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重要性(10篇)
1.财务风险重要性 篇一
浅谈财务分析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上海学习的半年中,各国的老师带给我们很多先进酒店的管理理念,让我对我所从事的行业有了不同的认识,对我所从事的专业也有了点不同理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酒店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中国酒店服务从业人员约近3000万,成为吸收就业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领域之一.因此,现代酒店必须运用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抓住机遇,赢得竞争优势.在酒店设备方面要使顾客感觉整洁,方便而安全;在餐饮方面别出心裁;在服务方面表现出至诚的服务态度;在周围环境布置方面要美观,优雅,使顾客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财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其中, 财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财务分析程序和方法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4、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内部经营者,由上看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过去把财务分析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意义是很狭隘的。
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财务分析不仅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而且还参考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使财务信息资料更加真实、完整。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分析过去,而且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这些目的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达到的。正确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往往要对
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改善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作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并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现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掌握现代企业财务分析思路、方法和程序的重要性。通过有效地做好企业财务分析,使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服务,以此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2.财务风险重要性 篇二
尽管目前对重要性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认识基本一致,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指出,重要性涉及的财务资料误报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将重要性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在理解重要性的具体内涵时,必须认识到由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成本的限制,财务报表审计只能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上,考虑在具体的审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某项错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所以运用重要性的关键是确定多少金额及以上的错报会影响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结合重要性标准的具体含义做进一步延伸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这也是审计实务工作者对重要性的习惯性表述,而这种做法与重要性的含义逻辑上一致。因为重要性标准是如果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相关决策影响程度大,在临界点之上的错报是重要的。反之该项错报不重要。所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重要性程度较高,审计人员必须调整和设计审计程序,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查出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某一特定的被审计单位而言,出具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到多大程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尺度只有管理当局最清楚。但这个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标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具有不可确知性,只能利用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职业判断进行评估。且目前也没有尺度去评价CPA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接近还是偏离客观重要性水平,所以伴随CPA这种职业判断的审计风险接踵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容许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用统一的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来指导审计实务,将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实践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风险存在必然联系。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较高的鉴证业务,CPA应当确定一个合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CPA考虑到审计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审计失败承受能力的大小确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应足够低。审计实务中,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前者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本身所面临的环境相关,财务报表本身并不能反映诸如战略风险、经营风险等因素,所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必须利用系统观方法把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宏观因素融入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中,如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然后将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联系起来。针对具体认定层次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CPA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所以从审计人员角度看,确定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能否查出各个认定层次的错报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这本质上属于审计检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估基础上,只有将审计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之内,才能达到审计后的报表容许的错报或漏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审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审计程序的界定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都是在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范围的大小服务。而随着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不断加深及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不断了解,注册会计师不断修正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所以审计程序范围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水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按实施的目的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程序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进行恰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获得包括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风险的初步了解和识别,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是增强风险评估的新导向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针对性。