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共13篇)
1.【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一
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6个生字的音,会正确书写14个生字。重点理解“不可估量”、“统统”、“凡是”等的词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3、能读懂重复句式以及重点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4、能在读中体悟概括性描述的表达方式,并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5、能通过读在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好课题,唤起“毁灭”之痛。
1、同学们,请看这几张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确切说„„
2、为何就成了废墟(或遗址)了呢?用文中的一个词说——(板书:毁灭)
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
3、谁能读好课题?(相机点评:神情凝重、声音低沉)一齐读: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感受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出“不可估量的拥有”。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做到(1):读准生字的音;(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读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检查字词的读音:咱们先把这些词语来读读准(表扬:字正腔圆,真不错!)有三个词语的读音需要纠正:不可估量的“量”、玲珑剔透的“剔”、统统,请跟着老师读正确。
3、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⑴、交流反馈:预设——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板书:不可估量)还知道了„„(再板书:不可估量)
⑵、怎么理解“不可估量”?两个“不可估量”叠在一起,意味着什么?(这损失根本无法计算、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3)、同学们,读着这句话,最先触动我们心弦的还是这个词——不可估量,读着这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什么滋味?(预设:惋惜、痛恨、恨之入骨„„)
记住,是痛恨的、是恨之入骨的,再一起读好这句话。
三、紧扣“不可估量的拥有”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昔日的辉煌”。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相对的,之前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也是——(提示学生: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不可估量,板书:拥有)
昔日的圆明园到底都拥有些什么呢?请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其实,聪明的同学只要只要抓住第4自然段的一句话就能读懂。
2、交流、反馈:
预设——圆明园中有宏伟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
根据哪句话读懂的?请你大声地读出来。(表扬:你就是这么厉害,一眼就找准了)
3、写圆明园宏伟建筑的是第几自然段?咱们就来读好这第3自然段。圆明园中的建筑各式各样,作者的写法也各不相同,咱们读的时候要分分类,谁先来读?(提示:可以根据作者的写法来读准)
4、生读,师随机点拨:
⑴、不再往下读了,理由是?(预设——根据分号读懂)
还有理由吗?(板书:有„„还有„„)
表扬:你是最会读书的,能从句式上读懂,请你读好这句话。(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中风格迥异的宏伟建筑)请男同学来读好这两句话。
⑵、接着往下读。
a、你也读准了,理由是?(对,还是分号帮了你)还有理由吗?(板书:如„„如„„)
请你直接读好带有“如”的句子,看来还有理由。
b、知道“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吗?(师预设:蓬莱是传说仙人住的地方,瑶台是传
说中西王母住的地方,武陵春色是传说中晋朝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三个传说足以证明园中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对,园中景物有仿照的,也有根据想象创造的。
c、请女同学来读读。
⑶、再往下读,说理由。(板书:不仅„„还„„)
⑷、面对这各式各样的宏伟建筑,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师引读:漫步园内„„流连其间„„)
⑸、让我们也一起在圆明园中漫步、流连吧!(出示图片引读: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如„„;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
5、同学们,圆明园中这么多宏伟建筑,作者并没有一一作详细、具体地描写,而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来的(副板书:概括),这样的写法在第4自然段中也有,你能找出来读读吗?
6、生读,师随机点拨:
⑴、顿号停顿得真好,让我们明白了这里的“历代”指的是——
⑵、谁还能读出不同来?(上自„„下至„„)为什么要这样读?(预设:把这么久远的年代用这两个词概括起来了)知道“先秦时代”吗?它还概括了什么?(历代的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么久长的时间,这么丰富的历史文物,作者用两个词、一句话就高度概括了,多么妙的两个词呀!一起读好这句话。
⑶、为什么只能这样概括地描写?(机动,学生若说到格局这一小节,就简单读一读。小结:对,不仅仅只有它一个圆。因为园中的建筑和珍藏数不胜数,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所以,只能„„)
7、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这则小资料,相信对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拥有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出示拓展、补充资料)
四、以体悟“不可估量的拥有”为基调感悟“毁灭”之痛。
1、同学们,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最珍贵、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在一场罪恶的大火中化成——(板书:灰烬)
2、你们看(随机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预设:沉痛)请你用朗读表现你的沉痛。
(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你沉痛的朗读之中)
(预设:愤怒,义愤填膺„„)
也把你的心情和感受放置于你的朗读之中。
4、(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那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从字里行间读懂什么叫“统统掠走”吗?来读好它们。朗读指导:⑴是拿走吗?⑵大的、小的、搬得动的、搬不动的,统统掠走,你们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掠走吗?⑶更可恨的是:引读——实在运不走的„„
5、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真是惨不忍睹,还有更惨的呢:为了销毁罪证,强盗们„„(引读最后部分)
五、写感受,渗透“不忘国耻”的爱国之情。
1、圆明园的毁灭,毁掉的是什么?(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尊严)
2、想想,为什么就这么轻易地被这些强盗给毁灭了呢?(当时旧中国的落后„„)
3、圆明园的毁灭,毁不掉的又是什么?(中华民族的坚强不息、铜墙铁壁的意志力„„)
4、同学们,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写下来吧,就写在这残垣断壁旁。(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播放凄婉音乐)
5、交流、反馈:点拨
(师相机点评)——强盗是不会良心发现的;记住!落后就得挨打;你写的感受条理清楚,语言也很概括,学以致用,真了不起!)
