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2024-07-21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15篇)

1.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一

从端午节看爱国主义教育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伟大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他还创立了楚辞,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政治上,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在汨罗江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于是就把屈原投江那天定位端午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的民俗活动。其中最耳闻熟详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当人们听闻屈原投江,便纷纷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只得作罢。又担心江中鱼虾会争食屈原身躯,于是又用粽叶包裹米粮和牲畜,投入江中喂食,来保护屈原的身躯。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怀。

从建国至今,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各个学校,我们可以看到每逢周一、重大节日、纪念日时,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唱国歌、行礼”。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爱过主义教育变得越来越“稀缺”。首先,在如今,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甚至连我国建国的日期、国歌的原名都不知道。其中,中学生忘记的比小学生多。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更甚者连香港回归的时间都搞不清楚,只知道周杰伦、范冰冰,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其次,在许许多多的家庭当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的灌输是“好好学习,将来好找个好工作。”而从来不是“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学生们对于“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已经不再是感到敬佩,而是感到不可思议。学生们能够理解为了家长学习,为了自己学习,却无法理解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另外,为了切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了符合高考的政策,学校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学习上。只有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名气也就上去了,人们对于这所学校的信任也上去了,满意度也上去了,领导对此的评价也上去了。而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发现,爱国主义的教育仅限于一些临时性活动,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最后,由于社会财富的不断膨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进入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素质的滑坡,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偏颇。社会的“学历论”、人们的“财富论”、学生的“成绩论”都是素质教育缺乏的表现,而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正是因为缺乏爱国主义的教育,人们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这是个令人悲哀的事实。

纵观古今和当代,人们爱国主义的表现如此天差地别。古有屈原,近有钱学森。而如今,青少年们玩游戏、看娱乐圈,不知建国年月,只知游戏公测日期;不知孙中山生平,只知范冰冰日程安排;不知国家历史人物,只知娱乐圈大小新闻。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是什么导致了学校的成绩论高低?是什么导致了家庭的财富论?是什么导致了学生的现状?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对于人们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乏!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社会行动起来,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走进校园中!走进心中!走进行动中!

2.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二

关键词:女权主义,视角,简·爱

《简 · 爱》这部作品主要便是描述了主人公简 · 爱的人生经历,虽然饱经痛苦和折磨,但是自由和尊严是永远的信条,其不断追求自我,即使身陷爱情之中,也不会忘记自我的存在,终于找到了一位理解简 · 爱的人生伴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简 · 爱可以得到幸福生活,充分证明了女性独立的重要性,对于女权主义而言,更是例证。所谓女权主义, 便是结束性别歧视,认为女子不是男人的附属品,更应该在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样可以担当起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女权主义的视角来阅读《简 · 爱》这部小说,希望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

一、简·爱幼时孤苦伶仃,饱经磨难

与一般小说不同的是,夏洛蒂 · 勃朗特并未设置一个完美的外在生长环境,幼时的简 · 爱生活在一个较为贫穷的家庭,随着父母双亲的去世,简 · 爱变成了一个无法生活的孩童,只能寄宿与舅父家中。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简 · 爱在舅父家中保守舅妈的欺辱和表姐的嘲弄,这种现象持续了10年,在简 · 爱刚刚到舅父家不长时间后,舅父便病死了, 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简 · 爱所受的苦难但是十年的苦难生活并未压倒简 · 爱的内心,反而这段宝贵的经历磨练了简 · 爱的意志,更使得简 · 爱萌生了自尊自立的念头,简 · 爱在这个时期充分认识到了自由和尊严的宝贵,只不过这种性格的建立使得她在舅母身边越发的不好过,最后舅母将她送进了孤儿院。孤儿院的生活同样清苦,但是简 · 爱认识了很多同样的女孩子,只不过孤儿院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很快便展现出来其性格之中的弱点,而且较为刻薄,孤儿院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简 · 爱认识了自己的好朋友海伦,一次课堂之中,海伦收到老师的侮辱,简 · 爱对她说:如果换做我, 我会奋起反抗,把她手里的皮鞭抢过来,当着她的面折断。 这个时期的简 · 爱已经萌生了自强尊严的概念,并且充分认识到了其宝贵之处,因为她可贵的精神,孤儿院的同学们都很尊重简 · 爱,这些便是简 · 爱通过对于自强尊严的追求从而换来的后果。在海伦因为斑疹伤寒中去世。这次斑疹伤寒也使孤儿院有了大的改善。简 · 爱在这次改善活动中接受到了教育,并且认识到了谭波儿小姐,对简 · 爱百般照顾,帮助简 · 爱进行知识传授,不过其很快地离开了孤儿院,简 · 爱因为她的离开,开始厌倦了孤儿院的生活,进而离开了孤儿院。

二、感受到爱情,但是仍不忘记自己的自尊

在简 · 爱离开孤儿院后,想要寻找一份家庭教师的职业, 这时候桑菲尔德的女管家雇佣了她为庄园的家庭教师,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经常外出旅行,简 · 爱需要教导的学生是阿黛拉 · 瓦朗。简 · 爱在这里过上了一段较为平静的日子, 一次外出散步的时候,简 · 爱邂逅了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 萌生了爱情的念头。简 · 爱虽然很爱罗切斯特,但是简 · 爱觉得婚姻和爱情的建立一定要在平等基础上,这些念头使得罗切斯特十分欣赏。罗切斯特常年出外旅行,其更欣赏能够自尊自立的女性,这种女性在当时时代而言可谓凤毛麟角,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罗切斯特和简 · 爱情愫暗生。只不过爱情对于两个人而言有可能是双方都有感觉,但是这层窗户纸未曾捅破,却迟迟不见动静,这个时候罗切斯特的年龄也较大,但是庄园之中没有女主人,便开始为男主人寻觅女主人而努力,旁人又哪里知道罗切斯特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呢。简 · 爱这种追求自由的女性,当确定了自己是喜欢上了庄园的男主人,变对罗切斯特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虽然地位悬殊,虽然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因素都不对等,可是这些问题对于简 · 爱而言都不是终极问题所在,简 · 爱更需要的是灵魂的共鸣,她认为外在因素都不是影响两个人相爱的主要因素,真正能对两个人的爱情产生影响的只有两个人自身,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和地位、财富、外貌无关。当简 · 爱误以为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时,一方面是羞愤,一方面是对于自由的追求,向罗切斯特喊道: “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 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这句话充分的证明了简 · 爱的认知,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在于社会地位,不在于可以支配的经济多少,不在于相貌美丑,每个人更应该尊重上天给予自己的一切,对自己尊重,对他人充分尊重,充分享受自己的生命。只有精神上的崇高才是真正的崇高,一切外在的东西如同沙砾一样,虽然看似金光闪闪,但是终究经不起时间的大风吹拂。当一切都成空白,留下的只有本质,这些精神本质的魅力才是女性精神世界之中最为吸引人的。

简 · 爱为了爱情可以拒绝表哥的求婚,也在得知罗切斯特有着合法妻子时不能接受从而离开,在罗切斯特受难后回到他的身边,和他组成幸福的家庭。这些举动无不代表了简 · 爱的人生价值观,“我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我便是自己的依靠。”女人绝对不应该像附属品一样依附男人,更应该遵从自己的价值观念。无独有偶,一首诗中曾经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这也是当代女性的价值观,金子从来不依靠别人来进行自我展示,因为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如果男人如树,那么女人便应该是树旁的木棉,这才是爱情的伟大,这才是女性的价值。

三、自强和尊严

前文提到了简 · 爱追求自身的自强和尊严,但是这部小说创作的时代大背景下,女性在观念之中仍然是男子的附属品,不能独立,家庭妇女较多,这种大背景下,夏洛蒂 · 勃朗特完成了《简 · 爱》这一著作,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诗意的刻画,很大程度上,作者看着简 · 爱仿佛看到了自己,这部作品是一部小说,但是更大程度上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和自我认知。随着女权主义的觉醒,现代女性开始认识到了平等的重要意义,虽然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浪潮,各种思想碰撞较为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便是实现男人和女人的平等地位,无论是在传统的社会认知中,还是家庭生活之中,女性往往作为第二性,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权主义逐渐觉醒。《简 · 爱》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指向,帮助了当时的女性进行了自我反省,并对后来的女权主义维护者进行了指导,文中塑造的简 · 爱这一形象经久不衰,文中的经典对白更是让很多读者耳熟能详,对于自强和尊严的追求,更是当代女性的指路明灯。当代女性更应该明确《简 · 爱》的意义,并且对于精神进行学习,学习独立自主,学习对于自强和尊严的追求。

