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

2024-10-05

《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精选13篇)

1.《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 篇一

我们想要的社会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

从儒家所宣扬的“大同社会”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概念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同时,“公民社会”也成为了近年来屡屡被提及的词汇。可当我们认真思考以后,却会不断疑问:社会是什么?公民社会该是怎样的社会?我们如何成为公民进而去建造一个公民社会?阅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跟随作者的思考去逐渐拨开迷雾,解答疑惑。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扶正个体的权利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新中国”。

熊培云的文字,充满着最为理性挚诚的批判之声,却对未来永远保持者最温和的乐观。他力图通过引导个体重申个人责任,从而建设一个人道的、宽容的、人人为自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而我们,正是通往美好社会的基石。

第二次“解放战争”

如果说1949年结束的解放战争标志着国家从战争中获得解放,那么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就可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战争”,意味着社会从国家体制中逐步获得解放。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改革开放,就是国家不断退却的过程。众所周知,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无所不能的政府在掌管着一切,大如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小到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安排和布局。相较改革开放以前的穿衣服没有自由,找工作没有自由,想挣钱没有自由,想思考没有自由等等,现在中国人的自由显然增多了。我们可以选择崇拜自己的青春偶像,可以选择自由恋爱,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拨打急救电话,公立医院的救护车会先跟你谈价钱;上访申诉,机关部门会将你拒之门外。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觉得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它却好端端站在那里稳如泰山呢?

谈到对国家的理解,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想起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那句“至理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将这种爱国主义视为个人最高尚情怀的时候,身处同一国度的弗里德曼却有着另一番思考。弗里德曼批评肯尼迪没有真实地道出一个自由社会的理想,没有厘清公民和政府的关系。简单说,国家是一起缔造它的国民的服务者,而政府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服务的意见一致的目标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目标;除了公民们各自为之奋斗的意见一致的理想以外,他不承认国家的任何理想。”

现代政治理论认为,一个有希望的政府应当是一个“权小责大”的政府。而二十一世纪中国最显著的进步也正在于,“小政府,大社会”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好的政府只是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担任社会“裁判者”和“守夜人”的角色。而所谓的转型就是从“国家解放”向“社会解放”转变。政府一方面应承担起更多的民生责任,让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即使是社会最底层者也不会因社会的迁延而被遗弃,一样拥有享受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谦卑地使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充分放权,给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更多的生长、发展空间,让个人和家庭有机会通过独立或合群的努力改变生活。

公民社会的建立通过一点点理清群己权界,使公民权力得到保障,成为一个完整的权力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合,最终以公民权利为结点的网状体(公民社会)逐渐代替以权力为中心的星状体(政治社会)。从“新中国”到“新新中国”,既是中国社会自我解救的过程,也是个体权利不断觉醒的过程。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场为争取权利而进行的“解放战争”还将长时间地持续进行。

推土机的时代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对于那些面对暴力拆迁,以死抗争的人们而言,推土机无疑是当下时代最具象征性的“权力图腾”。毫无疑问,近些年来的野蛮拆迁行为正在成为全民公敌,一方面在破坏着流传千年的文明,另一方面在肆意践踏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和赖以生存的物权。作者在书中写到:“面对四处风起云涌的‘拆迁运动’,有中国人自嘲‘China’就是‘拆哪’。如此‘原音重现’虽有夸张、戏谑之嫌,但它无可怀疑地触及了埋藏于中国人内心的某种隐痛。”在“百度新闻”搜索栏里输入“暴力强拆”后点击搜索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多达近38万条,每一条新闻的背后

都是民众无法承受之重。

在西方,民法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圣经”,是“公民、法人的权力宣言”。早在两百多年的法国,拿破仑就任命包括第二执政官康巴塞雷斯在内的五位法学家组成委员会起草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至今为止,世界上已有一百一十多个国家有成体系的民法典,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建国六十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民法典。人们在获得更多自由的同时,我们的政府也变得更加“自由”和恣意妄为了。想征地就征地,想拆迁就拆迁。或许我们可以屹立于风口浪尖不倒,可以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战斗,但很难在轰隆的推土机面前挺立。92岁的陶兴尧,参加金门战争时肠子都打出来了,没死,但如今,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猪场,自焚了;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成都女企业家唐福珍身上,为了保卫自家的房屋无奈在屋顶上自焚„„

曾经我们幻想着一部法律的出台能担当起家园和土地的“守护神”,而《物权法》颁布至今已5年有余,许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人领域,却仍然没能阻挡推土机的大铲。革命暴力已经褪去,而“建设暴力”犹存。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拆迁建设的机械压过城市宽阔的柏油马路之后,开进了农民的田间地头。就在3月底,河南和湖北的两个农民因为开发商的铁家伙而丧生。一个因不满土地被占用,另一个不满财产补偿,一人死于推土机之下,另一人则被水泥罐车碾压致死。相隔仅三天,接连发生的这两起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说自由、民主等价值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某种高度,那么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物权的肯定则让这种高度扎根于大地之上,不至于沦落为凌空蹈虚的理想,无根无基的观念浮萍。当古老的波茨坦磨坊依旧以雄伟的姿态挺立在德国大地上,宣誓着即使是强大的王权也不容肆意侵犯物权时,中国的百姓却不得不以柔弱的身体作为抵抗暴力拆迁征地的最后筹码,而最终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宣告结束。推土机推不出真正的城市化,推不出和谐社会,也推不出法治天下。只有真正拥有了“法治天下”,才不会有“强拆中国”。

梦想之下坚守底线

“中国梦”的提出引发了众多百姓的热议,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关乎自身,或关乎家庭,抑或关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有梦想的人生活才会精彩,同样,有梦想的社会才会有希望。然而,如果当社会的底线变成了一种梦想,那么这样的梦想似乎显得太过沉重。

白岩松曾给自己提出十二字的目标: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这十二字不仅仅属于他自己,面对如今常识不断被颠覆,底线不断受到挑战的现实,我想,这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段子——“中国人的一天”:早上起来,买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来一杯参了三聚氰胺的牛奶;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份人造鸡蛋,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买瓶含氯的可乐,难受了就吃几粒皮革胶囊,发现自己居然还神奇地活着。尽管如此悲催的事情几乎不可能集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但也客观反映了中国人对近年来社会生活底线沦陷的焦虑和不安。社会系统专家常远教授用S和D来解释国家的底线和梦想,认为“国家的底线(Safety),应当是其主权存在及全体公民平等的生存保障,国家的梦想(Development),应当是全体公民利益互不冲突之多样化自由发展。”易中天曾问白岩松:“是梦想重要还是底线重要?”白岩松一如往日的敏捷:“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制止底线的不断下滑,然后夯实底线,再慢慢抬高底线,站在抬高的底线上,你就会觉得离梦想近了一点。” 国家的梦想(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固的底线(安全)之上,没有底线谈梦想,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当社会的底线不断沦陷,道德不断滑坡,每个人身处其中就像走钢丝一样,你走得过去,是侥幸;走不过去,是命运,会暴死,会得到不好的时代的糟糕命运。而一个拥有底线的社会,细小的钢丝会联结成网,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的走过去。在这样的社会里,左派不会因追求公正而否定自由,右派不会因追求自由而否定公正。公正与自由都是每一个人所共同认可并坚守的底线。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政治改革也走在路上,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亟待一场心灵改革。我们在救济法律和制度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如何去救济人心,盘活我们的良知呢?每个人都应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知道“敬”什么,我们才有了努力的方向;知道“畏”什么,我们才会牢牢地守住最后的底线以使得无论遭受怎样的挑战都不会被突破。只有重拾对生命最起码的敬畏和尊重,冤假错案才会更少一些,食品安全才会更有保障一些,冷漠的阴云会因敬畏而消散,慈悲的种子会因尊重重新生根发芽。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文明古国,但文明的脉络能贯穿古今,并且至今经久不息的,只有中华文明。提及中华文明,浮现在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便是“孔子”。这个被誉为“圣

人”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被我们授予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冠以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牌匾。而众所周知,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的发展,限制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正因为此,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等人将“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了中国的课堂,在随之而来的五四运动中,孔夫子的几块牌匾被砸得面目全非。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的文化大革命,又把老孔从坟墓里扒出来鞭了尸。从思想认识上彻底肃清他的影响和余毒,使中国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也在回望历史,逐渐恢复了理性和信心。而关于孔子的争论却从未消停。诚如作者所言:“在中国由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的今天,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立足现实回答‘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孔子’这道‘多选题’,而不是‘孔子是否伟大’这道‘是非题’。换言之,在面对历史人物时,应该学会做选择题而非判断题,以期找出对这个时代有用的东西。”

香港孔教学院荣誉院长信力建教授曾略带讥讽的指出:要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要看民国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在大陆却无法看到真正的传统文化,大陆的文化,只是一个“四不象”。暂且无论信教授出于怎样的目的发表这样一番评述,但起码我们也能从中细微地察觉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千年积累起来的文明随着“轰隆”的爆破声瞬间被摧毁,历史文化的气息逐渐淹没在了钢筋水泥之中。我们自信地以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将历史的记忆推倒之后,幻想着再造新文明。可未曾想到,当“GDP至上主义”充斥到了每一个角落,再造又谈何容易?更何况,有些记忆一旦被遗忘便不再会想起。

当后现代主义者鼓吹一切宏大叙事都已经寿终正寝时,熊培云坚信“有个东西却是与人类同在的,这就是人类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最大传统”。人类有一个大的传统,中国有一个相对大的传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传统,一个人争自己的传统,就是争国家的传统,争国家的自由。在作者看来,弘扬中华传统最好的方式“不是给皇帝老儿迎驾一样让某个曾经称王的传统再次称王”,而是“恢复人们关于过往知识和历史的记忆”。不忘历史,才能拥有未来,同样,只有寻回记忆,才能再造伟大的传统与文明。

