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那些事(共11篇)
1.女人那些事 篇一
电影《那些女人》观后感
《那些女人》通过回忆的方式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悲情壮歌,40位一线明星鼎力加盟,100位演艺界老艺术家、实力派演员客串路人甲,所有演员却选择零片酬义演,为了纪念抗战那段苦难岁月。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通过回忆的视角再现了抗战时期腥风血雨的年代,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江海平原南通濠河边的一座悲情城市里的凄婉美丽的女人故事,通过回忆的视角再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一群不同身份性情各异的女子,在家仇国恨面前,抛弃前嫌,不计恩怨,与日寇、汉奸、汪伪特工斗智斗勇,最后不惜牺牲性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涅槃永生。
剧本创作期长达之久,期间更是六易其稿,拍摄期间也一直反复打磨,直至杀青,不论是从台词、人物塑造,还是场景、故事延伸,都深度刻画了乱世红颜的抗战史。
该片的感情处理独到细致、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人物描摹精准细腻,能够在细节上撼动人心。
它继承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啻为中国女性抗战题材的典范之作。
整部电影人物很多,但命运纠葛各异,时时牵动人心。她们中有整日柴米油盐的农村妇女,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千金小姐,亦有迫于生计的风尘女子,将不同阶层、身份与性格迥异的女性在战争前后生存状态进行强烈对比,将抗战年代中的人、事、物一一展现。
殷桃饰演的惠姑娘,一位风尘女子,平日的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水乡小城里拔尖儿的人物。
平时饱受周围人埋汰和非议,却在面对侵略者,她不是“隔江犹唱”的商女,而是无所畏惧的战士;面对家仇国恨、民族大义时,勇敢地承担了“国家兴亡”之责,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之心,用柔弱的身躯抵挡住日本侵略者前进的步伐,主动拦下日军去欢乐,而救下无辜女子,殷桃精彩入神的表演,让人感动。
影片中的.那些女人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隐忍、坚毅、勇敢无畏的强大气场,面对不同环境而临危不乱,携手智取敌寇的精神,以及丝毫不输男儿的勇猛气魄,都体现出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奉献。
民国风情、乱世悲歌、女人史诗是《那些女人》的特点:“它有风情万种的民国旧事,也有硝烟纷飞的下感人至深的乱世情,更是谱写一代女人史诗的传奇。”
2.女人那些事 篇二
还记得电影《东方不败》中, 当男主角于荣光带着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土, 并告诉他这就是江湖的时候, 那个外国人呆看着满眼的衰草荒山, 随口问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江湖?怎么没有‘江’, 也没有‘湖’?”——西方式的无厘头, 听者不禁莞尔。
江湖, 究竟什么是江湖?没人能给它一个确切的含义。因为它包罗万象、看尽人世沧桑。“银蛇黄土殷红海, 金戈铁马震天庭, 英雄长啸剑横指, 怒踏尘烟摧金池”, 江湖从不甘于寂寞, 英雄剑老, 美人迟暮的故事永远在此上演, 并且从不缺看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江湖故事一直在上演, 比如地产界。
1988年, 春天的故事方兴未艾, 创新、创造、创业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时候, 房地产刚刚起步不久, 恰似就要经历"初夜"。如今在房地产行业挥斥方遒、纵横捭阖、耍尽阴谋手段、翻云覆雨的众多房地产大腕们, 在那时候还是"此间的少年", 恰如在蒙古草原上牧马的郭靖,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来还有"义守襄阳"的辉煌篇章;恰如在华山侧勤恳练剑的岳不群,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来竟隐藏着那样多阴险狡诈。
1988年, 王石正带领着刚刚起名的"万科"忙着进行股份化改造, 忙着倒腾家电、忙着生产录像机配件、忙着折腾遥控电气开关。11月, 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拍卖场上, 万科经过白热化争夺, 终于胜出, 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 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 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按照拍卖的价格计算, 楼面价格已经高于周边地块的住宅平均价格。然而中国的商业史记住这一刻, 目前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最伟大企业之一的万科, 就是这样懵懂、鲁莽地冲入房地产行业的。其黑马姿态, 一点不比后来高价拿地的顺驰差。这一年王石37岁。
1988年, 孙宏斌25岁, 刚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进入联想, 很快成为联想企业发展部主管, 分管联想北京以外的所有业务。其时, 郭为是联想公关部主任, 杨元庆是联想一名工程师。这个IT精英, 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以后竟然会和房地产行业结缘, 正少年得志的孙宏斌, 肯定也没有想到, 自己人生最大的劫难正在一年后, 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他。
1988年, 冯仑还在国家体改委任职。1984年, 冯仑25岁, 他从中央党校毕业, 第一份工作是留校任教, 后主动要求到武汉挂职下放锻炼, 一年后返京, 因为既有理论素养, 又有实践经验, 冯仑参与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此时的冯仑专门研究意识形态。此项工作结束后, 冯仑进了中宣部, 后又进中央体改委下属的体改所。除了北京, 全国当时还有三四个省设有体改所。海南刚刚建省, 冯仑身先士卒, 主动请缨带两三个人去海南筹建海南体改所。临行前, 中央体改所没有开办费给冯仑, 就给了冯仑1万台彩电的批文作为开办费。
1988年, 海口。冯仑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一外贸公司老总。外贸公司老总拍出了30万元, 冯仑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那段时间, 冯仑整天开着海南省委借给他的破面包车, 跑遍了海南每一个市县, 一心想为海南发展出力。此时的冯仑还是满心的壮志凌云, 对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还在进行艰苦和有成效的研究, 从童年起就有的指点江山、誓要为全世界受苦人民有所担当的豪情还在强烈地燃烧着这个男人。但可以想象, 理想与现实已经开始出现巨大的落差, 而这落差正将冯仑那火热的心残酷地冰冻。这一年, 冯仑29岁。
1988年, 潘石屹已经在深圳和海南折腾了一年多了。现在的"老潘"这时25岁, 毕业于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 本该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他, 此时已经和冯仑有所联系。冯仑创办的海南体改所编制120人, 40人是正式编制, 其余80人被称为改革编制, 所谓改革编制就是要自己养活自己。海南体改所因此自己办了一公司, 在深圳不如意的潘石屹已经南下海口, 做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据说, 在当时, 冯仑的心思主要在改革上, 他没心思管公司和经营, 所以和潘石屹很少接触。
1988年, 黄怒波已经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到了处长职位, 这时候黄诗人才32岁, 1988年时32岁的处长, 又怀揣着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文凭, 其在仕途上的前程不可限量啊。在中宣部工作期间, 黄怒波相继出版了两本个人诗集, 一本是《不要再爱我》, 一本叫《拒绝忧郁》, 这两本诗集, 是他年轻时代的代表作品, 诗歌中充满了悠长的情感宣泄。这时的黄怒波怎么看也和房地产行业联系不到一起, 但人生就是这样莫测。
当今业界所认可的最富有、最低调、最神秘的朱孟依朱老板, 与前面几位相比, 在1988年朱老板怕就已经是最有钱的了。据说, 1980年代中期, 在老家广东丰顺县城, 20岁出头的朱孟依凭借着敏锐的见识、独到的眼光, 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时丰顺县城商业刚刚兴起, 不少人都去摆摊做生意, 朱孟依想:要是能够将摆摊集中在一个地方, 既热闹又方便。于是他去找镇政府, 提出由他出资建设商业街, 只要求将业主租金提成的一部分给他。他拿到了"订单"。1988年的朱老板29岁, 已然身价百万。值得注意的是, 朱老板的学历是已经提到的几位大腕中最低的, 可能是高中学历。
1988年, 福建商帮的重要代表人物许荣茂还在做着纺织品生意。许荣茂本质上是个金融家,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香港做股票经纪人, 积累了颇多经验, 并通过股票交易掘得第一桶金, 之后做纺织品出口——他的家乡就以此著称。许荣茂对外界回忆自己的发家历程时表示, 首先不否认在证券市场淘得第一桶金的说法, "70年代初, 我赤手空拳到了香港, 起先是靠证券交易获得最原始的积累, 但这笔钱绝没有外界传说的5个亿那么多。事实上, 我后来的资金主要还是靠实业积累起来的, 这就是深圳和兰州的制衣厂"。下一年, 他就进入房地产行业了。这一年, 许荣茂38岁。
现在上海滩最大的本地房地产企业就是绿地集团, 全年的销售量已经连续突破百亿, 其中主要是房地产收入。在1988年, 这家国企连影子都还没有呢。绿地的当家人张玉良正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农业委员会住宅建设办公室任职, 正管单位盖房子、分房子。张玉良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房子盖起来, 盖的时候当然是用最少的钱把房子盖最多, 然后分给系统的干部。通过对比, 可以看到, 说了半天, 在1988年, 张玉良似乎是唯一的和房子打交道最多的业内人士了, 这一年张玉良32岁。
