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2024-10-04

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共18篇)

1.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一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李政道教授也曾说过:”学习怎样提问题,这才是学问”。那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多方面,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谈一谈:

1、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因此,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积极思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寻跟到底的心理倾向。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应用结论非常简单,关键是让学生探索从哪些方面去研究3的倍数特征,如何研究3的倍数特征。因此我就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首先复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是观察数的个位。当我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学生很激动,他们进行了猜想:个位上的数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我接着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对别人的猜想可以拿出证据进行证明和反驳。接下来就是很热闹的一个生生对话的场面。他们还进行了一些猜想:

1、个位上的数是2、5、8的数。

2、个位上是1、4、7的数。

3、十位上是3、6、9的数。

这些猜想都被他们自己的证明推翻了。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既然3的倍数特征不能看个位,也不能看十位,我猜想与他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有关吧!”这句话由学生得出了,我当时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开心。我说了一句话:“对!”我们就一起进入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活动中。

我想,只有恰到好处的创设了问题情景,学生才会产生质疑,才会提出问题。因而,我们要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养成多思善想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求异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自始至终开展问题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动力,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的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冲要时时处处都有问题,使学生在有意识、无意识中养成自觉的质疑问难的习惯。例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同一种商品不同售价》时就体现出了这一点。首先谈话导入,从富有现实意义的一次实践活动入手,去购买一种物品,货比三家,你是怎样选择的?为后面买蘑菇时应该考虑那些因素作好铺垫,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性。接着就对信息的充分理解,排除质量、重量等因素后只比较价钱,这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合作交流中,探索不同方法。首先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可以从那些角度去思考”给部分学生指明解题方向。给大部分学生指明不同的思考角度,以便与探索不同的方法。接着就是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进行交流。学生要从比单价、总价、数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是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对别的同学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听懂了,重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没有听懂,提出质疑,我希望达到的是一种生生对话的热闹场面,老师只是一个交通警察的这种角色。在知识的总结、升华阶段,总结用了哪些方法解决。目的是让大多数学生知道比单价、总价、数量是怎样比的,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在巩固应用阶段,练习同类型的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不同的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个过程中,有收获,也有一些困惑,也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1、在课堂上,我们是否真正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是不是给学生留足了质疑、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2、某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这样设计能真正带给学生什么。

3、我们的教学设计是针对的优等生,还是大部分学生,对于比较灵活、比较难的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该为中差生作点什么?

2.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因而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质疑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才能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是前提

人的思维活跃程度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而创造力的形成也离不开一定的情景,因而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就必然需要创设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我曾经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一课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是半白话类文章,读起来也有些生拗,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因而我先是问了学生“拿别人东西”与“借别人东西”的区别,有个学生率先举手回答说:“拿别人东西比较粗鲁,借别人东西比较礼貌。”我微笑一下,接着又有一名学生说:“拿别人东西不一定会归还,而借别人东西用了之后就会归还,二者不是同一概念。”我点了点头,之后我说“有些东西,我们是只能借而并不能完全拿过来,而鲁迅这篇《拿来主义》讲的就是‘拿’与‘借’的区别,所以一会儿我们就可以真正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了”。这样带着问题去导入课文,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激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顺着所问问题的这些线索慢慢在文章中找到答案,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

二、教师随机应变的点拨促进学生思考

真正高效的课堂并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高效与活跃息息相关,尤其是在语文这样一门需要学生积极讨论的课堂,因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随时都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的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可或缺。只有教师自己做到随机应变地应付好课堂上的种种情况,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例如,我在讲解《孔乙己》这一课文的时候,按照正常思路,学生一般会看到孔乙己迂腐的思想,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课堂讲解过程中,一位学生打断了我的讲解,并问:“老师,为什么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呢?他也是一名受害者,不仅受到了腐朽的封建思想的毒害,还受到了大家的嘲讽与讥笑。”这样一个个性化的见解让在座的学生包括我都为之一惊:这位学生竟是站在恻隐之心这一角度思考整篇课文的。我当时立即肯定这位学生的看法,并说:“这位同学的见解独到,没错,从某一角度来看,孔乙己是一位可怜之人,但也正是他的可怜才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可怕,这位同学是在认真听讲,不然也绝不会有此见解,大家也要在听讲的过程中多开动脑筋呀。”我的鼓励让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问题意识自然而然就培养起来了。

三、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教材里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名人著作,其间不乏经典作品,因而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在不断挖掘教材精华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学生在研究这些经典之作时也能不断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木兰诗》作为初中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文言文,其中自然会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如“双兔傍地走”这一句,有的学生问:“这首诗不是写木兰,为什么要写兔子呢?”也有的学生问:“‘傍地’是指贴着地面吗?还是并排呢?”这些问题以教师的眼光来看的话实属肤浅,但正是这些肤浅的问题透露出一个信息: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也没有掌握侧面描写这一写作手法。因此,教师不能因问题的肤浅就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该为学生一一解答,并且是有针对性的解答,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问问题的自信心,也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四、反思是问题意识的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这个步骤不可或缺,哪怕是利用睡前的几分钟来反思一下当天所学也是可以的,因为反思的过程其实也是进步的过程。学生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漏洞或者可以找到自己哪个部分可以做到更好,亦或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总之,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提问,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都是在培养问题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这也可以算是他们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当然,除了学生主动去反思之外,教师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如在学完某篇课文之后,当场就可以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等等,并且还可以通过分组让他们自主交流、分享。

五、结语

初中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问题意识也不能忽视,毕竟问题意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而创新能力又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即是说,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逐渐培养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张海花.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4(04).

