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制度内容(共8篇)
1.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篇一
医院核心制度的关键内容
一,首诊负责制度:
第一次接诊的医师对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检、抢救、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查房时,住院医师向上级医师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医技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住院医师查房要突出重点,检查医技报关单,并分析检查结果。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对入院三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者均应进行会诊讨论。
四、会诊制度:
科内会诊原则上每周举行一次、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对象是本科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具有科研价值的病例。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经治医师应根据病情适时与患方沟通,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抢救时要执行规程和预案。护士执行口头医嘱要复述一遍。抢救中要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未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说明。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1~4类:过程复杂难度;过程较复杂有一定难度;过程不复杂难度不大;过程简单难度低。
各级医师手术范围:住院医师:四类手术;主治医师:
三、四类手术;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二、三、四类手术;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四三、二类手术;主任医师;各类手术。
七、术前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的范围:无主患者、外来医师参加手术者、重大疑难、可能至残毁容、重要器官摘除、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高风险手术、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等。
讨论内容:诊断依据、手术适应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签字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
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般情况下一周内组织讨论;特殊情况应24小时讨论;尸检者特征病理报告一一将形成一致的结论填入病历中。
九、查对制度:
包括临床报告:手术室、药房、输血、化验室、放射科、心电图、超声波室等。重点:
输血的三查八对:血液质量、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血型、血液种类、交叉配血结果、血量。
执行医嘱的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质。
手术前的八对:姓名、诊断、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敏结果、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十、医生交接班制度:
见习期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应在本院有执业资格证医师指导下参加值班。
值班医师接班时要听取交班医师关于病区情况的介绍,介绍交班医师交办的工作。对于
急危重病者,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证明日期和时间。
夜班医师必须留宿,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每日晨令值夜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
十一、新技术准入制度:
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方签订协议书,并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新技术的实施方案应报医务科备案。
新技术完或一定例数后(不少与30例)应及时阶段小结,并交医务科备案。
十二、病区管理制度:
建立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一级:科主任、诊疗组长,科护士长;二级:病案室;三
级:行政职能部门;四级:业务院长牵头组织相关人员。
病历完成时限:急诊患者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急诊患者入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
则上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不能及时完成也应在6小时内完成。
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一次、情况发生变化随时记录。
各种医技报告单应及时粘贴,不许丢失。
外院的医疗文件若要作为诊治依据,不仅要将内容记入病程录中,同时将其附于本院病
历中;外院影像资料、病理资料若作诊治依据,应经本院相关人员会诊、写出会诊意见存于病历中。
出院病历一般应在三天内归档,特殊情况也不能超过七天。
十三、分级护理制度;
特别护理:设专人守护;制定护理计划;做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
一级护理:严格卧床休息,解决生活各种需要;注意心理护理;每15~30分钟看病人,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鼓励病人进食。
二级护理:卧床休息可床上坐起;每1~2小时看病人;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给
予生活上必须的照顾。
三级护理:按常规每天测T、P、R,掌握病性及心理状况。每日巡视3~4次,对产妇
进行妇幼保健咨询指导;进行卫生宣传。
十四、医嘱制度:
医嘱内容及起止时间由经治医师填写。
药名、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
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用红色墨水笔标明“取消”,并签字。
医师写出医嘱后要重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应查清后方可执行。
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作风。
十五、处方制度:
字迹清楚,若要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字并注明修改日期。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名。
药名、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最多不过三天,且要医师注明有效期限。
十六、手术安全检查制度:
手术安全检查由三人组成(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
检查时限: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检查内容:
麻醉前: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书、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度、皮肤是否完整、术前皮肤状备、静脉通道、过敏史、抗菌等皮试结果、术前备血、体内植入物、影像资料等。
手术开始前: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
患者离开前:患者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检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的去向等。附件2:术前应讨论的病情:
重大疑难病例、可致毁容至残病例、重要器官摘除、患者某种并发症的需行手术者、高风险手术、无主患者、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本院新开展的手术。
附件3:应予奖励的项目:
受到市级或主任以上表彰,以文件为准。开展院尚未开展的技术项目,具有10例以上阶段小结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此为院方奖100~1000元);各科可在3%的绩效经费中提取奖金,奖励项目自订。
关于职工对考核细则提问的回复
1、核心制度16种,全文存于医务科。医院核心制度的关键内容已专门列出,发给各
科室、希各科组织学习。
2、不属经治医生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及相互沟通不当造成的患方怨言不给当事人处
罚。
3、输尿管结石行碎石者,不准住院患者行回访对象。
4、慢性病患者病历上交后七天内为回访时限、监察日。
5、患方当事人回答未回访未复查为院方确定未回访的标准。院方回访内容主要包括三
方面:有无回访和到院复诊,治疗效果和对医方满意程度。
6、夜班的经治医生,次日下午查房由科主任安排当班医生执行,但经治医生必须当面
交待病情。
7、夜班医生在夜晚遇到不能处理的技术问题,先向本科主任电话汇报,科主任或亲临
现场或电话指示。
8、总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以应对协商事宜和组织抢救工作。
9、夜班出诊不另增加班费。
10、有罚应由奖,奖励细则见附件3.11、夜班出诊遇到专业不对口时,应请示总值班医师,由总值班者定。
12、加强对一次性手术包等消费品的检查。验收和保管,减少手术后感染因素。
13、遇到需外省通话的回访,经向科主任请示同意到六楼用电话。
14、术前讨论按附件2试行。
15、急诊手术、来不及讨论,但必须向科主任报告,并得到同意。
16、交接班必须做好记录和签字。
17、B超室、目前无夜班,夜班诊断要充分发挥本专业检查优势,特殊情况请示总值班
医师。
18、参加保险解决纠纷赔付纠纷的经费目前尚不成熟。
2011年12月5日
附件4:非甲级病历条件
1、评分在75~89.9之间为乙级、小于75分为丙级。
2、首页医疗信息未填写为乙级。
3、传染病源报为乙级。
4、缺首次病程记录或首次病程记录中缺拟诊讨论(诊断依据或鉴别诊断)。
5、死亡病历缺死亡前的抢救记录为乙级。
6、危重病例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上人员查房记录为乙级。
7、缺手术记录或麻醉记录(局麻应在手术记录中注明)为丙级。
8、缺出院(或死亡)记录(小结)、为乙级。
9、缺对诊断、治疗起决定作用的医技检查报告单为乙级。
10、有证据证明病历记录系拷贝行为导致的原则性错误为乙级。
11、缺整页病历记录造成病历不完整为乙级。
12、有明显涂改为乙级。
13、在病历中纂仿他人或代替他人签名为乙级。
14、缺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或缺患者(近亲属)签名为乙级。
15、缺手术同意书或缺患者(近亲属)签名为乙级。
16、缺入院记录为丙级(实习医师代写视为缺入院记录)
17、无病程记录为丙级。
18、死亡病人病历无死亡记录为丙级。
19、因病历记载有误而导致严重医疗差错为丙级。
20、一份病历中具备三种乙级条件为丙级。
参改资料:
1、江西医院管理学会: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实施细则。2003年版
2、科学出版社,赖雁主编:医疗文书书写2007年版。
2.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篇二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内科系统98名护士进行核心制度考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人,没有提供记忆方法及其他干预措施;实验组51人,运用联想记忆法进行记忆,2组全为女性,其中工作年限为1年内护士10人,2~5年63人,5年以上25人;学历情况,大专66人,本科32人;年龄为25.45±4.32岁;职称为护士70人,护师16人,主管护师12人。2组均迎接相同级别检查考核,2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进行χ2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是在检查前根据护理部要求自行记忆掌握核心制度内容,实验组则提供核心制度记忆方法,即把核心制度内容简化概括、增进理解,通过接近、对比、自然和奇特联想和声音、韵律、口诀联想的记忆方法,因繁就简,化难为易,朗朗上口。护理核心制度主要包括值班、交接班制度、抢救、查对、分级护理、文书规范、安全管理、会诊、医嘱执行、差错处理制度,我院根据情况,还另加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沟通制度,共计12项核心制度,先组织护士长进行学习理解,护士长把口诀及方法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位护士,集中学习讲解,每周2次,每次30min。2周后进行随机抽查考核,2组考试人员考核前填写考试焦虑自评量表 (TAl) [2],进行对比。
1.3 工具:
考试焦虑量表 (Test Anxiety Inventory,简称TAI) :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Spielberger于1980年编制完成。TAI属自评量表,共20个项目,所测的考试焦虑是一种情景性的人格特征,包含忧虑性 (Worry) 和情绪性 (Emotionality) 两个维度。该测验是以总分的形式来评定焦虑水平的,0~24分为镇定,能以轻松方式对待考试;25~49分属于适度焦虑;50分以上属于考试焦虑较高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2组护士笔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2组护士口试成绩比较:
(见表2)。
(人)
2.3 2组护士考试前焦虑得分比较:
(见表3)。
(人)
3 讨论
3.1 联想记忆法能提高护士对核心制度的记忆及掌握。
联想[2]就是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2个或2个以上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利用我们熟悉的事物连接新的信息,因而节省时间并强化记忆效果,由表1可见,实验组得分 (89.94±9.9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6.87±7.05) ,这是因为差别联想,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记忆方法。联想的种类很多,如接近、类似、对比和奇特联想法等,尤其是后者,更是世界公认的“记忆秘诀”。所谓奇特联想法[2],就是通过离奇特别的联想,使人们在头脑中呈现出相应的物像以增强记忆的一种记忆方法。如护理安全防范制度,有签订责任状 (壮) ,严 (年) 格制度管理, (加) 强健康教育与药品管理,熟 (淑) 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预 (女) 见性防范到位,那么就只要记忆壮 (状) 年 (严) 加淑 (熟) 女 (预) 。再如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就以“二重二大呼声 (肾) 密”来记忆,就可以把核心内容背诵出来了。由表2可见,实验组回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首先是利用关键词、押韵、节奏等联想的元素组成的“鸡尾酒”联想法 (所谓鸡尾酒就是多种事物混合的综合物) ,把识记材料在大脑中有条不紊地编码存放,便于需用时快速顺畅地提取出来。如:查对制度:班班查总查三查七对,2人核对药品物品齐备,瞻 (问) 前顾后输血六查对;护理文书管理:10个字-9个字-6小时-条例-楣栏-内容。其次是把那些无韵律无节奏的材料转换为有韵律有节奏的材料,之所以好记得多,在于这些歌诀、顺口溜等富于押韵,韵律联想也叫做节拍联想,节奏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时获得提示,如:值班交接班制度:三班四轻十不准,巡视观察解问题,完成记录准备好,交班细致查问清;抢救制度:专室完好急救车,组织管人医嘱急,联系料理记录全。为了准确回答12项核心制度标题,运用自然的顺序进行联想,把12项核心制度编成“一值二抢三查对,四分五文六安全,医嘱差错来会诊,病房隔离多沟通”。
3.2 联想记忆法能减轻护士迎检考核心理焦虑。
由表3可见,实验组在迎接检查前心理焦虑水平处于低等水平者为31人,适度焦虑水平者仅为20人,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资料报道[3]:女生考试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这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及心理特点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有关。女性心理敏感、面子感强、情感易于波动,更容易受考试这一负性刺激的影响,从而产生紧张、焦躁、恐惧的情绪。说明运用记忆法能增加护士迎考信心,从而减少焦虑情绪,虽然抽考核心制度仅仅为检查内容之一,但通过学习记忆方法,对熟悉掌握护理常规、工作职责也得心应手,从而能够从容应对检查考核。
