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2024-07-10

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精选15篇)

1.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一

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总结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欢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变主动,在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里探索、翱翔,在合作中学习成长,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的方法、手段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新的音乐课程必须采用民主的、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2)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训练能力、舞蹈队编排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为啥要开设合唱指挥、舞蹈编导、管乐合奏等专业选修课的原因。

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在具备扎实的“唱、弹、跳”的专业技能之外,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关的技能领域,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师。

三、广博的知识体系

(1)教育理论知识

每个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会不会教。有的老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起码的教育能力。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歌唱家,歌唱的很好,但不一定能教人唱好歌;而教师歌不一定唱的好,但能教人怎么唱好歌。”也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教师从事的是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只有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组织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科学化。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钢琴水平达到十级的人,教小孩是绝对没问题的,其实不是这么绝对的,不了解小孩身心发展的规律只会给扼杀他们的音乐天赋,甚至会给教学带来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心理学,也能教书的想法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只有以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特别是现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在广大实验区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应届毕业生都要回当地参加教育局的教师上岗统一考试,即使你是师范类的也不例外,考试内容就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公共知识。由此可见,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2)具有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

综合是基础教育中的一种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广泛综合其他相关的共同元素,整合成音乐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艺术素养完整和谐发展的空间。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很自然地就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联系到了一起。因此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新课程中,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险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假如我们有一颗热情的责任心,有渊博的学问,教学中能旁征博引、纵横古今、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学生何愁会不喜欢听你的课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联系和“中介”。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音乐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3)具有与姊妹艺术相关的知识

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如是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

乐艺术相通,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中也提出应将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称为“艺术课”,因此,这次课改除了颁布《音乐课程标准》外,还颁布了《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就把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融于一堂,形成一个“大艺术”。音乐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艺术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四、综合能力

(1)驾驭课堂的能力

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主体,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重视他们的情感交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所以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学生,新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音乐课较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模仿他人,教师只有在互动过程中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的开,又要收的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2)创新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前人获得的成果上徘徊,教育就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总是带有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不会为固守不变的东西得过且过,“书破万卷求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材”。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材,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材。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曾有一位伟人说过:“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创造,只有打破常规,敢于尝试,才能谈的上创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实际上,我们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产生新观点更容易,要学会提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观点的有效方法,要激励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闪念频频,联想翩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在科学地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创造出自身特色的全新知识信息,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及时地投向社会。因此,教师应着眼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努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世纪,信息网络可谓是无处不在。现代化教育媒体作为改革的“宠儿”迅速占领传统的学校教育阵地,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软硬件设施。在音乐领

域,多媒体技术的介入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现代化电教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如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这些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因此,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而是一个视野极其广阔、资源极其丰富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有助于学生对音乐感受的加深和理解,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所以,广大音乐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其具体表现为以下这几个方面:多媒体应用教学能力、乐谱打印和MIDI制作的能力、音乐课件制作的能力等等。

(4)

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如果不上课,就不能称为老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广大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新课标》的颁布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大家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不断去探索、总结,努力提高自身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能力,才能从“教书匠”升华到“研究者”。出众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5)

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确很有哲理,.我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最多只能形成比较肤浅的知识,同时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也不会帮助教师获得发展,所以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同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也可以通过看资料,看案例来充实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

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五、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通过本学年的工作,逐步总结出来了一些教学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也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在思想政治上,自己虽不是一名党员,但时刻能以比党员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和上课,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其次,在这一年的专业课教学中,适应学生的需要,在各门专业课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生今后的进步打下最良好的基础。为适应考试需要,在音乐专业上开设了几门专业课,包括相关器乐、声乐、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等等。

在上课过程中我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声乐课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声乐在专业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根据课程需要增设声乐专业课,从而使学生取得最大的进步。器乐课方面,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加强练习,每天早晨严加管理,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练习。视唱练耳和音乐基础理论两门课程对声乐、器乐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专业课。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做好差生的帮扶工作,从各方面创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纪律上的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从而保持学生队伍的稳定性。

2.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二

一、具有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变革。“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课程的知识观、人才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资源观、评价观,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其精髓,树立相应的教育理念。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教师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改变教学方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证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易变性及快速呈现性,引起的教育内容、手段、方式的多样性的变化,必然给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迅速提高信息素养。

三、具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将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坚持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平台,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四、具有设计组织资源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教师日常教学的基础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深入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教学科内容,而且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高效组织教学。

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必须随着新技术的使用与信息的扩展而有所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者和代言者的身份被质疑,“一桶水”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养成不断追踪学科动态的良好习惯。

那么,如何以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呢? 我个人认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发展专业素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师主体性之间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小学语文教师主体作用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它们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决定了在发挥教师主体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知识以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

2. 创造条件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营造有利于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氛围。硬件的配备和软件资源的开发是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其次,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3. 实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自我建构。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自我建构的途径: 一是教师通过网络搭建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促进整合技术知识的交流。二是学校自己组织教师开展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讲课比赛,并请校外专家担当评委。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教师将从别人那儿学来的经验及相关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且可以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4.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师自我反思的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突破了原有地域和经费的限制,扩大了教师反思的渠道和途径。但是,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应有明确的目的,即更好地与学生、家长、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更好地进行反思。

5. 探索基于问题解决且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自主学习及研究的多样实效的专业发展途径。传统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培训班式的、专家讲座式的,还是观摩考察式的,都是被动的,不能调动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培训的基础上,基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而开展自主学习及研究,对于弥补“培训班式”及“专家讲座式”的缺点,可促进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将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从中了解有关新课程知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理论述评、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很有好处。

总之,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过程。只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信息化素养,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新世纪的优秀教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育信息化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师主体性之间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创造条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三

[关键词] 健康发展 轻松 愉悦 无私的爱

【引言】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发觉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那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有适合每节课所要具备的激情。这个激情来源于哪呢?当然来自于对学生的爱!

