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4-10-28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1.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技能。下面是东星资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一

这几天的培训,名师工作室专家教师们分享了自我的亲身体验及多年总结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谆谆教导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我不仅仅学到了如何当教师的必要知识,也体验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同时更坚定了当教师的决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信在以后的执教生涯中,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这句古诗的含义。

名师们以新教师必须掌握的师德修养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着重围绕师德修养和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备课撰写课案,教师课堂技能指导、课件制作、班主任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讲授,指导我们怎样在上岗后更好地完成职责。

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感触是认知。认知自我对教育思想觉悟的不足,认知自我对教学理念的不足。在培训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内涵,它不仅仅表此刻对教学工作的职守,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并且更重要的表此刻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在奉献自我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汲取,不断地超越自我,要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追求的精神,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深厚的文化学课基础知识、全面深刻的心理知识。就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倍学习,多向有成功经验的资深教师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相交线会有一个交集,可是会在一次相遇后就离开。新教师培训的结束并不是结束,而是为我们的教学生涯拉开了帷幕。过去种种皆为序章,精彩的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

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二

今日,天气刚刚好,我幸运的到了xx参加新教师培训。x天的学习时间,收获颇丰,感触也颇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传授知识是必须的,人格熏陶却是意外的收获。学生在课堂听你上课,听你讲解知识,但在你知识的呈现过程中,你的说话方式、行为动作,却在影响着讲台下头端坐着的孩子。所以,“身正为范”显得格外重要。x教师说:“千万不要低估了学生的模仿本事。”是的,确实如此。

教室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他们知识的引导者,人格的建设者。在引导的过程中,应当用爱灌注其中。每个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纯洁无暇的,像一株百合一般,刚刚发芽,需要用爱浇灌、滋养,如此,百合能够茁壮成长,开放在灿烂的阳光下,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xxx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充满爱心的养花人。孩子在她手中欢乐的成长着。在她的帮忙下,孩子们能找到自我身上的闪光点,帮忙孩子重拾信心,自信的应对同学,应对生活,以至于往后更有信心的应对世界。

教师应当如此,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健康的灵魂、完善的人格,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荣幸。

做一个充满爱的教师,对孩子用心培养,用爱滋养。

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三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校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

我想,“作为教师,不仅是一个学者,她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

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要鼓励自己“学无止境”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

三、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教师个人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四

通过x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1、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2、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 “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4、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5、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2.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3.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巧妙构思 适时参与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这些都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能正确地定位,切忌越俎代庖。我校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自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努力寻求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最佳途径,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今年的4月3日,根据我市崇川区第22届“紫琅之春”教研活动的安排,在我校举办了“学为主导,优效课堂——实验中学‘自主学习课题研讨”活动。我有幸作为执教者亲历了这次活动的始末。从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氛围和课后同行专家们的诚挚点评中,我明白这节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课,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获得了较高的赞誉。通过这次“紫琅之春”教研活动,我进一步确信自己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前的“巧妙构思”、课上的“适时参与”是切实有效的。

现把这次活动中,我在课前对教材及学生做的一些思考,在课上对学生的学习给的一些指导整理成文,以期能引起您些许的共鸣。

一、课前的“巧妙构思”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叫三声夸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意在阐明事理,知识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有光学、声学、物质的结构以及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但是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加之涉及的知识在物理和生物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查找资料来了解相关知识。课堂上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检查,从核对答案筛选得是否正确的角度来说,这样效率可能更高些。但是这样的环节机械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的深层的目标。

这四篇课文中揭示了不少现象的神秘面纱,据此,我精心设计了课堂的第一个板块“缤纷呈现、科学奥秘——梳理内容”。

1.请学生看大屏幕,屏幕上闪现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让学生用一个词表达看到这朵花时的感受,接着请学生用一个句子描述这朵玫瑰花的美。当全体学生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让他们根据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给来宾们做个解释。学生可以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上的需要、进化的角度、自然选择六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解释。

然后在大屏幕上闪现一朵绚丽的蓝色玫瑰(俗称“蓝色妖姬”),激发学生探究它的色彩为什么这样蓝。

经过两朵玫瑰花或红或蓝原因的解释,不仅检查了学生预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情况,还锻炼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接下来大屏幕上播放沙漠风光图,带领学生走近沙漠,去看看沙漠中的神奇景象,这对生活在江海平原上的学生显得尤为必要。大屏幕上的图片停留在呈现“魔鬼的海”这种沙漠中的奇怪现象这一张。让学生根据《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中的描述进行判断这是怎么回事儿,继而让学生能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顺势请学生回答文中介绍的另一奇怪现象——“鸣沙”,以及为何会发出声音的原因。