3.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问题的演变史。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是从未知通向已知的桥梁,一切科学发明和伟大创造都从问题开始。张衡对灿烂星空的思索使他成为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还使他成为数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哲学家、水利专家、文学家、大画家,他通五经、贯六艺,是我国古代的通才。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中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谓源远流长。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并要求学生“每事问”。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代教育家张载更明确地强调“学则须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首先,班级要有融恰的人际关系氛围。一株幼苗,只有当阳光、水分、空气、温度都适宜的时候,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和谐融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学生在课堂上或面对老师才不会产生焦虑感、紧张感,学生才会有思考问题的宽松氛围,才会有披露灵性之光的条件,才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有问题才敢问。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间才会提出和讨论问题。第二,要尊重和鼓励学生提问。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欢迎学生争论问题,允许学生出错及纠正问题,表扬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有问必思,有疑必问,培养其问题性心理品质。

二、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主体意识

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积极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命运。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成功?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说,成功不仅是指答问成功,学生能够质疑问难,他就走向了成功,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成功。

2、尊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学生受到了别人的重视,有了自我炫耀的机会,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3、赞赏学生,激励自信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斯·雷尔说:“赞美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欲望

教师可精心设置问题的梯度,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提问。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对未知问题或事物不仅弄清楚它“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怎么样”,让学生灵活变换思考和提问的角度。当学生养成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他们的问题欲望就产生了。这种欲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创设问题情境

1、设置类比情境。例如,在教学《我若为王》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都回到了古代,你做了皇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讨论答问时作出了种种设想,有的学生的设想与课文情境基本吻合。这样设置问题启迪了学生思维,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真可谓一箭双雕。

2、设置矛盾情境。如教学课文《拿来主义》一文时,可问学生“课文的题目是‘拿来主义’,可是课文的开头部分却先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否偏题了呢?”师生讨论互动发现,由于闭关主义导致了落后挨打,只得奉行送去主义,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投降,将使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故只能实行和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这也就从反面论证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3、设置生活情境。如有这样一道语言运用题:根据情景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段话。(词序可以调动,每段在50字左右)

①用“风、雨、树”表达自己获得荣誉、爱到表扬时的心情。

②用“风、雨、树”表达自己遭受挫折、受到批评时的心情。

指导学生完成此题时,可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构想一幅画面,再启发学生人的心情不同时,景物也带上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即移情于景。学生组织好答题语言,此题就完成了。

此外,应将问题教学贯串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巩固練习、教学检测都应充分考虑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虽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非朝夕之功,但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养之花必将愈开愈艳!

4.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四

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陆美芳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其实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烧开水时可以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爱因斯坦是在发现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定律存在问题后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些理论和事实足以证明加强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当前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怎么样呢?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据报道,在一次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并接受选手的提问。外国的参赛选手纷纷举手提问,但中国夺得金牌的选手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师来说,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不能提出问题。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教师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重在培养。

造成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教学生“学答”,而不注重教学生“学问”是个重要的原因。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掌握如何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也只向学生传授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向学生传授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后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许多教师对循规蹈矩、能按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则不给予

[1] [2] [3]

5.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五

程雄伟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结论更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见,教师的教育论文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有针对性或创造性的问题,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学生的“问“”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敢于提出问题,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要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个体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个体思维感到自己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思维才算是真正被启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表现和投入,以民主、和蔼可亲的姿态面对每一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哪怕学生提出的是琐碎而又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问题,或者是突发奇想的“怪论”,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曾经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界上能否创立一套理论,把自然界所有的规律都统一起来?老师却对他说:你比爱因斯坦还厉害,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大统一论的研究,但无结果。这样的学生是聪明,还是笨蛋?这样的问题是可笑,还是有价值?无论答案如何,学生的好问必须得到肯定与鼓励。牛顿、爱因斯坦、陈景润等一大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过可笑的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很多的不可能之所变成可能都就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帮助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让不同的观点

相互碰撞交流,在师生民主平等的对话中达成共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在思考中感受思维的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最佳效益。教师要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有位教师在上期末复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幕情景。一天,秦始皇穿着宽大的棉布衣服,带着宏大的仪仗队,来到了大雁塔内落座,前面的大方桌上摆着核桃和石榴,秦始皇一时兴起,让手下拿来纸和笔,准备赋诗一首。同学们很快找出这一短剧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说出了原因。这样一来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把棉花、核桃、石榴传入我国的时间记清楚了,纸起源于何时也弄明白了。同时,把跨度较大而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时间、内容联系起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点的思考,从而引发出了新的思考。实践表明,情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问题的提出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不断向自己提问,由问题生成更多的新问题,并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学会如何升华实质性问题。

1.运用课文的标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历史教材是章节体的简明通史体裁,教科书的编写,大多以事为主,系其首尾,前后史实,环环相扣,每一章的标题,实际就是一个课题,课文的标题就是课文的“眼睛”, 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标题逐层次、逐方面、逐阶段地进行分析,在标题指导下,通过问一词或一句以带动全章,确定全文有哪些论据,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课文中最基本的内容,进而去把握整章的整体结构,掌握课文的思想脉络和主要内容。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封建大一统时期———秦”一章中,论述了秦亡之后中国出现了西汉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荣局面。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组织材料,第二、三、四、五节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两汉的“繁盛”,第一节分析了两汉的统治“和衰落”。学生在学完本章后,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西汉繁盛的原因是什么?繁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西汉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从而学生便能找出教材中西汉统治者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而理解西汉是经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几代皇帝的努力而走向强盛的。在学习中,学生只要弄清了教材章与章、章与节、节与节、节与目、目与知识点的相互关系,也就把握了教材各种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把握了知识结构。

