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2024-09-05

配网设计工作内容(精选11篇)

1.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篇一

典型电力配网自动化网络设计

摘要: 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网络设计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典型的配网自动化网络进行基本的设计与配置。

关键词: 配电网;自动化;网络;设计

中图分类号:TN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410103-01 典型配置中各节点计算机功能简介

1.1 数据库服务器及磁盘阵列(双机热备)。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配置、管理、协调配电网的描述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为工作站和配网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磁盘阵列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储设备,具有增加存取速度、更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和自动提供数据的冗余备份的特点,而且存储共享不再占用服务器系统资源,大大提升了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

1.2 主处理服务器(双机热备)。是系统实时运行的核心。主处理服务器运行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和事项服务模块。在配电集控站一级的系统中,主处理服务器可与数据库服务器合并运行。

1.3 通信服务器(双机热备)。主要完成配网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各种通信功能。可以有多组通信服务器,每一组前置通信服务器由双机互为热备用的两套计算机组成。

1.4 高级软件服务器。用于配电网高级计算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和动态着色、配网潮流、负荷预测等。

1.5 发布与互联服务器。完成配电信息的Web方式发布。该节点可直接连入MIS系统,为众多的客户提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

1.6 GIS服务器。主要用于GIS背景上的建模和相关信息维护和提供GIS信息服务。

1.7 配调工作站。可配置多台以作为系统的用户操作端提供给配电调度员使用。主要用于进行图形方式的数据查看、遥控、数据设置、摘挂牌等操作。

1.8 报表工作站。主要完成报表模板的制作,报表的定时生成、打印等功能。一般在报表工作站上配备打印机。

1.9 机房工作站。与配调工作站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不开放控制功能,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系统的监视。网络连接方式

配网主站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采用双网冗余、星形联接的点到点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络(LAN)互连,大大提高计算机设备间的互连互通、共享资源与协同工作的可靠性。

局域网络互联设备一般采用两组国际知名品牌的10/100BASE-T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转换,多个端口可以提供并行地使所有网段或计算机同时全速传递与交换信息的能力。其配置已经预先完成,可直接投入使用。服务器与工作站都安装有两块以上的带有RJ45连结器的10/100BASE-T以太网卡,通过8芯5类双绞线连到以太网交换机上。

与第一组交换机及其所连接的设备构成第一网段,使用计算机设备上的第一块网卡;与第二组交换机及其所连接的设备构成第二网段,使用计算机设备上的第二块网卡。两组交换机安装在前置机柜中,第一组交换机的位置处于第二组交换机之上。

当前绝大多数的已联网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打印机)都可以在10Mbps或100Mbps速度下运行。交换机能够自动检测某个网络设备是否支持100Mbps的速度,可自动识别全双工/半双工模式,并自动对该吞吐量下的连接进行优化。IEEE802.3x流量控制确保了在高吞吐量和全双工链路中的高峰期内不会产生网络通信丢失。为局域网提供最佳而可行的性能和升级性能。

网络通讯协议采用TCP/IP,IP地址采用192.168.x.y形式,子网掩码统一采用255.255.255.0,其中x值统一规定,第二网段的x值等于第一网段的x值加上100。y值在系统中顺序编号,同一台机器的y值在两个网段上是相同的。y值的编号原则计算机设备从1开始顺序递增编排。这样使每台计算机设备均为两个网段中的一个节点,并且两个网段之间也从物理上隔离开来。路由器设备从250开始顺序递减编排,拨号服务器设备从220开始顺序递减编排。与MIS网等联接的网卡的IP地址由用户相应的管理部门给定。

路由器提供网络层的互联,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与流量控制能力,用于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与局方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的互连。

一般在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中的某些计算机设备(如通讯服务器)上加装拨号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远程维护的电话接入。网络传输介质

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中数据与信息传输介质使用24AWG的4对非屏蔽第五类双绞线,两端使用RJ45接头,按T568A、T568B连接标准进行连接(参考图1),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

图1RJ45头外形

网络设备(DCE)和计算机设备(DTE)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RJ-45头压接线序两端均采用T568B,电缆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00米(328英尺)。如果局域网中计算机设备分布距离大于100米,采用光纤收发器(ModularFast Fiber Converter)及单模光纤与交换机相连。

对于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互联,或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的互联,双绞线电缆的RJ-45头压接线序一端采用T568A,另一端采用T568B。各节点计算机命名

网络中各主要计算机的命名规则是:地区名+机器名网线标签命名

网络中网线的命名是根据它所在的网段,在它所属的计算机名后加上罗马数字Ⅰ、Ⅱ等,如果有一台机器上有更多的网线,刚按顺序依次往后排列。如DMSDB01A(Ⅰ)表示用在DMSDB01A机器上的第一个网段的网线。网络测试

网络连线正确并正确地配置计算机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与工作组后,局域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从“网上邻居”中就应该看到相邻的计算。

网络测试常用的方法如下:

在命令提示符下用net命令加view参数来查看邻近的计算机。如果此计算机在网络上,则可以看到邻近的计算机,如下所示:

C:>net view

服务器名称 注释

---------------------

2.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篇二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 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经济之路。电力工业虽然带有其行业特殊性, 但仍然在经过试点探索后, 于2002年正式推行了“厂网分开, 竟价上网”, 首先在发电侧打破垄断, 引入竟争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整个电力行业分成了国家电网和南力电网两大公司, 以及国电、大唐、华能、华电、中电投等五家发电集团公司。由于电力市场竞争的多元化, 电网调度的业务活动必定产生新问题, 提出新要求。调度机构同发电厂没有了人事纽带、行政隶属关系, 更多的是经济协调关系, 因此原先的电网调度观念需要更新, 应把调度置身于电力市场中, 克服单独依靠行政手段调度的观念, 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通过协议合同等市场力一式来协调各市场利益主体的运营行为。在调度机构内部专门设置调度交易中心, 更好地为电力市场交易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电力的需要越来越大。近此年来, 国家对城网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 城市电网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电网的改善对电能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配电网工程路径选择

路径的选择, 首先要合理地选择接点和新上线路的导线截面, 尽量避免或减少迁回供电、近电远送或因导线“卡脖”而今建明改的现象。此外, 路径的选择还应与当地建设规划相吻合。高压线路应尽量伸向负荷中心, 线路还应尽量短, 转角和跨越尽量少, 使施工和维修尽量方便, 诸多因索应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3 勘测定位

对于新建、改造移设线路及延长线路, 可自接用标 (花) 杆三点一线进行日测定位, 此种方法现场比较适用。测试方法如下:

3.1 如果线路是一条直线, 可在线路一端

竖立一醒目的标志花杆, 同时在另一端也同样竖立一垂直标杆, 观察者站在距垂直标杆前。的地方, 使观察者的眼睛、始端标杆、终端标杆成一直线。

3.2 沿着这一直线利用皮尺或测绳, 按照

规定测定距离, 参考地形竖立标杆, 由观察者利用三点一线的道理, 用手势、旗语或对讲机指挥, 使标杆左右移动, 最后位于这条自线之中。

3.3 这根标杆的位置就是“杆位”, 可钉上

标桩, 然后再倒换使用这根标杆, 照样顺次测量其他杆位。如果有转角, 则应先测定角度杆的位置, 然后再按上述办法分别测定始端杆和转角杆以及终端杆各自线段上的杆位。用标杆测量比较简单, 但不能测出各杆位的标高, 也不能准确地测出各转角的角度, 因此只适用于地势平坦, 距离较短的配电线路。

3.4 如果线路较长、要求较高, 可借助经纬

仪测定, 规程对线路的档距有具体规定, 线路档距一般为一之间。

测量定位时, 一定要确保导线对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要充分考虑到定位误差、施下误差以及各种因索的加下误差、装配误差等, 对要求保证的女全距离应留有余地。

4 导线截面选择

现在的新建和改造低压架空线路较短、电流小, 比较容易满足发热条件和电压损失条件, 所以导线截面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和机械强度来选择.但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截面。