4 小结
联想记忆法能增强护士核心制度记忆及掌握,促进制度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求熟练掌握管理内容,因为护理规章制度不仅是护理工作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活动的行为准则,更是维护患者权益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其核心内容,就更谈不上严格执行。联想记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有效解决核心制度背诵考核时经常面临“背了又忘、忘了再背”的困境,该方法可以在加强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又体现人文关怀,可以在各类培训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联想记忆法, 薛世荣主页, http://hi.baidu.com/xueshirong/blog/item/602647d920d0982810df9b64.html, 2008:3.
[2]Spielberger CD.Test Anxiety lnventory:Preliminary Professional Manua[lM].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y Press, 1980.
3.牢牢掌控优质核心内容资源 篇三
最近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其中印刷复制营业收入依旧位居第一;增幅最快的还是数字出版,去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比2010年增长31%,其增长速度尽管与2010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
一、数字出版迷雾重重
在数字出版1377.9亿的巨大蛋糕背后却是长期的迷惑。随着数字出版产业期的快速发展,传统书业将如何应对?作为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尚未形成能够盈利并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在赢利模式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数字出版领域一直是投入大于产出。大多数的新媒体技术提供商在数字出版领域也是处于亏损状态,能够实现盈利者寥寥。因此,传统书业对数字出版既认可又犹豫,对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处于迷惑状态。
二、传统出版优势尚存
传统书业和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阅读载体的不断更新。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纸质图书依然是传统出版和大众阅读的重要方式,就目前中国阅读环境来说,大多数人还是崇尚传统的阅读方式,年轻人通过数字出版产品进行阅读的比例在整个国民阅读方式中仅占30%,特别是我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50岁以上的人群占了总人口的25%左右,这个年龄层次的人阅读习惯是难以改变的,看书的休闲性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还有广大的农村现在还在解决图书数量不足,内容不对路的问题。我们作者多数生活在城市,反应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题材还比较少,这一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好的,纸质出版物在中国农村还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纸质图书的封面、开本等装帧设计物理要素依然吸引着购买者的欲望,这仍然是纸质图书作为商品的重要卖点之一;对于深度阅读以及文化的传承和积淀而言,纸质图书仍然是最好的载体。在中国,从蔡伦造纸到活字印刷术,传统出版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沿袭了几千年。汉字,特别是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远远是西方文字不可比拟的,这就使得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形式——纸质图书的生命力比国外更旺盛。因此,主要还是在于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什么样的出版形式。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根据《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数字出版发展迅猛并没有对传统出版造成大的冲击,印刷复制业仍然是支柱产业,占据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以上。图书品种和重版重印品种也实现同步增长,图书、期刊、报纸印数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在数字阅读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大众类纸介质出版物仍然有发展空间。而在大众类出版物之外,中国许多出版社还拥有教材教辅和文化产业的优势,而且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党和政府强调的是导向正确,出版是宣传战线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经济上也会长期支撑纸质出版,这一点与国外完全市场化的情况有本质的不同。所以纸质出版物还会长期占据一席之地。
三、技术提供商群雄逐鹿
相对于纸质图书的深度阅读,手机阅读以及手持阅读器阅读等现在已成为大家闲散时间碎片阅读的重要方式。继亚马逊、索尼公司等推出自己的阅读器之后,国内的许多大公司如中国出版集团、方正集团和汉王科技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电子终端阅读器产品。在多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推广下,电子阅读器被广泛认可,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先锋产品。特别是汉王科技推出的电子书曾经辉煌一时,然而在iPad等平板电脑的强势冲击下,电纸书价格一路直下,汉王科技在亏损和业绩压力下,不得不转型,由卖终端转向卖内容,引发外界对电子书产品未来的质疑。因此,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子阅读器市场必然重新洗牌,最终可能拥有核心技术和雄厚资金的少数几个生产企业独领风骚。
四、内容与技术孰重孰轻
我们比较数字出版的两个关键环节——内容和技术来看,现在购买阅读器的消费者大多是图新鲜,大多数人还是买电子产品的心态,而不是真有阅读需求。国内至少还需要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培养数字出版的主流读者群。更新换代是电子产品的特点,届时,各类电子产品的博弈和整合不可避免。作为传统出版单位,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我们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准备好优质且足够多的内容,在电子产品的大战中洞若观火。在数字出版时代,依然会有纸质超级畅销书的存在,而这正是以内容为核心优势所主导的。只要占据了内容优势,我们可以任意选择电子阅读器作为载体。因此,传统出版机构向现代出版传媒业转型,要抢占先机仍然是要掌握核心的内容资源。
五、掌握内容资源才能夺得先机
我们再来审视出版社自身近些年来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出版社拥有的不仅是内容资源优势,而是资源垄断优势,这就是书号。在数字出版时代,没有了图书书号的控制,作者完全可以不通过出版社,直接将内容通过网络实现自己作品的发布和交易。这就会让出版社丧失内容资源的话语权,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比如美国亚马逊直接签约作者出书,将各种体裁的书籍向读者提供印刷版和电子版两种版本,并开放部分后台数据,让所有作家都能直接查看作品在各个地区的销售情况,而不论他们是否让亚马逊出版其作品。另外,亚马逊还能让作者直接和书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成功打通从“作者”到“读者”的全部产业链,成为各大出版社的竞争对手,而这些出版商都曾是它最重要的供应商。
当然,由于出版资质管理方面的政府管控因素,这种运作模式不可能很快进入国内。然而,传统出版社还是必须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最好的选题策划团队、最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掌握在自己手中,发挥在对选题和作品的挑选、分类、编辑、加工、策划、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向大众提供最优秀的精神食粮,使自己成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提供商。
六、掌握内容资源才是始终的“王者”
从表面上来看,手持阅读器生产商和网络出版商都拥有“海量”阅读资源,容量动辄几百GB甚至是TB级容量。但在我们的实际阅读中,很容易发现,与这些海量资源相生相伴的是海量的“文化垃圾”和“盗版资源”。即使貌似繁荣的网络文学,优质的作品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网络文学属于一次性快餐式消费品,很难长久,读者要在大量的文化垃圾中挑选出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家追求快速阅读、浅阅读,文化快餐多了,难免影响数字领域传播内容的质量。而传统出版恰恰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在作品策划、编辑、加工方面的特长,遴选、甄别出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不断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我们改革开放时代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不至于使出版走向低俗化。
同时,网络盗版比原来的纸版复制印刷盗版更加猖獗,范围更大,甚至到不可控制的地步。缺乏优秀的、可持续的内容资源,使得网络出版商和手持阅读器生产商很难持续发展。而传统出版社却拥有正版的、海量的内容资源,并且,在严格的出版审查机制下,绝大部分内容资源的质量经得起考验。这些内容资源,正是传统出版社的最大优势。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谁掌握内容资源就是“王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社会上舆论造势和理念轰炸,对传统出版社营造“传统出版落后”“传统出版将崩溃”“数字出版将取代传统出版”等悲观氛围,数字出版商目的是在产业博弈中获得竞争优势,而且直接的好处是从传统出版社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优秀的内容资源。一些出版社,不能清醒地判断形势,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数代人辛勤积累的核心资源。事实上,数字出版商从传统出版社购买内容资源的做法,也说明了传统出版社的优势所在。
七、优质内容资源来自作者
优质出版内容资源的来源是优秀的作者,拥有优秀的作者团队,就掌握了核心内容资源。数字出版商与传统出版社的市场资源争夺,最终将集中在优秀作者资源的竞争上。目前,在作者资源建设和维护上,传统出版社具有明显的优势。数字出版商因为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赢利模式还不确定,很难大规模、持续性地获得作者资源。没有规模化的、优秀的作者团队,如同鱼之无水,很难走远。即使目前所谓比较成熟的“付费网络阅读”模式,能够获得经济收益的作者也是非常有限。同时,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是网络盗版。网络传播的特点——快捷、易操作、零成本、无时间限制等等,使得盗版更加容易。在盗版猖獗的情况下,数字出版商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作者的权益同样容易遭到侵犯,版权纠纷不断。综合目前中国的版权保护能力和实际情况,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八、传统与现代互动互融
当然,传统出版者也不能墨守成规,要利用和发掘数字出版平台上优秀的内容资源,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必然是一个并存、互融的结局。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时代的转型不是数字化出版代替纸质出版,而是形式上的相互转换,相互借用,形成合力。
互动互融的一个方面在于优势资源的相互借用。目前,数字出版商正在大规模地把传统出版的优质内容进行海量地数字化,做成各种各样的阅读产品实现销售。同时,数字出版平台以其互动性强等方面的优势,也会在很短时期内造就一些网络优秀畅销作品,相比传统出版的策划、约稿、审读、编校、付印、发行、物流等周期要短得多,可以迅速地通过市场来检验一个作品的优劣。我们亦可让这些经过网络市场检验的优秀畅销作品 “落地”纸上,海量发行。重庆出版集团与盛大文学、3G门户网站、当当、卓越等一批网络出版和销售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没有削弱传统纸质出版,反而还在合作中打造了一批市场畅销书,有些书畅销达到几十、上百万册。
另一个方面,传统出版业要主动出击,通过资本运作的力量,打破行业界限,与数字技术提供商、网络出版社、通讯产业融为一体。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相互渗透以及交叉兼并。比如美国骑士出版公司就凭借自己在出版界的强大实力,联合各领域服务供应商,在电子空间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图书馆,涉及科学技术、人文、医药、商业、社会学专利、商业资讯等众多领域,短短几年让“骑士”的市场扩大了10倍。从以往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博弈来看,往往是渠道主宰技术,然后技术、渠道两方一同边缘化内容生产者,现在要走向融合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出版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方的努力,只有互相信任,合作共赢,才能分享价值,数字出版产业才会有健康长远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在于复合型领军人才的推动。人才,人才,最终还是人才,推动传统和现代的互动互融关最终在于人的力量。从目前来看,缺少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走向融合的关键。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开放型产业,传统出版社在过去专注于纸质书的出版,数字出版商和渠道提供商往往又对出版社的内容生产知之甚少,两者之间缺乏沟通和对接,造成复合型人才难以寻觅的现状。复合型人才并不是在所有方面全能,一手包办整个数字出版环节,而是能否融会贯通出版和技术、渠道,能够协调数字出版进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所以传统出版社要给数字出版人才一个良好的晋升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实际需求,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复合型领军人才。
加快数字出版的发展,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已提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传统出版单位要在数字出版大潮来袭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坐拥优秀核心内容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优势,拓展经营,突破创新,在现代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升级换代,最后与数字出版实现互动互融、互利共赢。
4.护理核心制度(新) 篇四
