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教育发展之我见

2024-07-29

邹城市教育发展之我见(精选8篇)

1.邹城市教育发展之我见 篇一

城市管理之我见作文800字

城市是我家,保护靠大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城市市民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为什么这么说?那就听听我所描述的吧!看看有没道理。

街道环境

当我闲庭信步地走在东街时,一阵狂风袭卷而来。街道顿时方便袋,包装袋等生活垃圾满天飞舞。当人们想睁开眼睛时,却被卷起的风沙侵入双眼!刚刚还是绿茵茵的`青菜,立刻披上了黄风衣!

这一现象在房县各个街道,都可以看得到!如果东街市民不乱扔垃圾,不把环保局栽的树木给砍到,会造成垃圾满天飞舞,风沙侵入双眼的惨况吗?

要想改变这一惨况,首先得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领导人员应该开展一些活动,让人们意识到不保护环境的危害和保护环境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交通意识

在一个繁华的城市,交通很重要。但现在的市民交通意识浅薄,不顾车辆的行驶,交警的指挥乱闯红绿灯。

在十字街红绿灯处这种现象很常见,可以说是人们的家常便饭了!在通往军店的这条街道两旁的红绿灯处,各站这一位交警。当红灯亮时,交警用力拦着过往的人。可是一些人还是拼命的挤出交警的“安全臂”,闯过马路。

如果不是开车司机行驶的慢,恐怕一些交通事故会更加频繁。

这一切都是市民没有好的“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习惯,和交通意识浅薄而造成的!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市民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交通民警应该多宣传合做思想工作,让市民意识到城市交通很重要,遵守交通更重要!有了交通意识,并去遵守它,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家庭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经济才能更加兴旺!

2.邹城市教育发展之我见 篇二

一、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想发展城市经济, 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做好城市规划, 这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步。对城市进行规划也是对未来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个美丽的城市, 各个工业区、商业区等都有合理的规划布局, 能够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为城市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等。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不同,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当在保持城市特色的基础上, 充分发展城市的第三产业经济。总之, 城市规划对整体经济结构布局及发展趋势都有积极意义, 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 进而影响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 没有充分的调动大众对城市规划的监督

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都是地方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自己制定“决策”。这样就直接导致约束和监督机制的缺少, 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三) 忽略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在很多城市的规划中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点, 影响城市的长远发展[1]。

三、城市规划的原则

1、注重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城市实践的过程中要考虑可行性, 不能纸上谈兵不适用。

2、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将城市的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进行统一规划。

3、城市规划要经济适用: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 不同的城市要考虑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 对不必要的项目不予以规划,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4、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必须充分的满足社会和市民的需求, 为市民提供最便捷的交通, 最便利的购物环境, 最好的生活环境。

5、要有城市美感:城市规划除了要经济适用外, 还必须考虑整体布局的规范美化, 富有美感的城市布局会给市民以美的享受, 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2]。

四、基于经济发展视角对城市规划的实现途径

(一) 从思想上建立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经济的观点

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观部门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坚持发展经济是主线的观点。社会是在向前不断发展的, 经济状况、政策形势、人们需求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城市规划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适时地调整、完善、优化规划设计, 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 注重强势产业的引领作用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必须对城市内的产业有充分的认识, 规划的同时必须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是什么, 寻找能够发挥带动作用的产业, 对其进行重点投入, 同时从政策上倡导强势产业的发展, 充分的发挥强势产业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三)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优势的空间为载体依托

特色资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经济最有利的载体, 它能够以此为依托建成重点经济产业发展区。这个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 注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种效应:一是回波效应, 另一个是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希望的是逐步缩小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点。

(五) 注意城市规划的相关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引领经济的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整体布局, 调整整体投资布局, 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的提高。

2、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市规划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

3、合理配置土地和价格:城市土地的使用决定经济结构, 影响经济发展方向[3]。

(六) 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实现一个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对于有环境自然优势的地区,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及生态居住产业, 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保护, 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及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基于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实现途径, 为我国的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特别是对城市规划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基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市规划原则及方向, 为今后更好地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单春明.城市规划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9)

[2]刘纲.基于城市经济视角的有机增长规划实践—以宁波市为例[J].规划师论坛, 2009 (5)

3.城市园林绿化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 交通业、 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3.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 。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

3.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3.3 要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一项独特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目前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解决之道一是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二是要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些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三是要适应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如建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等。

