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共16篇)(共16篇)
1.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一
实验小学08-09下期个人科研工作计划
2月19日星期四晴
根据学校教科室今天下午工作会议的统一安排,作为学校教科室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明确了本期工作的方向,特将本期个人科研计划拟定如下:
一、总体目标
1、进一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重点学习生本教育的相关知识,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
2、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的研究“怎样在孩子的辅导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并做好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准备素材。
二、具体措施
1、加强自身的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学为乐,并注重学习的笔记,注重学习的运用。
2、多向同事学习,学习一些直接的教学经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
3、争取多到外面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增强自身科研实力。
4、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生本理念,以“学生为本”,重点研究在学生的作业辅导中如何渗透“学生为本”。
5、平时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多记录。
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2.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二
转变观念, 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 要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 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 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领导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 带头进行教育科研, 在抓好科研骨干培养的同时, 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 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 建立有效的保证措施
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 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利刃。可以从四个方面给予保证:一是由教导处牵头, 精选本校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组成校教科室, 负责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二是健全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 如, 《教科室工作职责》《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三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 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考核, 给予奖惩;四是在研究经费上给以优先, 保证研究工作的各项费用开支。
结合实际, 以本校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作为研究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 教育科研应以学科研究为基础,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因此, 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本校师资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 确定了“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 并积极争取上级 (教研室) 的指导, 从选题、申报立项、制定方案开始就步入发展的正轨。
加强学习, 培养本校研究教师
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意识普遍不高, 因此, 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显得非常迫切。教科室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 开展了两方面的学习培训:一为教育科研操作层面的知识培训, 如, 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知识等, 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 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 做好理论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培训要坚持贯彻研究活动的始终, 为科研保驾护航。
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紧密结合
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在研究的核心阶段即研究实践阶段, 必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常规教研为载体, 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 通过日常的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 使课题研究得到良性发展。
1. 定期开展现状分析。教育科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 开展研究, 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 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 及时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为全面、准确掌握当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研究工作做到对症下药, 学校教科室指导课题组每学年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 通过学校领导与主研人员的随机听课、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同时, 建立研究个案 (个别教师、班级、学生) , 进行跟踪调查。然后汇总,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课题组再写出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开展研究, 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2. 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优秀研究课教案展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进行课题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除了按常规要求超前备课、写好教案、每周一签字上课外, 我们还特别规定教案要突出研究主题“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体现, 即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了学生活动的内容、时间、方法等, 每学期开展全体研究人员参与的教案展评活动, 评出优秀教案供大家学习、借鉴。
3. 组织示范课、观摩课活动。示范课、观摩课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 我们学校规定每期均要提供几节示范课或观摩课供大家学习。 (1) 委派教师外出参加县、市、省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并要求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 回校交流传达 (一是上示范课, 二是汇报心得体会) 。 (2) 组织指导本校骨干教师在校内上课题研究示范课。抓两点:一是示范课的把关, 由教导处牵头, 课题主研人员负责质量, 确保示范性;二是示范课后的研讨、学习, 做到结合研究专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讨论, 并找出特点, 找到差距, 落实改进措施。
4. 周期性的开展全员课题研究公开课活动。这是有效促进群众性研究的必要手段。可以在过去每位教师每期上一节校级常规公开课的基础上, 赋予它新的活力, 即将公开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让公开课注重体现本人在课题研究中的经验, 并把这一要求落实到说课、上课以及课后教研组的评课等环节中。
5. 引入激励机制, 开展课题研究赛课活动。我校每两年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近年, 我们将赛课同课题研究相结合, 在赛课的同时举办“科研周”活动, 听课后教师们结合课题和自身实际认真研讨, 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可以说教育科研的氛围是越来越浓。通过赛课, 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探索热情, 一些青年教师在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 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培训周期。
6. 举办课题研究实验班。为搞好“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 我们确定中心校三年级为实验班级, 抽调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主要学科的教学, 还专门为该年级定做了新型的课桌凳, 每桌可坐3~6人, 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关研究人员要及时做好实验的记录, 进行分析、比较, 总结经验和教训。实验班的举办将有力地推进课题研究的开展。
7. 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是教导处的总结, 每次大型的研究实践活动完后, 教导处都应会同主研人员根据事前的活动目的, 针对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总结, 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总结, 教师们在每天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 随时可能出现“闪光点”, 我们鼓励大家运用理论知识, 大胆探索, 及时提炼总结, 每期围绕研究课题撰写经验论文一篇以上,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 并且进行论文评选, 将优秀的论文汇编成册。
强化成果意识, 注意课题资料的搜集、管理与应用
在课题确立以后, 搜集资料就成为研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研的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必须尽可能地做到全面、及时、有用。研究中积累起来的大量原始资料涉及研究的方方面面, 应该确定专人保管, 必须按时间顺序分类登记造册管理。这些资料都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 要长期妥善地保管, 使之在交流、检查、评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三
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营造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营造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作用,通过教育科研工作,帮助教师尽快地接受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使每位教师都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都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和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出一个广大中小学教师人人都主动学习、个个都乐于研究的浓郁研究氛围,所有教师都处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研究的状态下理性工作的良好环境中。
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手段,实现两个有效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教育科研为手段,实现两个有效提高,就是通过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实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双提高。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通过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吸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的发展,又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了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
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科研机制做保障,促成三个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科研机制做保障,促成三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学校要在制度与管理上明确规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遵从科研动机是学校需要、科研过程要创新提高、科研评价要注重实效这三大原则,使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逐渐形成主动自觉的研究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校逐渐变成自觉从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良好管理习惯。三个习惯形成后,就彻底克服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课题立项时的“功利”思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盲从”心理和课题成果评价时的“浮华”之风等问题,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了兴师、兴校、兴教的驱动力。
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压要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促进四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促进四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校本教研中,要把教师提升自我素质作为研究的主要动机,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任务,把实践反思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这种研究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形成持久的研究动力和可持续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使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确实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仅从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愿望广大同仁赐教。
