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2024-06-24

***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共13篇)(共13篇)

1.***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一

X镇招商引资调研汇报材料

2011-7-10

一、X镇基本情况

X镇地处X市区东北部5公里,面积124平方公里,辖15个村,6.3万人,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年财政收入近4000万元。该镇作为X市北部卫星城镇,位于X市主要城镇发展轴上,区位优势明显,镇内公路网络健全,交通便捷,是X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

一、X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镇、X省科技示范乡镇、X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乡镇。X镇工农业基础雄厚,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规模工业企业15家,2010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45848万元,主要以羽绒制品、印刷包装、丝绸纺织、木业制造、建筑建材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建成了以一个集镇新区、三大工业园区为典型的高质量高规格投资载体,基础设施健全,功能齐全,并制定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投资服务队伍,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真诚的优质服务高起点高标准为每一位投资者打造优质的起跳平台。

二、X镇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

自2008年以来X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三年位于X市前列,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今年以来,我镇招商引资工作依然强劲,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载体建设的投入,全面优化环境,强势抓招商,狠劲求突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6月份,我镇共引进大小企业13家,当年已投产8家分别是:XXXXXXX。已签约项目5家,XXXXXXX。续建和扩建项目9家,共引进签约资金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80万元。在谈有意向项目12家。

三、目前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在招商引资工作和与客商的接触中,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问

题和困难。

1、投资项目审批环节方面的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的投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审批时间长,各部门申报材料有相互牵制现象,且每一个环节都要报备大量材料。一些市直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还不够高,在外来投资者办理各种手续过程中办事拖沓、事难办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市直部门考虑部门规定,导致外商审批手续繁琐,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办事过程中手续繁多,办事效率低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部门与部门、企业与部门、镇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导致推诿扯皮、事难办效率低下。

2、关于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问题

标准化工业厂房在改善生产环境、节约土地资源、实现产业集聚、发挥产业区域特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其它建设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应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但是建设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标准化厂房投资大,建设资金短缺,影响厂房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二是标准厂房投资初步效益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和普通厂房生产效益等同,因而影响企业建设积极性。

3、市级目标考核和奖励问题。

总体上讲,市级目标考核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效果明显。但招商引资工作要取得更大突破,需要全民真正参与,目前社会各层面代理招商的氛围还不浓厚,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招商格局还未真正建立。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制度要坚持因地制宜,实行乡镇和街道、经济开发区分类考核,起点不同、政策优惠程度不同,对企业落户的吸引力也有差距。对市经济开发区和双新开发区,要逐步增加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大公司的考核权重。乡镇招商引资要坚持数量考核与质量考核相结合,根据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励,包括对招商引资引荐人的奖励。

4、土地、电力等资源缺乏问题

我镇土地资源一直比较紧张,X国道穿镇而过,两旁建筑密集,因道路政策原因,拆不了也建不起,而道路两侧群众的土地本身就少,使得征地十分困难,征地成本高,招商难度增大,最主要的是土地指标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目前,土地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我镇招商引资的突出问题,很多签约项目因土地问题被搁置,出现项目等土地的情况。建议对重大项目及时落地真正能实行一企一议。同时,电力供应也较为紧张,特别是今年初夏季尤为突出,很多企业开工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我镇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影响了企业来我镇投资的积极性。

5、企业融资难,流动资金缺乏问题。

企业到金融部门贷款手续复杂,门槛较高,镇域企业融资贷款难,金融支撑体系乏力,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刚建设投产不久的企业因为土地指标问题,迟迟不能拿到土地证担保抵押导致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现象明显,企业对此反应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将以“创新思路促X发力,全力招商为X添彩”为主题,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模式,增强招商实效。按照“行动经常化、活动区域化、项目责任化、队伍精干化”的要求,坚持主要精力集中招商,主要人员专职招商。同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招商引资项目负责制,密切与挂钩项目的跟踪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构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

(二)进一步加快园区招商的力度。以做大做强工业集中区成片发展为契机,着力打造“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招商同步、主攻项目”的建园思路,科学规划引导园区发展,产业项目支撑园区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园区发展,优化环境保障园区发展。完善X工业集中

区和X工业集中区成型发展,加快X工业集中区征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工业集中区一期350亩的征地工作正处最后攻坚阶段,三个集中区互动发展连片成型的态势正在形成,为我镇承载更多更好的项目构建了较好的平台。

(三)进一步以招大项目、引大企业为重点,提高招商层次和水平。以“一区三园”为载体,以X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专业镇为龙头,以家纺服装、印刷包装、木业制造、建筑建材四大主导产业为带动,进一步推进产业和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以商引商,能人招商等,延伸集群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握好招商的入口关,增强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招商规模,提升引资水平,力争在招大商、争取大项目落户上有新突破。

“东风已与周郎便,正是扬帆待发时”,X镇作为X省扩权强镇首批试点镇和X省家纺服装产业集群专业镇,X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也更为广阔,X也必能成为最具活力与创新的创业之镇。

2.***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二

1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

1.1 补贴总量变化情况

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补贴资金总额、补贴机具总数、补贴农户数逐年增加, 9年来全镇共实施补贴资金247万元, 补贴机具471台, 受益农户总数达398家。该镇近6年农机补贴数据见表1。

表1 2007-2012年江安镇农机补贴统计

1.2 补贴机具情况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 补贴机具总数大幅增加。2012年全镇农机购置补贴机械种类达到5种, 其中机动灭雾机15台, 比2004年增加了13台;插秧机32台, 比2004年增加28台;大型拖拉机 (40.4k W以上) 43台, 比2004年增加了39台。详见表2。

表2 2012年补贴机具种类统计

2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成效

2.1 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农机补贴政策的推行, 极大地调动了该镇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以购买耕、种、收全套机械的农机户为例:购买1台东方红550拖拉机需68 000元, 配备1台旋耕机 (1GQN-180型) 4 800元, 1台免耕机 (2BMFS-200型) 12 500元, 1台高速插秧机 (VP6D型) 80 800元, 共需资金166 100元。对农机户而言, 一次性投入金额还是比较大的。而实行补贴后, 镇级补贴东方红550拖拉机8 000元/台、高速插秧机VP6D镇补贴5 000元/台, 加上上级政府补贴东方红550拖拉机28 000元/台, 补贴旋耕机 (1GQN-180型) 1 800元/台、补贴免耕机 (2BMFS-200型) 4 600元/台, 补贴高速插秧机 (VP6D型) 33 000元/台, 购机户只需付85 700元就可购回全套农机,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2 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农民购买重点开始转向一些新型大功率、高性能、高质量、多功能、节能环保的农机具, 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农机具保有量增长较快, 农机装备结构开始由小型向大、中型, 由单式向复式转变, 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3 加快了新技术推广步伐

全镇机械化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秸秆还田、土壤深松等新技术都得到有效的推广, 而且作业面积逐年扩大。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使广大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实惠。

2.4 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该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农民在维持农业收入的同时, 拓宽了增收的渠道。

2.5 促进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壮大

农机购置补贴吸引了更多农民购买大型、新型农机具, 成就了一批农机大户, 农机服务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整合了农机资源, 加快了规模作业的进程。目前, 全镇农机合作社入会会员达220人, 拥有各种农机具400台。2012年, 农机服务收入达到80万元, 初步形成了以农机服务组织为载体的新型农机化服务体系。

2.6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大型土壤深松机械的应用, 增强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秸秆还田机的推广使用, 增加了秸秆还田面积, 2012年该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在增强土壤有机质的同时, 还减少了过去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机械化插秧、机收等综合技术的利用, 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 从源头上清除了环境污染。这些都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9年来, 虽然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3.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出台较晚

农机购置补贴方案颁布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春耕季节。如每年4月初农民开始准备春耕, 农机购置补贴方案4月末5月初才发布, 农民办完一系列手续买来机械时, 已经过了春耕的时节, 只能等到下一季再使用, 白白地让机械闲置了一季, 延长了成本收回的周期。

3.2 部分机具价格过高, 惠及面有限

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具种类很多, 但有些农机具的定价还是过高, 农机具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 大多数普通农户的购买力还很有限, 无法享受到补贴政策带来的优惠。

3.3 缺乏足够的工作经费

随着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和补贴范围的逐年扩大, 相关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工作经费不足以很好地支撑补贴工作的开展,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 将会直接影响到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3.4 补贴机具管理问题