楼忠福现在折腾的天都城, 号称是中国最牛的卫星城, 自诩项目蕴含意义非凡。在1988年, 楼忠福34岁, 已经做了三四年东阳三建的经理了, 还处在包工头的行业地位上。在当时建筑业属于朝阳产业, 全国一片大工地啊, 那时候的建筑行业还不像现在混得这样惨, 动不动被拖欠工资、工程款、干活还得先垫资。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那永远拧巴着的眉头, 面部肌肉、筋骨分明, 态度永远桀骜不驯的任志强在1988年37岁, 正担任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建设部经理。任志强是1984年到华远的, 据说到华远不到12个月的时间, 就被关起来了, 在监狱里呆了14个月, 但没查出什么问题, 任志强也没有因此埋怨共产党。按老任的原话是, "出监狱第一句话, 是跟总经理说, 还是跟着共产党走;第二句话, 娘打孩子是应该的"。从老任的话中, 已经开始初步展示那众所周知的拧劲儿了。
1988年, 张宝全转业后刚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正跟着大名鼎鼎的导演谢飞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金钱、商人这些字眼, 31岁的张宝全还绝对不会将其和自己挂上钩。但估计也正是这时候积累的艺术底子, 让张宝全现在如此痴迷EVD (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 事业。
1988年, 一个22岁的青年带着自己19岁的弟弟, 已经在北京珠市口大街的一家小店卖了一年多的电器了。此前, 这兄弟俩在内蒙古做贸易, 但屡次上当受骗, 遂转战北京。这便是黄俊钦、黄光裕兄弟俩。黄氏兄弟初到北京时物色下的珠市口的那家两层小店, 本是一家国营服装厂的门市部, 名叫"国美服装店"。兄弟俩很快发现服装不太好卖, 于是卖起了电器。1987年1月1日, "国美电器店"的招牌在这家小店的门前挂了出来。黄光裕以后说, 当时他们看中了家用电器作为"大件"在人们消费生活中的发展潜力。用于投资珠市口店的十几万元钱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产生的利润积累--但黄光裕并不愿言及此前都做过哪些贸易。
接下来讲的这位也是首富——杨国强。同辈呼其为"强哥";晚辈称其为"六叔";乡里用二手汉语叫其"Boss杨"。1988年, 杨国强33岁, 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 应该正担任顺德北公社房管所区建筑队队长。据说, 杨国强24岁之前都是穷小子, 由此反推, 那33岁的杨国强已经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1993年, 杨国强和杨贰珠等拍档竟能出资3395万元, 收购北建筑工程公司, 从此可以想象1988年, Boss杨绝对已经腰缠万贯了。和朱孟依、楼忠福一样, Boss杨此时也是包工头。
富力双子座"张力和李思廉"现在那也是行业内的顶级富豪了, 在1988年, 双子星还互相不认识呢。李生正经常来内地做生意, 经常往返广州。张生1988年10月作出了他人生中的一项重大决定:辞去衣食无忧的公务员工作, 下海。这一年, 李生31岁, 张生34岁。
1988年, 祖国神州大地正是万象更新, 来自各个地方、各个行业的同志们正在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这十六位地产大腕都还正处在人生、事业的开场阶段.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径造就了日后中国地产江湖的风起云涌。
1988, 中国地产江湖的初夜。
野蛮生长之外
冯仑出了本书, 书名就叫《野蛮生长》, 1990年到1991年, 在大时代的大背景下, 各位地产大腕们的状态就是野蛮生长。一个个就好像深埋多年的种子, 等到了阳光、雨露和空气, 便开始伸出枝叶, 向四周疯狂地扩张, 根基拼命地向下, 汲取营养和水, 柔韧的枝条将把一切阻挡物包围、缠绕、绞杀, 同时, 他们也正在别人的瞄准范围之内。
1992年, 冯仑带领潘石屹等6个创业兄弟写了本名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书。外界的评论是:这篇文章是冯仑仕途报国走不通, 确立企业报国的宣言书。此书中, 冯仑六兄弟特别指明他们做企业不是为赚钱, 是为当代中国知识青年探寻报国道路, 据说那本《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在当年感动了不少人。被感动的人中有个女孩, 名叫张欣。
《披荆斩棘共赴未来》这本书的主旨实际上非常有意思。冯仑、王石这帮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很多都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情结。从冯仑经商前的经历可以看出, 从政是其从小的抱负。冯仑对自己年轻时的描述是:"我从中学开始就醉心学先进, 立志寻找志士仁人。我在初中和高一的时候走过很多地方, 还给全国最牛的人写过信:到南京找钟志明, 那是"文革"风云人物;给黄帅写信, 黄帅不理我;之后又和朋友到上海, 因为上海建立了工人理论队伍, 我们想和他们讨论, 结果他们说我们是小孩, 不理我们。我一直有个信念, 就是要结交天下豪杰。"
再仔细看看冯仑的简历——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 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于西北大学,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 历任讲师、副处长、副所长, 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主编过《中国国情报告》, 著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等, 译著包括《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情结、救世情结的人, 非常有意思的人。
冯仑曾经这样说过:"蒙牛的牛根生请我们几个企业家去参观, 参观的其中一站是奶牛场, 当时看着工人给奶牛挤奶, 我就在那儿琢磨, 一直琢磨。其他那几个企业家看完了, 都准备走了, 就我还在那儿看, 弄得人家直催我, 我当时是在想, 母牛都在这儿挤奶, 那公牛都到哪去了?后来我专门问了牛根生, 牛总说, 好, 下次专门安排你看公牛。等第二次去蒙牛的时候, 牛根生专门安排我去看了种牛站, 大公牛, 优良品种, 一头非常贵。当地的养牛户都去种牛站配种, 配出来的如果是母牛, 全家敲锣打鼓, 因为奶牛赚钱多;生出来是公牛的话, 全家垂头丧气的, 公牛没奶, 这样配下来的公牛也不可能成为种牛, 等于是赔钱了。于是, 我又问, 这个种牛站都是谁经营的?答案是政府企业。这时我想到, 别看乳业竞争这样激烈, 已经这样白热化了, 但实际上它的命脉、这个种牛还是掌控在国有企业手中的。乳业是这样, 那么其他行业呢?"冯仑语毕。
看奶牛挤奶能看出这种境界的, 有几人啊?1992年, 这个很有意思的、33岁的冯仑想通了, 写了《披荆斩棘共赴未来》, 告别了仕途报国的道路, 开始确立企业报国的路线。这一年, 冯仑以及冯仑为代表的一批人, 开始正式认清了自己所处的时代, 并开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热情地投入到时代的怀抱中。
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 你才能明白自己能做什么,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那些人总是对那个叫江湖的世界一如既往。或许是骨子里本就有的残酷与青春无法无天的叛逆。在现实的规矩与方圆里, 自己总与周遭的人显得格格不入。有些乖张, 有些躁动不安, 渴望激情, 细胞中弥漫着一种乱世情怀的旷野不驯。像极了《卧虎藏龙》里的玉蛟龙, 黄沙碧血中, 自有一种桀傲不驯, 每寸肌肤都鼓胀着欲望。
纵横捭阖的江湖高手
众多高手夜袭华山派, 存亡一线之间, 令狐冲灵光闪现, 改独孤九剑破暗器的剑法为夺人双目, 一招功成、应变迅速, 存华山派一脉。在江湖中闯荡, 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算是作秀, 也要做的煞有介事, 天衣无缝。
地产大腕中最善于作秀、对危机应变最迅速的当属潘石屹了。
博客点击火爆, 可以比美影视明星;自己也和文艺界常来常往, 偶尔还客串个影片;做房地产项目还经常有些文化色彩, "长城脚下的公社"这个项目完全为建筑艺术献了回身, "银子"花了不少、艺术氛围浓厚, 就是银子想回收遇到了困难, 结果被导演冯小刚评论此项目对潘石屹来说就是"冬天穿了件湿棉袄, 穿着冷, 脱了更冷"。
然而总体看来, 作秀的成功为潘石屹的商业运作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在2002年的"氨气事件"中, 更可以充分看到潘石屹的作秀、危机公关能力, 以及公司运作的透明度。
2002年元月26日, 潘石屹公司客户服务部张小姐接到来自现代城2号楼1008号房间陈先生的一个很平常的投诉电话, 称房间内有一股异味。当潘石屹派的各部门检查原因无功而返时, 业主又电话言异味有加重趋势, 并表现出不满情绪。2月11日春节后刚刚上班, 公司先后与国家环境保护研究所与北京医学研究院联系, 但前者言没有检测手段, 后者要检查出结果需要一至两个月。
进入3月份, 又陆续有四五户投诉房间异味现象, 情况似乎变得非常严重。潘石屹一边要求员工在事实查清之前不要外传, 一边积极联系处理此事。最后检查出是混凝土有问题。最后施工方证实是混凝土加的含有尿素的防冻剂在作怪。当天热以后, 由于气候的原因, 投诉氨气问题的客户迅速猛增至近50户。这50户有的联合起来在楼内散发传单、征集签名, 要向开发商索赔;有的已经请了律师, 要求磋商;甚至有的已经告到法院或仲裁委员会要求处理。虽经过多次沟通, 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 都不欢而散。于是潘石屹决定:一是向所有受害住户表示道歉并接受住户退房;二是支付住户所缴房款的双倍利息。但有的业主以房价已经升值为由不同意"无条件退房"。
这时候, 潘石屹十分清楚:应该站出来澄清事实了, 否则, 业主不一定闹到什么程度。
2002年8月17日, 《北京晚报》首先刊登了"潘石屹向受损客户道歉"的文章。潘石屹在文章中首先对所有受损失的住户表示诚挚的歉意;其次, 他表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有一个公正的裁决;最后, 潘石屹向社会广泛征求消除氨气更有效的办法。
此文一经面世, 各媒体、电视台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城的氨气事件进行了报道, 现代城又一次成为大规模报道的焦点。一时间, 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学者论述氨气对人体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 律师们也从法律角度深入探讨了氨气事件的责任归属, 向潘石屹推荐环保绿色产品的厂家机构也络绎不绝, 甚至同样受氨气问题困扰的其他物业开发商或住户也打来电话关注此事的进展。
在现代城施工的时候, 国家并没有禁止含尿素防冻剂的使用, 因此本案是否具有追溯力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居室暂时不宜居住, 业主受损已成事实, 法律对这一典型案例的裁决, 无疑将具有极大的代表性。
北京朝阳法院就这件案子进行了开庭审理, 几经折腾, 但一直未能得到最终裁决。在通过媒体澄清事实并向受害业主道歉后, 2002年8月23日, 潘石屹又召开了有媒体参加的除氨设备公开招标活动, 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19家生产销售空气净化产品的厂家参与了这次招标会。安装了除氨设施以后, 潘石屹又向安装了设备的家庭补偿耗电费。这段时间, 现代城的一举一动都会有媒体实时向社会播报, 这一半是因为媒体感兴趣, 另一半则是潘石屹想借机会再出镜头, 扩大宣传。
