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的独白的诗歌

2024-10-20

秋雨的独白的诗歌(16篇)

1.秋雨的独白的诗歌 篇一

诗歌之爱的独白

嘲笑自己不会说爱,

你每一次抬头我都远远躲见

憎恨自己不敢靠前

你每一次回眸我都如痴如醉

羞涩纠缠犹豫

都不是我想要的.风格

不知你还能等我多久

今夜我要挣脱缰绳来到你身边,

屈膝求爱大喊一声:I LOVE YOU。

喜欢你不言微微笑,

我想太多守护你却支离破碎

喜欢你牵手轻轻摇,

我想太多走进你却固步自封

徘徊伴随彷徨,

抛之脑后大胆的追求

希望你能接受我永远

此刻我是迫不及待袒露我心声

情书致意轻哼一句:I LOVE YOU FOR A LONG TIME。

2.秋雨的独白的诗歌 篇二

第一幕中哈姆雷特从其父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其叔弑兄娶嫂的阴谋。事情虽未得到证实, 但哈姆雷特已经比较肯定。沉静下来之后, 哈姆雷特有一段长独白, 在这段独白中, 哈姆雷特谴责的矛头没有直接指向罪魁祸首的叔叔, 而是先对准了自己的母亲。“先父对吾母真是怜爱的无微不致, 甚至不肯让强风吹抚於她的脸颊。……这是不对, 也将无善果的。”

从罪行本身来看, 克劳地既阴谋杀死胞兄, 又与骗取其嫂与之结婚并发生关系, 罪孽肯定大过于皇后葛簇特下嫁给其夫弟的行为。而哈姆雷特为什么首先斥责的是其母, 而不是像一介武夫那样直接归所有罪孽于其叔, 杀死他也就完成了对罪人的全部惩罚。道理很简单, 也许从人类情感因素上考虑, 同样一桩罪行或错误, 发生在与我们越亲近的人身上, 越让我们感到痛心。哈姆雷特似葛簇特为“己”, 视克劳地为“他”。先从自己本方来找悲剧发生的源头, 想到母亲不够坚实的忠诚也是构成父亲被害的原因之一。这种理性和情感的博弈, 自古以来就是道德伦理世界的主题, 而情感对人伦的破坏, 有时又值得同情。

第二幕的独白中, 哈姆雷特言辞更加激烈, 不过对象却转换成自己的软弱和犹豫。

“而我……啊, 复仇呀!”

在对哈姆雷特的行为的研究中, 他复仇行动的延迟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最多的话题。为什么他会推迟复仇, 而同时他又对自己为了取得确凿证据而推迟复仇的行为如此鄙夷?这一组矛盾也许是来自哈姆雷特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应该如何施用发生了疑问。无疑, 哈姆雷特本人是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 叔父泯灭人性的罪行理当受到惩罚, 而这种惩罚又该由谁来实施呢?叔父当下大权独揽并拥有皇后的顺境, 让哈姆雷特感到他似乎逃离, 被上天和他自身良心惩罚的命运, 哈姆雷特尚在为未证实的验证等待着时机, 对于哈姆雷特本人来说已经是相当宽宏, 但对于自己, 实施这个惩罚行为, 他却有道德上的畏惧, 踌躇再三。这里也看出哈姆雷特是在道德上严于律己的, 也承托出他心灵的高尚和纯粹。

第三幕中的独白是全剧中最富盛名的。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 讨论了人生存的终极意义, 升华了全剧的主题。

“生存或死亡,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 自古无返者。”

生存还是死亡, 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在正常情况下来说, 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人一旦降生, 生存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常态, 不到身体衰竭那一刻, 死亡都是非正常的, 需要主动选择的。而对于哈姆雷特, 为什么这会称其为一个问题呢?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主动放弃生存主动选择死亡的理由。仇恨本身是不够的, 如果仅仅为了泄愤, 这个故事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哈姆雷特会在第一时间杀死叔父了事。那么又是什么呢?其实叔父的行为从表面看是杀死了哈姆雷特至亲的父亲又玷污了他母亲的纯洁, 然而再放高一点看, 他是打破了一个人伦的平衡, 构建了一个道德伦理上的混乱世界。作为一个高于常人的伟大人物, 哈姆雷特势必有这样的形而上学的追求, 即便他的追求是通过杀死其叔父这样的具体行为来完成。而这里哈姆雷特所追求的道德, 或者说伦理秩序, 到底又是什么呢?这无疑是个深奥的问题。道德的秩序是这样一种平衡, 在它的统治下人类社会中有人受损有人受益, 然后它却使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达到最大的可能性。例如原始部落中有的杀老弃老, 有的却尊老敬老, 它们都决定是当时当地的经验功利 (为了节约食物而杀老或为保存经验而敬老) , 二者虽迥然对立, 但到维护了某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的生存延续, 所以都是道德的。同样, 在哈姆雷特的时代, 这种平衡就是经过数千年人类文明经验累计下来的道德标准必须被保护不受侵害。比如, 不能因为对权力和利益的渴望去剥夺他人的生命, 如果其叔父的行为推而广之道每个人身上, 那人类社会早就是一片杀戮留下的血泊。比如,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甚至是禁锢了人类的情欲和性欲, 却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种族的繁衍和发展, 所以其母和叔父之间的情感也威胁到这种制度的平稳传承。所以, 哈姆雷特的复仇, 在道德具有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道德秩序的回归, 这也许就是哈姆雷特的超出常人之处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小枫选编:《论悲剧性现象》,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3.生命的独白 篇三

几个星期后,我终于康复了。虽然生活还和从前一样,可我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们蚯蚓离开土地便不能长久存活……”那个温柔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但我怀念阳光的味道,怀念外面缤纷的世界。我内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我要重新回到地面,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灿烂的阳光下,我鼓起勇气拼命地向上爬。终于,我又见到了久违的阳光。风温和地轻抚着我,我徜徉在翠绿的小草与娇艳的花朵间,深深地沉醉了。

太阳渐渐高升,风儿回家了,我的身体在一点点变干,呼吸在加速。我知道,我快不行了。洞口就在旁边,我听到同伴们在叫我,可我不愿下去,不愿再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我坚持我要的生活,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许,我的死在他们眼中是个错误。可是,谁看见了我嘴角的微笑?

看韩剧

娜拉

我曾经不看韩剧。不但不看,而且不屑。觉得他们的女演员妆化得太浓,男人就一个字:土。后来许多人开始看韩剧,听多了开始动摇,看看他们的化妆确实改进了许多,加上电视台铺天盖地的韩剧,也就偶尔看上一点。其实应该是没有时间看这种慢吞吞、催人入睡的东西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也居然慢慢地加入了看韩剧的行列。当然,我不是那种铁血忠臣,熬夜守候,更不会钻进戏里泪眼婆娑。我只是得空了看上几眼,平静地,不悲不喜地,评头论足地。

渐渐地,我也有了经验。那就是,隔上两三天看一次就够了。星期一,男女朋友分手,哦,知道了。星期二星期三都不看,到星期四再看,他们还在那分手呢。至少要到星期五才会真的把这难舍难分的手分开。所以,我从来不嫌韩剧哕嗦、节奏慢,我还把我的经验到处推广:三天看一次,保证不误事!

