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研究生论文

2024-06-10

农学研究生论文(12篇)

1.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一

一、招生计划

201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20名(含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学校宏观控制下,依照生源情况相互调剂。专业目录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招生计划数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去向多为地方性高校、国有企业、大型私有企业及政府机关。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可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作为我校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或具有相当四级水平,并通过八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在复试时加试2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三、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

(一)初试考试科目: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工作的通知》,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采用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命题的全国统一考卷;610数学、611化学、801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802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619普通动物学、804水域生态学、620鱼类学、806海洋生态学,选用我校自命题试卷。

2.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二

关键词:浙大农学院,蚕桑,茶,刺梨,“求是”精神,黔北时期

1937年11月, 抗日战争的硝烟逼近杭州, 杭州大学不得不举校西迁, 这次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6省区, 行程2 600多公里, 最终于1940年1月自广西宜山迁抵贵州遵义。2月22日恢复上课, 直到抗战胜利, 浙大在贵州办学七年内, 史称浙大校史上的“黔北时期”。浙大在黔北办学的七年中, 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 中国的物理学会连续4次在湄潭召开。浙江大学在1936年有教授、副教授70人, 学生512人, 文理、工、农3个学院共16个系, 1946年回迁杭州时, 已有教授、副教授201人, 学生2171人, 7个学院共28个系。在湄潭生活过的师生中, 后来成为院士的有50多位。当时浙大农学院的发展历程成为黔北时期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的缩影, 浙大的“黔北现象“对于今天的高校教育与改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一、农学院的概况

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农学科, 1914年改为浙江省立农业学校农学科, 1929年成立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 下设农艺、园艺、农化、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等六系。在抗战期间浙大农学院几经搬迁。

浙大农学院在遵义湄潭定居后, 规模逐渐扩大。1940年秋, 浙大农学院恢复了农业推广部, 1942年4月, 又增设了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 并招收了研究生。这时学生增加到246人。浙江大学到达湄潭后, 在当时浙大竺可桢校长提出的“要坚定求是精神, 就必须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和在教学中“要坚持学以致用, 要与生产教育结合, 培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号召下, 农学院在科研这方面迈开了步子,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浙大农学院在湄潭的教研工作

浙江大学农学院在定居遵义湄潭后, 一直秉承着竺校长的“求是”校训, 并且在抗战时期那种极其困苦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下, 拥有湄潭这一方净土的资源, 克服着各种艰难。因此农学院的师生开始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 并组织教授和研究生从事专题研究。并由各系的教授、讲师任课。在学习中, 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 一般就要求师生上午上课, 下午实习, 并实地就在农场进行农事操作, 或者与推广部密切结合, 到附近农村进行调查、访问、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 农学院的师生们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绩, 并且对湄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有:

1. 浙大农学院的蚕桑学系及其研究

贵州是中国四大柞蚕区之一, 遵义当时设有专门研究柞蚕的研究所。浙大蚕桑系为此开拓了新的科研领域, 决定研究当地的柞蚕。研究的蚕种是从研究所买来的, 又从当地农家租用一座长满麻栎树的山坡, 开始了柞蚕放养的新课题。结果和桑蚕一样, 柞蚕也获得了丰收。老蒲场的养蚕工作虽然只有半年, 但保存了桑蚕品种, 对当地的蚕农起了示范作用, 同时又学习和研究了当地放养柞蚕的方法, 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 开拓了新的领域。

浙大农学院定居湄潭后, 蚕桑系把丰收的成果带到湄潭, 并在湄潭建立了一所新的研究所。当时湄潭并没有现成的科研设备, 只有两间简易蚕室, 四间工作室兼卧室。在湄潭, 即使冬季到来, 气温也不低, 有时竟高达10℃以上, 但是, 这样的气温就不能保护蚕种过冬。然而当时没有冰箱, 没有电源, 无法进行蚕种冷藏。蚕桑系的师生最后发现观音洞, 洞内漆黑, 就带着手电筒、温度计前去探测, 得知洞内温度能保持在10℃以下, 所以这个洞就成为一个天然冷藏库。为了防止潮湿, 蚕桑系的师生们就用大白铁箱密封蚕种并把它吊在洞内, 使蚕种能够顺利越过冬天, 直到第二年春天又取出来孵化。

除此之外, 蚕桑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湄潭当地的有利条件, 突破了重重难关。比如蚕室加温的问题, 要求蚕室的温度不能过高, 又要均匀, 于是, 大家就根据日本的“埋薪法”, 在蚕室地下挖出长方形火坑, 坑内埋几层青杠柴, 在柴上填满草木灰, 又在草木灰上加烧红的木炭再用灰盖住, 木柴就能够慢慢燃烧, 整整一个蚕期不用再加燃料。在夜间饲养蚕种时用桐油灯油烟太大, 用卷油灯亮度太低, 最后改用费巩教授制作的“费巩灯”, 那么, 夜间饲蚕问题就解决了。他们还用菜油灯加温制成恒温箱、做柞蚕卵的切片、研究卵的染色体数等, 这些实验都获得成功。蚕桑系看到当地蚕农用拓叶饲养三眠土种蚕, 他们也用拓叶饲养改良蚕, 这样的实验不仅获得成功, 而且积累了用拓叶养蚕的好经验。在湄潭的六年, 蚕桑系土洋结合, 不断填充科研设备, 饲养室、催青室、贮桑室、实验室以及桑园、柞树林等等, 应有尽有。也正因为湄潭人民对浙大师生满腔热忱, 这样的热情也为科研提供了许多方便。同时, 浙大也为湄潭、遵义、贵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3年, 贵州省教育厅在湄潭创办了一所茶蚕职业学校, 这所茶蚕职业学校的校长丘璧光先生最初就是浙大师院教育系的学生。茶蚕职业学校刚成立时, 缺少专业课的老师, 茶业专业课就由浙大蚕学系承担下来。

浙大蚕桑系的师生除了给贵州省茶蚕职业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外, 还做过部分调查研究工作, 提出了改进贵州省蚕业生产的初步规划与设想, 涵盖了柞蚕与家蚕两大蚕业生产的发展。贵州省的天然柞蚕林蕴藏着丰富的潜力, 柞树是黔北一带经常用于生产优质木炭的材料, 或用于种植白木耳的优良原木。柞叶被用于饲养柞蚕。但由于柞叶用于饲养柞蚕的历史太过长久, 放养柞蚕的技术是很陈旧的。当时柞蚕茧的收益不高。曾慎教授对此非常感慨, 最后他不厌其烦地写出了野蚕学讲义。针对柞蚕放养技术的革新, 柞蚕品种的复壮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1946年, 浙大师生返回杭州。但是贵州省蚕业的振兴绝不因浙大蚕桑学系离开黔北而停滞不前。事实证明, 蚕桑学系为当时的黔北蚕桑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且蚕桑生产技术至今仍对黔北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浙大农学院在湄潭的茶研究

