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2024-09-24

《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14篇)

1.《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我在上这堂课之前的教学设想是,通过熟字换偏旁或是加偏旁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抽、续、驶”等生字,通过交流识记方法让学生体会识字的快乐。会写“吸、极”两个形近字。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想象、表演、找重点词语等手段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但是,上完课后我还有几个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为此,我针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是我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如:

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结交新朋友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亲切的叫一叫风娃娃,同时让学生对风娃娃的到来说几句欢迎词。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会因为喜欢风娃娃而去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在指导学生朗读风娃娃在田野里和河边两个小节时,我先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1)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2)他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个段落,这样做效果不错,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得上来。

二、我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的形式多样化。在教学《风娃娃》这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表演大风车慢慢转动的样子、风娃娃使劲吹风的形态)、说一说(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如大风车被风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风车会对风娃娃怎么说?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也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纤夫得到风娃娃的帮助又是怎么的呢?以使得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2、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新课程指出:第一学段阅读应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如;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我安排了自由地读课文,然后是检查词语。原以为学生能够很快且准确的完成这一环节。但是,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站起来都读不准词语。特别是一个学生在读“行驶”这个词语时,读了几次也不能把这个“驶”的第三声读准,但我并没有这样过去了,我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范读等方法终于使他纠正了读音。虽然这样的做法使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只有读准了词语才能正确地读课文,如果连正确都做不到,谈何有感情地朗读呢。同时,我相信这个学生再读课文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读不准这个词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个人认为,低段的学生教师应教给她们一些朗读的技巧。比如,在教学“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句子时,我在让学生感悟大风车在转动时很吃力后,问学生词语“慢慢转动”应怎么读?学生回答说:读得慢一些。对啊,这就是朗读的技巧。低段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叫有感情地朗读,仅仅靠感悟是不够的。我们教师应通过感悟后再教给他们一些朗读技巧。如感悟到伤心时,语速可以放慢;感悟到着急时,语速可以快些;感悟到快乐时,语速可以轻快些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划出这些重点词,目的就是让学生注意在朗读时应注意这些重点词语。这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当然,这堂课上我的自身语言不够精练,有时不断的重复学生的话,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

以后的教学得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了。

2.《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二

对于“中国风”这个词语的探究应该最早追溯到“中国风”形成的源头。“中国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被称为“Chinoiserie”,只是作为从属于欧洲Rococo风格的一支,这种“中国风”代表着欧洲人对于当时古代中国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的美好想象,其中包涵了很大成分的欧洲传统的审美情趣。关于当时“中国风”内涵的解释,在大量现有的文献和专著中都有详尽的介绍。历史走到20世纪,时尚王国的翘楚迪奥公司多次以“中国风”为主题推出了几个系列的设计,虽然其中运用的中国元素也掺杂了其他民族的元素,比如日本,但依然获得热烈反应与大范围的模仿:高开衩的旗袍配上黑色丝袜和十多厘米高的厚底凉鞋;或者中国黄绿色的军装改造配上大面积的褶皱丝绸与网纱,这样强烈的对比是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表述着他们对于“中国风格”的认识,相对于古老欧洲的“中国风”,政治等时代性的元素成为更新的成分。这种被西化的中国风格,一次次刺激着全球时装设计界的感官,但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与我们自己口口声声想要表达的“中国风”必然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我们的本土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与西方认识范畴的不同。所以以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视角来设计运用“中国风”的话,应该有一个有别于西方的鲜明面貌,它才符合中国人的集体认识和历史情感。

“中国风”顾名思义,什么可以代表中国,或者反映中国?作为炎黄子孙,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生长环境,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和面貌都有一个抽象的认识,它不仅仅是雄健浑厚的书法、淡泊隽逸的山水画,也不仅仅是鲜艳热闹的大花轿,“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的龙纹。从博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如何提炼和升华出服饰设计的灵魂呢?服饰是文明的符号,是文化的外在表现。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史导论》①中提到“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他在书中将文化从起源开始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农耕文化。前两者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游牧和商业文化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这样的分析,无疑在理论上为我们本土设计师准备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与框架。作为农耕文明大国,我们的文化更进一步体现在以统治者阶层为领导的整个民族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上,从国家历制的建立、到服制的制定无处不贯彻始终。农耕文明中细究到最基本最直接的制约就是我们用来制作服装的纺织技术和剪裁方法。织布机与劳动者操作互动的半径几乎决定了自古以来布匹的幅宽,而在以体力生产活动为主导的社会,对于劳动产品极度的珍惜和充分的利用,充分地表现在从平民到贵族的服装裁剪方式都是平面式的,从而避免了立体裁剪可能带来的浪费。平面裁剪的方式水到渠成地挑选了对称形式作为我们最初的审美这也暗合了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对称美形式,更与天地阴阳二元平衡的理论相呼应。据《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田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从皇家到普通民众,“‘勤俭之意’质朴而隽永②”,顺应自然体现在古代服饰中,农耕文化的安、足、静、定不言而喻。尽管物质财富积累到后来,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服饰生产当中,各种昂贵稀世的华服层出不穷,但是与自然相应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的主流历史中从来没有被放弃过。

