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13篇)
1.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一
锻炼自己的做题做度和解题能力
高考文综和理综对于考试时间的要求比其他科目更为严格,因为这两场考试综合性强,题量比较大,相对的.考试时间也就比较紧张,而且每年高考文综题没做完的考生也不在少数,所以高三文科生不仅要提高学习能力,还要提高做题速度,最起码要保证能得到分的题都做了。
解题能力就得通过做题来提高了。虽然说文科知识主要靠记忆,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所以高三文科生也要多做练习题。文科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不用像理科样大量的刷题,只要挑一些典型的综合题目来做就可以,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总结答题思路和步骤,掌握每一个类型的题目要从哪几个方面思考,答题的切入点是什么。
背答题模板
高三前两轮复习结束以后,基础知识都已经掌握了,各方面的能力也都有所提升,这时候可以分出一小部分的精力去背答题模板,也就是把知识点整合一下,结合考试题目来背,这样在记知识点的同时也能提高分析题目的能力,看到问题以后就知道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2.谈高三语文复习与应试的经验 篇二
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多选取课外材料,重视知识点的迁移;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了试卷的分值比例,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评卷时对有独到见解、新精神的答案,有一定的加分因素。根据近年高考语文考试改革中的这些变化,学生在复习时应更加主动、积极、灵活,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以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试题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试题灵活多样,因此,早做复习性的训练大有益处。“早练”时间上从容,心情上平和,处理疑难问题有充分的时间,练习的收效就大。如果认为语文复习是“软任务”,考前临时抱佛脚,应试时,一定会心慌意乱,效果不会太好。下面谈谈几点经验。
一、复习时必须加强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的放矢地练
学生应对自己的语文能力有个客观清醒的估计,对于自己的优势部分可少练,重点、难点应着重练。切不可盲目地抓一份练习就做,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取得最佳效果。依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按其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合理排列组合各份练习,在每份练习中又注意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突出重点、难点的原则编写。学生要弄清楚每道练习题的训练目的,也就是说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提高什么能力,但是变化了的、由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知识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答题时心平气和,沉着应试
考生应试的心态如何,会对应试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复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考生应试心理的锻炼。平时要加强锻炼,考试心不慌,才会取得好的成绩。要做到考试心不慌,除对复习内容有把握外,从心理上来说,要做到:把每一次练习都当做一次考试,按照考试的要求,认真、仔细、严肃地对待每次练习;而把考试当成一次普通的平日练习,平静、认真、细心、不紧张、不慌乱。只有这样,才能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如果把握得好,还有可能超水平发挥。
升学考试属于选拔考试,目的是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进行深造,试题本身就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中出现以前没有阅读过的材料、没见过的题型是很正常的事,即使是考查学生熟知内容,也不可能和平时练习的方式、角度、提法完全一样。看到试卷中不熟悉的试题,首先是不要心慌,不要自乱阵脚,要冷静对待,并尽最大努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以应对。
审题,是答题的第一关。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耽误时间,对题目至少逐字逐句地读两遍,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然后下笔。如选择题一定要搞清是选“是”还是选“非”;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问答题一定要弄清所问的是什么;作文题一般包括题目、提示、要求三个部分,除对文题的题材、体裁、范围进行审查外,还须认真阅读“提示”和“要求”。整体上应先易后难,绝不放弃。
三、答题时注意掌握时间,重视复查
在试卷设计中就有难、中、易三种程度不同的题。对每个考生来说,因复习情况的不同,也会出现自己认为比较困难的问题。自己答不出的题一般为难题,不妨先放一放,把自己会做的有把握的题先做完,回过头来再做难题。这样精力集中可以攻破难关,但不要轻易放弃,即使不能回答圆满,也应把知道的尽最大努力答出来。阅读试题一定要十分认真、仔细,对印在试卷底边或角上的试题,尤其应该注意,千万不要漏答。
考试时间是紧张的,平时练习时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把时间分配好。语文试卷基础知识和阅读可以算一部分,写作算一部分。考生的情况不同,对时间的使用分配也各不相同。基础知识和阅读、作文各占多少考试时间应心里有数,还要留时间进行复查。答完试卷,复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时间充裕可逐题复查。复查时一定要先看题目,再查答案,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针对问题回答了,切忌只看答案不看问题的做法。如果时间紧迫,可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复查。对于查出的问题,能确定是错误的就坚决改正;拿不准的就跟着第一感觉走,不可涂来改去,越改心里越没底,或许会把对的改错了。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张建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 056500)
3.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三
l、认真研究两纲与教材,分析2012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科学地制订备考计划
我们制定高考复习计划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有三个:一是教材,二是两个大纲(教纲和考纲),三是2012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在步入高三之前,就认真地组织了两次集中研究。一是组织高三各学科的备课组长一起学习研究两纲,研究制定高三的复习计划;二是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与今年的高考试卷,分析今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科学地制订各学科复习备考的目标和计划,以及如何加强指导学生时的针对性,我们感觉,这样做心里有底,避免了复习计划的盲目性,加强了针对性。在复习备考阶段我们提出四个“结合”作为备考复习的原则:
一、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二、知识技巧训练与能力养成相结合;
三、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四、应考技能的训练与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2、整体部署,科学安排,夯实基础,整体落实,做好训练资料的准备我们把复习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①大致从9月份到明年3月上旬为第—轮复习,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夯实基础,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上我们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
在学法指导上,我们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本章节内容和前章节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看书与练习时间比例大约为3/7,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复习中备好两个本:一是改错本,二是笔记本,错题本就是把做过的题中,包括在平时的考试和自测中,那些做错的和不会做的题搜集起来,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属于知识缺陷,理解错误,还是自己一时疏忽看错了题,或是计算失误书写不当等,自己有何感受和启发,都详加评述和记录,以后常看。笔记本不仅是课堂笔记,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总结形成自己所理解的体系。这一过程是将书本由厚读薄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自己写一本自己看的书,自己写的书对自己最有用,理解也会更深刻。无论什么时候有了新的理解,都及时把它加入到这本“书”里,最终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在12月下旬第一轮复习期间我们计划开始每周进行一次文、理综合的练习,让学生适应综合考试的方式。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②从3月中旬到4月底为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
4.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四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在“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这个“跳跃”的是
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的结构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商品的质量
④健全和完善支付体系,推进电子货币业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8年,我国将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将在年内全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这一举措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降低移动网络资费一降低消费成本一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免费上网范围一缩小收入差距一促进社会公平
③降低家庭宽带使用费一增加居民收入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降低企业宽带使用费一减轻企业负担一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五年来,我国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表明
①我国不断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②我国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人民获得感