对于三相四线制, 铜线7.7, 铝线4.6对于单相220V, 铜线12.9, 铝线7.7对于低压动力线路, 一般可按发热条件来选择截面。在选择导线截面时, 要正确估算负荷, 应考虑到3-5年内负荷的增长, 同时还应考虑到环境温度、机械损伤等因素, 现在的低压线路应选用绝缘导线。

5 配变布置

新上生话照明的配电变压器应遵循“小容量、密布局、短平径”的原则, 尽量将供电半径控制在150~200m范围内一或多台配变照明时, 应划块供电, 尽量避免线路交叉, 防止同杆双电源, 保证居民安全用电。

对新上200k 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 应选用单杆式。这种布置型式结构简单、片地少、节省材料、安装方便、投资省配电变压器的安装高度宜在2.5~3m, 通过车辆较多的繁华地段安装高度可适当提高, 并在电杆及拉线处装设反光警示标志。

6 容量选择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 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则上, 负荷一般为配变容录的65%~80%, 专用于照明的变压器, 对于照明、动力合用的配变容量, 可按最大负荷来选择, 此外, 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到3~5年内负荷的增长及负荷性质的变化, 所以在计算理论容量的基础上要略有放大。

7 配电网下程有关下作要求

施工图纸的绘制要规范明了, 要有一定资质的设计部门到现场实际勘测, 各村屯共同制定路径、电杆编号、档距、耐张、转角角度、跨越以及接线路的名称, 接杆的编号等都要标计清楚。

7.1 配变的布置方式选定之后, 其安装图纸

一般可直接套用规范设计, 编写施工要求是对施工图纸的进步补充和说明, 如新上线路的排列方式、对转角跨越处的要求、导线的选用、对地距离、弧垂直线绝缘子的安装高度, 以及配变进出线的选用、盘柜布置要求等。

7.2 工程施工之前, 要将线路路径图、线路

平断面图、线路杆塔明细等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提供给施工队, 并对施工队人员当面进行技术交底。

7.3 工程竣工后, 设计人员要配合局有关职

能部门对安装质量进行逐项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确保新工程质量。

7.4 计划材料要细致认真, 对照施工图纸与

现场实际相符, 提报材料明细, 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划时应考虑到各种材料的损耗, 如瓷瓶意外破碎、螺栓无意丢失、脱扣、导线、塑料帮线尺寸小够等, 计划时要留有质量。

7.5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电力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 把电力优质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纳入一个利学考评体系, 有效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客户的电力需求, 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供电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构建电力优质服务的考评体系, 客观公正的考评是前提, 组织考评成员是基础, 制定健全的、客观的考评项目是保证, 二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 才能真实体现供电服务的实际水平, 反映供电服务制度、管理和措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客观、公正地考评供电服务质量, 应采取企业内部客观考评和广大客户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外部评价, 供电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听取客户意见。供电企业的客户, 涵盖全社会各个阶层, 客户的判断与评价, 是最真实反映电力优质服务水平高低的依据。从供电局的实践来看, 电力优质服务的利学考评体系, 不但有利于形成管理与考评、执行与监督、性改与完善的竹理机制, 而且能有效促进基层供电企业队伍、制度、机制和文化等工作的拓展与完善。

结束语

配网改造工程在设计线路路径时, 应充分考虑到整个现场周边的环境布局和发展规划避开街道绿化带, 以防止树木摩擦导致放电和不必要的剪枝工作。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扩大, 电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本文对10kV配电网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且介绍了配电网工程的路径选择、勘测定位、导线截面选择、容量选择以及有关工作要求。

关键词:10KV配网,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唐红键, 谭茂强.大容量高压电动机变频器继电保护对策探讨, 2001.

[2]崔凯.架设在绿化带中的四回路钢管单杆优化设计, 2004.

3.低压配网架设设计要点分析 篇三

关键词:低压电网;线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农村低压网络主要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构成的以农村生活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乡镇工业等用电形式的配电网络。这种网络往往受当地气候、地形、用电负荷等条件的影响,勘测和规划设计比较复杂,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该网络的安全运行及日常维护,这就要求勘测设计人员要全方位多领域广角度的进行勘测分析。所以,农网低压网络的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慎重进行。

一、路径的选择

在选择路径时要充分考虑河流改道、山洪冲刷、山体滑坡、土质松软、地基塌陷等自然灾害对线路构成的威胁和损毁,如果采用地埋线进行地下敷设时,还要考虑鼠害、地下水、地下空洞、冻土厚度及地下其它电缆、管道和设施对线路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村组建设的规划等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迂回或卡脖子现象,尽量减少跨越和档距过大、转角过多、线路过长等不利于运行和维护的因素,尽量减少增加农牧民负担的现象,从而科学、合理的选择线路走径。

二、网络的选择

为了使配电变压器能够三相负载平衡安全运行和在线路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减少停电面积,配电变压器应尽量安装在网络负荷的中心位置,按照“小容量,密布点”原则分装,尽量把供电半径控制在500m以内。在规划线路出线时,可将低压线路从配电变压器出线口引出至少2条三线四线制回路(视现场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实行分区分片和动力用户专线供电,在线路发生故障或日常检修时可减少停电面积,但要避免线路迂回现象。无论怎样选择出线回数,都要在保证变压器三相负载平衡运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在有农业排灌、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季节性用电负荷较大的村组,尽量考虑设置一大一小可并联的母子配电变压器或可调容的变压器。根据用电的季节和时间,视负荷大小来选择投用大容量配变或小容量配变,在负荷超过大容量配变单台供电能力的情况下,可将两台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在用电淡季可以退出容量较大的一台变压器以降低铜损和铁损。这样,就会避免一些村组配电变压器存在的“大马拉小车”或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的不良局面。

三、勘测定位

电杆坑、拉线坑及地埋沟、户表集装台及配电变压器的勘测定位,是工程网络规划设计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该网络布局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一环。无论新建工程还是改造工程,在勘测定位时,一定要遵循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三点一线、忌低好高、重前轻后、侧深拒浅的原则进行。尤其是沿街道架设线路时,要注意档距尽量控制在40m,郊区尽量控制在50m,如遇特殊地段确需加大档距时,应考虑电杆、导线、横档及相关配套材料的机械强度而确定。

四、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配电变压器是一个低压网络的核心,就如同人的心脏一样非常重要。变压器选择得过大,会形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铜损和铁损,而且还造成设备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选择得小又会使其长期过载运行或负荷稍微增大而烧毁变压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五、电杆、导线、横担等材料的选择

(一)电杆的选择。选择电杆时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勘测选择。主要考虑导线架设后对地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横担对相邻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的安全距离是否合格。当同杆塔架设线路时,应考虑上下两层导线间的距离及下层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标准,一般上下两层线路的横担直线杆不小于0.6m,转角、分支杆不小于0.3m,同层导线弧垂应一致。当高低压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直线杆不应小于1.2m;分支和转角杆不应小于1.2m,如遇跨越其它弱电线路及房屋、树木和草垛时,要考虑导线对其安全距离。如确实无法保持与其的安全距离时,要尽量加高电杆或采取穿绝缘护套管等措施

(二)导线的选择。首先应掌握该网络下用电负荷的发展情况,主要考虑过去5-10年负荷的增减和现有负荷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正确预测和估算未来负荷发展空间。还考虑电压损失、环境温度、导线发热和未知机械损伤等因素,综合各种情况后合理、经济的选择导线截面。值得注意的是,中性线采用小截面导线时,一般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但纯照明线路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一致,对于进入比较密集的村镇和沿街道架设低压线路时,应尽量采用JKLV型集束导线或其它绝缘导线。在任何低压网络中禁止使用破股线或单股线。

