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作文审题

2024-09-04

怎样进行作文审题(共13篇)

1.怎样进行作文审题 篇一

其实不然,这材料里有几个要素必须认真分析:“处处”仅仅是第一个出现范围要求和提示,下面还有“留心”,认真观察,也就是告诉我们出现在作文里的材料必须是在你的生活当中自己“认真观察”而来的。如果是道听途说,从书本上看来的,你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有下面的“勤于思考”,如果你就事写事,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你就不能够深刻地反映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发展等级分就有可能拿不到。所以认真研读材料,认真分析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3.认真研究作文要求。经过上面两个审题环节,不要认为就完成了审题任务。许多学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选得不错,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结果也令人唏嘘叹息。

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可以自由选择。但不等于没有要求!因为考场作文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按照记叙文的要求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写诗歌必须有形象和意境,写戏剧一定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的优势,注意扬长避短,就能够写出最能反映自己写作水平的佳作来。

只要同学们能自觉遵循以上三个审题步骤,相信你一定会写出完全切合题意要求的佳作来。

[教你一招]

如何快速审题

话题作文“淡化审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展示才情的舞台。但“淡化审题”更应认真审题,不可信马由缰。因为,对话题作文“三自政策”的片面理解以及考生的“自由发挥”极易造成跑题、偏题等失误。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审准题目呢?

1.重视概念的内涵。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成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忽视了概念内涵就有走题之虞,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指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就不能将“热”理解为“热情”、“热心”等。如果错误理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了。

2.重视背景语的指向.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章内在文脉的贯通。请看下面一则材料: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涵,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审读背景语,我们会发现,要求我们写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

3.重视提示语的暗示。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故事发生,之后社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以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1)要写自己的,不能写他人的;(2)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1)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2)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

中考作文审题是很重要的一环,写作水平再高,审题不准,偏离要求,也不能得高分。准确抓住中心要求,认真审题,审题关一过,构思就容易了。

2.怎样进行作文审题 篇二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化,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那么由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产生出来的精神火花, 应该是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 一篇作文的个性, 主要在于独特的经验感受、情感的投人、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等等。那么, 怎样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呢?

一.广泛阅读, 积累个性化的语言材料

阅读是作文的根, 根深才能叶茂。文学作品给人以真、善、美的陶冶和启迪。只有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才能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才能为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 课内多读, 感悟个性化语言。

我们所学的课文, 都是选自名家名篇, 每一篇文章都是范文, 无论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 还是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有两百多篇的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多读、熟读乃至成诵, 从中学习作者个性化的构思、鲜明风格的语言、独具一格的写作技巧等等, 这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我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 挑选你最喜欢或你认为写得精采的语句、段落、篇章多读几遍, 甚至抄在摘录本中经常诵读。这不仅使学生达到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 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自主意识, 启迪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 课外补充、丰富个性化语言。

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 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的重要途径。文学营养的汲取, 有助于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丰富和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个性化的语言呢?

第一, 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 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 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第二, 运用统一的“阅读卡”。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及时摘抄, 分类整理, 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 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专题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 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即时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阅读材料。

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文章, 了解了各种风格的语言后, 就可以做到厚积薄发, 遣词造句顺手拈来, 脱口而出, 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并逐渐在作文中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丰富生活, 充实个性化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 这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 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敏感的心, 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 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 能找出一点令人心动的东西来, 就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认识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 充实生活。“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多在文外下功夫, 给学生创造各种活动的机会, 寻求“源头活水”。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 学生非常渴望了解陌生的世界和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近在咫尺的邻居家, 或者远在异地亲戚家, 流水潺潺的河旁湖畔, 或者鸟语花香的公园, 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极有吸引力的去处。倘若开展远足、参观、游览等活动,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而且可以使学生走出学校的狭小天地, 欣赏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 去了解自然, 了解社会。

(二) 感受生活, 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如春秋游路上, 采一朵野花进行解剖, 让学生了解花的名称、结构、生长季节等或捕捉一条小虫进行观察, 让学生了解它的生活方式、习性及其与人类的利害关系等。沿途遇见的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棵树、一条小河、一块怪石……都可以成为观察、谈话的对象。教师还可以通过“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去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这些真实的感受作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 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为写好个性化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积累生活。书读多了, 生活积累丰厚了, 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这就是写作的开始。中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见闻簿”的形式, 每天一句话或几句话记录当天的生活, 高年级学生则采用“写日记”“写周记”的形式积累生活。

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意呵护学生个性化的话语倾向, 主要采取鼓励的原则,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习作。要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表达欲望, 在同别人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做硬性规定, 标准因人而异, 要看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同时, 鼓励思维求异, 求异有利于思维追求个性, 个性意味着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对作文来说, 求异会带来无限思维的空间和蓬勃的活力。

三.自主表达, 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掌握技巧, 促进学生尽情地倾吐。只有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 说自己想说的话, 文章才会最生动、最真实、最感人, 我在作文教学中, 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表达、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的:

首先,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引导学生写“我”自得之见, 抒“我”自然之情, 用“我”自由之笔, 显“我”自在之趣。因为, 有了“我”, 作文才会有个性, 才会有真情, 就不会人云亦云, 就不会公式化、模式化, 就不会去抄袭、套作, 它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和真切感受, 作文也就不至于无病呻吟了。

其次, 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用自己的智慧去大胆质疑, 大胆发现, 大胆表现自己, 虽然带有稚气童真, 却充满想象, 充满灵气, 这样他们就会有对人生的深悟、对社会的洞悉。

求真、求诚是作文之本, 健康的个性应是说真话、抒真情, 崇尚真、善、美, 摒弃假丑恶, 远离虚情假意。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说诚信之言, 何立真人人格。

四.真诚鼓励, 爱护个性化的话语倾向作文是心灵的释放

3.谈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审题 篇三

那么,怎样审题呢?