6、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六、留作业、设悬念。
“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读懂的问题。
附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不可估量的拥有(文化)如„„如„„↓
不仅„„还„„↘灰烬
上自„„下至„„↓
不可估量的损失
2.【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二
一、课前谈话,定下基调
(教师自我介绍后)
师:老师为什么从3000多里外的山西飞到这里呢?因为语文。你们喜欢语文吗?为什么?
生:从语文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提高能力。
生:也可以从语文中学到历史故事。
……
师:老师已经感觉到你们特别喜欢语文了。老师也喜欢语文,原因和你们不一样,是因为几句话,下面老师读给大家听。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大江东去的豪情,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对《红楼梦》的痴情,语文是要写好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语文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师:孩子们,也许你们现在还不理解,没关系,先记下来,能记多少记多少。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品出了它的味道,那你对语文的爱就更深了。
二、复习回顾,背诵第 3、4 自然段
1. 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
生: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师板书:不可估量)
2. 回顾文章的整体。
师:课文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生:主要从圆明园的布局之巧、建筑之 美、收藏之 丰体现出来。
师:你说得真完整,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辉煌:布局巧建筑美收藏丰)
师:对,作者从圆明园布局巧、建筑美、收藏丰三个方面说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课文不仅写了它昔日的辉煌,也写了它后来的毁灭。(板书:毁灭)
3.回顾文章的重点。
师: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生:辉煌。
4.复习巩固文章的关键。
师:其中描写辉煌的部分中,有两段是需要背下来的,大家一起来背背。
(生齐背第3、4自然段)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得多美啊,我们再来一起背一背,要背出与刚才不一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一起背。(采用引读的方法与学生合作背第3自然段。教师特别强调“有……也有……不仅有……还有……”关联词。)
师:这段虽然长,但是有一个字特别多。哪个字?
生:“有”字。
师:对,这是列举的方法,当你用“有”字把这些列举的内容连起来的时候,你就更容易背下来了。
师 :我们接着 来背第4自然段。
(生背诵第4自然段)
师:这一段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每句话都很重要。第一句是过渡句,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因果关系。明白这些之后,是不是背起来就更容易了呢?
三、重点研读第 5 自然段
1. 默读第 5 自然段,圈点批注重点字词句。
师:刚才我们共同回忆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但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的时候被英法联军无情地毁灭了。写圆明园毁灭的是哪一段?
生:第5自然段。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读这一自然段。(指名读,相机正音:统牲)
师:刚才这位同学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好。让我们聚焦这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133个字,却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所以每个字的背 后都没有 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仔细地品味、挖掘。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请你们默 读这一自 然段 ,想想哪些字、词、句让你感觉到特别的心痛,特别的难过,请你把它们圈出来。联系上下文把自己 的感受批 注在旁边,留下读书的痕迹。(指导批注:“批注尽量简单明了,如果需要也可以长一些。批注是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 进行交流,谈感受,感悟第 5 自然段的情感。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感受一定也很多,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为了交流得更清楚,我们尽量按照顺序来。
生:我找的是“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他找到的是英法联军干了些什么,那有谁找到他们是怎么进来的呢?
生:(读)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师:要是让你从这句话中找两个最让你感到心痛的词,你找的是什么?
生:“侵入”“闯进”。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生:这两个词让我感觉到了侵略军的野蛮、可恨。
(教师反复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齐读,指名读。)
师:我们知道当时圆明园算是中国皇家园林,但是他们是怎样进来的?
生:闯入。
师:这是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
生:侮辱、践踏。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
师:虽然你们的声音高低不同,但都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愤怒。老师和你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师生齐读)
师:让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字、词、句?
生:第2句。
师:在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让我们感 到很难受 ,是哪几个词?
生 :“凡是”“ 统统”“任意”。
师:“凡是”是什么意思?
生:只要是。
师:“统统”呢?
生:是全部的意思。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想怎样就怎样。
师:从这几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毁灭”后板书:统统掠走任意破坏)
生 :英法联军 的残暴、贪婪。
师:那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要想把它读得更好,还有一个方法,联系上文第4自然段,想想:他们统统掠走的是什么 ? 任意破坏 的又是什么?
生:是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师:这些都被侵略者掠走了。他们不是在拿,而是在———(生:抢),就是文中的———(生:“掠走”)。谁还想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写得多好啊,听老师来读一下。(师范读)你们听出来了没有,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师:让我们一齐读一下。
(师生齐读)
师:课文就在这层层递进的语气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侵略者的贪婪。
师:你还找到了哪句话?
生:第3、4句。
师:一齐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字多。
师:你能把这些数字读给大家听吗?
生:“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三天”。
师:同学们,从这三个数字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
师 :“10月18日和19日”,这是几天?
生:两天。
师:这三千多名侵略者在这两天做了什么?
生:放火。
师:大火烧了几天?
生:三天。
师:你体会到这三个数字背后的含义了吗?谁来读这句话?(指名再读第3、4句。齐读。)
师:在这熊熊大火中———
生:(读)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
师:这每个“没有”的背后都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呀!这每个“没有”的背后都是无数能工巧匠的付出呀!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
(师生齐读)
3. 回扣第 1 自然段,再次体会“不可估量”。
师:正因为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课文的第1自然段作者这样写道———
生:(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你现在知道这“不可估量”的分量有多重了吗?再读第1自然段,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痛、惋惜、愤怒、伤心、难过。
4. 回归整体,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读最后一自然段,把你们这些愤怒、悲痛、惋惜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如果说刚才你们有愤怒的心情,肯定是因为前面几句。如果你们有惋惜之情,肯定是因为最后两句。请同学们再把后两句读一下,读出你们的惋惜。
(生再读最后两句)
师:读到“灰烬”的时候,你眼前出现这幅画面了吗?再读最后一句。
(生再读)
师:同学们,为什么课题说的是“毁灭”,但是文章却用了那么多文字来写圆明园的辉煌?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吗?
