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9篇)
1.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省级)
陆进义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甘肃
金昌 737107)
【摘要】在新课改推动,新教材运用的形势下,我们历史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只有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兴趣,增进学识,陶冶情操,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教材
新课改
知识时代性
启发式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而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不但要求你掌握好汉语,而且要求你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首先: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的: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的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专题却清晰的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的把握处理教材。
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 “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而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去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的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的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最后: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的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的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改进。作者简介:陆进义,男,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联系地址: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手机号:***
2.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观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 因而我努力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新课改教学的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本人在思想上已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且可以教育引导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 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训练和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让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功和被其他人欣赏的滋味。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 我让学生观看教材第八十九页的四个兵勇,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用黄泥制作出来, 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评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加强, 同时使他们学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
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授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 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 但是学生还是心不在焉、神情漠然。学生抱怨历史课枯燥难学;教师抱怨学生顽劣难教。历史课堂教学为什么会陷入这一怪圈呢?究其根源, 原因在于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 而是根据已有经验, 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把课堂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才能从根本上跳出这一怪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很多, 如讲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剧、编历史小论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 借助地图、图片、电视、多媒体等。如我在教学“远古的人类———北京人”时, 让学生表演历史课本剧“北京人的一天”;在教学“司母戊鼎”时, 我让学生用手比画它的长、宽、高, 借助课桌, 想象它的重量;遇到探究课, 我就让学生展开活动, 如“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主体意识被唤醒。又如, 教学《中国远古人类》一课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 他们乐于参与, 并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 体会也很深刻。再如, 教学《秦的统一》一课时, 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旧中国七雄拼图,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掌握了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样,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强, 课堂教学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三、历史教师的素质更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 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充分备好每一堂课, 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和生机。如我在教学“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时, 没有让学生充当课程的聆听者, 而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探究, 主动完成对意义的建构。我先让学生欣赏电影《萨拉热窝事件》片断,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你同意普林西普的做法吗?怎样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你认为普林西普刺杀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联系吗?在我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普林西普的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与“9.11事件”是性质相似的恐怖主义行为。看到学生思维这样活跃, 我马上组织了小组辩论, 通过辩论,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 通过探究、辩论, 得出了“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结论, 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经过近一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 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 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和眉飞色舞的表演, 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 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 划分活动小组, 建构合作式课堂。
如我在教学《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一课时, 在课前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学习的主题:“流金岁月, 寻找英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 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通过网络、报刊、书籍、寻访老人等方式去查找资料, 然后将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 在课堂上用各种形式加以汇报, 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再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合作, 学生在课堂上既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又通过成果共享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同时, 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彰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当然, 合作的具体方式灵活多样, 选择什么时机合作, 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 要由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 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促进学生对意义的建构, 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 事倍而功半。
2. 营造和谐氛围, 建构情感化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呆板、抽象, 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是由活生生的画面构成的, 历史人物也是鲜活的, 具有一定情感的。因此,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应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让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和情感交流, 深刻认识到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合理运用, 可以为教学活动注入催化剂, 有了它,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更好地步入学习的佳境。如我在教学“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时, 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再现历史情境,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战争细节了解、感受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气概。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与英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意义建构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产生的。
3. 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多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学习历史知识, 结果是“背完就忘”。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历史, 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 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限制了其思维的发展, 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作为历史教师, 寻找符合研究式学习模式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认为适当地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而撰写小论文恰恰属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如在学《秦的统一》时, 我让学生编写秦始皇的小论文, 然后在班里进行评论。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课堂上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 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五、把学生当作朋友,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1. 要想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使教
师自己转变为“伴奏者”“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平等对待, 教学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 即使是错误的看法, 教师也要耐心倾听。教师要艺术性地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 与学生交换看法, 纠正其错误观点,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而不是传统被动式的师讲生听、师主生从的关系。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能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渐渐固立, 学生也敢于发问, 敢于主动向教师质疑。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的教育教学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正好达到了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 个性得以张扬, 创造力得以开发, 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梦寐以求的。
