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就业

2024-10-05

浅谈中职生就业(精选12篇)

1.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一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中职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

【摘要】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中职生面临着重大的人生课题,但由于没出校门的中职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适应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独立工作者的身份转变。本文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来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生;就业;顶岗实习;思想态度

当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全面开放,中职毕业生以推荐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形式走向劳动力市场。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供求反差。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中职毕业生如何应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有效就业?将是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指导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去正确、客观地树立就业的目标,转变就业的观念,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方向,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

班主任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专业与技能,还取决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锻造出心理健康、思想先进、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在学生就业工作发挥作用,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责任?

一、以就业为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好专业知识。

我校的学生入学的素质普遍低,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态度和职业思想都不高,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思想更不用谈起。他们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切身体会和深刻了解。鉴于这种现状,作为中职班主任,不能仅以班 级不出事、学生平安作为班主任工作目标,认为学生就业是学校和他自个的事情,应该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应经常性、有目的地利用班会课时间加强学生的思想、综合素质教育工作,以就业为指导,谈学习的重要性,举前两届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说明社会就业竞争状况,因为这前两届毕业生,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同学还认识,这样说服力强;作为学生总要最终走向社会,要立足社会,就需要就业工作,而没有知识和技能,必遭社会淘汰,使其产生一种形势逼人的危机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好专业知识,改变被动的学习态度,并把这一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过程,班上有部分同学都是在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后,学习积极性大有提高,专业知识掌握较前扎实,思想也逐步成熟起来。

二、指导学生珍惜顶岗实习机会,端正实习态度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实习企业能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对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综合检验和巩固,并在形成各专项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岗位能力的过程,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实际、适应岗位、增长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察、了解、培养,使用人单位在学生毕业后可及早使用,缩短毕业生上岗前的见习时间。

学生实顶岗实习期间,身份仍然是学生,作为班主任千万不可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和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就业。

作为班主任我及时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就业实习动态,并争取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从学校招就办取得应聘信息,及时通知给学生,要求学生有工作就要去做,端正就业思想态度,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并提醒学生把握每个实习面试机会。获悉我班有两位女生要去澄海华迪隆玩具公司的面试,面试考核的内容有word和Excel,Excel的函数应用是她们的薄弱之处,我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给她们进行补课解讲,学校有四位学生去面试,我班的两个同学被录用了。鼓励学生自己找工作,推荐自己,我班有四位学生通过学校老师的推荐被澄海南国工艺厂录取,而另外1名的学生在同学的转告中,得知南国工艺厂还要招一名前台工作人员一职,她跟我交流说是否要去试试,但又怕录用不了;此时,我鼓励她,支持她,要求她鼓起勇气去投档面试,结果她也被录取了;同时我们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在人才网投简历,自己找到了实习单位,故我07计1班在那届顶岗实习的推荐工作是速度较快的。

2、在顶岗实习面试的时候,大多学生总是要比较实习单位福利情况,工资待遇低的、休息日少的或者晚上还得上班的,他们不愿意去,我要求学生加深了解自我,消除自己不切实际的倾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教育学生这时候不是他们谈工资想待遇、福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利用好这次顶岗实习机会,脚踏实地学点实际知识,学动手能力,学做人道理,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在就业中更有竞争优势作准备的。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我班有两位男生去星点室内装潢设计工作室实习,该工作室前三个月没有实习工资,只有一顿午餐待遇,但他们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去实习,抱着能学知识、长知识的心态去工作了。他们在实习工作中,受到工作室负责人肯定和赞赏。

3、顶岗实习是学生踏上社会就业工作成功前的热身。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关爱学生和教育他们端正实习态度,对待实习更要像对待工作一样,不可有一丝怠慢。让学生明白实习是用人单位考察你的众多方面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你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小事,做关注细节的有心人,积极的学习新知识,融入新环境,努力做一工作岗位上的的优秀新人!我班有些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是在公司(厂)打打字,复印文件等一些打杂的事务,学生感觉做这些事情很平庸与无聊,我耐心的开导学生:如果你认定一项工作是毫无价值的,那么它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如果抱着多听、多看、多学的心态,即使是非常繁琐的工作也同样能有所收获。就以复印为例,当上司交给你一份报表去复印,你会直接拿去复印,然后交还给上司,还是自己先了解一下报表里的内容呢?既然是上司交给你做的,也就表明并不是对你保密的文件,留心看一看报表,可以了解目前公司工作的进展 程度,对公司的了解其实就是这样日积月累不断深入的。另外,在复印好后,整理装订,并检查复印机的纸张是否用完,都是你与平庸实习者的不同之处。另外要求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所学和收获作一个及时的总结,并调整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就业作一个好的铺垫。

三、学无止境,鼓励学生继续升造,为就业创造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当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形势前,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当今科学知识前所未有的大创新,如果我们稍慢半拍就会差之千里,耽误一时就会落后多年,而我们的学生单单持中专文凭,这一点点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浪潮前,他们会渐渐感到知识的平泛,在工作中会茫然,会感到手足无措,最后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而我们的学生毕竟阅历浅,认识问题不全面,所以我鼓励学生毕业后,边工作边学习,继续升造,读电大或参加自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打基础,早作打算,早动手,抓住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班主任不仅是引导者,而且应是鼓动者。密切配合教学,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其在毕业前较系统地掌握择业、就业的技巧,让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急企业所需,适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使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M].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3] 任建忠.就业指导实现四个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08-24.4

2.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二

一中职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统计数据显示, 毕业生的去向一般为:一是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二是合法从事个体经营;三是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

我们对本校2011年毕业的10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做了一次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 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访问相结合的形式, 调查结果见表1。

与此同时, 我们又对在校的100名学生做了就业调查问卷, 其中包括今年入学的新生和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各50名, 调查结果见表2。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 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其中主要因素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 能把所学专业应用于实践, 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以上特点能够迎合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现实需求, 因此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中小企业首选中职生有其必然性。

二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高就业率固然有它的成因, 但在它的背后也存在着隐患。一是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工资收入较低, 工作环境较差, 工作岗位不稳定, 社会地位较低。二是中职学校招生模式不科学。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有偿招生现象严重, 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泛滥, 国家在职业教育的规范、监督和管理上力度不够, 无法保证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中职学校的自身原因对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中职学校盲目追求就业率, 并大肆宣传, 而忽视了学校的自身建设, 培养的学生能力不强, 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用人市场, 高就业率的水分很大。

