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2024-07-30

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13篇)

1.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一

4月16日晚,市局在二楼会议厅召开全市邮政宣传工作会议。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邮政宣传工作会议及全市邮政工作会议精神,客观总结了2008年全市邮政宣传工作,全面部署了2009年全市邮政宣传工作任务。市局局长、党委书记万时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局副局长、工会主席黄世华作了题为《构建“大宣传”格局,提升全市邮政宣传工作整体效能》的工作报告,市局综合部负责人程侃就《景德镇邮政宣传网络和队伍建设方案》等专题材料进行了宣讲。邮储银行景德镇分行行长冯建安主持会议,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总经理胡后远出席会议。县局中层以上干部,市局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综合客户经理,邮储银行、速递物流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及各单位宣传报道员参加了会议。

2008年,全市邮政宣传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邮政发展与改革的大局,按照“大视野、大平台、大手笔”的理念,开始着力构建全市邮政“大宣传”格局,在宣传工作理念、模式、思路、内容、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基础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全市邮政宣传工作的整体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全市邮政在《中国邮政报》、《江西邮政报》、《信息日报》、《江西网》、《景德镇日报》等行业内外主流媒体报刊上稿近百篇。其中,在中国邮政报一个整版6000多字刊登了我局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及营销体系建设评论,体现出了大宣传格局要义中的大手笔。编发《瓷都邮政》

32期,《信息参考》7期。瓷邮经纬网站正式上线,发布各类新闻50多篇(条)。市局荣获2008江西省邮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评比三等奖,程侃荣获2008江西省邮政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评比三等奖。

黄世华副局长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市邮政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系统推进“大宣传”格局的建立、完善与运行为抓手,按照“围绕大局、不断创新,整合资源、统筹策划,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市邮政发展与改革的大局,把新闻宣传、形象宣传、业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四位一体”有效组合起来,形成总体合力,提高宣传工作的整体效能。我市邮政“大宣传”的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二年出成绩,三年大提升。为此,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完善“大宣传”格局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强化对各级领导,特别是县局、科室机关层面“大宣传”理念的灌输,按照“大宣传”工作模式的要求,提高综合组织策划宣传活动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全市邮政宣传工作沟通协调、检查指导、考评考核机制;二是以发展与改革为中心,富有成效地组织开展宣传工作,全方位推进新闻与形象宣传,立体型实施邮政业务宣传,多样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宣传;三是以提高整体效能为着力点,推动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形势下做好宣传工作的新路子,抓住全市邮政发展的重点、亮点和关键点,创新方法和手段,拓展载体、渠道和平台,扩大宣传

声势,提升宣传效能。四是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提高宣传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办法措施与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宣传网络建设、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大宣传”格局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推动我市邮政宣传工作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万时高局长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邮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大宣传”格局和有效发挥邮政宣传工作作用的重要性;二是要树立全局观念,着力整合资源、提高整体效能,完善“大宣传”格局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三是要树立“大网络”观念,完善网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全省邮政宣传工作综合能力。

2.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二

1.1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吉林省敦化市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目前各类拖拉机保有量已达22 366台, 各类联合收割机345台, 水稻插秧机289台, 配套农具4 004台 (套) 。从近几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看, 敦化市农机服务领域与范围不断拓宽, 已从以往常规作物的整地、播种、插秧、植保和收获等作业, 延伸至农产品加工、特产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领域, 农机安全生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敦化市属山区、半山区, 部分地区道路交通条件差, 农民个人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导致敦化市一部分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违章参与农村道路营运现象屡禁不止, 存在安全隐患, 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农机安全监管形势

(1) 农机安全监管范围有所拓展。我国农机化事业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新起点。200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中强调,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提出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一重大决策必然对农机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把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并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5年来, 敦化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农机安全监管领域将会得到拓展。

(2)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家及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引导, 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极大地提高了机具规模和机具配套比, 进一步激励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将具备越来越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农机安全监管的层面和范围也将逐步延伸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农机行业的全方位中去。

但目前, 敦化市安全形势不乐观。一是敦化市无籍拖拉机占29%, 安全隐患大。二是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条件较差, 执法力度不够。特别是工作在乡镇一线的农机监理人员工作条件差、待遇不高, 缺少执法用车以及执法力度不够等, 影响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 成效

(1) 理顺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机监理工作领导。敦化市农机局为一级局建制, 全市16个乡镇农机站人财物均由主管局管理, 农机安全监理业务则由市农机监理站具体指导, 实施条块结合, 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2) 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每年, 敦化市农机监理站都印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致全市广大农机驾驶员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上万份, 制作农机法规宣传条幅、农机事故图片警示板和农机法规宣传光碟等数十套, 利用法规培训、路检路查以及乡镇集市等时机进行散发、悬挂和播放, 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和刊物等媒体广泛开展农机法律法规宣教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提高了广大农机驾驶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农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 落实安全措施, 有效遏制农机事故发生。在敦化市农机局的支持下, 争取了市政府资金10万元, 制作拖拉机夜行反光标志11 900副, 由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农机站免费为市内302、201国道沿线74个村屯拖拉机安装了夜间行车反光标志。争取了乡镇政府支持, 在敦化市国道与乡道交叉路口处, 设置多处减速带。平安农机创建、农机百日安全竞赛等农机专项治理活动效果明显,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目前, 敦化市有“平安农机”乡镇5个、“平安农机”村50个和“平安农机”农机户1 316户。

(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与服务水平。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教育,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和岗位练兵等学习、培训, 培养人才, 锻炼队伍, 努力提高农机监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初步建立了一支思想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干和爱岗敬业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

3 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农业安全生产为保障, 以服务现代农业为目标, 不断规范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 本着依法行政、公正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 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监理监督、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此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1)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队伍规范化建设。稳定农机安全监理机构, 理顺上下隶属关系, 按照岗位设置配齐配全农机监理人员, 保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人员, 特别是一线监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2) 加快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 改善执法环境。要确保农机安全监理有法可依, 解决农机监理行政执法部分法律滞后问题,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履职。

(3) 加强与安监、交警和交通等部门的联系,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 合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定期向交警部门通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检验和农机驾驶 (操作) 人员培训及农机驾驶证审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多采取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方式, 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力度。定期向交警部门了解农机事故情况。要利用各种形式, 积极参与、学习交警部门的岗位培训和练兵, 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 规范执法行为, 严肃农机安全监理风纪。

4 结语

3.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三

一是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牵头,召开了妇联、团委、司法、民政等部门及居委会和村委会关工委主任会议。传达贯彻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贺应智的讲话精神,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承担其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责任。基础关工委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继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安排报告会,在汝宁四小连续组织了五百多人参加的两场报告会,聆听了县报告团李道义教授所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县公安局刘主任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报告。教育學生爱国、守法、诚实、友善,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报告会后,学校组织了讨论会,同学们还写出了心得体会。

三是筹建留守儿童之家。按照县关工委会议安排,加强社区关工委工作,汝宁街道关工委在康宁社区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腾出两间办公用房,建立了康宁社区妇女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现代网络,通过视频让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见面交流,加强情感和信息沟通。在此基础上,争取社会支持,购置学习用品和玩具,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

四是法制进校园。街道司法所组织人员去学校上法制课,每月不少于一次,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同时,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五是继续办好家长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少年儿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认真贯彻落实讲话 篇四

SRC-18792007年06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交通财务工作座谈会,是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交通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家都比较了解,这里就不再学习和传达。按照会议的议程安排,今天上午,由我负责传达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并介绍部财务司今年交通财务的重点工作。

一、2007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二、2007年交通财务工作重点

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作了题为“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服务”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交通财务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现阶段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资金总量不足,因此,“筹资、理财、服务”仍是交通财务今年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三个服务”、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八项重点工作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五个方面下功夫,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一)在强化服务意识方面。

