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2024-07-08

二上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2篇)

1.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我在上第17课《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时,我事先没有很详尽地备课,在上课时,我告诉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备课,谁能把这故事讲给我听呢?",二上语文教学反思。学生一听,原来老师也不知道,这下我可以把我知道的告诉她了,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告诉我,刚开始一位学生说得很简单"这个故事讲了狐狸想自己吃葡萄,不给其它的小动物吃。"我装着糊涂的样子问:"不给谁吃呀?故事还写了谁,它们又发生了什么事?结尾怎样?谁能说得让我听得更清楚、更明白呢?"经过提示,学生大致能把故事说具体了,我也听明白了。我又问:"故事说了狐狸、小猴还说了谁?"学生依依说出了故事里的小动物有小白兔、小松鼠。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再进一步地追问学生:"你喜欢哪个小动物?"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小猴,它很聪明。它没有相信狐狸的话,而是自己去尝了葡萄,所以它吃到了甜的葡萄。"有的学生说:"我不喜欢小白兔和松鼠,它们没有主见,只听别人说,没有亲自去尝试。"有的学生说:"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想自己独吃葡萄,欺骗了大家,它很狡猾。"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我不认为狐狸是狡猾的。"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没有否定他,而是问他:"为什么呢?"他指着书上的第一幅插图有理有据地说:"狐狸抬头看到的是绿色的葡萄,绿色的葡萄是酸的。所以我认为它不狡猾。"这下班里的同学纷纷议论了起来,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灵机一动,顺水推舟就对大家宣布:"既然咱们班有两种意见,咱们就来一次辩论,正方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反方认为狐狸是不狡猾的。请赞同正方的同学在一、二组;赞同反方的同学在三、四组。你们把自己的理由在组里讨论,呆会儿由两方代表上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同学们这下可积极了,读课文找根据。

真正的辩论开始了,正方的文一同学上来陈述:"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刚才反方说狐狸看到的是青色的葡萄是酸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青色的葡萄是甜的,如珍珠葡萄等,教学反思《二上语文教学反思》。"这时候反方的蒙哲平等同学有话说了,站起来就反驳到:"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狐狸看的是青色的葡萄,它认为就是酸的。"正方的欣容同学站了起来,这位女同学一向很少发言,今天她能主动地回答,让我很高兴,她理直气壮地说:"请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小松鼠也尝了葡萄,而且从图上可以看到它吃的是绿色的葡萄,它说了是甜的,所以我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听了她的发言我更加惊喜地看到,她读书读得如此认真。

整堂课学生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而且从中还学会了自己读书、看插图找答案。由此让我知道了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

2.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二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 没有看过真的雪, 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 激起了小朋友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以对话为主, 内容贴近儿童心理特征, 语言浅显易懂, 师生最后的对话蕴涵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设计理念】

“运用”乃语言学习之根本。学语文, 必须充分挖掘语文因素, 加强语言运用训练。凭借课文美的语言, 展开想象, 进行表演。以角色对话为主, 以读为本, 将文本、作者、学生紧紧地凝聚、包容在一起;以“情”为经, 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有感而发, 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努力使教学因“运用”而有效, 因“运用”而回归语文的本质。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读好问句。

2.体会课文中师生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感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儿童的共同心愿。

3.积累第9自然段中的语句, 知道词语搭配的妙处并学习运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情感

台湾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宝岛, 在那儿小朋友们也要过春节, 可他们有一点遗憾, 是什么呢? (很难看到下雪) 是啊, 那里的小朋友盼望能到祖国, 到北京去看雪。

(看雪、玩雪是每个孩子都十分喜欢的事情, 笔者承接上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引发“情感”———“遗憾”, 一下子触动了学生的心, 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训练语言铺情感

1.请大家打开课本, 大声地读一读, 想想哪两段是写看雪的? (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第2、第9两段话)

2.请大家再用心地去读读这两段话, 感受感受, 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读书心得。

第1段话是写台湾小朋友看雪, 第2段是写北京小朋友看雪。

第1段是写假的雪, 第2段是写真的雪。 (从哪儿感受到的?)

……

4.训练语言, 感受美丽、快乐。 (学习第2段)

师:这两段话都写了小朋友们看雪的情景, 你觉得哪个雪景更美呢?那么美的雪景你能让它出现在眼前吗?有什么好办法? (边读边想象) 读着读着就会出现了, 请大家读读第2段, 边读边想象, 反复地读, 直到白茫茫的雪景在你眼前出现。

(1) 指名交流:这北京的雪怎么样啊?

(北京的雪很大。北京的雪很厚。北京的雪很美……)

你们是从哪儿感受到雪很大、很美的? (天上飘着雪花……)

(2) (课件出示) 看,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了, 没过多久, 地上、树上、屋顶上都是一片洁白。看, 小树穿上了洁白的衣裳, 多美呀, 现在, 你想说点什么? (雪花漫天飞舞, 好美的世界啊……)

(3) 指导朗读: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那就用朗读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4) 指导积累:我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片美丽的雪景了!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心中吗?看着画面, 把第1句话用最快的速度记在心里!如果带上表情和动作, 感觉会更美的。自己赶快试试吧!