三促进中职生就业的建议

面对庞大的中职生就业队伍, 要实现他们的高质量就业, 就必须完善劳动力市场, 强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服务, 优化技能人才配置, 充分发挥中职生的技能优势, 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中职学校应冷静面对中职生的就业形势, 扎实开展就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就业质量。首先, 要帮助学生更新就业理念。帮助学生改变对就业的片面理解, 彻底转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才是就业”的错误认识,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其次, 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统筹安排,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适应职业, 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 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养成热爱劳动、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良好品质。第三, 要重视学生的就业心理疏导。应从中职生的特点出发, 积极开展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 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心理准备。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 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迎接挑战。第四, 要强化技能教学, 扩大就业渠道。只有加大学生的技能训练力度, 使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才能使他们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增强岗位竞争力, 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 职业教育要发展、学生要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刻不容缓。要积极取得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打造一支招得来、送得走、稳得住备受企业欢迎的就业队伍。要积极与企业加强联系, 通过建立“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积累工作经验。同时, 要加大与企业的“订单”培养力度, 签订培养用工合同, 稳定就业渠道。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好、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创业项目, 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服务。

四结束语

3.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三

一、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包括对新环境、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工作生活的抗压能力,困难矛盾的自我疏导能力等。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在遇到一些小挫折时,很有可能把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例如,2010年5月,我校一批学生到上海某大企业就业,学生上班的第一天晚上,一个女学生哭着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几经询问才得知原来是她下班迷了路,为此这个女生坚持要回家。后来老师反复做思想工作她才留了下来。其实,在新地方迷路是件很正常的事,冷静下来想办法是很快就会解决的。

在最初的工作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会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刚开始参加培训期间可能会被师傅责骂,工作中出了错会被领导批评,迟到旷工会被扣工资等。生活时刻都在考验着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中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视。

二、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的不同引起处世风格的不同,不同的处世风格产生不同的处世效果。因此应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提前规避自身容易犯的错误。

通常,性格开朗的学生更容易与人交往、善于应对挫折,但往往容易冲动、缺乏思考;性格内向的学生善于思考、处事低调,但往往羞于与人沟通,容易对事物造成误解。

在刚就业时,有些学生很开朗,很快就能适应工作环境,并和同事打成一片。但当他们犯错误被领导批评或惩罚时,部分人就接受不了了,顶撞领导的情况时有发生,等他们冷静下来又会后悔。相反,一些内向的学生连请假都不敢,受到批评时只会默默接受,即使有时候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敢分辩,这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三、道德修养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是通过待人接物体现出来的,有些时候不同的处世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

工作中,在公众场合,经常有人遗忘手机,所以很多学生都有捡到别人手机的经历。有的学生会占为己有,并且没有一点愧疚。相反,有这么一位实习学生,他多次捡到别人的手机等物品都上交了工厂,其中有两次还捡到了贵重的物品。工厂领导很赏识这个学生的品行,不仅要求全厂员工向他学习,而且加大了对他的培养力度。这位员工被派到台湾学习两个月后,很快被转到了工厂正式的管理岗位,享受公司的各项福利待遇,月收入五六千元。

四、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主要是一种经验意识,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乘车购票知识、辨别方向知识、防骗知识、安全知识、理财知识、竞争意识等。

有一次在无锡火车站,3个女生准备回家,提前很长时间到了火车站,却没赶上车,便哭着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赶到后赶紧帮忙把票改签到了第二天。经询问了解,原来是她们没有按照火车站正确提示进行候车,而是听信其他同学的话,结果进错了候车室,甚至连自己的车次都没搞清楚。这就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典型表现。更有不少在外地就业的学生曾坐过“黑”出租车、进过“黑”理发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被骗经历。所以社会意识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值得重视。

五、专业技能水平

专业技能水平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不同的技能水平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工资待遇,只要有一项过硬的技术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所以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学生也应该抓住在学校的学习机会,掌握过硬的技能,做好知识储备,等毕业走出校园后大展宏图。

当然,除了上述几方面,学生个人素质的其他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就业质量。比如企业的就业信息表里通常会有“个人爱好和特长”一栏,其作用不可忽视,有时一个人的爱好和特长会对他的事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4.目前中职生就业很吃香 篇四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大学生平均一次就业率不达70%。而陕西省教育厅职教处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却显示,2006年全省274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86757名学生中,有83512找到了工作,就业率高达96.26%。除一部分在省内就业外,有相当学生在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四川、浙江等地就业,不少已经成为企业骨干,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省中职生就业率高达96%

数据表明,2006年陕西省中职毕业生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1436人,就业率为95.86%;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61526人,就业率为96.35%;成人中专毕业生3795人,就业率为97.00%。

■四成中职生进入合、独资企业

数据表明,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初步实现了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中,进入合、独资企业和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分别占毕业生人数的41.75%和13.87%;进入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分别占13.86%和2.18%;其他就业渠道包括参军、出国、自主创业、自谋出路等,这部分人员的合计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9.63%(包括回原籍的非陕西生源)。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立交桥”已完全畅通。2006年全省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4.95%,其中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为主,比例为11.80%,升入本科院校比例为1.73%,参加学历文凭自考助学院校比例为1.42%。

■五大类专业就业形势良好

2006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86757名毕业生分布于13个专业大类的175个专业。统计结果表明,资源与环境类、商贸与旅游类、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其就业率分别达到99.19%、99.18%、98.78%、98.74%、97.86%,处在13个专业大类的前列。在上述五大类专业中,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22216和21171人,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61%和24.40%,毕业生人数位居13个专业大类的第一、第二位,其就业率分别位居13个专业大类的第三和第四,目前就业形势良好。

实例探访

“去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实习,我挺满意的”

“从没想到会去北京实习就业,而且还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我挺满意的。”3月17日下午,家住西安东郊的崔倩收拾好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和前来采访的记者聊了起来。

崔倩是西安旅游职业中专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三年级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是已经被前来学校招聘的北京世纪金源酒店相中,与她一同前往该酒店实习就业的还有同校的20多名同学。对自己的这次前往北京的工作机会,长到18岁第一次出远门的崔倩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学校已经和单位谈好了所有的条件,酒店免食宿,每月还给我们提供四五百元的生活补助,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工作,争取早日转正。”崔倩腼腆地说。