经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学生弄清鸣沙的声音是在一定条件下,沙粒移动摩擦发出的,《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中列举了多种声音,它们又是怎么发出的呢?用这样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运用预习所得的知识来解答各种声音现象的发声原理。

4.屏幕上出示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七章中的一幅“粒子世界概貌”示意图,这是约半个月前学习过的内容,学生是那般熟悉,倍感亲近,这时再让学生结合物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叫三声夸克》中探究的物质的最小结构问题已易如反掌。

通过多样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还为将要进行的深入探讨作好铺垫,更主要地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运用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重点不应只是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更应是掌握阐明事理的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一道预习题:“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把原本深奥的事理说得浅显易懂。作者运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把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而明晰的?”根据阐明事理方法的多样性的特点,我推出了课堂的第二板块“科学奥秘缤纷呈现——把握技法”,这一板块是课堂的重中之重,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探讨,教师全程参与的方式,从篇章巧妙构思的角度,或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说明文要素的角度把握技法,为学写简单的事理说明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上的“适时参与”

教师在“学为主导”“自主学习”理念引领下的课堂中,到底该是怎样的角色?我认为决不是袖手旁观,放任自流,我觉得借用《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稍做改动成“该参与时就参与”,即“适时参与”很是妥当。回顾这次课堂,我主要在两种情况下,积极参与了。

1.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在解释蓝色玫瑰呈现蓝色的原因时,很显然,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此时,我理应参与。给学生补充了相关内容,一般我们见到的蓝玫瑰是由白玫瑰用特殊染色剂浸染而成的,正宗的蓝玫瑰是把蓝花的基因植入玫瑰花(因为它本身不含蓝色色素),培植出来的。

在了解“魔鬼的海”的成因时,我给同学们找来了“魔鬼的海”成因的示意图。紧接着展现了两幅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的美景图。让学生结合相关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美景又是从哪儿来的?学生能解答一些,但他们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此时,我播放了一个解说“海市蜃楼”成因的flash演示图,学生恍然大悟,“海市蜃楼”有上现和下现等不同情况。

在了解“鸣沙”现象及成因时,我给同学们找来了一段描述鸣沙山的声音的优美文字:“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柔弱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细沙奋力扔出,马上就会激起无数蛙鸣;当无数人并排下滑,雷声荡漾,大有叱咤风雷之势。”并进行优美的朗读,激发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接着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鸣沙的声音,大家一起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补充蝉的发声方式时,有同学找来了一段专业化的介绍性的文字,看着学生一脸茫然,我播了一个知识短片,片中通俗易懂的解说词配以具体形象的画面,看罢,只见学生频频点头,应该是增长见识了。

像这样适时地补充课外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内知识,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热爱。

2.为了拨正学生的思维。尽管我任教的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较强,也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好的语文基础,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在初一时也全面地学习过,但“事理说明”类是第一次涉及,学生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拨正学生的思维。

比如,课堂上有一学生认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中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以时间为序解释了沙漠中出现奇怪现象的原因,其他学生没有提出疑议。之所以有了这样的理解,完全是因为没有读懂作者写作课文前三段的用意。为师者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此时,我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写作前三段的意图,让他们清楚地、正确地认识到:课文的前三自然段引用古代旅行家对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描述,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再比如,在对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说明对象的把握时,有部分学生认为是介绍声音的发音方式的,有部分认为是阐述“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双方各执一词。就这篇课文而言,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此时犹如作为裁判的我必须给出裁决,但又不能武断,明智的选择当然是引导他们从文中找证据,最终达成一致认识,即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还有许多个例子,我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肤浅认识,当然课堂中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课堂设计中,我应该力争更佳。

最后,我想借用一位此次听课老师在听、评课记录表“总体评价与建议”一栏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这篇经验总结:“这是一个‘美的课堂:黑板设计、多媒体画面——视觉美,多媒体音乐——听觉美,知识的展示——认知美;这是一个‘智的课堂:课堂设计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科学知识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培养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

4.教师廉政准则学习心得[范文] 篇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每一名党员教师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正确。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我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作为党员教师,还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为祖国输送栋梁之材的平台。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受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物质利益的种种强烈诱惑,不要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要为孩子们的一生着想,甘于清贫,一心为公,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勤于钻研业务,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与孩子们一同快乐、幸福地成长,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二、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首先,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其次,教师廉洁自律必须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再次,教师要公正从教。所谓公正从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的性别、民族、智能差异,家庭状况、学生及家长对自己的感情差别等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这是教师道德和教师法规对教师的重要要求,它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三、追求完美,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可见,身为教师应深感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我们就要用心琢磨思考,要时常保持着精心、细心、尽心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要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神圣信仰,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力求做到完美、精益求精。

范文网

5.争创学习型教师学习心得1范文 篇五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我国在新世纪建设高度社会文明而做出的战略部署,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学校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既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面镜子,又要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窗口。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应当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的示范者。