近期阅读了一本杂志《中国教师报》。上面连载了“走近美国当代名师”的罗恩•克拉克的故事。读了以后颇受启迪。罗恩•克拉克最希望给同行传递的理念就是激情,认为激情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读到这里,我不觉用“激情”二字认真审视起自己来:最初步入教坛的那份激情与梦想还在吗?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多少激情燃烧的日子呢?现在的我每天面对可爱的孩子们心中还有几分激情呢?在不停的追问中我不觉汗颜。回顾这十年我自责、我不安、我烦恼、我反省••••••现在,我已初为人母,似乎能体会到那激情来自于哪里!我愿用我的激情点燃对学生的爱。

首先,激情来自对孩子的热爱

要想对学生奉献爱,就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当学生犯错误时,不粗暴处理,要宽容、善待学生。我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他是我的孩子。”你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孩子、爱护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们在你那无私的爱里面会从一棵小树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其次,激情来自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更能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感要特别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長方面。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还要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学生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贫穷的他多方接济;有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的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终身不忘。

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感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振作起来。因此,学生的每节课都能上的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再次,激情来自无穷的创造力

克拉克说:“如果要我说出自己的3个特点,排在前3位的一定有‘具有创新精神’。好教师必须要有创造力,因为你不能日复一日地做同样的事情。”克拉克说,“当教师拥有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和自由时,奇迹就会发生。如果教师以他最喜欢、感觉最自在的方式教学,那他的课就会好得多。”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他。在他身上,无不感受到他火一般的热情和犹如火山爆发般的创造力!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州及首府,他改编了一首当红流行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他一起又唱又跳。当学生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时,他把教室装饰得像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样。在总统大选期间,他把竞选海报贴到墙上,并把5000颗红色、白色和蓝色的星星贴满了整间教室。创新是克拉克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早在他成名之前,他就梦想创办一所自己的学校。2007年9月,一所专门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困难学生需求的学校——罗恩•克拉克学园正式诞生。 克拉克学园坐落在亚特兰大市东南部的一个贫民区,由克拉克和另一位闻名全国的教师金•斯图尔特•比尔顿共同创办。这所学校不仅要实施克拉克的最佳教学策略,还有一个特别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周游世界! 克拉克说,之所以要以自己的名字建这么一所学园,是为了给世人作示范。他期待着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到来,期待向他们展示: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加上对学生明确的要求,是如何改变学生的生命道路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职业是那样多的重复劳动,总容易受学校管理制度、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的制约,不敢也不再想如何创新,习惯了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画地为牢,日子就这样从身边悄悄溜走。这是在扼杀自己的创造力,更是在无情地消磨学生的生命质量。所以,我觉得老师一定要有创新精神,真正做到敢想敢做,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燃烧自己的热情,让自己的教育梦想在不断的创造中得以实现!

最后,激情来自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并确立多元的美术观念。“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很通俗的比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到了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而且,我们还不得不考虑,教师桶中水的质量如何?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自己原有的那桶水恐怕不但没有用,而且可能已变质了。教师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活水”。

此时此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次走进激情燃烧的日子!我坚信:有了对学生全身心的热爱、高度的责任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文化底蕴,我一定能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在燃烧的激情中尽情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参考书目】

1《中国教师报》。

2、《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出版2003,1。

(1)《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常锐伦《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点设想》

(2)王天一:《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美术教育》1998/4,第25页)

4.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三年规划 篇四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当前,学校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规划活动,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新的契机。我将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为了更好的贯彻 “素质教育 ”的要求,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将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学识,提高素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自身状况分析

热爱本职工作,任劳任怨,恪守职责。在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高度的责任心。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为人师表,尽心尽责,力争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三、专业技能

1.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

教学中,我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2.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阅读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上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四、存在不足

1.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产生浮躁,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不够强。

2.随着对教学理念的深入学习和认识,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我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缺少对自己教学的深刻反思,偶尔有的一些教学方面的想法,不能细致深入地研究下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日常事物型的教师,不能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五、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1.整体性目标:

力求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 :

以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为主的目标。

(1)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现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尽快由技能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变,更新知识,力争成为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

(2)课堂上努力创设亲切、和谐、活跃的氛围,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而我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

(3)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

(4)坚持学习和读书,不断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5)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炼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专业上更进一步。

第二阶段: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发挥个人兴趣特长,将理论联系实际融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深入教学领域的研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同伴互动,探讨交流,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3)不断反思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学反思、论文,争取在刊物发表。

第三阶段:

(1)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学生基本形成会预习的好习惯和努力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学习品质。

(2)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密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有自己的教学课题,并把自己的课题不断改进,增强自己课题的价值。

(3)完善自身综合素养,业务过硬,不断完善教育工作,力争使自己成为先进的教育工作者。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

2、加强听课学习,每学期至少听课 20节,学会客观地评价一堂课。、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写教学随感。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目标控制,每节课都必须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并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随意性,防止要求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注意教学节奏的控制和教学速度的调节,努力做到按时下课,决不拖课,用提高效率取代加班加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 “一主多辅 ”。、适用教学论的思想、原则,在实践中认真研讨新的课堂结构,克服教学的单一和程式化。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重点抓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作业规范,书写认真等习惯培养。

(三)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高。

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前车之鉴。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七、预期效果

