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2024-06-18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精选4篇)

1.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篇一

2014年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及创新,根据全市2008年目标综合责任制的考核要求,现将我局年内引进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情况。

本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以高效、优质、无公害为原则的前提下,我局今年共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新技术5项,试验地分别设在南龙镇马家庄、折桥镇李孟村和后古村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中,在不同种类和不同茬次蔬菜种植中进行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筛选、示范推广等工作。

二、新品种试验筛选情况。

年内我局共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即津绿5号和津绿3号大黄瓜;2186和小天使2号水果黄瓜;甘科5号和甘科16号辣椒;美琪、花冠2号、谷雨石头,金石王1号和金石王8号番茄;碎叶苦苣绿叶菜等。经过一年的试验观察和产量产值的分析比较,共筛选出适宜我地栽培的蔬菜新品种8个,有待在今后的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这些品种是:

1、津绿5号黄瓜:商品性好,瓜条顺直,质脆、味甜,品质优。抗病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5950公斤/亩,产值可达13090元/亩,比对照品种冬魁增产652公斤/亩,曾产率为12.3%。2、2186水果黄瓜:生长势旺盛,结瓜期长,果肉细嫩,清香味浓,口感极佳。耐寒耐弱光,抗病性强,产量极高。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5146公斤/亩,产值可达12350.4元/亩,比对照品种小天使2号增产428公斤/亩,曾产率为9.1%。

3、甘科5号辣椒:抗病性强,结果性好,结果期长,产量高。辣味浓,鲜食口感好,细嫩品质优良。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4503.8公斤/亩,产值可达8557.1元/亩,比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134公斤/亩,曾产率为3.1%。

4、甘科16号辣椒:抗病、耐热,长势强,结果性好,产量高。鲜食口感好,是鲜食辣椒栽培的理想品种。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4775.9公斤/亩,产值可达9074.2元/亩,比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406.4公斤/亩,曾产率为9.3%。

5、美琪番茄:果实圆形周正,整齐度高,着色均匀,色泽大红亮丽,果实硬度高,货架期长,植株长势旺,连续坐果能力强。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9655.2公斤/亩,产值可达17379.4元/亩,比对照品种谷雨石头增产259.2公斤/亩,曾产率为2.7%。

6、金石王1号番茄:植株健壮,果形匀称美观,果实坚硬耐贮运,口味佳,产量高,适应性广。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10951.2公斤/亩,产值可达19712.2元/亩,比对照品种谷雨石头增产1555.2公斤/亩,曾产率为16.6%。

7、金石王8号番茄:商品性特优,果形圆正,果实色红艳丽,果实坚硬耐贮运,货架期长,口感风味好,植株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产量极高。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11664公斤/亩,产值可达20995.2元/亩,比对照品种谷雨石头增产2268公斤/亩,曾产率为24.1%。

8、碎叶苦苣绿叶菜:品质好适应性强,生长期短,较耐热,高抗病虫害,稍有苦味,是一种具有食疗和保健作用的绿叶蔬菜。经试验该品种折合亩产量2778公斤/亩,折合亩产值5556元/亩。

另外其余4个品种因性状差,产量产值不高,抗病抗逆性差而被淘汰。

三、新技术引进和试验情况。

年内共引进蔬菜生产中的新技术5项,即沼渣沼液在蔬菜生产中的施肥应用技术;光诱导剂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沼气灯增温补光补肥技术;高抗重茬剂和植物核心增产剂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现将此五项技术试验应用情况分别简要总结如下:

1、沼渣沼液在蔬菜生产中的施肥应用技术:

沼渣沼液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的无机盐类、多种营养成分和其他矿质成分,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具有被作物直接吸收其营养,抑菌抗逆性等效果,是蔬菜棚室内的最佳速效生态肥料,它的合理应用会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效益的提高。

此项技术的试验地设在南龙镇马家庄马培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中,试验作物为水果黄瓜和常规番茄。试验方法为沼液的洒施、喷施、浇施和沼渣的条施。施用量因施肥方法和生长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试验应用和观察记录分析,苗期喷施瓜苗生长旺盛,不徒长,苗齐苗壮,定植时成活率高,缓苗快。结果期喷施和浇施植株茎杆粗壮,节间缩短,叶面积增大,单株的结果数增加,回头瓜多,产量高。经试验施用产量高于未施用产量,平均增产率为17.3%。施用沼渣沼液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明显增加,抗逆性增强,大幅度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另外还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开支,达到蔬菜生产无害化的要求。所以我们积极建议在今后的蔬菜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此项施肥技术。

