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精选14篇)
1.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篇一
海洋与渔业环境保护试题
考试题目
一.简述我国渔业环境或海洋环境保护的体系与现状。分析提出目前保护中的主要问题。要求: 全文500字内。
二.论文
跟据讲课内容文献资料,总结影响我国某地区海洋与渔业环境的某个或某些因素,及对某种或某些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的某些影响。(50分)
要求:(1)论文不少于1000-1500字;(2)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3)论述包括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三个部分或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综合要求:
1. 题目自拟。
2. 正文中清楚标示文献来源。表示形式为“作者,年代”。如:(李冰,2001)、(Richard ,1987)
3. 使用中文或英文,不允许两种文字混合使用,拉丁文除外。
4. 只能引用亲自阅读过全文或摘要的文献,不可为了凑文献数量而列上没有真正阅读和引用的文献。对有疑问的文献,阅卷者要进行审查。
5. 正文引用参考文献部分时,文献的作者如是3名以内则全部列出;超过3名,则在第3名后加“等”或“et al”。
6. 参考文献部分采用按第一作者姓氏顺序排序。中文在先,其它语种在后。中文作者根据作者姓氏读音,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外文作者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序。7. 西文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姓用全大写、名可缩写并略缩写点,全部作者均姓前名后著录,例如 SMITH,R.D.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文章:全部作者.论文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报告:全部作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网络文献:全部作者.文献题名.网址引用时间(年月日时).考试形式: 开卷 答卷形式:课堂手写
答卷用纸:学校统一的试卷纸,每人领取至少3页,可以用反面。交卷日期:4月18日 10-12点
交卷地点:学院楼北(商学院)153教室
2.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篇二
目前国外研究规划实施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较多, 也比较成熟, 而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上, 缺少实证研究。规划实施评价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针对规划实施评价过程进行的, 定量方法研究的主要步骤首先是选取评价指标, 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再后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把评价指标体系平均合成得出一个评价值, 最后根据标准判断评价值处于哪个位置, 从而判定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力度, 发现并分析问题。
1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
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不论是哪一套方法模型都涉及一个核心问题, 那就是评价指标的选取, 即指标体系的确立。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 选择合适的指标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评价指标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原则: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 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2) 可比性原则:
所用指标在时间上要有可比性, 否则难以判断措施完成与否。
3) 有效与实用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简练有效, 即在指标的数量上要少而精, 在指标的取舍上要切合实际情况, 而在评价结果上要达到能够最大限度地说明问题的效果。
综合考虑以上三项原则, 本项目建立了评级指标体系 (表1) 。
1.2 评价指标标准化的方法
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有多种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把不同量纲和不同数量级的数据标准化, 可以借鉴数学多元统计的方法来进行, 但是要注意所选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与资料的可兼容性。本项目采用以下方法。
undefined
其中:k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值;
xi表示实际值, 利用专家打分法计算2003—2006年各指标执行情况的实际值;
xio表示该指标对应的比较基数, 以各指标最理想的值为比较基数, 即xio=1。
1.3 指标平均合成的方法
平均合成的方法一般有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平方平均法以及调和平均法。本项目选择几何平均法作为评价合成方法, 该方法严惩分明, 能显示各指标的差距。
评价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w为权重, k为各指标值。
1.4 评价标准
对于几何平均法, 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值C≥0.8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当0.6≤C<0.8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在实际中起到一定作用, 执行情况较好;当0.4≤C<0.6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一般;当C<0.4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较差;当C<0.2时, 说明对《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执行情况很差, 规划如同虚设, 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表2) 。
1.5 评价结果与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得出C=0.65, 说明《纲要》中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划对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此方面沿海各地对《纲要》的执行情况较好。但是还应该看到, 虽然沿海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却仍没有明显改善, 海洋资源也是日益减少。针对这些问题, 沿海地区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更加努力。
2 有效实施《纲要》,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
总量控制是遏制环境恶化趋势的根本保障, 重点在于治理各类主要污染源。应按照各种污染物来源的排放量大小, 等比例分配其他来源途径的削减量, 使每种污染物的削减总量达到标准。根据陆源污染物来源构成分析, 应从三个方面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1) 工业污染源控制。
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各海域环境承载力和海域环境保护目标编制污染物总量排放计划, 将污染物排放指标分解下达, 逐级实施总量控制计划, 在此之前首要的任务是通过环境容量来计算污染源的允许排放总量。
2) 生活污染源控制。
控制生活污染物的主要措施是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数量, 增强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处理后污水的重复利用率, 减少氮和磷的入海总量。
3) 农业污染源控制。
农业污染物主要来自于肥料中的氮和磷, 因此应积极实施有利于消减氮和磷的入海量及海陆两利的各项工程。对于农田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可采取源头控制策略, 在全流域内推广农田最佳养分管理, 杜绝农田氮磷肥料的过量施用, 积极推广和鼓励使用成熟高效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对于畜禽养殖场造成的面源污染, 应推广畜禽粪便还田技术, 并通过运输设备和施肥设备的技术改造来提高畜禽有机肥的利用率, 减少畜禽养殖场氮和磷的径流损失。
2.2 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规划
在海洋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基础上, 通过辅助人工措施加速生态系统健康化, 遏制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此要制定并实施我国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总体修复与建设规划, 明确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同时, 根据典型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自特点, 分别制订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标准, 以各类典型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自然演化为科学依据, 规范和指导修复过程中的人为辅助行为及活动, 规范各类生态系统修复活动的选址原则和自然条件评估方法, 并对生态修复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其适合性进行监测与绩效评估。
2.3 加大重点海域的污染治理
目前, 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入渤海淡水水量明显减少, 渤海盐度明显升高, 海水入侵面积扩大, 淡水咸化及水质变差, 水环境基础条件逐年降低;② 陆域入海污染物排污总量居高不下, 部分区域海洋功能受损;③ 湿地面积萎缩, 森林覆盖率降低;④ 溢油风险加大, 赤潮发生概率增大;⑤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中40%的项目未得到有效实施, 已完成的治污项目运行效率低下;⑥ 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缺乏系统性, 综合治理的机制尚未形成。针对以上问题, 首先, 要加快渤海环境立法的进程, 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其次, 要认真学习《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逐步开展渤海全部7.7万km2海域、三省一市的沿海13个地市陆域以及黄河、辽河和海河3个流域的部分河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项目。
2.4 积极推进各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与规律, 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 循环经济的思想非常切合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沿海地区消费水平高且经济发展速度快, 但同时造成了社会财富的高度消耗, 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部分主要海洋产业还处于“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 要规范海洋产业使其按照“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 且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严格管理, 激发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布局, 才能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 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将生态保护价值较高和海洋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选划为海洋特别保护区, 同时因地制宜搞好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通过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 可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发挥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在大力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同时,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并完善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制度, 逐步加大对特别保护区工作的投入力度。构建特别保护区技术规范体系, 开展特别保护区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调查、监视、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 制定保护与开发计划, 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配套相关基础管护设施, 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特别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6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海洋资源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全社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 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 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海洋生产方式、海洋资源消费方式以及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 增强全社会的海洋可持续利用意识。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法制教育、危机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和科普教育, 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爱护海洋和支持海洋工作的良好局面。
3 小结
《纲要》发布以来, 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 积极采取了多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措施, 总体来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近岸海域总体污染状况改善效果不明显,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今后需要严格执行《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反思在《纲要》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订的措施, 及时解决, 予以调整。
摘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资源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已有6年, 为客观掌握国家及沿海地区对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的落实情况, 对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邱纪春, 董永弘.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青海国土经略, 2005 (2) .