4.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四
王东晓2012/8/2
4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将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增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完善科研网络,规范课题过程管理,追求实效。
二、具体工作
1、明确目标,解决问题
通过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课题的系列研究,确立以下主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1)在学校范围内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策;
(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主人翁的意识,督促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
(3)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对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的影响;
(4)怎样对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行有效性评价。
2、扎实有效,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管理
我将加强课堂教学常规工作,做到课前认真备好课,上课后及时反思并做好教学行为记载,为课题研究准备具体的材料。同时与学校课题相融合,开展研讨课的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课题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方案。
三、工作要点:
1、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
2、认真钻研数学大纲、教材,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设计合理的教案。
3、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1次),搞好教学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扬公平竞争,取长补短,友好合作的精神,共同提高。
4、根据我校指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加强对上课这一环节的指导和督促,认真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好数学。
5、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及时评价、反馈信息,并做好记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6、创造和珍惜一切向外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更新观念,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7、从实效出发,严密组织教学研究活动,要求教研活动课题化,形式多样化
8、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全面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9、以校本研究为主,继续要求教师把每堂课都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不断地提高教研的能力。
10、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重点研究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和积极主动参与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潜心研究,争取我校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有更新、更大的飞跃。
5.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篇五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
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XX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数学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苏州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苏州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个人总结 《教师教科研工作个人总结》(http://)。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
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6.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六
个人总结-劳动人事
个人总结-劳动人事
新世纪 事工作研讨会外,基本上完成了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包括职称评审工作、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等。有些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如: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推荐工作、首批特聘教授的聘任工作、迎接省级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年终考核等。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制定了《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今年又起草了《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为了贯彻落实校领导提出的“外引内扶”的人才政策,制定了《关于稳定本校高层次人才的暂行办法》。此外,接受扬州电视台《关注》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我校人才引进的情况;应江苏教育电视台和×××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邀请,走进电视直播室,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宣传了我校人才引进政策,回答了就业大学生关心的有关问题;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联播》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了我校在×××首次硕士博士人才招聘会上的招聘情况。
三、满腔热情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今年我校隆重举办了百年校庆活动,自己能积极参与。人事处与研究生处合作举办了《扬州大学——×××中青年学术论坛》。校庆那天,负责接待了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和来宾。为我校成功举办校庆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对我校的明天充满信心。今年人事处接受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我处全体同志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接受考核。
四、存在问题。从个人来说,学习研究不够,经过三年的摸索,对人事工作的职责、任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自己却往往陷在事务堆里,深入学习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深入实际不够。今后自己要从事务堆里走出来,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在机制上多思考,在管理上下功夫。从整体来说,工作的严谨、细致不够,有些工作抓得不紧。今后要加强管理,严格 要求。
新的一年里,要继续认真学习十六大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
个人教科研工作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08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 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 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 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最大区别。
我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XX年本人撰写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在《山东教育科研》上发表,《我们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认识与做法》在济南市组织的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小学中年级语文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在“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XX年撰写的《实践人本思想注重名师培养》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XX年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以爱育人为师之本》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XX年撰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促进教学创新创新》在济南市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寻找生活中的美》在济南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XX年撰写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轻松愉快学数学》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XX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指导初探》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XX年撰写的《班主任要善养“三气”》在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本人承担的章丘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 让每位教师都成功
7.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七
一、连云港市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教科研热”的特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小学有组织的教育科研工作 (以下简称教科研) 起始于1987年。经历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研究历程, 教科研工作不断普及, 并且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 教师撰写论文数、主持课题数不断增加。目前, 全市共有国家级课题4项, 省级课题98项, 市级课题1000项, 国家级课题填补了空白, 省市级课题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8%、80%。全市论文发表数量达到10000篇,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300余篇, 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0%、82%。 (2) 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 连云港市有10项成果获奖, 在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 连云港市有24项成果获奖, 获奖数量名列江苏省前列。近五年来, 在江苏省知名度最高的中小学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评比中, 连云港市的参赛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名。此种现象被江苏省教科院的专家称之为“连云港现象”。
教科研, 全称为教育科学研究。教科研成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过个人努力、团队互助、进修培训、专家指导所获得的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它包括获奖论文、发表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著作等等。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 形成了“教科研热”, 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特点一是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 二是教科研工作的实绩与教师的晋升和表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是由于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经济学原理。
二、教科研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与从事教学工作一样, 都可以创造价值。因此,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理论中, 有着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他们主要的观点有: (1) 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 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 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 (2) 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 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3) 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4) 劳动创造价值, 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思想归结为一点, 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力量。而劳动力创造财富的多少是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例的[1]。
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 而且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具有劳动的某种特殊性。这种劳动特殊性特别地表现为发现教育规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 这种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理应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奖励。
如今, 各级各类学校的职称评审, 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 教育系统的人才招聘都注重了教科研成果所占的比重, 就是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的思想。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 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 乃至形成“教科研热”, 是正常的, 是符合教育经济学的规律的。