(指名背, 请女同学背, 男同学背)

(5) 指导运用:雪景美, 语言更美, 你们发现了吗? (师生合作读, 如师读天上飘着, 生接读雪花, 飘着后面故意放慢节奏, 引导感悟词语搭配的妙处。以此方式师生合作读“地上铺着雪毯, 树上披着银装, 到处一片洁白, 点击“飘着、铺着、披着”变红)

师:“飘着、铺着、披着”这几个词交换一下行吗? (生读并交流)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搭配真妙, 富有节奏, 这就是诗意的表达。这么美的语言才能表达这么美的雪景, 我们来学学这一招。

引导看图, 启发表达:山上、路灯、房子、汽车……

雪娃娃, 戴着帽子, 穿着银装, 拿着糖葫芦, 可爱极了!

小结:美丽的雪景让我们陶醉, 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雪地上。

(6) 师:你们想去痛快地玩一回吗?你会怎么玩?

引导学生进行诗意的表达, 再次感受词语搭配的妙处。如:

小伙伴们踩着雪地, 滚着雪球, 打着雪仗, 玩得可开心了!

(7) 让我们带着一份快乐的心情来读读第2句话。

(8) 现在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乐曲到雪地上去开心一回, 小朋友们可以坐着背, 可以站着背, 能带上表情、动作就更好了。 (齐背第9段)

5.引入情境, 感受快乐或遗憾。

(1) 雪景多美呀, 小朋友多快活呀, 可是这一切台湾的小朋友是看不到、感受不到的, 他们只能———静静地站在橱窗前看着用棉花做成的雪, 请你去读读这段话, 有什么感受? (遗憾……自由读, 指名读)

是呀, 对于他们来说就算看看这假雪也是———非常开心的。 (请一、二组读。请三、四组读)

(2) 如果你就是站在橱窗前的小朋友, 你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 (真的雪花是什么形状的, 是什么感觉……)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抓住“飘着———雪花、铺着———雪毯”等,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词语搭配的妙处, 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发现语言表达的规律, 学习表达的方法。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品出美文的魅力, 真正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深情对话悟情感

1.师:的确, 在台湾小朋友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要去问他们的老师, 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小朋友拿起笔, 快速默读老师和孩子的对话部分, 用“”画出孩子们提的问题。画好后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受?

2.运用“问句”, 感悟孩子们的情感。

(指名读出句子, 课件出示)

读读孩子们的话, 你体会到什么?

A.您看到过真的雪吗? (好奇)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呢? (惊奇)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打探)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急切)

(引导交流:好奇、惊奇、打探、急切……)

那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争着”来问问我。 (理解“争着问”)

(对了, 就是这样的急切, 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北京去看雪)

(1) 师: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心情, 课文中没有用一个“急”字来反映, 而是用了一连串的“问句”, 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开火车读)

(2) 你能用问句来表达“急不可待”的心情吗?

小结:台湾孩子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3.反复诵读, 感悟老师的情感。

A.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B.“小时候, 在我的故乡。” (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C.“不算太远。”

D.“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1) 师反复诵读:“小时候, 在我的故乡。”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思念故乡、伤感……)

小结: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2) 师:小时候, 老师离开北京去了台湾。台湾温暖如春, 没有下雪。她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北京正在下雪, 她多么想回去看看啊。读———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师:长大后, 她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 她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再读——— (第九段)

师:这年冬天, 她又想起了家乡的雪景, 她含着泪水深情地诉说———学生饱含深情地读 (老师多么盼着去北京看看真的雪)

(3) 师:所以当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学生接读) 老师望望大家, 深情地说:“” (学生接读)

(学生试读, 齐读, 感悟“深情”)

小结:北京小朋友盼着台湾小朋友来玩。带上急切盼望的心情再读最后一句话。

4.分角色深情朗读对话。 (同桌、师生)

(本环节充分利用文本对话, 抓住一连串的问句, 感受“盼着去北京看雪”的急切心情, 体会用“问句”表达急切心情的独特秘妙, 学习运用这种表达方式, 并以读为本, 让学习过程成为扎扎实实的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最后的“设境引读”, 引导学生悟出了文本的味外之旨———盼雪乃盼回归。)

四、抒发心声融情感

1.师: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盼雪是台湾小朋友的心愿。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台湾回归祖国)

我们的祖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如今越来越强大, 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台湾也是她怀抱中一个多灾多难的孩子!这么多年来, 台湾老师在盼, 台湾小朋友在盼, 北京小朋友在盼, 你在盼, 我也在盼,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盼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 邀请他们到北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到北京来看雪吧, ———

到我们学校来玩吧, ———

3.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三

1. 复习熟字,引出生字

(1) 复习检查,开火车用卡片抽读学过的两个字:“抱 (bào)”“跑(pǎo)”。

(2) 找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字形:右边都有个“包”字。

字音:韵母都有ao。

(3) “抱”和“跑”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汉字妈妈——(出示生字卡片)包。

【评析】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该设计由熟字“跑”“抱”引出生字“包”,教学方法简单高效,生字“包”的音和形学生即刻掌握。

2. 比较异同,写好“包”字

(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独体字“包”与合体字“抱”“跑”中的“包”的区别。

(2) 多媒体课件演示要点,师归纳:

要点一:“抱”“跑”两个字中的“包”比较谦让,把位置空出一部分来给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瘦一点,而独体字“包”就要在田字格里居中并写得胖一点。

要点二:左右结构中的“抱”“跑”字中的“巳”为了避让左边的偏旁,保持整个字的重心平衡,写在了“勹”里边,竖弯钩内收一些。而独体字“包”中的“巳”写在“勹”稍外边一点,显得半藏半露,竖弯钩也要写长一点,稳稳托住上半部分,这样写出来的半包围结构的“包”字才显得美观。

(3) 学生临写“包”字,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欣赏好字,当场讲评修改书写有问题的作业。

【评析】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又是难点。该设计非常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巧妙迁移,并强化了不同点,避免了繁琐低效的写字指导分析。

3. 学习含“包”的词语

(1) “包”还是大家的朋友呢,它藏在小朋友的生活里,找找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包”字?生自由说,师相机指点归纳:

用来装东西的包:书包、皮包、背包、挎包、拎包、钱包、公文包、布包、旅行包……

食品名称:肉包、菜包、面包、包菜……

表示一个动作:包书皮、包粽子、包馄饨、包饺子……

作量词:一包()、_______包()

作为人的姓:包拯(老百姓送给他的美称为“包青天”“包公”)

(2) 师小结:看,一个小小的“包”字,能组成这么多的词语。

【评析】让学生扩词,教师加以归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词语。本课要学的形声字声旁都是“包”,因此,“包”作为基本字,必须学得扎实,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 自主探究,辨异同,学形声字

1.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1) “包”还特别喜爱交朋友。看,今天它都和哪些偏旁交朋友啦?(出示四个偏旁)跟这些部首交朋友以后,它们就变成了新的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书上的这几个生字宝宝和它的词语朋友多读几遍,直到读会了为止。

(2) 刚才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了。一起来玩小转盘游戏吧!(随转盘转动,逐一读生字)

(3) 重点指导“饱满”,注意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要变成第二声。

2. 探究字形,理解字义

(1) 交流之一:研究“泡”字。

① “水泡”也叫“泡泡”。与水有关,水形成的圆溜溜的东西。指导读好叠词:两个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一般后面一个要读轻声。

② 表示东西长时间浸在水里的意思:泡茶、泡菜、泡澡、泡饭、泡酒、泡方便面……

③ 虽然不直接与水有关,但表示像水泡一样透亮的、圆圆的东西:灯泡。

(2) 交流之二:研究“饱”字。

① “吃饱”时肚子鼓鼓的样子,学生做动作体会。

② “饱满”重点讲解如下两种不同的意思。

a. 今天,小朋友上课身体坐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老师,特别神气!这就是——(出示词卡)“精神饱满”。指导学生再精神饱满地读一遍。

b. (稻穗图)看,这些稻穗的果实长得鼓鼓的,快要胀出来似的,多么饱满呀!

③ 遇到美味的食物一下子吃了个够,就叫:——(出示词卡)“一饱口福”。

④ 金色的秋天到了,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游玩,看到了金灿灿的农田、红扑扑的果子、清清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野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也叫:——(出示词卡)“一饱眼福”。

⑤ 耳朵一下子听到了许多动听的音乐,使人美美地陶醉其中,这叫——(出示词卡)“一饱耳福”。

(3) 交流之三:研究“炮”字。

① 组词:大炮、炮弹、礼炮、炮台、炮楼、炮声、火炮。

② 看!战场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真是:“炮火连天”。听!炮声非常响,耳朵都快被震聋了,一声接一声连续不断,这就叫——“炮声隆隆”。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一读,记在心里吧!

(4) 交流之四:研究“苞”字。

① “花苞”也叫——(出示图片)花蕾。

② 如果花苞像这样肚子鼓鼓的,顶端稍稍张开,马上就要开放,就叫含苞欲放。马上就要张开笑脸了,多惹人喜爱呀!

3. 汇总交流的词语,在“大聚会”中积累词语。

刚才,大家给“泡”“苞”“饱”“炮”四个字找了许多词语朋友,老师也挑选了一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争取记住他们吧!

【评析】理解课本上的词语,方法贴切,形式多样,还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轻松拓展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三、 游戏读文,重乐趣,巩固生字

1. 做游戏,辨别形声字

刚才,大家特别会动脑筋!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做个“摘苹果”的游戏。

泡炮苞饱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美呀!

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这只小猪的肚皮圆溜溜的,吃得可真(饱)啊!

