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共13篇)(共13篇)
1.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 篇一
新闻写作培训
培训老师:艾老师
新闻写作是一门学科,只有深度了解、具体实践了,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其丰富、深远的内涵。
图片、标题(字大、位置最高)的内容即是本报纸最显眼的内容。报头、报眼:其新闻价值最高、最大,即头版头条。
标题:一篇新闻的报道,其标题相当重要。标题应保持在14字以内,少数情况采用更长标题、但不宜超过20字。如公司小报中有一则新闻报道的标题:公司荣获2008~2009乌鲁木齐科技进步奖。通看全文,其实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信息没在标题中体现,即科技进步一等奖,可把2008~2009这几个不是关键的字替换掉(标题不宜过长),即写成:公司荣获乌鲁木齐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等奖更能、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远比读者关注的哪个(时间)更具价值与新闻性,而这个时间可在文中轻盈带过。①、标题应具有如下特点: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看书看皮、看文看题),要将标题浓缩到最简洁、明了。其基本要素应把握:准确、鲜明、简洁(深度)吸引人。②、内容应突出,如什么项目、谁负责、取得了什么成绩、怎么取得的?要让大家关心的东西突出来,开门见山、直接拿出来让大家看到。要把醒目的东西写出来,如:******(什么)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什么),要直接在标题中突出来。如比较好的标题,能够抓住关键词:动漫产业,体验高科技带来的快乐!其中关键词动漫产业,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动漫是目前刚兴起的一种科技产业,一下子就将读者的兴趣调了起来。
导语:要与标题吻合。导语应保持在100字以内。标准三步曲:标题、导语、过程(怎么干出来的、即内容)。导语又叫引题,即是对标题的进一步阐述、补充与过度。引题的内容一定要把专业的东西去除掉,因为大众读者并不熟悉各类专业的东西。如果写上那些专业的让人看不懂的东西会使文生涩难于发表(新闻与其它素材的文章有明显的区别)。导语体现了所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内容:内容要有针对性、规范化,针对读者(他所关注的,他关注什么)来写。抓住5要素(5W)写具体内容。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另外消息要求时间一定要具体(消息必须明确时间的具体性)。
要把握好信息与新闻的重大区别,要区分开消息、通讯与新闻的区别。消息、通讯是新闻的横截面、它的特点快而短,它甚至可以是一句话,如:在刚结束的花样滑冰项目上,我国选手谁、谁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没了)!它只是描述一个事件或刚发生的什么事情,并不铺开来写,只是个报道。而新闻则需要描写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如何在落后的场面下奋勇直追,拿得了这枚金牌,完全可以
把5要素铺开来写。新闻着重写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报道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多写细节,多描写。把事实摆出来、把具体事情、详情、具体人物写出来。
另外,内容一定要体现其价值性、其意义性以及其吸引人眼球的东西。突出特点、个性,捕捉不同的信息点。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要精益求精,改了再改、斟酌再斟酌。一定要注意语法,多写、多练。如:三个不同(的、得、地)用法:形—名/的;形—动/地;动—形/得。跑得飞快!飞快地跑!飞快的火车!
内容特点要鲜明、特点突出。举例:每年自治区都要进行粮食征购,征购粮食是自治区粮食局的头等大事,每年都要做新闻采访及新闻发布会,这样16个地州就都得上交不同的新闻稿,这样不同地区就要不同的新闻题材。那每个地区都应找到自己的特点,要找到最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首先上交的吐鲁番地区,因为吐鲁番地区气候和日照时间多,粮食成熟的早,它是第一个提前完成粮食征购的地区,特点就有了。而塔城地区也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即它是超额最多完成粮食征购的地区,为何能够做到超额那么多就成了新闻的要素。昌吉地区也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它们上交的都是一级品小麦,质量第一,这个第一就成了新闻的突出要素。阿克苏地区也找了自己的特点,它从不条白条完成全部兑现征粮用户的款项。„„,所有地区都基本找到了自己的征购特点,完成了新闻稿件,只有克州地区没找自己的特点,但通讯员一下子找到了克州未完成征购粮食任务的特点,它是独一一家未完成征购任务的地区,原因是因为该地区粮食用地少等特点,成了它突出的特点。
忌讳文不对题,不要堆积一大批形容词,如: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等等。结构一定有层次性,要有具体实例,要与大家的不同特殊事例。事例太多也不好,一定要有突出的东西,别写绝对数据、要用相对数据,绝对数据没有价值与意义,与相对数据则有借鉴性。如:××单位完成利润200万元,与外面同行相比也许200万元不是什么数据,但××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超额完成200%的利润则相当有价值性,并且会让读者联想到超额完成这么多,迫切想知道是怎么完成的,是谁来负责完成的等等。要突出靓点、细节描写。如这样一句话:我们常看到她忙的把带来的中药放进微波炉几天都忘了喝,但却“忙里偷闲”亲自购买补品去探望部门生病的员工。简短的描写,抓住了细节,突出了人物的先进性与特点。自己的身体有不适,需要中药调理,却老忘了顾上自己的事去忙别的事,体现了人物的先进性与突出性特点。另外,人物描写忌讳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思想,要采用原话,以免遭拍须溜马之嫌,别夸大其词,要自然得体与事例相符。
2011年1月3日
2.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 篇二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相对较综合, 编辑工作流程相对固定, 除新闻的专业频率和频道外, 在整个播出时段里新闻节目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还包括综艺节目、音乐节目等, 但这并不表示新闻编辑就无足轻重。[1]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大致为:把报道方针制定出来, 并确定新闻节目类型、报道方案;组织填充节目时间、协调日常报道;编辑新闻内容, 即进一步加工编辑部采集到的、接收到的内容, 并修改、处理节目内容、组合传播样式;审定新闻内容, 并完成最终传输工作;对新闻播发进行实时监测;手机消化吸收播放后的反馈信息等。
但新形势下的媒介融合脚步正快速逼近, 受众接触网络, 出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很多受众都能在自媒体上对时事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电视广播与人民的生活更贴近, 人民的心声能得到更好的表达, 也可以把网友的微博评论加入到新闻报道中。如此一来,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编辑已经撰写好的新闻稿件、视频等, 还要负责将网民对新闻的评价插入报道, 编辑插入的画面及播报时段, 严格筛选、控制插入网民评价的内容及环节。所以在新形势下,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技巧, 还要掌握广泛阅读、编辑网络评论的技巧, 这些都是传统编辑工作流程中没有的, 编辑技巧因而也面临新的挑战。