三、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 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投资
从人力资本理论看, 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老师亦应该获取相应的收入, 而且教科研成果越好, 应该获取的收入就越多。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 它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的概念,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解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 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 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二, 人口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 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的作用。第三,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 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第四, 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因此, 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要追加教育投资的总量。第五, 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2]。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转变教育观念, 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学会教科研的方法, 学会将教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另一方面,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教育投资的过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需要很大一笔开销:如图书资料费、会务费、差旅费、通讯费、专家咨询费、网络查询费、招待费、教科研的时间花费等等。但是, 这些费用是属于投资性质的。按照人力资本理论, 它将转化为教师的多种技能, 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并将获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较高的回报。实际情况是, 凡是教科研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在职称评审及评优、评先方面都获得很大的便利, 他们比不做教科研或者少做教科研的人而言, 晋升或评优的机会更多, 时间更早, 因而获得的薪水就会更多。这是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的。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率, 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所以, 要大量地进行教育投资, 扩张教育, 这种观点对教育科研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资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 往往热心于重奖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积极分子, 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运用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投资, 要达到相同的效益,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较低, 因此, 全社会的人都会热衷于投资教育。现在, 许多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 就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体现。
四、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是教师能力的信号, 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
从筛选理论看, 教科研成果多的老师将有更多获取更高报酬的机会。筛选理论由迈克尔·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筛选假设———就业的市场信号》一文为形成标志。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 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 受教育程度高, 工资水平就高, 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第二, 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 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 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 对雇主来说, 是根据教育程度挑选工人。教育在这里只起一个筛选装置或教育信号作用, 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筛选作用的结果[3]。
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获得高一级的职称、荣誉, 便为他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创造了条件。在这里, 教科研成果成了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信号。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比如, 每年教育系统各种各样的评审工作需要评委, 各种招标课题主持人的遴选, 更高级别的荣誉的获得, 工作职务的晋升等等都有“门槛”, 教科研成果是这些老师跨入这些“门槛”的重要信号, 成为被筛选的依据, 从而, 也就为自己获得较高的收入提供了便捷。“筛选”理论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而且, 这种筛选的“信号”的效应越来越大, 成了教师追求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动力, 也是“教科研热”的成因之一。
然而, 在筛选论者看来, 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 (教科研成果证书) 反映个人的先天能力和受教育程度, 对社会具有信息价值就可以了, 不必耗费过度的资源, 因而, 主张一种消极的教育政策。显然,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教科研政策, 就会呈现教科研奖励的“度”的特征, 即, 奖励的金额不是越多越好, 应与成果的水准相一致。否则, 过度的奖励不能形成可供筛选的信息, 还可能将教科研工作引入误区。
筛选理论认为, 只有本身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人才会热衷于投资教育, 因为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 接受更多的教育必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对高劳动生产率的个体来讲, 在合理工资的结构下, 个人投资更高级别教育的收益大于成本, 因此, 就会作出进一步投资教育的理性选择。但对于低劳动生产率的个体而言, 由于他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因此, 在对接受过同一教育级别的劳动者所付工资相同的条件下, 其进一步投资教育的成本可能大于收益, 从而其理性地选择不进一步对教育进行追加投资。按照这个观点, 对于教科研工作而言, 愈是教科研成绩好的人, 愈希望奖励高;而对于教科研能力弱的人来说, 则不希望教科研的奖励过高, 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五、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对于教育与收入关系观点的差异
1. 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共同点
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看, 二者都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即, 教育对个人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既有社会效益, 也是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投资活动。从这种意义上看, 各级政府纷纷设立教科研成果奖项, 各种职称评审、评先都有教科研成果的要求, 教师积极地参加教科研活动, 有着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效应。因此, 出现的“教科研热”对于培养人才、对于知识发生、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自身的收入, 都是有益处的。
2. 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不同点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均不否认教育和收入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均承认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 但在对这种关系的解释方面不尽相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 个人收入的差别, 主要在于人们在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教育投资提高了个人的生产能力, 从而使他们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如A所示进行描述。
A: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 (人力资本模型) 。
对教科研而言, 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产生教科研成果———较高收入。
筛选理论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解释如B所示:
B: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 (筛选假设模型) 。
对教科研而言, 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较高级别的证书———较高的收入。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中间阶段。在人力资本模型中, 中间阶段是较高的生产能力, 较高的收入是对较高生产能力的报偿。筛选模型中, 中间阶段仅仅是证书或者文凭。对于教科研而言, 前者意味着教科研工作好, 就一定能力强, 收入也一定高;后者却未必。一位老师教科研成果多, 必须要得到权威机关的认可, 并且能够得到相应的证书 (例如职称证书、荣誉证书) , 这样, 就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提供了信号, 为校长 (雇主) 提供了筛选的依据, 否则, 较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针对不同的群体和情境,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都有解释的空间, 又都有解释的限度。也可以借此解释这样的现象, 即为什么获得教科研成绩差不多的老师, 其获得的收入却相差较大。
六、基于“教科研热”的政策寻求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表明, 中小学“教科研热”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 既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也有提高收入的因素。但是, 在教科研的过程中, 也暴露了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鉴于此,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教科研热”的出现, 表明了教师学习、研究的热情, 也包含了对教育高收入的追求, 这些都应当给予保护。但是, 对于广大的中小学而言, 应将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做, 不能将教科研工作过分地夸大, 防止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和影响。现实中, 确有一些老师只顾抓教科研, 忽略了教学工作, 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 必须调控教科研的奖励政策和绩效考核政策, 比如控制奖金的数量, 使得教育教学实绩与教科研实绩所占的比重相适宜。
2. 避免“虚假”信息干扰
毋庸讳言, 在“教科研热”中, 也出现了许多虚假的教科研成果, 加之各种职称评审中的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缘故, 使得各种评审的结果 (信号) 失真。这就导致一些职称和荣誉的虚假。如果仅按照筛选理论进行收入分配的话, 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 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3. 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
不能将教科研与晋级、评先划等号。大量的事实证明, 凡是将教科研工作与物质利益密切挂钩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的。而应该引导教师将教科研与改进教学结合起来。树立热爱教育、热爱科学、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学术道德规范, 建立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 不要急功近利, 片面追求数量。
参考文献
8.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八
一、 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常见问题
笔者先后对X市15所中小学校47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和部分教师进行座谈讨论及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参与科研意识不强
教师教科研意识的强弱与对教科研价值的认识及自身教育科研素质紧密相关。在“您的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哪?”一题中,5.43%的教师回答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6.72%的教师回答是“只在具体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才体现”;47.39%的教师回答是“偶尔体现一下”;21.29%的教师回答是“上级检查时才有”;还有19.17%的教师回答是“从没有体现过”。在“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搞教育科研对教学有用吗?”一题中,有六成以上的教师片面理解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科研与自己无关;两成以上的教师则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仅有10%左右的教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参与教科研,才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虽然这10%左右的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师参与教科研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行动上仍有忽视教育科研的现象。正像某教师所说:“教研无非就是搞些课堂教学改革或搞一些教学管理‘花样’,实际教学效果如何与‘科研’没有关系,仅在晋升职称时开具从事教科研的证明时才给予关注。”