重点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基层服务的自觉性,并注意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和协调工作力度,为交通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二)在增强服务能力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对交通行业财会工作的管理,加大交通财会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使交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部财务司将组织制定或修订预算管理、资金监督、会计核算等一系列财会管理制度和办法,主要包括:《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交通建设项目资金监管规程》、《车辆通行费及收费公路权益管理办法》、《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指导意见》、《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船舶港务费征收管理办法》、《港口建设费征管经费管理办法》、《农村老旧渡船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希望各单位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今年的建章立制工作目标任务,并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交通财会学术研究活动,做好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问题研究、公路车辆通行费管理政策研究、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管理问题和信息系统开发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为交通财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是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按照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十一五”交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制定交通财会“十百千万”人才培养方案,发掘交通系统优秀财会人才,选拔、培养交通财会学术带头人。继续抓好部属单位财会人员五年一次轮训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举办交通财会人员财务经济活动分析以及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交通行业经验交流,促进交通行业财会人员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四是开展行业内外的学术交流。借鉴国内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提高交通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水平,组织召开交通、铁道、民航系统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会,探讨财会工作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财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跳出行业看交通。

五是组建交通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交通系统财会专家对交通行业财会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作用,增强交通财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前,部已正式印发了《关于成立交通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并在北京召开了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黄先耀副部长为18位专家颁发了聘书,标志着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已正式启动运行。

六是加大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交通影响的研究力度,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和择机出台的燃油税等税制改革,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有利于交通发展的财税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密切关注财政扶持政策的调整,研究交通行业争取财政支持的领域和重点,多做工作,为交通行业各单位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对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企业及高危行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工作,我司将继续予以关注。

(三)在突出服务重点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用于交通建设。继续抓好各项交通规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工作,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收入预算完成。加大港口建设费清欠工作力度,各单位必须按照“应征不漏,解缴及时”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做好长江引航费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落实扩大船舶吨税使用范围的具体思路和相关配套制度修订工作。配合水运司完善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征收方案,促进征收工作尽早启动,希望相关航运单位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二是认真做好财政部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落实工作,加强预算的审核编报工作,促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预算安排上,坚持“两个倾斜”,确保“四个重点”,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农村公路和中心工作任务的资金需要。在预算的执行上,注重提高预算的执行率。

三是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大与财政部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可能将车购税收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完善一般公路项目预算的管理方式,加快拨款进度。四是加快《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建设,重点加强对公路收费权益转让的监管,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研究拟定开展公路经营权转让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组织开展对已转让公路收费权益项目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规范公路经营权转让行为。

五是细化建立海上搜救奖励补偿机制的工作思路,加大与财政部的沟通力度,力争落实启动资金,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研究制定《水上搜救奖励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六是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加强沟通和协调,并注意做好资金的调度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各单位也要安排好各项预算,加强资金调度,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水平。

(四)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关注经济运行和融资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行业融资实践,积极搭建交通建设筹融资平台,盘活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创新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筹融资模式,积极推进有关融资方案的实施工作,为农村公路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这需要各地交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继续商国家开发银行落实部属单位和港航企业利用该行贷款问题。

二是落实创新会议精神,继续强化“两个监管”,不断加大事前、事中监管力度,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全过程财务监督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对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抽查一部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对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交通基建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调研,深入分析资金管理存在的共性和特殊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

部领导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提出的5项措施,切实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认真组织做好部属单位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对部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严格银行账户管理。各单位也要加强对有关交通规费征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本系统单位的财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开展交通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改进项目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抓紧修改完善《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研究制定《2007年交通预算项目考评自评报告和考评报告的格式和编制办法》,继续扩大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范围,组织做好对长江三峡通航监管指标系统维护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工作,同时,拟在各省(区、市)交通厅(委)和部属单位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试点,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组织绩效评价培训交流班,通过专家讲解、试点单位介绍经验、相互研讨等形式,提高相关人员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掌握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法。

四是深化与审计署的共建合作机制,在对共建合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建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为交通和谐发展创新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以提高资产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为目的,继续开展部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建立资产与预算、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交通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建立部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结合资产清查工作,对部属单位和部管社团对外投资行为进行清理规范。

二是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抓紧出台《交通部部属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拟在调研其他部委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我部设立政府采购中心和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工作,今年继续选择部海事局、救捞局和长航局作为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单位,对船舶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希望有关单位予以积极配合。同时,也希望三个系统单位继续抓好系统的集中采购试点工作。

三是做好中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的工作,积极推进范围和预算单位级次的改革工作。按照财政部要求,我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在2007年要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做好该项工作,3月份,我司发文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希望各单位按照要求做好代理银行的选择、零余额账户的开设、对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培训等工作。协调财政部和部属有关单位,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

四是继续推进会计委派制工作,协调解决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去年,我部将会计委派制试点范围扩大到部救捞局系统、上海海事局、部公路科学院等单位,通过试点,各单位也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部救捞局系统强调寓管理于监督之中,使会计委派人员参与各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参与决策;上海海事局在会计委派工作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改善了履职环境、促进了内部管理、加强了财务监督。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希望具备条件的单位,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

五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交通财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继续完善交通财会网,研究提出交通财会网络建设总体实施方案,逐步实现部属单位、省(区、市)交通厅(局、委)、双重领导港口、中央交通企业会计报表、文件以及其他财会资料的网络传输,有关信息在交通部机关网、交通行业专网或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为上下沟通和联动提供平台;加强对部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的监督。通过联网,不仅可以使交通财会信息资料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为全行业、全社会服务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推动系统内财会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交通财会人才库建设,完善人才库网络信息系统,调动行业财会人员服务交通的积极性,实现行业人才共享。完善交通财会信息

简报和重点联系企业财会信息的发布工作。近期,我们将对有关单位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希望各省(区、市)交通厅(局、委)、航运单位、港政管理部门、部属单位、重点联系企业等信息报送单位,能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主要财务指标,我司通过分析整理后,将及时前将有关信息在交通财会网上发布,实现信息共享。

财务司今年的工作重点,已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正霖副部长在财务司的签报上批示:“2006年财务司工作在人手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值得充分肯定。2007年的交通财务工作要继续以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强化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为重点,使交通财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盛霖部长也作出批示:“同意正霖同志批示意见。财务司要在原来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创新思路,积极谋划出具有中国特色、又和世界接轨的融资渠道”。两位部长的重要批示,既肯定了我们2006年的工作,又明确提出了2007年交通财务工作的重点,这对我们做好2007年的交通财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霖副部长明天还要就如何围绕做好“三个服务”,增强资金保障能力,提高财会监管水平,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够按照正霖副部长的讲话和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抓好传达贯彻落实工作。

5.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篇五

推进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服务

同志们:我们这次全省统计局长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五次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统计改革与发展。具体内容有两个:一是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二是研究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创全省统计工作新局面。两个内容,一个意思,就是贯彻落

实省委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和确定今后全省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研究统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服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把认识统一到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6月初召开的省委八届五次会议和工作会议,是在全省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张高丽书记和韩寓群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的决定和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认真分析了制约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创新思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实现“六个方面的变化”,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省委为加快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出的进军令,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动员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干事创业的誓师会,是一次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鼓劲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会议提出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必将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将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重要历史意义必将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证明。

我们必须认识到,省委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发出这样的号召,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即: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周期理论,当前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这种认识和判断,是与十六大精神相一致的,也是符合山东实际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以前认识是不充分的,这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于经济发展周期性问题,我想谈点认识。过去一直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有周期性,而社会主义因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源实行有计划地配置,不可能产生生产过剩等经济危机。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理论已经过时。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主要是市场。既然是市场配置资源,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周期。大致来说,我国的经济周期,短的是五年左右,长的是十年左右。山东省的经济周期,与全国基本吻合。作为一个周期,就是从萧条到复苏再到高涨最后到繁荣,繁荣以后又是萧条,进入另一个周期,就是这么周而复始。就全国和全省来讲,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1993年开始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处在那个周期的扩张上升期,1994年、1995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到1996年中央感到经济有点过热,就提出要软着陆,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大洪水,经济进入萧条期。此后,中央采取扩大内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措施刺激经济复苏,经过几年的调整,目前全国全省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是具有必然性的。所以,从去年以来,全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很快,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整个经济周期进入扩张期的必然现象。我们统计系统的同志对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理解、要明白,并进行宣传。