总结:

3.从女性主义看女性形象广告 篇三

研究背景早在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高度重视媒体在消除性别歧视和推进妇女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妇女与媒体”列为“战略目标和行动”的12个关切领域之一。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至今,国内学者发表了百余篇关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研究的论文。研究的结论基本趋于一致,即认为广告在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中存在着将女性形象刻板化和歧视女性的现象。

女性形象广告现象据统计数据表明:近五年获奖平面广告作品中,涉及女性形象的约占五成以上,女性年龄65.37%为少年或青年;作品中52.56%的女性身材苗条,22.69%的女性为弱势形象(弱势角色形象包括:被领导者、被保护者、被爱慕者、消费者、被嘉许者、被欣赏者、制造问题者、寻求建议者等),19.45%为享受型,11.72%为家庭型,4.24%是母亲形象;女性在广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家庭场景,其次是休闲娱乐场景。中国大陆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大类,即美女、妻子、母亲。将广告中的女性与男性形象放在一起考察,就会发现:漂亮姑娘通常是作为小伙子心仪的对象出现,而这吸引力无一不是来自于她们使用的某一产品;妻子则为各种家用产品作陪衬,如洗衣机、洗衣粉、调味品等;至于不同年龄的母亲形象,在家庭里拥有与贤妻相似的位置和“工作”。然而,电视广告形象的男性却绝大多数是职业男性:“帅”劲十足,穿西装、系领带,握掌中宝、出门坐轿车,一副“男人的世界”的派头。这无疑暗示:在社会结构中,男人处于支配地位、是创业和工作的,而女人则是被观赏的、是管家的、主内的。广告常常在无意中强调女性的被观赏性,因为广告中的女性往往不被看作一个包含智力、勇气等品质的完整个体,而其观赏性或漂亮程度的高低才决定了这个女性的价值。

女性主义视野下女性形象广告的理解女性主义学者对广告中所呈现的性别不平等加以了无情的批判。通过统计广告中女性角色的种类与出现方式、出现频率,发现女性普遍出现在服装、食品、家用电器之类的广告中,或者作为具有性诱惑力的形象被安置在广告中,而男性形象则多数与高科技产品的广告联系在一起。女性主义在定义女性时,特别强调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存在,因此“主体性”和“他者化”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话题。毋庸讳言,包括广告在内的当今传媒中依然存在女性被“他者化”的现象,它们持续不断地向人们灌输女性应该重视外貌和包装却无视知识与智慧。从女性主义的批判视角来看,商业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都深深地烙着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

固有的定位

以美女代言手机广告为例,我们承认“议题设置”的强化作用并不旨在直接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但它对于引起人们的注意仍是绰绰有余的。广告对于男性而言,美女的出现更多的是满足了他们的窥视欲,且这种欲望的确会随着此类广告的高频率播出而日益膨胀和合法化。并且,广告中妖娆的女性形象未必是反映现实中的真实的女性形象,然而受到男性意识影响的广告商,在营销商品的同时,也以附加值的形式将真实的女性形象“加工再塑造”,并通过媒体广泛的传播提供给受众,使人“信以为真”。广告文化中的女性主义就是在媒介的强化和再建构作业下缺席的。

文化的消解

广告文化之于女性主义的消解符合“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这一命题。以爱立信手机广告为例,明星张曼玉典雅华贵的气质赋予了她手中精致小巧的爱立信GF788手机优雅浪漫的特质。广告中充满近乎幻想式的浪漫和令人心动的诱导力量使得消费者对眼前的世界毫不怀疑,然而就是这个“眼前的世界”,却是被广告媒介进行了有目的的选择、加工和转述,成为一种存在于广告媒介之中的具有偏向性和功利性的拟态世界。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

被动性与歧视性

女性形象广告,在被欣赏的同时也被消费着。男性作为主体,有明显的对被动的女性评价的资格与欣赏的权利,这就是女性形象遭遇到广告的滥用。例如科健手机的广告词:“她聪慧动人,她清新如水,芳名科健智能星,三围109×45×41mm,身材小巧玲珑,身价1980元”,女性在这里被看作是一个被男人掌控的客体,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有价尤物。从表面来看,这类广告并没有对女性表现出直接的歧视和贬低,但其中的内核却是相反的、耐人寻味的。

4.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四

在谈论中国诗歌创作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之前,我想先得看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偏向于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心理感受及理想抱负,现实主义则是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描写。可以说虽然同为艺术创作类型和思潮,二者却各走各路分向而驰以至于截然不同。

我们要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是在20世纪才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是西洋舶来品,传入我国后遂得以广泛流行为人所用。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说法,我们现在说古代的谁谁是浪漫主义诗人或现实主义诗人都是我们在知道这两者的定义之后给古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类型下的定义贴的标签。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去看看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第一位诗人是屈原,他的《离骚》开创了“楚辞”和“香草美人”的传统。其诗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多用香草美人比喻君王美政,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感。套用二者概念可得《诗经》和屈原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作品。不过在屈原生活的时代由于诗歌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绝大部分诗歌都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个人理想,鲜有现实主义诗歌作品的出现。因此我们直接跳到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去比较二者的区别。众所周知唐代“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其诗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这点表现在“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和“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而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他渴望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心理可见一斑。还有,李白为人狂放不羁生活上纵酒狂歌“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难怪他会被后世人当做中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了。再来说说比李白小十来岁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圣”——杜甫。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对当时百姓悲苦惨淡生活状况和社会动荡混乱局面的真实再现,有着极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5.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五

一、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它的 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母系时代的母权制度到父系 时代的父权制度后,进入了全面向父权制度挑战以实现人类 男女平等的‘平权时代’”。男性向来处于社会的中心,女性只 是作为从属的边缘的附带的人而存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 这样一个背景下,表达出时代女性渴望政治、文化独立和解 放,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的呼声。女性主义作家努力挖掘女 性意识和女性的自我价值,表达出女性自己对社会、对政治、对人生的诠释,促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展现着时代 的气息,用笔对传统的男女地位模式进行有力的宣战与反叛,展现出女性的自尊与抗争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 王德威说:“谈论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及早期女性主义者的活 动,丁玲每每是不可或缺的要角。”

二、莎菲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心高 气傲、而又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依靠自身去获得完美爱 情的理想主义者——莎菲,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又展现出 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矛盾、复杂而充满艰辛的心路历程。茅 盾曾评论说:“‘父与子’的斗争在全国各处的古老家庭里爆 发,一些反抗的青年女子从‘大家庭’里跑出来,抛弃了深闺小 姐的生活,到‘新思想’发源的大都市内找求她们理想的生活 来了。”这“理想的生活”其实就是莎菲的理想主义的爱情。丁 玲就是在这种潜在的、表层的女性外境遇下,以独特的日记体 的形式,深刻展现出莎菲渴望灵与肉结合的理想爱情但又最 终落空的心路历程。

莎菲强烈渴望这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理解和关心。莎菲从追求者苇弟的泪水中寻找快意,却又暗自懊悔这种冷 酷的快活。她反复强调自己的“苦闷”,其实就是精神上的空 虚。于是莎菲开始恋爱,试图通过恋爱来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莎菲是一个对爱情抱着幻想而又非常执著甚至看上去有些怪 异的青春少女。而当莎菲第一次见到凌吉士之后,她就想道:

“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 角了。”这样的话语突破了传统对于女性的描写,丁玲大胆直 言,直面女性灵魂的性欲爱念、本能冲动,她要告诉读者的是一 个真实的女性,有情欲的女性,敢于发现自己和承认自己的女

性。然而这种希望和激情没有长久,她逐渐对他产生厌恶和 鄙夷,可见莎菲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审美格调高的新女性形 象,有着一种超脱流俗的清气。