但是“中国风”不仅仅是如此,它还有升华的灵魂。这里借用一下佛教的理论“戒能生定,定久生慧”,如果说“中国风”的载体飘缈难定的话,长期安定规律的农业生产造就了中国人的智慧。当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物质收获与民众长期的安定生活“静定”累积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文化艺术这颗种子就开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蓬勃生长。表现在服装上最早就是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禅衣素纱”,团起来可以攥在手心里,重量只有50克,如果单单只是从实用的角度,是很难以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何要做、如何可以做到如此薄如蝉翼的“素纱”?再如纺织业达到鼎盛时期的唐朝,女人们的着装多是上窄衣下长裙的形式,服装质料中最为推崇的是丝织品,不仅仅是因为丝织品纺织的难度,更是由于丝织品的质感:轻柔,飘逸,通透,丝织品以蛋白质为主的成分较于其他面料特别亲肤,再加上它本身特有的含蓄柔和的光泽,特别符合古代中国人所推崇的温和、谦卑而又坚韧的中庸之道。所以对于丝绸的追捧从唐朝国境线一直延伸到了遥远欧洲的罗马贵族阶层。飘逸的丝绸不仅仅萦绕在华彩的唐王国,它从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的中国都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许“轻灵淡逸”才是人们最难以割舍的原因。历朝历代各种服制规定的繁文缛节,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混杂交根盘错、皇族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三大阶层对于审美的具体差异只会让人对于中国风格的形式更加摸不着方向,可是唯一不会让人混淆和遗忘的是几千年以来以儒学经典为主流教育的国人所传承的文化精神与气质。从传统的人物山水画作品与欧洲的油画雕塑作品作比较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艺术作品更注重于人物内在的自我完善、对于精神自在最大化的追求,而几乎忽视了对于人体本身曲线与力量的审美。敦煌莫高窟里面的佛像、与飞天,承载着历代王朝对于天宫的想象,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种种猜测与描绘。“独鹤与飞”的志向与梦想从来没有被淡忘过。

因此,作为服饰设计的“中国风”绝对不是将某个皇朝的服饰形式搬来抄去,不是将青花瓷上的某种花型纹样复制放大挂在胸前;或者取某个古建筑的飞檐斗拱顶在头上;更不是将旗袍改造成迷你裙的长度来与时代接轨。“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沉着》与《豪放》这两首诗将几千年来中国的魂魄描绘得淋漓尽致。恬淡而又深沉,豪迈而又空灵,这一股精魂相信是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甚至与中国血源最近的日韩都难以企及的。奢华娇逸与它无缘。

就本土设计师的角度而言,中国风与中国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撇开了中国人文精神的中国风设计犹如失去引线的风筝,天南地北不知会飘散到何处,本土设计师模仿西方的中国风设计犹如赶走自己的孩子,让他到对面去认亲,结果人家看着奇怪,而我们的处境更为可笑。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保持文化多样性、独特性显得尤为重要,从事服饰设计与教育,应当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独特个性与尊严的基础上来创新突破。

注释

1[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版

3.风娃娃教学反思 篇三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谜语引入本课: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白云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情趣,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随后我导入新课:这天我们学习关于“风”的一篇课文,看看文中讲了风娃娃怎样呢?带着问题,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认真地阅读课文。

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请学生通读课文,提出在阅读时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学生提出了好多,如“断断续续、纤夫、船帆、无影无踪、责怪、号子”。有些词语其他同学明白的,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解答,如:“断断续续、船帆、责怪、无影无踪”,有些比较难的,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问题,就由我来讲解。如:“号子、纤夫”,经教师一讲解,学生记忆就十分深刻了。

三引导学生,体现主体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我钻研课文,学懂知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作用是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帮手。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用自我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经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之后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

四挖掘空白,想象说话

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想象说话。如大风车被风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风车会对风娃娃怎样说?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也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纤夫得到风娃娃的帮忙又是怎样说的呢?使得学生体验到帮忙别人是一件欢乐的事。再让学生说说人们会责怪些什么?还让学生想象风娃娃还会做哪些事。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都踊跃发言。如:风娃娃会给人们吹风带来凉爽;春风吹得百花齐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说出了风的许多好处和坏处。

4.风娃娃教学反思 篇四

反思: 谈话“心愿”做为导入部分,而我确花了一些时间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心愿,浪费了时间,没有抓住时机直接引出故事;语言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完整的欣赏故事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我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就看图片分段欣赏,并且按照故事内容来提问,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了,导致很多幼儿都失去了积极性。并且在第一遍就出示图片,让他们一会儿关注图片,一会儿又倾听老师的故事,干扰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理解故事这一部分,孩子们并没有完整的感受到故事;利用生活经验讲述风和人类的关系,因为缺少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有点茫然,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一些常见的现象;最后延伸部分让孩子们找找别人的优点,原先是想来个情感上的教育:让孩子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在相互说说优点中树立自信心。但从实际效果上看,放在这一节课上并不合适,既占时间,又脱离主题。

★ 16风娃娃(反思)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风娃娃优秀教学方案设计

★ 春娃娃教学反思

★ 公开课风娃娃课件

★ 《风娃娃》优秀教案设计

★ 课文《风娃娃》的原文

★ 《风娃娃》的语文说课稿

★ 大班娃娃上灶教学反思

5.风娃娃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 篇五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当前小学的教学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新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查找“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利用网络加强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并结合实际了解了风的作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篇六

