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设计(精选8篇)
1.小学语文课堂设计 篇一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布置给学生的语文课堂作业,都存在以下问题:量多,只有少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完成,大部分只能勉强完成,作业质量很难保证;单一,形式单一的作业,乏味、枯燥、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学生应付了事;重复,如机械操作,很多劳动是无效的,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素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改进作业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下面以《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为例。
全班学生必做题:
1.抄写课后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用“有的……好像”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选做题:
1.用总分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
这样,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二﹑作业设计要新鲜有趣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并不意味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有了分量。对小学生来说还须布置一些他们感到新鲜有趣的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寒假里,我布置一项作业:学生把各家的春联抄下来,比较一下谁家的春联有特色。再如,上学期以来,我布置课外作业:收集佳句妙语竞赛。学生把平时看课外书学到的精彩词句摘录在自己的《佳句妙语》上,每天由一位同学精选部分自己摘抄的再抄在班级“佳句妙语角”,全班共同欣赏,教师按时督促﹑检查,完成一轮进行一次评比。这样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也能从中汲取不少知识,丰富了作文素材,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发展特长
发展特长,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改进布置作业的方法,优化作业结构,要让作业对发展学生的特长起促进作用。对喜欢小制作的学生,我在班上组织小制作展览,指导学生写小制作说明文;对喜欢集邮的学生,我组织大家交流体会,了解集邮方面的知识,写好心得体会,对喜欢朗读的学生,我组织朗读诵会;对喜欢作文的学生,我在班上开辟“习作园”。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给学生一块自由的天地,让他们在这块天地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再为作业发愁,这也是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
2.小学语文课堂设计 篇二
一、情境导入法
语文课大多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投入作者的写作世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首先借助从网上下载的视频,给学生播放有关地震危害的影片,让学生充分体会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凄惨的画面让学生心灵震撼。教师激趣质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吗?”然后解题,介绍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在这样的情境下,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这样使学生的心里产生了波动,受到了感染,为学生更好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导入时,精彩的故事讲述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为课文服务,又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例如,在讲授《七律·长征》一课时,我首先讲述长征的故事: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长征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七律·长征》。一个短小的故事,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迁移法
在学习新课时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旧知导入新知,既做到了复习,又把旧知识纳入新知的体系。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我就联系了前面学过的课文,“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 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又一次记起那场战争。(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中华儿女? 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这样,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设疑激趣导入法
清代的文学家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一切知识的起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可以调动学生急于求知的愿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在教学导语设计上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鲸》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设疑激趣,观察导入的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我用设疑激趣法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课件1:显示蓝色大海)美吗?(生答) 美,就在这美丽的蓝色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中之王’,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得多。你们想去看看吗?”接着播放课件, 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教师相机鼓励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观察,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关于鲸的知识非常丰富,你们想继续研究它吗?”这样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顺势揭题质疑:“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写鲸的文章(板书课题)。
3.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 篇三
关键词能力;作业;兴趣
为提高学生素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改进作业设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设计口语型作业,提高学生朗读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1.读背型作业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和背诵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性,也是语文作业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征之一。
因此,教师很有必要设计朗读和背诵作业。首先,朗读和背诵的内容要有所侧重:(1)注重朗读和背诵精彩的文章、文段,尤其是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或细节描写的文段;(2)学生自己选择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文段。其次,读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1)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给父母听;(2)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朗读或背诵课文;(3)要求学生限时背诵规定的课文内容。
2.复述型作业
它是学生把课文内容转变成自己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把每一篇课文或指定某些材料作为复述的内容,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加工,注意不要改变基本内容,再把内容复述给别人听。经常开展复述课文内容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3.演讲型作业
这是要求比较高的口语作业。演讲的材料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社会近期出现的热点问题。如我针对近期学生喜欢上网打游戏的现象,把它作为一次家庭演讲的作业题目,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进行演讲,由父母进行打分。通过演讲,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打游戏的害处,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设计书面型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第一,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语文作业设计要多元化,能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和巩固知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的实践中掌握积累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一路着溪流,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读了这句,我发现了两对反义词( )——(),( )——()。
学生通过填空,进一步理解了作者对溪流的描写中反映出的思想感情,也积累了词语,巩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第二,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作业的趣味性。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享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就应当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将其融于游戏、绘画、表演之中,使其具有一定情境性,从而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一段祝福话或制作一张贺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要采用作业数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作业内容分层等等方式,体现作业的多层次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如:在学了《草原》一课,我把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设成一个“自助餐”,让学生在宽松的选择范围内自选完成,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其设计如下:
①辨字组词:绣() 既( )羞()勒()
透()急()差()劲()
②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翠色欲流一碧千里