湄潭县地处大娄山南麓, 乌江北岸, 气候温和, 阳光充足, 土地肥沃, 当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浙江大学迁到遵义后, 浙大师生立即在对湄潭的土壤、气候及茶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因此, 浙大农学院便决定留在当地挖掘湄潭的茶资源, 并引入浙江杭州“龙井茶”先进的种茶和制茶技术。

其实, 当时在湄潭, 就有1939年成立的湄潭茶科所, 它原本是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合办的湄潭实验茶场, 茶场由浙大农学院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担任场长。这个实验茶场成立之初, 不仅人员少, 设备差, 而且就连茶叶和土垠分析化验工作也没有办法开展。但在这个时候, 浙大农学院就给予了茶场积极的帮助。浙大农学院聘请刘淦芝博士为浙大教授, 刘教授带领浙大师生李成章、曹景熹、寿宇、姚瑗、张逊言、谭延权等具体参与了湄潭123户茶农作茶产调查外, 还对湄潭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制作, 土壤的分析, 病虫害的防治等各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他们经过调查, 贵州省当时全是晒青茶制法的产品, 少量品质高档的毛尖茶, 虽有全炒青的制法, 但其中多数仍为晒青。在茶叶的形态方面, 多为松泡的条形毛茶, 也有一些极少量特殊形态的茶, 如贞丰坡柳茶、小砖茶等, 但因产量特少, 一直难以形成商品。可供外销的红茶、绿茶、炒青、烘青等完全不会生产。因此, 刘淦芝、张天福等试制工夫红茶和全炒青、半烘炒、烘青等制法的绿茶, 引进龙井茶制造工艺, 试生产龙井。经过几年的努力, 先后生产出“湄红”、“湄绿”两个外销产品和少量仿龙井茶, 后改名为湄江茶。同时还试制乌龙茶、桂花茶、沱茶。在浙江大学西迁湄潭的七年中, 与民国农林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业公司合办的湄潭实验茶场,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做了大量的茶业科研工作, 不仅对湄潭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进了湄潭茶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对贵州高原的茶业和茶文化以及贵州早期的茶业科学技术活动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46年浙江大学回迁杭州后, 中央农林部农林所湄潭实验茶场的主要人员也同时迁去, 但是, 湄潭实验茶场却永远留在了湄潭, 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的所在地及主要器材, 也永远留在了湄潭, 在此基础上, 成立了贵州省茶业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国营湄潭茶场。

解放后, 原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同志来湄潭茶场视察时, 肯定了龙井茶的品质, 并亲自更名为“湄江茶”, 现在湄江红茶远销国内外, 这样的成果与浙大农学院当时所作的努力是完全分不开的。现在的湄潭茶园成片, 茶楼遍立, 茶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并拥有“茶乡”的美誉。

3. 罗登义及他的刺梨研究

湄潭深藏在贵州大山的中心, 山清水秀, 物产丰富。在这里, 虽然交通闭塞, 教学科研设备紧张, 药品仪器十分缺乏, 但是却有当时国内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相对安静。“七七事变”后, 罗登义教授不顾个人的安危, 辗转西北农学院、浙江大学等学院, 特别是随浙江大学西迁贵州遵义湄潭等地, 虽然社会动荡, 生活艰苦, 教学设备简陋, 但他不改初衷, 仍致力于教学和科研。罗登义先生在湄潭浙江大学呆了六年, 正是这六年, 罗登义先生在生化营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成名作———《有关刺梨的研究成果》, 就是在湄潭浙江大学简易的实验室中完成的。

刺梨学名缫丝花, 俗称刺梨、木梨子, 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 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 2 435~4 500毫克, 比号称“水果之王”的猕猴桃还高6~10倍, 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水果。它主产于贵州, 在中国四川、云南、江苏、湖北等地亦有分布, 长期以来贵州各族人民对刺梨深爱喜食,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用野生果品。抗战时期, 中国生化营养学界的学者王成发、罗登义、李琼华、张宽厚等对于主产于贵州的刺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其中罗登义教授在《新中华》月刊及《中国化学杂志》等刊物上, 发表的“再谈国人营养中之维生素C”、“野菜和野果的营养”、“刺梨的营养化学”等温线及其所著的《营养论丛》第二集中, 他在《再谈国人营养中之维生素C》中写道:“最近中国营养界发现一种含维生素C极高的水果, 名叫刺梨。它是滇黔等省的一种特产水果, 广生于山坡荒野之间……滇黔居民折去其刺, 或生吃, 或糖渍, 或提其香味作酒, 或晒干而入药, 市价极其廉贱, 乃最平民化之水果也。它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大王, 正常成人每日食刺梨半个, 即可满足其维生素C的需要。真是天赐我们的营养宝贝, 价廉物美的国产山珍!”

罗登义教授对刺梨的研究震动了科学界, 并接收到了对中国科学史颇有研究的英国科学家、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教授的称道, 特地称刺梨果为“登义果”。顿时使刺梨身价百倍, 一跃成为富含维生素丙的蔬果之王, 并且以刺梨为原料制成的系列食品和饮料, 如今已远销中外各地。罗登义的刺梨研究就是在湄潭发现和完成的, 湄潭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这些成就也对湄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秉承“求是”校训, 积极服务地方