一、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是目前通用的国际语言, 绝大多数的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和教材是用英语写成的, 因此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不仅有利于学习专业知识和国际交流, 也符合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英语不仅是语言学习, 更能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基础、智能结构、文化素质, 在开放的外语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双语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积累本专业领域内的术语, 提高检索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另外, 双语课程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而且, 双语课程的优势还体现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了解英美文化, 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大连理工大学从2008年就开始为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桥梁抗风专业选修课, 由笔者担任主讲。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桥梁工程抗风设计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自然界风场的基本特性、钝体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桥梁工程结构动力特性计算基本方法、风洞试验基本原理、数值风洞方法及各种大跨桥型风致振动响应计算分析方法。经过多年授课, 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 尽管桥梁抗风理论体系从数学角度讲算是比较完善的, 但涉及大量的繁杂公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一见公式就犯怵, 没有勇气去学习和接受。 (2) 涉及数学计算, 感觉有些抽象, 而且有时会因为概念不清晰导致计算错误。 (3) 课程前半期的接受效果明显好于后半期, 主要原因是前期讲解基本概念, 后期涉及理论计算分析。面对以上所述问题, 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并付诸实践:其一, 将案例模式引入教学环节, 以增强直观性、生动性和实用性;其二, 采用双语教学, 增大信息量, 扩充专业英语词汇, 提高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和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本文重点论述双语教学这方面。开展研究生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 有利于具有全球意识和应对市场国际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双语教学相对母语教学来说,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其难度都会相对更大。在桥梁抗风双语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做出部分调整。

1.教学内容方面。在课时数不变的条件下, 教学内容做了部分删减。因为双语所涉及的新信息, 主要体现在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上。不言而喻, 解释相同的内容, 中国教师用英语解释肯定比用汉语要花更长的时间。类似地, 中国学生听英语解释肯定比听汉语要花更长的时间, 更何况是中国教师用英语解释给中国学生。如果不做删减, 教师可以通过努力将内容讲完, 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导致教学顾此失彼。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降低复杂理论内容所占的比例。由于课时所限, 加之桥梁抗风工程涉及的内容量大、面广,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花在深奥理论的讲解方面, 能用10课时将相对比较重要的大约50个的基本概念理解到七八成已相当不容易。因此, 教师可以投入10课时讲授风洞试验和一些基本理论, 再用4课时采用案例式教学讲授4种大跨度桥型的抗风研究过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 模拟演练实际桥梁抗风研究过程。只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不一定能完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以致用, 即将刚学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马上用于实际的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通过四个案例, 即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刚构桥等案例, 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桥梁是如何进行抗风研究的, 包括有限元分析、模型设计、加工和调试、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及试验报告的撰写等。

2.教学方法。课件制作方面: (1) 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图片、试验照片、模拟动画、试验录像, 将抽象内容直观化, 大大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 采用中英文相结合方式, 对较难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中文制作, 而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采用英文制作。课堂组织方面: (1) 教学难点采用中文、英文讲解, 让学生在难点学习时尽可能地减少语言障碍, 保证双语课的教学质量。 (2) 偶尔采用问答式授课模式, 即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 (3) 每次课都要花大概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次课所讲授的内容。这个过程有提问, 会促使学生课后复习。在学生模拟授课讲座方面, 给学生提供一次在讲台上用英语演讲的机会。就某一主题, 课下收集资料, 做成课件, 在课堂上讲授15分钟左右。由于时间所限, 可以只让5位学生代表其小组做演讲。在主题的选取、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方面, 需要组员团队协作。

三、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方式对课程的接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该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其考核方式和标准要求应该拿捏得当。如果要求过于严格, 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可能导致选课人数较少, 甚至课程都会因为人数太少而无法开设。如果要求过于松弛, 学生感觉不到压力, 主动性变差, 可能学不到多少知识, 导致上课效果较差。本课程成绩由以下几部分加权汇总计算: (1) 平时出勤情况, 9分。该课程共计24课时, 分12次完成。无故缺勤一次扣3分, 无故缺勤达 (即4次) 以上, 取消考试资格。无缺勤即可得满分。平时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辅以全面的信息反馈方式, 使教师能够更好并且更加准确地掌握教学效果。 (2) 课堂总体表现, 10分。每堂课都要进行提问, 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即可得满分。教师要根据上课的总体感觉给每位同学打分, 绝大部分在6~10分, 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偏差应该控制在2分之内。 (3) 英文汇报, 11分。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4~5名学生。预先指定 (或自选) 一个主题, 共同收集材料, 制作英文版的课件。鉴于一般的国际会议报告, 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每组由一名学生做全英文讲解, 15分钟左右, 另外给出5分钟的时间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 (4)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70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解释、简答题和综合论述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了解, 不涉及深奥的理论知识,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答题。根据经验, 用全英文答题对学生的要求有些偏高。

四、桥梁抗风课程双语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通过首次开展桥梁抗风课程的双语教学, 现汇总一些体会和思考。

1.从教师的角度讲, 双语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科研经验、精湛的教学方法与讲授技巧, 还需要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好双语课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性,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尤其是语音和语调。否则, 可能会误导学生, 甚至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从学生的角度讲, 用英文教学的确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前五次课时, 由于基本接近全英文授课, 导致大约40%的学生跟不上, 只有30%左右的学生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可见双语教学并不适用于全体学生。大约一半的学生更希望采用传统的母语进行教学。

3.桥梁抗风课程是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 而且这次双语教学安排在研一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 在时间安排上也与多门必修课“撞车”。学生忙着应付必修课的作业和考试, 自然在选修课上投入的时间会少得多。况且, 他们会觉得无论如何这门课都会及格的。

4.教师需要多向专家请教咨询。通过邀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交流, 得到他们对课程的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另外, 要多与学生沟通, 了解其所需和脆弱点, 才有可能使专业选修课的双语教学授课效果更好。否则, 双语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 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专业人才战略的迫切需求。尽管双语教学的本源初衷是好的,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 进行深入的思考, 并给予解决。本文结合笔者在国内高校首次尝试的桥梁抗风研究生课程的双语教学, 介绍其开展的必要性、具体课堂实践、考核方式及体会和思考, 希望能为类似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卫华, 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7 (12) :160-164.

