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特点(精选9篇)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篇一
安徽文化的特点
安徽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三条水系孕育了三种文化。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恰巧从地理上把安徽三等分,分为皖南、江淮之间、淮北。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有老子、庄子、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是皖江文化,桐城派是典型的代表。再有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水系,孕育出新安文化,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徽文化。
一·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是以安庆、桐城为中心,由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和来自江西徽州移民的朱子信仰碰撞和融合而形成。
皖江文化自先秦以降,从未中断,源远而流长。皖江文化涌现出大量文化世家,有的绵延数代,名人辈出。由于移民和交通的便利,皖江文化开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文化辐射力强,在许多方面使部分文化内容从区域文化范围上升到主流文化圈。有的专家认为,皖江文化比较注重以文载道、以文救国、以文济世、以文乐民,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比较系统地整合了文学、政治、宗教和艺术的精神力量,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的专家认为,皖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以明代方氏学派“坐集千古之智”的治学胸襟为代表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襟怀,以桐城宋学“士”的精神为代表的刚毅进取的人生品格,以《新青年》杂志早期作者群为代表的变通开放的世界意识。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徽州文化与皖江文化有着的不同特质:在文化品格上,徽州文化体现出“山”一样的凝重、厚实,文化遗存多,积淀厚;皖江文化则犹如“水”一般飘逸、空灵,感染力强,召唤性强,文学艺术成就尤为卓著。
皖江文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流光溢彩,至少包括实用文化、艺术文化、思想文化三个维度,涉及宗教、文学、戏曲、书画、政治、经济、科技、旅游、生态、民俗等众多领域。
(一)文学方面。桐城派的兴起是皖江地区文学乃至清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宗崇秦汉及八大家散文,别立门户,自成一派。它以方苞倡导古文“义法”为标志,始于康熙年间,中经刘大櫆的拓展,到乾隆年间姚鼐时逐步兴盛。桐城派“清澄无滓”、“元气顺畅”的风格和形成与其深受禅宗的影响分不开。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民本思想,对中后期作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桐城派历百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姚鼐在文学理论上集大成的贡献,认为他合“义理”、“考据”、“文章”为一的文学主张不但是对桐城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
(二)戏剧方面。皖江人在戏剧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戏剧表演,它开创和丰富了几个有影响的剧种,如傩戏、青阳腔、徽剧、京剧、黄梅戏等。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体现了山民崇拜自然、乞求福祉、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但也契合了山民疗治心灵痛楚的心理需要,折射出山民追求幸福的人生观。黄梅戏的艺术特色,暗含深刻的中国戏曲韵味,唱腔清秀、细腻、深情、优美,音调特色浓郁,旋法丰富考究,结构陈述严谨有序,唱腔独特。徽班进京历时百年而最终奉为国粹,是因为“京剧之父” 程长庚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鲜明的时代感、博采众长、革新超越的艺术追求。
(三)佛教方面。皖江地区最有影响的宗教是佛教,皖江地区也是佛教禅宗传承的重要地区。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有其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文化,而是吸纳儒家、道家、海外和世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儒、释两家共同创立、发展九华山佛教文化,僧侣、乡民、香客共同推进九华山佛教文化兴盛。牛头禅所创立的“天柱境”、“天柱家风”在上承达摩、下通慧能所起的重要作用。唐代池州南泉院普愿的禅学特色及在禅宗史上的重大影响。
二·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以流域地区界定。分水岭内,东至黄海;北至沂蒙山和黄河南堤;西至伏牛山、桐柏山,南至大别山和皖山余脉,河两岸和凡是流进淮河的支流地域生存的文化,均可称之
为“淮河文化”。由于淮河流域面积广袤,有着华夏“天中”的优越地位,域内与各方接壤的地区出现文化交融。其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因而融合了这些地区的文化精华,形成了古文化多元性、丰富的一大特色。淮河文化包括了商周时代的东夷(包括淮夷)文化、涡淮两岸产生的老庄文化、先秦时期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两汉和北宋之后南移的中原文化、明清之际兴起的淮扬文化。因此,淮河文化的定义应是以流域内自然地理环境为生存条件,在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楚、明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区域文化。
淮河在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淮为界,北称“黄淮”,南称“江淮”,淮河文化正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数千年融合的结果。它主要体现在淮河干流两岸空间范围内,反映出南北过渡、兼容并包的特色。
淮河虽然是居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南北界河,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却是融而不阻的中间地带。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均反映淮河两岸以淮为界,分出平原与丘陵的地貌;旱粮与水稻的农耕方式,南米北面的生活习俗,南茶北酒的饮食习惯,寨与山村的居住群落;南舟北车的交通方式,南蛮北侉的方言区划。北方人的豪放刚烈,南方人的柔宛秀丽,皆能融合于淮河两岸人民的秉性之中。
先秦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自然地理上的分界,使淮河两岸又成为地域文化融合过渡地带。杂糅、融合,南北文化在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自然融会贯通。北方刚烈,雄浑、苍劲的风格,南方宁静、柔婉、轻盈。秀丽的风采,经过融合兼容,使淮河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
(1)地方戏曲种类丰富。淮源山区流行着行走便捷的皮影戏;而广阔的淮北大地,水陆交通两便,分布着河南豫剧、淮海戏、泗州戏等十多个剧种。由于淮南地区属于江淮方言区域,风格委婉细腻的庐剧、黄梅戏则在被淮河南岸流行。显然,淮河在地方戏曲风格上也成为“南蛮北侉”的过渡带。特别是在淮河岸边形成的泗州戏、推子戏,今天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受到保护得到传承。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清代以经营淮盐的徽商,在扬州组织四大徽班进京,诞生的影响我国近现代的京剧艺术。
(2)独具魅力的歌舞艺术。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民间歌舞,是我国至今保留较完整的汉民族的舞蹈艺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明初凤阳的双条鼓,明清两代流传祖国南北,据最新研究考证,清代随着凤阳人闯关东而带入双条鼓,而后成“东北二人转”的原型。
(3)中原武术汇聚之地。淮河流域自古就是历代兵家逐鹿中原之地。奴隶社会的军旅武术走向民间后,民间武术与宗教、体育相结合,武术已经开始社会化。从春秋时期孔子设私学,传授“射”术,到东汉华佗在亳州创五禽戏,五代后周时期陈抟创六合八法拳,都使武术在民间得到了发展。颍河之源的嵩山少林寺,因十八棍僧救唐王,使少林拳名扬天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淮河中游蚌埠成为皖北大商埠后,河南、山东等的武术门派相续南下蚌埠,又在这里形成了多种门派,使武术在现代城市开始传播。今天,淮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尤其在涡淮一带,各家以培养武术人才为宗旨的学校开始兴办,使武术流派得到传承,习武之风历久不衰。
(4)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缘起于原始崇拜的淮阳泥人,已被专家们称为现代“真图腾”、“活化石”,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淮北地区的面食塑艺术则是民间祭祀及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情趣。凤阳凤画,朱仙镇的年画,灵璧钟馗画都已经成为民间艺术的珍品。此外,还有制陶、仿古玉器、青铜器、编织、剪纸等工艺流传至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育一方文。一部数千年的淮河兴衰史,民俗文化贯穿始