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心地吹(泡)(泡)。

【评析】本课新学的四个形声字,音近形近,如果学得不扎实,学生很容易混淆。该设计没有啰唆地反复讲,也没有大量机械抄写,而是通过游戏让学生辨别掌握,事半功倍。

2. 读韵文,巩固生字词

(1) 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四个生字宝宝调皮地躲进了课文里来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把课本第83页上的韵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大声多读几遍。

(2) 检查初读情况,重点读好生字“吐”字。

(3) 一篇优美的韵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你读读课文,再看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 生活在这里的荷花苞和小金鱼多高兴呀!把我们刚才感受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评析】识字课文中的韵文最大的功能还是巩固生字,不能上成阅读分析课。该设计以学生自读为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韵味,在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生字,积淀了语感。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4.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四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上课依始,我考虑到语文园地就像一个知识的大花园,那么怎样利用这个花园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学得快乐呢?于是,我选用了动画片中大家最喜欢的花仙子,作为本次学习的导航者,在花仙子姐姐的带领下,到智慧花园去游玩。看到精美的课件,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营造氛围,感受学习的快乐

本次语文园地中的训练内容分为四个“数笔画归类”、“认识数量词”、“复习认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认读儿歌”。怎样把这四个枯燥的内容融入到情境中,在游戏的时候巧妙地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快乐?于是,我又在智慧花园中设计了看似独立又不能从这个大的背景中分离出去的四大模块:采花园、欢乐谷、大魔盘、方向城。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游戏,所以当大屏幕上出现这些游戏名称时,学生顿时兴奋不已。他们完全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是学生获得愉悦感受的重要因素。”

同时,我把四个模块中的内容都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采花园中,让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把笔画数相同的生字采到同一个花瓶中,学生玩了还想玩;在欢乐谷,学生说对一个数量词就跟在老师身后玩开火车的游戏,将整节课的学习气氛推向了高潮,从而,把玩和课中休息也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不但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成功,这些都促使他们能在学习伙伴“花仙子”姐姐的引领下,自主地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另外,大魔盘中找朋友的游戏设计就更独到了,我把语文知识的学习、美术、音乐和学生的律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美的课堂。

5.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课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第2~5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并且出示课后练习中奇石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给奇石取名字,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趣,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二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像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时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终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6.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开始,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了巩固识字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并学会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主要通过师生问答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这篇课文,我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如何设计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很好,这可能得益于趣味性设计(如摘苹果放进纸船、苹果给老师、同学们说悄悄话),让孩子们以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语言文字,问题的设计等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我的情感投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和小熊、松鼠一起同欢乐共痛苦。尤其是学习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的部分,孩子们都读哭了。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真正走进了文本。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观感受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得多,但还是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读的高潮掀起处的不是很多。教学中如果一节语文课能时不时掀起朗读高潮,那才叫精彩!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力争做到。

3.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三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符合低段教学要求,字词学习落实到位。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当学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时更是容易被搅得一塌糊涂,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我在教学“飘”和“漂”时,这两个字虽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我将区分这两个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因为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马上发现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有的说:我发现“飘”和“漂”这两个字都有一个“票”字。有的说:我发现第一个“漂”和水有关,第二个“飘”和风有关。于是我随机结合具体的语境,出示句子: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还有的说:“漂”是多音字,我也随机出示课前设想好的这个多音字,像这样的随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词语,还有很多,我不再举例说明。2.充分利用简笔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课时,孩子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山脚和山顶,我便在黑板上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孩子们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很好。

3.设置感人情境,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课文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课件播放较为悠伤的乐曲,课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归和好,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渲染,使学生充分感受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3.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①“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 ②“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3)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

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拓展延伸,互送祝福,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班上有个小朋友不小心右手骨折了,是另外一个孩子不小心撞的,撞了他的孩子是这么说的:“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撞了你,给你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我希望你的手赶快好起来,那么你就能和我们一起玩啦!”多么诚挚的道歉,多么另人感动的祝福。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7.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入境

1.读课题,理解课题中词语的意思。

2.你怎么记住“季”这个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的。3.再读题目,想一想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初读诗歌,学习17个会认字 1.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会认字的字音。

2.学生自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3.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后鼻音的字:桑、农、场。其中“桑”读sānɡ,平舌音;“农”的声母是“n”。

(2)多音字:“了”在文中读“liǎo”,意思是完毕,结束。4.读本课的词语卡片,积累词语。

四季

蝴蝶

麦苗

肥胖

农事

蚕桑

归来 谷粒

黄金

上场

虽然

辛苦

喜洋洋

农事了

三、学习诗歌,朗读感悟

1.请四个学生再读诗歌,大家边听边画出表示四个季节的词语。2.每人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把相关的诗歌小节读给大家听。3.大家评议。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一起讨论。5.找出描写农民心情的词语。喜洋洋

笑盈盈

你能仿照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6.全班齐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家四季歌》,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背一背。2.背诵诗歌。3.开火车读生字。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1.老师范读诗歌。2.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

第一节:春季(春风、花、草、蝴蝶、麦苗儿、桑叶儿)第二节:夏季(采蚕桑、插秧;早起耕作、戴月光)第三节:秋季(稻谷粒粒香,心里喜洋洋)第四节:冬季(棉衣暖又轻,大家笑盈盈)

3.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 第一节可以读出轻松、舒畅的感觉。第二节可以读出忙碌、踏实的感觉。第三节可以读出喜洋洋的感觉。第四节可以读出温暖、幸福的感觉。

4.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5.找一找。

(1)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

(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2)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体会体会。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1.拼读会写字。2.自主记字,交流方法。3.指导书写。

(1)季、吹、农:注意撇、捺的书写,撇和捺要写得舒展。(2)忙:注意“竖心旁”的书写,先写两点,再写竖。(3)辛:注意笔画中的三横,中间一横最长。(4)年:笔顺是“”。4.练习书写。教师巡视。5.讲评学生书写。