2.教师参与教科研目的不正确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进行教育科研,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走向更高层次。“您认为参加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显示:63.78%教师选择“为晋级、评优创造条件”;12.71%教师选择“是学校的一项工作,不得不参加”;仅有9.21%的教师选择“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6.71%教师选择“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可推知,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为数不少的教师尽管热情地“搞科研”,但兴趣却根本不在研究上,而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是发表几篇文章,获取名利。甚至发现:有些学校领导简单地把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给教师产生了误导,使教师陷入了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误区。也发现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制定了一些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把教科研工作写进每期教学计划,但实际上每周的教学研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有些学校学期末学科教研组弄虚作假编记录、写成果应付差事。甚至个别学校害怕批评,出现向上级假汇报现象。
3.教师对教科研知识掌握不够
“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知识谈能力是空谈。教师参与教科研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掌握一些基础教科研知识,教科研能力就无从谈起,那主动参与教科研更是不可能。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科研时,对教科研工作的理论知识知道甚少,规范地、科学地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几乎没有。其中问到:“在您看来,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难度多高?原因是什么?”71.82%教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难度大”,“不懂什么是科研”;21.46%教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难度一般”,“了解一些科研知识”;仅有5.79%的教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难度不大”,“掌握了教科研基础知识”。从比例上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即使想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请将下列课题研究步骤按顺序将序号填写在 。a.申报课题b.选定课题c.开题论证d.总结和推广e.实施课题研究”,“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哪些项内容?”“您知道哪些中小学教科研方法?”等问题中,仅有6.74%的教师全部知道;27.38%的教师对教育科研知识一无所知。正如某教师所说:“我对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知之甚少。……”“甚至连课题申请书、鉴定书、成果表现形式、实施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课题论证等概念都不清楚。”
4.教师参与教科研执着精神缺失
教科研是一项极其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具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和为科学执着的追求精神。但现实中,许多中小学教师不在教科研上下苦功,对教科研敷衍了事,或遇挫折就知难而退。在“您认为制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73.34%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搞”;11.46%的教师认为“想搞研究但是缺少科研方法及专家指导”;甚至还有8.91%的教师认为“不搞科研照样能评先晋级,还是安于现状好”;仅有4.61%的教师认为“缺资金少资料、理论水平不够”。在调研时,有位教师说:“我们老师搞不搞教育科研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教学工作搞不好事就大了”。虽然迫于学校发展和形势的需要,有时口头上也说做好教科研,但却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始终没能把教育科研搞上去。“教学工作量大,教科研知识匮乏。我也曾经撰写过几篇论文,投出去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时间久之,索性放弃不干了。”
二、 解决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问题的建议
根据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方面着手提出建议。
1.教师自身方面
从教师角度来讲,要增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自觉性。要将教育科研看成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具体来说:
(1)增强自己参与教科研的问题意识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源于问题。“选择的问题应具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发展价值。”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告终。”教师参与教科研并不是“复杂”、“深邃”、“顽固”的代名词,教师如何有效地主动参与并开展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过程中享受收获的喜悦呢?需要一个关键词——“问题意识”,作为长期的“药引”来刺激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要激活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敏于事、善于思。
教科研问题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它“是教师在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的意向和能力”[3]。为此,教师可以所任教的学科为切入点,针对某个教学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理性认识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和提炼,逐渐培养出参与教科研的意识。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教科研工作,将教科研工作融入教学实践生活中,使教科研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2)掌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知识
“掌握知识是应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掌握基础知识,谈知识的应用将成为一句空话。”[4]因此,较好地掌握教科研工作的基础知识,对中小学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与教科研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逻辑分析。“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究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5]其次,了解其常用教科研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要灵活掌握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一般会形成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比如,用教育调查法研究便会有教育调查报告;同样,用教育观察法便有教育观察报告等。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应了解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特点和使用要求,认真钻研、努力把握各方法的精髓。只有真正掌握了教科研常用的方法,才能驾驭它,使其服务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还有熟悉项目申报和课题实施的基本步骤和要求等等基本知识。
2.学校方面
只要坚持教育科研活动,教师的能力就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并不断提高。问题是现实中单靠教师的自发行为是难以持久且无法奏效的。因此,笔者以为,学校还应进一步努力。
(1)提升校长科研领导力
“校长的科研领导力是指校长能够在合理科研观的指导下,以扎实的科研功底,带领全体教师树立恰当的科研观,制订学校科研规划,持续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的能力。”[6]学校校长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研究者,应深入到教育科研领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育教学问题,带动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让全体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我超越的幸福与快乐。因此,中小学校长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问题意识与能力,还应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说,校长必须具备科研领导力,因为它是中小学教科研发展的灵魂。
校长仅仅在思想上重视教科研还不够,还应该身体力行地投入科研,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上课、搞调查研究、专题探讨和经验总结,通过言传身教带领教师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召唤广大教师真心实意地投身到科研中去。在这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坚持观察、思考、研究教育问题,这也是他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原因之一吧!
(2)积极开展以教学改革促进教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增长点,因此,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战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7]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研究教学改革,总结教学经验。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教学研讨、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进校指导教研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举办各种教研活动,特别是结合学校教师教学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确立科研课题,使科研为学校的教改和教学服务。此外,还可以定期汇编教师教学研究成果,汇集教师发表、获奖、交流的文章以供校内教师开展交流活动。
(3)建立良好的学校教研制度
要把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以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建议学校: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科研工作条例,指导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第二,建立常规的教育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经费投入上,必须健全“教科研领先”的工作思路,这是教科研工作的最基本保障。
可见,教科研既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目前中小学校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摆在教师们面前的教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在今后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教科研中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 沈立,赵晶红.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参与教科研[J].现代特殊教育,2008(10).
[2] 冯卫东.向李吉老师学习[J].人民教育,2008(Z2).
[3] 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4] 李振晗.如何才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J].教育科研论坛,2007(9).
[5] 雷云,吴定. “教育研究对象”的哲学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
[6] 崔艳丽.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灵魂:校长科研领导力[J]. 基础教育参考,2013(1).
[7] 苗锋.依托科研,追求学校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9.个人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九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座神秘的花园,而它的源头活水就是教育科研。教科研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需要兴趣、热情,更需要时间和执着的毅力。有人曾这样说: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虽然我尚未取得“集大成”的骄人成绩,但我对教科研确是情有独钟,并在教科研工作中找到了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一、以教科研为抓手,走校本教研的个人发展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更是教师个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第一抓手,走校本教研的个人发展之路,全力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行为带领部分老师成长成才。为此,我在学校《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校本研究中,抓住机遇,把问题当作课题,以课堂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分别研究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英语的兴趣》、《新课标下英语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研究》、《做好细节,做好初中毕业生调节》.在教学工作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学习和研究,常倘徉流连于网络各大教育论坛,比如《成长论坛》和《教书育人论坛》等,也因此结识了一批网络上的科研高手,他们的一些思路和科研文章常常启发着我,而且论坛上的一些征文也吸引着一大批有科研爱好的老师们,当然这也包括我。一年来,我在《教育时报》、《现代教育导报》、《郑州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其中在《郑州教育科研》上发表的《用“劳动教育”替代“惩罚”不可取》和《开启自信之门》便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反思以及教育故事的提升和思索。反思是快乐的,科研是幸福的,成长和发展就获得了成功和力量。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自己和同伴成为研究的合作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学校必须走科研之路,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能否带动其他老师一起自觉而非被动地走上校本教学研究这条路,是领导给予我的期望。为此,我先从本组老师中找到爱好教科研但又“苦于”没有时间搞科研的老师,和他一起做课题,即《新课标下数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研究》,通过合作研究,我们一起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在教研这个大花园中,合作是快乐地,因为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他也主动的能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原来被束之高阁地教科研书籍重新回到书桌上来了,科研也逐渐被许多老师所认可,因为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发现,捉到“虫子”之后,必然要思考去如何解决问题,而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人的合作,从而给我们的教研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提供了契机。这也是同伴互助与合作的开始,也是职业幸福地开始和源泉。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源头活水”长流不息
