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2024-06-18

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19篇)

1.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一

1、“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从20xx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推出高考历史舞台,将实行社会化考试,满分为100分。

以上两段材料,前一段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后一段摘自《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xx年10月21日)。我们知道,总书记上任以来在很多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xx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而《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20xx年10月21日)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20xx年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国家领导人谈传统文化,某地区的高考改革也注重传统文化的考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押题理由】

之所以说20xx年高考作为会考到“传统文化”,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一是习书记上任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书记xx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如果你关注习近平主席动态,就不会为这样的高规格感到意外。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习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2.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二

我临过《芥子园画谱》, 临过《白雪石画集》, 市场上流行什么画, 不管南派北派, 马上或借或买回一本来学。临多了, 手也熟练了, 甚至有人夸我学什么像什么, 听到这些心里还有点暗暗得意。可画出来的画, 只是别人的翻版。世上画派林立、画法无穷, 我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奔跑, 即岂不成了扫描机、印刷机?这哪里还有自我?

的确,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重传统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 中国人的封建的、保守的、传统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 它是根植在一个绝对封闭的专制社会里。“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封建纲领, 什么“三纲五常”, 什么不左不右的“中庸”思想,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历时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相对稳定性, 深深的影响着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的发展。“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啊”“不要背叛祖宗啊”, 这些训语时常在耳边回响。

是的, 传统是基础, 传统是土壤, 传统是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传统是古人的经验总结。有了传统, 后人可以避免少走许多弯路。没有传统, 没有师承关系, 没有继承, 后人都从零开始, 那我们岂不是又回到了远古时代?不仅艺术离不开传统, 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我们现在用的电灯、汽车、电脑、空调等等, 哪一样不是前人发明创造的?

但是, 只有传统没有创新, 人类文明永远都会停留在一条水平线上。其实几百年后的人们也同样会觉得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原始, 就象我们评价古人落后一样。我们也成了后人的古人。所以, 人类的发展史, 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艺术也一样, 艺术的实质就是不断的创造、创新,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与间断、渐进与革命、传统与创新的各种矛盾产生、发展与解决的辨证统一的过程, 艺术也一样。

可创新, 又谈何容易!

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它肯定要吸收优秀的传统遗产。而所谓艺术遗产当然不是一堆死的东西, 可以让人们在里面随便挑选, 任意抽出一时需要的东西, 又按照一时之需把它们七拼八凑在一起。

首先, 创新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石涛说的“借古以开今”的意思即便如此。这样, 作为每个艺术家,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传统的基础。传统的东西不可能学完, 事实上也学不完, 但又不可不学。当今画坛, 有不少人在传统基础未牢之际, 便一味的抛弃传统, 对传统嗤之以鼻, 弄一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前卫”之作。这样发展下去, 势必会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其实, 对传统的东西也不能采取拿来主义, 应该有选择的、有批评的吸取。传统的东西固然有它的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那种唯传统至上的观念, 表现在:一是他们在观赏传统作品时, 先入的审美的观念在牢牢的控制着他们;二是传统绘画作品确实能引起他们在审美情调和形式感受上的共鸣。我们情愿承认古人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这最清楚地表露了这样的事实:只要我们还迷恋于古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和用传统眼光看待中国画, 我们便会无能为力的承认, 古人比我们高明, 我们就会服服帖帖的膜拜在古人的威力之下。由此可见, 中国画的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我们对那套严格的形式规范的崇拜, 从传统的形式中突破出来。

其实, 对待传统, 对待古人, 一味地用保守的态度是愚蠢的。他们在绘画观念上虽然囿于传统思想范围, 但并没有妨碍他们开拓新的审美经验的实践, 促使这样去做的是他们具备了天才的艺术洞察力和艺术家的不可抑制的创新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画的杰出代表, 他们虽然不能算作划时代的大师, 而作为把中国画引向现代绘画大门的艺术家, 他们应享有最高的荣誉。评价一个画家在美术史上的位置, 主要是看他们在绘画形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在绘画观念上是否有所开拓来决定的。

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是那种仅仅能够继承文化传统的艺术家, 而是能够作出划时代的贡献的艺术家。我们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气氛, 使每个画家在可以自由探索的基础上, 抛弃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僵化的审美标准,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我们也不必担心,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真正的艺术家, 既不会“全盘西化”, 也不会抱住“国粹”不放。民族生活的习惯和向国际开放的现代观念将给中国当代绘画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勇气、胆量和力度是对有志于开创当代中国绘画的局面的艺术家的根本要求。

基于这些, 在平时的创作中, 我努力试图去变。变技法, 更变观念。可画出的画里面总有别人的影子, 却找不到自己。直到偶然有一天, 当我下班回来, 走在宿舍门口年久失修的水泥地上, 发现由于岁月的侵袭, 原来平滑的水泥地面由于行人车辆的长年碾压, 经烈日爆晒后, 变得斑驳迷离, 裂缝的颜色是深的, 水泥地面干后成了浅色。那或粗或细的线条、忽大忽小的块面, 像人、像树, 又像走兽;似山、似水, 又似人家。这分明就是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画, 它没有什么构图、章法、笔法、皴法, 却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是岁月的痕迹, 这是历史的印记。想不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有如此魔力, 这不正是我天天寻找的东西吗?

于是, 我画兴大发, 铺上画纸, 提笔挥墨。为了表现出那斑驳的龟裂的效果, 我把宣纸揉成一团, 再摊开作画。用那或粗或细、时缓时快、忽浓忽淡的线条和墨块, 在褶皱的宣纸上挥洒。作品完成后往墙上一挂, 真有那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技法、刻意与偶然的机理效果, 表现出一种崭新的境界, 真让我兴奋不已。此画入选了桂林市的群星奖, 后又参加广西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美术展, 展览中被美国朋友相中购买收藏了, 遗憾的是没有留下此画的图片。

3.传统与时尚 创新与超越 篇三

2002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日前结束。根据大赛日程安排,于2002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会议期间公布了金奖和各项单项奖以及优胜者名单,并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和优秀参赛作品展示,同时出版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集。负责本次大赛组织工作的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梁勇就参赛选手关心问题和本次大赛的评审情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本次大赛作为行业内的一次最重要的赛事,受到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在全国各大院校里组织学生参赛。这次大赛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2100余幅,其中生产型面料和创意性面料约1000幅,各类花样约1100幅。产生型面料以国内纺织企业为主,而创意型面料北京服装学院、常州纺织技术职业学院等大专院校送来了学生的创意性面料。据统计,共有51所院校参加,国内公认的10大美术学院中,除个别的学校暂时没有染织和服装专业外,几乎全都参加了这次大赛。我很欣慰地是,国内一流的纺织和服装院校都有作品参赛,许多新兴的纺织和艺术类院校也积极参加,并取得了令人吃惊的参赛成绩。

保持大赛评审的科学、公正、公平不仅是每一个参赛选手关心的,对我们来说,也是能否把此项活动办成权威、持久、和富有影响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力求程序上科学、合理和公正。我们邀请了五位国外评委,分别从事色彩、面料和花样设计、以及纺织品趋势研究等工作,他们都在生产和市场第一线的专家,例如荷兰的DavidShah先生、旅美花样设计师黄素宁等,以及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顾问杨若玲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研究部主任李斌红。评委们对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有的人对许多设计师充分发挥大豆纤维、竹纤维以及MODAL等纤维的特性进行交织和混纺使面料的性能和手感发生了显著改善而赞叹,有的评委成为国内设计师的时尚感有明显提高,但有些作品还有欠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作品的应用点。

由于设计大赛针对的主要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着重强调产品的创新性和时尚感,因此,有一些国内知名的面料企业送来的生产型作品,尽管可能非常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在设计上不能给评委眼睛一亮的视觉冲击和加工方式上的特别之处,所以没有得到高分而榜上无名。正如意大利Sergio所说,作品要与众不同,与过去不同,体现是创新,迎合的是未来的潮流,而不是今天市场上可以见到的。

一位台湾设计师曾告诉我,如果大陆的生产产品是卖20元的话,可能只能挣2元,而西方人加上他的一点设计,产品就能买到100元,他们要挣的比我们多的多。所以设计就是要使原来的20元增值到100元。近几年,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一致致力与推动纺织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推动和提高面料和花样设计师的社会认知度和地位,中国流行色协会也把推介和服务广大的设计人员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我们在实施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的同时,也在启动我国面料设计师推介工程。面料企业作为生产最为时尚、流行最快捷的服装原材料,靠拼价格、拼劳力是难以有可持续的动力,只是早死和晚死而已,只有不断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千方百计地保持产品的时尚感,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证。

