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2024-06-24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精选4篇)

1.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篇一

《浓硫酸的制备和性质》教学设计

宜兴市铜峰中学

黄海云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①必修(苏教版)的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硫酸的制备和性质》。本小节内容包括硫酸的工业制法和硫酸的性质。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了硫酸的工业制法,硫酸在工业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就成为本节教材的切入点,引出了硫酸在工业上的制法。关于硫酸的化学性质,以初中里学过的酸的通性为基础,复习巩固稀硫酸的酸性。既说明了问题,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再以一组探究实验引出浓硫酸的特性,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最后回归到硫酸的用途,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本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点较易掌握,但由于该内容常作为考试的热点,题型变化多端,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把硫酸的工业制法呈现给学生,运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直接地感知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了解农硫酸的特性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教学时,要把握好初中、高中有关硫酸知识的衔接,应用所学化学理论,借助实验手段,引导学生在回顾知识和对比实验中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和思维辨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所以,本节课应突出以下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引发认知冲突;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五、相关知识储备

初中学过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可以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发生化学反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可干燥气体;可使纸、布等脱水碳化。

六、教学过程

1.知识衔接,引入新课 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硫酸知识。

(2)导出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硫酸的工业制法相关内容。

(3)引导归纳硫酸的工业生产原理和设备,抓住化工生产的三大基本原理(1)逆流原理(2)热交换原理(3)连续生产原理。学生活动

(1)观察硫酸样品:浓、稀硫酸均为无色液体,浓硫酸呈粘稠状。

(2)集体回顾: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可干燥气体;可使纸、布等脱水“炭化”等。(3)归纳出硫酸的工业生产原理和设备。设计意图:

介绍硫酸用途,发学习兴趣,回顾已学知识,为探究学习知识铺垫。2.实验对比,揭示矛盾 教师活动:

分配任务、指导实验。安排学生分别完成浓、稀硫酸与蓝色石蕊试纸、硫酸铜晶体。学生活动:

对比实验,学生分别完成浓、稀硫酸与蓝色石蕊试纸、硫酸铜晶体和铝片对比实验,并介绍各自实验的不同现象。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确定探究目标。3.实验分析,掌握区别 教师活动:

(1)组织实验分析:请学生分别介绍浓、稀硫酸分别与蓝色石蕊试纸和硫酸铜晶体的实验现象,结合初、高中所学知识,分析浓硫酸在反应所表现的特殊性质。

(2)组织性质讨论:试分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的本质区别。学生活动:(1)对比:

稀硫酸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硫酸铜晶体溶解 浓硫酸

边缘变红中心变黑

晶体表面呈现白色 结论

浓硫酸有酸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2)吸水性:吸收物质中的水分子。

脱水性: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有机物分子中的H、O原子。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形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概念,明确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区别,培养思维辨析能力。

1、实验探究,科学推测

师生共同讨论,改进和完成浓硫酸与蔗糖的综合性实验: 为了清楚观察到蔗糖“炭化”现象,认识反应过程,准确检验反应产物,防止环境污染,将实验设计为密闭装置。学生代表操作实验并表述现象:

滴入浓硫酸后,试管发热;蔗糖渐渐变成多孔疏松的黑炭;品红溶液褪色。教师活动:

(1)提问:分析实验现象,浓硫酸表现了哪些化学性质?(2)根据现象,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反应中的反应物和产物是什么?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并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3)引导学生检验反应的产物。学生活动:

(1)回答:整个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表现了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方法:假设推断法、实验验证法、逻辑推理法、对比分析法。

认识:实验检验真理,本质决定表象,坚持严谨求是,加强交流合作。设计意图:

将蔗糖与浓硫酸的实验改进为带有承上启下意义的综合实验,是因为本实验可以全面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三大特征。对于巩固所学新知识,促进知识内化,提供知识应用能力、体现探究成功的乐趣,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5.实验深化,发展认识 教师活动:

(1)深入探究:如何通过实验手段判断浓硫酸中+6价S与+1价H的氧化性强弱?