一、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000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请看李明小朋友写的《书伴我成长》一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还没上学以前,我每天缠着妈妈讲《365夜》里的故事。因为只有这些故事,才使我懂得更多的知识。上学后,我会翻出书橱里的书自己看。有趣的故事可把我迷住了,不论外国的,中国的,我都爱看,整天钻在书堆里。当然罗,“书呆子”的绰号自然就落在我的身上。

我在亲戚中最小,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小不点,但有一件事使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并不小,还挺“大”呢!

那天,亲戚们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阵濛濛细雨,打断了我们的话语。无意中,我和表哥同时发现屋檐下垂下来的几串鲜花:娇嫩的花瓣红中带白,色彩艳丽,花瓣丛中陪衬着许多嫩绿的叶子,绿叶和花瓣上垂着无数珍珠般的水珠,晶莹透亮,微动欲滴。啊!真美啊!表哥也神情激动,哟,他也被迷住了。表哥思索了一会儿,讲道:“飞花入檐数枝香。”表哥想不出第二句,故意考我。我望着这美丽的花朵,想到书中讲过诗句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我回答道:“朱唇玉肤纤裙绿。”表哥微微一惊,看得出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亲戚们都夸我说得好。在他们眼里,以前的我是无知、幼稚的。现在,我还真有点“一鸣惊人”呢!我真要感谢那些伴我成长的书。

读书不仅给了我许多文学知识,还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由于计算错误错了两道计算题。一下子,我就觉得一切都没劲,坐在座位上发呆。正巧,数学老师因为有事叫我去批考卷。我带上了笔,来到办公室门口喊了声“报告!”没有回音。我推开门一看,办公室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我拿出第一张考卷认真地批起来。当我批到自己的一张时,心“嘣嘣”地乱跳,是批对呢?还是批错?要是批错了,那分数一定很低,要是批对了……我最后决定就批对,就这一次,反正没有人看见。我刚想批,手却不自觉地抖起来。这时,有一个人跑进了办公室,我一看,原来是数学老师的女儿,才读一年级。她一看见我便说:“姐姐,你批考卷够辛苦的了,给我讲个故事吧!”说完,便塞给我一本书,我接过书一看题目是《诚实》。我一惊,连忙讲了这个故事,我也不知怎么的,慌得讲错了好几处,故事好不容易讲完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讲因为小羊诚实了,所以羊妈妈原谅了它。是吗?”“是的,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让他们都做诚实的孩子。”说完,她便一跳一蹦地走了。我接着又拿起这张考卷,批了两个X,在分数一格写了87分。写完后,觉得轻松多了,懂得了什么是诚实,多亏了这本书,才使我没做错事。

是啊,是书在伴我成长,我要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去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因为书是人们实践的总结。本文开头引用高尔基的话直接点题,并引起下文。作者选材恰当,剪裁合适。文章中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略写,说明了书给人以知识的作用;第二件事是详写,其中包括心理活动的描述,突出了书对人们道德品行修养的作用。文章自始至终扣紧“我”和“书”的关系,以及“书”如何帮助“我”成长。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走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内容应以“我”为主;

②要求写“所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不能单纯写感想;

③要求写“一段生活”,不能只写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写的这段生活应当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审明作文范围,还包括用哪一种文体来写比较合适。比如,《要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好学生》,这个题目要求写成论说文,讲清楚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我所见到的新风尚》,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具体描写在社会上或者在学校里自己亲眼看见的新风尚;《怎样养兔》,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告诉养兔的一般常识;《启事和便条》,要求写一篇应用文,介绍启事和便条的重要性和写法。

请看陈亚文小同学写的《我心目中的妈妈》一文:

啊!亲爱的妈妈,您生我,养我,哺育我,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最亲爱的人。可近年来我对您有了意见,您一定不理解,也许会伤心,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呀!

自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您的不幸——有两个女儿,而妹妹却是个痴呆。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我成了您的“掌上明珠”。

记得我6岁那年,您带我到黄山游玩。我看见许多和我同龄的小朋友,都是自己梳小辫,心里羡慕极了,便轻声对您说:“妈妈,我自己试着梳小辫好吗?”可您却奇怪地看着我:“你怎么会扎小辫呢?还是妈妈替你梳,妈妈梳得又快又漂亮。”妈妈呀,尽管当时我对您笑了,可心里十分不高兴,我总想自己会梳头多好,即使梳得不漂亮,也是高兴的。

妈妈,每当看见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女儿我心里难受极了。我下决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决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星期天,写完作业,我有些渴,拿起杯子准备倒水。“别倒!”一声呼叫把我吓了一跳。您几步走到我身旁,拿起暖水瓶,边往杯里倒水边说:“不行,不行,要烫着手的。你安心学习吧,我来给你倒。”我无可奈何地坐下来。唉!六年级了,还不能自己倒水喝。这和“小皇帝”有什么两样呢!