浙江大学在黔北办学过程中始终不忘为社会造福的办学宗旨。浙大农学院为加强对贵州农业生产特点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 当时浙大农学院共设有农艺、园艺、农化、蚕桑、病虫害、农经等6个系, 1942年为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又增设了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经济学部, 专门培养研究生。还建立了生物统计室、作物实验室、麦作室、棉作室、谷类分级室和禾谷类细胞遗传研究室, 坚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根据《浙江农业大学校史》有关资料, 当时农艺系育成水稻良种5个, 小麦良种两个, 杂交油菜良种1个, 均较本地品种增产。还搜集水稻品种1 200多个, 小麦品种1 483个, 园艺系选出果树优良品种9个, 并试种成功了洋葱、番茄、甜瓜等作物;搜集湄潭奇异花卉200余种。病虫害系进行了白木耳人工培植研究, 产量比土法生产高23.58倍;并进行湄潭茶树病害调查, 蚕树虫害调查, 五倍子研究, 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等。农经系注重抓了遵义、湄潭、德江等县的农经调查, 组织教授和研究生从事专题研究。以上取得的成果, 大都能及时推广应用, 特别是茶叶、五倍子、刺梨的研究, 更为贵州经济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1940年在农学院内恢复了农业推广部。在此时期, 除先后进行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等的社会调查外, 又先后在湄潭、遵义等地推广了马铃薯、番茄等的栽培, 黔北病虫害的防治, 蔬菜良种的推广, 胡桃育苗和西瓜种植的推广等, 很受农民的欢迎。由于这些技术的实验推广, 使当时的黔北地区特别是遵义、湄潭两县, 在西瓜、油菜 (甘蓝型) 、甜瓜、番茄、洋葱种植方面有了较快发展。学院还举办各种学术会, 常有当地群众参加, 浙大师生还帮助地方举办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班, 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同时还出版《浙农通讯》、《农院专刊》、《蚕声》、《农化通讯》、《农经通讯》、《农业经济学报》、《病虫知识》、《作物通讯》等不定期刊物, 广泛与各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推动了贵州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为贵州培育了大批农业专业人才。提供了培育期间, 在贵州遵义定居的七年时间中, 浙江大学农学院经办了贵州的农业职业教育, 兴建门谈农场, 规划、计划湄潭八景, 并先后在遵义和湄潭两地, 进行马铃薯、番茄种植的推广, 黔北病虫害防治的推广, 优良蔬菜品种如洋葱、花椰菜等种子的推广, 西瓜种植及胡桃育种的推广工作等。

1938年11月19日, 浙江大学在西迁途中, 竺可桢在宜山召开的校务会议上, 就决定以“求是”为校训, 以此作为探求高深知识, 培养健全人格的标准, 从此之后, “求是”学风更加深入浙大全校师生的心中, 并在抗战非常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浙大农学院在随本部西迁, 后在湄潭办学七载, 全院师生员工在西迁过程中饱经沧桑, 历尽千辛万苦, 尽凭“求是”的信念, 刻苦自励, 使得“求是”学风和“勤朴”的校风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曾庆于.浙大农学院西迁湄潭时的科技活动[J].贵州文史丛刊, 1989, (1) .

[2]贵州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

[3]罗登义.营养论丛: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48.

3.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三

【关键词】提升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17)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7-01

教育部在2009年3月提出要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着手展开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将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占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新兴和重要的力量,在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

一、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何为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再详细划分,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是为人类的需求发挥创造、构建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1】,可见,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必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点培养的。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2009 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2】,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农学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是对当前农业的生产、工作程序和社会需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造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培养方案、导师、学生、实践平台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思考,对于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通过访谈得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去获取信息,但论文写作、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薄弱。这一方面与导师课题的类型、招生情况有关。有些导师的研究项目大多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类项目少,仅有的几个研究生,在做基础研究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更不“舍得”把学生派出进行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严密,双导师制运行不彻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转变了以后,随之改变的是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有些导师仍按照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一样的思路去培养,仍然每天泡在实验室,没有给学生去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副导师有些是隶属于其他科研院所,做的仍然是以实验室内为主的研究,或者只是挂名,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再者,就是与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展实践规模有关。实质上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数量少,组织不够严密,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都客观存在。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从本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出发,提几点提升实践能力的建议:

第一,完善培养方案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培养方案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的质量,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侧重专业学位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设置实践必修环节,并配套有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指标,避免在实践环节弄虚作假。

第二,规范导师指导学生的条件,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能从师于有实践工作课题的导师并从事有实践内容的课题,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性质和内容加以规范。加强副导师的作用,尽量在实践基地选择副导师,并且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研究内容最好有联系,这样研究生在校内进行完规定的课程培养后,可以到实践基地接受副导师的实践指导,这样有机的结合势必会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劳动就业的平台,建设好实践基地,有利于调整好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也相当于学校在企事业单位中开辟了一个窗口,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单位的认可,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还可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同时,在广泛参加科研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要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广泛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得锻炼、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要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复杂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它既要有理论教学环节、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和相关政策,对于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于认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生同样要给予奖励【1】,使导师和学生有动力、自觉的参与到各种实践中,保障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鸿玲,李雁翎,王丛林.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0):127-128

[2]李敬锁.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20-22

通讯作者:

4.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四

关于新形势下农学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在探讨研究生群体的.共性和农学专业研究生的特性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学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学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

作 者:杨丽雪 李素英 宁茂  作者单位:杨丽雪,宁茂(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李素英(四川省财经职业学院)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农学研究生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压力   矛盾   思考  

5.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五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勤办法

为了规范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确保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任课教师(班长协助)组织考勤,严格按有关条例执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对研究生的考勤情况进行抽查。

2、研究生必须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随意缺课。因故需请假者应提前至少两天向班主任(班长协助)提交书面请假报告,并由本人签字,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备案。

3、请假应由本人亲自办理,如因特殊情况,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回校后须补办请假手续,并提交必要的证明材料。如需续假,须办理续假手续。

4、凡旷课和请假(公差假、病假、事假)累计缺课超过每门所修课程学时的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攻读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0学分。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6.农学概论论文(精选) 篇六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分散经营,产销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部分农民生产是小规模生产,产销脱节,谈不上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增值。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旺季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进程缓慢

农民受眼前利益驱使,片面追求农产品产量,忽视农产品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3.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比较低

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弃农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因此要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二是优化布局,三是扩大开放。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1,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经营基础之上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这种农业生产的小规模分户经营模式在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客观上阻断了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处于一种封闭的、分散的生产状态,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增收潜力。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有效连接,而且也有利于避免生产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这种规模化经营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大集体时代,而是在不破坏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为前提的一种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方式。

2,建立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增大了农业劳动者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增大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的风险。这种农业专业化分工模式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区域的专业化模式、部门的专业化模式和作业的专业化模式。3,建立企业化的法人治理模式,实现农业组织形式的突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最终选择。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弊端不仅表现在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经营主体分散,而更突出地表现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和农业的合作体系不健全。而一个规范、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和农业合作体系的形成和建立,对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突破会面临很大的难度,因为它不仅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且更需要体制的创新和政策的保证。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为我国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创新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一定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将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1

争力,重点组织实施作物良种物质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十大科技行动”;从农业的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基础生物学与生物高技术,到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技术到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科技队伍着重解决上百项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基地,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区域性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并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建立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

7.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七

一、北京农学院科研平台的基本情况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的高等农业院校, 学校现有园艺学、兽医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在每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又有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招生领域。围绕农工管学科建设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 (建设) 学科。学校将农业部都市农业 (北方) 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 (中医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制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联合申报) 、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申报) 、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联合申报) 、生态环保型海藻活性物质应用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联合申报)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挂靠在二级学院, 将科研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有机结合, 努力打造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服务于行业发展需求, 服务于企业转化需求, 服务于学科建设需求的科研平台, 图1。[1]