(2)参考教材,请讨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验证性实验装置。

借助教材,组织讨论,并适时进行提示引导。如何选取发生装置?如何检验还原产物?如何避免环境污染?

(3)师生协作,演示实验,根据现象板书:2H2SO4+Cu==CuSO4+SO2↑+2H2O(4)讲述:

A反应中浓硫酸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酸性; B引导学生了解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概念。学生活动:

(1)讨论与交流:假若浓硫酸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后的金属铜,则能证明硫酸中+6价S的氧化性强。(2)学生代表组装实验装置(3)介绍实验现象: A品红溶液褪色;

B最后试管底有黑色固体,把试管里的上层溶液倒掉,下层溶液倒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得到蓝色溶液。(4)结论:

A浓硫酸的氧化性是+6价S的氧化性,稀硫酸的氧化性是H+的氧化性,是酸性;

B浓硫酸氧化性比稀硫酸氧化性强; C浓硫酸是氧化性酸。设计意图:

通过铜与浓硫酸的实验设计与讨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对以浓硫酸为代表的氧化性酸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评价能力,促进探究性学习上升为理论指导的新高度。

师生共同总结并扩展延伸:

A浓硫酸在与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均不放出H2;B浓硫酸还可以将某些非金属(如C、S等)氧化。板书:C +..2H2SO4 ==2SO2 + CO2 +2 H2O C在常温条件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发生钝化。

引导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试从知识、方法和认识上加以小结。

研究小组思考题:铜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曾出现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七、板书设计

一、硫酸的制备

二、硫酸的性质

(1)稀硫酸的性质:酸的通性

(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八、教案反思:

关于硫酸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教学在教学引入时从学过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以达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浓硫酸的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本节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特的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3.《矩形的性质》说课稿 篇三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矩形的性质》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不仅为矩形判定的学习做铺垫,也为菱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长方形的观察、思考、归纳、抽象得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易于接受抽象的定理,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主动探究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矩形的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矩形的性质,教学难点是:矩形的性质的探究和灵活应用。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演示改变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的形状,当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引出矩形的定义;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观察矩形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从而导入新课《矩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定义,把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的定义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引入课题。并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探究矩形的性质。

活动1:让学生观察、猜测、(一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验证,然后老师多媒体演示动画,让学生总结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活动2:学生拿出矩形纸跟着老师动手折叠探究矩形的对称性、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得到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矩形的对称性,这样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活动3: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矩形ABCD,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矩形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得出矩形性质的推论,并引导学生证明。

(1)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矩形与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助于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练习

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在黑板上作图是体现数学老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巩固矩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过程完整、条理清晰的解题习惯。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的性质。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设计一个图表清楚的展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4.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分析及对策 篇四

关键词:实验演变;异常现象;现象解释;方法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6-0091-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6.048

化学实验既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能预期到实验时出现的异常现象并能给予合理的解释。本文以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为例来进行剖析。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演变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可操作性强、现象明显,成为各版本教材的必选实验,但不同版本对此实验的设计又有所不同。

1995年人教版《化学》: 2000年人教版《化学》:

2009年苏教版《化学1》:

通过三种版本的实验装置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直观发现对于这个实验的设计是越来越合理了。1995年人教版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当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整个教室都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特别是前面的学生和老师更是“占尽便宜”。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产生的气体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污染环境,所以很多老师会选择放弃这个演示实验。2000年人教版它变成了一个半开放性实验,做演示实验时,只有前排的学生和老师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大多数老师会做这个演示实验来为教学服务。2006年的苏教版中,它再次发生了改变,成为一个全封闭的实验,做实验时,闻不到刺激性的气味,老师可以自由安排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这个实验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时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二、实验现象的异常及分析

预期现象:

铜逐渐溶解,溶液冷却稀释后变蓝,有大量的气泡冒出,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品红溶液逐渐褪色。

实际现象:

(1)加热初期,铜片表面开始变黑,溶液为无色。

(2)继续加热,铜片表面继续变黑,反应剧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品红溶液逐渐褪色,同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试管中出现墨绿色浊液,试管底部有灰白色固体产生。

(3)再加热,试管中有“白雾”涌出,浊液变澄清,铜片消失,试管底部灰白色的固体增多。

(4)如反应完全后,冷却静置,把上层清夜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溶液为无色,再向原试管中加水,溶液为蓝色,而底部仍有黑色物质存在。

现象解释:

现象(1)加热初期,温度不高,浓硫酸的氧化性不够,使铜失去1个电子形成亚铜离子,而Cu2S的溶度积又特别小,易形成,所以发生如下反应:

5Cu+4H2SO4=Cu2S↓+3CuSO4+4H2O

所以铜片变黑,由于浓硫酸的吸水性,生成少量的硫酸铜难以水合,故溶液为无色。

现象(2)继续加热,温度升高,浓硫酸的氧化性增强,主要发生如下反应[1]:

Cu+2H2SO4=CuSO4+SO2↑+2H2O

Cu2S+2H2SO4=CuSO4+CuS+SO2↑+2H2O

CuS+2H2SO4=CuSO4+SO2↑+S+2H2O

有大量的SO2气体产生,故品红溶液褪色。生成的CuS、Cu2S、S、CuSO4水合物混合呈墨绿色。此时,浓硫酸的吸水性强于硫酸铜,故试管底部有灰白色的固体产生。

现象(3)再加热,浓硫酸继续氧化CuS、Cu2S及少许生成的S,故浊液变澄清。试管中有“白雾”,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原来被浓硫酸吸的水因温度升高而释放出来变成水蒸气,然后随生成的SO2溢出。生成的白色的CuSO4夹杂黑色的物质CuS而呈灰白色。

现象(4)上部液体是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是将浓硫酸稀释,故溶液还为无色。在原试管中加水,溶液呈蓝色,是因为所得溶液为CuSO4水溶液。为此,我做了下面的实验。[2]

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用胶头滴管吸出上层液,向试管中加入水,溶液为蓝色。取2mL此溶液离心分离,弃去上层液,用蒸馏水洗涤2~3次,然后在沉淀上滴加6mol·L-1HNO3溶液,发现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Pb(Ac)2试纸变黑,故为H2S气体。同时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且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黑色物质是Cu2S,因为:Cu2S+2HNO3=Cu(NO3)2+Cu+H2S↑。

由上可知,我的推测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实验现象成为预期现象或接近预期现象。为了使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注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三、如何做好铜与浓硫酸的实验

我们可以看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它主要与硫酸的浓度、铜片的大小、反应的温度有关[3]。

(1)硫酸的浓度:实验中用98﹪的浓硫酸,实验现象并不理想,而改用硫酸与水的体积比为8﹕3至9﹕1的浓硫酸,效果会更好。

(2)铜片的大小:事实上,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可按照下面两种方式进行:

a:Cu+2H2SO4=CuSO4+SO2+2H2O

b:5Cu+4H2SO4=Cu2S↓+3CuSO4+4H2O

如铜片的表面积太大时,反应b就会加剧,而用细铜丝主要发生反应a,实验效果会更好。

(3)反应的温度:反应b在100℃以下进行的较快,温度较高时就会受到抑制,当温度升到150℃后就以反应a为主。所以先把浓硫酸加热到沸腾再加入铜丝,实验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只有对实验进行科学的探究,才能做好实验,让它达到预期的目标,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积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现象研究[J].化学教育,1999,(3):30

[2]李明.几个无机化学实验现象解释[J].玉溪师专学报,1996,12(6)

[3]孙志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115

上一篇:银行业专业实务-个人贷款题库下一篇: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