四、拓展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下列词语。

播种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积肥 这些词语都和农事有关。2.练习用生字组词造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一年四季小朋友们都有什么活动。4.自编《儿童四季歌》,培养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例如:春季里,鸟儿催我上学早。夏季里,六一节里编舞蹈。秋季里,同学们忙着扫落叶。冬季里,滑冰堆雪人真快乐。

《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一

8.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51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七、教学进度

周次

8月31日——9月2日

学生缴费、始业教育

9月3日——9月9日

长度单位 9月10日——9月16日

两位数加两位数

9月17日——9月23日

两位数减两位数

9月24日——9月30日

整理和复习我长高了 评估

10月1日——10月7日

国庆放假

10月8日——10月14日

角的初步认识

练习评估

10月15日——10月21日

乘法的初步认识 5的乘法口诀

10月22日——10月28日2、3、4的乘法口诀

10月29日——11月4日

6的乘法口诀

11月5日——11月11日

整理和复习

练习评估

11月12日——11月18日

观察物体

11月19日——11月25日

7的乘法口诀 11月26日——12月2日

8的乘法口诀

12月3日——12月9日

9的乘法口诀

12月10日——12月16日

整理和复习

看一看摆一摆

12月17日——12月23日

统计 评估

12月24日——12月30日

数学广角

练习评估

12月31日——1月6日

单元复习

1月7日——1月13日

单元复习

1月14日——1月20日

总复习

1月21日——1月27日

莲山课件

9.部编二上语文教学建议 篇九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二)识字、写字教学

(三)阅读教学

(四)口语交际教学

(五)语文园地的教学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识记字形。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在识字要求上,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知道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了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要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注意写字的质量。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阅读表达出来。对于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给予肯定。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书,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成果的机会。

(四)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课文共设计了4个口语交际练习:有趣的动物 做手工 商量 看图讲故事

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语文园地的教学

本册教材的语文园地安排的丰富多彩,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写话 书写提示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查字典 我爱阅读。

10.二上·语文,看拼音写词语 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72个生字,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能将一个字组成多个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

2、掌握“口字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

3、积累课后词语48个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正确朗读。能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5、初步认识蓝鲸,能模仿课文的句子,介绍蓝鲸。

6、初步了解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

7、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72个生字,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能将一个字组成多个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

2、掌握“口字旁”组成的汉字的书写规律。

3、积累课后词语48个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正确朗读。能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5、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教学难点】

1、认识本单元72个生字,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能将一个字组成多个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些生字。

2、初步了解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课时安排】

读短文识字

7课

14课时

听说活动

1课

1课时

语文快乐宫

1课

1-2课时

1.拾贝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体会孩子们在金山海滩上拾贝壳时的欢乐心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广泛兴趣。2.正确认读9个生字。3.积累8个词语,2个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节。

5.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大自然之美。学着课文中的样子,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喜欢的贝壳。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时贝壳式的欢乐心情和大自然之美。教学难点:

学着课文中的样子,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喜欢的贝壳。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欣赏画面

让学生进入情境,仿佛来到美丽的大海边。2.师:退潮了,海边来了一群孩子。出示:退潮了!退潮了!

我们一大群孩子喊着,笑着,跑着,跳着,来到金山卫海边。3.齐读这句话,想一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这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兴奋、高兴„„)4.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出示课题:拾贝壳 二学习课文

1.瞧,他们看见了什么?(出示画面:海滩上许许多多银光闪闪的贝壳。)在课文中找出这一小结读一读.2.你们见过贝壳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说说你对贝壳的感觉:(形状各异,五颜六色,外表有图案、条文、里面光滑„„)表扬观察仔细的学生。4.实物:扇贝的壳(同学们看一看,这就是那些孩子们从海边拾回来的贝壳)

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说明原因。(从它的形状看出像一把打开的骨扇。)师:课文里面也写到它了,你们找到那一小节读一读。出示:看,一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骨扇,真漂亮!指导朗读。a)先小声读。b)指名读(配乐)

c)教师抒情过渡:扇贝的壳,送来大海清新的风。

5.大海不但为我们送来了清新的风,还为我们送来了清脆嘹亮的小喇叭声。瞧,(出示螺蛳壳,)想一想,它象什么?

瞧,一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只张着嘴小喇叭,真逗人喜爱!请学生模仿一下小喇叭的声音。

注意这一小节有两个感叹号,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把螺蛳壳放在耳边,能听到大海的声音。请一位学生作代表,听一听,把听到的声音描绘给大家听。7.看着这些贝壳,你们喜不喜欢?

海滩上的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小声读第六、七小节。体会文中孩子恋恋不舍的心情。

8.出示练习:选词填空

摆 摸

我们把贝壳都()在桌子上,大家用手()着五彩的贝壳。1)为什么用“摆”而不用“放”? 2)“摸”体现了什么心情?