2.从课文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都是由原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果连环等。分

析因果关系有:远近、内外,必然、偶然,主要、次要,直接、间接,根本、一般,主观、客观等区别。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抓住结果,然后在课文中找出原因。

一般来讲,历史教材全章中的最后一节,全节中的最后一段,多为结果所在之处。在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提到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这一逻辑关系逐一质疑:什么叫半殖民地?什么叫半封建社会?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分别是在什么条约中丧失的?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是否会发动战争?通过分析教材对不平等条约的叙述,是不难找到正确答案的。

五、建立评价制度,使学生善问

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位同学回答的真棒,请大家给他掌声。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是教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师代替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不容质疑的评价,况且在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问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否定了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很显然是教师决定了问题的研究权。我们要把教师的权威评价问题、选择问题转变为学生独立评价问题、选择问题。

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同时,要建立提问记录册。让每个学生记录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与学期的评定挂钩。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抽签提问的方法,具体做法为:第一,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

找答案;第三,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列出不同意见;第四,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问题的提出难易要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所抽的签用纸片做成,每张纸片上写着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3~5次,至少要抽中2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要记分(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或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深入的工作,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在引导、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有启发性,使问题有思考余地;有深刻性,使问题有思考的价值;有典型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系统性,不断设下“陷井”,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须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教师应提倡七个“允许”,即:1.答错了允许重答;2.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3.没有听懂的允许再问;4.不清楚的允许发问;5.不同意见允许争论;6.教师错了允许补充,7.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

6.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六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而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求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具体的作用有:

1、有利于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这就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2、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物理知识,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势智慧,大胆想象,发展逆向思维的能力,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1、把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正确时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表面的“创新”而进行问题讨论,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即可展开讨论;在小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带到较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学生不易发现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铺垫,分层次地引导思考和质疑。教师要努力避免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前过早地主动发问、超前解答。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也不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体验与把握。

2、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

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物理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3、倡导多向提问,鼓励发散思维。

一个好的问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多人参与,集思广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让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多向提问,多向思考,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4、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没有科学探究就不会有物理学,所以物理课堂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提高。

7.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七

一、拓宽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

首先,教师要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文化背景。很多教学实践显示,学生文化意识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学生无从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教师首先要化解实际教学中的这一障碍,不断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多让学生接触各种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并且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这对于丰富文化知识教学将会是很大推动。

英语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尤其是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课下接触的各种资讯与信息往往能够对跨文化背景的构建起到更大帮助。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多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文化背景获取的渠道。可以让学生多收听一些英语广播,例如美国之音(VOA English Learning)。该节目包含了各个领域的大量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规范学生的英语口语发音。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通过电视、电影、图像等多种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创设更为宽广的平台,并且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好的英语学习内容。这对于学生自身语言素养的提升也会很有帮助。

二、知识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样可以在知识教学中得到体现。这也是深化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很多知识点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一些文化要素。在讲解这些有代表性的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透彻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到语言习惯背后包含的文化要素。这不仅是知识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有助于学生自身文化体系的构建,是深化文化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以economical这个单词的教学过程为例。很多高中学生看到单词就会想起这是“经济的”的意思,如aneconomical stove(一个经济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economical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是“节约的”,如“She is an economical housekeeper”(她是一个节约的家庭主妇)。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翻译成“她是一个经济的家庭主妇”。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单词时,要注意拓展与单词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的运用背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范例,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将文意弄错并不是因为不熟悉或缺失语法能力,而是因为对一些重要的文化知识与文化背景缺乏认知。这也很直观地反应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开展多样化文化教学活动

想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也可以相应地展开一些文化活动,这同样是文化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无论是演讲比赛还是辩论赛,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必然要展开对指定主题的钻研,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做好充分准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跨文化知识,进而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

在Module 4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教学主题开展一个演讲比赛,题目为: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____ festi-val。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这个演讲题目中。通过半开放的英语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在查阅和节日相关的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不少学生都了解了一些自己从前并不知道的西方节日,也有很多学生在资料的查阅中更新了自己过往对某些西方节日的不正确认知。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不仅凸显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在过程中丰富了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文化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构建。

结语:

8.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八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以及与教师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我对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问题意识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九年级3个班,总计250名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问卷250份,回收率为100%。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高,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1.受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态度影响。

调查显示,约50%的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缺乏学习兴趣,不认真听教师讲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无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2.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的学习模式,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学生的疑惑。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师生互动,不去解决学生的疑惑,这就会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3.受课堂环境影响。

传统的课堂教学缺少提问的氛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响应度不高;②课堂提问时间有限。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态度一般,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另外,还有些教师为了加快教学速度,不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对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激发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1.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提问的基础,缺少这一基础就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不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来源于课堂教学,还来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因此,教师可利用生活实践,解决学生的疑问。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考察、采访,了解水资源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水资源重要性的主要体现等。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和拓展度都较高,并具有较强的探索欲。这些特点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切入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创设相关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我国的青藏高原和桂林地区为例,提供相关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经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青藏高原的气候与当地人文风俗的联系