二、科研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依托科研平台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意识到把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围绕学校科学研究主攻方向构建和完善了支撑科技创新的20个科研平台是我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阵地, 通过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地使用, 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功能, 在运行模式上逐步实现教学资源重组、科研资源共享、不同学科间和谐发展, 提升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的能力。

1. 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开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因素, 科研平台是培养研究基础深厚、创新能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的摇篮, 因为科研平台在人才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对灵活性, 不仅吸引和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还为创新培养硕士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北京农学院截至2014年12月专任教师数量500余人, 其中教学科研型的专任教师占80%以上, 大部分教师的科学研究都在科研平台上完成, 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 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数量已突破1000人,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25人, 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75人,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50人, 在职研究生476人, 研究生群体已经成为我校科研前线最重要的战斗力, 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更是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

2. 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支撑。

科研平台的软硬件建设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要素。在《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中提到为了增强北京市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北京市财政支持市属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2]北京农学院围绕首都经济发展先后构建的20余个科研平台均获得专项经费用于软硬件建设。以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例, 该实验室的建筑面积总计3840m2, 该实验室拥有酶标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气质联机CTC自动进样器Combi-xt PAL SPDE模块等设备, 以及Mass Works精确质量数测定软件, 仪器设备总值为100多万元, 并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共用平台, 实验室向学校内相关院系和研究团队开放使用;支持教师和研究生课题研究, 及课程教学和实验;研究生可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入到该实验室, 在该实验室研究生不仅能拓宽视野, 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还能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年来, 在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10篇, 其中SCI、EI收录论文8篇, 该实验室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支撑, 我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得到提升。

三、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科研平台的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我校, 围绕学校科学研究主攻方向, 构建和完善了支撑科技创新的20个科研平台, 其中农业部都市农业 (北方) 重点实验室、兽医学 (中医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构建时间相对较长, 这些科研平台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发展, 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建设方面都相对成熟, 但是这些平台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跨平台的资源共享率不高。因为在建设初期这些科研平台缺乏从整个学校顶层设计方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 每个科研平台都想大而全, 在人员配备和仪器设备购置方面只考虑到自己平台的发展需求, 出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人员配备参差不齐的局面。目前, 虽然这些实验室间正逐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 但由于各实验室所采用的标准、规范不一致, 降低了资源共享使用率。

2.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 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吻合。目前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数量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占研究生总数的70%以上, 但我校还未从根本上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未摆脱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虽然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做出划分和规定, 但随着导师科研实力的增强、科研经费的增多, 大部分导师仍对专业学生硕士研究生采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造成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吻合。 (2) 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趋于学术化。我校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 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 属于初步发展阶段, 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招生方式上单一、课程设置不灵活、导师组成来源以本校导师为主、论文要求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等问题, 没有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我校的农业类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为例, 在招生方式上, 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 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 并没有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面试成绩的权重虽有所提高但形式相对单一;课程设置上, 还是以系统上课为主, 课程教学特色不显, 科研训练的完成情况不理想;导师组成来源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 虽然增设了校外导师, 但校外导师没有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还是以本校导师为主。论文的要求与学术型的研究生要求虽然分类要求, 但从形式上看还没有摆脱“学术”的影子。

四、依托多个科研平台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探讨

1. 整合资源, 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基础科研平台。跨学科科研平台是复合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北京农学院是以农科为特色, 兼有理、工、经、管、法、文等学科的高等农林院校, 现已形成植物科学学科群、畜牧兽医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文法学科群、生物技术与食品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等五大学科群, 围绕着五大学科群需要建设跨学科的基础科研平台, 以农理工科类的科研平台为例, 这些科研平台的依托的学科相对齐全, 科研水平较高, 有能力承接重大的科研课题, 这些课题一般都有交叉性, 无法在某一个科研平台上完成, 这就需要由学校统筹规划, 加强基础科研平台建设, 这样不仅方便师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还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2. 将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创新培养相结合, 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及课题经费和论文写作每个环节都要与科研平台建设联系起来, 探索适应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方法, 如跨一级学科招生、培养、授予学位, 使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合理搭配, 还可以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创新, 增加跨学科课程, 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课, 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打下理论基础。[3]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葡萄酒加工及酿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为例, 在招生环节可以招收园艺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 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园艺专业的研究生侧重培养加工、酿造及产品检验的知识体系, 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侧重夯实育种、栽培、田间管理及采后部分的知识体系, 进一步体现都市型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3. 依托科研平台成立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研究生的培养需要这样的孵化器, 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的目标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启发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不断思索、不断实践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北京市教委每年支持我校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研技能训练计划项目, 如研究生的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在创新实验中心实施, 该中心以开放为原则鼓励研究生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进行创新实验, 将带动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从而促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的发展。

摘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阐述了科研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分析了北京农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科研平台,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学校“更名”——北京农学院2014年科技工作大会报告[Z].2014-12-19.

[2]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Z].

[3]张莹, 卜友泉, 等.基于科研平台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4) :635-638.

8.农学新专业“扫描” 篇八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谁说农民只有起早摸黑、乡间劳作的命?现代农业也要求新农民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做实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校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农业设施设计、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举例来说,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除了如何选择农作物的育种品种外,对大棚的设计、制作以及棚内的管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不如想象一下,四年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你,看到自己设计的大棚里长出丰硕的果实,一定是另一番滋味吧。

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

绿色食品——这个词想必大家近几年听得够多了吧,这年头流行的不是吃好吃贵,而是吃健康,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这里提到的专业——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就是跟这种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

从专业性上讲,此专业是为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与农业国际贸易的新动向而设立的,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农产品安全与评价、农业贸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准则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很受市场青睐的,而且这个专业的名字中,“安全”与“贸易”的结合很有意思:通过了安全检查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市场,从而能迅速转化成经济利益。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除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管理、生物安全及转基因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等农产品安全类课程,还有诸如市场营销学、WTO农业规则与国际农机农产品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贸易类课程。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能在政府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及科研等工作。