其后, 现代城又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前来领取新房钥匙的六号楼每位住户提出了绿色承诺, 向他们颁发了一张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出具的每户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的证明。潘石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每一位新入住现代城的客户, 都会得到由北京市最权威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 并且在下一个新项目建外SOHO出售时, 我们准备把这一承诺写进合同中, 目前我们正在和律师商讨具体实施细节。"之后, 潘石屹手捧着这个合格证明让记者拍照。第二天, 《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配有这张照片的大篇幅报道《现代城首推绿色承诺》, 其他多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至此, 现代城的"氨气事件"最终以潘石屹得意的笑容而告收场。
对购房人来讲, 房屋产品质量问题, 这是关系到大笔投资的重要问题。但对开发商来讲, 事件一开始, 他很难快速认识到事件的影响面会扩大, 因为大量的投诉、问题经常是购房人与开发商一对一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开发商占有绝对优势, 这种地位上的差别就注定购房人很难讨到便宜、公道。但当事件迅速扩大的时候, 几十、上百位购房人共同面对开发商的时候, 开发商的绝对优势自然就消除很多了。从"氨气事件", 可以看到随着投诉客户人数的增多, 公司的反应、应对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在新的局势下, 由于开发商对最早出现问题的客户应付往往失利、拖拉, 这时很容易导致开发商停留在最初的应对思维中, 还是忽视问题的严重性。在参与人数增多、事件公开化后, 很多开发商的应对思维依然还停留在捂、遮、盖的低级手段上, 对相关问题不承认、拖拉, 最后导致冲突激化, 业主开发商两败俱伤, 危机公关能力超级差。
回顾"氨气事件", 潘石屹方面一开始也是对外界低调处理。当问题变大, 彻底捂不住的时候, 潘石屹的作秀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登报道歉、征集办法、设备招标、绿色环保, 一招接着一招, 化被动为主动了。最后还充分利用媒体和社会对这次危机的关注, 大大提升了现代城和自己的知名度, 让"氨气事件"最终仍然是一个"事件", 而没有演变成现代城的一场灾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策划也罢、宣传准备也罢, 潘石屹公司的整体运作流程也是非常清晰的, 推广部门的能力、企业文化都是见得了光的, 这或许是更为重要的。有的企业关键时刻也想危机公关一下, 但企业内部太多无法见人的东西了, 不应变还好, 一应变一公开, 老问题没解决, 反引出新麻烦了。长期地、耐心地培养一个具有透明气质、具有应变能力的企业团队、企业文化才更是关键。
高手们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江湖争斗中展露绝对风华。每次华丽逆转之后, 总是会留下一地的赞叹。
未知的江湖命数
江湖的诡异之处在于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看似平静的背后, 实则有汹涌的暗流。
从1999年到2003年, 过了几年好日子后, 一纸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一场争论。各位地产大腕纷纷卷入此场风云, 有人看好后市, 有人谨慎行事, 大家争论、大家激辩, 理论、行动齐飞……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2003年6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的通知》 (一般称为"121号文件") , 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都做出了很多严格的规定, 该规定的出台在房地产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也是1999年之后好几年中, 主管部门针对房地产行业发布的第一个具有调控意味的政策;在该文件公布后, 一场旷日持久的房地产泡沫大论战拉开大幕, 激情上演;也是在该文件公布后, 新的、一系列的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相继出台;
同样是该文件结束了开发商无忧无虑大把赚钱的好日子, 此后他们的钱虽然还是没少赚, 但忧虑与日俱增;同时, 该文件以及其后各个政策, 引发了各大开发商对行业不同的前瞻、决策、对决、冲突!
面对此轮地产狂潮, 很多人都发出了有泡沫、泡沫有多大的相关言论, 立刻又有同样多的人反驳说, 没有泡沫, 就算有也只是一点点的观点。双方你来我往, 不亦乐乎, 出场论争人员名单不断扩充、意见不断花样翻新, 其实早从2000年, 或者更早的时候 (似乎可以追溯到鸿蒙初开, 有房价以来的文字历史) , 就开始了相关争论, 一直争论到今日。相关言论之多, 几乎可以用"罄竹难书"的本意了, 其中以在2004年到2005年的泡沫论战最为火爆。
2004年的时候, 当时还在摩根斯坦利担任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一个月内连续发布两份有关中国房地产业的报告。其观点是: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 这个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 中国也在其中。他预计, 在四种情况之下, 中国房地产泡沫会出现破裂, 它包括调高利率、出口降低、美元利率上升和物业市场供过于求。当时的谢国忠甚至认为, 中国迟迟未提高利率, 正是担心房地产泡沫破裂。
2004年10月, 由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牵头的课题组写就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地产泡沫论并不成立, 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在可控范围内。该报告的确是针对那些"地产泡沫论"者才出台的。国外某些机构只是根据一份数据报告或者是一种现象就将中国地产盖上了泡沫的帽子, 这是一种极端行为, 可能更具有炒作意义。
该报告坚持宏观调控已见成效, 局部过热并不等于泡沫经济, 房地产金融风险尚未影响到国家金融和经济, 而且基于目前不断上涨的需求, 陈淮博士甚至预言"未来十年, 中国房价还将平稳上涨"。
几乎同时, 一份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完成的房地产业调研报告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参与调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表示, 就他个人的观点而言, 房地产泡沫现象确实"比较严重"。随后,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认为, 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了泡沫, 这从房价的快速增长就能看得出来;而且, 房地产投资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许多开发商还在大规模地圈地, 许多不是搞房地产的公司也纷纷挤进房地产,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业的危机。
2005年1月,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认为, 这几年中国房价比欧美国家平稳, 即使真有泡沫, 我们也是最小的;从自身发展看, 由于前五六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房价涨幅的2倍, 平均房价收入比, 不仅没有上升, 反而下降, 也就是说这几年居民的购房能力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上升。从房价和购买力两个角度看,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是"干瘪"的。
2005年, 地产大腕、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多次表示, 整个中国的住房空置率是下降的。房价普遍上涨并不意味着"泡沫", 而是表示需求的客观存在。另一位地产大腕今典花园董事长张全宝同时也表示, "中国的房地产即将崩溃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投资规模加快是正常的, 而目前房地产的发展前景良好, 尤其是商品房市场, 崩溃不太可能。
……
该场争论中还有很多真知灼见和废话, 未来会怎样?现在不好说。但现在是怎样的, 大家都心知肚明。2004年放言中国房地产将在几个月内泡沫破裂的人士, 已经换了工作。各地的开发商还在继续大把赚钱。有关泡沫的论争还在耳边回响, 不过换了争论的面孔和说词。只有你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三年前, 如果投票于反泡沫阵营, 并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房自用或投资的话, 已然心情愉快、笑看风云、收益丰厚。两三年前, 如果听信了泡沫观点, 毅然等待房价泡沫破裂再动手的人群, 必然欲哭无泪, 眼睁睁地看着房价如精力充沛的野马绝尘而去, 自己空拿着缰绳, 在马蹄扬起的尘埃中叹息, 两年前, 还够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呢, 现在也就够买一个50平方米的了。
2005年1月, 泡沫方的主将谢国忠说了一个小故事。谢国忠说其上海的一位同学向他抱怨道:去年十月份, 读了他那几篇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泡沫"的研究报告, 从那时起, 就再没有倒卖房子了。其后的房屋价格却一直往上蹿, 因为谢国忠, 少赚了20%的利润", 该同学在2004年底不得不雇了七个人排了七天七夜, 终于买上了三套房子。2007年1月, 辞职在家的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分析师谢国忠继续预言:由于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房价下跌拐点将在2008、2009年显现。如果, 谢国忠在有生之年, 继续坚定、坚持地看空中国楼市的话, 相信总会碰到房价下跌的时候。毕竟, 市场经济下, 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你, 陪他等吗?