1.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3.个人学科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4.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成为特色教师。

5.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喜欢且尊重的教师。

5.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篇五

奋斗小学

王美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为精彩的人生加油”。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培育成人,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心中就要充满炽热的阳光。我认为这个阳光就是指教师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机智,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严谨求实的教学风格,简练幽默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教学节奏,整齐漂亮的板书设计,亲切自然的教态等教学功底。也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如果想在工作中取得满足感,在职业人生的路上有所收获,让工作不再充满懈怠与困惑,那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奋斗小学在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

2.继续坚持校本研修的活动制度。制定教师自我修炼项目,以研促学、以测代培、培研结合、强调实践。

3.坚持开展以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4.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措施:

基于这样的思路,2011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师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计划启动“学科素养提升”六大工程。

(一)夯基工程 学校倡导教师大练基本功,夯实基本功。要求各学科教师从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教学语言等方面提高自我要求,并坚持“课课练、日日练、周周练”。学校每天安排十五分钟的练字时间,语文老师跟学生一起在班内练习,其他学科老师在办公室进行练字。学校不定期由书法老师进行书法培训,并在研修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书法测试,以加强教师练字的兴趣,提高教师书写水平。

(二)读书工程

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在校园网、宣传栏、教师博客展示交流老师们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等,从而激发起教师的读书热情。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要多读两类书:一是与学科知识有关书籍,丰富学科素养;二是名著,包括文学名著、教育教学名著,以此提升思想内涵和文化素养。并且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博客,记录读书体会,推荐喜欢书籍;教师网上阅读,摘记学习笔记;在资源库的“电子书城”中增设“两周一读”,由教导处每两周推荐一篇文章,教师利用周五大阅读时间自读。

(三)梯队建设工程

在梯队建设中,我校强化队伍建设,实施有效管理运行机制,从专业提高、课堂引领、课题研究、团队协作、校本研修、特殊贡献等六个方面分层培养、管理、评定各梯队教师,实施梯队晋级制度,第一二梯队教师享受学期津贴;第三四梯队考核为优的教师颁发奖金,自动晋级。我校围绕“梯队建设”将开展名师工作室、校际交流,青蓝工程、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等。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九月初,学校举行了第一、二梯队教师的学科素养第一季教学竞赛活动,期中考试后还将举行第三、四梯队教师的第二次教学竞赛活动。

(四)校本培训工程

本着满足教师多方位需求,为梯队名师提供展示平台的原则,我校开展多种类型校本培训活动。除积极争取外出培训之外,通过以学代培、以课代培、以研代培、以考察代培、以活动代培等多种培训途径,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多方位需求。在培训中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书法培训、会首培训、科研培训、校内名师专题培训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例如本学期已经进行了谭占彪老师的教师多媒体使用、办公电脑使用、资源应用、信息传送等培训,薛晓芳校长的《课堂教学艺术与策略》培训,教研室付继平主任的《搞好课题研究 提升学科素养》的专题培训,“国培归来”教师提升学科素养专题研讨会,主题为“做快乐美丽智慧的教师”“我和学生共成长”的会首培训,程丽萍、池杰等老师的精品博客展示活动等。

(五)校本研修工程

继续探索具有奋小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培研结合,强调实践,从电子备课、说课、评课、朗读、即兴演讲、共案修改、案例点评、作业检查评价、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与展示、资源应用等多项专业技能入手,倡导自我修炼,教师全部开通博客,把个人博客建成自己的专业发展展示网页,通过“课堂炼金”、“德育拾趣”、“师生心语”、“课题交流”等板块释放心灵感受、抒发教育感悟,记录成长信息,汇总专业心得,共享职业乐趣。

(六)提升科研能力工程

我校倡导个性化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自主研究的空间,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的同时学校也积极拓宽渠道,展现、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现有五位教师个人独立申报了区、市、旗级课题。本学期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主题是:“寻找课题研究的快乐之旅”。我们采用的是自主研究;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辐射推广模式。

以上我主要介绍了奋斗小学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学校提供“锻炼场”、“展示台”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应增强自我提升的意识,并付诸行动,下面我谈一下数学教师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三、数学老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一)学习——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一位优秀的年轻人,首先选择从商,可是不久破产,接着尝试搞养殖,结果本金全赔,又去静心写作,可文稿总被如数退回。这时,意志坚强的他,真的有些动摇了。无奈之下,他就去拜访自己大学里的恩师。老教授听后,只笑了笑,说:“跌倒了,先别急着爬起来!”青年人听后,恍然大悟。是啊,跌倒了,别急着爬起来,要先看看自己跌倒的地方有什么坑坎,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跌倒,怎样才能以后不再跌倒。如果想不到这些,就很可能会陷入继续失败的怪圈。

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现在,许多教师失去或者说没有教育的激情,实际就是忘记了思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进步。

(三)交流——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在学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本来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智慧的最主要、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2)集体备课。要使集体备课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就需要明确其思维指向是求同,还是求异;其功能定位是形成教案,还是解决问题;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学生整齐划一,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互助合作是重个人引领,还是重平等交流;其主要任务是设计教案,还是教学研究。显然,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集体备课应是注重后者。(3)经验交流会。(4)随机交流。这种交流不受时间、空间和情境的限制,遇到问题和疑难随时请教、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也是教师提高素质的最佳时机。

