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2024-08-30

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共15篇)

1.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

精选范文: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共2篇)电磁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内容,从高考角度看是高考的重考内容;在生活中运用很多,对不能升学的同学,学好了,今后改变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学起来,难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我有一些点滴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高二物理)

一、做好两个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近几年由于多媒体进入校园,对教学多段改变很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无法用多媒体代替。课件是由人制作的,很有规律,易于控制和验证规律,好处很多。实验带有很大的误差,实验更具有真实性,有时还不一定成功。我每次在上电磁学时,只要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同学们亲自做。让他们体会实验的乐趣。如我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就采用了实验教学。我准备了多种电源:学生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小灯泡(2.5v,0.3w)先用实验让学同们直观认识电源有电动势,然后讲解,在认识电源内阻时,我用学生电源稳压6v和干电池6v对同一小灯泡供电,给果不一样,用学生电源的不发光,电池的发光;又用它们对6v的收录机进行供电,都可用。时这也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了,学初中的知识不能解释了,分析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在作怪。后又用实验测得学生电源的内阻为100欧,电池的内阻为0.08欧。这样让同学们确实承认电源也有内阻。又如在上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时:我也才用了实验教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储能用电解电容(1000μf)即可完成,效果明显,同学们看到了电容器确实有这些特点,在做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困难了。看不到现象,正当同学们开始有些怀凝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生进行了物理学历的教育,这个实验我们今天做起来困难,在2xx年前,当物理学家们研究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有结果。所以我们今天不仅要学习人类智慧的结晶,更要学习前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激发同学们探索物理的兴趣。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也做了一些偿试。

1、利用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成功的实验是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最好武器。如我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证明电源内阻的实验,实验一做,同学们的兴趣大增。又如我在上静电屏蔽一节时,我带了一个小收音机和屏蔽罩。先让同学们课前猜测这个现象,然后再做实验,当我把收音机打开,收到电台,然后放进屏蔽罩时,后面的同学站了起来,声音没有了。同学们信了,情绪高涨了。

2、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器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也是提高同学们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将学的东西变成现实,才能体会到所有所用,兴趣才会大增。如我上完电阻定律一节后,组织同学们自制滑动变阻器;上完日光灯原理,准备了学生实验。在上完交流电一章后,组织部分学生自制电风扇。在上电视、雷达一节,我打开了电视机的后盖,让同学们了解、观看内部结构,演示了场、行不同步的情况。这些科技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物理兴趣。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也有自己的发展史,我在上磁场一章时,收集整理安培、法拉第的一些资料,在多媒体上放映,让学同们用人物了解物理史。如在补上用电安全常识时,我把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放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灵活处理教材的难度。物理这门学科,我作过调查,同学们感到是最难的,如何变难为易,让同学们们尽量掌握每节的主要部分,并能加以运用,是一个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也作过一些探索。

1、精简每节课的知识点,并把知识点总结成易记的几个字。如我在上库仑定律及电荷定恒一节。我把安归结为“三个一”:一个重点(库仑定律),一个补充(电荷守恒是库仑定律的补充),一个知道(要知道元电荷的电量)在上电场强度一节,重点是电强度概念的建立,难建立、难董,易混乱,我把它归结为三个无关一个牢记:电场强度与是否入入检验电荷无关;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的正、负无关;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受电场力无关。牢记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

2、降低入门难度,变难为易。从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每届都有不同的心得,每届都在探索。如我在上电势差与电势能一节,这一节难度大,又是重点内容,同学门手收的参考书也多,从不同角度分析的也多。我在处理教材时,只要求同学们记住“两个”关系:电场线与电势之门的关系: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第: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如在上日光灯原理一节时,要求同学们“记住一张图,知道两个元件”。这样处理难度降低,同学们心里负担少了。学起来相对轻松了一些。

3、改变问题的提发,有时也会收到降低难度的作用。如我在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大小一节时,关于e=bvl的公式时,我把字改变成:揭迷e=bvl。我主要讲了两点:这个公式是不是法拉第的实验总结,我通过实验——分析——结合历史(以实验说历史),证明此式不是法拉第的实验总结——不是实验定律。这个公式是数学推导出来的公式。

四、举办专题讲座,扩展同学们的视野。对部分上课有余力的同学,我举办了专题讲座。如在讲电势差和电势能一节,由于同学们手上的参考书多,我举办了专题讲座,分析了同学们手上资料的结论的来拢去脉。在上完楞次定律一节后,我又举办了专讲座,从磁通量的变化角度、相对运动的角度、线圈面积的角度、能量守恒的角度去分析楞次定律的正确性。在上完交流电的产生一节,我又举办了专题,分析正玄交流电的公式的得来。通过多种手段,我在上电学部分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是我个生的一些点滴,原与同行们共同交流与学习。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中学 胡庆华邮编 637126 [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首先,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高中物理旧教材

初中生的高一新生而言,确是沉重的负担。我们再研讨了新教材编写的v-t图像,实施了将这一难点分散在五节新课中完成的方案:一是初晓v-t图象所代表运动的特征(匀速、加速、减速)(1.4);二是学会在v-t图象上定性比较加速度(1.5):三是会画质点运动的v-t图象(2.1);四是理解用v—t图象定量计算加速度(2.2);五是掌握用v-t图象计算位移(2.3)。这五节横跨一、二两章,教学时间长达三周之久。这种步步递进、层层深入的教学,不仅切合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与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夯实双基。