一方面, 有些购机农民为了自身的利益, 将享受补贴的机具进行违规转卖, 违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初衷;另一方面, 部分农机户对联合收割机和大型拖拉机上牌、办证、年检不重视、不配合, 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 建议

4.1 尽早出台购机补贴实施方案

建议每年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时间尽量提前, 最好能在每年年初就开始启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在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 也应早安排、早落实。同时要加强购机补贴政策宣传, 让农民尽早了解政策, 便于提前筹集资金。

4.2 加大补贴力度

建议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从根本上满足农民对机具的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减轻农民购机的经济压力, 更好地推广适用的大型农机具, 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4.3 增加工作经费的投入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是一项较系统但也很复杂的工作, 从宣传到实施, 再到检查, 购机补贴工作程序繁多,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农机管理部门的开支, 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费作为支撑。

4.4 重点补贴农机服务组织

3.镇党委迎接上级调研汇报材料 篇三

2022年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其他同志一道,紧紧围绕县委和镇党委的发展思路,尽心尽力的做好分管工作,为建设“茶香古镇、幸福桃源”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方面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对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

结合“八五普法”各项宣传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条例》等精神实质,进一步巩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努力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统筹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村和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发挥职能优势,凝聚政法合力,以实际行动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担负起国防动员建设的职责使命,始终树牢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切实抓好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

二、职责履行情况

(一)落实综治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1.建立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将信访维稳工作融入党建之中,进一步压实责任。一是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定期向镇党委汇报全镇信访形式,便于主要领导掌握情况和作出科学决策。镇党委书记严格按照“四个必访、四个必批

”要求,狠抓矛盾纠纷和初信初访化解工作。二是认真学习领会《信访工作条例》,紧紧围绕“三到位一处理”,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坚持开展政法委员联动接访工作机制,已接待来访群众*批次*人次,内容涉及道路硬化、饮水安全、邻里纠纷等方面,目前均已办结。四是畅通渠道,设立“我为大化坪镇建言献策”意见箱和为民服务*热线,听心声,办实事。五是成立“坪安舒心”固定调解室和流动调解队,多种方式开展调解,真正实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最大限度防范矛盾扩大化。半年来,共受理各类信访事项*件,已办结*件;受理市长热线*件,已办结*件;办结“重畅决”上级交办件*件,本级自办件*件;化解群众公共利益诉求*件。六是在天气允许情况下,每晚都会组织一村开展“夜巡”,统筹宣传“双提升”和当前全镇各项重点工作,“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人,安装率*%,位列全县前列。七是对全镇*个“村村通”视屏和*个“平安村”监控进行全面检测,对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闲置弃用的进行全面维保,进一步提升全镇治安防控效率。

2.多措并举,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专项活动,发放宣传材料*余份,悬挂横幅*条,张贴通告*张,开展展台宣传*次,向各村(社区)群众发放口罩、围裙、扇子等平安建设宣传品。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在开学季组织江淮义警活动,并在校园门口设置防冲撞设施,全镇各中小学没有发生安全伤亡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全镇*名刑满释放人员定期开展安置帮教措施,随时掌握其动态。*名社区矫正对象已全面落实走访。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名都已签订监护协议,镇派出所有走访记录,全部在控。共有涉军群体*人,涉众群体*人,老字号群体*人,都无隐患。

3.统筹推进扫黑除恶宣传整治和反邪教工作。通过电子屏播放、悬挂条幅、夜巡等多种方式开展扫黑除恶、《反有组织犯罪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开展排查及“双提升

”常态化夜巡行动发现,我镇范围内无“村霸”等黑恶势力存在。邪教管控人员共有*名,镇派出所也全部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二)坚持党管武装,充实国防动员力量

一是加强对民兵营长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民兵整组演练各类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保障方案,提高民兵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的能力。

二是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基层武装建设,搞好资料管理信息化,完善各类登统计台账。三是注重搞好“全过程”征兵宣传,严把“体检关、年龄关、学历关、走访关、政审关”,上半年为部队输送*名优质兵源。

(三)履职尽责,做好退役军人各项政策落实

一是创建大化坪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配齐了*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氛围营造,确保退役军人工作有人管事、有人做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整理归档各项档案。

二是弘扬双拥传统,通过悬挂双拥宣传标语和组织慰问,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双拥、支持双拥、参与双拥的浓厚氛围。三是慰问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共计*人次,合计金额*元。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申请二次医疗救助*人次,合计金额*元。四是为*名退役军人申请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以保障好退役军人权益,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五是发挥我镇“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无偿献血、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多项活动。

(四)兜底保障,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4.***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四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镇民政工作在县民政局的关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以打造“阳光民政”为目标,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职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全,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生活问题,为构建我镇和谐安定幸福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城乡低保工作。

1、城乡低保管理。严格把握标准和低保审批程序,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超标退保。按季度对全镇x户x人低保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其中城镇x人,农村x人;通过入户调查,因生活改善和其他原因,共退出低保户x户x人,新增低保户x户x人;续保x户x人。截止x月份,全镇共有低保户x户x人,其中农村低保户x户x人,城镇x户x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x元,其中城镇低保金x元,农村低保金x元。

2、低保公示。

低保做到长期、及时公示,实行镇、村、户三级公示。

3、城乡低保系统录入。

按县民政局要求按时完成城乡低保系统录入工作。

(二)农村五保、福利院管理工作。

多方筹集资金x万元对福利院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包括下水道、住宿房间、厕所、室内电线、电灯、床、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及厨房设施设备等,现已全部整修结束。为x人农村分散五保进行了走访调查,每人配置x套衣服。及时兑付了五保金。

(三)救灾救济工作。

1、全年按时核查、上报各种各类灾情,积极做好各类灾情救助工作。

2、对救灾申请实现村(居)调查-民政办核查-领导抽查-班子会研究-公示-打卡发放,使救灾资金完完全全用在需要救助的困难户上,资金全部实现打卡发放,严禁现金发放和代领;严格实现专款专用全年无违规使用救灾资金情况发生。

3、集中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4、对襄渝铁路伤残人员、矽肺病、精减职工进行全面清查,及时清退死亡人员、不符合条件人员。

(四)福彩助学、孤困儿童、城镇三无人员救助和殡葬改革工作。

1、全年福彩助学共资助x人。

2、新调查上报孤儿x人。

3、城镇三无人员x人。

4、按时完成各项殡葬改革上报工作。

(五)优抚双拥工作。

1、落实优抚政策。在x月份组织镇卫生院进村入户,对x名优抚对象进行医疗巡诊,送去了避暑礼包一份。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优抚家庭x人户,全年发放优抚慰问金x元

2、重点优抚对象。完成了x名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的核发,全年共发放优抚金x元,完成x名农村籍年满x周岁退役军人生活补助调查申报。

3、烈士、伤残军人换证情况。根据通知,按照烈士证明书、伤残军人证换发的原则、要求,全镇完成x名烈士遗属《革命烈士证明书》和x名伤残军人《伤残军人证》换发。

4、组织x名退役士兵参加就业招聘会。

(六)基层组织管理、地名规划、社区治理、社区养老。

1、完成三汇社区服务站和三汇社区农村幸福院的建立。

2、上报本镇村(居)组区域建制, 按时完成上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

3、规范村(居)务公示、记录情况。

(七)社会组织管理。

按照“新登记和备案”的标准要求,督促本镇x家社会组织参加年检,财务审计工作。

(八)财务管理。

从制度上、程序上规范各项民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发放。进一步健全完善民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大了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制度管人管事。

(九)其它工作。及时完成了县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正面引导少,导致群众对政策不清。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里大小的会议,有的行动不便、有的忙于农活,不愿意来参加,就少了学习政策的机会,只能对政策一知半解,对政策了解不透彻,间接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引起了群众的一些误解。

(二)人员不足,千头万绪,工作中存在有漏落和未全力办理的现象。

三、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在宣传党的好的政策方针的同时,也要加强全民的道德素养,价值观的宣传,全面提升全民素质。

四、2015年民政重点工作思路

(一)加强低保动态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规程和动态管理规范。深入推进完善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加强城乡低保季度核查工作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巩固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公平、公正。

(二)救灾救济工作。

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加快应急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镇、村二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规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强化工作保障能力。

(三)社会救助管理。

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做好街头流浪末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解救的被拐卖妇女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认真贯彻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深入宣传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水平。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能力与水平。