当前,全省上下掀起了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经济大发展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统计局作为重要的经济综合部门、信息主体部门、决策咨询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具体地说,就是统一到关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上来,统一到新的发展思路上来,统一到省委确定的工作重点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为中心任务服务,主要就是突出抓好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及时跟上和充分反映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经济大发展的形势,并且为促进发展积极谋划,当好参谋和助手。

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实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行动的创新。我们统计部门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统计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

服务,首先也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统计工作的实际出发,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下七个观念。

第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省是发展中大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发展服务是我们统计部门的第一要务。我们新时期的统计学,就是发展统计学。我们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准确反映发展的现状;紧密监控发

展的进程;认真探索发展的规律;科学预测发展的趋势。总之,我们要立加快发展之志,谋加快发展之策,鼓加快发展之劲,求加快发展之效。

第二,要牢固树立创新无止境的观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统计本身的发展也永无止境,创新也就永无止境。江泽民同志说过:“我们现在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山东的统计工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主要得益于过去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话,那么我们今后要继续发展和进步,还要有赖于不断地创新。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观念、新思路,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创新,我们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统计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在统计指导思想、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服务内容、统计调查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使统计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第三,要牢固树立统计大有作为的观念。应当说,统计历来很重要,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会越来越重要。当前,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必然会对统计越来越重视,统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事实也证明,各级领导调用统计数字越来越频繁,统计部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活动越来越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这次省委工作会议上,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在报告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字,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语言,引用了我们统计局的很多观点,并在讲话中几次提到统计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统计工作大有作为”的新观念,努力使统计工作在新时期有新作为。

第四,要牢固树立辨证的、实事求是的数据质量观念。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搞准搞实数据是统计工作者的天职。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使认识与实际相符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制止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防止统计数字出现水分;另一方面,又要加强调研,增强把握宏观、把握趋势、把握全局的能力,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统计上得到充分和及时的反映。当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既要把十六大以后全国、全省出现的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和成果反映出来,又要切实防止数字出现水分。

第五,要牢固树立大服务的观念。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和宗旨。多年来,我省各级统计部门在抓统计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做得非常好了,没有进一步抓的必要了。形势在发展,领导和社会的需要在不断变化,统计服务也就永无止境。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时期、新的要求,我们要把统计服务放在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位置、更深的层次,抓紧抓好。统计不仅要为党政领导服务,为各部门服务,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这就是大服务。只有牢固树立大服务的观念,才能有办法,有措施,推动统计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六,要牢固树立依法统计、依法行政的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统计工作、管理统计工作,也必然离不开法制的支撑和保障。在新形势下,各级统计部门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主要依靠社会动员,依靠行政命令来开展统计调查和管理统计工作,而必须更多地依靠法制的手段、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观念必须适应形势。各级统计部门必须不断强化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推进依法统计,依法行政。

第七,要牢固树立学习是一种领导责任、岗位责任的观念。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级领导要带头努力学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的。”进入新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各级领导、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学习,否则就很难适应现在的岗位要求。要通过学习,学会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形势,增强全局观念和统筹协调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推动统计工作更好地发展。

二、明确目标和重点,理清统计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统计改革和建设,必须认清新形势、新任务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必须明确全省统计改革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这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的要求,实现“一个目标”,达到“两大目的”,依靠“三个支柱”,建立“四个体系”,搞好“五个保障”。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大力推进统计改革与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可靠、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所谓“科学”,就是制度方法科学;所谓“可靠”,就是数据质量监控严密、统计法制健全;所谓“高效”,就是体制精干高效、机制运转灵活、组织管理体系合理、统计手段先进、后勤保障有力;所谓“现代”,就是统计体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坚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征;所谓“优质服务”,就是统计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类统计产品能够较好地满足需求,积极参与和影响党政领导决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达到“两大目的”,就是搞准统计数据、搞好统计服务。这是统计工作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统计部门安身立命之本。

依靠“三个支柱”,就是依靠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建立起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统计体系,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任务、范围,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建立“四个体系”,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简捷、实用,既符合我国国情和山东省情又能与国际统计接轨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建立贯穿于整个统计活动过程的政府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优质化、系列化、规范化的统计服务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调一致、精干高效的统计管理体系。

搞好“五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即主动争取各级党政对统计工作的关心、重视、支持和领导,强化和充实统计机构和队伍,提高统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技术保障,即建立起以高科技统计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统计信息网络系统,走科技强统之路;三是法制保障,即建立健全统计法制体系,走依法治统之路;四是人才保障,即建立起高效的统计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五是基层保障,即大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统计微观基础。

三、突出重点,实现统计改革新突破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对统计部门来说,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个重要的和最具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加快统计改革步伐,实现统计改革的新突破。这就是要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特别是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及各项任务,认真解剖分析,逐项落实改革措施,使统计工作更加贴近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使统计服务更好地参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统计适应能力、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科学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改革:

(一)围绕“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任务”,强化全省经济社会总量、结构、效益、速度的监测反映。根据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任务”总体设想,从总量、结构、效益、进度等四个方面,对全省经济社会进行监测反映,及时提供信息咨询建议。比如,关于“一个总目标”,就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大,就是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对国家贡献大。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哪些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用哪些指标或指标体系来反映经济总量比较科学?第二,何谓发展速度快?对于不同的总量指标而言,在现在这个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各自达到多高的速度才能称得上快?第三,对国家贡献大,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强,就是综合竞争力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高。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我们统计部门要把综合竞争力测算、评价作为重要的经常性工作;第二,怎样科学准确和经常地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第三,我省和各市目前的综合竞争力情况如何?第四,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统一的适用衡量各地区和各时期的产业结构优化标准?用哪些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比较科学?第五,何谓经济质量?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指标现在有哪些?够不够?科学不科学?等等。富,就是社会财富多,人均水平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社会财富的概念及其定量反映,存量与增量;第二,人均水平问题,基尼系数问题,既要看人均又要看贫富差距;第三,人民生活更加富足问题,小康水平监测问题。等等。

(二)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新突破,拓展农村统计领域。在完善农业核算办法、逐步实现农业核算规范化的同时,积极做好以下四项改革:一是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充分反映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二是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等战略决策的需要。三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新标准,制定新的农村小康进程监测方法,开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跟踪监测工作。四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角度,及时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三)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突破,改革完善工业统计制度。一是根据省委提出的发展三大高新技术领域、培育四大优势产业,改造和提升六大传统产业的战略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重新界定,及时提供相关分组信息。同时,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统计。二是根据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的要求,搞好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统计。三是按照建设产业聚集带的要求,加强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统计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方法,健全抽样框,充分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新贡献。

(四)围绕对外开放新突破,建立园区统计,完善吸引外资指标体系。一是建立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统计制度,充分反映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总量规模、投资强度、产出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外经外贸统计、世界500强在鲁投资情况统计,及时反映招商引资成果。三是强化“山东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在相关专业统计中增加反映“国内省外”的统计内容。

(五)围绕实现民营经济新突破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新突破,规范非公有经济统计工作。严格界定非公有经济的范围,进一步完善非公有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及时反映省属、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优化的进展情况。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园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等进行调研,结合统计数据,及时反映情况。

(六)围绕实现服务业繁荣发展新突破,健全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一是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研究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二是按照“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要求,强化部门全行业统计,重点在卫生、教育、文化、公用事业等行业建立全行业统计,及时反映社会事业发展的状况。三是在服务业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指标和分组,及时反映服务业吸引资金、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情况。四是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充分反映其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