据西安市旅游职业中专王元康校长介绍,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各地高档次酒店工作时获得良好口碑,尤其是旅游服务与饭店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更是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提前一年来“订人”,几家用人单位争抢一个学生的火爆场面。现在学校积攒了一大批“人脉”,与国内许多五星级酒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前不久北京、三亚、海口、广州、东莞、深圳、福州、上海、厦门等地的60多家酒店有意来学校招聘,对比之下,学校外联处选了5家对学生管理严格,能学到东西,便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五星级酒店向学生推荐,由于需求量过大,有意外地就业的80多个毕业生被“抢购一空”。

实训基地

让学校企业“零距离”

与崔倩得知要到北京工作的惊喜不同,目前正在西安市灞桥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实习的李阳,在她上学的第一天就知道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去向。“我们毕业后就是到位于广东东莞的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工作,因为学校是该公司的服装制作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李阳说,他们班上的同学都是奔着毕业后能到联业工作来上学的。尤其是近两年来,因为学校增设了实训基地,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已经成为一名熟练的服装加工工人,因此到联业工作连实习期都免了,月收入直接可以拿到1500元,干得好拿到2000元的同学也是有的,公司不仅管吃管住,而且给上各种保险。这对于从中职毕业的她而言,是梦寐以求的。“关键是我们学到了一门技术,以后即使不在那里干,也不愁找工作。”李阳朴实地说。

“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跑机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软肋”,也是教育和市场、学校与企业“两张皮”的体现。西安灞桥职教中心校长杨小平告诉记者,广东东莞联业制衣有限公司在该校设立人才培训基地已有7年时间了,刚开始合作时,由于学校没有实训基地,学生毕业时到联业上班前三个月只能拿计件工资也就是900元左右,为了解决这个“软肋”,两年前,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实训基地,使学生刚出校门就成为熟练的技工。

实习就业

当起了大专生师傅

近年来,媒体不断爆出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技术蓝领走俏及大学生到中职“回炉”的消息,可你有没有听过还未毕业的中职生给大专生当师父的消息?这件事就发生在2007届中职毕业生吴峰涛的身上。

吴峰涛是西安户县职教中心机械加工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元月在学校“定岗就业”的制度下,他与同校的50多名同学来到位于福建的中国农工集团实习就业,该企业同批招聘的员工中还有不少大专生,小吴学历虽然不高,但技术却没的说,不管是焊接还是来料加工,连厂里的老工人都自叹不如,就靠着这身手艺,小吴不仅提前转正,还受命给4个同龄人当起了师父,其中一名徒弟还是一名大专毕业生。据吴峰涛的老师马朋辉透露,现在小吴的月工资已拿到了3000元,比他高多了。

西安户县职教中心校长张明瑾说,去年12月初、今年1月学校分两批给总部设在福建的中国农工集团输送了近120名07届毕业生,从回馈的信息看,尽管很多学生工作辛苦,常常要加班,但他们的工资大多在2000元以上。除了中国农工集团,学校还与华硕电脑公司、上海凤凰公司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如该校电子电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可直接到上述两家用人单位工作。

国外扫描

中职生留学渐行渐热

近日,有报道称,在有些国家,中国留学生总数的80%都是中职毕业生。教育界专家称,职高生在海外留学人员中的比例并不大,但这一比例目前呈上升趋势。

据留学专家称,中职生可去的国家都是那些从中学教育阶段就对中国开放的国家和地区,专家介绍了一些热门留学国家的情况。

美国———即使是中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亦很难获得留美签证,一般情况下,美国的普通大学不会考虑接收中国的中职毕业生。美国普通大学一般都有留学生录取率,他们每年都控制在这个录取率内。我国中职毕业生要留学美国普通大学不占任何优势。不过,有一个特例,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相当于中国两年制的大专学院)一般接收中国的中职毕业生。

加拿大———加拿大可以接收中国中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可以先通过就读加拿大公立学院来补习加拿大高中毕业生所需的课程。学习时间因人因校而异。一般来说,补习的时间为8个月到1年。

英国———对条件好的中职毕业生,英国大学并不拒绝。不过,英国大学会要求中国中职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必须是相当于高中水平的学校,或由学校开出证明,证明留学申请者已经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而且还要求雅思成绩达到4.5分~5分。

法国、比利时———这两个国家要求中国中职毕业生必须有当年参加高考的成绩单,并有被大专或本科大学所录取的通知书,才能申请去这两个国家留学。去法国留学还涉及法语,必须学满500个学时,并且在tef考试中获得至少200分以上的成绩(有些学校需要达到350分以上的成绩)。

荷兰、丹麦———这两个国家一般可以接收中国中职毕业生留学。中职生只要能毕业,就能申请去这两个国家留学,但雅思成绩需要达到6分。

新加坡———一般公立学校不接收中国中职毕业生,但私立学校可以接收。中职毕业生留学新加坡的主要问题还是外语能力(以英语为主),很多中职生因为英语不好而被新加坡大学拒之门外。据《东方今报》

专家点击

甘愿从刷马桶做起 他们赢了大学生

在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尚无着落的时候,许多中职应届毕业生就早已落实好单位,而且已经开始享受工资和福利了。对于出现的这种大学生就业难、职教生就业容易的现象,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李明富、西安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李天福分析认为,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到岗位后,只需要(甚至不需要)较短时间的岗位培训,即可上岗操作,对企业来说,培训成本很低,毕业生到生产岗位上是人尽其才,具有较强的岗位稳定性。相比很多大学毕业生,中职生的适应性更强,吃苦耐劳,这也是最受企业欢迎的特点和优势。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已经适应了油污、铁屑和飞溅的焊接火花,对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和冰冷的钢铁工件产生出一种亲切感,穿惯了工作服,熟悉了如何用清洗剂洗去脸上的油渍。紧张高强度的实习训练不但使他们掌握了操作技能;也同时磨炼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不怕脏、不怕累,这些品质正是生产企业最需要的。