实践表明,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多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越高,也越有利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9.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九

[摘 要]问题是教学中的“金钥匙”,它为学生开启了知识的殿堂。培养问题意识,有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简单分析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研究,从注重课前问题启发、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优化问题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策略,以期通过问题意识培养的落实,帮助学生学好生物,提高生物学习效果。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生物;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8802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而主动提问是创造、创新的开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生物知识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

1.受教师的威严所致,问题意识困乏

学生问题意识困乏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有问题不敢问。有问题不敢问,关键在于“不敢”,“不敢”的原因,毋庸置疑是教师的威严所致。

教师滔滔不绝地“灌输”,不给学生插话的机会,教师严肃的态度,使师生之间的情感疏离,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害怕”“震慑”,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师生情感的“一边倒”――课堂上唯唯诺诺,犹如“老鼠见到猫”。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连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敢回答,有问题也难以表达,更不要说提问题了。

2.受教材权威的遏制,问题意识缺乏

教材具有权威性妇孺皆知,师生们也普遍认同。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问题的讲解常停留在知识的表面,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关注,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如《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会提出“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是什么、结果怎样?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是以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主要目的的。这样,学生即使对教材中的某个地方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教材最权威,无须质疑,无须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被“束之高阁”了。

3.受自身的表达能力所限,问题意识淡薄

在生物教学中,常发现多数学生有问题但在表达时词不达意,难以表达出真正的意思,而正因为受表达能力的限制,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最后发展为没有问题,导致不敢质疑,不敢发问,也不会发问。

“教会学生解决一百个问题,不如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说明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生物教学中,忽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生物教学质量滞后的主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个主要策略

1.注重课前问题启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前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相互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问题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才会促进学生好问、敢问、会问和善问。

例如,在教学《人体的血液循环》前,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人的头部受伤,需要打针,而打针的部位是臀部,而不是头部,这样打针有效吗?药液是如何进入受伤部位的?借由这个问题的设计和提出,经由学生讨论后,有效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导出教学的重点。对于知识点“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有什么异同?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列表比较。教学前,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意识是各个学科的综合素养之一,生物学科中的问题素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核心作用,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阻碍因素,从而在实施和贯彻问题意识培养目标的教学中,能有的放矢,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是师生关系紧张所致。要让学生敢于质疑,首先应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而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的策略。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在课始,笔者用多媒体呈现“竹子开花”的图片,以及两只熊猫在一起谈话的画面。一只熊猫说:“竹子开花了,以后咱们吃什么呀?”另一只熊猫回答道:“我也不知道。”“竹子开花”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熊猫们的对话,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生活化的色彩;而熊猫们眼巴巴地望着竹子开花,憨态可掬的样子,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结合这些情境与学生共同探讨:竹子开花,熊猫吃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引导学生质疑:竹子开花,熊猫不能吃到竹叶和竹笋,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又如,在教学《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头大狮子和一只小白兔的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大狮子吃小白兔,教师以问题“狮子吃兔子说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待学生得出

“捕食关系”后,教师再给出老虎、狮子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老虎、狮子和兔子三者的关系是什么?老虎和狮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教学导入和教学引导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者,而是学生合作的伙伴、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只要让学生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愿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能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3.注意提问艺术,优化问题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艺术,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优化问题教学的方式,真正以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先给学生呈现一种司空见惯的生物――鼠妇的图片,然后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图片中的这些生物,你们认识吗?你们在哪儿见过它们?当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是“潮虫”时,教师可给出它的另外两个名字:“鼠妇”和“西瓜虫”;待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在花盆底下、下水道口、石头缝的下面、腐烂的木桩下等见过鼠妇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情境并思考:石头下面有“鼠妇”,但搬开石头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待学生回答“鼠妇会迅速跑开后”,教师可继续追问:“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你能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观察,然后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吗?”

上述教学中,以情境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将问题贯穿教学始终,从知识的建构向实验探究?^渡,引导学生提出实验课题:光对鼠妇是否有影响,然后对实验做出假设。在做出假设时,要求学生注意收据证据,不能凭空想象。实验后,教师再提出探究性问题:除了光对鼠妇有影响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与繁殖?学生再次进行猜想、观察、实验和总结,最后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交流,从而构建互动的生物课堂。问题教学的优化,课堂模式的改变,让学生的问题意识渐浓,探究兴趣渐高,促进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0.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

黄蓓华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摘 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它教学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字,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语言实质上是一种工具,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但是,在近几年的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地区和学校对新课改的要求不适应,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课堂效率有待提高。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式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从心理学上讲,是指在人的认知中,通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是问题,进而在心底产生疑问,并且加以探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中,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静待老师提问,才解决问题。学生自己缺乏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

长期以来,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而言,我们国家的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差。我国著名的主持人杨澜曾经说过,她在国外求学的时候,每科成绩的测验分数都是优秀,但最后学期末的时候,教授给的成绩却不高,她去询问原因,教授告诉她,虽然她的书面成绩优秀,但是因为她上课从来不提问题,因此才会拉低整体分数。这件事确实能够反映我们国家目前学生的课堂状况。也因此说明,我国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意识缺乏状况。

1.难以主动发现问题

目前,在课堂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观念比较滞后,对于课堂学习中的知识点,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反正老师在上课时都会讲解到,因此没必要提前寻找问题。再加上一些学生对自己本身存在的学习习惯认识不清,对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不敏感,在这种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就很难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不懂得变通地探讨问题