(七)围绕投资增长新突破,改革投资统计制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扩大投资,必须改革投资统计制度和方法。改革投资统计的重点,是要充分地反映投资成果和建设成果。一是改革统计方式,将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纳入月度投资统计范围,进一步搞准规模以上投资状况。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小型投资项目对GDP增长的贡献。三是在投资统计制度中增加指标和分组,及时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省外投资比重及民间投资状况。

(八)围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突破,建立区域经济资料提供制度。一是按照“建设30强、扶持30弱”的战略部署,结合县域经济评价制度,在各类综合统计资料中提供30强县、30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及时提供我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和位次。二是建立“山东半岛城市群”统计分组。

(九)围绕城市化新突破,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监测制度。适时按照国家出台的城乡划分标准,研究建立对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化率经常性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城市发展的功能要求,增加人力资源、服务功能、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提高评价监测的效果。

(十)围绕生态建设新突破,研究建立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一是研究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探讨统计调查渠道,逐步建立环境统计制度,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以水资源配置、植树造林、污染防治为重点,在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统计制度。三是研究探讨绿色GDP的核算方法。

推进上述改革,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一是统计制度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保持统计制度的稳定性是必要的,因为它是统计实践的总结,是一种基本遵循。但如果过于强调保持制度稳定而阻碍创新,就会使统计工作越来越被动,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加快改革,才能促进统计工作健康发展。二是改革带来的工作任务增加与现有工作条件的关系。这么多改革推行开来,各级统计局的工作任务会大量增加,而我们的人力和财力并没有多大改善,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慢改革的步伐,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人、财、物力,充分挖掘潜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全省改革与各市改革之间的关系。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决定了省与市、县之间统计改革工作的联动性,但另一方面各级统计改革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改革框架已经确定,省局将认真研究方案,逐步进行部署和实施。各市不要等,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改革方案,进行改革探索。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紧密围绕各项改革重点,认真研究组织实施方式,确保各项改革取得成功。

四、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搞好统计服务是统计部门的根本宗旨,用数据反映发展,依数据谋划决策,让数据服务社会,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我省已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热潮,全省经济和社会必将进入一个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们的统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思想不解放、服务不到位、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不够、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不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就拿统计分析来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一是缺真知灼见。把一些流行性的语言、时兴的政治套话堆进文章,缺乏有血有肉的材料和分析。表面看起来,好听的语言、华丽的词句不少,但细细品味,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东西比较少,真知灼见少。二是缺办法。对上级的指示缺乏深刻的把握和感悟,对基层的问题和矛盾缺少深入了解,闭门造车,写出的东西讲意义多,要求多,大话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比较少。三是缺新语言。仔细翻翻一些同志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个面孔,一个调子。求稳妥、求保险,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缺少新鲜气息。四是缺战略思维。能够描述历史,解析现在,但不能预测未来,思维的空间被围在狭小的天地里,把握不住事物的走向,缺乏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不能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五是篇幅长。动辄十几页,上万字,导致主要观念埋没在长篇大论中。在统计服务的其他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搞好统计服务,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克服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增强统计服务的时效性。及时性是对统计服务的第一要求,是我们首先必须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把时效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统计数据上报提速工作,在调查方法、汇总方式、传输手段、工作节奏等方面挖掘统计提速的潜力。前段时间,在反映“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及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曾培炎副总理最近指出:“统计工作也需要建立应急机制”,这是对统计及时性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建立统计系统应急机制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快速反应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保证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及时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

二要增强统计服务的超前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决策需要超前服务。统计工作必须既做好及时服务,又做好超前服务。要以敏锐的视角和超前的洞察力,准确捕捉社会经济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主动出击,提前介入,搞好分析研究,提供超前服务。

三要增强调查研究的经常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工作权。当前,各级统计部门都存在着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不够的问题。搞工业统计的同志很少到企业,搞农业统计的同志很少到农村,搞投资统计的同志很少到工地,从报表到报表,从数字到数字,不了解活情况,看不到新变化。久而久之,思想僵化,眼界狭窄,就容易使统计工作落后于客观实际。针对这种情况,要迅速在全省统计系统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建议。

四要增强监测重大决策实施的实时性。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监测重大决策实施的实时性,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四大战略,五项工作方针,六个方面变化”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收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监测,及时准确地报告经济运行的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耳目”,搞好“现场直播”。

五要增强统计服务方式的多样性。领导和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是多样的,统计服务方式也必须向多样化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加强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定期向社会发布统计信息,扩大统计的社会影响。要充分发挥统计年鉴、统计期刊等出版物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运用科学手段对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和深度挖掘。要重视和加强各级统计信息网站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让社会各界充分共享统计信息资源。

五、多措并举,为新形势下的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保障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搞好新形势下的统计改革和建设,必须靠管理、靠科技、靠法制、靠人才、靠基层基础,必须多措并举,为完成统计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依靠科学管理,促进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统计部门既是经济综合部门,同时也是一个统计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管理工作,建立起集中统一、规范、高效的统计管理体系,将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制度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统计系统内部,要抓好各项工作计划、工作任务的落实、检查,加强对人、财、物、事的管理,充分发掘统计各要素的积极性,发挥其最佳效能,促进政府综合统计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开展。对部门统计,我们要强化管理职能,依法规范部门统计行为;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积极作用,避免重复劳动,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发展。要依法加强对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管理与引导,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虽然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目前规模还不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这两种调查的规模和领域会不断扩大,如果管理不好,将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对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管理不能放松。

(二)依靠科技进步,为统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各级统计部门要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要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促进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实施省市网络的提速工程,在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先行一步。当前,尤其要促进市-县和县-乡的联网工作,今后的信息化建设要向县以下倾斜,市-县和县-乡还没有实现联网的地方,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联网;已经实现联网的地方,要不断提高县、乡的微机档次和联网速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坚持高起点、超前性,避免设备刚买了就落后的现象。要大力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统计信息网络的利用率。网上办公是一种方便、快捷、节约的办公形式,但现在有的同志对此还不适应,还习惯于书面的东西,配备的微机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成为桌面上的摆设,这种状况要尽快改变。

(三)依靠法制建设,为统计工作健康开展提供法律保障。统计法是统计工作最坚强、最根本的保障,是统计部门行政管理权的根本依据和最终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统计法制在统计改革和建设中的保障地位和作用,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的统计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统计法律意识,支持统计部门、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要加强对广大基层单位的统计普法教育,增强他们依法统计的自觉性;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对于利用职务之便,玩弄虚假数字,标榜工作政绩,骗取政治荣誉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以维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统计法的权威。

(四)依靠人才队伍,为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既定的统计任务目标,必须靠有能力、有水平、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去完成。因此,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把全体统计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统一到省八届五次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经济大发展、统计要跟上”的行动目标上来。其次,要不断提高统计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制定有关激励措施,鼓励统计干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造就出一支既有管理人才又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结构合理、协调高效的统计干部队伍。第三,要建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着眼于新世纪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和优秀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干出成绩。第四,要关心广大干部职工的疾苦。统计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做全面负责的领导班子,既抓好工作,又要关心大家的生活,积极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广大干部职工安心工作。

(五)依靠基层基础,为统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构建政府统计微观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统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县级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县级统计机构人员少、力量薄弱,任务繁重的矛盾历来十分突出,上面千头万绪的工作,都对着县统计局那十几个人,他们确实是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改革和建设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县级统计局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因此,加强县级统计力量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要为县级统计局增加机构和行政编制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在建立县级调查队上做点文章。在这方面,省、市、县三级统计局都要积极做工作,争取建农调队也好,城调队也好,建综合调查队也好,不管什么名称,争取到什么建什么,能增加人员就行。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工作。二是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建设。要把乡镇统计机构作为县级统计局的延伸和补充,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各乡镇建立乡镇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切实把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开展起来,成为县级统计局联系各基层单位和农村的纽带。三是规范基层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检查、督促和引导,促使他们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健全综合统计负责人制度,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促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规范,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6.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篇六

