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望岳》赏析(精选18篇)
1.小学古诗《望岳》赏析 篇一
《望岳》古诗原文及赏析
【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出处】唐·杜甫《望岳》。
【意思】山上云气层出叠起,令人心 胸激荡,我极目远望,目送飞鸟归林。 决眦(zī):极力张大眼眶,形容极目远眺 或凝望。决,裂开。眦,眼眶。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上云雾层 出叠起,游人心襟开阔,极目远望的情 景。[例]正午的阳光特别绚丽,给俊秀 的青峰,蓊郁的绿树披上了金色的轻 纱,又把山谷里初升的薄雾染成紫黛, 渐远渐淡,终于同山色融成一片。此 时,心中默诵杜甫的“荡胸生层云,决眦 入归鸟”的诗句,不由发出会心的赞叹。 (韦翰《苗岭登高》)
【全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岳:这里指东岳泰山。②岱宗:旧说泰山乃四岳所宗,泰山别称岱,故名。 《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③齐鲁:《史记·货殖列传》:“泰山之阳则 鲁,其阴则齐。”都在今山东境内。④造化:指大自然的创造化育。《庄子·大宗师》:“今 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钟:聚集。⑤阴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山之南水之 北为阳。割:分。⑥“荡胸”句:应为“层云生而荡胸”。⑦“决眦”句:应为“归鸟入而决 眦”。决眦,裂开眼眶。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也指张眼瞪视, 多用于表示愤怒。⑧会当:一定要。凌:升高、攀登。
【赏析】
如果有谁要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所有诗作的特点,那么 我就要说,你错了!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都有过青年人的朝气与 活力,而不是一开始就老成似老杜。老杜呢,他也曾经和李白一样,二十 几岁时曾度过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在那样潇洒的日子里,我们的 诗圣杜甫,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无边的青春活力与朝气。这不,谁人不知 这首《望岳》,谁人不能脱口而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
如果您没有去过五岳之首“泰山”,请不要觉得遗憾,请轻轻闭上您的 双眼,随着我们诗人的缓缓低吟,挥动您想象的翅膀,去神游一回吧! 那 绝对会是令您终生难忘的经历。
当巍峨的、神奇秀丽的泰山蓦地映入您的.眼帘时,如果有人问您,泰 山究竟有多高呢?“齐鲁青未了”,我们的诗人这样描述。说到您的心坎 里了吧?可不?在古齐、鲁两大国的境外,我们还能清晰地望见横亘在那 里的泰山呢!
这是远望,还是近观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似乎特 别钟爱巍峨的泰山。看,阳光就让它有了十足的动感! 天色的一昏一晓 分割于山的阳面和阴面。一个“割”字,不仅恰切,而且极有韵味,写足了 造化之功、山势之高。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请睁大您的双眼吧,细细望去,山中云气 层出不穷,是不是让您的心神也随之荡漾了呢! 那投林还巢的鸟儿,可给 您的双目带来了不适?
还是且闭了眼,深呼吸一口纯净的泰山空气吧! 最妙的莫过于诗人 情感的抒写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处,因 为在那里,万千山峰将尽在脚下,尽收眼中! 那是一份怎样的豪情呢! 您 是否也感觉到了胸中豪情的涌动呢!
登山如此,做事如此,为人更应如此! 置
2.小学古诗《望岳》赏析 篇二
一、感受诗意, 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 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 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感受诗词所蕴涵的意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借景抒情, 借事抒情, 感情沉郁, 感受颇为不易。为此, 教学“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时, 我播放了殷承宗的钢琴曲《黄河颂》的VCD片。那雄浑的音乐, 那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 以及黄河边上山岳耸峙的巍峨, 让学生感动。在这么一种氛围感染下, 学生再经过反复吟诵, 他们的情感得到激发, 诗句朗诵自然大气磅礴。
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而写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 是作者心血的凝练。而我们读者, 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涵的境界, 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 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 读透了, 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程度。同时, 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一定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 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 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 教师的配乐范读, 投影打出的画面, 录像片中真实的庐山瀑布, 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 不仅使学生入情入境, 充分地展开了想象, 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诗歌, 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古诗文在创作过程中, 不但讲究韵律美, 还十分强调意境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体验诗人的感情, 诗情画意地品析古诗。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进入该诗的意境。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在长江之渡口将要远行, 船头的诗人却怎么也不肯进舱, 一次次的抱拳施礼告别, 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 举起的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 分别保重的话语却哽咽在喉咙中……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与此同时, 教师以读为本, 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 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学习理解地读, 投入感情地读, 配画加上动作地读,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直至会背诵, 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 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我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 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 重现了群体活动, 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 是古诗教学的关键。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 我采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法”
让学生读全诗, 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画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 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 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 能让他们在认识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 古诗文的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指导学生欣赏、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 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景、环境、内心活动等。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 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不同。陆游的词忧伤憔悴, 音调低沉;李白则充满希望、信心和乐观情绪, 意境和色调, 迥然不同。把这些点拨到位, 比单纯讲陆游的诗, 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 大量诵读古诗词, 不但能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人文素养, 而且古诗词中关于理想、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的见解, 可以有效地启迪儿童想象, 净化童心。同时,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 发展了能力, 提高了文化素养。
摘要:诵读古诗词, 不但能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人文素养, 而且能有效地启迪儿童想象, 净化童心, 在儿童身心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本文就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古诗词,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展开讨论。
关键词: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学出版社, 2004.