显然,在弘扬传统文化,再造新文明方面,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能改变什么

在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

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不能改变。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在我临终之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此改变我的家人。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可能就能改变我的国家。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在我们童真无邪的年代,或许很多人都幻想着自己拥有一种超能力,成为一个伟大的“救世主”,驱除所有的黑暗与邪恶,让世界迎来光明与美好。然而伴随着成长,当经历了太多摔跟头的疼痛以后,当明哲保身比秉公任直更能为自己带来安全感和利益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随波逐流,选择屈服于权威,屈服于某些所谓的“社会规则”。事实确实如此,鲜有人能凭借个人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可另一个事实却是,往往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曾经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

罗莎·帕克斯是美国的一个黑人女裁缝,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日,因为在公交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被警察逮捕。她的被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三百八十一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组织者正是日后被称为“反种族隔离斗士”,而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牧师马丁·路德·金。这场运动最终以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而告终。她不仅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地位,也改变了盛行种族主义的美国。五十年后,在帕克斯的葬礼上,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

在北京,郝劲松曾因在地铁天安门站使用厕所时支付了5毛钱的如厕费,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曾因买到涨价火车票将铁道部告上法庭。他不是一位律师,他以公民的名义诉讼。而在他看来,“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转型期的中国,充满着太多未知,必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和考验,而最大的不幸不在于坏人的作恶,而是好人的沉默。我们热爱自由与民主,憧憬着一个美好社会的到来,但自由也好,民主也罢,从来不是靠施舍得来,而靠我们自己的争取。对于未来,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当每个人都承担起了争取自由和民主的责任时,那么这个社会也便是自由和民主的。

2.《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 篇二

熊培云先生的这本书《重新发现社会》就像航海图, 让我们看到了自身拥有的力量, 看清了我们自身的位置, 让我们有了一条明确的航线。就像吴稼祥的评论:“这将是一本长栖时间居所的书, 具有一部经典作品的基本特质:直面当代最紧迫议题, 关切人类最基本权利, 情感崇高而温暖, 论述深刻且平易, 文笔优美而洗练。”对于我,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通读一遍后, 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而每次的随手一翻, 又总会觉耳目一新。

书是白色封面, 仅在靠右上角处印着一座小小磨坊——这座磨坊叫波茨坦磨坊, 1866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在波茨坦建造行宫, 强行拆掉了一座并不属于他的旧磨坊, 被磨坊主告上法庭。最后, 法院一致裁定威廉一世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责成其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 并支付赔偿。

回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脉络, 经济上的独立, 制度雏形的初步构建已基本完成, 但启蒙并未完成历史使命而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从上世纪90年代, 李慎之先生即呼吁重燃启蒙的火炬。从宏观上看, 专制形成的人性扭曲和社会异化伴随制度的改良和革命的推进而被削弱, 唯一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是, 大众对社会的正确定位和认识依然缺失, 对国家的认知依然含混, 民权保障仍旧阙如。在民众的潜意识里, 国家、政府与社会依然是三位一体。从这个角度来看, 熊培云先生对发现社会的呼吁无疑是一种启蒙的继续。

熊培云先生的这本书, 虽然只是一系列文章的串联, 但从内容上观察, 整本书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强调国家与社会以及个人的界限。从卢梭的“社会契约”到穆勒的“群己权界”, 一直到当代桑德尔的“社群主义”, 西方从启蒙运动开始已经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统治疆域做出清晰划分, 并且通过制度构建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制度参照。熊先生讲述的只是受到西方思想和制度启发, 并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特质, 而应当为公众所认知的常识。熊培云先生主张的是, 国家与社会是独立存在、相反相成的主体, 国家和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统治领域;同时, 国家与政府并非天然一致, 国家的存在价值是对权利和自由的维护。

在熊培云先生的思想体系里, 社会应该是超越包括“国家”、“集体”概念和形式的最重要的和“个人”产生接触的范畴。他希望的是放大的社会, 即社会职能与社会结构的复合, 社会作为多元化个性的集合, 成为国家与个体、个体之间力量博弈的场域。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 在中国社会中, 作为像一粒尘埃般的“个人”, 始终处于孤立无援的弱势者地位, 只有听凭风流云散、沧海桑田的份。

当前固然存在经济的成长、文化的交融, 整体社会环境也不再风雨如晦, 我们也曾经意识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中, 凡事可以诉诸社会, 但遭受挫折和失败之后, 后来又渐渐忘却了, 麻木了, 因此需要如题所述的“重新发现社会”。如熊培云先生所言, “其实我们的社会已经前进, 尽管前进相对迟缓, 但它毕竟已经获得继续成长的理由和条件, 它能自发地发挥出自己的各种职能, 不需要等救济也能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各方面的权益, 只是人们没有及时发现社会, 也没有发现这些年社会的成长。”在这之后, 更要继续增强信心, 尝试着帮助我们休戚与共的社会继续成长, 为了公民社会的壮硕无比早日到来而努力。民众的普遍努力, 社会能量的累计, 必然带来“社会”的主体地位的回归和功能的发挥。

作者从极端的年代讲到酱油主义, 从“大社会小政府”讲到“用脚投票”, 从“孔子国学”讲到“互联网监督”, 从墨子讲到胡适, 不管是“超级女生”、“周老虎”、“史上最牛钉子户”、“中国不高兴”这些热门词, 或者是哈耶克、波普尔、托克维尔以及加赛特等人的社会学原理, 作者无一不是在强调“社会”的作用, 只有重视社会的作用, 才能让中国安然渡过历史转型的“三峡”。而要重视社会的作用, 首先要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只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 才能有一个有序良性的社会。

绝对的权力孕育了绝对的腐败, 因为权力需要一个愚昧的、盲从的社会。而改革的方向应该瞄准于将权力与利益剥离开来, 使政府把权利归还给公民, 真正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保持权力在一种谨慎谦卑的姿态运行, 而不是以庄家的高位俯瞰和掌控利润和资本的流动。

梁文道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引用了《书·大禹谟》中的一句话来评价熊培云,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指做人做事要中正平和, 不以偏斜之理为人处世。相比于某些愤青式的谩骂文章, 熊培云以自己的学术基础和冷静客观的心, 不因“左右”之争而偏颇于一方的理念, 甚至以“上下”来改变一向以来的新左派与右派的相互征伐, 也颇有中庸之精神。

熊培云是向往和呼告公民社会的诸君之一, 我是非常敬佩的。从柏拉图的理想国, 到陶渊明的桃花源, 到康帕拉的太阳城, 大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熊培云心中的乌托邦大概类似他常爱引述的《九三年》中的这段话:“老师, 我们两人的乌托邦区别就在这里:您要义务兵役, 我要学校;您梦想人成为士兵, 我梦想人成为公民;您希望人拥有强力, 我希望人拥有思想。您要一个利剑共和国, 我要一个思想共和国……”

问世间国为何物, 理想者海阔天空。

摘要:作者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谈到物权、税权、自由、民主等现实问题, 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建立于以人为本, 以社会为基石, 从而使国家概念相对弱化的愿景。

关键词:社会,国家,政府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中华书局, 2010.

3.浅析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偏见与歧视 篇三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偏见;歧视;拼图教室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80-02

1971年,德克萨斯大学的埃利奥特·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开展了一个名为拼图教室的活动,试图以此来减少班级学生之间的偏见。当时的情况是虽然学校废止了种族隔离,但是非洲裔、西班牙裔和英裔的美国学生却不喜欢在一起上课,到处都有严重的学生斗殴事件发生。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观察发现班级里充满竞争气氛。老师提问,学生竞相举手要说出正确答案。从差一点的学校来的学生(一般是非洲裔、西班牙裔的学生)会因与那些似乎有更多的教育特权的学生竞争而感到不自在,因此越来越少参与课堂的互动。而后一些英裔学生开始认为非洲裔、西班牙裔学生很笨,而非洲裔西班牙裔的学生则开始怨恨英裔学生。学生间相互的偏见很快引发了暴力事件。

阿伦森和同事们注意到了这个困难的局面,并且意识到为了改进事态的发展,学校的气氛要从竞争性变成合作性。如果他们在教室里让学生们相互合作,他们就能学会更好地相处。头脑中有了这样一个目标,阿伦森和他的同事们便开发了拼图教室。

也就是说,为了减少偏见、减少由偏见所致的斗殴事件的发生才有了拼图教室的发明。这也说明偏见与歧视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偏见”与“歧视”的概念、阐明它们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索有利的解决办法。

一、“偏见”与“歧视”的概念

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和消极信念,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群体的行为意向。虽然是社会性动物,但我们往往倾向于仅选择隶属于几个感觉比较好的社会群体。即使我们对其他群体知之甚少,但有人感到,喜欢自己的群体而不讨厌那些非隶属群体很困难。形成对某一社会群体的敌对观念就被称为偏见。歧视则是指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的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者的消极的行为表现。歧视源自偏见。有歧视的行为,必有偏见的认识和态度。例如,一个对黑人有种族偏见的白种人,极可能认为黑人都是无知和危险的,并因此不喜欢和憎恨他们,并且有可能表现出歧视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这就使得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了某种倾向性。在这种倾向性的基础上,经过错误的逻辑推理形成了对事实的歪曲认知,从而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偏离客观的、否定性的态度。

生活中偏见无处不在。当初“孔雀东南飞”的内地人被当地人看作是“淘金的”。之前去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的中国人被认为是“赚钱的”,就像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里面所陈述的那样,美国人以为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想扎根美国。虽然目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但在求职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还是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偏见与歧视也是非常普遍的。

二、产生“偏见”与“歧视”的原因

1.第一印象与刻板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眼前有一个人,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印象,这个心理过程叫知觉,由于它是针对人的,故称这为“人际知觉”。“偏见”产生的最初原因即来自于此,首先来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互相间的关系,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譬如交女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不好,难谈成。然而,第一印象又往往不很准确,因为在很短的接触中所依据的材料十分有限,据此来评价一个人往往有偏差,极有可能产生偏见和误解。另外,构成人际间偏见得还来自“刻板印象”。与自己有明显不同的人,尤其容易使我们产生偏见。比如,我们会以穆斯林女人的穿戴来评判她们,认为她们是被要求把自己完全遮起来的,但许多年轻的穆斯林女子却以穿遮头的衣物来显示她们的宗教并且以这种传统为骄傲。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只是依据一些间接的资料,此种资料又多与事实不符,而当事人却坚信不疑。刻板印象一形成,对人的判断十有八九要出偏差。而人们又难以完全摆脱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人们要接受各种典论的作用。

