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试题(共12篇)
1.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一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艾滋病)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 的病毒。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HIV抗体确诊试验
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6、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2、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三、填空题
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以及 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和 措施。
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以及。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
期、期和
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
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减少HIV的复制.11、艾滋病全称为,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和 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3、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强吗?什么样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5、当发生艾滋病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7、艾滋病的传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筛试验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12、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
14、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
15、试述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医学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三)填空题
1、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
2、窗口期
3、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
4、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婴传播
6、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
7、切断传染途径
8、两性霉素B
9、CD4<350/mm
10、逆转录酶
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13、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2、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因此,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
(2)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史。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
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
5、当发生HIV疫情时,应采取传染源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的手段
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感染者应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医学、心理咨询。
(3)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密切相关的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查和HIV的检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传播途径的控制:
(1)控制HIV经性传播: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向进行安全性行为,避免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的高危行为。
(2)控制输(受)血液传播:对所有献血员都要进行HIV检测。以保证安全供血。
(3)控制医源性传播: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职业暴露的安全性防护。
(4)吸毒的控制:为静脉吸毒者提供清洁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者采用美沙酮递减疗法。
(5)控制母婴传播:做好HIV阳性妇女的咨询工作,劝其最好不要生育,对分娩后HIV阳性母亲应采取人工喂养来替代母乳喂养,并对好新生儿定期随访,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感染情况。
6、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
7、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及HIV感染急性期均系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精液内,感染者在抗体阳转阴前即有传染性。
8、不分种族,年龄,男女均可感染,以中青年占多数。
9、敏感性高,不能出现假阴性,但允许有少量的假阳性。
10、临床有不规则低热在1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lcm,慢性腹泻在4一5次日以上,体重下降10%以上,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或进展迅速的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济氏(kaposi)肉瘤等,少数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间盗汗、乏力、不适和体重减轻,呼吸短促;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胸部X光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
12、HlV感染后2一4周,机体HIV抗体出现阳转,这段从感染HlV到血清HIV抗体阳转的时间,称为“窗口期”,其时间长短因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不同而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敏感度。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2、肺结核
3、念珠菌性食管炎
4、神经系统疾病
5、卡波济肉瘤
6、非霍奇金淋巴瘤等,14、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15、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是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医学、心理咨询;为防止HIV传播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等
2.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二
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199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 截止2007年底, 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 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 全人群感染率为0.05%。目前,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相当严峻。截止2008年底,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7.63万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8.23万例, 累计死亡3.81万例。虽然从总体上看, 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 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中感染率已很高,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1]。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我国正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2 艾滋病控制的关键环节
艾滋病是一种与人们的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可防可控的传染病。虽然艾滋病不可治愈, 但完全可以预防。研究表明,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途径、性途径和母婴途径, 通常将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三大类, 即经性途径传播、经血液途径传播和经母婴途径传播。因此, 只要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就能够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
首先, 如果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 使人们自觉选择健康行为, 改变高危行为方式, 就能够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降低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其次, 如果及时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双重及多重感染治疗, 减少耐药发生, 就能够降低病死率, 延长生命。既能够体现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 也能够控制和管理艾滋病病人, 减少其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因此, 在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围绕“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的目标, 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 就能够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 就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与蔓延。
3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策略取向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将其作为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制订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 》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 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在借鉴国外艾滋病防治经验的同时, 结合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践, 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艾滋病防治策略, 提出了“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建立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 强化艾滋病监测和检测体系建设, 加强宣传教育, 采取行为干预和治疗救助等措施, 实行综合防治, 使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3.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⑴预防为主, 是长期以来我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 也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根本措施。在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中, 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健康促进教育, 提倡健康行为和理念, 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性道德观, 使人们自觉选择健康行为,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损害健康的危险行为, 从根本上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⑵防治结合, 就是要一手抓预防, 一手抓治疗。⑶综合治理, 就是既要治标, 又要治本;既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 又要对社会公众普及预防知识;既要坚决防止血源性传播, 又要有效控制注射吸毒、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其他渠道;既要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又要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2 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艾滋病防治不仅是卫生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 其防治工作涉及社会多个方面, 需要全社会、政府及其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政府在艾滋病控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 其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 是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证。1996年, 国务院建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 协调各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防治工作的领导, 2004年2月, 国务院在原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的基础上, 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吴仪副总理任主任, 29个部门和7个省 (自治区) 的主管领导为成员, 负责研究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2008年4月, 国务院对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 30个部门和7个省 (自治区) 的主管领导为成员。