[2]剑张平.教育理论与教育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古诗词赏析三法 篇三
“知人论世”,诗评术语;就是说学习前人的作品,必须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对一些作品,不知其人其世,就不能够理解,就看不出其佳致。“知其时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如子美《丽人行》,岂可不知五杨事乎'试看《本事诗》,则知篇篇有意,非漫然为之者也。”解读一些隐晦蕴藉的典故,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追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
杜甫在《兵车行》中借典故,既讽刺时政,又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借汉武帝穷兵齄武讽刺唐明皇的开边,“在这样强烈、尖锐的讽刺下,若不托之古人,而直言‘我皇,或‘今上,那就杀头有分”。辛弃疾在怀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占》一词中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五个典故,历来的评论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只有清楚这首词是65岁高龄的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力劝韩惦胄自立即北伐的主张不成,反被调离抗战前线,报国无门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后,才能对这些典故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李白则直接用典故来比况,突显诗人的“自我形象”。例如,意气高扬时,诗人自况为扶摇青云的鲲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典出《庄子·遣遥游》),尽显自信豪迈之气。遭罹打击时,诗人自况为受辱的韩信和蒙谗的贾谊,“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肝路难》,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长安放还之后,诗人心情苦闷,就将自己比作消极避世的楚狂接舆,“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典出《沦语·微子》),借对孔子的嘲笑,表达了诗人愤懑的心情和狂傲叛逆的精神。应募永王之前,诗人热情又起,矢志报国,就将自己比作“东山再起”的谢安,“但得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典出《世说新语·排调》),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秦军的谢安石自比。表达了他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敌人、平叛立功的心愿。由此看来,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政治、风俗民俗等情况,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用典和鉴赏诗词。
二、语境意会法
就是指赏析典故时要善于进入诗词的意境,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准确理解。从读者这方面来看,由于每个典故都凝聚着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沉淀着许多人类的文化意识,所以,当读者读到诗歌中的典故时,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在这一连串联想中,诗歌意境得到了凸现和丰富。在这里,典故已成为读者欣赏具体作品进入审美过程的一种重要导引。只要善于展开丰富想象,进A诗人创设的诗情画意,便能揣摩典故所包蕴的含义。《锦瑟》一诗通过“迷”、“托”、“思华年”,“情悄然”等漏表达了一种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创造了一种感伤凄美的艺术氛围,一个迷离、恍惚的意境。有了这一整体把握,对庄周梦蝶,望帝魂化杜鹃等典故化实为虚的创造性活用便有了深入的体悟。
诗人创作时并不是把典故生拉硬搬地放进诗里,或拘泥于典故原意,而是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使它与自己的诗情诗意浑融一体。如《贾生》这首诗表面上和典故类似而实则构成了反讽的效果,貌似合理的命题在主体意识的反思下被揭示出它的荒谬性。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贾谊深受皇帝的宠幸,只要领会“可怜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与贾生谈话到夜半时分,不是问他黎民百姓的疾苦,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是真正赏识和重用贾生,才会清楚这个典赦原来是反其意而用之。
三、源流鉴别法
诗人们常常以前人作品的语句为基础,加以增减改造,从而锤炼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富于表现力的句子,我们对这种原句与化用句加以比较鉴别,则更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
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其春旗一色”而成。与原句相比较,不仅语言更为优美,而且意境更为阔大,不愧为“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脱化自五代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比较两句诗,只改动了两个字,“竹影”改为“疏影”,“桂香”改为“暗香”,但它们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却不大相同。江为诗写的是竹子和桂花,但并未抓住它们的特点,并且两种事物之间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锤炼出的“桂香浮动月黄昏”却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艺术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用来咏梅就成了千古绝唱。因为竹影在水中只有黑糊的一片,只有梅影才具有稀疏横斜的姿态。桂香浓烈,梅香幽渺,只有梅香与月下的寂静环境有一致性,因此林通赋予诗句的新的形象、新的意境。
4.古诗《望岳》教学 篇四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5.望岳杜甫全诗赏析 篇五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岱”,泰山别名,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后以“齐鲁”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因为是远望,诗人看不到太多的细节,只见到一片青绿苍翠,望不到边,故说“未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形象,同时也有看不尽、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可谓意出高远。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后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这五个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刘勰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目睹泰山的壮美而情怀满腔。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后一句显出眼界的空阔。“决眦”,裂开眼角,形容极目远望的样子。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鸟小,远望所致?还是诗人的神思随那鸟儿一起飞翔?这两句在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答案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评解