如果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则CPA应实施更多实质性测试而相应减少控制测试的范围,把从宏观着眼识别和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微观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相联系,通过实施具体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测试,将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控制检查风险水平,通过将组成财务报表三个认定层次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风险也能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可能性小,即该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样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水平会很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某项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大,CPA需要实施的审计范围就越大,实施的审计程序类型就要更多一些。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偏高,虽然重要性水平判断风险增加,但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降低,也可抵消重要性水平估计偏高所带来的审计判断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融合前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界定评定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和检查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
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偏高,CPA实际面临的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根据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审计程序将不再适用,如果可能,可以一方面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另一方面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降低检查风险。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则报表中容忍的错报数额越大,CPA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小,反之越高。所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但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要客观,且不可人为降低审计风险水平而提高重要性水平金额。这样反而加大了CPA承担的审计风险水平。CPA在审计开始时,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初步评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不同情况下,可能会修正初始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进而分配到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会不同。针对各个认定层次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会受到影响,注册会计师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也会多寡不均。这样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会不同,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评估较高时,CPA所承担各个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必须降下来。两者成反向关系基础上才能保证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低。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重心,确定或修正计划阶段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的客观性,通过实施两个层次的审计程序,在无法改变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改变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将认定层次所包含的错报或漏报降低在重要性水平之下,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错报或漏报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下。能合理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以CPA动态分析重大错报为依据调整重要性水平,要求CPA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实际变化通过调节检查风险水平来修正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审计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
[2]张楚荣:《重要性理论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2]张楚荣:《重要性理论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3.财务弹性的重要性 篇三
企业的运营战略是盈利的关键所在,这一点鲜有异议。然而,越来越多的理论文献提出,公司的财务战略以及财务环境的基本特征,也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例如,近期的研究表明,公司能否获得外部融资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进入发达资本市场的通道——即便在本土也是如此。由于迅猛发展的企业往往依赖于外部资本,于是进入这些市场(不管是债务市场还是股票市场)的通道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对于发达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几乎没什么困难,而对于那些身处刚刚发展起来以及发展中经济体系的公司来说,进入更低成本的国外资本市场既是挑战,也意味着潜在的比较优势来源。
新兴市场上的公司为进入发达资本市场而使用的策略,如在国外发售股票以及抵押外币债务等,都只是现今公司惯用财务策略中的简单例子而已。其他更复杂的策略包括另类的结构融资、经营性对冲及衍生证券的战略性应用等。而被实践者和理论家们共奉的一个准则,便是财务“弹性”。
过去,首席财务官和公司的财务主管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现金管理,并尽可能地降低资本成本。如今,这些工作虽然仍很重要,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更广泛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也会在实际上影响到公司的盈亏。因此,首席财务官在高层战略决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他不仅要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财务数字上的计算,更需要理解某一具体决策的战略后果。
POG0公司的困境
我们来看一家假想公司所遇到的问题。假设PoGo实业是一家美国本土的儿童玩具生产和分销商,它的部分产品远销海外,但由此获得的收入却从未超过总销售额的10%。因此,PoGo公司也就不太重视外汇风险。然而,PoGo去年在美国本土遭受了重大损失,质量较次但价格更便宜的中国玩具抢走了它许多市场份额。
虽然PoGo的损失明显是由于国外竞争所致,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在对问题根源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首席执行官认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关键,而首席财务官则认为人民币的低估才是症结所在。事实上,两者互有联系,对公司来说可能都非常重要。
要了解这类重大财务和经营问题,需要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深刻的理解。同样,这也说明了财务弹性的重要性。
大型企业对外汇风险对冲已经习以为常了。对冲的过程通常是先用恰当的方法量化风险水平,然后用运营和融资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减轻风险。这些策略可能包括谨慎选择生产地和债务的币值,以及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如远期合约或期权等。
如果我们把这个逻辑运用到PoGo公司的困境中,那就需要确定PoGo面对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风险。
PoGo公司管理层必须依靠公司在美国玩具市场上的专业人员,通过“情景分析”手段来考察未来不同汇率情况对自身业务的影响。限于篇幅,此处我们仅简单考虑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近期出台的人民币重估公告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因素,因此对将来的汇率几乎没有影响。第二种可能是,随着中国的货币当局逐渐根据市场对人民币市值的普遍评估来调整汇率,人民币将在近两年内升值30%。
倘若汇率不变,PoGo就会面临艰难的抉择。如果对问题置之不理,可能会使公司由于价格劣势而被逐渐逼出市场,并最终破产。如果仅仅采取简单的财务对冲,如发行外币债务或进行衍生品交易等,则收效甚微,因为这里的外汇风险是由于固定汇率而非浮动汇率引起的。对于PoGo而言,如果管理层能够说服美国政府对中国玩具征收保护性关税,借助政治途径来摆脱困境,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PoGo的管理层对政治形势进行研究过后,认为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个选择是在中国开设工厂,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玩具生产的边际成本。然而,管理层认为这样做有一些缺点。首先,一直以来公司都十分爱护自己的员工,裁掉本土的大部分工人可能会让留下的员工士气不振。其次,一些将生产放在中国的美国本土厂商已经遭到了公众的责难批评,强势品牌的良好形象受到了损害。最后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中国开设工厂耗资巨大并且会带来新的风险,包括在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中经营的不确定性甚至政府的征用行为。