身边的现象就是课题,所以我们要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问题和教育现象。因为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教育科研也就生生不息而长绵不绝衰,也就拥有了“源头活水”。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为此,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
10.小学科研处的个人述职报告 篇十
一、分层引导,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引导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新上岗教师,着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尽快在教育教学上入门。中间层教师,着重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发出来的科研课题进行扎实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骨干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其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发挥教科研示范作用。依据教研活动安排,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全天开放教师阅览室,并坚持每周三进行业务活动、政治学习,每学期阅读教育书籍,在摘录的同时撰写读书笔记。同时,我们还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开设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和舞台。
二、加强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各级培训和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解剖相结合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校园。
本学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了一线老师正确、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提高教材解读能力,教师们围绕本次研修活动内容,谈学习收获、教学经验或提出了建议、困惑等;另外,每星期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每次均确定明确的研究专题和课例,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同时,我们继续开展了根据师徒结对方案,经常召开新教师座谈会,定期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还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能手”、“课堂教学之星”及学科“带头人”展示课、中老年教师考核课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和竞争态势,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由于组织有序,监督有力,教师们都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又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营造了我校浓郁的教研气氛。
三:强化点面结合研究
我校教科研工作一向来有个好传统,那就是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教科研工作的“点”。
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之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如今我校形成了多层次开展教育科研的局面,既有骨干教师研究的课题,又有普通教师群体和个体研究的课题,既有省、市级课题,也有县、校级课题。
四、加强发动,积极开展笔耕活动。
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完成从经验到理论的上升,使教师由向时间要质量转变为向科研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教科室活动的宗旨。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张亚华的论文《浅谈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获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二等奖;胡显丽的论文李术、张劲慧等老师所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得了长春市论文评比的一、二等奖;史力平被评为省级语文科研骨干教师,王娜被评委省级校本科研骨干教师,史力平参加了市级心理教师培训,为学校心理课题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韩涛、都立军等4人被评委市级骨干教师。五、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1、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要充分利用学校主课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2、扎实做好课题管理工作,对已立项的课题根据课题方案认真实施,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省教育科学院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发展》《已于本学期申请立项,微型课题研究按方案计划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总之,我们要求45岁以下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实验,从根本上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六、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奖励。
11.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科研;管理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正方兴未艾,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现在已逐渐被许多的教育者所认可。但有许多人对这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只要我们教好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至于通过什么方法,效率如何重视不够。因此,我认为加强小学科研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抓方向,明确小学教育科研目标
小学管理者应确立依靠教育科研办学校的思想,高度重视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小学教育科研实行双重目标管理。所谓双重目标,即指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既要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为目标,也要以在教育科研过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才能为目标。通过教育科研来普及和发展教育科学知识;通过教育科研来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推动实际教育工作前进;通过教育科研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培养人才。
根据小学教育科研的双重目标,可以确立以下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工作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从实际可能出发,围绕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开展有计划的教育科研。小学教育科研尤应以研究教育实际问题为主,结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教材改革的实验,以此确立如下三点思路: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各校教育科研活动应符合教师现有基础和已有条件,研究目标应是教师力所能及的,并从本校教职工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展多层次的研究。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和实践。各校应选择那些教师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从教师的教育实践找课题,找方法,先从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从小到大,逐步提高,使小学教育科研能见到实效,以不断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三是坚持科研与工作结合。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这样,既不加重教师的负担,又有利于解决教师工作的困难,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此外,制定小学教育科研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搞一刀切,也不能单纯行政命令。
二、抓课题,使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联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关键在于选择什么课题,这将决定研究的价值与实际运用效应。为此,学校在指导教师确立课题时,引领教师要围绕教学坚持做到:
第一要让课堂充满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心中有爱,爱是可以穿透任何障碍、融化任何坚冰的力量;第二要让教学充满探索。要求教师要不把问题当问题,要把问题当财富。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积累和提炼,善于总结和提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学历,不在于教龄,不在于水平,而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研究的意识,有没有改革的魄力,有没有自主创新的精神,如果都具备了,那么你离名师、特级教师就不远了。第三要让教育充满思想。为了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一是提倡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二是大思考,积极践行思想有多远,实践就能走多远;三是大实践,实践出真知。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我们随时随地开展实践与研究,而科学实践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教书育人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让教师在学习、研究、思考、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梳理教育心得,让其形成序列的智慧,确立课题及课题研究目标,由此提升教育思想,解释教学现象,提示教育规律,预见教育未来。
三、营造科研的良好氛围
要从整体上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创设有利的教科研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一是要把教科研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把教科研当成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捷径,做到精力、措施、资金倾斜。学校领导既要亲自主持或参与教科研活动并力争成为教科研工作的带头人,又要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力争人人成为“研究者”。二是要切合实际,科学定位,讲求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做到定位于实践应用,课题从教学中提炼且贴近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能直接应用于教学,教科研工作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并以此带动其他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科研过程中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帮助和促进教师增强科研能力
科研部门除了加强理念引领、专业支持和实践指导外,更要改进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下,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一是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建设,二是指导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三是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估与管理,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五是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六是校本课程研究。在此基础上,定准新目标、瞄准新方向、实现新突破,重点要使科研内容做相应转变:一是由抓教学研究转变为抓教育研究,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要拓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上;二是由抓教材研究转变为抓课程研究,在弄清教材与课程关系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实践新课程的意义、方法、途径和载体;三是由抓教学视导转变为抓教学管理,进一步扩展工作视域;四是由抓考试研究转变为抓质量提升研究,科研的着力点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可以把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等作为研究重点。
总之,教育科研工作势在必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导向,让科研之风吹满校园,让科研给学校的工作带来美好的前景,管理搞好了,成果就一定会出现。
参考文献
[1] 包宝振.关于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及其国内外对比的探讨[J].教研探索,2010(8).
[2] 宋艳霞.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 张绍杰,黄文.当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09(11).