HX—001:分级护理制度..............................................................................................1 HX—002:护士值班与交接班制度..............................................................................3 HX—003:护理查对制度...........................................................................................4 HX—004:抢救工作制度...........................................................................................5 HX—005:健康教育制度...........................................................................................5 HX—006: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6 HX—007:护理输血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7 HX—008: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要求与管理.................................................................9
HX—001:分级护理制度
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三、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四、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五)分级护理原则:
1、特级护理制度
(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患者; ②重症监护患者;
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2)护理要点: ① 安置患者于监护室或单人病室,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② 各种抢救仪器和药品完好备用;
③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 ④ 严密观察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仪器的运转情况; ⑤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等护理措施; ⑥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a、洗脸、口腔护理和头发护理每天2~3次; b、床上擦浴每日1次,包括洗脚、会阴护理; c、每日更换床单,有污染随时更换;
d、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增加翻身次数,预防压疮发生; e、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患者及时吸痰;
f、保证各种管道通畅,每天更换引流袋,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⑦ 做好心理护理并进行健康指导; ⑧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⑨ 实行班班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制度
(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① 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②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③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④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点:
① 每小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等护理措施;
④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⑤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制度
(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①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③ 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2)护理要点:
① 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等护理措施; ⑤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心理、健康指导; ⑥ 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
4、三级护理制度
(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①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②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2)护理要点:
① 每3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等护理措施; ④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心理、健康指导; ⑤ 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HX—002:护士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一、各病区护理人员应按照护士长排班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二、护士长根据病区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并安排备班。
三、备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到位。
四、接班者至少提前10-15分钟到病房,清点药品、物品等,阅读病室交班报告、护理记录等。
五、值班护士须完成本班护理工作,写好交班记录,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危重病人须重点交班。
六、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药品量足并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以便于夜班工作顺利进行。
七、未实行交接班,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八、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交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九、交接班内容包括:
(一)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院)、手术(分娩)、死亡人数、新入院以及危重、抢救患者、特殊检查处理、留送各种标本完成等情况。
(二)床头重点交接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等患者的病情,包括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管道、护理安全、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执行等情况。
(三)需特别交班的工作。
(四)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功能状态等。
(五)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
HX—003: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一)医嘱需医生下达,护士核对、确认后方可执行,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生确认无误后再打印各种执行单。
(二)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处理医嘱及核对者应签全名。临时医嘱执行后,及时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三)医嘱需班班查对,每日总对,护士长每周至少参与总对医嘱1-2次,凡参与查对者在查对本上签全名。
(四)在抢救时或手术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紧急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制度》。
二、给药查对制度
(一)给药前必须严格“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二)发药、注射、处置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四)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试结果,皮试阴性方可应用;如皮试阳性,禁止应用,并在病历牌、腕带等予以标识。
(五)毒、麻、精、限剧药及高危药品使用时,要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瓿。
(六)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须注意配伍禁忌,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七)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有无瓶口松动、裂痕、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有疑问等一律不得使用。
三、饮食查对
1、每日查对医嘱后,核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2、查对饮食与医嘱是否相符。
3、对特殊治疗饮食、检查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四、输血查对制度(见输血安全制度)
五、手术(介入)查对(见手术室查对制度)
HX—004:抢救工作制度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抢救工作,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2、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查对、各种操作规范、交接班制度,准确记录抢救时间。
3、抢救患者当医生尚未到达时,护士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并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
4、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应落实《紧急状态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5、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备齐、完好,标记清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用后及时补充。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备用状态。
6、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
7、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8、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记录,或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9、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
HX—005:健康教育制度
一、健康教育方式:个体指导、集体讲解、黑板报、宣传栏、播放电视录像、健康教育手册、图画等形式。
二、健康教育内容:
(一)门诊患者教育: 一般指导、专科指导、个体指导。
(二)住院患者教育:
1、入院教育:(1)介绍病区环境。
(2)介绍医务人员(病区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3)介绍医院规章制度(探视、陪护、查房治疗时间、用餐、用水、用电、不擅自离院等)。(4)介绍病房安全管理及相关安全知识等。
2、住院期间教育:
(1)病区每月组织工休会1次,每季度出健康宣传栏1次。
(2)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3)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标本留取、诊疗活动的一般常识及配合要点、治疗、饮食和用药指导,戒烟戒酒知识。
(4)心理卫生教育。
(5)介绍住院费用的查询与告知。
(6)特殊检查治疗前的教育:告知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检查时配合要点。
(7)手术前后教育: 术前教育:
①给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及术前、术后需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②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及意义。③告知患者术前签字的意义。
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安慰鼓励患者,减少恐惧心理,增强信心。术后教育:
①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情绪的调节、卧位要求、引流管的护理、减轻疼
痛和不适的方法、进食的时间和饮食种类、活动时间及注意事项、用药的相关知识等。
②指导康复、功能锻炼具体方法。5.出院教育:
(1)出院后继续用药方法。
(2)饮食、活动、康复等要求及注意事项。(3)心理调节方法和重要性。(4)复诊时间安排及重要性。
HX—006: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
一、按照医院要求,科室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报告途径:电话、短信、医院内网、护理部邮箱等。
二、发现护理不良事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严重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医调办等),并在48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护理部。
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将相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药品、器械等妥善封存、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五、护士长、护理部接报告后立即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造成的影响。
六、护士长应在48小时内组织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严重事件应立即组织),并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此表护理部、科室分别存档。
七、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登记本,如实记录。
八、护理部根据医院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附: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HX—007:护理输血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核查核对制度
(一)医生开出输血医嘱,护士核对、确认好患者信息,打印条形码,将专用标签竖贴于试管并核对标签信息是否清晰。
(二)血液标本采集前后,护士均需采用两种以上方式(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床旁当面核对患者、输血申请单和试管标识是否一致。
(三)输血前,护士应遵医嘱采集血标本,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血标本分别送输血科、检验科,并双方核对、签收交接。
(四)抽血时相关信息若有疑问,应与其他医护人员重新核对,确保信息正确。
二、血液领取与运输
(一)严禁非医护人员取血。
(二)取血者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取、发血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领取。
(三)取血时核对受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ABO、RhD血型、献血者的献血码、成分码和血液品种、剂量、有效期、血液及血液成分外观质量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内容。