三、女性主义文学视角下的女性心理分析

丁玲对于女性性心理的大胆描写,一反传统模式。“但看

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苇弟其实还大我四岁)把眼泪一颗一 颗掉到我手背时,却象野人一样在得意的笑了。”这可以说是 莎菲的一种快意,这种快意体现她希望处在一个高的地位,处 于被男性所仰视的地位。她在这里要获得传统女性所没有的 重视。但是,“但我知道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准许任我去取得 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 下,女性没有自主的爱情和婚姻。一个女性不但要真实表达 自己的性欲,而且还要靠男性的依附来满足她的欲望,这几乎 是不可能的。文中多次提到莎菲说自己有病,莎菲的“病”,是 丁玲对女性“时代病”的隐喻,是丁玲对女性外境遇困顿症结 的认识—现实,暂时只给离家女性提供“新”男性的庇护。“我 是谁?”丁玲叩问自己,她迷茫而痛苦。因而,丁玲笔下,莎菲追 求灵肉结合理想之爱的梦,虽然彻底破灭了,然而,破灭的梦却 没有熄灭莎菲已经燃点的爱与欲“:我断定,假使他能把我紧紧 的拥抱着,让我吻遍他全身,然后他把我丢下海去,丢下火去,我 都会快乐的闭目等待那永久保藏我那爱情的死的到来。”这样 的诉说酣畅而恣意,但是矛盾的丁玲又随即鄙夷:“在一个温 润的软热东西放在我脸上,我心中得到的是什么呢?„„我同 时都鄙夷我自己了。”

莎菲在进行的是狂热的情感追求,也在进行着理智的自

我嘲讽和否定。这两种思想不断地拷问着莎菲,促进她去不 断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这种探索是苦闷的,矛盾的,没 有光明彼岸的。丁玲也正是如此受着女性意识的探索的煎熬 并试图通过小说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 禁欲主义者!”从中可以看出丁玲强烈的抨击传统禁欲思想 的锋芒。然而,她又时常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进行尖锐的自 嘲,可以说这又是丁玲的痛苦的心理矛盾。

莎菲的日记让我们初次看到了女性隐蔽的情爱观,也反

映出现代背井离乡、来到都市闯荡的女性内心的苦闷、矛盾,精神的孤独和迷惘。莎菲的心路历程激荡而热烈,狂热而赤 诚,但是到最后,却只留给读者一个令人悲悯的结局。莎菲最 后坐火车去南方,这样的逃离可以说是解脱,是反叛,也是丁 玲在绝望中继续坚持自我、继续向命运抗争的决心。

参考文献:

6.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六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如今,华西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生活。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看看历届国家领导人对华西村的评价吧!毛泽东:希望之地!邓小平:共富之地!江泽民:幸福之地!胡锦涛:不简单之地!

华西村硕果仅存,钦定“中国农村的希望”,已然成为集体经济的圣地,如同革命之圣地延安一般,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恍似立于不败之地。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内涵的三个基本点

为什么许多乡镇企业能白手起家,高速发展?因为农村有地方,自己可以盖房子,人工便宜,这是城里无法相比的优势。比方过去社队办工厂,农民工是拿工分的,到年底才分红,这样企业前期投资就很小,周转资金就灵活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抑或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实现,等等,归根结底,都将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与以往社会的根本区别,不仅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在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如果不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并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难以行得通、立得住,它所导致的只能是普遍贫穷。而“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早在七十年代,华西村就实现了家家户户有电视,电冰箱,沙发,村里修建了长廊,直通每家每户。下雨天走家串户都不用打伞。村里办起了集体企业,上班的和下田的都一样拿工分。老人们住上敬老院,村里有食堂服务等等。这些年华西村发展更快,实现了一村两制,既有集体所有制,也有个体所有制。依我看,还有第三种所有制,就是股份所有制,自由投股,集体可以投资,个人也可以投资。

华西村坚持的是集体所有制,他看中的是为华西人民服务,不是什么家族企业。避免了剥削从根源消灭了两极分化.“最终大到共同富裕”,也同样是不能完全离开前两个基本点单独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存在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不解放、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就没有物质基础,从而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即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只能是两极分化,而绝不可能会实现共同富裕。

7.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七

一、女权主义思潮的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男女平等主张的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 或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女性男性有同样的才能。女性作为社会成员, 也享有权利并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然而, 在当时背景下, 他的主张并未引起重视, 女性的地位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受到歧视和压迫。直到17 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 “天赋人权学说”开始被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倡。19 世纪马克思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男女平等思想再次受到重视, 让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女性看到了曙光。法国大革命时期, 女性在国民会议上提出男女平权, 拉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第一次女权运动矛头直指将妇女排斥在外的政治法律, 1919年美国明确了妇女享有选举与被选举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20 世纪60 年代初, 社会弊端不断出现, 对教育、文化诸多领域进行严厉抨击, 女权运动再次掀起高潮, 并由此形成女权主义, 开始渐渐活跃在西方政治思潮中并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女权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1.自由女权主义基本观点

1972 年, 英国妇女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其所著的《女权辩护》一书中强调了女人具有同男子一样的理性能力。同样作为理性个体的女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法律政治权利。在自由女权主义者看来, 她们崇尚个人自由、独立和理性, 认为传统女性的定位需要被痛斥, 女性不该被框定在家庭领域, 应该冲破束缚并在社会中发挥自我价值。而社会市场要给予公正的对待。

2.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的本质归纳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劳动。这里的人不但包括了男性同时也包含女性。女性要发挥自我价值就需要进行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 女性在生产关系中往往处于被剥削的状态。追根溯源,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父权制的结合成为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要改变被剥削状态需要从制度本身考虑, 让女性获得经济独立。

3.激进女权主义基本观点

在激进女权者看来, 整个社会压迫的基础实际上来源于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由于男女的生理特征不同, 根据两性分工, 往往是女人肩负传宗接代的责任, 或者在“固定的女性市场”中进行劳动, 女性的工作岗位因此被限定。在《性政治》一书中, 女权主义者们认为对于母性的过度赞扬, 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男性用家庭来束缚住女性的一种行为, 而“不结婚生子的女性就是不完整的”这一论调的提出, 把个人的选择拉到公众视野中, 以此来干涉他人的生活。要打破这种状况, 就需要取消男女的社会性别差异。

4.生态女权主义基本观点

生态女权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女权主义观点, 在20 世纪90 年代再次被重视起来。这种观点主要将女性受到压迫同自然的某种退化联系起来。她们从二元论及统治逻辑着手, 认为女性更接近于自然, 并将女性与自然他者性归为一类, 而将男性与文化生产和自我性归为一类;而这种人类统治自然、男人统治女人的现象就致使生态和女人之间联系紧密起来。于是, 生态女权主义号召结束一切形式的压迫。

三、当前女性现状浅析

尽管随着女权思想的不断传入, 我国民主与法制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也开始在教育、政治、就业上赋予女性权利, 但在现实生活里, 男女性别之间在社会政治生活、就业、家庭领域和整体社会观念诸多方面仍然体现出不平等。

1.政治生活参与领域存在差异

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大肆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性连获得知识的机会都没有, 更谈不上参与讨论国家政治。甚至就连古代法律中也没有给予女性参政议政的地位, 这体现出了男女的极度不平等。自女权思想在中国兴起后, 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参加政治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 女性地位得到了尊重。2015年3月份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 尽管数据显示女性在政治领域中所占据的比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然而通过对比仍不难发现, 在高层的位置上男性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女性则被定义为是一种政治生活的辅助, 大多处在底层位置。这种参政结构不合理现象, 从一定侧面体现了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存在, 这与男性霸权在政治领域统治的守旧思想是分不开的。

2.社会就业领域处于劣势

目前, 我国女性就业率总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在现实生活中, 性别歧视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用人单位以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作为理由, 从而使女性进入职场造成阻碍也正是这种男女生理和心理差异性上的偏见, 决定了女性在就业时比男性获得的机会更少, 报酬更低和风险更大, 女性在劳动市场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 女性在职场中往往面临升迁上的歧视。与政治领域相同, 女性在职业生涯里往往处于职业结构较为低级的层次, 工作辅助性强, 而操作性则较低, 报酬自然也就不及男性多。近些年来, 还出现女大学毕业生为了就业进行整容手术。这也体现出了一些单位忽视女性的工作能力, 只注重女性外表, 这些歧视均导致女性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 女权主义提倡的是通过获得经济上的平等, 摆脱对男性依赖的主张, 在中国似乎也变得艰难。