说不定韩剧不是拖沓,人家是英明,是体贴?现在的人都这么忙,怎么可能天天看你的家长里短、悲欢离合?阳光底下早就没有新鲜事。所以就这样先大大灌水,然后供我们三天看一次,一次看两集——如果还是没有空,那就一次看一集,问题也不大。只要你具备小学生水准的想像力,那么你没有看到的部分,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自动补足。

以这种“三天看一集”的方法,看完了几部韩剧,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其实韩国人比我们幸福!至少在电视剧里是这样。他们不要什么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他们就是这样慢条斯理地挣钱,吃饭,在地上睡觉,老幼相处,恋爱,结婚,吵架,妥协,仇视,和解……繁琐中拥有人生的乐趣,不知道什么叫虚无。关键是,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慢吞吞,好像我们上个世纪70年代的速度,但是物质至少是我们90年代的丰富。

想想人家是拖沓,是慢节奏。但我们是上气不接下气,是奔命,每个人像脚下踩着兴奋的风火轮,或者穿着无奈的红舞鞋,身不由己地忙忙忙,赶赶赶。是不是受误导我不知道,反正我看韩剧,看出了这种感觉:我们这边已经拆了破房盖起新楼,那边的韩国人还在砌第一块砖;我们已经有了小康盼发达,他们还在吃着泡面筹划掘第一桶金;我们已经结了婚为孩子将来考大学着急,他们绝对还在苦苦恋爱等结婚,因为好不容易等到女方的父母答应了,又杀出个男方的姨妈不同意,我们已经熟知的流程:挨骂、沉默、流泪、绝食,突如其来的爆发和最终妥协,又要再来一遍了。

4.白菜芽的独白诗歌 篇四

我母亲是一颗很普通的储白菜

可在我心里母亲就是爱的化身

其实,只是主人很随便的一仍

便将一颗思念的种子

放在了靠门边的窗台上

就算给母亲找了个冬眠的温床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

一天,又一天

也不知道是哪一天

更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居然让春知道了

不得了啦,架不住啦

你就是不想怀春

春也绝不答应

于是,没有人为我接生

我就在母亲的怀里扎根

相反,恶劣的环境

造就了我不屈的性格

更使我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没有人为我浇水

我就全靠母体供给血液

什么土壤啊水壶花盆呀

就全都免了吧

俺没那么娇气

这个屋子里除了主人

与那些物样家什相比

我算是唯一鲜活的生命

与室外那些名门子弟相比

我简直快活得像个独生仙女

漏斗形的繁枝

是我迷人的芳姿

翠绿欲滴的叶片

是我绚丽的装束

我绽开的花朵

胜似一团黄色的火焰

我香醇的芬芳

就像掀开了一坛百年老酒

总有人疑惑

小小的绿物竟然能预知一个春

我告诉他

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是母亲感知了春天的脚步声

母亲的体内是一片大海

她的乳汁像山泉

源源不断流淌在我的心田

总有人夸我生命顽强

还不如说我是幸运的宠儿

暖暖的阳光破门而入

为的是与我真情相拥

时不时还像个顽皮的孩子

从门缝中伸进一双细长的手

趁我没注意游进我的腋窝

无形中一股暖流遍布我的全身

总有人怜惜我孤寂郁闷

其实我也没有那么不幸

静静的`夜晚

相思的时刻

月亮依旧会稍稍爬上我的窗棂

无声的默许

永恒的相守

化作了爱的火种

点亮了美丽的夜色

亲爱的朋友

但愿我这微不足道的绿色

能碰到您温馨的闪光

就好比一个大山里的孩子

收到一份

5.期待独白诗歌 篇五

在我和你的那一首首诗歌当中

已经勾勒出了灵魂的

轮廓,全都在阳光与风雨中

戴上那一张面具

花开花落

啊,诚心失意了

许多美妙的庆典和剪彩

永远的期待,真实

永远了我和你所梦寐以求的日子

望着那一位身穿新装在大街上

招摇过市的皇帝和君臣们

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 “

期待”和“灵魂的倾诉”

面对着那一张张彩色的广告风情

和许多在舞台上的歌星

终于,明白了许多条件所换取的

荣誉和那些鲜花,迷人

终于,在那一座莲池里

倾听观音的一声声佛语

独白吧,在你和我的灵魂深处

回响着那一个神庙里的钟声

独白吧,在他和她的`心地上

发现了美和丑的行为

独白吧,在那一张张绿叶中

让我听到了许多美丽的叹息

独白吧,在共同的期待里

点燃那一支火把

独白吧,在歌德的诗章韵律当中

默默地拾起那些花瓣

独白吧,在那一片日渐消瘦的

土地里,一无所有

独白吧,我已经在灵魂的呻吟的

声调中,赤裸着春秋

6.秋雨的爱情诗歌 篇六

连江的忧

泛滥着雨色轻撒的喧嚣

半月雾褐的游

是你萧雨滂沱的

注语

无助

的眼神

被瓢泼的.凄凉

披散了发饰的

透心凉

无处的躲藏

页剥离了

雨意的凤恒

却要用你的手闭合

淋湿的眼

就像你的手指

无意中拐跑了

我所有的

命题

你是神

是光,是电

只是在电闪雷鸣中

显笑了我一越

的书籍

就像一个章节的

扉页

将我的一切

洗劫一空

就像

你的灵光一指

轻弹了我的一切

将你堆砌成无数的

柔情一指

用笔捻成了

粉碎

我是

你温柔手掌中

错落惊慌中的葱蓉

只是握在你手中

不小心辣出

了眼泪

心痛

中洗涤着一切的傲战

是你站在水中央

把你我————

7.从“独白”到“对话” 篇七

传统的独白式领导理念强调的是人治, 以领导者为核心和主导, 领导者的角色更多的是控制与命令, 被领导者只能追随或服从领导者, 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话式领导理念则凸显和张扬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和谐、平等和互动, 注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对话。领导理念从独白到对话不只是一种言说方式的转变, 而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 是现代性的超越。这种新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方式, 对改进领导者的工作方法, 促进领导理念的现代化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独白——传统政治文化视阈下的领导理念

“独白”一词常在哲学中使用, 往往与权威和独断联系在一起。在独白的语境下, 人与人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主动与被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独白表示一种单向的命令或演讲, 讲话者一般处于权威地位, 听话者处于被支配和被控制的位置, 很少有反馈信息的机会, 造成“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盲从局面。独白赋予人听的权利, 却剥夺说的权利。官僚科层制的领导模式具有等级森严、严格服从和非人格化的特点, 领导与民众、下属之间呈现出独白式关系。

独白式领导理念指导下的领导实践, 是少数杰出人物在社会组织中拥有职位、掌握权力, 他们确立目标、发号施令、掌握环境, 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个性、作用则很难凸显出来。不可否认, 在传统社会背景之下, 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整个社会呈现出封闭的状态, 人们整体素质不高, 这种独白式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方式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然而在知识经济背景之下, 社会发展迅速, 领导活动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 领导已不是领导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只靠少数领导者的力量难以推动社会及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 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有能力参与到社会和组织的建设之中, 并承担着社会和组织发展的责任。组织和社会的发展, 也只有通过群众的力量才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量。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 一种新的、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推动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对话式领导理念应运而生。

对话——领导理念现代化的定位

“对话”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J1Habermas) 提出的。哈贝马斯认为, 只有通过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往, 才能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 才能摆脱束缚人性的各种枷锁, 发挥人的主体性。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 不仅是对西方传统伦理学所倡导的独白式的一个重大突破, 也是对中国儒家独白式传统的一次洗礼。建立对话关系, 是人性获得自由的重要一步。“我不赞成你所说的, 但是我以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名言指出了建立对话关系的原则。

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日益纷繁复杂, 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显著增长, 过去通行的领导者垄断话语权管制一切的管理方式, 越来越不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领导者摒弃以往的等级制度思想模式, 更新领导理念, 实现从独白式向对话式的转变。对话式领导理念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平等性平等意识是从商品经济的平等交换中孕育而生的, 从而延伸到政治、法律、道德领域。中国传统政治中的臣民意识浓厚以及平等意识缺失, 恰恰是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必然反映。新中国成立后, 承接了五四运动以来从西方输入的自由、平等、博爱意识, 对本土文化进行了整合、梳理。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大大促进了平等意识的发展。与此同时, 社会舆论平台的宽松,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又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的信息与通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组织结构, 其技术的平等性直接催生了个体之间的平等意识与民主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 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在网络中不断得到加强。在现实社会组织格局中, 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平民有了平等参与的表达机会, 网民可以不受身份、地位、财富、文化等背景的限制, 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独立平等地与任何人包括政府领导人对话。组织中的成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对组织发表意见, 真实地反映个人的思想, 在自由的状态中实现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