终,影响较大的有秦始皇捞鼎、徐福买药、水漫泗州、收伏巫支祁、小白龙探母、九牛二虎一只鸡等。特别是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流行于整个淮河流域,而其地域特色特别明显。淮河中游凤台峡山口、荆涂山峡、下游盱眙甘泉山与圣人山之间的圣山湖、禹王河,均有颇为典型的故事为印证。
“临淮自古多名士”。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历代的政治变迁,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除产生许多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外,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管仲、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刘邦、项羽、韩信、蔡文姬、曹操、诸葛亮、朱元璋、施耐庵、吴承恩、孔尚任……,特别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也诞生于此,可谓群星灿烂,光照千秋。
三·徽文化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主要内容有:1、新安理学。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纲常,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朱子提倡读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促进了徽州读书好学风气,缙绅之家往往自编教材,由父兄率子弟诵读、理学家对理欲、心物、义理、天人等概念的意义、关系的追问和逻辑论证,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培养了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新安理学家格守朱熹的义利之辨,反复颂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学子以之为书院学规、士夫以之为立身处世的教条,徽州商人“贾而好儒”,以“仁义礼智信”为商业伦理。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也与朱熹和新安理学分不开。但是,理学的核心是纲常伦理,新安理学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制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大批的“贞女烈女”、“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这是理学在程朱桑梓之邦结出的恶果。[
2、徽州朴学。也就是徽派考据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3、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 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近代的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
4、徽剧。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
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通俗。因而,逐步形成徽州戏剧独有的特征。
明嘉靖间,徽州艺人在吸收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是为徽剧的先声。徽州腔在寓意较深的曲词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释曲文,联缀曲辞,发挥剧情的“滚唱”,形成通俗易懂的“新体曲文”。并注意增加便于理解曲词的道白,如净丑间的戏谑语,彼此的设问、对答等,给观众以更多的戏剧性,扩大和增强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明万历间,徽州、旌阳戏班上演目连戏,把民间杂要融入剧中,蹬桌、翻梯、飞叉、滚打、走索、跑圈、窜火、窜剑等,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剧的特殊风格。
明清时期徽州艺人在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清代后期,京剧兴起后,徽剧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徽剧日渐衰落。但是,徽州部分农村仍然盛行徽剧,“夜不唱京”,凡庙会祭祀,都请徽班演出。
5、徽州刻书。它始于中唐,盛于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跃居全国之首。徽州刻书有坊刻、官刻、家刻和书院刻。著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的《天原发微》5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著名有家刻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刊有自撰的各种图书12种,近300卷。家庭出版社在古徽州各县都有;
6、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徽州地区简志)著名的有宋代张杲撰写的《医说》10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祁门汪机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的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辑《名医类案》12卷,搜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蓍。”(徽州地区简志);
7、徽派建筑。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徽菜。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结果。徽菜重(讲究)油、重色、重火功,而且选料精良,制作考究,尤其注重原料的产地、季节、鲜度、部位、品种等,擅长炒、炸、烧、炖、溜、焖、,加上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引香,使徽菜的风味更加鲜明。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清蒸石鸡、虎皮毛豆腐、凤炖牡丹、红烧划炎、香菇盒等。一九四九年以前,烹调之乡的绩溪县,到外地开饭店有222家,如上海的大中国、大中华、大富贵,武汉的大中华等皆是。
9、徽州茶道。徽州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以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人雅、器雅。近年来黄山有关部门把古代饮茶的礼规编成一套程序,进行“茶道表演”,深得游客的青睐。这种表演有四个或八个姑娘进行,大致分以下几道程序:
1、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详的气氛;
2、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气一般用瓦器、锡壶,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
3、焚香,敬茶圣陆羽,4、涤器,洗涤 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5、烫盏,用开水汤一遍盏,以荡祛寒气;
6、赏茶,察茶色,观察形,闻茶香;
7、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
8、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
9、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
10、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
11、闻香,约三分钟,将茶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
12、观色,绿茶已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
13、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即可配乐表演,亦可亲身试验,必定会从中得到乐趣,以益身心健康。
10、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
11、徽州方言。徽州方言,又名“徽州话”或“徽语”,与闽、粤、苏、浙四大方言并列。这与中原地带人类种群迁徙的联系十分密切,形成了以皖南为中心,包括浙之衢州,赣之饶州部分区域。徽州方言,跟闽、粤、苏、浙诸方言一样,都萌芽于中原古语。但由于历史的环境差异,它与其它方言间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来愈大,且更多地保留了远古的口头语辞和形象表达习惯。这种方言,至今仍是“徽州一府六县”的主要地方方言。徽州方言实际上是指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至于解放后曾划归徽州地区的旌德县、太平县、石台县,其语多属下江官话,一般不列入徽州方言。由于历史上歙县长期为州治、郡治,统辖休宁、绩溪等地,所谓徽州方言当以歙县话为代表。可是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及外地人纷纷迁入屯溪,于是屯溪人口激增,曾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后屯溪又长期为地区所在地,是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屯溪话就成了当代徽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徵州方言可分为屯溪话、歙县话、绩溪话、黟县话、祁门话、休宁话、婺源话等七个次方言区。而在每一个次方言区内,又存在着“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情况。如绩溪话,以徽岭为界,又分为岭南话与岭北话两大子区域。子区域中,又分若干土话圈。如岭北有坦头话、大源话、临溪话、上庄话。