由此,我想到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更要加强学习,做学习型教师。除了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外,还要学习以下四方面的书籍。

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等。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增强以法执教的能力。

二,作为教师还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多多阅读文化建设方面的书籍,比如最近流行的国学,对教师来说,更应该读一读。

三要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比如罗恩·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等。班主任更要学习一些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比如:魏书生的《 班主任工作漫谈》任小艾《我的班主任工作》以及美国阿戴尔·费

伯和伊莱恩·梅兹立希和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四是学习有关方法论,学习论方面的书。学习要勤奋,但学习也靠技巧。子曰:欲善其工,先利其器。可以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方面的书有王茂华《专为中国人写的记忆书》等

总之,作为教师,想揣着大学老师给你的知识,以为凭一本教材,两只粉笔就想教好书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好本职工作。

创建学习型单位心得

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作为一名教师,跟一般专家不一样,他需要的知识并非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现在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欢迎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喜欢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的教师。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学生就会非常失望。因此,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泛的爱好特长,以及丰富的知识面。

其次,多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一名教师如果与网络绝缘,无异于新的睁眼瞎。更何况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谁也无法否认,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直观,快速便捷,海量信息,岂是一支粉笔可比?能用电脑编辑文字,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简单课件等是有追求的教师必备的能力。

最后,教师还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反思。教师每天都会碰到一些有价值的事,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火花。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出现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遇到了一个挫折,又是怎么挺过来的?这样我们就有了很多一手资料,便于指导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不要小看这些教学反思,丰富的经验是靠点滴积累的。

作为新世纪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要想开辟教育教学的新天地。我觉得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唯有学习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唯有学习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唯有学习才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学习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创建学习型单位心得 学习中教师应强调“学习加激励”,这里的“学习”分深浅两个层次,从浅层次讲就是众所周知的理论学习。教师唯有不断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再加上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而,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更胜任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读书。

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从而更好地针对儿童发展的需要,维持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探索兴趣,并引导他们对周围环境与事物产生正确的认识。

从深层次讲,“学习”指遇到问题时能创新性的解决问题。中国物理奥赛总教练赵凯华教授在中日美教育研讨会上发言指出:“在中国有一种普遍的提法,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课上解决问题,把所讲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所以中国的教师都习惯于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对课程内容和每个细节做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予以告诫„„在这种封闭的、细嚼烂咽的讲课风格下培养出的学生,思想比较规范,但缺乏独立能力的意识。我国的学生优点是对成熟的物质非常熟练,科学上已成定论的物质善于说明,但最大的要害是缺乏独立提出问题并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过程有了新的认识:是学生获得自知、自解、自创能力的过程,其核心是把教学视为学生的自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实践品质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应以此为启示,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追求多样化、自创性,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模式,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的状态,达到发现——自创的目的。教师应由单纯的解答问题转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必会逐步增强,问题意识和自创思维才能逐步养成。其次,对学生多给一点兴趣,少一

点约束。其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想象是通向自创的翅膀,探索是自创的源泉。

6.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篇六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1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2

开学初我们进行了新课标的学习,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专家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根据语文能力实践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养成,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强调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能急功近利。而且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认真地学习我有了一些收获:1、学习新课标,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要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确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程总目标和各个阶段目标的设立,让我们更加清晰明白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在每个年级所要达到的发展。

总之,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以上是我对语文新课标浅微的认识,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教师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3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以往教学中,通常看成绩,注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上教师安排好一切。教师把重点、难点分析透彻,再讲解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生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变老师教为真正学生动手探究,不怕学生出错。走下讲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互相充当老师,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有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才是学习的环境。学生讲的可能不是很圆满,应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有一定难度的题进行点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根据学生情况,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7.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七

新东方作为一个民办教育科技集团, 其发展速度是让人惊叹和佩服的。虽然其民办教育的现状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议, 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集团生存的民办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准则, 其应聘教师的工资收入是与学生的评价严格挂钩, 而教师的生存残酷又要求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才能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 不被淘汰。而且民办教师还有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等方式看到职业的前景。压力和希望带来了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烈内驱力和主动性, 其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四射。二者在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我认为这不是某个教育部门管理或者某个学校办学理念的问题。这个内驱力的增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必须和整个人事制度的真正改革为主, 辅以教育部门的打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于教师内驱力的增强, 笔者有几点认识:

认识一、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事业的需求为精神感召先行。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 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建立专业责任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公办教师更是如此。人一旦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会对工作学习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精神可以描述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观念超前、步子扎实的实干精神;知识共享、资源共用的团队精神。教师要树立并弘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学校还必须加强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师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 耳濡目染、精神向上, 努力拼搏, 为学校的进步努力提升自己, 感到自己在这样的集体骄傲, 努力去学习, 争取在这样的大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凭心而论, 在我们的教师中, 那种真正对工作无所谓, 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差的人几乎没有, 大家都还在尽力而为。