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一) 使受众参与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过程
新形势下,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媒体大量涌现, 我国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 受众参与对广播电视新闻而言越来越重要。[2]虽然很多媒体已经具备一定的受众参与意识, 但新闻编辑却没能让受众感受该意识,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一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只对受众提问的接受进行强调, 但却忽视及时反馈受众的提问, 导致受众的问题无法被有效解决;部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过度迎合受众渴望刺激性事物的心理, 于是夸大新闻事实, 导致新闻信息失真, 让受众感觉被媒体欺骗;受众无法真正参与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过程, 导致他们不了解编辑在新闻作品背后付出的努力等。
因此,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对受众关注点进行预测的意识, 站在受众角度思考问题, 促使受众参与编辑过程, 对受众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 注重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并在广播、电视上跟受众分享编辑新闻的感受及工作流程, 让编辑能为受众所了解, 从而共同体验、分享同一事件, 促使受众产生责任感, 逐渐把编辑与受众融合在一起, 组成编辑广播电视新闻的共同体。
(二) 合理掌控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模糊处理
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 坚持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都是每一个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 然而在实践工作中, 编辑往往需要对报道中出现的事件发生地点、当事人姓名等要素进行模糊处理, 从而在社会效应与真实性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 新闻编辑必须要合理掌控什么样的新闻应模糊处理、处理技巧等。一是模糊处理急发新闻稿件。编辑通常会遇到稿子务必及时播发但一时还没有弄清楚的事件, 此时编辑的确认不能盲目, 应适当进行模糊处理, 在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避免新闻失实。二是模糊处理需要保密的新闻稿件, 严格遵守法律及社会道德要求。例如, 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里, 涉及的一些未成年违法犯罪者的姓名、肖像、家庭住址以及案件里面的被害人姓名等可能会引发纠纷, 编辑应做好模糊处理工作;或涉及当事人图像的, 编辑应打上马赛克等。但凡是个人隐私被新闻报道所涉及, 编辑都要慎重处理, 严禁违背法律、社会道德, 模糊处理技巧也需要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断摸索和锻炼。
(三) 在做精新闻稿件的同时弄好事件策划
对传统新闻编辑工作来说, 基本功之一就是做精新闻稿件, 而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 弄好事件策划成为编辑不可缺少的一项必备技巧。媒介融合后, 很多媒体纷纷实行整合, 以往单一媒体的编辑在新平台上策划新闻事件的能力较薄弱, 急需加强。为此, 新闻编辑可充分利用整合平台具备的多形式信息发布优势, 在相应的网络上开设新栏目, 及时在栏目中实时更新新闻信息。例如, 当某一个记者接到受众线报后, 编辑应弄好事件策划, 要求记者使用手机及时传递现场照片或视频, 并及时编辑、审核, 接着直接传送到网络上, 一收到新的消息即刻更新, 把相关信息汇总成专栏, 从而向受众跟踪报道新闻事件, 受众仿佛在看现场直播, 事件始末的传播快速、直观、全面。
与此同时,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依旧可借助媒体融合下的多媒体信息传播优势, 积极参与策划社会活动的过程。例如, 某一个地方拥有良好的自然人文风景, 民族文化特色也相当突出, 但地方相对偏远, 很少受到大众的关注, 此时广播电视媒体就可积极与地方合作, 在特有的传统节日期间通过撰写文字、拍摄照片或视频等形式把活动信息上传到互联网, 使地区曝光率越来越高, 在宣传地方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新闻报道, 让受众获得更多知识。如此, 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事件策划技巧之下, 不仅地方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 媒体的点击率也有效增加, 受众的知识面也扩大了, 可谓一箭三雕。
三、结语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媒介融合发展势不可挡,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只有积极应对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发生的变化, 重视受众参与, 合理控制新闻模糊处理, 并做好事件策划, 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吸引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注意力, 从而打造精品新闻, 吸引受众眼球, 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快速发展。
摘要:当今的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各种新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涌现, 而新闻传媒的主要渠道之一依旧是广播电视, 它在现代社会传播各类信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部分较敏感的新闻信息需要处理之后才能传播出去, 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正确运用新闻信息处理方式,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群体提供服务。本文从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流程出发, 探讨提出若干编辑技巧, 希望能为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参考文献
[1]孙硕.围绕观众研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方法[J].科技传播, 2015 (11) :34-35.