俗话常说,以不变应万变,但目前来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变通。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本身就是广泛的。语文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复杂难学的。因为内容太过庞杂,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有其固定的公式定理。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很难变通地去提出问题,甚至探讨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3.懒于深入分析问题

一些学生对各种司空见惯的问题,往往只停留于表层议论,忽视深入分析,抓不住要害,致使一些问题仍不断发生,矛盾难以根治,成果难以持久、巩固和提升,学习上难以实现大的跨越。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层的理解方面,而难以真正地完全认识与理解。比如,在对古诗的学习方面,很多时候,诗词的寓意都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来理解诗人的整体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于深入地分析问题,以致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小蝌蚪找妈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相关的视频或是音频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形象的动物世界温情的一面,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之间可贵的亲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要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部分。有的老师每每在上课的时候就无比严肃,自己因自身问题或是学生问题等在课堂上冷脸面对学生,使得课堂气氛非常严肃,以致学生不能甚至不敢当堂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轻松地、愉悦地为学生讲授知识。

3.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提问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在当今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辩论方式、小组竞赛的方式、一对一的互助学习模式等等,活跃学生,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吸收知识点,并能够加以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不经常让学生提问,反而在学生提问之前就宣布答案,这样,学生甚至都没有提问的必要,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会逐渐淡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反问法、类比法及联想法等方法提出问题。

本文就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增强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提问;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等四个方面给予了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银保,尹笃林。基于化学专业高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5)。

[2]钟荣辉。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17)。

[3]袁巍。论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7)。

[4]文轶。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11.浅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一、“问题意识”定义以及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1.什么是“问题意识”

历史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无法理解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思维认知和情感价值方面存在冲突,从而产生的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为了培养学生善于思维,探索研究的学习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心理品质。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和能力,而在长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的历史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学,历史课程更是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首先,教学意识薄弱。不管是从学校领导到老师,从学生到学生家长都把历史教学当做一门不重要的课程来看待,学校大抓升学率,历史课程已经成为“边缘课程”,得不到重视。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而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学生也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实践,从而无法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索意识。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1.从史料中找问题,从教材中找答案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首先要以史料为基础,在依赖于史料的基础上要构建知识的框架,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題,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问题的解决也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用来推理的丰富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对史料的归纳和总结,发现和提出疑难问题。运用文字、实物、图片、音像等各类史料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切身体验历史学家认识历史事实及发现、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改善历史学习方法,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并要求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打拍子,创设氛围,导入新课。在学生听完后,教师提出问题“歌中的大路是指哪条路”,从而启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继而可以通过图片资源,重现丝绸之路的繁荣,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了解当时繁荣的贸易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2.开辟学生“问题域”的教学策略

“问题域”就是使学生从自己提出问题开始,通过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提出原初问题——解决原始问题——解决引出问题——产生新的引出问题……”的循环往复的无尽过程,在此过程中开拓了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范围和领域,增强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呈现方式尤为重要,主要分为过程性的提问,假设性的提问,开放性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过程性提问,以“为什么”、“怎么样”强调思维过程而不是思维结论。假设性提问,以“如果……就……”的调换法、推测法为形式。开放性提问,以“同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为形式。

在讲授《草原人家》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在我们国家哪里有大片的草原。学生回答有: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那么生活在内蒙古的是哪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播放歌曲《蒙古人》)。在学生踊跃发言之后引出蒙古族的衣食住行状况。最后在提出问题,请问蒙古人的生活是不是一直这么安逸,没有变化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蒙古发生的变化,并给学生出示老师准备的材料——退化的草场,草原的荒漠化,沙尘暴。由学生分组讨论这种危机造成的原因。在不断地问题创设中,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锻炼了学生严密深刻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并且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师问题教学法使学生质疑便习惯成自然,从而内化成为自身的学习品质。

3、培养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外部条件

教育理念的更新时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更好更强的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第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了教师的中心作用,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能很好的参与互动,学生的创造性被忽略了。为了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状况,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要让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口动手,是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利用外部环境,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独立的育人活动,外部环境特别是校园环境对其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学校要注意为历史教学法中的问题意识提供外部条件,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阅览室、读书角、黑板报、宣传栏、校园报等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内才”,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历史教学法的问题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第三,定位明确,体现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是在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上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以及深远的影响。学生只有综合知,情,意等多种的因素才能行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寓情于史,更好的升华和传递历史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人格修养。

三、小结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作为历史教师的心中只要认准了这一点,各种高招就会不请自来。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能力教育的加强,都是大有好处的。但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发问的时间,毕竟,时间是有限的。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烘托下,初中历史教学一定可以去得最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法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法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2006 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二