认识二、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常规的打造途径为辅。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按照常规的培训途径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教育部门或学校通过提供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培训活动, 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岗上培训, 离岗培训, 听课、评课、赛课、读书、外出参观学习等的办法渗透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 诱导一定的内驱力产生。教师如果抓住这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机会实行自我加压、自我逼迫、督促成长, 成长是明显的。这条途径只能是辅助办法, 学校可以组织很多活动、提出很具体的工作要求、制定很严格的奖惩制度。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和需求, 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东西最终只能是形式而已, 有的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

8.向最美女教师学习体会范文 篇八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奉献,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师”名下无虚,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2012年5月8日,在一辆失控客车突然冲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用羸弱的臂膀奋力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双腿高位截肢。她的英雄事迹激荡人心、温暖社会,被誉为“最美女教师”。

近日来,全国上下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热潮,我不禁在想:我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她的哪些精神?我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应该学习她关爱学生的精神。细微之处见精神。张丽莉老师给学生买矿泉水、买面包的平凡事情给我们树立了要关爱学生的好榜样。关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她)的前途,也要关心他的日常生活。虽然自己平时也关爱学生,但还做得远远不够。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其次,我要学习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张丽莉老师工作五年来,很少请假、认真备课、积极工作的态度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的“蜡烛”。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老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耐心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美好的向往。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更认真地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更认真地批改全体学生的作业,努力把学生的潜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再次,我要学习她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老师在车辆失控时,她能奋不顾身、毅然决然地把学生推开,把自己从安全推向危险,在如今实在是不多见,正是这件事体现了张老师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老师的这种高尚情操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要更加努力把学生教育的更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最后,我要学习她舍小家、顾大家的职业操守。她流产没休息几天就去上班,还准备要等到孩子毕业才要孩子,可以看出她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把自己和家庭放在后面的舍小家、顾大家的职业操守。在平凡的人们当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默默地为这个大家庭奉献着。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多地想着集体大家庭。

张丽莉老师只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优秀队伍中的一员,是我们的一个好榜样。我们向张丽莉老师们致敬、祝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教师队伍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已经实属不易。当然,我们要更多地向这位老师学习,让教师这个名字能出淤泥而不染,焕发更多光彩。

“生命如花,美在瞬间”。连日来,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在省城各中学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举办座谈会、主题演讲,踊跃捐款,省城的校园里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张丽莉老师的敬佩之情。一个以“最美教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准则,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争做“最美教师”的热潮,正在全省教师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长赵文祥说:“丽莉在不平凡的瞬间英勇行为,感动了所有人,也深深震撼了我。”赵文祥告诉记者,在张丽莉老师事迹的感召下,连日来哈三中教师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先后组织了中层干部讨论会和部分教师座谈会,三中老师们都被“最美教师”的事迹深深打动。哈三中全体老师将以张丽莉为榜样,进一步发扬“勤于奉献、乐于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发扬“严于治学、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教学信念,将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落实到每一堂课上和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瞬间。

哈师大附中党委书记、副校长刘大伟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引人深思,他说:“目前的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了,但他们对幸福的感知却越来越低了;学生越来越会做题了,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了。原因在哪里?是因为我们从教育的根本,走到了枝叶;从人性,走到了物性;从精神的守望,走到了技巧的操练„„所以,要还教育的本色,作为教师就要坚守住自己的精神高地,才能为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道德灯塔,照亮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从张丽莉的事迹中汲取道德价值和向善的力量,重新思考一下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师真正的快乐源于爱心洋溢的创造性劳动之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教师张微娜说:“我当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想到的仅仅是这份职业的高尚神圣,却很少想到这神圣与高尚的背后那如山的责任。这责任需要我们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守得住立场,付得起牺牲。”张微娜说:“这几天一直在想张丽莉舍生忘死的动力源于何处?我想,一定是教师为师者的大爱,爱这个平凡职业背后不平凡的使命!”