互动性真正的对话应当是对话双方共同处于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之中, 彼此坦诚交流, 共同探索, 在真实、真诚中实现持久的互动。对话作为一种新的领导理念, 它强调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间动态的信息交流, 要求将以往上对下的“统御”或下对上的“接受”转变为上下互动的“影响”, 通过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对话不仅能使领导者分享下属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求得新的发现,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而且能够激发下属的内在潜能, 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组织创造优良绩效。

包容性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时代, 社会的复杂性、差异性、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都要求领导者在与下属对话过程中要有宽容精神, 能够尊重差异。下属由于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可能会千差万别。要把千差万别的下属凝聚在一起,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领导者除了要进行正确引导外, 还应宽容待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 领导者就应该敞开胸怀, 包容各种不同的需求、认识、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过错, 让每一个人的头脑都激荡起来,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由独白到对话的路径探索

一般来说, 在现代组织中, 行政命令主要应在行政行为的纠错机制中发挥作用, 而不应再是管理的普遍形式;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不应是专断和独裁, 而应是民主和广泛的参与。为此, 领导者应当积极营造一个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民主讨论平台。

民主管理对话本身就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没有民主, 对话便不可能存在。只有当民主化价值取向在组织成员的内心凝固以后, 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推动领导理念现代化的进程。因此, 要完善组织成员意志表达机制, 以保证成员能够充分、准确而及时地表达意志。在组织决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的全过程中, 都需要通过对话倾听全体成员的声音。这种对话的本质并不是用一种观点来驳斥另一种观点, 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 而是要改变双方的观点, 达到一种新的视界。因此真正的对话总是蕴涵着一种合作关系或是伙伴关系。领导者的任务应该是:把人们带到“桌子旁边”, 努力使下属参与管理, 通过广泛的对话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进而达成共同的奋斗目标。民主管理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下属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而且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因此, 组织要健全完善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提高成员参与对话时的真诚度, 同时投入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设成员话语表达的渠道和平台。

团结与协作我们正处在一个整合、再造、持续变化的时代, 新时代的境遇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组织需要的是有远见的、解决问题的、富有创造力的、具有团结与协作精神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在价值观和道德上有着明确的承诺, 他们重视团结与协作, 支持坦诚的互动, 通过对话和协作把组织成员串联起来, 让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关未来的决策, 以此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实施领导的途径一是利益, 二是授权。利益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原始驱动力。领导者靠利益凝聚组织, 易言之就是要满足下属的基本需求。当个人需求被组织满足后就会有利于组织决策的执行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者满足下属需求的原则是恰到好处和公平。领导者只有把下属的需求了然于心, 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但下属得到利益并不一定就能唤发积极性, 还必须做到公平。下属感觉公平取决于两点认知:一是觉得自己的“投入”和“产出”相当, 二是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与周围其他人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相当。

8.我的教育独白 篇八

1965年睁开眼睛来到人世,1984年大学毕业走上教学岗位,四十四岁的年龄,二十五年的教龄,当我把这些列举出来时,真的,我不知道这些数据代表着什么。

刚走出校门,那时豪情满怀,钱梦龙、于漪、魏书生那一个个教育家便是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如同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超女”一样,如醉如痴,如痴如醉。

刚走上讲台,激情万丈,“六步教学法”“作文三级训练体系”“三主教学观”那一个个教学流派便是自己奉为“神圣”的经典,在自己的三尺田地里,乐此不疲的耕耘着。

终究一事无成。

骨干教师的缺少,时代造成的青黄不接,加上自己那股年轻人的冲劲,不幸过早的被领导看中,毫不留情的推上毕业班教师的行列,欲罢不能,欲下不能。

分数,分数,成绩,成绩,如一道道紧箍。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期盼,学生的渴望,“毕业班”三个字千斤重啊!

一切为了中考,中考便是一切。

蓦然回首,已人到中年。

当你把快乐分给别人的时候,你便有了两份快乐;当你把烦恼分给别人时你便有了两份烦恼。这个道理似乎是一夜明白的。

为什么不能多笑一些呢?是的,应该笑起来,让学生们都笑起来,快乐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

笑一笑,十年少啊!

快乐是学习的动力,快乐是学习的源泉。

带着一份好心情去上课,才能带着一份好心情回家。

学生也是一样的啊!

于是,我便成了快乐的船夫,满载歌声,满载笑声,一篙一篙地把学生送到知识的彼岸,尽管航行的路上充满艰辛,充满汗水,但我们是快乐的。

我和我的学生是一群快乐的知识探求者。

快乐便成了我的课堂的主要元素。

不知什么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总喜欢说这些孩子。

也许是女儿刚到自己的肩膀上的时候,对学生的称呼不知不觉的用“这些孩子”代替了;也许是每一届学生中都有那么几个“鬼精灵”,瞧他们的调皮样子,不由得你不去怜爱,于是“这些孩子”这个称呼就悄悄地产生了。

是孩子总是多事的,对孩子总要宽容的。

爱看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兴高采烈的神情,爱听孩子心情烦恼时喋喋不休的话语。

班上总是有那么几个成绩不稳定的孩子,成绩今天上去了,说不定明天又掉下来了。怎么办?怎么办?找他们谈谈,又担心对他们造成过大的压力,不谈一谈,又担心他们无所谓。

班上总是有那么几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说不定哪一天靠在桌子上说自己不舒服了,于是嘘寒问暖倒开水,急急忙忙送去医院,找医生、开票、打针、吃药,通知家长,然后又屁颠屁颠的回来上课。

班上总是有那么几个不遵守纪律的孩子,说不定哪一天老毛病又犯了,于是苦口婆心,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理想教育前途教育,耐心到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一不小心自己成了最有爱心的老师。

爱,成了自己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文章里有悲,有喜,有苦,有乐。

北国风光里,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雪的壮美;四月大地上,我和学生一起倾听了雨的诉说。

我们曾在“故乡”中苦苦寻找那失去的“神异的图画”,为“闰土”的一声“老爷”感到哀叹,也为“杨二嫂”的一幅手套感到愤慨。

我们随着杜小康的鸭群一起走上“孤独之旅”,那无边的芦苇使我们感到烦闷,而那一场暴风雨我们又一起走向坚强。

诸葛亮的忠诚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唐雎的胆识又使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豪放派的阳刚之气使我们想跃马边疆,婉约派的阴柔之美又使我们想在小径徘徊。

就这样,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走进文学殿堂,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跳,一起唱。

就这样,我在我的课堂里,带领着我的学生,去感想,去思考,去探究,去求索。

有人说:做事要有激情。做人也一样,人没激情就废了。

有了激情,就有了干劲,有了干劲,就有了活力,有了活力,就会有别人所没有的感悟和智慧。

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精彩感到陶醉,也为自己课堂上的失误感到后悔,为弟子变成铅字的佳作感到沾沾自喜,也为弟子的考试失败而痛哭流涕。

而这一切,都是来自那一股激情啊!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电脑高手,读大学时,计算机只是脑中的一个名词,是什么模样只能凭自己的想象了。

从来没有想到能拥有自己的教学网站,ABC都不懂,又如何能和ASP、DIM打交道。

但结果自己做到了。

互联网打破了教学的空间观念,也打破了教学的时间观念。我和我的学生就是这网里的一条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从学校的学习到家庭的延伸,从知识的查找到问题的探究,从静心感悟到互动交流,我的教学网站是一个舞台啊,学生们在上面尽情挥洒他们的才智、他们的聪睿、他们的情感。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愉快教学,关注过程,建构主义。

创造思维,合作观念,探究意识。

这些名词在我眼前不断飘来飘去,正想方设法钻进我的脑海。当然,这类的名词还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昨天,这些名词似乎清晰了一些;今天,似乎又朦朦胧胧了。我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这些名词太新了。

想奋力抓住它们,而它们却像泥鳅一样滑;想不理它们,可今天的教学没它们可不行。

生活总是那么多无奈,无奈中总有那么多感慨。被世人称为蜡烛称为春蚕,但自己始终明白,自己这份工作就是用来养家糊口的手段。

曾经辉煌,曾经耀眼,曾经失落,曾经徘徊。

为辛辛苦苦辅导出来的状元学生远走高飞后不给自己来一封信而伤心过,也为自己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街头相遇的冷淡而痛苦过,更为自己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荣誉后得到的种种不平而彷徨过。

蓦然回首,平平淡淡才是真。

教师这份职业是高尚的,教书育人,传播文明,而教师这份工作却是平常的,日落日出,养家糊口。

为教师的不平待遇慷慨激昂过,为社会的世风日下痛心疾首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振臂欢呼过,激情过后,从不忘记自己三尺讲台里的教案试卷作业还有那些鲜活的孩子们。

9.愿做你的秋雨诗歌 篇九

秋雨愿做你晨曦之时的第一缕阳光。

透过那开满兰花的窗,投射在你那

如梦般的,,,

秋雨愿做你夏季的第一丝风。

在那条小路上,为你送来一天的好心情。

让你感到我的,,,,

秋雨原作的一把伞。

无论什么季节?