(四)优抚双拥安置工作。

一是抓好优待抚恤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按时按标准发放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定补金。

二是积极配合完成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现行政策落实力度,努力妥善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

三是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创建活动。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四是切实解决好复退军人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各项优待政策。及时解决复退军人生产生活困难相关问题,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五)社会事务管理。

1、深化基层民主和城乡社区建设。加强督促指导,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社会组织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

3、积极开展区划地名工作。深化平安边界的创建工作,促进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

(六)加强民政部门自身建设。

5.***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五

依照宜县政协办[2012]7号文件关于〈〈开展农村小微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方案〉〉调研内容的要求,结合柳嘉镇实际,就我镇微型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建设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原因和建议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及自然条件

柳嘉镇地处宜宾、自贡、乐山三市交界的宜宾市西北边陲丘陵地带,被誉为“三边风情镇”,是宜宾北部的中心集镇以及市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内公路四通八达,镇外直通宜宾市、犍为县、荣县等市、县。与自贡、乐山两市接壤,镇所在地距宜宾市61公里,自贡市82公里,乐山市 110公里。镇内可直通 35 个行政村,全镇镇道公路里程达90公里,95%的社已通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社社通电话;移动、联通公司的移动信号已基本覆盖全镇,对外联络非常便捷。

柳嘉历史悠久,三千年前就有少数民族居住,有洞穴遗址。镇政府所在地柳嘉镇,场镇始建于清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至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基本建成场镇,并正式取名为柳嘉场。随着场镇功能的不断完善,经济日益繁荣,逐步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柳嘉镇幅员面积178.44平方公里,辖柳嘉、三合、白马、发龙四个片区,35个村民委员会,367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15454户,总人口52297人。有耕地面积51633亩,其中田33000亩,土18633亩,森林林地面积8.2万亩。

柳嘉镇地处四川盆地与盆周山区的过渡地带,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全镇主要以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7.9℃,年均降雨量约为1800毫米。镇内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花生、水果、生猪、山羊、肉兔等,是典型的农业大镇,“柳嘉猪”、“柳嘉羊杂汤”声名远扬。镇内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风景点较多。其中较著名的有仁和寨、响滩子、黄河洞,鹰家沟等。

二、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全镇现有水利工程345处,小

(一)型水库2座,小

(二)型水库4座,山平塘310处,石河堰11处,场镇集中供水4处,总蓄水量525万方,实际灌面5000亩,渠系配套2公里,无排水、防洪、水土保持工程,属于水利设施最差的乡镇,除水库属水利部门直接管理外,其余山平塘、石河堰属村社管理,且95﹪以上山平塘、石河堰都是建于五、六十年代,建设时受技术、施工条件、资金投入、建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运行50余年,现95﹪以上的工程已超过使用年限,“带病”运行,再加上无资金整治,工程维护不到位,95﹪以上工程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发挥调蓄保灌供水的作用。

三、近年来的成就及区域内规划建设,项目储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农田水利建设得以稳步推进,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整合资金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一事一议”政策,以点带面推动了一批微型水利工程(山平塘、石河堰、囤水田)建设,比如柳嘉镇白牛村、青杠村石河堰建设;完成了柳嘉、白马、发龙、三合场镇集中供水工程,通过红

层找水及其它农村饮水项目工程,全镇已解决红层找水4500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3572人,同时,根据宜宾县“十二五”水利规划,我镇及时组织各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进行科学论证,实地规划,结合柳嘉镇产业发展布局以及项目区群众的建议要求,编制完善了切实可行的柳嘉镇“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同时积极争取启动35个农村村分散式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2500人。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老化、损毁严重。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代,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加之自然灾害和人为损毁,全镇95﹪以上工程处于瘫痪状态,坝基下的涵卧管已基本堵塞、断裂、塌陷、坝体严重渗水、不稳定,无法发挥调蓄保灌供水的作用。全镇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率为零,水从地头过却没法浇的“水中旱”现象比较突出,因灾受旱面积不断扩大,造成粮食减产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因旱灾频发,农田到处挂满电排,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现状堪忧。

2、水利建设投资分散,渠道狭窄。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微型水利设施建设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我县未能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县,国家水利项目和建设资金非常有限。近年来涉农部门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没有按照总体规划项目打捆使用,而是分散投入,补补丁式地对现有水利设施维护和修缮,未能发挥资金整体效益,实效性不强。乡镇上马的工程向上级部门争取来的国家投资,既没有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又很难通过农户自筹资金,特别是免征“农业税‘、“三提八统”

后,无法筹集更多的资金兴修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加上因为上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导向,造成农民对政策理解不够,一些可以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解决的小微型水利设施改造工程,也被搁臵一边。

3、水利设施管理缺位,机制不善。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管理基本上是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国家、集体、受益农民三者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不清,导致农村水利设施建、管、用脱节,管护工作缺乏完整、规范的制度,村组争取水利设施的积极性高,但管护工作严重不足,“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群众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人翁意识淡薄,致使工程渗漏、损毁后无人及时维护。

4、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宜宾县区域性特色产业带布局和我镇现行的农业区域布局,目前我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上我镇位于宜宾县最北端,受地理条件限制,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不涉及我镇,所以“靠天喝水”、“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抗旱保水的能力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5、旱情严重、影响生产发展。总田33000亩,其中:有水田15000亩(含花花水田),无水田18000亩。4座小

(二)型、2座小

(一)型水库,总库容377.64万方,但目前只有蓄水量275万方,占总蓄水量的73%;在册山坪塘310口,目前只有蓄水量42.5万方,只占蓄水量的25%。除了罗大湾水库配备了精渠外,其余水库均未配备精渠,且土渠基本损毁,灌溉效益难以发挥;山坪塘年久失修,灌溉效益很难发挥。按照目前情况,据保守估计,有水田(含花花水田)占45%,无水田占55%,只有55%的田能保栽。

五、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突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整治力度。一是对老化,损毁严重的现有水利基础设施,要摸清底子,解决突出问题,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要解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切实改变“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对农民管护农田水利设施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积极性,确保水利基础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三是加大在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权,确保水利设施治理一处,成功一处。

2、统筹使用,加大建设资金整合力度。按照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各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将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利、国债资金、扶贫和以工代赈等资金捆绑使用,结合我县实际,集中财力每年建好几个乡镇,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在目前县、乡镇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必须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采取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一事一议”、县财以奖代补的投入资金,通过项目带动,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稳定增长投入。

3、理顺关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采取分级管理,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管护”的原则,理顺关系,明晰产权。明确责任,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模式。

加大对偏远乡镇水利设施薄弱地区资金投入,农业综合项目投入。

六、目前急需解决的工程建设项目

1、随着柳嘉场镇扩张和人口激增,现有饮水水源已经无法满足场镇正常生产生活需求,急需开辟新水源,解决场镇饮水困难问题。

2、随着柳嘉场镇扩张和人口激增,生活生产污水排放规模越来越大,全部未经任何处理排入了柳泉河,柳泉河污染非常严重,黑水散发阵阵恶臭,滋生着成群苍蝇蚊子等,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人们身心健康,因此急需解决场镇污水处理问题。

3、由于我镇无大型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小微型水利工程(山坪塘、石河堰、囤水田)建设整治,是我镇主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内容,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重中之重,也是老百姓急盼解决的工程项目。

6.***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六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儿童阶段的孩子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对亲人及周边人的模仿, 父母的言传身教起到关键作用, 老师的行为教导也对儿童影响较大。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既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外界帮扶, 又没有相应的给以辅助, 留守儿童大多感到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父母外出前对父母依赖度越高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后, 其感情波动越大, 孤独感越强, 而随着年级的增长, 即以三年级为出发点, 之前孩子差距较少, 随着学业难度增加任务加重, 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 父母在身边辅导的孩子成绩较好, 留守儿童出现了普遍的成绩下降 (见图1、表1) 。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实地调研

2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2.1 家庭教育问题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 受监护人教育水平制约。吉林省农村儿童留守有三种主要监护类型:一种是单亲照顾, 即父母有一方留下来照顾孩子;一种是由亲戚朋友、老师等代理监护;还有一种是隔代照顾, 由父辈的老人照顾。这三种方式中,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留给父辈老人, 即隔代监护。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传统教育体系失去其了基础, 孩子人格发展出现不健全, 孤僻、叛逆甚至有严重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严峻。