12.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十二
2002年3月, 我国前总理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首次使用“弱势群体”一词, 表明弱势群体已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从此, 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 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缩影的课程中, 是否也相应地反映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是否也真实地反映出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因此,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代表弱势群体的人物形象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对上述问题加以验证和反思。
二、统计对象及范围界定
1. 教材范围及人物选取
本研究分析的小学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 , 小学1—6年级共12册。
本文的统计分析内容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代表弱势群体的人物形象。所选课文为教材中所有课文和选读课文 (其中包括六年级下册的综合复习) 。人物形象的范围为12册书的课文中所描绘的主要人物, 不包括古诗词、神话和传说等课文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同时, 一带而过的配角、小角色和群体 (如孩子们、槐乡的孩子) 也不列入统计范围。
2.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 (Vulnerable groups) , 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 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 这个群体是社会援助的对象, 是社会福利的接收对象。”[1]我国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分类虽无定论, 但广大学者普遍认可将弱势群体划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两部分。其中, 生理性弱势群体是由生理因素 (如年龄、残疾) 造成的, 基本包括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 在本文中也包括重症病人;而社会性弱势群体则主要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资本实力弱、生活贫困和社会地位低下等方面。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共涉及317个人物形象, 其中弱势群体的人物数量为168人, 约占其中的50%。由此可见, 这套教材对弱势群体比较关注, 塑造的弱势群体人物形象数量较大、涉及范围广泛, 人物形象相对丰富。因此, 以此教材为依据来分析弱势群体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注:同一人物如果具有双重身份则进行分别统计入表, 因此本表统计总人数与弱势群体总数不同, 分类百分比和总百分比均按照将重复身份相加后的总人数统计。
1. 弱势群体类型比较分析:生理性弱势群体占极大比例
(1) 在此版本的教科书中, 生理性弱势群体人物的数量占弱势群体总数量的92.7%,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数量只占弱势群体总数量的7.3% (见表1) 。然而, 这种极不协调的比例关系所反映出的现象与社会现实并不相符。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出现了深刻的分化, 随着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我国弱势群体的队伍也在逐渐增大。大多数学者认为, 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从整体上看属于社会性弱势群体。[2]教科书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 虽不要求其能够及时呈现出全部社会问题, 但还是要避免误导学生价值判断的内容出现。教材对学生隐藏了现实社会中占大部分的低收入、低身份的弱势群体, 不仅会削弱学生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还可能减弱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
(2) 从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分类百分比来看, 儿童所占比例最大 (84.2%) , 其次为老人、残疾人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科书对儿童的尊重和重视, 以及政府和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同时, 大量运用儿童形象向小学生传达“弱势群体”的概念, 既可引起学生的共鸣, 又能激发起他们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
2. 弱势群体城乡分布:城市比农村弱势群体数量更多
由表2可见, 在此版教科书弱势群体的城乡分布中, 不明确的人物形象所占比例最大 (47.6%) , 其次则为城镇 (33.9%) 和农村 (18.5%) 。很明显, 城镇中弱势群体的数量远大于农村弱势群体的数量, 比例约为2:1。然而, 根据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可以确认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 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万”。[3]根据国务院2010年9月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可知, “截至2009年底, 有2 347.7万城镇居民和4 759.3万农村居民享受了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597万人, 贫困发生率为3.6%”。[4]可见, 在现实社会中, 相比于城市, 弱势群体主要存在于农村。由此可见, 教科书中所突出的弱势群体的城乡分布与我国目前现存的弱势群体分布情况有较大出入。特别是教科书在大量儿童人物形象的选取中, 农村的儿童形象较少, 只有阮衡、闰土、嘎子等少量人物。与此同时, 该版教材也较少涉及农村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 基本上没有涉及农村留守儿童。教科书如此少地呈现真实的农村人物形象, 严重削弱了学生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3. 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来源:国家、社会与个体自我不协调
为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一个社会安全网络, 其中主要包括三个系统, 即政府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个体自我支持系统, 三者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根据表3的数据, 我们发现, 在本版教材中, 涉及对弱势群体保护和支持的人物共有59人。首先, 社会支持的人数最多, 共有34人, 占57.6%。其中有形支持为14人, 无形支持为20人 (例如, 三年级上册《掌声》中的残疾女孩英子) 。其次, 个体自我支持的人数位居第二, 共有25人, 占42.4%。再次, 政府支持基本没有涉及。
不难看出, 教科书中突出了社会支持和自我支持, 而对在社会安全网中起主导地位的政府支持基本上没有提及, 这相对来说弱化了学生意识中国家救助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当前存在的弱势群体来说, 他们最需要的社会支持是摆脱生活困难、解决家庭贫困等问题, 而我国各级各类组织也在积极开展“送暖”“助学”等扶贫济困工作, 在社会支持中, 资金、物资的捐助是主要方面, 而教科书中对社会有形支持的提及次数远不如社会无形支持和个体自我支持, 这与现实稍有不符。但教材中突出了社会的无形支持, 这正是社会在精神和文化层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的表现, 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注:同一人物如果具有多重支持来源则进行分别统计入表
个体自我支持占总体的42.4%。教材较多地选取了通过自我支持解决问题的弱势群体形象。例如, 四年级上册中靠自己的努力和独立精神游历欧洲的14岁小姑娘乌塔;又如, 六年级下册中靠自己的沉着和冷静博得观众喝彩的顶碗少年等。这些人物形象均强调了个人努力和自我争取。在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中,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视弱势群体, 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树立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弱势群体”究竟弱不弱?
张计兰在对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进行统计分析后, 得出了弱势群体“强”而不弱的结论[5]。而笔者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科书进行统计后也发现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此方面颇为相似。
根据统计结果, 在本套教科书所呈现的代表弱势群体人物中, 通过自己的坚强、智慧、理性和大爱精神最终取得辉煌成就和显赫地位的共计20人, 占弱势群体总人数的11.9%。例如, 《不懂就要问》中的孙中山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等;通过牺牲个人利益或依靠自己力量去帮助他人的弱势群体共有50人, 占弱势群体总人数的29.8%。例如, 《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以及《再见了, 亲人》中的大娘、小金花和大嫂等。相比之下, 经受痛苦、生活贫困和权利被剥夺的人物只有8人, 占弱势群体总人数的4.8%。例如饱受饥寒的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梅花魂》中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等。
由此可见, 教材中这些人物虽为弱势群体, 但却充满智慧, 品德高尚, 意志坚强, 不屈不挠, 最终通过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或社会价值。从这个方面来看, 教科书中的弱势群体并不弱势。这样一来, 学生虽能感受到一个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但却有回避问题之嫌。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大爱精神, 也不利于学生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状态和需要, 并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
四、结语
本研究仅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材, 加之本人能力有限, 在归类、统计过程中含有较多主观因素和不严谨之处, 因此样本的统计意义可能有所下降, 某些结论的普适性也有待证实。但基于上述的统计分析, 有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伴随着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 弱势群体作为在市场经济中被剥离出的群体, 应该如何客观认识并正确对待, 在语文教科书中又该如何真实地体现?课程与教材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并帮助弱势群体?这些都值得我们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21.
[2]张晓玲.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71.
[3]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www.women.org.cn/alln ews/02/1985.htm l, 2008-03-05.
[4]《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EB/OL].http://www.scio.gov.cn/ztk/dtzt/36/3/201009/t758636_1.htm, 2010-09-10.