3.4 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3.5 要把园林绿地明确定为防灾避灾的场所

城市里楼房林立,人烟密集,一旦出现大地震、大火灾之类的灾害,必须有就近可疏散的防灾场所,不然想躲都无处躲,这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城市建设者必须设法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城市中的公园和绿地就是防灾避灾的场所,平常时期公园和绿地供人游 ,非常时期就是绝好的避灾场所。

4.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4.1 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的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4.2 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

4.3 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

4.4 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4.5 搞好园林事业的改革开放

4.教育之我见 篇四

教育之我见

聊城二中徐文莹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光教会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名牌大学。而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人的基础教育。诚实、善良、懂得珍惜、不忘根本,这都是一个人起码应该具备的美德。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我们得回到幼儿园》讲的是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回答“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时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我感触很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将是使我们终身受益的根本和基础。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或许我们教不出名牌的学生,但只要我们的学生学好、诚实、善良、高尚。不论他以后是否成功成名,但只要他成为一个于国、于家的好人,我就觉得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5.安全教育之我见 篇五

最近中小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山西沁源惨案更是举国震惊。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以后,全国上下到处说安全,抓安全。各级各类学校更是视安全为头等大事,为了安全可以限制学生的活动时间,甚至可以取消体育课(据《扬子晚报》载,一所学校为避免学生出事,竟制定了一个“禁跑令”,禁止学生在校内快跑)。搞得校校紧张,人人自危。我对此有一些看法,感觉不吐不快。

一、绝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承认我国的学生安全事故是在频频发生,大家都知道要小心谨慎,但限制学生的活动时间,取消有关文体活动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现在,每个地方都在抓安全,安全会议几乎天天开。很多校长因为学校的安全管理,甚至寝食难安。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保住头上的乌纱帽,他们只好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限制:取消运动会,取消体育课,不准玩单双杠,不准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游览……学生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一样,没有多少自由。

但这样做对吗?我们经常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还说,要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可是我们的学生却被死死地关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文体活动,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怎么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怎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魏书生老师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出去野游、参观,以此来开

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阅历,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魏老师工作了这么多年,不是没出过什么事吗?只要我们注意防范,小心行事,事故哪就那么容易发生?!敬爱的领导们啊,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不要因为怕出事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啊!

二、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死于安全事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有六大问题,依次是:交通事故、溺水、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打架斗殴和其他情况。仅以交通事故为例,2004年我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学生死亡1767人,受伤10098人;造成小学生死亡2556人,受伤10819人。这些数字触目惊心!中小学生中之所以会频频出现安全事故,和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而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又是我们国家的大环境造成的:在家里,家长不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学校,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也不能长期坚持,而且方法简单、落后。而在国外,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比如日本有一种“敬畏生命”教育,要求学生把重达五六斤的沙袋绑在腹部一天,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出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在日本还有一项训练课叫“人工心肺复苏”,帮助模型娃娃进行心肺复苏,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过关。而在我们国家,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保健课、安全教育课。就算有,也很少进行实用的训练,以至于意外发生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连简单的包扎都不会,常常因不懂简单的常识而酿成大错。

“中国骄傲”的当选者,深圳南山区南头城小学的袁媛,在父母亲煤气中毒、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迅速地处理现场,及时准确地报警,为成功营救双亲赢得了宝贵时间。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怎么有这样的应急能力?因为在袁媛所在的南头城小学,有一项由学校设置的校本课程《法制安全教育读本》,小袁媛就是从这里了解到了许多安全知识,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挽救了她的家庭。南头城小学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有关专家指出,80%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科学有效的自我救护的方法,这样,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会降到最低。

三、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在我们的学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轻视安全教育,重视安全管理的问题。其实安全管理固然重要,但安全教育若不能落到实处,安全事故照样发生。每学期,教育主管部门都要组织安全工作检查。每位校长在安全管理上都如履薄冰,可我们中小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数字却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这就是重管理轻教育的结果!因为只有让全体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交给他们自救和救人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说,安全教育比安全管理更重要。

“事后的总结中,我们总是找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对教师管理

学生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值日值勤制度没落实,关键部位、重要环节无专人负责等等,其实在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教育界资深人士感到忧虑的是,在今天大多数中小学校课堂上,校内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从1996年起,我国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1年,我国还发行了电视教育片《与安全同行》,分为《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分别从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选取相应的表现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惜这些做法我们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四、为安全教育大声疾呼