2. 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 要以尊重、理解、宽容、赞赏的态度来处理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和意愿, 维护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同时还应该学会宽容, 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会欣赏他人。
3.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三
一、创设情境、适度沟通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
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课堂教学中,我就经常运用这一方式,导入新课时,为了将学生融入到所学内容中去,上课前都会准备一个小故事或者音乐或者视频之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和同为一家》一课,以《爱我中华》来导入,再辅以一张有56个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排成“56”的图片来吸引学生。学生自然就知道了我这节课的大致内容,并且脑子里就已经在思考一些关于今天上课的内容。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效果是很令人满意的。记得我2010年参加了苏州外校的一个“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课前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陌生的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认同我,进而能够和我一起走进课堂。我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我决定先打情感牌,趁着下课和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随便聊聊。通过这样的适度沟通,获取一些最初的感性认识。课前再用热身的形式打出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猜猜是何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此举在后来的评议过程中得到了与会的所有老师的认同。
二、适度的课堂提问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课堂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互动的表现方法之一。随着教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提问不仅要做到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首先,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中。让更多的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次,提问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节课40分钟,不能问个不停。第三,要做到提问与探究和创设情境相结合。以上三点是我平时上新课时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在各位同事的帮组下,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的方法,这里也列举几个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比如我抓住他们要分数及小组“面子”的心理,在课堂上一般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第二种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当回小老师,即给他们一点时间准备,让他们自己在规定的范围内出题,然后自主选择由哪组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当然我事先要大致统筹安排,这样一节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不让哪个学生掉队,人人参与,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提问,学生在课堂中既能集中注意力,又可以熟练的掌握知识,确实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要求教育要创新,这固然是一个趋势,但在创新当中不要违背教育的主旨,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刚刚结束的人教版初二历史八(上)的中国近代史的讲解中,尤其当讲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比如在上《鸦片战争》对《南京条约》进行分析时,既要提高学生全面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不能让学生走进《南京条约》的签订也给中国带来了好处的误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让学生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我在此基础上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时,当我们的国家利益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的答案真的很有创意。我静静的听着他们充满智慧的发言,这时突然初二(八)班的一个女生举手了。
“老师,我觉得我以后再也不学英语了”。此语一出,立马引起班级的阵阵“骚动”,赢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听完她的发言后,我的心被触动了。心想,她的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偏激,同时又被一部分比较调皮的同学给“利用”了。想到此,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轻轻问一句:
“为什么?”“老师,它们对我们的国家伤害太大了,现在还要学他们的语言。”
“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位同学知道?”听后,我没有直接讲评他的发言,而是在采取迂回战略。
学生们立马讨论开来,有的说是为了知道过去,有的说是为了勾起我们自豪与感伤的过去……
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开始把两个问题合并起来,一并回答。
“同学们,说得通俗点,我们学历史的主要用意就是知道并了解我们的这片沃土上曾经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究出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预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过去,更不能因为列强欺侮我们,我们现在就不去学他们的语言,相反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找到他们先进的原因,从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东西,达到最后的目的——超越他们。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国学生学英语太疯狂了,学的热情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其实我们要辨证的看待这件事情,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利,尽量避免盲目的学,无目的的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好英语,学好历史,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这堂课后,我意识到一堂比较好的课,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外,更主要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做到触类旁通,达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
所以,在新课改之下的历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精神教育这个根本,否则,课堂创新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值得去肯定。
四、重视反思
反思就是对课堂行为进行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这样界定反思:“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对每一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导下节课的操作。
反思一:我在讲《开元盛世》一课时,最后让学生讨论武则天的功过,在我的引导下,讲到武则天的“无字碑”时,就有一个初一女生这样写到:“虽为女子但为帝,身在其职促发展。”还有另一女同学这样写到:“谁说女子不如男?一代女皇武则天,打破了这千百年的铁门。我们骄傲多半基于我们无知,武周的傲骨像历史扉页,虽没激烈的火花,却已光照千古。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是的,但这冰心傲骨的那一刻,已璀璨历史的长河。”后来在反思学生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么好的语句时就在想可能与我的激发兴趣有关,当然可能也与这两位学生的性别有关,因为她们都是女孩子。
反思二: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起码要有一桶水。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到底该怎样才能做到?年轻老师教学经验不足,我坚持走出去,当然学校领导也很支持,从教几年来也出去听了很多节课,一有时间,就想尽办法去听我们学校的一些其他老师的课,课后及时的进行学习、消化,以此来提高自己。
反思三:年轻教师在进行新课改时如何驾驭课堂。有时候学生太激动了,以至于课堂比较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在这里也恳请一些老教师多给我一些指导性意见。
反思四:一个年轻老师,因为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非常小,很容易与他们相处,甚至相处的非常好,但是有时候有些学生会没大没小,弄得我很尴尬。该如何把握与学生的交往的一个度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索。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较浅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我来说起步不长,但要形成完整的理论性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创新。
4.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四
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
虽然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有段的时间,但在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学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不用说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缺乏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指导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本节课我希望能够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线索,来优化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发觉不少学生掌握的历
史知识很是琐碎和没有条理,更不用说有完整的历史线索,历史思维很是薄弱。由于本课的学习内容庞杂包含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以及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内容上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事件内容的张冠李戴,并且前后的事件顺序也常常混淆不清。本课在课堂设计方面力求做到既能掌握本课知识点,同时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日本的重要历史发展线索,我感到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进行自主整理线索,他们的参与使历史线索的脉搏跳动起来了。
本节课希望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学生由于有了要竞争的目标,所以可以全组团结协作,甚至连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可以很好的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可以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同时许多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发挥出乎了我和孩子的预料,这也是我和孩子们的
一个意外收获吧。
我们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课堂上要学生配合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了,要是在希望学习有困难的也可以有所表现那就更是奢望了。但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有从学生的思想和兴趣入手,改变他们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不愿意参与课堂到自己要争取机会去参加。常言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刺激式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喜爱的,只有课堂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能够真正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课堂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是我们新课程教学所必须的,在学习新课中可以做到优化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布置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题目的方面,希望提高学生自己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问的学生会选择相对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同学,这样实际上也让课堂参与的面进一步扩大,被提问的学生为了本组的荣誉,一般都会在课前认真将本课的知识进行消化,怕因为自己而为本组丢分。
