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共9篇)
1.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 篇一
07651蒋赢37号
大学生对于劳动法的认识
我国理论界对于劳动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劳动关系视为隶属关系,完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第二阶段,将劳动关系视为平等关系,用民法的理论来协调劳动关系;第三阶段,认识到劳动关系是兼有隶属性和平等性的一种社会关系,用社会法的理论来揭示劳动关系的内涵。尽管第三阶段的理论最具科学性,但其他两种认识还继续为一部分人所接受,至今对劳动关系的实践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1、行政认识论
建国以后,经过民主改革,所有国营企业也建立了与当时苏联体制相仿的管理体制。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制大体效仿前苏联,形成了对国营工业、基本建设、物资供应等部门的管理体制。而我国的通过劳动立法及有关的劳动政策,形成在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几方面相互配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这一阶段对劳动关系的认识,基本停留在行政认识论的阶段。
在这种体制下,劳动关系被当作一种依附于行政关系的社会关系来看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劳动关系和劳动行政关系往往不加区别,许多劳动法规对这两种关系的调整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虽然,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但劳动关系行政认识论的影响依然存在,这种影响,造成了人们对劳动争议的性质产生错误认识。例如,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劳动者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希望通过这种合同,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而长期的劳动关系。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工制度给人们留下的影响。又例如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人数众多的团体性争议,当事人往往更愿意直接通过行政部门来解决,而不是通过法律途径。因为按他们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劳动争议,而是国家对劳动者的就业分配问题。而这种对劳动争议性质的错误认识,又导致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错误认识。例如,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竟然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为被告,将其诉讼到行政庭作为行政案件处理。这显然是把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错误理解成行政制度的结果。
2、民法认识论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和平等经济。与此相一致的是,注重平等、自愿原则的民法理论开始在我国得到重视。这一理论进而被用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劳动关系。这一理论把每一劳动者都视为他自己的“劳动力”的所有者,作为平等主体,劳动者可以“自由地”把他的“劳动力”转让给任何一个雇佣他的人。这时就出现了所谓“自由”的劳动关系。很多民法学者主张将这种劳动关系视为民法的调整对象。
这种看法忽视了劳动力所有关系背后的资本增殖关系,在表面平等掩盖下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具有局限性。持这种理论认识的学者往往将劳动争议看作一般民事争议,或者将劳动争议与一般民事争议相混淆。例如,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很多学者就认为应该以民法上的人身伤害赔偿来追索用人单位的责任。而事实上,一旦将此案件作为人身伤害赔偿案来处理,对劳动者并不公平。因为,在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中,执行过错责任,也就是用人单位有过错才承担责任。而事实上很多工伤案件,用人单位是没有过错责任的,过错往往在劳动者一方。如果用民法理论,将此案件视为一般民事案件,而不是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的权益很难得到“平等”的保护。
07651蒋赢37号
正是这种民法认识论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采用了民事诉讼制度。而且,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许多制度沿袭了民事诉讼制度,导致劳动者在看似平等的诉讼制度下,得不到真正的保护。例如,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案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处理民事案件,法院主动调查的职能极其有限。而劳动争议案件中,这一原则被机械地套用,导致在劳动关系中处于被管理一方的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据,同时,法院又不主动调查取证。这种结果显然是对民法原则适用劳动争议案件的一种否定。
3、社会法论
社会法是国家为保障社会福利和国民经济正常发展,通过加强对社会生活干预而产生的一种立法。公法一般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私法以个人利益为本位;社会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而劳动法就是一种社会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性质。
一般意义上,关于劳动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劳动关系是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从法律研究的角度,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劳动法学所要研究对象的特点,与“经济学”上对劳动关系的定义差别不大。从狭义上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一定义从劳动法学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所要研究的劳动关系的主体为劳动者、劳动力使用者,劳动关系的性质为社会关系,而且是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这就排除了很多劳动过程以外的许多劳动行政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而从社会法的角度,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
(1)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而生产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劳动者凭借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时发生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因此,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劳动者是主导因素,因为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能动的要素,物的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根到底要为人所用,而且物的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的劳动技能及其劳动过程中的发挥程度。因此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但是,在现代社会,劳动者往往不是劳动资料的所有者。劳动资料通常为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所掌握。这时,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必须通过生产资料所有者才能实现。
案例:农民进城务工受伤,是按农村居民标准,还是按城镇居民标准获赔?因原告张某多年来一直在县城从事汽车修理业,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为县城,9月19日,陕西省镇坪县人民法院依照城镇居民的标准对此案作出判决。
2006年11月21日9时许,原告张某骑摩托车行驶至镇坪县兴隆汽车厂门前时,与被告某局司机驾驶的该单位小轿车迎面相撞,原告当即受伤并住院治疗。经过救治,鉴定原告伤情程度为八级伤残。交管部门认定,本起交通事故被告单位司机负全部责任。
双方在协商赔偿事宜时,原告认为自己系汽车修理工,应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误工费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伤残赔偿金,被告则认为原告为农村户口,只能按农业人口平均收入计赔。由于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引发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有证据证明其多年来一直在县城从事汽车修理业,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为县城,故根据实际情况,应支持原告的请求,遂作出农民工伤残按城镇标准获赔的判决,按上述标准计算农民工将多获赔4万余元。
编写人:蒋赢
2008年6月10日
2.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 篇二
首先,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调适好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合理分析面对求职就业的误区和困惑。由于2012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 社会需求和毕业生之间无论从人数还是毕业生和职业岗位的相符度都存在着较大矛盾, 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 调整好健康的就业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另外, 在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跨市、跨省、跨行业的就业情况, 这类求职者中存在人生地不熟、行业陌生、社会关系简单等求职不利因素, 他们更需要求职就业的良师益友, 以帮助其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及时纠正就业误区。虽然心理健康类课程目前正作为公共必修课广泛开设于各大高职院校, 但基本上针对大一时期的新生;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则广泛开设于大二时期, 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历进入职场的适应期所急需的相关心理辅导提早加以指导。
其次,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深化了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是就业的重要准备, 就业是学业的最主要目的, 而职业生涯规划又与就业紧密不可分。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 以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放低姿态学会从自身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出发, 时刻警醒自我要合理认识自己, 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通过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 学生将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求职模块进行合理分析和筹划, 更加清楚自己在未来面对求职挑战时要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 在校就读时期要重点学好专业技能, 求职时期要学会积极搜集招聘信息搜集, 面试阶段要熟练掌握求职技巧等等。可以说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提前警示并指导在校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具体地做好规划。