2.2 学校教育问题严重

学校教育体制扭曲, 观念落后, 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及方案。教师本身的素质有限, 致使他们没有办法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单一的教学, 损伤了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也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 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障碍重重。由于吉林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留守儿童中的比例超过了1/3 (1) , 这一庞大的群体, 需要规模适中的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没有跟上, 其服务也欠缺:学校跟家长的联系较少, 没有及时反馈孩子在平日里的生活学习情况, 没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更没有考虑到儿童需要的特殊照顾。总之, 学校教育严重与现实情况脱节, 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

2.3 制度保障力度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及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政策制度, 形成制度性障碍。同样, 吉林省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相关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 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的强大的制度性障碍。城乡经济的差异, 使得流入城市的劳动力生活门槛变高, 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条件下, 没有过多的资金供孩子使用, 孩子在城市中的生活就学都是其负担;外加财政方面资金补贴不足, 学校的运转及作为辅助的社区运转都存在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受教育阻碍重重。

3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3.1 家庭环境影响

吉林省农村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父母打短工, 离土不离乡, 大部分父母可以常常回到家中。但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差异,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受到制约。调查显示, 永久镇的劳动力中监护人中88%的监护人只具有高中以下文化, 本身对教育的认识不够。在对代理监护人的调查中发现, 63.05%是留守儿童的祖辈, 文化素质较低。而农民的消耗仍停留在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导的层面。农民普遍仍不敢也没有能力去投资, 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发展, 更没有能力改变孩子的教育现状提供较好的教育机会。

3.2 学校无力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吉林省农村办学条件目前在逐步改善, 但整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经费紧张制约了学校的规模发展。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 (2) , 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多, 留守儿童也容易大规模存在, 本可以采取集中管理, 方便学校对留守儿童统一的教育, 这样孩子间还不容易出现心理偏差, 更容易融入社会生活。但是, 由于经济能力有限, 学校没有办法扩张自己的教学规模, 再加上缺乏科学育人的理念, 大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教育意识偏颇, 艰苦的办学条件让农村院校留不住素质较高的老师, 等等因素进一步影响办学的质量, 低下的教育能力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新形势, 学校发展受限。

3.3 社会大环境作用

就吉林省实际而言, 政府忽略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经费问题, 没有财政的后援, 缺乏专项资金,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显。农村基层政府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上缺乏认识, 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的社会机构太少, 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外在环境空间狭小, 大多受周围亲朋的影响。而农村大多老弱妇孺难以从事繁重农活, 就靠打牌消遣时间。留守儿童长期耳濡目染, 在没有丰富多样的诸如文化宫、图书馆等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娱乐设施的情况下, 容易沉迷电子游戏、网吧。久而久之, 一些孩子甚至染上恶习, 赌博、打架、闹事,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 解决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主导, 保障制度环境

吉林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做好留守儿童的领导部署工作, 确实保障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正常展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从资金方面对留守儿童给予帮助, 同时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资助制度, 使各级单位在行使权力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根据自身实际, 加大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的投入, 并以村民自愿捐献援助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献援助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金, 使得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能够维持资金的运转;政府还应加快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保障就业环境的平稳健康的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后续保障。

4.2 发挥社区功能

建立并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及监护体系, 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吉林省的农村, 社区间的邻居都有很多年交情, 亲密的邻里关系, 让社区对管辖范围内的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及其父母情况都很了解, 为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奠定基础。根据实际, 可以发动当地农村的共青团、妇联等政府部门整合乡镇、村庄的资源, 推动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号召社会群众、志愿者担当“代理监护人”, 还可以开展一些集体娱乐活动, 如带领留守儿童一起, 孤寡老人, 帮居民做些农活等。

4.3 学校教育多方面入手

吉林省是一个教育大省, 农村院校应向城市院校多多学习, 借鉴经验共享城市资源, 摆脱以往的旧理念, 以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 不论是学校大环境, 还是老师对其的教育关怀都应具有针对性, 加大关怀力度。学校还需要结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对周边的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经营场所进行监控, 让不法经营者没有空子可钻。在学校周围设定点交通岗, 与派出所及社区联合, 学生上下课及交通高峰期进行维护交通秩序, 避免意外的发生, 保障校园周围安全。

4.4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代理监护人应积极配合学校, 主动与老师沟通, 保障孩子的教育质量, 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代理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 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技巧;也应多与学校沟通、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在外家长沟通;而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使得农民外出打工不会离家太远, 父母常回家陪陪孩子才是根本, 可以设置城镇直通车, 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回家的便利, 让家长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互动。

5 结论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父母在“离土不离乡”转移模式下仍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现象, 本文剖析了该现象及其他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包括保障制度环境, 加大政府关注的力度;发挥社会功能, 提升留守儿童素质;加强交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配合学校教育等。希望通过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的合力, 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回归, 有效地解决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科恩.教育经济学[M].王玉昆,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黄祖辉,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4) :9-15.

[3]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教育探索与实践, 2007 (5) :73-74.

7.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篇七

镇属市郊区,位于市南3公里,幅员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88公顷,总人口16524人,其中农业人口13656人。辖1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5720户。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116户203人,其中2017年底已脱贫71户126人,未脱贫45户77人;在这些贫困户中,稳定脱贫户有36户,脱贫边缘户有57户,深度贫困户有23户;低保五保户101人,残疾人53人,享受残疾补贴的41人;2016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31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村是省级贫困村,该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幅员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98亩,有4个村民小组,共410户、1160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户41人,其中已脱贫10户17人,未脱贫9户24人;在这些贫困户中,稳定脱贫户有2户,脱贫边缘户有15户,深度贫困户有2户;低保五保户20人,残疾人6人,享受残疾补贴的3人;2016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10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几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我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促使脱贫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等“七有”脱贫标准,确保实现今年贫困村摘帽、2019年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一、减贫成效

1.贫困村工作情况。村是我镇的唯一一个省级贫困村,2017年村的贫困发生率为2.01%。村屯路已全部硬化,村主路全部铺设沥青路面;今年为全村270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水质安全达标;村民用电覆盖率达到100%,满足农村生活用电需求;今年10月前完成、2户贫困户房屋改造,实现安全住房比率100%;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执业村医1名;广播电视户户通、通迅设施村村通;有文化活动室且正常运转,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贫困户全部在扶贫增收产业中受益,2017年每人分红3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村部办公场所200平方米;逐步将其他非低保的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符合参保条件(45周岁以上人口)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贫困人口脱贫情况。镇党委、政府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致贫原因,进行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为贫困对象落实精准的脱贫举措。截止目前,全镇实现贫困户脱贫71户126人,村脱贫10户17人。