中国地产往事是讲不完的, 波诡云谲的地产江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无论黑道、白道, 最终成就的是就大道;真实也好、虚幻也罢, 一同角力破解财富密码。真正的江湖搏杀, 在你我的眼球之外, 无论看客是否明白, 那个江湖一如既往的真实存在着。
所谓的江湖理想也终究不过是理想, 戾气过重, 急功近利。其实自己也就是江湖中一个孤独宿命的载体, 不能颠倒众生, 依然需要救赎, 所以至今期待着盖世英雄的出现。
3.女人那些事 篇三
男人喜欢去钓鱼
原因:释放心中攻击的本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你观察一下在公园里垂钓的人,会发现其中男性的数量远远多于女性。这个有趣的现象不只发生在中国,据英国一统计表明,90%的钓鱼者都是男性。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跟男女在进化过程中的分工有关。在人类进化的早期,四肢发达、体力充沛的男性一般都负责外出捕捉猎物,收集肉类食物。“捕鱼”无疑是他们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女性的职责往往是采集果实、烹饪食物、喂养孩子、保障后勤。而且,捕鱼有时候需要出海,对女性而言危险更大。在英国人类学家看来,这种“联系”已经深深地刻在了男性的基因中,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每当鱼漂下沉的那一瞬间,我知道鱼上钩了,当时有一种非常欢快、刺激的感觉。”钓鱼迷Eric描述说。这种经过长时间布局等待,终于达成目标的刺激感,与远古男性捕到猎物时的感觉如出一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人能在钓鱼时一声不吭地坐上那么久,因为在狩猎时,男性们都是沉默寡言、富有忍耐精神的,毕竟谁都不想惊动猎物。
男性还在狩猎过程中培养出了较强的攻击本能,而这種攻击本能也会在钓到鱼的时候获得释放。这在西方男性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英国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Terry说:“总不能让我们端着枪到处打猎吧。钓鱼也能满足射击的快感,尤其是鱼咬钩的一瞬,感觉就像击中了目标。”因此,钓鱼使男人们找到了一种最好的释放攻击本能又不失修养的好途径。
此外,对中国的男性而言,钓鱼也并不仅仅与狩猎有联系。“中国较早地进入了农耕社会,钓鱼很早就成了一项休闲活动。”而且,这种休闲活动往往是贵族、士大夫、文人、隐士的“专利”,女性接触它的机会并不多。也因此,钓鱼在中国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色彩,人们在钓鱼时感悟人生哲理,培养耐心,追求天人合一、悠然自得的心态。姜太公曾经用钓鱼吸引周文王的注意,《庄子》中也曾出现过两次对钓鱼的描述。而对这种文化意境的追求,也成了今天很多国人喜欢钓鱼的原因。
女人喜欢手挽手
原因:小时候牵着父亲的手,长大了挽着朋友和爱人的手,其实就是依赖感和安全感的体现。
人潮涌动的商场里、店铺林立的大街上、学校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三两个女孩手挽手地逛着、笑着。即使她们有一天嫁为人妇,手挽手的习惯也会“坚如磐石”,一直保持下去。
面对这个现象,不少心理学和生物学研究者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社会定位,使得她们的角色更倾向于柔顺、细腻、具有依赖性。一个朋友曾认真地说:“如果生个闺女,我会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好好保护起来。”这位准爸爸的话,让我们几位女听众都感到似曾相识,我们何尝不是被父母呵护着的宝贝啊?因此,女性从小就认为总会有个“天神”保护自己。
另外,从“心理空间距离”的角度也能解释女人爱挽手的现象。每个人心中都具有“警觉性”,也就是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会先以自我为中心,考虑自己是否安全、别人是否对自己构成危害、周围环境的利弊等,这样不断扩大考虑范围,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当交往的圈子越大,这个空间也就越大,我们的警惕性便会越强。女性的交往圈子相对较小,再加上她们对情感关怀的强烈渴求,于是更愿意肢体接触。
无论说女人依赖性强也好,说她们戒备心少也好,总之,女人爱挽手并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还能融洽气氛。让这个有趣的试验来说话吧。心理学家将同等数量的男人和女人分别送入两个房间,经过一段时间后,那些男性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乱发脾气,甚至出现了冲动性的侵犯行为。而女性则不同,从她们的房间中不时传来阵阵笑语,有些人还挽着别人的胳膊,显得亲密无间。由此,心理学家说,女性更善于用身体接触表达情感,从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林海10)
4.那些年那些事作文 篇四
他为我做过的事,多得无法去一点一点回忆。但有两件事足矣让我懂得他的爱,翻开记忆的笔记,隐约看到一间简陋贫寒的小屋内,一位父亲忙着手中的工作,而那工作是为了他的女儿。由于简陋的小屋无法抵挡冽冽的寒风,女儿无法安心学习,父亲便砌起了火墙为女儿保暖,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时间与汗水换来了一个完美的火墙,但是爸爸的手上留下了伤疤,是为我留的,我的心就这样留下了抹不去的痛。
翻开笔记的下一章,考试那天,窗外下着蒙蒙细雨,带着紧张的头绪走进考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电话打断了思绪,原来是父亲,他在百忙中打来电话,匆匆安慰我后,便挂了电话。虽然只是几句话,但在那一刻,泪水从眼角流下,爱瞬间融化了我的心。
在漫漫人生中,他在我心中留下了故事。如今,皱纹爬上了他的脸颊,格外显眼,早出晚归的他为了我付出了,努力了,拼搏了,他是我最伟大的爸爸。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件衣服穿了很久,破旧了还没有扔;有一种爱停留了很久,岁月与时间无法消磨的爱,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男人比父亲对我的还要深。父爱如山,是风雨的避风港。
5.那些年·那些事·那些青春的回忆 篇五
泛黄的胶片,凝固了时光,每当旋律响起,淡淡的唏嘘和隽永便携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在空气中悄悄弥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但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微笑记载了师大的历史,他们的理想承载着师大的未来,他们赫赫扬扬的战绩如启明星指引着师大的学弟学妹走向更辉煌的明天。——题记
伴着栀子花的余香,七月二日下午两点,炎炎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却依然抵挡不住一群年轻人的热情,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探访优秀校友,传承师大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十二人从芜湖出发踏上了我们第一站——合肥的列车。闷热的列车,期待的心情,欢聚的快乐,在到了目的地的那一刻间,漫长的行程累积的疲倦爬得满身都是。走出合肥站的那一刻,我突然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呼之欲出的渴望,眼前突然开阔,这里的一切突然打动了我,是的,我只是用了一个含蓄的打动,而其实我的灵魂震动远非这个词可以涵盖,来到这里简直如同苦苦等待的生命拼图的默契,简直如同久违了的一句话:“嘿!我们来了!”