土话圈中又有核心区、缓冲区、扩散区。尤其是徽州边沿地界,方言交互重迭,错综复杂。方言的形成,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徽州方言,是以徽州人和徽州区域为主要对象的。这些当初生活在中原地带的家族举家南迁,最为明显的信号是引起了语言的种属分化。徽州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人口迁徙,先后有七十八个大姓落户定居,并在此繁衍生息。当外来种姓反客为主,成为当地最大种姓时,外来语言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古老土著人的语言,退而求次。因此,徽州方言语种的主要来源,正是基于战争引起的人口集中迁徙。战争这种人为外力冲击,打乱了当地山越人语言的平静和纯洁。生活社区重组,促进了人群的流散和语言交流的速度,导致了新的语言社区整合。另一方面,徽州东有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隘,是典型的封闭山区。隔山不便交流,隔河难以来往。相对独立且偏僻的地理单元,半封闭的山居方式,阻止了居民与边缘地界外来语言的同化,阻碍了语言自身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徽州方言特点的形成和定型。一些古语古词并及其原始表达方式没有被淘汰,语言环境的相对闭塞起了十分紧要的作用。徽州方言的顽固性,基于徽州人聚族而居的习性。这种群居习俗,不仅在政治上形成了强大的宗法自治体系,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正是这样的语言环境,造就了徽州语言的个性,使得中原地带古语音古语言和土著山越语言的保存,成为客观可能。区域语言自身的特点,使得这种方言很难溶入其它语系并发展。文化的同源性,语言的同一性,又使得区域语言自身产生了一定的膨胀作用。
徽州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远古文明的信息,更会给深层次地探索徽文化以全新的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说,徽州方言区域的界限,既是一种生活圈的界限,也是一种文化圈的界限,更是一种经济圈的界限。随着方言固有阵地的开放,方言群落的人为萎缩,方言自身也在发生着无法预料 的变化。
此外,还有徽派雕刻、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编、文房四宝(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汪伯立笔)、徽州民俗等,这些都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总揽安徽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地跨江淮,北接中原,南联吴越。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碰撞、对接、融合,并滋生、发育、成长,我们权且定义其为江河文化。这种文化如江河之水,不择细流,兼容并蓄,而成滔滔之势;这种文化如江河之水,新潮叠涌,始终引领于时代的潮头,倡一时之风气,勇为天下先,立万世之经典,效千秋之垂范。当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人类不同族群的迁徙和交流成为可能,文化的多元已成为必然,甚至融合诞生出新的文化现象,文化的消亡和没落也不是个别现象,但是毋庸置疑,这种带有地域特点积淀数千年的特色文化,依然影响并深深根植于这片神圣的土地,并赋予其勃发的生机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2.传统文化的特点 篇二
两千多年前,随着中国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们不仅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留念生活、追求生存,而且希望活的更加健康、更为长久。为了追求健康长寿,人们开始注意了身心的养护,自觉地把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作为追求健康长寿的手段,并不断在在实践中研究、发展、传播。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身体活动对于保健祛病的作用,从而较早地运用了养生手段,为增进身体健康服务。《路史-阴康氏》记载,在远古时代便有了以舞蹈消除肿块的养生手段。之后,殷末周初的《易经》,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吕氏春秋》,东汉的五禽戏,唐代孙思邈的《孙真人养生铭》,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及胡文焕的《寿养丛书》等养生著作,逐渐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
2、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
2.1、注重整体性
中国养生学认为,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这种相互联系,在脏腑与脏腑之间,不论从生理和病理都可以体现出来。局部的安危影响到整体的安危,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等。所以中国养生学讲爱护牙齿,保养耳目,按摩脚掌,绝不仅仅是牙齿、耳目、脚掌的局部保健问题,而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意义。
2.2、注重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养形”,主要指对人体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络及充盈其间的精血等的摄养。所谓“养神”,主要指安定情志、调摄精神。健康的精神活动、情志变化,必须有健康的形体做基础。
2.3、强调掌握适度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中国养生也以“掌握适度”为重要原则,如精神情志活动的适度,饮食的适度和运动的适度。
2.4、注重顺应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素问》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崇尚自然,注重研究人的生命发展,重视自然、社会、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理念。道家认为,只有在纯真的自然面前,人们才能寻找纯真的自我,并提出了一整套养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
人体虽然能受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疾病,但是人与天地相应。顺应自然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类在逐渐适应自然的基础上,逐渐地掌握和利用某些规律,主动改造自然、增进健康,如加强体育锻炼、人工免疫等。只要我们既注重顺应自然,又主动地改造自然,就能适应人体的需要,避开或消除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3、体育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我国传统养生运动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养生应当树立保健预防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而生命在于运动,中医运动养生有“动以养生,静以养神”之说,主张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刚柔相济。对运动的养生作用机制,虽古今看法不一,但有共同之处:凡锻炼者,必内养神、外养形,使神形相济。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通过运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增强人体体质和抗病能力,增强各经络、脏腑的代谢功能,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现代医学证明,运动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的原因在于对大脑皮质起抑制作用,从而使大脑皮质得到良好的休息,使大脑细胞寿命得以延长。由于大脑皮质组织的衰老得到延缓,其调节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也大大改善,使整个机体的衰老过程到得延缓。
当然,万事皆有度,过犹则不及,运动养生要讲求适度、适量,超负荷、超量运动不但不能达到强身、健身和养生的效果,反而对身体生成伤害。
4、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形成了各种锻炼理论以及运动方法。锻炼理论:医、武、儒、道、佛等五家的锻炼理论各具特色,它们之间互补,完整地勾勒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全貌。其中中医气功侧重防病与健康;武术功法则在健康人的基础上,发掘人的潜在力量;儒家倡导人在社会实践中修身立命,完善社会人格;道家则深入生命底层,探索了一条系统的养生长寿之路;佛家则借外域文化深究了人的意识深层。锻炼理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分支,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基石。锻炼方法:包括气功、五禽戏、武术、八段锦、太极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锻炼方法方面的内容。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介绍了中国传统锻炼的思想及方式。使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体育以及将体育运动更好的运用到养生中去。
关键词:养生文化,运动
参考文献
[1]刘桐华,万延根,姜志明.论科学养生对缓解老龄化社会护理难题的价值,浙江体育科学,2000,(5).
[2]冯胜刚.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生活.体育学刊,1998,(2).
[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7,7.