春天是为你挡雨,

夏时为你遮阳,

秋时为你避风,冬季为你阻雪!

秋雨愿做你的身边的`一只小鸟。

你开心时我伴你歌唱,委屈难过时听你倾诉!

秋雨愿做你晚间的星星,虽然不是很亮,

但我依然时刻注视着你,用我那点辉,

照在那你回家的小路上!

秋雨愿做你的那一滴泪。

深深的藏在你心里,这样我就能感觉到

你的悲欢喜怒,体会的你的酸甜苦辣!

秋雨愿做你的,,,,,

一切一切只要你愿意

10.乔布斯的独白 篇十

有些人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我记得亨利• 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是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我们的任务是读懂还没落到纸面上的东西。

宝丽来的埃德温•兰德曾谈到人文与科学的交集。我喜欢那个交集。那里有种魔力。有很多人在创新, 但那并不是我事业最主要的与众不同之处。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在我们的创新中深藏着一种人文精神。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工程师是相似的,他们都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事实上最早做Mac的最优秀的人里,有些人同时也是诗人和音乐家。在2 0世纪7 0年代,计算机成为人们表现创造力的一种方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 像列奥纳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同时也是伟大的科学家。米开朗基罗懂很多关于采石的知识,他不是只知道如何雕塑。

人们付钱让我们为他们整合东西,因为他们不能7天24小时地去想这些。如果你对生产伟大的产品有极大的激情,它会推着你去追求一体化,去把你的硬件、软件以及内容管理都整合在一起。你想开辟新的领域,就必须自己来做。如果你想让产品对其他硬件或软件开放,你就只能放弃一些愿景。

在过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公司成为了硅谷的典范。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都是惠普。后来,在半导体时代,是仙童和微软。我想有一段时间是苹果,后来没落了。而今天,我认为是苹果和谷歌——苹果更多一些。我想苹果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它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仍然走在时代的前沿。

要抨击微软很容易。他们显然已经丧失了统治地位。他们已经变得基本上无关紧要。但是我欣赏他们所做的,也了解那有多么困难。他们很擅长商业方面的事务。他们在产品方面从未有过应有的野心。比尔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做产品的人,但他真的不是。他是个商人。赢得业务比做出伟大的产品更重要。他最后成了最富有的人,如果那是他的目标,他实现了。但那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而且我怀疑,那最终是否是他的目标。因为他所创建的公司,我很欣赏他——它很出色——我也喜欢跟他合作。他很聪明,实际上也很有幽默感。但是微软的基因里从来都没有人文精神和艺术气质。即使当他们看到Mac以后,他们都模仿不好。他们完全没搞懂它是怎么回事儿。

像IBM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理论。这样的公司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是改写收入数字的人,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此销售人员最后成为公司的经营者。IBM的约翰•埃克斯(以及早已离开苹果的约翰•斯卡利、微软的史蒂夫•鲍尔默)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施乐。当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时,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撤了。当斯卡利加入后,苹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误;鲍尔默接管微软后也是这样。苹果很幸运,能够东山再起,但我认为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

我讨厌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变现,一走了之。他们不愿意去做那些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所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商业领域里最艰难的工作。然而只有那样你才真正有所贡献,为前人留下的遗产添砖加瓦。你要打造一家再过一两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沃尔特•迪士尼,还有休利特和帕卡德,还有创建英特尔的人所做的。他们创造了传世的公司,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这正是我对苹果的期望。

我不认为我对别人很苛刻,但如果谁把什么事搞砸了,我会当面跟他说。诚实是我的责任。我知道我在说什么,而且事实证明通常我是对的。那是我试图创建的文化。我们相互间诚实到残酷的地步,任何人都可以跟我说,他们认为我就是一堆狗屎,我也可以这样说他们。我们有过一些激烈的争吵,互相吼叫,那可以说是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在别人面前说“罗恩,那个商店看起来像坨屎”的时候没什么不良感觉。或者我会说“天啊,我们真他妈把这个工艺搞砸了”,就当着负责人的面。这就是我们的规矩:你就得超级诚实。也许有更好的方式,像个绅士俱乐部一样,大家都戴着领带,说着上等人的敬语,满嘴华丽委婉的词汇,但是我对此不太在行,因为我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中产阶级。

我有时候对别人很严厉,可能没有必要那么严厉。我还记得里德6岁时,他回到家,而我那天刚解雇了一个人,我当时就在想,一个人要怎样告诉他的家人和幼子他失业了。很不好受。但是必须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我认为确保团队的优秀始终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没有人会去做。

你必须不断地去推动创新。迪伦本来可以一直唱抗议歌曲,可能会赚很多钱,但是他没有那么做。他必须向前走,1965年在民谣中融入电子音乐元素时,他疏远了很多人。1966 年的欧洲巡演是他的巅峰。他会先上台演奏原声吉他,观众非常喜欢。然后他会带出The Band 乐队,他们都演奏电子乐器,观众有时候就会喝倒彩。有一次他正要唱《像一块滚石》,观众中有人高喊“叛徒!”迪伦说:“搞他妈个震耳欲聋!”他们真那样做了。披头士乐队也一样。他们一直演变、前行、改进他们的艺术。那就是我一直试图做的事情——不断前进。否则,就如迪伦所说,如果你不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摘自 中信出版社《史蒂夫•乔布斯传》)

11.评课:由独白走向对话 篇十一

独白最初来源于戏剧, 是指由演员直接向观众陈述或高声诉说其思想的台词。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其无可厚非。倘若在一种赋值的言语交流活动中, 参与者依旧以独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无疑会干扰交流的成果。然而, 我国的评课活动中, 却屡屡表现出这种独白的倾向。

1. 权威的评价者垄断话语权

在我国, 课程专家、教育机构的领导、学校内的优秀教师或普通教师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一员。然而, 在这些评价人员中, 尤以专家、领导的发言为重, 普通教师出于约定俗成的权威效应, 尝尝在权威发言后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而执教者权衡利益之后, 通常做出顺应的姿态。当权威的评价者垄断话语权后, 课堂评价中的“声音”开始固化。一方面, 用一些万能的“理论”来评千变万化的实践。另一方面, 用自己的经验去衡量他者的教学。例如:

“《称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个有趣味的故事, 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文质兼美、语言典范, 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 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苏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1]

“我今天是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来听汪老师的课, 感触很多, 汪老师的课堂很活跃, 如果我来上这堂课, 在书写上我会要求更规范……”[2]

虽然前者的评价是正向的表扬, 后者以委婉的语气提出改善的措施, 但是两者均是从主观出发, 来审视“我眼中理想的课堂”。尤其后者的“如果我来上这堂课”隐含着一种以我为主的绝对关系。从这种居高临下的评价来看, 评价者与执教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 评价内容脱离具体的课堂情境

所谓评“课”, 自然是对课堂中的行为、现象、结果作出诊断。然而, 我国当前的评课活动中, 常常忽略课堂作为评价的首要因素, 因此围绕教师进行的评价常主题涣散, 甚至漫无目的。例如:

“古人云:‘天在山边, 走近山边, 天又远;月浮水面, 拨开水面, 月还深。’我们的教学就如这天边的远山、水里的浮月一样, 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 永远没有永恒的标准。只有我们在语文教坛上不墨守成规、不照搬照抄, 而是独特钻研、另辟蹊径、富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透现出永恒的生命活力。”[3]