真正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们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好奇与不安,拔地而起的高楼,沧桑的公交站牌,川流不息的车辆„„这里的一切仿佛和我们这些外地人划清了界限并与之同时宣扬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伏尔泰曾经说过:微笑是最有力的武器!队长礼貌地询问路人,连连说谢谢,队友们忙着手机百度或是打电话询问,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问清了路找到了一家便宜的旅馆,三个人住在一间房,虽然拥挤,但也同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晚上队长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布置第二天的行程,奔波了一天,那晚我们睡得格外香。
桃李天下,知行合一
第二天一早,天空还泛着鱼肚白,队长带着我和另外四名队友一起去拜访我们第一个采访对象,他是全国模范教师,曾带领中国的孩子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进行友好访问,他是合肥一中科技创新教练员,他就是地理名师——方晓培。来到他的办公室,看到堆积如山的书中间的桌子上伏案写着什么的方老师
6.那些人那些事优美散文 篇六
童年的时候,不喜欢哭,却比较顽固。要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厌恶什么,或喜欢什么,都会一直执拗下去,总是肆意的做一些无所畏惧的事。爬上树摘桃子,菜地里偷黄瓜,与邻家的小朋友闹争执。
每次回到家总是满头大汗,就连炎热的夏天还是顶着骄阳在道场跳橡皮筋。皮肤晒得黝黑,凌乱的辫子总是松散的耸搭在肩膀上。而母亲总是会表现出无奈的样子,内心却又有几分担心。
最高兴的事,就是跟爷爷去田埂放风筝。
自八岁开始,每到初春,他总会带上我。一只手被他牵着,另一只手上拿着老鹰风筝。
而现今,大约有十个年头,没有放过风筝。因为害怕睹物思人。他的疾病辞世,让我着确难以接受。心里就像多了一处空缺。
记忆中,那是些幸福的时光。
我拿起风筝在田野上奔跑,线轴的另一端被他牵着。随着我轻轻地放手,风筝随着风越飞越高,线也越放越长。直到看见它稳稳的在天空中飞翔,我才又回到爷爷身边。在他的身旁坐下,双腿垂在田埂上摆动着,他会把线轴交放到我手上,教我控制风筝线的长度。他则会从深灰色的粗布裤子口袋里掏出烟来抽。吧吧嗒吧嗒的声音,氤氲的烟雾从他的口中一缕缕轻吐出来,飘向远方,逐渐散去。
他是个沉默话不多的男人,脸上总是带有微微的笑容。面色略显得有些发黄,是因为常年抽烟的关系。有时,在田间农活休憩的时候,你会看到他屈膝席地坐下来,抽上一支烟。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
春日的田野上,绽开得最多的便是玉白色的马兰花,一朵朵花瓣细长而紧凑,中间镶嵌着茸茸的金黄色的花蕊。它们耸拉着脑袋,在春风中肆意的摇摆着。总想把它们采摘下来,别上一朵在发间。那可能就是自己满以为的漂亮,也想沾染一些春的气息吧。抬起头看着远方,黄昏仿佛是触手可及的,它似乎就在眼前。让人沉醉。大地,建筑,都披上一层金碧辉煌的外衣,变得耀眼与斑斓起来,惹人头晕目眩。
黄昏退去了,依旧有些不想离开。突发奇想的想要等到夜幕来临,好看看它夜晚宁静的模样,会不会有虫鸣颂歌,星星划过天际。看看手中还握着一朵朵采集成束的花儿。
马路两旁的路灯已亮起,发出暗黄的阴暗的光。
晚上躲在被子里,梦里还停留在田野上,轻微的风吹过耳边,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青草的气息。快乐的奔跑于田间,心里是愉悦的。而现实中早已是沉沉的睡去,被搁在窗台午后采摘的花束在夜间开始慢慢枯萎,失去水分,变得不再那么新鲜。
还因为年幼不太懂得死这个字的含义,只知道会是永久的离去。没想过身边会觉得空荡,心里会觉得有空缺。
第三年的仲夏,被检查出他处于肺癌晚期。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面无血色,神智开始迷糊不清。听父亲说他常常半夜要出门,说有人在哪里等他。我开始有一些害怕的心理。担心他会这样的离去。
或许是存在着某些预兆的,常年抽烟成性,夹杂着粗喘的咳嗽声。咳痰中伴随着发黄或是深红的血丝。半年多前就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迹象,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在乎,他自己也觉得是小咳嗽而已。没有人知道会变成无可治愈的癌症。
我看着他半靠在躺椅上,裸露的手臂和肢体上开始出现淤红的块结。眼神空洞,面无表情,他已认不出我来。我在角落看到父亲默背过去抹掉眼角的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流泪,有轻微的呜咽声,在空气里显得细小而黯淡。在我心里,一直认为他是个坚强的没有眼泪的人。那是唯一的一次。
没过多少时日,不到所谓的半年,在六月的细雨天气,爷爷他永久的在躺椅上沉睡了过去。临走前没有任何遗言,就这样安静的上路了。他的眼睛微闭,手还在奶奶的手中紧握着。随之而来的就是父辈们的哭泣与抽泣声,整个房间混作一团。
我看着他被换衣,梳洗,被多人抬起搁置到木制的棺方中。那个时候,他的体温已经冷却,面部是没有血色的苍白。沉寂却又安详,像是睡着了一般。
在他走后,经常我还是以为他在身边,就像从未离开过。仿佛他还坐在堂屋的躺椅上抽烟,在庭院的树阴下乘凉小酌清酒,又或是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回过神来一想,他已经离开。这一切也只是我的幻觉,着无边际的想念而已。
距今,已是将近十个年头。他长眠的居地,松柏已放出青葱的生命气息。那是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每逢节日时期,他的子孙后代们会来祭奠,作以跪拜探望。因为我们相信他一直都在。
现在想起来,死是一场繁华盛宴的落幕。人总是会沉寂的消失于这个世界。慢慢地只存活在人的记忆中。
7.创业那些事 篇七
不久前, 李克强总理造访中关村, 考察3W咖啡, 一时将大众创业热潮推向了一个高峰。急剧的时代变革, 优厚的扶持政策以及便利的融资环境, 种种有利条件刺激着满腔热血的80后90后们纷纷投身于创业大军中, 开始了“喝咖啡, 谈梦想”的生涯。
同时, 近日, 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 实施弹性学制, 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但是, 创业这条路真的适合大部分个体吗?大学生们适合去创业吗?
鼓励创业政府出啥招?
自十八大以来,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成了各级政府的关键词。无论是针对创业人员, 还是面向创业领域, 利好政策涵盖得颇为全面。
一方面看, 大部分创业人群能享受到利好政策。国务院发文提到, 离岗创业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经原单位同意, 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国务院还强调, 要大力支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村劳动力创业。而此次, 又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 都是一种鼓励创业的“制度弹性”。
另一方面看, 创业领域也大部分得到关照。无论是电子商务, 还是金融服务领域, 都有专门支持创业的规定。作为创业创新的主体, 小微企业和众创空间自然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去年11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针对融资担保政策、社会保险补贴等内容予以规定。今年3月又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简政放权也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梳理, 自十八大之后, 国务院已发布7次关于取消和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不仅如此, 还于2013年对新设行政许可予以限制。2014年初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也得以减轻。2014年, 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税务总局将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列入“一号督查”事项, 并且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 最高额度统一调整为10万元。
而最近开始实施的一项评选则对地方政府给出鼓励。最近, 财政部等部门决定, 从2015年起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 对于示范城市的奖励为, 一般城市6亿, 省会城市9亿。
学子为啥创业
去创业, 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智联招聘根据近6万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发布的报告显示, 2015年七成毕业生选择就业, 较去年下降了近5%, 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却实现了翻番, 由去年的3.2%上升为今年的6.3%。报告称,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 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成为大学生们的热议话题。
参与调查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中, 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1.2%, 16.9%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 5.6%的人选择出国继续学习, 选择创业的比例为6.3%。而2014年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为76.3%, 选择创业的比例为3.2%。
调查数据显示, 参与调查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中, 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1.2%, 其中, 选择创业的比例为6.3%。
值得注意的是, 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 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在社会整体的创业热潮影响下, 大学生也受到这股洪流的影响, 2015年毕业生的创业热潮开始兴起。
而在选择创业的原因中, 27.4%的大学生表示, 是为了实现理想, 20.8%表示创业是兴趣所在, 此外, 19.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挣钱, 自由也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但仍有5.4%的大学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创业。
大学生创业还需要什么
目前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并不多, 而且创业项目相似度较高, 特别是缺乏掌握核心技术优势、“含金量”较高的项目。有关统计表明, 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的项目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项目。但由于市场上类似项目已趋饱和, 加之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优势, 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成功的确很难。
当然, 缺乏韧性和吃苦精神也是当前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要自我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多半是独生子女, 习惯于在父母家人的扶持下“走路”, 一旦选择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拼搏, 心理上的压力非常巨大。
当下的大学生赶上了创业最好的时代, 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有社会的积极鼓励, 有学校的培养培育, 更有整个时代创新的氛围, 更多人选择自主创业是时代的潮流。只是希望大学生们在投身创业激流时, 能够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很多时候, 积极实践创业和放下身段先投入社会都是累积创业基础的过程,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先从积累经验和研发核心技术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前不久, 网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致大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的趁早别创业》, 虽然作者用词很戏谑, 但却句句真诚:“没有能力的、没有经验的、没有人脉的、家里没有钱的, 老老实实工作, 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 年轻还是要多学习, 少看36Kr, 少看创业课, 多学学实际的——写代码、做设计、画线框图, 别老总想搞个大新闻。”
其实, 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 就是在最大程度上给大学生鼓励, 允许他们失败。失败了, 再重新回到校园, 而经历过失败的大学生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 这更有利于大学生发展。
2013年底, 李克强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时说, 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是从小公司起步的, “大学生青年不仅要泡实验室、图书馆, 也要有创业理念”。2014年1月17日, 李克强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时称:“我们已经有了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 还要有大学生创业促进计划。”的确, 大学如果没有激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机制, 那么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会变得越来越低。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如果大学生只知道就业而非创业, 那这个社会必然是死气沉沉的。现在高校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 比如, 建立弹性学制, 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 担任兼职导师, 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纳入学分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落实好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 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这些措施必然会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应该说, 在校生“休学创业”不会成为主流, 也未必就能够缓解就业难, 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休学创业”, 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就会犹如在就业的“水池”里扔下一块巨石, 从而使大学生变得更有激情。
“休学创业”需要更多实在的“激励措施”, 不要陷入“好大喜功”的困局, 那样无论对于创业还是对于大学生来说, 恐怕都不是件好事。
创业里的红海和泡沫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黄逸清以前是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常客, 周末的时候, 他经常来3w和车库咖啡听听关于创业的讲座, 看看最新的招聘信息。还在上学的黄逸清目前还没有创业的打算, 他更多是加入到不同创业团队的讨论中, 了解互联网创业局势, 借此判断自己毕业后是否创业。
“我觉得创业的泡沫太大了。在3W和车库, 几乎所有人谈的都是创业, 在我学校谈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真的有那么多机会吗?尤其是留给草根创业者的机会还有多少?创业者数量如此之多, 水平悬殊如此之大, 最终成功的能有多少?”