这一段时间,哈工大附中举办了各种各样学习张丽莉的活动,高中部“一元基金会”将全部基金5000多元捐给了张丽莉老师,截至18日累计捐款已达46180元。哈工大附中副校长李夜明呼吁全校老师学习张丽莉的“职业坚守”,他说:“要坚守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崇高职业精神和崇高职业理想,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工作,不断超越,争做科研型、智慧型教师。”

9.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九

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这两本书,使我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名教师,我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脚踏实地的人。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应常怀淡泊名利之心。有了这份淡泊的心态,就不会追逐名利、对事对人钻牛角尖。在工作中勤学善思,在不断学习与思考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在不断完善与进步中逐渐成熟,踏踏实实做好人,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当我们的教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时,我们的教学工作才会等到家长的认可,才会得到家长的满意。与同事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任何事情都要以学校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较好地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立足本职工作从身边得小事做起,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都百分百用心地投入得去做,在平凡的岗位上终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样我们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岗敬业的教师。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工作近二十年,在一件件小事中,点滴行动中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更要敬业与精业。其次,就是要精通本专业及相关业务知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中,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些真本领,定能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就要以学生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与学生交往应该是平等、和谐的。我们要善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耐心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做错事时,不挖苦、不训斥、耐心开导,不体罚与变相体罚。不用侮辱性言语批评学生,爱的教育对我们的教学上有巨大推动作用。教师关于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当我们每天微笑着对待每一个孩子、每天都与孩子亲密的接触一下,每天都做好上课的准备、每天都想一想今天与孩子们相处有没有不对之处、我们在孩子眼里一定能成为他们最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教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由网友提供或由文秘写作网于网络收集与整理,其版权属于原作者。

10.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十

一、费曼·内姆斯“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

根据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的理论, 笔者认为她对教师学习的认识可归纳为“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这一归纳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费曼·内姆斯对学习中的经验与外部互动的重视。她在论著中提到, 理解教师如何学习的核心是“教师认知与外部学习情境之间的互动”, 也就是教师的前见、经验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另一方面, 她在其论著中表现出对杜威 (Dewey, J) 思想的喜好, 并作为其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杜威“相互依赖、相互联系”[1]的方法论深深影响了费曼·内姆斯, 在她对教师学习进行论述时凸显了此种思维方式。

费曼·内姆斯“连续统一的教师学习论”包含两层意思。首先, 费曼·内姆斯极其强调教师学习 (或专业学习) 必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这是教师学习的核心问题。这种连续统一体包括学习经验的联系、学习内容的连续及学习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其中, 教师学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联互动关系、新手教师的前见与入职后经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体现了浓厚的“互依”“互联”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因此, 费曼·内姆斯的学习观可以归纳为“连续统一”, 它既是作者核心的学习观, 也是其看待教师学习的方法论。其次, 教师学习既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结果。实际上, 教学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 难以用教师提前习得的知识或预设的原理来应对变化中的教育教学情境。因此, “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 需要给新手教师提供的是———允许他们用自己的理智、敏感来觉察困境, 并作出深思熟虑、明智的决策从而指导自身的教学行动”。[2]由于教学的特性, 教师更需要主动、持续地学习, 教师作为学习者是长久的存在状态, 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专业身份。费曼·内姆斯提出学习教学就是要“学习像教师一样思维 (think) ”, “学习像教师一样认知 (know) ”, “学习像教师一样感受 (feel) ”, “学习像教师一样行动 (act) ”。思维、认知、感受、行动是教师学习、形成专业身份不可分割的部分, 任何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 它们在教师学习中是连续统一的。

二、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过程论

“教师学习”、“学习教学”的概念贯穿在费曼·内姆斯的研究之中, 她对职前和入职时期教师学习过程的论述可概括为“学习五阶段说”。

(一) 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

好教师不是天生的, 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 其职前准备期的学习过程可称为“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这个理论是以师范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为核心 (即内圈) , 以职前培养阶段给予的支持帮助为辅 (即外围) , 如右图1。

所谓“师范生学习教学五阶段说”分别是:第一阶段, 师范生在入校前通过课堂中长期的师徒观察形成了对教师、教学的既有经验和认识, 并带入到教师培养项目中, 这种经验既是师范生学习的起点, 也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此时教师教育者记录、分析师范生固有的经验, 从而对师范生的基础、需求和关注点具备初步的把握。第二阶段, 师范生既有的经验、认识对学习教学可能有促进作用, 也可能误导、限制他/她对教学的思考, 因此要经过批判性反思;教师教育者在前期判断的基础上, 针对师范生的教学行为提供评估和反馈, 帮助他们成为具有“改革思想” (reform-minded) 的实践者。第三阶段, 师范生不仅需审视、反思先前形成的经验和观点, 也要自觉“转变”阻碍学习教学的观念, 即概念转变;为了促进师范生发生概念转变, 应为其提供专业知识, 并进行解释, 给予有说服力的、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在概念转变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性模型”认为, 学生就像科学家一样, 会坚持当前的观点, 除非有更好的理由来否定它们。[3]第四阶段, 经历概念转化, 逐渐培养师范生从教育的角度而非单纯经验、常识的角度考量问题, 做出判断;此时就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能力, 提升其理性思维意识。第五阶段, 教师的教育思维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适应;教师培养阶段能提供的最好实践机会就是教学实习, 它是理论与实践互动、师范生专业反思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 职前学习五阶段突出了教师教育思维的形成和完善, 不论是师范生的学习还是外在教师教育的辅助, 都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指向。