一、认真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各部门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四次、第五次全会精神,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小金库”治理工作之中,从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治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年的治理工作中。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工作规律,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政策规定、统一集中审理、统一汇总上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按照力度不减、机构不撤、队伍不散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小金库”治理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民政、国资委等成员单位必须抽调精干力量到“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专职从事治理工作。“小金库”治理工作机构要加强协调、服务和督导,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滞后地区和部门开展督促指导。要善于运用约谈、诫勉、通报、检查等有效措施解决不重视、走过场等问题。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领导责任,把“小金库”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认真抓好本单位的治理工作。

三、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

“小金库”治理工作机构在组织专项治理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并注重总结专项治理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治理工作,要把垂直管理单位较多的部门当作重点,并按层级不同以基层预算单位为重点;社会团体的治理工作,按登记管理机关不同要以全国性社会团体和省级社会团体为重点,按性质和任务不同要以行业性社会团体为重点;国有企业的治理工作,按层级不同要以中央企业和省级国有企业为重点,并重点关注二级以下子企业;按监管主体的不同,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监管的国有企业外,还要重点关注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或其他部门和单位管理的国有企业。

四、坚持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要继续坚持重奖举报有功人员和单位,自查从宽、被查从严,以及严惩顶风违纪行为的政策规定。要鼓励复查、支持复查,复查发现“小金库”问题及时纠正的,原则上视同为自查自纠,适用从轻、从宽政策,但属顶风违纪的,应区别情况、严肃处理。督导抽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要从重、从严处理,原则上都要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

“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对复查纠正整改情况和处理处罚处分情况,特别是责任人员追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不负责任、走过场的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严肃责任追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工作。应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纪执法,坚决查处;对相关责任人员的组织处理,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办理;对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财政、审计部门要依法进行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注重源头防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7.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七

1 打造种业强省的基础条件

江苏既是产种大省, 也是用种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种业发展。尤其是“十一五”以来, 全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以理顺产业机制、推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行为为着力点,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有力促进了现代种业发展, 为种业强省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1 科研育种实力雄厚

江苏是传统育种强省, 目前共有60多个单位、2000多名科技人员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 拥有以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为龙头, 10个地区级农科所为主体, 武进、常熟、盐都、泰兴等县级农科所为基础的品种创新体系。近年来, 依托国家种子工程项目的建设, 建成了国家小麦、水稻2个区域创新中心, 6个国家级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 进一步增强了我省常规稻麦科技创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 一批龙头种业企子开始涉足商业化育种, 使我省品种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我省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品种233个, 鉴定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64个。常规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育种水平在全国领先, 共育成超级稻品种13个, 占全国超级稻品种总数15%。2010年, 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2 生产区域优势明显

江苏处于南北过渡地带, 种子生产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适宜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多种主要农作物制种。以盐城市为中心的沿海、沿淮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杂交水稻生产优势区, 制种基地面积在25万亩以上, 是全国主要的两系杂交稻生产区。以徐州为中心的淮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杂交棉、茄果类蔬菜制种基地, 杂交棉制种基地在3万亩左右, 辣椒、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制种面积在1万亩左右。此外, 全省还拥有常规稻麦良种繁育基地100万亩, 田间设施配套, 并配备了相应的种子收获、加工、仓储、烘干 (晒场) 等设施。目前, 全省年种子生产能力4.0亿公斤以上, 其中常规稻麦种子3.5亿公斤左右, 杂交稻种子年产3000万公斤。

1.3 市场竞争主体初具规模

至2010年底, 全省持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318家, 部级领证从事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2010年中江种业、大华种业、明天种业等3家种子企业被中国种子协会评为“中国种业骨干企业”, 5家企业成为省科技型种子龙头企业。根据全省种子行业统计, 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种业企业10家, 其中超亿元的3家, 销售额最大的企业达到8亿元。市场竞争主体逐步发展壮大, 给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4 种子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2006年以来, 围绕实行政企分开、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三大任务, 我省全面完成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并在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验收。通过改革, 全省原农业部门所属的85个种子企业于2007年底全部完成政企分开任务, 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级农业部门在推进政企分开的过程中,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有关部门配合, 加强机构建设, 省及10个省辖市种子站正式更名为种子管理站;72个农业县 (市、区) 中, 有63个单独设立种子管理站, 有9个县种子管理站与执法大队合署办公, 建立健全了种子管理体系, 强化了种子市场监管。

2 江苏种业发展的短板

尽管我省农作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仍不能满足全省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和周边兄弟省 (市) 相比, 我省农作物种业在许多方面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企业数量多, 但有竞争力的企业少

虽然全省持证的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318家, 但规模普遍较小, 尤其是缺少种业界的“带头大哥”。全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前10强, 江苏种子企业榜上无名;全国有8个种业上市公司, 还有一批种子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但江苏尚无种子企业正式启动上市进程。邻省安徽已有丰乐种业、荃银种业上市, 皖垦种业也进入上市倒计时, 给江苏种业界带来巨大压力。当然, 江苏缺少大型种子企业有其客观原因。江苏以常规稻麦为主, 两杂种子市场需求量较小, 单纯从种子生产经营角度来看, 杂交种子经营利润远远超过常规作物, 且便于控制市场, 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 北方以杂交玉米种子为主, 南方则是杂交水稻种子当家, 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以两杂种子生产经营为主。虽然江苏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及对外经营上占有一定优势, 但近年来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省杂交水稻种子优势越来越强, 使江苏杂交水稻种子竞争力相对弱化。

2.2 科研育种单位多, 但育成有较大影响的品种少

从科研单位数量和育种实力上来说, 江苏应是传统强省, 泗棉3号、扬麦158、武育粳3号等品种曾响遍大江南北。目前, 全省每年审定品种40多个, 但在生产上有影响的品种少, 年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仅7个, 尚无突破500万亩的品种。近年来, 品种创新上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 从省级科研单位、高校到县级农科所都把目光盯在商业化育种上, 导致“上下一般粗, 左右皆兄弟”, 而育种方法研究、种质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则鲜有人问津。大量基础性研究缺失导致育成品种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再加上我省大面积推广常规稻麦品种, 其育种过程中更便于“拿来主义”, 在狭窄的遗传基础上很难育出突破性的优势新品种。

2.3 高效农业比重大, 但专用蔬菜园艺品种少

随着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推进, 江苏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越来越大。到2010年底, 全省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698万亩, 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38.4%, 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到695万亩, 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9.9%;园艺业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 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010万亩, 产值超过1000亿元。但是相关的专用品种创新和推广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目前, 全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园艺品种推广应用率不足20%, 且品种单一, 大部分用于露地栽培, 设施蔬菜园艺品种市场90%以上为国外、省外企业占据。

3 实现种业强省目标的主要思路

《意见》出台后, 各省纷纷在种业发展上发力。在新形势下, 建设种业强省如“逆水行舟”, 不快进则退。因此, 必须理清思路, 超前谋划, 抢抓先机。

3.1 建设种业强省要把企业发展作为重要标志

做强种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当下要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把做强种业定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抓好种业强省建设, 首先要明确种业强省的建设目标, 也就是种业强省的标志是什么。实际上, 种业强省涵盖种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竞争主体等方面, 但其主要标志应该是种子企业的发展水平, 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都要通过企业表现出来。企业强, 则产业兴。因此, 培育种子企业, 尤其是打造在国内有竞争力、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是建设种业强省的重要目标。而要培育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必然要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因此, 种业强省建设应当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把目标放在提高种子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上, 把落脚点放在做强种子企业上。

3.2 建设种业强省要在战略上统筹规划, 稳步推进

种业强省建设是系统工程, 要实现建设目标, 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目前江苏种业在全国优势不强的情况下, 应韬光养晦, 分步实施, 推动从量变到质变。