2.个体持有偏见有利于维持自我优越感

通过对他人的歧视来获得优越感,这是一种普遍心理。当我们觉察到威胁的时候,要避免偏见尤其困难,因为它有助于维持自尊感。心理学家史蒂文·费恩和史蒂文·斯班瑟在1997年通过一系列实验说明了这一倾向。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者做假的智力测验,然后给他们一个假的分数,告诉他们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该研究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进行,在那里,学生们普遍对犹太女性怀有成见。在被试者得到测验结果之后,被要求评价一个犹太女性的人格或一个非犹太女性的人格。费恩和斯班瑟发现智力测验做得不好的人会对这个犹太女性做更多的负面评价,而那些通过测验的则给予其正面评价。他们也发现,智力测验没做好的人在负面评价了这个犹太女性后,一致体验到了自尊的提升。这个结果说明,人们通过贬低其他群体中的人来补偿他们自己的失败。另外偏见有助于我们相信自己的文化比其他的好。我们重视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得依靠它提供的认同感来获得生活的意义。我们可能感受到所在群体文化更优等,也可能通过贬低其他群体的文化重新确认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3.社会群体间的利益摩擦冲突导致了偏见

社会群体间经常会争权夺利,而且当一个群体的成员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成功,他们会在另一个群体成员身上发泄他们的挫败感。1940年,耶鲁大学的卡尔·豪弗兰德和罗伯特·塞尔斯发表了一项阐述这一倾向的研究。他们查阅了1882—1930年之间的美国南部黑人的经济条件和被处私刑的记录。在那个时期,美国南部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棉花。一个较好的经济指标是每年棉花的价格。调查发现,在那些棉花价格低的年份里,黑人被处私刑的次数却变多。这说明白人农场主通过野蛮地报复黑人来发泄他们的挫败感。当然这有其历史根源,正如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美国对黑人的偏见,是可以在一些历史事件中找到其根源的,如奴隶制。奴隶主对待黑人家庭的态度,到南方谋利的北方人对黑人的剥削,以及南北战争后,重建南方中的某些错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偏见的理论也强调经济因素。正如考克斯所讲:“种族偏见是剥削阶级在公众中宣传的一种社会态度,其目的是把一些群体诬蔑为下等人,以便证明对这个群体的剥削和对其资源的掠夺是合理的。”

三、“偏见”与“歧视”的防治措施

1.加强交往、加深联系

多年来,让彼此交往,加强彼此沟通是减少群体间偏见最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拼图教室构想的出发点。阿伦森和同事们开发的拼图教室背后的想法比较简单。在拼图教室活动中,研究者需要创建团队以保证每一组中都有不同种族的学生。为了创造一个合作的气氛,则要给每组一个需要很多信息才能完成的任务。给每个团队中每个学生一部分信息,这就意味着每个团体成员不得不参与到他的团队中去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给了每个成员一块“拼板”,他们必须合作来完成拼图,由于学生们开始合作,他们渐渐地学会了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的确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如果鼓励两个群体为共同目标一起工作,会使他们因为要依靠彼此而培养相互间的信任感,从而加深相互依存的感情,减少偏见。

1945年,姆扎弗尔·谢里夫进行了如何让群体彼此和睦的研究,这是该方面最早的研究之一。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罗伯斯·卡弗州立公园组织了一次男孩野营,这些男孩在此之前都互不认识。谢里夫以相似的背景和体貌特征来细致地挑选营员,把他们随机分成两队。他让两队人相互竞争,争夺奖品。结果不久后出现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对内团结,对外攻击性很强。内部团结也证明了之前的两个设想:一是有某些共同经历的群体(比如相似的背景)比没有共同经历的更容易彼此相处融洽;二是如果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共存,他们会了解彼此更多,从而变得喜欢或至少包容对方。接着,谢里夫在营地制造了多种紧急情况,两个团体不得不一起来解决问题。最后,他发现团体间的偏见明显少了。这证明了加强交往、加深联系能减少偏见。

2.认可彼此平等

心理学家指出为了使两个群体相处和睦,两者都必须认可彼此平等的概念。而如果一个群体认为他应该处于支配地位,那么这两个群体就不可能和平共处。教派之间的斗争足以说明这一点。宗教法庭是一个企图消灭所有异教的人授权的机构,许多人由于它而遭受迫害。西班牙第一审判长托马斯将当地的犹太教徒、新教徒以及摩尔人拖到法庭上折磨他们,要求他们放弃对自己宗教的真诚,还把许多“假装转变”的人绑在树桩上活活烧死。1942年,他又将所有未转变的犹太教徒从本国驱逐出去。教派之间如此不平等,一方可以随意地践踏另一方的信仰与尊严,怎么可能做到和睦相处呢?如果依旧不平等,那么偏见与歧视会一直存在下去。如果这个时候有少数群体成员有机会处于适当的情境中,反驳其他群体对他们的负面刻板印象,偏见就有可能慢慢减少。

此外,整个社会要培育一个崇尚文明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要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反歧视文化。例如媒体必须宣传平等的和谐概念,而不能充当发泄仇恨的工具。教育上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思维方式和包容万千的宽广心态。相信随着文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歧视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并且致力于营造一个没有偏见与歧视的平等公正社会。

参考文献:

[1]布丽姬特·贾艾斯.社会心理学[M].丁建略,陈玉生,译.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郑全全.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郑雪.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丛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淑臻.偏见[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5]范·戴克.精英话语与种族歧视[M].齐月娜,陈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篇四

老麦

大家都叫他吴大,那么我入乡随俗,从个众,也这么称呼他套个近乎,尽管他根本不认识我。

我很佩服吴大的勇气,居然敢讲《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如此宏大的场面,小生我是hold不住的,而且还再三犹豫,才报名来听,但好久都不敢加入那个读书的小群,生怕露出什么马脚。就好像城管明示暗示了我两次,让我讲《大江大海》,今天我在这里索性表个态,这本书对小生来说场面也过于宏大,所以不敢讲。说得好听,是我谦卑,说得真实,实在是自知浅薄。而且,要讲此类书,须花很多时间准备,小生太忙,实在无暇顾及。

有没有觉得跑题了?看我怎么拉它回来。其实,说到时间,本来小生打算多花点时间好好写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可是近日突觉杂事太多,心中焦躁,于是力不从心。故而,小生想到了自我服务偏见,是不是因为我太在意”陌生人“的看法了呢?事实上,至多也只会有20%的人会注意到我的粗制滥造吧?好啊,这下我茅塞顿开了,既然如此,糊弄一篇也是不打紧的,于是非常抱歉,您如果看到这里,想要转台,小生虽然脸红,但也只好恭送。话说,这是不是又是自我服务偏见在作祟,导致自己可以大言不惭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文字呢?

也许是吧。然而,不管是不是,按照吴大的说法,I agreed.实际上,这也是我的说法,虽然还未到40,但是已经扎扎实实的在奔四了,而这在不惑之前,开始涉足心理学,真是印证了从物理学到神学的那条轨迹,我想,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人生大略就是这个轨迹,就算是没有达到神学的彼岸,其实在内心,我猜测(因为得知了自我服务偏见之后,不得不把”我坚信“修改成”我猜测“),也一定有神的存在。

回想年少的时候,哪怕是前年轻的时候,对心理学,我是毫无感觉的,不过我告诉自己,那是因为还没有到时间,时间到了,再去看那些东西,也许效果更好。果然,在开始奔四的过程中,一切水到渠成的,心理学走进了我的世界,就好像那些40好几接近天命的长兄都陶醉在哲学与禅学中一样。说到这里,我倒是想对吴大说一句,你那层捅不破的神学薄纸,不用着急,不用多想,只需再走些年岁,它便不捅自破。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奇妙,或者说,奇妙只是自己感知的,其实不过如此,走过了,自然也就发生了,接纳了,温柔了,安静了。尤其是当我们学悉了心理学相关书籍之后,()更能够懂得自己和他人了,而即使没有看过书,也可能会在社会这个学校中,自我修行了。

当然,这样的修行,并不代表狭义的与世无争。讲座过程中,有同学提问,大概意思是,知道这些,对我们的人生、社会有什么实际意义?我再加上一个我对她的问题的理解,会不会因此看破尘世,变得消极?我的答案是,很可能在一段时期内,确实是负面的。因为我可能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的,即便我仍然高昂着高尚的头颅,但是仍然抹不去那些现实在我脑海中留下的痕迹。于是,我们可能会迷茫、甚至迷失。但请相信,再一次引用我朋友那句名言,不惑之前,是最惑的,只要走过这段路,至少,你会agreed.所以,这之后,你尽管心里与世无争,但是你会平静的去争;这之后,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你会变得温柔,就算当时你气急败坏,义愤填膺,甚至满怀正义,你仍然会明白,不至于完全是黑暗;这之后,恰恰也是因为你了解到这些,你可能会通过一些行动去提供帮助、去避免危险,我是说,去让你的周围变得更好……总之,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积极的意义,而且,带着一丝信仰。

当然,仍旧有可能,你仍然平凡,甚至,被世界抛弃。这个时候,请不要与自己的平凡为敌,因为,再说一句我的名言,谁都不比谁更高尚,哪怕是万念俱灰,我不得不说,你会认同,从而明白,并不是完全的黑暗。

这里打断一下,说说”谁都不比谁更高尚“.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人们并没有我们以为的善良,我是说,那种比较纯粹的善良;或者说,哦,原来是是这样的;再或者,哦,原来真的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些曾经你所鞭笞的,如果你也身处其中,你会不会也变成自己所鞭笞的对象呢?你不要说,我一定不会,我猜测,好吧,本来我想说我肯定的,你大概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尚。因为并不是你所看见的就是真相,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然而我们可能看不见,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没有经历,所以,”谁都不比谁更高尚“.