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研究浅述 篇三
关键词:法律文化;传统;特点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50-02
法律文化是一种复杂而又有内涵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它是由法律思想包括法律观念、法律学说、法律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组成的复合体。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统称,是指从上古起至清末止,广泛适用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的概念源于西方,在西方,首创“法律文化”一词的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弗里德曼。他在《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法律文化的含义。他认为,法律文化是指“与法律体系密切关联的价值与态度,这种价值与态度决定法律体系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综观众多研究法律文化的著作文章,对法律文化概念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其中,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仲秋也持有这种观点。何意志在其著作《中国法律文化概要》中认为,法律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与法律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程序规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及法律方法论等则构成法律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我比较赞同刘作翔教授的主张,“法律文化是指内隐在法律理论、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当中并通过这些法律现象表现出来的法律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它指导并制约着这些法律现象的变化发展”, “法律文化从结构角度可以分为内隐法律文化和外显法律文化,内隐法律文化即法律意识,它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大层次,外显法律文化包括法律规范制度和法律组织机构设施两大体系。”因此, “法文化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有机复合体,其外延要比法、法律大得多”。我们可以说一切人化了和法律化了的物质、意识都是法律文化。
二、中國传统法律文化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1.集体本位。
集体本位可以说是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君父一体、忠孝合一,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国家是家族的扩大,个体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家族利益为最高准则。当儒学被统治阶级确立为正统思想后,儒家倡导的“礼治”和法家提倡的“法治”携起手来,封建法律以维护集权专制政体和宗法家族制度为最高原则,这样,在自始就缺乏对个体权利、自由的尊重的中国土地上,个体的利益被压缩至最小,代之而起的是集体本位的思想大行其道,它已如此根深蒂固地植于民众的心中,以至集体本位的思想影响到法律文化其他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无讼观就与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而另一方面,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它存在于整个传统法律文化的时间跨度中,并在今天仍然发挥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最基本特点就表现于此:忽视个体利益和个人价值,用制约个人权利的方法来维护特定社会秩序的集体本位观。
2.无讼息争。
传统法律文化中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人的社会义务,而忽视个人的权利;重视集体、大局的利益,而要求作为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个人不计个体得失。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的个体成员之间的利益之争,必然会被家庭、家族、社会的责任重压,以及“家丑不可外扬”的集体荣誉观念所压抑。而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之正统的儒家的代表人孔子,更是明确提出:“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儒家的“无讼”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根据:第一,以“中庸之道”与“和为贵”反对为维护自己的权利与他人争讼,要求百姓做集权统治下的顺民。第二,以“克己”和“忠恕”进行反省内求,以求灵魂净化,人格完善。参与诉讼,获得对方的损害赔偿正与“忠恕”思想相违。无讼思想进而演化为“贱讼”、“耻讼”观念,使人们视诉讼为畏途,其消极影响至今不衰。
3.德主刑辅。
由礼培育起来的中国古代的道德政治观,常常把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归结为道德是否净化。这种对道德教化的过分推崇,导致对法律的某种轻视。传统的道德政治观,是历代奉行的“德主刑辅”国策的源头。以礼入法之后,礼主刑辅的状况进一步被确定和强化。表现为:礼指导法律的制定;礼典、礼文直接入律;定罪量刑“于礼以为出入”等。较之于法,礼对社会的调整作用更深入,对群众的精神束缚更严格,并且被赋予礼教、德化的外衣,又与重宗法伦理的国情相结合,因此更易被接受。
4.法律工具论。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可以追溯到国家形成之初。古代国家的本质在于,它是战争中获胜的氏族对失败者的统治和压迫。它取得这种地位靠的是战争,维持这种地位依靠的则是法律。这样形成兵刑“其为暴力则一”的特征和“其为统治者工具则一”的本质。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法家或是儒家,还是其他,从来无人对这种法律工具论提出质疑。这是历史加于思想的局限,是任何人无法逾越的文化范式。
5.义务本位。
法律以义务为核心,重刑轻民、律学独秀。不仅古代中国的法律规范如此,就是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也是这样,先秦的儒家思想崇尚礼治与明德慎罚的为政之道,主张要“别贵贱,序尊卑”,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份不得犯上逾越”;法家则以“一断于法,君主独治,术势并重”为其学说特征,强调“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逾越”。到了汉代以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法律文化更是以“三纲五常”,规定了臣民、子女、妻子对君主、父亲、丈夫的义务,因此,纵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义务法律文化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范忠信, 郑定, 詹学农. 情理法与中国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夏劼.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J]. 社会发展, 2010:83-84.
[3]韩冰.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构建[J]. 前沿, 2005(2):124-130.
[4]于语和,施晓薇.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J]. 前沿, 2001(2):10-16.
作者简介:邱文诗,女,新疆乌鲁木齐人,1992年1月,新疆大学法制史学硕士研究生。
4.国内企业文化的特点 篇四
以传统文化伦理为基石和渊源,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特殊的分配方式、特殊的领导模式、特殊的人际关系等等)
一、国内企业文化的大致分类(中国企业文化动物性格)
在我国的企业文化特征的分类上,从企业关注对象、企业管理风格两方面将常青企业文化分为四类:象文化(人本型企业文化,以万科集团为代表)、狼文化(活力型企业文化,以华为为代表)、鹰文化(市场型企业文化,以联想为代表)和羚羊文化(稳健型企业文化,以海尔为代表)。
1、象文化(人本型企业文化,以万科集团为代表)
万科的综合评分最高。它的创始人王石有着很好的企业威望和社会尊敬度。但对于王石来说,他和万科的文化魅力不在于“个人崇拜”的无以复加,而是公司始终倡导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同时,万科推出了“培养专业经理阶层,鼓励优秀人才为企业长期服务,提倡健康丰盛的人生和培养正确的职业操守”这样充满人本主义精神的企业人文纲领。
人才被认为是万科最重要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王石提出这个观念时业界还很不以为然,因为在众多房地产公司看来,土地、资金比人才更重要。但在王石看来,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会向哪里汇聚。因此,万科很早就致力于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职业经理人当家的公司;竭力打造“阳光照亮的体制”。尊重人,为优秀人才创造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和人生,是万科成功的首要因素。
2、狼文化(活力型企业文化,以华为为代表)
华为8年周期性大裁员宣告一种新的人力资源模式的诞生,这种激励方式产生的强烈冲击波远比华为员工频频自杀强大的多,而且很可能产生外部性——比如引导效应、模仿效应,而且有些人赞同将此模式拓展到政府体制改革中,并想象其积极意义.更多的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这让原本就充满了忧患意识,崇尚秩序与稳定的全国人民非常焦虑,已经超出一个企业行为的范畴.按照任正非推崇的所谓狼文化而言,这种人力资源制度本身就是狼文化的具体化、制度化体现.非常吻合“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该是抛弃老狼的时间了.”当然这仅仅是狼文化的一部分,狼为了生存竞争,狼行为的自然选择,即那些没有抛弃老狼的狼群被淘汰,而这些残暴的狼群为了小狼的食物供给充分,抛弃了老狼,完成了整个狼群的新陈代谢而生存下来.这样的狼文化曾经成就了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形成了版图无人匹敌的元帝国,任正非认为这样的狼文化同样能够成就华为,特别是在商业竞争愈加激烈,商业环境日益恶劣的条件下,华为没有别的选择,似乎也不知道别的选择.这种人力资源制度就是狼文化的必然逻辑,必然选择.但是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角度看,狼文化则充满了夷狄的血腥,蛮族的原始,这里没有感恩与亲情,没有尊重与相互责任.因此也就难怪人们更喜欢的是传统文化相协调的儒商文化,狼文化毕竟与中国文化冲突太大.但是不管你喜欢与否,华为充满狼性的企业文化培育的企业竞争力之强也是有目共睹的.相行之下中国政府机构的臃肿,与公共品供应的缺乏就非常明显,假如存在机构竞争,这里的人力资源可能需要类似的调整.当然这是在承认狼文化积极意义的角度可能产生的连带效应.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人模仿狼,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也有些企业模仿美洲豹之类动物.不过从达尔文进化论看,人是通过学习、关爱、组织战胜了所有的凶猛动物,甚至目前还需要保护这些濒临绝种的大型猛兽.信奉狼文化的成吉思汗确实曾经征服过亚欧大陆,可是历史证明了那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尽管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元朝是幅员最辽阔的朝代之一,而元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丛林原则只是在资源配置上有一定的力量,但是在资源创造上,人类更多的需要人性的光辉.人类在进化到了今天,人类的创新已经产生了大量100年前难以想象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应该不需要恢复到赤裸裸原始状态,剥掉自己一件一件文明的外衣进行血淋淋的肉搏,在这个层次上,模仿狼文化或许是一个人性的倒退.3、鹰文化(市场型企业文化,以联想为代表)联想文化是典型的目标导向。柳传志时期,以强力执行,极大地支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导向;以出奇制胜的创新,实现了企业绩效和市场份额的高增长。当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未来”的旗帜后,虽然联想文化在不断调整,但管理风格始终建筑在绩效导向的基础上,仍然是以做到一个目标再奔向另一个目标的扑捕动作,去获取要跳一下才够得着的高目标。联想最根本的东西没有丢——从大处看世界,对自身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联想文化手册》框架和内容简介
1、历史(成长经历和管理文化变迁)
2、目标(使命、愿景、基本战略内涵)