这种毫无主题的抒情式的独白遮蔽了真实的课堂意义, 使得评价有名无实。当评价不具备诊断功能时, 自然无法改良实践。

从上述反对话的评课中, 可以看出即便评价者提出了诊断措施, 改进方案, 但若评价者是从自我立场出发的话, 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师很可能只是形式上同意评价者的意见, 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时难免滞后、消极;更遑论不着边际, 脱离具体课堂情境的评价能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了。

二、对话:消解独白的重要力量

那么如何破除评课中的权威形象, 构建评课的多维主体, 使得评课中每一位参与者的声音得以被聆听?如何使得评课名副其实, 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良策?毋庸置疑, 这一切有赖于对话。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对话”的实践自古有之。但真正的对话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 巴赫金在其复调小说理论中, 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 认为陀氏小说有别于托尔斯泰等其他作家的“独白型”小说, 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的关系不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而是作者提供的全部现实生活必须成为主人公自我意识的一个因素。[4]因此,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主人公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 其小说是由互不相同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5]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在文学只是开辟了小说的一个新体裁, 但对于教育的意义却重大。如今, 在谈及对话主体的多元性都会援引巴赫金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 加达默尔在艺术真理的入门概念“游戏”中提及了自我表现, 与巴赫金的复调小说中的“自我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加达默尔看来, 游戏的真正主体是游戏本身, 而非游戏者。即“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6]既然是一种表演, 那么游戏只有在观赏者那儿才能赢得“游戏之所以为游戏”的意义。拓展至对话, 则意味着沟通历史的理解必须使得游戏、游戏者、观察者均“在场”。20世纪80年代, 哈贝马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对话理论。哈贝马斯划分了四种行为概念:目的行为、规范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 前三种行为都是反对话的。具体而言, 第一种是间接沟通, 参与者眼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目的;第二种是共识行为, 参与者只是把已有的规范共识付诸实现罢了;第三种是与观众相关的自我表现, 其过于关注自我利益, 反有可能遮蔽真实的意义。[7]这三种行为均独立的以客观世界、社会世界或主观世界为参照, 其中渗透着功利倾向、约束或虚伪。而第四种交往行为, 以语言为媒介, 通过“对话”来协调行为。

由此可见, 对话是建立在多元价值基础之上的, 这意味着对话者之间不同的看法均需得到尊重, 不存在一方控制另一方的现象;对话也需要参与者之间的智力、情感的投入, 只有对话者之间彼此给予心灵的关注, 对话才可能揭示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同时, 对话不仅仅停留于语言的表述, 还默含着对行为的协调与改进。倘若评课中具备了对话的这些要素, 那么其独白的现象必消失殆尽。

三、对话语境中的评课

既然双向或多向的对话较之于单向的独白, 能更全面、真实地揭示课堂教学的意义, 科学地对课堂行为作出诊断, 那么如何在评课中落实对话精神呢?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

(一) 树立平等意识

平等作为对话理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 揭示了在对话的语境中, 不存在任何的权威者。这意味着评课中, 要赋予每位参与者以言说、表现的权利。或许一些墨守成规的教师还无法打破权威者的神话, 或者一些权威者无法舍弃自己的优势地位, 那么可以通过赋权行动来激发平等意识。

赋权行为的对象主要是评课中的“弱势”群体。在权利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伴随着角色的再定位, 因此赋权并不是简单的权利下放, 而是基于评课参与者的不同关注点, 对其在评课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一定的界定, 这样既可以为权威者解绑, 又可以激发“弱势群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从而促使评课成为多个主体介入的活动。当赋权成功, 往往根据评价者推理的有效性, 而非其权利的高低来判断对话内容的重要性, [8]此时, 评课揭示的问题才可能是全面的、真实的。

2. 基于课堂作出诊断

在对话中, 只有参与者都“在场”, 那么所进行的交流才是有意义的。如何调动所有参与者投入到交流中来?必须提供一个人人有话可说的主题。其实, 就评课而言已经具备了这一主题——课堂。课堂联结了执教者与评价者, 正因为课堂的存在, 执教者所呈现出的问题才是真实可信的, 评价者的诊断才是有据可依的。

然而只关注于课堂的表面情景, 还不足以凸显评课中的对话精神。对话不仅关注课堂教学即时性的场景, 同时也强调从历史到现在的一种历时性的解说。体现在评课中, 即意味着不能武断的根据教师一时的教学失误来判断教师的教学风格, 给教师的教学水平定格, 而是要综合考虑教师的生活史、学校文化对教师的影响等。只有如此, 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才可能真正被理解, 从而避免了纯客观评价所带来的片面性与机械性。

3. 以改进实践为目的

对话使得信息由垄断走向共享, 由封闭走向开放。然而, 多种声音公然交锋的对话并没有以混乱著称, 而是赢得了“交响曲”的美名, 原因在于对话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指挥者, 使得多声部能和谐演奏。这个指挥者就是对话的目的。其实“评课从其创制之初, 就直接以改进教师的观念和实践为意旨。”[9]只是由于当前评课中功利取向等原因, 使得评课的愿景模糊不清。而当评课回归到对话语境中时, 其必然承担为既定的目标创造意义的责任。

当评课处于对话语境中时, 其创造意义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功能。正如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的一样:“语言沟通只是协调行为的机制, 它把参与者的行动计划以及参与的目的融合成一种互动。”[10]通常, 这种由多个主体构成的平等的、围绕一定场景进行的互动式的评课会生成新的意义。这种新的意义有可能是理论的完善, 也可能是实践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称赞》评课稿.见http://www.teachercn.com/Xxyw/Yd/20061/1/20060108223309913.html.

[2]仰天湖小学:把握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记仰天湖小学市级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见http://www.csedu.gov.cn/NewsView_new.asp·ConID=10760.

[3]精彩与遗憾并存——《月亮湾》评课稿.见http://218.93.17.29/blog/user1/linfang/archives/2008/2951.html.

[4][5][俄]林贤治主编.巴赫金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2、7页.

[6][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13.

[7][1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95、96.

[8]拉蒙·弗莱夏.分享语言:对话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温建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12.秋雨即景诗歌 篇十二

春雨曾经来过

夏雨也已远去

秋雨来了

秋雨轻触

点燃万千思绪

细细雨丝斜挽秋风微起

曼妙轻舞寒波涌起

飒飒秋雨过后

留下清清冷冷的世界

不要心灰

然也别有新致

空中漂着满满的清新

人身心悦愉

留恋雨后景致

更添清隽自然

缤纷的深秋

给乡野装扮无限艺术美

近旁的房子尘垢洗净

亲切本色裸露村间

悠悠的田间小路湿漉漉

边上的杂草享受晚秋雨的滋润

眼线里的一切似乎都是新的

片片的绿嫩的小生命

在展示雨滴犹点的`衣装

那是刚刚拱出土才几天的小麦苗

她的母亲—大地受了雨的甘露

水灵灵的她稚气的小脸上显出羞答答的笑

左右摇摆

看—忸怩着活泼的小身段在风中舞袖

是、是绿的生机

成长的期盼

眺远处挺拔的白杨树

枝上没有落完的叶子

历经雨打湿过后

褪淡的绿意悄然变得更浓了

以特有的色彩体现叶生命最后的倔强

一幅美感忧郁画立于天地人间

一幅雨儿挥笔彩绘的秋色之体

纳入心田

那颗多情的心也已在秋雨中洗礼了

冷的瑟瑟发抖

抖出跳跃的犀弱

抖出生命力寒季弥散的涵盖

无语的思索

美景中有不足的瑕癖

失落中有美景的点缀

我真想、真想对着广垠的原野竭嘶底里的吼喊

13.秋雨现代抒情诗歌 篇十三

我说秋雨啊秋雨

请你带走我的忧伤

我在此处孤独而又彷徨

不知何时,你略懂我的哀伤

带走我含泪的.眼眶

我说秋雨啊秋雨

你轰轰烈烈的人来

就让我陪你轰轰烈烈的哭一场

如今的我

被囚禁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牢笼里

你也曾看见我那憔悴的脸庞

可是我有一颗炽热的心

它有追求与向往

可是

我却被禁锢在牢笼里

我内心的泪水

在心中翻滚,涌动

我说秋雨啊秋雨

你就是我的知己

每每我想到这里

你就,倾盆大雨

我在此处度日如年

我不奢求你的日日相伴

可是

请把我心中的泪水

灌入整个世界

灌入那我神往的地方

因为我也曾有过向往

因为它也曾是我坚持的力量

我说秋雨啊秋雨

14.真挚的内心独白 篇十四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pú sà),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不看电视,不打游戏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句子点击】