第一步, 到2015年初步形成机制灵活、投入集约、竞争有序、规模发展的现代种业新格局。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制定政策、理顺机制、搭好架子, 抓好发展规划, 落实具体建设方案, 推动企业战略重组。

第二步, 到2020年基本实现种业强省的建设目标, 成为全国重要科研、生产、流通基地。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集中精力促发展,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加速发展壮大, 培育一批国内种业领军企业。

第三步, 到2030年全面实现种业强省建设目标, 在部分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推动种业国内外战略合作, 鼓励并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国际种业市场竞争, 积极开拓国际种子市场。

3.3 建设种业强省要坚持创新驱动, 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在新一轮的种业发展竞争中, 依靠创新抢占产业发展至高点已成为必然趋势。要大力营造有利于种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陈旧观念和体制弊端,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省种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要以技术进步为主线, 以企业为载体, 积极推动开放式创新,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 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紧紧瞄准行业高端, 集聚优势条件重点攻坚, 创新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 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加快推进种业强省建设的关键措施

当前是建设种业强省的启动时期, 也是打好基础、搭好架子的关键时期, 要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占得先机, 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4.1 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相关政策, 积极塑造利于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贯彻《意见》的过程中, 要加强政策调查研究, 多征求种子企业、科研教学部门意见, 促进国家政策和省相关政策有效衔接, 积极塑造利于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税收优惠问题。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 免征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已有规定, 即对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企业免所得税, 但从以往的操作实践看, 各地税务机关对此执行标准不一。《意见》出台后,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8号对此作了明确的界定: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免所得税, 是指企业对农作物进行品种和育种材料选育形成的成果, 以及由这些成果形成的种子 (苗) 等繁殖材料的生产、初加工、销售一体化取得的所得。应当结合国家对种业的扶持政策, 争取以此为突破口, 除国家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外, 在省级层面上认定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成长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和税务机关做好沟通, 让这批企业也享受此项优惠政策, 加强对成长型种子企业的培育。

关于“对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给予税收优惠”, 主要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兼并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59号) 、《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175号) 等规定。由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尚处于摸索阶段, 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且企业重组比较复杂, 要做好与财政、税务部门衔接, 达成操作层面的共识。根据《意见》, “十二五”期末, 科研部门要基本实现与所开办的种子公司脱离, 需未雨绸缪, 力争把这一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兼并重组结合起来进行, 其中涉及的投资主体改变、国有资产转移等问题要重点研究。

此外, 从省级层面来说, 在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应当引入促进种业发展上来, 并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二是企业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当下共识, 而种子企业在资金上也是捉襟见肘, 尤其是在种子收购时更是难上加难, 提高种子企业融资能力是促进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 对具备一定条件的较大型种子企业要采取鼓励措施, 支持种子企业创造条件进入资本市场。在落实《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 要积极推进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种业发展中长期信贷支持, 逐步提高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 加大种子收购资金信贷量。扩大种子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 依法开展权属清晰的品种权抵押贷款。同时, 积极引导投资机构创建种业风险投资基金, 加大对成长型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

三是生产保险问题。商品种子不同于工业产品, 其生产过程是开放式的, 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尤其是“两杂”种子生产, 常常因温度、光照、降雨等因素而带来巨大风险。为此, 《意见》提出“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对符合条件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目前, 在政策性农业生产保险中, 理赔鉴定难、赔偿标准低等问题普遍存在, 种子生产保险的实施有相当的难度。要联合保险企业、财政、种子企业等相关部门, 在总结政策性农业生产保险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调研, 针对种子生产特点制定可行保险方案, 重点是加大财政投保补贴力度, 调动保险公司对种子企业开展种子生产保险服务积极性, 提高理赔标准, 简化理赔程序。

四是种子价格问题。根据《江苏省农作物种子价格管理办法》, 水稻、小麦和棉花种子 (包括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 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但我省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90%以上是参与省外市场竞争, 而本省市场上80%的蔬菜种子、70%的棉花和油菜种子、60%的玉米种子、40%的小麦种子来自省外。种子生产经营完全市场化, 其竞争是全国性的, 市场竞争成为种子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省份对农作物种子价格不实行政府指导价, 执行农作物种子价格政府指导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子企业快速做大做强。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 先期争取实行企业生产经营自主创新的新品种, 种子价格由企业自主确定, 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种子价格, 实行市场调节, 在必要时启动价格干预机制, 以利于省内种子企业参与国内竞争。

4.2 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离, 尽快建立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

长期以来, 农业科研部门科研、开发一体化的“双轨制”被种业界所诟病。《意见》提出, 要推进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离, 尽快建立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这既是《意见》的核心内容, 也是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离, 尽快建立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

一是推动科研教学单位加快调整研究方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基础性研究的部分, 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加强科研力量, 优化人员结构。转变种业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建立公益性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政策性补助制度, 形成有利于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评价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为基础性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激发科技人员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热情。从事商业化育种的部分, 要加快转换机制, 推进科企嫁接, 鼓励整建制并入种子企业。可以借鉴吉林省农科院推进其玉米研究所与企业嫁接的经验, 由企业对科研单位从事商业化育种的部分行使管理权, 企业支付科研人员工资及业务、公务经费, 所培育出的品种所有权归科研单位, 使用权归企业, 保留研究人员事业身份, 退休后由科研单位支付退休金。

二是推动科研人才向企业流动。提升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 引进科研育种人才是关键。而在当前体制下, 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留恋编制和身份, 尤其是领军人才更不会轻易放弃现有职绩和待遇。因此, 必须制订更优惠的激励政策, 以加速育种人才向企业流动。在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待遇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解决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江苏省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实施方案中规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和示范园区。此类农业科技人员可与原单位签订合同, 在三年内保持原身份、职级、基本工资、福利待遇和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渠道不变, 工龄连续计算。三年期满后愿回原单位的, 原单位必须接受并安排;对自愿辞职的, 由原单位按照本人三年的基本工资加工龄补贴 (每满一年发一个月基本工资) 一次性发给退职金”。促进种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 要制订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 可以争取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加大推动力度。

三是推动种质资源交流利用。要建立公益性种质资源交流和展示平台, 进一步提高新品种和育种中间材料真实性和特异性的测试、鉴定、评价能力, 在国内外大力征集特异性种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 建立健全资源保护和交流利用机制, 努力打破科研育种中资源相互封锁的现状, 推动种质资源向企业商业化育种自由流动。

4.3 积极有序引导种子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尽快形成合理的企业发展格局

要抢抓机遇, 紧紧围绕《意见》的实施, 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推动优势种子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加快打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成长型骨干企业, 清理淘汰研发能力弱、设施不达标、服务水平差的中小种子企业, 尽快形成结构合理、竞争充分、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 推动现代种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加强对种子企业发展的服务, 抓好对省内种子企业的调查摸底, 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建立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平台, 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渠道, 加强市场信息、战略咨询、法律顾问、财务顾问、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咨询服务,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加快企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在兼并重组过程中, 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充分尊重企业意愿, 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同时, 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资产债务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 依法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社会的和谐稳定。

4.4 必须树立促管并举的种业发展理念, 全面加强行业管理体系建设

种业强省也要强在规范管理上, 没有公平竞争、规范发展的市场秩序, 不可能造就有竞争力的种业。发展种业既要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也要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实现促管并举, 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 借助农业部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建设的东风, 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 强化管理职能, 建设执行有力的行业管理体系。要重点加强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建设, 积极推动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提高县级种子市场监督和质量检测能力, 加大种子市场质量抽检频率和覆盖面。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索并推广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商品种子可追溯系统,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种子质量监控和品种权保护网络, 避免因种子质量而引发的生产事故, 让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摘要:江苏是种子生产和使用大省。今后一段时间内, 要实现从大省到强省的转变, 必须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机遇, 结合江苏种业发展实际, 促进国家和省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有效衔接, 积极塑造利于种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