3、价值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把握现在,)
4、风范(通过企业的英雄人物事迹,让大家有个活榜样)
5、行为准则(员工基本行为准则)
同样,鹰的精神——追踪目标也形成了伊利的企业风格。伊利内部一直在代代相传着一个关于狮子和羚羊赛跑的寓言:羚羊跑得慢就会被吃掉,狮子跑得慢就没吃的,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于是总裁潘刚率领伊利,主动承担开拓市场、培养和引导消费者、普及牛奶及营养知识的行业排头责任,并在近年实施二三线市场下沉战略和织网战略,经过两年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伊利在消费者中的品牌价值大大提升。
4、羚羊文化(稳健型企业文化,以海尔为代表)海尔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创新突破、追求卓越,但是它在实现创新中也强调和合,行王道而非诡道,走稳招而不走险招。当其它家电企业注重抓生产促销售时,海尔砸了冰箱,提出质量口号;当其它家电企业渠道为王,大力发展批发网络时,海尔提出“真诚到永远”,建立了全国服务体系;当某些家电企业试图行业垄断时,海尔走了多元化的路子;向海外发展,海尔选择了自创品牌而非加工制造。稳健发展在海尔文化中,就是靠执行力强作为保障,高层决策可以不走样地落实到最基层;而执行工作的效率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国际上成功率很低的流程再造,海尔在3万多名员工、200多亿销售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借助咨询公司,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进行了以市场链为内容的全面流程再造,并取得了应有效果。西方管理界最近流行一句话:“战略就是实施”,因为战略制定只是少数人在短期内的事,而战略执行却是多数人长期而为之事。海尔中层干部的个体素质并不是最强的,但以张瑞敏为核心,以海尔文化为基础,就形成了一个最强的组织。
国营企业中,象文化企业比重最大,狼文化企业比重最小,民营企业恰相反;二者鹰文化企业比重和羚羊文化企业比重差别不大。各种企业文化类型并不是只有一个方面的,在突出表现某种企业文化特种的同时,往往该企业在另一种文化类型上表现出某种特质。
在象文化的企业中,国营企业象文化特征表现的更明显,并且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较为突出和集中,而在对人的关注上表现差异明显,民营企业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在狼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狼文化特征体现更加充分,并且领导者的冒险性更加突出,而国营更加注重市场领先位置;在鹰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鹰文化特征更加明显,并且领导者作为推动者和竞争者的角色突出,而国营企业更加注重市场份额和领导地位;在羚羊文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羚羊文化特征表现
明显,并在稳定性和有效性表现稍突出,而国营企业各项表现都较为均衡。
国营企业的排布表明:其细分文化类型多集中在以企业内部为中心的3/4区域内,因此,国营企业对外部不是很关注,是内部指向的。民营企业的排布表明:其细分文化类型则大多集中在以企业外部为中心的3/4区域内,因此,民营企业更注重企业外部,是市场和需求导向型的。
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几大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5.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篇五
首先,民族的单一性和社会结构的同质性。日本民族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在日本列岛上自始至终都是惟一的民族。在漫长的日本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民族大迁移及本民族之间的大残杀,社会结构较稳定和统一。80%以上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同质社会中,继承了日本社会传统的“强调集团”主义和业绩主义相结合的献身价值观,对纪律的高度重视又成了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
其次,“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性。日本的农业诞生于公元1世纪,其社会经济文化比中国落后了几个世纪。这时,日本显现出一种“文化滞后”状态。“滞后型文化”可以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是封闭守旧,停步不前,抵制先进文化,从而文化更加落后;一是发扬文化革新精神,兼容并蓄地输入外来文化以改造自身。日本选择了后者,公元7世纪进行的“大化革新”,缔造出一个融合大唐文化的日本封建文化体。19世纪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又缔造出一个融合欧美文化的日本资本主义文化体系。
第三,节俭意识强烈。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小物稀,这培养了日本民族节俭的观念,“勿暴殄天物”是许多日本人的口头禅,这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汽车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就在于它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这不能不说日本民族的这种固有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6.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的论文 篇六
【摘要】日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并且与其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特点
日本是文化产业大国,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系统不够完善,整体而言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日本文化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的发展理论依据和背景
1.1文化软实力
在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影响核心,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国际影响。在当今社会,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实力资源出现了转化困难的现象,若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实力发展方向中,“软实力”作为一种集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机制建立于一体的发展方面,因其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而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软实力当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发展动力,因此学者也把软实力称为文化软实力。软实力的形成来自于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是通过吸引而非侵略来达到自身发展目的的一种能力,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文化软实力具有以下特点:
1.1.1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反映了一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价值,同时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基础。
1.1.2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密切相关。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保障一个国家发展和不受侵略的重要方面,而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社会发展基调的作用,因此对与文化相关的经济及军队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1.3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理念、
科技和商业模式三者的共同支撑发展起来的。在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理念是基础,科技是发展根本,商业模式是重点。从整体来看,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1.1.4文化软实力具有国际化发展倾向。
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影响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因此收到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提出了很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这表示文化软实力正在向着国际化发展。
1.2日本的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日本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受到了许多国家的不满,而要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行相应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发展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一定影响。在软实力开始发展之前,日本的硬实力十分发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也使得人们对文化方面越来越关注。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一片废墟和狼藉中只用了短短七年就完成了恢复发展阶段,并且在之后的二十年中保持着每年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速率,这极大地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然而,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公害问题、环境问题、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日本政府严重的打击,同时也刺激日本政府进行反思和思考。除此之外,二战之后美国文化大量渗入到日本文化中,日本政府面对这一境况并没有采取消极保护主义,而是通过体制和观念的更新发展致力于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
2.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2.1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的政策内容
日本在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时,首先对自身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并且对日本魅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其次,日本通过经济利益和软实力发展吸引其他国家进行外交,使得日本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政策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
2.1.1人才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深深意识到若要进行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吸引国际性人才进行建设。首先,日本政府为外国创作者提供了临时居住资格,并且与周边国家协作,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发展和提高的平台,通过作者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联系网络。其次,为了跨越语言障碍,日本在国外开设了很多日语教育机构,通过派遣国内教师教学和鼓励外国学生留学的方式使留学生成为日本与其他国家进行良好交流的桥梁。
2.1.2国外项目的实施。
日本在国外的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在地域产品、流行、饮食、传统工艺品等领域均有所涉猎,并且通过现代企业和分销业的联手将这些产品进行打造和包装,使得这些产品逐渐成为日本开展海外项目的主要商品。这使得日本的产品及文化观念逐渐深入到周边各国的市场当中,并且通过独特创意的分享逐渐影响着各个国家对日本的看法。