本节课的设计和完成中还有不少遗憾的地方,在设计每个小组活动时,应把握好时间,不然会出现课程任务完成比较仓促。在学生准备了较多相关材料的情况下,既要控制每个组的活动时间,同时学生找到的资料,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够应用的话,准备的学生会感到失望,我计划在班级创立个“历史小天地”,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时间运用的资料,可以在放在这儿,既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更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
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历史课程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这个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参与、积极创新的空间,通过亲身的探寻,让他们去发现、感悟历史的无限魅力。课程设计是整个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的历史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展思维空间、延伸和发展获得知识的能力。本节课虽然得到了不少听课老师的好评,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细节方面设计的还有欠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思索和挖掘,还给学生一个真正快乐自由的学习历史的环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和愉快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做到课堂和课后的互动,不再将上历史课作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而是成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娱乐和享受,让学生在让游戏的竞争和快乐中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竞争中去自主整理历
5.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篇五
文安县大柳河一中李微微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
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效率自主性自助性
我今年任教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初中《世界历史》是初中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中考
在即,应考的压力下使得七年级、八年级《中国历史》有声有色的课改到了九年级《世界历史》时就已偃旗息鼓、冷冷清清,形成目前“七年级、八年级轰轰烈烈搞课改,九年级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尴尬局面。其实,新课程改革与中考应试并不矛盾,新课改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而目前的中考改革也已表现出突出能力的导向,因此,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更深一步推进产生积极作用。
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变革——要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改变“生产标准件”的统一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关键是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中国数千年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仍是我们要继承的瑰宝,应试教育中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也因其合理的成分而受到西方教育学家的重视,再加上考试评价机制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应是对传统教育继承基础上的更新和补充,而不应该是彻底否定应试教育的走极端的“花架子”、形式主义。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初中《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替学生“咀嚼”的做法,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让学生真正适应选拔性、能力型中考考试的根本解决办法,这一点“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1、增强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和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现代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达成有效教学:教学要提高师生的互动从而增加学习机会,教学要保证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大胆开放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达成体验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等课改目标的主要途径。
我的课堂上一直较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是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对自身经验世界的组织,但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需要合作学习分享他人经验。由最初的不太重要的、难度不大的内容放开,到后来几乎节节内容都能合作讨论完成;由老师布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到“自己阅读,初步感悟”——“讨论,明确知识要点”——“应对老师必答、抢答式问题,明确重点”——“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作答,化解难点”,几乎形成“自动化”学习程序。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积极性也非常高。即使不提前布置,很多同学都能提前预习,并查找课外资料以
作补充。其实,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当然,这种开放的课堂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更灵活的评价机制,而且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需要坚持及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调整;特别在刚开始时,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辅助和补救措施,比如老师要加强引导和知识总结、强化单元测试和知识反馈等。
2、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按历史发展规律学习的方法外,还从另外几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1)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因为西方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组织有序呈网络状结构的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时记忆。开始放开时,我也有些担心,害怕学生做不了反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去做了之后,我发现担心有点多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都能在最初模仿老师的方式上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创新,逐渐的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类似于电脑程序式的、框架式的等等,而且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这种方式也会暴露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尝到了甜头,便由开始时的被动的完成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性学习,只要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很多学生便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画起来。
(2)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有利于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目标计划地制定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
我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分析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习总结和计划,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记忆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知识的识记。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例子,为学生介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一些记忆技巧,如笔记生成技术、联想、谐音的方法等。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学生介绍的“口袋小笔记”的方法(将一些知识要点摘录于小纸片或小本子,放在口袋中,随时可看上几眼),方便实用,被学生们竞相效仿。
二、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考方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和整合,但要保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缩编和简化,去掉了一部分初中
学生不太好懂的繁难、晦涩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辅助性的直观的图文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为《世界历史》是九年级的课程,迫于中考的压力,必须提前结束新课、尽早进入复习,因此《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又必须向中考紧密靠拢。但大多数学校教师却又因此而急功近利——中考考的内容就学,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干脆删掉,背离了新课改的科学的学习精神,也破坏了世界历史的完整性,是不可取的。
《世界历史》教材的整合应该是在新课改和中考二者兼顾的原则下进行。
世界古代史部分是非中考内容,但如果跳过不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易理解,不利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刚刚由中国历史转到世界历史,视野骤然开阔,既有些茫然也有些好奇,而带有很多神奇色彩的世界古代文明会成为吸引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历史学习的好工具,不应错过。因此,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将世界古代史部分整理成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的欧洲古代文明”和“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三个专题,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金字塔之谜”等问题提前布置搜集资料,利用暑假补课时三节大课(1.5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初步有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意识,加深了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对“亚非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对比”、“欧洲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初步讨论,使学生对“把黑暗的欧洲变成为世界近代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世界近现代史的调整幅度较小,尽量不破坏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以利于学生架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原则。比如将《世界历史》第二册第3课的最后一框题内容“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加剧”并入第2课《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分作两课时完成,使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对《世界历史》第二册第12课—第15课作顺序和内容调整为:“二战后的美国霸权政策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强调现实意义的主次关系。
总之,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品德培养的重要基地,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文教育。世界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人文的历史、一部科学技术彰显伟大力量的历史,因此,世界历史的学习——特别是文艺复兴、近代文化和三次科技革命等等内容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提升教育的良好机会,不可错过。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望给予指正。
6.高一历史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更新备课方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高一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3、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也是我们目前使用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由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是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7.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篇七