1. 讲究教学民主, 形成和谐气氛。

教师应该平等、善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力求为学生学习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 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 教师都不应随意泼冷水, 横加指责, 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 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 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即使一个简单的实验, 往往也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开动脑筋。例如在讲“向心力”时, 可设计“水流星”的演示实验。提绳让盛水杯在竖直面转动, 使盛水杯通过最高处, 当快速转动时无水溢出, 而慢速转动时则有水溢出, 接着提问:为什么快速转动时无水溢出, 而慢速转动则有水溢出?又如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 先出示两个不同的电源, 并实际测出电动势分别为3v、12v, 再出示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笔者问:如果将这个灯泡分别与上述两个电源相接形成闭合电路,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答:小灯泡接3v的电源时会正常发光, 而接12v电源时会烧毁。接着演示实验, 将小灯泡分别接在两个电源上, 结果是:小灯泡与12v电源相接时不但没被烧毁, 亮度反而比接3v电源时暗淡许多。 (学生惊奇) 此时笔者就抓住时机, 转入正题:要圆满解释上述现象, 就要用到本节课将要探究的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种利用实验引入课题的方法, 激发性强, 学生兴趣浓, 求知欲高,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3. 引导学生发现, 鼓励大胆提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做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当见到一个现象, 就要习惯于问产生的原因。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 上课不爱主动发言, 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敢于回答。一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是万有引力而不是万有斥力?太阳系中还有没有第十大行星?地球上真的没有磁单极子吗?这些问题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又如在学习“力矩”后, 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是否注意到竖直悬挂的钟, 在电池没电时秒针往往指到9点左右?并对此展开讨论。还可要求学生课后实验验证, 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后, 提出“以卵击石”为什么是鸡蛋破而不是石头破?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反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这样有利于问题意识的进一步培养。

4. 注重启发教学, 坚持不懈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 精心启发。所以, 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对问题的思考过程, 寻找思考的方法, 积累思维的经验, 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启发和引导, 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经过启发能够有所领悟, 从而进一步形成问题意识。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 问“电压表测电压, 电流表测电流, 为什么能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比“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更具有启发性;讲“原子核结合能”之前问“组成原子核的质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库仑力, 为什么还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就比直入正题更有启发性。此外, 教师还应精选精编例题和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学习“平抛运动”后选择关于飞机投弹的例题和习题;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后选择关于过山车的例题和习题等。

13.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三

摘要: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掘和培养,这样更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民主环境,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多向怀疑,鼓励大胆提问,创设情境,发掘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使得物理教学已体现出立足于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立足于人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的特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上。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因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一般来说,是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讨论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从中掌握真知、学到方法、得到发展。而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的“接受式”的学习形态对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探索一种以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为目的的“问题意识”,进而使他们通过自身积极的学习、思考、实践,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并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物理概念是科学抽象的成果,在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时,必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加工活动。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存在的思维误区。发现了这些误区,就更有利于教师抓住这些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领悟。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重新安排、重新组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和形象;另一方面是突破已有的物理知识,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思路和观点。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能操之过急,应首先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下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和创造。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问题提出的能力,在于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启发、点拨学生;善于尊重、信任学生;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目前新课改下,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总是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连串提问来学习。因此,教师应该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把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展现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注重科学探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在物理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的机会,结合课外的延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究下,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了提高。

3.设立班级问题本,鼓励大胆提问。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注释、插图、思考和讨论,学科间交叉的知识等都可能存在或隐含着“问题”、理论、概念、原理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有些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而存在很多问题。设立班级问题本,让学生把心中的疑问大胆地写下来,大胆地提出来,让问题本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只有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使学生能真正领会其实质,在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4、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实验是根据教学要求而创设的一个用于探索物理问题的最适当的物理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会形成很多“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从而引发他们去解开迷团的强烈愿望。实验演示可以创设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中学生熟悉的物理事实、物理现象,也是激发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的物理环境,这些都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考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尝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在课后多反思,不断归纳和总结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会提高。另外,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物理修养,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学习物理学的最新科技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在营造和谐氛围上下工夫,使学生敢问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存在胆怯和畏惧心理,不敢提问题,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而被同学讥笑。而教师则乐于以“教”为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致使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学习。实践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领者,在教学中应当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从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勇气;同时,教师还要珍惜、认可学生的提问,视每一个提问都是智慧擦出的火花,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幼稚,也不能简单予以否定,都必须给予热情鼓励,让学生在发现和提出问题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起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提问的热情。

二、在精心设计教学上下工夫,使学生愿问问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事先设想的范围内,学生则被动地回答问题。这样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愿问,教师就得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有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条件。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事实和情节时,便会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去秋游,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辆车,一辆大车一辆小车,请我们班3/5的同学坐一辆,2/5的同学坐一辆,你能帮老师安排一下吗?由此产生问题情境,从而引出新知,激发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探究欲望。

2.开展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一些合理有效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看法,不讲形式地提出问题,由大家一起争论、探讨,进而共同得到答案,学到知识。这种以课堂交流为重点,有着极其活跃的课堂气氛与交流环境的模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先后提出了“为什么‘商不变性质’中没用‘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等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了疑云,疏通了障碍,进一步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3.善用错误资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后,往往会引起反思、争论,这有助于生成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有意设计,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简便运算时,计算例题(5.5+0.55)÷0.5,学生很快得出结论:(5.5+0.55)÷0.5=5.5÷0.5+0.55÷0.5=11+1.1=12.1,并把此方法命名为“除法分配律”.接着我又出示两道题:(1)37.5÷12.5+62.5÷12.5 (2)12÷0.4+12÷0.6.学生看了题后都表示很简单,快速做起来。(在这里有意安排第二题,设下陷阱)笔者请两位学生板演,很快分别做出:(1)37.5÷12.5+62.5÷12.5=(37.5+62.5)÷12.5=100÷12.5=8;(2)12÷0.4+12÷0.6=12÷(0.4+0.6)=12÷1=12.做完后全体学生都认为正确。我就有意安排学生按照一般的运算顺序进行验算。学生计算后,发现第(2)题算出的结果变成了50,有矛盾了,而第(1)题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学生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会这样?“除法分配律”有错误?在学生陷入疑团后,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在“除法分配律”中同一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第(1)题“除法分配律”可以运用,而第(2)题不可以。最后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除法分配律”的应用有个条件:除数必须相同。至此,通过设置“陷阱”、利用错误,不仅让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而且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学习体验。