3.专业新闻写作技巧 篇三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捕捉蕴藏现实生活中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题材的敏感性,新闻采写要着力于标新立异,尤其是对于专业新闻写作来说,讲求新闻的时代性和独特性,是吸引更多读者的法宝。以下笔者从新闻写作、专业新闻写作两方面人手,对专业新闻写作的技巧进行一些探索。
一紧扣新闻写作的特征,选择好新闻报道的角度,使新闻报道焕发生机。
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当前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新闻是报刊、广播、电视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特征包括:真实性、实证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和变动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如果新闻不是写生活真实的事实,那就不会取得受众的信任。新闻中所列举的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事实。及时性要求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必须有新的事实,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意义。
新闻写作角度是作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人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报道都是事实的一个“片断”,一个“剖面”。选择新闻写作角度方法可以从由小见大、以旧见新、全局高度这三方面去把握。新闻作者要敢于创新、探索新闻表现角度的新形式,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
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都蕴藏着很多新闻信息,问题在于我们看到、听到这些信息之后能不能放到全局的角度上加以权衡,从中提炼出好的内容,用最真实的感受给予报道。
二把握好新闻写作的原则,善于运用生动的新闻语言抓住新闻描写的细节,让新闻報道具有时代特色。
新闻写作的原则包括:第一,“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第二,精选事实,以小见大的原则;第三,正反并举,对比衬托的原则。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时,新闻作者只需将今昔、正反等不同的事实组织在一起,读者自己就会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第四,集点成面,点面结合的原则;第五,目击实录,再现场景原则。在新闻叙事中,现场目击记、亲身经历讲述、口述实录,最具现场感和逼真性,也最能体现“用事实说话”;第六,要言不繁,画龙点睛原则;第七,适时引语,借口说话原则。新闻强调准确和精练,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变动,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必须遵守“真实”和“及时”这两个基本原则。
新闻语言应该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新闻语言,即具备新闻性的语言。而新闻性除了新奇,还应包含其震撼、独到的特点。新闻写作中所需要的语言,是传播信息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因此,根据新闻写作的时效性与可读性,其语言不但要具有准确性,还要具有简洁、鲜明、生动的特色,并且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要具备不同的风格。
三专业新闻写作要有创新性。借用多种手法进行叙事报道,令专业新闻写作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
新闻写作要勇于创新。新闻写作不仅要讲究时间新、内容新,而且体裁形式也要富有变化。现在有的新闻作品缺乏可读性,关键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因此,必须大力提倡不拘一格,大胆借用散文等其它文学体裁手法写新闻,可以说,这是新闻写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专业新闻写作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善于借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努力写出特色,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
四根据不同的专业新闻类别,对新闻写作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从中获得更多关于专业新闻的写作技巧。展现专业新闻的独特魅力。
目前,专业新闻包括经济、体育、法制、科技等类别。下面以专业新闻——科技新闻写作为例,阐述科技新闻写作的要点与技巧。
1,科技新闻的含义
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关科学技术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说,它报道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方针政策,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已有的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情况,科学工作者工作、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反映等等。
2,科技新闻的特点
科学性和知识性。从科技新闻的功能看,它一方面要报道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造,让读者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一方面要宣传现代科技知识,满足人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俗性和生动性。科技新闻既要讲究科学的深刻和准确,又要让读者大众能够接受、乐意接受。不管二者兼顾起来有多难,我们都不能放弃努力。
时代性和时宜性。科技新闻是最具有时代感的文体之一。新的科技发现永远处于时代的前沿,即使是旧的科技事件的解密性报道,也很能让人联想起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此有人说,科技新闻其实有着很浓的体现人类进步的人文特色,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3,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精神,明辨是非,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
科技新闻的科学性跟真实性有密切的联系。一篇科技新闻即使报道的事实是真正发生的,如果认识有悖于科学原理,那么它也是虚假新闻。
知识、人物、事件三者统一。对于科技新闻而言,科学知识是文章内容的一个构成要素。但科技新闻不是科普说明文,不能孤立地介绍科学知识,必须借科技人物和科技事件的表达,来实现知识的传达。
表达的规范性和创造性。科技新闻的表达,既要合“规矩”,又要有一定的“巧”。合规矩是对新闻基本文体特征的尊重,“巧”则是作者的创造性发挥。没有规矩不行,而没有巧,文章就没有活性。
4.新闻写作技巧 篇四
一、通讯写作技巧
1通讯在反映时代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中具有重要作用。2通讯的特点:“一大三性”
“一大”指大容量:更具完整性、系统性,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公众关注的人和事。
“三性”是生动性,真实性和思想性。
生动性: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可读性强。不满足于一般化的陈述,要求有细节描写,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要能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感情。
真实性: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具有新闻必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读者的可信度高。真实性是最为重要的。