2.1.3相应机制的建立。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日本的文化产业市场,日本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对文化产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国外媒体为媒介向海外消费者介绍日本文化,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解和接受,创建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集时尚、食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其次,在日本当地建立一个完善的消费机制,通过对产品进行销售和相对完善的服务获得相应的利润。最后,建立国内的宣传机制,提高日本自身的吸引力,促进日本的追随者在国外进行消费。
2.1.4提供足够的风险金。
在日本文化产业当中,最受瞩目的当是漫画产业,而与漫画产业相关的电影、动画片、节目、游戏、书籍等也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率还不及美国文化产业的三分之一,并且出口产品中游戏软件占绝大多数。在此前提下,为了进入各国的电影市场,日本的产业革新机构为相关公司以百分之百出资的方式提供风险金。
2.1.5国家的政府的战略部署。
作为国家的领导机构,政府应当发挥应有的决策功能。对日本来说,若要进行海外的经济扩张就必须对各个阶层的部门进行统筹,通过战略合作的加强吸引游客并增加出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其次,对日本的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通过建立全新的孵化体系,对中小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足够的风险货币。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促进文化的推广和经济的发展。
2.2日本文化产业大国的战略特点
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十分发达,通过总结和分析,日本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企业的广泛参与。
在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广泛参与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方面。日本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参与到了文化建设中去,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艺术协会的成立等对日本文化进行了丰富和推广。
2.2.2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广告作为最有效的推广手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广告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与文化相关,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广告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广告媒介覆盖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为日本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发展平台。
2.2.3完善的经济体系。
日本文化的另一发展方面是演艺人员。在日本,几乎每一位艺人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并隶属于相关公司,这样处理相应问题就变得有逻辑并且适合通过法律进行约束,能够有效的培育良好的演出市场。
2.2.4大型活动的举办。
举办大型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推广自身文化、展现自身文化价值的途径,日本通过举办以“年”为冠的大型活动,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到活动的消费中去,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为日本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相对完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总结出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3.1管理方面的特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是前提。在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方面的特点主要是行政的指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政府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推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相关立法,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约束和管理,引导文化产业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灵活的行政指导加强企业与人的沟通。当前日本政府所采用的影响企业行为的手段有劝告、建议、期望、要求、指导、指示、警告、命令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建立了官方的文化产业咨询机构,影响着文化产业和各大企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的行政指导,对产业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使得社会的各方面都能够参与到文化发展中去,为文化产业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同时日本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在竞争中加大了文化产业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有了密切的联系。市场即使的灵活运用为文化产业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参与文化活动的举办,各个企业之间增进了交流,同时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
3.2政策方面的特点
日本出台了许与文化产业有关的扶持政策,涉及方面包括金融、税收、财政、人才培养等方面。文化产业的支柱是精神产品,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日本通过建立相关法规对文化创业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日本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保障下。日本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精神产品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自1970年日本颁布《著作权法》以来,又相继颁布了《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观光立国基本法》、《传统工艺产品产业振兴法》、《产业活力再造特别措施法》、《只是财产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等与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其民法、商法的制定业余文化产品提供了相关的法律保护。日本在制定了新的法律后,往往也会制定一些列的配套措施以实现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这也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本法律的有效实施。
3.3规划方面的特点
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良好的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注重系统的配套性和企业间的联系性,期望通过不同业种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以动漫产业为例,一部流行漫画出版后,通过其受欢迎程度进行后期开发,例如拍摄动画片,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开发相关的电子游戏,制定相关的周边产业等等。日本文化产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尤为注意的一点是突出核心产品,通过核心产品的开发开拓市场,同时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对市场进行拓宽。这也成为日本各项产业发展的模本。以日本最大的动画集团东营集团为例,在进行一部动画的制作之前,就已经对周边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动漫的相关周边产品细小而繁多,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午餐盒、镜框、文化衫、手提袋、玩具等等。这样在动画片进行放映的同时,相关产品也得到热卖,这对资金的有效回收,市场的广泛开拓,动漫人物形象的推广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具有很好的宣传效益。
3.4科技方面的特点
与任何产业的发展相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除了上述特点外,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技含量高。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好的想法和创意得以实现,并能够促进其进一步转化为文化产品推广的卖点。通过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有效利用使得文化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并真正投入到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去。只有对先进技术的利用才能够有效的打开文化产品的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日本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普及。除此之外,日本还建立了一个软硬件相互配合的商业模式,通过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创业投资,鼓励国民和企业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去,同时还积极鼓励社会各方进行文化投资。
3.5发展方面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自于其独特的创意,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设计是整个产业的基础和先导,而要吸引海内外消费者独特的、符合大众趣味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时,将发展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和鼓励创新上。日本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日本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各类研习班和竞赛,提高国民的文化产业意识,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尤其是在设计管理、经营管理方面,日本更加强调人才行动力的培养,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具有良好的素质,并且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为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总结
文化产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面,同时对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增加国际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日本作为文化产业大国,从人才培养、法律制定、政府引导、科技应用、政策扶持等方面来看,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相当的完善。我国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也应当进行相应程度上的转变,使其与日本的文化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融合。也正是由于日本这种在文化元素方面的融合,才使得日本的动漫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捷.浅谈日本动漫的发展过程[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8):125-126.
[2]杨少杰.西游文化在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运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107-108.