提到交流让我想到了前一阶段一年级数学的参与式培训。当时薛晓芳校长陪我们学校的两位教师去赤峰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和这帮一年级数学老师研课的重任就落到我的肩上。熟悉我的人知道,我一直带高段数学,一年级的数学我真的还有点没有底,但既然该我做,说什么我也得做好。于是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课、备课、听课、再研再备,再听的环节。我一直参加数学精品课的研究,老师们那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努力出精品课的热情让我真的很感动。这一次,和这帮年轻数学老师接触,让我感受更深。当时讲课的是左叶枝和吕敏老师。当我们第一次听两人的课后,接下来便进行了整整一下午的研讨,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过渡语,每一道练习题老师们都里的那样细,试讲中哪一环节不错,教师哪方面处理的好,哪儿还不太精炼等等,都毫无保留,这哪是在给她俩研课,分明是在给自己备课。看着她们这样我真的很放心了,可讲课的那两位还是不罢休,邀请我们继续听,直到她们满意为止。这就是我们奋小的数学老师,她们率直、淳朴、无私、对教学精益求精。在交流研究中让自己成熟,更加完善自己。

(四)实践——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

说到实践,我们必须关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呈现出这八个词,我们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关键词一:慢

“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知识的认识与建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一般认识到完全内化,再到创造性外化的复杂、细腻的过程,其进程断然简单不得、急躁不得。这里的慢还蕴含精致、蕴含着取舍,乃至渗透尊重、等待、倾听、分享等课堂教学的精髓。关键词二:动

提起课堂教学中的动,人们常常容易想到的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其实在动脑、动口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动,即学生的动心和动情。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心动了,情动了,才必然会脑动和口动。关键词三:责任

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责任是什么?即:点燃、唤醒、引领、激励。对于期待生命成全与发展的学生,所需要的是教师用其生命的火把点燃自己,用其生命与精神唤醒、引领和激励,而不是一味的讲授,甚至是灌输和牵引。关键词四:和谐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沉浸”的。“沉浸”不是冷清,更不是僵滞和呆板,应该充满活力,是建立在师生多种关系的默契与和谐之中的。关键词五:童心

“童心”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代表着圣洁,代表着人初生时好奇、充满着对未知世界无限想象的可贵品质。作为教师多么需要这样一种可贵品质,始终以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感觉去投入课堂,去进行课堂的组织与创造。关键词六:清纯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清纯”的,它简约而不简单,清澈而又充满灵动;它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具有撩拨人心的力量。关键词七:在场

生命在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在于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将自我的思想、情感、智慧等全部投入。关键词八:追求

每位教师都应该带着期待、带着追求走进课堂。“上有思想的课、上有探索的课、上有感觉的课”。“ 用生命演绎课堂的精彩,用真情锻造华丽的人生。”那时你就会有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自豪感。让我们共同为自己精彩的职业人生努力吧!

结束语:

6.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篇六

每次磨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即磨课主要解决什么主要问题,是每一位参与磨课的教师都必须明确的。磨课主题可以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调整,或是学法指导策略,或是教学流程的优化,也可以是教学评价的改进,或学生学习行为的矫正,以及师生关系的调整等。

聚焦问题、讲求实效

磨课不只是对展示课、研讨课的研磨,更是对常态课的研磨。每次磨课要聚焦学生发展的问题,聚焦教师教学改进的问题。

着眼改进、注重反思

备课说课、听课观察、评课反馈是磨课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都要伴随教师的反思。

·课前反思是基于学情、基于教学习惯、基于常态问题的反思。

·课中反思是基于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教师要明了自己要改进什么,为什么改进,如何改进。

7.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七

一、有准备研读, 让对话走向深入

要系统地研读教材, 首先需要准备《数学课程标准》, 这样就可以查阅《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要求, 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编排的合理性。还需要准备一整套教材, 这样教师就可以查阅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各种呈现。比如统计:除一年级上册外, 每一册教材中都有编排, 知识点要求都不一样。通过教学本册的统计, 我们就需要知道: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已经经历了哪些统计过程?已经具备了哪些统计能力?……通过教材分析, 了解学情, 比较正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教学的逻辑起点。但要每位教师手中都有一整套数学教材不太容易, 为此, 我利用假期时间编排了校本教材《小学数学全册教材解读》, 按数学四大领域依次解读, 每一领域从第一册到十二册, 分别从教材例题呈现、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来编排, 人手一册, 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们的备课。为了使教师人人熟识小学教材编排体系, 互相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我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校际备课”, 每个年段选2名教师分别就刚刚教过的上下册教材, 结合《小学数学全册教材解读》进行教材解读, 并补充自己的教学经验、建议。

二、有理解研读, 让对话得以提升

我从平时听课中发现, 很多教师不能真正读懂教材,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本人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关。比如:《圆的面积》一课, 为什么教材中画长方形时用了虚线, 而不是实线?虚线是由一点点构成的, 而这一点点正是无限平均分以后所产生的结果。而有的教师在上这节课时, 把它画成了实线, 或者多此一举地把小扇形平均分成两份, 移一半到另一边, 让这个“长方形”更像一些。这样的教学行为将影响学生对无限的想象, 自然也达不到教材的要求。所以, 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将有助于提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三、有方法研读, 让对话更加科学

1、运用对比, 找出知识间的衔接点和生长点, 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研读教材时, 我们需要通过对比, 把握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 从而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再以统计知识为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册教材都有安排 (第一册出现在总复习) 。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每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侧重点都不相同。如一年级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在此以前学生所掌握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方法是拆十法 (与十位上的数有关) , 在本课中就需要明确为什么47-2不得27, 减2为什么与十位上的4无关等, 有了诸如此类的对比思考, 教学重点也自然显现了。