(二) 新手教师学习教学五阶段说

费曼·内姆斯尤为关注新手教师学习教学, 她认为新手教师的独特性是从事教学和学习教学必须同时进行。在美国, 新手教师流失率很高。“据调查, 在美国, 15%的教师在第一年教学后即离开学校, 15%的教师在第二年结束时离任, 超过50%的初任教师在工作7年内放弃教师职业”。[4]因此, 对新手教师学习教学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教学主要发生在工作场中, 工作最初的5~7年间可以说是新手教师学习教学的阶段。作为新手教师, 入职第一年是他们开始迈入课堂、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真正学习教学的时期;第一年的教学是紧张的、不断发现和适应教学的时期;[5]是从职前向实践转变, 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时期。此时初任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获得学生、课堂和学校情境的地方知识;设计回应性课程和教学;创设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成专业身份;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6]可见, 不论是获得地方知识还是设计教学, 新手教师都聚焦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如何教学。初始教学提供了一条自然路径, 新手教师的学习将注重于核心教学的任务———计划、教学、评估学生学习、反思教学等, [7]在此过程逐渐形成教师的专业身份和专业实践。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中显示了初任教师学习教学的五阶段:第一, 教学过程的计划。计划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目标、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系统规划;在此过程中初任教师要学习做计划, 做决策。第二, 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学习, 此过程就如同探究, 教师产生疑惑, 形成问题, 尝试对策, 采取行动, 培养开放的态度, 拓展对教学的认识, 逐渐形成改善教学的技能和素养。第三, 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目标的达成程度等评估学生的学习, 从而获得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馈。第四, 反思。教师以评估的结果为依据, 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改进的方法。第五, 教学理解。教师对学生、教学内容、自我三角关系的理解, 教学理解的层次不同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学习用教育的思维理解教学, 形成专业身份。新手教师在所有这些活动中的学习,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是形成专业实践、专业身份;就教师学习型组织而言, 这一过程更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a process of enculturation) 。不论职前职后, 费曼·内姆斯都重视教师学习中教育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影响因素论

未来教师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如教师教育项目的连续性、学校是否提供教师学习的条件、教师候选人的信念等。本文重点分析以下几项影响因素。

(一) 共享身份假设 (presumption of shared identity) 的阻碍

所谓“共享身份假设”, 特指教师以自我的立场、经验、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想当然地推测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过程中, 这种假设表现为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发展, 以自身经验为尺度衡量学生。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学生, 现代社会呼吁教师要具备超越“共享身份假设”的意识和能力, 真正形成教育思维, 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 费曼·内姆斯提出“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帮助教师候选人克服‘共享身份假设’, 以便学习关注其他人的思维和行动”。[8]为了搭建学生与学科之间的桥梁, 教师需要知道他们的学生在学习什么、如何思考, 关注其他人的思维意味着尝试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但是像大多数人一样, 教师通常假定共享与自己相同语言和文化的学生, 具有与自身相同的经验。[9]正因为此, 师范生和教师时常会以自己为出发点来审视学生, 面对学校中日趋多样化的学生和文化, 未来教师保守、同一化的教育教学思想就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共享身份假设”之所以是未来教师学习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两点原因。首先, 未来教师“狭隘的经验框架”对学习教学的影响。研究者认为, 教师个体在接受正规教师教育之前所形成的各种有关教师职业的个体经验, 是影响教师社会化的重要因素。[10]个体的有限经验与学生快速发展的多样化间的差距是未来教师在面对教学实践时的一项复杂难题。也正因为教师经验的顽固性, 他们易于固步自封。加之教师教育项目“提供与民族上、文化上不同与己的人接触的机会有限,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也很少思考其他人可能的不同学习方式、理解方式和体验方式”。[11]于是, 未来教师不仅在审视、开展课堂教学时会无意识地使用以前自己学生时代教师所用的方式, 也会不经意间视他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己相同。如此, 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狭隘的经验框架会阻碍教师换位思考和从教学中学习并拓展视野。其次, 美国学生日益多样化, “近来人口的变化加速了我们的思考, 虽然学校的学生更加多元化, 但教师并没有如此多样化。因此,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学生, 教师评估运动与教师教育改革似乎加强了趋同化的教学力量”。[12]学生不同的文化、学习风格、行为习惯等都要求教师学习关注多样化, 具备多元文化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差异, 从而能真正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教学。但是, 由于绝大部分未来教师缺少多样化的经验, 所以个体经验对教学发挥着主要影响;还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教学是一个独立的“试误”过程, 故缺乏教育思维和思考教育问题的理论自觉意识。研究者琳恩·佩 (Lynn Paine) 提供了“多样化”的四种取向来分析未来教师的多元意识。它们分别是:个体差异取向、类型差异取向、情境差异取向和教育差异取向。所谓“个体差异取向”, 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多样化。类型差异是以个体共有的某种显著特征分类, 归属类型有社会阶级、种族、性别等。情境差异建立在第一、第二种差异的基础上, 强调个体间的差异存在于与社会情境, 或更广阔、动态的情境相连的不同行为模式中。教育差异指教与学的差异。以四种多样化取向为分析框架, 研究发现, 未来教师的观点是理想化的, 仅停留于思想层面而不贯穿于具体实践;他们/她们的差异性主要是心理取向关注个体差异;其次是类型差异。[13]显然, 研究的结果表明:未来教师多元文化意识、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他们/她们很少关注情境差异性和教育差异性。相应地, 当未来教师缺乏“多样化”的意识, 就意味着他们/她们很少真正关注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 在多元的社会中“共享身份假设”是未来教师学习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阻碍因素。