那次班级举行“钉钮扣”比赛,我好不容易把线结打好,却见别的同学已经把钮扣钉上了。我一着急,扎破了手。顿时,鲜血直流,好痛哟!我忍不住哭了起来。从此,“小公主”、“娇小姐”的外号便在同学中传开了。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妈妈呀,那时,我好恨您呀!

妈妈,亲爱的妈妈,您疼我,爱我,女儿领情,但我并不满意,我觉得我俩之间似乎存在一条沟。您只是让我钻题海,啃书本,不让我做事,不让我劳动,更不让我玩耍,简直要把我变成一个机器人了。我想:如果您能让我甩掉“小公主”、“娇小姐”这些不光彩的绰号,那您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妈妈了!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从“我”的角度、“我”的“心目”中来写“妈妈”。陈亚文同学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从亲身经历出发,把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写得恰到好处。同时也把自已渴望独立,渴望学会一些生活本领,渴望甩掉不光彩的绰号,渴望得到妈妈的理解的愿望表露得恳切自然。在妈妈溺爱的教育方式下,小作者深深感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同学瞧不起的痛苦,在妈妈爱的“监视”下的孤独。“简直要把我变成机器人了”,是小作者对妈妈的禁锢方式发自心底的反抗呼喊。文中所举的不让自己梳头,已经上了六年级了还不让自己倒水喝的事例,是典型的溺爱教育方式的写照,而钉钮扣落后扎手正是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良后果。文章扣题紧密,取材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三、审准重点。

看了作文题,要想一想题目的重点应该写什么。比如《雷锋的事迹教育了我》,这个题目的重点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写“雷锋的事迹”,又要写“我”从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写雷锋的事迹,而没有写对“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锋的故事;如果写了对“我”的教育,只是表表决心,也是轻重倒置,重点不突出。

有一年,小学升学考试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要求:写片断。把一次语文考试开始时,监考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情续写出来,写到开始答卷为止(开头一节是统一写好的,要求接下去续写)。一位考生写了一篇考场作文,得了满分。这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我久久盼望的升学考试终于来到了。今天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以迎战的姿态,健步走进了考场。整个考场的气氛是严肃而又平静的。

监考老师首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紧张,静下心来再发试卷。”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也带着对我们的无限希望。他是那么温和亲切,使我这个一进考场就忐忑不安的学生,也慢慢地平静下来。

接着,监考老师拿起一叠试卷,随着轻快的步子,一张张试卷发到了同学们手中。我坐得笔直,两眼盯着卷子,生怕得不到似的……随着一声轻微的纸响,一张将要决定我命运的卷子便来到了手中。

拿起卷子,我便迫不及待地先看作文题《我进了考场之后》,啊,是续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呢!我又把整个卷子展开,呀!上面的字密密麻麻,还有许多空格,真叫人眼花缭乱。见了这张考卷,我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令人应接不暇;见了这张试卷,看到那些难题,又仿佛见到恶魔要征服自己。看着、看着……我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么多的题,该如何做起呀?

“同学们,做题之前,先好好看看试题,看看每题的要求。你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要沉着、清醒。一会儿,听到铃声再动笔做题。”监考老师说得很清楚,真是一位好老师。望着他那慈祥的眼睛、花白的头发,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他多像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啊!听了他的嘱咐,我仿佛在困难的时候受到了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要跳出胸膛的心安静了下来,于是我又细细地看起题来。

“铃……”铃声响了,我赶紧拿起笔,作起题来。

小作者经过认真审题,用第一人称写,先记录监考老师的语言、神态以及发卷子时的动作,而重点描述自己阅读试题时的复杂心情。最初,是“迫不及待”,看到是“续写”,用“啊”,表示惊讶,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作文题,接着,他把整张卷子展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看到许多空格,他感到“眼花缭乱”,感到“仿佛到了另一个热闹非凡的国家”,让人“应接不暇”;他“又仿佛见到了恶魔”,他的头“就像给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疼痛起来……”这一系列形象逼真的描写,把小作者临场那种复杂的心情惟妙惟肖地描述出来,写出了真实的感情。最后一段也是文章的重点,由监考老师“慈祥的眼睛”和“花白的头发”的外貌描写,引起联想,监考老师像自己的班主任,从而受到鼓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文章始终扣紧考题的要求,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一类题目范围比较广,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各有侧重点,同学们既要认真推敲题意,又要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把文章写活。比如,《校园的早晨》,可以描写早晨校园里师生锻炼身体的火热场面,也可以写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动人情景,还可以摄取若干小镜头、小片断,表现同学们新的道德风尚,或者是热情歌颂园丁为培育新苗不辞辛苦……总之,审题的时候,既要准确地理解题意,紧扣题目来写,又不要把思路限制得很死,避免千篇一律。

4.怎样进行作文审题 篇四

一、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在国内外风行快餐,它的特点在于一个“快”字.。武汉钢铁公司为了让职工减少用餐时间,也开办了快餐店,使职工们用餐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职工们称赞地说:“这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快节奏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以《快餐的节奏》为题,写一篇600字的 议论文。

审题判断哪个是最正确的1、快餐的节奏关键是一个“快”字,“快“是我们时代的节奏,“快”是制胜法宝,“快”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快”更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快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