3.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一方面,整合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资金,助推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对全镇13个有贫困户的村实施重点帮扶,充分利用好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整合组织、林业、水利、交通、建设等行业部门资金,加快推进村级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边沟等基础设施以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一年来共争取安排村级项目23个,资金105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3850人。另一方面,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积极争取市帮扶单位的支持,动员全镇通过支部对接、单位帮扶、企业支持、党员干部帮扶等方式筹集扶贫资金全力帮扶。通过协调争取,市建设局为村香菇种植扶贫项目区提供方砖3000平方米,为村环境建设提供垃圾桶20个,为贫困户新建猪舍用红砖4万块、水泥10吨,其他建筑材料沙子、山毛、钢筋等保证供应。市包保部门和干部为村贫困户孟范君家共投入6万元,对孟范君家进行棚顶保温、厨房改造、室内墙面刮大白等,购置了储物柜、桌凳等用品;新建猪舍50平方米,2017年7月购买了100多斤的育肥松辽黑猪2头,根据孟范君家庭院情况,进行了栽花、栽植观赏草莓等庭院美化项目;为孟范君儿媳妇张绍莲办理了低保,解决了小孙女孟玲秋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费、车费和午餐费1940元,并争取了大孙女孟玲凤高中就学补贴每学期1000元。为刘长君、刘士和、孔庆海购买大榛子苗共1100棵,共种植10余亩,预计三年后开始产果,五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年收入达4000元以上;根据刘长君、刘士和2户贫困户发展庭院养殖的意愿,共投入1.2万元,为他们修建了制式鸡舍,首批购买了40多只蛋鸡,逐步发展蛋鸡养殖项目;我们为其算了一笔帐,在保证每年养殖蛋鸡30只的基础上,饲料全部使用贫困户自产的玉米、蔬菜,避免大量使用精饲料,每天按照收25只笨鸡蛋计算,年产蛋期按8个月算,每个鸡蛋按1.2元的销售价格,年产值7200元,饲料成本2200元,年可增收5000元。依托驻村扶贫工作队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发挥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作用,促使包保单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为加强扶贫工作力度,年初对包保村的扶贫工作队进行了调整,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市交通局、林业局的3名干部安排到村任职。市林业局、农业局、发改局、农广校、邮储银行、民生银行等6个单位,在我镇建立了13个脱贫攻坚工作队分别包保全镇有贫困户的13个行政村。今年以来,每个工作队利用双休日时间入户,到每个贫困户家中认真宣讲扶贫政策、发放干群连心卡,耐心询问并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填写贫困户基本情况台账,认真做好走访日志,针对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为下一步精准脱贫打下良好基础。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三保障”及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情况。一是安全饮水。经过市水利局2017年对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为村新打120米深1眼机井,建设了引水泵房,安装了净水设备,铺设送水管道4800米,解决了270户农户引水问题,经检测水质达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今年上半年,为全镇涉及小井吃水的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了小水处理设备,免费为艾家村贫困户幕吉成、宋满昌打2眼30米深水井,为村贫困户孟范林、刘元凤和王全荣实施了自来水入网。二是危房改造。2017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同胜村谢有家房屋进行了C级改造,市民生银行组织全体员工捐款8000余元,为红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祝洪学家房屋更换了房瓦,并做了房顶保温。三是教育扶贫。协调市教育局为全镇3名贫困学生申请了包括伙食费、校车交通费和自费书费等学生资助费用3000余元,为1名建档立卡贫困高中学生申请了在校救助,每学期1000元。四是健康扶贫情况。成立了健康扶贫领导小组,镇卫生院健全医疗服务制度,在全镇贫困户中广泛开展健康服务工作,完成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使全镇2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签约,使医疗措施、健康服务精准落实。

2、产业扶贫情况。镇党委、政府根据全镇各村的实际情况,把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集中精准到扶持13个有贫困人口的村。2017年初,争取扶贫资金100万元,实施了村香菇种植扶贫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9.8亩,建设香菇种植大棚9栋,新建香菇制菌养菌室890平方米,办公室50平方米。目前项目已投产,产出香菇3万多斤,增收3万余元;今年,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村合作社将香菇种植基地承包给黑龙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该公司是2014年3月成立的,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主要业务是进行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批发及种植,具有国际标准化的种植、经营和销售能力,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和省都有分公司。目前企业已经在村扶贫项目基地开始木耳种植,第一批木耳已采摘。五人班村青年农民曹国利2015年创建香菇种植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解决了资金不足、土地租用、技术欠缺等问题,新建350平方米香菇种植大棚40栋,年种植香菇40万棒,实现产值200万元。合作社也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阵地,安置了20名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解决了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今年年初,市财政拨付非贫困村扶贫项目资金32.4万元,经镇党委会研究、金燕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各村“三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通过、贫困户签字确认和公示无异议后,镇政府把扶贫项目资金全部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金燕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肉鸭养殖基地进行生产经营,3年为一个合同期,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底分红第一年不低于投入扶贫资金的6%,第二年不低于投入扶贫资金的8%,第三年不低于投入扶贫资金的10%。金燕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肉鸭养殖入股扶贫项目位于镇同胜村,占地面积35亩,企业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鸭舍7栋共700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17年实现养殖种鸭35000套的养殖能力(每套1:20,即1只公鸭配20只母鸭的比率),年孵化鸭雏1000万只,生产饲料50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300万元,安置就业45人。

3.资金投入情况。严格按照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和项目资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将资金使用到刀刃上,落实到贫困户帮扶上,努力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一是镇财政一年来投入资金900余万元,解决了全镇13个有贫困户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新建文化广场5个,铺设村、莲花村沥青路面5.5公里,硬化边沟3500延长米,庭院硬化120户,种植花草80万株、栽植各种树木5000棵,全面整治了贫困人口所在13个村的村屯环境。二是包保部门投入。市林业局、建设局、农业局、发改局、民生银行、邮储银行和农广校等包保部门积极支持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共投入帮扶资金100余万元,解决了包括村香菇种植项目区的硬化问题,为2个村配备了制式垃圾箱,为全镇贫困户在春耕生产、秋收等季节送化肥农药及其他农用物资,在各个节日为贫困户送去温暖关怀,慰问物资包括米面油、肉蛋鱼及慰问金等,发改局还为、莲花2个村贫困户送鸡雏鹅雏,大力支持了贫困户发展庭院养殖项目。三是组织爱心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18000余元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树立打持久战思想,切实把工作重点聚焦到落实精准要求、提高脱贫质量上来”是省委、省政府当前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最新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把扶贫工作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精准扶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二要要保证扶贫实效。定期召开全镇扶贫工作月调度会议,针对全镇贫困户116户203人和有贫困户的13个村,定期调度扶贫进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措施,建立扶贫进展台账,把村、户、人的扶贫进展数字表格化。通过精准掌握、量化分析和责任落实,有力推进全镇扶贫工作进度,确保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三要要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包保责任,建立包片包村保户制度,充分挖掘包保帮扶村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增加收入,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扶贫产业格局。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好扶贫对象“调查员”、扶贫政策“宣传员”、扶贫项目“指导员”、扶贫措施“服务员”和扶贫成效“检验员”,确保脱贫措施得当、政策落实到位、扶贫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率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一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是比较低,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二是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农村环境差,生产生活条件达不到全面致富要求。

(二)自我发展能力弱。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由于劳动力不足,很难组织群众参与。

(三)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

五、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镇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扶贫考核,将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纳入全镇目标考核范围,明确镇村干部均承担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完善项目审批、验收手续,强化贫困档案管理。

二是深入推进“党员集中奉献日”帮扶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力度,指导、督促帮扶工作队深入开展驻村入户帮扶工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利益和发展问题,帮助实现其“微心愿”。并定期跟踪问效。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帮扶到户工作交流会或现场会,推广经验作法,确保贫困群众得实惠、帮扶工作有实效。

三是强化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包保帮扶村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增加收入,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扶贫产业格局.不断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金燕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发展种鸭养殖。以安乐盛昌食用菌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木耳种植。莲花村、村利用退耕还林地块,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威灵仙、玉竹等中草药。

8.大黄镇选派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篇八

中共大黄镇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已持续开展多年,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认真总结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了解选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为下一步选派工作提供决策建议,10月12日,大黄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以刘泽涛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领导为成员的专题调研组,深入全镇7个行政村开展调研选派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走访调查等方式,对选派工作作深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选派干部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第四批选派干部2名,其中张继辉来自界首市档案局,选派到大黄镇郭店行政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王栋来自界首市水务局,任史炉行政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任期三年,现在任期即将满限。通过调研了解到选派干部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他们肩负组织的重托,满怀群众的信任与期待。结合大黄镇实际,“难点村”和相对贫困、后进村仍存在,选派干部的到村任职,有利于将城市的人才输送到农村,将发展资金和项目引入到农村,有利于培养锻炼一批了解基层、热爱群众、善干事业的干部队伍。

二、选派干部需求、范围和条件

调研组进村入组到户,采取召开党员座谈会、群众征求意见、个别走访等方法,了解你这个镇、村的特点、亮点和难点在哪里,了解优势、劣势和群众的诉求,通过不同的形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立足村情民情和农村实际,找准工作重点、难点和着力

点,突出各选派村的发展特色,目前镇选派干部需求名额仍为2名分别到难点村或后进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为这些村注入新的血液,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结合镇发展实际和农村难点问题,选派干部范围应农委、经济部门、党政等专业性强的单位进行选派,年龄40岁左右,大专以上文化,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以便为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农村一线工作中。

三、选派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农村发展瓶颈

选派干部到难点村或后进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一是选派干部到村后,从调查研究入手,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使落后村的工作正常运转了起来,使示范村的工作上了水平和台阶。组织党员干部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全面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和党员承诺制等建设。二是选派干部在农村任职期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选派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是支持了任职地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后,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积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带领群众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四是注重发挥选派单位的优势、自身的优势和当地的优势,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寻找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任职地新农村建设亮点频现。