13.科研工作个人总结 篇十三
在这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中,在校领导和梁教授的带领下,以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为牵动,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科研课题,有序进行教科研工作
结合学校科研课题和主攻方向,制定了科研课题《课堂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从而培养学生乐学、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仍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倡导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探索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师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学习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探究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在必行。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为了使教科研更加正规,我不仅与本校教师互相沟通,还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交流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经验总结,取长补短。我致力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而不仅仅把精力放在“播种”与“收获”上。课题在期初都必须有学期研究计划,在期中有课题研究活动,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这样,几个研究课题都能在每学期有量的积累,从而为最后质的飞跃即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吸取别人先进的科研经验,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提高科研能力。教师学历是教师文化素养、业务能力的一个标志。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本人积极参加进修,除此以外,我还继续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并通过学校教育网站,拓展教育空间,拓展信息渠道,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三、构建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 1 张晓光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出“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四、学习与交流
1、多聆听——开阔教育视野
当前的社会更强调开放、合作与交流,教育也不例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多角度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方面邀请有关专家、名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观摩、多讨教。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阅读——提高理论水平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多阅读各类有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书籍与刊物,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学习最优的教育策略,掌握最有效的科研方法,使自己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帮助学生的发展。
3、多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我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互相交流,群策群力,让个人最大限度地成长,并且增长专业知识,走教师专业化之路。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规律的反思教与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种反思的结果用来指导和调整进一步的实践。
五、成果与收效
本学期我坚持做到每节新课都做反思记录。听课节数达到32节,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性跨越。
2篇二:个人科研工作总结范文 个人科研工作总结范文
我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研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课堂实践。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讲每一节课。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等活动。活动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理念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学期共听课30节,评课30节,学校教学比武成绩显著,课堂教学位于前列,每学期做会诊课中心发言人2次,上公开课2节,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二、勤于教研,提升素质。
1、按时参加数学方面的学习,并经常向优秀教师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文章、书籍,做好学习笔记,本学期我阅读了《新课程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现代教学理论》等书籍,撰写了近一万字的学习笔记,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矗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理念培训学习,今年8月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矗拓宽了视野,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三、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努力出成果。
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点滴成果。1、2010年长春市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教学研讨课二等奖。
2、获得了长春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3、教学教研之余,我还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国家级学生读写大赛一等奖。
4、2010年论文《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一等奖。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脚踏实地,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篇三:科研工作总结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1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的关系非常紧密,是整个学院工作的重点。我院一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院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搞好全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11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 学院在组织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多次召开了院领导班子和各教研室组成的申报工作会议,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项目的老师进行指导,提高申报的项目的质量。2011,学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15项。立项15项。
二、科研成果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院全体教师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核心和权威核心期刊13篇,占总量的42%(2010年为31.5%)。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9篇(2010年为6篇)。2011结项各类项目31项。获得省、市级奖励12项。
三、科研团队建设初具规模 学院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团队建设。2011年,学院有1名教师考上博士,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整合各方面资源,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的相关事宜正在有序推进,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
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11年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郑州大学李梦如教授等专家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有1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
五、科研管理上新台阶
14.个人科研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实验课题工作
1.课题管理方面
本年度我还是把课题管理这项工作作为我工作中的重点,继续在每一个课题建立档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及时的接收每一位实验老师上传来的课题材料,把收到的材料给予打包分类到每一个部分当中,以便于结题时能够清晰的分辨挑选每一篇文章,给形成综合材料集作准备。在接收每一篇文章时,还能及时的发现问题,然后再及时的去与实验老师联系沟通解决该怎样去写好每一份材料。
2.课题实验过程的指导
为提高实验的质量,我们加强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深入实验学校,听实验教师的课,(共下乡7次,共听课11节)与实验校领导、教师进行座谈讨论,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帮助实验教师解决问题,制订相应的改正措施。
(1)小学数学的实验课题,在这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做得比较细比较实。本学期我与李淑玲、金惠顺两位教研员多次到实验学校深入一线,直接了解实验情况。听课、材料、座谈,在与实验教师直接对话交流中,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和情况,并能与实验教师直接对话,共同探讨实验的最佳渠道,使这一课题的实验能直接来自一线,来自课堂,有利于教学研究,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四小的单亲无亲实验课题的实验研究已进入尾声,开学初我、唐主任还有金活兰老师一同去了一次四小,查看了四小的实验教师们准备的课题材料情况,了解了四小实验老师是做了很多大量的课题工作的,但他们却没有及时的进行分类归档,唐主任又详细的讲解和给予了指导,让四小的实验老师们不再对课题材料的准备工作存在迷糊的状态了,也消除了胆怯和消极的思想了。并在此之后,四小课题《单亲、无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探析和对策研究》的结题报告雏形也已初步出笼,基本成形,现正在修改、补充完善之中,教研员的结题报告也已在多次的斟酌、修改中完成。四小课题的结题申请书和综合材料也都正在完成之中,然而一场大火却无情的烧毁了实验教师们辛辛苦苦的一切劳动成果,好多的过程性材料和成果性材料都毁于其中,部分材料虽然没了,但实验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却没有消失,他们依旧埋头默默的去做着实验课题的相关工作,并决心要把课题研究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
3.课题的结题工作
经过的漫长的等待,我们科室自去年就报上去的四个省级规划课题进行申请结题,今年11月份终于有了结果,共有3个课题发下了结题证书,分别是小学语文课题《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小学英语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美术课题《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紧接着这几个课题的负责人也都11月19日、11月26日和12月3日陆续的在市一小、二实验召开了实验课题结题会议。每一个结题会议都开展的较顺利,较圆满,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之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又看到了每一位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下的成长进步,还看到了每一位教研员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每个教研员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几年来本学科以“课题引领”这条线为基点所做的一切,在教学的做法上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市提出的“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并号召广大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英才学校的实验课题《学困生问题的研究与转化》的结题工作也基本结束,实验课题的综合材料也都结集成册,电子文档也分类打包整理有序,结题申请书也已发到省里请专家鉴定结题,正在等结果,结果一下来就进行结题会议,这学期完不成,要放在明年进行。
美术学科州级实验课题《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美术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的结题工作正在结题申报也已接近尾声,各实验教师的材料已经收集整理,正在排版校对之中。
二、网站、博客及博客群组的建设
1.网站的建设
利用珲春教育信息网中科研频道,拓展学校宣传渠道。为了更好地展示实验学校教师们进行课题研究的详细过程,实验教师的不断成长的足迹(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还有每个课题的进展情况都一一呈现给全市的老师们面前,给广大教师们以促进、交流、学习的平台,全面宣传我市的办学理念。
本学期我继续细心的精营着我们科研网站,在八个小栏目里不断播放着我市实验教师们的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在不断的努力着,探索着课堂教学这门艺术,大家都在为自己的课题努力的去尝试、去琢磨、去研究、去摸索、去实验着。我也会把实验教师的成长过程不断的展现给大家,以便于教师们沟通交流互换思想,便于合作学习和研究。本学期,我还增添了一个新的小栏目:“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实验研究,紧密围绕着我市提出的教学改革口号,把教师们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始课堂展现出来,把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形成文字在笔尖上尽情的流淌、跳跃、奔腾。
本学期目前为止上传文章共261篇,点击率达到189087人次。
2.博客与博客群组的建设
本学期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建立了科研博客群组。我把科研群组与科研网站的建设融为一体,在完善科研网站的同时,也经营着科研群组的建设,所以,这两项工作同时进行相得益彰。