3.3 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2004年12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将艾滋病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防止艾滋病的传播。2006年3月1日施行的《艾滋病防治条例》, 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单病种而制订的国务院行政法规, 涵盖了艾滋病防治总则、宣传教育、预防与控制、治疗与救助、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七个部分[5]。因此,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必须提高依法防治意识, 加强执法监督, 使艾滋病防治走上法制化轨道, 保证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3.4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以及流行趋势
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建立健全艾滋病的监测网络, 及时发现艾滋病疫情, 准确掌握艾滋病流行形势, 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 对健康人群做好保护。
3.5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 特别是目前人们对艾滋病认知的程度和社会环境, 应当将宣传教育置于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位置。⑴对全社会成员的普及教育。向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⑵对青少年的重点教育。使其远离毒品, 远离不良行为, 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⑶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专门教育。向他们传递科学、准确的艾滋病防治信息, 引导他们改变危险行为, 减少或者阻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因素。
3.6 加强行为干预,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防治有效性
由于艾滋病的传播与人的自身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则涉及改变人的行为, 特别是涉及到有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恋行为的特殊人群的高危行为。因此, 改变高危行为成为防治艾滋病的关键。在行为干预方面, 要着重关注对艾滋病传播的社会行为因素的控制。为此, 要在依法严厉打击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 对重点人群采取诸如安全套推广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等必要的行为干预措施, 减少他们传播或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要加强血站建设和管理, 坚决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 保证血液及其制品安全;为所有愿意获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提供免费服务;普遍开展孕妇筛查和落实阻断母婴传播措施等。要实行综合防治, 切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性。
3.7 加强救治与关怀, 降低病死率, 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
《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 并将我国实行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内容法制化, 要求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等。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救治关怀, 不仅可以延长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 控制和管理艾滋病病人, 减少其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大大减少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而且有利于解决艾滋病带来的社会问题, 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7]。
3.8 加强性病和丙肝的防治管理, 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3.8.1 性病是指以性接触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常见性病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等。性病病人特别是有生殖器溃疡的病人, 更容易通过性接触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性病在我国流行和蔓延比较严重, 积极治疗性病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因此, 预防性病和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要紧密结合, 加强性病监测、规范性病诊疗市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策略之一。
3.8.2 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类似, 都可以通过血液和性途径传播。静脉注射吸毒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很高, 同时, 丙型肝炎引起的肝损害增加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复杂性和难治性, 慢性丙型肝炎已经成为威胁艾滋病病人并致死的原因之一。因此,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既可以有效预防丙型肝炎, 也可以通过丙肝的防治, 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3.9 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无论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 还是艾滋病病人的救治与关怀、性病和丙肝的防治管理等工作, 都需要在基层社区得到贯彻和落实。因此, 基层社区就成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主要平台, 是所有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心下沉的落脚点。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 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研究, 逐步形成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防治模式和工作机制, 使艾滋病防治工作下沉到社区, 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 调整策略, 适应工作发展需要
3.艾滋病防治艰难前行 篇三
艾滋病状况的反复
尽管2007年艾滋病在全球的发展出现拐点,但近几年,全球艾滋病的防治仍然处于艰难时期,甚至有恶化的趋势。几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
首先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病人数又有增加。2010年7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最新统计表明,全世界艾滋痫病毒携带者已达3340万,比2007年时的3320万多出20万。另外,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半敛不足25岁,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进而患艾滋病的现象十分突出。全球的334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224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亚洲约有470万;北美及中西欧约有230万;拉美约200万;东欧约150万。
当然,全球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多了,这是艾滋病得到重视的一个好现象。2009年。全球接受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520万,比2008年多出120万,这个数字已经是2005年的11倍。尽管如此,全世界仍有约11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2009年,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与2007年持平,比2001年减少2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200万人中,有17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008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新增感染人数为270万,也与2007年持平,比2001年减少30万。全球新增的2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近200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由此看来,无论是艾滋病病毒的总感染人数、年度新增感染人数,还是艾滋病的死亡人数,都是非洲位居第一。所以,艾滋病的重灾区一直是非洲。
除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高居不下,近几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资金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减少。2009年,全球艾滋病防治所需资金总额为236亿美元,但资金缺口为77亿美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2010年的资金缺口更大,为113亿美元。
中国政府公布的艾滋病感染者数字是,2009年,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4万,其中有44万人不知晓自己已经被感染,但国际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感染人口应在100到150万之间。2009年,中国86.3%的县市区报告了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排行前六位的省份总病例数约占全国的80%,前六位省份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四川。
艾滋病防治的新策略
2010年7月18日,第18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医务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就艾滋病当前的全球发展态势及防控措施交换了意见。这次会议最有价值的议题是,推出了“2.0治疗方案”。有关专家和官员预测,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到2025年可避免1000万人死于艾滋病。
“2.0治疗方案”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的治疗并预防艾滋病的综合方法。此方案的核心是降低费用、简化治疗过程、减轻卫生部门的负担,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
“2.0治疗方案”具体有五方面内容:一是研发出更简便且更便宜的治疗工具;二是倡导“治疗即预防”的方针,防止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递至孩子,以及夫妻间相互传染;三是把非药物开销纳入提供的治疗;四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鼓励人们尽早治疗疾病上,以获得更有效率的治疗;五是实施更多的社区动员,以鼓励更多感染者寻求医疗救助。
“2.0治疗方案”的核心是鼓励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治疗,而这一前提是要降低门槛和提供经费。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7月19日宣布调整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推荐意见,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CD4细胞下降到每立方毫米350个,就应接受治疗,而不是等到过去的这一数字降为每立方毫米200个才治疗。这实际上是提倡尽早治疗,也即降低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就医“门槛”。
另外,“2.0治疗方案”提倡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过程,节省许多经费,使受益患者数量最大化。在具体做法上也包括在艾滋病病毒感染普遍的国家推广男性包皮环切、预防母婴传播等“经济、高效且易于应用的”艾滋病预防手段。同时,制定更有理性、更科学的毒品管制政策,加强在毒品使用者群体中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也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美国是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美国政府提出的艾滋病防治新战略也对其他国家有借鉴意义。2010年美国白宫公布的美国国家艾滋病新战略是,在不显著增加艾滋病防治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各级政府更卓有成效的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大幅降低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让所有感染者更快获得必要护理。