[2]涂姗, 李江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探讨———以桂林市资源县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 2006 (1) .
3.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篇三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6号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已于2009年11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年11月2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海洋资源,改善海洋环境,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本省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本省管辖海域海洋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在本省管辖海域以外,造成本省管辖海域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海洋环境保护应当统筹规划,实行开发与保护、损害与担责、维护与受益相结合的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鼓励海洋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建设和治理,广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第四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简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同)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所管辖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防治本行政区域内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简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下同)负责所管辖海域的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以及其他有关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海事管理机构依法负责所管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所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海洋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简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同)负责所管辖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管辖海域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因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建立接受公众举报、反映情况的信息渠道,并向社会公告。
鼓励与支持单位和个人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公益性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改善海洋环境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拟定本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环境整治与修复规划,经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衔接平衡,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沿海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环境整治与修复规划,拟定本市、县海洋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和重点海域整治与修复实施计划,经同级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衔接平衡,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环境保护、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相邻沿海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做好长江三角洲近海海域及浙闽相邻海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本省与相邻省、直辖市的合作要求,建立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组织,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
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点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第八条省环境保护、海洋等有关部门根据本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可以对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拟定地方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组织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实行海上联合执法。
第十条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在巡航监视中发现污染事故或者有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予以制止并调查取证,有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损害事态的扩大;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交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按照法定要求对管辖范围内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资料,主动配合检查。
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十一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建设。
第十二条按照陆海统筹、专司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纳入生态省建设体系。
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监视标准和规范,对本省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海洋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实施管理,定期评价海洋环境质量,发布相关的公报和通报,并抄送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所管辖海域的监测、监视。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的分工,分别负责对入海河口、主要排污口的监测、监视。
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形成的海洋环境监测、监视资料,应当纳入全省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实行资源共享。
第十三条向社会提供海洋环境调查监测资料的监测单位,必须依法设立并通过海洋方面的专项计量认证。
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需要在本省管辖海域内进行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的,应当报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督。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海洋环境监测、监视资料的应用,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第十四条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赤潮监测、监视、预警、预报和信息管理,发生赤潮时,应当将获得的赤潮信息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启动赤潮减灾应急预案,做好防治工作。海洋、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渔业、工商、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第十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海洋、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和本省实际,制定本省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浙江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船舶重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和本省实际,制定本省船舶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报省环境保护、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可能发生海洋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等单位,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重大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并报设区的市环境保护、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损害的受害者通报,并立即就近向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七条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接到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情况启动污染事故处理应急计划。
发生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有关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及时将事故的类型、时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初步情况,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指挥、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应急计划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
海洋污染事故可能威胁人体健康和海洋生物安全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可能受到污染损害的单位和公众通报或者公告。
第三章海洋生态保护
第十八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划定为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办法,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下列区域的保护:
(一)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二)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三)舟山五峙山列岛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四)依法批准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第二十条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建设海岸防护设施、沿岸防护林、沿海城镇园林和绿地,对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地区进行综合治理。
从事填海工程的,应当采取先围后填的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填海、围海。
第二十一条省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交通等有关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生态环境特点,编制本省人工鱼礁建设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组织制定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会同交通等有关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做好人工鱼礁的选址、论证和投放工作,加强对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生态效益的评估。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人工鱼礁。
第二十二条因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需要引进境外海洋动植物物种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先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完全可控制的试验和论证。
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所管辖海域、海岛和海岸带境外引进物种的调查监测,监测结果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第四章防治污染物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三条逐步实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省管辖海域环境容量、海洋功能区划和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省管辖的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重点海域名录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和主要污染源排放控制计划,制定所管辖的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在不突破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排污单位的排污指标可以在同一海域内进行调剂,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四条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有关污染物排放资料,并同时抄报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管理,入海排污口的选择和设置,入海河流的管理,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所管辖海域环境容量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实施方案,规划海岸带产业布局。
沿海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和完善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其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海岸带产业对海域造成污染损害。
第二十六条港口、码头、船舶修造(拆)厂、海滨旅游点等使用海域或者海岸线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向海域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并负责清除其使用的海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
滨海度假村、酒店、宾馆等单位排放的污水未纳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的,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镍、铅、汞等重金属的废水。
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含病原体的医疗废水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第二十七条从事船舶污染物、废弃物、船舶垃圾接收以及船舶清舱、洗舱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接收处理能力。
船舶经营者应当向污染物接收单位提供污染物的名称、性质和数量等相关资料,接收单位应当将污染物运至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陆域场所进行处理。
第二十八条来自有疫情发生的港口的船舶,需要处理垃圾、生活污水、压舱水等污染物的,应当按规定申请有关部门进行卫生处理。未经卫生处理的,接收单位不得接收。
第二十九条从事散装油类和有毒液体装卸、运输等作业,应当遵守操作规程,落实有效防污措施;可能造成油类严重污染的,应当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油栏。
沉船打捞前,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向打捞单位提供船舶的有关资料和污染物的装载情况。打捞单位在作业前应当制定防治污染物方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条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采取强制清除、打捞或者拖航等应急处置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属于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因处理海难事故产生的费用,依法应当由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承担的,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及时缴清;未缴清或者未提供相应担保的,不得开航。
第三十一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划定近海海域养殖区域,确定限养区和准养区。
海水养殖应当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和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和治理近海海域养殖污染。
海水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和安全使用标准。禁止使用国家或者省明令禁止的海水养殖投入品。
海上养殖生产、生活废弃物应当运至陆地作无害化处理,不得弃置海域。
第三十二条严格控制向海域倾倒废弃物。确需倾倒的,应当向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倾废许可证,并将倾废许可证和倾倒的详细记录报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防治工程建设项目的污染损害
第三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规定。
第三十四条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并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转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转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重点审核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的影响。海洋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办法和评价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海水养殖、人工鱼礁建设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专项规划上报审批前,有关规划编制机关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草案的意见。