③谈谈“河!”“快了,快到了!”“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各所表达的感情。
④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创作一幅草原美景。
⑤摘录文中比喻句。
⑥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草原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当然,设计这样的作业,老师要做好引导和指导,激发学生好强的心理,让学生知难而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试一试,做一做,学一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性、艺术性的设计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4.小学语文课堂设计 篇四
语文,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学识,也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洗涤人们的灵魂、提高人们的修养,因而语文这一学科对我们的人生起到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对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而在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我们教师所用到的教学设计,在我看来,语文教育是要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的角度来出发的,而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有些教师则过于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布置的作业也是一些机械性的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路其实并不是很可取,因此,根据现代教育的改革方案,我们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时要十分注重自己的思路,争取让小学的语文课堂做到两点:一是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掌握好知识,二是能让学生快乐的成长,不抑制学生的童心。
另外,我们要明确的是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教学设计的概念涉及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理顺了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形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学生感悟肤浅的让他感受深刻,这样才会让学习增值。然而如果我们教师自身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无法实现最理想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依据教育教学的原理,为每个教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中,应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以及能够熟练的认读汉语拼音和音节为教学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很难用一节课或是几节课来实现,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把这个目标分成许多小的课时目标分课时逐个实现,这许多课时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的每个课时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小目标。等到单元结束时,我们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第二,从学生学情来看,当教师为教学单元中的一节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许多学生上课不敢说、读、问,这导致了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教师便要改变自己的思路,通过调查来发现事情的原因,并及时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既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其次,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所以教师想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如巧设学习障碍、巧用板书、开展竞赛、设置小组学习等。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教学内容是一节课中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具体要做的动作。当有了以上初步的分析和设想后,我们就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2节是关于看图说话学拼音的,汉语拼音教学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教材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从母语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入学前口语水平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思维具有形象性及乐于口头表达等心理因素,把汉语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学说普通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儿童的语言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所以,我们应该从儿童学习的兴趣、需要着眼,本着易学、有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搞好幼小衔接,继续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并安排儿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为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第四,组织形式是在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这节课的框架就基本确定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年级课堂教学状态和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关键词自主探究式小组协作式和谐合作式游戏活动式启发研讨式课堂开放式《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和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五,教学方法有许多种,传统的有完整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等等,新课程理念下有情景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等。在小学阶段常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相比以往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更能引起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第六,虽然我们完成了上面的教学设计,但并不能保证课堂实际效果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走,这就需要教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应对的策略。当然,这些预设情况也许并不会出现,所以这些策略并不出现在教学设计中,但还有许多未预设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临场的机智来处理了。
5.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技能 篇五
北汪中心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并不仅仅是每一篇课文的目标。而是应该有一个从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目标梯级。我是这样理解的,在金字塔最底层的是课程标准,接着是年段目标,上一级是年级目标,再上去是本册目标,然后是本篇教材的目标,有时还是会有本节课的课时目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师用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对于每一篇课文来说,由于它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因此它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上都有它“特殊的任务”,这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是课文特有的教学价值所在。因此,要抓住课文的“目标”,就不能孤立地研究课文,而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有机地联系单元教材的教学,才能抓准“目标”。而教学方案的设计就要以实现“教学重点”为核心,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目标这是根基。根基坚固了,这个目标金字塔才能一级一级往上垒,不然最顶尖的教材目标就会成了无本之木,空中搂阁,是没有生命力,是会轰然倒塌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何必旁人来说媒----解读文本
1、解:理解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这是最基本的解读。
2、读:一是朗读,出声读,读出感情,培养语感。
扯开嗓子,忘我吟唱,摇头晃脑,或婉转,或铿锵,即美读吟诵。千百年学语文从未离开过此,包括背诵。着实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力,须诵读。
二是深读,细细读,读出个性
记得有位特级教师坦言,自己曾经从“文本解读”中大大受益。他说:“要在文字里面‘出生入死’,要沉入词语中。一字一字,一句一句,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来读……”他还说:“我带徒弟有个要求,每周写一篇文本细读,过了这一关,你上任何课都不害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想想,有时候一个灵动的创意的确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入把握。
三是泛读:广泛的阅读。如作者情况、时代背景等。
以下是摘录史铁生在《母亲》一文中的几段文字: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原来,《荔枝》中的母亲竟然不是史铁生的亲生母亲!老师没有广泛阅读相关的文章资料,是不可能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能独特处理教材。
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学生为本