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近百个经贸合作区,既能带动中国的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又能促进当地工业化,增加当地就业。海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
①表明我国不断完将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
③有利于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资、引技相结合 ④体现了我国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这表明政府
①精简职能,转变工作作风
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④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8年3月1 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委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关于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政协是国家监督机关,积极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
②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建言不决策、参政不行政
③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活动准则
④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7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信指出,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表明
①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②国际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③我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④我国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间,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这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④真理是相对的,已有真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做好今年工作,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认识事物需要着眼于整体,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7年12月,世界最大自动化智能码头上海洋山港第四期码头开港运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着整个码头的智能设备高效运转。自动化码头也改变了传统码头的作业方式,新一代吊车司机可以坐在电脑前,管理着几百米外的码头设备,甚至一名司机就能管理六台轨道吊。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③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制约 ④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3.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福祉,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绿色发展。党和政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唯物史观看
①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③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事物之间相互影响,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材料一
为推动乡村振兴,党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发展“互联网+农业”,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乖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共享机制,促进资源要素互联互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绿色、品牌农产品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生活保障制度。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某县在秀美乡村建设中非常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立足乡村文明,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把田园故园、乡愁乡恋纳入规划中,使文化元素真正融合到“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之中,有针对性地复活传统民间故事、回归传统文化节日,使乡村也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讲好最生动的故事,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创作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打造地方传统美食,极大的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一大批具有厚道、公道、正派、勤奋、开放等品质的美丽村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进行秀美乡村建设的。(10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宪法修改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八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必将 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说明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2分)
(2)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2分)
(3)请就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政治答案
38.(24分)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财产权
益。(4分)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
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3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
农业提质增效。(3分)发展教育,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提高
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
分。)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增强乡村文化自信。(4分)加
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创作精品乡村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分)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美丽村民。(3分)39.(28分)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修改宪法,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人民当家作主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修宪反映人民意愿。(3分)人
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严格依法按程序修改宪法,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
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治国的体现。(3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3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与时俱进,将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4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
的普遍规律。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
治保障。(4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宪法的修改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维护了最广大人
民的利益。(4分)
(3)依宪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学习宣传宪法,做
5.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篇五
川维中学段喜玲
2013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新的一届的复习工作也已陆续开始。在此我非常荣幸能来与各位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学习关于高三的复习。下面我先说说自己在去年一年工作中的做法,还望各位老师进行指点。
首先,我认为今年的考卷基本实现了稳定过度,有些题在预料之中,有些又出乎预料。我把今年的考卷与2012、2011、2010做了比较,先说试卷结构,填空题做了变动,其实改变之后填空题变简单了。再从难易度,选择填空属于基本和中档,即没有难题。解答题顺序有变,也导致学生的主观看法影响得分。最后从内容上进行比较。函数与导数今年只有17分(选择6,解答17),前几年是22分左右。而且6是零点定理,对函数的奇偶性等抽象的综合没有考。数列5分
(12),不等式5分(3),都是送分题。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没变,都是17或18分。(三角9、20,立几5、19)。排列组合概率统计今年23分,增加了茎叶图(4,13,18)向量5分(10),复数5分(11),框图5分(8),集合与简易逻辑22分,增加了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以及最后一个大题变成了集合(1,2,22)。二项式定理和线性规划没考。总的看来,新课程中增加的内容除了积分全部都考到了。零点定理、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算法中的框图、三视图、茎叶图。
其次,回顾这一年的复习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值得借鉴。我教的是中间班,学生不是很好,也不是最差的。基本上都需要老师得鞭策。
1.认真阅读大纲和考纲,把握教学重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分析考是形式。这个主要体现对立体及作业的筛选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复习资料上的题做筛选。有些例题我们就删了不讲,作业中也要删些。对选将的三本书,即就是选作的填空题,都比较简单。我建议一共花一个多星期就可以全部讲完。4-1主要讲几个定理和应用。(相似、射影、圆中的几个),极坐标主要是极坐标的建立,坐标之间的转化。不等式主要讲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得几何意义。
2.作业的布置及检查。一讲一般要分3节课完成,因此作业