一句“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开启了“我”此刻内心的紧张。“再也不踢球,不看电视,不打游戏了”,三个“不”连用,将“我”此刻无比后悔的心情尽显。“老师啊,手下留情……”一句内心的呼唤,既引出“我”的决心,又带出令“我”如此不安的原因,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我”此刻紧张、后悔又充满期待的复杂心理。内心独白,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表达时,可以让人跟自己说话,也可以在心里和别人说话。例文就是通过“我”在心里对老师说话来呈现的。

【漂亮句子】

小朋友,仔细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内心独白来表现自己心理的。

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王老师问同学们在家干不干家务活。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格外紧张,唯恐老师点我的名。想想自己在家从来没有干过家务活,不禁自责道:李云飞啊李云飞,亏你还是大队长呢!在学校劳动积极,可是在家里你干过什么活儿呢?什么事不是媽妈干的?今天老师提问,我看你怎么回答。

【动手写写】

运用内心独白法,试着写出自己撒谎(sā huǎnɡ)或做错事时的感受吧!

15.秋雨夜未央诗歌欣赏 篇十五

夏雨,倾城,你说,像我,哪怕洒落人间,依然火热滚烫;

秋雨,缠绵,我说,像你,明知错过季节,仍旧一往无前。

夏雨,热情,你说,像我们,一如初见时惊艳,相知时倾心,相恋时如夏雨,仿佛瞬间,倏然,已逝;

秋雨,落寞,我说,像我们,熬过了秋的清冷,却不提防,寒冬骤至,不及缠绵,回头,顷刻,不见。

这个缠绵的季节总留下许多的依恋、就像

秋叶,依恋风的轻柔

落花,依恋土的素净

熟果,依恋枝的安稳

夜雨,依恋秋的繁荣

就像,就像我曾经依恋你的温柔。

你说,秋叶不伤,因为我很快乐。

如你,淡淡的`,默默的,离开了我的世界,带走了夏的狂热,带走了秋的缠绵,带走了世间繁华。

我说,那飘飘洒洒了一夜的雨啊,细腻悠长。

如你,轻轻的,柔柔的,消失在我的世界,带来了风的思念,带来了遍地肃杀,带来了雨不停歇。

你曾说喜欢我的文字,有我看不透的忧愁,有我剪不断的缠绵,有我挥不去的悲凉,还有我舍不了的希望。。。

我多想你能读懂我,读懂我的过往,我的忧愁。然后,把你紧紧拥入怀中,和你一起分享,分享我的思念,分享秋雨的希望。

渴望,能让我伴你快乐,伴你悲伤。伴你一起细水长流,一起看日升日落,诉说想念,一起看雨夜未央,慢慢变老,相知相望、、、

要多久,才能让这如水的思念,飘乱我洒落一地的忧伤。

千年,够吗?

16.通向内在之路的独白 篇十六

那么,《荒原狼》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荒原狼》成书于一九二七年,恰值作者五十寿辰,不无偶然地成为德国转折时期和作者本人转折时期具有象征性的代表作。正如黑塞的朋友、文学评论家库尔特·品图斯(KurtPinthus)所述:《荒原狼》是“一切自白作品中最最残酷无情和精神紊乱的书籍,比卢骚的《忏悔录》更为阴郁和野性十足,是一个诗人为庆祝自己的生日而举行的残酷可怖的生日宴会:一场由自我思索和自我毁灭创造出来的晚会,是记载一个过时的人、过时的时代的衰亡的文献。……一切都是自我透视、自我记述,对于自我所作的粉碎性解剖:绝非出于对分析解剖有兴趣,而是由于一种渴望,一种想让自己成为和谐的人的愿望;由于想寻找自己、最本质的自己的渴望。”很明显,小说正是作者四十岁以后所走的“内在之路”处处碰壁后写下的一份披露内心的惊心动魄的记录。

整部小说是一种“实验”,是作者以文学形象图解一种精神上的分崩离析的尝试。这种试验又显然双管齐下:既从形式,又从内容,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好似感官与理智,既相对立,又相统一一样。

“实验”的第一部分——形式。尽人皆知,现代派著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们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赫尔曼·黑塞从未自认为现代派作家,无论在他生年,还是死后,也从未有任何国家的任何评论把黑塞归入“现代主义思潮”,有人说他是“现实主义”、“人道主义”作家,有人把他描绘为发扬了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个浪漫骑士”,也有人称他是协调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精神探索者”,但是,与之同时,无论在他生年,或者死后,一些享有盛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如:法国小说家安德烈·纪德(Andre Gidé),德国荒诞派戏剧家彼得·魏斯(Peter Weiss),美国作家亨利·密勒(Henry Miller)都把他奉为自己的“先行者”和“导师”,恰恰从他们的视野和观点反映出黑塞不少著作——尤其是《荒原狼》中的现代主义倾向和特征。

《荒原狼》根据标题只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所谓“出版者序”,用一个外人的口吻描述小说主人公的外表举止;第二部分是“哈利·哈勒尔自传”,也即作品的正文,其中关于荒原狼的论文和魔术剧院之行又是正文中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也是作者呕心沥血进行艺术试验的结晶所在。小说的主题:由于对威胁人类的危机的忧虑而形成的人的双重性格,也即人性与兽性的矛盾冲突——如何获得治疗和解决,以十分离奇的形式出现于这两个部分中。人在非人的社会中必然成为“双重人”,也即人、兽混合体。具体地说,就是市民人和理想人同时存于一个人物身上。而小说主题所提出的问题是:每个人本身对战争以及世界上的不幸负有多少责任。黑塞为阐明主题及其问题便决不能使两者“融为一体”,因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视点(似乎作家有两种不同的观察生活的眼光)予以描述。理想和现实,幻想和真实,虽则同时存在,却不紧密相交,而是各自在自己的平面上,也可以说是层次上,发展、表演。小说主人公哈利·哈勒尔在现实的平面上是典型的小市民,奉公守法,循规蹈矩,尽管相当孤僻,却也很容易相处。他留恋整齐干净的世俗生活味道,经常对着公寓里光洁的过道和漂亮的盆景痴坐半天。同时,在更高的理想平面上,也可以说是幻觉层次上,他被描绘为一只野兽,“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他的所作所为脱出了日常生活常规,他活动于麻醉性梦幻之中。而作品结尾的“魔术剧院”之行,世俗的现实便完全销声匿迹了,在这个超越现实的全新生活领域中,作者以一连串光怪陆离的场景,一幕幕神秘莫测的幻象,用令人心神震撼的笔法,描述这只半人半兽的怪物如何冒著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历尽了自己所能设想的世界末日的炼狱,最终战胜外在的磨难而从事内心的追寻,在象征性的不朽人物身上逐渐领悟出那难以捉摸的人类生存的意义。显然,《荒原狼》的主要部分在艺术形式上采用的是非现实主义的表现法,侧重象征、譬喻、暗示和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段,其双重眼光带有荒诞和隐晦的特色。这一特点,不仅可从西方现代派作家的著作中找到共同点,还可从现代主义所师承的浪漫派著作中追根溯源。如霍夫曼的著名童话小说《金罐》。

