安排等都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三是街道指导员积极参加区统计局安排的各项培训,会后及时向领导和各工作人员传达培训精神和内容,积极组织各中选社区居委会参加各项培训,安排分工,全力配合区统计局搞好本次调查工作。
二、周密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做好培训工作和数据整理
1、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与往届有不同的是,本次新加入了PDA作为正式调查的记录工具。由于没有以往经验可循,因此有过去人口普查工作经验的老同志都感到压力,在操作方面不熟悉、常出错等情况出现。因此街道指导员在认真学习PDA操作方法后,向各中选社区居委会的调查员进行指导,下发PDA的操作指引以及积极把握机会,安排有试点工作经验的区指导员到本街道向各调查员进行亲身指导和解说,务求做到每一位调查员都能熟悉PDA的操作,减少在正式调查当中的出错。同时向各调查员培训本次调查工作的调查时点、对象、内容和方式等。
2、由于普查工作要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还涉及到绘制地图,任务十分繁重,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提供相关
数据。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区下发的各部门数据与各中选社区居委会手上已掌握的各种住户数据资料,认真进行核对。同时,为绘制地图,指导员坚持深入个调查小区现场走访,将公安户口花名册与居委会的现实地域情况认真核实,细致地划分调查小区,编好楼房或平房号,从主要方位和地理标志到楼院的单栋住宅甚至到每栋楼房住宅户数都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确保区不漏房,房不漏户,准确无误。 严格按照规定人数和对社区的熟悉程度准确划分每一户并多次走访中选小区。
(二)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根据区统计局下发的各种宣传资料,我街组织各中选社区居委会在中选调查小区张贴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通过广泛宣传,使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能家喻户晓,让广大居民了解并支持调查工作,不致产生抵触情绪,为调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按照区统计局的宣传经费规定,我街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购买了入户宣传礼品,在摸底调查和正式调查中派发,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做好摸底调查工作
为确保正式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中选小区居委会调查员在摸底调查期间积极上门摸查住户各种情况,派发宣传资料,预约正式调查时间,登记相关住户信息,提高整个调查工作的.效率,在区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摸底调查,做好底册 上交。
三、细致入户调查,做到准确不遗漏。
正式入户调查是整个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最为关键的阶段,为保证入户登记质量,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三个确保”严把关。
入户调查中,围绕确保不漏一户、确保家庭情况真实可靠、确保调查表内项目填写齐全、规范、逻辑正确的“三个确保”目标。我们一是坚持指导员经常督导检查指导,每天登记调查进度,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无法解决马上上报区;二是全方位开展检查工作,街道指导员每天对更新数据进行检查,对有疑问的调查数据,及时让调查员核查、纠正,仍有疑问的要求调查员再次入户询问核实。对调查员上报的空户,街道指导员进行不定时、全覆盖的抽查,确保空户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三是验收检查,我们对7个调查小区、共711户的居民底册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7个调查小区的调查员参加互检会议,互相检查底册以及PDA的数据,使登记差错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细致工作求真实。
在入户调查时,我们坚持做到态度真诚、语言规范、细致耐心,向居民耐心解释他们的疑问,力争调查到真实的数据;对不配合工作的个别居民,我们多方做工作,使他们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如确实不配合甚至不肯提供相关资料的居民,及时将情况向区汇报。为确 保数据真实,在询问调查户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若遇到住户回答含糊的情况,调查员对此再仔细询问或者通过邻居侧问等方式,使数据尽量真实可靠。
(三)数据录入保准确。
为确保数据录入准确,不出现问题,我们克服人员少、任务量大等困难,安排专职人员加班加点,按时按质完成数据录入任务。在数据录入中,发现问题及时和指导员联系,查找问题原因并及时更正,坚决杜绝随意更改现象,做到录入准确不出错不遗漏,报表数据与上报数据保持一致。
7.人口报告 篇七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和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 其数量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1,2,3]。但区域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却是有限的, 人口的过快增长势必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近年来, 青海省草场面积不断退化, 生态压力指数呈现增长趋势[4]。
本文根据青海省现有的人口状况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政策因素对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 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人口规模预测, 推算出未来某个时间的人口规模或某段时间人口发展趋势, 提出相应的人口对策和建议。这既可在制定区域经济预期发展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政策以及在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5], 又能促使青海省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之间实现良性和谐发展。
2 研究区概况
青海省位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介于89°34'—103°04'E、31°39'—39°19'N之间, 全省面积约为72.23万km2, 境内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全年平均气温在-5.7—8.5℃之间。2012年末, 全省常住人口573.1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71.92万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7.44%;少数民族人口269.28万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7.0%。
青海省是一个由多民族人口构成的省份。自1988年以来, 全省总人口数不断增加, 且各年之间的人口增长相对平稳。由图1可知, 1988—2002年青海省总人口的增长幅度较大,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9‰;2003年以来, 年增长速度较前一阶段有所减缓, 年平均增长率为8.13‰, 但总人口数仍保持增长趋势。其中, 2010年人口增加幅度最大, 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07‰, 主要是由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人口统计口径的调整引起的总人口数异常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1994年处于不稳定变动状态, 增幅较大;1994年以来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低于10‰, 这反映出政府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阶段性成就, 以及个人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出生率总体变化较小, 最高值24.34‰出现在1990年, 1994年以来年增幅趋于平稳下降趋势。死亡率从1988—1993年有所上升, 1994年至今变化较小, 平均死亡率为6.44‰, 基本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3 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灰色模型、人口自然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进行预测, 并采用二项式系数法对模型预测值进行组合, 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预测值。选取1988—2012年25年的年末常住人口数据作为预测的原始数据[6] (图1) , 以此为时间序列, 建立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对青海省未来总人口数进行预测, 据此提出相应的人口发展对策和建议。