(二) 女性学习独特性的忽视

费曼·内姆斯通过分析“未来教师是谁”表明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对女性的认知方式重视不足。“典型的教师候选人是女性, 75%的中学教师候选人和93%的小学教师候选人是女性”。[14]显然, 未来教师群体中绝大部分是女性, 但是“未来教师作为女性的经验”[15]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女性学习具有何种独特性?

首先, “关心”取向女性经验的分析。对女性经验展开研究, 就是试图追问女性是否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经验。20世纪80年代, 吉利根 (Gilligan) 在《道德方向与道德发展》一文中, 借助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说明了女性道德选择和行为的独特性。[16]女性的经验不同于男性, 但长期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而是把男性的道德衡量标准强加到对女性的衡量中。吉利根批判以往研究中对女性经验的忽视, 呼吁要重视女性的声音, 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关心、关系、母性关怀。而关怀的本质是一种关系, 女性正是在关系中认识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 一个人不是越与他人分离就越有自我, 而是越与他人联系就越有自我。自我处于人际关系网络的中心向四周发散, 网络的范围越大, 自我就越有价值。[17]因此, 女性的自我是体验的自我, 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给予彼此尊重、关怀和自由。相应地, 女性的认知就带有性别色彩, 正如诺丁斯在基于女性经验提出的道德处理模式中所指出的:“关心者的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直觉的 (intuitive) 或接受的 (receptive) 模式, 有点神秘、内在和非连续性。”[18]正因为此, “许多职前教师, 尤其是那些女性, 选择教学是因为它养育和关心的特性。在一个400多名小学教师候选人的调查中, 布克、布尔斯 (Book, Byers) 等人发现许多人把教学视为养育孩子的拓展形式, 教师依赖本能与直觉从经验中学习”。[19]

其次, 女性的认知方式分析。费曼·内姆斯在分析女性认知方式时多次引用贝兰基 (Mary F.Belenky) 的研究。贝兰基以《女性的认知方式:自我、声音和思维的发展》 (Women's ways of knowing: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一书闻名, 此书针对女性如何学习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贝兰基的思想建立在对威廉·佩里 (William Perry) 于1970年主要依据男性的采访数据提出大学生发展阶段理论的批判基础上形成。贝兰基发表了女性的认知方式的观点, 勾勒了一个不同于男性的理智发展体系, 更加精确地反映了女性的经验, 如沉默 (silence) 。女性认为语言是不可信任的, 它既不能表达内心的自我也不能准确地传达外部的信息;接受性认知 (received knowing) , 女性认为权威是真理的源泉、有传播力, 一个人可以理解、回答每一个问题, 但是作为接受性认知者的女性不相信自己有创造答案的能力, 因此往往只是响应权威的声音而不是坚持自己的声音等观点。[20]贝兰基的理智发展理论与威廉·佩里的观点争锋相对。贝兰基唤醒了人们对大学生中不同于男性的女性认知方式的关注。因此, 在绝对以女性为主的教师群体中, 教师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女性教师学习的不同特征。

最后, 学习取向分析。许多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具有勤奋、认真的学习特点。她们成长在一个期望赢得奖赏、被动、服从而不是自我导向的学习体系中。师范生获知教师和教材是权威知识的来源, 而很少被鼓励建构自己的知识、重视自己的观点和疑惑。[21]如此, 她们/他们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认识, 学习是接受的、被动的、沉闷的, 没有创造力。这些大学的学习经历直接影响未来教师学习教学的状态, 影响她们/他们对教学的认识, 甚至对自身作为学习者的认识。不仅如此, 此种学习取向也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甚至会一代代延续。

总之, 面对女性为主的教师群体, 由于她们关心取向的经验、接受性为主的认知方式、被动服从的学习倾向给教师教育者形成了挑战———如何在教师学习过程中关注女性学习的独特性, 给予她们发展理性的自信, 加强她们的理智、逻辑思维、推理等能力, 从而让学生在一个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三) 新老教师的文化壁垒