生:正因为前面关于辉煌的内容写了那么多,所以读到后面毁灭的部分时,才会让人更加愤怒和惋惜。
四、练笔写感受
师: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成了一片灰烬。如果今天你再来到圆明园,再也看不到金碧辉煌的殿堂,也看不到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你看到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作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写到纸上。
(生写感受后交流)
五、带着疑问结课
师:同学们心中的千言万语,一时难以言尽。老师建议你们参照本单元习作要求,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交给你们的老师。同学们在写的时候不仅要写愤怒和悲痛,还要在自己的脑海中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想想:这一悲剧的发生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下课!
教后反思
笔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紧紧围绕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将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大量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1.坚定正确的教学理念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很多名家都有精彩的演绎。如何进行创新、如何上出与众不同之处是我备课之初首先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认真钻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篇课文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方法上有很多独到之处。课后题和单元学习的重点也在积累语言和学习表达特点上提出了明确的训练要求。而这些,恰恰与课标的核心理念相吻合。基于此,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进而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的具体要求,我首先确定了本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积累优美的语段,即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学习“列举”的方法;二是品味语言,感悟文章的情感,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即研读第5自然段;三是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文字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三个教学目标在两个课时中各有侧重。第一个目标侧重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完成,但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巩固。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学目标是相互联系的,完成好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基础,而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第二个教学目标。
那么,现场的课堂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呢?
1 . 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积累了语言材料,并且知道了“列举”的表达方式,总结出了背诵的方法。通过对第5自然段的研读,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味词语,不仅感悟到了文章的情感,还体会到了文章遣 词造句的 精准 ,而最后领悟文章整体的表达方法更是水到渠成,提升了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2 . 从教学过程实施情况来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一步看似在意料之中,却处处又在意料之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课前交流开始,教师就以“为什么喜欢语文”为话题,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了一种情境,定下了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基调。在巩固背诵第3、4自然段时 ,又通过巧妙的引导重新呈现出圆明园昔 日辉煌的 画面 ,并总结出背诵的方法。研读第5自然段时,适时教给学生批注的读书方法,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品味词句时,教师注重引导、点拨,逐步将学 生的理解 引入深处,用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释放的同时也学到了语言表达的方法。接着回归整体,领悟文章整体上的表达特色。最后的练笔又自然地与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相结合,拓展为课后的作业。结课以三个“为什么”结束,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当然,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课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时,还是略显急躁,没有完美地体现“顺学而导”。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的读后感不能再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另外,对于学生课堂回答中的闪光点没能及时地捕捉,反映出教师教学机智的欠缺。这些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评析
李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分别承载了积累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目标任务。在执教过程中李老师努力搭建桥梁,让学生在背诵、品读、练笔的实践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
聚焦课堂,笔者认为本堂课最华美的一章是在李老师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课文第3、4自然段的方法点拨上。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背诵后,李老师适时地总结了背诵方法 : 第3自然段用 关键字“有”连接起列举的内容,抓住列举法使背诵化难为易;第4自然段帮助学生理清了句子间的内在关系,明晰了作者的叙述顺序,沿着表达顺序的轨迹使背诵不再枯燥。李老师为学生支的这两招,帮助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了作者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匠心,可以说是用语文知识为背诵积累找到了一条捷径。只有具有丰实的语言积累,才有思如泉涌的生花之笔。在指导学生背诵积累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像李老师这样能用语文专业的眼光透彻地看清课文表达上的秘妙,让学生轻松地背诵、主动地积累。
本课教学的另一独到之处在于,较为适度地把握了文本内容理解与言语形式揣摩之间的关系。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定位。对此,我们应合理把握:这是相对于以往课堂教学中过度关注“内容理解”而提出的,并不是要完全抛却“内容理解”。从文本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读进去,理解“写什么”,体情悟理,再关注言语形式,引导学生读出来,揣摩“怎么写 ”和“为 什么这样写”,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面对这样一篇被名师演绎了多次的经典课文,李老师敢于挑战,另辟蹊径,把研读重点指向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侵入、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关注三组数字体会侵略者的残暴、贪婪,以极强的画面感再现了圆明园的毁灭过程,从而激起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悲愤、惋惜之情,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此项目标的落实是本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也是重点目标之一。
3.【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三
教材简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篇精读科文,本文描述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构思颇具匠心。因为当年的景观已不复存在了,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让学生对当时圆明园辉煌的景观有大致了解。我还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时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应祖国的强盛和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又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中国人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万圆之首被化成一片灰烬,同学们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事件?(火烧圆明园)
2.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变成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二、品赏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1.指明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布局等。
(1)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2) 理解"众星拱月"
(3) 教师补充讲解圆明园的建造情况
2.學习第3自然段,品赏圆明园内美丽的景观和风格各异的建筑。
(1) 指名读第一句,感受园内美丽的景观。
师:此句以排比的句式罗列了圆明园内主要景物,富丽与朴素、热闹与宁静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结合,读时语气应抑扬顿挫,体现出欣赏、赞美之情。
(2) 指名读第二、三句,感悟院内景点之多、景色之美。
教师补充讲解:
蓬莱瑶台,这一景是仿照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一池二山",寓意建造的。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时,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则在蓬莱瑶台欣赏。