再次,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学生未来顺利的发展取决于职场的成功, 而职场的成功恰恰起步于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不仅仅起到了帮助毕业生适应职场的过渡作用, 它更让学生明白:就业是一门伴随其终生的课程, 无论自身是否在校就读, 也无论自身的事业成功抑或挫败, 始终要寻找自身职场上的良师益友为自己的成功指点迷津。同时, 职业的选择, 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毕业生在择业时若能以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为理论支撑, 结合个人客观实际情况, 结合社会经济形势, 从全局出发, 从实际出发, 必然能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另外, 通过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 培养学生能从小事做起, 能为学生的工作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将远大的理想落实到现实努力之中, 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 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最后,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还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今年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 对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做出明确部署, 尤其提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意味着国家正在从战略高度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理念观念上进行深刻变革, 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自我审视, 正确地协调和解决好改革与发展中的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通过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 可以将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大学生, 让大学生明确高等教育中正在发生的变革, 帮助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实施下去, 也帮助大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改革获得真正有益于自身求职的技能和机遇。高等教育改革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 它需要全党全社会长久持续的努力。
总之,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警示学生做好在校就读期间专业技能的学习, 提示学生积极面对市场经济中求职面试的筛选, 更为我国目前深入持续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搭建良好的实施平台, 是一门极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实用课程。
摘要: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开设于各大高职院校,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本文主要探讨该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包括进行心理调适、深化职业生涯规划, 并分析了该课程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3.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职业教育 音乐专业 实践能力
现今社会,人们对职业学校教育认识普遍存在着偏见,尤其学生就业岗位中不能学以致用,可持续发展差也导致了学生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就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在学校学习的各种专业如声乐钢琴舞蹈等各种技能在工作中不能合适的对接,导致声乐专业学生不会教唱歌,舞蹈专业学生不会编舞蹈,那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达到一专多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就显得很重要了。
职业学院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舞台表演者,而是初等教育的教师或者企业单位的宣传企划人才,如何在毕业以后学以致用,并且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音乐鉴赏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的专业分的非常的细致,有声乐舞蹈钢琴,课时的安排也基本上是小组课或者单人课,但职教现状和生源质量告诉我们,职业院校不是培养歌唱家,钢琴家,舞蹈家,大量的枯燥的技能练习,只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所学的技能因基础差,毕业时技能高不成,低不就,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学以致用的尴尬境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高素质的基础型实用人才已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因此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优化课程设置,强化音乐鉴赏力等实用技能的培养。
艺术专业的技能和其他劳动型技能不太一样,它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音乐天赋,经过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较高的技能水平。职业学院的生源专业素质相对较低,那么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就不能把目光盯在技能上,遵循人类知识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所提出的音乐目标要求,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原则,改革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通识教育。 例如在声乐的教学中,学生才入校时,基础比较差,如果单纯从音乐技能上去做培养,很难有所收获,音乐欣赏能提高学生审美、情感、鉴赏的等各方面的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从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欣赏情趣,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因为市场需要的并不是音乐家,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万金油”即大众活动的实用人才,所以,我们要在强化音乐鉴赏上分配相应的时间,让他们能知道在实际工作中该怎么做,怎么样组织大众型活动,这样有利于他们将来在工作中提高相应的能力。而是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还有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加强实践与操作课,加强合唱实践与教学、指挥实践与教学、多媒体辅助技能课教学、管弦乐配器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养课。除传统的专业选修课外,应开设反映当代音乐发展新领域、新方向的跨学科的边沿科目等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具备多项专业技能,增强了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宽了就业选择的途径。
二、结合社会现实,形成订单式培养谈。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订单式”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在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关注。 “订单式”培养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增强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对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的优质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失为一种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先进办学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实现音乐专业订单式培养,既是学院的一个创新项目,也是学院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音乐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在管乐打击乐订单班专业建设体系中,课程改革是关键。了解掌握订单式培养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建立并开发完善科学的订单式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根据未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学生量身打造相应的学习课程,缩短学生的培养时间,有的放矢,针对性的使学生成为未来单位的实用人才。
4.对于大服务与务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篇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推进,新兴的务联网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大服务的热潮。下面我就基于课上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查阅的相关文献的学习,讲述一下我对于务联网与大服务的认识与理解。
一、务联网
1、务联网的概述
随着软件、硬件、资源、信息、人的虚拟化与服务化,下一代的Internet成为“服务的物联网”,即务联网。要想清晰地了解务联网这一概念,首先我们要清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概念。互联网是一个虚拟数字空间,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资源共享;物联网是物理与数字空间,实现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而云计算作为当下的一个热词,相信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云计算是指虚拟资源应用空间,实现了信息世界的资源提供与服务。当互联网与物联网走向应用、云计算从信息资源整合走向云服务进行服务化时,再将它们集成化,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务联网了,它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集成应用空间,面向大规模、个性化顾客服务需求,以集成服务网络支持现实世界顾客群体的应用与环境。
2、务联网的定义
务联网(IoS)最初是由欧盟在其FP7中提出的概念,被定义为“everything that is needed to use software applications is available as a service on Internet ,such as the software itself,tools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platform(servers,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to run the software”.也就是说,它是依托互联网实现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网络话应用服务形态和聚生态系统;以集成服务的形式支持网络环境下的现实服务的实现。如生产性商务服务、生活消费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等。
3、务联网的特征
在务联网中,所有的服务、人、资源、物体均可通过网络访问之,各种服务均可结合网络提供之。务联网在云计算环境下,除了体现服务资源及服务系统的网络泛在化与虚拟化,还更多的强调以服务的形式支持软件服务与商务服务,体现服务价值、服务质量、服务信用、服务整合、服务个性化、服务泛在化等新特征。与此同时务联网支持各类服务参与者(顾客、提供者、使能者)间、多服务间进行基于网络的服务协作与交易。