7.《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

2、体验“心愿”的含义。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重点:

知道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的。

2、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第二册第13--16页。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体验风

1、教师用扇子给幼儿轻轻扇风,让孩子们说说风刮在身上、脸上有什么感觉?(舒服)

2、教师用扇子给幼儿用力扇风,让孩子说说现在风刮在身上、脸上有什么感觉?(冷、难受)

3、你喜欢什么样风吗?为什么?

二、引出故事,风娃娃想做好事

1、有个风娃娃,它想让大家都喜欢它,让我们听一听,大家有没有喜欢它呢?

2、教师讲述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欢它”。

3、提问: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什么?小朋友对他说了什么?大家为什么要感谢它?

4、讨论:风娃娃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好事?

5、请为风娃娃出出点子,怎样做才能实现他为朋友做好事的愿望呢?

三、风娃娃做好事

1、继续倾听故事至最后。]

2、小朋友为什么风娃娃吗?

3、你喜欢它吗?喜欢它帮你做什么?(帆船靠风力航行、电风扇的风是人凉快、电吹风吹出的风使头发很快变干等)

4、风娃娃有没有做过你不喜欢的事?

四、延伸活动

1、户外活动时和幼儿一起体验外面的风,让幼儿观察小花、小草、书在风的吹动下有了哪些变化?

2、和幼儿在午餐前观看关于风的视频,看看风的好处和风带给人类的坏处。

故事:风娃娃的心愿风娃娃想为朋友做好事。他轻轻地吹过树林,小树“悉悉簌簌”地说:“喔,真舒服,清清凉凉的,让我们全身都舒服。”他吹过庄稼地,庄稼说:“谢谢你,风娃娃。你让我们大家都很舒服。”他轻轻吹过池塘,水面上吹起一个个圆圈圈。小鱼伸出头来说:“谢谢你,风娃娃,你帮我画了那么多圆圈。”他轻轻吹过小朋友的身边,好像妈妈轻轻地抚摩小朋友的脸蛋。;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朋友说:“谢谢你,风娃娃,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欢你。”风娃娃听了大家的话,很高兴。他想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风娃娃用力地吹起来,“呼呼呼、呼呼呼……”越吹越大,越吹越猛。

风很猛地从树林吹过,树叶不停地拌动。风不停地吹,树叶一片片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风还是吹个不停,树枝“咔嚓咔嚓”地断掉。小树说:“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风“呼呼呼”地吹得很猛,没有听见小树的话。

风“呼呼呼”地吹过庄稼地,庄稼一片片地倒下。庄稼急得喊起来:“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风“呼呼呼”地吹得很猛,没有听见庄稼的话。

风很猛地吹过池塘,把小鱼吹得往水底下躲。

风越吹越猛,卷起沙子,卷起土,吹到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大声地喊:“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沙土迷了我的眼。”风娃娃听见了小朋友的话,慢慢地停了下来,停在小朋友身边。小朋友说:“你瞧瞧,你把树枝都吹断了。你再瞧瞧,庄稼吹倒了,小鱼也吓坏了。大家都不喜欢你了。”风娃娃看见自己闯了祸,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朋友说:“风娃娃,你要轻轻地吹,用力吹,会闯祸的。”风娃娃听了小朋友的话,轻轻地吹起来。他轻轻地吹过树林,吹过庄稼地,吹过池塘。大家都说:“风娃娃,你真好,我们大家都喜欢你。”风娃娃吹过晾衣服的地方,把刚洗的衣服吹干了;吹过小朋友的身边,小朋友手里的风车,飞快地转起来;吹过放风筝的地方,一只只风筝飞到天上去。

"风来了!风来了!大家都欢喜地喊起来。

教学反思:

谈话“心愿”做为导入部分,而我确花了一些时间让幼儿讲述自己的心愿,浪费了时间,没有抓住时机直接引出故事;语言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完整的欣赏故事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我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就看图片分段欣赏,并且按照故事内容来提问,对幼儿的要求过高了,导致很多幼儿都失去了积极性。并且在第一遍就出示图片,让他们一会儿关注图片,一会儿又倾听老师的故事,干扰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理解故事这一部分,孩子们并没有完整的感受到故事;利用生活经验讲述风和人类的关系,因为缺少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有点茫然,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说出一些常见的现象;最后延伸部分让孩子们找找别人的优点,原先是想来个情感上的教育:让孩子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在相互说说优点中树立自信心。但从实际效果上看,放在这一节课上并不合适,既占时间,又脱离主题。

8.风娃娃教学随笔 篇八

1告诉学生: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瞧,它来啦!(出示风娃娃简笔画——快乐的样子),板书课题。

2 喜欢这个风娃娃吗?(说话练习。看到可爱的风娃娃,孩子肯定想说话,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老师快速伤心表情的风娃娃。示意学生说自己看到的。咦,风娃娃怎么了?他为什么伤心呢?让我听听风娃娃怎么说。(做倾听状):对了,风娃娃说,最近它有一些烦恼,很不开心,想找朋友倾诉,你们愿意作风娃娃的朋友吗?那就让我告诉你风娃娃的苦恼吧。(进入范读课文环节)