4.传统与现代 积淀与创新 篇四

——清华学习有感

首先,我要感谢县委县政府能够给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将会受益终生。通过学习,不仅使我们接受到了前沿的知识和理念,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开拓了我们的思路。来到清华,首先感觉到的是他很大,从东道西,从南到北,如果徒步的话要走很长一段时间,校园内有现代化的科技教学楼,也有朴实厚重的古学堂,通过一周多的深入接触,对清华大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清华的大不单单是体现在他校园的面积上,更体现在他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上,厚重的历史加上国内乃至世界著名的学界大师,以及蓬勃活跃的创新精神,文理兼备,协同发展,这便是当代清华的真实写照。

不论是在美丽的校园中游走,还是在食堂就餐,乃至在教室上课,你都会在有意无意中看到或听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没错,这便是清华的校训。

清华的校训同时也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写照,清华的校训是由先贤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出自《易经》乾坤两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进、强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稳健,博大,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备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德,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所动,由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厚德载物,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为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全面性。乾坤二卦,分别代表至刚与至柔,二者是互相矛盾又互相需要的关系,无刚不柔,无柔不刚,若能将二者有效的协调统一起来,需要很大的智慧,乾坤二卦合在一起,做得好便是乾下坤上,为泰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若做不好,就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成为否卦,上下不通,没有生机,清华能将乾坤两卦的核心精神放在一起作为校训,足见其胸怀与气魄,正如程文浩老师所言:“能把看似矛盾的东西统一起来,那才算是真正的能力。”

清华又叫水木清华,从这几个字中,也能深深感受到他的文化底蕴,水中有木,在《易经》中,水为坎,木为巽,巽下坎上为井,井乃蓄水养人之器物,雨水滋润树木,当然枝繁叶茂,这正象征清华大学作为全中国人民智慧与精神的源泉之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技术与文化动力。清华大学不断传承了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同时它又以宽宏博大的胸怀接纳着这个世界上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在交流中创新提高。这方面我们可

以从在清华校园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身上得到体现,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民族,国家,说哪一种语言,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华人。

说完清华,再谈谈自己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十余日的培训学习深入浅出,受益颇多,授课老师中既有国家理论科研界的权威专家,又有政商工作一线的实践精英,由于时间所限,老师带来的一顿顿精神大餐,我们只能狼吞虎咽,先把他们吃下去,生怕有所遗漏,以期慢慢消化,慢慢提高。通过学习使我领略到了清华的奋进博大,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精神传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在思考着磁县发展的问题,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实现我们磁县的发展,就要效法清华精神,站位,广胸怀,同时求新求变。要积极接纳一些先进的资金、技术、知识等要素到我县来为我所用。同时要认清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状况,适时作出战略调整,在变化中抓住机遇,以不断的变化来迎接变化。我们磁县要发展,就要走差异性的发展战略,要在产业发展上争取做到立足传统,奋发创新,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清华大学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它不忘传统,不忘求变创新。对于我们一个县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传统优势,脚踏实地,打好根基,方能实现有效发展:“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强根固本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固本就是要以全县60万百姓为本,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本。在未来要进一步搞好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深切体恤百姓疾苦,以百姓的心声为我们发展的指针,要进一步搞好煤炭等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延伸煤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并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搞好岳城水库和溢泉湖及县内三条河流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其经济价值,进一步发挥我县的磁州窑文化和北朝文化的传统优势,打造磁县的文化品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传统文化及资源优势为突破,同时吸引外在的资金、技术、人才,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带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世界在不断变化,尤其是我们中国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正式如依据俗话所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5.传统与创新作文800字 篇五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格外不一样,因为疫情的传播迅速,使今年的春节变得非比寻常,所以在这个春节中,我和父母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

在与父亲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父亲那边取名字的传统。只要是兄弟,姐弟,姐妹,名字中除了姓以外的第一个字都一样。比如说我父亲叫少云,我大伯叫少锋,另一个大伯叫少平,还有一个大伯叫少华。我的小爷爷给他们起名字时不仅是希望我父亲他们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老家所在的村叫华坪村,而我父亲那三个兄弟,他们四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谐音是“华坪风云”,代表了我小爷爷对我父亲他们寄予厚望。到我这里,我父亲生了我和我弟,我亲大伯也生了一女一儿,所以一开始他们取名字也延续了我们家取名字的传统。我姐姐叫思易,我叫思盈,我堂弟叫思远,我亲弟叫思耀。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在下降。人们有了新的想法,我姐姐的外公觉得那些名字不好听,所以给我姐和我堂弟改了名字。

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来高,在一切都在变好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之前很多的一些传统都渐渐淡忘在人们的视野里。传统与现代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部分人认为不论如何传统依然是传统,不能改变,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时代在进步,传统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意味着国家正在走向美好的明天。但传统也不能忘却,一部分传统可以因为思想不一样而废除,但也有一部分传统,值得人们继续延续下去。

6.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六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答案】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4分)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4分)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2分)(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4分)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4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4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4分)【答案】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1分)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1分)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1分)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1分)【名题赏析】高考试题的命制必须完整涵盖立意、情境、设问三大要素。而该题从知识、能力、传统、创新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命制要求。

一、考查知识 纵观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在突出“能力至上”原则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借助妈祖文化,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等主干知识。从宏观来说,整个《文化生活》都是在讲文化的作用,本题是从狭义上论述妈祖文化的作用。按照教材的顺序,第(1)问的答题要点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第(2)问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这部分最基本的知识分析说明问题。高考试题的终极目标都是对能力的考查,但都是建立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之上。如果考生基础的主干知识不够扎实,将很难得出正确答案。

二、落实能力 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秉承的基本原则就是“能力至上”,这一原则贯穿了试卷中的所有试题,每道试题都呈现出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的四个方面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求分析妈祖文化对人的作用,须根据材料中“弘扬妈祖信俗蕴含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精神纽带”的有效信息,调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各民族对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要求根据设问“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可从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反作用等方面分析出妈祖文化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的原因。第(3)问要求依据第(1)问解读的信息,调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传承、文化交流的基本知识,提出具体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考纲中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力至上”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继承传统 本题依然沿传统的命题方式即以“背景材料”的方式命制,题型与设问也符合近几年高考的一贯命题模式。第(1)问属于原因类的问答题,回答原因往往可以按照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或从教材的前与后等顺序来回答。首先要读懂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和中心意思:妈祖---“海上女神”---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建庙祭祀---走向世界---到湄洲来祭祀妈祖---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第(2)问依然属于原因类的问答题,而且设有限定词“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只要答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上,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还体现在社会意识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在本题中就是妈祖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7.谈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 篇七

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善于学习利用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的思想于科技, 这样这个民族和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自世界工业革命发祥, 华夏文化在西风渐盛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同化有益的东西, 逐渐强大自己。改革开放, 让人们在潮水般的外来思想与科技成果面前领略到了新技术、新思想的无上美好与完满, 让人们在新事物面前显得亢奋, 这种亢奋既是一个接受、享受、学习的过程, 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冲击, 从而自然而然地会对过去熟悉的东西产生了疑问, 当然这种疑问也包括了对文化 (包括建筑文化) 、传统、观念等的反思。从封闭到开放, 思想认识上的革命性变化, 导致思维的矫枉过正, 导致行为上的偏颇。

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 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老百姓享受了国家建设的好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最近,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感伤地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没有个性!这就是说, 在过去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我们的建筑师、管理者、决策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 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 建筑文化缺位, 建筑师处境尴尬, 城市建设责任不清。没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城市,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 如果让这样的不良现象持续下去, 将会给我国延续了5000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或者有形成文化断层的后果。

造成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简单化、雷同化的原因很多, 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 从我国的文化实际出发, 就能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 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就能找到彰显中华文化建筑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2 摈弃崇洋陋习, 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

盲目的崇洋媚外陋习是城市建设中显示区域文化特点的大敌。如何克服并摈弃崇洋陋习, 政府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的指导思想最为关键。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与传统, 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是靠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在苦难与拼搏、热血与欢乐中创造和积累产生的, 今天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她、丰富她、发展她。一个区域的建筑文化事业发展了, 就是对整个文化事业的贡献。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有利于国家发展根本, 有利于民族振兴根本。只有认识到位了,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就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作出重视文化的决定与规划, 这个决定与规划就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变更。