务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服务的互联形成网络之后,这个网络是自组织自演化的,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不存在一个中央式的控制机制,完全依赖于服务系统之间的自我协调、环境感知等机制。这很难,但目前服务生态系统的不足之处恰在于此。想象一个今年频繁发生的场景:机场因遭遇暴雨而导致航班大规模延误或取消,数千旅客滞留机场,却无法提供足够快速、足够恰当的服务。实际上,如果有一个链接空管局、航空公司、售票、机场、天气预报、地面交通、住宿等分散服务的IoS,而不是靠现在这样的人工处理,情况一定会改善很多。
务联网的外在特征是将分散在Internet和现实中的各类服务,可以是e-Service、人工服务、信息、各类资源等连接成网络,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满足客户需求。一个典型代表是前段时间热炒的ifttt,通过事件驱动的机制将多个website连接起来。当然ifttt知识形成了一个链,尚未达到一个网络。
4、务联网与服务组合的区别
务联网与目前研究的服务组合的区别在于:服务组合更侧重于将离散的web服务按特定流程组织在一起,形成大粒度的服务;务联网则站在更高水平的层面,将多个服务系统连成服务的网络,实际上得到一个服务系统集合的系统。
二、大服务
1、从大数据到大服务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是指大规模海量复杂数据。大数据具有4V特征,分别是海量数据规模、快速处理、多样数据类型和巨大数据价值。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物联网与CPS以及云计算与服务平台。通过多这些研究方向的一步步深入,将会进入海量业务处理,为了解决这种海量业务处理,顺其而然的滋生了大服务这一概念,即解决大数据关联的大规模复杂业务的服务系统。
2、大服务的概念与特征
大服务是有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跨领域、跨区域、跨网络的服务经过聚合与协同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它是基于大数据蕴含规律,产生各种智能业务服务;它构成了一个复杂服务生态系统或务联网,同时它用于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大数据关联业务处理与业务应用问题。
大服务的基本特征包括六个方面:大规模性、复杂性、跨域性、聚合性、客户定制性和价值性。主要体现为大数据环境下应用业务服务有来自不同服务系统或跨网跨域的服务经多次聚合动态构成,且服务系统面向大规模顾客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追求服务各方的价值最大化和价值知觉过程。
三、大服务或务联网的研究问题与技术体系
大服务相关科学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服务网络理论、服务系统理论、服务模型理论、服务价值理论、服务创新模式、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运行、跨域服务信用和服务安全可靠。
大服务/务联网的技术体系如下图所示:
5.对于管理沟通的认识 篇五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对于管理沟通的认识
课程名称:管理沟通
任课教师:戴强
姓名:杨磊
学号:2011086
3班级:11工管(3)班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无论是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的主观原因,或是外在的客观因素,都会导致沟通的失败,双方无法就某一信息共享受或达成一致的认识。
1.情绪因素。由于身体状况、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从而影响沟通正常的进行。其表现有:精神不集中。倒不一定是对对方的话题
不感兴趣,而是仍沉溺于刚刚发生的事情,或其他担心的事情,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谈论的话题上来。过分怯场、胆怯。由于岗位的关系,行政文秘人员较之他人,有更多的机会与公司的高层领导接触。本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结果由于紧张、慌乱,没有充分理解上司的指示、意图,反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2.表达方法。说话的语气令听众反感。自大,讽刺、严厉的批评,都会令对方难以接受你的观点,即使你的观点是对的。谈话也就不欢而散。在沟通中选择不合适的媒介来传递信息。选择合适的媒介而不要选择最先进的,当然也要视双方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场合而定。一般而言,面谈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进行及时的互动、反馈,可以从对方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来洞察他的想法,改变谈话的方式或策略。
3.个人因素。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所以每个人的成长背景、性格、人生经验、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就导致对同一信息的阅读有不同的理解。这样的情况下,求同存异是最好的做法了!
4.环境因素。在沟通过程中,选择不适当的时间、地点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传送。在午休的时间谈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大办公室里谈论薪酬问题,都是不合适的。
管理沟通有一下几个作用
1、收集资料与分享信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企业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获得各种有关环境变化的星系,才能使企业确定正确的目标与科学的战略决策,以求得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改善企业内的人际关系
在一个企业内部,无论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个人之间,还是个人与个
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3、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并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由“经济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角色转变。无论是当局者还是旁观者,随着经济的开放,人们从单纯追求物质待遇和享受过去到追求精神满足与自我实现,而这种自我实现与精神满足体现于能否直接参与或者多大程度参与企业的管理。
4、组织创新的重要来源
随着我国管理明主化的不断加强,目前许多企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本企业中展开
全方位的沟通活动,如高层接待日、意见箱制度、恳谈餐会、网上建议等,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进行跨部门的讨论、思考、探索,而这些过程往往潜在着无限的创意,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其沟通渠道往往是畅通无阻的。
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明白沟通不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技巧和方法,而且是一种组织制度,要获得有效的沟通效果必须有制度性的措施,我们应该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原有的沟通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补充。
建立常用沟通形式。为使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更好地了解情况,可以在单位的内部刊物中开辟一个专栏,刊载职工们的不满和意见,或是印发一些小册子等,还可以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使有关的工作情况在会上得到及时沟通。
职工会议。经常召开职工会议,让各类职工聚集在一起,发表意见和提出看法,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沟通形式。这种工职会议不是指每年一、二次的职工代表大会,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利用会议形式鼓励大家发表意见。例会制度在单位中一般都有,但绝大多数例会属于同级人员的聚会,信息沟通因此而受限制。相反,工职会议则由一定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工职共同参加,实行不同等级的成员直接接触、直接沟通。
建议制度。这项制度主要针对单位内的普通职工,鼓励他们就任何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实际上也是为了避免向上沟通的信息被滤掉所采取的强行向上沟通的办法。因此,单纯的鼓励是不够的,因为等级和权力的差别肯定会形成阻碍。单位内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建议制度,保证强行向上沟通,诸如接待日、意见箱、领导者直接深入基层、物质奖励等。
6.对于秘书部的认识 篇六
对于秘书部负责的工作,坦白来说我并没有太多的经历来列举,因为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秘书的认识也仅限于假期时在家里帮助父母做账、将文件电子处理并存档等。因此我也向我的同学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我认为秘书部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属于一些常规工作,主要包括文秘工作、联系工作、财务管理、学社内部事宜等,有人说:“秘书部的工作最繁重、最艰巨”,对于这一说法我不否认,但是更加值得人注意的是在这个部门里得到的锻炼;秘书部的工作特性决定了任务的繁杂,工作中难免有所疏漏,如有时联系不到位,记录有所偏差或值班、开会不及时等细节上不够完美,因此在工作时我们更应注意细节,要有足够的耐心。
一、在文秘工作上:
1、在青马召集各类会议时,做好相应的会务工作;
例如:有专职同学负责学生会重要会议的记录工作,且记录较详细;
2、全面负责社团内部的文字处理工作和各类资料、素材的电子化处理;
3、做好秘书部的日常工作,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
4、建立并完善学社的章程及各项工作制度,负责学生会各种文件、资料的收发及存档工作;
二、在联系工作上:
加强各部门的沟通是秘书部的主要工作:
1、及时传达了各类通知,使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各部门,方便工作正常开展;
2、制作通讯录,方便其它部门的工作开展;
例如:制作学社整体成员的联系方式,加强学社各个部门的联系;
三、在财务管理上:
1、整理各类上交于秘书部的材料并及时公布;
2、学社涉及的经费使用等,应及时记录、存档
四、在内部常规事宜上:
1、各类安排表;
例如:会议室使用、教室申请、值班轮值表等,这些可以保证学社活动的有序进行;
2、积极配合学社各部进行活动的开展;
7.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 篇七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由于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导致冷空气势力减弱,大风天气减少,低层大气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污染物的扩散。加上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增多,导致空气中污染物增加,并逐渐积聚形成霾,导致北京PM25值频频爆表(如图1所示)。
由于人们切身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加上通过新媒体对环境及PM2.5的持续关注,在2013年1月期间人们通过百度搜索PM25的次数达到了峰值(如图2所示)。
其实,早在2011年10月,PM2.5一词就已经进入了公众视线。2012年年底,PM2.5监测数据几度“爆表”,这再次唤起了公众在网络媒体上的激烈讨论,新浪微博中标记为#PM2.5#的热议总计超过10万条。
在网络媒体和受众参与的推动之下,2012年3月,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的监测指标。在此过程中,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力量,这种从新媒体上大规模广泛讨论到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的联动报道模式,在以往的环境报道中并不多见。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遵循彭玉生提出的经验研究的基本结构和步骤,但研究人员也稍作了一些调整,具体的研究思路如图3所示。