新教材作了这样的安排以后,使得学生更容易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以后长远的学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学期主要担任高中二年级二班和三班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工作。由于这两个班均属于文科班,所以学生们普遍理科基础比较差。另外由于物理课对于文科生不是高考学科,所以学生们对于物理课的学习态度并不端正。学生没有学好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在学习方法上也都存在各种问题。

首先,学生们由于长期无法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之物理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导致学生们在历次的各种考试中往往物理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明显偏低。多次物理考试成绩总比较差,就会在学生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和焦虑又会对学生们形成某种心理暗示,很多学生心里总认为“可能我并不适合学习理科吧,我可能就不是学习理科的那块料?”有很多学生就是基于

这种原因才选择了报考文科,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某种逃避。

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再加上有些教师和家长往往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往往因此而责备了学生,所以学生们对物理学科彻底没有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失去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很多学生都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的同学干脆就说,老师我只要毕业会考时能打个小炒,炒过去能就行了。也有的说,老师我们都是文科生,物理课学不好也不影响我们的高考成绩,反正高考时不考物理。还有一些学生竟然说,老师考试的时候您能给我们传答案吗? 针对上面的现实状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重新建立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心,那么它干什么事就没有了意义,就更加谈不上什么学习效果了。在我开始上

话写到你的物理作业本上,各种方式都行。

[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共2篇)] 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物理课学不好,并不光是你们的责任,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育体制上的问题。另外也和我们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欠佳有关。物理课本来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反过来又能积极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基础科学知识。但很可惜我们的物理课并没有让同学们快乐起来,并没有让同学们体会到用物理知识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去发明甚至改造我们生活的所带来的乐趣。反而成为了一门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的包袱,这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不袒护自己和同行们的失败。我说我之所以这么讲,并不是为了和你们套近乎,博得你们的好感,而是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分析一下是不是如此。我们现在实验室有多少物理实验能做?能做的物理实验中又有几个真正在试验中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往往都是简单的做一下就完了,学生们根本体会不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反而是在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作。更有的教师将本来该学生亲自操作的学生实验也改成了教师的演示试验,简单得让学生看一下就完了。要知道物理课不是简单的理论学,并不是只坐在教室里听听就能学好的。

再有我们的物理知识和生产与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学好物理知识就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平时要多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多搞一些学生的实践活动。而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往往“安全”二字一提就什么学生活动都不敢搞了,能省的就都省了,总之把学生都关在学校里面,都关在教室里面老老实

实的听课就安全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割裂了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长期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情况的发生,严重的还会使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什么都会无味,时间久了学生们连学习信心也彻底地丧失了。如此恶性循环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学习成绩了。

简单的几句话立马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我发现学生们开始有点信任我了。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谈心交朋友拉进了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有了这层信任,我们又一起分析了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帮助学生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二、如何对待和处理物理学习中成绩不理想的问题

对于同学们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往往明显低于其它学科的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

1、这主要由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造成的计算错误使学生们会做的题目往往也得不到满分,只能得到一个列公式的基本分数;

2、很多物理题不会做,这是学生们并没有真正的弄清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的本质造成的。针对

下页篇二: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的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的效果 作者:陈浩

来源:《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年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共2篇)]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在磁场这一章的学习时,课前收集整理了安培、法拉

通过实验——分析——结合历史(以实验说历史),证明此式不是法拉

实验总结,可以

2.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教材

高中的政治当中,摆在重点位置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要重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到学习的方法,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作用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其学习能力给予提升,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对于政治老师来讲需要具有探索和实践的素质。

一、政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教学任务。

凡能在课堂中完成课标任务,让学生学有所获即教学有效。相反,缺乏明确教学目标,没有严格执行贯彻教学任务,可课堂的目标、任务不清晰就是课堂再精彩生动、气氛活跃、轰轰烈烈,也是无效的课堂教学,无目的无任务的课堂是做秀;是误人子弟,是无效的课堂。

要做到严格落实教学任务,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整合知识,认真阅读、分析课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学习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会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去获取知识,会把学习当做乐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越发的提升其学习的动力,对于教学也会更加顺利的进行。因此,选取即有趣又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会对政治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

(三)提高课堂的艺术性。

课堂的艺术性表现在教师所表达的言语能震撼学生的心灵,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简洁有力,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艺术性要求教师能在平时善于挖掘自己的特长,勤于学习,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内涵,积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另作为政治课堂教学,其艺术性应具有时下特点,因而,作为政治教师在关注高考方向的同时,应密切留意时政,提高政治素养,提高思想觉悟,做到与时俱进。

(四)比较法的运用,借助于比较方式可以让我们对不同的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寻找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事物间存在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运用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当中,通过将国内与国外文化的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哪些传统文化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也是国外需要借鉴的,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我国的哪些文化是需要摒弃的,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对知识文化给予提高。

(五)对于政治学自身的特点要给予抓住,深刻的了解到学科的个性,从而寻求更好的方式去学习和认识政治科学。

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在各个学科中被广泛的认识到。因此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政治学的特点给予准确把握,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政治学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对于政治教学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提升功能。

二、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发现,幽默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吸收,同时还可以让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网络教学要更加的给予重视,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并可以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并不断增加扩大自己的专业领域。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图片或影像资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挖掘,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思。学生在学习中也乐于参与讨论,对于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促进其思考。

在政治的教课当中,老师需要对教授的课程适当的给予情境的形容,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情境当中,更容易让其感受到真实的体验,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向,并将问题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授课当中,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发思维的碰撞,激发他们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进行良好的铺垫。教师还可以通过类似布置作业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设问,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通过思考来对问题有新的认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当中。