回顾我们过去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的做法, 城市老城区改造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 大拆大建、献礼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首长工程等。造成重速度轻细节, 重实际轻文化, 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 建筑文化在其他要求下被忽视被淹没。建筑文化如何能有效地摈弃崇洋之风, 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

第一,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等要克服崇洋心态, 做到在学习、借鉴外国的洋建筑思想的同时, 要经过有必要的吸收同化, 在吸收同化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建筑。切不可把一种“创造世界没有中国第一”的建筑思想在城市建筑反应出扭曲的不正常的建筑思想。普通老百姓对传统建筑文化思想的回归, 也是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需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二, 建筑要符合中国国情, 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建筑要有特色, 不然文化就没有表现的载体, 也就是没有文化。中国的特色是什么?就是人多地少, 文化传统悠久。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这就决定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建筑是艺术, 艺术不需要专家冗长的解释, 有时它是一种直觉。建筑师要在建筑的区域性、民族性方面多下工夫。

第三, 城市建筑要克服不切实际的所谓凭个人感觉式的杜撰创造。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是举世公认的, 面对栉比林立的大厦高楼和拔地而起的城市, 人们感到高兴之余, 总觉得这些大厦高楼在宏伟的外表下掩盖了简单模仿, 千楼万楼都是来自一个模子, 没有个性, 没有本区域文化的凝结和欣赏习惯的精髓。于是要是有人问:中国的城市与国外的城市区别在什么地方?也许人们会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假如一个来自欧洲的外国人是一个建筑师, 他会不会问: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欧洲的城市建筑有什么区别?

法国lapidem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和注册建筑师菲立普·莫罗对珠三角某城市的建筑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欧洲的城市设计和住房设计非常人性化, 如在巴黎的街头人们行走得自由自在, 不会感觉到车来车往的危险与恐惧;看华南板块, 欧式和中国传统风格的楼盘都有, 这些欧式建筑在我们看来都不是欧洲的东西, 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们只不过把外表的东西搬过来, 但并没有把欧洲的元素融入到里面, 而花费很多钱去搞一些形式的模样, 这样的铺张浪费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看出, 莫罗对我们造出的欧式建筑是不认可的, 对于没有掌握欧式建筑的基本元素的着搬照抄也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资源。我们造出了连外国人都没有的所谓欧式建筑, 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滑稽?是荒唐?抑或是其他?和莫罗感觉相同的是一些国内的研究者也发出“在中国看不到好的中式建筑”的感叹!

可见, 没有借鉴的生吞活剥式的所谓“创造”, 既脱离了国情, 也没有实践基础, 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建筑尽管有一时的眩目闪光, 但是转瞬而泯, 带来的只能是遗憾和无奈。还是那句被无数人重复了无数次的话:无论什么艺术形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离开了民族的特色或者叫血脉,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更不要侈谈世界的了。建筑也离不开这个艺术发展与繁荣的宿命。

第四, 重视建筑文化交流, 打开人们思维定式的郁结。在研究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 也要研究外国在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例如德国的城市建设中把城市分成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区等, 结果造成了市民对交通工具需求的增加, 扩大了资源的消耗, 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与损害。这些前车之鉴的警示作用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努力加以避免。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城市和建筑文化的钥匙, 打开一个又一个通向繁荣城市的康庄大道。

3 在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同时, 以创新的精神促进我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建筑文化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传统的建筑文化的特点, 对于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人彰显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精神与物质需要。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以往的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民族服务, 如果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学习而忘却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本原, 试问:这个学习过程对民族和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吗?正如上面所讲的例子:那个连欧洲都没有的诞生于我们建筑师手里“欧式建筑”怪物, 只能是学习过程后考试所得到的“败笔”,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 败笔必然是败笔。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沉默得太久了, 太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了, 所以在一个时期内为有这样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8.传统的回归与创新 篇八

[关键词]传统艺术 古典 形而上绘画

美术史永远是一部创新与守旧的更递历史,当代的与传统的对峙演进的历史,特别到了近现代,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印象派与学院派,现代主义与回归传统者,前卫与反前卫更显示了美术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正在进行时的艺术观念的历史意义往往难以给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二战以后,欧美艺术的发展主流是一个不断被否定的激进历史,但到七八十年代一股逆流再次出现,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有教养的绘画”,具有欧洲人文传统的绘画,亦使我们在嘈杂的现代、后现代环境中精神得到非同寻常的慰藉,重新品味人类深厚的古典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联姻的盛宴。

La Pittura colta为意大利文,可译为“有学问的”、“有文化的”、“有教养的”,“有教养的绘画”是相对于意大利“超前卫绘画”、“德国新表现绘画”、“法国新自由绘画”而论的,无论超前卫、新表现、新自由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笔自由奔放,给人以粗糙的感觉,而“有教养的绘画”则笔法细腻,造型完美,表达了创作者深思熟虑,追本溯源的人文情怀,对古典的“教养”。但从内涵上讲,“教养”的概念是相对的,并不能由此名称而认定其它新绘画是缺乏“教养”的,其实这个称谓是带有从画面表象来定义嫌疑的,因为这些画家只是利用传统手法创作,甚至就是古代绘画的改写,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当下的。

“有教养的绘画”诞生在意大利是必然的,首先意大利有着文艺复兴起来最为丰厚的物质和文化遗产,画家们成长在连空气都弥漫着古典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次,意大利历史上不乏对古典文化遗产痴迷之人,在20世纪初各种新思潮风起云涌之时,奇里诃(G.deChrico 1888-1978)和卡腊(C.Carra 1881-1966)就曾挑起“形而上绘画”大旗,予以反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文化上回归古典,回归传统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奇里、卡腊充分认识到意大利的丰富古典遗产是创造发展的动力源,于是重新研究佛兰切斯卡、乌切罗等大师,于是形而上绘画经典的语汇形成了。空旷的广场,光影对比强烈的孤独廊桩,仿佛思考着无穷无尽问题的雕像荒诞地摆放其中,这一切通过强烈光影把画家抽象的思想寄居在稳固的古典秩序上,同时又透露出梦幻般的怀古情感。

到了20世纪中后期的“有教养的绘画”在意大利的兴起则完全合乎情理,“有教养的绘画”的画家主要表达是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批评超前卫、新绘画、新表现的粗陋狂放的观念,他们用传统绘画方法和传统建立联系,甚至流露出欧洲经典文化的骄傲和贵族意味。

他们从古典大师的绘画遗产出发,加入现代的形式观念,虚构出新的形而上世界,虽是画的具象物体却完全表现抽象的精神世界,是从文化传统上直接繁衍,而不似超前卫、新表现、新自由那样贴近生活现实。

比如“有教养的绘画”代表马里亚尼,其画中人物形象有着安格尔等古典主义大师风格,形象轮廓清晰,画面平整光洁,构图完美,完全可以和19世纪前的古典绘画相媲美,而题材经常是神话人物,天使与神殿等,这一切经过画家的再创造却有着当代人感伤惆怅的意味,充满了隐喻和暗示。画家阿巴特则技巧严谨,有北欧佛拉芒画派的特点,精细到了繁杂程度的歌特式教堂,亚当、夏娃式的裸体男女,秩序感很强的果树,画面完全是古典的秩序结构,但又带有非理性的组成特点,并且透露着焦虑感。贝尔多希以古代建筑为背景,但人物是现代的,绘画有很强的复古感。巴尔多利尼的风景画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和17、18世纪的作品看起来没有分别。斯塔西欧用剪辑法把古今不同时代,不可协调的人和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空间中,超现实的语汇表现了矛盾世界同时出现的荒诞景观。

“有教养的绘画”画家都是搬用绘画史上名作来进行再创作,这些方法和奇里诃的“形而上画派”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用写实技法在画面上表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荒诞错位感。应该说,他们的创作是建立在古典美术之上的创造,这是对20世纪后期人们不重视古典人文精神遗产的反动,所以反而给人以新鲜陌生的感觉。

“高雅的绘画分享了一个诗意的(理性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世界,一种把我们带回到‘前存在’经验的审美科学,我们今天是不可能回避这种‘前存在’的。”(批评家穆萨语)但是“有教养的绘画”有时表现得似乎又有些狭隘了,他们研究和崇尚的画家并不是特别广泛,马里亚尼的创作源动力是为一种博学优美的艺术,并且能够表达精深和智慧的高度。他们是扎根于类似德国学者温克尔曼阐释古典艺术的基础之上的,为了寓言体裁而探索历史知识,再把它转变成一种现代的异化图像。“有教养的绘画”的挪用,展示了具象艺术和观念艺术能够溶为一体的后现代主义混杂手法,为丰富后现代艺术的历史,拓展艺术的表现语言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H.H. 阿纳森(美).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9.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九