1、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贯通教材体系,弄清所学课文在内容、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能力、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在前后教材的联系。二是要分析、摸清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方面联系。这两个方面,又是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老师领进门》,根据单元学习要求,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其学法要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先要理解字面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或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句子含着的意思“。通过研读三至六年级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对于相关阅读要求,教材已有多次安排:(1)第五册第三单元”理解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能帮助我们读懂句子“;(2)第八册第二单元”读懂长句子,先要想一想:句子的主要意思写的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再想一想其的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3)第十册第四单元“课文中有的句子含义比较深刻,需要仔细揣摸,阅读时,可以先想一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对前后四次阅读点的分析比较,我们就十分清楚地知道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材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安排要求的。(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哪些是新的要求。摸清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清晰地明确教学地重点和难点,正确地处理教学中“放”和“导”的关系,对于已有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新的要求。
2、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才能发展语言,形成语文能力。教师不能以过多的分析和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而应想方设法引领学生钻入文本,读出语言文字的味,看到语言文字的形,听到语言文字的声。尤其是文本的重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也能感受它活生生的魅力。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课中,教师尽管运用了生动精彩的课件创设了浓厚离别的气氛,但5人中只有1人体会到了离情别绪,可见学生只凭视听的冲击还不够,真切的体验是关键。
3、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融合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多元的感悟其间的人文内涵,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也不能唯教参是尊。例如《老师领进门》一课的检测问题“文中的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所有的学生都回答田老师是个爱讲故事的人。其实,田老师更是一个富有教学智慧,教法独特的老师,他用故事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如果教师不一味强调老师爱讲故事,不把老师的故事演绎得如此完美,或许学生会有更多认知的空间。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简化环节
1、设计问题要简炼,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繁琐零乱的问题既让无效的课堂对话滋长蔓延,又剥夺了学生自主读书、品味、思考的时间。文本像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提问者,读者从中想像、体验、品味,进而受到启发,心生感悟。教师应该对课文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抓语言怎么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点面结合点”----即文章的突破口。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以次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文章这个“面”。也可以由一篇文章带动一组文章,以课内带动课外……这使一堂课中的大问题少而精,牵涉的面广,研究的角度新,探究的层次深。
2、设计环节要简明,起到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的作用。
围绕着教学目标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显示出其过程动态发展的层次性,避免平面化。这里所谓的层次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层次性;二是一课时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
(1)课时之间的层次性,往往体现在各课时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像《白杨》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就只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其心中树立起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第二课时则要领悟出“爸爸的心”,也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多的是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认知规律,沿着“初探----深究----运用”这样一条轨迹来发展的。初探阶段,重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深究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运用阶段,是为某一知识的掌握、巩固并转化成能力而做出的形成性训练,并且通过训练,深化原来的认识。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是指在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它的.过程显示出纵向递进,横向联系并举的发展趋势。这里仅以“读”为例,有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就常常体现出“读”的层次性。通常,全课的“读”,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认读----再现----移情----领悟----运用。当然,这种发展着的教学结构的层次性要以学生被激发的学习探究欲为反应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一步步深入发展的层次。
笔端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底蕴
陆游有教子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教学也同样如此。要真正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功夫也在“课外”。文本解读既要靠教师有一种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要靠教师自身深厚的人文功底。否则,教师就会因缺少一双发现的慧眼而对教材的美丽视而不见。
倡导“诗意语文”的王菘舟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成为“探究性阅读”的代表之作。广东孙建锋老师教学《最大的麦穗》,则令人为之惊叹的“魔力对话”而成为“对话教学”的经典。试想,如果王老师不熟悉中国的古典名著,孙老师不研读西方哲人对话经典,他们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杰作吗?每当我们被这些名师所哲服,不是被他的教学策略所哲服,而是被他的文化底蕴所哲服。
我们听一些名师的课,常常感到其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为什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文本掌握得极深。在一次观摩研讨会上,一位小语专家谆谆告诫我们:“语文教师的最大功底,其实应是他(她)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个,你就不可能对教材做出任何有含金量的解读。”文化论输赢、文化论魅力。
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曾说:“名师在课堂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行。此情此景,不少人认为是名师方法的高明。其实不然,主要是名师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杜甫诗云:“笔端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关键是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因为只有通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深厚底蕴,才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的切实保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1、导入、引趣适宜用
2、突破重点、难点辅助用
3、创设情景适时用
4、联系反馈针对用
5、激发情感延伸用
6.小学语文课堂设计 篇六
沧县兴济镇冀春学校 宋燕
【摘要】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达到启迪学生心智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上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关键词】课堂 兴趣 导入语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达到启迪学生心智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上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就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祖国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现在我们一同来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2、激情渲染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32年前的事情,你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候,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悬问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课文《惊弓之鸟》的导入:
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
生:用箭射,用枪打……
师:你们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的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4、演示法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后知识联系法
‚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过渡要自然连贯,既起到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为新课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作用;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导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册《古诗三首》都是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春晓》、《咏柳》等古诗,有的学生还一口气把这几首诗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6、音乐感染法
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在设计导入时要懂得‚三宜三忌‛。1.宜简洁明快,忌冗长拖沓
这里的简约明快,不是简单敷衍,而是指抓紧课堂时间,用短短几分钟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新知探寻,不要再导入上花费大量时间,影响了新知识的教学。因而教师的导入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分钟。