远离恐慌,防范危机,真正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孩子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从屡屡发生的孩子意外伤害事故来看,我们在对待孩子的危急意识培养和应对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欠缺。要避免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加强管理、看紧学生就能行的。而要开设生存教育、感恩教育、危机防范教育等课程,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教育。最好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播放录像、安全健康知识讲座和竞赛、师生自编自演小品、防灾自救演习等各种有效灵活的方式,进行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中毒等各种安全自救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6.教育公平之我见 篇六

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都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这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所带动的社会全面性结构变革,其总体趋势被概括为: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封闭一源性社会向开放多元性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A。在我们为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果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理论中所提到的一种社会“失范”的可能:在原有集体意识被逐渐消解的情况下,新的集体意识并没有建构出来,并获得足够的道德效力。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失范问题,而且由于教育和社会结构潜在的相对应关系,这种失范也必然会在教育的领域显现出来。作为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高等学府的我们,以为可靠的选拔制度能够带给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和别人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并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教育的成功。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轻而易举地忽略掉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的教育不平等问题。然而,数据显示,有50.8%的人认为教育体制改革所损害的利益,远高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教育公平的问题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公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关键词:教育公平、对策、高等教育、教育机会。

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范畴,是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1】。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有法律上的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公平的情况,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因教育的不公平因素导致的教育问题屡见不鲜,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不公平也直接影响社会的不公平,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研究教育公平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

1、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

社会公平问题的探索为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借鉴。教育公平问题的前期研究认为,教育公平是与社会公平的观念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一种理想,它与社会现实之间就有着差距【2】。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而摆在我国面前的实际情况是,在社会分层的条件下,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存在着不平等因素,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几乎不存在。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社会公平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除了传统的平均公平观之外,还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差距适宜的公平观、按劳分配的公平观及与效率一致的公平观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借鉴。

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伦理。国以人立,业以人兴。邓小平提出“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纵观国内外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可谓是各国的共识,其上升到伦理角度,就是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伦理研究【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实现获得了提高,可不能直接带来公平程度的提高。在总体上教育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等差距问题凸显,这就使人们产生了对学校教育的不满足感;再者,因人们对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规则和标准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继而产生不公平感。究其根源,主要是现行教育制度的伦理性不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坚持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公民公平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教育公平,在教

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而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

2、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

社会对公平的关注可谓源远流长。《辞海》里对“公平”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从学科领域讲,公平的概念引自于法学领域,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整个物质世界没有纯粹绝对的公平。它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等多以追求公平为己任。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界定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教育公共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公平观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关联。我们在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时,不能过份强调绝对平等,把教育公平理解为人人都接受一样的的教育,也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教育现实水平来谈教育机会均等,应把它与分析社会结构及阶级阶层差别结合起来,既看到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又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及影响因素,尽量从各阶层在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待遇和前途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才能科学地理解教育公平的问题【4】。

我认为,教育公平应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存在,绝对的教育公平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而有所变化。

3、引起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3.1教育环境的公平问题——区域经济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3.1.1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差距悬殊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没有经济做支撑,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发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还为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对社会而言,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在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投资方面差距悬殊。

3.1.2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一个国家能招多少人进学校学习,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主要是看这个国家能给教育提供多少的物质条件。

3.1.3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择校”热

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引发高中择校热。在我国,能不能接受到好的高中教育,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高中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教育投入的差距大,导致区域内高中学校之间在资源配置和办学质量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高中“择校”愈演愈烈,人民群众为了能使自己的子女将来有更好的机会进入优质高等学校就读,都异常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优质高中上学,但优质高中数量又有限【5】。优质高中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招收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外,往往人为的设置一些诸如交赞助费、择校费等政策来提高择校的门槛,这无形中加重了适学人员就读高中的成本,对于城乡大多数适学人口来说,因经济原因,上好高中难。

3.1.4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流动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孔雀东南飞”、“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现象突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导致了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西部学校尤其是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建设。地区经济差异所导致的西部地区人才数量的不足反过来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力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与东部差距日益拉大。

3.2教育社会基础的公平问题——社会群落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影响适学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经济条件以及地域地位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及其潜力的正常发挥。据相关统计,在重点中学里,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人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弱势群体求学难。据调查,即使是在上个世纪末每生每年1干多元学费的条件下,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尚有25%左右的贫困学生。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显而易见,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3.3教育的政策资源公平问题——社会政策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政府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导致教育经费紧张。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筹措、合理利用和有效使用,是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实际的投入水平和现实需要来看,总体水平偏低。其中,政府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教育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