西安市旅游职业中专王元康校长对此表示认同,他坦言,酒店业要求每一个新员工都要从最底层即服务一线做起,从铺床、刷马桶做起,逐渐从一名普通的服务人员升入领班,逐渐进入管理层,而且刚开始工作时工薪也不高。不少高校酒店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大学生认为本科毕业就是来酒店搞管理的,不是伺候客人的,但往往饭店对他们的这种学历不予认可,再加上他们在专业技能上眼高手低不如中职生,因此就出现了职校生好就业,相关专业大学生难就业的局面。

“企业里的岗位是呈金字塔型的,高级管理的职位是少数。而现在,大多数企业不缺管理者,缺的恰恰是干活的,他们需要有技术、肯实干、能吃苦的工人”,与华硕电脑公司等大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的西安市户县职教中心校长张明瑾谈道,过去企业曾经进过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安排在生产岗位上,但是,大多“中看不中用”。而且,许多都是为了其他目的等原因“屈尊下嫁”企业,一旦目的达到,就会想办法从企业调出去,使企业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就给了凭本事立足社会,给自己准确定位,能找份稳定工作就心满意足的中职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策动态

西安5700万元提升职业教育

到厦门、广州、东莞等地的五星级酒店回访学生就业时,王元康校长发现这些酒店对员工的外语水平要求非常高,比如一家酒店对员工的英语水平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员工每考过一级工资就涨200元而且当月兑现。王校长表示:“学校下一步将在外语口语专业建设上加强投资,目前教育局准备给我校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到时我们就会有更宽敞、更完善的教学环境了。”

据了解,由于职业教育过去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如今面对市场需求,在资金、设施、师资、专业建设等方面,如何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已经是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中职生的就业优势在哪里? 篇五

中职生有以下这些就业优势:

一、中职毕业生受青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涉世不深,敬业精神较强,能对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

二、中职生就业渠道多:目前,中职教育机构为配合用工形势市场化,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以便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三、中职生升学创业选择机会更多:全国中职毕业生的出路十分宽广而畅顺,除就业外,也可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更可参加专为中职升高职设置的“3+专业证书”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四、一技之长敲开就业门:近几年来,全车中职类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很抢手,平均就业率超过95%,职校生在毕业前就被预定。

成功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创业者应具备三大素质,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知识和能力素质。

创业者的这三大素质,简单来说,就是要智商够、情商高、挫折商强。智商够就会乐于学习和工作;情商高就会人际关系广泛;挫折商强就会能够勇于承担风险。具体的讲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动机———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为什么要创业?是为了体面就业、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功满足感、还是独立自由。

诚信———创业立足之本。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创业者品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然“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

自信———创业的动力。人的意志可以发挥无限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对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

勇气———视挫败为成功之基石。失败的结果或许令人难堪,却是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在失败过程中所累积的努力与经验,都是缔造下一次成功的宝贵经验积累,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跌打滚爬。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彼岸。

领袖精神———创业的无形资本。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创业者来说,注重塑造领袖精神,远比积累财富更重要,因为财富可在瞬间赢得或失去,但领袖精神永远是赢得未来的无形资本。

健康———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一种完好状态。没有健康的身体,你将无法兑现自己对企业的承诺。

社交能力———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寻求更大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合作能力———趋利避害形成合力,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关键。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雷区”。

创新精神———创业成功的维生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6.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几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关键词:中职生就业

一、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造成中职生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历、心理因素、就业观念、企业用人制度等方面。

1、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2、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3、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4、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1、加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经不起挫折,社交恐惧,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是中职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中职生恰好处于这样一个矛盾期。首先,中职生就业选择是人生一件大事。他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所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其次,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的时期,主要表现在理想与实现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等。再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中职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近几年中职生大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这些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生活在父母的重点“保护”之

下。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除了字面上的感知外,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和经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也不论困难是大是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学校教育就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磨砺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2、加强中职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没有被重点高中录取,他们有的自卑情绪严重,缺乏求成勇气;有的畏惧课堂学习,把上课学习视同迫于无奈的“劳役”;有的生活目标迷失,认识混沌,几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待一切均取“混”的态度;就业后总觉得领导和老员工看不起自己,产生逃避思想。总之缺乏自信心是中职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中职素质教育发展与中职生自身成长的主要瓶颈之一。重新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是中职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培植中职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其次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用表扬,慎用批评;第四要开展以“多侧面、低起点、广参与”为原则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用成功激励学生去追求更大的成功。

3、加强中职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稳定就业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通过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给学生“能力护照”,从而为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创业教育的主题班会,采集制作并播放学校历届优秀毕业生勤劳致富、自主创业的录像片,请自我创业成才的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等措施,激励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成为开拓型人才。

4、引导学生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中职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求职方向、薪酬待遇、工作岗位三个方面。很多毕业生非大型企业、独资企业不就,工资低者不就。我们对本校一千名中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求职方向”上,选择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及其他的比例分别是26%、23%、44%、5%、2%;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选择管理岗位、服务岗位、生产岗位的比例为48%、26%、26%,说明中职生真正愿意从基层干起的并不多。而在“薪酬待遇”问题上,希望实习期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的占83%,800-1000元的占16%,在600元以下的岗位几乎无人问津,反映了中职生大都希望环境好、条件好、效益好的工作岗位。这与全国中职生平均工资800-1000元左右的实际水平形成较大反差。中职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现。

5、学校要指导好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毕业了不知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一方面依赖学校安置,一方面又在不断跳槽,这是就业不稳定学生的普遍表现。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做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从新生报名、入学、学习到职场实习的整个过程,就应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爱好、家庭情况、个人的实际情况,并针对这些结合行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开展中职生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指明他应学习那些课程,具备怎样的素质,掌握哪些技能才能实现其就业期望和理想,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稳定其就业的选择。

影响中职生就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个体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内因;市场经济下的新价值观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根本原因;职业

指导和创业教育的跟进程度,是生成中职生就业是否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学生就业需多方共同努力: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奋斗意识、责任意识和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在学生实习就业后应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不能学生一诉苦,就不问青红皂白到学校质询;学校应加快职业指导教学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岗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的培养;社会更应加大法规建设,为中职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支持。

6、学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为毕业生 “牵线搭桥”畅通就业渠道。强化学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社会化咨询服务,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让企业了解学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追踪毕业生质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通过在校内召开就业洽谈会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沈龚平.高职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与就业指导.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6期