把贝壳发下去,让学生摸一摸,体会一下。说一说自己摸到贝壳时的心情。在学着课文中的杨子,选一种你喜欢的贝壳说一说。三. 积累词语,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手的动作的词。拾、摸、拣、摆、挤 学习里面的生字:挤、拣、摸 2.指导“喇叭”的写法

3.读词语:贝壳、退潮、挤、喇叭、逗人喜爱、拣、手帕、摸 四.总结

贝壳传递着海滩上美丽的故事。我们虽然没有去过海边拾贝壳,但这些美 丽的贝壳却把我们带到了海边,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五.齐读全文 六.课后练习

一、选词填空

摸 拣 摆 拾 1.我们弯下腰()起美丽的贝壳。2.大家用手()着五彩的贝壳。3.老师把我们的作业()在桌子上。4.请你把地上的纸屑()起来!

二、填上合适的词

()的贝壳 快乐的()()的故事 漂亮的()()雨花石 逗人喜爱的()

三、造句 许许多多—— 舍不得——

四、展开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

1、棉花像,真 啊!

2、孔雀展开的尾巴像,真 啊!

3、一颗颗葡萄像,真 啊!

2、风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正确书写四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小节。

3、在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基础上,能发挥想象,交流“风”的其他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正确书写四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喜欢地小节。【教学难点】

1、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出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

2、采用不同形式,展开想象介绍“风”。【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1、猜个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稻子见它弯腰,柳条儿见它舞蹈,气球见它就逃跑。

2、交流谜底:风。

3、板书课题:风(齐读)

4、师小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它一露面,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它。

二、读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听听录音,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学习生字,用好办法记住它们。

3、交流反馈

1)抽读生字

2)区别同音字,组词

汉()汗()3)“裤”字的部首是什么?你还知道那些衣字旁的字? 4)指导“彼”字的笔顺。

三、学习生字,读懂课文。

1、师:你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这些生字带上了他们的朋友,也很想认识你。四人小组认读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交流检查。

1)开火车抽读词语,并指出重点(绳——后鼻音;绢——第四声)2)齐读词语。3)质疑。

彼此:两者之间,举举生活中的例子,说说课文中的例子。4)练一练 形近字组词:

绳()汗()环()彼()蝇()汉()怀()披()

3、分小节读读课文。

4、学习第1节。

1)自由读,完成填空练习:()、()和()都看到(),它们看看就走了。

2)齐读。

5、学习第2、3小节。

1)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风”像个调皮的孩子? 自由读,用“△”标出有关的动词。2)交流,板书。

3)指导朗读: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啊!(重点指导读好:悄悄、怪模怪样、哎呀、好远好远,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一个小节。

2、能发挥想象,交流“风”的其他特点。

3、复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指导背诵。

1、感受体验:小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闭上眼睛,你是不是也瞧见了调皮的风呢?

2、着投影或板书,试着自己背诵,指名背诵。

二、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你喜欢风吗?你觉得它还像什么?把你眼中的风给大家描述一下。

三、复习字词

通过游戏形式和比赛形式复习生字新词。

四、总结课文。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更多奇妙的现象。

3、扳手腕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十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它们;能说出“威”字的笔顺。

2、积累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和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划出小敏和小容扳手腕时的句子,常识读出紧张激烈的气氛。

5、积累好词好句,仿说一个比赛时的场面。【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读十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它们;能说出“威”字的笔顺。

2、积累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和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划出小敏和小容扳手腕时的句子,常识读出紧张激烈的气氛。【教学难点】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划出小敏和小容扳手腕时的句子,常识读出紧张激烈的气氛。

2、积累好词好句,仿说一个比赛时的场面。【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十个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它们;能说出“威”字的笔顺。

2、积累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和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划出小敏和小容扳手腕时的句子,常识读出紧张激烈的气氛。【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激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扳手腕吗?今天,老师想邀请两个小朋友上台玩一玩给大家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大力士?

老师还要提个要求,请你们仔细观察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2、请学生简要介绍观看到的场景。

3、请参赛者说说当时的心情。

4、引出课题

刚才的游戏大家玩得很愉快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扳手腕》。

5、板书课题,齐读。

6、学习生字:扳、腕。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课文中讲的是谁和谁扳手腕?结果怎样?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回答问题。

4、学习生字:赢,说说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三、学习第一、二节。

1、师:同学们听说这场龙虎斗,有什么反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同学们有的站在小敏身后为他加油,有的站在小容这边呐喊助威。

3、指导朗读。读出比赛前的紧张、激动。

4、造句训练:有的„„有的„„

5、师:我们再去看看比赛前小敏和小容是怎样表现的?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指名读第二节。)

6、讨论交流问题。

7、指导朗读第二节。

1)用横线划出小敏和小容说的话,用浪线划出描写小敏和小容神态、动作的语句。

2)边交流边学习生字:胜(后鼻音)、输(说说它的反义词)、右(与“石”比较)、势(组词),理解词语:架势。

3)加上动作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4)加上动作演一演,请一个学生演,两个学生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过渡:真正的较量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2、自由读第三节。划出小敏、小容比赛时的表现。

3、交流,出示句子:

1)只见小敏瞪着眼,涨红了脸,脖子似乎比平时粗了一圈,他正拼命地把小容的手往桌子上按。

2)小容额上的青筋暴起,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看他就要支撑不住了„„

4、重点指导朗读。读出比赛的激烈,两人的不甘示弱。

5、指导朗读同学的反应。读出教室里沸腾的语气,声音可以响一点。

6、分角色读第三节。

五、学习课文第四节。

1、过渡:小容是怎样摆脱险境,赢得胜利呢?