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大江大海》,其中有很多我们不曾听闻的角度,和”事实“.假如,你是国军的一员,假如,你是一个日本兵,(其实,很多时候,是历史选择让你这样,你根本无权选择或是最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为国军,成为侵略者),你敢说,你会比他们都要高尚吗?当然,但是,你也不要忘了,有些时候,这也绝不是你丑恶的理由。所以,在我们没有陷入那些境地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而假如我们不幸陷入了,我们也要找到好的办法帮助自己、帮助他人,一起走出来。总之,我们不能不假思索简单的以为我们所知的就是真相,甚至因此采取不恰当的行动。

所以(果然是力不从心了,打算草草结尾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开始思考,开始实践,其实每天,你都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充满着书中所说的各种的各种,面对他们,把这些融入自己,我坚信,你会变得更加温柔,同时更加强悍。

最后,假如非要我说说MBA生涯中最好的一门课,那么,我只能忍痛选择张新安老师的那门心理学的选修课,上过那门课,吴大的这次讲座听起来,可以看得更深,想得更远。可是有没有好亏的感觉?花那么多钱,挑了这门课做第一?没办法,我们总是要长大的,而内心的成长,比技能的成长更重要。所以,我很幸运,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刚好遇到这个学科,但我想,其实是因为我们必然会幸运的,或者说,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三)

5.《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 篇五

一开始,我对心理学的创立一直存有疑问,像韦伯的最小可觉差研究、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实验都在冯特实验之前,为什么不把他们作为心理学的开创者呢?书中的观点给了我一个很让我信服的解答。书中说:“人们可以认为心理学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也即韦伯进行最小可觉差的研究之时;或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也即赫姆霍茨对神经传递的速度进行测量与费希纳进行第一次心理物理学实验之时;或开始于1868年,也即唐德斯在进行反应—时间的研究之时;甚至如罗伯特.沃森所说,它应该开始于1875年,因为在这一年,莱比锡大学批准冯特使用位于孔维德的房间以存储他的演示工具,而哈佛大学也在同年在劳伦斯大厦里辟出一个专门的房间供威廉.詹姆斯做实验之用。但大多数权威认可的则是1879年,因为这一年冯特在孔维德的房间里进行了心理学的第一次实验。并且冯特是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家,而不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生理学家、物理学家或哲学家。”

在这本书里,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弗洛伊德的谦虚,原来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很自信、很自以为是的人。书中引用了弗洛伊德曾说过的一句话:“回顾一生中所做的这些杂碎的工作,我可以说的是,我只不过做了许多个开端,也提出过许多个建议。将来有一天,它们当中有可能衍生出什么。不过,我自己无法确定衍生出的这个什么的多少。然而,我可以表达一个希望,即我打开了一条通道,沿着这条通道,我们的知识将长驱直入。”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对待自己的成就的谦虚,以及对学术的开放态度。

书中的许多精辟的论述也让我对心理学一些领域的研究主题更加明了。墨廷.亨顿把心理物理学的主题描述为:刺激的强度和受试者是否感受到刺激,或两种刺激间能否达到某种差别。把深度知觉的基本问题归为以下一个事实:我们的信息来源 —视网膜上的图像—基本上是两维的,但我们又是如何看到三维世界呢?把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概括为:遗传和环境并不是在性格之中简单地叠加,而是跟化学品生成化合物一样,重新生成一种不同于任何物品的东西,然后它再与随之而来的经验产生反应。对于心理学中具体的理论与大而综合的理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故事》说:“当心理学仍由哲学家思索时,任何理论看上去都能解释一切;而当其成为一门科学时,任何理论都无法解释一切。一个领域越是科学,人类设计无所不包的解释性的心理学理论的可能性就越小。”读完豁然开朗,之前一直很纠结的心理学中为什么没有一个像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通用的理论模型的问题也觉得没有必要了,因为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越是追求可涵盖一切的理论可能越背离其学科特性。这个观点应用在普通心理学现在的学科特点时也很发人深思,书中说: “普通心理学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人们如此吹捧追逐的‘普通’规律则根本谈不上普通,相反,它们往往表现得十分具体。”对于情绪理论,作者也有一个非常贴切并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规律的观点:“早期的理论往往被后来的实验研究所否认并抛弃;同时,新的理论不断地推出,但现实是,再后来的证据往往重新证明旧理论的有效性,而所谓的新的学说似乎又与证据不符,

因而,在心理学中,人们很少能证明某个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反之,它们看上去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当其与其它常说串在一起时,拼凑成一床虽不整洁但屡经缝补的理论时,却显得很有价值。”像这样精辟的总结在文章中到处都闪烁着光辉,读起来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总结得太恰当不过了。

6.关于幸福心理学的读后感 篇六

会计1002010202 廖珍

如果一个人突然问你什么叫幸福,我们会怎样回答?我们看一看什么叫幸福。有一个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在这个电影里面范伟饰演一个农民工,人家问他什么是幸福?他也愣了一下给出了这个回答: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一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在那里就比我幸福。这种回答有没有道理?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它就是一个比较,幸福一定意义上是我们比较出来的。

那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讲法,前几年大家都发过这样的短信,什么叫最幸福?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是最幸福。倒过来就是最不幸的,数钱数到自然醒,睡觉睡到手抽筋。而对于现在的我,我想起前不久在纠结着要买一个索尼相机,和表哥商量以后,表哥说有点小贵,我很想买,最后哥哥说,如果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就不要太在乎钱了,去买吧!

去年春节晚会,小沈阳跟赵本山演了一个小品,叫《不差钱》,里面有句话成为去年一个流行语。小沈阳说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说不对,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按照这个说法呢,他们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应该是“人活着,不差钱”,这就是幸福,这也是一个回答。

钱好像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并不是必然的相关,那么幸福跟什么有关?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什么东西都跟幸福感有关,比如高收入、高学历、婚姻、年轻美貌、甚至日照时间。在中国,什么东西跟幸福感更相关呢?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第,至爱亲朋的关怀,温暖的社会支持,这些是中国人看重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因素会让我们的幸福感流失。主要是忧愁、郁闷、焦虑、压力、畏惧、愤怒、怨恨、嫉妒等等,我们一些负面的情绪让我们良好的感觉流失了。

关于幸福感,自我的作用很重要。自我如何发挥作用?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自我其实在很多时候都在发挥作用,聚光灯效应,透明度错觉,自我参照效应,自我高估,盲目乐观等等。比如聚光灯效应是说,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可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我们小时候很难买一件新衣服,或者很难穿一件新鞋的,当我们穿了新衣服之后,就会觉得第二天到学校肯定有很多人注意到我的新衣服。美国人在康奈尔大学做了一个研究,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穿了新衣服会被别人注意到。但是经过实验,实际的结果竟然是倒过来的,只有不到20%的人注意到别人穿了新衣服。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自我的作用,每一个人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所以他倾向于认为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件事情,但是实际情况其实不一定。

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说到底,人际关系其实就是自我的关系,只不过是不同自我之间的关系,就是你一定要认识到不同的自我,你怎么样对待你的自我,就应该拿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另外一个自我,这就是人际关系的诀窍。

搞好人际关系,我觉得这六点概括得非常好:第一真诚地关心他人;第二微笑的爱人;第三牢记他人的名字;第四学会倾听他人讲话;第五迎合他人的兴趣;第六让他们感到自己重要。大家仔细看,讲来讲去讲的是什么?讲来讲去讲得还是自我,讲他人也是一个自我,我要像对待自我那样对待他人。

学习幸福心理学有什么用?它可以让我们变得积极。这是我的感悟。我们可以定义幸福,而答案在自己心里。我们还要行动,要去寻找幸福。有了精神追求,人可能就会很快乐。

快乐是可以寻找的,而且并不难。如何获得快乐?我们需要找一些积极的事情去做,做这样的事情让我们获得积极的体验和幸福的体验。中国古代有许多相关的智慧成果,比如说,告诫我们不要追求太多,不要贪婪,比如知足常乐,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发生一些改变。

7.《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 篇七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的涵义

社会管理 (Social management) 是指管理主体对客体所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 并随客体所发生的变化加以调节的信息作用。在当代社会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 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指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 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社会管理, 都是一种独立的管理活动, 因而也构成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社会管理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 人主性。管理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形式, 对社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和人的行为的管理。因此, 坚持人主原则, 做好人的工作, 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

第二, 能动性。在实现社会所面临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 为了组织和协调人们的活动, 管理主体必须对人的行为、群体活动和社会运行积极施加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管理既然是一种自觉的控制, 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第三, 科学性。在社会管理中制定和选择对人的行为、群体活动及社会运行施加积极影响的方法, 必须以认识和运行社会规律为基础, 以掌握关于管理对象的状况及其外部环境的信息为前提。

第四, 两重性。社会管理既有不反映特定的阶级内容, 普遍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方面, 又有反映特定的阶级内容, 仅适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方面。

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指的是管理主体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 通过对管理客体 (人、群体、组织等) 的心理诱导和行为激励, 从而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方法。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心理学方法的特点有:第一, 很强的针对性;第二, 广泛的适应性;第三, 相当的经济性;第四, 普遍的重要性。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主体的领导心理、管理客体中个人和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以及管理组织的心理和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愈加深入, 技术也越愈加专门化, 组织的结构日益复杂化, 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协调每个人的活动, 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 在现代的管理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 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也促使了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其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个体的个性心理, 一个是个体的心理需求, 它们都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每一时期都只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 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另一位美国学者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主要是用于企业管理中。

2、对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社会群体 (social group) 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单位。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社会群体的本质在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 即由规范、地位和角色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体系。一个群体在心理上往往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 在心理上, 群体成员间相互依存, 彼此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二, 成员之间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 并有感情上的交流。第三, 成员之间有共同遵守或约定的规则。第四, 群体中成员有一种群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 并应该对这个群体负责。群体心理不同于个体心理, 但群体心理又是由个体心理组成的, 研究群体心理应该以个体心理为基础, 进行综合研究, 既要考虑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又不能忽视个体的个性心理和个体需求。

3、对于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现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组织管理。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 所以, 研究组织心理和行为是在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领导心理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研究。组织心理相对于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有不同的特征:第一, 组织往往带有强制性特征。第二, 组织有层次性。第三, 组织协调性。第四, 组织有整合性。第五, 组织具有开放性。从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看, 组织心理和行为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 既有个体的因素, 又有群体的因素, 还有物质和环境的因素。在管理实践中, 应该以组织理论为指导, 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 以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领导心理为基础, 去分析和把握组织心理和行为。