美国的新战略有三大目标:减少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让感染者更易获得护理、缩小感染者享受治疗的差距。美国计划,在未来5年内力争把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降低25%;感染者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性取向或经济地位,都将“毫无拘束地获得高质量、延长生命的护理”。同时,新的防治艾滋病战略还要使至少85%的感染者在确诊感染病毒的3个月内得到相应的治疗。
抗御艾滋病的新发现
在对抗艾滋病的研究中,201 0年最有意义的研究之一是发现了两种抗御艾滋病病毒(HIV)的强力抗体。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2010年7月8日的《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这一发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盖里·纳布尔博士,副主任约翰·麦斯克拉博士和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邝达平博士(华裔科学家)等人主持的一项研究获得重要结果,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中分离出了两个自然产生的能够中和(对抗)约9成已知艾滋病病毒株的强力抗体。这意味着未来的艾滋病疫苗设计和治疗可能产生本质的变化。
今天,防治艾滋病的最大困难在于,艾滋病病毒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因为,艾滋病病毒基因变化比人体正常基因变化快100万倍,人体免疫系统跟不上其变化。而且,艾滋病病毒外表有一层与人体正常细胞表层一样的糖衣,能够迷惑机体免疫系统。此外,艾滋病病毒的表面蛋白通过形态变化掩盖其与免疫细胞结合的位点,而这正是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的重要机理。
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要有结合的位
点。这种位点分两部分,一是T细胞膜上的CD4受体分子,二是艾滋病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gp120。由于gp120的触角可特异性地黏附在T4细胞膜上的CD4位点,就能入侵T细胞。所以,HIV外膜的gp120蛋白扮演着钥匙的角色,而T细胞上的CD4分子则是锁,当gp120打开了T细胞大门上的锁CD4分子时,HIV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T细胞内。
过去,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尽管HIV随时在发生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HIV与人体免疫细胞结合的位点是不变的。随后,研究人员希望能找到堵住这个结合位点的抗体,如果能在人体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系统中找到这样的抗体,并通过单克隆抗体的方式分离出来,就能运用这样的抗体堵住HIV对免疫细胞的进攻,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于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生物探针,用以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中寻找能生产强效抗体的细胞。利用这个探针,研究人员在一名60岁黑人同性恋男子的血样中,探测到了一些细胞能生产对抗HIV与免疫细胞结合的抗体。这名病人被称为“第45号捐赠人”,研究人员对他体内的2500万个血液细胞进行了筛查,发现有12个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分离出两个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抗体VRCO1和VRC02。
研究人员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现,VRC01抗体能精确地结合在HIV表面位点,即gp120蛋白上,如此就能阻止HIV与T细胞结合。而且,研究发现,VRC01和VRC02抗体能中和全世界流行的90%的艾滋病病毒株。而2009年美国加州一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只是发现了能够阻止近80%的HIV病毒株的抗体。从理论上讲,这也意味着利用新发现的抗体研制出的疫苗可以抗御90%以上的HIV,或有效率可达90%。2009年在泰国对1.6万人进行的首次成功的艾滋病疫苗试验,其降低的感染率也只达3l%。现在,NIH的研究人员已经在进行初步的疫苗设计,以期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类似VRC01的抗体,从而有可能抑制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HIV的传染。
不过,研究人员也认为,即使利用这一发现的原理,要研制出实用和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至少还需要8~10年的时间。因为,现已发现的抗体必须要产生于广泛的人群,而不只是个别人。而且,必须对达到如此高中和率的抗体生成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有正确的触发因素,制造出足够多的抗体,并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让女性获得更多帮助
世界艾滋病流行的历史和现实有一个残酷的特点,女性最容易受到感染,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女性生理特点和两性性行为的原因。如何更多地帮助女性免受HIV感染也是抗御艾滋病的一大重要因素。保护了女性也能就极大地减少艾滋病的感染,因为这能大幅减少母婴感染。
帮助女性减少艾滋病感染的研究在2010年也有突破性进展。南非艾滋病项目研究中心(CAPRISA)和南非夸祖鲁一纳塔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女性专门使用了一种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杀毒剂。这种杀毒剂是含有1%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泰诺福韦”(tenofovir,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之一)的凝胶。对889名女性的试验发现,18~40岁女性在每次性生活之前、之后各12小时内,将凝胶置入阴道,30个月内感染HIV的感染率下降39%。如果女性坚持80%的性行为都使用此种凝胶,感染风险可以降低54%。另外,这种药物在保护妇女免受生殖性疱疹感染方面效果更好。研究人员尚不确定这一效果的原因何在,不过凝胶中的泰诺福韦显然起了作用,而艾滋病和疱疹均是病毒引起的。
这项研究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非洲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成年妇女。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女性死于艾滋病。尽管安全套对防止艾滋病有效,但由于非洲当地的文化和习惯,男性不愿意使用,而女性又无法促使和控制男性使用。这也是导致非洲女性容易染上艾滋病的重要原因。
但新的凝胶却可以由女性来控制,在性生活前后都可以自由地置入,以防止艾滋病感染。在艾滋病疫苗迟迟未能获得突破之前,使用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当好的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感染的有效方法。
同时,这项方法也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2.0治疗方案”相吻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便是,降低费用、简化治疗过程、减轻卫生部门的负担和防止病毒从母亲传播到孩子。此种抗艾滋病病毒凝胶一剂的价格甚至低于一只安全套,而且这种凝胶并没有专利限制,所以,世界各国,尤其是贫困的非洲可以仿制。过去发展中国家不能有效抗击艾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药物太贵,而且有专利,不能仿制。所以,这种没有专利而且便宜的凝胶相当于一种有特点的便于女性使用的安全套,对女性预防艾滋病有重要的作用。
抗HIV凝胶的发明者是萨利姆·阿卜杜勒·卡里姆夫妇。25年前,在南非德班当医生的卡里姆说服女友跟随其到美国参加一个艾滋病研究计划。他们当时便得知,由于缺乏保护,女性成为艾滋病的主要受害者。此后,卡里姆夫妇致力于抗艾药物阴道凝胶的研究。其间,他们几经曲折,对儿种不同药物进行试验,先是确定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奈韦拉平作为阴道凝胶的重要药用成分,后来又改为泰诺福韦。最终显示,以泰诺福韦为药用成分的阴道凝胶最有效。
4.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四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A,40B,60C,80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56度,30分钟C,焚烧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C,HIV抗体筛查试验 D, HIV抗体确诊试验 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6,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2,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错)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三、简答题
1.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
2.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
3.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 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艾滋病培训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2.A3.D4.D5.B 6.C 7.D 8.D9.A 10 B11.B12.D13.C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2.对3.对4.错5.对6.对7.错8.错9.错10.对11错12 错13 对14 错15对
三、简答题:
1.答: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5.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试题) 篇五
单位姓名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6月1日B.8月1日C.12月1日D.11月1日
2.预防艾滋病是()
A.卫生部B.政府C.非政府组织D.全社会
3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4如果自己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当怎样做?()
A.辞掉工作,避免社会活动B.隐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实,不告诉任何人
C.定期就医,遵从医嘱D.避免一切体育锻炼,卧床休息
5.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B.母婴垂直传播C.血、血制品和污染的注射器D.蚊虫叮咬6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艾滋病病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D.性病患者
7.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A.鼻吸入毒品B.口服毒品
C.静脉注射吸毒D.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
A.坚持使用安全套B.拒绝毒品
C.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D.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二、判断题:
1、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2、剃头、扎耳洞、修脚要选卫生条件好的场所,所用工具要严格消毒。()
3、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4、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5、无论是艾滋病病人还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可以亲自哺育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是否感染艾滋病只有通过专门的血液检查才能知道,外表无法判断。()
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
10、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11、艾滋病主要破坏人的抵抗力,使人丧失正常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6.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六
试题答案的通知
各中学(有高中的):
现将《广东省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手册尾页中所附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的答案公布如下(详见附件)。
请各校在12月7日前将该答卷的汇总结果发至思政科邮箱jyjszhk@126.com,以便我科统计汇总后上报至市卫生局。
特此通知
附:《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答案》
思政科
二○○六年十二月四日
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答案
一、是非题:(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
17、×
18、√
21、√
22、√
23、√
二、单选题:(每题4分)
1、B
2、B
3、B
4三、多选题:(每题5分)
1、ACEF
2、ABCEF
3、AB
46、ABC、√
15、√ 20、×
25、A
5、ABCDE
7.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七
在中国,HIV现患率相对较低,疫情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中,例如注射吸毒者(IDU)、男男性行为者(MSM)和性工作者[2]。这些成绩部分归功于不断增加的国内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依照第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 年)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各地实施和扩大了有效的、有据可依的干预[1]。例如,2009 年末,超过65 000 名患者入组接受抗病毒治疗[3],超过242 000 名吸毒者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4],1 554 名(75.3%)HIV阳性孕妇接受了母婴传播阻断(PMTCT)服务,100%的血制品进行了HIV筛查[3]。