2.宜灵活多变,忌千篇一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界中。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引向新知识,使整堂课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切忌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否则只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兴趣,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3.宜回归本真,忌牵强附会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当教学中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时,学生才会把课堂当成‚乐园‛,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然而情境创设过于追求生动有趣,就不免会哗众取宠,牵强附会。教师要用语文教学自身的魅力引领学生步入语文教学的神圣殿堂,由此而产生的兴趣,才能持久不衰。
7.小学语文课堂设计 篇七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 是教师教学的开端, 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这也启示我们要多研究提问。
近几年来, 以“问题”为突破口来改革课堂教学的思路方兴未艾。然而,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 当前的课堂教学在“提问”环节存在以下几种弊病:一是问题多而琐碎。我们经常发现, 在短短的40分钟内, 教师的问题多达四五十个, 平均一分钟就有一个。这么多的问题充斥在课堂中, 犹如“枪林弹雨”, 让学生疲于应付, 最多只能作“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般的肤浅思考。二是问题杂而随意。我们发现,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挑选, 都是“由着性子”随意而问, 很多枝节问题都没有思维的价值或偏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这不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的随意性, 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三是问题设置不当。有时问题过大, 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时问题过小, 缺乏一定的思维含量;有时问题过深, 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有时问题又太浅, 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诸如以上弊病, 比比皆是, 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现象?我们提出了“核心问题”的教学思路, 期待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核心问题”的设计, 充分整合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资源, 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打开一道自主探究的通道, 使之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问题”及其相关特征
我们所说的“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 它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 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该围绕它展开, 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
有专家对其概念做出了这样的界定:“核心问题, 指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 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 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 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1]
基于以上认识, “核心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鲜明的指向性
“核心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即鲜明地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判断一个问题是“核心问题”还是“非核心问题”, 或者说判断一个“核心问题”的价值, 就是看它是否具有整合现行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的特征, 是否具有更高的和更全面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2. 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 是“主辅”关系, 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从“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 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二是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 “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 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 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亦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 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1]。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 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 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维, 自觉地进行反思, 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三、“核心问题”的设计
1.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
“核心问题”的鲜明指向性决定了能否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基于此, 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当下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 认真领会课标的要求;其次, 要在课程标准层面上以“鸟瞰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 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 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 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 优化课堂提问, 设计核心任务。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提出的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结合本课的核心内容, 可以确定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入手, 学会阅读小说, 感受人世间的真情, 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据此, 可以将此课的教学分为三大块, 每一块可以提出相应的核心任务: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二是“朗读环境描写, 体会情景之‘相生’”;三是“品读人物细节, 体会形象之‘典型’”。通过这样的设计, 整个课堂教学就会纲举目张, 目标集中。
2.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
“核心问题”一头联结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 一头则联结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因此, 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 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 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 还要做好学习需求的分析, 亦即“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态、水平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水平之间的距离”[3]。例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围绕着“美丽”写了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读读课文, 想一想,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虽然直接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核心目标, 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特点”这样的词汇领悟起来有点困难, 而且, 问题的答案需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把握, 超越了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所以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只要稍微将问题改动一下, 效果则截然相反:“同学们, 这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 请你当一回小画家, 把它画下来, 先说说你会怎么画?为什么这样画?”这个问题激发了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课文的欲望,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教师则可以在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他们从“颜色、形体、姿态”等方面来感受丹顶鹤的美丽。当学生真正被调动起来, 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之后, 其思维探索的方向就不受别人的控制而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3. 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设计核心问题的有效方式
(1) 抓课文题目, 以疑导究。课题是文眼, 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中心, 并凝聚了作者的情感, 因此, 课题往往可以成为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课, 围绕着课题可以设
计这样的核心问题“作者难忘田老师的什么?”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研读, 可以得出四点结论:难忘田老师的能说会道、才学出众;难忘田老师的上课方式;难忘田老师讲的故事;难忘田老师对我的深深影响。这样不仅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串联”了起来, 而且“难忘”之情、“感恩”之意萦绕不绝。
(2) 抓中心词语, 巧妙勾连。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 这些主旨有的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有的则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关键词句中, 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以“纹丝不动”一词设计了一组问题:“什么是纹丝不动?为什么要纹丝不动?怎样纹丝不动的?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从纹丝不动中感受到了什么?”这组问题也正是课文的核心内容所在, 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了。