2、通过变式, 丰富知识的多种表现,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

教材往往因为版面因素, 没有把教学知识的各种表现全都编排出来。在研读教材过程中, 我们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或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 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 表述什么是长方体, 教师可以通过变式, 突出长方体的本质属性 (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相等) ;在教学长方体的高时, 加强对“高 (纸箱高) 、深 (水池深) 、长 (木料长) 、厚 (书本厚) ”的变式, 丰富高的表现;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加强6个面、5个面、4个面的变式训练, 同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 加强“底面积乘高”的变式呈现, 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3、联系整合, 让数学学习系统化, 使学生学习更具理性。

8.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八

关键词 农村教师 信息素养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认识。这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教师对信息的利用、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及创新信息等等。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首先教师要有对信息的敏锐,对信息及信息工作的感觉。从思想上便明确信息对教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搜索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信息;其次,教师要具备对信息的基本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对信息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再次,教师要具有对信息加工处理和创新的能力,这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的核心内容。教师能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及有所创新,凝结出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最后,教师在处理信息的同时还应该遵循信息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规范。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是教师信息素养健康发展的保证,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理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

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是拥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具有积极的态度,利用对信息理论及知识掌握,保持高尚的伦理道德对信息进行利用、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及创新的教师群体,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不断的专业培训及自我教育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呈现特殊的特征。作为一名合格农村教师,应该具备国家规定的学历,但大多数农村教师又达不到此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性。

2 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

从两者的含义可以看出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展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加强专业情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反过来,教师专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在其专业素质上的发展,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1 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能拓展农村教师教学知识

农村教师由于接触面的狭小及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相对封闭性,学科知识结构更新慢,使得教师教学知识的拓展尤为重要。

信息时代的发展本身改变着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观念、认识趋于现代化。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开始突破被动接受者,成为时代的创造者。

(1)培养农村教师信息意识使教师有意识地去接触新的信息与知识,做好时刻接受新知识准备。而不是封闭闭塞,对学校之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放的心理状态更适合新知识的开展与融入,这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及准备。教师在积极的信息意识促进下,积极地上网浏览与教育有关的信息,积极地阅读最新的书籍资料,从电视媒体、报纸传媒、电子资源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2)农村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改变了教师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农村教师由于其生活条件的相对封闭性,获得发展专业知识,大多数是被教育专家及教育研究人员所既定的知识,虽然能够掌握,但并不是内在的吸收。教师的信息能力,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所发现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及创新,获得全新的知识。

2.2 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能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把知识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引导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农村教师要实现信息素养的提高,就不能仅仅是一名讲授者,课堂的独裁者,而是走向多元化发展。

(1)农村教师信息意识的加强能够使农村教师以一颗敞开的心扉来接触信息时代知识的影响,了解更多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2)农村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使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获取重要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熟练使用各种媒体,编写电化教育教案,改善教学手段;总结创新自己的信息经验,达到理论升华,认识教育规律。

2.3 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能加强农村教师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对自身发展的意愿及职业认同感。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使教师开阔了眼界,与他人在网络进行交流经验分享,提高职业认同感。

3 农村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既然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但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仍有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应用意识淡薄,有的教师认为备课麻烦,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抱以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首先,农村教师应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为获得相应的学位进修学习;其次,短期的培训与交流,农村教师应该积极与同行互相交流经验,得到信息使用体验,在短期的培训中吸收最迫切需要的知识;再次,进行校本培训,主要是指学校组织的培训,包括小组学习、信息技术课观摩等等;最后,俗话说熟能生巧,农村教师经常接触信息技术及媒体,形成一种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

总之,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高素质教师的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及其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必经之路,也是全民素质提高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理论与实践,2002(8).

[2] 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

[3] 康慕云,姜健.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

[4] 蒋梅芳,魏登尖.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9.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九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快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实现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改变过去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这些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新的课程结构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能力,因此,新形势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教师的职业理想,端正专业态度。要加强师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

要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问题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办法,通过领导评议、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等途径,掌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工作情况,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完成一次全员师德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前置条件。

二、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1.要大力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要制定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规划和考核奖惩办法,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小学教师达不到专科学历者、初高中教师达不到本科学历者,必须参加学历提高教育。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努力提高学历层次。

2.要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建立教师读书制度。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要使教师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要使教师学会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随手记录下来。

要建立读书心得交流制度。各学校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专题讨论会”、“读书沙龙”等活动,要把这些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引领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人生层次。

三、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1.加强教育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都要熟练掌握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为此,要加大对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培训的力度,使教师都掌握心理辅导方面的基本常识,同时要加强对教育个案的剖析和研究,通过举办教育、心理问题论坛,组织论文评选和演讲比赛、优秀班教导会评比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要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各学校要把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使育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烦恼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

2.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全员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大力开展教师教学比赛,引导教师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提升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大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托“国培”、“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教师全员参与省、州远程研修,使全体中小学(幼儿)教师能够共享优质资源;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类、分层组织实施本校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确保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五年累计时间不少于360学时。

3.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要重点加强对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设计。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开展说课听课评课赛课活动以及开展“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要大力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要大力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大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力度,三年内10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多媒体技术使用达标率要达到100%,50岁以下教师要达到95%以上,所有在职教师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率要达到60%以上。

要大力提升教师实验操作能力。要加强对理科教师的实验技能培训,促进教师实验技能的提高。

4.建立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要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教师要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研究一定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通过引导教师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小论文等方式,增强教师深入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

四、科学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本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

五、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落实。实施教师技能提升工程。以教师教学比赛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常规比赛、学科技能比赛、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效益比赛等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发展上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组织名师送教下乡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加快青年教师向成熟型教师转变的步伐。