3.陈旧的家庭观念仍然存在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对婚姻这样描述道:“婚姻相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 含义是完全不同的。男女两性确实是彼此必须的, 然而必须却从来没能使之产生平等的地位。我们可以看到, 女人从未成为一个等级, 从而无法与男人的等级在交换、订立契约等方面平起平坐。”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男女之间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在中国, 受到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荼毒, 女性在婚姻中毫无权利可言。尽管如今女性在社会中地位有所提高, 但当面对家庭和事业时, 人们都普遍认为女性该把家庭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诚然这与女性的母性有密切关系, 然而“女主内, 男主外”的思想还是在束缚着女性。

4.腐朽社会观念未被彻底破除

如今, 我们在媒体上仍能看到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 人们并未将性别意识真正纳入到心中, 女性受教育的幅度小, 程度低, 买卖妇女的毒瘤还继续存在。而重男轻女思想间接导致了当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对我国人口压力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受封建思想侵蚀, 同时也与国家对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宣传力度不强有关, 对于女权思想这一舶来品, 全社会认知度还不高。

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每一个社会思潮的产生兴起, 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同样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我党在科学把握国际形势的背景下, 总结以往经验教训, 在十六大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完整定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定有序依赖于整个社会中两性的和谐发展, 而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条件, 根本上也要在社会中形成男女平等的氛围。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到的, 历史时代的发展是同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密不可分的。

1.性别平等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

在人类社会这样一个大的整体环境下, 两性关系作为最基础的关系渗透于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 并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处理好两性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应首要考虑的问题。性别的歧视制约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步伐, 不利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也对城乡地区的协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不公正的待遇极易造成两性之间的分离, 使人类社会的和谐与有序遭到破坏。因此对于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和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需要加以重视。女性在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中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体现两性平等的重要性。

2.性别平等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指导作用

女性的自我解放涵盖了经济政治及思想上的解放, 在马克思看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改变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首先要获取经济上的独立, 而就业是其中关键所在。尽管目前大部分的女性已踏入社会, 成为职场女性, 然而一些以保护女性为出发点的法律却对女性造成了困扰。例如, 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女性休产假等条文虽然为女性提供了保障, 但部分企业往往在法律上做文章, 将招工限定在已婚女性群体上, 这种隐性的歧视政策虽然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 然而对于女性生理上的劣势的歧视, 也容易对女性成功入职产生阻碍。这类问题如何协调法律和女性生理差异的现实问题都就值得深思。其次, 要想实现女性的全面解放, 教育上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对女性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女性独有的优势, 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国家还应重用受到良好教育并且对自身主体性非常肯定的女性, 在经济社会中遴选出优秀女性人才, 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适度调整在经济政治领域存在的地位问题, 并提高女性在各领域的话语权。

人类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上是互为替补、相互依存的。应以和谐的视角, 平等地看待处理两性关系问题, 才能有利于促进男女两性发展更加自由全面。只有以人为本, 促进性别平等并达到和谐, 才能让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瓦.陶铁柱, 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2]万丽.从女权社会主义看和谐社会的构建[J].科学发展观, 2009 (02) .

[3]秦美珠, 高雅珍.女权主义社会平等观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03) .

[4]杨兰.中国当代女性生存问题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8.从马列维奇作品看极少主义艺术 篇八

艺术史上的诸多变更都在绘画中得到了最直接的反映。古典绘画对真实的追求通过尽量还以原貌地描述视觉得以实现,绘画以真实为基础,被动或主动地充当了现实的反映者。然而在历史变迁中,真实之内涵的潜移使真实的定义发生默化。法国现代派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1867)早就预见了一切领域将会发生的剧烈调整,他认为艺术必须与它们保持一致。当照相机开始动摇绘画不可侵犯的视觉真实领域时,写实专利的丧失使绘画在生死存亡的关口被迫内省,它反而能卸下两千年来“模仿”的重擔,开始试图“表现我们新情感的内在真实美”(波德莱尔语)[1]。

非具象绘画的创始人之一、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试图重新描绘宇宙的秩序与真理。蒙德里安从少年时代起就倾心于当时在荷兰流行的“神智论”;对神智学的崇拜,是后来的蒙德里安逐渐走向绝对抽象风格的原因之一。他从现实主义形式的风景画入手,经过将客体程式化的不同阶段而达到抽象的凯旋。画家通过描绘树而逐步接近他的理想:从1909年的《红书》,到1911年《灰色的树》,再到1912年《开花的苹果树》,蒙德里安认为“绘画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表现自然中的美”[2]。在蒙德里安笔下,树逐渐脱离具象,到后来仅以线条来表现树木的结构与树枝的均衡,由此奠定了几何形式静态抽象的视觉典型。他开始排斥曲线,并认为“直线和横线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种对立的平衡到处存在并使一切都臣服于自己”[3]。对他而言,组成事物的结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位画家眼中,垂直线与水平线组成的几何形状足以表现世间一切结构;反过来说,即抽象的结构仍出自客观对象,但对象置于作品时已高度符号化了。

透视学最终在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运动中被发现不过是视幻觉时,绘画终于从制造三维空间的幻象转向追求二维平面的真实。当蒙德里安将其与立体主义的联系改造为更加彻底的几何学风格时,他将绘画从立体拉回到平面。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绘画的基本手段除点、线、面外,还有色彩。在实现了造型的抽象之后,蒙德里安所做的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来实现这种从自然色彩中被抽象化的原始色彩”[4],使艺术不再揭示与物体的自然联系以彻底脱离现实对造型的束缚。他在1926年提出的五条训令中,首先宣称平面或三原色(红、黄、蓝)的直角棱柱和非色彩(白、灰、黑)应成为造型表现的手段。

至此,蒙德里安在绘画中舍弃了多变的曲线,保留了垂直和水平;舍弃了纷繁的色彩,保留了原色和非色彩;舍弃了至幻的三维,恢复了平面;为了追求“普遍”而非“个别”的“美”,所有使人联想到情感和自然的元素都被画家一一剔除,只剩下表达纯粹形式的基本要素。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不断创作,完成了多幅红黄蓝构图的作品,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一步步走向简洁的极致。之后,凡是极少主义艺术家们谈及蒙德里安,无论褒贬,却无法否认这位大师对他们的艺术所产生的最初影响。

二、马列维奇极少主义理念的形成

即使没有蒙德里安的抽象逻辑,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1915-1920)仅仅凭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直觉或顿悟,也能抵达极少主义的顶峰。马列维奇将立体主义的几何结构、未来主义的动力感、俄罗斯人的宗教观念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极度简化的几何抽象绘画形式—至上主义。画家摈除长期以来统领艺术的宗教和政治意念,企图恢复绘画原有的本真形式,以获得其自身权利。1915年展出的马列维奇的作品《白上加黑》,表达了作者将艺术从客观世界的压力下解放出来的理想—在白底上展示一个普通的黑色正方形。画面上没有具象的形似,除了批评家与观众惊呼的“沙漠”[5],什么也没有;然而正是这种释放马列维奇所称的“非具象”的祝福感把观者拉进了沙漠,在此除了感觉,什么都无从觉察。《白上加黑》是这位画家将非具象感觉表达出来的第一个形式;黑方块等同于感觉,白即感觉之外的虚无。

《对艺术的背弃—西欧和美国艺术中的新派别》的作者勒·雷因加德嘲讽地称其为“新的至上主义的魔术”,认为马列维奇的作品与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绘画理想一样,“同样宣布拯救世界”[6];但马利维奇并非认为这是创造一个新的感觉世界,而认为自己仅仅是对感觉世界做了一次全新的并且更加真实的描绘。这是马列维齐拯救他所认为的被物质的东西弄得面目全非的纯艺术所迈出的重要一步。1916年的马列维奇说:“在艺术中,我们需要真实,而不是真诚。”[7] 到1919年展出他的新作《白上加白》系列时,作品中的物体基本消失;色彩也摆脱了来自物体本身的压力,只剩下质量;其中没有了迷惑和欺骗,只有纯粹和完整的体验。在当时,画面的无限和纯粹以及极端形式甚至让同样前卫的构成主义者都感到可怕和危险。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以它总体上的单纯简洁令人震惊。