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体诗,尽管全诗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间两联对仗,但句中平仄声调未按规定顺序演排,各句之间也不粘缀,所以历代选本都归入“五言古诗”。这首诗的结构,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分析得极好:“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
6.杜甫望岳全诗赏析 篇六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附:望岳散文
久仰泰山大名,自古以壮丽巍峨闻名。大唐这片沃土上的山河,总能激起我心中那股高昂的澎流。今日有幸一览泰山风采,更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 一路走来,到齐鲁地区内便望见了泰山的衣角,隐约在前方,碧绿一片,与天际交接处,彷佛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素来只闻泰山高大雄伟,如今眼前连亘蜿蜒、青色映城的山脉,让我莫名有种想敞开心怀的冲动。一座山让人感觉高大的时候,不只是登顶之刻,当你在远处眺望它时仍感壮阔,它便真正做到了“高大雄伟”。
路程继续往下走,泰山真的近在眼前了。比想象中的高耸还要甚之,意志不强者必感高不可攀。远望而去它像一个巨人般,坚忍笃定,高大却不单薄,也有稳如巨人的沉稳之心。这种壮丽之美,是其他山河所不能媲美的。似道家深不可测的阴阳八卦,由于地势方位,泰山分为阴阳两面,南面青色如许,北面神秘莫测,加上山中密布的青松绿木,彷佛使人置身一个奇幻美丽、集壮美与秀美于一身的仙境。不得不说,老天也如此偏爱泰山。
不得不停下脚步,仔细聆听鸟语花香的自然之声,但却只能闻其声不见其形。小巧的鸟儿即时从前方飞来,人的视线也很难捕捉到密布树木中它的身影。在泰山面前,一切显得如此渺小。向上仰望,山顶朦胧在云里雾里,高深莫测,却没有引诱人“一步登天”的冲动,反而让你深感沉稳,心胸震荡,认清自己的轻浮渺小,懂得需要脚踏实地地接受考验。我只有在此感慨,在此敞开心怀。再优美的句子也描绘不出与泰山交心时震撼纯朴的感受。
7.初中古诗词内容赏析 篇七
关键词:古诗词,爱国情怀,民众呼声,友谊之歌,真情旋律
中国是诗词之国,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风采。品味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提高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初中六册语文书中所选古诗词涉及的内容略谈一二, 以便学生掌握规律, 鉴赏品味。
一、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从公元前六世纪前产生的第一部诗集《诗经》, 公元前三、四世纪之间的《楚辞》, 到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革命民主派的爱国诗篇, 在诗人们跳跃的诗行里, 沸腾着火热的爱国激情, 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安史之乱后的至德元年, 羁居长安的杜甫眼见沦陷后的京城一片荒凉, 触景生情, 写下了伤时感乱的爱国名篇《春望》。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 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
在封建社会里, 真正的爱国者又常常是受到压制得不到重用的, 许多诗人胸怀大志, 报国无门, 诗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吐方式。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陆游在六十八岁时写下《十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一生追求的是为国效力, 收复中原, 他对壮年在南郑前线那一段短暂的戎马生涯始终怀念不已。如今他已是垂暮之年, 孤处荒村, 然而老诗人那报效祖国之心未曾少衰, 以致梦中又回到了前线。
二、振聋发聩的民众呼声
同情人民的疾苦、为被压迫、被剥削、被蹂躏的劳苦大众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人道主义的抗议, 是中国古诗词又一优秀传统, 涌现出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传世名篇。白居易《观刈麦》“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民为生计所迫的矛盾心里,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通过对比描写反映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剥削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突破自身悲哀而心忧天下人的苦难, 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张养浩《山破羊潼关怀古》“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概括了封建王朝兴废相继, 百姓悲惨命运的历史规律,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浅吟低唱的情诗恋曲
8.小议如何赏析古诗词 篇八
【关键词】赏析古诗词,感悟古诗词,品评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课文中的古诗词犹如语文课堂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在赏析时体会到:一是古诗词的风格各异,例如,有的是山水田园诗派,有的是边塞诗派;有的是大江东去的豪放派,有的是多情善感的婉约派。二是古诗词的艺术形式也是博采众长,诸如乐府、近体五七言绝句,杂言都被驾驭得娴熟自如。三是古诗词的修辞手法丰富多彩,诸如夸张、比喻、拟人、象征都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一、深层感知诗人生平、经历和境遇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古诗词往往就是诗人的一面镜子。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生活境遇变化,例如,赏析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中的:何时了,知多少,小楼,不堪回首,朱颜改,愁,向东流等哀怨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成为亡国之君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凉,通过词中以问起,以答结,由问苍天到问人再到问自己,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是词人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时空,给读者形成了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使作者自然而然地穿越时空体会写词时的思想感受,为我们理解词的内涵奠定了基调。
二、在古诗词的赏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想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必须要根据古诗词风格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反复吟诵,直到读出古诗词和谐的韵律,悟出诗意的内涵,产生了艺术感染力时,才能对古诗词的绚烂之美产生艺术享受。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赏析古诗词,理解诗意,增强审美能力至关重要。此诗描写了诗人李白将要离别之时,没有想到汪伦及村民满怀深情地以载歌载舞的踏歌为李白践行,使李白倍受感动,于是脱口发出由衷的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如诗中有画,写出桃花潭的美,作者又用“不及”体现汪伦的情意之美,情意之深,这种景真意切,率意真情,发自肺腑,令人感慨难忘,给学生以由景色:桃花潭很美,但却不及朋友之间友情之美,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欣赏古诗词要学会触类旁通
