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精选10篇)
1.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一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思考
一、注重预习(自学)
“预习”是在上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是否要提供预习提纲,各地做法不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师生共用,上课前教师把讲学稿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教材,并完成“讲学稿”上的题目。“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有人指出,“讲学稿”存在着“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 校长陈康金则认为:生成应该是动态的,预设必须有。“讲学稿”的预设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为老师提供了课堂讨论和拓展的空间,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解决“生成”的问题。
“学案导学”的学案内容设计容量也要由刚开始的细致、全面到后期简单明了过程,甚至达到学生没有学案,在“隐形学案”的引导下完成合作交流,质疑解疑,总结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当然,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来完成。
濮阳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自学”,是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
洋思中学的“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等。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西峡经验不提倡课前预习,一切学习都在40分钟的课堂上完成。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但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发性地查阅资料,这要比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效果好得多。
二、注重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濮阳四中“ 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是“互动”,通过“自学”,大家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交流,这时,老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相互问答,互通有无,优势互补。通过“生生互动”,一般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余下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在“师生互动”时让老师和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西峡县教师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东庐中学要求教师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学案导学的实施过程,要保证学生有看书时间,保证学生有思考时间,保证学生有讨论时间。教师课堂实施点拨,要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
杜郎口中学在近5年的探索中,教师逐渐形成了一套“对付”学生不发言的办法。不经过长时间的主体参与活动,学生的表现能力决不会现在这么强。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完成得尽善尽美。有一句学生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三、注重训练(作业、检测、实验)
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只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学生不得抄袭。“当堂训练”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所谓适量就是作业总量以学生在15分钟内能完成为限,又不偏少。三是针对性地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选练题目要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东庐中学要求每个老师都要“下题海”,对收集到的习题进行筛选、改编,一道题落到“讲学稿”上,要经过备课组每位老师的审核,每个老师都要先做一遍,体会一下难度,“议一议”题目放的位置是否合适,考虑学生在做的时候可能有什么样的思路,需要设置什么样的台阶,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教师要采用面批、个别教学及补标测试等辅导形式,完成“周周清”任务。
四、注重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从何而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老师提出问题再灌输给他们,要好得多。”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
有人评论:洋思课堂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型变成思考型,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但洋思的课堂依然是教师预设问题多,学生被动思考多。学生必须按照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纲去阅读教材,学生必须按照教师出示的习题去巩固练习,整个课堂仍然是学生解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
与洋思、杜郎口的教改经验相比,西峡的教改实践更具颠覆性。传统的课堂导入常常是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西峡的课堂导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练习多是由教师出示题目,教师评价,而西峡的课堂练习则是由学生自己编题,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师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而西峡的课堂,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师常常被学生出其不意的质疑“问住”;传统的课堂,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布置作业,而西峡的课堂则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
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具有亲切感,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
五、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
濮阳市第四中学用“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并不要求每个学科、每节课都严格应用这种模式。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灵活运用。每一门学科、每一位老师、每一节课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变式”。“自学”的方式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比如:语文、英语的“自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读”;数学的“自学”主要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收获感性知识;新授课的“自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新知识,提出困惑,是“互动”和“检测”的基础;而复习课的“自学”,则是让学生自己升华已学知识,形成更高层次的、完整的、准确的知识体系。
教学模式不能代替教学内容,它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
西峡县学习洋思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他们发现,洋思中学的课堂偏重于追求教师预设问题的解决而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与新课程倡导的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理念仍有差距,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他们鼓励教研员和教师要学习洋思锐意改革、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边学习边推广,边实践边发展,到2006年,一个源于洋思经验经过本土实践的新课堂模式正式诞生了,他们将这个新模式命名为“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六、课堂教学改革为何这样难?