也要划分,选择相应内容的题。不要还没讲究让学生提前做很多作业,没讲很多都忘了,不会做。做了又隔很久再讲,他错了的早搞忘了。每天作业要适量,一般不超过十个题。我每次是讲之前填基本知识梳理和做基础回顾,讲了例题后做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先自己做,然后把与例题、知识点相同的归为一类,讲到那个例题就做哪些练习。每天作业要收上来批改,我们是把后面的作业撕下来装订的。对没交或完成不好的进行督促。
3.作业及试卷评讲。因为作业时批改了的,就只讲错的比较
多的那几个题,个别学生的低级错误就发作业之前交办公室讲,这样老师工作量要大些,但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卷子是在第一时间改出来,卷子一般是自己到我这里领取。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哪些是粗心失误丢分,哪些是知识不会丢分,今后应怎样做,下一次考试目标是多少。发下去后那半节课先自己更正,同学之间相互讲解。对大家都不会的在进行统一评讲。我觉得这样老师也轻松,学生也把自己不会的都搞懂了,比较好。
4.时间安排。应该说我们还是搞了三轮,只是有一点点仓促,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不足之处。二轮我们是结合学生的情况,选学生得分点的专题进行讲解,有些难的、学生得不到的就没讲。像不等式的证明、解析几何第二问那种就不讲。还有就是选择、填空是我们得分重点,所以选择填空专项训练题我都是50分钟课堂上做,做之后收上来改了讲,一般讲半节课。每天课后做3个中档大题,就是三角函数、概率、函数与导数、立几。三轮都是做卷子,讲卷子,规范解答过程,适应考场。
最后说几点我们存在的几个问题。
1.浪费了一些时间。去年暑假补课得时间我们都只讲了不等式选修。因为考纲已知没有出来,以为选讲要出大题,就讲了很久。开学觉得来不及了,才没讲另一本开始复习的。还有就是定积分也花了些时间,后来考纲出来说不考,又浪费了。
2.让学生对卷子顺序有主观断定。考卷把导数放在第一个,学生平时练得时候是3或4个,总认为第2问很难,于是考试中有些同学第二问就没做。三角函数一般在前两个,考卷放
在第4个,学生在第二问上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做出来。
3.最后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不够。长期疲劳,学生最后阶段学习不够积极,缺乏主动。应通过一些方法帮学生调节心理,激发斗志,使学生充满力量和信心参加考试。
6.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六
【关键词】学案教学 高三英语 复习总结
高三英语复习是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进行概括、梳理的重要环节,对巩固和强化学生英语知识,提高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但高三英语复习的知识量较大,多数教师都是依靠“题海战术”取胜,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负担。而引入学案教学法则可以有效降低复习难度,提高复习效率,给高三英语最后的复习冲刺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学案教学在高三英语复习总结中的作用
1.与新课标理念相符合。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而学案教学法恰恰体现了这种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应用学案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系统地梳理所学英语知识,逐渐理清和完善其知识脉络,在促进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态度和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能够整合各个知识点。在高三英语复习总结的过程中,许多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糅杂在一起,给复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载体,将一些需要重点复习的句型及知识点等整合到一起做成学案,让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案教学法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注重以学法为指导,其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落在一个“学”上,这使得教学的重心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对问题的自主探究上。在应用学案教学法进行复习时,学生能够快速地提高对基础问题的探究、解决能力,而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进行精讲、精练,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学案教学在高三英语复习总结中的应用
1.预习引导。每节复习课之前,教师需要预先编写学案,并提前两三天将学案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学案的编写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是本节课的复习要点,即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汇总所要回顾的词汇、短语、句型、语法等。二是内容展示,即讲解重点的词汇和短语,分析重点的句型和语法,并对核心知识点作进一步延伸。三是习题检测,通过布置一些典型的习题,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检测。此外,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明确的预习目标,以指导学生有序完成预习工作,保证预习起到应有的效果。
2.自学探究。教师可以结合课前设置的预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在组内交流彼此的学习经验和预习成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该过程中教师要轮流地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之中,适时地给予暗示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对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此外,教师要注意搜集、整理那些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以备后面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讲解。
3.归纳整理。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让各小组梳理一下本节课的讨论成果,然后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通过对各小组笔记的评阅,能够比较详细地掌握学生当前的复习状况,然后明确讲解重心,制定讲解策略,确保复习讲解真正起到精讲释疑的效果,切实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成效。
4.结果检测。检测是掌握学生课堂复习效果最直观的手段。教师在设置检测内容的时候,要紧紧围绕本节课或本单元的复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充分考虑有限的课堂时间,科学设计一套由易到难的检测问题,并且要确保检测内容与本节课复习内容紧密相关。检测完成后,教师可当堂进行评价、讲解,然后展示学生的检测成果。但应注意的是,在展示学生的检测成果时,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或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以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5.交流总结。在上述几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学案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一些重要单词、经典句型、复杂语法等,多拿出一些时间进行讲解和点评,同时让各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展示其所在小组的交流结论和成果。教师应当对各小组的的交流成果进行科学点评,然后对相关结论进行总结、归纳,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复习效果,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学案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在高三英语复习总结中的应用,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实现学生在高中最后阶段的完美冲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案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积极组织好预习引导、自学探究、归纳整理、结果检测、交流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科学利用学案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英语复习工作,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高考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钱美琴.基于导学案的英语复习课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以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6的复习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
[2]郭轶.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探究——学案导学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的运用[J].高考,2014(6).
7.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经验交流 篇七
——二轮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郯城一中高三历史组
1.抓时间。二轮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二轮复习从3月22日到5月15日左右,共约50天7周左右的时间。除去年级统一的双周考试3次,每次3天,还剩下40天约6周时间。每周4个教学课时,2个晚自习,这就是我们实际能够支配的所有时间。而二轮的教学任务较多。要进行二轮的通史即时序史的复习整合,还要巩固强化一轮复习的成果;要对学生进行单科习题的训练,还要进行政史地三科综合的模拟训练;要抓基础,还要瞄热点。如何在50天的时间里实现二轮复习目标,需要对时间合理规划,统筹安排,高效利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每一星期两个晚自习进行限时25分钟的单科强化规范训练,周日进行文综考试或双周考试,周一进行试卷讲评,剩下的3节正课进行二轮或热点的复习。几项任务齐头并进,交叉进行,显得错乱实际上有条不紊,相互促进。
2.抓通史。根据市里的指导精神和实际需要,二轮复习需要打破模块界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于历史阶段的综合的知识体系。这样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性,便于在考试过程中灵活调动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阶段复习的关键是抓住阶段历史特征,围绕阶段历史特征分析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历史印象。如中国古代史,可以按照先秦中华文明的奠基,秦朝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多民族国家,强盛的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动荡融合,隋唐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宋元社会的发展和危机,明清封建社会的全面衰落这样的几个历史阶段和特征进行知识整合构筑知识体系。