三、马列维奇对抑制表现与体现本质的运用

1914年,德国功能主义建筑的倡导人赫尔曼·穆台休斯(Heimann Muthesino)宣称:“由艺术家设计的特种单项物品将不能满足德国的要求。……从个人主义走向创造典型是发展的有机道路。”尽管遭到比利时早期设计运动的核心人物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的强烈反对而迫使他收回自己的纲领;但不可逆转的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在贵族消亡的同时改变了艺术的命数,艺术家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传统的专门为个体服务的艺术模式正逐渐消亡,至少是被排挤出社会主流。现在他们的产品所要服从的是国际上大批中产阶级者,具体对象的缺席导致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失去受众,传统的匹配(matching)与制作(making)的先后关系已难以维系,艺术被迫开始走向内省。与此同时,尽管个别艺术家从事创作的基本权利仍然能得到尊重,出口“艺术”已逐渐成为必然。一方面,由于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对艺术品的原创性、独特性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开始向可再生产性产品转化,摄影、录音等复制技术的发明已增强了这种转化的可能。另一方面,这类复制技术原本只为保存弥足珍贵的原件;而后来强大的复制功能却意外地侵蚀了原件的稀有,复制本身成为强势而存在。以音乐为例,唱片灌制技术的完善不但使音乐家可以缺席,音乐本身也可以脱离现场演奏并主要进行预制然后销售。在预制中,原有的演出现场不可预知的突发事故可以完全避免而达到预期的完美;但同时,正是这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所形成的个性魅力与现场激情亦不复存在。由于服务对象的隐匿终于引发了原创作者的隐匿,音乐作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显得冷漠而超然—从剧场走出去广泛踏入家家户户的那一刻,音乐蜕变为背景,如同绘画一度成为室内的背景一样。

nlc202309031139

延伸于马列维奇的冷抽象的极少主义艺术,在主动而全面地排除形象之表现性的同时反对与强烈情感特征并肩而主张材料之表现性的艺术流派,以强调理智、计划和控制及对材料忠实的或者可以说是无动于衷的使用就完全抹去了藝术家介入的痕迹;既无叙事情节,也无个人主观,远离了所有幻象,仅关注本身之所是,更倾向于一种无个性的完美。

观马列维奇的冷抽象作品,能够看到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抵达极少主义艺术最完美的路径之一就是简约性。当现代艺术追求艺术的纯粹时,马列维奇认识到:一幅画所具有的用途、关系和附加品愈来愈多,充斥的内容越多,这件艺术作品的纯粹性就越差。他将极少释为尽可能约简的极致:即一个物体的每一构成、每一细节、每一节点被简约到绝对必要时所具有的本质,这中间包含一个认识和排除的过程。马列维奇将“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经典论述实践并光大。他意识到,如果“艺术作为人类心思纯粹的描绘时,将会以一种美感上净化的、也就是说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那么只有通过简单的抽象的以及最单纯的构造才具有获得非物质化表现的最大可能。既然“美是真理的光辉”,那么美就不是主观创造而是客观真实;如果真实可以孤单地守护美,那么与其说美是通过增加而获得,倒不如说是通过减少而获得。

观马列维奇的冷抽象作品,还能够看到这位艺术家呈现出抵达极少主义艺术最完美的路径之整体性。对整体性的追求是在蒙德里安之后的极少主义者迈出的重要一步。马列维奇的作品弱化了蒙德里安所强调的构图均衡,这有助于超越绘画将具体形象有机组成的观念而强调整体的单一性。马列维奇这一时期的作品特征,不是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的多元组合,不是从视觉角度可分析成若干局部的统一体系,而是它自身就是一个单一的易于被感知的、其主题既不回避也无可参照的作品本体。艺术家从古典艺术的“寻求事物之本质”转向现代艺术的“追求本质之事物”。对极少主义而言,客体本身不属于空间,而它占有空间。即:客体本身与其他事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并置关系;不是位置关系而是一种处境(situation)关系;一切与客体本身有关的事物都构成它的处境并因此具有意义。所以,客体的空间性首先是一种处境空间性,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附于实体的属性而具有了存在的意义,客体本身在处境中实现了自己的存在。

结语

马列维奇的极少主义作品就此营造了一个没有任何描述性意象的封闭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能够自行发生作用的艺术语言,从而将艺术从社会义务中脱离出来并达到了“艺术就是艺术”(Art-only-itself)的自治,同时获得了艺术本体以外别无它物的超然。

(沈礼/北京城市学院 艺术学部 副教授)

9.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九

2008年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后第二次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他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师生们。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①

温总理所用的“多难兴邦”,指多灾多难的局面往往可以激发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从而转危为安,使国家复兴强盛起来。此语出自《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温总理所用的“多难兴邦”不仅是对战胜大地震灾害的坚定信心,而且也是对建国60年来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历史总结。60年的史实雄辩地证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重大自然灾害,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一、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报告中所描述的中国:“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总量的1/10以上;台风登陆的频率平均每年高达7次;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仅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就有十余次之多。现列举部分如下:

1954年江淮大水。该年江淮梅雨期限比常年长一个多月,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黄河海河也有局部发生洪水。此次水灾淹没农田4755万亩,导致3万多人死亡、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1959--1961年自然灾害。灾害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三年因灾直接死亡人口总计22000人,仅1960年和1961年两年统计,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分别减少1000万人和348万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河北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区市。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以上。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

1998年大洪水。该年7-9月期间,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为最,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2008年南方大雪。是年1月10日以来,中国南方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连续三次降雪、暴雪天气过程。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川、甘、陕、渝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1510万人,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2010年甘肃舟曲和四川汶川、绵竹等地特大山洪泥石流。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冲进县城,夺去1478人的生命。接着,在四川发生8·13和8·19两次强降雨,使全省20个市(州)114个县(市、区)946.7万人受灾。两省洪水、泥石流主要发生在5·12特大地震重灾区。以四川8·13特大群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5·12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形成长约200-300米、容积70万立方米的壅塞体,遇险群众8000多人;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冲垮上游幸福大桥后堵塞老清平大桥,致使绵远河堵塞,河水改道,遇险群众5000多人。

二、社会主义中国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中昂首前进

60年来,通过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

从防灾减灾角度看,以防治水旱灾害为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的“40年来,沿七大江河流域建设与加固了22.6万公里的抗洪堤坝,修建了8.33万座大、中、小型水库,建成了万亩以上灌区5300多处,固定排灌站46万多处,机电水井251万眼,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2.7亿亩发展到7.2亿亩,并逐步发展了我国堤、间、水库、分滞洪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具备一定规模的防洪体系,创造了三年二决口的黄河40年来安危无恙的历史奇迹,减轻了水旱灾害。”③

从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看,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我们的党和政府不管是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起步时期,还是在国弱民贫、友国反目的三年特困时期,以及任务繁重、经济转型的发展关键时期,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第一时间把抗灾救灾确定为当时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广泛动员,快速行动,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全力挽救群众生命和确保财产安全,夺取抗灾胜利。

在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60年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30年成就更为突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上述事例充分说明,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并不因自然灾害的频发而逊色。中国人民在遭遇“多难”之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而“兴邦”,并以此证实了伟大导师恩格斯的论断:“没有哪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多难兴邦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领导优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把13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就是因为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强大感召力。二是党中央快速反应、指挥若定、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充分展现了高超的领导水平和危机处置能力。三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危难关头冲得上、关键时刻豁得出。四川8·13和8·19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四川各级党组织把党中央“务必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部署作为应对本次灾害的准则,以更有效、更快速、更科学、更人性的决策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从受灾区域安全转移群众近百万人,虽然有40余人不幸遇难,但在突发的巨大灾难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创造了大灾之中成功避险的奇迹。

(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一次又一次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在抗击自然灾害中,“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持灾区”、“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唐山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在国务院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从1978年开始,来自全国的50多个援建单位、10万建设大军云集唐山,到1986年6月底,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比较合理、公用设施配套、抗震性能良好、生产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唐山重新屹立起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全国上下一齐行动,短短两天内,中国政府便组织了13万将士、100多支医疗小分队赶到震灾现场施救,同时,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奔赴抗灾救灾第一线。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形成对口支援格局,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安排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19个省市与四川北川、汶川、青川等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区结成对子。到2010年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其中完工85.2%。农房重建已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学校重建完工92.1%,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完工87.2%。灾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善,震后开工的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用16个月时间建成营运。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灾区产业实现恢复提升,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震前水平;灾区生态加快修复,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如期实现“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对口支援成为了我们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创举,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新救灾模式。