“中国初中”――洋思中学的经验已走红十多年,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二十几万,可至今仍然没能“克隆”出第二所“洋思中学”。有记者这样评论:“洋思的各种理念和管理措施固然先进,大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然而更让人钦佩的是洋思中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充满热心、对工作充满激情的负责精神,缺乏这些精神即使再先进的措施和做法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说,“‘讲学稿’不能简单地移植。很多人到这儿学我们的‘讲学稿’,可回去还是学不好,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讲学稿’本身,其背后的我们学校的整个文化他们学不到。”而这个“学不到”的东西就是“制度和氛围”,这才是东庐中学最重要的东西。
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推进,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体制”,是“人的价值观”。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推进,其原因还在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质疑探究能力难以形成和提升。
“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三个环节、一条主线”,寻找“适合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攀升的阶梯,课堂是永远没有标准模式的。
减负的根本在课堂。必须抓好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课外的减负,二是课内的增效。
办好教育无非三个字:爱、责任。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坚持。
我们的教育不缺少理念,缺的是对一线教育生活的真正参与。
2.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二
“三环”:第一环节,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
“六步”: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标要求,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第三步是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第四步是对假设方案进行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二、“问题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近两年开展了甘肃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问题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际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它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重要作用。下面就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尝试。
1.课前:知识点问题化———“生成”问题
首先,教师在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如何把知识点设计成各种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利于课堂探究的小问题呢? 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查找资料并搜集相关的素材, 把每个知识点尽可能地设计成紧扣课标要求、联系生活实际的小问题。例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课的主要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如下:
(1)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有何关系?
(2)城市等级的提高必将带来服务范围的扩大,影响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3) 上海市发展与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有怎样的相关性?
……
从以上问题设计中可以看出, 问题的设计应当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争论的话题和社会热点问题; 教师应当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具有预见性, 在课前要能预测出学生将会出现的情况并确定解决的办法。
2.课 上 : 解决设计的问题 , 掌握基础知识———“探索”问题
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时,应尝试从这样几个程序开展教学:展示问题(预习成果)→师生讨论→归纳知识点或结论→练习反馈或实践,这种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之中,符合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以“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课为例:首先可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针对精心设计的问题去看书、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充分交流,可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探究性问题,如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的关系等;对一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可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尖子生释疑,教师归纳,如影响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因素问题;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答案;然后再把每个问题对号入座, 归纳出本课的知识点或总结得出正确结论。最后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新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3.课下:探索问题,验证解决 ,并进一步拓展问题———“发展”问题
3.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三
一、学生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 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C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 A 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发展情况可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层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只有进行目标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为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B层次学生重点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力求不存在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教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习信心,激发潜能,有所提高和突破。
三、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 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出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各单元的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了目标分解,对于A层的优生每节课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学内容,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每天的单词听写必须 100分。对B层学生,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掌握基本语法,初步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程度的阅读材料,单词听写必须80分以上。而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和习惯用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了解其大意,能听懂和进行最常见的日常会话就可以过关了。这样避免了许多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了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
四、作业分层
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要求。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巩固发展。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课堂作业的要求可以是: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B层通过造句、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A 层通过写作、阅读理解训练来巩固所学语言。课后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A、B、C三个层次,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究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课内指导分层
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重点、难点、惑点、特点和关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爱好、兴趣和特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放低起点与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组学生面对强手也不象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B组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C组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