实施名师团队锻造工程。早发现培养对象,各学段、各校、各学科组建典型教师团队,定期组织座谈会、改革经验交流会、观课议课等活动,加快名师成长步伐,着力打造学科精英团队,培养双柏的团队名师。

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要成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组织、规划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负责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定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教育局各有关科室要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师训教研信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要负责全县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的管理。各学校也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确定专人负责,做好组织、指导、协调、督查、评价等工作,保障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持续进行。

2、加大投入,确保经费。要加大对教师培训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培训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信息和资源支持。

3、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和督导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档案制度。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档案,教师年度理论学习、听课记录、公开课举行、小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反思、获奖记录、班级管理等方面,以文本和电子两种形式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年度登记册,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教育局将以此作为评选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评价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其次,要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标、升级制度。在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基础上,各学校要科学制定达标、升级标准和办法,促进专业化发展的制度落实。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作为业绩考核、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各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确定合理的奖惩政策,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10.如何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篇十

关键词:体育素质;体育教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51-01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不少地区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就必须先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我认为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广博的知识体系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师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不被改革大潮所淘汰。为此,综合型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掌握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体育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体育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体育运动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体育运动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三、综合能力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只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应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前人获得的成果上徘徊,教育就停滞不前。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体育课程标准》标准中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趣,发展体育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新课程标准还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可见,《体育新课程标准》是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这对体育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体育教师要具有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教得有效就是说一堂课有一堂课的目标,这节课你的目标没有完成,无论你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采取了怎样先进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

一堂课上完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多少人基本学会,老师一定要心中有底。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当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锻炼的方法等,只不过由传统的教师包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其次,学得愉快就是说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是充满兴趣的。

这里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热闹的场面,以为学生笑了、运动了、气氛热烈了就是好课。二是单纯的兴趣观。学习的有趣与学生的思考、探究应有机结合,毕竟体育课不仅仅是玩,它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

四、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

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认为,教育的成功归功到底决定于教师,而不是决定于教科书和方法。

总之,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 征.论当代教师的素养[J].高教研究,2006

11.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 篇十一

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则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由此可见,身体的健康是如此重要,作为体育教师,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就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育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现代的体育教师应具备这些专业素质。

有精湛的业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过程,是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怎样运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十分重要。凡是单一枯燥的、毫无生气的动作练习,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学。体育特点之一是竞争,这就需要教者多利用比赛方法鼓励学生竞争、进取向上。在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内容的合理穿插安排。结合教材内容制订好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练习的量、练习的强度、练习的质量要科学,决不能片面地追求达标率,让达标率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注意二者的结合,教学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肩负着育人之重任,帮助学生解决诸如意志、情感、道德、思想等心理健康问题。“育人先育己”,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人格、情趣、爱好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进取精神、顽强的意志,给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影响;同时,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能从容不迫地承担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保证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完成。

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只有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把培养具有一定体育素质的人才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为了祖国体育事业的繁荣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如民主、公正、谦虚、慷慨、幽默、耐心、宽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等都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体育教师要作风正派,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踏实工作,谦虚谨慎;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善于团结同仁,任劳任怨,精神振奋和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要转变思想观念。体育成绩不是学生升学的条件,而是成为人才的最基本素质,这应该成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贯彻学校体育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光荣职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健康体魄,是当代体育教师的历史使命。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培养体质健壮的人,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手段,培养优良品质、顽强意志和健康心理,培养能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

要坚持学科培训。体育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能积极、自觉地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就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就要接受继续教育,主动进行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即使达到学历要求,也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注重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同其他教育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开展体育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因此,必须了解和研究规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参加和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较好地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认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勇于探索创新。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教育终身化、人才多样化的今天,社会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还应当是有创新、能进行科学研究并懂得如何去教的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决定了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时俱进。

摘要: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等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以期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师,业务精湛,身心素质,职业道德观念,学科培训

参考文献

[1]张斐中.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培养.www.doc88.com/p-2485841479.html,2012/10/19.

[2]杨征.论当代教师的素养[J].高教研究,2006(6):3-4.

12.党员教师如何提高个人党性修养 篇十二

始终坚持能力修养不停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共产党员要有真本领,就需要保持学习的动力,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学习。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个人能力、个人素质的途径。学习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能够加强对政治、政策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干部自身能力,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同时,学习也不只是单一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而是要全方位涉猎各种知识。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法制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知法、守法;历史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革命精神,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努力开拓;文化、艺术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提升内涵,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进一步增强处理问题的本领,把上级精神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把握规律的本领,在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决策时,既要遵守规则,又要踏踏实实、精益求精,不做表面文章、不敷衍了事,一如既往认真抓、具体抓,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见到实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始终坚持组织纪律性修养不放松。自律是生活的基石,自律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团结和统一,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共产党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这些纪律和原则被破坏,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要认真贯彻、正确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才能保证党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把重大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民主凝聚党心,把来自各地的声音、经验集中起来,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方能铸就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只有坚持锤炼党性,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在政治建设中锻造自己,在思想建设中净化自己,在组织建设中完善自己,在作风建设中改造自己,在纪律建设中约束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每个党员都应把“四自”牢记在心中,随时鞭策自己,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让党性修养成为长期的必修课,争做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党员。

13.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十三

实际教学水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水平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怎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呢?一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从上层建筑层面而言,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建立了一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机制,但力度还不够,尤其是教师待遇与经济快速的增长不协调,致使更多的教师处于“维生”阶段。没有建立真正促进教师创造性的工作与发展的欲望。二方面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的氛围。让教师切身从心里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三方面是让教师职业成为