"西洋景观",西洋指欧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仿罗马建筑,庭院中的松柏也是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的,围墙、道路以及石雕也都是西洋风格。
(3) 师问:漫步园内的感受怎样? 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句。
过渡:
圆明园内不仅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和风格各异的建筑,这里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那么,它都收藏者什么呢?学生齐读"上自先秦……下至……"
3.学习第4自然段,明白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 从收藏时间看
先秦——清两千多年
(2)从收藏文物看
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国外进贡的珍稀礼品,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古代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
过渡:
师: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不复存在了,早被两个强盗一把火给毁了,(板书毁灭)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恨)
三、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1.浏览第五自然段,想想侵略者采用了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
(抓住"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理解)
2.师:面对强盗,皇帝只顾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同学们想象那惨痛的一幕……
3.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生2: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3: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师: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静令的园林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烧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理解:"不可估量"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师:如今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
六、课文拓展,了解今日祖国之强大
师:今日的中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世界强大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以及"神七"的成功发射都证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
七、学习写法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用呢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文章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引起读者共鸣,从而让学生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八、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辉煌 毁灭
<爱> <恨>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写生字,会认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及毁灭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呢?(长江,西湖……)我们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观赏过波平如镜的西湖,登上过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也领略过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今天我要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说说都有什么?是啊,断柱残垣)曾经这里也是金碧辉煌,这里也是风景优美,而如今只剩下断柱残垣,这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讲述了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国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三、昔日辉煌,自豪无比
圆明园的辉煌: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说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描写圆明园价值不可估量的相关句子。
请你来说: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布局巧(众星拱月)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观奇(有……也有……)同学们多么美的景色啊,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美的感觉。
收藏丰(上自……下至……)多年的珍宝汇聚于此,件件珍贵,美不胜收。
5.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五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增强民族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学重点字、词语,积累知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的仇恨。圆明园的毁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的历史
2、交流搜集的资料
3、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理解生字(出示:瑰、剔、瑶、莱、烬)
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山,是神仙住的地方,人称三仙山。
2、生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做记号的,师检查学生的书
3、交流读书感受。(5、6个生)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三、学习“毁灭”(5段)
1、出示课件:圆明园被毁灭的图片
2、质疑: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谈感受。
3、指名读。师生评议。你认为他读得怎样?为什么?
四、自学“辉煌”(2——4段)
1、小组学习: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
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让我们睁大双眼,再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
五、总结
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矗立。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它的毁灭向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反思:
上完这课想了很多。
1、在这课的教学设计中,关于搜集、交流圆明园的资料这一教学环节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我认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这一件事,事实也是如此。可惜的是整理资料的方法我忽略了,指导不够。
2、“三仙山”神话传说的介绍,是必要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以后继续注重这种介绍。
3、学生读书第一感觉很重要,整体入手,就是从学生的感觉入手。我应该一开始就贯彻“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价值导向,而不要在“仇恨”过分强调。
4、边读书边写点批注;抓关键词,中心句,这些阅读策略今后在预习中还要继续狠抓,落实到实处。
6.《圆明园的毁灭》微教案 篇六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7.【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七
一、即兴抒情, 注重思想表达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情感丰富、内蕴深刻、激扬着爱国情感的篇章。初读, 笔者就爱不释手, 因为其激情澎湃, 气势如虹;再读, 爱又添上几分, 因为其语言优美, 字字珠玑;三读, 已是欲罢不能, 因为其句式整齐, 对仗工整。读一次, 有一次的感受, 读一次, 有一次的收获, 次次叠加, 层层上涌, 便孕育了一节悲愤慷慨、激情喷薄的情感课堂。
于是, 三年前的第一次执教, 笔者自然而然地作了这样一番设计:
首先, 课件出示圆明园遗址的图片,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令人揪心的《江河水》;然后, 我很卖力地模仿中国最具磁性的男声赵忠祥先生的声音, 慷慨激昂地引述:“同学们, 这座建筑宏伟的圆明园毁灭了, 这座文物众多的圆明园毁灭了, 这座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毁灭了!毁灭在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里, 毁灭在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里!当你们现在面对圆明园遗址冰冷的雕塑, 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那么, 请用你的笔把这些话写出来吧!”接着, 当然是学生写完后的汇报交流, 毋庸讳言。
现撷取学生当场练习的两个片段, 以飨各位:
片段一:冰冷的大理石雕, 就像一幅残缺的画, 让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时刻铭记国耻国辱, 提醒我们时刻铭记撕毁这幅画的帝国主义强盗。有朝一日, 我们必将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讨回他们抢劫的文物!
片段二:面对着圆明园遗址, 我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早出生一百五十年, 我就可以拿着长矛, 和英法联军拼杀, 哪怕流血牺牲, 也在所不惜!我真希望我们中华民族快点富强起来!
很明显, 这节课的课堂练笔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抒发, 课堂上营造了一个极佳的情感氛围, 有助于学生激情的喷发。至于语言的学习和内化几乎没有触及, 此为憾事!