在高校,由于教育经费长期的不足,部分地区普通高校出现住宿拥挤,师资缺乏,采用100人上课的现象习以为常。不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党和国家一定会也有能力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消息,国家相关部委已做了承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的目标能够实现【6】。

3.4教育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资源配置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衡,致使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公平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政府是教育资源的配置者。政府能否把公平原则作为教育资源取向的基本原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教育公平性程度。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由于经济整体上比较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加之国家的经济发展又极需各级各类的人才,此时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实行“精英教育”,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7】。在此背景下,政府教育政策的取向,符合当时的国情,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总之,制度问题是引发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源。地区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和家庭经济发展不均所引致的教育公平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核心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本身并没有能构成实现公平的机制,例如如何采取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措施,促使教育资源向不发达地区投入、使学校资源分配均衡等等,要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修改制度,完善制度。

4、教育不平等性的体现

4.1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公平的首先前提。在我国所制定的教育制度中,高校的收费制度往往导致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其不平等主要表现如下:(1)高校收费统一标准,忽视了城乡差别。(2)均值收费标准不符合国情特点。(3)高校收费制度较大程度的超出弱势群体的承受力。(4)高校收费制度影响入学机会的公平【8】。

4.2享受资源的不均等

“从制度伦理的角度看,正义原则应该成为我国分配公共教育资源的首要原则。”我国的教育制度中重点中学政策使学生享受的受教育的资源不平等。尽管修订后的《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并无保障该条文的相关内容。重点中学政策违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里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规定。

5、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的策略及建议【9】

5.1政府方面

对于城乡以及区域之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性,政府应明确职能,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尽快的建立公平、公正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不仅要

加大在财政方面对整个教育的投入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弱势区域及农村的扶助力度,以减少城乡、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政府应有效的约束东部发达地区,发达城市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上限;而对于中西部和农村制定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最低限度。只有政府承担起了对教育的责任,时刻坚持三大原则,才能确保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这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2学校方面

首先应当取消所谓的“重点中学”制度,取消区分等级学校的简单做法,把力量转移到建立和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上来,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应加强投入,努力增强薄弱学校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实现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均衡发展。在硬件方面,应对教舍进行改建,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每个学生在安全、幽静的环境中成才。另外,学校应当购买必要的教师教用设备,保证教师授课的基本需求。在软件方面,学校应当适时的培训在职教师,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建立起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校长和教师之间,应适时的进行相互交流,分享优秀教学资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全日制公办学校应积极主动的吸收流动儿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儿童就学困难等教育不公平现象。

5.3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全体现在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上。对于学生,教师应当排除差异,公平对待。由于学生存在家庭背景、经济及个体差异,难免会出现小部分弱势学生。对待这种学生,应当积极给予关注和关怀,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使基础教育在各学习主体之间得以均衡发展。此外,要使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得考虑生源均衡的问题。由于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给予殷切希望,想方设法让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学习,这就使得某些学校出现“人满为患”,而其他一些学校则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剧了基础教育的巨大差距,还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比如:就近入学、划区域入学等,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增进教育的公平性。总结:

我认为,消除考试可能带来的不平等,首先是思考考试内容的向度,提高考试的认知性、技能性,降低其学术含量,使考试结果能够产生较高的区分度,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全合理的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规模,使每个人都能在教育分流中找到恰当的位置。政府也应该逐步综合贯通各类学校之间的通道,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途径。另外,在职业教育和就业的接轨问题方面,政府应该采取更多有利于接受职业培训教育学生的政策,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就业市场上帮助他们最快地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将他们获得社会成功的机会概率提高到和高等教育相似甚至是相同的高度,给接受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学生相同的社会期望值。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老师、家长和整个社会确立科学的学业观念,淡化职业学校学生低素质的自我感觉和学校、社会对他们的负面期望,使他们生活、学习在积极的氛围中。

在我看来,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以最有效的方式把学生引导到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但是最终前途的平等则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公平,而现在这还具有一定的理想性。本文的主要结论有:

当前我国教育公平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点中学政策影响教育资源分配公平;二是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缺陷;三是高校收费制度导致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四是民族教育政策广而不实用;五是民办院校政策“虚位”;六是就业制度保障不力。因此要推进我国教育公平工作,必须取缔重点中学设置、改善高考制度、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健全民办教育政策、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树山.中国教育年鉴1998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邹强.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6(4):113.