第三十六条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接受委托为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进行实地调查,引用的海洋环境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第三十七条环境保护、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准、核准决定;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在批准、核准前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应当征求意见。批准、核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核准的,有关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
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海岸、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核准后,因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发生变化,或者生产工艺、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之日起满五年未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三十九条海洋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使用者,应当及时拆除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或者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废弃构筑物和附属设施。
拆除废弃的海洋工程构筑物和附属设施,应当编制工作方案,并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严格控制在半封闭海湾、入海河口兴建影响潮汐通道、行洪安全以及明显降低水体交换能力和纳潮量的工程建设项目。
采挖海砂、开发海岛及周围海域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得擅自改变海岛地形、岸滩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收缴调查监测资料,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拒不清除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清除,所需费用由使用海域或者海岸线的单位和个人承担,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拆除,所需费用由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使用者承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收回,所需费用由养殖者承担,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接收单位接收未经卫生处理的污染物的,责令立即进行卫生处理,消除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油栏的,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可能发生海洋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等单位未制定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使用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填海、围海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运行,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引进的海洋动植物物种;造成危害的,责令采取措施消除危害,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接收单位未将污染物运至指定场所处理的,责令限期改正,消除危害;逾期不改正的,由有关部门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接收单位承担,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改变海岛地形、岸滩及海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责令限期整治和恢复,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规定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海洋监察机构行使。
第四十七条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人,应当消除危害,并向受损害方赔偿损失。
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规定进行工程建设、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以及污染事故对渔业资源、海洋生态造成破坏,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向责任人提出损害赔偿要求,所得赔偿应当全部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第四十八条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没有依法予以制止或者采取有效防止措施的;
(二)接到海洋污染事故报告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泄漏被检查者商业秘密的;
(四)海岸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审核而予以批准,海洋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未转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以及海岸、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批准前未依法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
(五)违反规定审核、核准、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六)海岸、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批准、核准,有关审批部门批准其建设的;
(七)未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监督管理不力,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或者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
(八)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条例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9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对《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删去第三十八条第三款。
4.加强海洋管理保护海洋环境 篇四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近海海域海洋环境在持续恶化,原因在于海洋管理体制造成的海洋管理的不到位和国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加强海洋管理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的经验.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要提高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严格执法;要大力普及海洋知识,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海洋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
作 者:李百齐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X54 关键词:海洋环境 陆源污染 海洋管理 海洋管理委员会 海洋教育★ 海洋渔业生产的安全管理
★ 海洋一日游作文
★ 海洋天堂 影评
★ 关于《海洋之歌》观后感
★ 海洋文化主题范文
★ 海洋天堂观后感
★ 《海洋奇缘》观后感
★ 海洋天堂观后感
★ 《海洋天堂》观后感
5.保护海洋环境的作文 篇五
有一次,我们和朋友们出去玩。突然琳琳惨叫一声,大家不约而同的转过头来,琳琳竟然凭空消失了。琳琳的好朋友,你在哪里?这时从一堆垃圾下琳琳伸出胳膊,奄奄一息地像大家求助。跳跳和悦悦赶紧呼喊大家:快,救救琳琳吧!大家还不知道琳琳在哪那儿呢?眼尖的跳跳指着垃圾山说:“琳琳在那!”话音刚落,只见天上横七竖八的下了一些肮脏不堪的垃圾,大家和我被吓了一跳,慌慌张张的上蹿下跳的逃走了。我只能听见大家的哭泣声。过了几天,人们得寸进尺的往海里泼脏水、臭水,垃圾也往海里扔,有的人甚至还把电视机扔到海底。
海底的动物生活被打乱了,赶紧召开了海底生物大会。我们的首长鲨鱼说:“我的同伴也被垃圾砸死过。海底全是污水好多海类都被感染病毒,生病了。咋们今后怎么生活呀?我说:我的同伴也曾牺牲了,还有我一个同伴壳都被砸破了,部落的小孩儿现在也都吓得只能待在家里,不敢出来。海马也说:”我的角一年前也被砸掉了,现在大家都叫我“独角怪兽”,说完痛哭流涕,……这时大家都在诉说人类的罪过。最终我们决定给人们写一封信,挂在钓鱼的鱼钩上。
信的内容大致是请不要破坏海洋了,你们破坏海洋就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醒醒吧人类!掉到信的人们,恍然大悟,开始反思,也开始注重海洋的保护了。他们造了垃圾捕捞车,天天在大海上工作。还成立了海洋保护巡查组,对无视海洋保护的人,抓起来重罚。
6.保护海洋环境的英语作文 篇六
The sea is like a poem.Like a picture, the meaning is rich;Like a symphony, the vast...It is always calm, like a mirror;Now and then the rage, the surge of rage, can overturn the boat that sailed.In my mind, the sea is the blue world and the cradle of life.There are so many free and free lives.The sea is so mysterious, so charming!
Now the sea has changed.The water is no longer clear, its cloudy, its dirty.The water washed up on the sand, leaving no more of a bouncing fish, but a pile of trash, and a lot of shrill little shrimps.Why is that?Its all because of us.While enjoying the beauty of the sea, someone threw the stinky rubbish into the sea.There are also people living on the coast who make toilet discharge pipes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Even worse, the waste water from the factory poured into the sea, and the water became a strange color.Lead to give birth to a lot of lack of brain ` low IQ baby, our next generation - the eyes bright ` voice immature ` gorge through red face the next generation will never see the beautiful blue sea.
Some people have done an experiment, he compared a basin of water to the sea, and drop a drop of ink into the “sea”.At once, the ink spread slowly, shallower and disappeared, and the “sea water” was almost as clean as before.If the ink keeps dripping, “the color of the water will get darker and darker, and then it will turn into a basin of black water.The worlds six billion people produce a lot of waste water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every day, just as the ink has been pouring into the pristine waters of the sea, and the sea is now a pool of sewage.
7.渤海海洋环境状况及保护建议 篇七
1.1 自然地理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渤海海域面积约7.8万km2,大陆海岸线长2 796km;平均水深18 m,最大水深85m,水深在20m以下的海域面积占50%以上;拥有海岛41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0个、无居民海岛380个。
渤海三面环陆,东面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由于封闭性强,渤海海水交换周期较长,水体更新90%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导致渤海自净能力差、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环渤海有辽河、海河、滦河、黄河等50多条河流入海,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环渤海流域汇水区面积约50万km2,环渤海地区和渤海广阔流域的发展也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和生境破坏压力。
1.2 社会经济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海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3个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密度为全国的4.7倍,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值的3.4倍,高速公路密度为全国的3.1倍,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
2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和污染事故频发,海洋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2.1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面积显著增加,重污染海域范围扩大。未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由2001年的1.9万km2增加至2014年的3.8万km2;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几乎已扩展到除辽东湾东岸以外的全部近岸海域,面积达9 520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2%,是2006年同期的2.1倍、2001年同期的4.57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局部超标。2013年渤海近岸海域80%以上监测站位的沉积物各监测要素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局部海域重金属、多氯联苯、石油类等污染物含量劣于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近年来渤海湾沉积物的石油类、多氯联苯含量增长趋势明显[1,2,3]。
2.2 海洋生态系统状况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2004年以来,渤海河口、海湾等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双台子河口、滦河口-北戴河口、黄河口等渤海三大河口区生态系统主要为亚健康状态,锦州湾和莱州湾生态系统主要为不健康状态,渤海湾以亚健康状态为主。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受高强度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环渤海地区近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退化。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双台子河口湿地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60%以上;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量减少,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下降趋势明显,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沙蚕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渤海渔业资源捕捞压力不断增加,渔获量呈下降趋势[1,2,3]。
2.3 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状况
渤海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开发和海洋石油运输量逐年增大,溢油事故风险加大。2006年至今渤海共发生132起不同规模的溢油事件,其中2006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和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均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渤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2006—2014年期间年均发生赤潮8.6次,年均累计发生面积达2 342km2。近年来,微微藻褐潮、外来物种入侵、水母等新型海洋生态灾害逐渐显现,开始引起社会关注。秦皇岛近岸海域连续6年发生微微藻褐潮,2012年单次褐潮最大面积达3 400km2、持续时间为1~2个月[1,2,3]。
3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沿海高强度开发是根本原因
据统计,1978—2012年环渤海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区域GDP总量由829.2亿元增长至132 075.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例由22.7%增长至25.4%,GDP总规模已相当于长三角的1.31倍和珠三角的3.02倍。在仅占全国总面积5.43%的区域内,集中分布全国总人口的18.3%和GDP的25.4%,密度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和4.7倍,水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10.1%、29.9%、26.9%和29.7%[4]。
环渤海地区围填海等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强度较大,近10年来环渤海三省一市年均批准填海造地约53km2,自然岸线年均丧失40km余,2011年自然岸线保有率已萎缩至26.7%。
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特征。2012年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所占比重为75.5%,由此产生的大部分污染排放和资源需求被转移至海洋,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工业向沿海聚集使污染风险加剧,如每年进出环渤海各港口的船舶达66万艘次,将导致渤海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增大[5]。
3.2 陆源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陆源污染为主、流域污染为主”,80%以上的海洋环境污染来自于陆源,而80%以上的陆源污染来自于河流入海排放。大量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6]。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2009—2014年渤海入海河流劣五类水质断面平均比例为67.8%,主要河流的年均入海污染物总量为94.5万t,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7]。