林产化工

林产化工也属于农学的范畴,但林产化工专业颁发的是工学学士的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备树木及林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转化和化学工程的知识,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林产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国林产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林产化学工业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发展林产化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林产化工产业的发展,将林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林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特别是非木质林产资源的附加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因为涉及到化工,所以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林特产品化学组成性质及转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产化工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与生物化学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播出的《22岁大学毕业生一年收入百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人公展肖华(女)经营着一个面积达一千多亩的葡萄种植园,每年收入达百万。她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为了做一件爷爷、父亲都没能做成的事情——种植酿酒葡萄,她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苦苦钻研农业知识,特别是关于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方面的书籍。如今,她成功了,现在的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是新农民的杰出代表。据说她现在有个更大的目标:酿造自己的葡萄酒。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也会想到一个问题:学习什么专业可以像展肖华一样从事这一行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瞄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化学、现代酿酒葡萄学和葡萄酒酿造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葡萄酒酿造学、酿酒葡萄学、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设计与管理、贸易营销、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除了熟悉原材料葡萄的选择外,更要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具备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

目前,开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此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到有关科研院所、质量技术检测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策划和设计、商贸公司、文化交流等部门从事酒类企业管理、葡萄酒生产、营销贸易、文化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机械和工程生产及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当然,有胆识的你也可以选择和展肖华一样的道路——经营自己的葡萄园,喝着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同时让你的成果出现在各商场柜台、各家的酒台上。

9.农学发展 篇九

自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以来,我市积极响应,由市里提交的《台州生态建设规划》,目前已通过了由省生态办组织的专家论证。全市各地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工作为载体,做了大量工作,全市生态市建设开局良好。瞿素芬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这是我们党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台州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台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目前全市城乡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台州环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瞿素芬指出,今年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里提出的“八八战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生态市开好局、起好步。具体来说,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件事情:一是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尽快形成生态市建设规划体系;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三是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九大工程”为载体,加大生态项目建设;四是继续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行动,保障环境安全;五是尽快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的有效机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保障。

瞿素芬强调,生态市建设是一项事关大局,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地要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市建设,为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10.农学专科实践报告 篇十

题目: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习实 践 报 告浅析枸杞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学(专科)232309140001

2011年5月15日

浅析枸杞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赵德红

(古浪县大靖林业站甘肃 古浪733100)

摘要:古浪县大靖镇枸杞栽培枸杞种植已成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枸杞适应性强,耐盐碱,耐高温,在轻壤土和中壤土上栽培最适宜。枸杞全身是宝,根皮可做中药、叶片可做枸杞茶、嫩梢嫩叶可做菜、果实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强髓的功效。枸杞一般当年栽植可当年结果20㎏;第二年亩产干果量达到110㎏;第三年达到150㎏以上;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干果量达到400㎏。以每公斤干果40—50元计算,盛果期亩产值可以达到1.6万元。

关键词: 枸杞;特色经济;栽培技术

近年来,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靖镇上下掀起了栽培枸杞、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的高潮。由于枸杞虽然在大靖镇长城村栽植过,但规模不大,部分群众认识还不到位。本人以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枸杞栽植为例,从枸杞的生态特征、品种选择、栽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方面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做个简明通俗的介绍,以期为本地枸杞栽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实现节水增收,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大靖镇位于古浪县城以东80㏎处,南依祁连山余脉,北临腾格里沙漠,是个典型的农业集镇,有耕地面积60357亩。大靖镇地势南高北低,除东南部花庄部分村组属二阴山区外,其余都属川区,地面平坦,土质肥沃,但气候干燥,平均海拔1850m,年平均气温8.2℃,年日照时间2700-2850h,昼夜温差16℃,年降雨量200㎜左右,蒸发量2800㎜左右,无霜期150d。

今年以来,为了加快农业产业调整,大靖镇上下掀起了栽培枸杞、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的高潮,枸杞种植已成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由于枸杞虽然在大靖镇长城村栽植过,但规模不大,部分群众认识还不到位。本人以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枸杞植为例,从枸杞的生态特征、栽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方面的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做个简明通俗的介绍,以期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节水增收、提高农民收入。

1生态特征

枸杞适应性强,耐盐碱,耐高温,在轻壤土和中壤土上栽培最适宜。枸杞全身是宝,根皮可做中药、叶片可做枸杞茶、嫩梢嫩叶可做菜、果实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强髓的功效。

2枸杞苗木调运

2.1品种引进

2.1.1宁杞1号:树势强健,生长快,树冠开张,通风透光好,枝条棘刺极少,结果枝细长而软,平均长36.7cm,节间1.32cm。扦插苗栽后当年结果,亩产干果30kg,第二年亩产干果110kg。抗根腐病能力强,对枸杞锈螨有较强的抗性。鲜果平均纵径

1.68cm,横径0.97cm, 果实鲜干比4.37:1,鲜果千粒重586.3kg。特级果率83.8%。

2.1.2宁杞2号:树势特别强,生长快,树冠开张,通风透光好,枝条棘刺极少,结果枝细长而软平均长35.4cm,节间1.41cm。扦插苗栽后当年结果,亩产干果29kg,第二年亩产干果115kg。抗根腐病能力强,对枸杞锈螨抗性较宁杞1号差。鲜果平均纵径2.43cm,横径0.98cm, 果实鲜干比4.38:1,鲜果千粒重590.5kg。特级果率71.3%。

2.1.3宁杞4号:树势强健,树冠开张,通风透光好,强壮枝耐短截修剪,果枝易培养,枝条棘刺极少或无,结果枝细长软,平均长38.1cm,间1.31cm。扦插苗栽后当年结果,亩产干果35-50kg,第二年亩产干果100-150kg。抗根腐病能力强,对枸杞锈螨有较强的抗性。鲜果平均纵径1.83cm,横径0.94cm, 果实鲜干比4.39:1,鲜果千粒重589.3kg。特级果率84.8%。

2.2苗木调运时间

春季苗木调运应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完成2.3、苗木质量要求

2.3.1苗木种类:实生苗、扦插苗、分蘖苗。以一年生枝条扦插的二级以上苗木为好。

2.3.2高度50—70㎝、地径0.5—0.8㎝、根系完整。

2.3.3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失水,虽起苗、随假植、及时合理运输、苗木随到随栽。

2.3.4最好选择本地培育的品种纯正的苗木。

3枸杞栽植技术

3.1时间

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4月中旬到5月上旬进行栽植。

3.2.1小面积人工栽培型,栽植株行距为1.0-1.5×2.0m,栽植株数220-330株/亩。

3.2.2大面积机械栽培,栽植株行距为1.0-1.5×2.5-3.0m, 栽植株数148-226株/亩。

3.2.3开沟整地:考虑到本地地块较小,未形成边片,多以农户自家栽植为主。栽植多以按2m的行距,南北向开挖宽0.6m、深0.4m的树沟,亩施有机肥2—3 m3羊粪或4农m3家肥,加100 m3 过磷酸钙,与表土混合均匀后装填沟内,完成土壤改良。

