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共5篇)
1.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 篇一
1.新闻学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从内容看新闻学分为:理论,历史,应用
3.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原则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4.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以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并将他们至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关系之中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5.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因五要素的英文开头字母都是w,故也称“五个w”。
6.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7.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8.宣传与新闻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具体区别1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一定的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是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3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需要新,宣传需要不断地重复4 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9.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构成了一种天然,密切的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
最经常的承载作用;新闻媒介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舆论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
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
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0.媒体融合: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
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1.报纸定义及特点: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特点: 1)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 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 5)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 6)不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12.广播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2)无远弗届,渗透性强;3)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一瞬即过,不易保存;5)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13.电视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 1)现场
感2)亲切感; 3)简洁明了;4)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 5)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14.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共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指的是包括各个时
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包括: 1)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2)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历史
作品和教科书。2是用真实的事实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文学作品。3是迅速及时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书籍、杂志和文学4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区别于书信、内容简报、军事情报
15.新闻事业一般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便是获知信息。没有信息,新闻媒介就没有作用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 3实施舆论监督:新闻媒介是“第四势力”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16.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新闻媒介提供了世界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新闻失实、信息污染也干扰
误导了受众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也淡漠了人际关系。
3、丰富了知识,却也降低了思考能力
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也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17.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主要任务?江泽民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体是: 1)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令; 3)监督党和国家工作人员; 4)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5)提供各方面有关信息6)传播知识,做好服务工作⑺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
18.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
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
19.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以赢利作
为最终目标,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它是公私兼顾的双轨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20.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原则,编营分离原则,受众中心原则
21.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3决定着新闻媒
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22.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与性信息的需求增加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23.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24.新闻真实性: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经的起核对。
25.新闻失实表现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26.“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1各级党委重视党报工作,加强对党报的领导;②办好党报是新闻事
业的关键,要自觉主动接受党的领导;③组织广大党员、群众为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④倾听群众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27.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8.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新奇性,接近性,趣味性。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任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素质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
29.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
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献身的精神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4)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5)有熟
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30.30年的四次跨越: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第三次跨越:
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
31.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1)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控改革主导权2)从观念创新走向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3)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4)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
32.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A新闻事业的战斗性含义: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无所畏惧的斗争,为传播真理而不倦的探讨。在我国,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B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和人民地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C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特点: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应性
D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批评者的申诉权利5)独立负责同时,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争取各级党委组织的支持和帮助。E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1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2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3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关系。密切干群关系,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F舆论监督的范围:1监督法律条文的制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符合法定的程序;2监督国家发令和政府纲领的执行、实施;3监督国家所有遵纪守法、勤政廉政;4监督市场运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5监督社会的正常秩序,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33.两种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
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4.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
35.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
心的规律。
36.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
证新闻来源不失实。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37.新闻类别: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按新闻发生地
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
38.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最基本的特点: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一般特点:
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2)扩展性3)组合性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
39.决定宣传效应的因素:1)宣传者2)宣传对象3)宣传内容4)宣传场合5)宣传时机6)宣传动机7)
宣传方法
40.舆论的特点:1)公共性 2)公开性3)急迫性4)评价性5广泛性
41.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于公众行为的鼓励和制约
42.媒体融合的影响:1带来媒体结构的转变2对新闻从业者提出新要求,也给新闻教育带来新课题3对
整个新闻产业链产生深刻影响
43.新闻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
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无法互相取代。
4、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
报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44.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
制等。
45.新闻媒介所有制有三种:1)私营媒介2)公营媒介3)国营媒介:
46.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我国新闻