4 青海省人口规模预测
4.1 灰色模型预测
灰色模型是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首创, 其实质上是一种三参数指数模型, 但在求解过程中却将其转换为线性模型, 然后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模型参数[7,8,9,10]。本文利用GM (1, 1) 模型对青海省未来常住人口进行预测。
设x (0) (1) , x (0) (2) , x (0) (3) , …, x (0) (M) 为所要预测的某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它是一个非负不平稳数列, 再设GM (1, 1) 模型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 求解微分方程, 即可得到GM (1, 1) 预测模型:
本文利用Excel软件数据的分析功能可以求得:a=-0.01122045、μ=442.5116191。根据公式 (2) 将a和μ的值代入, 并将x (0) (1) 的值取作为初始年份1988年的总人口数, 可得到GM (1, 1) 的灰色模型:x (1) (t+1) =39872.2e0.01122045t-39438。根据该模型得到青海省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将达到637.06万人, 2030年将达到712.71万人 (图2) 。
4.2 阻滞增长模型预测
阻滞增长模型曲线主要用来描述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 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 将其种群模型用于人口即为人口预测模型。
式中, x (t) 表示t时刻种群的数量;r是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即增长率减去死亡率) ;N为环境能容纳的种群的最大数量[11,12]。
为了求解式 (3) 中的r和N, 选择1992年、2002年、2012年等间距的3个年份, x0=461.02、x1=528.60、x2=576.17、t-t0=t2-t1=m=10, 将其代入式 (4) 则可解得:r=0.0634、N=633.51723, 所以式 (3) 为:
上式即为青海省人口预测的阻滞增长模型。根据此模型得到青海省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为595.75万人, 2030年达到612.9万人 (图2) 。
4.3 人口自然增长模型预测
人口自然增长法预测是基于某区域在未来若干年内人口总数按一定的增长率增加, 一般适用于人口变化相对稳定的区域[13,14]。由图1可知, 青海省1988年以来人口增长较为平缓, 因此该模型适用于其人口规模预测。模型公式为:y=x0 (1+r) n+△P。式中, x0为规划基期年人口数;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P为人口机械增长数 (迁入与迁出之间的差值) ;n为预测年距基期年年数。
由图1、图3可知, 青海省2004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平均增长率为13.97‰, 2004年以来自然增长率首次低于10‰, 且保持稳步下降趋势。青海省1988年以来人口机械增长处于一个曲折波动的变化阶段, 增长变幅相对较大。2007年以前全省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 人口机械增长处于负增长;2007年以来, 迁入人口开始超过迁出人口, 且2011年增幅较快。综合青海省总人口发展趋势及未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目标, 本文以2003—2012年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8.98‰为参照, 作为2013—203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r的取值, 以2004年以来的机械人口增长均值0.0748万人作为2013年以来每年的人口机械增长数, 以2003年作为基期年进行人口自然增长模型预测。根据此模型得到青海省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将达到621.49万人, 2030年将达到679.6万人 (图3) 。
4.4 回归分析模型预测
回归分析是最为基本的定量分析工具, 该方法从事物的因果关系出发, 通过考察原始数据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式, 确定回归方程, 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15]。回归分析中常用的模型有线性和非线性模型两种, 本文选取线性模型和可以线性化的三种常用非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和乘幂模型进行模型拟合, 根据对四种模型拟合优度的对比分析, 得到对数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 R2为0.9885>线性模型 (0.9881) >乘幂模型 (0.9807) >指数模型 (0.9803) , 点线的匹配效果最佳。因此, 本文选取对数模型对青海省2013—2030年的人口进行回归预测, 将自变量x (年份) 取自然对数, 然后用lnx与y进行回归, 得到a=—88758、b=11744, 代入模型得:y=11744lnx-88758。根据此模型得到青海省2020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将达到623.86万人, 2030年将达到681.85万人 (图3) 。
5 预测结果
人口的预测结果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变化区间, 而非定值。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单一模型只能模拟人口在某个时段的变化发展, 而组合预测模型是较单一的预测模型, 更具有稳健性和可靠性。因此, 本文采用二项式系数法, 对四个模型的预测值进行组合, 最终得到更为合理科学的人口规模预测值;将四个模型某一年份的预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取二项式展开系数作为相应模型的权重, 计算可得四个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25、0.125、0.375、0.375 (对应上文中模型顺序) , 最后得到组合修正后的预测值 (表1) 。表1说明, 未来青海省总人口将继续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 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77‰;到2020年, 青海省年末常住人口将达到621.11万人, 到2030年将达到676.25万人。
6 模型验证
选用青海省总人口原始数据对四种模型及组合模型相应年份的预测值进行后验差检验, 表2中模型1—4依次表示灰色模型、阻滞增长模型、人口自然增长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后验差比值为:。式中, S1为残差数列标准差;S2为原始数列标准差。小误差概率为:, P的值由符合条件的个数除以总个数N来计算得出。计算结果见表2。根据对比预测精度等级 (表3) 可知, 四种模型及组合模型的C和P均通过检验, 精确度等级为好, 证明用此模型预测的人口结果准确可靠。
7 对策与建议
青海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但因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海拔较高、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加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现象异常严重, 草场退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人口数量的有序合理增长意义重大, 势在必行。
7.1 控制人口增长, 稳定低生育水平
根据预测表明, 未来青海省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77‰, 虽有所降低, 但仍处在稳定增长状态。基于此, 青海省必须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出台系列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扶”措施, 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 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必需的经费支持;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 深入开展国策、国情和人口形势教育, 引导群众遵纪守法, 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7.2 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改变生育观念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好坏, 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又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生育行为和生育观念。2012年青海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为99.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66.28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64.38元,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必须继续坚持以发展农牧区经济、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为首要任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尤其是要加大对农牧区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生育观念。