一、认识新课改与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并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会交流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标准》的精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就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诸如“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 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在课堂上地位的互换, 事实上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严肃的, 包括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在内的繁杂课题。
同时, 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的变动非常大, 专题史体例与传统教材相比,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内容跨度都非常大。新教材编排方法注重各单元内容在时间、进程上的逻辑联系, 注重同一性质历史事件的承接, 有利于师生用全面的、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选修教材六个知识模块的选择、设计, 更体现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史实的思维。但同时也不可否认这种体例使学生在初步学习过程中缺乏全面理解历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教材对同一阶段历史问题的分析, 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进行分册式阐述, 而学生在两册教材之间缺乏过渡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横向知识的链接与整合,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纵向掌握、横向清晰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 教材从政治层面对秦帝国的政治模式给予了深刻的剖析, 而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重点则在于生产力发展导致井田制的瓦解, 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为秦的统一奠定物质基础的经济类分析。因此, 教师便有必要对两册教材给予适当的整合, 引导学生树立起经济、政治密不可分的思想。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更新教学观念: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 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自然会成为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让学生做到自觉、主动地探索新模式、新办法。实际上,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 可供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更多地以分组讨论法、辩论式教学法、学案式教学法等取代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加以运用。现将经常使用的两种方式做以描述。
1.情境重现法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条件, 以学生表演等方式重现历史场景以此达到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例如:讲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中的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的重点措施———“陶片放逐法”时, 可通过教材和网络上的史料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际的场景, 在教师设置的不同条件下再现投票过程, 让学生扮演公民、非公民等具体的角色, 从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产生直观的认识。这一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准备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并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参与、合作、思维、表达能力的全方面锻炼与提升。
2.学案式、小组式教学法
建议教师对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群体尝试采用“学案式、小组式教学法”, 即在正式授课之前, 教师发放预习学案, 引导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据教材简要分析新知识以及发现的问题, 教师回收批阅后, 按照学生在易、中、难三个层次的知识掌握、分析能力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授课。学生通过自主预习的方式来完成简单、中等难度问题的学习, 进而通过代表发言、主动提问、互问互答的形式提出较难问题, 由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例如在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能够掌握大部分基础性知识, 但在一些线索性知识、深远影响等方面则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状态。具体示例如下:
1. 上位知识掌握不牢:
地主阶级的衰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进行的改革及结果、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等。
2. 国际背景不清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状态、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状态等。
3. 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更注重《马关条约》中2亿两白银的赔款, 而忽视了在内地设厂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 忽略了《辛丑条约》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等问题。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的能力可以在预习、课堂问题汇总及互答环节中充分展示, 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但对于较有难度的问题, 则必须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地位从台前退到了幕后, 但这并非指教师无事可做, 相反, 教师课前需要做出认真细致的教学设计, 掌握大量史料观点, 还要完成学生问题的归纳以及针对学生疑问的备课。如此, 方能在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适应新形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8.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反思 篇八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第一,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或播放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历史。例如,学习《抗日救亡运动》一课时,笔者播放了《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片段,故事情节感人,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便会油然而生。第二,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巴黎和会,周天子分封诸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都是练习角色表演的好素材。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体验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都感受了历史的存在。身在其中,自然是乐此不疲。
二、展开想象,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历史的学习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唯心的认识,而是对历史过程的唯物史观的建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虽然都有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特性,可是他们和现实有相似相通之处,可以考察、推想和论证。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所以历史可以被学生内化,也可以被接受为自己的知识。只要学生能够接受,历史教学就可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例如学习元代史,对于成吉思汗,笔者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他生于何年卒于何时,更让学生懂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对于蒙古民族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攻夏灭金,为全中国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打开了东西方的大通道,推动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笔者并没有将课堂停留于此,而是让学生作更深一层的思考:假如真像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唱的那样,如果成吉思汗能够多活500年,对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亚欧大陆的格局又是什么样子的?成吉思汗的皮鞭真的会把中国的版图扩充到莱茵河畔吗?然后让学生在课堂充分讨论,学生真正地了解元代的历史,以及元朝在当时世界格局的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事件,还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利用所学的历史经验来导演历史,做社会发展的编剧,培养学生做自己历史的主人,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这正是传承历史所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合作,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历史合作学习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或者团队为单位,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某个历史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过去及未来的悟性。合作学习遵循了从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并给予系统的历史学法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可以采用如下的学习方法:一是辩论。围绕给定的主题,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最终能说服其他小组或成员者获胜。辩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主题探究。小组可自主地对某一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探究,题材不限,方式多样,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小报或小论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实践。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乡土历史,寻找身边的历史、生活中的历史。要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小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方案,其他小组对此展开可行性论证,最后实施完成方案。该活动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四是角色置换。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我问你答,你问我答,在学习过程中,角色可以互相转换。通过角色扮演和置换,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样该活动可在组内进行,也可在组间进行。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探究的教学反思 篇九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和革新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广大教师在推进探究模式过程中过于关注新课程理念的应用而忽视了实际,没有很好地把传统和新课程融合起来,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当然,新课程教学改革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但在推进历史教学改革中却不能盲目跟风,而要结合实际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秀做法基础上逐渐去渗透新课程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一、情境注重包装,忽视引导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直观感知,从而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但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创设来看,教师更注重情境包装,让学生获得了感官刺激,却忽视了情境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如“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娜女神来引导学生观察,并讲授了希波战争的历史,引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名言来介绍两位名人,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么是在看教师展示的图片,要么是在听故事,表面上看学生较为投入,实际上却没有让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具有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更深刻的了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故事、话题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或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由此让学生了解希腊的首都,演示课件《古代希腊地图》,问: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有利于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由此引入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环节探究中。