思想性:通讯的主题和夹叙夹议的表达方法,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通讯的主题,要体现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
3人物通讯的采访和写作
采访前的准备:尽可能多地掌握被采访者的背景、资料,了解必要的知识,充分做好功课。
采访的技巧:全方位采访---提问、观察、交流、对话,拜访周边相关人员。
体验式采访---跟随或参与被采访人的活动,直接获得现场体验。
全息性采访---调动全身心的器官,耳、眼、心、脑并用。
挖掘式采访---寻找故事、追溯细节,切忌概念性、抽象性。
回溯性采访—酝酿写作提纲后,在做有针对性的补充采访
人物通讯写作的十个要点:
(1)整理、消化,全部采访材料,酝酿、提炼通讯的主题。
(2)根据提纲,分门别类地选择、安排采访素材。
(3)将整篇布局及素材捻熟于心,思索、酝酿大致的腹稿。
(4)腹稿在胸后,精心设计多种开头方案;力求别开生面、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开头最为重要,直接关系的一篇通讯的成败。)
(5)选定自己最满意的开头,激发、引出满腔激情,达到下笔似走神的境界。
(6)已纪实为主,要有血有肉,以生动的细节和个性化语言来体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和精神。
(7)要求有文采,仔细推敲语言的美,要求平实而又精致,通俗而又别致,追求体现人物特点的个性化语言、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借代、移情、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
(8)通讯的抒情和议论,要求自然、适当以实带虚,寓理于情。
(9)精心推敲通讯的题目和小标题。
(朴实:她有颗水晶般的心------记我国气垫船专家华怡
文采:“三叶草”诗篇------记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我国科研人员 比喻:大标题:为气象卫星配上“千里眼”
小标题:“千里眼”闪耀着他双目的光芒,“慧眼”不容半点瑕疵
大标题:焊神的奉献
小标题:一个将心焊在事业上的人)(10)有效的修改:删繁就简、文字润色、事实核对
4.事件通讯的采访和写作
事件通讯的特点:事件通讯是新闻事件的详写,是详报新闻,以事件为中心。
事件新闻从内容上分,有以下几类:
环绕着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展开,记述和描写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环绕着某一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风新事展开,深刻发掘其包含的思想意义。
对某一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揭露。触及时弊、揭示矛盾,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事件通讯的采访:
记者要深入现场,了解、掌握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在把握全局和整体的基础上,详细了解整个事件中的关键场面,抓住重要的情节和人物。
重视突发事件的采访。事件通讯写作的几个要点:
整体和局部、详写和略写、事件和人物、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二、专题采访和专题大特写 1.专题新闻的采访和写作:
专题新闻的概念和特点:具有聚焦性、连续性、深度性、全景性、透视性、思辨性、解释性等特点。专题新闻的采访要求:
(1)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对记者的专业性、知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第一线:敢于承担风险、提出问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善于发现新闻:善于调查研究,既能把握宏观,又能察微探幽,新闻敏感性强:既有快速出击的能力,又有持续关注、跟踪事态发展的恒心和韧劲。
(4)敏锐性就是记者要有发现的眼光,包括发现新的事情、人物、问题。
(5)饱满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真情和高度的敏锐性是记者的天性。热情、真情,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职业操守,一种精神境界。
(6)多向专家等有识之士请教,广交朋友。
(7)记者不仅是报道者,更应成为时代风云的瞭望者和读者的智性朋友。
(8)结合采访,注意学习和积累。
专题新闻的写作:报道的策划十分重要。事实要正确、数字要准确,观点要鲜明、建议要可行,无论批评和表扬,都要实事求是,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性,语言平实、朴素。
2.专题大特写
特稿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特高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特质和原创性。专题大特写,具有以下五个“特”:特派、特殊、特有、特写、特色 特派:特派记者,直接到现场,有强烈的现场感,让读者似临其境,与记者一起感受到现场的情景和气氛,产生一种画面感。特殊:采访手法的非常规化
特有:独家采访,力求获得特有的第一手材料,包括背景资料,图像照片等 特写:突出某一时间或空间的细节事实,形成“放大效应”,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特色: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内容、形式到语言、结构,有作者自己的特点。(先进事迹的报道,语言还是以平实、叙述为主)
5.新闻评论写作技巧 篇五
文章论点往往放在较醒目的地方,如标题、开头、结尾,用观点统帅材料
构思:从材料出发,材料越多越好,通过对材料的调查研究,形成论点;
表达:从论点出发,根据论点来选择、裁剪、组织材料;
一般步骤
简单叙述现象并提出疑问
各方反应:政府,大众,媒体,学术界,事件起因者,事件受害者
现阶段主流观点、立场和态度
造成影响:大环境(道德,法制,社会,价值观,示范引导作用)
得失(损失,收获,希望,教训,经验)
现象的分析:直接原因分析,深度分析: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潜规则,国民性,制度,潜意识,限制因素,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历程,经验背景)。
分析角度:受害者立场,受惠者立场,不同的群体,情感立场,科学立场,法律角度,道德角度。
下结论:未雨绸缪,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严厉打击,防患于未然,杜绝此类现场,道德扬颂,道德鞭挞,情绪渲染等。
新闻评论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
1、 论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按照引论、正论、结论来组织文章,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优点:逻辑上比较完整严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 论式(点睛式结构):在小型言论中使用较多,分为两层意思。前一层是关于基本事情的介绍,后一层是画龙点睛式的评论。常常是叙事多于说理,其论述和结论往往连在一起。
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生动、活泼
3、 波澜起伏式:新闻评论文章各层次间波澜起伏、正反结合的形式
优点:比较吸引读者,可以避免论证中的片面性,把道理讲得比较透彻,常常是有疑问、迂回、变化
4、 递进式:主要使用在文章论证部分,按事物的逻辑联系来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关系,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优点:逻辑严密,论证性强
5、 并列式(平面展开):用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互相紧密相连的论据(分论点)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3种并列方式: 并列事实;并列分析;逐项反驳
优点:能扩宽论述的广度,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条理清楚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一) 开头:往往为下文定下基调,非常重要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踏破楚天浓雾,纵横江汉千里”
1、类型: 摆论点; 摆材料; 介绍写作缘由
2、要点:(1)开门见山 (2)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3)简洁