二 初读课文,弄清大意,检查预习。

1 范读课文。:听明白什么了?说一说。(检查预习和听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疑难。

大家再读读课文,把风娃娃的事情彻底弄清楚了,好给它出主意啊。把你在预习的时候学的还不熟练的生字圈出来,多读两遍。等会我们来放鞭炮,看看谁最利索,不出错。

3用放鞭炮的形式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逐步把生字词的学习转化为自学,上课时重点指导难认的字。)

断断续续 摇摇摆摆 奔跑 一艘船 表示感谢 田野 赶紧 伤心 风筝

无影无踪 转得飞快 责怪 抽上来 吸了一口气 纤夫 流汗 行驶

相机理解“断断续续、无影无踪”,

过渡:风娃娃有意见了,他说:小朋友光顾和生字交朋友了,怎么不管他的事了!

4 谁想把风娃娃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分小组、男女生、个别读等形式朗读课文,指导朗读。特别难读的句子老师领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 指导学生详读课文,在阅读中学习抓词句理解,同时训练朗读的语气。

1 师:读了好几遍风娃娃的故事了,你认为风娃娃怎么样?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看法。

2 师:现在,咱们跟风娃娃谈谈心吧?把你对他的看法说出来,帮风娃娃解除心中的烦恼。

指导学生以对风娃娃说话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

“能干”,你从哪里看出风娃娃能干呢?相机读课文二 、三段。指导学生读出风娃娃能干又快乐的感觉,体会风娃娃热心助人,也很能干。相机给出词语:“助人为乐、热心助人”等,积累词汇。

3 夸完了优点,咱们婉转地告诉风娃娃它那儿做错了,好吗?

指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复述5、6、7自然段。(理解表面现象)

风娃娃为什么会这么做呀?问题出在哪儿了?在课文中找一句话,快告诉风娃娃,它错哪儿了?

9.《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九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中高大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与日俱增,这些建筑显著改变了城市的风环境。一方面高大密集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的通风、自净能力,加剧了在低风速条件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另一方面在风速较大时,高大建筑周围会产生局地强风,影响到行人的舒适与安全,引出行人风环境(Pedestrian Level Wind Environment)问题[1,2]。对于建筑物周围风场情况的获取通常来自三种方法:现场监测、物理风洞模拟和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3]。现场监测费时费力,物理风洞花费较高而且我国目前物理风洞实验室较少,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数值模拟了解建筑物周围风场成为趋势。

山东师大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是新校区的主要教学楼,教学楼风环境跟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建筑主体分为A、B、C、D、E5个区,每个区域通过3层以上的走廊连接,相互连通。教学区为5层建筑,楼高约20m。教学楼处于校园西北部,四周宽阔,周围无明显遮挡物,因此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建筑物局地风环境有良好的适用性(图1)。

2 模拟方案

建筑物周围风场的数值模拟是将建筑物致于流动的风场中,以流动风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湍流输运方程作为控制方程,采用离散化的数值方法获得风场中离散风压的解,可以确定出风场内建筑物表面的风压力值,同时获得流畅中其他相关的物理量状态值。本文以fluent软件包为平台,对综合教学楼周围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2.1 物理建模

教学楼本身体型不规则,四周较开阔,无明显遮挡物。在CAD中按照建筑物原尺寸建立三维物理模型,避免尺寸效应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将CAD中的物理模型导入到fluent6.2的前处理模块gambit中。

2.2 确定计算域

位于大气边界层中的建筑物,当风对其绕流时,处于一个完全开口的流动风场中,但风对建筑物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范围,在数值模拟时可以给定有限的三维计算区域,并确定计算区域各边界的边界条件,以模拟实际的流动风场。计算流域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计算量,计算流域越大,网格越多,计算耗时越长,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越高。然而计算区域过小则会导致模拟失真。本文方案一入口距建筑物4~5h(h为建筑物高度)的长度,出口距建筑物9~10h,侧面及顶面距建筑物5h的方案确定计算区域,总范围为450m×280m×120m;方案二入口距建筑物5w(w为建筑物长度),出口距建筑物10w;侧面距建筑物5d(d为建筑物宽度),顶面距建筑物5h确定为计算域,总范围为2400m×880m×120m。

2.3 网格划分

为了避免计算时计算机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将整个计算区域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进行网格划分。网格的类型和数量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非结构网格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易于网格的自适应,因为建筑物的体型不规则,因此采用非结构网格对其周围流域进行网格划分。方案一得到网格总数1658929,EquiAngle Skew小于0.83,Aspect Radio为3.4∶1小于5∶1,网格质量良好以交付fluent计算;方案二得到网格总数2285771,EquiAngle Skew小于0.82,Aspect Radio为3.9∶1小于5∶1,网格质量良好可以交付fluent计算。

2.4 边界条件的选取

计算流域的入口边界条件采用velocity-inlet(速度入口边界条件),入口速度1.6m/s,入流风向为西北风;出口采用outflow(完全发展出流边界条件),计算域侧面采用symmetry(对称边界层,定义靠近壁面速度为0),建筑物表面及地面故采用无滑移壁面条件,即壁面处流体速度为0。

2.5 湍流模型的选择

k-ε湍流模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湍流模型,standardk-ε湍流模型采用布西内斯克涡湍粘度假定,由Lauder和Spalding在1972年提出的。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成功地运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模拟建筑风场,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4,5]。