四、加强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

1、选派工作结对共建,要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一是要建好活动阵地,规范组织生活。农村党支部由于客观上的农忙因素和主观上的意识问题,“三会一课”制度及其它党组织生活制度基本上都得不到落实。选派工作与城乡党组织结对,就需要落实专人,发挥文化知识优势和思想认识优势,在与农村党

员共过组织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帮助、督促他们规范党组织生活,发挥好党组织活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注重党内关怀。要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互联互通和“送温暖”活动,及时、全面了解农村党员的所思所盼,加强思想感情沟通,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把这种关怀扩大到普通群众,争取广大群众对结对共建的支持,在党和群众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

2、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一是要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首先注重发挥人才、信息灵通等优势,派出或协调专人深入结对共建村,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帮助村上制定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要给予农村发展以资金支持。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所在部门的职能和实力,或给予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或提供资金援助信息,协调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致力协助创办一个乃至几个有明显带动作用、有一定规模的致富产业示范基地,寻找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努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要培养农村致富先锋群体。要围绕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坚持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指导、帮助结对村的党组织注重在致富能人、科技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一批新党员,不断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3、要建立交流机制或联席会。要定期组织参与结对共建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座谈讨论,交流结对共建得失,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增添新的措施,推进结对共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建立督查指导制度。要通过组织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干

部,深入结对双方,实地查看,亲自参与,对结对共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偏离轨道的做法予以强化和纠正,确保结对共建活动始终沿着务实、顺畅、有效的方向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选派干部顾虑较大。因保障措施落实不够,造成个别干部对到难点村任职有畏难情绪或到村后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同时选派干部所到村大多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给选派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压力。

二是部分选派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农村一线工

作,到村后不适应村务工作,很难进入角色。遇到农村工作中的复杂问题,缺乏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导致日常工作或行事畏手畏脚,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六、选派工作建议

1、好中选优,保证选派干部的素质。选派工作成功与否,选派干部个人素质最为关键。在确定选派干部对象时,坚持好中选优,舍得把素质好的干部派到基层去,舍得把业务骨干派到基层去;工作能力不强的不派,群众反映不好的不派,学历、年龄和身份不符合要求的不派,身体素质不好的不派,真正做到精挑细选,保证选派干部的素质。

2、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选派干部驾驭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告诉他们干什么,教会他们怎么干”入手,不仅安排党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等理论内容培训,而且还安排有关部门领导就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做专门辅导,力求培训内容实用,做到有的放矢。

3、要创新选派干部考核方法。对选派干部的考核特别是选派干部考核等次的确定,一直是选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组织部门应进一步创新选派干部考核方法,力争通过考核,真正考出选派干部的工作成效,考出选派干部的精、气、神。考核选派干部时,不能单纯凭选派干部争取支持力度和引进项目资金的数量来衡量选派干部的优劣,应充分考虑选派干部的社会资源、选派村的基础条件等个别因素。

中共大黄镇委员会

9.***镇人大工作调研材料 篇九

关键词:基层工会,活力,成效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 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 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是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夯实工会组织基础, 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文件精神, 我们选择基层工会工作较有特色的某镇作为样板进行调查, 总结经验, 以便推广。

该镇工会成立于2002年, 2010年10月份由县编委批文升格成立镇总工会建制。全镇共有基层工会96家, 其中单建企业工会76家, 村联合工会20家 (覆盖企业189家) , 职工14890名, 会员14617名, 入会率98%。今年, 按照上级工会树“三性”、去“四化”的改革思路, 大胆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 召开了镇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换届选举新的一届镇总工会领导班子, 主席由镇党群副书记担任, 下设专职副主席1名, 兼职副主席3名, 专职干事1名。镇总工会新设置由11名委员组成的镇总工会常务委员会, 其中基层一线常委达到54%, 31名委员中基层一线委员占委员总数的83%, 105名代表中基层一线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3%。镇总工会荣获2012年“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称号, 2014年被省总工会确定为全省36个联系点之一, 被省总干校列入全省12个学习教学培训实习基地之一。

1 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的做法与成效

1.1 完善机制, 考核激励, 全力夯实基层基础

1.1.1 扎实推进企业 (村) 工会规范化建设

通过完善基层工会工作机制, 创新建会模式, 破解建会难点, 依法强势推进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以全总“六有”标准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村联合工会组建则采取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主席、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内影响力较大的小微企业负责人作为班子成员的形式建会, 利用本地地域优势, 开展送智入企、村企协商、医疗互助、安全共监、文化联谊等活动。以“六个有”标准:即有牌子 (办公设施) 、有班子、有制度 (规章制度) 、有经费、有阵地 (职工活动场地) 、有机制 (激发活力的工会特色品牌工作) , 保障工会正常运作。镇总工会与企业、村联合工会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签订责任书, 使基层工会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近年来, 新建单建工会3家, 村联合工会2家, 发展会员128人, 最大限度地将广大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工会“达标、规范、示范”梯次创建活动, 全镇已培育示范工会12家、规范工会25家、达标工会31家, 建立起了“分类指导、梯次管理、滚动晋级”的企业工会管理模式, 推动了基层工会建设提档升级。

1.1.2 创新探索区域化工建服务模式

镇总工会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会组织体系, 在全县率先建立了区域化工建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联盟”, 坚持党建带工建, 推行“全区域谋划、分小组管理”模式, 实现组织统筹和力量统筹的“大党建、大工建”格局。目前已建成南舍工业功能区和钟管工业园区两个区域化工建服务中心。如, 南舍工业功能区工建服务中心, 旨在破解工业区内企业面小量大、工会组织建设不平衡、工会工作具有一定困难性的问题, 整合区域内28家单建工会, 3个村联合工会内的18家小微企业, 服务覆盖4000余名职工。南舍工业功能区工建服务中心获2014年度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先进区域职工之家”、2015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1.1.3 精心谋划企业“文化车间”创建

大力发展职工文化, 在提升完善职工之家的基础上, 以“8+X” (即企业荣誉、时政之窗、智库讲堂、企业之歌、欢乐文艺、最美评选、心灵驿站、志愿服务和特别创建活动) 为载体, 开展企业“文化车间”建设, 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制度建设、开展特色活动等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展现职工自身魅力,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2 深化服务, 彰显特色, 着力打造有为工会

1.2.1 探索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新举措

牢牢把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 近年来, 举办“丸高杯”职工服装定制工7场次技能比武参赛, 参赛职工561余人, 218名职工技能等级得到晋升。扎实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 收到合理化建议983条, 为企业增产创效254余万元, 并出台“合理化建议”奖励政策, 对产生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的合理建议进行表彰。以技能培训、班组长管理能力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为重点, 主动联系企业, 依托镇职工技能培训学校、镇成校等基地, 深入开展订单式、区域化、行业性职工培训。近年来, 开展服装定制工、叉车工、安全知识等培训5期, 培训职工283人次, 职工技能等级晋升179人, 企业班组长素质提升269人, 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落实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奖励办法, 对达到培训要求的基层工会奖励1000元, 基层工会奖励培训职工 (初级100元、中级200元、高级300元) , 层层落实, 有效激发职工提升素质的积极性。

1.2.2 深化劳动争议预警调处机制建设

出台了《××镇防范和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工作预警预案》, 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为组长, 综治办、劳动保障站、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镇总工会防范和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小组成员在职工维稳工作中的报告、调查、协调、处理的职责, 确保职工维稳工作力量到位。同时明确规定各基层工会主席、车间主任、班组长为劳动纠纷预警调处信息员, 负责企业劳动纠纷的上报、协调工作, 形成了一张覆盖全镇企业沟通顺畅、反应迅速的劳动纠纷预警调处组织网络。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的要求, 健全完善了“月排查”、“季分析”、“五必报”、“五必访”、“三见面” (在维权预警调处工作中, 必须与投诉职工见面, 必须与企业职工维权联络员见面, 必须与投诉企业的法人代表见面) 、“五制度” (企业维权维稳预警职情报告制度、职情分析研判制度、投诉人的事项协办转办制度、完善投诉事项处理报结回访制度、区域工会主席重大投诉事项责任包案制度) 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班组长、工会主席、村联合工会主席和区域工建服务中心三级的基层维权信息员队伍, 强化职情信息预测预警。同时, 建立了维权维稳预警工作登记表、劳资纠纷协商协调记录表和维权维稳预警一案一档“两表一簿”记录体系, 实行动态管理, 全程跟踪, 确保每件劳资纠纷、每个职工诉求, 从反映到处理结束, 有调查、有分析、有结果, 真正做到第一时间掌握职情信息、第一时间主动介入、第一时间落实调处。自2011年预警机制建立以来, 全镇各基层工会排查出劳资纠纷和不稳定隐患124起, 涉及职工372名, 妥善处置停产关闭企业7家, 涉及职工512人, 落实职工工资414多万元, 劳动争议纠纷比2011年减少了26%, 连续4年来未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 连续5年未发生职工群众越级上访事件, 切实将大量的劳资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2.3 健全完善工会助力职工帮扶品牌

