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2024-09-24

《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13篇)

1.《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篇一

“有趣的作业”讲述了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别出心裁的作业,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交上来的作业各式各样。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有趣”上。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先抓题眼,找出“有趣”一词,然后鼓励学生质疑,看了“有趣”一词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在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书,理解这里的“有趣”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有新意,学生感兴趣,乐意去完成;另一层是学生到大自然中找到的代表春天的东西各种各样,形式各异,很有意思。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提出问题:谁知道课文中的“大自然”指哪里?学生一下活跃了起来,在森林里、公园里、花园里。听了学生的回答我觉得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开阔,我启发学生,大自然还可以在田野里、小溪边。在理解大自然的基础上,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我又追问:老师为什么对小丽和小龙的作业很满意?这样在讨论与争辩中学生明白,在找春天的同时,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这一主题。最后,以第三题为例,指导学生进行些话练习,用“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了,有。有。还有。”写话。叫了几个学生后,我发现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还是不会灵活运用思维很局限,于是我给学生播放第一、二课的录音,让孩子们回忆课文中的内容,打开思路。这下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练习。孩子们写出了“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了,有粉红的桃花、有嫩绿的小草、还有清澈的湖水。”等句子。

2.《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篇二

新课标下的作业, 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 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七种或七种以上的潜能, 每一种潜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 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形式, 如听、说、读、写、演等多种形式并用。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为具有学生鲜明个性, 愿望的一项活动, 成为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因此, 作业应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生中自学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所以, 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 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计划、探究和体验, 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 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知识水平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作业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操作形式多样, 听、说、读、写、诵结合, 自主、合作、探究结合;体现层次需求, 采用阶梯式递进, 还是螺旋式上升, 同一知识点,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应布置不同的作业, 以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能力要求明确,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基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需求, 学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从多维度吗, 根据学生层次, 基于学生发展, 评价作业完成的优劣。

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与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与学生健康发展相适应。语文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我认为对于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种类型入手。

一、合作探究型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 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如《边城》的课后习题第三题和《归去来兮辞》的课后习题第四题, 这两个作业, 前者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训练展开一场开放式的讨论, 重在剖析;后者可以从所给的材料延展开去, 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辨析, 重在质疑。这两个作业都可以作为研究性作业留给学生们。研究的组织形式:多以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为主。研究的实施过程一般为“确定研究的问题——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形成假设——初步交流——成果展示交流。”只要组织得当, 指导得法, 这种作业都会使学生收获丰厚。

二、个性型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 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授《雨巷》结束时, 课后作业的形式为点餐式:配乐诗歌朗诵展示, 绘画雨巷意境, 创作朦胧的青春散文, 收集朦胧忧郁的经典诗歌等等。课后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 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最后, 在《雨巷》的课后作展示时, 多样的形式, 丰富的内容, 让学生享受到的一份非常丰富的精神大餐, 受益匪浅。

三、体验型作业

体验性作业是形式多样的, 各种体验实践既是独立的, 又互相联系, 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使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 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如利用周末时间,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不规范汉字。然后, 进行小组比赛, 各小组积极参与, 效果明显。我以利用身边的资源, 设计一些语文实践作业。如“清溪河保护与利用之调查研究”、“梨花节自愿者活动”,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让他们深入到乡镇村庄进行考察, 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作业, 学生感到新鲜, 饶有趣味。尽管调查、采访并不轻松, 但对学生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大有益处。我还让学生搜集广告用语、对联, 深入农村搜集俗语、人文典故、民间故事来自编课本剧等。在体验中内化, 在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

四、积累整合型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 注重梳理, 根据自己的特点, 扬长补短, 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 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注重学生课外阅读体验, 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按以下要求积累知识: (1) 做好课外阅读和摘抄。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做好不少于500字的摘抄作业。摘抄的内容为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 后面要附上自己的点评, 点评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 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体会, 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2) 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 结合文章内容, 查找相关资料增加课外知识。 (3) 做好一些小故事的积累, 这些小故事往往能给人一定的启发或教益, 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积累性作业的设置促使学生多读书, 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接受了思想文化熏陶并积累了丰厚的文学文化素养,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是益处无穷的。

3.《有趣的作业》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一起作业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因此,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合理使用网络高效的互动学习平台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点之一,“一起作业网”作为优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其网站的正确使用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一起作业网”可以及时反馈学生预习,作业,复习等情况,实现网络监测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动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质量,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值得推广。