4.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篇四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效率就能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要想引起学生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每节课都应有创新和提高。在英语课堂上,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魅力来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兴趣被激发而突破课本的约束,去涉取更广博的知识呢?讲台上,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及其高超的教学艺术给学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正是所谓“以情传理,情理交融”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于设问法、角色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激情、妙趣横生的情境。学生一旦有了激情,他们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成一种乐趣,内心感到由衷地高兴,他们就会带着好奇心去求知,从而激发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英语后,能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两个值日生,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又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以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念念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的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导引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修养,良好的英语素质,如语音纯正,声音洪亮清晰,态度和蔼可亲,言谈风趣幽默来调动学生,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对学生必须要满腔热情,把问题讲清楚,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因势利导地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我表现意识,产生开口表达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要随时体现在和学生的对话中。Good. Great. Very interesting. That’s a good idea. I’m glad to hear that.等这样的鼓励性语言要随时挂在嘴边。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表达能力,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新课的引入应自然、生动、新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或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图画,黑板上的简笔画, 或用多媒体引出课文中插图,或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接近,又觉新奇的问题,或创设相关情景,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创造出一定的语境,努力把学生引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走进课本,走向知识。如,教学hungry, thirsty, hot 等都可以用面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如在教进行时态时,我表演动作,来问学生:“What am I doing?”然后进行问答。这些表演动作简单,形象直观,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其余学生说英语,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怕讲错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养成能运用英语的良好习惯,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要掌握一个“精”字。讲其当讲,略其当略。对课堂练习,要突出一个“巧”字,注重一个“活”字。练习内容要精心设计,认真筛选,要指导学生巧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五
童张家 胡世新
小学阅读课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做了明确的阐述,并做出了详细要求,在此不作赘述。我只想谈谈差异化阅读如何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所谓差异化阅读就是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的材料,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然后采取小组间互助合作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要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一般教师教学前都会制定教学目标,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这目标必须是在学生现有阅读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这里采用差异化目标训练法:以小组为单位,不同的小组阅读训练的目标不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照顾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小组内的个体差异由小组内采取互助的方式来处理。
接下来,为了做到差异化阅读,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现有的阅读水平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为了实行差异化阅读,我们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具体操作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依据各小组的学生特点进行阅读任务分配。接下来就是,需要老师事先选好材料,并设计好阅读任务。这对老师要求要高一些,学生则只需要接受并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就行。但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的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并且各组之间还可与以交流学习的收获。
再接下来就是,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在日常教学中,老师总是习惯于对所有学生安排同样的学习任务,并且以同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样可以确实减低教学的操作难度,但是无法兼顾到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性。比如说,对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对于只注重内容趣味性的学生就要培养他对文章细节的分析理解;对于只注重文章的内容的学生就需要引导他关注文章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技巧。总之,就是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任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
还有,就是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学生,强化阅读过程形成的兴趣和阅读技能。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的感受,体验阅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阅读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既相互交流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有获得胜利的喜悦。
最后就是,给学生创造展示阅读收获的机会。学生在交流阅读感受的同时写一写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当然这种成果展示可以自由一点,不必统一要求。引导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重要的能够提出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是高效率的阅读。
6.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六
关 键 词:和谐 提高 创新 实验 研究
内容提要: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朱永新新教育理论
三、实验目标假设。
四、实验研究范围的界定。
五、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六、实验要求措施。
七、实验组织。
正 文: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1月,赤峰市教研中心,组织了全市《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与研究》开题会,会上《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研究》开题报告及实验学校经验介绍,解决了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研究,是在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实践性和运用价值很强的一项实验研究。
“张扬个性与全面发展”是教学总目标,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张扬个性与全面发展应该有所侧重,就小学阶段而言是关注个性张扬的教育,还是侧重全面发展的培养,一直影响着我们对课程的实施,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及教学性质的确定,构建和谐的认知关系加强学科问的融合和谐调,在“做好基础”情况下,适当张扬个性,学生才能具备创新的意识,并逐渐形成创新的素质。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在“主导、主体”和“朋友式”之间争论不休。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就教育本身而言,教师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课时方案,这个过程教师是主动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实施这个方案的过程,教师也是主动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被动的。从学习的角度分析师生关系,在孝的前提下,学生应该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无论学习方式怎样,学生总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应该是主动的;解决教的主动和学的主动,师生之间在为完成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情况下,应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该显示教师权威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当仁不让,应凸显学生的地位是,教师甘做绿叶,任何过分强调教师和学生地位的提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及教学效率的关键。近几年“和谐”一词成为使用率最高、最闪亮的词汇,其之所以闪亮不是因为出现的频率高,“和谐”是发展原动力,是关键所在,一个动荡的国家必然要逐步走向灭亡,一个不安定的学校,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提升品位,任何一个领域里的不和谐因素,都是遐疵;都是不完美,建立和谐的“认知”关系,必然要推动教育的发展。