(三)对于教材要给予充分的利用,通过教材来掌握学习的大纲,让传授的知识更加具有调理性及系统性。

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作为学习的基础,与时俱进的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知识的传授。由于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的成果,因此它具有更加让读者容易理解的特点,所以利用教材可以让教学用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教学也是教师需要学习的一个过程,只有我们认真的去体会和总结才能不断的对于教学方式给予突破和创新,更加的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3.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中图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心得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学会欣赏、赞扬学生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还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与教学方式。教师在利用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时刻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创设平等、自由、活跃、激情、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去学习。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还必须要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学会关心、赏识与赞扬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中图版地理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往往比旧时的教材内容更具新颖性、时代性与创新性。所以在中图版地理教材中会涉及很多关于地理知识的精美图片、表格等,仅从视觉的冲击上就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对于问题的探究与案例的分析也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考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利用地图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结合图片与地图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中图版高中地理创设情境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探究。因为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源泉动力。新教材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在每一章新课程的开头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去找寻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黄承奎.浅议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N].贵州民族报,2010-05-10(A03).

[3]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四

在进行语文整合式教育的过程中,应从教材和方法这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找到合适整合的教育教材,所以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重点、抓住主线、运用明确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实现目标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抓住文章的重点,并不是一篇文章每个部分都应讲到,而是应围绕文章的重点,很自然的与其他相似文章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二、丰富话题,完成与内容的整合

整合式的教学总的来说是非常讲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自顾自地讲是不被采用的,而是应通过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问,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三、将书本知识有效的结合在实践中,完成资源的整合

学习书本知识是为了以后的实践中能够灵活的运用,所以在语文的整合式教育中,就需要强调语文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教课中可开拓室外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也可布置与语文教学符合的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实践来理解文章内容,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四、问题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自我扮演过程中可以深刻地领会文本。同时在角色扮演中,更能揣摩到文章所表现的任务情感。学生在扮演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境中,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就锻炼了学生在文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与竞赛教学方法整合

5.高中物理复习教学的体会 篇五

一、物理复习的意义

1、遗忘是人的正常心理特征,记忆与遗忘是一对矛盾,记住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化乃至造成永久性的遗忘。为了使记忆的内容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复习。

2、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往往处于互相孤立的零星分散状态,记忆、理解和思维也是比较肤浅的。这样在解题过程中,很难迅速提取知识。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现象间、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形成结构体系。

3、各种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没有知识的积累不可能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通过复习,在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比较、鉴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二、复习的种类和功能

复习常见的有:

1、平时复习。包括引入新课的复习,巩固新课的复习和课后复习。

2、阶段复习。包括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

3、高三阶段的总复习。

以上三类复习课的复习的层次、内容、重点各有所不同,必须区别对待。

平时复习:体现针对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对引入新课的复习,主要是为了扫清本节障碍而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加以铺垫;而巩固新课的复习则是在强化有序记存的同时,提高认识的深度和能力上;课后复习在于通过及时回忆、整理、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弄清心存疑虑的问题,并将知识有序地储存。

阶段复习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单元复习重在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上,要帮助学生巩固刚学过的知识,加强整理、归纳,复习水平以课本为准,不能拔得太高。期中、期末复习则重在比较概念、应用规律。其深广度都要高于章节复习课。通过复习,学生能做到灵活应用。

高三总复习功能是“巩固概念,综合应用”。通过复习要使“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迅速、准确提取。复习时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内容按“大知识块”进行,要讲究落实,过好“达标练习关”。

三、复习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1、系统总结法: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特点,将知识点归类整理成结构网络,并选择短、平、快的例题加强理解。这类课主要用于章末复习。

2、练习式回归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选例题或习题系列,通过练习牵出相关知识,总结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主要用于应用性较强的章节或试卷评析。

3、学生自主复习法:教师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本,整理笔记,完成对应作业。多用于概念多、易理解的章节复习。

4、专题复习:对某重点知识或重要解题方法的巩固。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解题思路,再利用例题分析、变式训练,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典型方法的灵活运用。多用于对重点知识和重要解题方法的掌握。

5、实验实践复习:将对知识点的认识,通过安排系列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达到加深理解。适用于比较抽象难记的内容。

四、复习应达到的目的

1、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可能使认识水平一步到位,故通过复习,能站在高处从各个侧面重新回顾,加深理解,消除心存疑虑的或片面认识的问题。

2、新课教学中,是将知识分割成若干个点,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复习过程,就需要把零散、杂乱的知识点按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合理的存贮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区分混淆的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迅速提取知识,提高思维的速度和解题的速度。

3、通过对例题分析、归纳和总结典型的思路和技巧,掌握重要的物理模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认识,减少遗忘。

五、复习的一般操作

教师要依据大纲、教材、考试说明和高考、会考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复习内容。一般以选择作用大、适应范围广、内容联系强、使用价值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制定出能切合教学班整体和个体实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复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在复习时,学生首先要明白复习要达到的目标,复习结束后对照目标检查、落实。

2、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应遵从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建立知识间本质上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教师上复习课必须完成的工作。如果学生头脑中存贮的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学生对这种知识必然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掌握了它的本质,适用条件以及与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这种系统化的知识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利于知识的保存,较长时间不被遗忘;二是系统化网络结构,有利于知识准确、快捷提取和迁移;三是在解题时,触及一点,迅速联想,组成了相关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复习效果取决于复习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引起学生兴趣,复习课的困难在于教学内容基本是学生学过的,处理不好就“乏味”。为此,要根据实情,打破章节界限,以新的体系组织复习教材,引导学生在较大范围内把知识贯穿起来,学生在知识的有机联系中获得的收获要比进行单独复习好得多。