2010年以来监测结果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监测的134个陆源入海直排口超标排放比例均在70%以上。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的年均比例分别为86%和34%。排污口污水及邻近海域环境中普遍检出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有机氯农药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8]。
3.3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洋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体制机制不健全,对沿海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缺乏顶层设计;市场调节和经济杠杆作用发挥不足,对海洋资源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海域资源配置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形成,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环保责任落实考核制度尚不完善,海洋资源环境违法成本低,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利益、体现公众意愿的制度尚未有效建立。
4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4.1 实施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4.1.1 加强沿海发展规划布局的宏观调控
充分考虑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沿海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进一步优化调整临海产业结构,推进沿海经济绿色发展。完善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性作用,划定海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控制和规范各类用海行为。
4.1.2 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推广渤海海洋生态红线管理经验,在全国范围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对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和脆弱区实施严格分类管控,坚持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从严控制红线区开发利用活动。
4.1.3 建立实施区域限批制度
提高沿海地区环境准入门槛,针对海洋资源环境超载、海洋生态红线区、生态破坏严重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区域,实施区域涉海建设项目限批制度,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和生态修复以外的涉海工程建设项目。
4.2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4.2.1 依法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以海定陆、海陆联动的原则,实施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纳入国家减排体系。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重点海湾海域,实施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双控”制度。
4.2.2 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河长制”等制度,实施陆海统筹的上下游、陆海间断面考核机制,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入海河流污染防治,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级分解细化。
4.2.3 建立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
建立完善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加大入海排污口监督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
4.3 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
4.3.1 严格控制围填海及岸线开发利用
实施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禁止在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区域实施围填海,对存在“围而不填、填而不建”的区域暂停受理围填海申请。
4.3.2 完善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健全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产权登记制度,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的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细化围填海海域使用金征收类型、方式和标准。
4.3.3 提高海洋资源使用效率
健全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改进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市场对海洋资源的配置调控,逐步减少海洋资源行政配置。实施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管理,加快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总量控制制度。执行闲置用海收回处置制度。
4.4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4.4.1 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机制
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各类发展规划,以区域生态治理推进跨部门、跨行政区的陆海统筹和协调合作,探索“流域-河口-海湾”等综合修复新模式,紧紧围绕湿地、岸滩、海湾、海岛等4类典型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恢复渤海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4.4.2 建立实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
依托陆地征收的排污费用、海域使用金等渠道,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提高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资金比例,加大对海洋保护区、红线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流域对海域、开发海域对保护海域以及沿海地区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等方式,引导生态受益地区对海洋保护地区的补偿。
4.5 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
4.5.1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建设。加快制定《海洋基本法》,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推进渤海保护等区域立法,鼓励沿海各地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4.5.2 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的统筹协调机制
坚持以海定陆、海陆联动,建立由海洋部门牵头、各涉海部门参与的海洋污染治理和资源开发的综合管理模式。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京津冀区域设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合作的议事机制,建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制度,形成解决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合力。
4.5.3 实施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
建立实施面向沿海各级政府的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政绩考核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设定海洋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违规、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惩处。
4.5.4 建立实施海洋督察制度
建立实施覆盖沿海各地区、海洋全系统的海洋督察工作机制,在海域使用、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等重点领域,对各级海洋部门和海洋执法队伍依法履行行政管理及执法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追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
摘要:文章分析渤海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保护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生态文明,陆海统筹,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2—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Z].2003-2015.
[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08、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Z].2009、2010.
[3]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10、2014年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Z].2011、2015.
[4]姜旭朝,方建禹.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3):103-107.
[5]王书明,周艳,李岩.渤海污染及其治理研究回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7-31.
[6]中国科学院学部.环渤海陆域和近岸海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调查与控制对策[J].院士与学部,2010,25(3):305-306.
[7]张顺峰,于洪军,徐兴永,等.环渤海区域近海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7):71-75.
8.探究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篇八
关键词:环境保护;重要性;加强措施
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概念一直都有,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只是依靠人们的自觉性是很难做到的,国家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规定,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也出现了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只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被破坏的非常严重,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存在着很多年,环境被破坏以后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时人们才发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实施的效果。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不仅仅要依靠国家的政策,人们的日常行为也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对平时使用的一些东西进行更好的处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而且电池的分解也要经过很多年,在使用完电池以后可以将电池放到专业的回收地点。在平时购物的时候,可以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也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境保护上,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人们综合素质的体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受教育水平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在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时候,可以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下手,在人群密集的地区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使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样人们会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是非常广的,不仅仅要保护动植物,还要进行森林的保护,同时还要保护水资源和大气资源。环境保护也是为了治理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资源匮乏的一种保护。环境保护理念在不断宣传过程中,已经使人们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环境保护先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为了使经济社会可以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2.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多的,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者关心的只是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企业追求的只是经济效益,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何种危害人们是不会去在意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乡镇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乡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城市是有大的不同的,在环境保护意识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一定要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重视,这样可以更好的监督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利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很多乡镇企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这些在进行企业发展的时候对环境保护问题根本就不重视,这样就会出现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对当地的环境带来破坏,又因为地处偏远地区,政府的监管根本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就会出现污染更加严重的问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环境信息要公开,这样居民就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督。环境保护意识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在不断的进行培养才会使人们逐渐积累。环境保护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才会出现,因此,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不会受到影响。
2.2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家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健全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协调跨省域环境保护,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监督下一级人民政府的环保工作和重点单位的环境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环保监管机制。
2.3 加强环境监管制度
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擅自投产的,责令其停建或者停产,补办环评手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强制淘汰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制订和调整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目录。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
2.4 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为确保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必须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的环保队伍,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主要包括:要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实现持证上岗。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配置相关技术装备,提高装备水平,加强现场执法能力,完善日常环境执法手段,全面提升环保执法水平。要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远程传输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远程监控。改善环境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在环境信息支撑、环境宣教支撑、环境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特别是要在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要建立一套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管理机制,创新环境信息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形成统一协调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体系,奠定坚实的环境信息基础能力,实现环境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发布和共享,实现环境政务业务协同化、环境管理现代化、综合决策科学化和环境服务信息化。
3.结束语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制定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同时要制定环境保护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保护的目的。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有长期工作的准备。同时,环境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这样可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盛万生.浅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与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2]成团英,成德君.保山市环境保护措施——保山市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三)[J].保山学院学报,2010,29(2).
[3]罗萍.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的措施[J].中国建筑企业,2011,(9).