7.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的研究 篇七
农村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农村特定的文化形式, 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社会文化的一般性质和主要特点, 即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历史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外, 也具有体育活动的特征。它以体为本, 身心并重, 不拘形式, 重在参与, 易于交流。由于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面, 农村体育文化形成和生长的环境、背景的特殊性, 使其具有区别于城市体育文化的一些特点。
一、不确定性
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季节性,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易受生产活动、体育意识及观念、健身条件等限制, 因而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随意性较强, 特别是个体的零散的活动。另外受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大, 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在农忙季节体育活动较少, 至多是结合劳动和休息时间进行, 只有在农闲季节或隆重节日, 体育活动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此时, 也是促使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延续和发展起来的良好时机。
二、传统性
从历史角度看, 我国农民的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农村一些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 很早就有了武术、摔跤、射箭、马术、划龙舟和荡秋千等民间体育健身活动和比赛, 而且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丰富多彩, 广大农民群众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意选择所喜欢的活动内容, 既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群体为单位参加, 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有明显的文化继承特点, 如南方农村开展的龙舟竞渡、舞狮, 北方农村开展的踩高跷、闹社火、舞龙、扭秧歌等文化内涵深厚, 普及面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内容就更丰富多彩, 经过长年的洗刷、筛选和提炼, 许多优秀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一直延续到今天, 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和民族性。
三、不平衡性
农村体育文化的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不同区域的体育文化差异上, 从现阶段看,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也存在着不平衡性, 尤其是在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差距较大, 存在着民族差距与东西差距。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不平衡性还体现在我国一些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表现在重视与引导不够, 体育场地、器材较匮乏, 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存在无人组织或无处可去的现象, 致使文化体育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没有进入到农民的生活中。
四、封闭性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村落是农民的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复杂, 山川、河流、丘陵、盆地的广泛分布和交通工具的落后, 农民很少有社会流动。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农村体育文化, 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 即使在现代社会, 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体育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现实条件的限制等因素, 城乡体育文化互动并不频繁。农村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虽然有所变化, 但其固有的封闭性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同时, 农村体育文化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 其体育文化容纳度和吸收性较低。就理想状态而言, 体育文化的变迁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在历史实践中, 非平衡、非系统化的社会与体育文化变迁屡见不鲜。此即所谓的“体育文化脱序”。由于农村体育文化缺少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交流和融合, 使得浸淫其中的人们 (主要是农民) 的思想观念、社会体育心理、体育生活态度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 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同时,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农村自身的封闭性和守旧性使其难以接受、容纳、融合其他先进文化, 并且农民自身求安稳、短视野和封建愚昧的心理使其享有的体育文化难免带有严重的落后性。
五、边缘性
一般说来, 体育文化大体上属于人类超越自然的创造物, 是历史积淀的类本质对象化, 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长期以来以小农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深深浸染着中国农民的心灵世界。自19世纪开始而绵延至今的现代化历程, 使得中国农村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开始裂变、分化, 但与强调效率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成就意识为精神核心的城市体育文化相比, 农村体育文化显然不适应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以工业化、都市化、市场化为推动力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下, 农村体育文化因其保守性而被边缘化。固然, 农村体育文化的边缘性的形成是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然, 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体育文化的侵袭迫使农村体育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指出农村体育文化具有不确定性、传统性、不平衡性、封闭性、边缘性的特点。旨在对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晓红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琳会科学树, 2007 (01) .
8.浅析安多藏戏的文化特点 篇八
关键词:安多藏戏;隆务寺藏戏;文化特点
0 引言
文化艺术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应。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艺术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范围也更加的广泛。藏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种类繁多、特色性和丰富性的特征,这是少数民族历史上比较罕见的。藏族的艺术系统蕴含着藏族传统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藏族的地域特色。
1 安多藏戏的相关概述
安多藏戏是藏戏剧的一种,约在两百多年以前,受到了西藏藏戏的影响,吸取了安多地区藏族文化的特色,在民歌、民间说唱、民间舞蹈以及藏传佛教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其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歌剧、舞蹈、哑剧等多种艺术融为一体,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并展开剧情。安多藏戏在人物的台步、人物的上下场动作上,吸收了安多民间的舞蹈、法会舞蹈以及汉族戏曲等诸多的元素。安多民族的唱腔从民间说唱和民间喇嘛曲的素材提炼而成的,唱念都使用了安多地方的方言,道白的速度较慢。安多藏戏的服饰接近于该地区古代传统服饰和近代藏族服饰的特点。在化妆上,除了神仙和动物偶尔用到的面具以外,都是采用面部化妆。因为安多藏戏是舞台剧。因此,在开场的时候,都是由表演安多藏戏其中的一个演员向观众表示祝福,并介绍该戏的主要剧情。安多藏戏的著作比较多,其中最具代表作用的八大藏戏是:神话剧《洛桑王子》(也叫作《智乐仙女》)、历史剧《文成公主》、社会剧《朗萨姑娘》《顿月顿珠》《智美更登》《日琼巴》以及《甲萨白萨》。现在安多藏戏比较流行的地区主要有黄南州、果洛州班玛、海南州、甘德县以及循化县等藏族地区。
2 安多藏戏的文化特点
隆务寺藏戏是安多地区最早的藏戏,在安多“南木特”藏戏的发展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隆务寺藏戏的剧目很单一,在表演和创造上都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隆务寺藏戏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藏戏表演方面的著名戏师和艺术人才,为“南木特”戏的发展和创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隆务寺藏戏的表演方式较为单一和封闭,它的观众也是比较单一的,与热贡地区的民间文化并没有直接的交流。因此,隆务寺藏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进热贡地区百姓的文化生活。隆务寺藏戏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是专门为寺院宗教的生活而服务的
隆务寺藏戏是模仿了西藏的“雪顿”藏戏演出的习俗而产生的,主要是格鲁派僧人在夏令安居解除后,作为僧人庆祝的主要活动内容,隆务寺藏戏的观众只限于隆务寺的僧人。究其原因,除了隆务寺藏戏本身就是为隆务寺僧人的宗教活动服务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其他的客观原因。笔者通过相关采访资料得知,隆务寺藏戏不让除了僧人以外的其他观众观看的原因是因为隆务寺的僧人在进行隆务寺藏戏的表演时,其着装打扮都是非常英俊的,害怕前来观看的群众中,会有异性的观众看上僧人的情况,导致隆务寺内有僧人还俗的情况发生;另外,在进行隆务寺藏戏的表演过程中,因为寺内的所有人员都是男性,对于戏中出现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性男扮女装来表演的,如果让其他民间的观众前来观看的话,僧人演员会觉得很害羞,从而导致僧人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表演失误,影响僧人演出的效果,所以,隆务寺的藏戏禁止非僧人的观众前来观看。因此,隆务寺藏戏的演出和百姓的生活是完全脱节的。
2.2 经济由个人负责
隆务寺藏戏的产生到完全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戏演出的最大动力主要来源于从拉萨三大寺修习回来的僧人们对藏戏的极大热情,而隆务寺在藏戏的规定方面,只对藏戏演出的时间、内容和藏戏演员的来源作了法规性的规定,除此以外,在藏戏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持寺院内藏戏班子的建设。演员的演出服装和道具都是要演员自己做的,寺院内不会提供给演员任何东西和报酬。演员的服装和道具的制作都是演员本身的义务,他们的服装和道具基本上都是由演员的师傅或者是家人所提供和购买的。由于演出的服装和道具都要由演员个人负责的原因,后来的藏戏《洛桑王子》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保持演出这一个单一的剧目,在剧目的创作和艺术上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2.3 具有广场戏的表演程式
隆务寺藏戏从剧本上和演出的目的上都和西藏“雪顿节”时期的“阿吉萨姆”戏剧表演有着诸多相同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隆务寺藏戏的表演程式和西藏的表演程式一样。《洛桑王子》是隆务寺藏戏唯一一部完整版的藏戏剧目,该剧目的剧情并不是由隆务寺的僧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直接从西藏引进来的。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除了一些细节以外,基本内容和西藏的剧目比较一致。
第二,隆务寺藏戏与西藏的“阿吉萨姆”一样,都是典型的广场戏,演出的地方是在寺院上的一个台子上进行。
第三,隆务寺藏戏的演出没有特别的伴奏乐器,和西藏的藏戏一样,都是使用传统的两种乐器鼓和拔来进行伴奏的。
第四,在演员的装扮上,隆务寺藏戏和拉萨的“雪顿节”藏戏的演出是一样的,剧中的女角色都是由男演员男扮女装演出的。并且在演出的目的上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除夏令安居的僧人提供的文娱演出。
3 总结
安多藏戏是藏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相互组合的重要结晶。隆务寺藏戏是多安地区最早的藏戏,具有曲目单一、专门为僧人服务以及广场表演的文化特点,在表演程式和伴奏乐器以及演员的扮演上,都和西藏藏戏的形式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 羌洲.安多藏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
[2] 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3] 田联韬.藏戏剧种分类研究[J].歌海,2012(02):21-24+30.