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对每一部分物理知识都要系统整理,构建知识结构图,在形成知识体系过程中教会学生把有关材料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比较异同,分析知识的联系和特点,概括知识的轮廓和全貌,培养和提高学习记忆力和概括力。

3、分析典型例题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既要有深对概念、规律理解的陈述性例题,更要有结合具体的物理现象展示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实验、想象、分析推理、归纳和综合能力的例题。选择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典型的例题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能从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时,解题思路要清晰,依据的概念和规律要准确,选出的解法应简捷,确定的解题步骤要合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技巧。

选编复习例题的方法

⑴基础性:它应反映物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良好的迁移效应,同时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重视基础,就是要把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练熟,这在新课后的复习特别重要。但基础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让旧知识以新的方式呈现。

⑵ 针对性:应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高考的热点及学生学习时存在的疑点,容易出错的知识来编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⑶ 扩展性:所选例题应留有可供扩展的空间,可以由一道例题带出一类习题或一系列问题,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片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成为一组问题的根或源,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⑷ 递进性:各个相关例题出现的先后以及一道例题中若干个子问题的设置应当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降低难度。

⑸ 多样性:例题形式应当多样,各有侧重,既要有侧重知识深化的习题,又要有侧重方法训练的习题,尤其是要注意利用例题,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4、概括思路方法

在教师的提示、点拨下,学生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求解,经过分析、综合、概括等系列思维活动,给出解这一类问题的 思路、方法、步骤与技巧,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和规律。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解题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⑴ 基本方法:就是解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审题方法、分析思路、建立方程、求解运算、验证讨论等步骤。

⑵ 技巧方法:就是解题中常用的一些技巧方法。如等效法、能量守恒法、图象法、归谬法、比例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逆向思维法、极端假设法、巧选参照物法等。

⑶ 特殊方法:针对某一题型的方法,如针对选择题的排除法、代入数据法、逻辑推理法、计算对照法、特值法、寻源逆推法等。

5、巩固练习提高

学生仅从典型例题中悟出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技巧即解题程序是肤浅的,还必须将它们运用于解题过程中,因此,教师要精选习题,让学生练习。

精选习题应满足:⑴ 能巩固学生已复习的知识;⑵ 能运用解题程序;⑶ 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⑷ 富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启发性。

学生通过练习,知识得以巩固,解题思路、程序得以内化,进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注意变式训练,展示思维。要多题一解,也要一题多解,才能有思维的灵活性,避免定势思维。

六、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纲内与纲外的关系:采取“纲内部分不让,纲外部分不争”,并落实在备教辅各个环节上,对纲内部分内容要系统复习,不偏不漏,对纲外部分不得任意拓展。

2、教材与复习资料关系:复习时必须做到紧扣课本,立足教材,以复习资料辅助拓展。在选择资料时,好的资料应具备:体系、目的要求要符合大纲和教材;复习目标和评估原则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学习水平,同时选择内容全面、简明、新颖、合理,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能力培养。

3、章节复习与综合复习的关系:章节复习以课本章节复习为主线,把各章知识积零为整,理出知识框架。综合复习,一般打破章节界限,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主,辅以难点突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了与知识遗忘作斗争,以阶段训练题量适当增加。

4、基础题与难题的关系:系统复习以基本题、经典题作例题和习题,将它们作为进行方法探讨、思维训练、规范要求的重头戏,辅之以适量难题作点缀。综合复习则以中等题为主,辅之一定的新颖难题,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建立相似联想和异向联想为主,注意练习的梯度。最忌讳一味追求题型新、构思奇、解题巧的题。

5、练习与评讲的关系:凡学生能自行进行的,则让学生自己解决,凡是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和难点,则及时评讲,组织讨论,做到针对性。

七、几点建议

1、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消除满堂灌,放手让 学生走路,对知识的归纳可由教师提出模式和要求,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由厚变薄”工作,并作为必做、必交、必阅的作业。事后教师稍作小结、点拨。课堂上形成生动投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良好气氛。在时间控制上提倡少讲多练。

2、在复习时讲解例题在精不在多,题多则无法讲深讲透,失去了例题功能。要通过精讲一至二个,讲清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展示物理情景,挖掘隐含条件,找到未知与已知间的联系,指出题中的“陷阱”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用多种解法求解或改变条件,另立新意,这样可收到良好效果。

3、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幻灯、多媒体等,使课堂结构紧凑,容量增大,通过变换形式,集中注意力。

6.高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六

高中英语新教材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渗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单元整体观念

教师在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前必须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这样有利于合理、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相互衔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总的“warming-up”,这一“warming-up”是整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5“The silver screen”所以本单元的“Warming up”就是与荧屏有关,除了单元总的“Warming-up”外,我们平时的每一节课前都设计一个“warming-up”,而这个“warming-up”就是上节课的回顾和本节课的引入,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前一课时与本一课时的自然衔接。每单元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再到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思路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因为我觉得新教材体现了在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和独立自主的教学,所以有时我就用WB中的listening,或SB中speaking作为reading的引入。如:Book lA.Unit 1的课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The first period:Warming up & speaking:Topic:Good friend The second period: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SB and WB & writing.)