[4]赵艳玲,赵艳红.浅谈公路建设与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科技信息. 2010(35)
[5]王顺生,李海燕.农村环保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1)
9.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篇九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中国海洋环境基本状况 1.中国海域自然状况 中国海域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和低纬度带,其他各海与大洋之间均有大陆边缘的半岛或群岛断续间隔,基本属封闭性海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中国海域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过去70多年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了20 278种生物,其中包括许多特有属、种和珍稀物种.中国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中国大陆岸线长达18 000公里,海域分布有6500多个岛屿,沿海滩涂380万公顷.
作 者:王斌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刊 名:环境保护 PKU CSSCI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年,卷(期):“”(20)分类号:关键词:
10.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篇十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概况;策略
一、环境监测的概况
环境监测是指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数据的过程。它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自然界储存的资源,如煤、石油等各种矿藏被广泛地开发和利用。由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建立,使大量化学物质进入环境,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在环境中不断积累,产生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公害。为了寻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必须先从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含量及其分布状态的分析开始。于是环境分析化学就成为环境科学的先驱,在环境分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分析是以基本化学物质为单位,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基础,从而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工业排放物,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其分析方式,既可以在现场直接测定,也可以采集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分析。但是,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仅对单个污染物短时间的样品分析是不够的,必须有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的数据,即各种污染物在一定范围的长时间的污染数据,才能对环境质量作出确切地评价。这项任务对以化学分析为手段的环境分析是难以完成的,而物理测定则为此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环境之间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而这些研究都是在定性、定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类。为了生存并追求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从环境调查着手,通过环境监测,积累大量的长期监测数据,查出污染的来源,摸清污染物在传输过程中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开展模拟研究,建立模式,对环境污染的趋势作出预测预报;通过准确地评价环境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或确定控制环境污染的对策。这样往复进行,逐步地改善环境。这一系列活动构成了环境保护的一个研究体系。环境监测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环境监测手段,可以对污染问题中的严重环境要素进行稳定、持续的监测,比如:对大气、土壤、水资源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不仅可以及时对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进行治理,还可以维护将要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并且可以预防没有发生污染的环境要素等。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环境监测的范围内的各种污染问题的发生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源的扩散,将污染环境的源头扼杀掉,从而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地控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且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重视环境的保護,经济发展建设和环境建设应齐头并进,实现“三同步”与“三同时”。对于“三同步”来说,就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对于“三同时”来说,就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具有监督和指导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城市环境的规划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环境监测作为高科技的监测手段,与科技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环境监测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进行环境监测时,可以将所得到的各种科学数据(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作为科学考察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做好各种环境的监测工作,这样可以为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环境监测的策略
1、加大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
为了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加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监测方法来实现监测的目的,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使环境监测更好的为环境保护进行服务,提高环境的质量。
2、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与国外的环境监测技术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相对较落后,并且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对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最佳路线,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并研制出新的技术,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以此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3、培养环境监测人才
由于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较高,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够进行准确地操作和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有必要进行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要求环境监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过硬的环境监测技能,并且具有上岗证件。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应对监测仪器进行正确的使用,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根据环境监测的结果,提出有效、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不断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运行,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并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地治理、维护和预防,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晋宏.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影响[J].民营科技,2013
[2]唐家昌.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环境科学导刊,2009,(6).
[3]席春梅.浅析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
11.建设项目防渗与环境保护工作探究 篇十一
1 建设项目防渗部位
建设项目虽千差万别, 但从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途径上进行梳理, 即可发现建设项目通常需要防渗的部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其总体上讲有原辅材料堆放区、生产装置区、管廊区、产品存放区、污水集排与处理区、固废暂存区、固废处置区等。究其原因, 这些环节的物料流转过程均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参与, 因此该区域的跑冒滴漏与场地冲洗过程、淋溶与渗透过程以及事故泄漏与消防过程均可能发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向下污染。
2 防渗工作特点分析
建设项目防渗工作从工程层级上划分属于施工工序, 从施工工序衔接关系上讲多属于隐蔽工程, 其施工过程抛开施工人员素质等主观因素影响, 客观方面就存在控制节点较多, 施工隐形缺陷易发且不易发现, 单项验收缺乏精确检验方法而, 后续重叠施工对防渗成品构成冲击等不利因素。此外, 项目运行期因防渗缺陷引发的污染亦常常表现隐蔽, 待到周边环境出现表征之时, 除了整体返工外, 其局部补救措施多是权宜之计, 难以达到整体性防渗所具有的效果和耐久性。
3 环评阶段防渗工作要点
项目环评阶段应严格按照法规提出的“源头控制、分区控制、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开展地下水保护措施的论证, 其中分区控制即是防渗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法, 环评地下水导则对其分区依据及防渗措施评价深度有具体要求。通常厂区被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 (危害性或毒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区与物料储存区、化学品库、固废暂存区、液体物料装卸区等;污水集排管沟、废水处理站、化学品事故池、废水事故池;地下或半地下生产单元, 发生物料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 、一般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区, 其常见的防渗等级设定方法为重点污染防治区参照危废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其中废水处理站、化学品事故池、废水事故池参照危废填埋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危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一般污染防治区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4 设计阶段防渗工作要点
工程设计文件应将环评文件中分区防渗要求转化为用以指导施工的设计图纸, 即用图纸语言明确防渗部位、防渗系数、防渗层结构及防渗材料的规格和要求等。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 各分区防渗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对应建、构筑物或设备、地下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 (2) 设计规范的执行方面, 有行业设计标准的按其行业标准进行设计, 但其配套的危废贮存、处置设施应执行前文所提的专项控制标准, 此外, 若出现环评要求严于行业规范时, 建议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和环评单位进行技术磋商, 根据协商结果开展设计, 并在设计说明书中进行情况说明。