3.抓基础。新课程是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二轮复习的体系构建只是换一个角度复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模块知识的一种手段,体系和基础的主次关系是不能本末倒置的。这一点在临沂市编二轮学案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那就是在每一部分通史的复习之后都不吝篇幅地附上了该部分对应的专题知识梳理。目的很明显,还是要加强模块专题基础知识的复习,把二轮的阶段历史的复习和模块知识的复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二轮复习不至于跑偏车、跑空车。我们在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实验班学生的复习实行以体系带基础的办法,普通班学生则重点强化基础,甚至可以再“烫一轮”。
4.抓学生。新形势下,学生的情形良莠不齐,有实验班和普通班之分,也有尖子生和后进生之别。这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因人制宜。尖子生有冲击名牌大学的愿望和可能,老师就要让他吃饱吃好,给题可以多一点,要求可以高一点,指导可以细一点。普通班和后进生基础差一点,目标低一点,老师的教学重心就要适当下移,老师引导要多一点,鼓励要多一点,让他们看到还有希望。比如在实际操作中,实验班老师提纲挈领地讲就行了,普通班就必须面面俱到地讲;实验班每周做两套单科题,普通班可以只练一套;改卷时尖子生的优卷单独批阅,给分标准提高,指出进步和不足,进行具体方法指点,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等,对后进生则以鼓励为主,要求适当放宽,给分适当提高,让她们感觉我还能进步,希望就在前头不远处等着我。
5.抓规范。向规范要质量,从习惯到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备考的共识。做题规范包括审题方法规范,提纲要点规范,书写格式的规范,学科语言规范。这些样样都是硬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些要求进行分解,每次或一段时间重点规范某一单项,逐步培养、常抓不懈,从长期的练习中把规范形成为一种习惯。在规范练习中,可以通过变式训练、重复训练进行补偿和强化。临近高考,正是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中严格要求,全面提升的大好时机。
6.抓细节。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绩。高考无小事,事事总关分。老师的指导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老师的指导如果科学有效、具体可行,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我们在阅卷的过程中注意到,学生虽然都使用了黑色中性笔,但是笔画的粗细和黑色的深浅差异很大,这在扫描后网上阅卷中的观感差距会更大,从而可能会影响成绩。我们提示学生一定要使用质量有保证的中性笔,笔芯要达到0、5毫米,并且通过不同书写效果的卷面展示比对,让学生认识到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书写标准。
7.抓稳态。高考中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前的学习状态是否稳定,取决于对高考有多少的了然于心。把平时的练习当成高考,把高考当成平时的练习,才能顺利实行平时到“战时”的过渡。为了避免学生的异常波动,在考前尽量熟悉高考,以往的高考怎样考,考了什么,今年的高考有什么变化;高考时时间的分配,做题的流程,各种题型的解法,应急问题的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限时的适应性训练、规范的针对性训练和全面的模拟训练,为学生创设高考情境,把她们一步步领入高考的殿堂。平时考虑得越具体,考试时心中就越从容。在考试中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淡定,也就多了一份成功的胜算。
8.抓热点。历史考试中的热点不热,或者说外热内冷。复习热点的意义在于,淡化紧张枯燥的模式化复习,利用热点带动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使学生对热点从陌生排斥到熟悉亲近。
9.抓试题。好的试题来源有:网上下载,关系学校的交流,模拟套题中的精选习题。
10.抓综合。抓综合,实际上就是搞好三科配合。
8.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八
焦作市第一中学史鹏鹏
高三复习备考,每年都有很多的困惑,比如说学生背了很多,结果高考的时候发现一点用都没有,不说背,就是把书带进考场,高考分数也不会有太多提高;还比如学生做再多的试题,看到高考试题仍然觉得很意外。这些都告诉我们应该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说“不”。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复习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知识。我们的压力都比较大,我们看一个统计:今年全国一卷36题第二问:“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全省36.5万考生,该题0分率80.33%,能拿到满分8分的全省只有128人。还有一位考生这样写到,“可能是庄主从河中打捞的”,另一个更离谱,分析了三条原因:一位于罗纳河附近,有利于鹅的生长,二气候条件适宜鹅产卵,三地形平坦,便于鹅产卵。排除试题因素,我们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备考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今年第一次面对新课改,更是有很多的疑问。
那么,去年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有着很多的困惑,也一直在尝试解决。和很多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大纲下的备考遇见的问题,新课改也会同样会遇到。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们在上一届的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以及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没解决好的问题。希望能给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第一、时间问题
每年遇到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复习任务完不成。那么三轮复习时间和任务怎么安排?去年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进行了调整,并确定每一阶段的任务。
从复习的整块时间来看,我们基本上采用的是两轮复习,一轮复习适当延长了一部分时间,大致在一模附近,目标是坚决打好系统知识的基础。二轮是把原来二、三轮复习糅合到一起,进行专题复习和临考复习,目的是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学习应考策略。
我们一轮复习原则以知识为主,加强对能力的训练。知识上坚决吃透重要的地理事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例如:太阳辐射和热量基本概念的区别,很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条件时,就很难理解影响它们的因素以及他们对农业的影响;类似这些概念,争取做到让学生理解。还例如“背斜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学会判断,但是要让学生自己说出其发展的地质过程,很多学生就会有困难,我们的原则就是让学生完整的描述其发展过程,真正理解。而且从这几年高考来看,坚决贯彻了只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几乎没有对细枝末节的知识进行考查。在这一方面我们总结了最近几年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考查的所有知识点。按教材顺序进行重点复习,尤其是大胆地在高频考点上投入时间,让学生真正掌握;淡化对一些旁支末节的知识复习,来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复习节约了时间。所以我建议:知识的复习,要勇于取舍,取主干知识、核心能力,要勇于放手对旁枝末节、偏难怪异的知识进行的讲解;同时要根据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对待一轮中能力训练,必不可少。尤其是要针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两个能力;因为几乎所有学生直到高考前还在为这两个能力作斗争。我们复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有计划的在知识复习中渗透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气候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最难得不是判断和对一般成因和特点的记忆,而是对特定区域气候成因和特点的分析,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那我们就花时间做专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特点的描述能力。
2、主要选取一定量的高考试题,题量就是一道、两道,限时训练,有的还可以练两次,练完之后,给出评分细则,让学生当堂给自己打分;最后关键在于评讲,我坚信精彩的评讲后,学生还想再做一到这样的练习。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出高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角度,考查的能力,语言的使用等等;这样学生在复习中才能更有的放矢,知道学什么,注意自己明确能力方面需要培养。我们去年很碰运气,08年海南地理的兰州白兰瓜那道题,课堂上用这样的方式练了两次,今年36题第3题,很多学生都估了满分。
我们的二轮复习,主要时间进行很常规的专题复习,但练习的处理上注重对四种能力的训练。具体的专题安排不再细说。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
1、大量的考试和外来试卷,把专题复习冲的很零散;
2、不同学生复习的程度拉开差距较大,需要有针对安排。关于时间问题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当时只能被动调整,积极协调,掌握对试卷使用的主动性,这里面。而对待对尖子生则要求他们系统的做选定好的高考题,让他们去 “品”,去总结规律,积累高考语言;对基础薄弱学生是给他们提供当时一轮备课时教案上的板书和部分内容,给他们提供复习指导,主要让他们自行课下复习。关于一轮后的复习,我建议:
1、二轮复习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2、避免重复进行知识的复习,3、同时要引入大量的高考题,绝对要兼顾尖子生,让该考出成绩的,一定考出!
第二、地球运动怎样复习?
09年全国一卷一没考,让我们困惑了很长时间,每当复习推不动的时候,回去就一个问题,到底怎么办?但是看看其他年份的题,还是困惑,因为对一般学生来讲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高考时都不会。所以我们采取一致意见“采取正常复习,降低难度”。今年我特意看了,从07年开始的宁夏卷,一直到今年,改名为课标卷的试题来看,地球运动部分前三年都进行了一定考查,只有10年没有考,但是试题难度都不大,09年也就只考了一道极为简单的区时的计算,走的是淡化的路线。所以今年到底会不会因为河南考区的加入而产生变化,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建议,还是那句话:正常复习,降低难度。
第三、区域地理如何复习?
最近的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呈现的两个趋势:
1、加深学生对区域背景知识的掌握,即学生能够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分析出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面对区域问题时能充分考虑到图示区域的地理背景。
2、淡化绝对定位,适当注重相对定位。尤其是从全国卷关于定位问题的考查来看,已经不在是考查学生小区域的定位,而是怕学生判断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今年的全国二卷36题的用图,“我国新疆伊犁河谷的局部图”,这个区域可以在39题的用图中找出位置。所以区域地理复习应避免对知识的重复罗列,而是教会学生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同时减少对学生绝对定位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定位能力即可。
第四、考前复习如何安排?