三、在教给质疑方法上下工夫,使学生会问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让学生敢问、愿问,还要让学生会问。让学生会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长远之计。因此,教师还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结合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联系中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2)引导学生从认知冲突中提出问题。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已有生活体验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教师要抓住这个提出问题的良机,及时予以引导。(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学生如能从这些方面多思考,一定会有新奇的发现和意想不到的问题。(4)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是唤醒小学生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激起疑问,提出问题。(5)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教师应引导并提醒学生平时细心观察生活,从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15.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五

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小的孩子, 在真正实施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较低的可控性, 但是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好奇心强, 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重新引导学生的生活问题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真正掌握数学的奥妙, 激发学生更广泛的数学学习兴趣。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在这一点也多次尝试实践, 希望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认识生活, 利用生活打开课堂的“门窗”

在新兴时代的教学环境下, 我们可以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脸型、类比等方式从抽象的感受中跳出来, 用数学方法阐释这些现象, 使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用数学术语解释生活物语。比如, 在小学数学最初的教学中会教学生认识物体的形体。然后等学生带到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先在课上为学生讲述辨别物体形状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对自己所带来的物品做出定义。回答自己所带的物体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椭圆体、球中的哪一个呢?那么, 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充分地认识了物体的形状以及辨别方法, 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奇妙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然后去辨别这些事物的形体是什么呢?又如, 在学习基本加减法时, 我们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每年都会拿到长辈给的零花钱, 这些零花钱学生多半会存在自己的存钱罐中, 那么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今年大家收到的零花钱一共是多少呢?如果每人拿出十元捐给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是否愿意呢?捐完之后还剩多少呢?那么, 剩下的零花钱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呢?等等, 这些问题都与加减法有关系,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计算自己的小金库到底有多少, 那么通过提出捐款给贫困山区小朋友的建议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 让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别人, 让学生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对于零花钱的分配是让学生利用加减法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 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对学生课下生活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课上问题很多, 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在课堂上提出, 而有些学生在课上则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 提出问题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这两种类型的学生中前者往往数学成绩较好, 后者学习成绩则会很平常。好奇心强的学生问题就会多, 求知欲也会增强, 所以在一个个提问中掌握了很多知识, 学习成绩很好。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要求学生每日提出一个或者两个问题, 慢慢开发自己的大脑, 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比如, 在刚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固定的生活场景来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家里的餐桌和茶几的长度是多少?比较一下哪一个更长一些?宽度又是多少呢?知道了长和宽那么面积是多少呢?是不是越长的面积就越大呢?面积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等等。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设置场景, 最后再培养学生通过生活来发现数学问题。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尝到数学的好处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只是联系生活掌握数学知识, 而是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妙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学习“比和比例”一节时, 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教师旁边那个杨树的高度呢?学生刚一开始可能会很惊讶, 想着那么高的树, 难不成要爬上去测量吗?这时, 教师便可以教学生在杨树的同一直线旁插一个竹竿, 这样学生观察会发现竹竿与竹竿的影子和杨树与杨树的影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学生便可以根据竹竿和竹竿的影子以及杨树的影子长度来计算出杨树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了学生最初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学生的信心将会大增, 数学学习兴趣也一定会大增, 最终的数学教学目的也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6.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六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反思意识 能力培养

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我中华民族能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创新能力,具有敏锐的思想和勇敢的探索精神。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取决于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逐步提高,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必须引起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习俗和现实的状况,迫使我们把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反思放到首要位置上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角度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营造利于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教”与“学”的气氛,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反思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反思,就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具有适时自觉回望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但不等同于学习回顾、总结,是在此基础上的再认识和提升。

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必然具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主体反思”。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学会学习。会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与独到,分析会更加深入与理性,阐述会更加自信与自如,视野会更加开阔与广博。从而自觉地把数学学习当做一种习惯、乐趣,会由衷地感到内心的充实、自信和坚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通过反思建构知识,自主体验,会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思路更广,方法更新。总之,在学习中,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反思是学习进步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能力。

二、以人为本,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反思”问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表面。在新课改数学教学设计下,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学生实际,从三个方面突出主体性,预设“反思”问题。一是立足学生知识起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反思都得到发展。二是以学生为反思主体,竭力为学生主体反思创造良好的环境,突出学生的自主体验,真正使学习因反思而精彩。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愿学、想学、乐学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自觉地从“要我反思”转变为“我要反思”的学习理念。如:在备课时设计这样一些问题,你理解吗?为什么理解?为什么没有理解?对你来说怎么做更合理?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认为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做这件事?这与……有什么联系吗?是什么原因导致错误呢?在小结时,可以提供充足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作业设计时,强化对比练习,着重以学生反思为重点。这样“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有准备的在问题中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三、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中的错误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要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我从学生的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思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解答错误的题,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反思思路,学生通过反思能改正的则再给他打上勾,或针对不同的学生写上不同的鼓励性语言。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对于下次的错误有了自觉进行反思的动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解完数学题后,如果能反思一下解题过程,并作进一步探究,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知识,避免解题的疏漏或错误,更重要的还能对解题思路进一步整理、归纳,对原题进行引伸发展。达到深化知识,积累经验,总结规律的目的,结合教学实际,本人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进行题后反思:一是思联系。想一想此题中所联系到的基础知识与各知识有机地串联成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二是思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出最佳解法。三思同类。引导学生反思,回顾与该题同类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达到解一题通一类的目的,促进了知识间的相互沟通。四思错误。引导学生扫除或纠正学生思维中的盲点,使学生错中悟理。在真正有效的反思中,促进了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五、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结合教学情境,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时,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应抓住这个反思时机,优化过程和方法。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或行为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从同伴的多种思维或方法中受到启发,获得启迪,使思维活动更加深入。在反思中感悟到自己的方法确实有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完善自我,更进一步地深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数学教学走到今天,注重的已不再是结论,而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反思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生活是如此,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吧,让他们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17.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七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是,反思我们的中学生物课堂,还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对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提问方式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没有掌握找问题、提问题的技巧等因素,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习惯于教师提要求,学生按要求去记、去背,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