三、小结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更多地应用于社会管理中, 以中国为例,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十年来, 在介绍与借鉴资本主义行为科学的同时, 对社会心理学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而且在管理实践中应用这种方法, 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 社会心理学方法具有普遍的重要性、广泛的适应性、简便而有效的可行性。正因为这种方法具有以上特点, 它对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水平无疑是很重要的, 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 必须认真研究掌握社会心理学方法, 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学方法在社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童星.社会管理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8.人际交往问题中的社会心理学 篇八

关键词:文化交际;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33-01

一、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心理学家胡寄南先生对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这些年来,国内的一些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对于中国当前在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有过不少颇为中肯的分析。人们在谈及这一问题时,通常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社会大环境方面。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性心理活动怎样由社会条件所引起和展开,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问题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和社会对群体和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预测、调控,帮助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和调节,以争取社会的相对和谐与进步。在今天日益频繁的人际交往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也被人们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二、人际交往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最早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 米德。他认为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角色扮演的过程,这些经历使一个人逐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等等。“角色丛”是指个体所扮演的所有角色的集合。角色的类型有: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两者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这几对角色类型是按照不同标准化分出来的,所以彼此之间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互交叉的)“角色期望”是社会各个方面对个体扮演角色提出的要求,规定他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当角色伙伴双方无法达成角色共识或个体对过多的期望难以一一应付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表现为两个方面: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前者指个体扮演的角色过多,而无法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特别是当这些角色期望彼此矛盾时,个体会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让他们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并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体现在每个人不同的角色扮演上而且着重心理上的交流,而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小而相容性大,则人际关系融洽;反之,则心理上相互排斥,人际关系恶化。任何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必然会发生与他人的交往关系,良好人际关系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等著的《社会心理学》以合群倾向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开始和起因,因而也是开始讨论社会现象的理想起点因此,当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抛弃了建立统一理论的企图,而代之以寻求所谓“中等范围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理论大多是从格式塔理论视角来研究情感的。格式塔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具有寻求关于自我、期待、偏见、情感、信念、个人所得、资源分配的一致性、适应性和平衡性的动力,认知一致时,产生积极情感体验;认知失调时出现消极情感体验。这种格式塔式的理论阐述引起了一些理论家的研究兴趣,很多理论(如情感控制理论)就是用格式塔式的传统观点对情感的本质进行解释。

四、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性格不一对人际交往有一定影响。有些人与其他人在生活中闹别扭,既不是因为思想、价值观上有分歧,也不是因为道德品质方面的毛病,只是因为性格上有差异。有的人性情沉静,可能看不惯锋芒毕露的人;有的人果断泼辣,跟优柔寡断的人可能合不来。这种看不惯和合不来,虽说只是性情不投,可也不能忽视。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能否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不仅会影响他的生活,还会影响他的事业。例如,态度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并愿意亲近之;反之,态度圆滑、狂妄会使人有危机感并疏远之。有的人在别人面前自以为是,即使有求于人也表现出一副考验别人的架势,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一个人如果愁肠满腹、忧形于色,人们会认为他过于脆弱,缺乏自立精神,只会给予怜悯与同情,而不会把他作为知交并为其分担不幸;遇到不公正对待,怒形于色,迁怒别人,人们只会认为其浅薄,缺乏内涵,连怜悯与同情也得不到,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蔑,就更谈不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对他人认知的偏差。常见的有首因效应、刻版印象、晕轮效应等。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刻版印象在印象符合客观事实或交往对象时,有助于认识人,有助于交往;反之,就会对他人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第二,对自我的认知偏差。就是没有摆正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正确位置,过低或过高地评价自己,这是不利于交往的。让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应创造一个宽松的交往环境,努力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帮助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际关系的良好沟通。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是一种无声的交谈。在人际交往中不奸诈,不虚伪,要用心来和别人交往。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人物往往是那些拥有一定特长、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他们更容易接近别人,获得友谊。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2]张翔,樊高珉.大学生人际冲突来源及其处理策略[J].青年研究,2003,(9):67~69.

9.心理学书籍初中的读后感 篇九

摘录了书本中的2个观点:

1、 阿希的从众研究: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另方面,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降低。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他也会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2、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有的社会允许小孩看到成人的性活动,目睹婴儿出生,接近临终者,从事重要的工作表现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为,做性别游戏,以及确切地知道成人做些什么事情,在这种社会里,青春期就相对没有什么区别。在有些类似我们自己的社会里,人们认为儿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避开成人的生活免除他们许多责任,从童年期到成人期的转变并不是连续的,结果就显得紧张得多。” 班杜拉写到“如果一个社会把十几岁的少年称为青少年,并且期望他们在行动表现中具有反抗精神、变化莫测、草率从事及行动粗野,如果这种形象由宣传工具反复强化,那么,这种文化对青少年的期望会迫使他们变成反抗的角色。这样,一种错误的期望就可能起着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又加强了原来那种错误的信念。”

我绝对是一个从众的人,我的判断力弱,容易跟随着自己轻信的人。老公经常说,你傻乎乎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幸好我遇人淑,没有吃大亏。

畅每天晚上要爸妈吻他,拥抱,心贴心的。由原来的强制我们去做,变成我自觉自愿去kiss他。这种美好确实难以形容,以至于老妈正在忧虑,这个黄金时代什么时候结束,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来,听到初中生吸烟、打架斗殴,贪婪的文化无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亲更烦恼,“性”,古话说,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脚。

如果你看过人性的弱点你就知道,这书是教你怎么和人相处的。该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 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变得快乐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0.《校长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 篇十

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如今,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拂袖推进,其积极性可以说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作为校长,要带领全体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实现这样的教育要求,去体现以至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这就疾苦肝很高的素质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实践表明,把一所学校办好,对校长的创造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

要使校长有很强的创造力,急需提高心下几项主要素质

1、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指为了自己的信仰、事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就是古人、前人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一种精神。校长的献身精神集中表现为做“整个的校长”,即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自己服务的学校;还表现为校长对体现自己个性的办学思想全身心地。那么首先需要高瞻远瞩,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以此作为自己探索的起点;其次要在实践中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再次要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贡献。

2、协和能力

生气勃勃的学校各项工作不是校长单枪匹马创造的,而是校长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出来的。师生中和社会各界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校长具备了相当的协和能力,就能使他们焕发出来,凝聚起来,形成无坚不摧的办学合力。另一方面,全校师生不仅是建设学校的动力,而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校长的协和能力,首先要能够凝聚起教师的聪明才智;赢得教师支持就赢得了办学活动,就能使哪怕原来很差的学校声誉拔地而起。校长赢得教育的尊重和支持,决不应该靠什么“权术”,而是靠校长崇高价格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校长的超群出众的办学思想和高瞻远瞩的办学目标吸引着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感到有奔头,从而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校长对教师的关心、体贴和宽容,能有效地解除教师生活上、精神上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校长的协和能力还表现在能充分争取到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关心,调动起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服务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也非常重要。

3、学习能力

学习,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古老”在于人类从生命开始就学观察、学说话、学走路、学做事。“全新”是说我们处在一个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科技、经济、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校长又不得不重新认识、审视、思考学习问题。

学习能力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的总和。”同时也构成了学习能力的三要素。新时代的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因为谁的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谁就能跟上时代,超过竞争对手。具体表现在:快速全面获取教育停息和知识的能力;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符合实际的有利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

校长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使校长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付出沉重的体力,更要耗费大量的心力,久而久之容易陷入紧张、焦虑之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校长身体状况不佳,会导致学校的许多工作无法及时、顺利地展开,学校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要有健康的身体,首先要强化健康意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定期到医疗部门进行身体检查,注意劳逸结合,注重日常保养,同时,科学地、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性格,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重要,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使 自己在工作中保有旺盛的精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源泉。校长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是管理者联系群众,协调校内外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在特定条件下,这种性格可以成为消除人际障碍、化解人际矛盾的必要手段。作为一校之长,无论在何时都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要善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校长要有宽容的心态,对师生员工要有爱心,面对持不同意见者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棒子打死,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意见,合理的要接受,能包容他人的个性,对人之长无嫉妒心,宽容犯过错误的人,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对反对过自己的人要宽宏大量,切忌利用自己的权力公报私仇。只有具有宽容的心态,才能把各种各样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11.《社会心理学》的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元素;统一战线

一、改革开放孕育和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此过程中,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的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十二大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十三大指出,私营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十四大指出“: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 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十六大指出“,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使新的社会阶层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2006 年11 月颁发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对新的社会阶层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大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说,我国的新社会阶层基本都脱胎于原有的“基本社会力量”即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虽然两者之间仍保持有互为渗透、密不可分的血缘联系,但是,新的社会阶层成员与原有的基本社会力量存在着若干甚至重大差别,新的社会阶层生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呈现出新的特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党必将面对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但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而新的社会阶层是人民群众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广大人员,在不同行业、以不同方式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

(一)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励下,新的社会阶层勇于开拓创新,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创立了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国家增加了税收、缓解了就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新的社会阶层所拥有的资产与生产的财富,已成为社会总资本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个体私营工业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40%左右;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额和零售总额的60%以上。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外资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

新的社会阶层又是纳税人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和地方税收的来源之一。2000 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从税收总量看,目前民营经济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60%,成为地方的主体财源。”