3.2.4苗木栽植:以1.5m株距开挖0.4 m3见方的栽植穴,定植苗木。

做沟覆膜:以定植苗为中心,做60—80㎝宽、40㎝高的灌溉沟,苗木定植后及时灌溉、沟面覆盖地膜。

3.2.5主栽品种最好选择丰产性好、结果早、容易丰产的宁杞1号。为了保证品种的纯正,最好在特定的采穗圃采条培育;或者在起苗前到苗木亲自监督起苗。

3.3栽后管理

3.3.1定干:苗木高度达到60㎝以上的,在55—60㎝高度定干。

3.3.2发根以前不灌水:春季地温底而气温高,枸杞很容易先发芽,而根系生长滞后,定植水后,发新根前暂时不灌水,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

3.4主干支撑

头水后,根据株距以行或株设置主干支撑物。栽植面积小,密度大,以株栽植主干支撑棍。主干支撑棍要求长度1.5m-1.7m,粗度4cm-5cm;栽植面积大,密度小,以行设置主干支撑物。按行向在地块两头栽植水泥桩各一个,拉10号铁丝2条-3条,将铁丝固定在两头的水泥柱上。苗木成活后及时将苗木绑扎在主干支撑棍或铁丝 4水肥管理

4.1灌水

枸杞园的需水情况因树龄、栽植密度、温度、土壤质地、不同生育期、地下水位、降水量以及土壤肥力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水分管理要视具体情况对待,应做到浅灌、勤灌、适时灌水。一般全年灌水7-10次,灌水量200-600m3。

4.2灌水时间

生长期灌水:一般4月下旬到5月上旬灌头水,灌水量60m3左右;采果期灌水:6月上旬灌二水,7-10月灌水2-3次,灌水量50m3左右;冬季灌水:11月灌冬水1次,灌水量70m3左右。生产实践中。一般夏秋季节果实成熟期,每20d采收一茬,每采收一次,灌溉一次。

4.3.1基肥:10月下旬或4月上旬,株施1.5-3kg腐熟的农家肥,磷酸二铵50-70g。

4.3.2追肥: 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株施磷酸二铵50g-75g,尿素25g-30g;7月上旬果枝见到花朵后进行第二次追肥,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75g左右; 8月上旬进行第三次追肥,株施尿素75g-100g,磷酸二铵50g。

4.3.3叶面追肥:在果枝形成阶段和果实成熟高峰期,各进行叶面喷施一次。肥料选用磷酸二氢钾或叶面专用肥。

5整形修剪

5.1树形

5.1.1纺锤形:树高160cm左右,冠幅150cm,整个树体有一到两个主干、主干上均匀高度和角度下培育3—4层结果冠面,形成纺锤形树形。

5.1.2自然半圆形:树高160cm左右,冠幅150cm-160cm,分二层有5个主枝组成。主干高40cm-50cm,层间距50cm-60cm,呈上窄下宽,上小下大,上短下长的自然半圆结构。

5.1.3三层楼形:树冠有8个-9个主枝组成,树高165cm-175cm,冠幅130cm-160cm,树冠分三层,结果枝以立体结构分布在各层骨干枝上。主干高40cm-45cm,第一层冠高20cm,第二层层间距高40cm,第二层冠高20cm,第三层层间距及第三层树冠合计高45cm-50cm。

5.2修剪

5.2.1修剪方法:剪除距离地面40㎝下的分支;剪除根茎、主干、冠层所发的徒长枝、树膛内的密枝、横穿枝以及冠层内的2年生以上果枝和干枝、病虫枝、细弱枝;短截各层主枝延长枝和部分果枝。

5.2.2夏季修剪:5月-9月,重点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每10d进行一次。方法是沿树冠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剪除植株根茎、主干、膛内、冠层萌发的徒长枝、直立枝。对已培养好下层树冠的树,可在5月中旬至下旬,选择距主干最近的徒长枝,在高40cm处进行摘心封顶,培养二层树冠。

5.2.3冬季修剪:1-2月,先对结果一年后的树冠进行整形,按照选择的树形,整理出清晰稳固的树冠骨架,再对留下的各类枝按要求作一次细致的修剪。

6病虫害防治

枸杞的主要病虫害有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锈螨、枸杞红瘿蚊。11-12月,枸杞落叶后,害虫进入越冬代,清除落叶、杂草;1-3月,枸杞休眠期,结合冬

剪,清除修剪下来的枝梢,集中销毁;全园喷3-5度的石硫合剂。4月上旬,枸杞萌芽期,地面撤辛硫磷200-300倍液毒土,灭土壤越冬代的虫卵;树上喷40%辛硫磷800倍液、10%蚜虫净3000倍液,杀灭蚜虫、木虱对嫩梢、叶片的危害。5月中旬至9月中旬,喷洒托而螨净2000倍液或20%螨死净2000倍液,防治瘿螨、蚜虫、木虱的危害。

7经济效益

枸杞一般当年栽植可当年结果20㎏;第二年亩产干果量达到110㎏;第三年达到150㎏以上;第四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干果量达到400㎏。以每㎏干果40—50元计算,盛果期亩产值可以达到1.6万元。

参考文献

李润淮枸杞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11.农学中的“高富帅”专业 篇十一

茶学专业:淡淡青茗,悠悠我心 楼碧冰

很小的时候,小到上街时母亲还牵着我的手。那个晚上,我听见父亲对母亲说,今天节日,有一件礼物送你。我悄悄地看去,是一听茶叶。我不关心那茶叶,却急切地盼着那茶快快被母亲喝完,好将那漂亮的茶盒送我。可等我长大到了早已不稀罕那盒子的年龄,空了的茶盒却依旧藏在母亲身边,伴她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我感慨千万,一直想找个机缘真正品那茶的味道。

高考结束后填志愿时,我填报了云南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填完志愿回到家里,我没有许多同学那种等待中的焦虑和不安。我的心情有种莫名的温馨和恬淡。我的家在江南,四边茶树成林,朦胧的雾霭和微燃的朝霞中,那些新鲜的叶片被大颗大颗的露珠冲洗一新,你能想象那种景色有多美!