(二)结尾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类型: 挽结收口,综合全文 点明结论,表明态度 深化主题,引人思考 鼓舞激励,发出号召
2、要点紧扣主题,不要画蛇添足,简短有力 不落俗套
论据的使用
a、事实论据:丰富的事实,数据化论据,史实作为论据
b、理论论据:名人观点,法律法规
1、 事实论据: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事例,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以及一些统计数字等。是写评论的主要论据,经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为此意
2、 意见论据(理论论据) 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大家公认的观点作为论据来证明尚待证实的新论点。
最常见的意见论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方针政策,权威语录,常识,格言等
突出重点:写评论要抓住主要矛盾
防止片面:现在有很多评论一边倒
立与破相统一
立:从正面确立自己观点
6.校园记者新闻写作技巧 篇六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新闻的几种常用格式: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新华体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华尔街日报体(DEE)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
注意细节:
1合适的着装,并不需要太刻意,但是穿着背心和拖鞋就不合适。
2工作证,佩戴好工作证让人显得更加专业,更让人信服。
3录音工具,MP3之类的东西,避免因为初次采访紧张而遗漏重点信息。
4采访提纲
5明确采访时间和地点,迟到是一个很大的忌讳。
6联系人电话,避免临时有变动,方便联系
7熟记被采访人背景相关信息
8笔和本子,走在哪里带上笔和本子刻意随时记下新闻线索
见到被采访对象的时候,我们的采访也就要开始了。但是在进入正题之前,简单的自报家门是必要的,要人了解你是哪个部门干什么的、交代发稿流程,稿件会用在哪里、询问是否可以录音、提示采访方向,因为有些采访对象经常你们在交流过程中说话欲太强,说不到点子上,告诉他你的主题方向是什么,让他心里有数会事半功倍。
采访过程中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3提问要简洁通俗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提问简洁通俗就行,不用弄的文绉绉,绕几个圈把被采访者绕糊涂了。
4要抓住要害问题来采访,不要偏离主旨去提一些枝节问题
围绕你的采访方向问重点的要害问题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对于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必纠结。比如,一次我采访一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想知道她的学习方法,结果他在那里大谈特谈他与英语的情节。所以,我们要记住我要获得什么问题,正中要害的提问得出想要的信息。
5要深挖生动的细节,要在能够表达主题的细节上进行细致的详尽的采访。
似乎和上面说的一条有些自相矛盾。刚才说不必关注细枝末节,这里又强调深挖生动的细节。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迎新晚会上,大家都将报道的焦点放在整体大的点上,报道得也很成功。但是有个舞蹈的一个舞者却是一个男生扮演的,这是一个很小的点,但是确实又具有新闻价值,然后一片关于“伪娘”的稿子就出来了。闪光的小细节也是可以是很吸引人的。
6要注意观察现场。
现场去走一走,去观察,去感受会收获到很多。
记录要点
(1)记要点
一种是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罗列出的“一、二、三”等观点,另一种“要点”,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以及为什么发生,怎样的过程,结果如何,有什么经验和教训等。
(2)记疑问点
采访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对采访的内容发生疑问。指采访对象谈到的事实,和记者所掌握的或和别人介绍的有出入时,使记者产生的疑问。核实一下情况。(如四六级的通过率等)(3)记录下采访对象的有的点、有个性的语言
(4)记录下观察到的情景
多看、多观察从对方的服饰、相貌到神态、动作,从室内的布置、陈设到室外天气的状况。这些能够为文章提供信息。
(5)记想到的
在采访过程中突然的想法,记下来,问清楚一点,可以充实报道内容;一边问、一边想、一边构思新闻稿的结构,记者提问五要:
一﹑采访提问要准备充分
二﹑采访提问要问具体
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之类
三﹑采访提问要有针对性
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
四﹑采访提问要尊重对方
五﹑采访提问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被采访的人,大多都是有些报道价值的人,与他们保持良好的联系也方便以后的新闻采集和信息的搜集。新闻采访过程应高说是一个人脉积累的过程,再一次次的采访中不仅学到了一些技巧和知识,还可以认识一些朋友,把采访当做交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1、好新闻是一事一报
一条新闻,只报一件事或一件事情的一个方面。不能够将几件事混在一起写,也不能分成小标题来写,小标题部分也应算作一条新闻的范畴,只不过可能是这件事的不同层次的次第呈现,有小标题的新闻,应该去掉小标题仍然浑一体,层次分明。用上小标题,是速读时代新闻作品形式上的进步,仅仅在于方便读者阅读。
2、好新闻篇幅、语句要尽可能简短
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清一件事情,这是好新闻的标准,也是记者水平的体现。一般而言,国内好新闻参评的标准是不得超过800字,字数超过了自动失去参评好新闻的资格。
3、好新闻要有现场感
现场感就是对所发生的事进行真实的描写,使新闻象电影镜头一样,80年代兴起写现场新闻,客观的记录事实、真情实景。现场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如临其境。切忌闭门造车。
五、如何写好校园新闻。
1、多阅读:阅读报刊杂志上的信息、通讯、评论。
2、多思考:比较别人发表的新闻,思考身边有无同类体裁,提高新闻感悟能力。注意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只有留心生活,善于观察,才会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新气象。
3、新闻报道要写深、写活、写透,就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需要多观察:身边新鲜人,新鲜的事,新鲜的现象,带来了什么影响,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的材料,才能写出新鲜活泼、有事实、有观点、有分析,能帮助读者认识事物、启迪思想、指导行动的好新闻作品。深水之中有大鱼啊。
4、多实践:通过写作来提高,多与老师、报刊负责人交流。
首先在写稿之前,要想好“我这篇稿子要投给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稿子?怎么样写才会符合他们的要求?”其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文体的不同特点进行修改,如果是消息,就要尽量简短,多用叙述把事实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如果是通讯,则可以写的生动一些,多让文章中的人物自己“说”、自己“做”,而不是以作者的叙述来代替。最后,我们要有目的的去学习,多看看报纸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对照着自己的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在勤奋练笔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不断的勤奋的练笔,写作能力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7.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 篇七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文本;标题;内容提要;延展性链接
【作者单位】杨慧霞,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全媒体新闻传播研究团队项目资助。