7.浅析中职生就业观的培养 篇七

一、学校要建立广泛的就业渠道

中职生在校就读期间,除了学习以后的就业知识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广泛的就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和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转变依赖思想,让学生更多地靠自己,在了解更多的工作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中职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缺乏信心、期待值过高等情况,都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接受到正确合适的教育,没有激励起学生的竞争欲望。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能力,在应聘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学校可以模拟人才应聘现场,帮助学生减轻真正应聘时的压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那种激烈的竞争意识。再者,学校也可以经常请一些企业到校开设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形势,也让学生知道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最有利的帮助。

2. 激励学生始终保持进取精神

中职生因为家庭因素和受教育程度在应聘求职时常常消极对待,产生胆怯的心理。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就要经常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进取精神。他们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没有大学生强,但是对于应聘工作的技术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都要比大学生强得多。学生要时刻保持着进取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一是加强学生保持进取精神,二是加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喜欢课堂,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

3. 学生面对社会,要随时接受挫折

中职生初次进入工作岗位,一是因为自身适应工作岗位太慢,二是不适应工作岗位,三是岗位要求有变化,这都可能导致被用人单位辞掉的情况发生。面对随时有可能被辞工的情况,中职生应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在的工作岗位没有终身制。市场经济的法则也决定了公司不能适应市场发展也随时会有倒闭的情况的发生。尽管你个人可能对工作岗位认真负责,也能很好的胜任岗位,但因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淘汰了公司,你也随时会面临失业再就业的局面。因此,正确面对失业再就业也是就业时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接受失败的能力。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可创设一些场景让学生训练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这需要中职学校努力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可多联系用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校企联合,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职业学校应经常性地聘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和对外就业联系,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协助组织学生与本市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加强校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二、中职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人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且表现在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主动的就业态度上。只要同学们在技能操作学习时,能够以饱满的情绪认真对待,把专业技能学好、学精,在就业时能够以充分的自信心来对待就业机会,就能获得好的就业岗位。

1. 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

我们知道,用人单位到我校来招聘,挑选非常严格,同学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走上理想的职业岗位。

2. 主动的就业态度

要想取得满意的工作岗位,不但要有扎实的技能,而且要有主动的就业态度。上课时,我常常给同学们灌输主动就业意识,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求得父母兄长、亲友同学、学校老师等方面的帮助,主动留心搜集各种职业知识和用人信息,主动开拓就业岗位,自我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

3. 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因为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得不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甚至用鄙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同学们内心存有非常强烈的自卑感。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列举自己身上的优点,很多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优点,甚至有部分同学说自己身上全是缺点,没有优点。通过十几分钟的引导,有的同学说出自身的优点,我要求大家用掌声鼓励他。氛围逐渐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身上的优点,我将优点一一记录在黑板上,面对满黑板的优点同学们兴奋极了。最后,同学说: “老师,好多年没有人看到我们的优点了,我们都忘记自己还有优点了。”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我充满震惊。为人师者,我们也许应该好好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也许每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同学们重新找回自信的开始。

8.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八

关键词:中职;信息资源库;优化管理

一、中职生就业状况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革,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用工需求量日益增加。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659.0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36.40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56%。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37.72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19.70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65%;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稳定率非常低,这加剧了企业的用工荒和岗位空缺。

笔者以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就业的702名2008-2010级毕业生和78家相关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跟踪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从毕业生方面来看,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追求高薪、轻视后续发展;不能吃苦耐劳,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工作中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畏惧心理等问题。因此,做好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要。

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试图通过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的改革尝试,来阐述它对中职生就业的作用,尤其是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的内容

就业信息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信息,二是学校和学生信息。

企业信息是指用人信息,是推荐就业的前提。它包括企业用人数量、工作岗位、工资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教育培训、企业背景、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等信息。

学校和学生信息是企业选择用人的依据。它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专业特点、学生整体素质等;学生信息,如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等。

目前中职学校常规的就业信息管理,大都是将学校搜集到的企业用工信息直接张贴或是发布给学生即算完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就业率高,但稳定性低。

三、优化就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库。

1.广泛收集企业信息。

一是主动深入到用人单位去采集信息,与各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从各地的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中获取信息;三是学校全员行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四是通过新闻媒体以及信函、网络等方式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指导部门要将获取的就业信息即时进行发布,发布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情况介绍、用人条件、工资待遇等,让毕业生自主选择。

学校成立相关机构:①组成信息小组,收集、甄选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查找相关信息的效率;②成立就业信息分析、统计小组,成员由相关教师担任,负责对信息收集小组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和甄别,然后有针对性地发布就业信息;③就业信息的跟踪小组,负责对本校、本班学生投递简历的情况做好登记,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④就业网站,加强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网上进行快速的“双向选择”创造条件,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2.分类整理信息。

在前述广泛搜集企业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这些信息,剔除对学生无用的信息,再进行科学地分类整理,如表1所示,可按招生企业的地域、性质类别、行业类别、所需的专业和岗位类别、工资薪酬情况进行分类,也可按企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或特殊需求进行分类,以满足学生对地域、企业性质、行业、岗位和工资薪酬等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

3.研究开发企业信息资源库。

在进行上述信息整理、分析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即时进行更新,及时和学生交流。因此将这些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开发信息资源库就是最好的选择,它利用校园网、多媒体、电子屏幕等形式能及时、快速地和学生交流,实现信息高效快速流动,甚至还可以实现与其它学校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强学校宣传、树立学校品牌。

学校品牌、知名度的建立与推广,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的效果与效率,因此在进行就业信息的管理时,也需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其流程可以与建立学生信息资源库同时合并进行。

(三)建立学生信息资源库。

学生在校期间的信息材料,记载着学生成长经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个人特长等各方面信息,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学生资料信息的收集可采用入学填报、定期修改、调查(如表2所示的调查表)等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学业情况;行为表现情况;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学生技能水平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及效果,学生在校任职情况及评价;信用情况以及企业的其它需求等。

(四)建立就业信息开放平台。

就业信息平台包含两方面工作,一是指导教师平台,二是资源信息化平台,即前面所建立的两个信息资源库。

1.就业指导教师平台。

通过就业指导教师平台,能使这些就业信息经过指导教师的吸收、消化后转化为学生就业的有用信息。因此就业指导教师的平台建设,应包括了学生班主任、骨干课任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人员、就业管理部门人员、学生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相关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等。