2、光诱导剂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光透导剂的应用技术全称是“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是集“抗逆、早熟、高产、优?、高效、无污染为一体的多年领先无转基因污染的高科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技术。正确使用该项技术可明?提高作物抗逆性,节肥高产、抗病避虫等综合能力。配合合理的栽培模式,可节省化肥、地膜、工时和费用,特别是可少用农药,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缺少的农业新技术。

此项技术的试验地设在南龙镇马家庄马培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春夏茬黄瓜上,试验作物为津绿5号和津绿3号,对照为空白。试验方法为叶面喷施和灌根两种方法,施用次数和浓度因施用方法不同而不同。经试验观察记录分析得知:①施用诱导剂后植株长势强而不徒长,有明显的抑制徒长的作用,可有效调节植株的生长平衡;②抗虫性明显增强,尤其是斑潜蝇的危害率明显低于对照20%以上;③抗病性明显增强,如黄瓜常见病害的发生明显减轻,发病率平均降低16%左右;④早熟性和丰产性表现优良,施用后的产品可提早上市5—7天,商品性明显好于未施用产品,通过对小区平均单株产量的测定,平均增产率为22.8%。

综上所述,通过光诱导剂在黄瓜生产上的小区试验,得知光诱导剂对作物的早熟、丰产、抗病虫害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可大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一项有效措施。

3、沼气灯在蔬菜生产上的增温补光补肥技术

当冬季蔬菜棚内的温度不高,CO2不足时会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所以我们为了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棚室温度预防冻害,现积极引进沼气灯在蔬菜生产中的增温补光补肥技术,此项技术的试验地设在南龙马家庄马培光温室的冬季番瓜栽培茬次上,该温室长90米,我们准备设置安装9灯1炉,试验方法为冬季每天早晨点燃沼气灯燃烧两小时左右,这

O样就可有效提高温度2—3C,增加CO2浓度300—500mg/kg,达到防止冻害,补光补肥的目的。

4、高抗重茬剂和植物核心增产剂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高抗重茬剂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高效传送营养和水份,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提高作物免疫力,高抗重茬。植物核心增产剂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作物免疫力,增产明显。这两项技术的试验地设在折桥镇李孟村的高效日光温室中,试验作物为大黄瓜和番茄,经过试验观察,表现性状不明显,有待今后生产中再试验。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任务重,试验范围广泛,技术力量单薄,经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00八年十二月五日

2.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篇二

1 实验设计

参试品种 (系) 9个即:天云195号、新陆早63号、新陆早59号、新陆早55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62号、金垦108号、硕丰9号、新陆48号 (ck) 。随机排列, 重复三次, 小区行长30m, 小区面积133.33m2, 株距12cm, 平均行距38cm, 理论密度17500万株/667m2。每个品种面积0.04hm2, 九个品种试验用地共计0.36hm2。

2 田间管理

试验地于4月12号人工点种, 4月20日滴水, 5月19日定苗, 4月27日第一次中耕, 5月26日第二次中耕, 5月30日人工除草, 全生育期共灌水10次, 滴水量310kg/667m2, 施肥折纯氮22kg/667m2, 纯磷5.9kg/m2, 纯钾6.5kg/m2。化学防治棉蚜、棉铃虫和红蜘蛛5次, 化学调控6次, 用缩节胺12.2g/667m2, 人工打顶7月14日。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各品种 (系) 生育期性状调查

由表1看出:对照品种新陆早48号生育期为140天;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新陆早63号为136天, 最长的是硕丰9号为152天, 其他品种 (系) 均在139~148天。各品种出苗期到开花期的天数都在74~77天, 开花到吐絮的天数在60~75天。2014年与2013年生育期比较看出:棉花现蕾期比去年晚3天, 开花期比去年晚3-8天, 吐絮期比去年早5天。

3.2 各品种 (系) 农艺性状调查

从表2看出:单株结铃数最多的品种是硕丰9号为5.2个、新陆早62号为4.8个;单株结铃最少的是新陆早63号、新陆早61号、新路早48号为4.2个;伏前桃是新陆早48号 (ck) 、天云195号分别为0.5个, 其他为0;果枝始节位最高的品种 (系) 是新陆早55号、新路早59号、新路早62号、硕丰9号分别为7.1节, 果枝始节位最低的是新陆早61号为5.5节, 其它品种果枝始节均在6.4~6.0节之间。

注:内在品质测定结果由农六师棉花品质检测中心提供。

3.3 各品种 (系) 室内考种情况

由表3看出:衣分最高的品种是新陆早63号和天云195号分别为39.08%、38.85%比对照高两点三个百分点, 衣分最低的品种是新路早55号为32.49%, 其他均在38.01~35.07%。单铃重最高的品种是新陆48号 (ck) 为5.87g, 单铃重最低的品种是硕丰9号为4.14g, 其他均在5.51~4.36g。