考前大多时间都还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不管不问,如何进行指导,我们当时给学生下发了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就是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尤其指出高频考点。让学生逐个复习。
2、进行适当的审题训练、语言描述和和阐释训练。
3、要求学生专门熟悉地理术语,总结高考中常用的关键词。
第五、考试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基本上按照一月一考进行,中间可能会有些联考。关于出题,我认为出题要出好,因为他对学生复习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轮复习。我们当时的原则是:
1、出题避免死记硬背,对知识的考查注意全面,2、起到对前一段复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作用,3、精选对能力的考查的试题,也变更了一部分高考试题。我们当时想的就是尽量避免高考时候学生感觉高考和平时不是一回事,无法适应。
下学期,我们是采用文综的练习,整个学校的文综练习正好由我参与组织,从时间安排的到试题的选择、阅卷,我们提前规划了整整一个学期。我们采用的是一周双练,周三、周日下午考试,第二天的上午集体阅卷。后来工作量太大,改为周三练高考真题,周日选取外地试卷或自己老师出题。但是高考过后,回过头去看这样的练习,最欣慰的就是一直坚持做了下去,确实在培养学生文综的整体把握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痛心的就是练了这么多,高考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整的完成试题,最想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有遗憾。我建议各位老师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文综试题的时间问题。
第六、学生答综合题总答不到点上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改卷的时候会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学生答的满满当当,一句话都没写到点上;发下试卷学生难受,老师比学生更难受。尤其是尖子生,喜欢答得满满。
产生这种问题一般有几种原因:
1、审题不清,对设问设定条件不清楚,设问设定的条件一般一下几个方面:①设问数量,一题有几个小问题;②限定条件,例如根据图中信息答题;③作答方式:例如简述、综述、分析、比较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④答题范畴:例如区位优势,形成过程,优势条件等。例如今年课标卷的3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我们进行审题时要注意几个方面:限定条件:“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然后是“分析”,答题范畴就是“地形分布特点”;只有根据要求才能准确作答,这是得分的前提。只要审清题,一般就是答不全,也不会出现答的了,一分不得的现象。
2、知识掌握不牢,建立不起答题模板,3、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答题模板和材料、试题进行结合,导致大量堆砌和试题无关的知识。
4、主次颠倒,把自己知道都答上,导致采分点不易被发现。
5、地理术语积累较少。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从一轮复习中就开始,在精选的练习题中,尤其是高考题中,坚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中间还进行了一次审题的小专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过程,并且养成积累学科术语的习惯。
第七、如何更有利的应对高考阅卷?
想要迎合高考阅卷,就得了解阅卷情况,但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得不到具体的信息。我先介绍一些我了解的皮毛。09年、10年河南省的文综阅卷都是在郑大进行,主要由高校和省教研室组织;地理部分的阅卷人员,09年大约为50%的中学教师,50%的郑大历史专业的在校研究生。今年情况有所好转,增加的教师的比例,今年河南省阅卷的保密性比较好,完整的评分细则我没拿到,那么从前两年来看,评分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同我拿到的课标卷的评分细则来说灵活性相对较低。
各省评分细则设置基本上比较灵活,我就主要以某课标卷的评分细则为例,来说一下它的几个突出特点,1、答案相当灵活,分类设置采分点,很多答案设置5、6个以上的采分点,任答一个即可得分。例如课标卷36题第2问,“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共8分”,答案分两部分,侧重自然原因为5分,共有九个采分点,任答一点得5分;侧重人为原因3分,共设七个采分点。
2、设置限制性采分点,对于重要内容,必须答出,如没有则扣掉该得分点的分数;例如:37题第2题“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共6分。”热量条件和劳动力条件为限制性采分点,少一个扣2分。还比如:全国卷一“鹅卵石的那道题”,设置时,两次“出山口”位置分必须有,各两分。这要求我们再评讲试题或建立答题模板时,重要的不是全面,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重要的;描述过程是注重的是完整。
3、开放性试题的评分,例如37题,第3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它的评分原则是:
1、亮出观点为两分,只有理由没有亮出观点的不给分;其实白送的。
2、亮出观点,找出与观点相符合的理由,每个采分点2分。
3、既答赞成又答不赞成的,选择得分最多的一种。自相矛盾的只计观点分。
因此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1、必须培养学生使用地理术语、关键词的习惯;
2、分析问题时注意把相关问题答案的最主要方面、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答案内容应放到最前面。评讲试题时要让学生知道哪些答案是最重要的;
3、答题时要遵循题目的设问顺序,切勿颠倒。
4、切忌不能前后矛盾,学生答完一题,用10秒左右时间检查这些低级失误。
总之,高三备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今天我们的复习经验能给各位老师的高备考提供些思考,不正之处,还请指教,谢谢大家!