(三)横担的选择。横担的选择也比较重要,一般要考虑架设导线的根数,导线的粗细、架设档距的大小和现场具体条件等情况分别选择。选择的过大,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选择的太小又会留下潜在的隐患,也不符合相关标准。我们常常习惯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50×5×1500型横担,单相线路习惯用∠50×5×800或∠50×5×500型横担,其实在选择横担时,既要考虑架设导线的根数,还要考虑导线截面、档距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一般导线在50mm2以下,档距在标准范围之内且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如上三种型号的横担;但导线截面在50mm2及以上或档距过大,档距远远超出标准范围,气候条件恶劣,风沙扬尘天气和雨雪天气较多等情况下,就应该根据导线架设根数选用∠63×6型横担。在选择横担的同时,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横担如架设裸铝导线时,还应满足档距在50m时,相间距离不应小于0.4m;档距在70m及以下时,相间距离不应小于0.5m;靠近电杆两导线水平距离不小于0.5m。当架设绝缘电线时,档距在40m及以下时,相间距离不低于0.3m;档距在50m及以下时,相间距离不低于0.35m;靠近電杆的两导线间距离为0.4m。

六、其他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采用地埋形式敷设线路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土质及导线散热等情况,。地埋线在地下需要接头或T接时,最好引到地面进行并修建接线墩。夏天气温过高,冬天气温太低,白昼温差较大的地区不宜采用架空集束导线和绝缘电缆。架空裸铝导线的连接最好使用压接管,T接或引线最好使用并沟线夹;配变高压侧的连接部分尽量使用设备线夹,低压侧的连接则要根据连接部位的金属分别使用铜鼻子或铜铝过渡鼻子。拉线中必须使用拉线绝缘子,户表集装箱内必须安装合适的漏电保护器。

参考文献:

4.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篇四

职位名称 公司名称 招聘人数 工作地区 学历要求 性别 更新日期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男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若干 成都市 不限 不限 2013-01-06 请把您的疑问告诉HR: 您还可以输入 100 个字 请简明清晰地描述您的疑问。如:贵公司的晋升制度是? +问题补充(选填)您还可以输入 200 个字 如有需要,请详细描述你的问题。这有助于意向公司的HR能充分了解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回答。谢先生问:你好。请问贵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吗?我是四川水利学院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能到贵公司工作吗?2012-12-04 20:05:30 叶先生问:您好,我是211、985工程2013届大学应届生,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习成绩优秀,真心想到贵公司发展,希望公司能给我一次宝贵的机会,谢谢。2012-10-16 14:36:21 陈先生问:你好,我从事线路测量只有一年,我的测量技术是师傅带的,我能够独立完成220kv及以下的线路施工测量。这样的条件能到贵公司上班吗?2012-10-16 14:29:36 王先生问:我有线路施工及测量工作经验20年,参加过110Kv、220kv、500kv、800kv线路施工,担任过测量员,施工技术员,施工管理员,工程监理。请问我到贵公司能开多少工资?2012-10-15 02:45:48 谭先生问:你好,我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今年在四川输变电实习过,强烈希望能进入电力设计这一行业,希望能进入贵公司。谢谢2012-08-31 19:08:55 胡先生问:您好,我是10年开始参加工作,主要是做电力施工的,参与了35kV、110kV、220kV、500kV线路的施工过程。对线路设计这一块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贵公司,寻求发展?2012-08-29 19:49:24 史先生问:您好,我是做线路测量设计3年多,主要进行110kV线路,能给一下联系方式?? 当面联系下比较好2012-08-21 20:06:41 刘先生问:你好我是做电气二次的,可以做220kV以下变电站全部施工图,不知是否能在贵司做电气二次设计,四川这边的设计规程规范虽然不特别熟悉,但我相信,只要有好学习态度,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的。2012-08-18 08:02:31 羊先生问:请问现在在招变电一次吗2012-08-16 17:31:57 文先生问:不是说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都可以吗? 怎么应届毕业生不行了?2012-07-14 15:54:09 HR 回复:应届生是分职位的。2012-08-10 17:39:56 本文由辉瑞医药http://整理提供,转载注明出处

5.配网带电作业学习心得 篇五

王 辉

通过城都电力学院培训学习带电作业,这段时间以来才对带电作业有所了解,从衷热爱这项工作。为适应公司的改革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约投资建社,更好的搞好公司对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95598优质服务,从而提高少停多供,公司领导于2013年7月首批派我们3个人到城都电科院进行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培训。带电作业指在不停电的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从今网后的发展来看,带电作业也是保障可靠供电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总体来看,带电作业有待发展,前景可观。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和等电位作业。

地电位作业时,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通过绝缘工具带电作业,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时,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

中间电位作业系通过绝缘斗臂车等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是地电位与等电位作业的中间状况。因此,地电位与等电位作业时的基本安全要求,在中间电位作业时均须考虑。

等电位作业时,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会有危险电流流过,危及人身安全,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

在带电作业培中心这段时间,我们对地电位、中间电位、等电位作业法有了明确的了解,着重对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法进行了理论学习及实操技能培训。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新工具的发明,大多数情况下,配电带电作业采用的是中间电位作业法,而这种作业法要求对绝缘斗臂车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样才能保障作业人员在工作时的安全距离。(目前,主要绝缘斗臂车有三兴、阿尔泰克和杭州爱知。相比较下,爱知比较灵活。)

但是,对于一些作业环境地势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例如绝缘斗臂车无法进入的环境还必须要进行带电作业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地电位作业法,这样就必须要求作业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为此,我们学习了脚扣和用踏板爬杆、导线的绑扎,导线的修复、连接等。

对于带电作业最常规的项目就是为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更换设备、带电立杆等,对这几个项目而言,在作业前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勘察,对危险点进行分析,然后才能组织作业,更重要的就是要严格保持安全距离和进行必要的绝缘遮蔽。绝缘遮蔽用具和人身安全保护用具的正确使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掌握这些用具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现场我们也不断的结合实践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了一些绝缘遮蔽用具和人身安全保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根据所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10kV架空线路多为单电源放射性结构,存在网络薄弱、互供能力差的缺点,单个用户搭火用电也需要全线停电,城区10kV线路由于通道限制,多数采用同杆双回及以上架设,停电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损失,公司还需要在带电作业人力资源、安全公用具加大投入,力争尽快把带电作业在公司全覆盖。

6.H、配网电气安装(答案) 篇六

(电气部分)

单位名称: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干式变压器应水平稳定放置并安装稳固,底部用防震胶垫垫起离地, 防震胶垫厚度不能少于(D),以降低噪音。

A 80mm B 60mm C 40mm D 30mm

2、容量为(B)及其以上的变压器槽钢台架,应加装槽钢撑臂或顶桩支撑。

A 100kVA B 315kVA C 630kVA

3、户外避雷器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C)。

A 100mm B 200mm C 350mm

4、将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在支架上,并用热镀锌或不锈钢螺栓固定,水平相间距离≥(C)。A 100mm B 200mm C 500mm

5、母线安装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M10螺栓力矩(B)

A 16.7~22.6 B 17.7~22.6 C 18.7~22.6

6、母线安装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M12螺栓力矩(B)

A 30.4~39.2 B 31.4~39.2 3 C 32.4~39.2

7、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不宜大于(B)米;

A 1米 B 2米 C 3米 D 4米

8、架空电缆一般用挂钩托挂在吊线下,也可绑扎。对于铠装电缆应每隔(D)米加以固定,若为无铠装电缆则挂钩距离应缩短。

A 0.1米 B 0.2米 C 0.3米 D 0.4米

9、将固定螺栓穿进接线端子孔及电缆安装基座孔,用扭矩扳手将螺栓拧紧,最大扭矩不超过(B);

A 40N/M B 50N/M C 60N/M D 70N/M

10、在待连接的电缆端部的(B)内分别调直、擦干净,相互重叠200 ㎜,在中部作中心标线,A 1米 B 2米 C 3米 D 4米

11、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油,螺栓宜露(B)丝扣方便调整拉线。A 1~2

2、B 2~3 3、3~4 4、4~5

12、电杆起吊应设(A)根以上调整绳,每根绳由1~2人拉住控制电杆起吊;

A 2 B 3 C 4

13、钢筋混凝土电杆基础坑的深度允许误差为(B), A +50MM,-50MM,B +100MM,-50MM,C +100MM,-100MM,14、钢筋混凝土杆的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电杆全长的(B)。电杆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露筋跑桨等现象,没有纵、横向裂纹;