二、仿写句型, 注重语言形式迁移
去年, 第二次执教。笔者从文本语言入手, 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发现文章最典型的语言特征就是句式整齐, 对仗工整。于是, 将文中的连接虚词“有……也有……有……也有……”进行凸出聚焦, 让学生在阅读时, 充分感受这种句式的整齐优美。
然后, 让学生接着用“有……也有……有……也有……”的句式描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场景。这里也撷取两个片段, 共赏:
片段一:学校里, 有高大挺拔的教学楼, 也有宽阔的大操场;有供同学们读书的图书室, 也有碧波粼粼的游泳池。
片段二:超市里, 有五花八门的高档电器, 也有瓶瓶罐罐的油盐酱醋;有大大小小的文具用品, 也有琳琅满目的化妆品。
学生很好地运用指定词语写话, 用词用语比较准确, 句式也相对整齐。这不能不说是注重语言形式迁移的一种读写结合方式。但, 明眼人一瞧, 很快发现失之机械。
三、“形神”兼顾, 读写互动促理解
今年, 第三次执教, 笔者又作了一些改动, 试图既注重内容, 又关注形式, 同时力图体现“由读到写, 又由写到读”之间的双向互动。
细读之后, 笔者发现第三、第四自然段是文本的重点, 不惜笔墨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两段之间又有细微的区别, 第三自然段着重描述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 就像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气势宏伟的圆明园建筑群图;而第四自然段则非常简洁地用一个句子表达了历史文物的众多:“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试想, 建筑和文物是圆明园的两大宝物, 为什么文物一处却这样轻轻一笔带过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作者没有掌握相关的详实史料?难道作者缺乏详铺细述的笔力?细分析, 其实这是作者安排材料的精心构思, 是故意留下遐想空白的巧构精营。正因为这两处都是文本重点, 所以需要进行一重一轻的处理, 需要进行一实一虚的建构, 需要进行一详一简的对比, 需要进行一强一弱地呼应。正如建筑宏伟这一自然段是精雕细描后的工笔画, 而文物众多则惜墨如金, 只留下虚幻的一笔。
可是, 这些要让五年级的小学生懂得, 何其难也!不让其懂, 心又不甘!于是, 又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步, 让学生先细细体会第三自然段的建筑宏伟。其一是展开, 将“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一句一分为四:“有玲珑剔透的亭, 有玲珑剔透的台, 有玲珑剔透的楼, 也有玲珑剔透的阁”, 比较品读;其二是画出地名, 有“海宁、苏州、杭州、蓬莱、武陵”, 感受圆明园建筑集天南海北之大成, 融诗情画意为一体, 汇中外风景为一炉。而连接这些风景名胜的词就是“有……也有……有……也有……不仅有……还有……”, 由课文内容的学习, 捕捉行文的形式。
第二步, 课件出示“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引导学生想象, 这些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可能会是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反馈汇报, 相对比较简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诸如此类比较知名的书画。教师暂可不必拘泥, 一一应和。
第三步, 课件出示表格呈现当时的知名文物, 然后让学生选取表格中的文物和特点, 用上“有……也有……有……也有……不仅有……还有……”进行随笔练习。需要说明的是, 表格中的文物分名称和特点两列呈现, 一目了然, 其目的是便于学生快速根据描述特点, 从富余信息中找出相同语言句式的信息, 寻找合适的对应分句。表格如下:
表格中文物特点的信息量超过了句式所需信息, 因此需要学生寻找对应的分句, 进行适当的梳理和选择。
第四步, 学生反馈写话练习。教师随机点评, 总体效果较好, 学生都能寻找到合适的对应分句。
第五步,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我们所写的替换文中的“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一句, 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 很快会感到:课文更简洁, 自己写的更具体。
第六步,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如果换上我们写的语段, 感觉会怎样呢?
课件出示两段内容, 学生朗读品味后, 马上发现这样写和前一自然段的写法重复了, 重点反而不突出而觉得拖沓。一个难以把握和理解的难题, 就这样解决了。
8.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 篇八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关庙小学雷学玲;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 “毁灭”的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无耻行;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美与丑,爱与恨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通过阅读与讨论,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形成大体共识。充分自主的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2、继续学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憎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圆明园的毁灭 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1、复习词语
2、老师把“不可估量”用红色字体,猜猜老师要提醒你们什么? 强调“不可估量”的“量”的读音。你用不同读音组词吗?
二、新授课:
1、你能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幻灯片2。在这里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板书)
“估量”是什么意思?(“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不可估量”的?(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齐读这句话。
2、你们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据老师了解圆明园占地面积有5200余亩。其面积相当于1万多个这么大的教室。
3、孩子们,这么大的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你的心情怎样?请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再读这段话。
4、再体会它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用上了一个连接词叫“是??也是??”,把两个意思连起来了。既然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必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同学们挑战自己,也用这个句式,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板书:不可估量)
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醒多好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这是属于你们的创造。
5、在课文中有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到。
6、抽生汇报。(出示幻灯片4)在这三句话中是怎么评价圆明园的?相机板书“举世闻名”
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请同学们默读2——4段,找到你的理由。
(1)自己找。
(2)同桌交流。
7、抽生汇报。
(1)布局众星拱月
a、位置:西北郊 b、布局:“众星拱月”是什么样子? (“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这里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出示课件5
(2)建筑宏伟
a、你从哪些词句你体会到圆明园建筑宏伟?板书 建筑宏伟 b、出示课件6,男女生分句读。
c、从这段话你发现,什么字用得特别多?