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并非完全脱离传统媒体写作,很多技巧和方法与传统媒体是相同的,传统媒体需要遵守的规则也适用于新媒体。但新媒体毕竟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其呈现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随之发生改变。
一、标题:基本信息完备
在传统媒体中,标题作为“眼睛”十分重要,而在新媒体中,标题更加重要。当用户打开一个网页或是浏览手机新闻APP时,一般只能先看到标题,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需要点击标题链接才能获取,标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用户点不点开链接、是否浏览信息。
新媒体新闻文本标题一般题文分离、单行题多、以实题为主,融合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文本形式,每一个标题都是一个超链接。新媒体新闻文本标题在拟题时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基本信息完备。
1.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最核心的信息
一个好的新媒体新闻文本要力争一下子抓住用户,进而引导用户点击。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简单直接地告诉用户,这个新闻是什么,即尽量包含新闻5W要素。以下面4个标题为例:
①国务院派出8个督导组
②专项督查房地产市场调控落实情况
③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④国务院4月起专项督查16地房地产调控落实情况
这4个标题中,只有标题④做到了简洁点出最基本信息的要求;标题③虽然也叙述了基本信息,但文字太长,不适合新媒体;标题①和标题②都缺失相关信息,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强。
2.包含具体的数字、情节或细节
特殊的数字、情节或细节会吸引用户,增加阅读率。如《赵本山:我很惧怕春晚 担心自己会倒在台上》(凤凰网2012年8月20日)引用了赵本山原话这样一个细节,很吸引人。
3.表述内容要准确
标题表述的信息要准确,即使是细节也要精准无误。内容的准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准确,即标题中所陈述的新闻5W要素要完全符合新闻事实;二是对新闻事件的陈述和评论要概括事件全貌,防止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而有意使用耸人听闻的词语,或者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很多新媒体新闻文本标题说的是一件事,点开链接,文本主体说的却是另一件事,网民有被欺骗的感觉;这样虽然赢得了一时的点击率,却丧失了媒体诚信。例如某纸媒新闻《子女“常回家看看”有望入法》,被某网站转载后标题变成了《常回家看看,这是法律!》。网站标题确实有冲击力和吸引力,对基本信息的概括却出现了偏差,明显不准确。
4.运用全媒体手段
为了传达完备信息,新媒体标题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和厚重,可以采用标题集锦或“图片+标题+摘要”的形式。重大突发事件可以采用标题集锦的形式,围绕一个主标题,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若干条新闻的标题,同时可以添加与主标题新闻相关的关键词、图片集、视频、微博、互动等超链接,形成组合标题。在强调突出某一条新闻时可以采用“图片+标题+摘要”的形式,这种标题传达视觉信息、核心信息、基本信息更加全面。
5.标题制作禁忌
随着人们阅读需求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新闻标题制作标准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管其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有两点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其一是题文相符,其二是突出重点。” 新媒体新闻文本标题制作的几条禁忌:一忌标题模式化。为了吸引用户点击,套用一些标题模式,例如“史上最牛……”系列标题。二忌娱乐化、庸俗化。弱化新闻关键信息,强化次要信息,这些次要信息多半比较火爆,例如性、暴力、奇葩等,导致题文不符。三忌标题党。标题第一,唯标题马首是瞻。标题党导致大量不负责任的标题产生,当用户搜索新闻输入关键词后,发现搜到的新闻并非是自己想要的。
二、内容提要突出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点开网站主页的相关标题进入正文后,会在正文标题下面看到一小段话,一般100字左右或更短,这就是内容提要。有一些网站的内容提要直接放在主页新闻标题下面,例如英国BBC网站;还有的网站采用弹出式标签技术,当鼠标滑过某条新闻标题时弹出文字框显示该条新闻提要,移动鼠标后文字框自动消失。
内容提要的作用是解释或补充标题的内容,报告新闻事件最新的动态,文字要简练,尤其要注意突出关键词。关键词是一个文本中的核心词语,揭示稿件最核心的内容,以吸引用户,提高文本的检索率和利用率。一般来说,关键词包含在新闻5W中,关键词的数量不宜过多,三至五个即可。
三、正文:语言简洁,内容平实
1.简洁。新媒体新闻文本一般保持一个屏幕长最好,最长不要超过两个屏幕;每句话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段落简短。
2.语言平实。文本用最简单、准确的文字告知信息即可,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抒情议论,要避免花哨难懂的词汇,多采用通俗平实的文字。记住用户浏览新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追求文学性。
3.一段表达一个意思。用户在阅读新媒体新闻文本时大多是跳跃式阅读,因此,文本最好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便于用户搜寻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
4.多用小标题。过长的新媒体新闻文本要善于用小标题将文本分成几块,便于用户搜索和选择信息阅读。
nlc202309031232
5.重要信息优先原则。文本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无论是整个文本写作还是文本中的某一个段落写作,都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新媒体用户绝对不喜欢在文字堆里艰难跋涉,他们希望在开头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要求的“倒金字塔结构”完全一致[3]。
四、注重事件背景介绍
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中背景使用非常重要,有时候用户对背景信息的关注高于新闻本身。文本中多运用事件背景可以让用户对新闻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也有利于用户围绕新闻获取拓展性信息。
并非所有事件背景都要写进文本,要选择能说明问题、紧扣报道主题、用户有兴趣了解的事件背景,注意背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事件背景在文本中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在文本中直接写出来,穿插在导语、主体和结尾中,这个与传统媒体没有太大区别。
2.通过相关词语设置超链接。例如文本中出现电影《星际迷航》,那么可以对《星际迷航》几个字设置超链接,用户点开后可以看到关于《星际迷航》的具体介绍。
3.通过文本后的“相关新闻”超链接来实现。
4.设置新闻背景信息模块,点开后是有关的各类背景标题,由用户选择点击。
五、相关延展性链接:与文本内容相关
延展性链接是发布与文本内容有一定联系但又独立的新闻报道。如新浪网2014年9月12日的新闻《我国公务员已连续7年未调薪 工资不透明遭指责》,文本后面设置了相关新闻的延展式阅读《妻子嫌公务员丈夫工资太低与其离婚》《公务员工资改革目标:重点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专家:公务员工资改革应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等。用户点开每个标题都是一条完整的新闻,这些相关新闻的设置,拓展了该文本的信息含量,用户可以通过延展阅读,加深对新闻本身的理解和认识。
六、必要时进行后续追踪报道
后续追踪报道实际上就是新闻后的新闻,它以已经报道或正在报道的新闻为线索,对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做延续性的、进一步的报道。新媒体新闻报道追求快和新的内容,新闻网页更新率非常快,新媒体工作者要注意重大新闻后续报道追踪。