A 1‰ B 2‰ C 3‰ D 4‰

15、母线安装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M8螺栓力矩(A)

A 8.8~10.8 B 9.8~10.8 C 7.8~10.8

16、交联聚乙烯绝缘多芯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B)倍

A 10 B 12 C 15 D 20

17、一般在使用防火涂料处理有困难的电缆线路上和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A)长的区段施加防火包带。包带在绕包时,应半叠绕包两层及拉紧密实即可 A 2~3m B 2~4m C 3~5m D 1~3m

18、户外高压计量装置应安装于(B)。A.电源侧 B.负荷侧

19、引线应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美观;导电部分及引线相间距离及对地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与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应<(C)。A.100mm B.200mm C.300mm

20、带电安装线路故障指示器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持线路故障指示器安装工具操作,且与带电体保持(A)米安全距离,并设专人不间断监护。A.0.7米 B.0.8米 C.1米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防火封堵包括(ABCD)

A 安装防火隔板 B 浇注防火涂料 C 填充防火包、D 包裹防火带

2、电缆敷设完的(ABCDE)进行密封

A 隧道 B 电缆沟 C 竖井 D 电房出入口 E管口

3、工序作业前的施工条件包括(A B C D F),由(E)确认。

A 任务单 B 图纸预算材料表 C 施工方案 D相关证照 E 工序施工负责人 F 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格 G 人员配置 H 完成开工程序

4、施工准备包括(A B C D E)。

A 人员配置 B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设备材料 C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器具、机械及工器具仪表 D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E 完成开工程序 F 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格 G 任务单 H 相关证照

5、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确交代本次施工(A B C D E F G H I)并签署(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

A 设备状态 B作业内容 C作业范围 D进度要求 E 特殊项目施工要求 F 作业标准 G 安全注意事项 H 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I 人员分工 J 施工方案

6、防火封堵包括(ABCD)

A 安装防火隔板 B 浇注防火涂料 C 填充防火包 D 包裹防火带

7、附件连接的作业程序是(ABCD)

A 导线在耐张杆、塔上高空临锚 B 紧线器和耐张线夹及绝缘子串连接; C 用紧线器使导线的弧垂达到要求 D 将线头穿入耐张线夹。

8、检查设备材料符合设计要求:(ABC)

A 主、附件清单齐全 B柜体外观无损伤、变形 C 产品技术文件齐备,收集设备、开关合格证等原件资料及技术资料。

9、安装热缩终端头相对应的材料包括(ABCDE)

A 电缆户内、外终端附件(热缩、预制)B 电缆夹 C 电缆抱箍 D保护管 E 支持角铁。

10、电缆敷设完的(ABCDE)进行密封

A 隧道 B 电缆沟 C 竖井 D 电房出入口 E 管口

1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ABC)符合设计要求 A 型号 B 电压 C 规格

12、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ABC)和人井的防水层 A 电缆沟 B 隧道 C 电缆井

13、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ABC)应相同 A 长度 B 型号 C 规格

14、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在(ABCD)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A 电缆终端 B 中间接头 C 电缆拐弯处 D 管口

15、电缆敷设方式有几种(ABCDEFG)

A 直埋 B 排管 C 沟道 D 隧道 E 水底 F 架空 G 支(桥)架

三、判断题(共35分,每题1分)

1.施工准备完成可报开工,当施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2.“三统一”是指要求施工作业人员统一着装,即佩戴颜色、标识统一的安全帽(红色、白色除外);统一佩戴有个人相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穿着统一工作服。(√)3.变压器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4.高低压进出线应相位对应,可以不标相色。(×)5.禁止用操作手柄或瓷套管搬动户外断路器或负荷开关。(√)6.计量表箱的二次电缆口可不封堵。(×)7.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8.水底电缆敷设时,在船上的施工人员要穿好工作服(×)9.敷设电缆时,牵引绳可直接绑扎电缆头牵引电缆。(×)10.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下端引出。(×)11.导线接续管在使用前应用汽油清洗干净;导线压接部分的线股也须松开进行清洗,清洗长度<管长的1.5倍;(×)

12.采用双连接管压模时,两管之间的距离小于15mm,由管内端向外端交错进行;(√)13.紧线前应首先收紧余线,在紧线端夹上卡线器。;(√)14.在运行中的线路下展放导、地线时,必须采取防止导线过牵引跳动与带电导线触碰的措施(√)15.人工展放时,领线人应由施工人员担任,并随时注意前后信号,拉线人员应走在同一直线上,相互间保持适当距离;(√)

16.跨越架拆除应由上向下逐根进行,不得上下无次序地同时进行拆除,或采取成排推倒的方法,拆下的材料应有人传递,不得向下抛扔,并应有防倾倒措施;(√)

17.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电缆端部的1米内分别调直、擦干净,相互重叠200 ㎜,在中部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18.将使用的三芯分支套内外清洁后,套进三芯分支套,尽量往下使下口到达标记处。先从分支套指根部向下缓慢环绕加热收缩,完全收缩后下口应有少量胶液挤出。再从分支套指根部向上缓慢环绕加热直至完全收缩;(√)19.填写现场安装记录表时,本项目施工人员所检查项目与相对应质量标准是否符合,将结果记录在“自检记录”栏中:符合的记录为“√”,不符合的记录为“×”,本工序不存在的检查项目记录为“-”,并签名确认。(√)20.填写现场安装记录表时,当所有检查项目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时,由本项目施工人员在“现场质安员验收意见”栏记录为“合格”,否则记录为“不合格”并提出整改意见和签名确认。(×)21.柜体接地牢固可靠,每段柜有一点以上明显接地,导通良好,焊接长度符合相关要求:(×)

22.螺栓固定的硬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其镀银层不应有麻面,起皮及未覆盖部分,镀银层接触面不得任意研磨,绝缘子应清洁无损伤;(√)

23.油浸变压器箱体保护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分别与电房主接地网独立连接,接地线两端必须

用接线端子压接或焊接,接地应可靠,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4.单芯电缆固定可用导磁线金属绑扎。(×)

25.电缆敷设完后,在电缆沟支条排列时按设计要求排列,金属支架应加塑料衬垫。如设计没有要求时应遵循电缆从上向下,从外到内的顺序排列原则(×)

26.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电房出入口、管口进行密封(√)

27.残留在主绝缘外表的半导电层,必须用细砂布打磨干净,并从接地部位往高压方向单向擦抹,不要往复进行,避免把导电粉末带向高电位;(×)

28.用半导电带填充半导电层与主绝缘的间隙,必须平滑过渡。(√)

29.确定线芯与设备接点长度,使用专用切削刀具按端子孔深加5 ㎜将末端绝缘剥除,在剥切时不能划伤导体。端部削成铅笔头状(√)

30.接线端子压接顺序应从下至上逐步压接,(×)

31.户外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安装后,套管表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破损等现象;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应齐全,且安装牢固,气压不低于规定值,外壳干净。(√)

32.同杆塔上装设二台及以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每台应有各自标识。(√)33.将固定螺栓穿进接线端子孔及电缆安装基座孔,用扭矩扳手将螺栓拧紧,最大扭矩不超过50N.M;(√)

34.电缆连接套后部拧紧时,最大扭矩不超过40N(×)。

35.电缆支架全长均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在电缆敷设后与支架进行焊接(×)

四、简答题(2题任选1题,共15分 答案可补充在后面)

7.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篇七

1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及组网架构

1.1 设计要求

(1) 简化配网层级。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的应用, 省去子站层装置, 简化了系统的通信网络层级, DTU与子站通信功能在终端内部完成, 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2) 通信接口多样化。集控型智能DTU需配备多路电以太网、光纤以太网及232等多种通信接口, 可灵活地与主站通信模式匹配, 降低配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复杂度。

(3) 基于数字化标准IEC 61850、IEC 61970和IEC 61968的信息交换系统。采用智能化的信息交换系统, 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可无缝接入智能化配网自动化系统[2]。同时还具有远程监控和维护的功能, 可以节约维护费用。