7.3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合理分布
1988—2006年青海省人口处于净迁出状态, 2007年开始迁入人口大于迁出人口, 机械人口变幅较大, 对人口规模有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统筹管理体制, 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与产业、就业、城镇、土地、生态、资源等规划统筹起来, 形成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社会经济政策, 并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为流动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措施。
7.4 促进人口性别比例均衡发展
8.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红利 篇八
例1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a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b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问题。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20
16
12
8
4][自然增长率(‰)]
图a
[2010 2014 2018 2022 2026 2030 2034 2038 2042 2046 2050][2100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900
700
500
][出生人口(万人)][生育政策不变] [放开单独二孩][全面放开二孩]
图b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再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上升,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答案选C项。
答案 (1)B (2)C
例2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 [①][②][③][④][苏][鲁][川][湘][桂][浙][江][渝][京][津][宁][皖][1.2
1.0
0.8
0.6
0.4
0.2][0.2 0.4 0.6 0.8 1.0 1.2][户籍人口(亿人)][常住人口(亿人)][O]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问题。
(1)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 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 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1)这是一个坐标图,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再看户籍人口,①近亿,④过千万,②过亿,③四千多万。所以选A项。
(2)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一般遵循就近迁移原则。答案选D项。
答案 (1)A (2)D
例3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990年][2010年] [5
4
3
2
1
][0 2 4 6 8 10 12 14][离市中心距离(千米)][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千米)]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 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 (1)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D项对。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B项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项错。答案选D项。
(2)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B项错。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项对。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项错。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提高的标志,A项错。答案选D项。
答案 (1)D (2)D
9.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篇九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
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1-
经济收入的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3%,外出务工人员占7%。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占24%、45岁以上占48.3%、18岁以上占88.4%、16岁以上的89.3%.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
5.7%、初中学历占38%、小学学历占37.3%、文盲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8081人、低保7140人、救助10640人。2000年以来,移民搬迁35处、931户、4291人,脱贫2.152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166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2665户6653口人,下岗职工370人,失业人员436人,零就业家庭46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292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26.5%,工资性收入73.5%。无住房户居民633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2005户,5240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
多,整体素质差。贫困人口由于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现代科技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再加上大多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受限,发展产业项目受限,创收门路非常有限。三是财政投入强度偏低,扶贫成效巩固较难。国家扶贫项目覆盖面偏小,资金投入较少,如今年连片开发的三个贫困村,每村100万元的资金量,50%用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容村貌整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只有50万元,只能用于贫困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年的扶贫结束了,扶贫成效并不明显,一旦没有了国家的支持,现有的成果将很快恢复原状,更难以巩固提高。
城镇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下岗职工增加,并且这一群体大多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无收入来源。二是城区失地农民,从业难,生活无来源。三是部分家庭因灾因病致使家庭负债,生活困难。