后续追踪报道应该注意:
1.要及时发布报道追踪,事件有了新进展,要在第一时间告知用户。
2.信息一定要准确,对重大事件往往会有很多传言,传言不一定都是假的,但绝对不能等同于事实报道。
3.后续追踪报道的重点是事件新的进展,例如事件原因调查结果、事件认定结果、新的细节等。
[1]郑素侠.网络与新媒体实务[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洁,王贵宏. 新媒体采编实务[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张松. 从受众多元需求角度探索网络新闻写作[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
8.新闻稿写作技巧 篇八
2.新闻要善于化整为零,多搞连续性报道、跟踪报道,变总结式为进行式 新闻具有事实的片断性和事件的连续性的特点,只有反映事物的最新态势,才能保持新鲜。一事一报的新闻特点是简单灵活,缺点是无法及时提供发展的趋势。为此,一些选题可以采用一事多报的方法,把一个事情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展现出来,就容易使人看清脉络。
3.挤掉水分,只讲事实 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看起来是透明的,讲的是事实。作者一般不应该在新闻中“挺身而出”说三道四,而要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对事实的叙述之中。新闻需要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不穿靴戴帽。穆青常说:写新闻要学会炼字、炼句,要言简意赅。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复句;多用短段落、少用长段落,最好一段一个意思,一段一个事实。
4.讲究体裁分工 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作用。动态新闻和经验新闻有区别,把动态新闻强行拼凑成经验新闻是拉郎配,拼凑痕迹太过明显;把经验简化成动态虽然对作者比较省力,但是浪费了宝贵的新闻资源,减弱了报道的力量。不要把消息写成通讯,不要把通讯写成报告文学,更不要把小特写、小故事拉成大特写、长报道。特写要“特”,有镜头感,重在细节和再现。追求“特”字就必然删去大段背景和一般性、程序性的过程描写。
5.逆向思维,大胆借用其他媒体叙事手法,以短小精悍取胜 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往往会使读者昏昏欲睡;而几个小时的电影常常会使人置身其中、声泪俱下。这与电影采用的多种叙事、剪辑手法是分不开的。蒙太奇就是比较常用的电影手法。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电影可以采用的手法为什么不可以应用于新闻写作呢?把围绕一个中心思想的全部资料分类切割,短小精悍,自成一文,但是可以按照内在的逻辑联系把它们组织成一篇大的文章,形式非常新颖。
6.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革除旧观念,为繁荣短新闻创造环境 以字论酬是很多报刊的常用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作者撰稿的积极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为了赚取稿酬,想方设法为稿件掺水,无限拉长、拉宽稿件的现象。正所谓:内容不多,篇幅不小;亮点不多,套话不少;新意不多,拼凑不少。这个问题需要利用更科学、更关注稿件质量、更体现稿件作者敏锐性和劳动价值的考核方式来解决。
另外,工作指导类杂志不可避免地与各级管理部门打交道,不少地方有“篇幅越长越重要,字数越多越有面子,内容越全面越显政绩”的思想,直接造成了稿件大而全。这类问题成因比较复杂,需要媒体工作者和全社会一道,为革除旧观念、树立新文风,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新闻稿的写法
第一:何谓新闻
假设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话,若咬到你、我、张三、李四或某个政要首长呢,哪个才是新闻,写新闻如同写作一样,该事件确能反映现代生活型态,对大众具有感动话题或启示,警觉的影响力就可成为新闻。
第二:如何写新闻稿
(一)先拟定大纲:写短稿可以仅凭腹稿,但写长稿时,若无大纲或准备小抄,往往很难写得好。
(二)开头与结尾:写导言时,最好已规划如何结尾,才不致於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三)举例与说明:写人物时,穿插一些小故事最传神。切记要适可而止,最多两个例子。
(四)迅速与简洁:记者写稿要求迅速,整篇写再做修改。众人皆知的事不写,不用废字,力求扼要。
(五)主题应熟悉:主题设定后一次完成,避免中断思路。遇严肃主题时,用字也应严肃表达。
(六)可峰回路转:笔法模式试图改变,运用情节隐喻或拐弯方式,争取注意。
(七)能力与论述:除具备收集资料,应多方查证,抓住重点,论述正确,言之有物,客观事实,不穿插个人意见。
第三:新闻稿段落分布
(一)新闻稿撰写与作家写作方法,作文相互一致,段落分配也是启、承、转、合。
(二)第一段之导言是全文的精神,最好在60字以内,重点约略提出,提纲挈领。
注意事项(一)
1、新闻写作应多使用短句,尽量符合150字以内适当阅读量。
2、导言不宜直接用引语,避免无谓困扰。
3、每段开头不宜用同样的语句,尤其是相接的两段。如连续几段的开头都用「他说:」,「他表示:」,会让人生厌,也会使人以为作者文思不足。
4、连接词(由于,但是)尽量不要用,先拿掉后再看看是否影响句子叙述的完整性,否则将可省略。落笔前先应审慎确认事件之可信度。
注意事项(二)
1、使用日常,简单易懂的字:如类似歌迷,影迷,避免改用Fans:「粉丝」。
2、写短句子,写简单的句子:简短有力的句子,使读者欣赏起来轻松自然,感受深刻。
3、尽量少用专门术语:新闻与写作是要给大家看的,应以贴近生活习惯,浅出的语言。
4、尽量少用最,甚,极为或唯一,避免与事实不符,会造成读者抗议。
5、不要用避讳引语:某人说就用钱XX说,不使用钱氏说。
6、尽量少夹用外文:除非有必要,但不要乱翻译,造成误解。
注意事项(三)
1、删去不必要的字:虽简而不漏,意思不变。
2、如:1.作为期五天的访问-访问五天。
3、.今天起办理报名手续-今天起报名。
4、不作无谓的解释:尤其在新闻专题报导中,有必要才解释,没有就省了。
5、不记流水帐:除非天天精采,否则,仅提重要事件。
9.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篇九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道破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导语比较法
导语比较法即将新闻五要素逐一打头写进导语,最后权衡最具兴奋点或卖点的一条导语。其间的选择涉及到一个转变: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到以受众为中心。这虽早为媒介人取得共识,但在实践中,不是思想未根本转变就是极端化畸形发展。另外,写导语也是随着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的变化而转移的,如报道一盗窃案,如果盗窃案在白天发生,光天化日之下,案犯胆大包天,令人震惊,新闻导语中应强调‚何时要素‛;如果盗窃者本人就是执法人员,其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何人要素‛应该被强调;如果案件发生地点是政府机关或公安部 门,那导语突出的将是‚何地要素‛;如果窃犯偷走了东西却还留下纸条,说是为了维持最低生活而所迫,那导语应突出的是‚何因‛这个要素。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 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0.看新闻谈文章的写作技巧 篇十
天天都在QQ,论坛这些地方问原创要怎么做怎么做,原创要怎么写。
从一开始总以为原创真的很难。前面我们有提到咱们原创不行,我们来伪原创总行吧。
那我们信息哪来呢?有的朋友要为此犯难了。先不说这个,我们说说你平时看的新闻QQ新闻,新浪,163.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我每天去看他们的新闻其实有很多都是一样的,写的事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写作手法和描述,连标题都不一样,但是是同一件事件,讲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 呢?
你可以把人家的好点的文章看一篇,而后改一个标题(关键词)或者你可以**为标题,而后你在通过你的看法和写法来写这个事件,当然这样文字重复性就不存在了,因为是用你的想法写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锻炼编辑写作的方式。
所以咱们不原创,也不能让搜索引擎看出咱们作弊了,不仅在搜索引擎权重提高了而且快照更新也很快的哦!