1.2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配置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采用6U整层机箱, 按配置板件的不同, 有主机和从机2种配置方式, 如图1所示。2种配置采用相同的总线板和面板结构, 系统需要扩展或升级时, 只需增减板件就能实现主从机相互转换及通信接口的扩展, 使集控型DTU应用起来更加灵活。

1.3 主从机协同工作方式

由图1可见, 从机由交流、遥信、遥控、采样等板件组成, 其配置、工作原理与传统DTU一样, 主要完成本间隔DTU的监控、故障定位等功能, 采样板上设计有以太网口, 可将本间隔的信息上送主机。主机配置是在从机的基础上, 增加了交换板和通信板2个功能板件。交换板可提供8路以太网接口, 其中3路用于装置内通信、采样等板件间信息交换, 交换通道既可以采用外部电缆连接, 也可以通过装置内部跳线实现, 余下5路接口用于接入外部以太网信息, 进行配网系统扩展, 通过对外的以太网口与各从机或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通信板的作用是将交换板转来的配网信息连同自身间隔的配网信息汇总处理[3], 并采用光纤、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直接与主站进行信息交互, 通信板具有光、电以太网口、GPRS接口以及传统的RS232、RS485等多种接口, 可以与主站方便地匹配。

1.4 组网结构

根据配网系统电压等级和规模的大小,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有单主机组网和多主机组网2种方式, 如图2所示。单主机结构的组网方式适合小型的独立配网系统, 结构简单, 网络接线方便。多主机结构的组网方式一般用于大型配网系统, 可通过主机的通信扩展功能接入更多的配网终端设备。此外, 该智能终端还可以通过配置即插即用的板件, 来实现扩充通信接口、扩展采样通道、调整输入交流量通道变比及适应不同输入电源等系统功能。

2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硬件系统设计

为满足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的应用需求, 系统硬件在平台技术、总线架构、中断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新设计。

2.1 Power PC处理器 (PPC) 架构的硬件平台

最初的配网终端硬件平台多采用单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 采样、计算和通信功能都由DSP完成, 受制于DSP的性能, 不具备以太网通信能力, 不能适应数字化场合应用。随着配网系统数字化要求的出现, 对以太网通信方式的需求大大增加, 出现了过渡性的DSP+精简指令系统处理器 (ARM) 的双核硬件系统架构, DSP负责数据采集和计算, ARM负责网络通信及信息处理。该架构的以太网通信能力有所提高, 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影响实时性的瓶颈:

(1) 采样的速率依赖于DSP的主频速度。DSP平台用于数据采样时, 其速度受到采样中断频率的限制, 为适应不断增多的数据采样和计算量, 只能靠提高DSP的主频速度来满足要求, 导致采样平台不断升级, 甚至仍无法达到要求, 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

(2) DSP与ARM数据交换通信延时。DSP本身不具有网络协议及文件系统功能, 与ARM平台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内部握手协议实现的, 输出的数据还需ARM进行处理才能使用, 当传输数据量大到一定程度, 这个处理过程会对系统的实时性造成很大影响, 这也是传统DTU难以实现子站功能的重要原因。

为克服这些技术瓶颈, 设计采用了PPC平台作为集控型配网终端的硬件系统平台, 采样板上的PPC负责各间隔数据高速采集, 通信板上的PPC负责以太网信息处理与传输。PPC内核的处理器选择高性能的MPC86XX系列, 该芯片具有高速的PPC内核, 连同集成的网络和通信外设, 形成一个高端通信系统, 完全可以满足集控型配网终端本地数据采集处理和子站通信功能的需要。

2.2 平台总线技术应用

基于MPC86XX的处理器平台, 设计了3类总线, 即高速的数据总线、完备的管理总线, 以及可扩展的低压差分信号 (LVDS) 总线。数据总线采用千兆以太网, 用于子站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及交换;管理总线采用百兆以太网, 用于与界面管理系统通信、软件调试、任务切换控制等操作;LVDS总线是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提出的一种信号传输模式, 在提供高数据传输率的同时, 输出功耗很低, 而且具有低电压电源兼容性、低噪声、信号传输可靠等优势。引入先进的LVDS总线技术, 优势在于使所有板件接口标准统一, 可随时增加、减少板件, 板件可插入任何槽位, 并可带电拔插, 使装置在满足严格时钟同步的基础上易于扩展, 是一种适合智能配网技术应用的总线。

2.3 高速以太网数据传输技术

现代电力配网系统中, 大多网络是通过TCP/IP方式进行通信, 配网终端装置接收到报文后产生中断信号, 通知Vx Works协议栈来接收报文, 之后传送至应用层缓冲区, 待任务执行时再处理报文。此过程中间环节较多, 并依赖于任务切换机制, 无法满足数字化平台采样率要求。

设计中提出以直接数据访问 (DMA) 方式通过光口直接接收MAC层报文的处理机制, 物理结构如图3所示。设计实现时, 首先在内存中开辟一段报文缓冲区, 之后定义MPC86XX内部的双口RAM寄存器, 将MAC层收到的报文数据直接指向已开辟好的内存报文缓冲区, 光口接收数据时, 会直接存放在该内存中, 此过程不占用CPU资源, 因而大大提高了报文接收速率, 满足了数字化系统对数据处理速度要求。

2.4 适应浮点计算的中断技术

配网系统的故障判断算法中经常会有浮点计算, 浮点计算较整型计算会节约很多时间, 提高中断效率, 但配网终端中Vx Work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不提供对浮点计算的中断现场保护,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中断时间片内浮点计算没有结束, 出中断后就无法再恢复计算, 无疑会引起系统混乱。为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中对浮点运算任务和中断进行了特殊处理。

首先开辟中断浮点栈空间用于存储中断现场信息, 且不同的中断需要建不同的浮点栈, 以防栈空间混叠[4], 例如:

然后在编程中调用系统函数对浮点寄存器进行手动中断现场保护, 调用顺序为fpp Save (fpp Test Stack1) 、浮点运算过程、fpp Restore (fpp Test Stack1) , 这几个函数可放在浮点计算调用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对不需要浮点计算的系统, 该浮点计算保护过程可省略。

2.5 电源系统的设计

作为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 不可避免会在单电源的场合应用。当主电源故障失电时, 备用电源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集控型DTU将备用电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进行设计, 包括主电源状态自动在线监测模块、主电源失电自动切换至备电模块、蓄电池状态监测模块、蓄电池活化维护模块等。可完成主备电源切换、蓄电池状态报警、自动选择充电方式和充电电流、预测蓄电池的剩余工作时间、蓄电池活化周期智能整定等主后备电源的监测及管理等工作, 保障电源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3 集控型智能配电终端软件实现

3.1 系统架构

集控型配电终端软件设计中兼顾了子站和DTU功能, 简化了数据传输通道, 使得系统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软件架构包括通信数据收发及控制模块、本地DTU模块、子站模块三部分。软件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分层分布配置, 模块化封装, 移植性能好;采用基于IEC61850、IEC61970等的信息交换系统, 具有强大的智能化接入能力, 除可以接入其他厂家相关设备外, 还支持各级调度系统、GPS对时系统、MIS/SIS系统以及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接入, 对智能化配网应用具有很好的支撑能力。系统架构及各部分实现的主要功能如图4所示。

3.2 主要功能模块

3.2.1 本地DTU软件模块

本地DTU软件模块主要包括:遥测、遥信、遥调模块, 电源运行管理模块, 装置配置、运行等参数设置模块, SOE、遥控、运行、自检、负荷曲线等辅助记录模块, 本地实验与调试模块, 母线故障检测功能模块, 馈线故障检测功能模块, 无功补偿模块以及人机接口模块等。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可以实现本地DTU的信息采集、故障检测、执行子站控制命令等各种功能[5]。

3.2.2 配网子站软件模块

终端可完成主控型配网子站的功能, 相应软件模块有:规约数据库管理模块, 遥控闭锁检查模块, 信号合成与转换模块, 打印模块, 远程维护模块及故障监测和隔离模块, 故障定位和恢复供电模块。另外, 子站应用相关的系统及规约调试功能、人机接口功能、事件记录功能、双机电源切换功能等模块, 已与DTU部分相关软件模块合并处理, 既提高了终端软件的运行效率, 也方便运行、调试人员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3.2.3 通信数据收发及控制软件模块