此次研究我们采取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相结合方法。我们对PM2.5这一讨论话题在网络上兴起之时的2011年至2013年的微博,以及《人民日报》关于PM2.5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PM2.5在新媒体上的传播路径。本文后半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通过数据的量化分析、了解媒体影响下的公众参与及反馈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我们根据北京市各大学的位置分布情况,选取高校相对集中的海淀区实施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6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为9750%。剔除废卷,有效问卷为184份,有效回收率为92.00%。经问卷可靠性分析,Cronbach's值为0.882,问卷信度良好。
3 新媒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影响
3.1 新媒体用户以年轻的高学历人群为主
3.1.1 大学生是主力军
百度统计的数据显示,关注PM2.5情况的群体主要是年龄为20~39岁、学历为本科以上的学生或从事教育及IT行业的从业人员(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推出,大学生是参与这次关于PM2.5的环境保护讨论的主力军之一。
3.1.2 新媒体是获取关于PM2.5信息的主要来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是新媒体,其中选择“网络”和“手机报”的调查对象人数分别占第一和第三位(如图5所示)。关于PM2.5的信息44%的学生是从新媒体上获知的(其中社交网络占21%,门户网站占16%,手机报占7%)。
3.2 PM25在新媒体上的传播路径分析
3.2.1 网友微博引发人们持续关注
PM2.5真正开始引起中国网民们的关注是在2011年10月,一位网友开通了名为“美帝使馆空气”的微博,通过GAE(Google的一种免费网络服务)搭建的一个转发程序,自动获取并转发美驻华使馆在twitter等平台上发布的数据,从201 1年10月12日起开始每天在新浪微博同步更新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数据,平均每天发布北京PM2.5状况的监测微博21条,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微博转发,截至2013年3月3日,其粉丝数目已经达到13 681个。
3.2.2 名人微博引爆关注点
明星和媒体人的账号通常在微博上比较活跃,拥有比较强的号召力,他们往往都有上百万的粉丝,每一条状态都能迅速引来大量粉丝围观,常常成为传播的节点。
2011年10月,网络上一条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微博受到广泛的关注[如图6 (a)所示]。这条于10月22日23:06发布的微博内容非常简单:“妈呀!有毒害。”还附有一张iPhone手机软件截图,图中显示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39,空气“有毒害”,PM2.5细颗粒浓度为408.0[如图6 (b)所示]。发微博的人便是拥有1 450多万粉丝数的地产大亨潘石屹,这条微博迅速得到网友关注,当时转发和评论的数目接近5000人次。
除了潘石屹,童话作家郑渊洁等名人通过微博对北京空气质量轮番“开炮”。2011年11月7日郑渊洁在微博上发起“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调查”,共有6 693名网友参加。
3.2.3 传统媒体跟进,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早在2006年,《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就有提及“PM25”一词,但都是与别的有害物质如SO2、NO2、PM10、臭氧等概念一起提出。
注:数据来源于http://index.baidu.com/main/word.php?word=pm2.5。
2011年以前,《人民日报》每年仅有1~2篇关于PM2.5的文章,甚至在个别年份中一篇都没有。随着空气质量变差,2011年以后关于PM25的报道开始逐渐增多,平均每2~3个月就会有一两篇相关报道。
自201 1年10月,PM2.5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后,《人民日报》也逐渐增多了对PM2.5的报道。11月14日之后的一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有关于PM2.5的报道,在11月17日出现了一天有3篇相关报道的情况。除了《人民日报》,其他各大传统媒体也都纷纷加入了密切关注并报道PM2.5的大军之中。
但真正引起受众广泛关注PM2.5的时间点是在2011年1 1月左右(如图7所示)。2013年年初,北京开始不断出现雾霾天气后,人们对于PM25的关注度达到峰值。
注:数据来源于http://index.baidu.com/main/word.php?word=pm2.5。
可以看出,PM2.5的广泛传播及受众环保意识的构建遵循这样一条路径:一般网友—名人或意见领袖—微博上大量转发一传统媒体介入—社会整体舆论形成—公众传播讨论—环保意识提升,并进一步推动环保行动的展开,其路线也并非单一直线的,而是像网状一样相互交错进行,呈螺旋上升态势。
3.3 新媒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构建和受众行为反馈
3.3.1 受众对PM2.5相关知识基本了解,更关注环境问题
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77%的大学生表示通过新媒体的报道了解PM2.5的相关信息。此外,通过媒体关于PM2.5的众多报道,65%的大学生表示比原来更关注环境问题。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新媒体确实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新媒体的报道,能够提高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
3.3.2 受众对PM2.5的了解不深入且存在误区
媒体的报道不够深入及新媒体信息碎片化和不准确等特点,给大学生对于PM25的认识造成了一些误区。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到的一些关于PM2.5的知识不全面,有些信息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在这次调查中,仅有18%的大学生能正确选出“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PM2.5浓度限值为10μg/m3”这一选项,甚至有31%的同学完全不知道这一标准(如图8所示)。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市中PM2.5值的增加。
由于环境新闻具有科学性、批评性、复杂性等特征,它与传统新闻的报道有所区别。报道者既要通过自身学习或向专家请教来掌握深厚、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又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准确地传达信息。有的环境报道由于记者缺乏专业知识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报道用词不准确,出现科学性错误或夸大环境危害等,使公众环境意识没能得到有效引导。很多媒体关于PM2.5的信息来源和解决办法也未能做全面阐述,甚至有些媒体为了夺人眼球,报道夸大PM2.5的危害性和空气质量的恶劣程度,造成社会恐慌。
此外,由于受媒体传播介质的限制,一些科学术语传播的准确性会受到一些干扰。例如“PM2.5”的正确写法是将“2.5”写在下角标,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将其写在下角标,那么在很多报纸或者电子媒介上显示出的“2.5”就会变得很小,不利于受众阅读和词汇的传播;并且一些媒体在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不够严谨,导致很多媒体将“PM2.5”误写为“PM2.5”或“pm2.5”。
3.3.3 受众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激发环保行为,但“知”和“行”不够统一
调查问卷中“您今年春节是否燃放了烟花?”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28%的大学生由于环境意识的提高而参与到减少燃放烟花的实践活动中。但是,这个参与率不高的环保活动与之前较高的环境意识(环境关注度提高,65%)形成了冲突,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中出现了“知”与“行”的脱节。
这一问题启示我们目前大学生的环境行为模式,即“知识—态度—行为”,从良好的环境意识向积极的保护环境行为的转化出现脱节。无论是媒体环境新闻报道还是学校环境教育都需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环境态度及将其转化为具体环保行为的意识。
3.3.4 大学生认为工厂和政府应负主要负责,但对于环境治理信心不足
在关于“您认为谁应该为北京的PM25超标负责?”这一问题中,有128人选择了废气排放严重的工厂,95人选择了政府(如图9所示)。但实际上北京市PM2.5的来源中有22%以上是由机动车排放造成,将近17%是煤炭燃烧产生,包括锅炉供暖、老住户周边散煤的燃烧排放。
而大学生则普遍不认为开私家车的人应该为PM2.5承担主要责任,企业和政府应该为空气改善做出努力,这与实际的北京市PM2.5的主要产生来源有所不同。
在考察大学生对北京市空气治理的信心时,有92%的人认为改善PM2.5状况至少需要5年以上,甚至有19%的人认为需要30年以上,这反映出大学生认为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恶劣,对于PM2.5的治理表现出严重的信心不足。
4 结论和启示
4.1 结论
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了PM2.5在新媒体上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并证明新媒体在PM2.5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微博、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介入,增加了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提高了受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政府的执政管理。
通过分析此次事件的传播过程,得出了加强环境管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新思路:了解新闻事件的传播途径,从传播的各个环节逐一击破,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加大环境教育的宣传力度。
但是,由于媒体的报道不够深入及新媒体信息传播碎片化和不准确等特点,导致受众对于PM2.5的了解不够深入且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总体来说,受众整体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产生了一些环保的倡议和行为。
4.2 启示
4.2.1 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事务中的公众参与度
新媒体是大学生最重要信息的来源渠道和信息传播途径,在PM2.5事件的传播中,新媒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给我们带来了加强环境管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新思路。
我国传统的培养环境意识的方法是通过学校教育,并辅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重点在于传授环境相关方面的知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信息传播速度慢,受众范围小,受众可接受程度低。相比之下,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注重与受众互动,可以让民众参与事件的全过程。
提高新媒体在环境宣传中的地位,无论对公众还是政府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更快、更全面地获取环境方面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环境事件的讨论中,提出意见或维权。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促进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促进民主执政及公众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搜集民意,与民众及时沟通,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这样既能倾听民众意见,减少决策失误,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又可以及时把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促进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从而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2.2 完善环境报道的长期性、科学性、全面性,提升科学类报道的准确性