虽然《行动计划》有力地推动了艾滋病防治事业,但是仅仅通过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制订新的《行动计划》是不合适的。例如,前一份《行动计划》主要致力于提高一般人群和政府官员对于艾滋病的认知,进而减少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HIV)的歧视。旨在提高认知的运动覆盖了80%多的15 至24 岁人群,而该人群中的HIV现患率为0.2% ,比整个人群的HIV现患率高三倍多[3]。前一份《行动计划》 只将注射吸毒者列为有待干预的高危人群(MARP),而其他高危人群的情形也十分危急。例如,某些城市的男男性行为者HIV现患率超过了20%,是一般人群HIV现患率的400 倍[2]。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形势和疫情数据做出调整。
1 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收集信息和发现HIV感染者的能力依然不足HIV感染和艾滋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全国都要对艾滋病病例进行实时监测[8]。政府全权负责收集和发布疫情数据。每名卫生工作者都有义务(且只有卫生工作者才有义务)报告每一例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例。一方面,未来5 年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需的经费需求超过22 亿美元[5]。卫生工作者在实施病例报告系统时已经不堪重负(承担咨询、检测、诊断、报告任务),特别是在县区级层次;另一方面,大约一半的HIV感染仍未发现,也没有在系统内登记[6]。这意味着超过37 万感染者仍有可能将HIV传播给性伴,并且因不知道自身感染状况而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进而死亡。这还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将资源投向错误的地方。例如,如上所述,2009 年75.3%的HIV阳性孕妇接受了母婴传播阻断服务,这已经十分接近“普遍可及”目标- 80%的覆盖面。但是,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母婴传播阻断服务的“实际”覆盖面为37.6%[7],因为仅有大约一半的HIV阳性孕妇被发现。卫生系统发现HIV病例的能力已成为整个艾滋病防治战役的一个瓶颈。
1.2 药品供应方面对于资助方过于依赖中国早期的政策侧重于调动和高效利用外部资源。在过去的20 年间,中国实施了267 个艾滋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从40 多个国际组织获得了大约5.26 亿美元的赠款[8]。随着国际资助的逐年减少,可持续的政府经费投入显得越来越重要[8]。药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援,因为没有根据最新形势调整政策。一方面,专利药品的高昂价格使得政府无力负担。另一方面,政府没有颁发强制许可来允许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价格低廉的非专利药,因为大多数资助方都是专利药的受益者。
尽管由于中国艾滋病疫情有限且集中,侧重于预防工作(而不是治疗)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让65 000人所需的药品的供应依赖于外援是不适当的,更不用说有些地区(例如伊犁、布托)的艾滋病流行水平在一般人群中已经达到3%以上[2]。此外,据报告儿童抗病毒治疗药物全部依赖于外援,超过60%的HIV阳性儿童因药物缺乏而无法获得治疗[9]。
1.3 社会歧视依然严重男男性行为者遭受的污名和歧视十分严重,这是该人群的HIV现患率这些年来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1]。人权在中国是个政治上敏感的话题[8]。在政策中缺乏与人权相关的大部分主题。由于政策制定者不够重视,现行政策中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2]。目标人群参与的不足和对目标人群需求的不了解也导致了政策落实不力。首先,尽管同性性行为没有被认定为非法,男男性行为者还是受到严重的歧视。2009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男男性行为者的HIV现患率约为5%,比一般人群高100倍,比女性性工作者高4 倍[2]。在政策层面上,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一直没有被纳入政府工作议程中。一些民间组织正在努力为同性恋人群倡导和营造自助自救的氛围,但是由于缺乏有利的政策环境,在改善社会规范和减少歧视方面进展甚微。甚至于同性恋主题的电影被广电部禁播。
其次,缺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高危人群的有效参与。大多数政策都着眼于服务机构或供给方的绩效,而忽视感染者或高危人群的需求。据报告,“社会歧视在中国仍相当普遍。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人仍然在就业、入学和医疗保健方面面临困难。”[3]
上述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与各方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加以解决。
2 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调整策略
2.1 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对于病例监测系统的作用民间组织在20 年前还不存在,但是如今这类组织已经不再局限于旁观者,而变成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10]。相比政府单位而言它们对于资源更敏感,因此可以花费较少的资源来帮助填补能力缺口,特别是HIV感染者病例监测系统的人力资源缺口。
其次,非政府组织与高危人群保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容易被高危人群接受。在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下,病例发现会比较容易。现行政策鼓励非政府组织在预防和治疗领域发挥角色。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预防和治疗服务已广泛扩展到边缘人群,例如男男性行为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10]。利用非政府组织来填补现行政策缺口是可行的。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助于加强监测系统的透明度,进而可以加强利益相关方的互信和追责。
2.2 重新审视与资助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治疗列为战略重点,以及建立可持续药品供应系统药品供应高度依赖于外部援助,因为受专利保护的药品价格昂贵,并且艾滋病防治仍侧重于预防而不是治疗决定了资源分配的重点不是药品。然而,根据《贸易相关知识产权协定》(TRIPS)条款,中国可自行决定是否生产仿制药[11]。随着更多的国内资源被投入艾滋病防治,鼓励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仿制的抗病毒药还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中国能够并且有理由重新审视与资助方的关系,以及建立持续性药品供应系统。
2.3 继续调动社会其他力量包括政府部门及相关人群参与艾滋病防治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大部分与艾滋病有关的责任都由卫计委承担。不过,依据国务院颁发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其他部委有义务配合卫计委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协调其他部委审议和修订不利于人权的现行法规。
根据国际原则,促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切实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各个领域,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稀缺的防治资源。通过促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其他脆弱人群参与艾滋病相关政策、项目开展和实施、督导与评估的各个方面[12],可以加强这些人群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并且可以让政府和服务提供方更好地了解这些人群的需求,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3 政策建议
3.1 法律层面根据国际惯例或中国政府签署/ 承诺的国际法令,修订现行法律法规,从顶层创造更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空间。包括:移除非政府组织注册方面的障碍,并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修订《专利保护法》,使之符合新的中国政府已签署的TRIPS协定,并授权政府出于公共卫生目的颁发强制性许可;撤销针对涉及同性恋主题的电影的禁播令;撤销关于性工作者劳教的规定。
3.2 政府层面认可非政府组织在补充艾滋病防治信息方面的贡献。例如在卫生部或各省市定期疫情报告中公布非政府组织对于疫情的贡献度。在公开的艾滋病防治总结中,增加非政府组织承担的工作及贡献等。
将治疗列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工作领域,并优先分配经费用于建立抗病毒药品供应系统。通过艾滋病防治经费管理系统,保证治疗和关怀领域资金的比重。
促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键人群和民间组织切实参与艾滋病防治的所有环节: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实施、督导与评估。邀请相关人员参与上述艾滋病防治政策的讨论中,并在最终决策文件里体现他们对于决策的作用。
调动资源,履行承诺。将各级政府调动的额外的防治资源纳入政府绩效的考核指标,或作为考核的参考指标。
3.3 组织/社区层面艾滋病问题主流化:实施适宜的发展和人文关怀项目,以便解决导致HIV感染的潜在易感性因素和艾滋病造成的影响[13]。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契机,动员全社会各个单位、工厂、企业、学校开展对艾滋病感染者人文关怀项目。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促进各类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持续改进,并且落实评价系统。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现况,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艾滋病防治资金。方法 利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署提供的政策分析框架,分析、评价公开发表的数据、文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 为更好地管理艾滋病防治资源,改进与社会组织等合作伙伴关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认可非政府组织在补充必要信息方面的贡献,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来指导规划。国家督导与评估系统对于获取大部分信息十分关键。(2)适当分配资源并建立药品供应系统,以便减轻对于资助方的依赖。(3)协调其他部委审议和修订现行法规,并且将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和脆弱人群纳入政策制定过程。建立无歧视和污名的有利政策环境。结论 中国在艾滋病防治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为适应疫情发展以及防治资源投入的新形势,应从政策方面进行较大的改进。
8.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八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官网日前发布消息称,该校科学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新方法,让深藏不露的艾滋病病毒更易现形。
艾滋病至今没有根治办法,原因之一是艾滋病病毒能与人体DNA结合,长时间在DNA中以休眠状态潜伏,借此躲避人体免疫系统和治疗药物的攻击。一旦时机成熟,比如强化治疗暂停,隐藏的病毒就迅速活跃,并导致症状重新出现。
此前科学家已发现,艾滋病病毒实现潜伏得益于人体内名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蛋白酶,这种蛋白酶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理论上可以推测,“HDAC抑制剂”有可能干扰艾滋病病毒的潜伏,使其现形。
在此次研究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克斯滕·凯尔奇参与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抗肿瘤药罗米地辛进行测试。科学家共选择了6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0年左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平均年龄为56岁。测试过程中,连续3周给感染者每周注射1次罗米地辛。然后,持续跟踪观察其身体状况。结果发现,隐藏在患者DNA中的艾滋病病毒确实现形了。有关研究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上。
凯尔奇说,下一步研究将把罗米地辛治疗与其他艾滋病干预治疗措施结合起来,观察传统方法对于艾滋病病毒的治疗效果。但现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须坚持传统疗法治疗。
9.艾滋病防治知识 篇九
1、艾滋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新的传染病,是80年代初从非洲绿猴传染给人类的,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失去免疫力,最后导致各种难以治愈的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而失去生命。目前没有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根治它的药物,一旦感染,100%的发病死亡。
2、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物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条,一是血液途径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如输血、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吸毒、医疗注射)、医疗器械、针灸、刮痧、纹身、拔牙、理发等均能引起艾滋病的传播;二是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可通过男女之间、男性同性恋之间的性接触传播;三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二是分娩传播、三是生后母乳喂养传播。
3、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物体上能存活3天,在液体中能活15天。对低温冷冻、紫外线不敏感外,对加热、曝晒、一般消毒剂如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处理10分钟,可灭活病毒。因此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工作、一起游泳、学习、吃饭、共用电话、厕所、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献血会传染艾滋病吗?