由于一些古诗词内容、情节、风格、表现手法,有相同或者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在鉴赏一首古诗词时,可以扩充联系与之相同或者相近的诗词,通过比较加深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可以拿到一起来赏析,例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月光指的是皓月当空,月光亮,夜静,衬托出李白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看着月光,聊以思乡之情;由此我们联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诗人也写到月光,这里的月光其实也是写静,写出琵琶女的悲切演奏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可以说是虚实结合运用到炉火纯青,用江中摇动的月影,衬托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当然还有刘永的《雨霖铃》里描写月光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漂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三种月光都表达了诗人们不同的情感,耐人寻味。
四、欣赏古诗词要学会想象和品评
欣赏古诗词要根据诗意、词义,景物,情感的描写,从中学会感悟,在诗境中学会想象,这样才能在情感上穿越时空与诗人,词人长生共鸣。比如《锦瑟》一诗中,首联迷离朦胧的意境,颔联凄婉悲怨的情感,颈联清新明丽的画面,尾联的丰富内蕴,缺少了想象的参与,是很难感悟得全面而深刻的。同时,学习每一首诗词都要精辟的品评,古典诗歌语言凝练、语意含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诸如受字数的限制,用字要省略;由于韵脚的约束,不得不运用倒装:要用短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内容,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要合仄押韵等,只有从这些细部人手,反复品评,仔细赏析,才能进而分析作品的结构层次,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最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
总之,赏析古诗词容易使人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联想,古诗词的魅力使人产生美丽,产生快乐,在欣赏中知识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使我们每一个人在古诗词蕴涵的情境美,语言美,情感美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我们对充满意蕴古诗词的由衷的热爱。
参考文献
[1]覃和平.关于古代诗词叙事方法的鉴赏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下),2015(12).
9.杜甫《望岳》作品赏析 篇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首联两句,从远望角度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景象。开篇以问句领起,形成突兀的语势振起全篇。“夫如何”非常传神地抒发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激动喜悦、惊叹揣摩之情。第二句则大笔挥洒出一片青翠山色,显示出泰山的高大雄伟。
颔联两句,从近望的角度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钟神秀”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割昏晓”写泰山的雄伟阔大。“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气势。这一联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颈联两句,从凝望的角度来写泰山,通过动态的画面,极力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这里用“鸟”这细物来烘托空廓辽远的大景,有点睛传神之妙。“归鸟”点明时至傍晚,但诗人还在望,如此入神,说明诗人爱岳。这一联以云和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并写出诗人长久望泰山的出神神态和内心汹涌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尾联两句,写诗人由仰望泰山而产生的登临“绝顶”的愿望。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来衬托渲染眼前的情景。“凌”字表现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豪迈气概。“一览众山小”则写出了他想象中登上绝顶俯瞰群山的感受,极富诗意,劲拔有力。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这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
全诗以一“望”字为红线,情景交融。就距离而言,望是自远而近,就时间而言,望是自朝至暮,并由望岳而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景。在描写方法上,这首诗虚实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
10.《望岳》赏析及阅读练习题 篇十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样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
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一样。(写出泰山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我必须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11.古诗文赏析型试题备考策略 篇十一
古诗文赏析型试题是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16套高考试题中,涉及此类题型的试题有8套,分别是四川卷、湖北卷、山东卷、天津卷、湖南卷、辽宁卷、安徽卷、福建卷。这足以说明高考对此类试题高度重视,所以也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该题型的命题方式一般是请从ⅹⅹ的角度对ⅹ句或全诗进行赏析;该诗具有ⅹⅹ特点,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请结合全诗,赏析ⅹ句诗的妙处等。
【考纲引路】
高考对古诗文鉴赏题的要求非常明确,考生须具备以下5种能力:(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5)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其中前3种是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后2种是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次是D级)。
【方法指导】
下面仅结合2011年高考真题,简要介绍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方法。
一、明确角度
考生在面对此类试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硬着头皮作答,或者答非所问,或者答题肤浅,或者答题片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因为考生缺乏角度意识。角度规定了答题方向,有利于考生正确、全面鉴赏诗歌。考生在平常练习时,应重点培养自己的角度意识。常用的角度很多,如时空角度,感、知觉角度,意象、意境角度、语言角度、表现手法角度,等等。