3.4 各品种 (系) 品质性状调查

由表4看出:绒长最长的品种是金垦108号为30.94㎜, 绒长最短品种是新陆早61号、新陆48号分别为29.37㎜、28.84㎜, 其它均在30.85-29.78㎜;比强度最高品种是硕丰9号为31.88cn/tex, 其次是金垦108号为31.82cn/tex, 比强度最低的品种是新陆早48号优系为28.43cn/tex, 其它均在27.91~30.13cn/tex。

3.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篇三

草莓富含营养,可保健、美容,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倍受欢迎。定兴的自然气候条件很适宜草莓的生长发育,且已有成功的种植经验,个别乡村已经形成特色产业。但是定兴草莓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平,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制约因素。一是生产目的不确定、品种选择与搭配不合理:目前几乎所有种植基地的草莓都是鲜食加工不分,前期大果进鲜果市场、后期小果工厂加工,品种没有针对性且混杂退化,即进不了高档鲜果市场也保证不了好的加工效果,而且草莓成熟期过度集中,短时间内供大于求、大部分时间供不应求,;二是生产技术不规范:施肥整地、栽苗时间、定植深度、温度调控、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无所师从,随意性很强,效果差异很大;三是农残问题:由于现有草莓品种抗病性较差,加上农民不科学的种植习惯,造成草莓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使用的农药毒性越来越强、剂量越来越大,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四是生态环境恶化: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确实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速效”和“高产”,但更多的还是环境污染,生产上大量使用的化肥只被草莓吸收利用了不足1/2,大部分被浪费掉了,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通透性,不利于植物根系及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

本项目意在根据京津地区居民消费习惯和定兴当地土壤特性及保护地结构性能,引进国内外促成、半促成栽培草莓优良品种,在定兴县昌利农业科技园进行保护地草莓品种比较实验,优选出最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的、适宜本地区保护地性能和观光采摘特点的优良草莓新品种,根据入选品种特性,集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形成规范化种植模式,建立生产示范,诱导周边莓农和生产组织进行规范化、优质化生产,确保定兴草莓产业稳草莓是一种高档、长线、大宗商品,被誉为水果皇后,倍受青睐。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发达国家同时也是草莓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水平高,人均消费量大。这些国家除草莓生产水平较高外,还有一套完善的行业管理经验。政府指定某些有资质的机构研究行业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行业规范;科研结构进行新品种培育、新技术开发和推广;经营机构潜心进行产品保鲜,精品包装,拓展市场方面的工作;通过政策调控、市场机制及技术指导等措施,引导生产者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生产,同时协调和平衡产供销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的草莓生产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目前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河北、北京等地,但总体生产水平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草莓品种落后混杂,品种间搭配不合理;生产技术不规范,随意性很强,从生产用地选择到设施的建设、从栽培方式到日常管理都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标准;病虫害严重,生态条件恶化),行业管理不到位,产品数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草莓的需求量必将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高,在国际市场高度关注食品

安全,对农残控制越来越严,国人的健康消费观念越来越强,各地都在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今天,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是草莓生产的必然方向。步发展。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1.品种引进与评价:

根据保定地区的自然气候土壤特点及保护地结构性能,结合当地消费习惯和加工要求,从国内外引进具备丰产高效、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早中晚熟草莓品种5-10个,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调查各品种生物学特性,进行品种评价。

2.适宜品种优选:

建立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品种比较试验,比较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定植时期、不同保温处理、不同水肥管理等条件下各品种的植物需特种和农艺学性状,优选出符合京津地区消费习惯的、最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及保护地特点的优良草莓新品种3,其中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露地栽培品种各1个。

3.草莓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

从入选品种中优选最具品种特性的优秀母株,进行变温热脱毒,诱导匍匐茎,于无菌条件下切取匍匐茎生长组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入选品种进行脱毒及种苗快速繁育和推广。

4.草莓优质高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通过各种栽培条件实验研究入选品种的最佳整地方式、最适栽苗时间、合理定植密度、适宜保温时间、赤霉素的适宜剂量,配合滴灌、平衡施肥、CO2施肥、温湿度调控等技术措施,集成优良品种草莓脱毒苗、高架基质栽培、双色地膜及膜下滴灌、人工补光、配方平衡施肥等关键生产技术,形成技术规范,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兼具体验、休闲、采摘功效。