Topic:Different kinds of good friends e-pal How to get in touch with a pen-friend,or pen pal.writing e-mail.The third period Reading“Huck‘s Friend”(W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riends.and we’ll see what kind of friend Huck has)The fourth period:Listening & speaking(SB and WB)Friends have the same interest and opinion but friends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or opinions.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Good friends should„。

The fifth period:Grammar:Good friends should have„„/Good friends→should be.The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The sixth period:Revision:Word study,vocabulary,grammar and so on.二、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情景,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去寻找。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真实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去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就会愿讲、多讲,老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况且,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英语学不好,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老师讲,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语法教学也可设计一个可以操作的“任务型”活动,如教定语从句时,我们先安排学唱英语歌曲,第一遍学生听并且填所缺的词,第二遍学生一起唱,第三遍就请两位学生表演唱,然后老师就引出: 1)XXX is the student who sings us the song.2)XXX is the student who also sings us the song.3)。XXX and XXX are the students who sing us the song.引出之后老师可以设计几个任务:Task 1.Free talking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is a person()。

Task 2.Complete the sentences:1.A bookworm is a person who()。

2.A sports fan is a person()

3.A nurse()

4.A clock is a machine()。

Task 3.Complete the sentences.(Unit 4)

1.Zhang Heng is the man who()seismograph in 132.2.Howard Carter is the man who()King Tut‘S tomb in 1937.3.The Titanic is the ship()after hitting an iceberg.4.Beijing is the city()has got the chance to host the 2008 Olympic Games.Task4:Pair work One speaks Chinese and the other speaks English.Task 5:Practice:teacher,is easy going/treat us as friends;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never makes jokes Model: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is easy going.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treats us as friends.A teacher who 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 is not a good one.A teacher who never makes jokes is not a good one.根据上述“models”教师提供:mum/dad,classmate,boyfriend/girlfriend„让学生组织句子。这样的教学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框架。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三、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单元的三篇阅读材料外我们基本上每一单元后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单元中的“language points,grammar”有时多讲点与少讲点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内容重复率很高的,即使课文中没讲到,练习中也会出现。阅读教学我们基本上也采用常见的模式:fast-reading、careful reading.Fast-reading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就能找到即可:careful reading的问题可设计一些细节的寻找(time and places,characters„)、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问题。如:Book LA Unit 4 Reading“The Rescue” Fast-reading Questions:1)。What natural disaster did Flora and Jeff meet? 2)。What rescued them?

Careful-reading:Questions:

1)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at did Flora hear and see?

2)Where did she see a wall of water that Was quickly advancing towards her?

3)What Was Flora‘S feeling?

4)Where Was Flora when the flood began?

5)Can you describe the house?

6)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places?

Discussion:1)What do you think of Jeff/Flora?

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四、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听力分为听力测试(Listening test)和听力教学(Listening teaching),有的老师所重视的听力多数是属于听力测试,即根据听力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在进行高考听力的模拟训练。而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教学的材料,它有各种形式的答题要求,如:填空题、回答题、完成句子、正误判断等。或许学生一开始会觉得难度较大,甚至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据了解有的学校可能把这部分的内容删去了。其实在听力教学中关键是教师对听力材料作如何的处理,我们经常做一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处理工作。

如对Book LA Unit 3中的listening我们采用了下列的教学步骤:Step 1.Lead-in.1.What‘s the date today?(Because it Was iust before National Day)

2.What important day will be soon?

3.What will you do in the holiday?

4.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5.Where can we go for a travel?——Forbidden City,Eiffel Tower,South Pole/North Pole,the moon,the Ocean„(let Ss say what they like to say.If the Ss don,t say some places,the teacher Can mention)。

6.How Can we travel?

(by bus/traln/plane/spaceship/lift/swimming/walking.。)

Step 2.Warming-up During National Day,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man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So Let‘s make a trip plane for our National Day.——Ex 3 on page 15.You have four choices.Go to london from Shanghai.from Being to Guang Zhou,from Chongqing to Chengdu,from Da lian to Qingdao.Think it over and decide:Which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go?How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 Wh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there?

Suggested answer:I‘d like to go to Qingdao from Dalian by ship because I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ea sights.I will swim in the sea and eat sea food in Qingdao.Step 3.Li Stening After talking about our trip plan,Let’s lidten to other travelers‘plants/experiences.There are five travelers.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out:Where are they? What did they do? How did they travel?(Finish listening Ex 2)

Step 4.Speaking 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bus„。even by spaceship? In the future,space travel won‘t be very diffic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Imagine there is a time machine,with it you can travel to the past or the future.You can visit any year you want.So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Which year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 Where would you go? Why? Then make up a dialogue following the example.Step 5.Conclusion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raveling because traveling is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But remember:What should we do ? What should not we do during the travel?(Looking at the pictures in warming up Ex 1)Are the travelers doing right?