如湖南卷第10题: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此题虽让缺乏角度意识的考生无从下手,但极为开放,角度任选,有利于考生多角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答案角度示例参考: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又如,福建卷第6题:请从表达技巧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考生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哪些,然后才能结合诗句选好恰当的角度。可遗憾的是不少考生根本不知道何谓表达技巧,自然就不能正确选择鉴赏诗歌的角度了。因此考生平时须多储备一些鉴赏知识。如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采取的特殊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包括表达方式,如说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又包括表现手法,如各种修辞、衬托、烘托、渲染、用典、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和想象、抑扬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明确了表达技巧后,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赏析诗歌:(1)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景致的深阔。(2)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二、巧妙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以各种方式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发生联系。考生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有巧妙联系的思想。如四川卷第12题:请对这首诗第二联(“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原诗省略)进行赏析。(5分)
考生在作答时,应巧妙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该句的情景关系、诗歌题目等元素,鉴赏诗歌。参考答案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又如天津卷第14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孤立地赏析诗句,很难发现该句的魅力。考生如果多个心眼,联系前几句和题目,然后再重点思考该句,自然能悟到这句的妙处:牧童在滂沱大雨中无处藏身,只好急忙渡过溪流往家里赶,大雨突然骤停,天气变晴。远处的青山经过骤雨的洗拭,更显一派朗润、秀绿。这不仅暗扣诗题,又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可见巧妙联系是开启作答此类题型之门的一把钥匙,考生鉴赏诗歌时,一定巧妙联系题目、小注、语境、作者的经历、风格等,这样就不愁正确赏析诗歌了。
三、揭示作用
这里“作用”特指诗句在全诗结构中起的作用。高考题中要求考生赏析的古诗句,或者充满着迷人的艺术魅力,或者富有特定的思想文化内涵,或者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和感情倾向,或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它们在诗歌中起的作用很多。如起线索作用,引起下文,为全诗做铺垫,过渡作用,揭示主旨,总结全诗等。分析诗句的作用,有利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更有利于考生全面透彻的赏析诗歌。
如山东卷第14题: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该题的参考答案是: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这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参考答案巧妙地分析了被赏析诗句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即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从而让答案显得更加全面透彻。
有的考卷直接让考生分析某句的作用,如湖北卷第14题:两诗第三句(“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原诗省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考生如果平时注意思考诗句在结构中起的作用,是能够轻松应对该题的: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以上的三种方法有利于考生准确地赏析古诗文,但这三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的,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诗句综合赏析。考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的习惯,这样考场上才能迅速找到解答此题型的要诀,轻松获取高分。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266326)
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解题方略 篇十二
一、借助标题、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古诗词的标题很讲究, 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 能揭示诗歌写作的事件、地点、主旨等, 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标题入手, 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 帮助我们迅速理解诗歌。如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 “送别”二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江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夜”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据标题就可知写作时间和全诗的感情基调。
中考的诗歌赏析一般选用浅显的诗或词, 因而一般不用注释。一旦有注释, 里面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 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事件, 甚至隐含写作主题, 考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没有注释, 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 因时论诗。读诗要联系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 如鉴赏苏轼的诗, 就要想到他的《水调歌头》, 特别要想到诗人虽然仕途不顺, 但他热爱生活, 积极乐观。再如鉴赏陆游的诗歌就应联想到他是一个一生壮志难酬但又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由此或许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至主旨的钥匙。
二、抓住关键词句
古代诗歌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的准确与凝练, 有“推敲”佳话。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 古代文人尤其喜欢用系列字词来塑造一定的意境。孔尚任《桃花扇》:“残军留废垒, 瘦马卧空壕”中便以“残”“废”“瘦”“空”等词营造战后荒凉的气氛。王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以“大”“孤”“长”“落”“直”“圆”等词描绘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诗词中有些词语往往包含作者的情感, 学生在赏析诗词时一定要留意。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凉”就是一个敏感的字, 它既写出了秋雨被江风吹进船舱使人产生寒凉之感, 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诗人送别友人, 内心难免会有几分悲凉。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写道:“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是什么人呢?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了。而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卓绝千古。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 学生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现象。