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城乡贫困人口扶贫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工作,使扶贫、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2001-2010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793.08万元,共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72个,农村安全饮水9处,集雨窖灌3394眼;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931户4291人、危房改造78户355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6390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1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3146.84万元;组织培训转移输出贫困户
剩余劳动力103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这些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63万人下降到 0.478万人(按1196元贫困标准)。二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2005户,5240口人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城镇人口的3.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23.8万元,实现了困难居民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临时救助126人,发放救助金41.8万元,大病救助121人,发放救助金72.2万元。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家政培训,组织引导无业居民再就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差是我县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优先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快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加快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证。同时,加大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2、实施移民扶贫,改善恶劣生存环境的人口居住条件。对那些自然资源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按照市上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移民搬迁必须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中,而我县重点镇、社区主要集中在塬面乡镇,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计划在洛河峡谷地带规划一些社区,把移民搬迁的重点向川道社区辐射。
3、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扶助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对贫困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助学贷款,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促使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脱贫问题。
10.人口老龄化问题调查报告 篇十
调查人:宋伟物流***118
指导教师:谭桂娟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 %;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
8.2%。按照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专家认为,在未来50年内,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其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突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因疾病、伤 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数量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 重负担,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表明,我国有大约1/3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营养不良;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被忽视,“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 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老化的问题将十分明显。而实际上,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他们过去所创造的财富的一种补偿。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上表现为直接从在职人员创造的价值中支付,所以容易引起在职人员的误解。
三、采取建议与意见
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必要可行的措施和多方面的配合。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国家人口长远战略规划,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要实现人口零增长,所以,控制人口总量发展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2)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才能满足老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11.人口报告 篇十一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规模呈不断快速增长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704.5万。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604.3万,流动人口增长了447.7万,流动人口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占常住人口增长总量的74.09%,可见,流动人口增长是北京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北京市提出进行新一轮更加严格的人口调控,其主要调控对象即是流动人口。但是,从北京市历次人口规模调控的结果来看,人们对新一轮的北京市人口调控成效并不乐观。那么,究竟北京市人口能否调控,如何调控?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导致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这一基本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关于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只能是空中楼阁。本文利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简称87年1%抽样调查)、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四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简称05年1%抽样调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简称六普)的相关数据,分析全国流动人口发展的趋势,探讨过去几十年北京市人口增长与流动人口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下的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
一、全国流动人口发展趋势
(一)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管理和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并不普遍。截止1980年代初,全国离开户口所在地外出流动的流动人口数量不过几百万人。根据三普数据估算,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仅为657万人。19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流动人口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1984年,以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标志,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的控制,并由此带来对整个人口流动控制的松动,随之,流动人口在规模上迅速增长。1987年,全国的流动人口就猛增到1810万人。此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也逐渐突破小城镇而大量进入大中城市。根据四普数据估算,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35万人。而仅仅五年之后,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两番,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1]。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超过1亿。进入新世纪以后,流动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14735万人。2010年六普数据公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达到22143万。