d、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不仅??还有??;各地名胜;)
e、一方小小的天地,容纳了世界上那么多的美景,这就是圆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8、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万园之园。出示课件7——17。多么宏伟的建筑啊!漫步园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书上怎么写的呢?找到的孩子大声读出来。
(3)收藏文物珍贵
a、生汇报
b、你找到了吗?快速读读第四段,一会儿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课件18,师引读,生一齐填空。板书:文物珍贵
c、想不想去欣赏一下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呢? 课件出示19——28 d、刚才展示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历史文物,几千年的精华,那得有多少啊!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看完图片,惊叹之情已经表露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回到课本中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回味一下吧。齐读第4段。
过渡:同学们,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圆明园啊!然而,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被毁灭了,至今无数的文化瑰宝还飘零在世界各地。
f、我们的国宝在哪里?课件出示29——36
8、学习第5自然段
(1)、这原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流落在外,是谁犯下了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他们像什么?你从那些词体会到的?出示课件37(掠、毁、烧)怎样掠的?怎样毁的?自由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
(3)指名读 (把你的感受通过读传递给别人)
(4)、你听出了什么?你是从哪儿听出来的?(你真是善于倾听的孩子)读书就要这样,你想传递给别人什么样的感受就要把相关的词语重读。
(4)、这些贪婪、残暴的强盗太可恨了,把你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我们内心的悲愤吧!
(5)、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板书:化为灰烬)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就这样化为灰烬!(板书:化为灰烬)
9、出示图片课件38师领读: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学生接——)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学生接——)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师:还没有了(学生接----)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师: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学生接----)西洋景观。师: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学生接----)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化为灰烬(板书)了。
10、出示课件39所以课文第一段这样写道:圆明园的毁灭是(生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生读)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激情说话,激荡感情
1、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只剩下的残垣断壁,(出示课件40)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2、相信你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
3、学生发言
四、领悟写法,升华感情。
1、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是偏题了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2、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它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奋发图强,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出示课件41)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规模宏大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9.《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赏析 篇九
《圆明园的毁灭》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下面一起看看其教案与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p110-p113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国人感到耻辱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也在圆明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的炼铸下成为箴言。任何一个略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想到这段历史,心情都是不能平静的。《圆明园的毁灭》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采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四次感悟,升华他们内心的情感。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10~11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有强烈的情感,甚至很多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
4.本班学生喜欢交流、喜欢合作。学生喜欢语文课上有好看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来调节枯燥的文字学习。
【设计特色】
开放的教学视野、精彩的课件展示、独有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的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 课程标准:新课标“实施建议”第三条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图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课文阅读,初步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
(2)能够通过观看展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美;
(3)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法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如:圆明园中的文物为什么珍贵?)老师在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精炼出几个主要问题(提出问题)b.分小组讨论提炼出的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点拨下自主解决问题,对理解有困难的问题,如“众星拱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理解。(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汇报交流,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1. 导语:(出示圆明园的风景照,边欣赏边解说引入)北京圆明园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曾经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一座皇家园林,当时它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如今,当我们走进圆明园游览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残垣断壁,一片荒凉的废墟。圆明园已经被彻底毁灭了。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圆明园美景时,不知不觉走进了课堂。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课题的发问,便显得水到渠成,而这一问题的设计更具有发散性,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缤纷,极具个性。
二、交流课外资料、开拓学生视野。
课前同学们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有关圆明园毁灭的资料。下面同学们六人为一小组,先在组内交流你所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丰富,哪位同学把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课前让孩子们搜集资料,可以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也无形中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圆明园的情况,为上好这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复习感知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哪位同学还记得,本文分成几段呢?
(板书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复习不仅检查了学生上节课学习效果,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上,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再次明强调文章的结构,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全文,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方法指导。
(出示合作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2.分组明确要求。
我们把一、二、三组分为“园林艺术组”。四五组分为“历史文物组”。六七组分为“园林毁灭”组。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疑问。老师经过综合精炼出以下几个问题。请每个组把自己组的要求齐读一遍。
园林艺术组: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买卖街”为什么加引号?
圆明园中都有哪些景点?
历史文物组:圆明园有哪些文物?
这些文物为什么珍贵?
园林毁灭组: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的过去?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应该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有目的地进行,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好学生的展示台,学困生的避风港,教师的悠闲场。
3.合作学习比赛。
这节课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比赛,回答一个组内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一个圈,回答别的组的问题,我们给这个组奖励两个圈。最后看看哪个组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学习在比赛中进行,让每个组员都有代表集体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成员间角色互换,增进互动的有效性,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组员的共同进步。
4.小组合作学习。
5.汇报学习成果。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园林艺术组的同学学习效果如何?
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园林布局的特点?