(四)凡血袋标签破损、字迹不清、破损、漏血、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等情形时,禁止办理血液交接。
(五)需使用专用血液运输箱运送血液及血液成分,并监测、记录每次血液放入与到达的温度。
三、血液输注与监测
(一)血液领至临床科室后,切勿振荡,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
(二)准确核对受血者信息、输血配血记录单、血液信息、血袋、标签及所用血液外观质量,并记录。
(三)由两名医护人员携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再次核对血袋信息(献血码、成分码、血型、剂量、有效期、所标识的患者信息)及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输血配血记录单上。
(四)血液及血液成分输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五)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洗。
(六)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血液中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
(七)输血速度:输血过程中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八)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主动询问、穿刺局部是否异常,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医生、输血科,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封存输血器、血袋、相关药品、物品等并妥善保存,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发生时间、症状、处理和动态观察,并在输血反应记录本上记录。
(九)遇严重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应立即上报输血科、护理部、医调科、医务科。
(十)输血结束后,护士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及时处理并记录。
(十一)护士应及时在护理记录上记录临床输血过程监测信息:包括受血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注异体血液品种、献血码、剂量或/和自体血、自体输血量,开始输血时间、结束时间,输血操作者的姓名,以及任何输血不良反应。
(十二)输血完毕,护士将输血配血记录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在2-6℃条件下至少保存1天。HX—008:护理文件书写基本要求与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规范基本规范>的通知》(卫医政[2010]11号)、《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2010]7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医政[2010]125号)的要求,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护士需填写或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及护士病室交接班报告等。我院为表格式电子护理文书,书写内容要求及格式如下:
一、体温单
体温单为表格式,用于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入院日期、科室、床号、住院号、日期、住院日数、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页码等。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特殊项目栏。
(一)体温单的书写要求
1、楣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设置碳素墨水书写,使用正楷字体;药名试验结果阳性和脉搏绘制用红笔;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2、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格内用黑色纵向填写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项目,除入院写具体时间,精确到分钟外,其余书写项目即可。如以上项目时间重叠,则先填写发生时间早的项目,然后在邻近相应时间格内填写其他项目内容。
3、××后天数:自手术(分娩)次日开始计数,手术(分娩)当日为“0”,次日为手术(分娩)后第一天,连续书写10天,若在10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在“×× 后天数”栏相对应的日期内填写0/2,依此类推。
(二)体温、脉搏、呼吸、大便的记录
1、体温的描绘
① 体温符号:口温以黑“●”表示,腋温以黑“○×”表示,肛温以黑“⊙”表示。
② 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应选中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时间内,在“降温后体温”栏内据实填写。系统已设置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无论降低或升高,均以红圈“○”表示;体温未变者,则在原体温记录标记处外加一红圈表示。
③ 体温不升时,在35℃线以下写“不升”二字。(在护士电子工作站体温单的“摄氏度”栏内选中“体温不升”即可)
④ 新入院、转科、手术(分娩)患者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6Am、2pm),连续三天;之后一般患者每天2 pm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发热患者(体温≥37.5℃)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至平稳(9个点)。凡≥39℃的体温,要有降温描记。
⑤ 常规时间测体温后,突然发热的,在体温单的“升温后体温”栏内填写,系统已设置黑笔圆圈表示,并以黑虚线与升温前体温相连。
⑥ 患者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等原因未测常规体温的,应交下一班护士补测并记录。当日未补测体温,应据实在体温单的 “下注释”栏选中“外出”,之间不连线。
2、脉搏
① 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相邻的脉搏以红实线相连。
② 短绌脉的测试为二人同时进行,一人用听诊器听心率,一人测脉搏。脉搏超过150次/分,据实填写,系统已设置用红笔以数字纵向记录在相应时间格内。
3、呼吸
① 所测的呼吸以黑“○”表示,相邻呼吸以黑线相连。
② 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R表示,据实填写,系统已设置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刻度横线下顶格用黑笔注明“○R”。
③ 呼吸大于50次/分,或小于10次/分,据实填写,系统已设置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用黑笔从上至下纵向填写相应数字,之间不连线。
④ 呼吸与脉搏重叠时,呼吸圈在脉搏外。
⑤ 无创呼吸机(特指百帕呼吸机),体温单上描记自主呼吸频率即可。
4、大便的记录
① 记录频次:每24小时填写1次,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24小时约定为前1天14:00—当天14:00内大便次数。
② 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 1/E表示自行排便1次及灌肠后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
③ 单位:次/日。
(三)、其他内容的记录
1、出量(尿量、引流量、呕吐量)、入量记录 按医嘱及病情需要,如实填写24小时总量。(前一天07:00—当天07:00,监护室等特殊情况除外),记录在体温单前一天的日期栏内。
2、血压、体重的记录
① 血压、体重应当遵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体重每周至少测量并登记1次。
② 入院、转入当天应有血压、体重的记录。记录患者血压时,上午入院的患者所测血压登记在“血压1”处,下午入院的患者所测血压登记在“血压2”处;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L”。患者测量血压每日≤2次的,且未运行护理记录单者,登记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段内。
③ 入院或转入时,因病情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轮椅”表示;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量体重时用“卧床”表示。
二、医嘱单: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由医师书写,护士按医嘱种类分别执行签字。包括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
1、长期医嘱单
(1)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执行护士签名、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
(2)医嘱下达后,护士应及时处理。分别将治疗、护理、用药等处理到注射单、服药单、治疗单上并电脑确认签名。使用电子病历,按要求打印医嘱单并签名,加签名统一在电子签名的上方。
(3)护士每天执行长期医嘱的输液单应规范填写,不归入病历,科室保存至少半年以上。
2、临时医嘱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3、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医嘱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笔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4、医嘱下达后应及时处理。根据医嘱性质,按要求执行医嘱,先急后缓,执行时间与事实相符,医嘱执行时间与护理记录时间相符。因特殊原因未能执行的医嘱要立即报告医师。执行时间与签名不得涂改,不得有漏项,空白处无刮痕,不得模仿或代替其他人签字。
5、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在抢救急危患者及手术进行中等紧急状况时,需严格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6、原则上取消医嘱后面不得有执行护士签字及执行时间,如出现以下情况:药房缺药、患者因病情原因调整用药、无法继续用药或完成相应的检查等,应在医嘱打印后由“执行护士”用红色碳素水笔书写“取消”,并签全名。
7、输血医嘱的执行时间,应据实填写。执行时间不得早于血库发血时间,与护理记录、医疗记录一致。
8、需要先行皮试的药物,应据实填写皮试执行时间和用药时间。即先填写皮试时间,后填写给药时间,且两者间隔时间需符合皮试观察时间要求,不得少于20分钟。
9、新入院患者,首次医嘱下达时间和执行时间不得早于入院时间。
10、术前用药执行时间及手术医嘱签字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至2小时。
三、手术用物清点记录单:
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床号、姓名、年老、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树立的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等。手术清点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或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签名。
1、表格内的器械、敷料等清点数必须用数字说明,不得用“√”表示。清点数目必须清晰,不得漏项,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涂改。不能涵盖的重要内容记录在“备注”栏内。不能涵盖的手术器械,医院可根据实际设定器械名称。
2、手术器械、敷料应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关闭体腔及皮肤缝合前、后分别清点核对一次,由巡回护士据实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在相应栏内,每一栏均顶格填写。
3、手术中多次追加的器械、敷料用阿拉伯数字以“+”号相连,清点核对由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或手术医师各自签名。未使用的手术器械划“/”。
4、手术未缝合体腔或皮肤前,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实际使用量不符,护士应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共同查找,查找结果应记录在备注栏内,参加查找的医师、护士各自签名。
5、眼、五官、体表浅手术和一些不可能遗漏器械在内的手术,器械不清点。但手术所用的针线,脑棉、敷料等物品必须核对清点,据实记录。记录中的器械名称,可根据专科特点列入。
6、“备注与内植入物条形码粘贴处”包括条形码粘贴与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无粘贴胶带,应该将植入的产品名称、型号、批号号码、厂家等详细内容转抄在该栏内,以便核查。
四、护理记录单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记录日期和时间,根据专科特点需要观察、监测的项目以及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护士签名、页码等。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设计并书写,以简化、实用为原则。
(一)书写要求:
1、规范使用医学术语,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2、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记录单加签名统一靠电子签名的左侧;
4、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应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5、病情栏内客观记录患者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手术患者同时应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伤口敷料情况、安全措施及专科指导等。
(二)适用范围:病重、病危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皮肤有破损、压疮等情况的患者、手术患者(全排斥医嘱)、特殊治疗及检查患者。分娩患者按专科要求记录。
(三)楣栏部分:包括姓名、科别、床号、住院病历号。
(四)填写内容
1、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意识状态选择填写:清醒、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状态等。
2、瞳孔。记录大小及反应。
3、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mmHg),直接在相应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无创呼吸机(特指百帕呼吸机)记录自主呼吸频率;具体上机时间、停机时间以及变化等在病情记录栏中记录。
4、血氧饱和度。根据实际填写数值。
5、吸氧。单位为升/分(L/min),鼻导管吸氧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填入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面罩吸氧患者记录方式为“X面罩”、使用呼吸机(百帕呼吸机除外)辅助通气患者记录方式为“R”。
6、出入量
①入量:单位为毫升(ml),入量项目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服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管输注的营养液等。
②出量:单位为毫升(ml),出量项目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渗出物、穿刺液、引流液等,需要时写明颜色、性状。
③24小时总结时,仍在输液的,计算入量时应减去未输入的部分,并在总入量后面注明“余液××ml”;交班者已清空本班引流瓶(袋)的,及时记录,避免统计量的误差。
④记录24小时出入量应班班登记,进行12小时小结(每日19:00)及24小时总结(每日7:00),并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记录24小时尿量患者,需要班班进行登记,进行24小时总结,并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出入量及尿量统计时间不足24小时的,按实际时间数记录,如“10小时总入量××ml”。