2.6 求解参数的设置

数值模拟依据的控制方程是连续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N-S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不考虑热交换,所以屏蔽能量方程。流体介质为空气具有不可压缩行,密度为常数,材料参数使用默认缺省值。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将不同模拟方案的模拟结果与2011年春季在教学楼附近的风场监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模拟的点位风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方案二的模拟精度要高于方案一。用spss分析软件分别对方案一及方案二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置信区间为95%,结果方案一与实测数据P值为0.013小于0.05,方案二与实测数据P值为0.092大于0.05,所以说明方案一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差异性显著,方案二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差异性不显著(图2)。

教学区2m高风场模拟结果见图3(为了图片清晰,截取建筑物周围局部)。从图3中可以看出,风对教学楼绕流,形成复杂风场。在上风向距建筑物约200m的位置,风向由西北风转变为北风,在下风向500~600m位置,教学楼对风的影响基本消除。在A区西侧,由于来流风和A区南侧的通道由东向西的大风,形成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湍窝,风向较为复杂但风速都较小。在E区的东南角(建筑物尾部),因风场突然开阔形成大风,而且风向由北向西变化,并在E、D区南侧形成一个大的涡流,导致在C区西部风向变为南风或者西南风。受E区南部湍窝的影响,在D区与C区之间的通道与C区和A区之间的通道风向相反,变为由西向东。教学楼东侧的大风由C区广场进,在C2区南部形成顺时针漩涡,容易导致污染物的聚集。在C区广场,由于B区东侧和B、C区之间的通道的大风相互作用,在B区南侧形成一个大的顺时针漩涡和一个小的逆时针漩涡,形成复杂风场。

总之在教学楼C区广场及E、D区南侧分布着范围不同的空腔区和小风区,不利于通风,会导致污染物的聚集;在A区迎风尖角部分、C区B区之间的通道以及B区的东北角均会形成局部的高风区;这与杨德江[6]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基于1980 年Visser 关于室外热舒适的研究结果,建筑物周围行人区1.5 m 处风速v<5 m/s 是不影响人们的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7],若遇到大风天气,在教学楼尖角极易形成风速大于5m/s的局部大风区域,给人的生活带来不便,更甚至吹落墙砖,造成事故。

4 结语

(1)对于大跨度外形建筑物,建筑物长、宽大于建筑物高度,不能单纯的将计算域尺度按照高度来确定(15h×10h×6h),要按照长度宽度的尺度来调整计算域(15w×10d×6h,其中w为建筑物长度,d为建筑物宽度,h为建筑物高度),调整之后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2)当入流风方向为西北风,来流风向为1.6m时,风向在上风向距教学楼200m位置处又西北风变为北风,在教学楼区域风向、风速均发生变化,形成复杂风场,在C区广场前面形成空腔区,而在迎风面的建筑物尖叫部分会形成局部大风区,在下风向距教学楼约500~600m的位置,教学楼对风的影响基本消除。

参考文献

[1]Isyumov N.A Study of the pedestrian level Winds for the Canary Wharf Project[R].London:Engineering Science Research Report,BLWT-SS16,1986.

[2]Bottema M.A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wind discomfort criteria[J].Build Environ,2000(35):1~18.

[3]黄莹.基于fluent软件的建筑物风场数值模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4]Jiang Xinbo,Liu Zehua,Liu Yuanquan.Air environment in a laboratory animal room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differentials[C]//The Fifth InternationalWorkshop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Guilin,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2009.

[5]Jiang Xinbo,Liu Zehua,Harunori Yoshida,et al.Pressure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a laboratory animal room[C]//Maximiz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mfort(Part2),Shenzhen,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6.

[6]杨德江,荆平.小区规划方案的大气流场模拟及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9):147~150.

10.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十

刘 嘎

【学习目标】

1、认识“抽、续”等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其中的道理。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生动有趣,层次清楚。文中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很可爱。学生对于它的故事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创设情境,和风娃娃交朋友,了解风娃娃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加动作表演读等方式,在读中感悟。最后可让学生对风娃娃说几句话,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

1、平时,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

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教师板画)学生说出风娃娃,师板书。

二、识字

1、过渡:想了解风娃娃的故事吗?那就自己先正确地把故事读一读。

2、风娃娃的故事中还有很多的生字娃娃很想和大家交朋友。同桌两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他们。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⑴ 课件出示词语:

抽水 吸气 纤夫 流汗 行驶 表示 风筝 伤心

责怪 断断续续 无影无踪 高兴极了

① 指名同桌读;

② 齐读;

③ 开火车读。

⑵ 生字娃娃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中,你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

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① 学生自由练读;

② 指名读;

③ 齐读。

三、读中学文

1、过渡:

现在,句子妈妈领着生字娃娃回家了。

同桌一起读读故事,如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帮他改正过来。

2、现在我们举行一个朗读比赛,四个组比一比,哪个组读得好。

3、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⑴ 同桌互说;

⑵ 集体交流,师适时板书。

4、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⑴ 我们先跟着风娃娃到田野里去看一看:

① 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风娃娃是怎样做的。

② 同桌两个合作,一人读课文,一人加动作表演。

③ 师读课文,学生表演。追问: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高兴?

④ 齐读。

⑵ 风娃娃不光吹动了风车,让秧苗喝足了水,还吹动了帆船呢。

① 生自己练习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 齐读。

⑶ 风娃娃帮助了人们,人们都感谢它,风娃娃心里很高兴。如果你是风娃娃,你会想些什么呢?