[3] 杨东平.教育公平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EB /OL].2002-10-09

[4]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J].教育发展研究, 2000,(8).[5]杜育红著.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1)

[6]教育部, 财政部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 N].中国教育报, 2008-12-1.[7]韩飞舟.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6(1)

[8]陈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审视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2):29.

7.城市出租车改革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出租车,困境,改革

一、城市出租车的产生与作用

从平民高不可及的“高档出租”到网约车涌现,从的哥收入高过工人十倍到如今饭碗难保,城市出租车的产生发展走过了近四十年,它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到的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城市出租车产生

出租车是指充分满足乘客或者用户需要而被雇用的盈利性车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出租车仅存在于北京、上海、广州及哈尔滨等大城市,且大多是为外宾服务,普通市民无法享受出租车服务。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区域间交流,市内公交和长途班车等定时、定线、定量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再加上私家车普及度低,大众购买能力不足,“乘车难”成为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方便快捷、灵活机动、高档舒适的出租车恰好弥补了前者的诸多不足,价格又远在私家车之下,出租车由此产生。

(二)城市出租车的作用

出租车将人们出行范围延伸到门到户,将定线交通无法到达的乡镇、街道、社区纳入整个交通系统之中,实现了中短距人员、物资、信息的有效流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它适应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需求,提供了舒适、便捷、私密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从历史发展可知,城市出租车最初是为弥补改革开放后公共交通供给不足而产生的;城市道路属于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分配不能完全交由市场,所以城市出租车一直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由国家进行限价、补贴,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质,起到了准公共产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共交通逐步完善,私家车保有量剧增,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有更多余地,出租车消费偏好差异逐渐变大;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了市场对出租车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政府简政放权,形成了私人公司提供出租车产品的局面。城市出租车的公共性正在由大变小。

二、城市出租车的发展与困境

城市出租车顺应城市化进程,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高普及度的交通产业。但由于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的滞后性,行业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逐渐暴露,出租车发展陷入了困境。

(一)城市出租车的发展

最初,为填补城市出租车产品供需差,国家财政专项拨款,由政府直接提供出租车服务。九十年代初,随着“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各行各业均可参与经营出租汽车”政策的出台,民间资本允许进入出租车市场,这一职能开始转移到一些大型公司手上,政府只起到补助、监管作用,出租车数量急剧增加。自此,出租汽车逐渐普及到全国各中小城市,且连续出现几次发展高潮。

进入21世纪,随着道路、交通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以及主打便宜、快捷、高档的网约载客方式兴起,极大地减少了对出租车的消费依赖。我国出租车行业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入艰难维持期———现在大城市出租车的客流量分摊率维持在5%~10%之间,全国出租车平均增加量每年仅为3%。近年我国各地出租车打人、罢工事件频出,除上述竞争压力外,高份子钱、经营权限纷争、价格调整等也是重要原因。这种用极端方式表达诉求的普遍性提醒我们,这并不是偶然的单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问题,而是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滞后于出租车行业市场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困境。

(二)城市出租车的困境

1.高份子钱,低透明度

上世纪80年代起,出租车成为暴利行业,供不应求是常态,但出租车均为国有经营,司机只领固定工资。为了提高收入,司机们要求实行承包经营,即“交足国家的,留下公司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出租车辆产权开始转移到企业手中,司机向出租车公司上交承包金后的剩余收入归个人。这种按劳分配模式在当时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时至今日,过高的份子钱为出租车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的同时,也成为了司机们的主要运营成本和沉重负担,其弊端日益凸显。虽然多地政府出台相关控涨规定,但企业仍连年明增暗涨份子钱,杭州近10年来出租车份子钱就上涨了70%左右。此外,份子钱透明度低,其中用于国家税收、各种保险、企业成本、折旧等方面的内容被一包了之,用途也未做出明示,这种做法过于简单粗放,巨额承包金易被腾转为隐性利益。

2.经营权长期垄断,牌照费水涨船高

出租车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既不需要高新技术投入,也不需要巨额资金运作,最高效、惠民的经营模式是个体经营。但事实上,常住户籍年限、文化程度、从业年限等难以企及的隐性高门槛将个体经营拒之门外——我国85%以上的城市的出租车经营权都由出租车公司垄断。被迫挂靠经营的出租车司机和不用交纳份子钱的网约车车主相比,付出了同等价值的劳动,得到的却只有极少的劳务性收入,出资部分的经营性收益全部被公司无偿占有。