基于上述几点,我们提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科间的关系,教师、学生与教材及学校的关系。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单一的,并提出了人应该具备语言、数字逻辑、视党、空间、音乐、人际、自我认识、自然等八种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改革中得到改革者的强烈的认同。
1、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原教育目的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能记住已经被证明的,确信无疑的知识,而是为了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2、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学生评论观。每个学生都有强势智能和弱势知能,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其它方面不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教师的 责任和义务。
多元智能理论对如何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怎样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怎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做了很好的回答。
(二)中国当代教育理论家朱永新的新教育理论《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
1、新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理念。研究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我们提出,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从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
2、新教育理论确定了实验研究的基本理念。⑴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⑵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培养积极态度;⑶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特色就是卓越;⑷让师生与崇高的人文精神对话。
3、新教育理论为校长角色、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家长角色提供了行动上的基本要求、能使校长、教师找准位置,发挥最大作用。
4、新教育理论,为“教育”描绘了蓝图,为研究提供方向。为行动提供方案。
三、实验的目标的假设
(一)研究目标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归纳总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并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协调学生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关系,促进学科间的融合,真正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二)研究目标 之二
通过实验研究,促进教研组从管理单元,走向教研实体,从形式教研走向本质教研,从问题教研走向本质发展。
(三)目标之三,通过对教育案例分析,注重观察学科间的联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异,风格与风格间的共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应,所遵循的规律。
四、实验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我镇1-6年级全体学生及各小学前班学生
(二)研究的范围
1、研究学生对所开设课程各学科的认知规律,学科间的有机融合,评价方法,怎样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研究教师教、学生学,即教学过程 一般案例师生角色的变换规律,特殊案例所反应的师生关系的复杂规律,最终总结建立合作师生关系的有效方法。
3、研究成果的形成:案例分析、论文、体会心得总结、案例报告、录像课例基其他形式的物化成果。
五、研究的内容
总校研究专题为:《构建和谐认知关系,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研究》
朝阳小学:《大量读写,扎实积累,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新房身小学《大量阅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写作能力》
实验小学:《在听说读写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罕吐柏小学:《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
后兴隆小学:《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兴隆小学:《如何指导学生日记》 西郊小学:《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林东四小:《如何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八一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大辛庄小学:《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作文能力》
前进小学:《教师如何自我提高的实验研究》
井子沟小学:《阅读教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土龙岗小学:《以读促写,提高作文水平》《经典诵读》
太平地小学:《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大营子小学:《以读促识,提高汉字教学效率》
山湾小学:《如何使语文课读悟互促》
六、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改变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
2、对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一般规律。
3、在课堂教学大环境中,记录并分析教师学生教材的三者在课程中相互关系。
4、建立假设→实验→归纳→理性分析→再实践→再分析归纳的理论先行、实验验证的实验程序。
5、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的方法核心。(二)实验研究的步骤 1、2008年12月-2008年3月准备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各村小学实验课题,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课题组课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会,课题指导小组对课题开展工作进行巡回指导。2、2008年3月-2009年12月启动阶段,开展全面规范的实验研究检查指导、交流、总结、成果展示。
3、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8月,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收信整理实验物化成果,准备迎接结题验收。
七、实验的要求及措施
(一)课题的管理要求
1、本课题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与研究》子课题,接受巴林左旗教研室课题组的管理和领导。
2、各村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校级研究课题,并制定方案为总校《构建和谐认知关系,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子课题。
3、总校课题组2008年3月召开开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阶段总结会,交流研究经验,总结研究成果,归纳研究材料,解决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各村课题组要明确任务和职责,要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具体负责,实验过程的各环节不许有人为疏漏。
5、总校课题指导小组,定期到各校检查指导课题研究情况。
6、总校课题组统一配发:课题学习笔记(实验教师每人一本),课题研究日志(课题组一本),案例记录及分析笔记(实验教师每人一本),课题研究随记(实验教师每人一本)。
(二)管理措施
1、各学校可将本校课题,分解为若干小专题,确定1-2名实验教师进行研究,专题要小而实,能操作、有实效,且忌假大空。
2、各校制定本校课题的研究规程,在学校课题组的领导下,有计划按步骤进行,课题组组长要及时掌握实验教师的研究进程,帮助实验教师收集分析案例,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过程与方法,归纳研究成果。
3、各学校健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指导机制,管理措施,制度职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有效进行。
4、多渠道探索课题自身发展之路,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帮助和展示自我发表成果的机会。
5、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变管理单元为教研实体,采用案例反思,同伴互动,讨论交流,专业引领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研究方法的核心。
6、加强学习,学校课题组,定期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科研方法,提高对课题或小专题研究的驾驭能力。
(三)研究专题概念的理解
1、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如何进行预设,如何执行预设(组织教学)及教学结果分析。
2、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初中、高中,新课标认为:小学生的创新就是小学生根据自身的智力、经验、知识,去分析思考,实践探索,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优化过程,去充分展示个性化思维,这就是小学生的创新。
八、课题组织
(一)课题领导与管理小组 组 长:郭向东
副 组 长:张国春 何志伟 王玉芝
成 员:王如松 毛小华 李玉华 杨树海 马国强 张兴文
于 龙 郭子忠 牟 忠 吕丽芳 肖玉茹 张玉琴 鲁秀云 徐跃华 辛国儒 李桂荣 寇喜燕 吴彩琴 韩红光 刘 军 詹广富 闫建华 祝丽雁 鲍海东
(二)课题组 组 长:张国春
副 组 长:何志伟 王玉芝 成 员:王如松 毛小华
指导教师:张凤臣(中学高级教师)
张国金(中学高级教师)
翟跃生(中学高级教师)实验教师:于艳丽 姜俊杰 李凌云 郭伟丽 毕玉芬 付桂珍 周艳芳 吕红梅 齐学会 裴晓蕾 马丽娜 孙宝婧 苏丽娜 徐亚楠 殷艳丽 张宝娟 马艳秋 王铁军 周桂芝 丁 杰 姜得林 韩 涛 苏雅华
(三)课题指导小组 组 长:张国春 副 组 长:何志伟 王玉芝
成 员:王如松 毛小华 于艳丽 王彦臣吴秀莲 李海清 白淑霞 刘雅丽 韩玉芳 黄晓颖刘彩华
郭春红
7.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七