冬风吹过,道路两旁树叶飘零。天虽冷,但人的心却热得异常,因为,春节就快到了。大街上满是喜庆的感觉,到处张贴着火红的对联,图画;四下挂满了鲜红的灯笼,纸盒。这红色,历来是中国人心中最喜气的颜色,看在眼中,心里也泛起阵阵暖意。

一切都很传统,只是……

只是对联不再是手写;贴图不再是人剪的;灯笼不再用火点了;纸盒不劳手折了。一切,都是齐刷刷地从现代的印刷厂中印出来的,几乎一样地工整,一样地美观,一样的喜气洋洋。

但是,有人不满意了。不少人追求“传统”,追求气氛。说这样的春节没有中国的味道,说这是抛弃了中国的风俗。

是这样吗?踏着刚刚爆成红纸瓣的爆竹,闻着那尚未散去的烟花味,看着众人脸上洋溢的那份喜气,我知道我已经有了答案。

答案就是否定,否定那所谓的遗忘自己风俗的说法。

试问:难道现代就与传统相背?难道要传统就必须返古?所谓传统,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节日是一种体现文化内涵的形式,而节日中的点缀更只是微乎其微的细节。更何况,细节处是在变地更完美,更居新意。这样的春节,才更体现了不断创新,不断更进却又不失风俗的健康面貌。这样的进步和改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而如果只是刻意而死板地从形式上“保持风俗”,虽说看上去是一种保护自我精神文化、风俗特色的行为,而事实上,这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滞留。而且,时间越久,单一而不变的春节必将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使人在单一中麻木了自我的精神。而失去了精神才是最严重、最失本的失去传统。并且,一味追求返古的社会又如何大踏步的进步呢?

年年烟花爆竹古往今来都有着除旧迎新的意思。可见,中国的风俗中自有一份创新。那么,这样的春节其实也是最继承传统的春节。

这个新年,短信贺年或是e-mail祝福已显得很常见。这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相距甚远的亲朋好友间都能够在这一传统的节日中互相祝福。虽然,这及不上登门拜访那么亲切,但是,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那么我们如今万里传话语,距远心连心。一些远在他国的亲友也通过高新科技受到了遥在故乡的慰问,而国内的人也因为高速发展的科技而受到了客居异国的亲人的祝福。

因为高科技,中国的传统传遍了世界各地。

可见,传统与发展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而没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传统风俗又怎么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呢?

10.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十

一、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的内涵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文化不断构建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也在不断对文化进行创新。文化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化的概念,是一种复合体的存在。当中包含知识、信仰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同时是人在社会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非物质的成果。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内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当中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承,是当地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质。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师课堂当中,一方面能够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上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的民族情感得到提升,这对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多元文化

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和交融才得以更好地发展。虽然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在民间游戏上也各具特点,但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吸收,能够促使本土文化更进一步得到发展。将民俗文化内容和民间游戏内容融入幼师的课堂中进行传承和创新,一方面能促使民俗文化得到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幼师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开阔视野,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促进教育顺利发展

我国有很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严重缺少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缺失好的条件情况下将难以得到普及。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游戏方式,例如过家家、放风筝和抽陀螺等游戏,都是各族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方式。在这些游戏当中,幼儿能够主动进行参与和学习,并体验失败和成功,这对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心灵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师课堂中,幼师将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和民俗等所起到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2]。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汲取不同的营养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而封闭的文化将逐渐遭到灭亡。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使民族文化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和谐因素。因此,继承和创新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技能保持文化多样性,同时能有效促使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

三、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传承和创新

(一)遵循开放原则

幼师课堂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传承和发展,首先,应当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应当明确幼师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并遵循民族文化的教学开放性。尽量开发一些有利于教学活动发展的民俗资源,将民俗资源融入课程活动中。同时,应当保证对课程资源不断地创新和拓展,从而真正展现出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科学管理资源

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教育数据库作为主要的资源库进行管理[3]。将课程资源的类型和所有者等采取动态登记的方式女性分类,一方面便于查找,另一方面能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民俗资源,实现对幼师的知识拓展。

(三)养成好的习惯

在幼师的课堂教育中,应当帮助幼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举止得体和谈吐上的文明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培养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将自身的素养传递到幼儿身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社会发展中幼儿的教育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于幼师来说,一定要重视他们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根本的素质提升,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游戏融入课堂中,从而实现未来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莉.守望民间游戏打造快乐童年[J].江苏教育研究,,(11):410-45.

[2]杨智慧.民间游戏与自制玩教具园本课程活动探究[J].科技风,2016,(08):66-63.

11.传统师德的传承与创新 篇十一

[关键词] 师德;传承;创新;现代师德观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11-0017-04

传统师德是指历史上教师群体所体现的作为教师的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以及在他们身上凝聚而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精神。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简言之,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的发展,既有时代性,又有传承性。在教育改革迅猛发展、教育创新已成为“热点”的今天,我们将怎样传承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又如何创新?在传承和创新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现代师德的内涵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传统师德的传承内容

师德中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那些闪光的精华,不仅是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且为世人所瞩目,所敬仰。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尚努力在研究、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又岂能妄自菲薄?教育者担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传承师德优良传统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着重于传承原有的师德传统,这对于变化较慢的社会大体是可以适应的,而在知识、科技、经济、教育和社会变化不断加快、教师角色已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传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传承的方法也应随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在教育创新的大前提下,对师德优良传统的传承应是创新意识下的传承。

中华传统师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墨、法、道、佛诸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现代师德建设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应传承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自我修养,强调为人师表。中华民族传统师德注重教师个人修养,提倡道德理想,超越得失,淡泊名利,强调为人师表。

2.倡导以身作则,强调言传身教。传统师德十分重视教师的楷模作用和道德威信,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讲求学而不厌,强调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是一种崇高的修养和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以品格的影响和熏陶。

4.重视爱护学生,强调无私无隐。爱护和关心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是传统师德的重要内容。

二、传统师德的现代更新

传统师德也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师道德规范也是不断变化的,它对社会的适应性也不是无条件的。它要随着变化了的时代、社会、教育内容等等而进行更新。

强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因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也主要看其拥有创造性人才的多寡。因此,在知识经济悄然到来、现代经济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今天,教育应把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按照这样的教育价值观去审视传统师德,不难看出传统师德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师道的僵化信条,强调更多的是定型知识的传承,缺少对未知知识的创造,强调更多的是教者对学者的传、授、解,忽略了学习主体—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忽视了教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职责。这在“为师”的职业要求和道德标准上有所反映。如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言必称三代”,朱熹则认为,“是知圣门之学,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而已”。这些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去甚远。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吸收、传承,还在于创造、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传授已有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尝试创造、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中国传统教育的封闭性一面是与创造性、开放性人才教育观不相适应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独尊儒术”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儒家“六经”被奉为经典,人们只能在既成的思维框架中去思维。在教学内容上把古人的重要著述绝对地经典化,变成绝对权威,使得一般的教育对象或学子的学习只能囿于经学的有限范围;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育者“信而好古”,用“注释”的方法去阐明其思想;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为崇尚教师的权威等等。这些师德规范,表现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缺乏与时代共鸣的内驱力,无益于开放性人才的培养,自然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应尽力摒弃的。

三、对传统师德的创造性转换

对优秀传统师德的传承,不是把它作为现代师德的一种附属物,而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标准,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传统师德实现现代创造性转换。其重点在于:

其一,变“师道尊严”为既承认教师的特殊地位,又倡导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在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成为贯彻于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原则、信条。尽管“师道尊严”强调了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尊师的精神,但是,它将教师置于教学过程中绝对至尊的地位,易使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人格,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人际公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片面强调“师道尊严”的观念,有违现代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

教师以培养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才为己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维护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克服管理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校民主化的氛围,使教育过程在师生共同合作,相互推进中稳步进行。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师生间的关系还应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求的一面。为此,承认教师的威信、威望同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民主性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是,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教育的统一。

