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贵在读

2024-06-21

语感训练贵在读(精选8篇)

1.语感训练贵在读 篇一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2.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精讲 篇二

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我国语文界前辈、小语教师和教研人员对于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进行了有益的实验,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正如朱作仁教授指出的,“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不少语文教学上的弊病,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同时,“教育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生理学和心理学成果的依托”,“小语教学改革不借助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心理学知识,是很难再深入下去的”。因此,就如何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语感训练途径和方法,则是广大小语教师和教研人员所面临的一个热点课题。

夏?尊先生认为,语感的心理构成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心理学认为,感知的对象是既有多种属性又有整体性的事物,感知的这种整体性表现为具有整体性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既可以同时地被反映也可以相继地被反映;既可以作用于同一种感觉器官,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感觉器官。这样就为科学的语感训练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二是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写出空间的形象与彩色。”“纸上的字迹”,可以“表现空间、时间中极复杂繁富的‘美’”。宗白华先生这话正道出了语感训练的另一依据——语言的内在规律性。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六、直觉思维。

语感属于心理学所定义的直觉性感知或曰直觉思维。它是指不经过分析程序的、直接得出的某种判断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经过长期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形成一定水平的语感能力时,他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表现为迅速、敏锐地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阅读时不仅能快速地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实信息(知、情、意),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的最高境界。语感是人们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荆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语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牵涉到知识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智育与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李伯棠语)因而,提高人的语感水平,关键还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其中尤要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为前提条件。如作家王蒙之所以走向文学创作道路,并终于成为大作家和语言大师,正是发端于他童年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钟爱。他说:“小时候,喜欢文学是因为觉得语言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美好。后来我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语言能帮助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3.语感训练贵在读 篇三

毫无疑义,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然而,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究竟是传授语言知识,还是语感训练,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 题还不时地困扰着我们。对此,我想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国正先生在《一己之见》一文中有过这 方面的论述。他说: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婴儿学语为例,说 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 这一点。为此,洪镇涛先生提出,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 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 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 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摘自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 系》)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 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 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 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注:摘自刘国正《一己之见》)因此,掌握一定 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一点,《语 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语言知识定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更要明确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能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 ,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的。“因此,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 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注:摘自王尚文《语言教学 的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 知识训练语感。

(二)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 说话、作文。这方面的训练,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教材、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举办辩论会、写“语 感随笔”和“杂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 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和指导。通过语感训练,学生便可习得 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我们说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在语感分析中传授语言 知识。

语言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语言知识更没有价值。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可亲 、更有用,而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注:摘自章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我们就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 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例析中获得语言知识,要使学生不仅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这里用了 什么修辞格,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要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这里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 证方法的妙处。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传授语言知识,变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语言。

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曾引导学生比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和“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两 句话的语意轻重,在比较中,我讲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过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使学生体会到肯定 的语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语意,从而悟出作者为何选用两种句式的意图和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获得 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有关语言知识,而且领悟到茅盾先生热情赞扬白杨树,赞扬北方军民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 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如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 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如能像下面这样设计问题: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 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么能“落”进去?③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等 ,通过点拨,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是如何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这不是将“ 死”的语言知识教“活”了吗?

(三)

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最后成果,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则是借助语言知识,切身 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 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真正发挥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语言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借助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语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 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 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借助标点符号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 、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段话连同三个破折号,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苦痛。教学时,我们可借助破折号的有关知识,引导学 生在朗读中品味,感觉韩麦尔先生断断续续的语态和欲言无声的神情,领悟这位爱国知识分子难以言传的亡国 之痛。

4.语感训练贵在读 篇四

语感训练模式下的二语习得机制探讨

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笔者采用语感训练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首先建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然后通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作 者:郭苏 Guo Su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外语系,广东,惠州,516007 刊 名: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8(1)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二语习得   语感训练模式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在读证明(格式)中英 篇五

在读证明

颜飞,男,出生于1991年4月1日,学号:20096834。2009年9月进入我校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习,四年制本科。现为我校2009年级学生。

特此证明

重庆大学化工学院

2011年12 月1 日

———————————————————————————————————————

CERTIFICATIO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 Miss, male/female, born on xx, Student ID:XXXXX, has been studying in the XXX, Chongqing University for the Bachelor’s degree with a specialty of XXX since XXX.The length of schooling is 4 years.Now he/she is a XXX.His/Her current GPA is XX.Academic Affairs Office

Chongqing University

6.·在读书中学写作 篇六

先说学思路。文章的好坏,首先决定于是否有思想,而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思路上的。思路实际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视角,是一种如何切入问题的方法。好文章之所以好,最起码是因为有思想,也就是说有较好的思路,较好的视角,能较好的切入问题。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如能从优美的文章中发现作者的思想和考虑问题的方法,对我们在思考问题和构思文章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试举例说明。