一、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在这一环节,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身心特点、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设计更为科学、高效、自主的教学方案,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精心研究学生身心特点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面对着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特点,将其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青春期的初中生探究欲望强烈,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中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首先,对于学生参与愿望强烈的特点,要尽可能多给予他们发挥的机会。其次,对于学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采取正面评价鼓励的方式,少批评,并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兴奋,感受到成功与满足。
2精心研究教学方法模式
面对参与愿望强烈的学生群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走出单向灌输的境地,要注重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体现引导启发的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核心要素都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精心研究应急处置方案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更多的环节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在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之后,要求学生对照思考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习惯了“满堂灌”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开放型学习活动属于创新,能否顺利按照教师预先设置的进度目标进行,尚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各种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设置应急预案,以便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控全局。
二、优化课堂模式,凸显学生主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与主战场,提高教学效率要抓住课堂这一核心。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优化改革,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1优化学生学习载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都是单个进行学习,依靠自己的独立思维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无法有效积聚学生的集体智慧,没有能够形成合力,达到互通有无、完善提高的目标。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将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了改革,将学生按照6人一组的规模编为合作学习小组,每组设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学习活动组织与管理,以保证小组成员能够与教师的启发引导达成互动协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优化课堂学习线索
在自主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因此,教学活动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相配套的思考题作为学习线索,保证探究活动能够循序渐进地开展。例如在教《我的老师》一文时,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一组探究题: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分析教材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组探究题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逐层深入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3优化教学推进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它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掌控。教师应当在充分放手的同时做到收放结合。
首先,在放的环节要充分地放,将学习思考题提供给学生之后,放手让他们开展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小组合作研究。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了解各个小组学习的进度状况,了解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那些思维难点。在进行各小组巡视之后,要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难点提炼出来进行集体提示,属于个性问题的则在小组巡视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小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同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对小组学习进行巡视点拨之外,教师还要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全班学生的集体智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学生进行学习思考、讨论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4优化信息反馈途径
作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要对学生的综合学习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当堂检测的方式,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难点要点的掌握情况,通过作业纸或是口头提问的方式,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以便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三、改革评价体系,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广大教师要抓好这一环节,将其功能与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并在有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将学习情感纳入评价范畴
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情感状态进行评价。可以定期以评语的方式对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习的投入度进行点评,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状况。
2将分层评价模式运用起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不同层级的学生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3将积极评价原则渗透其中
积极评价原则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多采取正面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简而言之是多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长处进行鼓励,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从整体上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中心,创新创优教学措施。在教学设计方面精心准备,教学组织上有序开展,并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积极情感,提高实际成效。
8.构建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初探 篇八
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实施策略及教学评价作初步探讨。
一、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精神、这种能力就是人的主体性特征的展露。新课程倡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弱化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意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了他们的思想,导致他们独立性的缺乏,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学是教的最终目标。建立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傅枷轮鞫性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lt;BR>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习,应是主动的、独立的,方法应是具有创造性的,就把握“学生主体”而言,关键在于教师要研究教法,让学生认识与掌握学生本质、学习过程、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达到爱学、乐学、会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
2、以教师为主导,深化教法改革。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要真正体现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其突破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确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过程”这一传统观点 的重大突破。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止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因此,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法,从“学”向“导”转变,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达到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标,强化用法研究。
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系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将过去以学科为本位、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引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打破以前旧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措施。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教师的“导”,是促进学生的“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使应试教育真正过渡到素质教育 。