三、找出诗句运用的修辞
古代诗歌在书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 往往不直接表达, 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毛泽东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用彩练比喻彩虹, 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 印透山河”, 用飞镜比喻中秋明月。赏析诗歌时, 常要求考生就诗词中的某句话进行分析, 这时考生可以先考虑句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对偶、引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常在诗歌中使用, 有时使用其他说法, 如对仗、用典、比兴、移情等。“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等便是移情于物。“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等便是对仗。找准修辞, 联系作者情感, 就容易得分。
四、留意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一连叠用了几个意象, 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苦闷的情怀。在平时的学习中, 学生要善于搜集一些意义较为固定的意象。梅:清芳高洁、傲雪凌霜。荷、兰:高洁。菊:隐逸傲然。柳絮:离散、飘泊。柳:有柔情之意, 又显轻薄, 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露:人生短暂, 生命易逝……需要注意的是, 相同的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时会再现出不同的情感。同是秋景,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 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 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毛泽东“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 融入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 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五、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
诗歌离不开景物的描写。体味一首诗的深远意境, 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首先要从景物的描写着手, 分析诗中写了哪些景、咏了什么物, 进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通过这迷离的景色, 就能感受冷寂的气氛, 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 学生要扣住情景交融, 情中有景, 景中有情, 借景抒情等说法。有些诗词虚实相生,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诗人的想象, 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
13.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江南春 篇十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江南春”,词牌名。以“江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一首。这个词牌名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1、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欣赏】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很中性,既无明显的憎,也无明显的恶,仅仅是在单纯地写景、咏春。
14.小学古诗《望岳》赏析 篇十四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15.小学古诗《望岳》赏析 篇十五
一、中职语文课程中古诗文诵读问题
(一 )诵读观念淡薄
目前,在古诗文讲学中,教师一般重视古诗文的翻译,忽视诵读。诵读在实际教学中成了一种形式、过场或是用来填补翻译剩下来的空余时间,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古诗文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往往是老师与学生各范读一遍,接着分析诗文句子及翻译,最后学生齐读一遍。教师这种以讲代读的方式,忽视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诗文的过程,活生生地将古诗文深刻内涵演变成死记硬背, 致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灌输知识。然而学生在这种生硬的教学方式下,不仅不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反而失去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古诗文成了应付形式,更谈不上诵读。
(二 )诵读时间不足
中职学校课堂时间一般为40至45分钟, 而在古诗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讲解分析所占时间几乎占据全部,留给学生自由诵读的时间不足10分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点名诵读的方法或让学生齐读, 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在自主诵读中领悟诗文内涵, 轻视诵读对理解诗文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降低学生对古诗文的独特情感。
(三 )诵读水平不高
在教师“灌输式”教学下,学生诵读古诗文往往较随意,不明确诵读的具体目的,且方法欠妥当。大多数学生将诵读理解成朗诵或朗读,甚至将诵读演变成死记硬背,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缺乏正确指导与规范性要求。教师点名学生诵读时,往往在乎学生读准字音且读得流利, 鲜少注意诵读过程中所带诗词的情感、韵律与节奏。即使有的学生能够体会诗文中带的情感,却不知道如何区分语调高低、语气的轻重、停顿长短及节奏的快慢,致使作品中的意境难以得到体现。由于诵读的缺乏与上课习惯默读,导致学生的诵读水平难以提高,对古诗文作品难以投入情感。
(四 )诵读习惯缺失
其实许多学生对古诗文诵读具有浓厚兴趣, 但因教师不够重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对古诗文进行讲解分析,致使学生缺乏诵读时间。又因学生缺少科学、有效的诵读指导与训练, 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诵读古诗文的乐趣, 继而丧失诵读兴趣,所以不用说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诵读,更不用说养成诵读的习惯。
三、基于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文诵读与赏析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加以重视与改善。如:
躬身示范:新课标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外,也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以教师为示范者,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范读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更具影响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范读容易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更易将作品中的意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作品。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纠正错字读音,领悟作品的停顿与诵读节奏,还可以在自己诵读的时候融入从教师范读中获得的经验与情感,从而诵读自己的独特感受,感悟诗文作品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艺术形象。教师对了解的古诗文,可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并消除学生对诵读诗文的胆怯心理; 对于不了解的古诗文,可与学生一起学习,例如开展诵读竞赛等,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旁征博引:在古诗文解析中,教师利用熟悉的古诗文以诗解诗,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满腹经纶的形象,还能让学生受到教师诵读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例如当教师讲授柳永《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时 ,其中诗人为何借“杨柳”之景抒离愁之情呢? 这时,教师可体现“杨柳”在古典诗词中抒发“离愁”的重要意义。如最早借柳抒发离愁的《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或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中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等。
在教师充分带动学生诵读兴趣与指导学生诵读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如陶渊明《对园田居五首(其一)》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该课的学习要求,在大致了解田园诗及其代表作家知识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本诗,体会陶诗的意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加强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还需贯穿课堂内外,延长诵读时间。如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课外诵读时间;充分发挥教室文化作用,营造诵读氛围;引导学生自主诵读、独立理解等。
四、结语
加强鼓励学生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古诗文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摘要:语文在中职教学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学生日后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中职语文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中职语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活动课程古诗文诵读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意见。
16.解答古诗词赏析题有妙招 篇十六
一是看题目。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读一首诗,第一就是读好诗题。因为诗题中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目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诗歌的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暗示。如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从题目可以看出以下信息:1.“春行”写的是春天外出时所看到景物;2.“即行”抒发的是对眼前所见到的春天的感触,这里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赞春,要么是伤春。通过这样看题目后,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去把握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二是看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如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而“豪放飘逸”则是李白不变的气度,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观照;“建功报国”是陆游的永恒的主题;“恬淡优美,含蓄生动”是王维的特质;“清丽俊逸”是李商隐的诗风;“苍凉雄健”是“三曹”的共性;李清照的词则大致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哀愁、孤独、惆怅。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的风格,熟悉诗人的人生感悟,就很容易解读他们的诗歌了。
所以我们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看作者,要借助头脑里已储存的有关该诗人的信息来帮助解读诗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鉴赏的难度。
17.望岳赏析解释背景资料 篇十七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4.青:山色。
5.未了:不尽。
6.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7.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8.曾:通“层”。
9.决:张大。眦:眼角。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10.会当:终当,终要。
11.凌:登上。
【写作背景】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时,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赏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一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18.小学古诗《望岳》赏析 篇十八
诗言志, 诗歌是语言的高度浓缩, 凝聚并反映了作者心情、思想、情趣等等。翻译难, 译诗更难。在诗歌翻译的研究上, “诗以什么方法译”始终是研究主线之一, 翻译大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或翻译原则, 如:刘重德提出:译诗应当也是诗, 即“入于诗, 出于诗”[1]。散体译诗代表翁显良则主张抛开韵律和形式的束缚, 集中于诗歌意象的传达[1]。而在众多翻译家的观点或原则中,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最具影响力, 引起的争辩也最大。本文结合译例分析“三美”在译文中的再现, 旨在说明在“三美”理论指导下, 译文不但可以保留了原诗的风格, 传达原诗内涵, 并且在音韵等方面也较好地体现原诗的特点。文章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评估古诗翻译作品的新视角。
1 许渊冲诗译“三美”理论
许渊冲是我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许多翻译新概念, 构建了一整套翻译学说。他曾自信地说过:“我的译论总结了中国自孔子到钱钟书的观点, 并加以发展”[2]。他提出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具有巨大意义, 形成了谈诗词翻译必提“三美”论的诗歌翻译局面。他提出:“在诗歌翻译中意美是最重要的, 音美是次要的, 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 要在传达原文的意美的前提下, 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 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 努力做到三美齐备”[3]。“意美”指译诗不仅要传达原作的表层意思, 还要传达深层含义;不仅要表达原作的字间之意, 还要表达言外之意;“音美”即重视原文音韵和节奏, 借用译入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 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 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多种手法来再现原文的音美;同时应当注意不要犯“因韵害意”或“因意害韵”的错误。“形美”主要是再现原作的长短、对仗工整、重复等形式方面的特征。三美理论为我们翻译中国古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也为我们欣赏诗歌翻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2“三美”理论视角下古诗翻译赏析