(3) 抓核心句子, 合理分解。很多课文中都有那么一两句画龙点睛的句子, 或概括课文内容, 或蕴含文本中心, 或架构文章结构等, 抓住这些句子, 往往能够产生设计核心问题的灵感。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 这句话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巧妙地架构了文章的结构。教学时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设计:“‘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好’在哪些方面?你从哪些句子中具体体会到它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别从“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有匆匆变幻的舞姿”四个方面来感受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4) 抓内容结构, 形成板块。文章的内容结构承载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内涵和脉络推进。抓住文本的内容结构, 形成合理的板块, 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核心问题。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 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 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 二是环境描写, 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 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 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 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 抓住细节, 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 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 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
烘托, 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 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 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 教学的目标、重点更加集中、凸现, 课堂的整体感也更强了。
设计“核心问题”的切入口还有很多, 但无论何种切入方式都必须基于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核心问题”是改变课堂冗长、繁琐、低效的一剂良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探索, 让“核心问题”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得越来越鲜艳!
参考文献
[1][2]周光岑.核心问题教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
8.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篇八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方案,旨在促进小学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行为技能和语文情意品质等方面实现预期变化。
关键词教学;课堂;技能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不足
1.片面性和单层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片面性,指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走进设计误区,一是“以课文说课文”,即孤篇的讲读教学,没有将课文与单元结构的知识联系起来,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教师往往只停留在个人的探讨,没有与语文组的其他教师进行探讨和研究,选出适合的、优秀的教学方案,教师没有随机应变,没有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活用教学设计。单层性,指的是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都将教学对象(即小学生)设定为同一的、无差异性的对象,并没有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设计。单层性教学设计导致以偏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现象,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独立意识。
2.抽象化与非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设计理论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师要教的、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不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加工操作方面的描述,因此对于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建构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层级结构。”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但不全面,而且也不符合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学生对这些抽象的、远离自己生活的课程内容毫无兴趣,这就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大败笔之处。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有些教师本想利用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只停留在让学生朗读课文,对细细品读句子的内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怎么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要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教师可以多次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课前搜集关于日月潭的图片、视频、歌曲等电子资料,应用到课堂中,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课文美,并有深入的体会。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1.连续性
所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连续性,是指教学前后目标之间的联系,前一个目标是实现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继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注重知识的连续性。例如在学习《捞月亮》、《狐狸和乌鸦》、《坐井观天》、《小马过河》这几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将其连贯起来进行讲授,每篇课文的教授都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知识连贯起来,这样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教师可以这样设置《小马过河》的课堂导入:“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猴子为什么捞不着月亮的‘秘密’,领略到乌鸦的狡猾,也觉得小青蛙坐井观天的行为很可笑。今天我们要学习动物王国里的另一个动物,它的样子憨厚老实,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今天我们课文的主角是谁:‘嘴厚脸长鼻子大,打仗拉车都用它,脚上加层铁钉板,驰骋千里本领大(谜底——马)。’”然后再进行课文故事的学习,在作单元小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扮演不同的动物,演绎不同的故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差异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教学风格,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教师组织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在智力和能力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整齐划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张扬,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要有很大的弹性和发展空间,充分适应学生的学情,遵循差异性原则。
3.随机应变
教学设计遵循差异性原则的同时,也存在不确定性。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度预设,不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任何意外、“错误”,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弹性和活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找警察帮忙呢?不是说有困难就可以找警察的吗?这样她就不会死了。”面对课堂上学生突发奇想的问题,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机智来应答,不能忽视学生的创新性问题,更不能以批判的方式来回应学生。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拯救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篇文章的悲剧结尾呢?”从而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一篇关于课文的读后感,这样的教学机智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应变能力,才能驾驭好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设计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教学思想的转变,学校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迫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创新性,围绕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策划、精心设计,以达到对以往教学经验的超越和升华。
【小学语文课堂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上册《凶兔和小灰兔》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6-19
小学语文精彩课堂08-15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11-05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07-09
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建设07-11
小学语文课堂过渡语08-23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11-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09-16
小学语文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07-09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