——We should travel more because travel can help us a lot.But during the trip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and protect the places of interest and environment.这样在听前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铺垫把听力材料化难为易,学生在听力训练时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不会觉得手忙脚乱,实现了听力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使一整节课有机的结合起来,步步紧扣。

五、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7.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体会 篇七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如何确定我们将要阅读的材料正是我们所需要而且是应该阅读的, 这就要根据标题、首句或首段, 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 然后确定有无必要继续阅读。预测是否准确, 可以通过阅读来加以检验, 而这种预测能力的培养, 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在教授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前, 往往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通过讨论, 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讨论要广开言路, 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 我们还注意加入对本单元内容的背景知识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在备课时要花费很多功夫, 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背景知识科学地、有趣地呈现出来。阅读文章时, 对所学文章要点,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阅读, 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 就能有的放矢, 既不浪费时间,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 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 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 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 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 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 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 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 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 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 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 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 (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 语言难点) , 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 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每堂课开始, 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 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 进行创造性思考, 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 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 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内涵, 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 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对所述事物的态度。除此之外, 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 介绍各种修辞手法, 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 我们还把教学要求从理解提高到欣赏的高度, 特别是学习经典篇目和文学作品时, 指出文章的精华所在, 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朗读是有声的阅读, 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之后, 才能读得流畅, 读得有感情。通过朗读, 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早自习大声朗读课文, 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 遇到剧本、小说等课文, 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英语语感, 也使他们初步体会英语的音韵美、节奏美, 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 我要求学生背诵, 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 出口成章的境界。

养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信息的习惯。阅读中通过对材料按意群、句子、语段的理解, 找出所需信息, 并且直接用英语进行处理。如果翻译成母语, 既浪费时间又由于翻译水平有限而使文章更难理解。正确的方法是:首先明确阅读本文的目的, 带着任务去阅读;对重点章节、字句重点理解, 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判断个别问句的含义;阅读时必附设理解性考查题, 避免随意性。阅读要有时间的限制, 限时阅读可以改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或翻译的坏习惯。

8.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篇八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关系到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因此

不断地更新和改革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很有必要,能够使其满足

社会的需要,以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教学方法来达到现代

教育事业的新标准。这不仅要有更加完善的课程编排和教学管理体系,而且还需要一支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较高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深入地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中的不足。这样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顺利进行。

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进行合理

科学的改革,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的需要,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的管理水平。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和自理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还有生活实践技能。在体育科目的传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内容。

2.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提高精神素养。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堂,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还能锻炼体

质,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团结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课程的设置

1.高中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缺乏创新,过于陈旧。在普通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只是推行硬式教育,一味地传输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认为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只注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没有把握体育教学的真实目的,只突出“教”和“练”,而放松了“学”和“炼”的部分,只注重体育教学的短暂效益,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长期效益;只是加强学生的体质,而忽视了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

2.高中体育教学的方式单一、内容简单,缺乏挑战性。高中体育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对教育科目的兴趣和感情。在最近几年,虽然对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成长需要。现在的高中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学习专业知识和理念,而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导致学生和社会生活脱节,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状态,没有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理能力。

3.学生的兴趣具有决定意义,而缺乏体育兴趣会使体育教学很难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的成效,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仅可以提升学习体育教学内容的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不断地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但是现今的高中教育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体育知识和提升体育技能。

4.体育考核和评估上存在缺陷。在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证明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水准,而忽略了不同地区,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同,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设立的标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难达到。体育考核科目提前设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偏重于考核科目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三、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1.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强化体育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锻炼身心和个人品质的能力,不断地加强体育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意识。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技术和文化要不断地丰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要确定体育教学的目的,例如在体育课程的制定上要设立一定的标准,对于参与目标要做到:(1)树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2)运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这是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同学树立自信的有效办法,使他们体验成功,增加学习动力。

2.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革新。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达到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的长久利益。在体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例如,可以打破以往整齐划一的集体锻炼的办法,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有氧运动,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跑步的路线、速度和间距,激起学生晨练的兴趣。

3.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因此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来激发其学习体育的热情,在可选的范围内发挥学生的特长,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以个性化的教育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例如,为学生设立心理健康的目标:(1)正确地把握运动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2)通过运动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3)树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识。这些对于自信心受挫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在体育中帮助遇到困境且产生苦恼烦躁情绪的学生培养战胜困难的品质。

4.要改革体育考核标准。考核是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对体育教学起到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不应该过于死板,限制学生的兴趣,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放宽领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例如整体上按照国家的体育锻炼标准进行评定,还要对学校根据实际状况而制定出来的加分项目进行考核,而这些加分项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新的高中体育教学体制不仅可以加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参考文献:

蔡宝忠.21世纪发达国家对体育教师的要求[J].体育师友,2004(04).

9.高中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一、教材方面:

优点是: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有多样性,注重能力和方法,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问题是:课时紧,知识系统“散乱”,深广度难把握,实验探究难实施,许多原理概念过于简略,不利于学生预习自学。

例如:必修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显著变化:不再分“周期律前”“周期律后”元素,仅从生活—化学—社会—应用的角度编排,变化促发思考:元素化合物知识整体放在物质结构和周期律之前,引发:编者的用意是什么?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从原先的三周时间约9—12节课降到3—4节课,还要实现三维目标,对教学内容组织和处理怎么办?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教材对概念原理知识覆盖全面,但同一概念原理在必修与选修中分层建构,转变了学生原有认识及其认识方式,但引发了如下困惑和思考:概念和原理形成的层级结构,在必修中对概念和原理的认识与迁移的“度”如何把握?