环境新闻因具有科学性、批评性、复杂性等特征而不同于传统新闻。环境新闻的报道内容涵盖日常科普知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环境政策等,这些报道都离不开“科学”二字。但是,媒体的报道不够深入及新媒体信息碎片化和不准确的特点容易使受众所接收的环境科学信息被歪曲。此外,由于受媒体传播介质的限制,一些科学术语的传播不准确。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从提升环境报道的质量着手,注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用词的严谨性,既不夸大污染物的危害,也不忽视为环境改善所付出的努力,不能只关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还应注重提供日常的环境新闻,力争给公众提供全面、准确、持久的环境新闻报道。
4.2.3 注重环保从自身做起的意识教育,实现从环境意识到环保行动的转变
虽然社会一直强调“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是此次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普遍产生了一种环境污染应由污染企业负责的思维定式,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普通民众也应该为环境污染负责。此外,虽然大学生们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但没有完全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中,环境意识没有转化为环保行为,造成两者之间存在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弥补目前环境教育和宣传的缺失,鼓励大学生树立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的意识,不仅要了解环境方面的知识、关注环境问题,还要把这种意识付诸行动,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少开私家车、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和监督并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等。只有全社会真正的树立起“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才能更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4.2.4 加强环境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提升公众的环境治理信心
现阶段,政府应加强PM2.5的污染源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及时通过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发布PM2.5的监测数据和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环境信息,看到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所作出的努力,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治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唐孝炎.大气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64.
[2]王玮,汤大钢,刘红杰,等.中国PM_(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
[3]包玉青.论环境新闻报道的新特点——以解放日报》的“PM_(2.5)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2(8):38.
[4]李静.试论我国环境报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构建[D].南宁:广西大学,2007.
8.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 篇八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教学效果
初中科学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面对现在初中学生科普知识严重缺乏的现象,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教学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师的素养、教学的方法策略等方面出发,全面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过高的科学能力与极强的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探究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世界的神奇。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思考、探索与实践中教师的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不同的科研项目还有助于科学教师了解其他课程的知识,从而在教学中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改革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注重以人为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虽然习以为常,却很少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冰糕为什么会冒气?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蜜蜂怎样酿蜜?学生对这些事物并不陌生,对这样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很少思考其中的道理。通过教师的设疑、引导、点拨,他们就会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并逐渐养成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其次,增加演示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实验形式。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困难,而实验的直观性特点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筷子插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几个可行的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像利用激光笔射入水中观察光点的位置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最后,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探究能力。科学知识是通过大部分实验与探究而得出结论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例如,在教学《神经调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神经传递的过程表演出来,将神经元、突起、轴突与树突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表示出来。在学生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探究出信息的处理途径,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综合实践,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基础。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既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沉闷乏味,又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且在实践中,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首先,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在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进行,而不能空谈科学知识、科技发展等,要从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学生的见识。
其次,学校可以举办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巩固并加强对科学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科学素养。
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初中生在学习时还具有一定的惰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一起克服科学实践中的困难,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初中科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解析不同现象的本质与原理正是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激发出来,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进而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郭聪聪.初中科学课堂开放教学的实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9.对于“学习型组织”的认识 篇九
一、学习型组织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身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学习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必须基于五种技能的培养,即五项修炼。只有经常进行五项修炼,组织才能真正成长为学习型组织。这五项修炼的基本内容为个人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二、五项修炼
1、个人超越
个人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不断学习、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的过程。精通“个人超越”的人,能够不断的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样,全身心地投入,锲而不舍,不断创造和超越,这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变成一种永无休止、持续不断的过程。整个组织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来自于个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没有个人的学习作为基础,组织无法真正的学习与成长。
2、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如何认识周围世
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陈见和印象。此模式不仅影响人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人们的行为。
3、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许多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同下欲”,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和目标,只有有了渴望实现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会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并且这种追求不是基于外在压力,而是他们的内在愿望,从而使组织欣欣向荣。否则,一个缺少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但是,许多领导者从未尝试将个人的愿景转化为能鼓舞组织前进的共同愿景,这就是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4、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和“个人超越”这两项修炼的基础上的。团队中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使团队整体的绩效大幅度上升,而且使团队中的成员成长得更快。世界上不乏由杰出的个人组成的团队,但是他们的整体效率却不高。团队学习的修炼就是要处理这种困境。从某种层面上看,只有在团队互动中实现组织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组织的创造能力和竞争力。