2、钢铁公司开办快餐店,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因为它极大地缩短了职工们的用餐时间,可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使工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快节奏的生活,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它给人们带来了困扰。饭还是一口一口地吃,台阶还得一级一级地上,古人也有言“欲速则不达”。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快节奏的便要快节奏,不应该快节奏的还是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4、公铁公司在国内外风行快餐的情况下,也开办了快餐店,这说明了武汉钢铁公司善于吸收借鉴先进东西,为我所用。我们国家如果能很好地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的东西,就一定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5、快餐的节奏太快,对人们的健康不利,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说,快餐只能偶尔用之。

二、阅读下面的《蜡烛》诗,根据诗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材料:蜡烛

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陪伴依窗读,照人赴锦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幕虚名,为人尽忠贞,一心贯始终。

审题判断哪个是最正确的1、由蜡烛的发光发热,想到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 牺牲奉献精神,进而阐发:人应该有自我牺牲精神。

2、由蜡烛的“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精英的英年早逝,引出中心:一味地奉献不可取。

3、由蜡烛先有“身上膏“才能”“化作千尺明”,先是“从不幕虚名”“一心贯始终”才能“为人尽忠贞”,联想到:人必须具备真才实学,必须有“从不幕虚名“的 思想,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祖国贡献自我。

5.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篇五

实验报告

吴兴亮

设计这个课题的目的,源于我们考试后、写试卷分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学生由于粗心,做错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粗心,而是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审题不认真造成,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远离“粗心大意”,在数学学习中展现出他们真正的实力呢?本学期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探索,不当之处,多批评指正。一.小学生审题能力表现现状

(一)、学生有经常抄错数的现象。抄错数字,白白丢失分数;经过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的观察,得出“病症”。在于学生书写不够整洁规范,如:1和7、4和9、0和6等易混淆;还有的学生一目十行,错行抄写。

(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练习中,错误率非常高。可在订正时,教师只是再读了一遍题目,大部分学生就能解答了。经过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的观察,得出“病症”在于学生答题前没有读题,更谈不上审题了。他们是凭借平时做过的题目形式去解题的,错误率当然高。很多同学在解决问题时,常会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结果是经常搞错题目的要求。

(三)、学生的懒惰思想非常严重。与家长交谈中得知学生在家写作业时,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依靠家长陪读才能完成。

根据以上几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为重要,而且行之有效要认真读题,就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仔细认真推敲,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题意,提高审题能力。

二、培养策略

(一)、阅读习惯——审题的前提

实践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内涵方面特别无能为力。的确,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按已知条件去碰数,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重视数学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读准。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题目情节,分离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因为数学题目中多读一字或少读一字,意思可能会大相径庭。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比较头疼,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找不清单位1,比如:

1、学校举行朗读比赛,获得三等奖的有120人,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是获得三等奖的四分之一,是获得二等奖的三分之二,求获得二等奖的有多少人,这道题需要转换单位1,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掌握审题方法,我给学生提出读题要求,读题时可以大声读、轻声读或默读,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更不能读错字,应把句子读通顺,让学生根据要求读题,再指名学生展示读题,看学生读的是否规范、标准。读的好的应给于表扬。

2、标记。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以便让他们排除一些无意注意的干扰,在解题时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例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多”、“少”、“除”、“除以”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着重号,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四单元比的单元测试,有这么一道判断题,甲除乙的商是12,那么甲和乙的比是12:1,还有两根铁丝都是1米长,第一根用去了三分之一米,第二根用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相比,哪根长?这类题目如果不认真标记,学生很容易误解、出错。

3、表达。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理解能力差,理解问题常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在学生读题后要重视数学的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题目的情节、问题、条件逐一表述出来,把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通过有声言语活动,使学生对题目的结构意义达到正确完整的理解。如:阳光小学五年级有275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八分之三,求男生有多少人?经过前两道程序以后,我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括题意。概括好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二)、分析综合——审题的核心

综合是指从条件推出问题,即从因到果;分析是指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即问果索因。随着学生思维自觉性的增强,在审题时,不仅读懂题意,而且在头脑中通过分析综合建立已知和未知的桥梁,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审题的核心,也是解题思维过程的核心环节。比如刚才那道题,重点理解女生是男生的八分之三,也就是女生占3份,男生占八份,那么男生占总人数的十一分之八,总人数乘十一分之八就是男生的人数。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过程中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图中会意——审题的突破

应用题呈现的问题情境总是精炼、概括、抽象的数学语言,像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等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专用词语或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给题意的理解带来困难。这就要求依靠再造假象,将题目包含的信息转化成一定的直观形象(如线段图、表格等),依靠对直观的感知来支持抽象思维,使审题有所突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图这一具体形象的中介力量,能直观地揭示题目中各种数量关系,有些学困生也能理清其中的关系了,审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再如本学期的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分数应用题,借助线段图更好理解,比如:希望小学去年有150人加入少先队,今年入队人数比去年多五分之一,今年有多少人入队?或者希望小学今年有150人加入少先队,今年入队人数比去年多五分之一,去年有多少人入队?一字之变,意义完全不同,如何区分不同,画线段图理解就是最好的办法。为此,我让学生先找单位1,谁是单位1,就先画谁,(四)、纵横比较——审题的深入