假如汇率保持不变,PoGo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和一个中国公司签约合作,让中国公司来进行生产。外包的优点是资本投入较少(包括较低的资本风险),而且PoGo还可以拥有更换或使用多个供应商的能力。然而,这种弹性是有代价的,因为PoGo将会失去对一些生产流程的控制,物流也会变得更加复杂。总的来说,PoGo的管理层已经洞察到了实际的财务风险,连外汇汇率保持不变时的情况也考虑到了。
PoGo的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如果人民币升值30%,那又当如何应对。表面上看,这种情况仿佛十分有利。一项内部研究显示,30%的汇率浮动不仅可以扭转PoGo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甚至能使它掌握先机,这是因为PoGo在美国的生产部门效率很高,品牌优势明显,所占市场份额较大(与相对分散的中国生产商相比)。在此情况下,PoGo认为它最好的办法是按兵不动——即只须维持经营原状,便可收获外汇调整带来的利益。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PoGo遇到了一个不算典型、但是影响巨大的外汇风险。如果汇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左右,PoGo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同中国的低成本玩具厂商竞争的方法。最有可能的是,它将在中国生产其部分或所有玩具。如果人民币升值,PoGo应继续在美国进行生产。因此,对于PoGo公司而言,选择何种经营决策,以及公司未来的生存前景,关键取决于未来的汇率。
难点分析
虽然上面的“情景分析”中两种汇率情况下都有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但却没有一种方案在两种情况下都适用。例如,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那么倾力在中国建设工厂将会是个可怕的错误。公司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生产力反而下降,物流也变得更复杂。反过来,如果公司维持原状而人民币汇率稳定在目前的水平,那么公司将无可奈何地逐步走向死亡。
那么,公司该怎么做呢?从理论上讲,它必须构建一种在两种汇率情况下都能盈利的策略。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生产移往中国。与孤注一掷博生死的策略相比,这样做能减轻损失。然而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公司的收益大不如从前。
能让公司在两种情况下都能发展壮大才是更好的策略。很明显,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PoGo的管理层必须问问自己,他们的比较优势
是什么?怎样才能把这个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利润?
与国外的竞争者相比,PoGo在美国已是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此外,它在国外有限的销售额都来自于高端零售商,他们的顾客看重的是PoGo这个品牌背后的质量保证。解决PoGo外汇问题的方法,可能要从在国外(包括中国)市场拓展自己的品牌入手。如果PoGo能够积极地在还未充分拓展的欧洲市场,以及逐渐壮大的亚洲市场上扩大自己的销售,它就可以保留自己在美国的工厂,并在中国建立生产部门,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有了多个工厂之后,PoGo只须把部分生产移往利润最大的地区,便能应对汇率的变化。理论文献可能会将此描述为利用经营性外汇对冲而创造的一种“真正的选择”。不过,故事并未到此结束。
弹性是关键
仅仅确定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有能力去实施这套方案。对于PoGo而言,一方面要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还要同时在中国开设工厂,两头兼顾无疑会消耗巨大的财力。虽然公司目前债务很少,但也正由于此,它几乎没有进入公债市场。虽然发行股票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这会使现有的股东遭受巨大冲击。
检讨一下过去,其实公司早该建立并维护一个资本市场通道了。例如,公司应保持至少一种未清偿公债。它还应该在早些时候与全球及国外的银行发展更密切的联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地区性的银行。理想的情况是,PoGo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了风险的存在,并建立起了必需的财务弹性以支持各种经营战略的实施。而如今,这意味着PoGo必须找到创造性的方案,来应对目前的重大财务缺陷。
为了获得多种资金来源,PoGo可以考虑与国外的生产商或分销商合资建厂。由于中国的债务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较低,PoGo要进入是很困难的。而且,倘若借人人民币而人民币却大幅升值,那么公司的美元负债价值就会剧增。这样一来,如果收入按照美元计算(或是与美元紧密相关),外币债务反而会增加外汇风险。
解决融资问题的另类方案是发行结构债务,如此一来利息与本金的偿付便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相逆,这样人民币升值便会导致负债价值降低。此类金融工具可以公开出售,亦可折价卖给私募基金,或者与主要的银行或衍生品经销商联合打造。
可借鉴的教训
从PoGo的困境中我们得出的真正教训是,关注外汇及其他财务风险,并不是因为它们会对未来短期内的收益造成影响,而是由于财务风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种商业模式。因此,高级经理人员以及财务经理必须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长期效应,并增加财务(以及经营)弹性以便随时对冲这些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详细考虑了外汇风险。然而,还有许多其他的事例值得企业去仔细研究。例如,陷入财务窘境的美国各航空公司未能充分理解油价上涨和需求下降的双重问题所带来的长期财务风险。而西南航空公司是个例外,它洞悉到了这样的风险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一些分析家甚至认为,当其他航空公司被迫退出航空燃料衍生品市场的时候,西南航空公司通过增加对冲打压了一些实力较弱的航空公司。
另一个例子来自于分析利率、总体经济活动以及公司盈亏三者之间的联系。比方说,在高利率会导致销售疲软的行业(如耐用消费品及建筑工业)中,财务经理应当有动态的财务策略,以便在利率上升时降低资本成本。
4.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篇四
专业:财务管理
层次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有少数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成为规模企业,多数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状态。企业改革中忽视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现象,阐述了财务管理在搞好改革中的重要性,作用,发展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
【 abstract 】 :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is being perfected, the enterprise has become a social economic life in the important part.In the growth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only a few enterprises can be finished in a short time primitive accumulation, become scale enterprise, most in the “high birth and high death” state.Enterprise reform ignore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phenomen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expounds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we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 : financial management enterprise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因此,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中相对独立的方面,而且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内部管理
(一)、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国家将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活动时的财务风险和复杂性也迫切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所以,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组织机构中属于最高层次,是企业的生存的根源。因此,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管理控制、业绩评价中起主导作用,能够对与决策有关的诸多要素进行评判,从而在经营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二)、经营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也是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将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然后通过实物商品的出售,使转移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实物商品不断转动,实物商品的价值形态也不断发展为品牌商品。在经济市场条件下,一个企业经营的所有方面,都需要通过资金的形式来反映,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资本运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资。