(三)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军事优势

面对各次重大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总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人民解放军共参加各种救援行动41万多次,出动人员1799万多人(次),动用飞机、舰艇11万多架艘(次)、机械车辆1334万台(次),抢救和转移群众415万多人,抢救各种物资3458万吨,根本解决了解放前一遇大灾大批人员死亡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局面。”④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4.6万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涌现了武警8740部队参谋长王毅、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彭州市公安局光明派出所教导员蒋敏和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警察蒋晓娟等可歌可泣的人民钢铁卫士。在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暴发山洪后,武警四川总队25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成了群众转移的“天梯”和“扶手”,安全转移650多名乡亲。

(四)中华民族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关爱生命的精神优势

在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展现了无比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新的历史丰碑。在巨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从容、坚定和力量、韧性、勇气。在抗击1998年特大洪灾中,我们锤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在抗击5·12特大地震中,我们锤炼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将流传青史,永放光芒。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和伟大壮举,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在抗御灾难中格外团结坚强的中国;看到了一个国家凝聚力、民族自信力、国民向心力空前强大的中国;看到了中国人民以浓厚鲜明的时代气息、开放自信的主人翁姿态,成为爱心与希望的传递者、光大者,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在这些精神鼓舞和感召下,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冒着巨大危险,去努力为他人打开生命之门。四川8·19列车遇险事件中,广汉石亭江大桥在洪水冲击下不断晃动,一列由西安开往昆明的旅客列车在桥上遇险,1300多名乘客被困车中。冲上大桥抢险的当地村民们顾不上自身危险,一边大喊“桥快塌了,赶紧出来”,一边捡起路基上的石头,狠狠地砸碎车窗玻璃,拼命往外拽拉乘客。53岁的村民曾令述记得,自己一个人就拽出了12人。最后一名乘客终于逃出车厢,大家拼命跑下桥头时,两个桥墩就相继倒塌,两节车厢轰然落入水中,瞬间被冲出200多米。

10.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十

发布人:太原科技大学 发布日期:2009-04-16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开放发展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 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和新局面的理论诉求和迫切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杂历史过程。当历史跨入21世纪,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恩格斯曾经指出: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 究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而“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列宁也曾经说过: “判断历史的功绩, 不是根据历史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 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 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 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 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2]中国共产党诞生86年来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其中,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一个指导理念。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时代特征条件下,人们对发展问题的一种规律性认识,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和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自己没有经验和环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指出落后要挨打,一定要发展,一定要统筹兼顾的重要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需要,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训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具体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2003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命题;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树立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2007年十七大的召开,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整体把握与总结基础上经过完善和丰富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时代背景、世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发展历史经验,分清不同层面,采取科学对策的基础上构建起越来越全面的发展理论框架。在国际层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采用和平发展战略;在国内层面,处于黄金发展期采用科学发展战略;在社会层面,处于矛盾凸显期,采用和谐发展战略。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在重大科学技术出现后,其推广应用普及的过程将为人类争取30年到50年的和平时代不会发生世界大战。黄金发展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设取得新成就,认识有了新提高,政策有了新举措,实践有了新进展,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例如, 2000年我国GDP是10万亿元人民币,到2006 年GDP是20万亿元人民币,我们仅用了6年就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矛盾凸显期主要是指,不发展有问题,发展了也有问题,而且比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尖锐更突出。工人的下岗,农民可耕地的被侵占,折迁户的利益被侵害,上访告状人员的增多,矛盾的激化使我们意识到发展既处在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又遇到前所未有的大挑战。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由一系列战略思想构成的科学体系。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战略思想和任务,在八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展开,并构成了一个贯通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涉及各个领域,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理论又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延续,科学发展观还在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开始于毛泽东时代,成形于邓小平时代,深化于江泽民时代,完善于胡锦涛时代。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指导理念

马克思说,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 就会把思想理论和人类社会向前推进。正因为如此, 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 总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要求, 而且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 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中应运而生的,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见《十七大报告》)也正是缘此,科学发展观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一个指导理念。

首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其次,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提纲挈领, 切中实质, 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 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部分, 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丰富创新了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是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 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和新局面的理论诉求和迫切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杂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体系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过去领导集体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发展是构建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的具体国情前提之下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新指导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2] 列宁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2.[3] 钟萍.十七大精神解读----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J].今日浙江.2007.(11):34-36

[4] 韩振峰.胡锦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0):3-5

[5] 赵国良.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历程[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123-125

11.从《简·爱》看早期的女性主义 篇十一

关键词:简·爱 女性主义 追求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颇受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并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在这部著作当中,夏洛蒂虚构出了以简·爱为核心的男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了十九世纪英国女子历经磨难、不懈地追求自由与尊严,并最终获得幸福的传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简·爱则凭借其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自强自立的人格和对理想的追求而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女性读者的偶像。从总体上看,该作品既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也体现出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整部小说通过梦境、预感、幻觉等手法展现出了扑朔朦胧的境界,真实感人而又引人深思。在此,笔者就结合这一作品来谈一谈早期的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是指以追求男女平等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思潮,也称之为男女平权主义或者男女平行主义。从根源上来看,女性主义源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女性主义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以争取男女政治地位的平等为主题;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消除两性差别为主题;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强调女性个人责任为主题。[1]

二、《简·爱》的创作背景

19世纪,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深入到了文化领域。在英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通过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创作出了大量的以反抗男性压制、追求女性独立为主题的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的牧师家庭,从8岁开始在寄宿制生活条件恶劣的学校就读,15岁成为伍勒小姐办的学校的学生,之后做过家庭教师,也曾创办自己的学校,终因无人就读而宣告结束。《简·爱》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于1847年正式出版发行。当时,英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是妇女一如既往地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夏洛蒂的代表作(当然包括《简·爱》)当时都是以男性化名才获得出版发行的,当时女性地位之卑贱由此可见一斑。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与弱者、精神病患者和怪异表象是同义词,女子唯一的生存目标就是嫁入豪门,通过婚姻来获得财富与地位;女性的职业就是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2]在《简·爱》当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和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示出了作者本人和周围人的真实体验。故事的女主人公拒绝传统的妇女地位,敢于反抗男权、敢于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展现出了强大的精神和道德感召力,成为了无数妇女效法的榜样。

三、简·爱

《简·爱》的女主角简·爱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童年寄居在舅舅家里,在舅舅去世后成了舅母的眼中钉,表弟像对待仆人一样对待她。幼小的简·爱在“红房子”里度过了10年。

为了除掉眼中钉,舅母把简·爱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在孤儿院里,简·爱遇到了与自己同病相连的海伦,遇到了冷酷、虚伪而无情的孤儿院院长,遇到了良师益友谭波尔……孤儿院中艰苦的生活和苛刻的要求,使简受到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同时也使她养成了异于常人的坚强性格。毕业之后,简在这家孤儿院从事了两年的教学工作,当谭波儿小姐离职之后,简也离开了孤儿院,开始了家庭教师的生涯。

她的雇主叫罗切斯特——桑菲尔德庄园的男主人,她的学生则是罗切斯特旧情人的女儿阿黛拉。在这段日子里,简与罗切斯特之间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是,在他们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前一天晚上,一个神秘的女人出现在了她的视野当中。而在举行婚礼时,又突然有人在教堂当中指证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而且他的妻子就是头一天晚上出现的那个神秘女人。这样一来,法律和世俗就在两个人之间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鸿沟。简毅然选择了离开,并到当地一所小学求职。

时隔不久,简遇到了她的表兄——传教士圣·约翰,两个人将叔叔留下的遗产平均分了。圣·约翰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狂热的传教士,并想到印度传教,并想带简一起去那里过二人生活。当他向简求婚时,简拒绝了,约翰只好一个人前往印度。而简则又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但是原本热闹的庄园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罗切斯特的前妻已经堕楼而亡,罗切斯特也成了盲人。简历尽艰辛找到了罗切斯特,并和他结婚,开始了自己理想的婚姻生活。