9.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的探讨论文 篇九
中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却始终不衰,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从发生、发展到成熟都没有脱离民间这一片沃土。后来虽然有些剧种进入了大城市甚至进入宫廷,走向衰落、衰亡,但大多数班社仍活跃于民间这一广阔的大舞台上。因此它从没有割断过和群众的联系,一直是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从内容上看,剧目中的故事大多反映的是人民的好恶爱憎、理想愿望、道德观念、喜怒哀乐、惊恐忧怨,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从表现手段、表现形式看,它的综合性、写意性、程式化等艺术特征与中国人民的审美要求、艺术情趣、欣赏习惯是协调一致的。这就形成了戏曲艺术民族性、群众性与独特性密不可分的三大艺术特征。
从美学的高度来分析中国戏曲,它有独特的艺术美。其一是综合之美。例如戏曲的服装与化妆都属于造型艺术,脸谱、头面、翎子、水袖、髯口、帽翅、水发……既是表现人物年龄、地位、身份、性别、性格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戏曲演员表演的重要依托物,于是产生了翎子功、水袖功、耍纱帽翅、甩发以及高难度的打出手等表演动作。这些动作都具有一定的舞蹈美,既是规范动作,又是自由的、带着技术性、技巧性,但又不是单纯的技术技巧表演,而是舞蹈化的戏剧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戏曲拥有丰富的表演手段,它是唱、念、做、打、舞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把曲词、音乐、武术、表演熔铸为一炉,用节奏驾驭,达到和谐的统一。戏曲这种唱、念、做、打、舞的综合又是高度灵活自由的,已经形成了有不同侧重的戏曲式样。根据不同的`侧重面,可分为唱功、武戏、做功戏。唱、念、做、打、舞的运用是根据戏剧题材、人物、情节、场面的需要铺排,不管哪一方占分量多少,呈现在舞台上的则是和谐统一的综合之美。
其二是戏曲的传神写意之美。戏曲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不是一味地追求形似,而是努力追求传神写意之美,达到神似,十万八千里路程在戏曲舞台上只要走一个圆场就可抵达;漫漫长夜,几声更鼓就可以夜尽天明;千军万马,四个龙套即可代表,正如顺口溜所说:“一个圆场八百里,四个龙套百万兵,万仞高山三五步,一段慢板到五更。”这种表演可以说把舞台的假定性发挥到了极致,也为戏曲观众所接受,审美主体与客体已达成了一种默契。戏曲表演追求是传神,舞台上灯如白昼,却表现了一场黑暗中的厮杀。评剧《杨三姐告状》道具的运用则是“有灯不点燃,点香不冒烟,人在咫尺不相见,骑驴光靠一条鞭。”这一切完全靠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来体现典型环境,因此形成了以浆代船,以鞭代马,有酒无菜,有杯无筷等传神写意的表演法则。戏曲的唱念也是如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十年八年时间一两句话带过,《海港》中方海珍唱了一段唱,时间不过三五分钟,可是表现了从傍晚到翌日天明。中国戏曲对时空的处理多么得心应手,洒脱自由啊!戏曲的表演的美学原理是以简带繁,以少胜多,言简意赅,写意传神,它为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a,观众也参与到戏剧创作中来。这种写意传神之美是很独特的,与我们民族文化和美学传统是分不开的。
其三是戏曲的程式之美。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它直接或间接来自生活,例如表演程式就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在戏曲表演中是固定或是基本被固定下来,例如旦角出场时提领、摸鬓发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旧时妇女头上簪花插翠,佩戴首饰活动时难免松动,用手按一按是生活中妇女常有的动作,用于舞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旦角出场时必不可少的程式动作,不过与生活有所区别,它是虚拟的,点到为止,并不真去又摸又按,它讲究一个美的形象,与身段配合显示女性的婀娜柔美。
程式是演员创作形象时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段,久而久之,经过积累,提炼加工,筛选淘汰被逐渐固定下来。例如昆曲《千金记》中有一场戏表现的是楚霸王项羽听到军情后披挂上阵的动作,相当精彩,后来京剧等剧种也在武将出征时沿用这套动作,大家称之为“起霸”。以后又有了男霸、女霸之别,女将出征也基本沿用这套动作,只是有些变化而已。由此可见程式是有一定规范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不可触范的“金科玉律”。它源于生活,经过几代艺人的提炼加工,使之舞蹈化、节奏化,具有一种艺术之美。它是几代人的共同创作,是艺人心血的结晶。程式随戏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戏曲表演仍然运用程式,同时也不断地根据生活创造新的表演程式,程式既有古老的又有年轻的,程式还有一个特点,是被戏剧同行和观众认可的,所以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不断地与时俱进。
戏曲程式不仅体现在表演之中,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乃至剧本形式都存在程式,可以说在戏曲中程式无处不在。如戏曲舞台的大导具基本是一桌二椅或是一桌二椅的变形;戏曲的锣经如小锣打上、慢长锤、急急风、四击头等表现的是不同戏剧情景之中的人物的各种心态再如演员上场时念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都属于程式。程式是一种被规范的表现形式。它在戏曲中被普遍广泛运用,因而形成了戏曲既反映生活,又与生活存大一定的距离;既取材于生活又与生活形态有所不同,因此它比生活更美、更精彩、更集中、更夸张,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色彩、独特的美感。
【传统文化的特点】推荐阅读: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特点09-29
江西文化的特点12-20
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特点10-06
传统文化的知识06-09
传统文化的教育11-10
传统文化的理论12-16
弘扬传统文化的01-10
唐代茶文化的特点10-09
春节文化传统的作文08-18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