二、导学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探究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故在实践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导学环节教师所留时间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而对学生如何完成的过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够重视。其实,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来向学生明确具体任务,利用课前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测题。在导学案中,还要留出空白,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目标提出任务来引导学生提前去阅读教材,初步形成知识构建。以“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的自主学习为例,对“重农抑商政策”只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其概念、基本表现和原因;对“海禁”与“闭关锁国”则要初步了解其背景,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概括其表现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导学案来向学生展示这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去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课堂教学前教师收集导学案进行批阅,并在课堂中做出反馈和评价。
三、问题注重数量,忽视质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引导方式。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因没有较好地把握问题和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且课堂中的问题往往过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而不能深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当然,问题是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但问题要能扣住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达成目标。尤其需要注意,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能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进行知识构建,更多要关注的是问题的质量。以“罗斯福新政”为例,以《大国崛起》片断来引导学生思考“19xx—19xx年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对美国的打击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以罗斯福的总统竞选词来让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何会在竞选中获胜?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新政准备”,对于“新政内容”,先引导学生自学,然后围绕新政的内容包括哪些?在经济危机下,罗斯福是如何摆脱危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罗斯福的新政来追问学生“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以问题“所谓彻底的革命”是什么?“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政实质。最后,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显然,教学中的问题围绕目标和内容结构来循序展开,很好地促进了目标达成。
四、探究注重形式,忽视结果
10.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
一、从历史图片的地位、特点、作用来看
历史图片提供直观确切的图像,表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文字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教师们的广泛重视。作为一种特殊教材,历史图片服从并服务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它以方便、实用而被广大历史教师认可。它以空间形式和直观方式反映人类的历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学史兴趣和理解历史知识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尤其在缺乏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地区,图片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
文字只叙述历史事件,往往简练重点突出,但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历史图片却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读图在让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读图、识图、理解知识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来看
1.图片教学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发展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为直观的现象,因此,叙述得再清楚也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图像。把史实转化成一幅幅历史图片则使人一目了然。
学习历史要求记忆的地名非常多,很多学生缺乏时空概念,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征缺乏了解,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适当运用图片,使其形象化,就会克服这一障碍。
2.恰当运用图片能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考《考试说明》的规定。比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历史发展趋势。
如中国“一五”计划、全面建设、十年“文革”以及现代化建设这四个时期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重要知识点。而通过对比和区分每个时期的示意图,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常常提醒学生把类似地图进行对比,以养成一种习惯,这样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肯定会有显著提高的。
3.巧用地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缺乏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讲必修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内容时,笔者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一边讲地名一边指图,学生对开放地域的先后顺序有了清晰的掌握。讲完之后又让学生把重要地名列举出来,然后加以联想,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并能结合身边的建设成就举一反三。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的反思,笔者发现只要善于挖掘,注意左图右史,史图结合,就能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在兴趣中培养思维创造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活用图片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學习方式的掌握
历史图片很符合新课程理念,它弥补了教材生、硬、死的缺陷,给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式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图片的编排重在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充实了我们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笔者在教学中更为关注和欣赏图片运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图片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在对知识的获取与巩固上,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推测能力、想象能力、比较分析能力的训练与养成。
三、历史图片教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但最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历史教师如何用好这个资源,如何让历史图片成为“会说话的工具”。为此,历史图片的出现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图片认知素养,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图片所蕴涵的丰富信息。积极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图片捕捉信息、分析问题、获得知识,为学生铺路搭桥。通过历史图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协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史兴趣。为学生开放型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也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为生动、充满激情和挑战。
总之,池水可以兴波,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发、多利用历史图片教学资源,推动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现。
11.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考 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理论的源泉。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同样来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历史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生活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一般对平时的生活比较熟悉,把生活搬到课堂,更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所以,创新历史教学应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 例如教师讲授《新中国成立》时,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比如说说身边看到的革命文物等,比如听长辈讲革命史, 并在课堂分享等,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把生活融入教学,创设一定的生活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核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这些都离不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知识中学习经验,从历史知识中借鉴教训。 同时把历史知识运用于现实社会,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语言表达对历史学习也很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供更多语言表达机会。 例如老师讲授 《甲午中日战争 》,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本节课的主旨进行了解,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围绕课文展开广泛讨论,讨论的问题有清政府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学生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学生可以共同学习知识,共同进步。 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写一篇短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通过这样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整合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非常多,知识点也非常多,而且比较零乱和琐碎,课本上的内容多是成条分块的,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完全理解这些知识点,完全学会这些知识点,具有很大难度。 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是学着后面忘着前面,要记住众多知识点存在很大困难。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网,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例如学习近代史内容时, 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第一个层次以外国对我国的侵略为主线, 包括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西方列强对我国进行疯狂的掠夺和压迫。 第二个层次以国内阶级斗争为主线,包括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让学生了解我国人们顽强的抗击外来侵略,为推翻封建社会不懈努力。 学习这些内容,老师要对教材合理取舍,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理论教学,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同时初中生有好动的特点, 长时间地静坐听课,厌学情绪很容易产生。 加上历史学科本身与生活具有密切联系。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当地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或带领学生拜访一些抗战老兵, 听听他们的亲身经历,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了深入了解, 了解了日本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及我国人民的英勇反抗,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摘要:我国的新课改正在有序推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历史教学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需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12.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 篇十二