四、简·爱对女性主义的追求

从整部作品来看,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简·爱的女性意识,或者说是对女权主义的追求上,而且她的这种追求是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深刻。简·爱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在舅舅家的童年生活,二是在洛伍德孤儿院的生活,三是在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生活,四是在表兄圣·约翰家的生活,其中最为主要的当然要属在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生活了。[3]不管哪个阶段,简·爱都在不停地与命运做斗争,而对女权主义的追求,则是从离开舅舅家之后就没有从停止过。以下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做简单的阐述。

(一)坚守对真爱的向往,追求自己主宰的爱情和生活

在西方世界,从亚里士多德之后,对女性的偏见就一直存在,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人性的主体,而女人则是男人的附属品,需要根据她与男人的相关性来为其下定义。在《简·爱》当中,女主人公所追求的不单单是浪漫的爱情,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时,她与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但是,罗切斯特是一个已经结过婚的人,仅仅将简·爱当成自己的情妇。对于简来说,做情妇就意味着要受制于男权而丧失女性的自尊,这是断不可取的。简认为爱情是以平等和自由作为基础的,与其作为男人的附属品,不如分开。于是,她在经过了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简到本地一所小学教书,整天与一群穷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十分简朴,但是她因为自己在经济上保持独立而感受到了人格和尊严的存在。便是,当桑菲尔德庄园遭遇大火,罗切斯特的妻子堕楼而亡,罗切斯特双目失明、一无所有时,简并没有抛弃他,而是重归于好,尽全力来维持爱情天平的平衡。由此来看,简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真爱,始终追求自己主宰的爱情和生活。

(二)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拒绝传教士的生硬说教

简从一出场就始终与坎坷为伴,也极为精彩地展现出了女权主义者的精神独立性,所有的情节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在整篇小说当中,讲到了与简密切接触的三个传教士,分别是布洛克赫斯特、海伦·彭斯和圣·约翰。布洛克赫斯特总是一副虚伪的面孔,海伦·彭斯总是过于被动,圣·约翰则表现出极度地傲慢和狂热,这三个人性格迥异,信仰也各不相同,但却无一例外地不尊重简的精神世界的独立性,都令简十分厌恶。特别是圣·约翰,完全不管简的真实感受,想要将自己的理想强加给简,试图带着简去印度寻找男权社会的生活。他认为,女性“生来就是为了辛劳,而不是为了爱情”。而对于简来说,信仰上帝、遵守道德固然重要,但是接受一个完全不顾及女性内心世界的男人也是断断不可的。

(三)捍卫女性的价值与尊严,永远保持独立的女性人格

在十九世界中叶的西方世界当中,奉行的是男权的理念,男女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男性所代表的是正面的价值,而女性则处于男权中心之外。[4]《简·爱》当中,女主人公是不屈不挠摆脱命运束缚的典型人物。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简因为继承了叔叔的部分遗产而变得十分富有,在经济上与罗切斯特趋于平等,但是,他并不认为与罗切斯特已经处于平等关系了,因为他两个人在精神上仍是不平等的,而且金钱和财富是无法弥补精神上的不平等的。简不能接受地位悬殊的爱情,她是这样拒绝罗切斯特的:“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正是她捍卫女性的价值与尊严,永远保持独立的女性人格的表现。

简·爱是19世纪中叶文学世界当中的一位值得我们钦佩的女性,她不甘于忍受社会压迫,勇于反抗的个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当中的丰碑。但是,她的这种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在今天看来,简·爱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是因为无数柔弱可怜的女性不懈地奋斗,才使女性同志们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尊重。

参考文献

[1] 金莉.美国女权运动·女性文学·女权批评[J].美国研究,2009(1):62-79.

[2] 李婷英.《简·爱》与《飘》:从女主人公及写作背景的对比分析看主题异同[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6):57-59.

[3] 汪怡.论简·爱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三阶段[J].咸宁学院学报,2007(5):128-129.

12.从建构主义看英语课堂情境教学 篇十二

一、如见其人——情境人生的勾勒

“文章不是无情物”。可以说一个人的文章就像一首感慨人生经历的哲理诗, 行行句句都是作者的血脉与骨肉, 有限的文字凝聚的是其一生的喜怒哀乐。教师给予的人物背景材料越多越全面, 学生眼前浮现的人物就越鲜活, 对其作品的心中构想就越真实。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斯威夫特最辛辣也最著名的作品。 面对爱尔兰普遍的贫困, 有人建议准许法国来募兵, 有人建议移民到澳大利亚为仆, 愤怒的斯威夫特则建议把儿童养肥, 作为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 人皮可加工为手套、皮鞋, 发、 骨也有销路, 唯有此法才能解救贫穷的爱尔兰。如此残忍荒谬的救国之策, 作者始终以一本正经的态度提议, 说得娓娓动听, 听来却令人毛骨悚然。正是这种“相反的平静”让读者倍感英国殖民统治政策的残酷和惨无人道, 激起心中的愤慨。作为著名的讽刺大师, 在此文中, 斯威夫特可以说是把反讽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对学生来说, 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背景了解, 乍看到这些灭绝人性的“反语”, 还真看不出作者的真意是对英国殖民主义惊心动魄的控诉与讽刺。所以在讲课之始, 笔者设计了对作者生平介绍的导语。

“乔纳森 · 斯威夫特, 英国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 作为孤儿从小由其伯父抚养。走上社会后很快以笔为生, 后来打入政坛。自16世纪后, 爱尔兰就成为英国的属国, 经济恶化, 加上自然灾害, 不少爱尔兰人衣食无着, 沦为乞丐。然而, 上层阶级不仅坐视不救, 一些谋臣策士还建议通过加重爱尔兰百姓负担的办法来解决恶况。饱览上层腐恶更令斯威夫特愤懑不已, 他拿起散文、讽刺小说两件武器猛烈地抨击英国王朝的腐败、昏暗和罪恶。《一个小小的建议》这篇政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导语之后学生再看这表面的“小小的”建议就产生了疑问。恶毒的过于荒谬, 平静的过于正经, 作者的真善良和文章的假正经对比的越来越强烈, 文章的主题也就昭然若揭了。正是人物背景情境的介绍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了文章的主题和反讽的写作风格。

二、如闻其声——情境乐音的回响

所有的语言皆追求原汁原味。英语就是一门语言, 英语教师就值得为这“语”和“言” 而上下求索。纯正的外语交流只可“言传”不可“意会”, 设立原声场景让学生体验真正的英音美音交流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原声的音频以及、电视等多媒体的应用, 将使语言教学更真实化, 生活化。

以《在机场》一课为例,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在国外机场登机下机的英文处理能力。传统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 它所能讲授的具体内容只有死记硬背的几个国家首都城市和机场术语。加上试题式的听力, 不变的男声女声, 让学生完全找不到在机场的感觉。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机场, 没拿过机票, 更没上过飞机, 在 “全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法下, 学生只能做到认识机场内的英文文字标识。但真正处理登机情况时, 不可避免的需要随机语言交流的能力, 这种实际情境下的言语还需在真实场景中获得历练。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笔者选用了原声翻录的机场广播通知的音频为教学辅助手段, 用以给学生渲染机场登机的气氛。

“飞往巴黎的AF421次航班现在正在6号登记口登机。

这是最后一次呼叫, 飞往新加坡的BA 654次航班马上就要从7号登机口起飞了。”

显然, 原声音频体现的内容与实用性大大超过单纯的讲授法。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地道的发音, 还能学到航班登机口的表示方法, 甚至不同紧急情况下, 广播语言语气的不同。 比之传统教学中的试题式听力, 身临其境的声音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愉悦的享受“坐飞机”的快感。

三、如临其境——情境舞台的建筑

尽管世界各地在文化上有差异, 不可否认的是, 它们也时常反映着相同的文化主题和内涵。运用多种手段为学生构建出与学习内容相似的情境, 能使形象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给他们以直观的印象。

说到“爱”,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电视节目的肥皂剧, 这个发自人内心的情感被形形色色的人在舞台上演绎。《遭遇卡米尔飓风》一课讲述的是利夏克一家在卡米尔飓风来临时不肯放弃自己的家园, 一家人直面飓风的一晚。

在这一课的讲授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风雨猛烈地抽打着房子, 飓风的怒吼震天动地。大家听见楼上商户的玻璃像机关炮似的噼里啪啦地被刮得粉碎。这时前门也开始从门框上往下脱落, 一股水入下子就冲开了门, 房子就要塌了。在离死亡最近的时刻, 老奶奶伸出胳臂挽住丈夫的肩膀, 把嘴凑到他的耳边说“我爱你”, 她的丈夫扭过头来也回答“我爱你”。