1 善于“诱导”,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诱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促使他们产生“自我”概念,形成德、智、情的内动力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
2 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即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内化的同时,把凝聚在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教师的教学应处于“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境界,有意识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变“死学”为“活学”。
3 着重于学法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即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做为认识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确检查学习结果,总结学习活动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三、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
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的评价,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的观念。
1、要由过去主要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要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转向要特别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
4、要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要特别注意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导学模式中,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思维活跃、思路灵活,潜能得到开发,就能自学、自会、自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承鳌 确立优化主体教学原则着力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教育学刊 1999-12
9.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九
尧龙山镇水辽小学:王金维
所谓“生本”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去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老师的关键作用是引导学生怎样主动去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按照“生本教育”的要求,学生提的问题,还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
生本课堂遵循的是“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是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具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中,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赖学生”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对生本教育的诠释,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赖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的确,在教育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 的地位,而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生本教育”他不是一种教育方法,是一种教育思想。“生本”即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根本。学习不外乎活动、思考和训练,这些决不能由教师取代。教师教的越多,学生学得就越少,这好像符合一种自然地守恒。
二、生本课堂的特点:
1、突出学生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所听过的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所有的学生都被发动起来了。
2、突出合作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三、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生本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的方式,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 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他们通过先完成前置性作业、学生之间组内的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少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完成学习任务。
(一)学生先学,设置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那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先学呢?生本教育提出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把明天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先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为第二天的小组交流扫清知识障碍,提供了知识上的保障,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那我们又是如何来设置前置性作业呢?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先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借助磁带、光盘和课本里的插图等来预习、理解下节课的内容并试着学习。了解词汇含义,熟读新词,对自学中的难点、重点做记号。尝试默写自学后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等。我们应切实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让学生乐于自行寻找或要略加思索才有的答案从而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自主探究喜爱学习奠定基 础。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去布置一些让学生花大量时间而且是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否则,也许会造成学生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反作用。有些英语课堂的教学可以这样跟学生创设前置任务:
1、在阅读过程中划出新单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并写出来。
2、通过听磁带,尝试读出新单词。
3、完成学习任务的训练。
4、在预习的过程中把自己不明白的、不清晰的或者是认为要和老师、同学讨论的问题都勾出来,到时候和老师、同学讨论。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大地提高,不再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背什么,而是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爱好达到学习的目的。
另外,在我们的生本四环教学模式下,前置作业的设置多种多样,可以提前一天预设,也可以在当天预设,毕竟英语课时间有限。
(二)课前热身
课前用3—5分钟口语秀,采用歌谣、小故事、对话,英语小常识,或者情景式导入,以及各种教学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热身。
(三)组内交流,教师点拨评比“优秀团队”
通过前置性作业指导学生先学,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show”一下。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先进行小组内的学习交流,把在完成前置作 业时找出疑难知识说出来,向已经学会同学请教,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从而建造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的学习氛围。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大部分都是对话形式,因此,在对话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把对话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讨论,让他们去练习,让他们去感受,让他们去表演。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去创造希望,从而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得到快乐。结合实际来说,在我班上,我建立了以4人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有自己的队名,奋斗的目标,通过对小团队的建设评比,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治理,而这也正好体现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赖学生”的生本教育观。成立小组时应注意:
首先,要建立动态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
其次,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个组员明确各自职责。对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成员作了明确分工: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三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汇报。由于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少了盲目性与争吵,小组合作变得快乐而有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是一周、两周或一个月一次),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 组长的下次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员的下次当记录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的工作都有所了解、都会做,并且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助,使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做小老师,检查其它团队的自学情况,给别的团队加分。这样学生就更有动力了。我们通过小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学生学习,纪律的自我治理。