全社会都羡慕、向往的职业。四是创建广泛的成长平台。学

校要牢固树立成就教师就是成就了学校,成就了几代学生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广铺路子,广搭载体。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培训学习制度。每次培训学习都让教师带着思考、疑惑、任务去参加培训,训后要带着收获回来,再把所得写成心得

感悟与教师交流,产生辐射的作用。切实保障培训学习的有

效性。二方面扎实开展校本研修,让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

成长更有效的途径。首先学校建立营造“研修场”;其次建

立科学的研修管理制度;其三开展多项研修活动。如:专题

研修,同伴研修,个体研修等。切实让教师在研修中实践、反思、改变、提高、成长。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了课堂效率。

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优秀的校长,更需

要由他(她)带出的具有生命自觉的老师。怎样通过引领、激励和鼓舞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意识,保持阳光心态,缔造

阳光般生活,以培养积极阳光的下一代就成为当下校长首先

应考虑的管理艺术。

一、观念唤醒,引领教师生命自觉。1.通过专题交流,传

导关于生命自觉的观念。2.引导教师读书,启迪教师自我解读生命自觉。要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达到视

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的境界。

二、制度唤

醒,促进教师生命自觉。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成长也需要

一定的规章制度。1.健全以师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每一项制度的出台都应充分征求老师的意见,取得教师对学校制度的认可,只有基于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认可的制度才能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准则。2.合理制定绩效考核、岗位设置等方案,发挥其激励作用。

三、评价唤醒,实现教师生命价值。1.实施发展性动态评价。评价不公或评价不当,都会增加教师的受伤感,难以体会教师工作的快乐,进而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必须改进过去单纯以结果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简单办法,实施发展性动态评价。

2.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学校必须尽可能的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让教师在展示活动中分享研究成果,体验成功,从而实现教师平凡而不平庸的生命价值。

四、生态唤醒,提升教师生命品质。所谓生态唤醒,是指学校通过按照教师成长规律,教师工作规律,给教师创造顺心、幸福的工作环境,以唤醒教师生命自觉。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当学校具有了安全的、健康的、精神富有的教师生态环境,才能吸引优秀教师,才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生命品质。1.创建和乐校园,构建安全生态。2.提供锻炼时空,确保健康生态。3.丰富活动内容,提升精神生态。总之,只有具备生命自觉的教师,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专业提升的活动当中,也

14.如何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 篇十四

一、规划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设规划

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浦东新区教师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制订了四年行动计划《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海市南汇中学“十三五”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南汇中学“十三五”校本研修培训方案》。我校按学年度制订工作计划,抓实“课题推进型”校本研修活动。我们立足教育教学现场,旨在通过建设培训内容与教育现场的“交集”,帮助教师找到专业发展“固着点”;通过系统研修和分层培训,促使培训知识和技能在教师个体内部产生“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结构性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研修的课程设计、课程培训、研修实践、学分认定,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多赢的局面。

我校力求学校有规划,教师有计划。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撰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和措施,形成了基于教育教学现场,研究实际问题,改进教学行为,提升专业素养的研修氛围。我校领导小组成员,将按学年对教师的研修过程和规划达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扎实推动“重实效、求合作、有特色、讲责任”的学校教师群体形象建设。

(二)队伍管理

健全领导机制,明确管理职责。我们构建了由校长统管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各处室统筹协调、归口管理、负责实施的管理框架。

1.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员为副校长、中层正职干部、分管师训的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员和科研处主任助理等,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2. 建立保障机制。我校有较为完善的研修制度,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研修培训实施办法等各类管理条例及各类奖励制度,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文化。

二、开展关注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研修

(一)关注教师职业生活状态,开设公共必修课程,铸就师魂

1. 提升师德修养多层性。

我们采用报告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学习和内化两者不脱钩的方式,为全体教师开设了“学习十八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我们忠诚的事业”等专题报告;对党员教师、新疆部专兼职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青年班主任等进行分层培训,营建了丰润浓郁的师德为先的氛围,为教师的职业生活创造了一个高层次平台。

2. 提高心理辅导实效性。

我们组织教师聆听名师讲座,开设校本培训课程“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利用我校“心理节”,将心理辅导技术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找到培训“固着点”,学以致用。

3. 融合理论学习多样性。

我校课题组多次举办各层次的主题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务处每学期分年级开展教学检测质量分析研讨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改进教学行为;科研处发放书籍供教师自学研讨,营造了分享经验、共享成功、分析得失的办公室文化,教师与同事之间经常交流实践教育理论的经验和个人感悟。

(二)实施“课题推进型”研修,抓实教研组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 条块研修常规化。

我们依据每学年的研修计划,以基于现场为主线,以小组(专题)研修为板块,组织中层及以上干部参与教研组常规工作和活动,按时间节点完成已制订的研修活动。

2. 板块研修渐进化。

各研修小组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专题研讨,始终围绕着两大板块开展:教育板块以德育节、心理节、班主任论坛等为抓手,落实深化“两纲”;教学板块以教学节、导课制、教学微设计等为抓手,落实改进教学,并不断修订与完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内容,根据教学动向和学情,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兼顾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3. 主题研修深入化。

“两类课型”是高三各学科教师必选的研修主题。我们要求教师在上一届研修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本届复习课、试卷和习题讲评课的内容,研究和改进教学。高一和高二年级为自选主题研修,教师们回顾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近景,研修小组进行了问题链的提炼,确定研修主题,以教学微设计为抓手,逐项解答教师在教学上的困惑,逐渐深化研修内涵,促进导课制课例研修和校本分层研修建设。