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幅度提高。1982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仅为0.66%。1990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提高到1.89%,当时,部分城市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已提高到10%以上。2000年以后,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2000年为7.9%,2005年为11.27%,2010年更是达到16.49%。
在短短的28年时间内,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660万人增加到2.21亿人,增长了33.7倍。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0.66%提升到16.49%,提高了近25倍。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形色色的流动人口问题,都直接源于流动人口的巨大规模及其快速增长。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预计:如果人口流动迁移政策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达到2.3亿,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处于3.5亿左右;流动人口对城镇人口增长的贡献率将由23%增长到53%[2]。如果上述判断成为事实,那么,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城市系统将在未来若干年内迎接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到来。
(二)流动人口举家迁移比例不断提高
四普数据表明,1990年,流动人口中只有7.44%是生活在纯粹由外来人口构成的家庭户(简称纯外户)中,而有近60%的人是迁入到常住户中,其余34%的流动人口则是迁入到集体户中。这表明,在19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尽管当时人口流动的强度与规模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明显的加强,但流动人口仍然以个体流动为主,他们中的多数以住集体户或借助当地居民房屋为主,举家迁移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在2000年,迁入到纯外户中的流动人口的比例徒然上升到了46.06%,几乎提高了5倍,举家迁移成为流动人口的首要选择[3]。另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09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调查,全部21771个家庭(包括单人流动户)中,67.4%为夫妻、子女一起居住[2]。
家庭化趋势,不仅意味着已经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将稳定地生活在城市,而且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进城来投靠先期进入城市的人。我们认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单身闯天下的第一个阶段,夫妇团聚的第二个阶段,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的第三个阶段,年老父母投靠子女的第四个阶段。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处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完全可以预计到,我国流动人口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三)人口流动长期化趋势明显
人口流动的长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长期化趋势明显。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流动人口的数量从1987年的700万增长到2000年的3400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长到4600万人。二是人口流动这一事物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目前,促使流动人口产生的条件依然存在,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巨大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大规模流动的趋势无疑将得以延续。同时,城镇化本身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9.68%,中国发展报告(2010)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未来20年,我国需要解决4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因此,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
(四)流动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倾向
近几十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流动人口大规模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传统人口流动活跃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些资源丰富地区吸引了相对较多的流动人口。1982年,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7个传统人口流动活跃地区合计吸收了全国流动人口的21.61%;东北三省合计吸收了全国16.8%的流动人口;新疆、内蒙、山西三个资源省份的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动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和增加收入的机会迅速增加,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加大。从1982年到2005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5.23%上升到了22.37%,上海、浙江和江苏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合计从11.27%上升到了20.58%,京津地区从3.69%上升到4.27%。
在流动人口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向极少数城市集中。1982年,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前10位城市流动人口总比例为16.42%,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32.14%,提高了15.72个百分点;排名前20位城市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从1982年25.17%上升到2005年的43.00%,提高了17.83个百分点(见表1)。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前20位城市吸收流动人口的比例增长迅速,已超过四成;另一方面,前20个城市吸收流动人口的比例提高,主要源于前10大城市比例的增加了15.72%,而11—20位的10个城市仅增加了2.11%,表明流动人口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的同时,不是向所有城市流动,而是更极化地向前10大城市甚至前5大城市集中。可以预见,随着流动人口的继续增加,未来深圳、东莞、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主要城市吸纳的流动人口比例将可能进一步增加。
二、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与流动人口发展趋势相吻合
北京市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上述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在北京市有直接的反映,并且与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的状况紧密联系。