黄逸清抛出一连串疑问。他表示, 在与他交流的全职做电商的三名创业者, 对淘宝、京东、聚美等公司都没有研究过, 也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 只是空谈商业模式。
即便如此, 黄逸清还是决定毕业后就创业, 尽管他认为现在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创业时期。“短期内我觉得确实很可能会产生一轮创业泡沫。”3W咖啡馆创始人许单单表示, 现在市场过度躁动, 缺少沉静下来的感觉。但他同时强调, 长期来看这轮创业热会留下很多价值资产, 支撑经济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型。
在许单单看来, 正在出现的泡沫, 一种是各种创业服务机构和众创空间的涌现, 一种是不适合创业的人受到鼓舞去创业, 包括已经在创业公司的人士盲目去再次创业。
国内知名投资人则透露, 他所接触的好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来自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公司有五六年工作经验的人。他还表示, 靠谱创业者首先必须要具备做相应工作的出色技能。
这样的表态对于很多梦想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或许是泼了冷水。“创业大街这样的标签并没有多大意义。”该投资人士甚至强调。
事实上, 目前的市场竞争土壤早已呈现过载的态势, 在狭窄的时间和空间里, 和迅速膨胀的创业群体、巨头抢夺有限的人才和资源, 草根团队往往处在劣势。很多创业者都在安慰自己未来会是一个去巨头化的时代, 却回答不出“如果巨头进入, 你的团队会怎么样”的问题。理想化却充满焦虑, 这是创业者普遍的矛盾状态。
什么人适合创业
在现在这个时代, 创业这件事情被人为加上了神圣光环。好像出来创业就很牛逼, 创业了就能上去敲钟赚大钱, 创业就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 现在这波互联网创业就像是新世纪的大炼钢铁, 只是炼出来的不是废钢。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1、执行力超强, 有想法很快能上手筹备的, 拖延症创业那就是个笑话;
2、精力旺盛的, 每天熬夜还能神采奕奕的最好;
3、擅长做需求分析的, 找准需求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瞎忙活了很多年的项目最后才发现根本不存在这需求;
4、最最重要的还是, 有资源。就算你想找个靠谱码农也需要资源。
某个学生当年想做两轮平衡车, 但是一来不懂原理, 二来技术也不怎么样。但是这哥们是清华的, 认识一个清华学长在某军工央企, 他给这个学长打了电话, 这个学长又给他当高层的清华学长打了一个电话。最终的结果是, 这位高层派了几个工程师专门帮助他做这个项目, 还帮他推广, 后来做成了。
如果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听到了这个故事, 感觉很励志, 也翘了课去创业做平衡车, 他做成的概率有多大呢?其实, 我们有时候都不太愿意承认, 一件事情发生概率很小很小的时候, 那就是不可能。人生不可能像电影一样开主角光环。
很多人习惯用上帝视角来看一个个创业案例, 你以为光有执行力就可以?有个好的idea就可以创业?或者有情怀?很多人告诉你的所谓的“人森经验”并不一定真的是他做成功的最本质的原因, 这是个资本的时代, 光有情怀不行!
创业需理性
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 我们也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毕竟, 有创业热情并不意味着创业就一定能成功。虽然政策环境优化, 创业的门槛低了, 获得创业启动资金也更加容易, 但新兴行业的激烈竞争, 使得创业成为一种既兴奋又痛苦的过程。数据显示, 十有八九的创业是失败的, 即便是最后的成功者, 其创业历程之艰辛也往往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之一, 乔布斯曾经一夜之间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富豪, 但在数年后却被董事会赶出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 直到多年之后才得以重返苹果。
正因为创业维艰, 所以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创业的。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 创业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坚强的意志, 同时又需要有极强的团队领导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创业者不但需要判断风向, 还要注意避开竞争, 更要拿出真正被需要的、击中用户兴奋点的产品, 这些都并非易事。所以, 当你有了创业的冲动, 首先要思考的不仅仅是你能通过创业获得什么, 还要对各种风险与困难有充分的认识。
其实, 对于个体而言, 单独开公司并非是从创新中获益的唯一方式。当众多小型的创新企业出现时, 那些大的、相对保守的企业也会为生存而在业务发展、企业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自我革新, 甚至不得不加快自身再创业与再创新的进程。所以, 即便你并非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只要具备创新的精神, 当你所在的企业进行内部创新时, 就是展示你能力的好机会, 否则, 你就可能遭遇落后甚至被淘汰的命运。例如, 传统金融业在这一两年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严重冲击, 为了抵御竞争, 这些传统的“庞然大物”都已经开始推进各项业务的深度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业的员工们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形势。从这个角度看, 创业和创新大潮正在改变整个中国的经济竞争形态。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于国于民都是利好之举, 即便某些时候可能会因为资源过于聚集而出现泡沫, 但这并不能影响创业与创新的核心价值。未来, 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制度鼓励, 给予个人创业与企业创新更大的自主权;而创业者则需要潜心而行, 避免浮躁、跟风。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无论国与民, 都将从创业创新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毋庸置疑, 自己掌握一家公司的感觉是非常棒的, 特别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自己事业的年轻人来说, 创业充满了诱惑力。拥有创业热情固然不错, 但是如果忽略了创业现实, 那么也很难获得成果, 尤其是很多人觉得年纪轻轻就出来创业, 多少对你会有一丝的不信任。
创业的残酷现实就是, 绝大多数初创公司都会在头两年时间里失败, 而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创业滑铁卢, 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规划。那些刚刚创业的创业者们觉得, 在做产品和服务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激情,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你必须要把自己的创业想法落实到纸面上。
美国小企业协会 (SBA) 通常会建议创业者拟定一个三至五年的详细运营商业计划, 其中的要点不只是对你企业业务增长的预测, 同时还会强迫创业者去思考如何按照具体步骤来增加企业收入, 这份商业计划至少需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执行摘要:描述你公司的创业使命——你何时开始启动你的业务, 你的产品, 以及你的服务, 你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还有财务信息和任何与公司有关的亮点。作为一家初创公司, 你会更加专注于自己过去的教育背景和经验, 你要做的是去创业, 而不是实现什么商业成就。
公司简介:描述你公司的业务目的, 以及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如何满足利基市场特定需要的。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需要覆盖目标市场内的人口统计数据, 目标市场的规模, 以及你期望获得多少市场份额。在进行市场分析的同时, 你同样需要彻底研究行业内的竞争对手。
组织结构:你需要勾勒出一个组织框架图, 其中对每个人的工作角色以及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要进行简短的描述。
产品或服务:这其中要描述你提供给客户或消费者的东西是什么, 越详细越好。其中要包含公司的产品研发计划, 以及任何与专利或版权有观的内容, 再次强调, 越详细越好。
市场营销和销售计划:你的市场营销战略需要包含市场渗透计划, 业务增长策略, 分销渠道, 以及与客户如何沟通的计划。而你的销售计划, 则一定要包括是否会聘请销售人员, 以及他们的薪酬结构是什么, 此外, 最好可以罗列出公司具体的销售活动规划。
融资需求及财务预测: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创业者, 你可能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才能创业。所以在这一部分里, 你的商业计划应包括公司现在和未来的资金需求, 以及你打算如何使用这笔钱;另外关于公司未来的规划, 你最好可以描述一些具体的目标, 比如是否会出售公司, 或是和其他公司进行合并重组, 等等。
如果你的初创公司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盈利, 那么在你决定放弃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辞职创业之前, 最好能至少存上能维持六个月生活的钱, 这真的非常重要。对于如何创建现金储备, 美国离退休高管人员服务集团有如下建议:
一旦你决定要自己创业, 就要开始存钱了, 即便是一周只存几美元也可以。重要的是, 你需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这会为你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打下基础。
看看你自己目前每月的开销, 想想以后可能会有的开销, 现实一点, 你自然会明白自己需要多少钱。
如果你现在仍然在给老板打工, 那么现在就赶紧把自己每月的薪水自动转成存款吧。
在美国, 创业貌似不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态, 更何况是刚刚毕业的愣头小子们。如果你的朋友嘲笑你创业, 那么干脆不要和他们交往了。事实上, 你需要寻找一些商业伙伴来做你的“啦啦队长”, 推动你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 当然家人的支持也是必须的。此外, 不妨可以加入到创业者群, 或是其他行业内的创业圈子。
你还可以寻找一名创业导师, 他/她可以是你的前任老板, 也可以是你以前的大学教授, 甚至是一名支持你事业的家人或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寻找导师, 那么可以联系一些创业帮助中心 (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离退休高管人员服务集团) , 他们会为你寻找一些企业退休的高管人员, 为你提供帮助。
8.那些失去挚爱的女人 篇八
翻看陈希米纪念丈夫史铁生的文章,劈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旧约·诗篇》的这一段文字被一个女人顺手放在了开篇,用得那么狠,内心又那么皎洁,真是明月一样的句子,展现了她惊人的才华。
38岁高位截瘫的他娶了她,60岁时他撒手西去,携手22年,她都相伴他左右,她嫁他的时候,他的朋友感叹“这个带有音乐之声姓名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气质仿佛滤过的透明的水,老史兄福分不浅……”,当他去世之后,她写8万字的长文纪念他,“因为她相信他是可以看到听到的,所以她才写出来;因为她把所思所想写下来,所以她才活下来,文字如他的灵魂附体”。
“既然死并不是什么下地狱,我也不想上天堂。我只想能跟你在一起安安静静地说话,听你掏心掏肺,也跟你袒露一切。那才是人最好的生活。你说过,我们要爱得不同凡响!你说我们做到了吗?”