一、小学网络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互联网科技衍生的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早已普及到大多数家庭当中。笔者就本校家庭情况进行了互联网覆盖率的统计,所有家庭都有智能手机或电脑和网络,因而所有在校学生家庭都具备小学网络英语教育的条件。言下之意,进行小学网络英语教育具有极高可行性。实施小学网络英语教育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集体加入“一起作业网”的方式开展进行。在学校教学课程结束后,回到家中老师可以通过“一起作业网”,实现对学生作业完成度、知识点回顾度等多方面的监测评价,继而成功建立小学网络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效。

二、“一起作业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起作业网”平台之所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是由于“一起作业网”具备三个极为优越有效的教学模式:

其一为课堂同步化教学模式。作为辅助学习平台,与课堂的有机结合,不脱离课内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一起作业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同步了学生学习的课堂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进行复习,预习等过程,而且同步了全国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记录,教案课件共享,并且实现了教师的线上沟通,互相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的致力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

其二就是趣味化线上教学模式。小学生的认知模式还处于较为幼儿化的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就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很适合小学课程的教学。 “一起作业网”很好的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开展了线上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图片,趣味游戏等多种途径,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继而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同学都能看到同班同学的学豆,相互比较成了同学们之间的一大讨论话题。为了赚学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其三就是其互动化监测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因为教学时效性的限制,教师和家长都是片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互动化监测学习,通过平台互动功能,有效的加强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全程监测,很直观的向教师、家长反馈了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老师使用一起作业网布置作业,家长用孩子账号绑定的微信就能立即收到提醒。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会收到孩子各个小项目得分以及班级平均分,并能够听到孩子跟读或背诵的录音。家长无论再忙,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程监测。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线上评改作业,省去了传统批改作业的繁杂,挤出了更多的教学时间。如此一来就更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家长的监管力度。总而言之,“一起作业网”的推广使用,可以更为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英语作业变得更有趣。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中“一起作业网”平台的使用,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改观了学生对于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产生消极心态的现象。小学生教育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观念,纵观现在的小学教育形式,传统教育模式依旧根深蒂固,为了学生以后健康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去打破传统的限制,探究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也希望“一起作业网”学习平台,能够不断的创新改进,找到更为有效的小学英语学习途径,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教师更为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影.浅论“一起作业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2014,(10).

[2]程建霞.依托“一起作业网”,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J],2015,(04).

4.《有趣的拼图》教学反思 篇四

当学生很高的时候,也有很多问题,如:学生擦拭问题,有太多的涂抹,一类塑料干透,有不符合绘画的图画,涂抹,到拉伸变形,混叠。个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等等。

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班上班的学生可以带来各种颜色的种子,但有些学生羡慕的努力,后来我提醒所有的种子在一起,这样,生产过程很麻烦,浪费了很多时间。

二,设计草稿,有些学生设计太简单,拼贴不好看,有的学生设计太复杂,不容易拼贴。

让我在这个尝试中感到更加高兴和感动:学习中心的学生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反映出良好的自我学习感。看到他们的工作由老师和学生认出来,脸上同样的微笑像一朵花 美丽!

5.《有趣的数字》教学反思 篇五

《有趣的数字》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征,对数字进行变形,并用绘画表现方法表现数字的特点,使数字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6.“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 篇六

首先是猜猜他们在做什么体育运动的小游戏,“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认识到简练的线条在现代艺术家笔下可以表达很多内涵,感受简洁美感受现代人的聪明。再做小游戏,不过要求更高一些,学生产生的问题更多一些。猜古代的汉字,学生在游戏中疑问最多的是:为什么这几个汉字我猜错了?这些汉字为什么画成这样?这个汉字为什么和现在变化那么大? 这样很自然就有想深入了解的愿望.感受文字的魅力、古人的智慧,更是对自己创造力的检验,教学反思《“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无论你惊叹古人还是为自己自豪,我们的目的都达到了。同时生成的问题,还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迅速搜集信息解决。纵观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明确,由于运用瑞博平台技术,制作简单、电脑手段运用合理、朴实。相比前期我上过的那些制作精美但费时巨大、功能强大但技术要求很高的网络课是另一次有益的尝试。

7.作业变博文数学更有趣 篇七

一、博文改变作业方式, 学生成为发现者

数学作业的功能主要是技能训练和巩固基础知识, 内容往往较为枯燥乏味, 形式单调繁冗、机械重复, 学生们没有新鲜感, 兴趣不高, 觉得作业是负担。久而久之, 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做他们喜欢的数学家庭作业。

博客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直接在电脑上录入, 而很多数学符号难以在电脑上展示, 所以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数学作业的模式, 变“写”为“说”。让学生把当天所学知识内容全部用自己喜欢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写成博文的数学作业应该写些什么呢?