7、皮肤情况。根据患者皮肤出现的情况选择填写,如完整、皮疹、出血点、水肿、破损。
8、病情观察及措施栏内
① 简要记录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根据医嘱或者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措施。
② 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护士可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在“病情观察及措施”栏内顶格书写,书写前注明“抢救补记”;记录时间写补记的实际时间,具体到分钟。③ 病危患者至少每日书写一次交班;病重患者至少每三日(至少72小时)书写一次交班;手术患者从术后返回病房开始,常规应有四次交班(含8-
7、8-8班);(8-4班如患者在15时前返回病房,记录不少于两次,15时后返回病房,应不少于一次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患者及时记录。
④ 进手术室行气切等手术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如为全排斥医嘱,则护理文件按手术患者的格式要求书写;如为不排斥医嘱,护理文件按特殊治疗患者的格式要求书写。
⑤ 皮肤交班患者至少每三日(至少72小时)进行一次皮肤交班,动态记录皮肤情况及说明采取的护理措施。皮肤的动态评估按护理部皮肤管理要求执行。
9、护理记录单表格栏
①护理记录单表格栏内可书写的内容,如“血氧饱和度”“吸氧”等,如该患者需记录,需规范记录在表格栏内;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记录时,需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情况有评估,并正确填写在表格栏内。
②鼻饲、静脉置管写在“入量”格内,各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冲洗管、尿管写在“出量”格内,在置管同时记录“插胃管”等执行情况;
③各种引流液的颜色与性状根据各专科的要求记录,如:咖啡色、血性等。
10、输血记录。如为异体输血,需在记录中注明异体献血码、品种、ABO、RhD血型、剂量、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及有无输血反应。如为自体输血,需在记录中注明自体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每一个献血码,需有单独的输血起止时间。
五、护理评估单:
1、凡入院患者均应建立“护理评估单”,内容包括患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病历号(病案号)、姓名、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入院诊断、入院时间、评估时间、护士签名、页码等。
2、患者入院后应有由责任护士或(和)值班护士在4小时内完成,符合哪项在相应栏内打‘√’,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填写,需要使用文字记录时,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表述准确,不主管臆断。
3、评估单中所有信息的采集和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评估单中所采集的信息,如医疗同时也需采集的,护理与医疗信息必须一致。
4、护理评估单的加签名统一在电子签名的上方。
5、患者体温单入院时间、患者病历首页入院时间、评估单时间必须保持一致。
六、血糖监测记录单:
1、遵医嘱监测患者血糖,并将患者血糖值记录其中,单位mmol/L
2、血糖补测应在实测时间填写,不可在原时间内填写数据。
3、血糖记录单“备注”中,仅书写“外出、拒测或进食”,不可书写“患者病情处置、用药情况”,血糖变化,有特殊处理如调节胰岛素泵速度、5%GS等,应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4、血糖监测单的加签名统一在电子签名的上方。
5、病历归档时,血糖监测记录单应放置于护理记录单后面。
七、护士病室交班报告
护士病室交班报告用于记录护士在值班期间病房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动态,以便于接班护士全面掌握、了解病房和患者情况、注意事项及应有的准备工作。
1、书写均用黑色水笔填写,内容全面、真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眉栏项目包括当日住院患者总数、出院、入院、手术、分娩、病危、病重、抢救、死亡等患者数。
3、书写顺序:抽血→特殊检查→今办明出(明日出院)→今日出院→迁床→转出→明日手术→今日手术→术后第一天→新入→转入。
4、护士病室交班报告至少在科室保存1年,不纳入病案保存。
八、各环节患者转运交接单
1、手术患者,病房与手术室、复苏室需做好患者的各项交接,并认真填写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不得缺项、不得提前填写。患者返回病房后,由科室保存。
2、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新生儿室与病房应做好患者的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单。转出、转出科室应认真查体、仔细交接、据实填写。不得有缺项,并由转入科室保存。
九、医嘱查对本
1、班次、时间填写完整、规范并符合要求;
2、每周护士长参与2次核对;
3、签名正确,清楚;
4、每日按要求进行总对医嘱。
十、关于外出患者记录的几点说明
1、患者外出后,未能测量体温,需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段据实填写描记,同时需报告医师,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
2、患者返回病房后,应进行体温、脉搏、呼吸的补测并绘制,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十一、归档管理要求
所有护理相关文件,如血糖监测记录单、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体温单、患者输血配血记录粘贴单、患者入院须知等,应按要求随病历及时归档,不得缺页;不得出现两张相同页码或(和)内容不一致的护理文件;不得将其他患者的病历资料混放入其中。一经发现,一票否决,定为乙级病历。处罚标准同质控科病历管理规定。如果此份乙级病历同时存在其它问题时,则在乙级病历的扣分基础上继续累积扣分。
归档病历所有护理文件(病案首页除外)必须同时具备电子签名及加签名。
十二、特殊情况护理文书书写说明
针对患者从急诊科直接入手术室再转入病房、监护室及手术室死亡等护理文书书写说明:
1、患者从急诊科直接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在患者转接单备注栏内书写入室具体时间(X时X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其它暂不改变。
2、患者从急诊科直接入手术室,在手术室死亡时,手术室护士在手术用物清点记录单备注栏内记录具体情况。处置结束后,将手术用物清点记录单与患者转运单同时存入病历送回病房。
3、以上患者的体温单上的入院、手术项目填写由术后从手术室转入的科室补充完善,入院生命体征描记以手术室转接单备注栏“入室”时的生命体征为准;入院时间与医生首次病程记录一致。
5.护理核心制度 篇五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二级控制和管理。
(1)科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4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室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2、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臵,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5、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1-2次,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10、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11、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四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臵、定专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所有药品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丢弃。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8、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者以及监护室患者;各种复杂及新大型手术患者;各种严重损伤患者。
⑵护理要求: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⑤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2、一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惊厥、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⑵ 护理要求:①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③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3、二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⑵ 护理要求:①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②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③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④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4、三级护理、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⑵ 护理要求:①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护理。③ 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④做好健康教育。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护士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的轮班制,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与护士长派班制度,不擅自调班,不得脱岗。
2、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场所内吃东西、不做私事、不打瞌睡不闲聊、不让手机响铃、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按时交接班,提前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掌握病室动态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地完成。
5、严格执行“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臵未做好不交接;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
6、认真详细对患者实行逐个床头交接,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材、物品交代不清和患者不在病房时须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7、交班报告在交班前1小时开始书写,内容及格式按统一规定。
8、交接班的内容:
(1)病室患者的动态。
(2)患者的一般情况,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项处臵完成情况以及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
(3)查看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检查皮肤情况,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等。
(4)常规备用的贵重、毒、麻醉、限制药品的数量、保存及使用,抢救仪器及物品的备用状况。
(5)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各项物品的处臵情况。
9、交接班形式:集体早交班(医护集中、分开、集中与分开交替等形式酌情选用)、床头交班、口头交班、书面交班。集体早交班限定在15—30分钟完成。
六、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次查 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2、执行医嘱及各项处臵时要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药品有效期。
3、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⑴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臵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执行服药、注射、输液等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2)备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注射剂安瓿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凡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
(3)药品备后,要有第二个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待皮试阴性后,方可抄治疗卡,如皮试阳性或缺药,应及时记录,并尽快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取消或更改医嘱。
(5)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6)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方可执行,并 向病人解释。
(四)、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应及时登记,并查对科室、姓名、部位和标本名称,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清点纱布、纱垫、棉球、器械、缝针和线轴数目是否与手术前相符。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药品有效期。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臵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卫生员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随时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两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二)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月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纪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三)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护理会诊制度
1、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见。