单纯献血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有人担心献血时采血器械不清洁,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播,这是不必要的。目前血液机构使用的采血器材,都是一次性无菌器材,不会引起任何传染病的传播;还有的人想献血,对血液机构的流动采血车不放心,那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们潍坊市为了遏制以艾滋病为主的各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在全市只设一处中心血站,就是潍坊市中心血站,为满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方便无偿献血员,设臵了多辆流动采血车,在潍坊市和各县市区流动采血,希望18-55岁青壮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做贡献。
5、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对吗?
1998年以前,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主要来自职业献血员,过去的职业献血员不进行艾滋病的检测,献血员在进行献血浆时,相同血型的人血球混合,再还输给每个献血员,在献血员中一旦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就会传播多个献血员,继而,多个感染者继续传播更多的献血员,造成了献血员中艾滋病的传播,献血员中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河南省献血员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因此,职业献血员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现在血液机构采集血浆是一人一套采血、离心、分离、器材,不会再有因献血浆造成艾滋病传播的现象。
国家为了杜绝职业献血员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于1998年10月1日施行。《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6、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主要传播原理一是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均有大量病毒;二是病毒可通过男女生殖器官破损的粘膜进入体内,造成相互传播。一般患性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官粘膜破损,所以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
7、为什么男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男性同性恋人群,占成年男性(15-49岁)总数的2-4%,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该人群的交流范围也日广泛,对艾滋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男女过性生活,主要采用阴道交,女性阴道上皮细胞为鳞状细胞,相对不易破损,但一方为艾滋病感染者,另一方的传播机率也是很高的。男男同性恋者多采用肛交,肛门上皮细胞为柱状细胞,很容易破损,精液中的病毒乘机从破损处进入机体造成感染,感染的机率远远高于男女性生活的传播。在当前我国各地的男性同性恋人群,经化验检查,艾滋病病毒的平均感染率高达2-3%,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感染率。我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感染者已开始陆续发病。
8、何为艾滋病的 “窗口期”?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能立即检查出来吗?
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急性期,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症状,70%左右的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6天到6周内常有急性症状,如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疼、关节肌肉疼痛、皮疹、呕吐、腹泻等。一般不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此期体内含有大量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但体内还没有产生病毒抗体。我们在常规检测中,是检测体内的病毒抗体,在急性期我们还查不到抗体,不能及时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艾滋病的急性
感染期,也叫“窗口期”。因此,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能立即检查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为2-12周,最长6个月,平均3个月,当你怀疑自已感染了艾滋病,请你度过3个月后,再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检测,必要时6个月再检测一次。
9、何为艾滋病的 “潜伏期”?
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很长的病毒携带期,即潜伏期,此期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HIV),可查到病毒抗体。潜伏期长短,因人、因感染方式及地区不同而异,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20年,平均7-10年。
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无任何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我国实际有艾滋病感染者100万人,但防疫部门只掌握感染总人数的20%,有80%的感染者还隐藏在正常人群中继续引起配偶、他人的传播。国家为了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对所有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者实行免费政策,希望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的人员主动到防疫站进行检测,以排除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防止传播家人、他人。
10、哪些人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进行艾滋病的化验检查?
1.有夫妻以外的性生活者、同性恋者、多性伴者;2.性病患者,患性病者会大大增加艾滋病的传播机会。3.结核病人,结核病和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易合并结核病,7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因此患结核病者应进行艾滋病的检查;
4.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5.1998年以前曾献血、献血浆人员。6.感染者配偶、子女、性伙伴;7.15-55岁青壮年,不明原因疾病及恶性肿瘤。
11、国家防治艾滋病主要措施有哪些?
目前,预防艾滋病没有疫苗,也没有根治药物,药物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一旦感染必须发病死亡。国家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艾滋病病的危害、艾滋病基本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高防范意识,远离艾滋病的危害;二是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政策,如对吸毒人群、性乱人群、同性恋人群等重点宣传干预,发展同伴教育,对吸毒人群设立美沙酮门诊,对性乱人群推广100%的安全套;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和病人,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国家为及时发现正常人群中的感染者,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加强了医疗机构病人、性乱人群、同性恋人群、外来高发地区人口、在押人员、既往有偿献血人员等各类重点人群检测,对所有自愿检测的人员实行免费检测政策;四是对病人和感染者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12、“四免一关怀”政策有哪些?
国家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对艾滋病防治实行 “四免一关怀”政策。
一是艾滋病患者可得到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是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
三是对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检测,并对检测者保密。
四是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和治疗。
一关怀: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与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患者参加生产劳动。
13、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一是增强社会责任感,防治艾滋病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每一公民和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庭、子女和后代,每一个人都有被感染的机会,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受艾滋病的危害,请你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二是要注意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同时要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员,向朋友、同事、邻居、家人,特别是青年、青少年子女,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提高自我和他人防治知识水平。
三是提高防范意识,我国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各种人群中都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时刻有被感染的可能,要提高警惕,做到尽量不输血,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洁身自爱,不吸毒、不性乱,一旦有不规行为,一定要100%的使用安全套。
四是积极检测,以往有献血、血浆、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不洁性行为者、同性恋者、外来妇女等,应主动到防疫机构检测,确定是否感染,已防止二代病例传播。
14、蚊虫叮咬会传染HIV吗?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这可以从实验室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两方面证明。一是HIV在蚊虫体内不能存活,它被蚊虫作为食物消化掉了。二是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虫口器上的HIV数量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三是蚊虫的食管与唾液管不是同一条管子。它从一条管子吐出唾液,由另一条管子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不会再由食管吐出来。
15、在游泳池游泳有感染HIV的危险吗?