其二,变“德育独尊”为既追求道德完善的目标,又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教育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道德的完善使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诸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它的负面效应是对道德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忽视,把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纳入僵硬、单一的道德评价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了重德轻智的倾向。由此形成了这样一种偏见: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知识。这就轻视了对自然知识、其他社会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传统师道观具有轻视有关物质世界知识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的狭隘化,暴露出学生培养规格,人才知识构成的不合理性,同时也暴露出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已内化为教者的心理人格定向,并外化为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淡化认识。这尽管直观上属于职责认识问题,但由于教育指向的偏狭所造成的失误已客观构成对完美师德的破坏。这些情况是难以应对未来对人才素质的挑战的。

四、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对于师德的优良传统,又是传承又是创新,我们在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下问题:

1.不要以为,传承就是“复制”

对中国师德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不是颂古非今,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古为今用,继往开来。

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过教育者要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和“人格防”的主张。在今天这些主张也并没过时,但我们传承时必须传承其“精神”,而不是要求教师都会干农活儿。重要的是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师素质结构。

2.不要以为,既然是优良传统就无法创新

谁也不能否认,教师在优良的师德传统中,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时代变了,有些治学方法、修身立德的内容已不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师德优良传统中有些内容的局限性已日渐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以形成新师德体系。

3.不要以为,没有新的“发明”就不是创新

应该说,师德的创新与科学的创新是不一样的。对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种“再发现”的过程,其最高境界往往是提出了传统师德未曾想到的,但又确为合理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对于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想得太神秘。

4.不要以为,师德创新只是制定一个新条文

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个从观念到制度到个体实践全方位的步步深入的工程,而不是装装样子给人看,更不是个别教育者在课堂或汇报会上“做秀”。要进行创新,必须从观念上转,从整体上转,从提高教师素质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当然,这需要知识和信息原料,因为广博的知识和信息是师德创新的基础。我们除了传承师德的优良传统外,还应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广大教师要一起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出成果。

5.不要以为,创新只是“一阵子”

传承需要取其精华进行“熔铸”,创新需要一个实践过程。任何“旧”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新事物也都需要进行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因此,对师德优良传统的创新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其中,创新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提高。师德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的行为习惯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又影响着教育实践。比如,教育手段方式、教育技术、教育过程及师生关系的改变,势必影响师德观念的更新,这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渐进过程。它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会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在传承师德优良传统“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

五、现代师德观

1.弘扬奉献精神,坚持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岗位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耕耘的敬业者。教师职业的特定内涵,就预示着奉献精神是教师生涯的主旋律。每一个从业者不仅要爱自己的岗位,而且始终要有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面对声色犬马、滚滚红尘,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磨难,抗得住诱惑,以一颗赤诚之心,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始终做到敬业勤业、精业创业,无私奉献。

2.弘扬乐教善教精神,坚持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三条,归根到底还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对为师者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示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弘扬师爱精神,坚持关爱学生

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当代师德建设的根本。常言道:“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学生的爱。教师的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怀有心理问题学生,关爱受挫折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教。

4.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师德建设的重点。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重要的是要严谨治学,因为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担当教育使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坚持严谨治学、博学知新、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端正教风和学术风气,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

5.弘扬克骄防矜精神,坚持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传统师德对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习而知道自己不足;教师通过施教而知道自己有不甚明了之处。学生知不足,就会反省自己,奋发学习;教师知不足,就会自强不息,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教学相长。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准确地传授知识,增益学生之不足,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补己之短。教师的科研课题应吸收学生参加,在研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唯有科学的传承与创新,师德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唯有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等现代师德熏陶下,我们的教育才会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方荣.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钱伟长教授谈教育创新.

[2]谈松华.教育创新的时代内涵.

[3]孙玉茹.优良师德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4]陈杰峰.试论中华传统师德的继承与当代师德的创新.

[5]黄永刚,张健华.关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批判与继承.道德与文明.第4期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12.传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十二

首先, 我们来看 传统式的 中国教育, 就是学生 “听话”等同于“执行”教师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与观点。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直延伸至我们的社会与家庭, 如听上级、长辈、前人、他人等等的意见 和观点。反过 来, 这种社会观点又影响我们的教育观点, 所以现在学校、公司都流行开展“军训”这一活动。我们知道, 军队以执行力为标榜, 以命令为手段, 以听党的指挥为宗旨, 这对于一个成年人、一个按规则运行的社会体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这一对象, 而非成年 人, 就需要辩证地改变这一方式。

学生应该以“学”为手段, 而非“执行”。“学”这一行为是发现自己存在弱点, 需要将弱点改进提升;“执行”这一行为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显然“执行”———“听话”地去做某一件事, 并非自己本人意愿, 只是完成任务而已, 而“学”是带着自身的需求去做好某一件事。

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人最重要的一种本性, 这种本性用好、开发好, 人的潜力和能力就能发展、发挥好。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我们知道鸡蛋自己从内突破, 会生出一只小鸡;但鸡蛋被从外打破, 只会是一个荷包蛋而已。前者孕育的是一个生命, 他可以再生出更多的蛋来。所以, 我们在处理传统教育问题时, 首先要结合社会需求, 让学生发觉自己的本性需求, 让他们自身需求的本性得到满足;而非一味地“听话”———执行, 如果这样, 就会培养出“缺乏主见、唯命是从”的学生。

其次,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定式思维而言的。但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脱离现有、固有的事物或规则背景, 而是在现有、固有的事物或规则背景下, 进一步完善事物或规则。而定式思维不能起到完善事物或规则的作用, 只是现有、固有事物或规则的一种延续。

我的一个学生, 曾经和我分享过他自身的经历。在某中科院院士的“谈创新”主题演讲中, 特别提到技术创新离不开灵感。我的学生提问“怎么样才能有灵感呢?”该院士回答“灵感一方面建立在对现有、固有事物或规则的充分理解上, 并灵敏地捕捉到其缺陷和存在改进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 需要触类旁通发觉其解决办法。”我的学生继续问“怎么才能做到灵敏捕捉、触类旁通发觉呢?”院士回答“需要在现有、固有的基础上不循规蹈矩, 需要具备触发灵感的一些基础条件。”

这段对话给我印象较深,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循规蹈矩、触类旁通、灵感、基础这些词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我怎么样将这些词运用到学生身上, 帮助他们成长?基础与循规蹈矩来自前人的积累, 触类旁通需要我们去引导, 触发灵感的条件就需要结合自身个性的特点了。

我们知道, 牛顿曾经说过, 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他的成功也来源于前人的基础。我们知道,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是躺在苹 果树下, 发现苹果 总是向下掉, 而不向上跑。他思考后构造了万有引力一 说, 当时他还在研究质量、速度、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这 我们发现: (1) 基础是发展的基石。 (2) 不循规蹈矩是引发我们发觉本质的前提行为。 (3) 对质量、距离 的触类旁 通是他创新的又一重要因素。 (4) 躺在苹果 树下思考, 为他提供了触发灵感的条件。

而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可适当地运用情景模式或探究式教育,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暗示及启迪, 而不是纸上谈兵的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趣味性。例如“探究物体的沉浮”可准备木块、石蜡、铜块等材料, 自主探讨物体沉浮的条件, 经过实际操作,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总结沉浮的原因, 可以总结出这与体积、重量、形态等关联的常见性结论, 也会总结到与密度、质量等有关的思考性结果。在实践中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好奇心的作用下, 促使学生去开发、试验及总 结。学生应该是要有好奇心、会思考、会创造的, 传统教育像是一种束缚, 约束了学生的好奇心、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这样我不得不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仅仅只是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去开发学生的潜能, 不能只教学生如何“听话”, 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创新。

最后, 回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怎么样才 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总结出以下四点。

1.先倾听、观察学生的语言与行 为, 掌握每个 学生的一些基本个体性需求。

2.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 拟定一些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社会需求, 和学生洽谈、沟通, 给他们选择、展 示自我的机会, 进一步熟悉学生的想法, 并使他们的观点被重视、被理解。

3.不要直接给出学生某一答案, 用基础去引导他们触类旁通, 让他们觉得得到的答案是自己经过努力寻找得来的。

13.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议论文 篇十三

——题记

人类因生命的传承而生生不息;精神因代代的传承而成就了经典;历史因岁月的传承而积淀了奇迹;相信坚守的传承也将是一种人生的收获。

小草为何能在枯黄之后仍吐出新绿,那是因为它有破土而出的坚守;花儿明知会凋谢,可为何还奋力绽放,因为它有秋收硕果的坚守;乔金山为何多年研究,并将心愿寄予后人,因为他想让后世坚守自己的心愿;传承一种坚守不放弃的精神。