2.1《枫桥夜泊》英译赏析
“枫桥夜泊”由唐代诗人张继所著, 家喻户晓, 千百年来代代流传;诗歌中众多景物的描写让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浑然一体的凄美画面:落月、乌鸦、满天的霜;水桥、渔火、忧愁、寒山寺、钟声、客船, 这是怎样一幅意境深远的景象!原诗及许渊冲译文如下: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2.1.1 意美
标题“枫桥夜泊”的译文中, “Mooring”是进行时, 用动态的描写显示出诗人的小船在缓缓的向岸边驶来, 显得形象、逼真。原诗第一行用三个主谓短语描写了诗人夜泊苏州城外所见、所闻、所感。听到乌鸦的“啼”, 诗人的内心仿佛也在哭泣。译文中“cry”具有相关意思, 它把乌鸦的“啼”和诗人的心境都体现了出来。“霜满天”亦即满天寒霜, 译文“the frosty sky”可以说准确对等的翻译出了原诗意境美。诗歌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了诗人夜泊江桥的所见所感。英译中“dimly”意为“朦胧、暗淡”, 用在该句翻译中既指如实译出了渔光的昏暗, 又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压抑、暗淡、孤寂的内心。因而, 准确的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原诗的第三句指出了第四句中“夜半钟声”的来源。“城”在古代是指“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译文中“the city walls”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此外, 译文对“寒山寺”意思的把握也很成功, “寒山寺”是苏州城外的著名古刹, 因高僧寒山居此而得名, 是一个专有名词。“Temple of Cold Hill”, “cold”具有一箭双雕之功用, 一方面指的是“寒山寺”, 另一方面, 也把诗人孤孑清寮的感受体现了出来。第四句是整篇诗主旨所在:夜半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使人倍感愁思和寂寞。译文中对“到”的翻译很确切“break”很有力度, 犹如醍醐灌顶。原文中“客”可指诗人自己, 也是旅人、游人, 译文用“roamer”很好把握住了语境, 也体现出了原文所表达的核心意思:游子的漂泊。
2.1.2 音美
在三美理论中, 音美仅次于意美排在第二位。在“枫桥夜泊”的英译中, 译者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 努力从韵律和节奏上再现原诗的“音美”。韵律和节奏是构成音美的重要因素。原诗中用韵为:全诗以“an”韵为主, 分别是“天”、“眠”和“船”, 即:韵式为“aaba”。在译文中, 译者用英语尾韵押韵的方式, 即“sky”和“lie”押韵, “Hill”和“still”押韵, 全诗为“ccdd”的韵式, 从而创造性的再现原诗的韵律。除用尾韵外, 译者还运用英语头韵来体现韵律, 如第一句的“cry”和“crows”, 第四句的“Bells”、“break”和“borne”, 这样就使译诗具有更多的音乐特性, 呈现出韵律美感。节奏上, 原诗有一定的停顿和间隔, 分别是“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句和第四句相对应, 分别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和“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译文中译者运用英语意群关系保留了原诗的节奏美。在译文中, 音美在节奏和韵律上都得到了很好再现。
2.1.3 形美
“形美”主要是再现原作的长短、对仗、重复等形式方面的特征。原诗中每行字数相等, 译诗中每行英文单词也大体相等。译诗在整体上也保持诗歌的整齐、对仗之美, 如:动词“cry”和“streaking”对应、名词“the crows”和“the frosty sky”对应;表示地点的词组“the city walls”和“the Temple of Cold Hill”相对应。另外第三、四句采用“状语前置语序”, 即“Beyond the city walls”和“from Temp le of Cold Hill”放在句首, 使两句合成一句, 保留诗译结构上的关联和流畅。
2.2《江雪》英译赏析
该诗作者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歌造诣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在被贬永州时写下的力作《江雪》, 被世人长久诵读。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 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该诗语言简短凝练, 短短几行便展示了一副萧肃、寂寥的场景:无垠飞雪冻住了整个江面, 放眼望去, 鸟飞绝、人踪灭。在仿佛无人能抵挡的寒冽中, 却有一位身披蓑衣, 头戴斗笠的老渔翁, 挺坐舟头, 在江雪中垂钓。读者很容易被带进一个冰冷、寂寥、幽静的世界里。老渔翁那清高孤傲、顽强坚韧、誓不屈服的气节清晰可见。下面结合三美理论看看译文是如何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2.2.1 意美
诗歌前两句烘托了渔翁所处的特定环境, 所有的山上没有一只飞鸟, 所有的路上没有一个人的踪迹。“千山”“万径”是用概数的方法表明“山、径”之多, 把握住了这深层意思, 译者没有僵硬地“对等”翻译成“a thousand mountains”和“ten thousand paths”, 而是翻译成了“From hill to hill”和“From path to path”准确传达了原文内涵。原诗“绝”“灭”等词渲染了萧条、冷寂的气氛, 用“no bird in flight”和“no man in sight”来译“鸟飞绝”和“人踪灭”也达到了意义的准确传达。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渔翁垂钓的形象, “孤”“独”二字表现了诗人因政治上被贬而孤愤、落寞的心情, 然而诗人并未消沉, 面对政治上的惊涛骇浪, 大自然的狂风暴雪, 他仍坚持顽强抗争[4]。此外, 后一句“江雪”一词的翻译也堪称美妙, 译者用“river clad in snow”来翻译, 意为“给江河披上了雪衣”, 翻译极为形象, 原诗中那白雪茫茫, 水天不分, 上下蒙蒙一片的气氛也就完全烘托了出来, 原诗的意境美跃然之上。
2.2.2 音美
原诗为五言绝句, 一、二、四行押仄韵, 音调自然铿锵、有鲜明的节奏感。译诗中采用“aabb”韵式, 虽不完全等同于原诗韵式, 但却传达了原诗的音美, 此外, 译诗还以头韵、行内韵等再现原诗的音美。第三行的“lo”不仅与“snow”押尾韵还与行内的“close、boat”押内韵。总之, 译诗音节数基本相同、韵律和谐, 译诗很好的传达了原诗音美。
2.2.3 形美
原诗每行五字, 句式排列整齐, 每行三停顿, 如: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译诗中每行字数也基本相等, 音节数基本相同, 格律为四步抑扬格, 以外文的音步传达原诗的停顿, 达到了形式对应效果, 此外, 原诗一、二句对仗整齐, 如:“鸟飞绝”和“人踪灭”对仗工整, 译诗中“no bird in flight”和“no man in sight”很好地传达了形美。
3 结语
通过分析“三美”在两首诗歌译文中的运用和再现, 我们发现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指导, 译文可以较好传达出原诗歌中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理解“三美”理论。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评价古诗英译的视角, 期待更多译者在“三美”理论指导下能够译出更多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许渊冲, 许均.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J].译林, 1998 (3) .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