2、指名读第四节。大家交流答案。

3、师:同学们又有什么反应呢?比赛后,小敏、小容又会说些什么?

4、小结:是呀,比赛虽然有胜负,但是友谊是最珍贵的。有句话说得好,友谊比赛第二。

5、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积累好词好句,仿说一个比赛时的场面。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师:扳手腕结束了,字宝宝有点不高兴了,他说,你们光顾着学课文,别把我忘了。你在上节课中学会了哪些字呢?

2、抽读生字卡片。

3、读读词语卡片。

二、拓展延伸,情景说话。

1、师:我们再来一次扳手腕游戏,四人一组。扳完后,说说比赛时的情形。用第一人称“我”。

2、师:你在体育课上参加过什么比赛?说说比赛的经过。同桌交流。

3、课后作业。

你在电视上看到过比赛吗?请你做回小小解说员,把比赛的场面说给家里人听。

*4、四个愿望

【学习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十个生字:完、仗、父、远、逐、郊、累、痛、实、奋。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字。

2. 积累八个词语:父亲 永远 追逐 郊外 痛快 果实累累 兴奋。3. 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能通过朗读感受米佳四个美好的愿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各种语气。4.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完成课后填空。尝试用一二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理由。【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的用心所在。【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十个生字:完、仗、父、远、逐、郊、累、痛、实、奋。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字。

2、累八个词语:父亲 永远 追逐 郊外 痛快 果实累累 兴奋。

3、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能通过朗读感受米佳四个美好的愿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各种语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板书:愿望

2、举一反三,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3、交流自己的愿望。

4、师介绍小米佳。

5、补充板书:四个愿望

小米佳的四个愿望是什么呢?让我们仔细听听课文录音。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交流

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交流。

三、正确朗读了解内容。

1、小组内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正确停顿。并用直线划出描写米家四个愿望的句子。

2、组织交流。

3、出示句子四个句子,读一读。

1)读读四句话,找出描写米佳心情的词语 2)米佳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3)小组朗读并思考。4)自由交流。

5)思考:爸爸为什么愿意为米佳记录愿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好词好句。

2、尝试用一二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地说()的草地()地说(()地说(()地说

二、话训练

1、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小组内交流。

2、全班范围内交流、评价。

三、书写练习。)的蝴蝶)的果园 5、读信和写信

[学习目标]

1、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读课后的两句话,注意读出带点词语的语气。

4、懂得写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教学重点]

1、读文中的9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中的9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读课后的两句话,注意读出带点词语的语气。

4、懂得写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引发学习。

1、两个人如果无法见面,有哪些方法可以彼此联系?

2、写信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法。揭示课题,读一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文识字,深入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字音。思考:读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交流。

1)抽生分小节读课文。正音:翘舌音——拆、式平舌音——所

2)读字组词

3)读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交流,随机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4)小结:父子俩虽然不能见面,但是有了通信的方式,两人感情更深了。因此——(学生接着读)在以后的日子里,父子俩每天都忙着读信、写信,他们觉得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

三、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行说话练习。

2、巩固生字新词。

3、进行书写练习。[教学过程]

一、练习说话,学习表达

爸爸和冬冬的信里各写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再和同学合作,分角色说一说。

二、巩固生字新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以各种游戏或比赛形式朗读词语和句子。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写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读、拆。观察一下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交流后自己书写。

3、说说在写“式”字时,哪个笔画要注意放准位置。(长长的撇)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随时指正。

7、爸爸的老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十个生字,能找出“严厉、教育、同意”的近意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进行说话训练。

4、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生的情感。[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中的十个生字,能找出“严厉、教育、同意”的近意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生的情感。[教学难点] 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十个生字,能找出“严厉、教育、同意”的近意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生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你爸爸曾向你谈起过他小时候的学习生活吗?

2、出示句子:

爸爸曾经学习成绩很优秀。(读读句子,学习生字:曾、绩,“曾”是后鼻音,“绩”给它组组词语。)

3、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的爸爸的老师。8《爸爸的老师》。

4、出示课题,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听录音,读读课文,自学生字。

2、交流反馈:

叮咛:近义词——叮嘱 鞠躬:做动作演示。

眨:还有哪些字是目字旁的?

3、复习生字,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我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节。2)指名回答。

3)指名比赛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2、学习课文第二——五节

1)爸爸今天有什么要紧的事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二——五节。2)指名回答。3)指导朗读。“一个劲”“当然都答应”都看出我很想去看看爸爸的老师。读出请求的语气。

3、学习课文第六、七节 1)路上,“我”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6、7小节。2)指名读。

3)指导朗读,读出“想”的语气。4)小组比赛读。

4、学习课第八——十二节 1)结果,爸爸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八——十二小节。2)齐读。

3)指导朗读。读出“出人意料”的语气。4)男女生比赛读。

5、学习课文第十三节 1)爸爸是个数学家,但是任何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导。2)齐读第13节。

5、表演读全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

2、书写练习。

3、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新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以各种游戏或比赛形式朗读词语和句子。

二、总结课文、激发情感。

1、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不灭的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许多伟人、名人对自己的老师都非常尊敬。你能说说他们的小故事吗?