8.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八

十七大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经过前一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达到了大众化阶段。为巩固成果,使这样规模的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提高质量的工作。高校要适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

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要求到2020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高校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其中包括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高校还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十七大要求在政治建设中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落实这项任务,高校要承担起主要责任。

十七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示范地,在文化建设多方面的任务中,尤其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责任重大。

清华大学作为党和人民长期关怀、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从来把学校发展与民族振兴、国家强盛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新形势下,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相一致。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规模结构与质量、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物质条件和精神力量等重要关系,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赋予高校的使命,是对学校巨大的鞭策。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与祖国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9.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九

在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暨第四季度工作安排会议之后,人社局立即行动,召开全体人员会议,集中学习了会议文件精神。按照胡宝书记提出的“十个方面”问题和“五个方面”的整治要求,我们对全局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对照梳理,截至目前各项工作目标任务都完成了总体的85%以上,整体完成情况走在全运城市的前列。但个别工作任务的完成仍然存在一定困难。第四季度,我们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是加快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推进步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培训和业务培训工作,收集整理好相关信息资料,确保此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二是全面铺开事业单位岗位改置工作和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我们已经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的细则,各类表格与合同样本的设计都已完成,十月份将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三是社会保险卡“一卡通”工作;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各类保险基础信息资料的转换和录入工作,待上报运城市人社局审核通过后,由省厅统一制卡完成全年发卡任务。

10.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十

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战胜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局部地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克服了农资价格上涨、生猪市场波动、三鹿婴幼儿奶粉冲击等诸多困难,保持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和单产再创新高,总产量达到10000亿斤以上,预计超过1998年的10246亿斤,为历史最高,单产首次突破650斤。粮食连续5年丰收,是40年来的第一次,单产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新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棉、油、糖、菜、肉、蛋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600元以上,比2007年增收400多元,增幅连续第五年保持在6%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成功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自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高度关注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全力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一、高度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有:

(一)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

从国际市场看,10月份,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美国现货FOB价)降至每吨1213元,比3月份最高点下降57.9%;玉米价格降至每吨1216元,比6月份最高点下降39.1%;大米价格(泰国现货FOB价)降至每吨4611元,比5月份最高点下降28.2%。从国内市场看,10月份,三种粮食平均价格比9月份最高点下降1.51%,其中除小麦价格基本稳定以外,稻谷价格下降1.49%,玉米价格比8月份最高点下降3.84%;大豆收购价格比7月份最高点下降32.3%;籽棉收购价11月下旬每担489元,比6月份最高点下降22.3%;鸡蛋价格比9月份最高下降6.4%;菜籽油价格比3月份最高下降23.3%;豆油价格比3月份最高下降30%;橡胶价格比6月份最高下降40%;柑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8%。

国内外比价逆转。国内小麦、玉米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稻谷国内外差价明显缩小。大豆、棉花、食糖、猪肉、豆油的国内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受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困难。2008年1—9月农产品贸易逆差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444.3%,预计2009年农产品出口有可能出现自入世以来首次负增长。

农业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10月份比1月份,国产尿素价格上涨15.3%,塑料薄膜价格上涨9.6%,而三种粮食收购价格上涨7.8%,大豆下跌19.4%,棉花下跌9.6%。预计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近几年农业比较效益特别是亩均效益较好的局面有可能出现逆转,对此要未雨绸缪,早做筹划,主动应对。

(二)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形势严峻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停产歇业企业增多,导致农民工提前回流。据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对四川、河南、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的快速调查,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整个农民工总量的5-7%;据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最近对10个省的数据调查,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整个农民工总量的6.5%。目前,全国共有1.3亿外出农民工,按6%计算,已有780万人提前回乡。预计到春节前,农民工的回流量还会渐次增加。现阶段的农民收入结构中,40%来自农业,近50%来自非农产业,10%左右来自财产性收入和政府补贴;从增量看,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量要占到整个农民收入增量的70%以上,农民非农就业形势恶化将对农民增收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质量安全事件对农业产业的冲击不可低估

2008年以来,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这些事件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控体系存在漏洞,暴露出农业生产过程不规范、标准化低。农业部最近又对全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依然不可乐观,表明全面整顿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已刻不容缓。

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农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矛盾和问题还会进一步显现。总体来看,2009年将是农业农村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保粮食稳定发展难,保农产品价格在合理区间难,保农民收入继续持续较快增长难,保农村社会稳定难,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二、切实做好2009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根据中央部署,结合发展改革部门职责,发展改革系统农经部门2009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切实发挥投资效益

按照中央的要求,近年来,我委预算内和国债投资安排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在2008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比重达到49.9%,在新增1000亿元国债投资中,涉农投资比重达到48.9%。今明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新增国债投资安排,仍要重点用于农业和农村。在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同时,要把管好用好投资、切实发挥投资效益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一是明确责任,严格程序。中央项目的责任人是行业主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项目的责任人是省级人民政府,责任人要对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等负责。越是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越是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二是改进方式,落实资金。对于农口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的小项目,中央只负责确定建设任务、安排原则、补助标准和管理要求,打捆下达投资计划,具体项目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按照中央要求,这次新增1000亿投资中安排的病险水库加固、灌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水土保持等项目,已经提高了中央补助比例,下一步,将逐步取消中西部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三是落实条件,加快进度。省级政府要尽快将投资分解下达,并落实好各项建设条件,力争早开工、快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使新增中央投资尽快发挥拉动效应。四是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地方要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健全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检查、稽察和审计工作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二)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市场调控,力求避免五年丰收后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这是当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加大临时收储力度。要认真落实国家已下达的稻谷、玉米、大豆、菜籽油、棉花、糖的临时收储计划,最近还准备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通过临时收储,一方面充实中央库存,一方面起到托市的作用。要优化储备布局,充实销区库存。要合理安排储备粮油轮换和竞价销售的节奏和力度,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二是加快制定2009年的最低收购价。根据近期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大、生产成本上升较多的实际,为引导市场粮价合理上升,国家已决定2009年再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高10—11元,提价幅度为13—15%。同时要抓紧制定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并择机公布。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2008年中央“四补贴”的总量是1028亿,比2007年翻了一番。2009年要统筹考虑农资价格和农产品价格水平、比较效益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方式。四是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择机取消化肥价格限制政策,同时建立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补贴联动的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五是控制住生猪价格下滑趋势。发改委已经制定了生猪市场调控预案,总的考虑是设置警戒线,当猪粮比价跌破警戒线时,适时启动应急机制,增加冻猪肉的临时收储。六是完善进出口调控。在合理引导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进口,满足国内供应的同时,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酌情安排供求相对宽松的粮食品种出口,以拉升或稳定国内市场粮价,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七是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预测。目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变化较快,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市场、库存等的监控,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产品供求和价格等动态情况,对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控至关重要。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扩大农村消费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仅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于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增强农民向农业广度深度进军和非农就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二是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灵活用工、组织培训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支持,吸引农民参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强化工资支付监控,抓紧制订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办法。三是努力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家电下乡。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四)打牢产业发展基础,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2008年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八年来第一次实现当年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有几点要注意,第一是产品结构不平衡。大豆缺得多,小麦、玉米产需基本平衡,水稻仍然是紧平衡。第二是中央粮食的库存仍然是偏低水平。第三是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不能因为2008年达到了粮食总供求平衡,就放弃在粮食上的努力和下的功夫,尤其是在5年丰收后,要警惕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

要抓紧编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并尽早付诸实施,三中全会《决定》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编制千亿斤粮食工程规划,要体现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体现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粮食生产方针,二要体现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的技术路线,三要体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向粮食生产主产区特别是核心区倾斜的布局原则,四要体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的这一战略指向,五要体现建立促进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根本要求。要按照这五方面要求,把规划编制好,并尽快付诸实施。

打牢产业基础的另一项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方面有三件事要抓好。一是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没有标准不行,有了标准没有检测检验手段也不行。二是在生产环节上,要在标准化、规模化和良好生产规范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把这三个关口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11.东北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篇十一