4. 研修感悟显性化。

各研修小组在主题研修的基础上,人人参与备课组层面的公开教学活动或年级组层面的主题教育活动;研修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如汇编成册,展示课实录可在“南中TV”点播观看等,搭建了分享研修感悟和经验的平台。

(三)创设培训与专业发展机会,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1. 专家讲座促思辨。

我校开辟本校名师讲堂,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促进教师思辨,丰富各层面教师的文化和知识底蕴。

2. 外出学习拓视野。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各校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和实践方法。每学年我们组织全体班主任赴各省市名校取经,参观学习;每学年组织学科教师参加“七校”或“十三校”联合教学研讨,参与教学展示课活动;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本市、本区兄弟学校的教学观摩活动,支持优秀教师参与高层次培训或交流活动。

3. 举办活动促成长。

我校每学年定期举办“两节一日”活动,即德育节、教学节和高一年级家长开放日,邀请专家、同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德育节注重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的教师风采展示,设有专家讲座、班主任主题教育展示课或青年班主任主题教育评选课、班主任论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或“我心目中的好学生”评选等项目,呈现了“教育理论学习一教育理论实践一教育理论探索”的过程,并在好教师或好学生的海选互评中,加深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树立起教和学的双重榜样。

教学节是聚焦课堂的载体。近三年来,我们分别以“改进教学方法,展示教师风采”“推进教学信息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面向全市、全区举办教学展示活动,与教育专家、兄弟学校的教师沟通,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教研质量。教学节设有课堂教学展示(邀请专家现场点评)、个性化教案展示、观课启示等点评与评比活动,呈现了“教案撰写一磨课体验一改进教学一教学展示一名家点拨一反思启迪”的教学全过程,是各教研组进行诊断、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的立体展示。

在每年高一年级家长开放日中,有16节学科教学课和16节主题教育课进行展示,是职初教师、合格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等各层面教师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和评议。活动中的反馈意见将作为学校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4. 优化机制明诊断。

我校采用动态分析模式诊断教师教学成果,从学校层面、年级组层面、备课组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找病灶、寻措施、做改进。我们采用团队带教的方式,立足课堂教学和课后跟进,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同时,我校邀请专家临床诊断,会同学校领导小组,对我校教研组工作暨学科研修进行中期评审,对优秀教研组组长予以奖励。

5. 研修文化促发展。

我校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宗旨开展校本研修,立足教育现场,实施课题推进,运用针对性、实效性、分层次、分阶段的研修策略,开展以实践性知识为主干,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并进的研修培训活动,形成目标引领内容、标准植入心中、内涵逐渐深化的特点,以丰润浓郁的研修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15.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篇十五

一、教师自身的素养在引领学生,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大脑是“计算机”。录下的信息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刻观察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要使学生有远大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要使学生关爱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师自己必须关爱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学生不搞浅尝辄止,具有深刻的研究精神,教师自己必须不搞短期行为,具有深刻的学术耐心;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教师必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要使学生遵纪守法,不搞学业舞弊,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法规,不搞实绩舞弊。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正人先正己,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不注重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效果。教师的人生理想、价值标准、幸福追求、行为选择,无不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要掌握和学生沟通的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师生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同时懂得倾听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学常常强调学生自身学习活动的重要性,这时教师说的话不应太长,避免重复、啰嗦。关键在于教师说的话能否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能否与学生的思维相碰撞。提问对教师的沟通来说是个重要的技巧。提问不仅限于提出事实性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提出能进一步激发出其他问题的问题。这样的教师常常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回答提问,或因为学生突然产生的兴趣而引入一个新的话题。在与全班同学沟通时,教师可能会利用某个学生的提问而给大家一个沟通的机会。

善于沟通的教师常常能预见接收到自己言语信息的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言语指的是什么,以及这些言语在接受者眼里是什么样的信息。在教学情境下,这就意味着教师能够预见统一的言语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使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方式报道自己的思想。

善于沟通的教师还应该知道何时停止说话,使学生不厌倦教师的教诲并对教师的谈话有所期待。当教师没有掌握良好的谈话技巧时,倾听也是一种沟通的仅能。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有兴趣地听他们说,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是值得别人仔细聆听的。如果有的学生特别能说,或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在板书的讨论中滔滔不绝,以致占有别人的时间,教师应能结束他们的谈话,但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三、教师要有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教师的好帮手。教育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纳入教学计划,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科学地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必备的一种素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学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小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师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加深他们对学习的理解。

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问题,

1.整合层次比较低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可用可不用,有时甚至与语文教学相割裂,不能较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具体操作中有如下误区:追求容量轻视质量;重视形式轻忽内容;饥不择食,随意引用视听材料甚至他人所作课件,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上,而忽视了对教材的钻研。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能反映新的教学观念

基本上是把技术视为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媒体,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种把技术看作媒体的观念反映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

四、教师具备学科整合的素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人文素养,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识,并融入教学中。从教材中捕捉相关其他学科的信息,展开来讲解,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加深印象,强化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文本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天文地理、飞鸟鱼虫无不涉猎;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娓娓道来;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在立足学科本位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进行知识补融,向相关学科发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实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厚自身教学底蕴。这是以学科间的关联内容或相通专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相互补融、有效整合,打造相同专题、不同学科、系列设计的教学,也就是“同题异构”。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引领学生获得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它是“立足学科、多维渗透”教学策略的必要补充。

总之,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

上一篇:十家企业绩效管理优点分析doc下一篇:李彬彬作风整顿自查问题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