比较是思维活动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叫纵比较,即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不同层次进行比较;一种叫横比较,是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同一层次上不同解法的比较。如果在审题时,引导学生对表述相近的不同题目或题目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学会分类、总结其规律,那会使审题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如我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时,是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还是最小公倍数,我要求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这类题目认真分析、纵横比较,并让学生根据题意采用列举法和线段图法以及画平面图示法探索这类题目的解题规律。使学生掌握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

6.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写实验报告 篇六

第2课时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写实验报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2)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包括点燃和熄灭酒精灯,均匀加热,用外焰加热。

(3)学会将块状药品的放进试管中。

(4)学会正确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5)理解化学变化的特征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必须要有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认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保证实验安全的必要条件。

(3)通过动手做四个化学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实验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动手做四个化学实验。

教学难点:动手做四个化学实验,学会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实验。

[教学用品]

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盐酸、硫酸铜溶液、稀硫酸、高锰酸钾晶体、生石灰、蒸馏水。

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铁夹、橡皮塞、导管、酒精灯、药匙、镊子、试管夹、木条、火柴。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就让学生亲自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在大家做实验之前,先看老师做几个小实验。

[演示]操作中有几个错误实验,例如大理石打破试管底部,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滴加稀盐

酸。

[提问]我的实验操作有些什么错误?

[讲解]诚如同学们所说,进行化学实验必须遵守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现在我们来学习怎 1

样进行化学实验。

[讲解]进行化学实验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预习实验内容,估计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时要以认真的科学态度,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实事求

是地记录,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应学会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记录,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分析和得出

结论。

实验结束,要把废液等倒入废液缸里,整理实验用品,洗净用过的玻璃仪器.[讲解]今天我们要进行化学实验,同学们先看实验报告。

[提问]实验报告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

[讲解]实验报告首先是实验名称,还有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内容、思考与讨论五

部分组成。今天我们的实验名称是《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讲解]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的依据。本次实验目的是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现象;学会

取用液体和固体试剂及加热操作;体验化学变化。

[提问]同学们研究一下实验内容部分,怎样使操作步骤、现象、分析、结论清晰地呈现

在实验报告中?

[讲解]实验内容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我们按操作顺序列成表格,使操作步骤一目了

然,同时便于记录现象.[提问]实验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讲解]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有关实验的结果。

[讲解]最后是实验小结,可以是思考与讨论,体会和建议。

实验一:颜色的变化

[讲解]向一支盛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到二滴无色透明的酚酞试液,观察现

象;再逐滴滴加盐酸溶液,边滴加边震荡,观察现象。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讲解]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发生时有时候伴有颜色的改变。

这个化学变化可表示为:

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实验二: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讲解]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硫酸铜溶液,逐滴滴加1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再

逐滴滴加稀硫酸,震荡试管,观察现象。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讲解]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发生时有时候伴有沉淀生成或沉淀消失。

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沉淀消失的化学反应表示为:

氢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

实验三:气体的生成[讲解]在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颜色紫黑色、状态固体),用酒精灯缓缓加

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发生的现象。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讲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高锰酸钾加热后产生了一种气体,是这种气体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什么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高锰酸钾加热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讲解]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发生时有时候伴有气体的生成。

这个化学变化可表示为: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实验四:热量的变化

[讲解]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生石灰,滴加少量蒸馏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讲解]这个实验说明化学变化发生时有时候伴有热量的变化。

这个化学变化可表示为: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提问]通过我们做的四个化学实验,对化学变化可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讲解]化学变化常伴随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生成、热量的变化,但是

我们不能只依据伴有的现象来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要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小结]今天我们初步尝试怎样进行化学实验和写实验报告,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要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学到许多知识。

[板书]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共2课时)

第2课时怎样进行化学实验

一、进行化学实验的总体要求

二、看和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组成:实验报告首先是实验名称,还有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内容、思考与讨论五部分组成。

三、动手做实验,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于实验报告上

7.怎样进行作文讲评 篇七

关键词:讲评 讲评方式 鼓励

作文教学有两个问题容易被教师忽视,一是学生的作文过程,即他的作文是如何写成的,二是作文讲评,这一点尤其重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讲评的准备。

讲评既是对本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作文的指导,教师要把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优缺点提到写作规律的高度来认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或别人的作文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从而调动和提高学生作文的自觉性和写作技巧。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

1、分析研究作文批改情况和记录。确定讲评的目的要求和重点内容;2、精选讲评所需要的实例;3、考虑采用讲评的方式;4、拟定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二、讲评的方式

作文讲评课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全面分析,重点讲评。其教学过程是先对这次作文总的情况概括的加以说明,指出共同的优缺点,表扬本次作文写的好的或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然后根据本次作文指导的重点对学生作文范例进行详细分析、比较,讲明取得成绩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指名努力方向。最后让学生以此为参考修改自己的作文,还可以布置适当的辅助性作文作业供学生练习。

2、讨论修改典型作文。教师从本次作文中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依靠集体智慧,共同讨论,集体修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重点启发引导。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所写文章的优缺点,找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有时还可穿插选读其他学生的作文片段,让大家欣赏或评析,教师启发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体讨论修改后,应让学生阅读并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抄清,再交老师复阅。

三、讲评的要求

1、作文讲评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评时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从概念到概念泛泛议论,讲评课的内容应密切联系有关语文知识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把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到写作规律的高度上来认识。