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探讨
文/张钧美
摘 要: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教学教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快乐教育的思想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因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引导式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最好方法。教师的巨大技巧就是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导入;人物概念
一、以课本为依托,分析人物概念
为了让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具体、鲜明的印象,教师要学会科学的使用教材,用丰富的策略、技巧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概念,针对不同的人物概念,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学生在感受人物的活动中最终理解概念。新教材中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去理解概念,如图片、原始史料、文字资料等等。教师必须充分发掘课本中的这些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人物。
二、通过设计好的导入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导入语来开始新课堂,首先我最常用到的就是历史故事导入,故事情节生动、感性直接、针对性强,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讲新课之前,用典型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此外,历史图片也可以作为导入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用图片导入比较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体验的基础上就会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学习对象。
三、利用史料重现历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教材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结论性质的,这就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大多数学生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历史内容,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历史史料,不但能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适当地引用一些史料,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
历史快乐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策略的设计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历史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教师的个人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创造性地加以选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史俊杰。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新课程,.
[2]谷忠慧。疏脉理络 择良方从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7)。
13.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变化 篇十三
随着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理解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在随之不断变化。在经历了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反思教学行为的一系列历程之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基本上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们普遍认识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唯一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近两年所听的数学课来看,教师们都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交流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法为主的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以探究与研究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这些方式无法判断孰优孰劣,只要运用恰当,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就是成功的课堂。
同时,从课堂面貌来观察,绝大多数的课堂都能够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前预习报告的实施、讨论交流的有效落实等,从这些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活跃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跳动的思维,学生们在课堂上活动的增多对于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明显效果。
2.开始关注并实践有效的合作探究
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在课改之初,层出不穷的教法,花样迭出的课型曾使老师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似乎一节课没有“讨论”这一环节便不能称其为课改的语文课。于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中,我们往往只看到了“讨论”等形式,而看不到其必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不断地研讨,什么是有效的合作与探究。在这个问题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反思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合作探究。反思二: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有备而来。反思三:创设一个真正民主的氛围。反思四:加强讨论过程的监控与指导。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反思,课堂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走向深入,为了讨论而讨论的现象逐步退出课堂。3.教学手段更加多元
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许多变化,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成了不少人的共识。很多教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通过这些外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了很多教学情景,安排了诸多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收益。例如在课堂中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发使用教学网站、利用博客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这些教学手段的加入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都不断的延伸。
4.教师对学生评价走向多样性
14.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情境注重包装, 忽视引导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要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直观感知, 从而更好地进入探究学习。但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创设来看, 教师更注重情境包装, 让学生获得了感官刺激, 却忽视了情境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如“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娜女神来引导学生观察, 并讲授了希波战争的历史, 引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名言来介绍两位名人, 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么是在看教师展示的图片, 要么是在听故事, 表面上看学生较为投入, 实际上却没有让学生对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条件、希腊城邦具有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更深刻的了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借助多媒体、故事、话题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要注重以情境来引出问题或知识点,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古代希腊文明与民主政治”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幻灯片展示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 由此让学生了解希腊的首都, 演示课件《古代希腊地图》, 问: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有利于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由此引入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环节探究中。
二、导学注重结果, 忽视过程
探究教学更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故在实践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从实践情况来看, 在导学环节教师所留时间不多, 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 而对学生如何完成的过程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够重视。其实, 在导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来向学生明确具体任务, 利用课前时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课前预测题。在导学案中, 还要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享自己的收获。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知识目标提出任务来引导学生提前去阅读教材, 初步形成知识构建。以“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的自主学习为例, 对“重农抑商政策”只要求学生能初步了解其概念、基本表现和原因;对“海禁”与“闭关锁国”则要初步了解其背景, 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概括其表现和评价。在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导学案来向学生展示这些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自主去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 课堂教学前教师收集导学案进行批阅, 并在课堂中做出反馈和评价。
三、问题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引导方式。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因没有较好地把握问题和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并且课堂中的问题往往过多, 学生只能疲于应付, 而不能深入到问题探究过程中。当然, 问题是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但问题要能扣住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 要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渐达成目标。尤其需要注意, 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能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进行知识构建, 更多要关注的是问题的质量。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以《大国崛起》片断来引导学生思考“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对美国的打击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 以罗斯福的总统竞选词来让学生思考:罗斯福为何会在竞选中获胜?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新政准备”, 对于“新政内容”, 先引导学生自学, 然后围绕新政的内容包括哪些?在经济危机下, 罗斯福是如何摆脱危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罗斯福的新政来追问学生“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以问题“所谓彻底的革命”是什么?“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新政实质。最后, 引导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显然, 教学中的问题围绕目标和内容结构来循序展开, 很好地促进了目标达成。