风儿吹醒了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心中传承坚守的小草依然顶出了新绿的嫩芽,昭示了生命的不息。

草绿花红是一种信念坚守的传承,所以他明知会枯萎,但他还是选择了重生。花儿明知会凋落,但他还是选择了绽放,不求拥有世人的赞赏,但愿芬芳的坚守得以传承。只为秋收硕果而坚守传承。

心愿传承是一种希望坚守的传承。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沙漏之中,我们都曾叹息岁月的流逝,都曾为未完的心愿而心存遗憾,愿想心中的愿望能有一份执着的坚守的后人去传承。乔金山愿将鸟柏树满二帝陵的心愿传承,代代相承,承接一种精神。

历史文学的积淀是一种坚守的传承。浩瀚的历史承载了亿万的史实与记忆,若没有那份坚守心态的传承,又怎会有当今史集的存在。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选择了记录的坚守,所以文化得以传承,练就了今日腾飞的中国。

苍鹰翔远于天际是一种坚守的传承,以一种生存的信念作为坚守,以一种飞翔的使命作为梦想而坚守。那冲击蓝天的矫健不是一日的付出便练就的,那俯冲的勇猛也并非一时的努力就换得的。那是一种坚守,一种梦想与信念坚守的传承。

植物,人类,历史,苍鹰,他们都因坚守而传承,而在人类的舞台上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都在坎坷之中走到山的顶峰。

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坚守传承的凝练;一种心愿的传承是坚守传承的条件,坚守的传承没有疑问,心灵的缔造和人格的成就或许就是坚守的传承。

14.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十四

谷歌从创建、崛起、上市到今天如日中天的发展,犹如火箭发射般神速,在它创立的最初9年时间里,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基于互联网的搜索引擎,重新定义了全球范围的广告业,并将传统的媒体行业无情地甩在身后。曾经光芒四射的微软公司在成立九年之后,还远没有公开上市;然而,谷歌,带着创始人的无限梦想,竟然筹集到了16000亿的市场融资。

谷歌作为行业新星与传统的领袖微软之间究竟差别何在?

是因为谷歌重新书写了从上到下卓越管理的规则吗?抑或它不过在幸运的时间、幸运的环境下推出了一个足以给它带来技术突破的幸运点子?也或者这些成就仍然无法解决一个快速增长公司必然需要面对和攻克的管理难题?

谷歌公司的突破已经远远超越了搜索引擎带来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且已经延伸到具有更加深远意义的管理创新。本书作者加里・哈默大师指出,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公司处处充满令人振奋的、与众不同的自我管理模式,既包括极端的分权体制,小型的自我管理的团队,“尝试一下”的研发激励机制,以及鼓励工程师花费大把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等等。

将所有这些特点整合在一起,哈默相信,谷歌一定会像互联网的发展一边神速。这就是当下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使然。传统的方式已经老朽了,已经无法应对当今的新形势。实力丰厚的新兴企业将出现在人们难以预料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顶尖的企业在历史向前的进程之中,被渐渐遗忘,因为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竞争策略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我们的管理怎么了?

就是这家曾一次次用它的宏伟梦想震惊整个硅谷的企业,它的员工待遇是如此优厚,几乎令所有人都垂涎它顶级厨师的厨艺,以及随时为它的天才工程师们的免费按摩服务,

不可否认,这些待遇足以吸引住员工的忠诚度和四射创意,足以吸引其他行业的敬佩和羡慕。

同时,哈默教授还发现了许多谷歌之所以如此成功的秘密。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它进入新兴市场的速度和规模的话,你就会发现它超级扁平的管理结构、超级迅速的项目规划和新闻整合速度,以及创新的种种尝试。即使看似代价惨重,但它鼓励创新的机制为它赢得的荣誉和收益,足以使这些损失显得无足轻重。

谷歌的自由坦诚的文化的确可以催生许多有趣的小创意,但是没有人敢于承认这些小创意就一定能演变成巨大的利润驱动。“不管怎样,”谷歌公司的发言人桑尼・盖汀戈认为,“我们始终乐意看到员工为自己的一个想法开展案例研究的那种理想和激情。”

历史证明,如果在发展极为迅速的年轻企业身上寻找长期的激励之情是危险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人民航空公司曾经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很好地改善了与员工之间的雇用关系,但不幸的是,这些都没有成为它延续至今的一个方式,而且它后来也因为财务问题而退出人们的视线。

90年代末期的戴尔公司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影响力极其巨大。就连汽车制造公司都要学习戴尔公司的经营模式,希望能够给美国汽车行业带来一线生机。但是今天,戴尔公司今非昔比,它的增长已经陷入停滞。在计算机行业,如果哪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过于强制的话,我们很难期待看到它会比它的竞争对手走得更远。

15.初探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与创新 篇十五

一、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并非不创新, 继承传统还要激活传统, 在民俗舞蹈的传统中予以创新才能做到思想精深、制作精良, 才能给人们更多的艺术享受及精神力量。就民俗舞蹈的创作上 , 一直以来要传统还是要创新, 又怎么样创新, 在当代文化纷纭复杂、各种文化激荡冲撞的今天, 经过编导们对当代文化的探讨与思索, 加之古老民俗文化迫切需要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继承并发扬, 民俗舞蹈创作尤为重要的就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与冲撞。优秀的民俗舞蹈作品无论怎样变化, 都不能随意打破民俗禁忌, 作品的编排要尊重和符合地方特色与习俗。在突出其个性特征利用它独立存在的文化价值的同时, 用舞蹈语汇的创新、舞台构图的创新、舞蹈意境的创新等等, 赋予传统民俗舞蹈新的艺术生命、艺术活力和艺术魅力。

民俗舞蹈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 这些舞蹈都是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舞蹈元素, 具备固定舞蹈风格及表演套路。那么我们在打造传统民俗舞蹈的新作时, 传统与创新的巧妙融合与碰撞将使我们的民俗文化艺术更加璀璨。时代赋予了艺术美妙的灵动, 地域文化在生机勃勃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传统性艺术文化变得极其宝贵, 已成为现代的艺术财富。

民俗舞蹈的创新对提高其艺术质量、艺术品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俗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就是以现有的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 利用现有的形式和内容而改进或创造新的方法、元素、形式, 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然而, 民俗舞蹈的舞蹈创新不仅仅要表现新的时代主题, 也不是简单化地借鉴或运用外来的新潮舞蹈形式。而是要在把握地域特色的主体精神上下工夫, 关键是要把握民俗舞蹈的本体属性。同时在强调民俗舞蹈的创新时, 并不是可以削弱、抛弃和改造民俗性, 而是要在发扬它地域特色和主体精神的同时将其强化和发展。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 传承加之创新才能创作出艺术精湛的舞蹈力作!

通过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创作手法把民俗舞蹈更深远的发展, 深化其意义, 用现代手法传达传统民俗舞蹈的艺术思想, 使之成为当代群众解读传统舞蹈艺术的载体从而产生艺术情感的共鸣。

二、民俗舞蹈创作对传统继承和创新的尺度的把握致关重要

创作者要从传统的题材、作品内容、形式技巧等方面加以升华与创新。首先, 创作中题材的深化与创新。创作民俗舞蹈要深掘地方人文特色, 择取民俗民风中传统的精髓, 再将民俗题材的古老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及意蕴运用新的创作手法加以巧妙的整合, 起到渲染民俗风格使其更加深入人心的更佳效果。其次, 作品内容上的升华与创新。在内容的创作中要了解并研究地方传统民风习俗, 保留它特有的地域特质和文化意韵, 一定要用地方纯民俗的形象和民俗舞蹈的动作原型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把握好个性化的舞蹈风格, 然后创作者再以现代的舞蹈观念和先进的编导技巧将简单的、大众的原生活状态的舞蹈语汇进行提升, 适时加入细腻、生动、准确的作品个性言语, 突出作品的民族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用独特的舞蹈构思表现出特有的舞蹈内容。再次, 在形式技巧的升华与创新。舞蹈形式则可以在传统意义上融入当代的艺术化手法, 完成把传统艺术新演义的创作过程。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有的民俗艺术特质和地域风貌的基础上, 从舞蹈结构、语言、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以现代审美进行加工润色, 加入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要的新的元素, 通过舞台、灯光、色彩、画面等现代技术的补充, 使作品的形式技巧更加丰满有致, 这样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民俗舞蹈有传统、有创新, 符合舞蹈艺术是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潜行规律。创新是艺术永恒的追求。打造民俗舞蹈艺术精品需要创新, 只有创新才会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熠熠生辉, 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现在, 我国正处于文化大繁荣时期, 无数艺术工作者正在为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奉献着自己的艺术生命, 在用汗水与心血传承并发扬着我们的民俗文化, 很多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 也有被人们渐渐遗忘的民俗舞蹈也重回舞台。民俗舞蹈的传统和创新给了我们无数民俗艺术精品, 在充分继承、挖掘和发展的基础上, 经过巧妙创新并几经打磨的艺术精品, 体现了丰富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土风文化特色。民俗舞蹈的开拓创新繁荣了民族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要做好民俗舞蹈的传统与创新, 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民俗舞蹈作品, 带给国人以畅快, 让我们的民俗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的民族之翠!