2.1 资金筹集
资金筹集是企业投资和用资的关键过程。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在新企业还是经营中的企业,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数量。由于资金的缺少和生产之间的矛盾,企业不得不广泛开展筹资活动,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加强筹资管理,准确预算资金需要量,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并且加强筹资活动管理,合理利用资金需要量,正确运用财务杠杆效应。以取得筹资的最佳效果。
2.2资金投资
在投资过程中,必须先掌握好投资规模,选择投资方式,掌握投资方向,在确定投资,并保持资金流转顺畅,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通过投资,企业应将取得的一定收入在利益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另外,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如果想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就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在企业投资的过程变化中,我们更要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搞高企业投资的决策。
(三)、现代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目前,企业要成立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应实行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收款,统一调度,减少资金的流动环节。避免资金沉淀和周转缓解,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运行,拓宽销售思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为中心的实现,需要财务会计中心选择相应的财务会计战略加以配合。财务会计管理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企业财务会计战略的实施,企业财务会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会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是企业实现发展的有力
保障。
3.1资金效率
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行意识,有效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把企业成员的时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财务会计中心通过协助企业成员的资金调度,使企业财务会计中心及时了解企业成员的财务状况,同时促使各企业成员提高对资金时间价值和成本的认识。并加强了财务管理中心与企业成的联系,发挥了有效整体优势。
3.2降低财务费用
企业财务会计中心可以通过内部企业成员之间的资金,融通存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会计中心与企业各成员之间的资金可以相互有偿使用,减少对银行的借贷资金,降低了贷款要支付的利息,并降低了企业高负债的风险,而且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财务管理在观念上统帅各专业管理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首先体现在观念上统帅各专业管理。包括计划管理、资产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收入管理等,都应树立财务观念,即效益观念、成本观念和资金观念。
4.1计划管理
企业制定计划,要树立资金观念、效益观念。如果不考虑资金约束,不进行效益分析,就会造成计划半途而废,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计划只以产量为中心,不讲经济效益,就会造成产品积压,资金沉淀。
4.2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
4.3生产管理
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组织、质量管理和设备管理等。这些部门容易出现重技术,轻效益的现象,更应树立财务观念:产品开发要适销对路;工艺安排和原料配比上不能只讲质量不讲成本;工序配合不能只讲速度,不讲半成品资金占用;质量
管理上要谋求质量收入大于质量成本。这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成为赢家。
(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自身变化
5.1从财务管理的地位而言
传统的生产经营型财务管理是财政主管部门的附属物,处于从属地位。其资金的筹措,主要是财政拔款供给其财产处置权及资产结构调整要报上级审批。而资本经营的财务管理,却是自主行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处于独立地位,具有理财自主权,并且有充分资金调控权和资本营运权。
5.2 从财务管理的功能而言
传统生产经营型财务管理只是一种核算型被动式管理功能,是对企业资金、成本、利润的消极管理,并且只通过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衡量经营成果,而资本经营型财务管理是一种经营性主动式管理。是对企业资本运动的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企业实物的管理,是用增量启动存量优化资本结构的管理。
5.3 从财务管理的作用而言
传统生产经营型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只起一个辅助作用,即配合生产供给资金,配合管理核算成本,配合经营调度资金,以加快资金周转。而资本经营型财务管理,在企业发挥的是主导作用,既是企业决策者的高级参谋,又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的财务理念、运用各种预测、决策的方法,发挥着运作全部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促进提高资本经营效率的作用。
二、外部因素
(一)法律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手段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将受到法律的具体规范,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与企业外部发生经济关系。目前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应该了解、熟悉并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可依,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理财的职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二)经济环境
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体制改革的相关措施也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企业能够正确地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对理财决策大有好处,国家对经济的优惠、鼓励和有利倾斜,企业如果认真加以研究,按照政策行事,就能趋利防弊。
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外部因素,都将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存货库存、设备添置、证券投资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经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以迅速提高应变能力。
三、相关问题的考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目标定位都可归结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概括起来,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紧密配合企业战略总目标,做好财务计划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财务管理首先要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认真做好财务计划。计划并非一个资金问题,还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加以思考,以提高企业对不确定事件的反应能力,增加有利机会带来的收益。财务计划确定后,要将计划具体化,进行财务预算,进一步细化各种现金收支、长期资金筹措、短期资金信贷等预算,使财务计划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控制标准和考核依据,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但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只局限于降低成本本身。企业在投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证券管理、筹资管理等经济活动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使企业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另一方面要以利润换效率,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以求达到投资报酬率最大。
(三)正确进行财务分析
为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往往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改善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作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并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结 语