① 生自由发言;

② 齐读第四自然段。

⑷ 帮助人们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了,事实是不是这样?风娃娃好心帮助人们做事,可是却做成了坏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自由发言。

⑸ 风娃娃做了坏事后,人们都责怪它,它伤心极了。可是它还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它呢?你能不能提醒它一下,让它改正过来?

① 同桌表演:一人当风娃娃,一人当好心的小朋友。

② 指名说。

⑹ 师总结:

大家都是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风娃娃听了大家的劝告之后,一定会改正的。

四、扩展活动

我们已经认识了风娃娃,课后了解一下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外学习成果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二、复习巩固

1、抢读词语卡片。

2、生字组词比赛:

⑴ 以组为单位给生字找朋友,写在一张纸上。比比哪个小组找得多。

⑵ 教师把生字卡片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生字找朋友。

三、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说风娃娃在哪里,他在干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字的特点,并说一说。

3、教师范写一个字,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笔顺。

4、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了解风在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板书设计】

风娃娃

吹大风车

好事 吹帆船

感谢 高兴

吹风筝

好心做了坏事

吹衣服、小树

责怪 伤心

【教学后记】

11.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十一

24课《风娃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助、使、劲 ”等十二个生字,会写“车、得、秧”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上课前首先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对是风。我们学过风的诗(全班齐背)2.齐读课题,了解风的常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听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标注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

2.出示我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3.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方法,总结。4.同桌测读,自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学讲故事

1.自读课文,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2.试着讲风娃娃这个故事

四、学习生字,展示作品

1,认读,注意点提醒,范写,学生写,展示。

(提醒,秧字的禾字旁最后一笔要换成点,场字的土字旁横要换成提)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2.(反馈与点拨)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师: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指名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师: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师: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师: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5.进一步练习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上台展示朗读,挑战比赛读。(评出本节课朗读小能手。)

四、课外延伸 1.课件: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教学反思

12.《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解决文本呈现方式的单一问题, 而多媒体集图、文、形、声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能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愉悦感, 小学生正处在认知世界的启蒙阶段,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 将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有利于帮助理解, 加深印象,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它对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 枯燥的“满堂灌, 一刀切”的教学形式, “井底之蛙”的教学资源,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有位老师在教《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中播放了多媒体视频:聂将军率领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纷飞中就出了两位日本小姑娘, 并且对她们细心照料, 然后把她们送了回去。解放后, 长大的她们携子女专程到中国跪着感谢聂荣臻将军, 画面定格。让学生说一说她们会怎么感谢聂将军, 受到强烈视听冲击的学生, 心灵也受到了震撼, 深情的感悟由心而发, 教学效果得到最有效的展示。

然而, 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教师在实践中, 所有要学的内容都由多媒体来操作, 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 给课文来个大搬家, 教科书可有可无了, 生字词、课文内容、板书等等, 甚至黑板上一字不写, 似乎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课就越优秀, 这就成了多媒体独裁教学, 让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越俎代庖, 这会严重阻碍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 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好多媒体手段, 把它的效能发挥到最佳, 是我们每位语文教育者值得三思问题, 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探索与思考:

二、找准切入点

运用多媒体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在最适宜的地方用, 找准切入点, 以求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把学生带到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去, 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效果就最佳。

1. 感情朗读时的情感渲染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份量较浓的文章, 像《永远的白衣战士》、《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荷花》等等最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情感的渲染, 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 有效地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产生情感共鸣,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我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 在结尾处, 设计了这样的课件:视频播放, 画面上叶欣工作过的医室、遗像、追悼会的场面、含笑的塑像伴随着我动情地诵读课文第一、九自然段, 配上低低的哀乐, 仅仅扣住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弦, 孕育心头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 教室里静悄悄的, 不时传来啜泣声。我知道, 此时老师无需多言, 之后的朗读效果显著, 教学目的达到了, 而且是最有效地达到了。

2. 深奥生僻处的直观演示

教材中有些知识性较强的课文, 如《海底世界》《台湾的蝴蝶谷》等等, 需要调动学生多方的知识结构,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匮乏, 教学中, 仅靠文字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 往往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实施, 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地突破这些难点,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与品味上。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时, 由于海底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世界, 对它我们知之甚少, 直观感受几乎为零,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一开始我就向学生展示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儿穿梭在斑斓多姿的珊瑚丛中, 听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在随机点击图中的海参、章鱼、乌贼, 它们都活灵活现地动起来。这些生动的影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学生一下子如同置身浩瀚多彩的海底世界。这样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生动的图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事实证明, 在深奥难解、生僻的内容上用多媒体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事半功倍。

3. 资料背景的及时呈现

为了便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领悟, 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教学手段———资料背景的补充, 而这又是耗时耗力很难见成效的, 多媒体则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解决这一繁琐的工程, 这为学习课文提供了优化的资源, 深化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荷花》一文, 补充了描写荷花的诗句及文章, 都提升了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实效性很强。

三、选准时机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也是讲究技巧的, 用了课件不一定能收到预想中的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选准时机, 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课件的有效性, 这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仔细揣摩的, 比如执教《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时, 上述提到的课件是选在教学伊始起介绍文本的作用, 还是在尾声渲染气氛起升华情感的作用。“选准时机”, 对教学目标最有效的实施, 就是最准的时机。

四、取舍有度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有效性, 教者要斟酌对众多课件的取舍, 选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效的, 避免“课件满堂飞”的现象, 一些影片的使用, 我们需要对其剪辑, 选取自己最需要的片段, 像《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中插入的视频就是影片的剪辑。否则在有限的一堂课里, 课件占据了大半时间, 哪还有时间进行基本功训练, 对文字的朗读品悟?