4、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5、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主管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见。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2、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 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5、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6、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7、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8、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9、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0、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1、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2、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NICU等)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13、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全科医疗护理活动质量与安全,督促科内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医疗护理缺陷及违规违章行为,并及时上报主管职能部门。
2、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分析,对本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及时落实。
3、如发生医疗护理缺陷、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防止损害扩大,同时妥善保管好书证和物证,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情轻重,在2—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与防范措施。
4、遵守基本医疗护理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5、对意识不清和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患者,加强安全保护,严防摔伤、烫伤、压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6、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7、严格执行病历保管制度,病历柜随时上锁。
8、保持病区各种设施设备及环境安全,如:电器、门窗、玻璃、床架等应定期检查,若有损伤,及时维修。治疗室、换药室、开水房及库房的门应随时上锁;危险物品及药品妥善保管;抢救用物和抢救药品固定放臵,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9、注意消防安全,保证消防通道通畅。任何人,任何时间内不能阻塞消防通路。
10、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橡胶或塑料制品、禁止玩弄刀、剪、玻璃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室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要使用大头针或别针,以免刺伤患儿。
12、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臵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3、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1、发生缺陷后,首先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严重的缺陷、事故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院长办公室。
2、发生严重缺陷、事故后,相关的各种记录、检查报告及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患者标本保留,以备鉴定,有意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
3、各科室设有缺陷、事故登记本,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责任性缺陷除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外,并于3天内提交书面材料交护理部。
4、根据缺陷、事故的性质与情节,护士长要于事故发生后1—2天内,缺陷发生后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性质,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并及时汇报护理部。
5、各科室每月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并向护理部提交缺陷、事故 报表。
6、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缺陷、事故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事故,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7、发生缺陷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或避重就轻,事后经领导与他人发现并查证,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
8、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要求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
9、护理部应组织护理缺陷、事故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缺陷、事故进行鉴定,并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制定出防范措施
10、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或技术水平导致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以书面或口头汇报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11、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12、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13、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
14、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对全年无投诉的科室给予表扬或奖励。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⑴ 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⑵ 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⑶ 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由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2、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还原处。
3、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4、护士长、护理部定时检查医疗文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5、出院患者的病历经整理后由护士长总检查一次,凡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出进行重新修改。
6、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7、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8、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十六、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1、目标
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各类并发 症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2、适应范围
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危重病人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特大、复杂手术病人的手术期护理。
3、要求
(1)各科必须严格执行病历讨论制度。
(2)凡遇到危重、疑难等病例,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内护士进行科内护理病例讨论,并有记录可查。
(3)全院护理病例讨论由护士长提出并确定讨论时间,由护理部组织相应科室的护理专家参加。
(4)急诊护理病例讨论应在24小时内完成。
(5)护理病例讨论时,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由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人的情况、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参与护理病例讨论人员在给病人做完护理体查后,针对病人的情况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解决的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予以解释并提出意见、建议、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经验教训等。
(6)各科室至少每个月进行护理病例讨论一次。
(7)护理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挂钩。
十七、危重病人抢救及登记报告制度
1、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组织工作。所有参加人员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抢救工作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一切抢救工作要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2、要及时、正确、清晰、完整的做好抢救记录,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因抢救危重患者而不能及时书写的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3、下达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等,护士必须复 述一遍,经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输血空袋等用后要集中放在一起,暂行保留,以便备查。
4、新人院或突发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二份,分别交给病人家属,另一份贴在病人病历上。抢救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务科和护理部,并认真做好总结,以提高救治水平。
十八、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派人到科室核查。
2、填写皮肤压疮报告单,应注明压疮来源。转归后要填写皮肤情况。
3、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4、当病人转科时,请将记录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6.护护理核心制度 篇六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护理人员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治疗处置前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常用标识有: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等,不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标识。
2、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卡:
(1)对昏迷、神志不清、老年人、特殊情况(智力问题、脑萎缩等)、病危的患者佩带粉红红色腕带标示,手术病人佩戴蓝色腕带标示。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佩戴大红色腕带标识。
(2)填写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医院、病房、住院号、电话号码、诊断,腕带填写应字迹清晰、填写准确,填写完毕后应经2人核对无误后才可使用。“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若损坏需及时更换,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处置时应核对以上项目。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3.、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必须核对患者身份。询问患者全名时须确认患者有具体回应,由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你叫什么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如无法回答时由家属代为回答确认。杜绝仅以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来确认其身份。要求使用患者的姓名及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核对的两个要素。
4、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5、不同病人身份识别的方式:
(1)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使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结合的方式来识别身份。
(2)对同姓名的患者除应分开收住外,进行各项处置时应严格查对制度,用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地址或职业或身份证号五种病人信息来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准确无误。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2.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3.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享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 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由麻醉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5 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麻醉医师主持,麻醉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此次核查由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
(3)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6 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人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人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人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7 头、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症患者、新人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参会人员认真聆听,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嘱。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各医院、各科室应根据本章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1.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8 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点