“实验”的第二部分——内容。这也是作品的核心所在。英国作家柯林·威尔逊说,倘若把《荒原狼》中的插曲“论荒原狼”这一部分内容独立出来,那么便完全可以把它称为“一篇关于局外人的论著”。“局外人”这一称呼从广义上说是现代派作家对于困扰不安的、性格分裂的、探索着的西方人的统称,因为这一类人尽管国籍不同,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却有一个共同点:以个人意志作为最高的生活和道德原则,强调表现自我、扩张自我。在文学作品中,他们既是作者所塑造的象征性客体,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家的自白,或者干脆就是作者本人。“论荒原狼”这一出“戏中戏”就是颇为典型之作,明明是主人公的自白,却偏要以偶然落入主人公手中的“一本小书”的形式出现,以便更客观地施展作家所擅长的精神和心理分析。

这是一个“失踪”住户(荒原狼)所遗留的一本自传,正文便是遗稿,记录一个名叫哈利·哈勒尔的中年知识分子迁居一座无名城市一年左右期间的遭遇,直至他被人目为“失踪”的结局(“假想的绞刑”)为止。

按照全书内容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剖:一是对于政治的敏锐感觉,二是浪漫主义的幻想,三是对双重人格的心理分析。首先要谈黑塞的政治观(本文重点并非探讨作者政治立场,因而此处的分析从简)。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对世界命运和人类危机的思索并没有使他从黑暗的现实面前脱逃,而是超越现实,思索地、梦幻地、诗意地超越现实。试以正文开始部分中哈勒尔和那位著名东方学者的辩论为例:从整部小说来看,这场会见只是一个侧面描写的小插曲,仅占四、五页篇幅,但它却是一场有寓意的幕间曲,黑塞在这里也没有使用保护色,因为他自己的思想便是适应一切的一种适应力量,在以名教授为代表的嚣张的复仇主义势力面前,在虚伪爱国主义面貌下反犹太人、反共产党人的沙文主义情绪面前,作家也绝不勉强自己更换旗帜,而是以独创的形式——让主人公成为“一个潦倒的隐士者”、“一只荒原狼”,作为对于“明日战争之严重警告”。《荒原狼》预言了德国未来的战祸,小说问世十二年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作者的政治眼光不可谓不敏锐。

作品内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梦幻、幻觉、潜意识。浪漫主义的幻想在这里具体化为千百间小包厢,黑塞赋予它一个象征性的名字——“魔术剧院——只接待疯人!”从命名就体现出它是某种形式的主题,也是对文学内容的一种实验性尝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楚柯夫斯基教授在他的论文里就把哈勒尔和陀思妥也夫斯基著名小说《白痴》中的梅斯金相比较,认为他们同属“现代人”的综合性形象。这些人才智超群,感情细腻,朦胧地意识到自己是多重性格,感觉自己是由许多自我所组成,而当他们把这种意识和感觉告诉人们时,便被统治者借助“科学”把他们确诊为精神分裂者、白痴、狂人,不让人们相信这些不幸者喊出的真理,而让他们可歌可泣地成为悲剧人物。二十世纪上半叶许多企图挣脱市民意识(也即中产阶级道德观)羁绊的知识分子便大都属于这类不幸者。黑塞笔下的荒原狼和陀思妥也夫斯基笔下的白痴一样,在外表上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虽然同属凡俗世界上的居民,却都为一种更高级的现实而生活着,他们完全从“不朽者”(按照其精神内容解释就是“理想境界”)的视野去观察整个生活,他们的目光高高越出资产阶级市民世界的表面“现实”,而进入宇宙的本质——统一和谐,认为世上万事万物无不矛盾对立,却又相辅相成,而最终又协调一致,这便是他们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他们到达终点以前,他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灵魂深处的混乱,不得不通过幻觉世界历尽自己必经的象征性的地狱之行。

当然,两位不同国籍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上又是截然有别的。荒原狼和他同类“现代人”一样,通过药物麻醉剂制造的幻觉寻求自己灵魂的世界。药物造成的梦魇便是“魔术剧院”里千百间小厢房,每一间都是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让进入者开展永远全新的探索。作家例举了十五个房门,小说主人公只进了其中的四间。第一景“猎取汽车”,这是一场人和机器的搏斗,“人”操纵汽车,汽车又把“人”碾成肉酱。杀人者和被杀者讨论人的职责,由于人们生下来就隶属于一个国家,不是被迫去当兵,就是为赎命而纳税(这不正是当时高度机械化下社会危机丛生的旧德国现实的写照吗?),于是出现了一大批狂人、变态者,他们乐意毁灭世界也同时毁灭自己。第二景是“人物结构指导”,把人生比喻为弈棋。“人”并非单一的整体,而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形象所组成,就象棋盘上的无数小棋子,它们互相友好又互相敌对。小包厢里的表演者指出,倘若观察简单化,便会把天才看作疯子,而把真正的狂人视作英雄(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希特勒,当时正值希特勒即将攫取政权之际)。作家写道:“在更高一层意义上说,一切智慧始于疯癫,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切艺术、一切想像始于精神分裂症。”作家所谓的“更高一层”显然指“不朽者”的立场和视野。第三景“荒原狼训练者的奇迹”,是用形象图解作品主题:双重人格的矛盾。人和狼在这里互换了位置。训兽者——强壮的人,象征“小市民”,他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奉行资本主义法则,狰狞地撕裂吞噬小动物,相反,赢弱的狼却是人格的代表,和兔子以及小羊羔“组成一幅动人的家庭景象”。第四景也即最后一景是“所有的姑娘都是你的”。哈勒尔在这里遇见和占有了他毕生各个阶段爱慕过的所有美女,他还要去见他的理想女性海尔明内,她是自己的“另外一半”。他也应该以同样方式占有她吗?这时,莫扎特的音乐和本人同时显现,“不朽者”给予他启示,他用刀捅死了最后的爱人。在这里,黑塞借用了歌德《浮士德》的主题(小说主人公敬仰的两位“不朽者”正是莫扎特和歌德)。为自己所爱者绘制的最美图景不应该是婚礼、家庭、生儿育女,而是让她在最幸福的时刻升华。因而这一桩在现实平面上看来丑恶(出于妒忌而杀人)的罪行,在理想的平面上却是主人公彻底完成了自己内心最完美的画像。哈勒尔为海尔明内绘制的画像不恰好就是黑塞为哈勒尔绘制的同一幅画像吗?当然,谋杀行动只存在于浪漫的幻觉,也即潜意识中,海尔明内最后又还原为一枚小棋子收回“魔术剧院”主人巴勃罗的口袋里。

关于作品里的心理分析内容,托马斯·曼曾说此书在心理分析上堪称“出类拔萃”。荒原狼的“小小论文”也就是荒原狼的“双重灵魂”,这一部分内容是从心理学角度描述艺术家和创作的关系。论文以同一人物心理状况差别的不同程度而分成不同层次,显示其心理变化的发展,直至最终暗示一条解脱道路。论文始于荒原狼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区别是他不能让自己身上的人与兽和平共处,有些人由于自己的兽性而获得成功,而他身上的人与狼却势不两立,以致他的生命类似一种“永恒的、充满痛苦的运动,犹似汹涌的波涛拍击海岸,永无休止”,偶尔感到幸福也总是瞬息即逝,原因是他“从来没有为金钱和舒服日子出卖过自己”。为了“自由”,他抛弃了一切,但是,“追求权力的人毁于权力,追求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低声下气的人毁于卑躬屈膝,追求享乐的人毁于行乐。同样,荒原狼毁于我行我素。”荒原狼在自己造成的越来越稀薄的与人无关和孤独的空气中感到正在慢慢窒息而死。

荒原狼有时记录下自己昙花一现的幸福瞬间,成为光彩夺目的文艺作品,给人造成虚幻的错觉,而他明白自己由于内心矛盾而“属于自杀者之列”,这种人并不是真的自杀,他甚至不肯损伤自己的一根毫毛,他只是在心理上时刻为自杀敞开大门。与之同时,荒原狼又懂得自杀是一条不太体面的出路,他由于亏心感而重新考虑自己的行动。荒原狼出身在有教养的有产者家庭,他的一部分灵魂始终不能摆脱这个市民世界的秩序,但是他的个性化程度又使他绝不甘心中产阶级道德观的約束。于是他虽然留恋着一点儿舒适和欲望,更主要地是想“腾起身来”“突破市民阶层这个地球的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