9.文综复习中的隐性知识点 篇九
从近年各省高考出题的情况看,大有越出越新之势。出于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考察考虑,已经不可能再出现那种听写式的考题了。因此隐性知识点的考察在高考中的比重无形地上升,其重要性也越发不可小觑。在文综考核中尤是如此。
在文综考试中,隐性知识点偶尔会被直接考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显性知识点的考察背景与环境而出现的。正是因为它的幕后身份,它往往是课标要求之外的,但却是分析问题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地理考核中,对于一些地区的基本地理状况常常是作为隐性环境考察的。如果你要对某个地区的某个具体问题做出分析与解释,你往往需要先根据题目提供的轮廓或经纬网推断出此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变为已知的土壤、气候、聚落、交通等等地理要素,这些由经验产生的隐性考察点很多是书上未曾直接提及或是根据其原理一时很难推知的。与之类似的还有文综科目中频频出现的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相关的历史环境等等。这些隐性考察点中一大部分是与解题息息相关,一些隐含信息甚至可以成为解题的关键。
这就要求你有意识地去收集这些潜在的知识。你可能觉得这很困难,但实际上这些隐性知识点大多与日常生活有所联系,所以才会作为默认的已知条件涵盖在试题中。也许很多老师对于时政一类会有专题的复习,也可能仅仅是讲课时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依赖于老师的课堂讲授也显然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有心的你也许能从紧张的复习中忙里偷闲,自己做一些记录与整理。例如通过复习时对课本的剖析,也许你能灵光一闪得到一些之前从未在字里行间找到的联系,或是以前习题中接触过的背景知识,也许是报纸上的新闻社论,也许只是同学交流过程中对某一时事产生的新见地。但重要的不只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这样零散的认识在你有意识地梳理中便会产生一定的结构框架,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些甚至几类隐性环境在题境中所起的作用。
作为综合人文素养的象征,这些隐性知识点也许正是要我们在关注书本的同时,不妨抬头看看窗外,去关注更宏大的春之潮涌。
10.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 篇十
(名校学长经验)
寒假将至,想必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想借此假期大肆放纵一下,但面对脚步越来越近的高考,心似乎又震了一下。其实,高三的人,就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弹簧,一旦到了过于放松的环境,一下子弹开,用力太大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因此,寒假同样要好好利用起来。试想,用这个短暂的寒假的付出换来的是三个多月快乐、有收获、无忧无虑的暑假,这笔“买卖”绝对是赚了。
“我的寒假,我做主”!假期绝对是对个人意志力的考验,尤其是寒假,走在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吃着五花八门的小吃,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这些都曾让我不由动心。但我知道,一切的热闹是别人的精彩,自己的未来现在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躁动的心又渐渐平静下来,深呼一口气,埋下头来,在按部就班的复习中寻找进步的乐趣。
如果你想了解高考最新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QQ空间”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磨刀不误砍柴工
寒假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按照近代史课本中的八字方针便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因此,在做寒假复习计划时先不要马不停蹄地向前赶。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回顾、整理、总结下上学期的复习成效以及疏漏之处,期末的考试卷便是最好的查漏补缺的捷径。
拿到试卷,认真跟随老师的讲解,逐题更正,保证每一道题,不论对错,自己对于其考查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都了如指掌。尤其是数学和文综的大题,解题思路是开放性的,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解答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一举多得。另外,每一道错题,如果有错题本的话,都要一一记录下来(试题旁注明其出处,便于日后冲刺复习时查找),除正确答案之外,一定要写下自己出错原因和更正这道题的思路,最后,将整道题的相关知识点逐一写下来。
总结完试卷,了解了自己的复习状况,接下来就是要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以清单的方式列出来,然后看看哪个环节自己还存在薄弱项,那么它就是你寒假“攻城”的重点了。此外,还可以与老师进行下沟通,听听老师的复习建议,这也不失为事半功倍的好办法。这些充分的总结会使得寒假复习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正所谓“对症下药”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方向找到了,接下来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安排自己的“行程路线”——学习计划了。学习
计划不必写得过于详细,以至于几时几分几秒都被定义了做什么,这样给自己造成一种压迫性的感觉,计划反而成了一张废纸。
计划最好写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首先写下自己在这个寒假的目标,然后将每科的复习安排、要看的书、要做的习题记下。对于六门学科,精力充足的同学可以将其复习计划安排到一天里,一般同学我建议大家将六门学科每两到三天轮回一次复习,比如第一天语数外,第二天史地政,第三天再循环。
每天不必要将复习时间计划得非常详细,只要完成自己在当天的计划就好。可以按小时划分,比如:语文,背诵古文,1~2小时,背成语及易错词汇,1~2小时,做一套阅读,按照规定时间;数学,立体几何专题,某页到某页,2~2.5小时;英语,一套综合模拟题,按规定时间2小时,冠词等语法专题练习,1~1.5小时。
每天晚上,在睡觉前,将一天的学习做一个小结,将自己完成的计划用红笔划掉,没完成的在计划本上注明,同时安排第二天的具体计划。
虽然高三的寒假较以往忙碌,但是年还是要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和家人一起庆祝。在计划中把除夕和初一放掉,没有负担地过新年。但是简短的休息调整后,还要按部就班地学习。屏蔽掉周围的声响,用心投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就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学习的理由,闭上眼睛想想心中一直向往的大学,想想那些已经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们曾经的努力,告诉自己同样能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
计划做好了,就要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复习了。复习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知识点夯实,不要总是给自己留有余地,走马观花,妄想还有机会再看。当下半学期各种综合练习卷纷至沓来时,能完完整整看书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以我自己为例,高三下学期我们每周五晚自习时间都会用来进行文综的年级考试,数语外三科每隔三到四天都会有综合性考试,就更不用提月考和模拟考了,因此,熟悉课本在这时看来尤为重要。
辅助练习当然必不可少,寒假的大块时间最好放在专题练习上。辅导书要精、简,太多的话容易分散精力,建议买以知识点总结为主、练习为辅的参考书,但仍要以课本为中心,借用寒假这个机会,熟读、精读。尤其是文综各科的课本,我当时平均每本看了2遍,有的章节甚至是五六遍。看的过程中,不仅看平时上课讲到的课文,阅读章节、课文注释都要仔细看一遍,在心中留有印象。比如,在语文书的最后几页中,会有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讲解及举例;历史书后会有全书的大事件时间表,书中楷体字的阅读章节也很有可能作为背景材料出现在综合题中;地理书的后面的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表中的词汇很有可能在某篇科技类英语阅读中出现;政治书中的小实例完全可以用到某篇作文中去。这些都是自己经历过的高三中仍然历历在目的场景。
在假期的后期,可以适当做些综合卷,以历年高考卷为主,因为一般的模拟题很难超越高考卷的命题高度和水平。做完后一定仔细研读标准答案,把有用的话或者是自己没见过的语句总结下来,对于语文的参考例文可以摘录好的事例,对于英语作文例文最好背下来。如果之前已经做过往年高考题,不妨重温一下,在一学期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温故知新,会有
新的感悟,理解也会更深一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寒假中,一味地自己复习难免一叶障目,这时,应该多和同学沟通,交流下复习感受,讨论下解题方法。一方面可以放松下神经,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下他人的复习方法和进度,对自己形成一种无形的鞭策。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几个要好的同学可以相约一起到公共图书馆的自习室去学习,那里隔绝了外界的热闹欢腾,在安静的气氛中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周围埋头看书的人们也会给自己以读书的动力。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向同学讨教或是直接去查阅相关书籍;而且,同学之间可以一起在规定时间内做模拟综合套题的练习。
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和同学聊天或煲电话粥,费时又误事。
十九世纪的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说:“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寒假将成为你创造希望和未来的转折点,也将是你在高考前半个月自主复习阶段的练兵场。