在游泳池游泳不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因为HIV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可能引起感染,而在游泳池游泳,HIV不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
内。此外,游泳池的水中含有消毒剂含氯石灰,能很快杀死HIV。即使游泳池水中含有HIV,其单位体积中所含的HIV浓度极低,也不足以引起感染。
16、输血、注射、治牙会感染HIV吗?
如果所输的血液经过严格的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治牙用具也真正做到一人一套并且严格消毒钻头,感染HIV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如果行医者没有严格执行血液检验及医疗消毒制度,仍有感染HIV的可能性。
17、什么时间检测HIV抗体呢?
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最初进入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甚至可能到六个月。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一次“危险行为”,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作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这时下结论说这个人没有感染上艾滋病还为时过早,而应该在过了“窗口期”后再做一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没有问题,才能确定此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还必须确定此人在第二次检查前再没有过新的“危险行为”。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确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在所谓的“窗口期”,此人仍可传播艾滋病病毒。
18、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播到胎儿体内;或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已被污染的阴道时被感染;或是在出生后,通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的乳汁喂养,从而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情况。
19.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一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手抓伤、口咬伤,或物品、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20.职业暴露后局部应如何处理?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1.职业暴露后多长时间预防用药?
10.防治艾滋病主持词 篇十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府城镇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关注我镇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县疾控中心和县防艾办表示衷心的感谢。
艾滋病是一种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和免疫手段、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它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防治工作,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预防工作,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基本掌握了艾滋病在我镇的情况,为我镇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各部门、各村对艾滋病在我镇广泛流行的可能性、危害性认识不够,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的能力有限。现在,我们有幸得到了县疾控中心和县防艾办支持与帮助,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镇的传播与危害搭建了一个平台,机会难得,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克服艾滋病在我镇发病率不高、危害性不大的错误认识,积极投入到我镇的艾滋病预防工作中,为有效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作出不懈努力。
下面,有请县疾控中心专家XXX为我们培训。大家鼓掌欢迎!
11.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办法
[中图分类号] R18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94-02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1]。其中就有各类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工作目标。笔者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多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深知工作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本文就如何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的意义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传入期、扩散期,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概况:截止2005年底,中国现在存活的HIV感染者和患者约65万(54~76万),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0.04%~0.06%)[3-4]。这种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态势人们并不清楚,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人们知之甚少,如何降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危险等相关知识宣传报道较少,因此,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对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着重大意义。
2?青壮年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据悉[5],海口市艾滋病流行感染者以20~40岁男性为主的特点,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71.8%,在感染途径的变迁上,静脉注射吸毒和性接触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其中性接触传播感染占34.2%,由于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民众的自身防护意识有待加强。有学者抽查9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将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大中专学生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只占60.6%,如何让青壮年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部知晓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发放方法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完善。
2.1?发挥临床医生参与艾滋病干预和防治知识宣传的作用
据2004年统计,我国预防专业人员只有15.9万人,专门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人员尚不到2万人。尽管近几年人员得到了充实,但由于中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对艾滋病干预工作量大,需要充分发挥临床医师的作用。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曾提出“三高”战略,即高效的抗病毒治疗、高效的临床行为干预,高效的社区防控网络。在这个战略中:(1)临床医生具有特别便利地接触患者,包括HIV/AIDS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条件。(2)临床医生有现有的知识贮备为基础,只需要通过适当的培训就可以开展基本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工作[6-7]。(3)医生与患者容易沟通,關键是建立相关政策制度,重点是改变医生的认识与态度,让临床医生愿意并积极参与艾滋病的干预和防治宣传工作。
2.2?在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有较广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要求她(他)们更关注相关的知识,这和国内其他报道显示出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的情况一致[8]。近年来,由于青年学生的性观念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而婚前性行为的增多,也将其自身置于艾滋病感染的危险人群中。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3?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有调查显示,85.3%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处于可防不可治阶段;44.1%的人认为艾滋病在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血液及其体液;52.7%的人认为主要是经性行为;50.4%的人认为艾滋病与乙型病毒性肝类传播途径一致;21.3%的人认为与艾滋病人聊天感染AIDS[9]。调查说明今后应加强对卫生从业人员AIDS预防知识的培训,使之理解AIDS的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1)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走进社区,服务居民,是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要力量。(2)饭店、宾馆(旅店)、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28.9%,很多宣传教育工作需要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去执行。(3)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还可以引领友爱互助的社区风气,减少或消除社区歧视,挖掘和培养志愿服务资源,实施各种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组织桑拿、按摩人员妇科检查等。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结论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局面。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证明,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才能达到共同促进有效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灵巧.艾滋病防治“十二五”目标确定[N].健康报,2012-3-1(3).
[2] 李苑,倪燕,陈武,等.医学院校女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0(280):790-792.
[3] 王禄成,刘道芳.有并艾滋病的浅谈[J].中国医药卫生,2009,10(12):100.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 李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国家哨点综合监测检测数据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9):144.
[5] 符壮才.海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N].健康报,2006-3-22(7).
[6] 罗孟兰.检验人员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J].内科,2011,6(6):593-594.
[7] 何春梅,王惠兰,李桂英,等.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19-20.
[8] 奕玉泉,王国富,吴利先.医学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897-898.
[9] 周海城,谢忠诚,许伟,等.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9):622-624.