摘要:民俗舞蹈创作的传统性与创新性是相辅相成的。民俗舞蹈的创新对提高民俗舞蹈的艺术质量、艺术品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俗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在传统民俗性艺术创作中, 对传统继承和创新的尺度的把握致关重要。通过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创作手法把民俗舞蹈更深远的发展, 深化其意义, 用现代手法传达传统民俗舞蹈的艺术思想, 使之成为当代群众解读传统舞蹈艺术的载体从而产生艺术情感的共鸣。

16.中华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 篇十六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领导 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 郑孟煊,广东省清远市委党校教授。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3-0043-02

一、孔子对创新思维的意义给予很高的评价

众所周知,“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其内涵把“故”与“新”辩证地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新的意义,而且客观地、历史地处理故与新的关系,明确了温故的目的在于求新。《老子》也指出,“洼则盈、敝(陈旧)则新”(第二十二章)。可见,传统文化对创新的这种哲理认识是很深刻的,是创新思维的基本问题。

同时,孔学把学习与思维内在地结合起来,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危怠)”(《论语·为政》)。只学而离开创新思维,必是教条主义,学思结合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孔子抓住这个根本,在《中庸》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是对创新思维的描述,也指出了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博学之”要求广泛地学习,知识面广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扩展;“审问之”,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正如爱因斯坦讲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慎思之、明辨之”,是创新思维过程的要求;“笃行之”,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新知,使创新思维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可见,认为儒学(孔学)忽视创新性是不对的。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实践与成就就是传道解惑。因此,孔子对教育的看法必然也更具深刻性、权威性。他指出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不仅是他的切身体会,而且为教师定下了最基本的要求与标准,即当教师必须是一个“温故知新”者,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符合当教师的条件,才是个合格的教师。孔子作出这样的判断、要求、表述,说明了孔学对创新思维意义高度的肯定与推崇。

二、老子对创新思维的开展作了精彩的论述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学,对创新思维也作了深刻详尽的论述。这主要表现在《老子》(《道德经》)有关悟道的章节中。下面试作分析。

《老子》指出“古之善为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认识把握道(规律)的过程又可称为“悟道”过程,与儒学讲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达到认知),意思相近。就是说,领悟与探求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是优秀的士者、道者(学者)的本能,其难度是很大的,处境是玄妙的,成果是深奥的。因而需要艰苦的思考,高级的思维。《老子》还进一步论述了为什么会这样的。老子认为,道(规律)有“夷”(看不见)、“希”(听不到)、“微”(摸不着)三者合一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的模糊状态。因此,要认识它就要“执古之有,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运用已有知识,信息去把握当前的现实,要能从历史上,因果关系上去思考,才能认识客观规律)。(《老子》第十四章),这与儒学的“温故知新”意思是一致的。正如当代学者王蒙说的,要悟道,就必须“细心体察、深入感悟,活跃你的想象力,思辩力、感受能力,调动精神的敏锐……”这实质指出了,悟道、格物必须具有创新思维。

《老子》描述了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要求。指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三章)。就是说,人要悟道,展开创新思维,要有豫(从容)、犹(斟酌)、俨(庄重)、涣(舒展)、敦(朴实)、旷(开朗)、混(兼容)这七种心理气质。《老子》还运用充满想象力的形象思维,对这些心理要求作出描述:“像冬天跋涉江川”,“像对四邻的尊重”,“像接待贵客”,“像冰雪消融势态”,“像原木那样朴厚”,“像谷地那样低而开阔”,“像江河那样清浊兼容”(如楚辞的“水清可濯缨,水浊可濯足”)。从而把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讲得更形象更深入,更能让人触类旁通。使人明确了,在这样条件下去开展思维,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创新成果。

《老子》接着提出“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版本为“蔽不新成”,任继愈先生认为,古代篆文“不”与“而”字形很相近,故可能弄错)(第十三章),这是对创新思维过程的一种描述。“静之徐清”,思考时要有耐性,切勿急躁,促使潜思维发挥,求灵感涌现;“动之徐生”和风细雨地反复思考,焕发生机,进入佳境。由于不求满盈(夫惟不盈),所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从而在困惑中徐徐产生新的认知(蔽而新成)。

三、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周易》中已有体现

《周易》被誉为传统经典之首,国外学者荣格称之为“智慧宝典”,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它是二进制数学之始。当代学人鲁洪生(首都师大教授)是研究《周易》的专家,他认为,“类比联想思维与整体思维的互补,建构了《周易》的思维框架”而这正与创新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

《周易》的类比联想思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推天道明人事”,即以天事喻人事的思维特点。类比思维虽然逻辑性较弱,但思维空间广阔,给思维飞翔以无限性,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举例来说,以“松树”为思维认识对象,植物学家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会得出,“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的认知。而我国传统以天喻人的类比思想,则能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以从松树中感悟到伟人的品格。类比联想思维具有模糊性(朦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这正是创新思维所需要的。模糊性给想象力以广大的回旋余地;灵活性让思维的变通度大大增强;开放性突破禁锢与束缚,使思维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与诠释。这些传统类比思维的优点,也是开展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

从《周易》的整体思维特点去看,就是从整体出发,最后回归整体上来的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分析《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时,叙说了其时空的整体性,包括整体历时性与整体共时性,这都与创新思维相一致的。比如,整体历时性,可举出在《周易》卦辞中以“龙”为喻体的,有“潜龙”(静待时机)、“见龙”(开始活动)、“龙飞跃在渊”(活动增强)、“飞龙在天”(辉煌时期)、“亢龙”(飞得太高,过了头)、“群龙无首”(多元相对均衡时期)。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就有相应情景可能性和吉凶。而整体共时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时段,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各种力量在同一时间形成合力。历时与共时的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关系辩证地结合与表达出来。《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认为是“生生同日新,与时变通的时中精神,是最高的生存智慧”(《周易的智慧》第12页)。就是一种“创新变通,时中智慧”。这亦是与创新思维的要求相一致的。

对传统文化,一是要取其精去其糟;二是研究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现代与未来,这些已是共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印证了创新思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那种把传统文化整体地误认为保守的,认为是妨碍人们创新思维的,笔者不敢苟同。

17.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十七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入手,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重要意义 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日前,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加深民族文化理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所学的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最大的作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保存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保存在那些母语里、那些方块的汉字里。因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而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特征。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音、形、义相结合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起源和演变史,不仅具有表言达意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和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2]

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化经典,这些文化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加重视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自强不息,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始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挖掘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中学生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如社会责任感淡化、理想信念缺失、文化认知淡薄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逐渐忽略甚至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民族精神、身心素质、文化教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文化传统等进行升华,让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学生。

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学《陈情表》时,让学生接受“孝”的教育。教学《苏武传》时,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可以从题目中的“辞”,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入手,也叫赋,比较注重行文的韵律与句式,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文中一词多义,了解汉字在古诗词蕴含的多重含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直奔重点设置悬念等方式,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又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播放《红楼梦》这一节的电视剧片段,还原故事情节,让学生欣赏剧中人物的服饰、语言以及古典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做好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渠道

单凭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是很难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的。教师要将目光转向课外,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将传统文化教育拓展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教学《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一段时,由鸿门宴上的座次细节,对学生进行座次文化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即“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东向”即“坐西面东”。《鸿门宴》座次,就属于古代“室中以东向为尊”礼节活动的形式。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课外探究现代社会座次文化内涵,可提示学生留心电视新闻里领导座次安排、宴会时宾主座次安排等。教师在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学生在理解刘邦、项羽等人的性格特点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激发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语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其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要肩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8.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演讲稿 篇十八