11.高三语文复习总结 篇十一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但这种举措常常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得不偿失。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消化吸收、补充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学生自主消化时间少,回顾旧题少,这样即使是曾做过的题,学生也不能准确完整的答出。一味地题海战术,四处抓题,只会和学生一起陷入两败俱伤的深渊。我们的正确之举是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
首先是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给课堂留一些空白,使师生均有反思的时间,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
其次是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但是到了高三后,由于要进行专题性的复习,难免有些枯燥乏味,学生常闷着不说,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特别是理科生,常常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课下用在语文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向课堂要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习语文,并把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课外。
必须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弱科同学,给他们精神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下成长,学习。对各班成绩优秀但语文总拖后腿的学生,利用自习课和晚辅导时间帮他们扫除学习中的疑问,耐心的讲解以此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良好效果。并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某一闪光点,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教师居高临下地兜售知识,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学习的合作者,在课上、课下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唱对台戏,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若能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间的激烈辩论,师生间的良性辩论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牢固。
12.高三文综学习心得 篇十二
经过高三一年的训练,我在文综复习与答题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方法、提高效率。
一轮复习需不断反复,形成课本知识体系。要在接触综合题之前熟练掌握基础。
历史必修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序,一轮复习就要反复翻书、记忆课节名,每一课的主干知识紧跟其后。如必修一分四大块: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古希腊罗马,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每一块由那几课组成必须像迅速翻书一样连贯。一轮复习过后,提到一本书,它从前到后能马上出现在头脑里。与政治、地理不同,历史本身有政治、经济、文化各自的时间线索,中外发展线索,同一时期对比等线索,每本书又有一种或多种分类法,这些线索可以根据大家的记忆特点进行选择。我觉得在一轮中重点还是课本,先以课节名的顺序把三本必修收罗到一起才会心中有数,究竟选哪种线索应在做题过程中总结。
政治有四本必修,其中哲学自带体系,背过即可。以经济生活为例,按课节顺序讲了货币、价格、消费、生产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投资理财、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税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遇到大题即回归课本,迅速反应涉及到的知识。一轮复习中不能盲目找内在联系,起码要跟老师的计划走,先把基础知识学“死”,做到理论、原理叙述规范,说一不二。如果大家时间完全够用,在基础很牢固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总结出内在规律,但从我的学习过程看,这是二轮的工作。无论历史还是政治,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出大块时间用于背书,我们当时的学习要求就是:张口背之前先用心想,要背的这一课在全书处于什么位置,上接什么、下启什么,闭上眼这条线索立刻浮现。这种记忆能帮我们牢固课本,尽量在答题中不漏要点,反应迅速。哲学在大题中应属于容易题,因为细挖材料我们基本能马上反应到相关原理。我建议大家做哲学选择题时做到“宽宏大量”,别钻牛角尖,细审题之后根据你的第一反应或单纯靠灵感回到原理上。尤其古人诗句,不要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细究到底意思是什么,因为哲学原理数量有限,有些题又规定了范围,如“从辩证法角度”这样的要求,降低了难度。这些原理都不难懂,我们能从根本上理解,做题时就不要似是而非。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学习中熟练掌握课本上引出各条原理时用过的例子以及老师讲解时举出的经典例子,加深理解,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原理,避免望文生义被选项迷惑。另外,有些原理含多个方面,如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包括不同步性和反作用两方面,这些多层次的原理要反复翻书积累,用时才不会遗漏。
地理在一轮复习中也要把知识分类,自然地理的重要规律,人文地理的分析角度是总括,但地理没有纯记忆知识,因此在一轮中就要不断做题彻底理解、熟练运用,不留死角。如地球运动,能把等太阳高度图等不同类型的光照图迅速切换,而且能转换到课本上那副夏至日光照图。能想像自转时晨昏线、0时经线的运动等,世界地理中的经纬线定位,各个大洲的自然、人文特征等,都是做题的基础。如中国地理里讲了中国的河流湖泊,其中详细分析了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其中水文特征讲了流量、流速、冰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等几个方面,类似知识一定要在接触文综之前掌握。总之,跟着老师的计划走,从根源上理解知识,打牢基础是一轮我们应具备的素质。
二轮复习中,我们要更注重知识的熟练、系统,并逐步在综合题中总结属于自己的技巧,把知识学活。
历史与政治不同,综合题中不规定必修几是答题范围,靠课本的线索很难全面分析。我习惯用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线索。我们必须做到在一轮熟练掌握每一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拿出一个历史事件就能把相关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反应出来。
如一道小题问:二战后欧洲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利于欧洲持续发展的政策?我们要一下反应到罗斯福新政后的政府干预经济,福利政策,欧共体的建立等方面。一旦文综中出现跨课本的大题,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组织尽量多的有效要点。二轮复习要主动做与高考题接轨的历史题,不局限于答题范围小、综合性弱的题。毕竟高考题思路广、带有辨证性,如果大家要练习个别章节的知识,也不要离开知识系统。每做一题即回头想基础,体会综合题到底应怎样答,他如要考我一个历史事件、历史意义,是放在什么情境下考,要求我们理解到什么层次,不能丢开课本。最好找到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各个方面的联系。例如经济史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重压下缓慢发展、消亡这个过程,是与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兴起、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与掠夺等几块知识有关,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几次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带来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而且,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又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的一个因素,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共同造成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这个时期一旦被理解透,我们做题时就会心中有数。
对于政治,二轮复习中除了抓住课本,还要注重固定类型题的答题技巧,牢记老师的方法。例如文化生活,一轮就要从头到尾背熟,二轮中多分析,文化产生之后,对社会、对政治经济、对人有影响,向前是继承传统,向后是发展创新,向外是交流传播,向内是借鉴融合;详细讲了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大众传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思想道德建设等与时俱进的内容。材料的字眼如能一下反应到某个知识点就马上写到前面,其他方面能补充就写到后面。但要注意,一条原理可能性最大时,则把它答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有一总两分,只要材料中审出了这个原理,就紧跟“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素质对发展经济越来越重要”。答题尽管要思路开,但正中靶心的要点尽量详细。只有多做多想才会有灵感,究竟哪条切中题意。
政治与历史的选修是让人头疼的部分。背过就忘,但范围小,易掌握。直到高考前几天,我还在背选修,好在考试时头脑很轻松,没有忘记。最后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由一道题背出一个单元,结合题目背更综合也更有效。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忽略,选修的死知识不足以应付高考,一定在时政语言上下功夫,能用自己的话把题目与知识联系起来,不要死板,大胆写。其实选修自成体系,一些题目用到的知识也并不单一,从第一单元对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际组织的总括,到以后各个单元对英法美和我国的分说都能联系,答题时先想总再想分,不要遗漏第一单元的要点。等二轮结束后,对选修也能前后连贯,像翻书一样在头脑中闪现。即使有英美比较,也能把英法比较时的分析角度、相关语言用上,真正把知识用活。