东北分公司徐锋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会”、公司职代会会议精神,便于员工认清把握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尽快投入到高效的工作中去,东北分公司于3月9号下午召开职工大会。会议由副书记郑艳红主持。

会上,郑书记传达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水平的讲话精神和总经理牛学忠的行政工作报告,客观分析了当前国内工程建设市场的形势和当前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大家紧紧围绕“一三五”的发展举措和目标,积极推进架子队制度的标准化建设,深刻理解“关键在管理,重点在项目,根本在落实”的含义和精髓,努力提高区域性的管理开发工作。为了强化大家对当前环境的认识,积极贯彻落实公司2012发展方向和目标,郑书记让所有参会人员轮流宣读、互相讨论《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在严肃而又不乏趣味的学习、讨论之中,大家结合在建项目的特点,更加明确自己在施工任务中的位置。郑书记说,大家要认真贯彻刘书记“把年纪大的当老师,把年轻人当朋友”的精神,把老职工的经验和年轻人的活力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议讨论成立了分公司团委和通讯组,为下一步的组织管理工作打好了基础。会上,郑书记组织全体人员投票产生了分公司团委书记和团委班组成员,要求团委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配合公司团委工作,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并组织人员参与,丰富项目部的生活。同时,分公司还成立了通讯组,明确了通讯组的任务:宣传分公司的精神风貌,传达先进、健康的思想理念,提升员工的文化生活。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使大家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为分公司下一步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了组织准备。

东北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东北分公司徐锋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会”、公司职代会、公司一季度党务工作例会精神,便于员工认清把握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尽快投入到工作中,东北分公司于3月9号下午召开职工大会。会议由支部副书记郑艳红主持。

会上,郑艳红传达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水平的讲话精神和总经理牛学忠的行政工作报告,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要求大家紧紧围绕集团公司 “一三五”的发展举措和目标,积极推进架子队标准化建设,深刻理解安全生产“关键在管理,重点在项目,根本在落实”的含义和精髓,努力提高区域管理开发工作。为了强化大家对当前环境的认识,积极贯彻落实公司2012发展目标,郑书记让所有参会人员轮流宣读、互相讨论《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在严肃而又不乏趣味的学习、讨论之中,大家结合在建项目的特点,更加明确自己在施工任务中的位置。

会议讨论成立了分公司团支部和团支部委员,为下一步的青工教育管理工作打好了基础。会上,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组织全体人员投票产生了分公司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委员。党支部要求团支部要积极配合公司团委工作,策划各种形式的活动并组织人员参与,丰富项目部的生活。同时,分公司还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报道小组的职责。

12.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十二

努力开创马兰明德小学新局面

2011年9月28日

2011年9月24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卢玉忠同志在2011——2012学年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来邱县教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邱县教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他也客观的指出了过来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指明了改进今后工作的办法。展望新的一学年,他进一步阐明了“硬件上规模,软件抓规范,队伍抓机制”整体工作思路;明确了新学年学校要突出“严管、课改、竞争”三大抓手,大力提升教学质量;阐发的县域教育发展蓝图更加辉煌清晰,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

马兰明德小学在局教育工作会后,第一时间组织全校教职工全面深入学习了卢局长的讲话全文。分年级组讨论研究讲话精神,认真比照讲话精神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从讲话中寻找解开阻碍自己进步的结节。

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对新课改有了更新认识,把新课改进行到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全校教师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总结了新课改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新学年课改道路充满艰辛,挑战和机遇并存,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加强校本教研上大家总结出来的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经过三天的学习讨论,我校教师撰写心得体会42篇,课改反思35篇,各年级学科组都拿出了深入课改、抓好读书写字等十个好以

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3.石横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 篇十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全面开展我局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在“四五”普法依法治教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根据科室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充实并成立了漳州市教育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xxxx,制订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办公室工作制度。对于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局按需给予保证。各级各类学校也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和督查“五五”普法的安排部署和落实工作,配备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法制工作岗位,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在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各项计划、要求和任务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教育局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教育工作计划中,定期研究有关工作。同时,建立了奖惩制度,将普法教育工作与绩效考评、评先创优挂钩。市教育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能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及时做好有关工作。04年底,中共漳州市委办公室印发《漳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关于2004-2008年依法治市的五年规划》,我局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市教育系统的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漳教综[2005]118号),去年,又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精神,印发了《漳州市教育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漳委教宣[2006]21号),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各级各类学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

二、推进依法治教,发挥领导老师的榜样作用几年来,市教育局把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作为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落实好局党组中心组学法用法和公务员学法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局领导带头深入学习以《教育法》为核心的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的重要法律。局领导和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市有关部门的要求,都参加市级各种法制培训,并参加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

2、加强学校校长、教师的普法学法工作,增强法制观念、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青少年学法守法的榜样。各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等规范性文件,每年举办法制专题讲座一次以上。特别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各级各类学校还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

三、加强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法制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行,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使学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认真抓好法制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学校法制课堂教育主要结合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学、中职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我们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有8课时法制教育课,同时集中一周时间为安全(法制)教育周,组织学生

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四、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班团队活动以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注重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教育。

1、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根据省综治委有关文件要求,至目前,我市各中小学聘任了120xxxx名综治副校长,进一步明确综治副校长的职责,规范综治副校长的管理,切实发挥综治副校长在加强师生法制教育,维护校园治安稳定方面的作用。

2、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法制教育。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活动,并以“道路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发动中小学校师生踊跃参加征文比赛,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社会氛围。活动期间,我市各级交警部门共派出警力300xxxx人次走进校门,为师生举办《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讲座85xxxx场。同时,民警们还将《道路交通安全法》释图制作成板报,在校园内巡展。

3、全面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中小学生预防毒品专题教育大纲》,按照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禁毒知识两堂课”的要求,加强禁毒师资力量的培训,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确保专题教育课的落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公安局命名漳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为“漳州市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参观禁毒教育展及戒毒人员的学习生活场所,请戒毒人员进行现身说法,接受“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知识教育;每学期戒毒所还派员一至两次到市直各学校开展禁毒知识讲座、举办禁毒图片展览、发放禁毒宣传资料、播放禁毒教育片等,力争所有师生都能接受禁毒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每年“6·3”虎门销烟纪念日至“6·26”国际禁毒日期间,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在学生中集中开展“六个一”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①读一本禁毒书籍;②观看一部禁毒专题教育片;③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禁毒墙报、橱窗、专栏;④举办一次“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书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⑤开展一次禁毒拒毒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⑥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五、强化立体教育,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一是组织中小学生观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电影《为了明天》,组织法制教育文艺演出团赴全市各校巡回演出,在学生中开展“与法同行”征文比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积极促进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

举办“远离网吧仪式”签名活动,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消极内容的能力,抵制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提倡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规范校园网站上网内容,加强校际网络资源共享,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防范学生的网络犯罪。结合实际建立问题学生帮教机制,通过建立帮教档案,实行党员一帮

一、教师多帮

一、班级辅导员制度、帮教效果跟踪等方法途径,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从源头上抓防范。二是结合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在师生中开展学习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等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消防意识。三是继续倡导“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互为推动、互为补充;加强学校与特殊学生家庭的联系,落实家访制度。

今后工作思路今后,我们将全力抓好《漳州市教育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继续全面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

教育“双百”工程建设。“五五”普法期间,我市将评出10xxxx市级“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和10xxxx市级“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并择优选报省级“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和“法制教育示范学校”,树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学校,总结先进成功经验,推动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大力加强法制副校长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法制副校长培训和考核制度。力争在“五五”普法期间,全市实现10xxxx的城镇中小学校、9xxxx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

3、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普法办“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市教育局安排全市教育系统“五五”普法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普法宣传资料编印、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以及调查研究、表彰奖励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要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障“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上一篇:拓展部员工工作内容下一篇:高中作文任性为话题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