5、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企业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一种“系统”,他们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牵连,并彼此影响着。这种影响往往不易觉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如果置身其中就能更难看清整体变化。因此,系统思考显得尤为可贵,唯有对整体而不是对任何单独的部分深入的加以思考,才能够了解系统的全貌。系统思考的思想植根学习型组织,产生了新的管理理念。
浅谈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
2008-6-23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永恒方式,同样也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提升阶梯。目前,新经济的浪潮风起云涌,知识已成为推动单位发展的核心,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唯有建立学习型组织向强者学习,加速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工作才能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加强领导,建立新机制
领导重视,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应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着力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层把创建工作视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组织保障,并做到领导带头示范,言传身教,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提高单位经营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全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单位形成学习的风气、创新的风气。
查找问题,建立质疑机制。领导要着眼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全体职工的根本利益,勇于自找麻烦,自我否定,靠职工的集体智慧来发现潜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要丰富和完善职工参政议政途径,形成开展合理
化建议活动的制度,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是开放的、不断吸收新鲜事物、勇于变革、善于以变应变的组织。只有“居安思危”让领导者能随时听到职工的质疑。才能鼓励职工保持对质疑的积极性,并产生求知的欲望。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从单位内部用人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持证上岗、继续教育登记、竞岗应聘和考核制度,形成竞争环境;大力推行岗位成才制度,帮助和指导员工制定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计划。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将参加培训与职务聘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奖惩等紧密挂钩,形成培训、考核、使用、晋升一体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更新学习理念,创造良好环境
目前在企业一部分职工中存在着学习一般是领导安排或者是为了获取文凭而学习的观念,学习型组织要转变这种观念,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员工自主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学习专业科学知识等,不仅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而且还是员工生存发展之道,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全球的竞争风潮下,人们日益发觉21世纪的成功关键,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用来开发这些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正离我们而去,发挥人们的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些领导者与管理者已经开始深切的体验到,我们一定能找出对策来化解那些根源于不断分割所产生的组织病毒,它使许多组织充斥着你争我夺,互相防卫的内部竞争,以及勾心斗角,玩弄手段的政治游戏,它只会消耗人们大量的精力,不断打击人们的工作意愿,使组织永远不可能建立伟大的企业所必须的根基。如果能建立一个新型的组织使得企业能克服这些障碍并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立于不败的境地,那也就是本文的价值所在了。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内涵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自于电脑内存发明人,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睿斯特在1965年写的一篇文章“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他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开放性,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彼得?圣吉博士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继续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来研究如何建立一种更理想的组织。圣吉博士除了进一步融入更多整体动态搭配的细节性的技术外,还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近来,发展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在近10年中,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对一批企业做了辅导,发展出一套完整可操作性很强的企业关方法,为未来组织描绘出了蓝图。
圣吉所说的学习型组织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它像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无论前所未有的复杂,混沌,变化扑面而来,它总能灵活伸展,轮转想前。在这个团体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连,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不为眼前近利所诱,以远大的共同愿景,以整体搭配的双策与利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大家得以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超乎寻常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报复,并不断的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从在真正的学习中体会工作有真意,追求内心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世界产生一体感。
2、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它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它首先是一个学习团队,其次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最后它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学习型组织的这些定义中,可归纳出学习型组织三个层次的内涵:
①层次扁平化。在学习型组织中,已不存在各种等级制度,员工之间由原来的彼此顺从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②组织咨询化。整个组织就像一个咨询公司,员工之间彼此询问,学习,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非常融洽;
③系统开放化。组织本身形成了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只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能与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哪个专家主观臆断出来的,而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竞争之必然。1、21世纪知识创新速度加快,需要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
新世纪是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年代。有专家称,现在每五年人类知识的总和就要翻一番。过去工业革命300年把人类5000年文明史的知识总量翻了一倍,也就是说近代300年等于古代5000年创造的知识的速度。而现在的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连网,使知识的传播和创新速度更快了。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今天是新的,明天就是旧的,用日新月异来描绘这种创新速度并不为过。
过去一个大学毕业生,本科深造四年,可以终生当天之骄子;技术学会一招可以吃遍天下,一辈子不愁找不到工作,而现在这个老皇念不通了。据说美国有一个不成文的招聘规定,一个博士求职,如果毕业五年内没有接受新的培训,就意味你的知识已经老化,新时代折旧得差不多了,只能当硕士生录用。我们说一个企业寿命是40年,实际上还要短的多。20年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每10年要淘汰1/3。而现在每年就会有20来个企业从500强里被挤出去了,很多的企业由盛而衰,急转直下成为昙花一现的企业。知识折旧和更新加快了,教育就要改革。我们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在国内书本知识学得很棒,到美国不少都拿奖学金,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却上不去,为什么?我们培养的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入世后,企业管理层人才培训的工作量大,但单靠脱产培训难度很大。企业本身必须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组织团队学习,完成员工的终身学习和“充电”。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走这一步。所以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学习创新型组织,这是历史之必然。
2、入世后市场竞争加剧,需要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
市场瞬息万变,管理技术日新月异,当今全世界的企业都正在过剩经济的困扰中经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撞击。优胜劣汰,生死抉择,这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带来的。现在美国平均每年要倒闭几万家企业,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只有10%的企业能活过5年。日本,德国的统计资料也表明,每年淘汰出局的企业都分别在7000家9000家以上。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大批短寿命企业。过去辉煌一时,却是流星一闪,成了昙花一现的企业。如三株实业有限公司,秦池酒厂,爱多电器有限公司,小霸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巨人集团等都曾显赫一时,但由于盲目扩张,过度投资,管理不善等诸多社会和历史原因而纷纷倒闭了,成为了中国企业由盛而衰的典型,被人戏说为:爱多生命、秦池醉倒、三株枯萎、小霸王别姬、巨人倒下等等,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警示和深思。