四、探究注重形式, 忽视结果
实施探究教学最重要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和讨论活动, 以此来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实施情况来看, 虽然教师也在努力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活动, 但却不太注重探究结果, 更多注重形式。换言之, 教师在学生探究中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 交流和讨论更多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学生探究后很难得到结论, 显然探究中师生互动不足。
首先, 在学生探究中, 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互动, 引导并帮助学生。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学生对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不是很了解, 此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进行补充讲解。其次, 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归纳, 精讲点拨。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中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教师在引导学生概括的基础上要明确“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是根本原因。
15.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刍议 篇十五
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创新的水平与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就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
一、切实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厚的专业素养和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基本成分。历史教师要应付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要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要具备教育科研素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1.扎实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含较广较深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专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地方史、国别史、人物传记等。这些特别需要教师的拓展和深化。历史教师还要了解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和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能力
历史教师要看懂材料,分清材料的层次,提炼材料的观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评价。现在高考文综考试历史大题基本上是材料题,既然要求学生会做,作老师的也必须融会贯通,有时学生拿着材料问答题让你解答,你总不能说我没看答案或者说我不知道。我们教师要尽力避免这样的现象:不看答案、不能讲解,看了答案、手舞足蹈,反问一句、不知所措。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兴趣并非天生,是需要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的。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很容易激发起来,但却难以维持稳定。历史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青少年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但高中生辩证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他们不满足于获得一般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本质的必然联系,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历史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理和有中国特色的规律寓于感人的讲述之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其中选修部分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应说这种突出学习内容选择性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的课堂对教师而言,就是“教”与“学”的统一:“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对学生而言,就是“学”与“思”的统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如“设置疑问、创设情境、鼓励想象”,引导学生以持续不断的热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使历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这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有目的地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融入历史事件中去思考。因此,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如扮演历史人物对话,根据历史事件编演话剧,展示学生自编的历史小报,歌唱自写的历史歌谣,还可组织小组讨论、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诱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观史如身在其中”,引领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做到这几点,可通过情境假设法、角色扮演,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编写家庭史、社会史、撰写学生小论文等方式,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2.坚持把历史教育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作为历史教师除了具备比较渊博的历史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教材出发又不完全依赖教材。同时,还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从课外收集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时事新闻中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内容。如党和政府每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举行的纪念活动,广播、电视新闻中的报道,报纸杂志上的相关文章,都可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学过的书本知识与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起来,使历史更好地为现实服务,真正达到学史使人明智的目的。给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现实搭起一座桥梁,教师讲课时要及时把历史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在一起,适时进行爱国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高超的能力驾驭课堂,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才能提高以史为鉴的能力。
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还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如可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再现历史场景。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会做得相当出色,这要求历史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逐步得到增强。
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漫漫长路上,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尝试教学的艺术和奥秘。以学生的“学”为根本,让历史教学少一点浪费,多一些充实;少一些枯燥,多一些生动;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思考,让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圣殿。
16.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六
齐慧慧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除必修课分为三个学习模块外,还包括选修六册内容。必修内容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历史内容,分专题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分裂,失去了三者内在的关联,使学生难以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为弥补通史的不足,于是以选修的课题弥补。
自这一学期开始,我校高二年级学生进入选修部分的学习,在教学中慢慢对有些问题有些思考。
一、考试问题。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高考所涉及的内容中,有无或怎样体现历史选修课的内容,对历史选修课的开设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目前,其他课改省份对于选修课的考试主要是100分中占20分,显性分值看上去好像不是很高,但从从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关系看,是知识的螺旋上升,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所以考试中还有很多隐性的选修部分的分值。从知识内容特点看,必修内容重内容的全面性,重基础,重纵向形成系统,另外选修内容重内容的重点性,重点上进行深化。
二、师资问题。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它要求教师掌握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又要懂得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确实使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拓展历史视野,发展个性。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如何达到这一要求呢?办法只有一个,即“学习与培训”。今年我有幸作为新教师参加了孝感的一次新课改,收获颇丰。但类似的培训有点少,针对这一点,我想向学校提点建议建议:学校在做好“岗前培训”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岗中培训”,突破过去课改前“一次性”培训的框框,实行“问题培训”,即有问题就培训、就学习,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而言之,建立一支能开设选修课的师资队伍是上好选修课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的问题。高考对于选修内容的考查,题型是很多样的,从这一点出发,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做研究和尝试。如2010年的广东高考文综38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中国历史上几个社会群体的兴衰,其考察范围将高中历史必修的三个模块所涉及的主干知识融于一体,同时立意又贴近现实。因此,教师要创新教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方式学习,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能力。另外从必修与选修知识内容和发展关系看,两者是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能力发展的关系,必修面对全体学生,重在全体高中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选修面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生,重在这一方面学生个性化的需要,重学生能力发展。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整体性阶段性和个性化,首先,针对高中三年历史学习中选修课的内容,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要提出一个整体的思路和设想;其次,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把六门选修课分学期、分学年分解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和目标,使其更有计划性和操作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
选修内容有利于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我校高二年级目前的历史课堂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应经轻车熟路了,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这一方法已经广泛使用于课堂,也逐步接受,成效颇为显著。