10.【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十
四川崇州市元通中心小学:程 旭
教学思路:认识价值、‘量化’损失;以景促悲,以悲激愤。
教学措施:1、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圣境;
2、用昔日圣境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
教学预设:
一、 揭题
(出示图片,读文字)
1、(停顿片刻)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悲痛、伤心、惋惜、无奈……)
2、把你们的感受(悲与愤、仇与恨)带到第一自然段中读一读。
二、 深入(认识价值)
[一自然段导学]
1、(出示句子投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 再重读‘不可估量’,加强强调语气;并想想从‘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体会出什么?(重要性、价值高、损失无法计算……)
(2) 也可以这样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圆明园就有不可估量的( ?)(价值)
三、 探究
1、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读课文,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生自学2、3、4自然段;师指导、提示、帮扶)
2、汇报;师作好板书;
列举如下: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板书:…有…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板书:……还有……)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板书:…不仅有……还有…)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板书:上自……下至…)
3、品析;
[四自然段导学]
(1) (以考察历史知识为由导入):从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时间?(大约50)
(2) 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经历时间之长,朝代之多,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3) 再想想这数目众多的文物中会有多少名人书画、奇珍异宝(出示礼器、书画图片)师简略介绍……
(4) (再出示虎首图片)师在数字、价格方面作说明;由此你觉得圆明园的文物还可以怎样形容?(价值连城、珍贵……)
(5) 用关联词把文物的两个特点连成一句话。师引读: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骄傲、自豪)(用骄傲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6) 怎样让别人也相信它的的确确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们通过(齐读全段)朗读来表现。
[三自然段导学]
[第一环节]
(1) [导语:参观了历史文物,我们再来关注园内景点] (投影出示20处景物名称:天然图画、平湖秋月……)
(2)生读名称一遍;师告知象这样根据‘各地名胜’和‘诗情画意’而命名的景点,圆明园内有140多处。
(3)师:只读完20个景点名称,大家用了50多秒;如果140处景物,每一处都要细细玩赏,需要多久? (生估计……)
(4)140多处,我们是没办法一一欣赏,就只去参观其中四处吧;--发挥想象,描述你看到的画面。(出示典型景点图片)
……
[第二环节]
(1)[导语:圆明园中的景点除了140处命名的以外,还有更多未命名的景观](投影出示四处景观:山乡村野……)
(2)(伴着舒缓音乐,生欣赏)我想你应该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小嘴去歌唱、用鼻子去闻香、用心灵去感受,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表达出来。
……
(3)(引读)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所以: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回过头,再通过朗读感受一下;[喜欢听谁朗读?抽生配乐读]***,请你带着大家去游赏吧,把你游玩时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5)你们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了吗?这样一个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怎能不让人陶醉呢?再次用你们优美的朗读把在场的所有老师一起带入幻想的境界。[集体配乐读]
总结:把这两个评价的句子连成一句话。--这就是圆明园的价值。
四、 探究(‘量化’损失)
[五自然段导学]
[第一环节] [导语、引读]
1、 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结果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就这样被化成灰烬。
2、所以,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喊--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环节] [促悲、激愤]
1、‘损失’是谁造成的?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侵略者”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掠”、“毁”、“烧”)
2、侵略者是怎么掠的?如何毁的?又是怎样烧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 汇报;并简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4、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播放视频剪辑)
画外音:烈火熊熊、浓烟滚滚,这把火连烧三天!三天--72个小时--4320分钟--259200秒;烧掉一幅字画只需几秒,烧掉一处建筑只需几十秒;有多少名人书画、多少绫络绸缎、多少奇珍异宝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吞并。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却笼罩整个北京城。
1、至此,圆明园曾经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毁灭了(板书:毁灭),什么都没有了。(在原有板书上加‘没’、‘了’;一边加,一边让学生跟读)
如: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2、(还可以换一种说法)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
……
[第三环节] [导读、升华]
1、什么都--没有了!(擦除板书,只留课题)所有美好的事物就这样一去不返,你什么感受?(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
2、那你就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地表达吧。(自读最后一句,强调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
3、请全体同学把这句话告诉自己,告诉全天下的人!(集体读)
结语:我们学习这课,不是为报仇,也并非为雪恨,而是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板书:
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 ……没有了……也没有了……
……还有…… ……还没有了……
……不仅有……还有……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 都没有了
11.【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十一
1、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经这样赞美圆明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2、过渡:可是这仙境般的圆明园现在怎样了呢?
3、出示图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板书:毁灭)
4、读题质疑:此时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
5、整体感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是如何被毁灭的,带领学生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播放【百度视频】
二、感悟昔日辉煌
辉煌灿烂的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师: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
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
(1)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2)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生汇报读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3)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
(4)你们想去看看吗?
(5)漫步在这样的园内有怎样的感受?(“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和作者由衷地赞叹。)
师:所我们由衷赞叹: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分总的写法)
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
三、体会“毁灭”之痛
然而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也看不到了。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一点儿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想怎样破坏就怎样破坏。
“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
2、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让我们再一次亲眼目睹当年这些强盗野蛮抢夺、肆意破坏的情景。
【百度视频】(84分30秒-89分50秒)
www.56.com/u71/v_MzE1NjM3MjQ.html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感受怎样?(仇恨、愤怒。)请同学们带着仇恨、愤怒的情感去读吧!(读文章最后一句)
师:(1)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
(2)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259200秒会烧掉些什么?
(3)259200秒啊!347公顷的圆明园同时燃烧,该会烧掉了多少奇珍异宝,宏伟建筑啊!你能估计一下圆明园的损失吗?