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3.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2)护理要点 .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4.三级护理(1)护理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相关健康指导。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一、护理文书书写基本原则依据《安徽省病历书写规范》。
二、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护理文书书写除特殊说明外,应当使用蓝黑墨水书写。
四、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医学术语。
五、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时,应用原色在错字字10 体上划双线或作出修改并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六、护理文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避免重复,并由相应的护理人员签名。
七、实习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必须经过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审阅,双签名。
八、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护士书写护理文书,要先经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认定后方能单独签名。
九、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的责任。修改和补充时需用红色水笔。
十、因抢救急、危重病人未能即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自勺性能、抢救车内用11 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12 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2.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3.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13 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表9—2)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4.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5.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关规定从重处罚。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全科医疗护理活动质量与安全,督促科内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医疗护理缺陷及违规违章行为,并及时上报主管职能部门。
2.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分析,对本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及时落实。
3.如发生医疗护理缺陷、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防止损害扩大,同时妥善保管好书证和物证,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情轻重,在2—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与防范措施。4.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4)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5.环境安全管理(1)病区(部门)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3.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4.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5.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6.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16 区(部门)。
(2)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病危患者报告制度 病区收治的危重患者,应以日报表形式向医院病案信息科上报有关信息。病区将需护理部给予指导的病危患者报告(以电子版或纸质形式)护理部。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及时到现场评估患者情况,提出指导性建议或组织护理会诊,指导性建议或会诊意见由责任护士简要计入患者护理记录单。到现场指导的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在“病危患者报告表”上记录时间并签名。护理会诊记录 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专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由护士长向相应专科病区(部门)或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填写会诊申请单。一般护理会诊,由被邀请护理单元指派具有相关能力的护理人员前往会诊;较为复杂的护理会诊,由护理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会诊。3 及时组织会诊,一般会诊在24~48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即时执行。4 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有关病情、治疗、护理的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做好会诊记录。对提出的会诊意见,简要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并及时17 组织实施,观察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2.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3.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4.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5.处罚及奖励
7.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篇七
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由于它们相互联系, 交叉渗透, 因此存在逻辑关系不清, 课程内容重叠较多等问题, 例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都有介绍, 基因工程原理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中都有介绍, 导致教师教学内容难以起舍, 课程顺序难以安排。要理顺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的逻辑关系, 确定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必须把其定义, 研究内容, 发展历史动态结合起来。
2 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概述
2.1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遗传信息传递与调控规律的科学。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古老的学科之一。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各学科相互渗透。18世纪, 一些从事化学研究的科学家转向生物领域, 为生物化学的诞生播下了种子。19世纪末, 生物化学从生理化学中独立。20世纪中后期又从生物化学分离出部分内容与遗传学部分内容结合为分子生物学, 然后, 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部分独立出来, 形成基因工程学。
1920年以前,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 称为静态生物化学时期。
1920年-1950年, 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色谱技术等物理学手段的广泛应用, 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能量转化, 如: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等领域。这是生物化学飞速发展的时期, 称为动态生物化学时期。
1950年以后, 蛋白质化学和和核酸化学进展迅速, 生物化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期。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命本质的高度有序性和一致性, 是人类在认识的巨大飞跃。根据生物化学的定义和历史, 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生物的物质组成
生物是由一定的物质按特定的方式组成的, 直到今天, 新物质仍不断被发现。如陆续发现的干扰素、环核苷一磷酸、钙调蛋白、粘连蛋白、外源凝集素等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 早已熟知的化合物也发现了新的功能, 如20世纪50年代才知道肉碱是一种生长因子, 而到60年代又发现其是生物氧化的载体。
2.1.2 物质代谢
生物体内绝大部分物质代谢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具有高度自动调节能力。一个小小的细胞内, 有近2000种酶, 在同一时间内, 催化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互不干扰, 有条不紊地进行。表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有精确的调节控制系统。
2.1.3 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其特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如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决定其催化活性及其特异性;变构酶的活性还与其催化的代谢终末产物的结构有关。
核酸中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其结构就不同, 所含遗传信息不同。这些不同的构象对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生物体的糖包括多糖、寡糖和单糖。由于多糖链结构复杂, 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 对于细胞专一地识别、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糖类将与蛋白质、核酸并列成为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在生物化学中, 有关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才仅仅开始, 尚待大力研究的问题很多, 其中重大的有:亚细胞结构中生物大分子间的结合, 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间的粘合、抗原与抗体的作用、激素、神经介质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等。
2.1.4 繁殖与遗传
生物典型特点是具有繁殖与遗传特性。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现在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已不难测得, 不但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 而且还可能改变遗传, 从而派生出基因工程学。
2.2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过去, 细胞生物学主要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进行研究, 称为细胞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电子显微镜、放射性同位素、细胞结构组分分离技术、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使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迅猛发展, 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从定性到定量、从分析到综合;从细胞、亚细胞、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裂与分化、衰老与死亡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原来以形态结构研究为主的细胞学转变成以生理功能研究为主、将结构与功能紧密结合起来的细胞生物学。由于细胞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深入的进展, 因此细胞生物学又称为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如下。
2.2.1 细胞社会学
细胞社会学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它是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细胞群体中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细胞群体的社会行为;细胞识别、通讯、相互作用;整体和细胞群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等活动的调控;细胞外环境对细胞的影响。
2.2.2 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与调控
研究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及其调控机制, 不仅是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而且是研究细胞癌变和逆转的重要途径。
2.2.3 细胞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从细胞学角度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以及染色体与细胞器的关系, 从而探讨遗传与变异的机制等。
2.2.4 细胞化学
细胞化学:用切片或分离细胞成分, 对单个细胞或细胞各个部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化学分析, 研究细胞结构、化学成分的定位、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2.2.5 分子细胞学
分子细胞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细胞与细胞器中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及其遗传性状的表现和调控等, 探讨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机理。
2.3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孟德尔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 并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本遗传规律。1900年, 孟德尔的成果得到广泛重视, 成为遗传学的基石。
20世纪初, 利用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其行为, 奠定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基础。1910年左右,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及其同事根据对普通果蝇的研究, 提出了基因的连锁交换规律, 并结合当时的细胞学成就, 创立了以染色体遗传为核心的细胞遗传学。