1.回忆自己所学知识。既然是作业, 肯定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内容, 因此,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 可以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也可以写下如何对数学知识点的消化整理, 也可以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课堂实效。

2.记录自己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并把它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构建中。建议学生可以把自己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方法记录下来。

3.写出课外学习心得与体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如果只限于课堂, 就太窄了。教师要让一部分学生用他敏锐的眼光, 从生活中寻找当天所学内容并进行解决, 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由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 很多学生把数学知识点写成了一篇篇的数学连载作品。比如, 陈星雨同学把数学知识糅合在自己的阅读书目中, 写出了《数学三国》;王殷悦同学不甘示弱, 也把知识点写成了《数学水浒传》连载。《喜羊羊和灰太狼》《猪八戒学数学》等一篇篇包含当天知识点的数学作业博文在学生们眼中妙趣横生。学生们突然发现:原来数学作业还可以这样写。

二、博文评论搭建桥梁, 学生成为研究者

博客的沟通方式比较简单和容易, 并且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等特点,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很容易喜欢上这样的作业。而利用博客的留言评论功能, 学生可以不必使用真名, 通过书面语言的交流, 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剔除教师根据表情进行判断的主观上的错误。这样, 学生就能通过博客展现所学知识点, 教师就能通过博客看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例如, 学生殷晓鑫在学习圆柱体体积计算后的作业有这样的对话讨论:

“我吃亏?烤肠不就是圆柱体吗, 烤肠多与少, 不就是看圆柱体体积的大小?它们的高一样, 就是大烤肠的底直径正好是小烤肠的底直径的两倍, 所以2根小烤肠正好等于1根大烤肠呀?”石磊被说愣了。

“你看, 这个烤肠的长是10厘米, 小烤肠的底的直径是4厘米, 大烤肠的底的直径就是8厘米。

小烤肠的体积:π× (4÷2) 2×10=40π立方厘米

大烤肠的体积:π× (8÷2) 2×10=160π立方厘米

很明显, 一个大烤肠的体积应该是一根小烤肠的4倍哦。店老板给你3根, 你还真以为赚到便宜呀!”金鑫将计算的结果分析给石磊听, “圆柱高不变时, 圆柱体积与圆面积有关, 不是与圆直径有关哦。”

在博文的后面很快就有学生评论:好!精彩!能从圆柱体联系到生活中的火腿肠。体积知识掌握得不错!

创作博文的学生看到其他网友对自己的评论, 心中倍感自豪。这样的博文作业不仅提高学生生活中敏锐的数学眼光, 还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这不正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吗?反过来, 这样的优秀作业又可以促进后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真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学生在“圆”单元复习时的作业:

羊大爷家只有12.56米长的篱笆, 正好聪明猴过来帮忙了。聪明猴仔细思考了一下, 靠墙围成了半圆形, 正好用完篱笆, 大声地对羊大爷说:“我正好用完所有的篱笆, 经过我的精密计算, 我还帮你弄成面积最大的图形——半圆形”。

“那你帮我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呢?”羊大爷问道。

“我来帮你算一算。”聪明猴在地上用树枝开始写道, “半圆的周长是12.56米, 那么整圆的周长是25.12米, 所以圆半径是25.12÷3.14÷2=4 (米) , 圆面积是3.14×4×4=50.24 (平方米) 。我帮你圈的面积是50.24平方米。

在博文的评论中就有学生评论:错了吧!求半圆面积!不是求整圆面积!写博文的学生立马回复:不好意思, 我看错了, 只注意到扩大成整圆方便计算了, 没注意问题。谢谢。

通过学生在博文下面的评论, 可以看出这样是学生真实反馈的信息, 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作业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 学生是抄袭不来的。这样真实地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博客展示出来, 还能看到其他学生对于问题的评价, 学生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 比教师单纯去讲解训练效果要好。

三、博文发表激发兴趣, 学生成为成功者

一般来说, 普通学生想发表一篇文章是很困难的, 他们强烈的表现欲不易得到释放。一旦学生的想法得到别人的认同, 学生所迸发出来的学习激情是无法想象的。而博客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平台。

在网络化社会中, 学生发在博客上的文章很容易被其他同学和教师关注, 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受到鼓舞的学生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投入到这样的课外数学作业中来。

特别优秀的学生作品有时还会被报刊录用, 学生作品被发表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奖励了。比如, 学生耿晓宇的博文作业《三个和尚挑水喝的由来》就是在博客中被学生杂志《课堂内外》选中并做成了漫画。班级学生的多篇数学作业被发表在《童趣》《教育周报》《学苑新报》《小学生辅导报》和《数学大世界》等报刊上。