2、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评的范围很广:可以就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观点问题,从审题立意上进行指导;可以就篇章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强调布局谋篇的规律和要求;如果学生在字、词、句等方面问题较突出,可以从语法,修辞上进行讲解订正,或集中消灭错别字;还可以进行写作知识方面的补课等等。总之每次讲评都要从实际出发,确定重点,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

3、要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讲评时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但表扬要注意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对于写作水平有困难的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热情鼓励。表扬的方法可由教师口头表彰;也可由本人朗读作文,介绍经验;还可张贴或传阅,特别优秀作文还可推荐到报刊上发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要适当指出,但不能讽刺挖苦,过分苛求。一般说来,,表扬点名,批评不點名。

4、要注意启发。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和总结,目的是使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因此,讲评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是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从讲评中悟出规律性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作文讲评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作文后记,写作文后记实际上是对批改和讲评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再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8.怎样进行模拟讲课 篇八

模拟课堂教学的概念

模拟课堂教学又叫试讲,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口语、形体语言和各种教学技能与组织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考查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

模拟课堂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差异(一)对象不同

模拟课堂教学是在由专家评委评判讲课者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合适,同时观察、研究讲课者的一举一动,挑剔应试者讲课的好坏,这样的情形会使讲课者产生无形的压力。

常规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心理上有一定优势,不会形成较大压力,同时师生配合比较默契,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学生有一定预期心理。(二)目的不同

常规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终目的。教师讲课的好坏,不是通过单独的10分钟,或者一二节课的考查来评判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时间来实现的。如做学生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等等,都是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铺垫。而模拟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与环境为展示的载体,不能脱离教学环节,必须达到一定教学效果,但最终的目的是表现出自己拥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能力,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三)教学内容安排不同

模拟课堂展示自己才华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个时间值是不确定的,有长有短,有时仅仅为几分钟,或是不经意间的动作或眼神。讲课者要让评委能认真听你继续讲下去,继续保留一种期待,甚至听出兴趣,你必须在每一时间段都高质量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此,应试者可以采用时空分割法。如“上节课我们讲了……通过预习我们又初步了解了……今天我们介绍……”“刚才我们学习了……下面我们接着探讨……”这样十几秒种的话便可以很快把评委吸引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教学才华。此外,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贪大求全,试讲和说课,不能坚持将每个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要学会截取一个相对独立的侧面。而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重点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在具体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分详略。(四)组织教学不同 模拟课堂与一般课堂在教学设计上是相同的,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等;在教学过程中,目光的组织与交流作用、形体语言对于教师思想的传递与延伸同样存在。但也有差异,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重要性差异

一般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逐渐相互了解并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而进行的日常教学。而模拟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情感支持,除了需要讲课内容引人入胜外,应该特别注重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兼顾到下面听课评委的感受,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以及时调整教学。2.组织艺术差异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的目光是直视学生眼睛的,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而模拟课堂教学时,台下都是评委,应试者的目光切记不能咄咄逼人,这样会直接影响应试者在评委心中的形象。应该短暂扫过对方眼睛和嘴之间的部分,以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3.组织形式差异

常规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启发法、讨论法等运用得非常多,教学效果也非常好,但非常占时间,并且有的需要几节课的支持与协同,才可完成。所以,对于模拟教学的老师,时间是有限的,这些方法在试讲过程中应适当地节制,避免出现不配合的尴尬场面。

怎样进行模拟讲课

1.1合理分配时间——准备时间

模拟讲课要求一般不超10分钟,而前面的准备时间是需要充分的。

①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因为这是你手头最有价值的资料; ②备课,重点是设计出各个主要环节的内容,以及教师的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

③自己整体尝试一下,调整部分不恰当步骤或对个别环节进一步完善。

1.2合理分配时间——上课时间

模拟讲课的时间通常只有10分钟,画龙点晴,通常选精华部分来模拟,要创设有效、实用的引入,开门见山也可以。导入:1分钟左右。

新课:7分钟左右,引入后就马上进入学习新课的内容,巧妙地模拟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深刻、生动地让听者听得明白、听得清楚,理解所说。

练习:1分钟左右。结课:1分钟左右。

2.1精彩的预设——设计新颖: 模拟讲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诞生的,必须要体现新的理念,新的教法,特别是在竞赛中,同一课题只有新中更颖,才可能达到出奇制胜,脱颖而出的效果,得到较高的评价。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2.2精彩的预设——层次清晰:

由于模拟讲课缺少了学生的互动,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之间所用的时间大大减少,留给评委们思考的时间也随之减少,所以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情境创设需直观,问题要突出,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过程要讲求实效。最好能清楚地展现预设如何做,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学情,巧妙地抓学情进行教学,生动真实地模拟讲课,重点要突出,理念要先进。

3.1“有效”的互动——复述法

采用复述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复述的形式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它采用的关联语句可以是:

(1)“正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知道了……”(2)“这位同学的意见(看法)是……” 3.2“有效”的互动——评价法

采用评价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的评价,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它采用的关联语句可以是:

(1)“对呀,我们知道了……”

(2)“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他采用的……”(3)“真了不起,这位同学居然……

注意:要有选择性的反馈,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习题要重点反馈,切忌面面俱到,因为我们只有10分钟的上课时间。3.3“有效”的互动——板书法

采用板书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3.4“有效”的互动——归纳法

采用归纳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众多的回答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它采用的关联语句可以:

(1)“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有的……”(2)“刚才大家发言很热烈,有的……有的……” 4.1自如的教态——自信

模拟讲课时,老师一上讲台就要有充分的自信,给别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老师精神状态不错。然后你开始像正常上课那样进行,话不一定要多,但是每句话每个字都要说清楚响亮,而且最好要有停顿和变化。尽量避免出现无意义的行为或胆怯的表现,而且不要有过多的口头禅。

4.2自如的教态——激情

课堂的生命是什么?是情!是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投身课堂教学的激情!在模拟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一点感情,说话声音很轻,语调平平淡淡,似乎是催眠曲,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死气沉沉的课堂又会有什么教学效果!