5 环境监理防渗工作要点
环境监理作为项目施工期环境管控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 防渗监理是其工作内容中的重要一项。按其工作流程大致确定的监理要点为:防渗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报审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审查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等方面的合理性;下来严格做好防渗材料的进场验收, 验收时必须审核防渗材料性能指标试验报告, 并仔细查看防渗材料的完整性;施工过程中逐工序开展监理, 以采用土工复合材料防渗的施工过程为例, 监理关注点就有下垫面与支持层质量评定、铺设工序的平顺与松紧度、拼接工序的搭接宽度与膜间节点的T形控制、接缝强度、排水排气阀体安装与土工膜的连接、土工膜与周边建筑物的连接和封边、上垫面和保护层质量评定等;施工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报请单项验收, 由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联合查验, 最终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6 竣工验收防渗工作要点
本文所讲竣工验收仅指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的试生产现场核查和竣工环保验收, 其防渗部分目前采取的验收方式基本是现场查验和资料查阅, 现场查验主要是判别防渗部位是否有直观可别的质量缺陷, 如结构开裂、孔洞等, 资料查阅范围主要是施工图、竣工图及单项验收资料。笔者建议在做好上述两点外, 还应借助监测数据对其防渗效果进行检验, 尤其是竣工环保验收时因项目试生产已产生污染, 防渗效果才是验收的关键。
7 做好防渗工作的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见, 防渗工作对于地下水和土壤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做好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防渗工作, 现针对建设项目防渗工作各参与方建议如下: (1) 建议建设单位提高环保责任意识, 重视厂区防渗工作, 切实领会新环保法“损害担责”要求, 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后恢复措施之难和恢复成本之高; (2) 建议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中务必明确厂区各功能单元防渗要求, 切忌含糊; (3) 建议设计单位务必重视环评文件并发挥其专项指导作用; (4) 建议环境监理单位在设计阶段早期介入, 杜绝设计漏项和降低标准现象, 同时切实担当起保障防渗施工质量的重担, 最终协同配合、各负其责, 共同做好建设项目的防渗工作, 避免因防渗而引起环境污染。
摘要:建设项目防渗工作是做好污染物与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隔离的一个重要议题, 笔者通过对项目建设各阶段防渗工作的要求和要点进行条分缕析, 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和深化建设项目防渗工作的建议。
12.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完整版 篇十二
需要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必须向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倾倒。
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废弃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第五十六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废弃物的毒性、有毒物质含量和对海洋环境影响程度,制定海洋倾倒废弃物评价程序和标准。
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应当按照废弃物的类别和数量实行分级管理。
可以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名录,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拟定,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七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选划海洋倾倒区,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选划海洋倾倒区和批准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之前,必须征求国家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五十八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倾倒区的使用,组织倾倒区的环境监测,对经确认不宜继续使用的倾倒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封闭,终止在该倾倒区的一切倾倒活动,并报国务院备案。
第五十九条 获准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必须按照许可证注明的期限及条 件,到指定的区域进行倾倒。废弃物装载之后,批准部门应当予以核实。
第六十条 获准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应当详细记录倾倒的情况,并在倾倒后向批准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倾倒废弃物的船舶必须向驶出港的海事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第六十一条 禁止在海上焚烧废弃物。
禁止在海上处置放射性废弃物或者其他放射性物质。废弃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的豁免浓度由国务院制定。
13.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篇十三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保护海洋资源,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家园吧!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天天都是环境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海洋环境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1保护海洋环境主题演讲稿例文1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海洋资源,自觉从我做起。
数百年前,当人类开始探索海洋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我们向大海排放的东西,或是对海洋的索取,就可以伤害到海洋。那时候的大海就如同伊甸园一般。但现在的我们知道:人类正面临从伊甸园走向失乐园。
你喝的每一滴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将你与大海联系起来,不管你生活在地球何处。大气中的氧气绝大多数是由大海产生。海洋驱动着气候和天气变化,使温度稳定,海洋为世界上,或许也是宇宙中大约97%的生命提供了居所。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蓝色,就没有绿色。然而我们人类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地球,包括海洋、天空等全部,是如此广阔,恢复力如此之强,以至于我们对其做什么都没有关系。这在一万年前或许没错,甚至在一千年前也或许没错,但到了最近100年,特别是近50年,我们已经耗费了太多的财富,使得海洋的原始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如石油泄漏、过度开发导致胶州湾面积剧减1/3、我国沿海累计丧失滩涂湿地219万公顷、美国23%的港湾严重退化、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的掠夺式开发已经将陆地资源几乎消耗殆尽,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将海洋变成第二个被破坏的陆地。在此,我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保护海洋资源。
我们中学生都可以为海洋做些什么呢?就从以下做起吧:
1、维护沙滩的环境卫生。在节假日约上同学、朋友,到海边帮忙清理垃圾,或帮忙清理浒苔。在海边游玩时准备一个垃圾袋,将垃圾放在垃圾袋里,装满后扔到垃圾箱里。
2、积极学习海洋科普知识。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滨之城,更要多掌握了解海洋知识,这样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还为将来致力于海洋科技研发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参加有关海洋的公益宣传活动及展览,不断向身边的人宣传海洋知识,提高人们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意识,号召大家为海洋环境的清洁尽一份力。
我有一个梦,让绝望的鱼儿不再在窒息的网中等待生命。
我有一个梦,让漂浮的石油不再是大海泛出的沉痛泪花。
我有一个梦,让万千珊瑚礁的污染警醒我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我有一个梦,让连绵海岸线的后退激起人类限制开发的勇气。
为了人类和海洋的明天,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携手努力,还给大海蔚蓝的美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保护海洋环境主题演讲稿例文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小时候的我,住在小山城里,从没见过海,那时候经常听周围的人提起海,听他们在旅游时候怎么在沙滩上玩耍,怎么在海边游泳嬉戏,再加上电视里播放的各种海的美景,一颗期待着能亲眼看见海洋的心的种子便开始悄悄发芽了。
16岁的我,终于有机会能走出山城去看海了,那时候,当车窗里的一角开始出现海洋的轮廓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翻腾,从初见的惊喜瞬间变成了意外的失望,是的,是失望。为什么会失望——因为海没有它本该有的模样,它的颜色,不是电视里那灿烂的碧蓝,深邃的深蓝,而是死气沉沉的灰蓝;它的边缘,铺满了人类留下的垃圾,和肚皮朝上的死鱼。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它变成了这副模样?
海洋,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也蕴藏了丰厚的资源。地球71%都是海洋,至今仍有80%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中,可见,海洋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很多人认为,海洋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是街边的马路,是聚会结束的不需要收拾的会场;小小的塑料袋,扔在海边好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工厂里的废水,排到海里也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们的小小举动,就在这么看似不短的时间里,为海洋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疤。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海洋里的资源那么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为何要担心鱼群的灭绝和资源的用尽呢?我们曾经认为的吃也吃不完的蓝旗金枪鱼,由于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利益的贪婪,已经在濒危物种列表上榜上有名了,最为人们广泛流传的,还是央视的拒绝吃鱼翅的广告,无辜的鲨鱼,活生生地被人类抓捕,被肆意地割下它们的双翅,然后绝望地沉落在寂静的海里,它们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的鲜血还引来了同伴的杀生。
而我们,又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怀着这份好奇,我意识到,海洋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跟离不开海洋,如果我们没有水,或者说如果我们没有干净的水,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子的——百姓对政府怨声载道,原本可以作为平时观赏的海现在已经难以入眼,原本以海洋为经济支撑的产业也开始经济萧条;那或者说如果金枪鱼消失了,中华鲟鱼和鲨鱼也消失了,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担忧,怎样的悲痛?
有些人,他们深深爱着海洋,他们是海的儿女;有些人,他们深深敬畏着海洋,被海洋无穷的力量征服。海洋的魅力,我们都能目睹,如果你亲眼看见美丽的海洋,就不会想让她受到伤害,就像是自己曾经去过的让自己流连忘返的美景,如果它哪一天变得不再漂亮,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本色,那么此时的自己,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真诚的希望,海洋的保护能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海还是以前的那个美丽的海,海里的生物还是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不用担心自己的种群是否会在地球上消失,那时候人与海洋和谐共处,那时候海洋与我们同在。
谢谢大家!