主要软件模块包括:主从机通信管理模块, 双主机通信管理模块, 61850对下通信模块及数据接收、同步、控制模块。这里包含了本地DTU与子站的装置内部通信、外部DTU与子站的外部通信以及本地子站对主站的调度通信。通信部分软件底层公用, 应用层可配置, 提高了配网终端的代码使用效率和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3.3 终端软件实现的关键技术

3.3.1 通信网自愈传输功能

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 通信线路一旦出现故障, 会导致一片区域的配电设备失去监视和控制, 因此提高子站以上的通信线路可靠性非常重要。自愈传输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即在无人工参与的情况下, 网络能及时地发现传输错误, 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恢复承载的业务, 对用户而言根本感觉不到网络的故障和切换。集控型终端软件支持自愈网功能, 其主通道和备用通道采用两个通信口连接不同的通信通道。正常情况下, 当终端有数据要收发时, 处理器同时经2个口收发数据, 并进行实时误码率侦测, 如果发现主通道误码率高, 而备通道误码率低, 就将主通道切换成备用通道, 当主通道误码率恢复正常时再切换回来。如果侦测到主通道通信故障, 就立即切换至备用通道, 同时发出告警信号, 通知维护人员现场查看。

3.3.2 辅助调试功能

终端系统在运行前需进行全面调试, 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关条件不具备或需定位故障点的情况, 为此增加了辅助调试功能, 装置中准备了设备信号表、保护信号表、自检信号表、监控转发表和四遥信号表, 当与子站信号状态不一致时, 根据终端所提供的各种信号类别, 调试人员能够判断究竟是哪一层配置出现差错, 从而快速定位故障点并处理问题, 这一功能可以提高调试的效率。

3.3.3 无功自动补偿控制功能

集控终端可按照配电网络中配变实测的无功需求量, 对当地1~16组电容器进行循环投切, 并有过压欠压闭锁、相序错、谐波越限闭锁等功能;可提供有触点、无触点、复合投切式等多种方式的操作选择;在控制策略上采取预测方法, 避免调节震荡和调节过程电压越限, 保证以最少的动作次数取得最佳的补偿效果。

3.3.4 基于零序电流频率的故障定位功能

配网系统的故障定位方法按利用信号不同, 有主动法和被动法2种[6]。主动法需要用设备注入信号, 投资较大;被动法用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来确定故障点, 然后对其进行隔离和相关处理。传统的被动故障定位法存在数据传输量大、需要较多零序互感器投入等缺点, 为解决这一问题, 集控终端采用了零模电流和频率差异特征计算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只需要监测电流, 计算零模电流, 其传输数据为零模电流的频率值, 通信数据量小, 且不需要各FTU实现精确对时, 定位的精度和速度也有很大提高, 在应用中了取得很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装置采用了全新的硬件架构和软件设计方案, 提高了配网装置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从国网多处现场运行的情况来看, 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减少了一级通信网络层次, 可以直接和区域主站对接, 通信接口实现了多样化、冗余化, 可以很好地支撑智能配网系统的运行, 达到了集控型智能DTU的设计要求。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的研制, 是终端平台技术进步在配网领域的具体体现, 随着该类应用的逐步成熟与完善, 将会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架构日趋简化, 运行更加稳定。

摘要:介绍了一种集控型智能配网终端, 其具有本地配网终端功能和区域子站组网能力, 可以有效减少配网系统层次, 适应各种通信接口方式。围绕全新的硬件平台, 采用了三层总线构架和适应浮点计算的中断技术。软件的设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和基于智能化协议的信息交换技术, 可以支撑智能化配网系统的需要。该产品已在国网智能配网领域成功应用。

关键词:集控,配网终端,子站

参考文献

[1]杨永标, 周立秋, 丁孝华, 等.智能配用电园区技术集成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0) :74-78.

[2]张小飞, 李佩娟, 王洁松, 等.智能变电站网络应用及测试技术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4) :34-38.

[3]徐瑞林, 高晋, 杨洪涛, 等.智能变电站过程采用值传输协议的分析与程序实现[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3) :46-49.

[4]王明飞, 张效义, 李鸥, 等.Vxworks下MPC860的中断处理机制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3) :1-2.

[5]朱永利, 姚建国, 刘骥.微电网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3) :81-84.

8.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篇八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

1、前言

某地区在供电系统方面,逐渐暴露出来了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一是供电设备存在着严重老化现象,比如主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多设备都已经过了使用寿命期限,供电设备的容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传统的供电设计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比如供电系统只有单一的网络结构,没有合理的布局,需要采用频繁的步骤来切换电源等等。在联络低压配电设施时,通常采用的是0.4kV低压母排,备用电源电量很小,只有主供电源容量一半左右,这样就会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限制作用。三是因为供电设备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那么就无法有效的筹资供电系统建设资金,无法有效的进行供电系统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电网技术,设计10kv自动化配网。

2、配网设计及应用

通常情况下,主要有三种结构可以应用到供电网络的布局中,分别是树干式、环式和放射式,这三种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有着不同的供电可靠性,在其他各个方面也有着差异,比如投资、运行、管理等等,那么就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内。结合具体情况,供配电网络来对接线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要将当地环境以及高低压网络的联络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结合本地区供电网络的具体情况,将放射式布局应用到10kV电力线路的接线中,因为本地区有着十分分散的供电区域和较大的供电面积,这样建设出来的10kV环式供电网络就有着较高的性价比。

经过对几个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我们确定了本地区的内部主干网络为10kV配电网络,分为两个阶段来实施自动化配网项目,将5个10Kv环网在第一阶段内建设,然后在第二个阶段内增加一个,采用的是闭环设计方式,但是是开环运行。配电网络内,10kv户内开闭所共有9个,户外开关站达到了24个,下辖的配电变压器达到了68台。每个环网内的对应回路供电主要是由110kv变电站10kv侧1、2段母线来供应,对钢芯进行合理选择,控制其截面为240平方毫米,将此作为环网的主干电缆。主环网的负荷开关等同于断路器的额定容量,都是630A。还可以对环网的网络结构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单环、双环和多环,这种划分的依据是负荷作用以及分布性质的不同。

为了保证自动化配网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10kV配网监控中心的构建工作,对构建地点进行合理选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监控10KV中压户内开闭所和户外开关站及部分0.4kV低压配电运行情况,在实际监控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开闭所、开关站以及重要低压配电设备都可以得到监控。

将双光纤自愈环网传输技术应用到10kV自动化配网的通信系统中,在通信信号的上传和下达时,主要利用的单模光纤前置光端机,这样后台的监控计算机就可以及时了解到设备的运行参数,并且开闭所以及开关站的负荷开关也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因为双纤自愈通信环网一共有五个,那么即使有故障发生于一处光纤中,也不会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避免有中断问题出现。

3、配网的故障自动诊断与重组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第二个阶段的设计施工中,增加到了6个环网,设计了开环点存在于每一个环网的两路电源结合部,将闭环设计应用到整个环网中,但是实际运行却是开环模式。如果有故障出现于环网中,那么后台监控计算机系统可以很快的将报警信号发出来,并且对故障范围和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和判定,然后将编制好的故障逻辑程序给启动开来,进行自动诊断和隔离,当然,隔离也可以采取手动方式来进行,这样断电的时间和范围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缩短和减小。

通常情况下,主要有四类故障容易发生于10kV配网内,分别是进线失电故障、联络电缆故障以及负荷侧出线故障和开闭所或开关站母线故障等。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对配网中出现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点进行合理判断,然后将故障线路给隔离开来,对网络进行重新组建,促使其供电得以恢复。按照这样的原理来对故障进行隔离,首先拉开故障点线路两头的联络负荷开关。那么就有电存在于一侧线路中,这一侧线路依然带负荷运行,将另一侧线路相应开环点处的负荷开关给合上,这样运行状态依然是带负荷的。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借助于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来进行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诊断,实现了自动化。

4、配电自动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通信可靠性与经济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讲,配电网构架完善状况以及配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决定着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而利用配网自动化终端则可以实时监控线路配电设备。只有拥有了可靠的通信,才可以促使主站有效联系到配网自动化终端,目前最为可靠的通信技术是光纤通信。

二是在户外运行方面:如果是户外运行的配电线路设备,那么就需要较高质量的开关主设备、远动设备以及通信终端设备等,需要对一些指标重点考虑,比如温度、湿度、抗风沙等,需要科学设计电子设备、认真筛选元器件等等。

三是在电源方面:配电线路上的电源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它促使开关和监控单元进行工作,当线路失电后,将蓄电池启动,开始供电;当线路处于正常供电状态,那么取电工作就由电源变压器来实现。

5、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因为10kV自动化配网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内,并且人们也开始大力研究10kV自动化配网技术,自动化配网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本地区应用的10kV自动化配网,有着较好的供电规模,在这么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并且有着十分优越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新宇.10kV自动化配网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1,2(4):123-125.