2、师:教师节刚过,你在教师节的时候是怎样对老师表达祝愿的?

3、师:是啊,勤奋学习,品德高尚就是给老师最大的礼物,最美好的祝愿。

三、书写练习。

1、出示写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观察一下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8、交流后自己书写。

语文快乐宫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有关头部器官的词语,并积累相关的4个成语。

2、巩固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能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独立识字。

3、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并能积累有关数字的成语。

4、自主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巩固认读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5、能开展自主识字活动。

6、熟记名言。

7、学会写带有“口字旁”的字,注意它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方法巩固和积累字词。【教学准备】

多媒体、新华字典、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卡通人物:小灵通

你们认识他吗?今天,小灵通将带领我们一起去游玩快乐宫。我们出发吧!

二、你来指图,我来认读。

1、出示有关头部器官的词语

比赛:学生抢读词语。

2、出示卡通人脸

请学生用直线把词语和头部器官图连起来。

游戏:同桌两人一个指自己的头部器官,一个读词。

3、出示带头部器官的成语和图,请学生认读。(两人一组)自由读、指名读。

4、谁能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也是带有头部器官的? 抢答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目瞪口呆、掩耳盗铃、耳闻目睹、眼花缭乱、愁眉苦脸、眉飞色舞)

三、为字宝宝找门牌号。

1、出示6个字,学生认读。

2、把部首圈出来。

3、小组合作:帮助它们在字典公公的家中找到门牌号码。每人查2个字。

4、集体交流。

四、积累成语。

1、试着把书上的这些带有数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2、读一读,记一记。

(1)说说这些成语中,你了解哪些?从哪里了解到的?什么意思?(2)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成语?(3)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多? 如: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番五次 四分五裂 四面楚歌 五花八门 六神无主 七窍生烟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十万火急

五、朗读短文,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

2、交流。(开展各种形式朗读)

3、完成短文后面的3个练习题。

4、学生试做、集体讨论。

六、送贺卡。

小灵通: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做了许多贺卡给老师,你喜欢吗?请读一读卡上的内容吧。

1、生自由读,相互交流读。

2、想送什么样的贺卡给老师呢?请你挑选其中的一张,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送贺卡

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学生,表演送贺卡的场面。学生要大声朗读贺卡上的句子

结合美术课,自制一张贺卡,并写上祝贺的话,亲自送给你最喜欢的老师。

七、熟记名言。

1、自己轻声读通名言。

2、说你知道哪句名言的意思?

3、试着背背。

八、在田字格里写字。

1、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左右结构,口字旁)

2、学生讲解“口字旁”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

3、写字,师巡视指导。

11.二上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篇十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 28 37 30 9 18 40 45 35 18 39 202 20 29 23 8 12 34 40 29 13 31

202 1 7 88 40 136

203 12 4 24 4 20 4 74 9 10 47 173 203 6 13 92 62 173

204 34 20 29 15 37 30 64 36 23 66 210 204 7 18 118 60 203

205 14 5 26 5 22 5 76 10 11 49 181 205 8 14 94 65 181

合计 109 97 135 45 114 119 306 127 84 242 575

各题分值 20 6 8 8 9 9 8 5 12 10

阅读题各小题扣分201 数 1 2 3 4.5 2 8 95 50 155 第三题共失分135分,错误主要集中“旁”“披”“弯”这三个字上,“披”与“坡”混淆,组词“山披”“上披”,“弯”组词“直弯”“弯直”,与一年级找近义词混淆。“旁、披、弯”都是二类字,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二类字的关注不够,孩子认得不扎实,与形近字混淆。

措施:1.加强对二类字的认读与考察,每个单元的二类字都要通过连线的方式考察,使学生熟练掌握二类字。

2.加强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辨析,加强记忆。3.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巩固字形,理解字义。

第四题合在一起变新字,全年级失分45,主要是“口+元”组合不熟练,个别孩子“肥”组词错误,“群”书写不规范。

措施:1.教学生字时尽量使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既可以将合体字拆分开,认识更多的汉字,又可以训练合在一起变新字这类题型,还可以熟练掌握像第八题这样加偏旁组新字的题。

2.组词在学生个性化组词的基础上,加强双生字组词,常用词等的记忆,必要的要背熟。

第五题,填量词,全年级共失分114分,主要失分在“一()大眼睛”,很多填“个”,很多“一块橡皮”中“块”写成“地”,“一道小溪”中“道”少一道横,还有的写成“到”,“一条帆船”中“条”写错了。“道、块、条”都是二类字,不要求写,填的时候出错较多,另一个原因是平日量词积累少了。措施:1.加强量词积累,进行专项练习和朗读,形成语感。

12.二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二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一同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会难忘呢?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所以对学生来说,这是个难点。因此,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问问爸爸妈妈,学生理解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对于突破这个难点很有帮助。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二

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

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三

小学语文第三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上完这节课之后才发现,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必须讲解一些有关于周总理的事件,让学生了解周总理的基本情况,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难忘。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些,都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笑容满面”“一边......一边......”联系现实说一句话,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有个同学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爸爸一边抽烟一边看电视。我又借此向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上一篇:小学关于红楼梦读后感下一篇:企业新年联欢三句半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