二、可行性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学的必然追求,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生物,在情景中体验生物,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求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成为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努力实现包括教的方式在内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等,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呢?也正因为此,我们认为 “普通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势在必行。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学科教学和研究,组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问题探究方法,同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这个问题我没主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不懂„„,逐步在学习中产生过程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3)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一般操作模式,使各科教学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能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所需条件

18.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十八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进行问题探索、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问题的来源:

1. 教师:有预谋地设置问题。1.1注重对问题呈现方式的设计。问题呈现方式一般即提问方式,一问一答的程序型方式完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锁定在教师设置好的轨道和程序中,造成学生循规蹈矩,遏制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这种方法得改。我的做法是,在提供有关问题的背景材料及总的目标要求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和讨论。如在讲授《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所以问题的探索价值,除了问题的本身形式及内容等客观因素外,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努力,即需要教师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从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和构思。可以说,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提出,其探索价值及学生的知识获取可以出现很大的差异。

1.2 注意对问题台阶式的设置。

现在的教学,非常强调过程的展示,这是因为知识是不能现成传递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转化。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置,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难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释。问题一旦提出,要达到探索挖掘之效,可以从增设台阶以提高思维层次方面去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处理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设置台阶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

比如:对中国近代史的《时局图》的片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图面及文字,然后提出问题。①《时局图》中的怪兽指谁?(英俄日德法等列强。)②它们摇旗呐喊表现什么?(觊觎着中华大地。)③这种状况反映什么问题?(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④当民族危机来临时,中国封建统治者状况如何?(他们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终日饮酒作乐,搜刮民财。)至此插图中的显性知识已“一目了然”,但教学任务尚未完成,要乘胜追击,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潜藏的历史信息即隐性知识。⑤图上一官吏昏昏欲睡,侧身它卧时手中却紧握网绳,网上有位戴着眼镜的文人专心读着八股文说明什么?(腐朽的统治者用科举掌握着选拔文武百官大权,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还愚弄百姓)⑥有一人在马旁习武,说明什么?(一些有识志士开始觉醒,不愿为亡国奴。他们对民族危机耽忧,开始朝乾夕惕,与腐朽的统治集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同学们对十九世纪末中国呈现的政治局势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问题探索的能力。

1. 3 注意问题的提出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课堂上注意设置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注意基本知识点的讲清讲透,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所以问题的提出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

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中,既要强化概念原理、知识点的理解,又要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一步的台阶,可以作为学生知识迁移的手段,教师还可以围绕问题,将知识发散出去,成为相关知识点的考察题,当学生完成各个问题时,不但掌握了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枝枝杈杈,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生:不自觉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起点。小学生天真烂漫,上课举手踊跃,回答响亮,形形色色的问题问个没完,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上课发言的人越来越少,提问题的人更少,这是学生创造力被扼杀的预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精妙构思内容之一。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现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或思维的过程中,应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产生疑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的疑问不自觉地提出来。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自觉地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另一来源。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与学生自身的投入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课堂应提供一个适宜于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几点体会:

1.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敢提问,究其原因:①心理素质差,发言时心慌胆怯,②害怕别人笑话,③不积极思考,无问题可问。因此,要想让学生主动提问,得先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思想上自由,要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不管谁的问题多么肤浅粗糙,都不应遭到别人的挖苦、耻笑。教师不该恪守师道尊严,应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应予以表扬鼓励,对不符和教学需要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合理的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有勇气针对教材或教师的问题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注意引导分析。这样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动机,而且能互相引发思考,发现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由敢问到善问,扩大了创新思维的空间。

2.探究的教育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问。

历史教学中巧设悬念,创设探究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怀疑,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讲的,当学生出现疑惑时,让学生想问,通过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学生高度兴奋,活跃思维,重点的地方教师可画龙点睛。

例如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意义时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同学提出疑问,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文化大革命”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不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也培养学生求实精神。3.创设问题情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可问。

历史学借古知今、以古鉴今的本质目的以及人类社会古今相联的客观规律,使貌似距现实太遥远的历史,实质上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威胁论”,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这些问题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牵强附会,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合乎学生实际,使学生不仅准确高效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与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避免学生用一种习惯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地将方法和结论施加给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适时点评。

4.培养相关能力,形成学生提问技能 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发现了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所以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重视基础知识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比较、分类、判断、分析和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是非常严谨规范的,历史学中的史料分析可以作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提问技能。

上一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公务员面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