12.艾滋病防治试题 篇十二
关键词:德国,中国,艾滋病,防治
2011年6月18-25日, 应德国外交部新闻处的邀请, 笔者参加了赴德国艾滋病访问考察代表团。考察期间, 我们先后参观了维万特斯健康网络有限公司奥古斯特-维多利亚医院传染病与艾滋病病毒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德国外交部、九头蛇协会、德国艾滋病基金会、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德国联邦反歧视署、柏林皇帝大街诊所中心等8个单位。考察团与德方20多位卫生界艾滋病专家及相关人员就艾滋病病毒预防的政治应对方式、艾滋病的医学与伦理问题、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调查与流行病学评估、公民自愿结成的组织所从事的自我救助和预防工作、面向妓女的地方性艾滋病病毒咨询、艾滋病基金会的救助项目、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预防及宣传教育措施、如何落实反歧视立法的有效性、在涉及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时媒体面对的挑战及艾滋病的治疗等方面开展了交流。以下介绍我们的考察见闻与体会。
1 德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治目标
1990年代中期, 德国每年艾滋病病毒 (HIV) 新发感染者平稳下降, 2011年最少, 为1 443例。然而, 2001年到2006年5年间, 每年HIV新发感染者呈增长趋势, 2005年新发感染者比2004年增长了13%, 到2006年HIV新发感染者已达到2 638例, 比2001年新发感染者增长了82.8%[1,2,3] , 2007年已达到3 000例[4]。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这种增长可能是由于男男同性恋人群早期开展HIV检测, 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改善以及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投入的减少[5]。其中在男男同性恋人群通过口交传播的比例被估计至少已达到3.9%,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了解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HIV, 对口交传播HIV的风险可能是知之甚少[6,7,8]。截止2010年底, 据德国Robert Koch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估计, 联邦德国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AIDS) 累计为7万例。2010年新感染者为3 000人, 其中男性同性恋约占73%, 注射毒品者约占5%, 异性性接触者约占19%, 母婴传播约占1%。预计在今后几年, 每年新增的艾滋病病例数不会明显上升, 并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 免疫力缺损的初始症状将得到延缓, 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得到延长, 从而艾滋病人的就医人数会继续增加。
德国联邦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于1987年制定了艾滋病防治计划, 其目标是: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减少到最低限度;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和治疗;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2011-2015年新的五年计划的工作目标中, 要求在2016年在德国不会再有母婴传播新发感染HIV, 性途径传播HIV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
2 德国主要的艾滋病防治相关机构
2.1 联邦卫生部
联邦卫生部组建了艾滋病协调机构、国际艾滋病咨询机构以及艾滋病调查委员会;并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有关艾滋病防治、情报、咨询以及不同人群调查等题目的研究工作。1987年, 联邦卫生部成立了“艾滋病协调班子”, 负责实施联邦政府艾滋病防治的各项措施, 并协调联邦、州和地区之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国家艾滋病顾问委员会通过召开全会或常务会议, 对一些公众深为关切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表决, 并将决定公布于众。1987年5月, 联邦议会所有党派一致同意成立艾滋病调查委员会, 立项调查“艾滋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的有效手段”。
2.2 Robert Koch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是联邦卫生部下属的一个联邦机构。它是联邦政府在疾病监控和预防领域的核心机构, 从而也是以应用和应对措施为主导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联邦核心机构。研究所艾滋病研究中心成立于1987年, 其主要任务是:积累、评估和补充有关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及有关艾滋病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承担联邦卫生部“艾滋病临床研究”课题;从事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承担教研部资助的研究项目。
2.3 联邦健康教育中心 (BzgA)
位于科隆的国家联邦健康教育中心 (BzgA) 的目标是预防健康风险并促进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艾滋病教育方面主要从事普通人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实施。向公众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促进公众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提倡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良好社会风尚。BzgA又资助德国艾滋病互助协会以及其它州级艾滋病防治部门从事对同性恋或异性恋男性、静脉吸毒者、女性或男性卖淫者以及监狱中犯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在联邦德国大约有130个由地方卫生部门组建的艾滋病互助协会以及在公共医疗机构中所建立的相应单位, 这些机构和单位主要从事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咨询与照料工作。在BzgA, 联邦德国以及各州间艾滋病防治工作是通过协调员间的工作会晤来决定和调整的, 关于性宣传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进一步调整决定。
2.4 艾滋病救助组织
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是德国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工作领域各种民间社团联结成的伞状组织, 旨在支持和协调面向高危人群、感染者及所有感兴趣者的地方性咨询服务和救助点。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民间机构, 成立于1983年, 总部 (艾滋病救助组织联邦办事处) 位于柏林, 下属有120个地方救助组织, 共有义务工作人员6 000余名, 专职工作人员400名。每年经费的85%来自联邦政府的预算, 15%来自社会的捐赠。总部的主要任务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和预防宣传;编制和分发信息资料;组织地方艾滋病救助组织之间的信息和经验交流活动;培训地方艾滋病援助组织义务和专职工作人员;在各行业组织专题讨论会;建立和发展与国际官方和非官方卫生组织、国外艾滋病救助组织及国内外有关协会、研究机构的联系。BZgA和柏林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间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收获, 是德国艾滋病救助组织在对重点观察组的规划以及对多个性伙伴和异性恋、静脉吸毒者、男性或女性卖淫者和犯人的观察过程中, 所受到的限制要比官方机构以及其它组织小得多。
2.5 艾滋病基金会
目前, 德国有4家艾滋病基金会, 即“德意志艾滋病基金会”、“巴伐利亚艾滋病基金会”、“萨克森艾滋病基金会”和“图林根艾滋病基金会”。德国艾滋病基金会是德国最大的艾滋病救助组织, 为病患人士提供物质支持。20多年来, 它为需要帮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个别救助, 或为有关项目提供支持, 例如居家护理项目。此外, 基金会也活跃在研究领域, 资助模范性的国际救助项目, 如在非洲开展的艾滋病救助项目。
3 德国艾滋病防治措施
3.1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联邦政府把宣传教育视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对大众, 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结合各种途径开展宣传, 如在明信片、包装纸、小册子、手提袋、运动衫、广告牌上宣传;设计讲究简洁通俗, 把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广告和禁止司机酒后开车的广告并列矗立在明显的交通路口上;每年发放印刷品和宣传画, 政府免费提供张贴地点;拍摄有关预防艾滋病和性教育的短片, 免费在电视等媒体上播放;通过教师、社区工作者、电话咨询以及爱情生活“动手工作站”的巡回展等多种形式, 开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提高宣教效率。近年来也开展了电影名星在肥皂剧中宣传艾滋病知识活动。此外加强与非政府组织机构如德国公共卫生协会、德国卫生技术和公共卫生协会等合作, 重点对移民、吸毒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开展教育和监控[9]。
3.2 加强艾滋病研究
德国艾滋病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三个方面。1983年, 联邦研技部在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成立了一系列权威性的工作小组从事艾滋病基础研究, 如艾滋病病毒、免疫系统功能和艾滋病形成机理等。到1980年代末, 资助重点集中在艾滋病疗法的研究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1995年初, 联邦教研部按重点领域成立了6个学科间的联合研发中心, 加强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紧密合作, 以形成德国艾滋病研究的中坚力量。艾滋病临床研究的主要资助来自于联邦卫生部, 1987年联邦卫生部启动了“加强艾滋病临床研究”项目, 1998年共有22所医院参与了此项目, 共同研究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以及伴随感染其它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在这一研究基础上,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于1993年编辑出版了《德国AIDS/HIV疗法研究索引》, 这非常有助于各医院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统一标准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此外, 联邦卫生部还资助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科学研究。
3.3 艾滋病病毒检测与咨询服务