(四)全班交流、小组间展示、互动点评
课堂上的全班交流;由小组交流,交流形式比较灵活,有人人参与,也有代表参与,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个别展示,小组之间看老师的手势进行展示;以及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展示,如大小声练习,猜口型练习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在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假如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让学生之间互相作评价,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加以学习,分析别人的缺点,给予纠正。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留意细节,如在阅读中碰到的语法知识结构。然而,要让学生记住老师所讲的这些区别正是“师本”课堂老师所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学生 6 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和自我的学习及同学间的讨论,却往往能牢牢地记住这些新知识。
(五)总结或者巩固:一般由学生完成,如果遇到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师要进行引导性总结。
四、让生本走进我们的课堂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教无定法,以学定教。我们面对的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情况,他们当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甚至当时的学习气氛都极有可能会影响或拖慢老师教学计划的完成。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随机应变了。
2、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学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生本”的指引下,我们老师和学生都会更加享受教与学的!这正是生本教育的精髓 7 所在,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一条有个人特色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道路来。
最后祝各位教师在新的学期中教学取得优秀的成绩!
10.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 篇十
摘要:中职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在当今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关键词:职业院校;一体化改革;教学质量;办学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与企业对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技能人才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也为了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淄博技师学院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有效解决了教学中所存在一系列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并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置,教师把课堂设置在一体化教室或实验室,课堂上师生双方边讲边练,边练边学,讲练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这一教学模式,是当今职业院校改革的重点,也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
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数量众多并且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进行一体化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才能适应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从事一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即要求受教育者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一定的职业。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恰好符合职业教育的内涵,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技能学习。(三)推进技工院校改革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就读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较低,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会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思想,导致高流失率。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教学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边学边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实践观察,逐步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取代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比较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适应基础较差的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二、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一体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中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学习自豪感。
(一)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一体化教学中,讲、学、练同时进行,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讲解与示范后,学生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行技能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的不足,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互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手把手的指导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有效做到因材施教。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主线,强化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接受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做到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三、一体化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要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教学计划,遵循国家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做到统筹优化。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贯通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实用的职业技术人才。
(一)实施理实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模式,理论教师只讲理论,而实习指导教师只管实习教学,这就势必造成理论与技能的脱节。
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按企业的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使理论与实习教学穿插进行,强调知识的“实用、必须、够用”及“教、学、做”紧密结合。一个工作任务分为若干个工作模块,每个模块可由两名教师指导,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管齐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锻炼,学生在某一工作站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可进入下一个工作站进行下一个工作任务。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运用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机械图等可以运用多媒体制成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信息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实际出发,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届的共同呼声。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是教学行家,又是技术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自身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双师型”教师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还应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技术好、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推荐阅读:
实干+巧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08-05
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活动汇报材料11-09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10-08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10-21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09-06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06-11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08-31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09-12
优化板书设计论文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