再说一下哈,这篇文章中核心部份是借用别人的资料,在这里谢谢原作者了哈。
11.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篇十一
来源:吕梁消防政工网
发布时间:2014-5-6
我们经常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广播来了解新闻,现在又出现了互联网,对新闻都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但是,随着信息膨胀,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新闻层出不穷,所以现在有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在报纸时代,昨天是新闻;在广播时代,今天是新闻;在电视时
代,现在是新闻;那么在网络时代呢,同步是新闻。在这个处处有新闻,人人都读新闻的时代,可以说,新闻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
要,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
所谓的新闻,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陆定一给新闻下的一个定义,就是: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
生的事实报道。它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是新近发生的,不是过去发生的;
第二、必须是事实,不能凭空捏造;
第三、具有传播性,既然是报道,就要对外宣传。从新闻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准确、鲜明、生动。换句话说,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真、新、短、活、深。
二、构成新闻的关键词(15个关键词)
(一)构成要素的关键词
作为一篇完整的新闻,大家都知道,它由五个“W”组成,可以说在构成新闻的要素有五个关键词:
1、何时:事实发生时间,也可以说是发稿时间;
2、何地:新闻事实的发生地;
3、何事:用叙述性的文字介绍主体事实;
4、何因:事件发生的背景;
5、何果: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加以解释点评。
如何把握这五个基本要素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只要大家能够在写完一篇新闻报道后,能够将五个要素对号入座,也
就是一篇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了。
(二)新闻结构的关键词
新闻结构关键词也有五个,分别是:
1、标题:文章的“眼睛”;
2、电头:本报讯;
3、导语:文章开头;
4、背景:对主体的解释;
5、主体事实:文章主干。
——为什么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呢?我们知道大家看文章的时候一般先看的是它的标题,一个标题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影
响着人的阅读兴趣。一个好标题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能够吸引人继续读下去。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般情况下,主副标
题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拟制,二者相辅相成。
——电头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其实我们平时看报纸的时候,都会发现一篇文章前面有一些如“本报讯”、“本报北京X
日X日电”、“本报讯XX记者报道”等等,这些就是电头。
——在写消息性的新闻时,导语很重要,它开篇给人们 一个最直接的信息,告诉人们自己想说的是什么事。
——背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解释,阐述事情发生的条件等。
——主体,文章的核心部分,体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就在这里。相关内容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解。
(三)衡量新闻价值的关键词(含金量)也有五个,分别是:真、新、短、活、深
1、真。一要善于用具体、完整、关键的新闻事实,不要用材料;二要善于用有权威的典型事实;三要选用有情趣的新闻细
节说话;四要善于用点面结合,正反对比的新闻事实;五要学会用叙述事实发表意见。
2、新。主要体现在新闻时效性上。一是体现在时间性上;二是体现在时新性上:(1)主题思想是否新;
(2)与广大官兵想知道的东西是否有结合;(3)表现手法、表达方法上是否新;(4)语言是否新:准确、生动、真实。
3、短。提倡写短新闻。
4、活。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
5、深。由小见大,主题深刻。
三、消息和通讯的写作
(一)消息
消息分五种,一是动态性消息,二是经验性消息,三是综合性消息,四是评述性消息,五是特写。
1、动态性消息就是具有时效性的消息,讲究的是“一事一报”,比如说在消防执法、执勤中发生的事情,部队当日、当时
发生的事件等都可归为动态性消息之类。
2、经验性消息指时效性不强,源于材料,高于材料一类的文章。它的突出特点是概写成绩,总结经验。在写此类新闻稿件 的时候,有一点需要切记,千万不要象写材料那样高唱“一、二、三、四”歌,而是要从材料中挖掘亮点,总结归纳,突出特色,这
样才有被采用的可能性。
3、综合性消息,讲究一个点面结合,从小入口切入,反映大问题。比如说想反映基层干部现身消防,甘于奉献,我们就可 以从某个干部写起,以点带面,从一个人引出一群人,继而上升文章高度,反映出这个单位干部的精神面貌。
4、评述性消息。局限
于业务领域,这类消息的专业性极强,作为基层的宣传报道员,写此类稿子的机会很少,就不叙述。
5、特写,一般指的是现场短新闻,是对某一事件片段的取裁,也是对事件发生现场的真实再现。特写中多用于部队突发性
事件和案件,在写作过程中多出现具体数字、象声词、场景描写等。因为这一类文章我们写作的机会较少,就不详述。
注意一点,写消息时的导语一定要简洁,可采取提问式、概要式、对比式的写法,杜绝开篇出现“为了„„”、“在„„ 的指导下”等类似的句子。
(二)通讯
通讯主要体现作者对长篇文章的驾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构局谋篇的能力。写好一篇通讯很难,难在选材和构思上。一篇通讯稿 少则上千字,多则二、三千字,这就要求作者在文章的主题提炼上、文笔的运用上、细节的刻划上、思维脉络上有一个清晰的映象,对于理性和感受性上的认识必须深刻到位。一方面是写通讯稿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切入点,作为基层大、中队,写通讯稿时不能“大而
全”,而应“少而精”;不要在大书特书先进事迹,而要从个别人、个别事写起,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跌荡
起伏、柳暗花明。
四、重点方面
在宣传报道工作上,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把与其相关的新闻素材挖掘好、总结好、宣传好。突出以下几个环节:
(一)突出基层官兵执法执勤工作这个重点环节。基层部队生活是新闻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官兵,依靠官兵,了解官兵,才能写
出好的作品。根据实际,宣传报道工作重点放在突出官兵在消防执法执勤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表现出的 新形象、新风
尚上,对工作思路上是否有创新、在消防执法上是否有突破、在部队管理中是否有新手段、新途径要进行深入宣传。
(二)突出阶段性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这个关键环节。根据阶段性工作和年终考核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
作好与之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突出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这个有效环节,唱好“四季歌”。尤其每逢“
五、一”、“
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和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消防官兵仍然奋战在消防保卫第一线,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加以宣传必将起到很好
12.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 篇十二
牌头镇中通讯员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新闻写作和摄影技巧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的教育宣传工作,培养我省教育新闻报道骨干力量,浙江教育在线将于前不久举办了“教育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班”,邀请富有教育新闻采写经验的记者、编辑及高校教授讲授教育新闻的基本知识、采写技巧。
由于名额有限和学校工作等因素,牌头镇中此次没有派出通讯员参加“教育新闻写作与摄影技巧培训班”,但通讯员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习新闻写作和摄影的技巧,他们积极通过qq群等网络手段和教育在线老师、学员进行交流、请教,同时下载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内容,认真学习和实践。虽然没有去实地培训,但通过网络学习同样也让牌头镇中的每位通讯员受益匪浅。
13.新闻稿写作技巧 篇十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
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
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
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
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
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
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
如获得1986年全国高校校报好消息一等奖的《小郎和日本姑娘喜结良缘》(3),如果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去婚姻本身,而不是站在“为中日友谊写下了新篇章”、日本姑娘向往中国、追求自我存在价值的高度,就不会使这篇消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消息。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
【略谈监狱新闻写作技巧】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08-15
新闻采访写作与技巧10-05
英语新闻标题写作技巧11-28
略谈新闻记者10-18
党政新闻写作08-20
新闻与写作09-07
网络新闻编辑技巧09-25
怎样看待新闻写作06-13
今日新闻写作范文06-18
如何写作新闻消息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