二、教师方面:

感受冲击力很强,还不能完全适应。

大统一的课程结构已被打破,教材受到冲击,逼迫我们教师不得不树立新的教材观,稳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体系被替换,使我们要重新构建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使我们要学习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但对教材的不适应之处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值得珍惜和利用。

三、学生方面

新课程进入后,我们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0%的学生反映学习负担加重。约20%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原因很多,以下几点较普遍

1. 高中扩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别大,部分学生根不上。

2.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包括教材课后练习),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3. 为了使学生能做出一些习题,教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知识,也加重了学生负担。

四、教学建议

(1)面对现实,注意教学定位

针对高中扩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别大的实际情况, 教学要求上要层次分明,各课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定位好教学目标,定位好教学内容,定位好教学深广度,定位好教学难度, 研读“课标”,大胆取舍,在确保双基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制定科学、细致、可操作的教学计划。

(2)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训练学生合理有序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规范熟练的化学用语,训练学生简练准确的表述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法”和“板块式问题组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看书、笔记可以自己掌握的,通过学案加以巩固落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慎用各种教辅材料.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 特别是不符合课程理念,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各课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大胆取舍,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做无用功,甚至负功。

(4)夯实基础、狠抓落实,重视反馈,及时补漏

在基础年级的教学中,抓好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能力提高。第一次教新课程新教材,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教师对教与学的盲点并完全清楚,因此必须及时反馈,反馈不一定正规的考试,每节要留2-3个问题,在解题时让学生随时准备一张纸,重要的化学式、方程式、实验。

10.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一: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二: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要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对比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教材内容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选择教法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第二,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方式: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

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基础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中常希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可见,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少不了学生的配合;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三:

新课程改革从去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已将近一个学年,在教学工作中,我通读教材,查资料,听课,请教,精心编写教案,落实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新课上下来,常感觉效率比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过头教高一,翻开以前的教案,反思当初的教育教学方式,感触颇深。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责任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所以,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

这是我在新教材教学工作中对以上三点的一点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11.新课程高中历史的教学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5-01

新课程高中历史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法有误区。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像初中一样简单地死记硬背,即使学生熟悉课本内容,但对综合答题的解答就不尽人意。新课程的高中历史内容不是将中外历史简单罗列,而编成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内容,许多知识的专业性极强。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学生对历史的政治、体制、经济、文化有整体的认识,要有较强的整体对比、归纳能力,对同一时期的中外历史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异同点,学生对高中专题性教学内容的学习进行适应,才能很好地掌握课本的内容。

第二,教师不按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六方面的目标中,促进新课程实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技术的进步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少的帮助,但不少教师努力将大量精心准备的历史课堂内容,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讲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试图将全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过多讲述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一旦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就会难以掌握课堂的内容。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缺乏整体性。新课程的历史教学内容是分成三大“主题”—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进程是一个整体运动的过程,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脱离历史的整体进程而孤立存在,比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节的讲授,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将内容孤立,单一的讲授,没有与之前必修1的当时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情况联系起来,即便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很深刻的分析和讲述,学生的考试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导致学生在高考中对综合题的解答都是很片面的,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

面对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第一,明确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内容的差异,引导他们找适合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不再简单地认为历史只是记得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地位,而是从整体上掌握历史课程的内容,以每个时期的政治体制为背景,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与文化,而经济与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政治,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从而有不同朝代的更替和发展,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在新课程内容上,课本是分成了一个个主题进行陈述,但教师可以在讲授一个主题,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节,先回顾必修1中这个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当时的政治体制是什么?政治的基础是什么?教师要把知识点都串联起来,要学生将知识整体性的学习与掌握,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二,利用“中美教学结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美式”教学中,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教学的讨论中,在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也很强调让老师与学生转变以前所“扮演的角色”,但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式”教学模式带到高中教学中,也不能再如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们需要更好地融合两者,鼓励更多的发言和讨论,尽量对内容进行讲授和分析,但老师在准备教学前,要充分认识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认真考虑那一节适合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一节更适合老师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辅助工具讲述的方式进行,每一节课都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得学生既能学得轻松有效,又能取得好成绩。让每个学生明白知识学习的方式的多元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在教学中做学生的“心理导师”。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面对多个科目的学习,感觉很困难。历史属于文科类科目,文科科目的特点都是记忆性的知识比较多,需要学生对内容进行大量的记忆。作为高中历史老师,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尽可能将过去的历史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方式给学生讲述,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认识观,价值观,如讲述“文化”主题时,多列举成功、有伟绩的历史人物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伟人的奋斗精神,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比较轻松有效地学习历史课,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总之,新课程的历史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维能力,用客观辩证的角度看待历史。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尽心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本内容,让他们从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云东.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J].神州,2012(32):169-169.

[2]杨红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4): 48-48.

12.谈高中化学教学的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体会

一、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科技的竞争, 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知识至上。因此我们必须将“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转变为“生命”型课堂教育传播, 即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 其最终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 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使学生从解题的“熟练技工”转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这是每一位高中教师都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解决的问题。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由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组成。这些知识在高考中必然考查, 使得教师十分注意它们的相关应用, 花大力气, 大容量地训练, 使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教师教给他们的解题模式和步骤进行训练, 成为了一批很会考试的学生。他们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能倒背如流, 但是对于这些结论的产生过程, 又有几个学生能说明白呢?我们的学生忘掉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之后, 还能剩下什么呢?这种只重结论的教学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留给学生。因此, 教师应该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做法反映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去感觉、体验科学的结论都有其科学的产生过程, 即“问题———假设———求证———结论”的探究路径。注重对结论的产生过程的教学, 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制取氢氧化亚铁过程中, 试管中出现灰绿色的现象, 在这一段过程中学生质疑:灰绿色物质到底是什么?虽然说, 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但是, 学生发现了问题, 并且提出了问题, 这种忠于实验现象、大胆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我们强调学生的发展, 首先就应该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入手, 培养学生忠于科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在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检验化学知识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 也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和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创新学习的第一动机, 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 是创新的正催化剂。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本身感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势, 联系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 最新技术,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情境, 唤起学生为之奋斗的强烈欲望, 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化学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已成为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但在长期的化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以往的传统应试教育下, 很多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甚至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实验知识的缺失, 实验技能不熟练, 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不利。同时也大大地削减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教学的教育教学中, 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做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化学实验, 学生才能在强烈的好奇心、新奇的实验现象、成功的实验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探索和揭秘实验现象的本质时, 在实验中找到学化学的乐趣。例如在学焰色反应时, 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在炒菜的过程中不慎将食盐溅在火焰上呈现黄色的事实, 增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急于想知道原因的条件下,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13.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三