四、练笔抒情──升华情感
师: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
生1:我觉得越是写圆明园的辉煌,就越是让人感到它的毁灭时令人痛心的。
生2:我认为这样对比更能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我们对他们的恨。
师:同学们,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望着眼前的残石与荒草,你想说点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让学生念出自己的所写。
师:说得真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课件出示:“残垣断壁”上写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面对这残缺的石块,这荒芜的杂草,喊出我们的心声。)
五、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不再重演。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有)那让我们读一读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时刻紧记自己的历史使命。
六、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课文的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下去和同学们交流。
3、下去请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后写一篇观后感。
12.圆明园的毁灭 篇十二
做为中国人,谁不想去看看那拥有美丽传说,奇珍异草,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可是,这一切,却在100多年前被 血成性的英法军破坏得只剩下几条孤零零的柱子,那几条孤零零的柱子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那1860年的一场噩梦:1860年,英法军无视中华人民的尊严,踏进中华国土,闯入圆明园,放肆的夺走园中国宝,破坏园中奇花异草,他们把圆内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中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整个北京城被烟云笼罩,大地在颤抖,人名在哭泣,我国这座举世闻名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废墟……
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中华民族又何止一次经历过?在那1的噩梦里,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怎能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终于,睡狮已醒:中华民族靠自己的力量,用“神七”火箭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实行真正意义的“登月”。又通过高科技技术把奥运会搞得轰轰烈烈;巨龙腾飞了,面对罕见的冰雪之灾,突如其来的地震,迅速进行搜救,中国人民自发捐款……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光,光彩照人。
1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公开课 篇十三
一、复习导课
1.同学们,曾经有一座园林,花了150年的时间才建成,像仙境一般美丽,像阿里巴巴的宝库一样收藏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我满怀希望地来到它的跟前,却看到了──一片废墟。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相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有许多四字词语用得十分精妙,我们再来读一读:(大屏幕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注意不可估量的含义)
3.让我们再次回到课题,你认为哪个词是关键词?这种毁灭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刚刚的哪个词语形容?(不可估量)
4.那么文中的哪句话提到了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请生读。师指导读。后面半句应更铿锵有力。)
5.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到底是什么人给我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出示PPT)6.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章哪里写了圆明园的毁灭。(第五段)
二、学习结尾,感受被毁之耻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1)他们是怎样进入圆明园的?(闯进:我们现在出国都需要护照,出境也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而当时这些强盗是闯进圆明园的,他经过我们允许了吗?)(2)你从这个词可以感受到什么?(残暴和野蛮)(3)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4)谁还想读一读?
3.(1)同学们,这群野蛮的强盗对圆明园做了什么?(2)天哪,这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贪婪、残暴)
(3)哪些词语刺痛了你的眼睛?(凡是:全部;统统:全部、什么都不留下;任意:说明他们不受任何约束,肆意妄为,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出示带点的句子)(4)面对这种XXX的行径,你的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愤怒)(5)谁能愤怒地读一读?(6)全班同学带着体会齐读。
4.同学们,价值连城的国宝被统统掠走,他们任意破坏的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这个损失可以计算吗?(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齐读~~~~~~)
5.(1)同学们,大火烧毁一副画只需要几秒钟,烧毁一座房子只需要几十分钟,而在圆明园内,大火烧了多久?整整三天哪,同学们,这大火都烧掉了什么?(建筑物、景观、历史文物)(板书 : 毁)(2)是啊,就这样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一片灰烬(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齐读~~~)
6.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侵略者的罪行?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7.我看得出,看录像时,一定有一种情感充满着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多叫几个学生回答 屈辱、愤怒、痛恨„„)(板书: 恨)
三、昔日辉煌,更添被毁之痛
1.同学们,圆明园现在是一片废墟,但是圆明园在毁灭之前是怎样的?(非常美丽的一座园林)下面我们就了解圆明园的美。
2.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234自然段,你最喜欢它哪方面的美?请你来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圆明园在北京西郊„„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段话是介绍圆明园的什么?(布局结构)
(2)作者用了哪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举世闻名)
(3)出示课件,看圆明园的分布构成,在图上找一找,圆明园应该在哪个位子?许许多多的小园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用一个词语形容?(众星拱月:宏伟壮观)3.如此气势恢宏的圆明园里,有多少让我们心生向往、留恋忘返的美景呢?让我们班里的旅游小达人为我们介绍下圆明园中千姿百态的美景。
(1)我们边听她的介绍,边欣赏这些美景好吗?(同时出示圆明园美景图。)(2)这些句子和图片让你体会到什么?(师引导:圆明园的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既有金碧辉煌之美~~生齐读 : 又有玲珑剔透之美;既有热闹的街市风光,又有幽静的自然风光,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 : 美 爱)(3)还有没有同学想谈谈自己的感受的?
(4)这是一座多么美妙、神奇的圆明园!这美丽迷人的景色还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圆明园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4.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齐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一段知道的?(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看到第一句话,它在整段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同学们,那你知道为什么它能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吗?(珍贵、品种多、历史悠久)
(3)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这些文物的风采。(出示图片)(4)看了这些,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惊叹和自豪)
四、美毁对比,拓展引发深思
1.是啊,多么恢弘,多么美好的圆明园!如果它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毁掉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轻轻的读一读:没有了~~~也没有了~~~
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齐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同学们,我们的思维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角度,我们现在再看圆明园这三个字,难道你心中仅仅只有爱和恨吗?为什么侵略者在我们国家可以如此为所欲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3.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如此惨痛的教训,我们想到了什么?能做什么?
(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4.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文章用较多笔墨写圆明园的美?
【【热门】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推荐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经典教案09-18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10-22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体会06-10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练习10-11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8-15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观后感07-22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范文450字08-03
读后感作文: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04
看了圆明园的毁灭电影后观后感11-08
游圆明园的感想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