他们当然做到了,文学女人的爱情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而俗世里的女人,则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达,有这么一个俗世里的女子,她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从邵氏出道,80年代开始走红,90年代结婚息影,1983年23岁的她和球王贝利拍广告时遇上了她一生的挚爱,47岁她失去他,丧夫4年之后,她以青春不老的形象重返幕前,她说:“曾经拥有这段婚姻,已经很完美,有谁比他更好呢?我本身也不容易中意一个人。”
这个女人叫钟楚红,出道时以性感出名不惧人言,选定貌不惊人的广告专业人士,谈恋爱结婚息影;婚后才子老公干脆卖掉公司,在泰国海边筑下望海别墅,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老公患病之后她又不离不弃,全不惊动旁人,陪伴至终老;孀居之后,她出山接些广告,工作只为开心。
每个人都奇怪她为什么那么年轻,她的回答是老三样:多接近大自然,保持好心情,然后一定要运动。“像一般人这样,7时起床,做一下瑜伽,我每个礼拜都去一个街市(粤语:菜市场),我会买新鲜蔬果。每个星期都会爬山,我喜欢树林、太阳和海滩。” “我身边有太多爱,周围的人都给我爱,我不需要恋爱。”
那些失去挚爱的女人,她们依然好好地活下去,带着她們对他们的爱活下去。
这样活下去,始终不会孤独,因为活在爱里的女人永远不会孤独,而且比大部分人都要幸福。
9.那些年那些事-叙事散文 篇九
记忆就如同一块大磨岩,它磨去了许多岁月,许多往事,但有些事总是磨不去。它就像一坛陈年老醋,酸楚楚的。
我时常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些与社屋相关的人与事,那时,从乡里到村里到组里称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人们都是人民公社的社员,那时候的每个生产队有一栋集体的房子,社员们都把它叫做“社屋”。
在我的记忆中,我所出生在的那个生产队只有20来户人家,社屋就坐落在生产队的一块空地上,木结构,黑泥瓦,四面倒水,与社员们住的的房子大不相同。
那时的日子里,爸爸是生产队长,让大家感到爸爸就是这里的一棵树,一道墙,能给大家遮荫挡风,是大家的主心骨。
平时里,社屋就是一座至高无上的神圣殿堂。社屋里装有一个占去整整一间屋的大仓库,一分为二,中间用一层厚厚的木板隔开,仓库的这边装稻谷,那边装包谷,仓库的仓口处牢牢地挂着三把锁,开仓时,生产队队长,会计,保管员各自掌管的三把钥匙都齐了才能开,神秘又庄重。
仓库旁边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木桶,面里装上了黄豆、马豆、绿豆、高粱、小米、糯谷、高高矮矮,把社屋挤得满满的。
社屋一年四季常聚人,生产队里的大会小会都在这里开,开大会,生产队里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社员都得来,不来一次扣一天的工分,男社员10分工,女社员8分工,老小社员5分3分的。小会是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一起召开的秘密会议,至于会议的内容只有他们知道,生产队的大会往往是在小会之后才开的,社员来开大会只能带上耳朵听,不能带上嘴巴说。往往这样,社员们一进入会场就连忙找好一个地方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坐下。曾有人说,生产队里开大会如同在唱一台戏,队长唱主角,副队长、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唱配角,队长在大会上一宣布生产队里的农活派工或上面发下来的救济粮,救济款如何分或其他的事儿,说一是一,有绝对的权威,如同一块大石头落下地搬不得动不得挪不得也移不得。
在这社屋里,最让社员们牵肠挂肚的是在这里进行一月一次的分粮和三五天一次的记工分。在那靠工分吃饭的年头里,社员们一年到头年底能分得多少钱,能分上多少斤粮全靠平时一分分工分的积累,大家都那本小小的记工本看得比命还要贵重,出工时是手头活的按天记工,或抬或挑或背的活儿按斤两记工,这样,大家就在斤两上争工分,常常把各自能背能挑的重量加到不能再加的极限。记工的时候,社员们手中的小记工本和生产队记工员手中的大记工本都要同时记上,年底合计时如有出入就得以记工员的那本为准。到了年底,记工员先把社员们的记工本收上来,一本一本一家一户地合计,再让会计去分生产队一年的粮钱,生产队根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社员们的一个劳动日多的可分得上几角,少的只有几分,同时可分得几斤稻谷几斤玉米,外加几两黄豆马豆。当时的粮食分红一般是按生产队大大小小所有的人头数留足基本口粮,剩余的部分再让全队全年的总工分来分摊,人口多而劳动力少的社员家里,基本口粮多,一年下来的工分无法分回一家人的口粮,这样就出现了缺钱户,而人口少劳动力多的社员家里通过工分来分应得到的粮食还有剩余,也就有了余钱户,缺钱户有粮少钱,余钱户有钱少粮,缺钱户一年到头不比别人少出半天工,到头来还落得个缺钱的,余钱户虽余上几十元或上百元的钱,那是的几十元、上百元抵得上如今的几千元或上万元,缺钱余钱的社员心里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亏欠。过了二十一世纪,他们都成了七八岁十的老人了,总是忘不了心里头还是酸楚楚的。
社屋的外面有一块宽敞平坦的晒谷坪,夏去秋来,晒谷坪里晒谷子晒玉米晒高粱晒黄豆马豆,晒干车净之后装进仓装进桶,社屋像一根绳索把社员们系得紧紧的。虽然年底分红家家户户都有口粮,但不能一次性分光吃光,要统一保管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一到发粮的那天,社员们背上背篓,挑着箩筐来领粮,发粮的时候,会计拿着分粮的账本,保管员秤粮,队长副队长在一边监督,自然而然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
社屋外的晒谷坪夜晚不落寞,公社常常派下来电影队,免费为社员们放上《地雷战》、《地道战》、《草原英雄小姐妹》和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的电影,样板戏里的杨子荣、李玉和、李铁梅、阿庆嫂、江水英都成了社员们人人崇拜的偶像,还不时地学唱着样板戏里的唱词,虽唱得不怎么样却极有激情,连我和我小伙伴们也装扮成杨子荣、座山雕、李玉和、郭建波、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挥舞着木枪木刀在打打杀杀,视死如归,斗智斗勇,家仇国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每年田里头的秧苗插完之时,生产队就在社屋里办上一顿大会餐,就在社屋外的晒谷坪里架起大铁锅,摆开长桌,全队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吃。社员们家里没粮喂不上猪,生产队只有宰上一两只山羊,清水煮羊肉,虽一人难得吃上几片肉,却沾上了一身浓浓的羊骚,社员们在腾腾弥漫的饭菜热浪中吃得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吃了一餐巴不得第二年的大会餐快快到来。本来就不多的羊肉几下让女的小的一抢而空,男人只男人只有喝汤下酒,他们喝的是烂红薯片,土茯苓酿成的苦酒,一碗下肚,满脸通红,日子虽过得清苦惨淡,但人们之间很坦诚,很充实,
到了秋后的农闲时节,社屋里静得出奇,队里的中壮年男劳动力都集中到外地修水库去了。我们生产队只留下阿强、阿牛、狗哥、猫哥四个小青年负责社屋仓库的“守夜”。这四个机灵鬼天一抹黑他们就在社屋大吼大闹,人静夜深时,他们便悄悄地跑到邻近的生产队跟年轻的阿妹约会去了,天还没亮又悄悄回到社屋里。有一个月儿朗朗的下半夜,他们悄悄把四个阿妹带回社屋里,偷偷从家里拿来晚餐后剩余的饭菜款待四个阿妹们,向来少言寡语的猫哥在给其中的一位阿妹盛饭时,事先在碗里头放上一只活青蛙,再用饭菜盖上压紧,然后大大方方递过去,那阿妹接过饭菜就吃,吃着吃着,碗里的那只活青蛙猛从碗里一蹦而下,那阿妹以为从碗里掉下了什么更好吃的东西,俯下身来四处摸什么也摸不着,惹得阿强、阿牛、狗哥、猫哥一阵哄堂大笑,那阿妹还蒙在鼓里。后来,那阿妹成了猫嫂,猫哥才把这个恶作剧告诉她,猫嫂狠狠地在猫哥的背上咬了一口,那紫红紫红的牙齿印过了十天半月才消退。
后来,责任田土到户了,荒地山林也到户了,公社大队生产队改名换姓变成了乡村组,生产队的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聚在社屋里像当年召开小会一样,议了又议,然后又把社员召集起来,共同来商议这社屋是整体卖了还是分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还是把社屋分了,一家分上几片瓦,几块木板,几截柱子,屋地基也连同晒谷坪也划为小块小块的分给每家每户, 他说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和谅解。
又是几年后,当年的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员、记工员都老了,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他们又聚在了一起,想起过去他们在生产队亲力亲为的往事,几多感慨,在回味,也在反思。
10.女人那些事 篇十
时光匆匆,转眼间过了一年又一年,仿佛才看了几次日出日落,可当早晨再度醒来时,却发现不知不觉中,初四的生活已经开始。它存在的那么真实,却又虚幻。以至于我在叹,那些留不住的时光,那些留不住的人,那些留不住的事。
周六清晨,我和妈妈去赶早市。虽说是炎热的夏季,但经过大雨的洗礼,清晨的红日朦胧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凉风轻轻柔柔的吹着,却有一种穿透骨髓的劲儿。我感觉从脚底一直凉到了心上。
去时已晚,早市早已挤满了人与车,拥挤不堪,连转身都稍显困难,我有些烦躁。忽然嘈杂的人群中传来几声熟悉的砍价声,不是很熟悉,是非常熟悉。但我竭尽脑汁,却总也想不出究竟是谁。轻轻的回过头,睹见了一个清瘦的背影,微卷的.金黄色头发,莫名的熟悉感,她是?她是!脑海里的答案呼之欲出,我不敢相信,她竟是张老师,我的小学班主任。
张老师依旧往常的样子,干净利落,自然朴素。不由自主地,往日的点点滴滴在眼前重现。
犹记小学时她待我严厉,却是为了我好。记得小学一年级,我初次考试才考了六十八分,她满心担忧,给妈妈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在得知我没学过拼音之后,下课后她就领着我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学起,而最终,我也不负她的期望,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闭上眼,是她挥之不去的笑颜,是她在我的耳畔温柔的鼓励,是她
自小学毕业,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张老师了,与同学们也失去了联系,如今已时隔三年,昔日脑海中那些熟悉的面孔也渐渐的变得模糊,有时碰巧与同学偶遇,可总是避免不了的生疏与客套,寒暄几句就草草了事,破坏了那种温馨之感。
所以最后,我就那么远远地望着,望着她离去。我是真的不知道该对她说什么。
11.那些人和那些事 篇十一