地理其实无所谓一轮二轮,因为它并非没有一大块要背的理论,二轮中老师基本要换新材料,实质也是把一轮中已复习过的高中地理知识再讲解。我记得当时接触了部分新题难题,但老师的速度一直平缓,为了让我们明白:多难的题也要靠最基本的知识一点点分解,大量练习是为了提高速度,快速切入,不要急躁,永远牢固基础才能有瞬间的灵活运用。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如果题目没有特别说明,这就是我们快速切入题的依据,也是一轮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由于地理题量较大,老师的进度不会符合每个人,我们不能被老师落下,起码要在下节课上课前把要求的题目做完。
二轮复习重点还是总结答题技巧。
第一,细审题,快反应。题中无废话。做到细审题就要克服慌张、粗糙的毛病,把题做精。哪怕材料中插的一副图,一个出处也不放过。做到快反应,就要反复熟练知识,要让知识时刻准备好等着题,只要材料给一点刺激即反应到了相关知识,而不是让题在等知识。如果知识不成体系,不处在时刻准备激活的状态,答题就费时且要漏要点。第二,辨证地看问题,理性答题。曾经看过一道政治题,据校园内奢侈的电子产品消费现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看法。首先回归课本的是第三课消费中的几种消费心理,批评这种做法。但消费本身不能全盘否定,即使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有合理之处,回归到第四课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同出题人对要点要求不同,但为了完善答案,第二点我们应该答上。第三点,综合题要点化、逻辑化,做到完整清晰。历史题考虑能否从政治经济文化几方面入手。相同要点不重复,用到了课本原话即一字不差。第四,老师讲过的技巧牢记心间。政治题中有一类据图表概括信息。老师强调了如下几点:1.表头、表格内容、小注全部分析。2.表格横比、纵比找发展变化、找相互差距。3.问体现了什么,不要局限在表层,总结出表面意思后,挖实质、找做法。总之,最重要的技巧是听老师的话,把课堂的点滴记在心里,直到高考前一直回味,因为老师的经验方法足以应付高考文综题了。
三轮复习要时刻调整应试状态,珍惜每一套题,做好实战演练。我们当时总结了二十套题,但真正保存的最后一刻的我只选择了五套。我建议大家不要贪多,因为大量练习已经在前面搞过了。冲刺阶段要体会,不要苦战。这五套题,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老师强调的重点,每看一题都迅速翻书,想关于这部分的所有内容。就这样,仅有的五套题也看到了高考。放平心态,既不过于自信,也不自卑,有板有眼地坚持到最后。有一段时间我不知该做些什么,看书时很焦躁,看题时总觉得这种题不会考。静下心来想想,当时是太想学好了,急于求胜而忽视了基础。现在再想,该会的老师已经教过,自己翻书看题只不过是为了保存一种状态,一种应试状态,并不一定要在哪份题上找到高考题的原型。最后几天课下我们经常讨论,同学之间此时有许多问题汇总在一起,老师也更热情。总之,这段时间是最让我怀念的。即将参加高考并不意味着我们万事俱备,所有东西都懂了,即使遇到不会的知识也不要担心,只要我们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高考前。
高三的复习的确有几个阶段,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有时三轮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但不变的是我们要透彻理解课本的基础,听老师的话。书写不好的同学要格外认真,力求字迹清晰,但不要在写字上浪费过多时间。在综合题的练习中,难免会有低分的时候,不能丧气,也不要接到卷子就盲目跑办公室找老师。有些东西是必须自己体会才能明白的,实在想不透的再带上问题找老师请教。文综评分是要点化,平时跟着老师练习时就培养自己简明地答题,严禁啰嗦。因为心理等因素,高考时做题速度多少会受影响,只有扣要点才能多抢分。而且叙述过多也会湮没要点,反而失分。请相信你的老师,相信你自己,会思考的同学会在高考中拿高分。
最后一点是时间的安排。文综选择题一个4分,这是快速反应的题,能多思考即多思考,思维量实在达不到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凭第一感觉做。没有一套题能精确算出各题型所用的时间,所以不能见选择题耗时多了,就心慌手软。我们训练 的老师,相信你自己,会思考的同学会在高考中拿高分。
13.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篇十三
去年在高三数学组老师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团结一心,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大家都知道《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因此我们在拿到《2012年考试大纲》后,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让每名成员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将其与2011年的大纲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变化,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都认真积极的参加济南市、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虚心听取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获益匪浅!让我们整个备课组在备考能力方面有一定提升。通过去商河学习取经,我们也受益良多!同时,在小组集体备课中,我们积极的进行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坚持一周至少听课一次。尤其是“二模”后,主要针对各地“新鲜出炉”的模拟题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出些对研判高考重难点方向有所帮助的“支撑点”,从中筛选、改编试题,给学生进行训练。通过以上工作,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了备考工作。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我们针对高考 “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拔尖促高,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点知识重点复习,抓常规,抓落实
针对我校的生源状况,在复习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尽量让每个学生能落实常规要求。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也是以常规题为主,以中低档题为主,稍加一些提高能力的综合题。
五.重点模块循环重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互交替
因为高考数学复习的知识既有系统性特点,又有独立性特点,在第一轮复习各知识点得到巩固后,数学知识网络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但第一轮复习前后横跨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学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而模块知识循环重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复习每个模块的同时,布置一些其他模块的习题给学生做练习,一般不多,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综合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重视小题的限时训练,加强解答题的得分能力
对于我校的高三学生来说,要让成绩上去就一定让小题分上去,所以我们在小题的限时训练方面从高三下学期就开始就抓,基本上是每周一次,每次训练的题目都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的时间是45分钟,每次练完以后我们都会及时而详细的讲评。同时,对客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专门训练。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还特别向学生强调解答题的答题要求,就是常说的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达少跳步);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不能省);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不知道也要写一点);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对于学生做的每一个解答题都按照考试评分标准给分,让学生了解解答题怎样去得分。
七.加强学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复习中,我们还加强了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的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须联系题设和结论,寻找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2)要求学生养成解后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解完题后,要不失时机地回顾下列问题,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写出心得,进行更正,日积月累,反复查看。不少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位。
【高三文综复习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经验谈09-26
文综复习方法06-22
二中高三政治复习总结和复习计划10-15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总结11-02
武大法理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07-21
考研经验总结之考研资料及复习安排07-18
高考文综各科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文科生复习文综的方法技巧07-12
高三复习方略10-19
复习经验宝典10-12
高三年级复习思路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