5、保护地栽培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以生产绿色无公害草莓为标准,调查保护地栽培草莓的主要病虫害(如草莓重茬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生物的、栽培的、物理的、无公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项目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根据定兴自然气候条件和保护地结构性能及居民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确定引进适宜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出适宜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3个;根据入选促成栽培草莓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具体栽培条件,使用脱毒苗、高架基质

栽培、土壤消毒、生态防病、物理防虫、平衡施肥、人工补光等技术集成,建立不同草莓品种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项目的关键技术:优选出受消费者欢迎的、适宜定兴气候土壤特点和保护地结构性能的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针对入选草莓新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条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傻瓜化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从国内外引进优良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5-10个,研究各品种特性,从中优选出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保护地结构性能的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1-3;针对新品种特性及栽培条件,研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安全优质高效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模式。

用2-3年时间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保护地促成草莓500-1000亩,辐射其它区县发展草莓基地3000-5000亩左右,不但充实农民钱袋子、丰富市民果盘子,还可增加就业,开辟自助采摘,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

项目任务分工:

定兴县农业科技园区负责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和验收;委派2-3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参与课题组工作,保证参与课题组的技术人员为本课题的工作时间;提供本项目有关实验和示范工作的场地和配套设施,负责项目生产示范的组织实施,配合新品种引进与优选及新品种优质高效生产实验的实施;负责组织对周边农民进行草莓生产技术培训;保证项目资金的及时拨付。

河北省草莓研究中心为本项目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2-3名,负责本项目策划和申报材料编写,负责本项目保护地栽培草莓新品种引进及品比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总结,负责入选草莓新品种安全优质高效栽培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总结,负责项目生产示范的设计和技术指导。

省科技厅支持经费的70%归定兴县农业科技园区支配,30%归河北省草莓研究中心支配。

项目计划进度:

2014年:引进优良草莓新品种,建立品种比较试验,进行田间调查,建立品种档案。2015年:优选出适合引种目标的优良草莓品种1-3个;对入选的保护地栽培草莓品种进行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实验,形成保护地草莓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建立生产示范;组织农民培训5-10次,培训3000人次。

项目组由草莓栽培、育种、植保、加工、技术推广等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成员技术水平高,组成合理。

定兴县昌利农业科技园区目前自身拥有各类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21人,其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2人、村级还有专职和兼职农民技术员35人、农业科技示范户525户。同时,园区依据区位优势,以河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成立了由20余名经验丰富的博士、教授组成的技术负责家组,每年河北农业大学可向园区输送30余名研究生、本、专科生开展发展,并与中科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林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技术合作、协作关系,已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8项。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必将为建立“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奠定人才、技术、信息基础。

河北省草莓研究中心是国内草莓科技领域的一支主力军。多年来一直从事草莓育种、栽培、加工技术研究及技术推广。先后从美国、日本、法国引进数十个草莓新品种,并从中优选出优良品种5个。其中上世纪引进推广的草莓新品种ALLSDAR迅速发展为当时的主栽品种,使保定草莓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成就了保定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的局面,短短几年时间面积发展到20余万亩,还辐射到全国各地,年创社会经济效益数亿元人民币;九十年代末从法国引进推广的加工草莓品种DASAILECT又使保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草莓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带动了二十余家草莓加工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中心自主研发了草莓工厂化育苗技术(包括一级无毒试管苗培育技术、二级网室无病苗培育技术、三级优质生产苗培育技术),太阳能消毒克服草莓重茬病技术,草莓延后栽培技术,草莓无土栽培技术,草莓有机栽培技术,草莓保鲜及速冻加工技术。

4.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篇四

在农业推广基金会临安市执行部的大力支持下,临XXX号项目《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基本完成了合同预定的各项指标,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由来及实施背景

蚕沙是蚕病的主要污染源:春蚕的带菌蚕沙放置15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75%;晚秋蚕带菌蚕沙放置10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60%,7天后发病率可达100%。蚕沙隐藏着重大量的病原物,是蚕病病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场所。

近年来,由于部分蚕农在养蚕过程中蚕沙、病死蚕乱扔乱倒,造成空气、水质恶化,蚕病暴发,养蚕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像2010年我市七坑村千亩蚕桑示范区秋蚕期大面积暴发僵病,就是由于蚕沙未经处理,直接施入桑园当肥料造成二次污染而发病,给广大蚕农造成严重损失,有些甚至绝收,大大挫伤了广大蚕农发展养蚕的积极性。我市目前蚕农对蚕沙的处理仍不够重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养蚕大环境的治理,必将给蚕桑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商务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防控因环境污染以及毒性疾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尤其要做好蚕桑基地的病害治理,确保基地建设和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不受环境污染和蚕病危害,确保蚕农收入不受影响。

上一篇:广告购销合同书下一篇:英语学习上班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