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自己创立的行业和开办的企业,不但成功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吸收了我国社会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分流了公有制部门的一部分富余人员。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我国所面临的人口与就业的巨大压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年2月13 日报道,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分析说,我国目前新社会阶层大约有5000 万人,加上相关从业人员,总人数约1.5 亿人。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 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并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 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他们涉及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他们不但与国内各阶层、各方面有密切接触,而且与国外组织和个人有广泛联系。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他们善于创造,勇于实践,政治参与热情很高,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他们普遍渴望社会制度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他们期望通过渐进的民主政治改革与制度建设来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新的社会阶层依法享有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党的领导下,他们通过参与选举、组织社团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管理国家事务。有数据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委员在两会上也不断产生与增加,与十届相比,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来自新的社会阶层的委员比例大大增加,广泛分布在工商联界、经济、科技、青联、侨联、福利与保障等各个界别。在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中,他们表达自己的愿望,反映自己的要求,创建自己的渠道,增添自己的色彩,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成为我国政坛上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三)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发展壮大,给社会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崭新的工作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新的社会阶层中有许多人士从事科技文化事业。在科技发展上,新社会阶层的群体中拥有一批“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有市场观念的技术人员”“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管理者”“有雄厚资本的投资者”。他们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直接参与或服务于经济生产过程,通过他们的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促进或带动了我国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他们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在文化发展上,他们通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抵制不良行为等等。新的社会阶层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展示中国科技文化的成就,汲取世界文化和科技精华,为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部分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他们致富思源,他们中的不少人,自己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积极参加“希望工程”、“光彩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由此可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无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都是一支日益壮大、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三、努力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明确党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方针和方法,增强新的社会阶层的凝聚力。

新的社会阶层既是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阶层,也是一个动态的、分散的阶层,带有明显的“社会人”和“自由人”色彩。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首先要将他们重新联系起来,改变该群体作为“社会人”的分散、无序的状态,重新纳入集中、有序、可控的组织框架。党应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统战工作方针和“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工作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引导不领导,协助不代替,支持不包办”[1]内涵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的全新组织,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

第二,加强党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引导,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积极作用。

新的社会阶层来源比较庞杂,人员素质亦参差不齐,因而他们在思想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利益要求、政治愿望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部分人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对新的社会阶层应积极教育引导他们按照“建设者”的政治定位、经济定位和社会定位要求自己,把所经营的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诚信结合起来,带动这个群体爱国、敬业、守法,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五期统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 2).

[2]姚海霞,李桂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8(, 4).

12.论社会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的意义 篇十二

一、自我概念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自我概念又称自我意向, 是个体对于“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 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它建立在人们对自身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反应评价, 从而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观察而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通过从外界环境获取有利信息, 来促进和发展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实际的自我概念, 指我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理想的自我概念, 指我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实际的社会自我概念, 指我感到别人是如何现实的看待自己;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 指我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期待的自我概念, 指我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概念作为影响个人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 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所购买的商品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是所购买的商品具有象征性:帮助我取得了我想拥有的身份, 帮助我缩短了现在的我和我想成为的我之间的鸿沟, 是我身份的中心, 是现实自我的一部分, 使我获得了一些自我认同。如“夏奈尔”品牌, 上世纪20年代, 时装界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可可·夏奈尔, 她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时装和香水。1923年, 她推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香水——“夏奈尔5号”。夏奈尔品牌所象征的文化征服了全世界, 拥有“夏奈尔”成为女人一生的美丽“梦想”, 夏奈尔的名字和“夏奈尔”品牌成为优雅、高贵、时尚的代名词。二是成为象征性的商品具有使用可见性, 具有禀赋差异性, 具有拟人化特质。如“露华浓”品牌, 露华浓出售香水的时候, 它出售的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它同时也在出售香水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自我表现和别具一格;成就, 成功和地位;温柔, 浪漫, 激情和幻想;回忆, 希望和梦想。因此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对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二、社会文化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看,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 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 这种相似形使得每一个人能稳定地处于整个文化形态之中。从其中不同的人群来看, 社会文化又表现出内在的多样性。消费者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因此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研究文化相似形与文化多样性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文化相似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世代累积而形成的, 对人的心理和价值观有很强的规定性, 一直影响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伦理道德, 直到今天, 中国社会的关系仍然建立在亲缘、礼仪、友情、诚信等文化情感的联系上。现在许多广告很注重这方面的诉求, 如“苏泊尔橱具”电视广告:场景一, 酒宴上, 儿子在忙于应酬;场景二, 家中厨房里, 母亲在忙碌地烹调;场景三, 家中餐桌上, 母亲看到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画外音:“这世上有一个人永远记得你最爱吃什么, 为你尝遍了酸甜苦辣, 你狼吞虎咽的样子就是她最大的满足。爱是天下最美的味道。”整个广告不具一字产品性能、用途的说明, 而是紧扣一个“爱”字, 将母子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而打动消费者的心。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其文化的相似性, 但也存在着各种亚文化, 如地域差异、族群差异、年龄差异等导致文化的差异, 从而构成了内部的文化多样性。消费者由于年龄的不同, 职业的不同, 出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移动通讯”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就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的:“全球通”针对的是商务人士, “神州行”针对的是中年人, “动感地带”针对的是青年人。“神州行”的形象代言人是葛优, 他的形象家喻户晓, 尤其受到中年人喜爱;“动感地带”的形象代言人是周杰伦, 他是年轻人的偶像, 深受时尚青年的追捧。“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将志得意满的商务人士、脚踏实地的中年人、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区隔开来, 针对其文化特征进行广告诉求,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群体心理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群体是指彼此认同, 有相同的目标, 相互依赖的一群人。群体的特征是: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 以及群体的界限;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上和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消费者分属于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消费者都有着各自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 有了归属感, 消费者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 进行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而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 就形成了群体的认同感。广告策划者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 首先对商品进行市场定位, 然后在进行广告策划。如网络广告的投放, 目前有搜索、门户、社区、博客四类最大的网站, 其中社区网站的比例相当高, 社区网站的优势就是互动性高, 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正成为社区网站的主人。社区网站的受众不以收入、阶层、地域等为区分, 而是基本以爱好、兴趣、个性化需求等作为区分, 这对于广告策划者来说, 是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的, 因为这些社区网站用户都是引领时尚的, 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先锋一族, 最容易形成潮流带动和用户互传的营销效果。但是, 这一群体固有的特点, 及其在网站上的密集分布性, 广告策划者在传统媒体甚至门户网站所采用的广告形式, 很可能是社区网站用户所排斥的。

此外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对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人们之所以从众有两个主要理由: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 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从众的心理, 广告策划者应分析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广告策划。

如规范影响,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向社会某一阶层或群体靠拢, 希望被此阶层或群体接纳, 因此在消费上也以此类人群的消费为准则, 如房产广告, 除户型、面积、地理位置外, 更强调环境、文化、品位、小资生活的浪漫、上流社会的尊贵等, 以引起消费者的趋同购买。再如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品的广告, 以新潮时尚个性为诉求, 让他们有不为之则不入流的感觉。

再如信息影响, 在两种情况下信息源的可信赖程度对消费者影响较大:一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所知不多时, 他们会信赖这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二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不想花心思去判断或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判断时, 他们希望有一个公正、客观的人给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名人广告可起到较好的推荐作用, 用名人做广告代言人, 可借助这些人较高的社会声望来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因为这些人做广告是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的。消费者认为, 出于对自己社会形象的珍视, 这些人不会做虚假宣传。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 研究社会心理学,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对于广告策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 如何影响他人, 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研究社会心理学,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对于广告策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我概念,社会文化,群体心理,广告策划

参考文献

[1] (美)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第八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 篇十三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1

01

前景

开篇,米尔斯先论述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制度的、非制度的困扰: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所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邻里的具体背景的制约;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人们之所以对于生活中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困扰感到焦虑茫然,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个人生活进程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构性变迁联系在一起。

由此,米尔斯说:“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际遇”。这让我想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我们在社会研究中,要回到某一行为发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想问题,了解行为发生的历史背景,而不是借着今人的眼光去看过去的问题,也不能拿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米尔斯认为,社会研究中,除了要关注具体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外,还应该注重人本身与人性。他认为人类面临的困扰产生于个体的性格之中,产生于他与别人的直接联系之中,这些困扰与他所直接了解的有限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也与他自身有关。

因此,米尔斯说,在社会研究中,“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不同时了解这两者,就无法了解其中之一。”而米尔斯所认为的拥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学者,恰恰是能够关注到:社会结构、社会历史、人本身这三类问题的人。

而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之所以是当务之急,就在于米尔斯所看到的当时社会上、社会科学界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劳动生产中日渐异化(像乔治·奥威尔《1984》中谈到的人那样,被机器和僵化的制度操纵)、信息爆炸泛滥、政治界权力关系错综复杂。在学术界,学者研究内容受科层制影响(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师生评定指标)、价值中立不受重视(有特定的政治立场)、学术研究被标签化(课程教学侧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是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文科教育不开放)。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02

宏大理论

这一章作者对流行于美国社会研究界中的一种理论方法:宏大理论进行了批判。我认为这章很有意思的是米尔斯用四段文字转述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而且每次转述之后还不忘讽刺帕森斯几句。不过看到米尔斯在“怼”帕森斯时,我觉得挺大快人心!因为我们平时看到一些学术著作时也是很痛苦,明明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一个观点了,但作者还是要用大篇幅我们看不懂的文字词语来论述这一句话,感觉自己好不容易懂了作者说什么,但接着看下去就又被绕晕了。我想如果其他的社会学学术著作也都被米尔斯以几段文字转述出来,那我们在读这些书的时候肯定会省不少劲儿。而这也就是米尔斯提出的“宏大理论家”的一个缺陷:玩弄语义暧昧的术语,常常围绕着几套复合的事实,阅读时必须了解、控制其隐含的意义并予以明确。

除此之外,宏大理论还有其他两个缺陷:一、思考层次过于一般化,宏大理论无法落实到现实情景的观察和处理中去;二、错误地构想了价值取向的规范性结构,也就是帕森斯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人们“困”在其中,也必须接受一定的“社会化”教育,使之成为社会化的人。我觉得帕森斯夸大了制度和规范的作用,也忽视了社会是动态的,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发展,想用一套“万能理论(制度)”来总揽社会古今之变,是不可取的。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2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阐述的问题深刻,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安和冷漠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有关价值和威胁等问题还提不到日程上来,更不必说什么明显的社会科学问题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就不同了:“价值既不是普遍公认的价值,又不是普遍被感到受威胁的。许多个人的不安状态无以明确表达,许多公众的不适状态不再成为社会问题?不安状态和冷漠状态正是我们时代的根本特征。”

当今“人的首要危险”就在于当代社会本身难以驾驭的力量,同时伴随的是造成异化的生产方式,政治统治的控制技巧,国家之间的无政府状态——一句话,人的“本性”以及人的生活条件和目的所发生的普遍性的转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米尔斯指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历史理论,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混淆;二是倾向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的系统性理论;第三个倾向是对当代社会问题和问题的经验研究。

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他的思考方式。如:

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研究,其过程必须是从事件和历史以及这两者在社会中相互交错等问题出发,而最后又回到这些问题中去。1、一个特定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其中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们又如何相互关联?该社会的结构和其他社会的类型有何不同?该社会结构中的每个特性对于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变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该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处于何等地位?它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在人类整体的发展中占有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我们所考察的每个特征都联系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历史,又如何被历史所影响的?而该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其他时期有何不同?创造历史的根本方式有哪些? 3、该社会和该历史时期中哪类人占了上风?哪类人将占上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挑选和组成的,是如何得以解决或受到压迫的,又怎样变得敏锐或变得迟钝的?观察该社会、该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和性格可以揭示出哪种类型的“人性”?所考察的社会中每一个特征有怎样的“人性”涵义?