笔者设置问题: ‘我爱你’还有哪些含义?当学生开始窃窃私语, 试着体会文章中的这一情感时, 我给予了情境架设的帮助。我开始运用多媒体, 向他们播放一段电影视频: 消防员爱上了一个女人, 准备向她求婚。女孩在灿烂的阳光下, 疾驶的公车里, 在等待着他的求婚。然而, 在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意外死去, 消防员在死前说:“我爱你”。接着, 我又放映了另一段暴风交加, 房屋垮塌后一切归于尘土的视频。在导演这两个情境后, 笔者才道出最后一幕的内涵, 展现这句‘我爱你’中未尽的情意:“再见, 我的爱人!”。到这一刻, 学生已热泪盈眶, 充分体会到课文中生离死别时爱的表达。同义情境的架设是这一效果产生的关键。

本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三个情境教学方法:人物背景勾勒法, 原声情境法和同义情境法。笔者希望该探索作为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和改进, 能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念启示和实践参照。

摘要: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对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应用情境教学进行了探索。在教学中, 教师可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将教学艺术发挥到极致,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愉快、主动的获取知识。

关键词:英语情境教学,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Bruner, J.1990.Acts of Meaning[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十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它来源于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指导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一、对人类的科学指导意义

哲学同具体科学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这种关系本质上也就是哲学理论同其联系的实际对象之间应有的关系。恩格斯曾经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 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因为科学不能只靠手、眼和仪器, 科学工作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大脑, 而这个大脑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地主宰着科学的命运。哲学是研究世界观的科学, 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是思维方式中最本质的部分, 所以, 一个人的哲学观点对他的全部思想起着支配或统帅的作用。另一方面, 哲学又是对全部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因此可以说, 科学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哲学则是全部科学的核心和灵魂。肯定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上述关系, 就可以从认识史上和逻辑上说明, 为什么哲学会对科学起指导作用。

二、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哲学的精髓和意义全在于指导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离开火热的现实生活去研究哲学,不仅枯燥,而且没有多少现实意义。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会体会到哲学高天流云般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还是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只要真正把握了,就会让你一辈子受用。

14.把看动画片主义进行到底 篇十四

把看动画片主义进行到底

“我不爱电视剧,我讨厌电影,我只要动画片,完美的人,景……。”我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哼着我擅自改编《我不是黄蓉》而成的《我只爱动画片》。从小我就爱看动画片,现在当然也不例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看动画片。

今天我照样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看同一个频道,可不同的是,爸爸在家,爸爸要在这一时间要看球赛,于是战争就暴发了:“起来起来,我要看球赛,你去房间里看。”我正看得津津有味,便说;“没空,要去你去。”“天天看动画片,这都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你都是中学生了,以后不许看动画片了。”爸爸有些生气的说。“国家哪条法律明文规定了我就不可以看动画片了?”我不服气的问,“再说我还没满18岁呢,就不是小孩了,况且现在有一些大人和老人还爱看动画片呢,凭什么就不让我看呐,那你说我现在不看动画片看什么节目呢?现在又有多少电视节目是适合我们中学生看的呢?”“那就去看书!”“看书,看书,写作业,写作业,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干什么,现在放假了,我看动画片放松放松都不行吗?我现在还好还是个小孩,还能看,还能品位到动画片中的乐趣,等到老了真正想过上一把孩子的瘾恐怕都不行了。”我为了还能看动画片,便把我心中所想的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爸爸一时无言一对,半天才憋出一句:“女儿,行啊,以后可以去当律师。”在一旁观战已久的老妈,这时也忍不住笑了。

15.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篇十五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元经济理论是由刘易斯率先创立, 是一种从经济结构上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后来经过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的完善, 形成了理论界所称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也称二元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个二元经济结构中, 并存着两大经济部门:现代部门和传统维持生计的部门。现代部门采用现代生产方式,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生产规模一般较大, 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传统维持生计部门采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技术落后, 生产规模较小, 且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

在传统部门中, 由于劳动力过剩,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甚至是负数, 因此工资水平要低于现代部门。在现代部门中, 由于工资水平比传统部门高, 因此吸引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转移, 愿意就业的人数要大于需求的数量。而传统维持生计部门由于劳动力转移减少的数量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所填补, 因此, 在现行工资条件下, 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对其的需求, 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认为,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剩余, 即通过利润的再投资来增加新的资本和吸收更多的非资本部门的劳动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反复, 不但资本主义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而且利润、储蓄和资本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直到多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

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 工业增长会受到限制。同时,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可能会造成失业、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问题。

二元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做出了深入的剖析,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动规律。

二、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元经济理论作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对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也是适用的。从二元经济理论来看, 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非常明显。

中国存在如刘易斯所说的两大部门, 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落后部门, 相当于二元经济理论中的现代部门和传统生计部门。城市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技术先进, 生产率较高, 能够生产计算机、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等技术复杂的产品。而农村农业部门, 还没有实现现代化, 技术水平低, 使用锄头、镰刀等比较落后的生产工具。同时, 农村劳动力过剩, 存在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 农村居民比较贫困, 生活水平低。而城市现代部门收入水平较农村部门高, 城乡差距较大。

正如刘易斯分析的那样, 中国的传统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 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居民, 过剩人口正不断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规模庞大的农民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 不仅是中国奇特的风景线, 也是二元经济理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

三、二元经济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当前, 中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项优惠政策都指向了广大农村,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 在种种豪气冲天的口号下, 在一系列美好憧憬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不能忘记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深刻剖析。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二元经济理论实际上揭示出这样一个结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其实就是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的过程, 也是现代部门不断扩大, 落后部门不断缩小的过程, 同时也是现代部门不断吸收过剩劳动力的过程。这一结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个初衷, 就是提高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光靠目前的“多予, 少取”的手段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 传统落后部门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在过剩的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以前, 工资水平是不会上升的。而中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显然是过剩的, 大约七八亿农民在农村经营农业, 所以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要增加农民收入, 该怎么办?众所周知,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多予少取”能“授人以鱼”, 但不能“授人以渔”。要授人以渔, “渔”从哪里来?由于反映人们消费需求变化的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小, 人们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持续下降, 从而使人们在农产品支出上的比重也趋于下降, 农产品价格缺乏有力支撑, 所以农业部门普遍来说缺乏比较利益。这就使“渔”不可能来自于农业部门, 只能来自于其他部门。也就是说, 相当部分的农民只有放弃经营农业, 才有条件获得“渔”, 才能提高收入水平。

这就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而不是简单地帮农民建房子, 给予补贴, 也不是简单地培训农民生产技术, 告诉他们什么该种, 什么不该种。因为这样只会使贫穷得以暂时缓解, 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各种惠农政策,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有助于他们继续留在农村, 长期经营农业, 从而使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 最终导致的后果可能是扬汤止沸, 延长贫穷阵痛的时间。

(二) 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

提高农民的收入, 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许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但如何转移却是一个难题。根据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现代部门的扩张, 只有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 才能不断吸收落后部门的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现代工业部门有了很大的发展, 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减少了农业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转移更多的劳动力, 必须进一步发展现代工业部门。

当前, 我国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给人一种错觉, 好像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部门, 要让广大农民通过更有效地经营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而与工业发展没有关系。但是通过二元经济理论分析, 我们发现, 提高农民收入, 重点不仅仅是发展农业, 更主要是发展工业,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工业发展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如果不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则可能舍本逐末。

(三) 与加快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现代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以其巨大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吸引各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 也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农民工要进城。但是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会带来污染、拥挤等“城市病”问题, 会使城市不堪重负。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正好应证了这一点。中国城市的现代部门规模较小, 农村落后部门规模则较大。规模小、数量少的城市体系, 难以承载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而降低了农民转移的速度。因此, 在加快现有城市发展的同时, 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就成为重要选择。

这要求政府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方面要搞好规划和布局, 围绕城市化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 在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的同时, 引导相关工业产业聚集, 促使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以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 紧密结合工业化进程, 紧密结合城市化建设, 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新农村建设, 准确地说, 不应该是农业部门和农村部门的扩张, 而是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

摘要: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城市化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仲夏夜之梦人物简介下一篇:钢琴艺术欣赏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