教师究竟在何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对其专业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艾瑞克森 (Erikeson) 解释到“凭借文化, 人类共享经过定义的意义系统, 并且在一个实践行为的特定领域中人们似乎已经创造了相似的意义解释方式”。[22]新手教师进入到教师群体, 就要经过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就要学习一种不同于己的新文化, 而学习一种新文化会使新手教师把自身置于熟悉的意义系统之外。在学习时, 新手教师也许会发现自身熟悉的意义解释系统和行为是不可信的。与此同时, 其他的意义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又不能即刻完全习得。因此, 学习一种新的文化意味着开始分享其他的理解方式, 而不是受益于彼此共享的历史。[23]也就是说, 新手教师在学习新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分享、理解经验丰富的教师形成的文化。当然, 学习一种文化并不是要新手教师放弃自己的文化, 全盘采取他人的理解方式、行为方式, 而是学会更多意义解释的方式。在一所学校中只有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之间保持文化开放的态度, 相互理解与接纳、批判性地吸收, 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文化环境和一个有助于教师专业学习的沃土。费曼·内姆斯的研究归纳出了几种阻碍新手教师学习的文化。第一, 新手教师的“文化孤岛”生活。很多新手教师认为教学是一个可以完全靠自己, 通过不断地尝试、出现错误、纠正错误而习得如何教学的过程。她们/他们由于担心被外界视为教学无能或需经受外界评价的压力, 而不愿公开、分享自身在学习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因此, 新手教师认为不需要或更确切地说不愿意寻求外在帮助、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她们/他们的选择排序中, 待在自己的舒适地带和维持与其他人的和谐关系比在学习教学中发现问题、寻求证据、解决问题更具有优先性。因此, 新手教师就如生活在一座孤岛上默默地独自煎熬, 逐渐封闭自我。第二, 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一些新手教师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以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中,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教师以牺牲集体互动交流为代价, 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从而使新手教师感到孤独和无援。[24]在此种文化中, 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 不轻易接受新人的思想、观点、行为, 甚至排斥新手教师以免自己的权利受到影响, 新手教师同样处于独自摸索的情形中。第三, 新手教师为导向的文化。这是与经验丰富教师为导向的文化相对。一些教师发现所在学校是以新手教师为导向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导向的学校中充盈着高度的热情和理想, 但是没有人为新手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25]在此种文化情境中, 经验丰富的教师既对学校的发展漠不关心, 也不愿承担帮助新手教师成长的责任。新手教师作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学校, 带着满腔热情学习教学, 他们/她们之间相互交流摸索、自主探究。从以上几种文化可见, 它们都不利于新手教师学习教学, 会阻隔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只有新手教师文化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文化相互敞开, 相互交流, 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持续的专业学习, 新手教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实, 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新手教师学习, 也有利于新手教师身份的形成。“学习不仅仅是成为成员的条件, 它本身就是成员身份的演变形式, 自我、认知和社会成员身份都彼此需要”。[26]在教师最有可能流失的初任期间, 给予新手教师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 是她们/他们将来继续从事教师职业,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前提条件, 也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经验丰富的教师易于固守经验, 形成对教育教学的刻板认识, 而新手教师的文化对促进教师反思自身文化、完善自身经验具有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 费曼·内姆斯教师学习的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经验及其与外部的互动;从过程上凸显职前职后教育思维的养成;从因素上重视教师的思维习惯、女性学习的独特性及教师文化壁垒的影响。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 这些思想对我国思考教师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点——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1, (2) :10.

[2]S Wassermann.Shazam!You’re a Teacher:Facing the Illusory Quest for Certainty in Classroom Practice.The Phi Delta Kappan, 1999, 80 (6) :466.

[3]R·基思·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321~313.

[4]李拉.美国初任教师支持体系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5) :58.

[5][6][7][24][25]Sharon Feiman-Nemser.Teacher as Leaners.Harvard Education Press, 2012.119.120~122.154.158.158.

[8][9][11][14][15][19][21]Sharon Feiman-Nemser&Janine Remillard.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o Teach.education.msu.edu, 1995.8.8.8.6.7.6.6.

[10]欧路莎.实习教师社会化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15.

[12][13]Lynn Paine.Orientations towards Diversity:What Do Prospective Teachers Bring?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April, 1988-02-20.

[16][17]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0.65.

[18]郭芳.20世纪下半叶美国教师哲学思想研究——基于本体论视角的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3, 100.

[20]Janis Tedesco.Women's Ways of Knowing/Women's Ways of Composing.Rhetoric Review, 1991-Taylor&Francis.Spring, 1991, 9 (2) :248~250.

上一篇:镇财政所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2016图书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