此外,出租车牌照未设置有效期———出租车这一社会公共资源被少数经营者永久占有,运营牌照所有者只要把车租出去,就能坐享其成。再加上政府控制着每个城市运营牌照的总量发放,出租车牌照一牌难求。在湖南湘潭,出租车车牌被最高炒到40多万元,一线城市更是水涨船高。此类现象加大了一线驾驶员生存压力,加剧了出租车管理乱象,又让一些出租车公司产生惰性,缺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动力。

3.价格调整刚性强,优化服务动力弱

出租车营运价格由政府统一管制,是出于维护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合法利益以及市场管控的考虑。但这种价格管理机制过于刚性,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出租汽车调价流程太多、用时过长,跟不上市场的动态变化。以北京为例,物价在近两年涨了10%以上,与出租车成本息息相关的汽油价格涨得更多,虽然出租车有燃油补贴,但远赶不上物价的总体上涨。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下降,直接导致出车的减少甚至改行,或从众多的客人中专挑“肥活”,拒载、拼车现象屡见不鲜。一边是抱怨“收入低”,一边是反应“打车难”,乘客与司机矛盾激化,也为黑车提供了机会,使得出租车行业鱼龙混杂。

此外,政府定价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则,缺乏价格激励,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缺少提高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动力。

4.网约车便利问题多,让人深爱让人忧

网约车涌现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打通了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帮助乘客快速打到车的同时,又降低了出租车的空驶率。其次,个体经营的网约车无需交纳份子钱,收入远高于传统出租车,“一车一人一注册即可上路”。再次,网约车“便宜方便又有面子”,除了网约车公司常有价格补贴活动之外,其乘车环境和便捷度也比普通出租车更胜一筹。

但长期以来,网约车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其中占主体的私家车主要以公益性的合乘、拼车等形式立足,或将私家车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车主签约劳务公司,网络平台和乘客共同达成形式上的“四方协议”。这种运营模式下,网约车责任主体难以落实、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缺乏保障。不仅车主爽约、交通违章、黑车混入等现象存在,近期网约车司机劫杀女乘客等恶性案件的发生,更将网约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再次暴露了野蛮生长的网约车行业存在的一些致命问题。

二、城市出租车的改革思路

城市出租车改革应立足于现实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个打通阻塞点,实现改革目标的整体实现。

(一)协商确定份子钱,调整提升透明度

份子钱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因此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进行取缔。各省市应将份子钱由过去的政府调控改为出租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车驾驶员平等协商。改革具体措施可多样化,如:通过返还一定比例承包金,或补贴、奖励的方式直接降低份子钱;将出租汽车企业向驾驶员收取的管理服务费、租赁承包费向社会放开,协商确定月缴定额额度等。这些措施给予了出租车司机更多的话语权,直接或间接地减轻了出租车司机的负担,提升了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份子钱实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外部监督,减少了中饱私囊现象。但改革要从试点到普及、从初步缓解到根本解决恐怕还需全面的配套调整以及改革的时间和决心。

(二)经营权改革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因城而异

出租车经营权改革是理顺出租车行业关系的前提,其改革的难点在于触动利益大。以义乌为例,以往经营权使用费每车每年为1万元,取消后政府直接减少财政收入千万元以上。但触动利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利益,将经营权转为“无偿、有期限、有考核”,正是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关键。这意味着需要收回并重新投放,投诉率高的企业可能被劝退;服务质量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则可能拿到更多牌照。这无异于在出租车行业建立起淘汰机制,从无限期垄断变成优胜劣汰,有利于城市管理部门对运力和占用道路情况进行调控。过去经营者手上的部分利益,转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利益平衡。

至于经营权数量是否完全放开,要因城而异。大城市人口多、道路资源有限,必须对出租车经营数量进行控制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而对于拥堵问题不严重的中小城市,可以适当地放开管控。

(三)价格改革存变数,“定”转“指导”是必然

在出租车价格改革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政府定价、政府指导或市场调节的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是一个必然趋势。

传统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信息沟通阻塞,价格的上下浮动容易引起二者争端,对此,政府可以适度开放价格管控,指导制定上限价格,再通过价格浮动机制实现定价。考虑到网约车司机中多兼职、工作时间弹性大等特点,动态计价机制能发挥网约车运力供给的弹性优势,借助市场力量维持不同时段的供需平衡。乘客在打车高峰期、恶劣天气时愿意提高支付价格,不但能如愿打到车,也能避免传统出租车的拒载、减班现象。当然,为避免供过于求时的恶性价格竞争,政府应确保网约车基础价不得低于出租车起步价。