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并成为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地之一。从1990年到2005年,北京市作为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从2.28%上升到3.17%,该比重的全国排名也从1990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9位(见表1)。考虑到北京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这一变化是相当可观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相对2005年有所下降,但北京市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略有上升。因此,流动人口向北京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在北京市流动人口中,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中未婚者所占比例下降迅速,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中未婚者所占比例为22%,而在1997年,该比例为42.1%;在已婚流动人口中,75.3%的流动人口与配偶同时在北京。流动人口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较长,平均长达4.8年;在京时间超过5年者达到38.8%,5—9年的流动人口占25.3%,居住10年以上者占13.5%[4]。
上述北京市流动人口的集中化、家庭化和长期化趋势与全国流动人口发展趋势相吻合从而使北京市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并已成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五普至六普期间,全国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45个百分点,同期北京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34百分点。十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7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广东和上海之后,排在全国第三位。
三、全国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下的北京市人口调控
北京市面对人口的急速增长,提出实行主要针对流动人口的新一轮更加严格的人口规模调控。但是,在上述流动人口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现代城市作为开放的体系,北京市要控制流动人口增长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果孤立地看待北京市人口规模调控问题,而忽略了流动人口发展这一约束条件,成功地进行人口规模调控就更不太现实。因此,北京市在设定人口调控目标和制定具体的调控措施时,需要拥有更宽广的视野。
首先,京津冀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是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关键策略。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对流动人口的分流作用,避免流动人口过度向某一中心城市集中。通过比较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可以发现,北京市正面临着区域流动人口过度向其集中的难题。从1990年到2005年,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的流动人口占所属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比重都在下降,而北京市流动人口占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的比重却在不断地提高,从1990年的31.13%上升到2005年的44.21%。从各城市群总人口构成来看,最新的六普数据显示,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中,北京市人口占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比例最高,为23.41%。同时,北京市也是近十年占城市群人口比例上升最快的首位城市,上升比例为4.32%,而上海和广州的增长幅度分别为2.54%、1.2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发展相对其他两个城市群更不均衡性。
有关调查也表明,北京市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进京的主要拉力[4],京津冀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是流动人口过度向北京市集中的重要原因。北京市人口调控,需要协调京津冀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内部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减轻流动人口流入北京的压力。因此,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北京市人口调控都是有益的。如逐步完善北京与其他城市链接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京津冀城市空间一体化,实现区域内部的同城化;不断协调北京与其他城市的产业合理分工与布局,引导区域产业资源有序流动,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形成等。
其次,全国范围内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缩小是实现北京市人口有序发展的重要战略。前文已论述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将增加到3.5亿,如果未来新增加的流动人口继续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势必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因此,缩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流动人口有更多的流入地选择,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包括北京在内的东部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
综上,我国流动人口发展存在规模快速增长、流动家庭化、长期化和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流动人口的这种发展趋势给北京市等大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全国流动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吻合的。北京市在新一轮的人口规模调控过程中,需要权衡流动人口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影响,要把人口调控置于全国流动人口发展趋势的背景之中,而不能孤立地探讨北京市人口调控问题。因此,北京市在制定具体的人口规模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中,需要站在全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把京津冀区域内部协调发展作为人口调控的关键策略,把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作为实现北京市人口有序发展的重要战略。诚然,全国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的协调发展都不是北京自身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北京市人口调控努力的方向,至少在制定调控目标和政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现状而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6):30-42.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38.
[3]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60-69.
[4]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3):30-40.
【人口报告】推荐阅读:
城市人口调查报告06-13
福建省人口报告06-13
全市人口计生会议工作报告08-14
晋城市困难人口调查报告06-25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11-04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报告11-01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检自查报告09-13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调研报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