2.信息化平台的建立。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融合相应学生就业资源库,即将前述的企业信息资源库、学生信息资源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库,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相关企业开放,真正实施快速、高效、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高就业率和高稳定就业的局面。

四、方案实施前后学生就业情况对比

通过优化管理学生就业信息方案的实施,学生在高就业率的背景下,成功实现了就业的高稳定性,表3列举了该方案实施前后跟踪调查某中职学校50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五、结论与分析

(1)高的一次就业率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优势所在,通过优化管理就业信息资源库后,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历年的一次就业率都在100%。

(2)从2008届和2010届毕业生的用工企业数来看,相差不大,企业类型和需求也基本一致,而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条件是越来越差,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却大幅度提升,这说明了学生和企业,通过全面、细致的信息资源库,都找到了双方满意的对象,都是自己所需要的和喜欢的,企业能留住学生,学生也愿意在企业工作,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3)一次工作年限和专业对口率的大幅度提高,也得益于就业之初学生、企业双方的深入了解,这正是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才能实现的。

(作者单位:朱文生,安徽化工学校;储则中,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梅,陈宝森.浅论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企业家天地,2008,(2).

[2]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2-14.

[3]郑桂年,贺湘辉.职业规划与成功就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4]王滨有.中职学生就业指导研究探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5]李东.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邝孔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九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是职业学校长效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单凭一个会议,几个讲座是解决不了的,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和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以适应就业的需要。归纳起来,主要通过“五个结合”来做就业指导工作。

一、就业指导同招生宣传相结合为了扩大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及时了解学校的招生专业和就业去向,学校应充分利用本地区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于区域内的初级中学,学校招生宣传人员应逐校上门,深人教室做专业介绍,特别对就业去向、就业形式、就业要求、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向学生作全面的宣传,在学生未进校前就进行就业指导。

二、就业指导同入学教育相结合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学校必须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起,不失时机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利用新生人学教育的机会,由各科室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向新生介绍学校发展历程、各专业特色、达到的标准、优秀毕业生成才的事迹等,教育学生热爱本专业,学好专业技术,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在发达地区就业的要求,为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就业指导同课堂教育相结合为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学校应给每个专业都开设职业指导课,由负责招生就业的部门领导和考取了职业指导师资质的优秀教师授课,按年级确定不同的授课内容,一年级重点突出学好专业、掌握待人接物的常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年级重点突出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求职礼仪等。这样,学生在毕业前已对就业形势和就业要求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进人社会。

四、就业指导同德育工作相结合学校应坚持“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的素质教育观,围绕学生成才与就业,制定一整套学生管理制度,以党支部、团委、班主任、宿管会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教育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企业里做个好员工,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成事业”的职业观。

五、就业指导同就业安置工作相结合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试金石,也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延续。对一些非“定单”式培养的学生,安置前要把好五关:

一是遴选关,在众多用人信息中,筛选规模大、待遇好、环境好的企业。

二是考察关,对于先前没有就业学生的单位,学校都要派人进行考察,对考察结果满意了再安排学生就业。

三是护送关,安排工作心细、有经验的教师送学生到实习或就业单位,并且陪住巧至20天,帮助学生适应就业环境,待学生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学校。

四是跟踪服务关,为了解除就业学生的后顾之忧、维护就业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应依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劳动部门对就业学生进行妥善安置并开展为期一年的跟踪服务。对就业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应及时予以解决,使就业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的保障,稳定学生的就业情绪。

五是回访关,学校应建立就业学生回访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由学校领导或就业处负责,通过走访、信函、电话等了解就业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反映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对就业学生中存在问题和困难予以及时处理和解决,鼓励就业学生踏实工作,积极进取,改进教学计划,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巩固就业率,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10.浅谈中职生就业 篇十

[摘 要]一向被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在中职学校却往往遭到学生忽视或拒绝,有一定的原因。根据《中职语文课标》的要求,要让语文课重回正常教学的轨道,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可尝试多种方法,如:把握教学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认知;根据课堂需要,以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实际应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写应用文;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剧本;根据时代特点,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等等。

[关键词] 调动 中职生

语文

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课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并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开拓发展空间。

然而,在多年的职教经历中笔者发现,一向被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在中职学校却往往遭到学生忽视或拒绝。他们声称,他们到中职学校是专门来学技术的,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少上几节也无所谓,上课发呆、走神也属正常,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习语文简直是浪费时间。他们只偏重于专业课,文化基础向来较薄弱,再加上有的语文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老师讲课味同嚼蜡,学生听课呆若木鸡”。结合平日的教学,在与学生们交流后,笔者发现,其实学生拒绝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我们教师传播知识的途径。笔者认为,身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充分展示语文魅力,让学生想学、会学。那么,如何调动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思考着,并且做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教学环境,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认知

1、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创造。语文以文字的形式来记录知识,如果将枯燥的文字叙述制作成课件,配以生动的画面和语音,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精力集中,情感专注,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学习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反复阅读这篇散文。课堂上借助多媒体音乐和,师生一起朗读。播放音乐,教师开始范读,当读到“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时,乐曲凄婉。教师的声音也低沉起来,这时学生脸上的神情庄重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当读到“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乐曲变得非常明快,教师读得也轻快柔美,学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情,似乎感受到了老人的幸福表情。在这一刻,学生都能理解老人一生的追求,理解了什么是“朴素的一生”。实践证明,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颇深。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中职语文课本有大量的插图:有说明文的实物示意图,有散文或诗歌的意境图,有小说戏剧的生活原形图,有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珍贵照片。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不仅可以让他们深刻领悟课文,还能够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3、组织体验场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他们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比如,讲授应用文写作时,指导学生到会场、公证处、法庭、中介事务所,亲身感受体验文体的客观反映对象,形成牢固的感性认识。

二、根据课堂需要,以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舒婷的《致橡树》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思考题:爱情是美好的,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职生能不能过早地品尝男女之间的爱情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反响很大。因为这涉及“早恋”问题,有的学生赞同它,甚至已成为“早恋”者;而有的学生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早恋”是错误的。这是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各自都有话说。所以,在课堂上便止不住地辩论起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早恋”这一问题,笔者便让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要求课前认真做好准备,下次课堂上一起辩论。题目定为《中职生“早恋”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由于作业形式很新颖,所以布置后学生便马不停蹄地积极准备着。辩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简直不分胜负。经过激烈的辩论,正方“中职生‘早恋’弊大于利”获胜。通过辩论这一形式,学生高涨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对“早恋”这一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辩论这种口语交际形式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爱,如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等等,所以,人不能只靠爱情活着。