荒原狼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有浮士德式的两重性,躯体是统一的,而灵魂并不统一,他写道:“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单体,连最天真幼稚的人也不是,每个‘我’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一个小小的星空,是由无数杂乱无章的形式、阶段和状况、遗传性和可能性组成的混沌王国”,他逐渐领悟到人的躯体只有一个,而里面的灵魂却是无数个,好似“印度史诗的英雄并不是人,而是人的群体,人的一系列轮回”,而佛教揭露“人性中的妄念”的办法也是对“千百层皮组成的葱头”(人)进行解剖的巧妙方法。人的一生处在千百种相对极之间,就象一个大花园里“长满了不计其数的树木、花卉、果树、野草”,不能够以有用无用简单划分。荒原狼内心深处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他“走向精神、走向上帝”,而他的本能欲望又吸引他“回归自然、回归母体”,他的生活就在这两种力量之间颤巍巍地摇摆。直至最后他明确意识到通向精神的道路是一条“献身”之路,唯有这条道路的尽头有不朽的人和不朽的作品。

荒原狼徘徊不定,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回头路。在黑塞眼中,万事万物一旦造就,“那它们就已经有罪,就已经是多重性格的,就已经被抛进了肮脏的变异之河,再也不能逆流而上。通向无辜,通向本原,通向上帝的道路不是引我们向后走,而是向前走,既不通向狼,也不通向儿童,而是不断向前,通向罪恶,引导我们修身。”不朽者莫扎特所走的就是这种“荆棘丛生的修身道路”。按照黑塞的人生观点,也只能安排自己的主人公沿着这条道路向前走。论文最后一段可归纳为一句问话:“荒原狼可能跻身于不朽者的行列么?”荒原狼以自白形式所展示的双重人格心理及其最后结局,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性主题。

《荒原狼》作为时代思潮的产物,在创作思想和方法上受到同时代一些代表人物的重大影响,某些方面甚至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二十世纪上半叶诞生的优秀德国文学名著中,有不少主要是反映当年政治状况和社会道德风貌的作品,其中亨利希·曼(HeinrichMann)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臣仆》(一九一八年)尤为突出。小说不仅展现了希特勒日后得以执政的沙文主义社会背景,更着力于鞭挞卑陋庸俗的市民道德,小说主人公赫斯林是一切市民气中最恶劣品质——“臣仆”——的代表,就是这类驯顺臣仆组成了军国主义的强大后盾。使《荒原狼》中主人公深感痛楚的就是自己身上的类似品质。

而同时代的尼采、弗洛伊德等人则从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领域体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思想。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他们的论著显然带有唯心主义、悲观主义以及其他荒诞谬误的局限性,但是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分析事物的方法,也显然有着不容忽视的长处,它们的许多思想观点也是对当时反动统治的一种“逆反”,它们的出现本身便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在《荒原狼》里,尼采的超人哲学、唯意志论以及对一切的怀疑、否定,具体化为主人公的“我行我素”。按照尼采的观点,生活和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以意志去统治一切,因此必须加强对意志的认识,以促使人类进化。哈勒尔遵奉自己信仰的原则到不惜丧失一切的地步,尽管他叹息自己因此而“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家庭,失去了故乡,游离于所有社会集团之外”,他还是决心成为“荒原狼”。不过,“论荒原狼”一节的内心独白,既是艺术家的自我解剖,也是对过去的痛苦告别,主人公在“我行我素”的道路上似乎作到了“独善其身”(和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市侩主义相比较),却因为脱离人民而几乎毁灭自己。全书结束时,主人公最后决心走献身之路,尽管还只是提出了一个模糊的希望。《荒原狼》结尾处尼采的影响明显地稀薄了。

如同托马斯·曼所说,荒原狼的精神历程和弗洛伊德的关系颇深。弗洛伊德的一系列观点和方法在“魔术剧院”这一章节里,得到了文学形式的具体实践。首先便是小说主题:双重性格矛盾的展示和解决。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两面性、双重人格是人们为了从灭亡中挽救自己而配备的保险栓,于是梦、梦幻便成为最好的表达方式。弗洛伊德分析了“梦的机制”,认为“在梦中,一件事被凝缩成别的事情,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所置换,梦者的愿望常以乔装打扮的形式来满足。”(《释梦》,一八九五年)小说主人公为进入魔术剧院必须“付出理智”作代价,“付出理智”(也即乔装打扮为疯人)这一行动立即把人们的认识从现实带入幻景(也即一种现实为另一种层次上的现实所置换)。哈勒尔在魔术剧院小房间里的每一次新经历都是对自己某一种被压抑愿望的满足,不论是随意持枪杀人,还是随意幻化为任何物体,直至和上世纪的“不朽者”随意闲谈。每一个小小的“炼狱”都是弗洛伊德关于人类潜在性本能学说(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的形象图景。

“魔术剧院之行”还体现着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理论。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九○○年)一书中说:“潜意识也即原始思考方式”,弗洛伊德经过多年治疗神经症患病者的临床经验,建立了潜意识理论,认为“一种想法被意识界所压抑时,仍存在于潜意识界之中,并可成为潜藏的动机”。黑塞笔下的两种平面、两种视野,现实和幻觉同时并存或交叉出现,不正是弗洛伊德笔下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不断互相转换的关系么,白天是意识,黑夜便是潜意识,荒原狼的愿望在现实平面中受到压抑,受到排斥,在梦幻的平面上才得以突破,得以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出现梦幻的“潜藏的动机”。弗洛伊德用分析夢幻来治疗患病者误入歧途的病态精神,而黑塞则是用艺术手法表达出冲破人类自身存在的逻辑的潜意识境界。弗洛伊德的学说尽管有许多缺点,但他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心理研究领域,而黑塞汲取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艺术形象,使《荒原狼》成为“出类拔萃”的心理小说。

《荒原狼》问世几十年来一直在世界范围拥有广大读者,在一部分人中甚至引起强烈共鸣,彼得·魏斯的话可算是比较形象地概括了这种感觉:“好似在我自己的痛楚上搔爬,这里描写的是我的境况,市民的境况,他想成为一个革命者,而在古老的标准砝码下变成了残废。”那么,黑塞通过《荒原狼》究竟向人们提供了什么,其效果又如何呢?

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黑塞的特点便是作者本人的“理想探索者”道路,以及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和精神现象学等等角度对社会现实进行探讨的著作。这位理想探索者一生的各个阶段倾慕过西方和东方国家无数文学、历史、音乐、哲学、宗教上的伟大人物,直至八十五、六岁高龄还在研读中国的老子和庄子,但是他仰首翘望高高的天际,他把目光射向遥远的过去,他还曾崇拜和学习同时代人尼采和弗洛伊德,目的并不是回顾、倒退和抄袭,却是试图开拓一条通向未来的人生精神理想道路。

从《卡门青特》(一九○四年)到《玻璃球游戏》(一九四三年)这一系列成果中,显而易见的是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线索,即一种努力挣脱形形色色精神死胡同寻觅出路的奋斗精神。但是,尽管人物不同,道路不同,追求的目标永恒如一:如何寻求理想精神境界,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荒原狼》也体现着作者寻求理想境界的规律:从完全主观地追求“我”开始,历经人生的崎岖和波折,转移到绝对的客观——“我”的全部消失为结束,荒原狼的最后决定便是不惜牺牲一切而努力于让自己也“跻身于不朽者的行列”。

黑塞毕生所走的道路和他作品所提出的理想境界,归根结蒂只是“独善其身”(对自己)和“乌托邦精神”(对社会)而已,但是,正如他个人身上汇聚着他那时代若干最重要的思想潮流,他的著作也由许多条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时代思潮组合而成,反映着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精神和脉搏,因而富于生命力,以致几十年后还能够引起同病者的共鸣。

(《荒原狼》,赵登荣、倪诚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1.10元;《荒原狼》,李世隆、刘泽译,漓江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三月第一版,3.30元)

(本文黑塞像,丁聪画)

①引自黑塞百年诞辰纪念集《赫尔曼·黑塞》,联邦德国柯赛尔出版社,一九七七年。

上一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下一篇:《化石吟》课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