(四)顺应趋势,规范发展,“疏堵结合,建管并举”

网约车的出现与发展城市交通的目标并无根本性冲突,甚至具有正面效应,我们应承认其创新性和合理性,探索规范发展路径。

政府可采用“疏堵结合,建管并举”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广泛征求意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更新、制定行业法律规章制度和规范条例,确保对网约车的管理有法可依。如,网约车的车辆性质变成营运车辆后,相对应的报废年限缩短至八年,这让很多私家车车主选择退出,阻碍了新兴网约车市场的自由发展。根据现实情况,可借鉴多伦多的“私家车运输公司”制度,用更严格的准入条件,如驾驶记录筛选、实名制注册、职业培训、禁止巡游等,替代八年报废年限。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约车的日常检查管理,注重对司机个人职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建立个人和公司信用记录制度,对于违规爽约、抢单等行为进行及时记录与处罚,并累积到公司名下,促使公司主动加强内部监管。个人或公司不良记录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取消其网约车营运资格,及时筛除劣质服务,引导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罗华.放眼国外城市出租车管理模式[J].人民之友,2016,(04):59.

[2]钱玉娟.出租车改革路向何方[J].中国经济信息,2016,(11):24-25.

[3]李松.出租车改革破冰[J].瞭望,2015,(50):39.

[4]荣朝和,王学成.厘清网约车性质,推动出租车监管改革[J].综合运输,2016,(01):4-10.

8.控制城市市政工程造价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市政工程 控制造价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已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各地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作为城市构成骨架的市政设施工程,一般都是非赢利性的,它建成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只能是产生社会效益。市政设施工程的本身特点决定了它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投入和地方的资金筹措,而这些资金的投入与城市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相比是有限的,因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市政建设者必须努力和追求的方向。一项市政工程从基本建设程序看须经过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和环节。那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各阶段的投资控制,笔者拟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建设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前期阶段是指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完成止的工程建设阶段。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方案是否经济可行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的造价从表象上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施工招标投标阶段,而施工阶段的人、财、物的投入占造价比重最大。事实上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80%,市政项目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也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因此,加强项目决策的尝试,建立项目优化评选,采用科学的估算,细致做好投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从而有效遏止“三超”现象。但就目前市政工程计价依据而言,省造价管理部门在做好新的市政预算定额颁布实施的基础上,搜集已建的市政工程结算资料,做好市政工程概算定额的编制出台工作。

二、把握设计阶段造价的重点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和思想最活跃的阶段,是人类聪明才智与物质技术手段完美结合的阶段,也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的阶段。对于拟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周期、工程造价以及在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也是能动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最佳切人点。

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开支费用(含经营费用、日常维护修理费用、使用期内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费用)以及该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等。一般情况下,设计费用只相当于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在75%以上。初步设计阶段又是整个设计阶段中对投资影响最大的重点阶段。

当一个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确定以后,大到工程规模、建设布局、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小到建筑用料、构件配件和设备的种类、型号及数量也就基本上被决定了,同时,也就勾勒出了投资方案的基本轮廓。换句话说,一项建筑产品是否经济合理,在设计阶段就已基本定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造价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

坚决地把造价控制的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上来,能动地实施一系列造价控制手段,引导和干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把技术工作与造价控制紧密结合起来,弄清设计决定造价、造价约束设计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起用合理经济的优秀设计产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住造价控制的主动权。

三、加强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如下仅以施工方案的选择、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施工工艺的监督、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合格人员的配备几个方面来说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施工方案的选择。

施工组织设计应体现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选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如在基础施工阶段,土方机械的合理选用和配合、基坑围护方案、井点设置等都对工程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2、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防止返工造成浪费和损失。

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保证体系,各工序要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质检员,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质量管理有章可循,落实到人。

3、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签收—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到人。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4、合格施工人员的配备。

一般说来,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人工费主要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用工量以及人工单价而确定。由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外来民工,在施工现场中以班组承包的方式较多。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筛选,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总之,城市市政工程造价控制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通过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投资管理的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果。投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现行的定额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丽莉.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07, (05) .

[2] 李露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 2008, (09) .

上一篇:产品责任险核保下一篇:《燕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