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而在企业管理中,更要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明确财务管理的最重目标和财务管
理的发展。总之,要发展壮大企业,不仅需要发挥好财务管理的职能,还要发挥好企业管理各方面的管理职能,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这样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01]吴世农,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02]郭复初,财务管理研究与发展。会计研究,2005
[03]王庆成,财务管理理论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04]詹姆斯.c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2005
[05]胡玉明,企业财务管理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06]刘世香.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战略方式探寻,财会通讯.2004年05期
[07]李心愉.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济科学.2005年03期
[08]李贵军。现代企业理财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最终版) 篇五
财务管理是 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对其资金的形成、分配、消耗、补偿等进行计划、组织、核算和监督等工作的总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过程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企业要想在社会经济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意义重大,加强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了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才能不断地将制度内容进行落实、贯彻执行。一个好的制度制定出来后,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应该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也就是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当长期按照制度所规定的事项进行操作的时候,久而久之,一些原先的制度规定或规则要求,都会慢慢变成财务人员的良好习惯,此时,企业内部的管理就会比较顺畅了,相对来讲 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成本也会降低。但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仍需进行一定的管理工作,这就是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这些内容概括来讲主要有资金筹措、资金运用、帐册管理、企业完税、资产评估、收益分配等几个方面。
(二)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
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是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由于资金运动循环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因此财务管理就要利用成本费用、收入等各项指标,来组织企业价值的形成,实现企业资金的分配。另外还要根据企业制定的目标,制定财务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和环节按计划开支,有效地控制财产的耗费,这样财务管理才能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三)加强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直接反映生产活动的第一记载,是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建立原始纪录要注意准确及时,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符合企业管理的需要。定额是库存、用工、用钱的标准,制定计划、计算成本离不开定额。为了完成降低成本的任务,企业必须制定先进定额,这是加强成本管理有效途径。
(四)组织日常的财务管理,积极开展财务检查分析。日常的财务管理是指财务计划指标的分解和归口分级管理,财务计划执行中的预测,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决算等。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时,要认真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检查的结果如实上报上级机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体现着资本的运营过程。财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只有 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才能有利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明确、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体现在财务管理上,应建立以资产有效经营、资本保值增值为宗旨的,科学、规范、有效的资本管理制度,防止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和随意性;应借助于资金管理实现产权管理,着眼于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前提,采取财务管理特有的功能和管理策略,通过破产、兼并、出售、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介入广泛的、多渠道的资本、资金市场,广泛开展 融资、筹资活动;通过理清财务关系,确定产权、责任、利益主体,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六)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竞争经济的客观要求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由企业追求价值的宗旨及财务管理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越来越重要。加强企业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如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还必须加强法律意识,树立风险意识,树立资产经营意识。树立起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把企业办成真正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的市场经济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市场规律和法律视为调节机制,使资源流向利润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使企业投入的资本不断运动和增值,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要求管理者做出灵敏反映,及时调整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就迫使企业注意运用资金,控制成本和增加盈利,财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财务管理就成为控制企业费用开支,缓解资金紧缺状况,实现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
(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 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理顺财务组织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者应更好地认识到财务人员服务主体、核算范围,以及信息质量的新特点。财务人员工作要满足各类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需要,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到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亦影响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而企业应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抵制和防范各种市场风险作为其基点,使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经济效益的提高情况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因而,企业的管理者应提高对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这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控制得好坏,关键取决于其组织是否有效。企业组织结构既是发展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适宜的组织体制,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内部摩擦和降低组织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特点和区域分布状况,确定统一集中控制还是适度分散管理,建立立体化的组织结构还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按管理控制成本与效率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职位设置和严密的授权管理,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确保内 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运行。另外,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企业集团应当紧紧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借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经验,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尤其应该注重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深入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内部控制创新之间的关系,广泛引进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和会计信息电算化系统,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中的充分应用。