胡启恒:自动控制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1994年4月的一个下午,现今75岁的胡启恒虽然不记得当初与时任美国网络国际合作部的Stephen Wolff在哪里会面,但是她清楚地记得当她向Stephen Wolff提出中国连人Internet的要求后,后者告诉他不会再有障碍。果然,当月20日,中国正式连国际人Internet。
而这已是中国第七次向美国提出连入Internet,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包括钱华林等多位专家都在为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而努力。
“当时互联网的端口在美国那儿把着,不像现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网络,那时候主要是美国的一个网,中国想要接人人家的网,当然得得到人家的许可,所以很多国际会议上外国学者都在会上呼吁要接受中国加入Internet,钱华林做了许多工作。到了1993年底1994年初钱华林跟我说还是不行,他知道要接人美国的主干网跟能源部的网相连,但是美国能源部的网上有很多他们国家的研究院,那些国家研究院承担了很多国防项目,所以跟他们国家机密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国家接入跟它国防机密有密切关系的主干网很有顾虑。”当时的情况让众多希望接入国际互联网的专家们都很着急。
与此同时,胡启恒在1994年初得到了参加美中科技合作会议的通知。胡启恒与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商量写个报告给国务院,得到国务院正式许可我就利用开会的机会去找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当时是负责管理互联网的)”。在周光召院长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赶紧写了一个报告,科学院党组的名义报告给国务院,国务院邹家华等三位副总理很快签了字,同意科学院的要求。”
“得到这个许可后我们就比较有底气了。”带着这个许可,胡启恒等专家在1994年4月,最终看到了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曙光。
钱天白:中国互联网先驱,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信息办安全专家组成员,已故。
1990年11月28日,我国的顶级域名CN注册登记成功。钱天白教授任行政联系人。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城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我记得1987年在普林斯顿开会的时候,外国看不起中国——网络速度这么低,只有一个结点。但是我心里想,有朝一日,中国也会向其他国家一样,很快进入到信息化社会里头去。”当时,钱天白参加的会议是国际互联网交流会,是第一个参与国际性互联网会议的中国人。
随后,他身体力行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大量使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服务,并不断向朋友宣传互联网,力促互联网的发展。钱天白在世的时候,就明确看到互联网会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他预测时间不会是特别短,因为这会牵扯到我们要发展自己民族信息产业的问题。整个Internet是在美国的文化上发展起来的,对中国人来讲并不是完全适应的,因为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我们的信息网络应该是满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钱华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首席科学家。1989年10月起作为技术专家参与世行贷款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 (NCFC工程)的建设工作,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中国与Internet的完全连接,同时担任我国CN域名的技术联络员。
钱华林与钱天白并称中国互联网“二钱”,他们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0年开始就研究网络的钱华林,至今已于互联网有了将近30年的不解之缘。而回想起NCFC工程时,当初种种困境和顽强的意志再次让他激动。
“当时有几大困难,一是经费,费用没人支持;二是技术,我们没有国际联网的经验;三是政治问题,人家不让我们联;四是国内的政策。”经费是由时任科技司司长冀复生同意,经钱华林和钱天白申请解决的,最后得到了300万的支持,分三年给。“技术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出访,找国外公司。”
而真正让项目组头疼的是政治问题。钱华林回忆,“政治问题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我跟美国方面接触了七次。”1992年6月,钱华林到日本开Internet年会,见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国际联网的主管,他说因为美国国防部门、政府部门都联在里面(当时的网是ARPAnet),他们担心机密外泄,只有解决他们的顾虑才有可能。科学是无国界的,很多国外的科学家帮助中国呼吁,不断给白宫写信。而钱华林等人则要一个一个部门的说服。1993年Internet年会在旧金山召开,钱华林再次见到那位负责人。“会上我还拜会了好些在白宫有影响力的人物,向他们表达了中国想联入国际互联网的意愿,他们都表示支持。会后有另外一个国际研究网络协调委员会的会,韩国的前吉男教授(时任IP研究网络协调委员会主席)协调,提议让中国联入围际互联网,美国的众多专家电在,这对他们有触动。”实际上,此次关于中国加入联网的议题,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一致赞成。让钱华林感动的是,美国某大学的一个系主任并没有参加该年会,但他专门从家乡赶到旧金山,赔了钱华林三天,找Internet一些资深的专家和管理方面的官员,做说服工作。
最终,1994年初,正值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召开之际,中国科学家代表团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官员见面,正式敲定了此事。
王行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网络方向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计算机与通信应用系统总体部主任。已故。
1995年,海外留学归来的张朝阳开始仿照雅虎模式,并创办了自己的搜狐公司。后来的新浪创始人王志东还坐在他硕大的办公室内处理每天堆积如山的文件,那时他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担任管理人员。杭州一个默默无闻的31岁英语教师辞职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商业信息网站“中国黄页”。
就在这些未来的互联网第一批创业者还在默默无名的时候,中科院已经开始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即“百所联网”工程),由王行刚牵头做方案设计。其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在此基础
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1995年12月,中科院百所联网工程完成。从这个时候开始网络名字不再叫NCFC了,而叫“中国科技网”(CSTNet)。
而此时,民用互联网也正在逐步发展。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它的出现,催生了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网吧生意。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深圳、西安、沈阳、哈尔滨8个城市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
随着老一辈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互联网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随着民用互联网的逐步普及,门户、游戏、即时通信、电子商务、网络音乐等各类互联网服务不断涌现。如今3亿多中国网民的鼠标证明,互联网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最震撼的两个互联网口号
迄今为止,中关村历史上最震撼的两个口号均来自“中科院”系。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
这句广告语,其口气之大、胆色之壮,一夜之间便令瀛海威在中关村地区迅速扬名,也成为很多人对早期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经典记忆。
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这位中国互联网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在国内最早提出应在国际互联网上提供中文信息的网络服务公司的概念,瀛海威也因此成为最先提供ISP业务的网络商之一。虽然这个曾经名噪一时的品牌已经没落,但在当年,却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锋,媒体描述它“就像传道士一样,向中国人宣讲何谓Internet”。
“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一座楼顶,曾悬挂着这样一幅巨大的广告,远一站路都能看清上面的广告词。这个句式大部分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这条广告不仅能让人会心一笑,也让人热血澎湃。
喊出这句掷地有声的口号的,正是定位于“信息时代的商业周刊”的《互联网周刊》。1998年,《互联网周刊》在中国商业互联网的第一缕阳光到达地平线之前诞生,此时的瀛海威,却倒在了黎明的黑暗中。
【女人那些事】推荐阅读:
《那些年,那些事》随笔08-10
中秋那些事08-23
车间员工关注那些事07-04
寒假那些事作文初中07-25
军训那些事初中作文08-17
初三那些事作文600字10-09
运动会的那些事作文06-23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07-23
《说说秦俑那些事》读后感08-11
以《春节那些事》为题的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