模拟课堂应注意的事项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等等,都说明教和研是分不开的,“模拟课堂”可以让我们真正体会教学的愉悦,让我们真正欣赏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真正分享教学工作的幸福。它可以激活目前校本教研的沉闷气氛,给校本教研引来一汪活水。

所谓“模拟课堂”,就是完全按照课堂要求,由执教者讲课,资深老师听课,然后现场逐一点评。所以针对性更强,反馈更快,更集中,帮助更大,提高也更快。模拟课堂 为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煅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模拟课堂教学形式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少了课堂调控的环节,对一般老师来说是减少了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似乎降低了上课的难度。但是,这样的课堂,也正因为少了学生发挥的亮点,少了学生带给教师的缓冲时间,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讲课教师身上,于是,上课教师的优点和缺点都会一览无余,无形之中老师增加了许多困难和压力.。模拟课堂教学形式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礼仪方面:上台的问好(包括问候评委、报自己的序号,自己的讲课题目等),下台的结束语要适到好处。态度要恳切,不能做作,表情要自然、有礼貌。

2、教态方面:教态要大方。手不能插兜里、双手不能摁桌上,手势不能过频,甚至有的人往往手没地方放,让人感觉很紧张或太随意,这都不大好;同时手里不能拿着教案一直看(或读),要给评委和听课者一种“教案在心中”的感觉。

3、教学设计方面:模拟课堂是真实课堂的一个缩小版,讲课教师要力图把教学设计或流程清晰地展示出来,虽然没有学生,但要想像着有学生,学生的回答有些不需老师重复,但如果生回答有引出下一个环节的作用,或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时,老师可代替学生说出来,但不能生硬重复,要水到渠成、不着痕迹。

4、师生互动方面:要让人觉得讲课教师是在给学生上课,不是讲给评委听的,不能是个人才华的展示,要有与学生的交流的体现,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可以是评价,大部分教师都体现了对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但在给学生评价时,不要是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行”等等,用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话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也可以是互动游戏等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思想。

5、合作学习方面:许多模拟课堂都设计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环节,但是,在讨论之前大部分没有做细致的安排,比如:交流时该注意些什么?交流时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该如何吸纳别人的建议?有不同意见时该怎么办?小组内的分工怎样?等等,教师往往就是简单的讲一句:“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吧”。交流好了也是说一句:“嗯,大家发言都很积极,很好”,就这么匆匆而过,也没什么引导和启发,也没有进行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6、教学语言方面:因为模拟课堂没有学生参与,焦点全部集中在讲课教师一人身上,这时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显得非常重要,非常突出。教师要注意体现语言的流畅性(可以看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备课的充分度);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音标准,也就是普通话是首当其冲的,还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度和挖掘度,同时要体现学科语言的特点,如数学学科要体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严密性,同时还要体现启发性),还有衔接语、过渡语、评价语、激励语等各方面都要注意,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毕生努力的目标。

7、板书设计方面:无论是模拟课堂还是真实的课堂,板书是非常必要的。板书可以说是“微型教案”,是浓缩了一堂课的精华,要抓住重、难点,巧妙设计,力求简洁,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同时还要讲究艺术性、美观性、科学性。板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字体,现在大部分教师都不太重视这方面,其实字体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个体现,好的字体也会给评委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对教师增添几分好感,在这方面语文教师一般比数学教师的字体好,并且设计板书时考虑的比较周全。

9.怎样进行磁盘清理? 篇九

第一步:在Windows桌面上,单击“开始”一“程序”一“附件”一“系统工具”一“磁盘清理”,出现“选择驱动器”对话框。

第二步:单击下拉列表框中的下三角按钮,选择需要清理的驱动器。然后单击“确定”。

第三步: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单击需要删除的文件前面的复选框,选中的出现一个对号“√”,可以选择多项。

10.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何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

一、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这说明我们如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反思就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切人点,使教学在可预见性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常常会有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走上自主探究的道路。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课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

教学后的反思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反思,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随着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淡出了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教师发展并没有终结,而是由课内走向课外,学生是发展的,教师也应是发展的。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其中的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一提高一再反思一再提高”的过程,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11.怎样进行物理说课 篇十一

张加仁

陈明和

一、说课的目的与作用

说课是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过程从教学理论角度,进行阐述、安排教学内容与程序,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由于说课中不单要说出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更要从理论角度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所以,说课不仅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它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增大教研容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二、物理说课的内容 说课内容:(1)说教材: a编者的意图:

1.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2.所教内容在教学中的作用

3.教材的特点.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德育目标

c.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依据: 1.教材形成的特点、结构体系

2.学生年龄的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

(2)说教法:依据

1.学生知识基础及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规律 2.教材特点及教学条件

(3)说教学程序

包括: 1.导入新课的方式 新课教学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做法 3.巩固新课教学的措施 4.布置作业