(八)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大批企业的衰退都是缘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当,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对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营运资金、债务清偿、资产损失和税收支出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制度,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
6.财务风险重要性 篇六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评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世界各国联系逐渐紧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都增加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可能性。为了尽量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提高商业银行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应该逐步完善信贷风险评级系统,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级制度。
一、信贷风险评级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导致潜在的信贷风险较大。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大忌,会妨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但是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仍然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化经营埋下了不少隐患,严重影响其盈利水平。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资产都用来贷款,而用于其他有价证券等用途的资金较少,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也为贷款,这样单一的资产运营渠道,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2.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增大。产能过剩是当前国内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增大。产能过剩不仅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断增大,也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进一步引发信贷风险。因为除了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产能过剩外,一些其他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会使得该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而这些行业在之前可能由于盈利能力较强而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但是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得这些贷款成为不良贷款,而增加了潜在的信贷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重要性
造成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增大的原因众多,包含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评级,从而降低或者避免信贷风险,显得非常重要。1.商业银行通过对自身资产进行风险评级,有助于商业银行从各方面评估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对自身资产进行汇总与核算,通过风险评级,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总资产数量,也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了解自身的投资能力,当出现新的投资机会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信贷风险评级评估自己是否进行投资,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如果没有进行信贷风险评级,商业银行在面对投资机会时,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甚至可能会盲目投资,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严重。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对自身总资产进行评估可以增强对自身财力与能力的认识,出现机会可以从容处理,通过提高盈利能力降低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偿债能力进行评级,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也会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投资时,首先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客户的偿债能力,当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偿债能力进行更好地了解时,确定客户确实有能力偿还债务,这种情况下进行信贷投资不仅可以降低客户由于不能及时偿还债务造成的损失,也能降低商业银行因为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另外,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评级时,也会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考察,通过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级,不仅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在日后进行投资时更好地选择,也能通过信用评级督促客户进行还债。如果在投资前没有对客户进行偿债能力与信用评级,那么可能某些客户信用等级比较好,但是不具备偿债能力,或者客户尽管有偿债能力但是信用较低,仍旧不还款,这样都会增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某种程度上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通过对客户的偿债能力与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降低信贷风险。3.通过信贷风险评级,可以全面了解客户的产能,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以及信用水平。一般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通常为一些大型企业或是工厂,那么对这样的客户进行信贷风险评级时,不应该仅仅考虑当前客户是否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而应该对这些客户的长远发展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客户可能当前的经济效益较高,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但是这些客户可能内部存在产能过剩、财务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导致其在后期出现盈利能力下降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评级时,不仅要考虑客户当前的盈利能力,更要考虑该行业的市场前景,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考察其是否具备长期盈利能力,以决定是否进行信贷投资。通过对客户的整体情况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确定信贷投资的整体方向,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的提高,促进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级的几点建议