2021保护海洋环境主题演讲稿例文3
在如此巨大的海洋宝库中,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同时,随着世界科技文明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世界的关注。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具体如下:
1、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发展持续渔业。环境恶化和污染的加剧都会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污染物在海洋生物身体中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会传递到人类身上,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海洋开发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海洋环境,综合防治海洋污染,要考虑海洋开发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2、加强法律保障力度。我国已经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等。
多部法律和法规。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步伐,制定海洋立法规划,并且严格打击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人和事,为海洋生物资源建立一个坚固的法律屏障。海洋立法是沿海国家管理海上活动包括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措施,我国加强海洋立法的建设也是与世界接轨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
3、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生物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和多样性,使得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不断地繁衍下去,但是海洋生物资源同样很脆弱,如果遭到不合理、不科学的开采,就会使得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甚至会使一种生物灭绝并产生连锁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有力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4、加强科技水平,利用高新技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些技术上的不足使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难度很大,也会让海洋生物资源被浪费。因此,我们应当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技术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更科学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而加强科技能力的同时,也能更优化地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避免过多的浪费。
5、加强国际合作,全世界共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因为海洋生物资源遍布全球的所有海域,而海洋生物资源又存在无主权性,这就使得全球各个沿海国家不得不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就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效率。
6、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多学科协作,使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有科学基础支撑和应用技术的支撑。加强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打好基础。由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开展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了解掌握海域中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等,认识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现状,研究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是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迫切需要。在海洋渔业产业链中加强基础研究,制定合理的捕捞量,同时研究渔业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目前我国沿海各地均存在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急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根据对各种渔业资源种群年增长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故引入经济手段进行资源有偿使用十分必要。
7、加强宣传以提高全民的海洋生态、环保意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已对空气污染、陆地上的江河污染有足够的重视,但对海洋污染的认识不够。如在大多数地区,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船舶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入海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对生产企业实行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两项标准共同控制,是解决污水直接入海的根本途径之一。除了采用先进技术治理各种污染物,也可实行经济手段控制入海污染总量,如实行排污许可证可公平有偿转让,用经济方式体现环境价值,用市场手段迫使各企业将环境污染作为生产成本之一,重视解决污染问题。
8、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加强依法治海的力度。我国涉海立法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只是单纯地规定了防止几大类海洋污染,污染物排海总污染性人为活动(如旅游业、房地产业)对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的破坏没有规定。目前,一方面要进一步修订现行的法规,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管理的其他法规,使海洋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并利用行政手段或经济杠杆加强执法力度,从法律、法规上防止一部分人(或地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污染损害大多数人(或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更不允许为了少数人的目前利益从而大肆破坏、污染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从而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对已衰退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生物修复技术。目前,由于近海捕捞强度过大,近海生物资源的生物链受到影响,应继续实施配额捕捞以及禁渔、休渔等制度;在生态工程原理指导下,积极进行人工生物资源增殖,扩大增殖品种,如有计划地对一些重要经济鱼虾越冬、产卵场投放人工鱼礁,同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向近海水域排放,为了保护鱼虾类的正常繁殖生长,必须定期地、严格地监测一些重要鱼虾产卵场的水质。大型藻类能大量吸收海域中的营养盐,对减轻海域的污染、减少赤潮的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养殖大型藻类十分必要,尤其在重要鱼、贝类养殖区,如垦区池塘,网箱养鱼区的附近。因此,应加大大型藻类的养殖,对一些衰退海域进行生态修复,使海洋生物资源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10、建立完善海域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海洋物种保护区。由于沿海地区逐渐工业化,以及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沙滩面积逐渐减少,沙质退化,且仅剩下的不多的沙滩也受到严重污染。在自然保护区内,也可依据生态工程原理,充分利用生物高新技术,开发良性人工养殖系统的都市渔业建设,做到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如在红树林、湿地等需要严格保护的地区和城市环境敏感地区,进行技术集成,探索无污染养殖模式,减少养殖用地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良性养殖模式转变,以开发和发展红树林一海水养殖人工系统、红树林海水农牧场、海水养殖—海水农业人工系统、海水养殖人工生态系统等,使海洋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保护海洋环境主题演讲例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八(4)班的__,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保护海洋环境,你我共同参与》。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我们的地球上,有着辽阔的海洋。有人称海洋为“蓝色的聚宝盆”,这是因为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和所有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为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庇护的蓝色家园。
海洋中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人们在海面上竖起高高的钻井平台,把海底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地。海洋里有数不清的鱼虾蟹贝,自古以来,在海边和岛屿上生活的人,靠海为生。每到捕捞季节,就是渔民们的收获季节,出海的鱼船总会满载而归。海洋真不愧为“蓝色的聚宝盆”。
可是,人们大量往水中倒垃圾,排废水,使得海洋的危害一天天增加,大海不断被污染,人们不知道这会对海洋有多大害处。鱼,有些翻着白肚皮,其它在海里的动物,也遭到了厄运。
总有一天,大海会变成一个臭气哄天的大垃圾场。而且,里面有好多好多鱼、虾、蟹、贝,散发出腥味,到那个时候,人类才会明白自己已做错了事。
人们还把海洋里所有的资源都运到陆地上去。虽然海里的资源非常多,可是,如果天天都把大海里的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陆地,慢慢地,大海一天天变小,有一天,人们又来取了,可是大海早成了一个湖泊,人们就傻眼了。
大海里有许多生物,它们的种类多达16余万种。它们生活在海水的不同深度,一条“生物链”把它们连在一起;有些鱼虾吃藻类或蜉蝣生物,有些大鱼专门吃小鱼。海洋生物是宝贵的渔业资源,每天都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鱼虾和各种海产品。
人类大量捕杀海洋里的生物,有些吃掉,有些则利用自身条件加工成日常用品。大海里的生物逐渐减少,虽然它们也繁育后代,可是人类把各种废物倒入大海,造成海洋严重污染,这使大海里的生物不便生存,大批死亡,最后会全部死去的!
大海里有些生物被列为国宝,但也免不了有人偷偷捕杀,非法卖掉。终究有一天,大自然会无情地惩治这些无知的人们,那时也许他们也明白不了的。
海底有一些奇特的植物,非常美丽,但有些已面临灭绝了。这是由于人们好奇地摘采,最后,采没了。
2021保护海洋环境主题演讲稿例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水资源,保护海洋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就不会养育我们人类的后代。因为最早的原始生命最初是在海洋中形成的,并逐渐扩展到陆地上。
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澈的蓝色海水下,地球上80%的生物都得到了滋养。海洋促进水流,提供氧气和能量,平衡气候。一旦我们没有水,就没有海洋。然后地球上的生命就结束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短缺,人类开始了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海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必需品。
因此,当前的海洋对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人类与海洋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我们逐渐忽视了海洋本身的环境和系统。
这就破坏了海洋生态的平衡,所以我们人类也开始注意维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向海洋索取。我们必须保护海洋资源,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每个人都知道地球有水球之称,因为它的表面70%被水覆盖,但海洋占了97%。然而,然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
目前,世界陆地面积占世界一半以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看到自来水在水龙头里流去时,他们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上前一步关掉水龙头。
为什么有些人把垃圾扔进河里和湖时,想不起对水的污染有多大?为什么当工业污水流入江河、海洋和湖泊时,当原本清澈的水变成污水时,人们不会感到痛惜?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你自己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才能维持我们人类的生生不息,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地保护水资源,我们的水环境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老师、同学们,节约用水,造福后代,保护海洋资源,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惜生命,善待自己,保护我们的环境家园!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每一天都是环保日!