在得到教师赞扬的同时, 又得到了报刊编辑的欣赏, 学生自然会激情澎湃, 他们会继续把自己的真知灼见写到数学博文上, 真正体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8.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 篇八

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

《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主要的知识点是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时,我出示一块不规则形状石块、一块橡皮泥,让学生说说怎么知道它们的体积。学生很快说出求橡皮泥的体积的方法(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至于石块,它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呢?在学生对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束手无策时,我又创设了让学生回顾“乌鸦喝水”这个情境,更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在交流讨论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出了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案,并选择教材上呈现的两种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这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 篇九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会意的表达方式,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可以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对如何开展好本次综合性学习,我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后,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建议学生进行活动,如: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xx 搜集资料:xx

编辑:xx 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我还提出几条延伸性的问题,如怎样又快又好地识记汉字,怎样避免写错别字以及如何区分多音字等等,积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把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延长,使之结出更多的成果,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10.《有趣的平衡》教学反思 篇十

带着平衡杠杆走进教室,发现学生的目光被它所吸引了,抓住这一动向,一上课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这个杠杆: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游戏,认识它吗?它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一听做游戏也一改往日的常态,没有胡说八道,直接进入主题:在科学课上我们用过,是平衡用的。我马上接过话锋:看样同学对它还真了解,那我们就直接做游戏吧!我在左边的第二个刻度上放二个砝码,谁能在右边试着放砝码让它保持平衡?出奇的是学生没有急于展现自己,我一看没有学生来做,也不能干等呀,于是我就拿起两个来说:最简单的是在右边的第二个刻度也放上二个砝码,(有学生发出了笑声)不过呢,你还有别的办法吗?还是没有一个学生有反应,我又接着说:如果你还没想到办法可以一个一个试,直到成功。这时一直上课反应不错的刘佳艺来到了前面真就一个个试起来,试了两次后成功地放把一个砝码放在了第四个刻度上。

鼓励完她之后我还是老话重提:还有别的放法吗,放一个,二个,三个,还可以更多的砝码!这时齐彦鑫来到了前面在第一个刻度上放一个,第二个刻度上放了一个,第三个放在第三个刻度上,偏沉了,他又把第三个放在了第一个刻度上,平衡了。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思维是开阔的,但是又不能把他们的思维封杀,我先是给齐彦鑫鼓掌和鼓励,接着我说:齐彦鑫的办法真好,可是我们有更高难度的要求,要求你只在一个刻度上放砝码你做得到吗?这样一刺激学生,我又把砝码换了一个位置,这时学生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试着在一个刻度上来放砝码让杠杆平衡。几轮游戏后,我又停下说:老是去试着放太累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一下就知道在哪个刻度上放几个砝码的方法?

其实有几个学生已经抓住了规律,只是没动声色,我这一说他们来了兴致,告诉我:左边的刻度砝码的个数=右边的刻度砝码的个数。我一听心里这高兴了,这正是我要得到的结果,我没有急于表态,又问了几个学生,得到同样的结果。我把这个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请他们来给我验证,几个同学上来了一下就把两边的平衡调好了,于是我和同学一起证实这个规律可行,接下来我们不用试了,直接就按这个规律来做。接下来是学生们的游戏:先是由学生出题互考,接着放手把平衡杠杆拿到各小组进行游戏。就这样一节课在游戏中很快地渡过了。

11.有趣的游戏教学反思 篇十一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有趣的游戏教学反思,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动中辨左右

师生共同玩指鼻子眼的游戏,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发现的问题。

师总结:是啊,要做好这个游戏就要先分清左右。你是怎样分辨左右的?谁有好办介绍给大家。

生1:我吃饭时用右手拿筷子,用左手拿碗。

师:他说的对不对呢?你们做做吃饭的动作。

学生兴致勃勃地做拿碗吃饭地动作,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哪是左手哪是右手。

生2:我写字时用右手拿笔,左手按住练习本。

不等老师说,学生已经自己做写字的动作并交流起来。

生3:早晨刷牙的时候,我用左手拿牙杯,右手拿牙刷。

学生又自发的动起来。

生4:妈妈做饭时用右手拿铲子,左手拿锅。

学生笑着完成炒菜的动作。

生5:我切菜时,用左手按住菜,右手拿刀切菜。

师: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帮妈妈切菜了,你真了不起。

……

反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行为无不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中流露出来的。课前我就想过辨别左右方位,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但没想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二、找朋友

师:身体上的好朋友都找到了,现在看看自己周围,你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好朋友,介绍到谁,谁就站起来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

生:我左面是乐琪,(俩人很新奇的握手)右面是凯汐,(俩人很高兴的握手)前面是小涵(两人握手)

学生向后看了看,后面是听课的老师,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师:后面呢?后面是谁?