其中的思考层次性多么清晰,逻辑明确,值得借鉴。

“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以我的`理解,米尔斯认为个人必须了解历史,从而理解社会和处于社会之中的自我,并通过这种了解来决定什么才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了这种理解,个人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中,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生活。通过这种参与,他就可以解决“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从而解决“坏境中的个人困惑”。按照米尔斯的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是都必然要去参与,社会也需要

这种参与,如果孤立于社会,某种程度上说就远离了真我。

“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再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没有这种理解,人们就无法理解自己,也无法认清他们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提供一种洞察力,使人们得以看清影响的社会的种种无形的力量,以及它们使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个体。

“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入手,来处理这个问题。它使人们认识到“坏境中的个人困惑”可能来源于社会的不正常工作,也让人们看到了与自己有着同样“困扰”的人时,这时候就会形成“困惑”还是“论题”的博弈。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社会给予了个人去解决困惑的机会。即使没有改变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来,无法消除困惑,人们由此了解的社会“价值”,从而改变个人“价值”。或者,个人与社会“价值”都因之变化。在米尔斯看来,这种“参与”必要而又积极。“相比较于个人,社会是一独立存在的实体。社会优先于个人,个人的一切都是源于社会,并且在这个实体性的社会中才能表达,才是有意义,有效的。”、“真正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变迁的是结构层次或社会集体层次的现象”。

米尔斯从社会研究同时具有“学术性”与“政治性”双重性出发,分别对“形形色色的实用性”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他认为“研究价值的实用性”无法保证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可能会因偏颇将社会引向未知;“自由主义的实用性”由于其分散的关注点、过分强调“事实调查”、推崇混乱的多元主义使其无法全面地观察社会;“保守主义的实用性”直接为“科层组织”所利用。逐渐的,随着“科层制”现象的进一步发展,“组织化”、“程序化”进一步压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质。拥有第五章中“科层制气质“的组织沦为了意识形态的工具。而第六章“科学哲学”中,作者认为社会研究不因改被“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模式”所限定,提倡:“一流的社会分析家会避免僵化的程序;在著作中他尽力发展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个人感觉作者在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搭建一条从“批判”到“构建”的桥梁,米尔斯给出了“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论理性和自由”、“论政治”四个尺度来使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保持人类的多样性,维护个人、民族、文化的自然多样化;关注历史,具有时代变迁的宽阔视野的同时要能纵深地看问题;不沉迷于小的情境研究,关注将各种情境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力求理性得以以民主方式在自由社会中与人类事务相关。其中最核心的我认为是第九章的内容,米尔斯倾向于坚持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将理性和自由一同来处理,把理性的运用视作得到自由的方式,也是其前提。当然,米尔斯即使意识到自己会被限制在理性与自由的追求的框框之中,但是要知道一个学者“一旦接受了理性和自由的价值,确定自由的局限以及理性在历史中扮演角色的局限性就成为任何社会科学家首要的职责。”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3

米尔斯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六章,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

第一种偏向:

宏大理论。作者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转述社会系统的主要内容,以示证明其语言长篇大论的晦涩和难懂。作者认为这只是对概念的组合和分解。由此作者提问?宏大理论是混乱不堪的繁文冗词还是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答案是:有价值的东西有,不过埋藏得很深,不过总是说了点东西。因为问题变成:当宏观理论中排除所有妨碍理解其意义的东西,能够看到可以理解的内容之后,那么,它说了什么呢? 我们不敢妄下结论和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宏大理论中发现一些让我们有点迷惑的问题: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迷惑二:是什么东西把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呢?答案不止一个,那是因为各种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程度和类型有深刻的差异。实际上,根据不同整合方式我们可以构想出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而在帕森斯的理论中,过分强调共享价值的单一效果,缺乏系统系的经验研究,当我们把这种宏观理论放在历史的真实上,会发现该理论的概念是多么无关痛痒。

不过,总而言之,不存在什么能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的体系,对于古老的颇为恼人的社会秩序问题,其答案也并非只有一个。

第二种偏向:

抽象的经验研究。抽象的经验研究是对方法论的抑制。研究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在阐述、解答问题的武断认识中,仅仅局限于程序式的研究步骤中。就其研究结果而言,经常堆积成繁多而琐雪的细节上,却对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足够关注;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忽略了任何值得研究和确信的东西,除了形式,什么都没有。简单说,抽象经验主义者们所做的,就是将他们目前所假定的那种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式的教条主义方法)奉为唯一的科学方法。而这种方法严格限定了人们所选择研究的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式,简言之,方法论似乎决定了问题。他们仅仅基于对方法的运用,而不考虑其问题、内容和领域。或许我们可以说,由于此类研究花费昂贵,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在研究时常常考虑提供经费利益集团所关心的问题,这些利益集团的问题是分散且大量的。对此类研究的简单相加的总和,绝不可能达成对于国家的阶级结构、地位和权力的完整认识。就学术而言,这些流派代表了古典社会科学的退却。他们退却的手段是对方法和理论进行过渡渲染:而其主要原因则是它们与实质性问题没有紧密联系。假如真的只存在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高高在上,并肩站立,那我们的情况真的是糟透了:就其实践而言,由于宏大理论表现的形式的、含糊的蒙昧主义,以及抽象经验主义所表现的形式的、空洞的精巧,使得人们确信,对于人类和社会,我们还知之甚少。

第三种偏向:

形形色色的适用主义。社会科学中的混乱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学术性的。要评判社会科学各种学派中的问题与方法,我们必须先确认各种政治价值和学术论题,因为只有知道它是谁的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把问题陈述清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不能从自己信仰的东西里推导出应该如何行动。现在不管社会科学家自己是否真得愿意,或是真得知道什么结果,投身社会研究并出版成果的人要合符道德的行动,并且一般地也要涉及政治。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社会科学家随波逐流,没有对自己的处境做出判断。其实这种选择不会让人太人心烦意乱,因为大多数研究着都是为大公司、大集团利益直接服务。研究也就同样被科学家和其他人以意识形态的方式运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研社会科学不必然与科层常规和意识形态林提有关,这种相关包含在社会科学的多样化和混乱之中。我们必须搞明白政治意义是什么? 政治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形形色色的适用主义。一种是自由主义的适用性,由于美国社会中经常出现分散的研究,对于事实调查的癖好,以及与此相伴的对多元主义含混的因果关系的信仰。导致这些社会科学家经常与具有权威的部分或组织相处在一起,在这个时候研究者往往被利益集团掌握,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掩盖事实的评判,更像是一种政治宣传,希望每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另一种是自由主义的新适用性。保守的适用性或是叫旧的适用性,更多是一种政治宣传口号;而新的适用性是指为在经济、政治、军事越来越占支配地位的组织的大制度目标而服务。自由主义更成为一种福利国家对社会服务的行政管理,人们在现代工业中的工作是在等级制度下完成,生活节奏和常态是用理性与非理性,高效与低效来形容,很多人更像是马克思所说的“被异化”的人或是韦伯所说的在“铁笼里”的人。然而,这些利益组织和团体却正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化的理由。同样的是,美国的学术职业不能使人满足于学术生活,这一职业的声望一直未能与所付出的经济上牺牲相适配;学者们的生活往往一团糟,而许多学者的不满足由于发现远不如自己聪明的人却在别的领域获得声望和权力而加剧。所有这些意味着,美国学者的处境允许他们采用新的实用性,而不需要意识形态的转换,也不必有政治上的罪责感。

第四种偏向:

科层制气质。米尔斯说,抽象经验主义的技术方法及其科层式的运用,目前一般是结为一体的。并且将会造成一种科层制社会科学的发展。科层制社会科学的宣传力度相当程度上声称在哲学上它是科学的方法;它能够吸引大批人的眼球在与它培训人比较容易,并提供给他们前程光明的工作。科层制的政治含义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军事基地、公司、广告中介机构和政府的行政部门。其实看上很简单,由于社会科学不是独立自主的,就不可能成为对公众负责的行业。由于研究手段更浩大,费用更高,它们将遭到剥夺。因此只有社会科学家以集体性方式对这些研究手段实行全面监控时,这种风格的社会科学才会真正实现自主。如果社会科学家的个人研究依赖于科层制组织,他会丧失其个人自主性。如果社会科学包含科层式的研究,它会丧失其社会和政治自主性。如今抽象经验主义已经为科层组织所用,尽管它自然有其明确的意识形态意义,这些意义有时也被作为意识形态。如果抽象经验主义和宏大理论———共享一种学术上的双方垄断甚或成为支配性的研究风格,他们将对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景构成巨大的威胁,对理性在人类事务中扮演的角色的政治前景构成巨大威胁。

第五种偏向:

科学哲学。作者对于理论与方法宏观模式进行严厉的批判,一个研究者若是为方法和理论所控制,则无法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不能竭力洞察其事。米尔斯认为,每个人在研究时,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方法论,而不是通常从某种自然科学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式这种小把戏和其他类似的规则,更容易导致科学不可知论而非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社会科学者不应该采用科学方法的教条模型,来富有成效地累积和发展他们的科学。因而,对问题的阐述应该包括对一系列公众论题和私人困扰的明确关注;并且这些阐述应该开启对环境与社会结构间因果联系的探求。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4