在德国,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大都是免费的, 而且工作做得非常认真细致。根据个人志愿, 并视被检测者的愿望, 对其隐私进行保密。咨询服务是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的重要补充。从事咨询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联邦健康教育中心、地方卫生局、地方艾滋病救助组织、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咨询服务机构、戒毒机构、自由福利事业联合会和社会福利工作部门等。咨询服务工作的依据咨询者的不同需求机而开展。咨询者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大多是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和艾滋病病程方面的医学问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方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的怀孕以及有关完全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 如性生活和性伙伴等等。通过当面交谈, 可传播重要信息, 消除人们的错误观念, 从而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也培训医生、护理人员和咨询工作人员, 为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条件和人道上的帮助。
3.4 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
德国政府坚决要求卫生系统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政府对所有卫生服务部门, 对从事纹身、针灸、穿耳环孔、修剪指甲、修脚和剃除毛发等有可能传播艾滋病的行业以及对学校、幼儿园、体育馆、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制定有严格的卫生规定条例。对不听劝告和毫无顾忌地危害他人健康者, 国家按联邦流行病法和公民保护法采取干预措施。
4 体会
中德两国间加强互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NGO) 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作用。开辟两国间的学术交流园地, 通过互相交流, 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增强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实现双赢。
在德国, 很多社会组织 (NGO) 采用行为干预中结构性预防策略, 其核心理念就是结构性预防不是改变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行为与文化, 而是改变造成不改变行为的环境, 包括在政策层面要重视人权等主张;同时要求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参与进来;在法律环境上保障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合法权益;增强重点人群 (包含HIV/AIDS) 的生活自信。在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不断更新宣传观念, 拓展宣传形式。不仅告诫人们艾滋病病毒是怎样传染的, 同时告诉人们在怎样的情况下不会传染, 以避免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和害怕;艾滋病知识大众宣传的核心信息如预防AIDS有效途径之一是使用安全套。同时联邦政府对有关部门大力扶持, 传媒机构提供各种免费服务, 包括提供张贴广告场所, 编辑通俗易懂的有关性教育、性健康的宣传小册子等,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 达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同时相关部门利用网络开展宣传与咨询和培训工作。相比而言, 在我国艾滋病知识大众宣传还不够深入和广泛, 形式还需要更多元化。
在德国, 与艾滋病相关的NGO发展也相当成熟与完善, 在这方面应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在德国, 有关艾滋病防治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的组织很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这些不同的组织也定期地进行协商和讨论, 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HIV/AIDS做出了共同努力。通过国家与地方艾滋病预防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 获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 (如同性恋和吸毒人群) 的信任, 以使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成效。利用NGO资源防治艾滋病会更加深入, 政府与NGO密切合作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NGO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大力的支持, 而防控艾滋病也离不开NGO的协助, 因为NGO能更深入高危人群当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相关活动, 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德国艾滋病的歧视仍然存在。相对于其他国家, 德国面对艾滋病歧视是比较公正的, 一旦发现HIV感染, 就开始用药, 感染别人就会减少。与我国近期提出的以治疗为预防的策略是一致的。在德国艾滋病HIV和患者的医疗费用一般由医疗保险公司来支付, 生活上的一些帮助由NGO来协助的。我国自2003年以来, 实行的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医疗救助。但在德国HIV感染者在就业方面仍有受到歧视的报道, 如一名外科医生在为艾滋病病人做手术时感染了HIV, 出于工作环境的压力, 他就想自己开业一家诊所, 由于银行贷款、人寿保险要健康证明等, 这些机构了解他是HIV感染者后都拒绝了他, 因此现实中他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于是为了生存而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虽然我国在法律层面有《传染病防治法》及《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条文规定不得歧视传染病感染者和病人, 但对艾滋病的歧视仍然是存在的。特别是当HIV/AIDS在分娩或需要手术时他们往往会被医务人员拒绝治疗, 在我国目前及过去这种现象是常常发生的。HIV/AIDS就业歧视在我国也不例外。消除歧视这或许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在德国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 (VCT) 的过程较为完善, 而在我国可能大多工作在于检测工作, 咨询工作特别是心理咨询是比较薄弱的。
在联邦德国一种所谓的“社会教育政策”被实施并获得可喜的成果, 而这一政策在开始时受到强烈地反对。25年前联邦德国关于艾滋病问题有两个对立观点:即提倡强制性和隔离性教育, 也既是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实行强制性检测, 甚至将其与社会实行强制性隔离。与此相反的政策是倡导一种社会教育模式, 即是提倡自由、自愿、无记名以及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影响的艾滋病人群以及普通人群抗艾滋病活动或教育。在政府宣传中强调艾滋病仅仅是一种疾病, 从医学角度对公众宣传, 提高公众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事实已经证实该教育形式适合于各组不同人群并且已取得乐观的效果, 所以说这种教育形式是联邦德国近年来防治艾滋病的关键。由于联邦政府投入较大, 公众对HIV恐惧减少了, 人们对HIV的关注也减少了, 德国肥皂剧中很多角色是HIV感染者或是艾滋病病人, 这样就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 人们对HIV感染的担心也下降了, 预防措施也就减少了, 反过来在这种环境下HIV感染的风险有上升的趋势。同时近年来在德国, 高危人群也越来越不重视自身预防, 这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与关注, 否则艾滋病流行会在一定范围内加速传播。这种现象也需要引起我国艾滋病防控决策的关注。当然, 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基于这个事实,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体制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对艾滋病防治所采取的策略是不一样的, 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 而是要根据国情而定。
参考文献
[1]Robert Koch Institute, Epidem Bulletin, Sonderausgabe A/2006. (accessed December, 12, 2007at http://www.wel-taidstag.com/data/weltaidstag/media/doc/Zahlen_0306.pdf) .
[2]HIV infections and AIDS disease in Germany.Epidemiologi-cal update〗.Halbjahresbericht II/2006aus dem Robert Koch Institute.Epidemiologisches Bulletin, Berlin, 29Mai 2007;Sonderausgabe A.2007.
[3]HIV infections and AIDS diseases in Germany.Epidemio-logical update.Halbjahresbericht I/2007aus dem Robert Koch Institut.Epidemiologisches Bulletin, Berlin, 3Oktober 2007;Sonderausgabe B.2007.
[4]Robert Koch Institute, Epidem Bulletin, 47/2008 (accessed December, 16, 2008at http://www.rki.de/cln_091/nn_205772/DE/Content/Infekt/EpidBull/Archiv/2008/4708, templateId=raw, property=publicationFile.pdf/4708.pdf) .
[5]Increasing of HIV infections:AIDS prevention in Germany must be urgent intensified-it needs a strong partner.Press report, German Federal Centre for Health Education, 2005. (accessed December, 20, 2007at http://www.gzba.de/bot-presse_306.html) .
[6]Keet IP, Albrecht van Lent N, Sandfort TG, Coutinho RA, van Griensven GJ.Orogenital sex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among homosexual men.AIDS1992 (6) :223-226.
[7]Kalichman SC, Di Berto G, Eaton L.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viral load in blood plasma and semen:review and implications of empirical indings.Sex Transm Dis 2008;35:55-60.
[8]Uvin SC, Caliendo AM.Cervicovaginal 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secretion and plasma viral load in 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seropositive women.Obstet Gynecol 1997;90:739-43.
【艾滋病防治试题】推荐阅读:
艾滋病防治条例试题07-03
艾滋病防治宣传精06-16
艾滋病防治讲座总结10-05
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11-18
2015单位艾滋病防治计划07-08
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08-23
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10-04
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07-10
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08-26
全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