9.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论文 篇九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输变电企业内各类主要设备的运行和人员的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变电企业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从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到遥视,不断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的水平。通过变电站安防及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远程巡视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人员的操作情况,实时获得现场的报警信息,通过录像记录对事故情况进行追忆。智能电网安防及视频监控系统统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处于快速成长期,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领域,利用高清晰度视频图像对电网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记录分析,实现在线远程监视及监护,对促进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2精心运维确保电网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网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电外送不断增加,国家电力网络系统的检修部门所辖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但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力系统的检修人员常年人如同那高耸云端的铁塔一般刚毅、坚强,无论是酷暑炎夏,还是冰雪寒冬,始终牢记责任与使命,精心呵护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牢固树立“大安全”的理念,始终围绕“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这个重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检修项目,对各类规程、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和到岗到位制度,杜绝一切习惯性违章,确保输电线路“零缺陷”投入运行。

2.3良好的避雷设备

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电的影响,发生各种电力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给配网电力工程安装良好的避雷设备,将避雷设备安装在能发挥防雷效果的地方。一般防雷器分三个等级,第一级防雷安装在总配电箱,泄流量在60KA以上,第二级防雷器安装在分配电箱,泄流量在30KA-40KA之间,第三级防雷器安装在所要保护房间的分配电箱(比如机房)泄流量在30KA以下,第四级防雷器要安装在需要保护设备供电电源前端,通过逐级泄放雷电保护用电设备,如果设备上连接有网线或者电话线或者有线电视线,且室外走线较长,则需要安装相应的网络信号防雷器,电话信号防雷和视频信号防雷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雷击,又能避免过电压问题,给配网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3结束语

10.电网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规划 篇十

摘要: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保证现代生活方式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坚强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和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设自愈、优化、互动、兼容的智能配电网,进一步提升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配网精益化管理是目前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电网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规划。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电网 正文:

一、配电自动化的定义

通常,110KV 及以下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配电网直接供电给用户,通过众多挂接于上面的配电变压器,将电能分配给诸用户。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压波动和短时的停电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的提供优质电能。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 DA)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数据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配电系统自动化是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DAS),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即包括基础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层。基础配电自动化主要实现数据采集、运行工况监视和控制、故障实时处理,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所)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简称为FA)、配电SCADA系统。配电管理层主要实现配电管理、停电管理、工程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及配电高级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配电工作管理系统、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配电高级应用软件(D-PAS)。

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rment System,简称为DMS)。

配电自动化从功能上讲应包括配电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即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负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应用分析(PAS)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在线分析和离线管理紧密结合;应用分析和终端设备紧密结合;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紧密结合。

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内容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五方面:配电网架规划、馈线自动化的实施、配电设备的选择、通信系统建设和配网主站建设。

1、配电网架规划

合理的配电网架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基础,配电网架规划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第一步,配电网架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遵循相关标准,结合当地电网实际;

主干线路宜采用环网接线、开式运行,导线和设备应满足负荷转移的要求;

主干线路宜分段,并装设分段开关,分段主要考虑负荷密度、负荷性质和线路长度;

配电设备自身可靠,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并具有遥控和某些智能功能。

2、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配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供电企业考虑配网自动化系统时,首先投入的是配网馈线自动化的试点工程。

馈线自动化的主要任务是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配合系统主站或独立完成配电网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目前通过采用馈线测控终端(FTU)对配电网开关、重合器、环网柜等一次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因此,FTU、通信及配电一次设备成为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

配网馈线自动化主要功能包括:配网馈线运行状态监测;馈线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馈线负荷重新优化配置(网络重构);供电电源恢复;馈

线过负荷时系统切换操作;正常计划调度操作;馈线开关远方控制操作;统计及记录,包括开关动作次数累计、供电可靠性累计、事故记录报告、负荷记录等。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其它自动化系统关系密切,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站、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用电管理系统、AM/FM/GIS地理信息系统、MIS系统等。因此必须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系统之间信息高度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

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择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设备应包括一次设备如配电开关等,二次设备如馈线远方终端(FTU)、配变终端单元(TTU)等,以及为一、二次设备提供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的电源设备。

实施配电自动化,必须以重合器、分段器、负荷开关等具有机电一体化特性的自动配电开关设备为基础。在架空线路上作为分段和隔离故障用的开关应该具有免维护、操作可靠、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的特点,并且能适应户外严酷的环境条件。

馈线远方终端(FTU)用于采集开关的运行数据、控制开关的分合,为了达到“四遥”的功能,必须具有通信的功能。

配变终端单元(TTU)用于采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运行数据,控制低压电容器投切用于无功补偿,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低。

4、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主站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主站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有线电缆、无线扩频、借助公众通信网等多种。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具有终端设备多,单台设备的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通信系统,同时要考虑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

5、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站系统

主站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三、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

本文主要讨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规划,其他方便不作讨论。

1、配网通信网络架构

配网通信网络可分为通信主站、通信汇聚设备、通信终端三类通信节点,各类节点定义,及与配电网业务节点对应关系如下:

a)通信主站:负责将通信汇聚设备传送的信息送到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包含配电主站与区调分站系统),一般设置在地调或区调分局。

b)通信汇聚设备:一般设置在 110kV 或 220kV 变电站。通信汇

聚设备设备的功能:作为通信中继,负责汇聚接入层的各个通信终端的数据信息帧,并将其重组,转换为骨干层传输的数据,完成传输数据所必要的控制功能、错误检测和同步、路由选择、传输安全等功能。因此通信汇聚设备设备需要具

备支持多介质和多协议的能力。

c)通信终端站:与配电终端设置在一起,直接接收配电终端的 数据,负责传输各 10kV配电信息的通信终端站点,包括各室内开关站、配电房、带开关的户外开关箱、环网柜等。

根据配电网通信网络节点功能及配网业务流向,可将配电网通信分为主干层和接入层两层网络结构,其层次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

各网络层次的定义如下:

a)配网通信主干层:指各通信汇聚设备与通信主站之间的通信。

b)配网通信接入层:指通信终端站与通信汇聚设备之间的通信。在通信终端站较集中的区域宜设置汇聚通信终端站,实现对附近区域通信终端站的汇聚功能。

四、、规划方案

以肇庆供电局为例。

1、主干层网络技术方案

目前,广东电网肇庆供电局已建设主干网的传输A 网、传输B 网和调度数据网。中压配电网作为输电网及高压配电网(110kv)的延伸,中压配电网主干网的建设必须依靠输电网及高压配电网(110kv)的通信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

考虑配网通信点独立性,并结合广东电网各地供电局已有的配网自动化主干层网络现状,供电局主干层传输网优先采用全部具备MSTP功能的传输B 网承载,对不具备传输B 网的站点临时采用传输A 网(不采用光端机、光收发器作临时通道),待传输B 网完善后逐步转移。

根据肇庆地区传输 B 网现状,传输B 网使用同一厂家设备,并且所有站点设备均具备 MSTP 功能,主站与汇聚站点之间能够实现MSTP 互联互通。由配网自动化数据通信带宽分析可看出,每个通信汇聚设备带宽需求为 3.12M。现在肇庆传输网接入层带宽容量为155M,可满足配网通信需求。