初读《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社会学的名著,“不明白,混乱,沉闷,”充斥着我的脑海,慢慢开始品读一回,我又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读完以后,我感叹作者的内容翔实,思路清晰,临界深度。虽然我对于这些例证的研究相当不足,不过其中的关键、哲学的见解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的多样性。我很佩服作者用延伸的思维观察到了人类主体的多样性,不同学科,不同重点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

由于我的职业也涉及到教育,所以对于治学我也很敏感。米尔斯的总结简易而独特,他列举了的七种方式刺激社会学想像力的方法堪称经典,也同时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当然对于文章我也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凭什么就断定我们的时代是焦虑和冷漠的?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人偶尔的心情?作者也没有给出一个基础描述,这样的写作容易引发读者尖锐的批评,我觉得这是一点作者不够高明的地方。

不过,细微的瑕疵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够单纯因为一点瑕疵全盘否定《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意义。《社会学的想象力》之中还是有很大内容,我们还需要慢慢揣摩,我希望更多的读者欣赏这部作品。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5

整本书读下来,我的感受是晦涩难懂,一时间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把这样一部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书作为入门书籍,难道他们没考虑到社会学初学者或者是社会学知识匮乏的人的感受吗?难道他们没考虑过这样做会沉重打击社会学初学者吗?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怀疑的态度读这本书的,这样的态度使我慢慢理解这本书被作为社会学入门书籍的原因,也使我逐渐加深对社会学的认识。

难归难,但安静地读下去也不至于什么都获得不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三点心得: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含义及其运用,对本书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把握以及本书的现实意义。以下作简单阐述:

书籍简介与含义

这本书由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撰写,被视为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自1959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社会学教学中备受推崇的入门经典。在这部书中,米尔斯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在社会阶层的研究经验对美国社会界的成果和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进行了批判,并以此强调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定义,作者在第一章伊始就做出了解释:它“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又会遭遇什么。”对于这一含义,我是这么理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思维方法、思考的方式,它要求我们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大角度来看待问题,既要能够将自己的生活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相联系,又要能把握人与社会、人生与历史、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我们要有站在宏观立场看待问题的思维。我一度将它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而且它也确然与之雷同,即,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仔细想想,社会学的想象力竟然还蕴含着哲学的味道!

至于它的运用,米尔斯在书中也有所涉及,“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把握人生,也把握这两者在社会当中的关联。”“借助社会学的想象力,人们现在可以期望把握世事进展,理解自身遭遇,并视之为人生与历史在社会中的相互交织的细小节点。”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确,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运用有助于个人更理性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思考问题,使个人更有能力透过纷繁多样的情景捕捉到社会结构中的复杂观念。

对本书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把握

本书结构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经典套路解读。本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是什么”部分,那么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论述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除此之外,作者还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第二部分,也就是“为什么”部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将要重点论述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重要性。第七章至第十章是第三部分,也就是“怎么做”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怎样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怎样研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其实按照我的构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完全就是多余的。从本书书名来看,我想大多数人的写作思路应该是,对社会学的想象力解释一番即可,再不济举例说明就是了。但是我们完全没想到,作者其实是在借助解释社会学的想象力对当时美国社会学界流行的几大趋势进行批判进而对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做蓝图规划。不得不说,作者的格局很大,非一般人可比。

米尔斯以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主要成果为全书讨论的主题,也就是第二部分,作者对当时美国流行的五种趋势的批判,即作者所说的“久而成习的偏向”。这五种偏向分别是: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各种实用取向、科层制气质和各种科学哲学。下面简要说明作者对以上五种趋势的批判观点:

第一,宏大理论。“所谓‘宏大理论’,也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组合与拆解”,它“究竟只是一堆胡乱堆砌的繁文冗词,还是究竟有些深意蕴藏其间?我的答案是:确实有些干货,虽然埋藏很深,但毕竟不乏洞见。”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宏大理论的批判:对问题的分析停留在概念层面,既有以概念解释概念,理论晦涩难懂之嫌,又有以静止的观点看待社会的问题,缺乏历史观的思维,看不到社会变迁。

第二,抽象经验主义。“他们研究了抽象经验主义的问题,但对于那些问题和回答的陈述都只是囿于任意武断的认识论中那些奇怪的自行强加的限制。”“作为一门学派,它是新的;作为一种方法,它的确有待时日检验;而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它现在还在逐步扩散到更全面的‘问题领域’。”作者批判这种趋势脱离实际,忽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而对以往的研究结果做机械堆积、增加,缺乏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各种实用取向。说实话,这一章看的是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只是作者感觉在批判:当时部分学者急于求成、贪图利益而不追求科学真谛的浮躁风气。

第四,科层制气质。“从事应用型社会研究的社会学家通常不会以‘公众’作为自己的受众。”“要界定什么是‘好的研究’,就是看它如何契合于特定的流派,因此学术上的成功往往有赖于主动接受占据支配地位的流派的信条。”这种趋势具有迎合逢迎的官僚作风,其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往往对政治迎合,丧失了自主性。

第五,各种科学哲学。“任何对于某个问题的充分解答,都将包含寻找战略干预点,即寻找据此维持或改变结构的杠杆,并对那些有能力干预却没有这么做的人做出评估。”作者批判这种趋势采用科学办法的教条模型而失去了研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阻碍了社会学的发展。

这五种趋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脱离了社会学研究的本真——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服务社会。它们或脱离实际,或缺乏方法论,或被其他事物束缚,总之它们已经无法真正完整地完成社会学研究的任务。作者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出手批判以指明社会学的发展道路。

本书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本书的现实意义,我想就是它对于我国社会和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米尔斯明确表示“社会科学将日渐成为我们这个文化时代的共同尺度,而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将日益成为我们最需要的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为社会学提供思维方法,也可为其他社会科学借鉴、应用,从而为其它社会学科学提供新的方法指导,推动它们的发展。

对于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美国社会学的发展问题我不敢妄言它们在中国也存在,但从中美社会学发展历史来看,相同或者是类似的问题必然会在中国发生甚或已经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开放范围,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范围,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必然会出现以往没有出现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如何做出处理措施。我想社会学的想象力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虽然它无法提供确切的、具体的解决方法,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帮助解决问题的类似的案例。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6

“他是激进传统的激进纠偏者,是对社会学课程满腹牢骚的社会学家,是屡屡质疑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是既倡导个体手艺也呼吁民众行动的辩护士,是深怀绝望的乐观主义者,是充满干劲的悲观主义者。”吉特林的这段话或许是对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很好刻画。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米尔斯短暂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中,或许《社会学的想象力》最为人了解。

半个多世纪以来,米尔斯的这本《社会学的想象力》名声在外,甚至成为一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入门必读书目,但或许正如本书中文新版译者李康老师所说,“它不是面向大一新生,而是面向所有打算回顾一下自己或长或短、有深有浅、间喜间悲的社会学生涯的学人。”因此,“它不是人云亦云者所荐由零开始的入门教程,也不是半通不通者所见一切归零的解构檄文,而是将悟未悟者所鉴重整积累的反思读物。与其说它能教给你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不如说它更能提醒你什么不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如果只是将其理解为米尔斯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批判和反叛,或者认为他通过此书“确立”了一种独特社会学方法论,或许都是对本书的误读。这本书讲的更多的是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与我们自身,这也是社会学的经典理论预设——无论它被称为结构与行动还是个人与社会。

米尔斯敏锐的观察到学术与政治间的复杂关系。哈贝马斯曾整理出来三套关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模型,即决断论、科技行政及实践论。决断论模式以政治领袖和官僚之间的截然分工为基础。具有强烈意志、有能力自行采取立场的领袖,善用具备了事实信息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官僚之服务,至于公民,只能对在技术上正确地执行了的领袖之主观决定表示赞同。而在科技行政的模型里,非理性的决定乃是多余的。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会自行成形,并受技术可行性的支配,却对技术可行性本身没有置喙余地,政治领导于是变成了行政管理,政治参与甚至说不上是由民意来直接表达赞同,而是完全沦为接受技术上的必要。至于实践论的模型,既不怀疑就技术与实践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探讨的可能性,同时,进行讨论的公共领域也未消失,学术与公众意见之间进行持续的沟通,成为了一种公认的必要,进而促成政治的公共领域的组成,在这样的公共领域中,技术性的知识与方法可以和依附于传统的自我意识产生开通的互动。读后感·实践的问题可以转变成学术的问题,而这些学术的问题一旦获得厘清,又可以用学术信息的形式,回馈给具备了解能力的公共领域。在这种意义上,米尔斯的看法或可归入第三种模型。

作为韦伯著作的英文翻译者,米尔斯的这本书中时现韦伯思想的痕迹。韦伯指出“理性化与合理化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他的生存状况有更多一般性的了解”,米尔斯同样认为现在“创造历史的进程超出了人们根据所珍视的价值调试自身的能力”,人们无法看清自己面临的处境,深处一个“焦虑与漠然”的时代,或者说是所谓的“大众社会”,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心智的品质,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分析个人所处时代的生活历程,历史以及二者的交织,理解并把握自己的境况。

而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由过去的历史塑造,那么在理解我们面临的“公共议题”时就不能忽视历史分析,借由“社会学的想象力”,即“将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结合起来,在结构和个人、历史与传记、宏观与微观之间穿梭”,透过对历史结构中权力的分析,跳出工具理性造就的“铁笼”,重拾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价值。而作为一名社会研究者,在个人生命体验与学术生活的激荡之中,反思作为一名学者的定位与志业,向人们指出那些想当然的思维危险。换言之,用米尔斯在《治学之道》文末的话来说,就是“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后感】相关文章:

1.《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心得感悟范文

2.读后感:卢勤文集读后感

3.《活着》读后感700字读后感

4.读后感:几米的书读后感

5.读后感:我の读后感

6.《慢养读后感》读后感

7.《乌塔》读后感读后感

8.《程门立雪》读后感及怎样写读后感

上一篇:装饰公司业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说明文:可爱的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