三、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写应用文

“学以致用”这句话古已有之。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要,语文教育应重点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毕业后立即投入工作的需要,这也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应重点让学生学习各种实际所需的应用文,如广告、新闻、说明书、会议记录等。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受他们的欢迎。

例如,生活中商品广告、公益广告、求职广告通过各种媒体铺天盖地而来,中职生很有必要学会写广告词这一应用文体。写作指导中,先让学生了解广告词的特色:语言简洁,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内涵丰富,让人产生联想;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指出了产品的功效和作用。然后向学生介绍写作广告词通常运用的手法及注意事项。再鼓励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广告词,并对其进行评价。学生对此兴趣十分浓厚,纷纷开动脑筋,搜集了许多好的广告词,并积极参与讨论。如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某运动鞋广告------“安踏,永不止步!”最后让学生学写广告词,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们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兴致更加高涨了,写出了不少内容和形式都很出色的广告词。

四、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剧本

学习剧本这一文体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了好几种教学方法,都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影视文学剧本《城南旧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相思、淡淡的哀伤,笔者先播放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歌曲《骊歌》,那缠绵忧伤的歌曲在学生的心间慢慢流淌,他们很快就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了。之后又播放了电影《城南旧事》,由于前面主题曲的作用,学生都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欣赏影片,从而对剧本的内容有了更真切地体会。

又如,学习舞台剧本《雷雨》一文时,若按传统教法,中职学生不感兴趣。于是,笔者变换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演出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排练,上课就是一场汇报演出。学生要想演好角色,就必须要熟悉内容,了解时代背景,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人物个性和作品的魅力所在。事实也是如此,课堂上学生表演认真,配合默契,把母亲鲁侍萍这个人物演饰得真切感人,而周朴园这个虚伪人物的丑恶嘴脸也让人念念不忘。可以说,这节汇报演出课形式新颖,紧扣剧本内容,给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学生对剧本的学习有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五、根据时代特点,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现在的中专生思想比较活跃,想法也较多,他们的意识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对一些课文的理解与老师的见解不同。而老师也不能全盘否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语文课堂上,只要言之有理,则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项链》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时都是沿着课文的思路给女主人公一个悲剧的结局: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另外一部分学生写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说这是最普通的两种结局,没有什么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要求他们把自己当做女主人公,想象自己会怎样,再加入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学生的想法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项链捐给了慈善机构,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项链的钱自己创业,成为真正的贵妇人等等,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耳”的效果,要生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以上所谈到的五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有的择取、综合运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立足本校和学生的实际,以满腔热情来染学生,持久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页码

11.浅析中职生就业观的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生 就业观 综合素质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是实行2+1模式,学生在高二结束时就会面临就业性实习,俗称顶岗实习。因此,中职生从踏入职业学校的校门那天起,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而不是仅仅按照课程设置,从书本中了解几点知识。虽然中职教育从高一就开设了《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都偏理论化、教条化。而实践教育才是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的最好途径。但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学识程度在就业的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选择方向,从而使得很多中职生无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针对这样的群体,我们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成了中职学校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学校要建立广泛的就业渠道

中职生在校就读期间,除了学习以后的就业知识外,学校还应该建立广泛的就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式和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转变依赖思想,让学生更多地靠自己,在了解更多的工作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

中职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缺乏信心、期待值过高等情况,都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接受到正确合适的教育,没有激励起学生的竞争欲望。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能力,在应聘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学校可以模拟人才应聘现场,帮助学生减轻真正应聘时的压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那种激烈的竞争意识。再者,学校也可以经常请一些企业到校开设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形势,也让学生知道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最有利的帮助。

2.激励学生始终保持进取精神

中职生因为家庭因素和受教育程度在应聘求职时常常消极对待,产生胆怯的心理。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就要经常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进取精神。他们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没有大学生强,但是对于应聘工作的技术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都要比大学生强得多。学生要时刻保持着进取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一是加强学生保持进取精神,二是加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喜欢课堂,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

3.学生面对社会,要随时接受挫折

中职生初次进入工作岗位,一是因为自身适应工作岗位太慢,二是不适应工作岗位,三是岗位要求有变化,这都可能导致被用人单位辞掉的情况发生。面对随时有可能被辞工的情况,中职生应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在的工作岗位没有终身制。市场经济的法则也决定了公司不能适应市场发展也随时会有倒闭的情况的发生。尽管你个人可能对工作岗位认真负责,也能很好的胜任岗位,但因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淘汰了公司,你也随时会面临失业再就业的局面。因此,正确面对失业再就业也是就业时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接受失败的能力。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可创设一些场景让学生训练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这需要中职学校努力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可多联系用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校企联合,结合市场办学,突出重点专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职业学校应经常性地聘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协调各方关系,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和对外就业联系,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同时,协助组织学生与本市大中型企业座谈会,加强校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二、中职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人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且表现在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主动的就业态度上。只要同学们在技能操作学习时,能够以饱满的情绪认真对待,把专业技能学好、学精,在就业时能够以充分的自信心来对待就业机会,就能获得好的就业岗位。

1.高超的职业技能水平

我们知道,用人单位到我校来招聘,挑选非常严格,同学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走上理想的职业岗位。

2.主动的就业态度

要想取得满意的工作岗位,不但要有扎实的技能,而且要有主动的就业态度。上课时,我常常给同学们灌输主动就业意识,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求得父母兄长、亲友同学、学校老师等方面的帮助,主动留心搜集各种职业知识和用人信息,主动开拓就业岗位,自我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

3.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因为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长期得不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甚至用鄙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同学们内心存有非常强烈的自卑感。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列举自己身上的优点,很多的同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优点,甚至有部分同学说自己身上全是缺点,没有优点。通过十几分钟的引导,有的同学说出自身的优点,我要求大家用掌声鼓励他。氛围逐渐活跃,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身上的优点,我将优点一一记录在黑板上,面对满黑板的优点同学们兴奋极了。最后,同学说:“老师,好多年没有人看到我们的优点了,我们都忘记自己还有优点了。”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我充满震惊。为人师者,我们也许应该好好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也许每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同学们重新找回自信的开始。