每个通信汇聚设备采用一个MSTP 百兆口与汇聚交换机互联,传输带宽为N×2M(N根据归属节点数量,一般配置 2~5个)。

2、接入层网络技术方案

通信技术选择

目前,肇庆供电局已经建设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接入层网络的通信方式全部采用光纤通信和无线。具体技术选择原则如下:

C类区域

1.C 类区域实现“三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全部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对于光纤不能到达或者难于建设的偏远终端节点可考虑采用载波通信方式,作为光线通信的补充;

2.C 类区域主干线路实现“二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占 40%,不含架空开关)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支路的终端设备点(占60%,不含架空开关)采用 GPRS/CDMA 等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3.C 类区域主干线路实现“一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全部采用

GPRS/CDMA 等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4.C 类区域光缆建设分三层建设,即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骨干层光缆规划 48 芯,汇聚层和接入层光缆为 24 芯。

5.光纤通信方式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PON 两种技术。6.架空开关全部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3、设备配置方案

根据前面对工业以太网与 PON 技术分析比较,综合考虑现有配网自动化配网终端规划方案,建议优先考虑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组网,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设备配置方案如下:

1.每个通信汇聚设备分别配置 1 台汇聚三层交换机;

2.采用光纤通信方式的通信终端站分别配置 1 台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3.采用无线公网方式的通信终端站分别配置1套无线设备终端。

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PON 两种技术组网珠海供电局实例方案:

珠海局1网管终端1珠海局2已有网管交换机网管终端2网管终端3兰埔站夏湾站拱北站白石开关站银海开关站侨光开关站拱北站OLT拱北片区#7光交接箱ODN拱北片区#1光交接箱ODN白石开关站OLT拱北片区#3光交接箱ODN兰铺站OLT拱北片区#11光交接箱ODN银海开关站OLT银海开关站 拱北片区#8ODN光交接箱ODN侨光开关站OLT 侨光开关站ODN夏湾站OLT 拱北片区#9光交接箱ODN跨境#3户外环网柜ONU跨境#4户外环网柜ONU金河湾ONU百合花园三期电房ONU富祥花园电房ONU跨境#1户外环网柜ONU跨境#2户外环网柜ONU跨境#5户外环网柜ONU百合花园电房ONU南苑电房ONU海荣新村电房ONU夏一Ⅰ线3#户外环网柜ONU夏一Ⅰ线1#户外环网柜ONU莲花路电缆分接箱ONU银海开关站户外环网柜ONU西南资源1#电缆分接箱ONU拱北污水厂2#电缆分接箱ONU市政处户外环网柜ONU粤海国际花园一、二区电房ONU海关大院户外环网柜ONU粤华路电缆分接箱ONU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ODN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ONU以太网线OLT光纤

五、结论和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配网技术的发展,如何为配网自动化业务 提供可靠、高效的通信通道是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积极关注光纤、WiMAX 无线通信等通信新技术,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试点,为实现数字供电发展战略目标,为建设智能配电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配网设计工作内容 篇十一

关键词:开闭所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终端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3-0110-03

电力生产和运行过程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有机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旨在对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和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开发要求、各自存在的特征和通讯方式进行阐释,并就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和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1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的特征、发展、要求和设计要点

1.1开闭所自动化终端的特征

1.1.1提供不间断的电源

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具有当馈线发生故障时,也可以不因为馈线环路出现永久性故障导致全线停电而停止供电功能。提供可靠的,源源不断的电源是配网终端开发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1.1.2具有远程维护、诊断和自诊断功能

由于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分布较广、数量非常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安装、维护、调试就非常大,因此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1.1.3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可以监控双母线多个进出线的容量,由于城市电网的需求较大,因为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必须具有很高的扩展容量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

1.1.4满足室外环境的要求

我国领土广阔、幅员辽阔。南北方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这就对开闭所自动化终端提出了一个不小的课题,即必需适应各种气候、水温和天气的影响。尤其是克服极端高、低温和大风暴雨雪等不良天气带来的限制条件,更好地发挥功效;

1.1.5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和识别功能

这是开闭所自动化终端最重要的特征。在馈线故障情况下必须快速、准确地识别因为故障导致的线路中断,判断发生故障的类型。

1.2开闭所自动化终端的发展状况

目前开闭所自动化装置主要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发展,二线、三线城市也处于萌芽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发展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起点高、发展较快,也比较接近前沿,但这都是在充分引进国外同类先进行业的优良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的成就,我国的开闭所自动化终端仍然在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性价比方面有待提高和改进。

1.3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开发的要求

我国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安装在10千伏开关附近,工作环境恶劣而且数量众多,安装不方便。为此本产品面临紧迫的发展必须切实提高可靠性,要延长平均无故障时间;改善终端产品的可维护时间,就是要减少厂家的服务成本,提高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服务时间,对于双方都有好处;充分利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同时也要提高本产品的性价比。以上均为开闭所自动化终端在发展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1.4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设计要点

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器件选型、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要满足户外安装、接线便利、调试容易的结构要求,器件要能自动检测和识别故障,硬件也要调试、维护和互换,更要有完备的软件体系和成熟快速、稳定性高的馈线识别算法。

2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发展、通讯方式和要求

2.1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配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配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改变、配电网的优化均通过通信系统。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通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电力行业、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相关的电力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时限顺序送电装置、自动隔离故障区、加快查找线故障地点,到后来应用电子自动控制技术。这些进步及时地填补了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再到后来伴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逐步地形成了包括远程监控、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电压调控、负荷管理等实时功能在内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我国配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相对突出。由于我国配电网的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未被重视,使得我国的配网自动化进程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优惠的资金、政策扶持,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和节奏上的跟进。

2.2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通讯方式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通讯方式主要有光纤通信、电力载波、无线通信、电话线和双绞机。利用光纤通信时数据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它也成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最重要、最关键的通讯方式。这种方式在初期投资时较大,但随着光通信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有可能成为比较实用的现场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利用输电线路作为传输的基本方式,因而必须克服沿路中的电路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能损失。无线通信系统利用公共频段进行数据传输,通信通道设备具有投资小、维护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城市内部高大建筑的遮挡,使其传输距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它适合用于分布半径小、数量少的中小城市配网自动化。电话线通信就是利用现有的公用电话网为依托,采用调制解调器和公用电话网的交换机系统,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建立起通信通道。

2.3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应用要求

可靠性通信系统是主站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主站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寻址量大通信系统不仅要满足目前及未来数据传输的需要,还要考虑系统功能升级的要求;经济性通信系统的投资不能太大,以免影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双向通信主站不仅要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还需接收终端上传的数据。

3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和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应用前景

3.1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的应用前景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是当今电网建设的热点,现代化社会需要充足、可靠、优质的电能效应。大城市供电负荷密度大、供电方式复杂、覆盖人群和区域密集、可靠性要求也高,因此,通过对开闭所自动化终端的运行、控制、调度和维护成为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关键。2009年,中国提出了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未来10年间,到2020年后必将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此,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的市场前景看好。

3.2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应用前景

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改善用电条件、防止用电线路故障、保障电力安全和缓解电力紧张趋势。同时它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也有效弥补了电力能源短缺局面给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影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必定在未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发挥先导性作用。

4结语

开闭所自动化终端装置和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开发、推广和应用都是为了尽可能地缩小故障电力线路范围,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增加系统可靠性,提高用电效率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它们在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增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瑞源.保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现代防御技术,2009,(4).

[2]白永辉,费开明.时分保护制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2).

[3]陆淳.从感应源限制对通信线路干扰的措施[J].中国铁路,2009,(11).

[4]李承恕,王臣,卢尧森,冯锡生,李振玉,张广川.扩频选址通信系统方案电路的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6).

[5]冯晓升.通用现场通信系统[J].科学时报,2011,(5).

(责任编辑:刘艳)

上一篇:走访座谈后的一点体会下一篇:在饭店打工的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