因此,当代企业如何做才能成功?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系统动力学 的观点,经系统分析和实践探索,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起,最成功的企业组织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并对怎样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也开展了有关学习型组织的探讨和探究。国家教委前年5月举办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培训班”,请宝钢教委的同志以《企业教育与企业寿命》为题介绍了学习型组织在世界的发展及在中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两年来,中国银行,清华大学等单位先后举办了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培训班。去年由北京高校的学者与宝钢的企业职教人员合作在中央党校成功了举办了“学习型组织和第五项修炼”的研讨会。
3、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浪潮需要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来的,至今十多年了,历经了三个阶段,出现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是1985年前后,由美国借鉴日本企业管理的经验而提出的企业文化的理念,迅速传到中国。首先落户与宝钢、一汽、首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掀起以提炼弘扬企业精神为标志的第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热潮。
第二次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学会塑造企业形象,改善经营环境,强化企业的向心力和辐射力,出现了以塑形象,强管理,抢市场,增活力为内容的第二轮企业文化建设高潮。
第三次是知识经济到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开展了以增强企业文化底蕴,构成核心竞争力为内容的第三轮企业文化高潮。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外化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企业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企业的短命的企业,没有文化的企业家也是昙花一现的企业家。这种文化来自学习,来自创新。企业能否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十分紧迫和现实的选择。由此给我们带来“三个提升”的思考:
一是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由过去单纯的卖商品转为注重卖品牌,卖特色,卖服务和卖文化上来。企业要用这种新理念构筑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更多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享受。
二是要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内铸精神,外铸形象,企业大一个新的磁场,用党,政,民几条磁力线把全体员工整合起来,朝着一个企业目标合力奋斗,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提升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是自身学习创新能力的竞争,入世后,这种竞争将更趋白热化。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官员和企业员工都要做学习的模范,注意知识的贬值和折旧,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充电,提倡终生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做一个复合型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批懂得WTO规则和涉外法律的专门人才以适应知识全球化的新形势,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挑战。
为此,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入世后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延长中国企业的寿命,如何设计与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将是我们现阶段的重大的任务。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的“五项修炼”
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实行的,它需要进行“五项修炼”,就如同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说的“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五个技术组成部分,它是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的五个基础……”因此,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首先进行“五项修炼”,彼得说说的五项修炼是:
1、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自我超越以磨练个人的才能为基础,却又超乎此项目标;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却又超呼精神层面。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的现实来面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并在此创造的基础上,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自我超越是工人成长的学习修炼,是对一贯人真正心之所向的“愿景”,不断重新聚焦,不断自我增强的过程。
自我超越在这里并没有左右其他人,它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如果我们用有形的标准来看,它是指在专业上具有某一水准的熟练程度。对一名技术精纯的艺匠而言,将其巧思融合熟练的手艺而形成巧夺天工的作品,便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实现。生活中各个方面都需要自我超越的技能,无论是专业方面或自我成长。因此,自我超越的意义或者精华,就像我们所定义的,在于创造,在于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
2、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我们心中,并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思维方式,甚至可以是图像或者印象。在认识科学中,这个名词一方面是指人们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另一方面,也是指我们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亚当.斯密曾在《心智的力量》中对思维模式有所定义:“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方式,就像水对鱼一般,思维模式所诠释的世界,帮助我们去预测他人的行为。” 心智模式存在的形式: ①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②心灵地图
③极少有人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性 心智模式表现形式:
①简单的概括性看法(如人是不可信的)②复杂的理论(如尼采的人生三阶段论)
3、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的景色,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色,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共同愿景的力量源自共同的关切,让人难以抗拒,以至没有人愿意放弃它。共同愿景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素;
(1)愿景。我们想到的未来的图像。愿景是你想要创造未来的图像,而且必须用现在的情况来描述,就好像发生在目前一样。
(2)价值观。我们如何达到我们的目的地。价值观描述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我们的日常能运作方式。主导我们行为的价值观一般包括:我们要如何对待彼此,我们希望如何对待顾客、供应商,以及我们会遵守和跨越的规范。当组织在建立愿景的过程中,把价值观视作核心,那么价值观就会成为帮助人们迈向愿景的行为指南。当人们察觉说实话和吐露资迅符合大家的价值观时,他们就会比较容易说实话和吐露资迅。(3)使命。组织存在的理由。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就是我们要字这里共同完成的任务。虽然我们总是无法真的达到组织的最上层目标,大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实现许多愿景。
(4)目标。我们期望在短期内达到的里程碑。所有的共同愿景都不只是广阔的愿景,只是具体可行的目标,通常是指我们为了实现愿景而必须克服的障碍。
4、团队学习
团体是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学习单位。团体学习的过程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其作用是发挥团体智慧,使学习转化为实现生产力。因此今天的组织迫切需要团体学习。组织中众多的团体都变成整个组织的学习单位,并建立起整个组织的组织学习,进而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这一组织管理模式的基础。
个人学习是团体学习的基础,因为团体学习毕竟是由个人学习的成员所组成,但每个人都在团体并不等于团体学习。因为学习的主体不一样,个人学习以个体为主,团体学习是将团体作为主体来看待的。
5、系统思考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其特征包括: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和根本属性,无论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个系统都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即承认系统内部有可分析的结构,单个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如影响一个企业能否运转有人、财、物、产、供、销六大相关要素;一个商店失去顾客的相关要素就更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系统诸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严格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系统与环境有互动关系,即环境影响着系统,同时系统也影响着环境。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处于国际环境下的“学习型组织”具备许多的优势,那么如何创建才能将自己的企业改进成这种组织呢? 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步:
第一步改善组织环境。传统组织的政治环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大障碍,必须加以克服,只有克服了它,建立了一个真正平等的,个人畅所欲言的,新的、开放的组织环境,“学习型组织”才有了成长的良好土壤。但要超越传统的组织,建立一个开放的组织环境,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组织的生存又是一个很大的环境系统之中,组织环境受到更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可以尽力而为,在组织的小环境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可以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开始,使人们超越私心,共创一个公开、真诚交流、无障碍的组织环境。
第二步克服学习障碍。在走完了第一步后,学习的效果并不能立刻显现,原因是在于组织学习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具体有如下几点:
①经验学习方法。在传统组织中,人们习惯于只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然后发现问题,但某部门所作的决策,可能在一、两年甚至更久以后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这时,我们若只是将各部门划分开来,各自就最近的情况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往往无法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依靠经验来学习的结果会让我们大失所望。
②本位主义障碍。这要求组织学习一定要从系统思考的大背景出发,千万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小部门,一定要克服本位主义的毛病。如果这些在本位上表现优异的部门不舍弃这种心态,不去探讨本部门的无益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滞延后反馈到本身或扩大至更多部门,则组织学习也就无从谈起。③忽视内部障碍。假若组织管理者一味地把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变动,并将注意力放在预测或跟随外部变化上面,往往会忽略了组织内部的最根本的结构问题。所以,企业在针对问题寻找“源头”时,也应该认真地面对进行反思,从自身角度去寻找问题的所在。