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人们已能够直接观察遗传物质的结构及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特征, 使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1953年,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为进一步阐明DNA的结构、复制和遗传物质如何保持世代连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分子遗传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 可划分成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统遗传学4个分支, 各个分支领域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印证, 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经典遗传学研究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特性, 包括遗传的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连锁和交换遗传规律及机理;基因互作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基因及染色体变异;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多基因假说,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等。
细胞遗传学是通过细胞学手段对遗传物质进行研究。其内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细胞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分子遗传学是从分子的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内容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基因突变及修复, 原核生物和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基因组及作图, 遗传重组。
生统遗传学是用数理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生物遗传变异规律的学科。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 又可分为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前者研究生物体数量性状即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规律, 后者是研究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物种进化。
2.4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 阐明生命本质的科学。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DNA是生物遗传的物质的载体, 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确立了核酸作为遗传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 提出了硷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为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70年代后, 基因工程技术出现, 人类进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发展阶段。
分子生物学原来是生物化学的一部分, 因其太重要了, 20世纪中后期从生物化学中分离出来并与遗传学结合, 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学科, 是生物化学的发展和延续。涉及的部分内容比生物化学更细致深入, 并从整体上考虑。
分子生物学从蛋白质、核酸、基因及基因组结构开始, 以中心法则为主线, 阐述生物大分子在信息传导、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相互作用和机理。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核酸、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DNA的复制、转录、转录后加工、基因突变与修复、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
2.5 基因工程学
20世纪70年代,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揭示生物遗传的秘密, 而是开始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这就像工程设计, 按照人类的需要 (设计) 把这种生物的某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进行“施工”, “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 创造出新的生物的工程技术被称为“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内容: (1) 目的基因的合成或提起分离。 (2) 载体的构建。 (3) 将载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增殖。 (4) 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筛选。 (5)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 导入寄主细胞, 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 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3 课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选择及课程顺序安排
从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的定义, 研究内容, 发展历史动态可知, 各学科的逻辑关系是:理解细胞结构及功能需要一定的生物化学基础, 理解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一定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而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遗传学交叉融合的产物, 研究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关系, 而各个分子不能孤立发挥作用, 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细胞结构, 因此, 生物化学是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细胞生物学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进行转基因操作的部分独立出来的, 因此分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学的基础。所以, 高校应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的顺序安排课程教学最为合适。
由以上可知, 由于历史的原因,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相互联系, 交叉渗透, 研究内容重复较多。因此, 本研究根据其定义、逻辑关系及发展历史, 同时为编写教材和教学的方便, 建议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教学内容如下。
(1) 生物化学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有: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学基础;糖代谢与生物氧化;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等内容。而将DNA复制、转录、翻译、突变、修复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留在分子生物学讲授。
(2) 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与染色体;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
(3) 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遗传的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连锁和交换遗传规律;基因互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基因及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畸变;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其多基因假说;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遗传重组。
(4) 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DNA的复制、转录、转录后加工、基因突变与修复、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5) 基因工程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
8.浅议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 篇八
从组织与组织设计来说,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联系。组织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设计包含组织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职权设计、绩效评估设计和激励设计五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结构设计划分了组织部门,在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如何有效运转需要流程设计,同时还要进行运营效果评估和激励制度的设计。组织模块整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行。
一个团体内部必定要有组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就要看组织的设计,组织结构具有复杂性,规范性,集权性,因此组织设计就要遵循专业化分工,统一指挥,控制幅度,权责对等,柔性经济,任务目标,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的原则。组织设计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实现目标的最优化。组织设计任务要按照劳动分工的原则将组织中的活动专业化,而劳动分工又要求组织活动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性。由于组织的领导者能力有限因而组织设计中又要将组织部门化,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精简高效。组织的层级化是把组织设计成一个能够对内外环境要求做出动态反映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层级设计解决集权与分权的问题,由上至下,贯穿整个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设计有效结合才能满足组织经营战略对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的好坏的关键因素都在于人。合理用人,因人施用也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方面。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才,不惟成绩、经验,把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在重要岗位上去,并使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因人施用。每位员工不可能都是人才,但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优势。而领导干部就要根据下属各自的特点,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组织内部要人尽其才就要合理的对人员进行编制。既保证组织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又要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对员工进行严格的招聘既是对组织负责,又是对员工负责。对人员的管理要进行绩效评估,为员工得潜能及其相关人士调整提供数据。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突显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个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与否,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
三、组织变革
时代是不停变化的,因而,组织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变革,提高组织的效能。人类社会正在逐步告别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组织的组织结构也同样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尤其是日后变化迅捷的经营环境,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组织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组织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组织关注组织变革。
综观国内外组织组织架构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变化,其变革的主要趋势可概括为:扁平化、小型化、弹性化、虚拟化、网络化。 知识经济进入组织形态和功能将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组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建设通过对组织宗旨、组织经营理念的宣导让员工了解组织的愿景,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对组织管理增加认同感。通过内部刊物、媒体的宣传让员工对组织的了解更加深入,通过内部刊物、媒体让部门及员工间互相交流,增加员工的成就感,树立优秀员工的标杆作用、模范带头作用。通过VI导入及宣传能够向客户、社会传达组织良好形象。
组织要进行文化建设第一步要组织内部要组建组织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最好是组织最高领导),并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组建组织文化执行小组;第二步要搜集优秀组织文化案例调查分析组织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组织最终目标等,得出组织存在的必要性、组织发展要求;第三步要科学性、艺术性归纳总结组织远景、组织使命、组织精神、组织理念、组织战略、组织口号等;第四步要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组织实际需求,设计组织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第五步要进行组织形象系统规划,一般要请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组织文化显示组织的整体形象,因而组织文化要创新,有标志性充分显示组织风采。
【护理核心制度内容】推荐阅读:
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09-06
十三项护理核心制度全07-18
护理十五项核心制度09-08
医疗机构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11-07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后附有新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09-05
中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11-02
核心制度手册08-02
核心制度质控08-03
医疗业务核心制度08-13
医疗核心制度详解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