5.各环节时间的安排

(4)板书、板图设计(5)结束语

说课基本要求:充满激情、亲切自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表现专长、突出特色

教育中心中学教研室物理组

12.怎样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篇十二

1、厂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由厂安全技术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组织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主要法规标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企业危险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及有关防灾救护知识;典型事故案例介绍,吸取教训;伤亡事故报考处理要求;个体防护用品的作用和使用要求及其它有关应知应会的内容。时间应不少于8学时。

2、车间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应由车间主任会同安技人员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本车间生产性质、特点及基本安全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部位及有关防灾救护知识;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同类车间工伤事故介绍,吸取教训。时间应不少于4学时。

3、班组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应由班组长会问安全员及带班师傅进行。主要教育内容是:班组工作任务、性质及基本安全要求;有关设备、设施的性能、安全特点及防护装置的作用与完好要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事故苗头或发生事故时的紧急处置措施;同类岗位工伤事故介绍,吸取教训;有关个体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及保管知识;工场场所清洁卫生要求;其它应知应会的安全内容。教育时间应不少于4学时。

三级安全教育的过程是:新职工入厂向劳资部门报到,领取三级安全教育卡,接受安全技术部门组织的厂级安全教育,考试(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去接受车间主任或安全员的车间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携带教育卡去接受班组长及安全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向厂安全技术部门交回三级教育卡,存档,并领取劳动防护用品,由安全技术部门发给安全操作合格证。这样,这个新职工才允许持证上岗操作。

怎样履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手续?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一般采取按专业分批集中脱产,集体授课的方式。教育内容则根据不同工种、专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而定。但都应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大部分。企业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卡”档案。特种作业人员经理论及操作考试合格后,到有关部门办理领取操作证手续。

13.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篇十三

试卷分析是对教师的命制试卷水平、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综合评价和反思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试卷分析不仅要上传更要下达,它既是每一个教师向学校汇报自己教学工作得失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教师为学生做试卷讲评的理论依据,要为师生共同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指明方向。全面的试卷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介绍考试性质

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性质、什么范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

二、介绍试卷的特点

1.内容结构分析: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范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2.目标水平结构分析:按照考试大纲所列水平(通常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综合运用等)种类,分析它们的组成比例并且作内容——水平双向交叉分析。

3.题型结构分析:各类题型的比例分析。

4.分数结构分析:内容——分数和水平——分数的双向交叉分析。

5.难度结构分析:对难度测验作难度分布描述。

6.试卷特点及横向、纵向比较:就试卷是否符合考试(教学)大纲规定、是否反映学科特点和内在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性、适宜性以及其他特点作出描述和判断。横向比较可以在班级—班级或学校—学校间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在不同学年间进行。

三、统计数据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很多,如: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方差、标准差、变差数等,这里主要介绍难度和区分度:

1.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1)难度(一般用P表示):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主观题的难度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分值的比值。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

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

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语文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H=20/27=0.74P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由此可知,难度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难度的高低与被试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难度的取值范围为 0-1之间,当P=0时,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最大,当P=1时,试题的实际难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学质量检测中,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4-0.6之间,只有适中的难度,才能使试题产生区分不同程度考生的最大效果。

(2)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为:

①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一次语文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H-PL=0.74-0.19=0.5

5②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XH-XL)/N(H-L)

(X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如下表:

区分度 评价

0.40以上 非常良好

0.30--0.39 良好、如能改进更好

0.20--0.29 尚可、用时需作改进

0.19以下 劣、必须淘汰或改进

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

2.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

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②分数段~~~~~~~~~等等

如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有关数据?

打开“excel”/选择存放位置/点击“ ”/点击“统计”/选择“类别”/点击“确定”/选择数据/点击“确定”。

类别一:“平均分”点击统计中的“AVERAGE”(参数算术平均数)

类别二:“最高分”点击统计中的“MAX”(一组数值中最大值)

类别三:“最低分”点击统计中的“MIN”(一组数值中最小值)

类别四:“标准差”点击统计中的“STDEVP”(给定样本总体标准偏差)

类别五:“分数段”点击统计中的“COUNTTF”(数字参数和合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

也可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点击“=”/输入公式来计算。

3.相关图表

分数段分布图、各题难度分布图、各题区分度分布图、难度比例统计图、区分度比例统计图,可利用excel软件统计画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各题的好的解答、错误的解答及原因分析。

五、教学分析和改进方向

从得分、失分情况以及某些部分之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在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为了使试卷分析全面、可靠和有效地发挥应有作用,试卷分析工作应实行教师分析和学生自我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简明、扼要、有重点地写出试卷分析报告。

(附)试卷分析报告的原则是:

第一:要看对象,有针对性。不说那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不同对象如:对学校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第二:是不搞走过场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断地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工作。

第三:是要有科学的统计,定性与定量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定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当然,我们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道题做分析,可以对试卷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分析。

第四: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不就事论事,不列流水帐,不上习题课。不是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怎么解题。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对考试和试卷演变的轨迹,对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另外,结合对工作过程的回顾,对工作经验的回顾,对于工作得失的思考,在试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认识。

上一篇:无私奉献下一篇:电网改造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