深入开展“职工生活后勤保障一条龙”、“金秋助学”、“爱心透析救助”、“元旦春节慰问”等专项行动, 为职工解决就医、就学、就业方面的困难。

1.3 多措并举, 创新管理, 提升工会干部能力

1.3.1 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

为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除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外, 经常对基层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相结合, 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工会工作知识等, 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

1.3.2 推行基层工会服务积分卡考核制度

创新基层工会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制定基层工会服务积分细则内容, 对基层工会工作、工会主席实行积分考核, 从组织、制度、活动、评价等方面明确考核要求。统一编印《五型工会服务积分卡》手册, 按照积分计分细则由基层工会主席填写记录活动事项和计分实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 对考核综合分前20名的基层企业工会和前20名的基层工会主席以及前5名创建示范企业工会, 分别给予优秀工会主席、先进工会组织、示范企业工会等荣誉称号。对落实不力、作用发挥不明显、会员满意率低的不予评奖。

1.3.3 建立基层工会干部上挂锻炼机制

为了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拓宽思路视野, 增强能力水平, 镇总工会在全县率先推行基层工会干部上挂锻炼新举措。每年选派50周岁 (女40周岁) 以下的企业工会主席 (副主席、委员) 和优秀工会干部到镇总工会上挂锻炼, 每月二天, 为期一年, 大大解决了镇总工会工作人员缺少的问题, 又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会工作能力。

1.3.4 开展区域常任制代表视察活动

组织一支区域内工会代表视察组, 每月开展一次视察活动, 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向工建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反映, 通过领导小组的沟通协调, 解决了许多靠单个企业工会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雅士迪办起了暑期活动班, 组织区域内企业职工子女参加活动, 不仅解决了区域内企业职工子女暑假无人照料的难题, 更增强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凝聚力, 工会代表履职能力和区域企业工会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4 健全组织, 严格把关, 抓实财务经审工作

1.4.1 健全经审组织

重视经审组织建设, 按照“三同时”的原则, 建立经审组织, 形成“工会组织建到哪里, 经审组织建到哪里, 建账建到哪里”的良好氛围。全镇企业工会建账率达到100%。配齐、配强经审委员, 挑选事业性强、在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员担任经审委员, 保障经审工作力量。

1.4.2 推行实务审计

依法对工会经费收管用进行审查审计监督。每年开展二次集中审计, 上半年 (6~7月) 的基层工会的审计, 主要查看上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和2月份地税工会经费申报情况, 根据上级工会提供的经费申报情况名单, 对未申报的单位进行催缴。下半年 (10~11月) 的审计工作, 查看本年度工会收支情况, 结合8月份基层工会经费申报情况, 查看本年度工会经费是否全额申报、划拨、收支是否合理等。镇每年单建工会参与审计面都达到90%以上。

1.4.3 严把村级联合工会经审关

镇对联合工会采取一年一次性全额收缴工会经费, 再由镇工会根据分成比例进行划拨, 去年20家联合工会 (覆盖企业189家) , 共收取工会经费207976元, 60%的部分划拨联合工会共124785.6元, 40%的部分中上缴县总工会341595.2元, 镇工会收缴41595.2元。每年11月份, 组织村、社区联合工会主席或财务经审人员, 召开全镇联合工会会费收缴会议, 布置经审、经费收缴工作要求, 形成完善的会费收缴制度。

2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若干思考

2.1 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提升工会组织的竞争力

要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体制, 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结合职工就业方式和基层单位的分布特点, 从便于接受基层党组织领导和便于发挥基层工会作用这一目的出发, 本着“划零为整、由小变大”和“地域相同、行业相近”的原则, 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体制, 做到组织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 积极拓宽工会小组工作渠道, 把组织建到职工身边。同时, 选配好基层工会领导班子, 把有事业心、责任感、办事公道、热爱工会工作、对职工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选配到工会领导班子中来, 努力培养一支“专、兼、群”相结合的工会工作者队伍。

2.2 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 是党对工会工作的根本要求, 也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要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委工作大局之中, 千方百计服务中心工作, 找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 有效发挥作用, 以有为实现有位, 以有位争取更大的作为。实践证明, 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保证。

2.3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不断提高工会的社会影响力

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是各级工会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要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 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 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 推动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企业中的贯彻实施, 激励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劳动热情,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通过送温暖活动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这既是对困难职工的救助, 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4 加强工会自身队伍建设, 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前提。实践证明, 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工会的影响很大。当前, 我们要在建立干部队伍、落实干部待遇、做好干部保护和提高干部素质方面下功夫。要建立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 保证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会必须重视和加强基层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建立工会干部学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 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职工权益的本领, 尽快成为做好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2.5 认真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有效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加强源头参与, 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如积极参与改革方案, 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的制定等。二要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善于查实情、敢于说真话, 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 听取职工的意见, 反映职工的呼声, 真正做到“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Z].2014-08-01.

[2]段韵柳, 刘再起.软实力与企业竞争力[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2) .

10.镇基层党建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篇十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在全镇个党支部中启动“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通过听取村(社区)支部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及“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完成了“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摸底调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对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现状情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辖个村 个社区个村(居)民小组,个党支部,总人口 人,其中党员 人。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镇党委通过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建共产党员示范乡镇等活动,各村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许多党员干部成为了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

二、存在的问题

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巩固村(社区)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使村(社区)支

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得到加强。但是通过这次摸底调查,也反映出了我们基层党建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建设认识不到位。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都在狠抓经济建设,这就容易让人产生误区,单纯把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作成绩优劣和考核干部的标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一切就都OK了;二是现在地方项目工作多,征地拆迁难度大,工作推进困难,领导把大量的精力用于了思维如何在项目工作的推动上寻求突破,根本无暇顾及农村思想政治建设问题;三是有些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是务虚的东西,没有量化的硬指标,又无法立竿见影,因此从自身出发就不够重视。

2、农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就我镇来看,村(社区)“三职”干部有 人,从文化结构来看,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共 人,占%,高中及中专以下人,占%,农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普遍希望村组干部文化素质尽量高一点,特别是对村副主任一职;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及以下人,占%,50岁以上 人,占%。今年从市村(社区)

书记、主任中招录一名公务员的文件下发后,我镇进行了认真梳理、核实,无一人符合招录条件;从性别比例来看,妇女干部人,占%;从村(社区)两委换届一年多以来的运行情况来看,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工作开展有序,工作成绩突出,而有的村工作明显滞后;从村(社区)后备干部的配备来看,由于大多数优秀青年外出务工,选拔年轻后备干部也成了一件难事,往往只能“从矮子中选高子”。

3、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加大。一是我镇总人口人,其中党员人,占总数的%,比例偏低;二是从党员的发展方面来说,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才外流,出现了党员难发展的局面;三是流动党员较多。全镇外出党员达到多人,且大部分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有的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有的党组织也长期与党员联系不上,甚至还有的因为外出务工,多年不交党费;四是全镇党员年龄出现老龄化,全镇党员平均年龄达到55岁,35岁以下党员人,仅占总数的%,60岁及以上的党员人,占总数的%;五是党员学历总体偏低,高中及以上党员人,占总数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占总数的%。六是社区党员管理较难,社区支部有党员共人,年轻的纷纷外出务工,年老的又因需要子女的照顾而投奔子女,组织关系又不愿转入居住地,因此在家党员仅来人,一遇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参会党员难

以达到总数的一半。

三、建议意见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的根本性保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1、加强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基层组织带头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坚持每年组织培训一次,组织他们到先进村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性意识。严格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党性教育,明确党员与一般群众的区别,树立“我是党员,我示范”、“我是党员,我先进”的观念,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3、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为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物质保障