17.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篇十七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田玉枝 郑州市第八十八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学生对史实的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大都是以枯燥无味的讲解、概括为主,进一步造成了学生把死记硬背当做是学习历史的唯一方法的现象。实际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学生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由此观之,历史教学的科学方法,应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呢?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历史教学论文 )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五、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地思考和缜密计划。
六、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18.新课改下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篇十八
目前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挑战, 莫过于对传统旧角色和旧观念的挑战。因此,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 这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中学历史课如何创新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互换师生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 课程教学不仅要看“教”, 而且要看“学”, 看“学”的中心就是“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可以使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 使学生学得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 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 这时候学生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会更为主动, 这可以让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持点在这种主动的探究学习中激活, 也可让学生“从做中学”, 通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寻找、阅读或运用, 图表的制作, 角色的扮演等手段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 使整个学习充满吸引力, 充满探索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换观念, 加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历史教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种方法让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更是师生彼此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交往对话成为课堂上师生间的重要链接。对教学而言,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的甘甜。交往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以, 在新课程中, 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 而是应该从教学的“权威宝座上走下来, 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一起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做学生的学友”, 在激烈的争论中做“裁判”,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三、尊重学生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 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 给学生的人生导向,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该多一些爱心, 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教育家的。笔者以为, 这不仅仅是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转变的教学观, 而且还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者的教学观。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
实施新课标, 历史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 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所谓研究型教师, 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应具有敏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过硬的教学研究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
历史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反思, 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对历史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 并及时加以总结。通过“思考—探索—总结—再思考—再探索—再总结”的良性循环过程, 不断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 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 还应关注著名史学家的学术论文和教学经验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 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
19.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篇十九
【关键词】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6-01
2003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2009年秋学期起,我省已经全面实施新课程。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现在,初中历史课虽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设,但即使是实验初中,也因为中考的指挥棒,忽略了历史课的正常教学,历史、地理、生物只作为副科而存在。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非常薄弱。如在新课前的讲解时,我所带的7个班级中只有极少能知道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竟出现唐朝之后是明朝的尴尬局面。
2.学生思想的不重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史地生等成为副科,所以学生包括诸多家长在思想上极不重视,甚至存在一部分人认为学习历史毫无用处,历史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不能带来社会价值,忽视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3.专题学习带来的挑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认为,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情况,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首先,专题讲授要求教师自身丰富的业务知识作为支撑;其次是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初中通史的知识基础之上开设专题。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教材忽视了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现状。
4.教学时间的不足。目前我校按照国家开设的标准课时,每周两课时。但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从课时安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教材往往将以前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上来。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包括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四个方面。在以前,要用三到四课时,而现在要一节课讲完,学生接受很困难。此外,数、外、物、化占用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学生课余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复习乃至收集资料等等,从而导致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探索
针对目前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着重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注重改进新情况、新特点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我把一些探索介绍如下:
1.注重线索的把握。历史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特点。在通史教学模式下,教学以时间为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在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在专题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容量较以前大大提高,知识点支离破碎,学生不易掌握。这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线索的把握,从中找出内在的联系,一节课的线索、一个专题的线索、一个模块的线索,教师必须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数,“形散神不散”。如在讲授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专题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贯穿的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列强对华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哪些斗争。这样本专题的内容呈线状展现在了学生面前,收到了良好效果。
2.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历史内容生动具体,丰富多样,故事性强,趣味性足,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又因其内部都是真人真事,有血有肉,寓哲理于史实,寄智慧于真理,利于激思明理,获取人生启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所以,在高一的历史教学中,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知识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我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以后,广建宫廷王府的壮观,正所谓“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二是天朝诸王的“奢富比赛”,争吃争穿争排场,追求华丽奢侈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场景。这样,既克服了空洞说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分析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目的。
3.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运用提问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凸现了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历史教学的抽象性,知识层次的台阶性,学生思维递进性,问题设计要把握分寸,注重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认知规律的特征,逐步分解,层层设问,降低问题难度,循序渐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时,我将为什么只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是中国民主革命惟一的走向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当时的国情具体如何?第二,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是否行得通?第三,毛泽东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探索是否成功?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推进,顺利解决了问题,也便利了学生的理解。
4.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
【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新课改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8-11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心得10-14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10-05
十八大以来反腐新形势06-30
新课改物理教学困惑09-10
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09-16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8-12
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学论文08-03
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反思10-16
18大以来从历史性成就谈4个自信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