生:是老师。

师:想不想和老师交朋友?

生:想。

师:那就大胆的过去和老师握握手。

学生走到老师面前大方的和老师握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非常激动。

师:交了个大朋友,高兴吗?

生(很自豪):高兴。

反思:

当学生看着后面的老师欲言又止时,我知道学生想去和他不熟悉的大人打招呼,但他毕竟只是一年级的小孩子,还不敢主动去和陌生的人打招呼。老师及时的鼓励和听课老师的热情使学生勇敢的伸出手,那一刻学生变了,由原来的局促不安变为自信十足。我庆幸自己及时的鼓励,感谢听课老师的热情,为学生的改变而高兴。但我也感到不安。当学生握手回来骄傲的说他很高兴时,我听见下面有几个学生在小声说“我也想交大朋友”。我心里犹豫了一下,现在改变的是一人,只需我的一句话,改变的将是五十多个人:可是五十多个学生都下去交朋友课堂上会是什么样?课还能继续吗?转念之间课继续下去。最后课顺利上完了,可是那几个学生的话却一直困扰着我,它警示我,教书育人要摒弃浮华,踏踏实实,切实为学生着想。

三、动中玩左右

师:下面的跳房子游戏更有趣,想玩吗?(想)那我们就要先动手搭房子。同学们看,(如下图,六只小动物头像排成一排)只要你能说出一只小动物在谁的左边或右边就可为你们小组争取到搭房子的材料。

生1:小马在小鹿的左边。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位同学就位你们小组争取到一份材料。

生2:小狗在小羊的左边,小狗在小鹿的右边。

师:同意吗?

生:同意。

生3:不同意。

其余学生笑。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3:我觉得小狗和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它们的左右应该和我们相反。

师:哦,刚才这位同学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的,而你是从小动物的.角度看的,是吗?同学们,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师:是啊,他说的也对。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多棒啊!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这两个同学说得都有道理,都可以为你们小组争取到一份材料。

师:刚才笑他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学生低下了头)当别人的意见和你不同时先要虚心的听听他的想法,交流一下,嘲笑别人是不对的。

反思:

12.《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 篇十二

有趣的图形拼组这一教学内容,我们主要从认识图形的特点,从对图形的巩固认知到练习,每个环节层层深入,从认知连洗到动手操作练习,每一个环节深深地吸引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很享受参与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中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让生加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图形的特征,通过魔术袋让生通过摸一摸,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充分感知图形的特点,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通过几个环节的游戏设计,A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学习内容,对于该组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过低,应该在知识内容方面在增加一下训练的强度和难度,B生的目标内容正适合该组同学的认知特点,所以在最后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并A生剪一剪,BC生动手贴一贴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并巩固了对图形的认知,初步感受有趣的图形带给同学们的惊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课堂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兼顾不过来,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A生带动BC生,这样A组的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其他孩子的学习也能够提高,今后应该在课堂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的到不断的提高。

13.《有趣的面具》教学反思 篇十三

1、整个活动留给孩子们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由于教师给孩子们的提问有三个。

1、你喜欢哪一个面具?为什么?

2、你觉得哪儿最有趣?

3、还有什么不一样?三个问题的出现重复废时。完全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你喜欢哪一个?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眼睛的位置讲解与操作方法更应该合理。

我重点讲解了眼睛的宽度之间的把握,而忘记了让孩子们在比对眼睛宽度的时候,应该首先先确定面具在脸上放置的高低。避免孩子们制作出的面具,眼睛的位置有的在脸的中间、有的在最上面或者下面等等。

3、要特别注意孩子已有经验的整合。

孩子们在制作眼睛时我让孩子们先挖一个洞再进行剪,但是由于操作工具的特殊,所以孩子们基本都很困难地在挖,此环节浪费了孩子们十分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运用已经学过的先对折剪,再挖的经验。

4、注意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孩子们在比对眼睛的位置的时候,由于自己又要掌握位置,又要用手固定住地方,确实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操作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之间相互合作,你帮助我画,我帮助你画,动作又快又好,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增强同伴间的沟通。

5、注意活动细节的处理

上一篇:四川大学报考点研招报名现场确认通知下一篇:中学生运动会闭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