第三步建立学习型机构。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条件除了组织从主观上重视之外,还必须把学习纳入到组织的结构中,形成健全而有效的组织学习机构,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习型组织的各项修炼能持久开展,从而使传统组织顺利地实现转变。
①组织文化的调适。我们要用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来孕育组织学习,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要培育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必须明确其指导方针,并从愿景,价值和目的开始,结合五大原则的内容,使它与企业文化成为一个共同体。
②重视企划工作。学习型组织把学习作为企划不可缺少达到一环,而
企划又是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样,使员工达到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学习成为所有人都必须参与的活动。自然而然,学习型组织也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必然的功能---学习。③管理层的参与。在学习型组织中,管理者首先应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气氛,这也是影响或鼓舞的唯一手段。为了发展出一种激励人们学习的风气,管理者要在学习型组织中扮演新的角色。管理者必须能够改变下属对工作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鼓励他们超越私利,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管理者必须答对其部属有深远的影响力,能将价值观和信念转移至实际工作中。
这样的管理者是充满魅力的,其周围也弥漫着充满活力的风气。这样的管理者不仅是一个组织的设计者,也是一个教师或教练,同时,还要扮演仆人。要担任这些新的角色,管理者必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和运用一些新的工具,使组织成员能持续不断的扩张其能力,并在共同愿景的鼓舞下不断自我超越,从而使学习成为学习型组织成员的一种习惯。
第四步建立扁平结构。当我们对自己的行动有着真正的责任感时,学习的速度也就最快,此时,必然要求组织是分权型的扁平组织。决策权往组织的下层移动,尽可能让参与决策的人面对组织的所有的问题,它给人们以行动的自由去实现他们的构想,并要对后果负起自己的责任来。
以上是对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观点,下面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企业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
案例:学习型组织在兖矿集团的创建 企业简介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坐落在泰山脚下的孔孟之乡,是国家“六五”期间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截止2001年底,矿井共生产原煤7223.5万吨,累计上缴利润24.1亿元,经济效益连续八年在全行业夺冠。1999年矿井产量突破600万吨的大关,首次实现矿井设计能力翻番的跨越,在国家没有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奉献了一座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先后获得“现代化矿井”,“部特级高产高效矿井”等12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建设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功典范。二十年来,兴隆庄煤矿成功的经验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接效益最大的还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和实践。2 创建背景
起步就与世界发达国家采矿技术同步的兴隆庄煤矿,始终走在我国采矿技术发展的最前言。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中,兴隆煤矿也面临过前所未有的考验,企业内部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员工小富则满,小胜则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亟需提高;整体素质与企业技术创新,科研开发需求不相适应;开拓创新能力,敬业爱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需加强。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如何应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的新趋势?如何吸取国内外众多知名大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的沉浮教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如何字煤炭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矿井可持续发展,使兴隆庄煤矿明天更美好?带着这些问题和期待,经过深刻的思考,比较,兴隆庄煤矿选取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新的局面。3.创建过程
兴隆庄煤矿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创建的,根据需要
他们认为在自己的企业中学习型组织就是“学习型区队”的建立,他们分别制定了愿景:创建具有国内一流的学习型区队;目标:一流质量,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形象;座右铭: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勇于超越,乐于奉献;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幸福,质量是最高的效益。他们创建的具体措施如下:(1)实行岗资格证书制,激励职工自学。其目的是通过机制的激励作用,改变多数职工学习意识不强,自学能力较差的现状,促使职工自觉加入到学习兴矿活动中去,以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力强,一专多能,素质高的职工队伍。
(2)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共同愿景。为此,区队组织了“我们的区队我的家,我与区队共发展”的系列活动。让每一位职工感受到大家的温暖,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促进职工更好的参与到区队“人人学习,人人努力”的大环境中去。
(3)加强团队学习,创强创新意识。在开展团队学习的同时,适时的开展读书大讨论活动。如针对《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一书,由队长书记主持,在各班内就各自的阅读心得广泛开展讨论,提高职工的危机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务实开拓精神。为加强班子成员学习的自律性,一是坚持了区队干部每周四下午进行深度汇谈,班子每一位成员在会上畅所欲言,针对问题集体讨论共同提高。现已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二是班子成员都能以一名普遍职工的身份参加区队组织的各项学习,要求职工学习的内容,班子成员自觉学习率先掌握。三是班子每位成员每月进行一次个人月度总结,对学习和工作情况自我总结,自是反思,并在月末的对委会上就各自的总结进行集体讨论,找出差距,改进不足。
(4)推进制度改革,激发内部活力。按照学习型组织“精简,扁平化,有弹性”的理论,大胆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全矿生产辅助单位实施精简,由原来的29个减为13个,机关科室由原来的27个减为14个,机关干部由420人精简到199人,并对富余人员进行转岗分流,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健全完善了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机制,78名管理人员被淘汰,并先后公开招聘了36名一般管理干部和73名专业技术后备岗,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年轻有为的同志走上了管理的岗位。
4.建立“学习型组织”后的结果。
自从建立了“学习型区队”兴隆庄煤矿不仅提高了产量,关键是提高了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和相心力,使整个企业的职工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以后兴隆庄煤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几个误区
1、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创建学习型组织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不仅要进行“五项修炼”还必须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分析,如果环境即条件不成熟就不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
(1)微观环境(Microenvironment)。是指与企业关系密切,直接影响企业为目标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本身、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和公众。
(2)宏观环境(Macroenvironment)。是指能影响整个微观环境的广泛的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任何事物进行行动之前都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环境分析,创建学习型组织也是一样也必须对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利用,创造环境来为创建工作打下坚石。
2、只要参与了学习就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重在学习,这是必然的,然而许多人却认为只要学习了就必定是学习型组织,这种观点是对“学习型组织”本质的一种误解。真正学习意义的核心是通过学习,重新创造自我,做到从未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因此,学习了并不一定就成了“学习型组织”,企业必须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参与团体学习,并在爱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与团队创新使自己融入到整个组织中去,只有这样,学习才是学习型组织所说的“学习”。
3、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即效药”
许多的人认为只要创建了“学习型组织”就能马上看到效果,其实这是一种“实用主义者”的观点。以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因为看不到长期或更大的变化形态,很容易就落入解决一贯问题又创造另一个问题的陷阱,而不自知。实用主义者否认人类的心智具有任何综合.看见较大图像的能力。正如基层工作人员在传统的组织里摆脱不了“行动者”的角色,管理者一样摆脱不了“思考者”的角色。现在有一种强烈的倾向,组织中高层人员变得远离真相和事实,这样使得他们学多想法和推测背后所依据的理论或假设,缺乏事实的根据。一旦接受了,思维的世界与真相的世界之间的距离便分离得更远。
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并不是一种“即效”的方法,它只是通过使组织内部充满生机活力达到在万变中都能适应的效率,而创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潜伏期”。
结 束 语
【对于课程与学生的认识】推荐阅读:
对于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10-04
对于奋斗中的高三学生11-03
对于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08-27
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07-09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应用07-08
对于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02009-12
对于素质培训的建议09-22
对于员工的个人总结10-17
对于美术课改的反思10-12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