11.镇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一

镇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调研报告

近期,我镇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行了专题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期盼,征求群众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产业发展方面

我镇依托产业发展,重点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智力资源,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泊头市领航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是富镇第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后,积极推动当地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在采访富镇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江学广时,他说:“富镇作为目前沧州市唯一一个拥有三个淘宝村的淘宝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已经有数千人,相关电子商务店铺1000余家,日均发货量两万余件,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以上。已经成为目前富镇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富镇电子商务行业存在着人员分散、规模较小、疏于管理等问题,希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能在富镇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等产业,以支持富镇电子商务发展,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其能更加蓬勃的发展。”他的话代表了广大致富带头人对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党的好政策的期盼。

二、乡村文明方面

一是严格区分合法宗教信仰和非法迷信活动的界限,坚决禁止有组织、大规模、集体性的封建迷信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二是在婚丧嫁娶方面,继续通过村级红白理事会来加强引导,通过修改完善有关村规民约来加强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进一步树立农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新风尚。三是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文体站为龙头、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要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活动、有效益、有吸引力。重点抓好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建设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我镇成立了近百支舞蹈、鼓乐、戏曲、书法等队伍,多次开展“文艺汇演进农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等主题活动。以富镇村70岁的江杏格大姨为代表的综合舞蹈队50名队员用扇子编排出的“歌颂十九大”“绿色泊头”“美丽乡村”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以北董屯村尚素英为代表自编自演三句半“颂十九大”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演员们一张张激情洋溢的笑脸,观众们一阵阵发自肺腑的欢呼,充分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三、社会治理方面

我镇持续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一是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着力加强农村综治工作的网络建设。按照打防结合、专群结合的要求,推广警民联防巡逻和“三位一体联调”经验,积极排查整治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加大对农村聚众赌博、盗窃、邪教活动等问题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加大农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针对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环节,及早做好预防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防止“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严铺村调研时,党支部书记严西明说:“现在村民法律意识增强了,不像原来一样,一点事就骂大街,甚至大打出手,遇到问题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了。希望司法部门从农村实际出发,多开展法律下乡活动,选择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规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严书记的话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稳定感的迫切需求。

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分阶段实施、按能力建新、有重点改旧、全方位整治”的要求,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把集中整治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注重日常维护,巩固整治成效。通过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来规范村民的行为,改变了农村公共卫生意识无章可循、无人监管的状况。村镇建立保洁队伍,除了做好日常保洁工作之外,还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孟屯村调研时,我们采访了村民王希贵,他说:“现在的农村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你看我们村,一条条街道干净整齐,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改造了冲水式厕所,整体环境一点不比城市差。”王大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信的笑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

12.xx镇宣传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二

宣传委员xx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镇对全镇的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作了认真分析,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宣传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我镇宣传教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及当前中心工作,以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全镇宣传教育工作呈现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局面,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为民服务,构建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我镇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增强队伍素质。我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基层干部及宣传骨干的理论知识培训,增强队伍素质,保证宣传工作的质量。组织镇、村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双语”学习,不断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增强宗旨理念,转变工作作风;结合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主题教育,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群众中带头作用,应用理论知识结合本地实际引导、带领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如:充分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每周一次的学习,宣讲国家政策,努力引导群众应用健康的思想文化知识抵制腐朽的文化,为群众搞好文化服务,赢得群众的依赖与支持,淡化宗教氛围,逐步让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以开展健康娱乐活动为载体,丰富宣传教育工作的内涵。近年来,我镇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逐步形成体系,成为促进我镇宣传农村思想文化的有效载体。如:在节假日活动和农闲中开展民族歌舞、知识竞赛、篮球等健康向上的娱乐比赛,并在节目内容上、形势上加入法律、法规、政策、维稳、民族团结的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宣传教育工作的内涵。

三是加大舆论宣传,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宣传骨干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栏、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宣传手段,在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宣传骨干不定期走村进

组开展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反对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提高全民爱国意识和维稳意识。

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1、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宣传教育工作经费难以保障。在工作的调查中,我镇在宣传教育工作上,各村进展往往参差不齐。

2、受认识偏差的影晌,村队宣传教育任务落实较难。长期以来,受传统“人治”思想的束缚,一些基层干部尤其是少数村干部缺乏宣传意识,认为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在村里,部分农民也错误地认为,宣传教育是政府搞的事,存在着“只要与己无关就无所谓”的思想,因而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

3、受宣传条件和传统宣传教育思维的影响,各村宣传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存在内容多、形式少,灌输多、引导少,讲大道理多、结合实际少等问题。

二、我镇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载体:

(一)宣传教育群众的主要内容

我镇目前宣传教育群众的主要内容是普及法律知识、农业新技术、维稳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应用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收入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因此对于农业种植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各种农业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是对于

普法的宣传教育和维稳宣传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存在着“只要不犯法、你拿我无法”的思想,因而参与的热情不高。针对当前的维稳形势,在今后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丰富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做到群众愿意听、喜欢听、效果好。

(二)宣传教育群众的方式、方法方面

宣传教育工作是建设“平安乡镇”的重要内容。要想做到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接受、有明显效果,我镇采取的方式方法是:首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切实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稳定”的错误思想,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稳定工作,把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中之中的工作任务来抓,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天职”,即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克服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维稳工作才会取得新的成效,从而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其次是强化宣传,营造群众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作为基石,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而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最后是落实责任,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坚持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制度,切实把排查化解的责任落实到人,并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奖惩等有效挂钧,实行“每月一小查、每季度一大查”,将一般性、偶发性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避免因矛盾纠纷激化演变为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宣传教育群众的载体方面

我镇现有的宣传教育群众的主要载体有《xx月报》、宣传栏、宣传资料、广播、远程教育终端等传统载体,其中务实管用的载体主要是《xx月报》、广播和宣传资料。对于今后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现有实际,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继续搞好“三下乡”活动。其次是利用群众随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日用品为载体,制作独具特色、实用性强、设计新颖的宣传教育实物(如T恤衫、水杯、门帘、毛巾等)。

三、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职能,完善保障,使宣传教育工作由“软”变“硬”。镇党委、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基层干部群众、提高其法律素质、维护其根本利益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明确其相应的可操作性的硬性职权,解决其职能软而不硬、柔而不刚的问题,解决其地位低、经费缺、设备差、运转难等实际困难,使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由“软”变“硬”。

(二)在经费支出上,就宣传教育工作应给予一定倾斜。

农村宣传工作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要积极作为,增强农村宣传工作经费,增派农村宣传工作人才,增强地方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对乡文化室、村图书室的经费投入,使之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这对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起到了较强的基础作用。

(三)增加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培训,加强基层宣传队伍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能引导群众思想与国家政策始终一致,能引导群众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能保证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同时,自身素质能力在教化群众过程中是最好的手段,同时也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四)健全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农村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在健全机制上做文章,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机制,将指标层层分解、量化,把任务落实到村、部门和每个干部,严格岗位责任制,强化动态管理,以调动基层抓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如,农村树新风、赡养老人、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治安管理等情况,都可以确定量化标准,并进行适度奖惩。

13.镇环保调研工作简报 篇十三

3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雍兴文一行来到罗江县万安镇开展环保工作调研。

在柏云社区刘刚养猪场,面对曾经存栏500头左右规模,如今空无一头的养猪场,雍兴文了解了刘刚的损失,以及今后发展的打算。当他得知刘刚养猪场紧临凯江河,他指出,凯江、绵远河、石亭江是德阳最重要的三条河流,保护好母亲河意义重大。同时,他为镇村干部高度重视、坚决执行、深入扎实开展环保宣传和治污举措给予高度肯定,为刘刚忍痛关停养殖场的行为进行了表扬。

在南塔社区房屋早已经推倒、夷为平地的刘华军养猪场,雍兴文向随行人员详细了解了禁养和限养的标准界定,听取了相关人员对万安镇各类畜禽养殖规模和现状的情况汇报。他指出,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良好指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摸清底数,“拆”“治”并重,疏堵结合,控制总量,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区,实现生态养殖。对禁养区养殖场,要全面关闭、拆除,决不姑息和拖延。同时,各级政府和环保、畜牧部门,一定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责任,加强执法监管力度,防止出现重大面源污染事件,要以常态化的长效监管、整治机制,促进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给人民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天蓝、地绿、水清美好环境。

上一篇:转为预备党员的请示下一篇:年工作总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