另外, 有些课件还可以反复播放, 每一遍播放的目的都不一样, 比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时, 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参、章鱼、乌贼的动画播放了两次。第一遍让学生找出文中与动物活动相对应的句子, 第二遍让学生为动画配音, 两遍之后, 动物的活动特点学生已牢牢掌握。

13.《风娃娃》教学设计 篇十三

1、学习生字,认识生字,能写会读。

2、抓住风娃娃前后几次帮助人们做好事的过程,体会人们前后几次对待风娃娃的不同态度以及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从而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3、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能对寓言或寓言中感兴趣的人物或情节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的信息资料。

3、生字卡片。

三、教学设计流程

一、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生字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会认12个生字,能写8个生字。

要求认识的生字有:抽续吸极夫汗驶示筝踪伤责

要求会写的生字主要有:夫表示号汗伤极

1、播放变幻之风,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互相进行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注意多种形式的配合。注重小组学习出示生字卡片,课前准备的卡片正面写上生字,背面注上拼音。进行读字比赛。让学生扮演小老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读生字比赛。

4、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5、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6、让学生形象感受每一个生字的意义,通过动作、语言等方式进行词义的理解。

7、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同伴学习、同伴评价、“小老师”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多种竞赛方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新鲜的劲头。以多种形式读课文,形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二、第二课时

1、问题导入,揭题激趣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童话。那么你看懂了吗?你还想知道什么?从文中你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进行解答,或是鼓励其他学生帮助有疑难的学生解答。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故事和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质疑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童话的初步理解水平,了解学生对童话把握的盲点所在,进而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理解盲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2、诵读课文,再次感受

a.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还可以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向老师请教或向同伴请教。同时要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求带上自己的情感,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还要多多朗读和品味,更要做到读准字音。

b.了解朗读效果,可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教师范读,师生互评。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对汉语的语感,因此,特别重视朗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把握重点,探究感悟

教学提示:本环节,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风娃娃前后做的几件事为线索,抓住风娃娃每次做完好事后人们的不同反应和风娃娃的心情变化,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做事情不光要有好的愿望,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a.读出风娃娃做的第一、二件事的段落,说说风娃娃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不同人物的心理反应如何,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教师问:风娃娃做了这么多好事:大家喜欢它吗?为什么?

b.“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是一段过渡的话语。教师可以问学生:“风娃娃为什么会这样想?”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接着又问:“是不是真的有力气就可以帮助人们做好事了呢?风娃娃接着又做了什么?”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c.问:如果你是那些正在广场上放风筝的小朋友,你会责怪风娃娃吗?

d.联系生活实际,描述大风来临时,衣服被吹跑、小树被折断的生活情景,再配以多媒体课件

师:原来,这些都是谁在作怪啊?

生:风娃娃

师:对,是风娃娃。那,它是故意作怪的吗?

生:不是

师:对,不是。可是,风娃娃听见大家这样责怪他,此刻正伤心着呢!但是他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这样责怪他。有小朋友愿意帮助一下风娃娃解开这个心里的疑问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童话的理解,让学生逐步从感性的故事中悟出简单的道理,逐步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抽象概括出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多少是多少

4、想象延伸,拓展迁移

a.故事延续,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思维深度

教师对上个环节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再次创设情境:“风娃娃听到了同学们说的话,它明白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看它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现在,风娃娃不难过了,它说它会记住这句话,以后还要帮助人们做更多的好事。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风娃娃接下来还有可能做了些什么?它还会那么傻气吗?想好了,下课就告诉同伴或者老师,也可以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14.《风娃娃》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风娃娃》PPT课件。

2、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散文课件《风娃娃》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课件,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二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PPT,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风娃娃》含PPT课件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

附散文:风娃娃

风娃娃来了,她托起了小鸟的翅膀,小鸟飞呀飞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狗的飞车,风车转呀转呀!

风娃娃来了,她把小兔的风筝吹上天,小兔笑呀笑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风帆,跑呀跑呀!

风娃娃来了,大家都欢迎她!

教学反思

在这堂活动当中,由于自身心里素质不够理想,稍微紧张,以致思路有些混乱,在教学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状态。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导入过于仓促。

在用风车导入时,由于风车形状是花朵,当问及小朋友这是什么东西时,小朋友说是花朵,可是我却不承认,而偏要固执小朋友能够答出“风车”这个答案,还有没能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足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在播放PPT时,解说不够详细。

当我把这首散文的内容有PPT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对风吹动小鸟,风车,风筝,小船时应让幼儿用吹的动作和我播放PPT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幼儿理解。

三、朗读散文不够理想。

在教师朗读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旁边两排的小朋友,只注重与中间一排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加上调动不起小朋友的兴趣,在一起朗读这篇散文时很不理想,在加上动作表演时,我不应该再让小朋友一边朗读一边表演,这样对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四、结束部分简单,时间把握不好

本来后面是想要的角色表演,可是由于时间关系去掉,所以后面就略显简单,这堂活动也看起来单调了许多。

以上几点便是我这堂课的反思,上完以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和经验能更加进步。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风娃娃》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44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变色龙》含反思》:小班教案《变色龙》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想象并表述变色龙继续变色的故事,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过程,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教案《变色龙》含反思教案吧。

上一篇:重置密码的申请书下一篇:教师给高三学生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