九月,我走进了位于昆明市黑龙潭的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品茶”时光。茶学作为农学类专业的一个小分支,好像没什么学问。但是随着对茶学的逐步了解,我才发现很多知识都需要我去学习和探索。

一般高校开设与茶有关的专业主要是茶学和茶艺学两个,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在种一个在品:前者培养的是“种茶小伙”和“采茶姑娘”,授予的大多是农学学士学位:后者培养的是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茶艺师,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而我的茶学专业则是农学学位专业。

我们的课程几乎涵益了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比如茶叶的育种、栽培、加工评审、营销与管理,还有茶艺,茶文化等。在学习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的同时,我主要学习茶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茶树栽培育种和茶叶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我每天的时光欢乐而充实。

有一次,我随几位老师和同学去湖北黄石采风,和他们去了一次西塞山。一位博学的老师站在江边徐徐吟唱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兴阑珊的他告诉我们,公元722年,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湖洲刺史时,常邀陆羽、张志和等友人品茗吟诗。这首诗据说就是在他们品茗吟诗的时候写的。多么和平美丽的景象,仿佛弥散着清茶温润的水气和令人心醉的友情。

穷困潦倒的杜甫在乡间草堂“检书烧烛短,煎茗引杯长”,表达的是生活本来之乐:苏轼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人夜瓶”,写于流放海南,远离中原之时,却豪气不减。这都是心智何等健全之人!他们爱茶煎茶饮茶,不过是借茶明心净性,滋润精神。我常常想:我们之所以还能在茶的淡淡清香中感动不已,是因为它连接着土地的血脉,代表着清白高尚的生存状态,彰显着高贵无言的大地意愿,而我如此钟情茶文艺学,如诗歌、楹联、茶歌舞、茶迷、绘画、甚至塑像剪纸,大约也是这个原因罢。

院校推荐

茶学作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多在产茶大省,其茶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怡人。目前开设茶学专业的本科高校有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

不同高校的茶学学科设置不同。在浙江大学,茶学属于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它是全国高等院校茶学学科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西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属食品系;在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茶学专业作为园林类专业的一个方向划分出来;在安徽农业大学,它是茶与食品科学学院下设的专业,含茶学和机械制茶两个方向: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叶专业,属农学系。

烟草学:吸烟有害,烟草无价 朱丹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吸烟是亿万烟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根据2012年的数据,烟草行业是为国家实现税收最多的行业之一,因此,“烟草”因为成熟的颜色和它巨大的经济价值被人们称为“金色”产业。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烟草行业,但却未必了解“烟草专业”。我高中时代的同学一听到我就读“烟草专业”就大惑不解,问我烟草专业是学来干什么呢?还有人甚至问我“你们学吸烟么”“你们天天都在吸烟么”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烟草学专业的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和“烟草”有关的知识,但不一定会吸烟,相反的,我们的同学和老师和吸烟比例比普通人低。

既然烟草危害大,那为什么不完全废止烟草呢?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烟草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降低烟草的危害,在人类社会还不能完全消除吸烟习惯的情况下,用科技来降低烟草的坏处,是很有意义的。

在学习中我知道,烟草不仅仅有害,作用也非常广大。烟叶富含蛋白质,烟叶提取的蛋白可制作多种食品,有广泛用途,烟叶残余物仍可用作卷烟的原料。从烟叶中提取的烟碱制成医药可防治人们的病患。瑞典科学家将人体基因注入烟草植株,从收获的烟叶中提出血液蛋白质活化剂,可医治心脏病等。由此看出,烟草有益于健康的潜在作用也十分出色。此外,烟草还可制成农药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特别的,从烟叶中还能提取香精油,用作食品香料,其前景同样可观。

作为一所农业大学里的专业学科,烟草学的老师们除了要求我们掌握基础的农业生物科学知识之外,还要讲授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农业生产科学和工业生产科学的影响。老师们都是烟草行业的专家,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从来不会照本宣科,从来不机械照搬理论。我总是能听到他们将那些复杂高深的理论同形象可感的教学实例联系起来,用自己妙趣横生的语言将那些高深的理论阐释得通晓易懂,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烟草种植作为一门生产应用型学科,除了课堂中的学习,我们还要参加多次田间实习。老师会为我们选好课题,我们带着课题到达农村的烟草站,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我们参观烟叶合作社、烤房、烟水烟路的建设现场,了解烟草怎么耕地、播种、田间管理、何时收获等等。我们的实习期很长,通常都是好几个月,在几个月的实习中,我们要完成烟叶田间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管理,从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烟叶的采收与烘烤工艺与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

nlc202309031043

我们烟草学专业的学子的就业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大学四年仅针对于烟草这一作物进行研究,学习范围窄,相应的就业领域也偏窄。除各省、市、县的烟草商业系统和烟草工业系统录用烟草学专业的人才外,其他就业领域要求的专业能挂上钩的,只有农学专业。从我这届的毕业生来看,差不多40%应聘在烟草系统内,剩下40%攻读研究生:烟草学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比较一致,基本上都可以进入烟草系统。

院校推荐

烟草学专业是农学专业的一类,农学专业分类庞杂,但是研究某特定作物的农学专业,除了茶学专业,就是烟草学专业了。在我国,具有烟草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其中,培养本科和硕士生的院校,按照创立专业的时间顺序,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只培养硕士生的科研机构为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这5所院校,每年培养的烟草本科生仅300-400人,培养的研究生不足200人。烟草学属于农学的分支之一,不像农学的其他专业研究的作物种类多,涉及的领域范围大,而是仅针对烟草这一种作物进行相关研究,相比之下专一性强。

草学专业:小草大事业 赵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人人都会背的诗句。但草学专业本身作为一门科学起步比较晚,真正第一本关于草的比较完整的著作发表在上世纪20到3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以立草为业”,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草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全国陆陆续续也有30余所大学开设了草学相关专业。

草学属于大农学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育部本科生教育体系中属于一级学科。这门学科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开设这门学科较早的大学是农业、林业、畜牧类的大学,还有综合类大学的植物、动物等相关学科也接触草业的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与生存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人们开始注重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因而草业知识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泛。以草业为核心的产业也远远不是畜牧和饲料了,于是,这门大农学中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细化派生出新的专业。例如:草坪与花卉学、草地生态与环境学、草地资源与保护学、草产品加工学、草业经营与管理学等。目前,草业经济结构已形成三元化格局,草地畜牧、环境保护、草坪绿化。总之,草业学科的发展和应用非常快的。

草业科学的本科生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课也必不可少。除了植物学的基本课程,草地管理学、牧草栽培学、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等学科也需广泛涉猎。当然,草学专业和其他任何农业专业一样,野外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草和其他作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双重功能。草一方面可以作为家畜的粗饲料,同时它还具有生态作用。草的功能,比如城市的园林绿化、草坪建设,我们的生态屏障的建设,现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也主要是以牧草覆盖地面。减少沙尘为主,当然它更主要的功能是作为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小草大事业”。