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哲学家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读书时看到这两段文字,我们会觉得内容十分精警,思想十分深刻。这些是从什么地方来呢?来自作者的思路。这种思路不是我们常见的对问题进行单向的思考,而是把问题向两极扩张。说人生有两大悲剧,先说是指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第二点不是顺着第一点而来,却是从问题相反的另一面说,是你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说幸福和痛苦,从两极出发,用“有限”收束,把一个问题向两个方向扩张,使文章有了十分深刻的内涵。可见,写文章时,如果能把一个问题朝不同的两个方向或者两极扩张,便能产生比较深刻的思想。用这样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能从中获得一种新的视角,获得一种有效的思想方法。像臧克家的《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来思考问题的。这也许不难发现,如果在读书时,能认真体会作者的思路,会给我们的写作许多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示。

再说学技巧。事实上,纯粹的技巧是没有的,技巧往往附丽于思想。这里说在读书中学习技巧,实际是在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技巧毕竟对思想的表达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人们常说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但无技巧实际正是一种技巧。这我们只要认真读一些能使我们感动的文章,便从其中不难发现对写作十分有效的技巧。例如下面一段文字:文章的题材经过选择、剪裁、梳理,就看你怎样下锅了。放多少油,什么时候入锅,如何掌勺,火侯该怎样调适,下多少料,都是做菜该讲究的,这里面的学问,真是说浅是浅,说多深有多深。起油后倒菜入锅是文章的切入口,切入后要不断掌勺翻动,同时调谐火候,加放调料,所谓:“辞,达而已矣。”火候不到,掌勺失度,辞不达意,固然不行,然而形容过头,在文采上刻意下功夫,犹如做菜入盐放糖放酱放味精放得太多,用心虽苦,只会走向反面,把那些不好容易得来的前功,给弃尽了。(洪丕谟《写文章像烧小菜》)这段文字是在用烧小菜来说明如何写文章,把经过选择、剪裁、梳理好题材写成文章比作做菜时的放油、入锅、掌勺、火候的调适、下料等。把这个话说得简单些,作者的意思是:有了题材,就像厨师有了原料,在放油、入锅、掌勺、火候的调适、下料等方面必须处处注意,才能炒出好菜,才能写出好文章。从表达技巧方面看,作者很好的把写文章和烧小菜融而为一,使文章有一种特别的意味,这当然是一种比喻,但在比喻的同时,它的更深一层的好处是,能把烧菜的各个环节和写文章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如此用比喻,一方面使文章有了形象性,一方面使文章有了趣味性、艺术性。如果在读这段文字时能明白并运用这种表达技巧,想来对写作不能说没有作用。

最后说学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要靠语言来表达,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思想,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对表达思想、对一篇文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学习本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学习,一是从书本上学习。其实这两个问题归结起来是一个问题,好的文章,令我们感动的文章,它们的语言往往又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比生活中粗糙的语言更精细。好的文章往往是语言的典范。可以偏激一些说:真正会读书的人往往是在读语言,因为真正深刻的思想并不太多,而所谓的深刻,就是人们常说的“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的三说之妙——也就是语言。而好的文章所以能让人感到,能让人回味无穷,实际是因为语言。例如我们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许多妙句,令人感到甘之如饴,就是因为语言起了作用。又如:“职业,原指有官职的人所掌管的业务,引申为一切正当合法谋生糊口的行当。一百二十行,乃至三百六十行,都可视为职业。纡青拖此,服冕乘轩,固然是乐不可量的职业,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辈,也各有其职业。都是啖饭,惟其饭之精粗美恶不同耳。”这是梁实秋先生《职业》一文的开头部分。其文变文章不知要增色多少。我们只要认真体会,便会觉得这段话从内容上并没有多少新奇之处,而由于语言很美,所以使文章便有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力量。

7.在读证明样本--本科 篇七

学生王凯,、1995年8月14日出生,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该生于2014年9月至今在我校学习,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为学制四年的学士学位课程,现在就读大学四年级,该生将于2018年7月毕业,取得学士学位。

特此证明!

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教务处

2016年6月13日

8.在读证明 篇八

兹证明研究生 段雪婷,性别 女,1990年2月2 日生,学号:13S010128,于2013年9月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系)企业学科(专业)进入研究生(□博士/□硕博连读/□本博连读/□

硕士)阶段学习,目前所在年级一年级。本人因事宜办理在读证明。

院(系)证明人(公章):

年月日

注:1.因办理出国手续出据在读证明需导师签字确认。

2.持本申请到行政楼316室办理。

3.如需要英文版在读证明,请持办理完毕的中文版在读证明到行

政楼322室办理。

在读证明

兹证明研究生 段雪婷,性别 女,1990年2月 2日生,学号: 13S010128,于2013年9月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系)企业管理学科(专业)进入研究生(□博士/□硕博连读/□本博连读/□硕士)阶段学习,目前所在年级一年级。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

年月日

上一篇:中秋节字类灯谜下一篇:脑白金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