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服务创新创业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减轻企业负担,尽快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帮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无障碍跑”。二要思考如何建载体促进创新。要深入思考怎样在完善提升现有平台功能的同时,尽快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打造一批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三要思考如何活金融助推创新。要深入研究怎样加快培育金融新业态、促进现代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怎样创优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市级层面、县级层面怎样建立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化零为整、聚沙成塔,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四要思考如何引人才驱动创新。要深入思考如何在进一步培育、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的同时,尽快在全市叫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理念,出台更优惠的政策,锁定“高精尖缺”目标,不惜一切抢、挖尖端人才、稀缺人才、领军人才。

五要思考如何造氛围激发创新。要深入思考如何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全市掀起一轮“学深杭、促发展”的热潮,进一步厚植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和发自内心的追求,成为可持续、可发展、可传承的“城市基因”“焦作符号”。

学深杭、促创新,重点是解决好“怎么干”的问题,以重点工作的创新突破加快转型。要在“一赛一节”上谋创新求突破,坚持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经贸招商“三线并举”,办出高水平、展示好形象、唱好经贸戏,让焦作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焦作。要在十大工业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强化集团培育,建强创新平台,完善推进机制,助推工业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在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谋创新求突破,高标一流规划,严格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步伐,保证工程质量。要在做活金融上谋创新求突破,把金融业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去打造,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把资本市场建设作为突出重点,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基本底线。要在人才引进上谋创新求突破,建好人才队伍,创优服务环境,强化工作保障。

要在完善服务体系上谋创新求突破,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按照“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确保今年每个县(市)培育1~2个产、城、人有机融合的特色小镇。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今年力争每个县(市)建3~4个美丽乡村作为典型示范,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在污染防治上谋创新求突破,强化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污染围城”整治力度。要在脱贫攻坚上谋创新求突破,在精准扶贫、推广经验、深化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19.高中创新与传统的议论文 篇十九

教学感悟:美术教师要在传统民间美术的语境中创建现代意识的教学新思维。

一只小小的废弃酒瓶,在我们学生的手中,经过漆画创作,变成了《酒瓶创想》。这一作品获得2014年上海双年展之学生艺术设计展评委会铜奖。我校选送的其他四组作品也全部进入最终50强并获得小小设计师奖。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所长期坚持艺术特色教育的普通公办初中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入思考。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上海日渐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怎样才能在都市现代化日益凸显的当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识到其背后厚重的文化印迹——传统民间美术的可贵和价值呢?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我们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内涵、民间美术资源的选择和分析,立足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特长教师的优势,探索初中民间美术教学的改革实践,形成了序列。本文以漆画教学为例,谈一谈在初中阶段创造性地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分两步走,最后将其融会贯通。第一,引导学生从身边旧物中获得创意之源,培养他们改造废弃物,并将之变废为宝的能力;第二,挖掘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门类,丰富学校的艺术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易于推广的特色课程。

一、立足生活,丰富漆画的表现材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艺术渗透进自己的生活。针对学生特点,我们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环保理念,把旧物改造作为培养学生创意、美化自己生活的一种很重要的课程内容。学生们会把家里不用的废弃物品拿到课堂上进行改造,他们会慢慢地意识到生活与艺术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为生活服务的,而生活又因有了艺术的点缀而变得更加精彩。在他们的眼里,艺术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完全可以用来美化和装点自己生活的。他们会在手机外壳、透明伞、弄脏的运动鞋上实践自己的创意,并用漆进行改造、装饰。普通平凡的生活用品在学生的巧手改造下转瞬就变成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创意艺术品。这些积淀让学生对于改造旧物更增添了一份热情。

这次学生艺术设计展入选50强的作品《旧凳改造》,其材料就来源于学生身边,是学生上漆画选修课的坐具。一次偶发事件成就了这个创意。有一次,小任同学不小心把色漆滴落在了自己坐的凳子上,当时并没有发现,等到下周上课时她发出了惊呼:“谁弄脏了我的凳子?”在旁边学生的提醒下,她才反应过来,这是上周自己不小心滴落的色漆。她懊恼地问:“老师,现在怎么办?”我因势利导地回答她:“今天老师交给你一个特别任务,将凳面美化一下,画上自己喜欢的题材,怎么样?”她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弄脏的凳子经过改造后不但美观,而且引来了学生的围观。看后大家纷纷要求:“也想改造一下属于自己的凳子。”为了保护他们的创作热情,也为了让他们体验艺术服务生活的理念,我同意了他们看似离谱的突发奇想。一次偶发的课堂事件就被转化为一次艺术生活化的体验课,学生们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在我们生活周边时常会有被人丢弃的旧桌椅等家居实用物品。仔细检查往往不是坏了,失去了它们的实用功能,而是由于旧了、掉漆了、弄脏了而被人们舍弃。当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改造身边废弃物。桌椅的改造包括造型的改造、色彩的改造和创意的改造。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漆画创作的方法,更应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有意识地将废酒瓶、旧的凳子、木头人等收集起来,在漆艺教学的课堂里,将立体漆艺创作与改造生活中的旧物有机结合,既化解了传统漆艺教学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入生活,创新漆画的表现形式

漆画的创新固然离不开漆画材料、漆画技法、漆画语言等的创新,但漆画表现形式的创新更会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漆画的表现方式不应只局限于平面的二维空间,而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感受,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立体物,桌椅、器皿等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用漆这一可以附着于任何材质之上的材料来装饰和美化,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在教学中,除了平面的漆画以外,我们还拓展了丰富多彩的漆立体造型艺术,尝试在新的媒介上体验用漆绘画。动漫一直是学生喜欢并愿意去表现的题材,因为动漫伴随着他们一同成长,学生们有着很深的动漫情节。漆画所表现的题材相对来说比较传统,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能把学生喜欢的动漫题材与漆画相结合,用传统的“漆”材料来表现当代的动漫效果,这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为配合小慧同学的个展,在她创作的漫画绘本里,我选了一幅《小女孩与向日葵》,引导她在方桌上用漆去表现,并将此作为她个人作品展的一个立体装置作品,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在接到学生艺术设计展比赛的消息后,为了配合桌椅整体设计的概念,我们定做了四个可分可合的小方凳,既考虑了方便收纳,又充分考虑了桌椅可以根据居家和个人的需要在空间上不断变幻造型,在四个方凳不同位置用漆绘制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黑白纯粹的色彩,让画面的纯净之美凸显出来。

漆画的表现手法不能单一地沿着中国画的趣味去追求,而应融合版画、装饰画和油画等姐妹画种的艺术语言巧妙地为我所用,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漆画自己的语言,运用在漆画技法创作中。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尝试与当代观念相结合,在学生作品中体现更多的现代性。在内容表现方面,既有花鸟鱼虫、名山大川等传统题材,又要让学生关注自己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丰富多彩,所创作的作品才会有魅力,有时代特征,才会真正感染观众。

三、感悟生活,挥洒漆画创想

在教学中,我们以求“新”、求“变”的新观念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和日渐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看似平凡的材料里挖掘出艺术的新价值,在教学中开拓出漆艺表现的新空间。结合漆材质的特殊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综合运用漆特有的艺术语言,学生们创造出了全新视觉的漆艺作品,使传统的漆艺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漆艺术创想之一——《艺术木头人》:在木头人上创作,我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关节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以及木头人的整体设计,让木头人增加了更多的艺术性,在单体和组合变换中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可变性,使其成为家居生活的新亮点。

漆艺术创想之二——《漆碗装饰》:从传统漆碗中获取灵感,我让学生以木碗的器形为设计原型,结合现代装饰手法,以传统单独纹样、两方连续、四方连续、角隅纹样、团花等纹样组织变化的处理手法进行装饰,让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基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的艺术魅力。

漆艺术创想之三——《光盘装饰》:光盘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我们生活周边常见的生活学习物品,在结束了它的使命后,经常被人们随处丢弃。看到这么好的废弃材料,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改造它呢?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我们同样可以用漆去改造它,让它拥有更多的超越它本身的艺术价值。我将其与图案装饰学习相结合,让这一普通材质焕发出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同时让图案教学也有了新的艺术载体。

通过漆画的学习和艺术实践,学生们突破传统创作理念的束缚,结合生活进行大胆的创新,感受到了生活由于有了艺术、有了创意而变得更加美好。民间艺术进入课堂的探索之路,我们还在不断前进,漆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领域,但其宗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坚持民族特色,坚持创新,坚持学生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践行艺术创想。※

上一篇:种植凤仙花小学生日记400字下一篇:文献检索课的心理学方法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