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具体来说有四方面:①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④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47.新闻指导性概念及具体表现: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
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辨是非,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具体表现为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
48.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具体做法:①寓新闻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②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
中③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
49.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①图解政策的做法②公告式和命令式的做法③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做法
50.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三层含义: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
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形式上:新闻和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喜闻乐见。
5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
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52.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
立场;推动、指导我国各项改革沿着健康道路发展。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53.坚持党性原则要处理的关系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
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统一。
54.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素质内容包括:
①一致性②针对性③普遍性④典型性⑤时宜性
2.法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篇二
第一章:法医学与法科学
1:法医学(Forensic,legal medicine)概念: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2:法医学的任务:法医学是为社会主义法制服务的,因此提供科学证据和依据,是法医学在为法律解决与医学相关的问题时的基本任务。①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证据和依据②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③为卫生行政机关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证据④为处理重大事故提供科学依据⑤为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传染病、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⑥为保险部门的有关人员伤亡赔偿提供科学依据⑦对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
3:法医学的分科:法医病理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血液遗传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牙科学,法医精神病学
4:法科学的任务:为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对物证进行检验和鉴定。
刑事技术研究的则是揭露犯罪的手段。
5:现场:凡发现尸体的场所、遗留犯罪或时间痕迹的地点
现场勘验:为了弄清犯罪事实和揭露犯罪嫌疑人,在现场进行的一系列侦查活动。它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
现场勘验的任务:发现和收集犯罪的痕迹、物证,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7条规定:“勘验有尸体的现场,必须有法医参加”6:个人识别:是指辨别尸体或活体该个体为谁,或是否与某个体为同一人。
7:尸体解剖:尽量在48小时内。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进行法医解剖:①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需要查明死因及性质者②急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③因工、农业中毒或剧烈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8:尸体解剖目的:①确定死亡原因②判定致死方式③推定死亡时间④推定损伤时间⑤推定致伤物体
9:尸体检验中注意问题:①尸检不全面②观察不细致③迷信仪器分析结果④检材采取不当⑤尸体检验记录欠详实⑥误认病变或不认识病变⑦结论凭主观臆想而无客观依据⑧摄影缺陷⑨不保留必要的物证
10:法医活体诊察:是为了确定被害人、被告人的伤残状况、生理病理状态及各器官功能状态而进行的人身检查。
法医活体诊察的内容(活检):①损伤鉴定②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鉴定③疾病的诊察④性问题的检验⑤诈病、造作伤、造作病的诊察⑥虐待的诊察
活体损伤诊察注意问题:①选择适宜的鉴定时机②诊察要全面,方法要得当③要区别对待法医学诊断与临床诊断④要注意审查临床资料是否真实⑤要正确区分损伤与疾病⑥正确运用损伤程度的鉴定标准⑦伤残程度鉴定的特殊性
11:证据:凡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诉,被告人供诉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物证:是据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体物证和痕迹物证)
3.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 篇三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 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0.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2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此观点正确。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2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
25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6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 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论述题
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有待于发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割裂它们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观的哲学基础。
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试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说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答案要点](l)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出来。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联系实际论述)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的产物,是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第三、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有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应用,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有力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进行。当然,跨国公司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1、某些不正当竞争造成世界贸易摩擦不断。
2、影响了一些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
3、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4、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5、是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联系实际论述)
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 场经济过渡,这样就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内容:生产的全球化:第一,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仿佛是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现为,首先,国际债卷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这个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l)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 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联系实际论述)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
10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联系实际论述)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1.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提出了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
请分析:(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联系实际论述)(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1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让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联系实际论述)
三、辨析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
四、简答题(请写出答案要点。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3分)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题(12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藏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材料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的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6分)(2)谈谈对材料2中实践观的理解。(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D
2、AC
3、ABC
4、ABCD
5、CD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判断:命题正确。(2分)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分)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形式还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所以,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命题是正确的。(2分)
2、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1分)
(2)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原因,因此,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前途。(1分)
(3)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因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该命题是片面的。(1分)
3、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分)
(2)真理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1分)(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这一命题属于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该命题是错误的。(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3)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
(4)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2、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分)
(3)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变革与现实的关系。(2分)
3、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1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分)
五、论述题(13分)
(1)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分)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分)
六、材料题(12分)答案要点:
(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自然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没有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解释和论证,不懂得社会实践的真正本质。(6分)
(2)在材料2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交错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指出应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6分)
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4.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 篇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的经验提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把马克思主义用中华民族形式表达出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显著特点: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具有中国特色 3.体现中华民族特点。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第一,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2.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共8页,当前页是第1页-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互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
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10、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1、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怎么做到实事求是
1.必须解放思想
共8页,当前页是第2页-2.必须与时俱进 3.必须求真务实)
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5.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哪些特点?)1. 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2. 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3. 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4.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16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17.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 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 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18.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第一、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第二、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第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共8页,当前页是第3页-第四、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19.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根本体现。第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20,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 第一、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二、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四、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内涵(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2.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第一、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国干涉。第二、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性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第三、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第四、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自主的权利。
23.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必要性)(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所以,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性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共8页,当前页是第4页-2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2.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3.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26.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须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27.简述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第一、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第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第四、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第五、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28.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第四、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共8页,当前页是第5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0.为什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
31.简述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 第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第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第三、依法治国必须重视依法治权。
第四、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五、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治理国家。
32.依法治国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重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共8页,当前页是第6页-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第四、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第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6.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3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科学含义(基本内容)第一、一个中国。第二、两制并存。
第三、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
3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性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的新的思路和范例。
40.试述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总面积3600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侵华战争,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在共8页,当前页是第7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失败,从大陆退踞台湾。在美国等反华势力的扶持下,在台湾继续维持其反共的政治架构。台湾再次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台湾问题最初是同于中国内战而形成的暂时分离状态,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摆上自己的议事日程。就在人民解放军准备解决台湾时,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派兵进入台湾,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与此同时,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之说,妄图将台湾分裂出中国。其后美国又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列入军事保护伞之下,形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对峙局面。直至今日,美国仍然未停止出售先进武器给台湾,没有停止干涉中国内政,从而助长了台湾分裂势力。这就是台湾总是的实质。
5.新闻传播法教程考试重点 篇五
1、新闻传播法:广义上来讲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包括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等各个法律部门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文件条款。是跨越多个部门具有多种法源的许多法律规范的集合体。狭义上来说是指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法律,如‚新闻法‛、‚报刊法‛、‚广播电视法‛等。
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煽动危害国家:包括五项罪名,一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二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三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四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五是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4、表达权(不一定是名词解释):表达权的核心是一项政治权利,公民运用出版物新闻媒介行驶表达权属于出版自由的范畴。
5、著作权: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自己的科学或文学、艺术等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简答题(8‘×5个
知情权里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是什么?
消极权力是指对自然存在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予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手里,知情权必须借助他们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新闻法制建设的难点?法的刚性和意识形态的弹性矛盾;2 新闻媒介社会控制功能与表达功能的矛盾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力的等级性矛盾;4 法的稳定性和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盾随即调控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新闻侵权的要素、表现形式?
要素以及表现形式1 侵权言论已经发表2言论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3 言路具有特定指向4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原则?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科研目的而使用;2 为新闻传播而使用;3 其他公益使用;免费表演;5 特定群体使用
论述题(15‘+20’
如何避免新闻审判:1 变以侦查破案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变单向度宣传为中立平衡报道;3 变激情诉求为理性讨论
党的纪律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法律、纪律和道德)?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和进行
2新闻舆论监督不近视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而且是党和政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需要党和各级组织的重视和支持要注重社会效果,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事实
开放式思考
1突发事件(证券)
2陈永洲(诽谤、新闻侵权、法人人格权)
【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推荐阅读: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07-30
新闻学概论之党性原则08-07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08-17
新闻传播学概论08-26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07-21
新闻传播考试真题09-19
新闻采编业务考试试题06-25
新闻摄影常识考试资料08-31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新闻08-02
新闻编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