12.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十二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择业心态

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因此, 研究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以健康的心态走上工作岗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中职生就业状况

受产业结构调整及诸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 随着学校扩招, 一些中职学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 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过剩;在扩招的同时, 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没有同步发展, 造成很多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 加上一些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 心理承受力不强以及就业期望值过高,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就业。

2 中职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中职生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 存在年龄小、文凭低、心理承受力不强、思想不够成熟、知识结构单一等缺陷, 因此, 在就业时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了就业。

2.1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中职生择业时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 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择业问题上, 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 缺乏自信心。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涉世未深的中职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

2.2 焦虑心理

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轻度的焦虑心理。适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压力感, 催人奋进;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毕业前夕, 中职生面临找工作的困难与压力, 绝大多数有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会使其精神负担加重、紧张烦躁、心神不宁, 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

2.3 攀高心理

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普遍要求就业单位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 81%的中职生趋于选择国企、大型外资企业或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很多毕业生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标准来制定自己的就业标准, 从而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嫉妒心理。

2.4 依赖心理

中职生依赖心理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主动性及责任感缺乏, 没有独立的决策能力, 没有进取精神, 在择业时不主动寻找机会, 把择业的任务推给父母、亲友、学校, 一切依赖他人。对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往往不是凭主观思考来决断, 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有的中职生甚至采取一种消极等待的心理, 等待学校、父母帮忙联系工作单位、安排就业。

2.5 盲从心理

盲从是一种缺乏主见的表现。这类学生的就业前瞻性意识差, 只顾眼前利益, 缺少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中职生由于年龄偏小, 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在家庭的庇护下长大, 无实践锻炼机会, 自立能力不强, 缺乏处世经验, 一旦面临就业, 盲从心理就暴露无遗。盲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赖家长的主张, 父母成了实际的“择业者”, 而学生本人则成了坐享其成的“就业者”。二是轻易听信他人的议论、评说或把他人的选择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成为他人的盲目追随者。

2.6 怕苦心理

中职生的培养方向为技能型、实践型技术人员, 其毕业就业方向基本都在偏远地区, 所以吃苦耐劳、懂实践、会操作是中职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 由于很多中职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 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 在选择用人单位时, 害怕到边远地区去, 害怕到农村去, 害怕劳动强度大的工种。

2.7 缺少自主创业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不知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良心理外, 中职生在择业时还存在过分注重物质要求、择业目标多元化等不良就业心态。

3 对策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就业的关键。对中职生而言, 要想顺利就业, 不仅需要积极排除择业期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 还要努力形成正确、健康的就业心态。

3.1 正确分析自己, 消除心理障碍

(1) 正视自己, 扬长避短。常言道, 知人为聪, 知己为明;知人不易, 知己更难。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 决定了他能否选择正确、实际的目标。正视自身, 首先要对自己的思想意识、专业学习状况、各种能力等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将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择业之路。同时, 还要对自身个性心理特征有充分、客观的认识, 这对择业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消除自卑感, 树立自信心。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一受挫折和打击就失去信心, 产生较强的自卑心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 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 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 搜寻就业信息以及准备求职材料等。中职生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只有学好专业, 发展特长, 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面对招聘单位时才能信心十足。

(3) 克服就业的恐惧、依赖、消极等待心理, 提高心理承受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 它能使人经受住挫折和打击, 保持进取的势头。因此, 中职生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2 转变就业观念, 走出就业误区

(1) 降低就业期望值, 确定切合自身发展的就业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确定了未来人生发展方向, 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作用。在确定就业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要符合市场需要;目标要符合自身的特点, 并使其建立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目标要高远但绝不是好高骛远, 要注意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

(2) 培养就业竞争意识。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既给中职生提供了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机会, 又给中职生施加了压力。就业意味着竞争, 中职生应敢于竞争。首先, 要有竞争意识, 中职生应具备青年人的朝气和锐气, 要敢想、敢干, 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次, 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性格、气质、爱好等, 扬长避短, 发挥特长。当然, 敢于竞争要靠真才实学, 而不能纸上谈兵。

(3)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由于受专业限制以及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要想找一份理想如意、专业对口的工作, 一次择业到位, 难度非常大。所以, 中职生首先应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 打破“一选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

3.3 学会自我调适, 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自我心理调适, 就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需要, 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控制,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 维护心理平衡, 消除心理障碍。中职生在择业时可以有选择地利用以下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1) 自我适度宣泄法。因挫折造成焦虑和紧张时, 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宣泄。一吐为快, 求得安慰和同情, 不要强压心底。

(2) 自我静思法。也叫自我反省法, 就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冷静对待, 控制自己, 不冲动和急躁, 仔细分析原因, 努力摆脱干扰。

(3) 自我转化法。不良情绪有时是不易控制的, 可采取迂回的方法, 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如阅读课外书, 参加感兴趣的活动等, 使自己无暇沉浸在不良情绪中, 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4) 自我慰藉法。即自我安慰, 学会自我忍耐。当遇到困难时或已竭尽全力仍无法改变时, 就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不必苛求, 承认并接受现实。

4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加强就业心理教育

4.1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中职学校首先应从中职教育特点和中职生特点出发,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 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得越早, 就业准备就越充分, 找到的工作就越理想。从就业指导的时间安排而言, 应把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前伸至新生入学之初, 并贯穿于在校教育全过程。

首先, 在入学初, 让中职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找准自己的位置, 确立发展的方向, 明确学习的目的, 制订正确的学习计划, 根据职业要求增强中职生道德修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心理承受力, 从而保证其顺利就业。

其次, 提高中职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中职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让学生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再次, 大力开展就业技巧教育, 系统地对毕业生进行技巧训练, 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 并通过模拟人才交流中心、社会实践等, 为毕业生就业技巧的训练提供途径。

中职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中心, 对中职生的就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 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 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避免因准备不足错过求职机会;同时要引导中职生正确面对就业挫折, 提高心理承受力。

4.2 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为中职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大力支持及奖励;同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家长要关心和引导子女, 与他们进行沟通, 并与学校相互配合, 以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同时, 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国家制定了《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 就业市场逐步规范和完善, 使毕业生依法求职。

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学校应转变落后的办学理念, 加快改革进程, 为培养有较高就业能力的中职生打下基础。

上一篇:王芳学校稿件下一篇:坚果服饰有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