14.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 篇十四
1 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发展概况
现阶段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把国家公园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国家海洋公园是其中主要类别。自1937年美国建立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公园以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等相继开展国家海洋公园建设[2]。这些海洋公园有效兼顾海洋保护与开发,以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为例,其面积占大堡礁总面积的98.5%,经过多年的保护与管理,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不仅实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而且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每年吸引全球数以万计的游客,旅游收入超过45亿美元[3]。此外,随着当前世界渔业捕捞强度不断加大,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渔民收入逐渐下降;海洋公园对渔业捕捞有所限制,渔业资源因此得以恢复,并且为渔村渔民增加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多方面的收入,最终提高渔民收益、改善渔民生活[4,5]。
我国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由于建立时间较短,无论区域面积还是发展模式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政策是以单方面保护为主,更多关注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对保护区建立后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关注较少[6]。自国家海洋公园设立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兼顾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模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成果[7,8,9]。
2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和功能分区
浙江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海域,总面积5 700hm2,其中重点保护区41.2hm2、生态与资源恢复区178.7hm2、适度利用区2 492.6 hm2、预留区2 987.5hm2(表1)。渔山列岛岛礁总数量为54个(其中岛屿13个、礁41个),目前开发利用的北渔山岛为有居民岛,面积50hm2,现有村民198户498人,其中常住村民40户70人。
2.2 资源特色
2.2.1 环境优美
渔山列岛属于典型岛群生态系统,海岸曲折、岛礁棋布、水道纵横、气候宜人、水质清新、环境优美。与浙江近岸其他海域相比,渔山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更为优良,是我国东部少有的集环境、资源、区位等优势于一身的海域。
2.2.2 资源丰富
由于多种水系交汇,渔山海域生产力水平较高,调查发现浮游植物有135种、浮游动物有65种、底栖生物有119种、潮间带生物有84种[10]。渔山列岛地处我国传统的渔山渔场,是带鱼的产卵场之一,大黄鱼、带鱼和多种虾类均在此索饵、栖息、生长和育肥,贝藻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2.2.3 景点众多
渔山列岛的自然地质地貌特征较为独特,以海蚀地貌为主,兼具高、险、奇的特征,天然形成仙人桥、一线天等景点。渔山列岛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地理、生物资源,成为天然的海钓、避暑、野外运动目的地,并被誉为“亚洲第一钓场”。
2.2.4 文化深厚
宁波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而渔山列岛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2008年在渔山列岛海域发掘出的“小白礁1号”水下沉船出水清代文物千余件[11]。北渔山岛灯塔建于1895年,曾被称为“远东第一大灯塔”,是当时海上交通避险保航的重要设施,也见证了当年海上丝路的繁荣。
2.3 管理机构设置和管控措施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管理局挂靠在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独立行使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管理职能。海洋公园坚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实施捕捞许可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控制渔业资源利用,要求海洋捕捞渔船每日限制在40艘以内;按照保护区环境容量控制要求,要求日接待游客人数限制在500人次以内,登岛人数限制在150人次以内。
3 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旅游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近年来渔山列岛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每年登岛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刘迅等[12]测算,当前景区年累计游客量为13万人次,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渔山列岛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密集的海钓活动对恋礁性鱼类栖息地存在一定不良影响。
3.2 渔业生产对资源损耗较大
渔山海域有经济价值的贝藻类种类繁殖是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渔山列岛实行厚壳贻贝的限额采捕制度,即当年采捕当年招标,由管理局、渔村和企业三方共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贻贝资源滥采滥捕的现象。但对荔枝螺、亚洲棘螺、角蝾螺、嫁和牡蛎等种类的采捕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由此造成低潮线附近的亚洲棘螺和角蝾螺数量锐减,荔枝螺数量明显减少且个体也偏小。
3.3 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影响
为改善船舶靠泊条件和活动戏水场所,对小澳内的大型砾石滩进行平整,并修筑挡水堤坝,致使此区域内部分固着性物种的生物量下降。
3.4 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实行定期、专人巡查制度,派驻专人从事日常监管工作,切实落实国家和地方实行的禁渔制度或限额捕捞措施,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但渔山列岛仍然存在“谁投资、谁监管”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而且保护区管理涉及军队、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等,管理复杂程度高,机制有待健全。
4 管理策略分析
4.1 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统筹协调
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建设项目涉及海洋、国土、林业、交通、水利、旅游、环保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管护工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突出主体管理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为理顺各涉岛管理部门职责,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可成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项目开发与管理。
4.2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强化建设项目监管
将渔山列岛海洋环境监测纳入政府海洋环境监测总体方案,通过对水环境、沉积环境、生物质量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渔山海域的海洋资源状况、恢复情况、变化趋势。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或开发活动,符合保护区(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严格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切实防范海洋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3 坚持海岛原生态开发原则,美化海岛环境
开展海岛原生态开发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保护区(海洋公园)内所有岛礁禁止开采石料,合理处置废弃建筑物,加强海岛景观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不破坏海岛自然地貌、不影响景观和不随意改变自然岸线为原则,依地形而建;不得随意切割山体,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久性建筑,突出海岛风光,形成立体和平面相结合的多层次海岛旅游效果。
4.4 执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为杜绝贝藻资源滥采滥捕现象,严格执行资源限额采捕和有偿使用制度,并从厚壳贻贝单一品种推广到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贝藻类。着力推进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结合鱼礁投放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有效保护渔山列岛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提高渔业资源的丰度和物种多样性。
4.5 深化基础研究,促进海岛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
目前对渔山列岛的研究还较少,且多为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方面的研究[10],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加快,也开展了海岛环境容量和旅游容量评估等研究[12]。为达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应深化以下方面研究:对保护区(海洋公园)内岛礁、典型生态系统、重要产卵场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探究人为活动及海洋牧场建设对资源动态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通过科学评估经济物种资源量,制定更为精准的渔业资源捕捞准入和捕捞总量控制制度,尤其是针对以厚壳贻贝、荔枝螺等为代表的贝类资源和以鲈鱼、黑鲷、褐菖鲉等为代表的海钓鱼类资源;研究和推广应用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海岛管理系统,利用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综合管理。
摘要:浙江渔山列岛先后被国家海洋局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文章详述渔山列岛基本情况、保护与开发现状,针对渔山列岛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参考国内外海洋保护区(海洋公园)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家级海洋公园[EB/OL].[2016-04-28].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GSit3kQvZSbn6cCwNr43qazpJlZURPdee2_UNWdyAyZghLUJGdybK6IwNGVzeLETEhicFXDIj6pwcrjODzjaq.
[2]毋瑾超.海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299.
[3]王恒.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背景、目的及现状研究[J].对外经贸,2013,226(4):105-107.
[4]STEAD S M,MCGLASHAN D J.A coastal and marine national park for Scotland in partnership with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J].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6(49):22-24.
[5]RYAN C.The impact of revised zo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Solitary Islands Marine Park on local business[R].2006.
[6]丘君,李明杰.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4):30-35.
[7]李妍,杨波,季如康.海洋公园综合管控技术研究:以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2):101-104.
[8]颜利,蒋金龙,王金坑.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模式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7):68-73.
[9]陈骁.新形势下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数字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33(9):47-50.
[10]焦海峰,彭小明,尤仲杰,等.渔山岛岩石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1,19(5):511-518.
[11]郑松才,吴颖,陈海燕,等.略论象山在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55-59.
【探究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推荐阅读: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07-07
海洋环境保护理论10-13
《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08-21
保护海洋高二作文10-30
海洋污染核心论文08-02
电力继电保护现状及发展的探究06-28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探究论文08-0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论文06-27
合作与探究09-28
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