草学专业大有可为。中国草资源丰富,但问题也多,超采过牧,非法开垦等等,我们国家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北方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基本上每年都会来捣乱一次的沙尘暴。沙尘暴的沙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上没有覆盖植被。而草和树的区别是,草的覆盖是完全而不留空隙的,草的根系密集地分布在草原的浅表层,所以它能够巩固住沙子,不让它变成沙尘扬到空中。当草地植被覆盖到30%以上的时候。一定意义上沙尘就不有了,到60%基本上就不起扬尘了。

草业科学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本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有一部分读研、读博继续深造:有一部进入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有一部分被一些外资公司、草业集团、农产品企业、高薪聘请:许多毕业生到草原站、牧场、草业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从事草地与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也有很大一部分到城市城建部门、园林部门及草坪公司从事草坪绿地的规划、建植、养护等工作。从整体上看,草业科学人才就业情况非常良好。

院校推荐

目前全国30多大学所开设了草学相关专业,像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这30余所大学在校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大概每年招生将近3000到4000人。

12.农学研究生论文 篇十二

一、大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态度

为了更加科学地了解学生对参与我校首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态度, 本竞赛组委会成员在农学院、林学与园艺学院及草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对大二及大三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重点调查学生对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看法及态度。最后统计, 本次发放网络电子问卷共计150余份, 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问卷回收率为80%, 其中大二学生反馈回复78份, 大三学生反馈回复42份, 在回收的12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有89%地点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学校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技能竞赛, 认为这对于学生自己对专业技能的巩固理解及提升应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而通过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 可以更加深入、 有效、系统地完善学生具备的专业实践技能, 增加对生化实验技能的整体理解。同时, 通过竞赛, 学生在实验技能实操方面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竞赛可以充分意识到在生化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辨析能力及对整体实验的归纳整理能力。由此可以充分说明, 我校大学生群体对于参加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意义的认同度是非常高。

二、影响大学生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行为的因素

然而通过初赛的第一个阶段, 竞赛组委会成员发现真正能付诸实践参与此次比赛的人仅64人。随即, 我们对未参与本届技能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中发现造成未参加本届学科竞赛初赛的同学, 其原因分为三类:第一, 学生自身的因素。通过调查学生反馈出, 如今一提到学科竞赛, 学生自身就会认为是学霸级别学生参与的活动, 与专业综合能力相对薄弱的自己没有关系, 如果前去参加, 也只能充当“炮灰”, 得不到锻炼, 没有参加的任何意义。第二, 对学科竞赛的传统观念。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举办的学科竞赛通常形式较为传统和呆板, 没有兴趣;学科竞赛的宣传效果还应该加大力度, 这样就能避免一些想参加比赛的学生错失参赛机会。第三, 学科竞赛安排的时间。学生认为学科竞赛的时间安排一定不能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业余时间, 而且尽量安排在每一学年课程相对较少的学期, 这样学生可以以更充分饱满的状态参与比赛。

通过调查可见, 影响大学生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行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 这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 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体制虽然一直在摸索和改革, 但对于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仅安排在24学时的实验课中进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造成了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从而促成了学生的生化专业理论知识性相对较强, 而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比较薄弱。 而学生的普遍观点认为, 现今的学科竞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相当高, 仅知道一些传统课本的知识很难在竞赛中获胜。所以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弱是学生不太愿意参加学科竞赛的一个软肋, 也是决定性因素。

第二, 较为传统的学科竞赛模式造成学生望而却步。通过本届竞赛的初赛、复赛和决赛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信息, 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科竞赛因结合生活中的生化问题, 以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进行开展, 这样会吸引更多学生的参加。过于传统和呆板的传统学科竞赛模式让学生感觉到乏味和胆怯, 严重阻碍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能通过竞赛实现提升自我生化综合能力的乐趣, 让大家更加喜爱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 这才是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所在。其中, 不少学在反馈信息中表示, 若学校举办一些略带娱乐性而又不失专业性内容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活动, 他们会更愿意参加。 因此, 此点可充分用来借鉴, 为今后学科竞赛的形式多样化探索提供方向。

第三, 学生参赛时心理素质及经验不足引起学生参赛水平发挥。学生参赛时的心理素质较低, 容易紧张引起参赛水平失控的现象在本届学科竞赛中也屡次出现。在学生参加完学科竞赛复赛 (生化技能实操) 环节的反思自评中。竞赛组委会成员发现, 诸多学生都谈到自己由于参赛时过于紧张, 将原本自己很熟悉的操作技能都忘记或操作错误的人数居多, 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 例如对竞赛操作环境的不熟悉等因素。 而我们都知道, 大学的学科竞赛是而向所有专业相关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覆盖而更广, 参赛心理胆识的锻炼对于初次参加竞赛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如何降低学生的参赛心理紧张情绪及提升学生真实参赛水平的发挥也有待于研究。

三、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实施及参赛学生的表现, 结合现今我校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 笔者深入思考建议, 我校应改革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操部分的课程体系结构, 加强学生对生化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技术强化的教学和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们的生化综合实验技能能力。

首先, 要改革农学类专业专业必修—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实验环节的体系结构, 需要改革该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实践实操考试为主, 笔试为辅助的考核方法, 增加对生化实验的设计环节。除了学生上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时间外, 规定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实验设计任务。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在达到正常教学目标的同时, 也可以对其进行生化实验思维设计方面的锻炼。

其次, 将基础生物化学课程实验环节改革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课程实验环节掌握最基础的实践内容后, 使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 将更多的生活中出现的生物化学实际应用引入学科竞赛中, 不仅突出了学科竞赛的趣味性, 而且可以使学科竞赛的达到更高一层的深度。以竞赛推动教学体系的改革, 以教学改革为学科竞赛提供基础支持。

第三, 建议建立分级竞赛机制, 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学科竞赛中。其中, 第一级是生物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让老师在进行实验授课的过程中就举行学生班级内部的学习比赛, 激发学生对学好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兴趣, 让80% 的学生强化和清晰对生化实验技能学科竞赛的意识。 第二级是生化实验课程开设的学期进行全校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选出40%的学生组成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协作小组。再进行系统更深入的培训, 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使用说明、生物化学实验的核心四大技术、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原理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锻炼, 提升学习难度, 扩充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的原理和设计能力, 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第三级是利用放假间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队员组成创新实践小组, 强化锻炼, 结合我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 对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 达到为参加省级及国家级相关的学科竞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晓彤, 陈晓洪, 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实践学, 2013, (10) :1007-1009.

[2]李金昌.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28) :001-003.

上一篇:在全系统推进政务局务公开暨深化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装饰工程竣工总结报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