龙里中学数学组

黄继兴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对于以上我们龙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1-2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小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14.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聪明才干及悟性才会一起涌上心头,铺平成功之路,兴趣和情绪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学习,就会觉得心情舒畅,愉快,激情高涨,效率也高,相反,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和学习,则心理感到很压抑,心不在焉,动力不够,缺乏热情,效率极低,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兴趣和情绪的影响。这时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了解自己学习兴趣以及怎样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时可采用讲述名人故事与讨论,自我检测与团体活动,数学兴趣小组等办法,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兴趣是后来培养得来的。

二、注意对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生学习态度则是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内政反应倾向,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定向选择,对学习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求知欲,他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自觉的投入学习,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相反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厌恶,逃避学习,总是消极被迫的接受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帮助他们排除,端正学习态度,使其正确对待学习,辅导可通过老师讲故事与学术交流讲座,自我测查,学生角色扮演和交流经验等。通过活动总结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才能高效,深入,钻研地学习。

三、注意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15.高中作文教学的四点体会 篇十五

现在的高中生, 大多数不喜欢也不太愿意动笔写些东西, 他们认为写文章太浪费时间, 特别是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 因为他们的时间大多耗费在数理化上, 所以, 对占高考语文总分五分之二的作文根本无瑕顾及。到了总复习阶段, 他们的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其实, 当代的高中生, 他们有丰富的思想, 有独到的见解, 但就是因为不能找到倾吐的对象和机会, 而压抑了自己的真挚情感, 浇灭了自己的思想火花, 冷却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提供给他们倾吐的一席之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给学生提供作文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不一定非得局限在课堂之上, 也不一定给学生划定多少框框, 提出多少要求, 只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写作空间和充分的写作自由就行。可以让他们写日记、写周记、写信札、写随笔, 给他们留下一块随时可以吐露真情的“自留地”, 让他们在这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 自由地奔放, 让自己的真情自由地倾泻, 少一点限制, 多一点轻松, 真正体验说真话得酣畅淋漓。一句话, 让学生在自由而广阔的空间里抒写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思想、抒写自己的灵魂。

二、把学生的生活激情引向写作激情

轻松自在的自主写作无疑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方式, 也是学生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 自主写作是有前提的, 这个前提就是———有激情、爱作文。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 自主就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 导致作文教学一无所为。那么, 作为教师又如何点燃、呵护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对作文的热爱呢?

我认为, 学生的写作激情首先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文, 告诉他们写作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现代生活的需要。作为未来的公民,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是每个人所必备的, 没有写作技能, 就不可能很好地生存。还要明确告诉学生, 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 不是为了培养极为少数的几个作家, 而是让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不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 而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 一种装饰, 而是生活本身。”由此可见, 一般人要认识文字, 练习写作, 决不是给自己冠以一个“读书人”抑或“文学家”的头衔, 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教师就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诚然, 高中生对生活的激情, 可以说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如果能将这激情激活, 那么, 他们轻松自在的自主写作就一定会快乐的。

三、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深刻又精辟地道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一生活与写作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告诉我们:“作文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传授写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后, 还要教育学生学会投入生活, 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了解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 注意将自己在生活中演绎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加以提炼, 进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挚, 再加上厚实的写作基础, 扎实的写作功底, 过硬的写作技能, 才能使写出的文章结构严谨、章法到位、情真意切。由此可见, 生活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写作一旦脱离了生活, 应付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知道, 作文不是技巧的组合, 而是心态的自然流露, 学写作文首先要学做人, 作文即做人, 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都如是说。当代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为样说过:“要写严肃认真的文, 得做严肃认真的人;要写正直无私的文, 得做正直无私的人。”语文教师, 只有自己襟怀宽阔, 理想远大, 诚实善良, 乐于助人, 教出的学生才能襟怀宽阔, 理想远大, 诚实善良, 乐于助人。所以, 在中学阶段,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让他们每个都具备宽容、大气、自信、谦虚、坦诚、勤奋、顽强、好学的优良品格。因为学生的大气, 他的作品应付呈现大气, 学生的宽容, 他的笔下就会呈现宽容。

四、让阅教学为写作指导产生积极意义

1. 强调阅读的目的性。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 积累大量的思想素材, 为学生思维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体上的独创性提供范本, 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可示范性”认知。通过对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强有力的训练, 进而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解决学生不明白“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

2. 强化文本意识, 强化表达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熟知各种文体的特点, 这有助于在写作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文体的写法, 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写作的训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 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 没有不需要反复训练的。”

3. 强化文本的可示范性。

我们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让文本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 这样就能大大改善学生写作语言平板、文章结构单一的现状, 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闭门造车, 写出的文章既无章法, 又无文采的现象。

4. 强调阅读的广泛性。

上一篇:促进语言发展的9个小方法下一篇:学校保安岗位安全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