在博客的营建过程中,我们先做好自己的网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博客群组的建设,带动其他教师参与其中,以形成学习研究反思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习方面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无特殊情况从不耽误;认真学习学校发放的各种学习材料,如同读的一本书,如发放的政治学习资料等,在认真记笔记的同时,多写自己的学习感受,更好地提高理解和认识;根据业务要求,自觉学习有关的理论书籍和材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能力。
四、其他方面
1.本学期开展了一次教师征文活动,是省级的征文活动,有25人获一等奖,74人获二等奖,79人获三等奖。
2.本年度我们科研室还积极配合我校在迎接督导检查这项工作中,我们共整理了材料60份,归类8盒,重点都是20xx年的相关科研课题材料。
3.在迎接督导检查工作中,帮助教务处完成了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教研指导研修工作制度,此制度包含了进修学校的八大规章制度的重新制定。
五、明年的工作
1.把已结题的课题,完成结题会议。
2.正在结题的课题,完成结题申请工作。
3.继续坚持实践中的研究实验,定期到实验校了解一线实验情况和需要,更好服务于实验教师与教研员的实验工作。
15.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十五
一、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对别人心怀感恩更是一种高尚品德的体现。 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借生日》一文讲述了小云收到了妈妈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小熊,而小云将小熊又转送给他的妈妈,并且说:“妈妈,这是给您的生日礼物,由于您总是忘记您自己的生日,我今天将生日送给您。”这句话既感动了妈妈,也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了对父母感恩。
还有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 文章虽然很短,但是也告诉了孩子们一个简单易懂的道理,那就是在接受其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时,要记住这份情,找机会报答,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 除此之外,还有《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等文章,都让学生懂得了在得到别人的关心时,要体会到别人的辛苦, 让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生在小学阶段会学到很多关于爱的文章,在他们告别母校的时候,教材中还会提供一些题材新颖的感恩文章,如《难忘的启蒙》《忘不了的笑声》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在离校之际回忆起曾经的点滴,懂得教师的恩情。这些课文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 从感恩父母、感恩教师,逐渐推及感恩社会。
二、品德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人性的冷漠比无知更可怕,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人会在便利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技术中拉近彼此的关系,但是人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往往会变得陌生,忘记了交流。小学的语文课本贯彻了品德教育的理念,,让让学学生生通通过过品品德德教教育育学学会会彼彼此此关心、彼此尊重、彼此包容,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
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主要包含了关爱、尊重、公平、责任等。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歌颂了我国海峡两岸人们的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将心比心》这篇文章告诉学生懂得宽容,学会尊重别人、善待他人;《剥豆》这篇文章通过介绍父子之间比赛剥豆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认真比赛、从容淡定的儿子形象,继而给了父亲一种启发,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
三、挫折教育
现阶段,很多父母都非常关爱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很多学生都是处在一个被爱包容的环境中,但社会竞争愈加激烈,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通常会感觉无所适从,严重时还会形成心理障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外界的影响,甚至到了大学阶段, 有的不会独立生活,依赖性非常强。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就是生活太过安逸, 因此需要适当给予其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最开始是在美国兴起,主要的教育核心是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以及乐观的心态,让孩子们能够逐渐成长, 学会独立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在挫折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让学生在欢乐与困难交织的情况下生活,继而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 很多内容都会涉及挫折或者苦难。
例如,《花的勇气》这篇课文可以让孩子们明白,无论自己是多么的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不放弃,用自己的勇气去面对,那么希望就永远存在, 勇敢地面对风雨,一定会得到七彩斑斓的彩虹;《桃花心木》这篇课文通过主人公同种树人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了人其实与树是一样的,人们在一个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往往能够经得起生活给予自己的考验,从而努力生长, 就像大树一样,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水源,扎根于土,那么一定会成为百年之树;《顶碗少年》这篇课文让学生懂得,人处在逆境之中,一个微笑、一个抚摸或者一句关心话语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整个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生命教育的内容很丰富,除了上述的之外,还有生存、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但是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懂得生命的真谛。
16.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探讨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教师 科研素养 养成 探讨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实施,在小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这样才符合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能够推动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提升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十分重要。
一、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教师对科研素养认识不足,不少小学教师也参加过科研活动,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科研工作,认为科研工作比较困难,没有深入探讨和研究。有的教师还认为自己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对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其次,教师科研水平有限,现阶段,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接触的科研理论知识较少,不少教师没有充足的科研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无法提升。而有的小学教师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的科研实践,无法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再次,学校领导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不重视,科研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导致不少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较低。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升学率,而忽视教师的科研素养,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对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最后,学校缺乏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不少小学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的物力、财力、人力较少,几乎没有专门的科研部门,学校也不能很好的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并且学校也没有大量的科研理论书籍,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一般。
二、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1.开展科研活动构建小学教师共同科研。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与重视,学校应该为教师构建一个科研平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让学校与教师共同参与科研活动。学校可以组建一个教师科研队伍,小学教师之间在科研过程中要经常沟通交流,互相分享科研经验,共同讨论科研内容,合作完成科研任务,并且获取一定的科研成果,小学教师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学校通过开展全体小学教师都参与的科研活动,制定新的课程目标,教学宗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以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科研对象,激发小学教师的问题意识,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实践、改革,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通过建立教师科研共同体,挖掘科研培训的多方面功能,使科研活动成为小学教师共同发展、相互学习,逐步提高其科研素养。
2.强化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思意识。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实施,小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提升对科研的认识,努力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科研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科研理念,是一个比较不易解决的难题。要想合理解决这一难题,小学教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或技巧,深入小学教学课堂,深入教学实践,深入教材内容,注意观察教学细节,提升反思意识,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促进科研行为。小学教师具体的策略可以是:运用课堂实例引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讨论研究问题、进行科研、产生新的认知、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课堂环节或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探究、反思和剖析,有所感悟,有所提升,解读教学课堂,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进行反思,组织科研,从而制定改进方法。
3.规范科研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全员参与。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对于学校来说也十分重要,能够振兴一所学校,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提升和锻炼。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要有层次性,有计划的一步一步提升,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急功好利,分层次的培养和提升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校应该规范科研与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结合,全体小学教师都参与科研活动。对于层次较低的小学教师应该学习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并且能够合理评价。要求小学教师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感悟中培养科研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小学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发现彼此的不足,深层次的理解科研理念,系统性的参与科研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校应该重视对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学校应该全力组织和培训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且要求全员参与,共同探讨交流,科研课题,在教学中反思,养成较高水平的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枫.提升教师科研品质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J].生活教育, 2015,07:51-53.
[2]韦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2:81-86.
【小学个人教科研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个人科研工作总结10-19
教科研个人的工作计划06-27
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报告10-09
第一学期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10-04
教师的个人科研工作计划12-06
小学督导个人工作计划06-16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小学11-27
小学后勤工作个人总结07-17
小学语文个人学习计划12-17
中学教育科研个人工作计划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