信贷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但是通过对信贷风险进行评级,确实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水平,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1.商业银行应该健全信用评级体系,以完善信贷风险评级,降低信贷风险。以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级制度,可能存在不健全的情况。例如,对客户的信用考察和偿债能力考察要同时进行,不能只考察偿债能力而忽略信用等级考察,这样会降低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另外,信贷风险考察不是一项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期要检测执行的任务,因此,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考察不应仅仅依据客户的短期指标进行。首先,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初步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然后对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判断公司在有能力偿债的情况下能否偿债,之后根据公司从事的行业,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否能长期盈利,根据综合指标来对信贷风险进行评级,在这种程序完整的情况下进行信贷评级,可以更好地为判断是否进行信贷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完善贷款前期的款项审查和风险评估,完善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相关的制度、调查方法等,确保商业银行内部在接触相关业务时有可以遵循的依据与原则。同时,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评级时应该遵循岗位责任制,将评级任务下发给不同部门,任务具体到个人,这样也就将责任具体分配给个人,以确保评级工作更高水准,高效率的完成。同时信用评估工作应该保证及时完成,并且要保证准确度,确保每项指标都是按照公司的标准严格执行,确保评估审查结果精确到每一项,确定每一项具体数额贷款的风险,当每一笔贷款达到一定风险时,应该有具体的解决方法与之相对应。另外,建立专门的信贷风险管理机构,收集客户信用的相关信息,并将不涉及隐私的信息存储到公司数据库,以保证每个人充分了解重要客户信息,避免出现公司员工对客户信息一无所知的情况。3.商业银行内部应该培养信贷风险意识,建立信贷风险文化体系。应该在全公司范围内培养公司的管理层尤其是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确保商业银行在处理每一项业务时,都能用防范风险的意识去处理。要定期开展信贷风险的相关课程,传授信贷风险评级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与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之间的差距,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贷风险评级经验,结合我国的特点,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信用评级方法。另外,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基础数据建设,完善基础数据检测与计算,发现和解决不良数据的问题,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化的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检测信贷风险。
四、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日益加深,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追求目标,那么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便不可避免的出现坏账等情况,此时商业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发展,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评级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关注形势变化,细心搜集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业务的发展前景,对客户进行评级,完善信贷风险评级体系,以降低信贷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7.财务风险重要性 篇七
一、医疗改革推动医院角色转变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 医院已经成为自由参与市场竞争、自主进行经营活动、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此外, 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也给财务制度带来了新的要求。医院之间的综合竞争, 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水平和医疗环境之间的竞争, 而是呈现为包含财务、管理、行政等医药综合管理水平的竞争。可见, 积极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 与医院整体水平提升有密切关系。
二、进行医院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一) 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如上文所述,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生促使医院也作为经营主体面临激烈竞争, 在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 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良好的财务分析管理渗透于医院经营各个环节, 与各个职能部门工作密切相关, 经过专业部门的财务分析, 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之下, 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所以, 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提升重视程度, 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 财务分析有利于预测整体财务运行
医院财务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医院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可以通过科学而有效的分析, 来分析和预测医院经济活动, 从而对医院医疗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把控, 分析和预测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变化, 对国家总体经济形势有一定了解, 以便在日常财务工作中, 能够对医院财务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分析, 掌握宏观经济规律, 分析医院财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找出工作存在的差距, 理清医院财务工作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整套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为医院发展提供最理想的财务方案, 做到成本、效益、专业的最优组合, 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三) 医院财务分析有利于提升收支管理水平
在医院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过程中, 收支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收支管理, 能够促进医院的发展计划和财务预算的完成, 结合收支管理的客观规律, 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开源节流, 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分析医院收支的各个环节并给予优化, 最终充分提升收支管理水平, 使得医院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三、医院财务分析管理工作内容分析
基于财务分析对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应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致力于财务分析管理水平的优化和提升。医院财务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 财务外部分析
财务外部分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和医院综合能力分析, 是指从外部, 包括上级的领导部门以及开户银行等环节, 按照各自的要求, 对医院财务进行的分析。
(二) 财务内部分析
财务外部分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筹资分析、投资分析、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分析, 是指从内部, 包括医院经营的各个环节, 来对医院财务进行的分析, 用来为医院管理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 专题财务分析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分析手段外, 医院还可根据医院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对某一专题开展专题财务分析。
四、医院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医院财务分析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这四种。
(一)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是将医院经营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 从而得出各项差异, 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整体比较, 也可以将计划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整体比较, 或是进行不同时期的医院财务活动或同行业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对比, 比较分析法的比较指标可以是很多不同的对象。用于比较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数, 也可以是百分比数据, 还可以是各种财务比率。
(二)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用来分析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 并分析原因、性质, 以用来帮助管理者预测医院未来发展。医院的经济现象是复杂的, 受多方面因数变化的影响。如果只从某一时期或某一时点出发, 很难看清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因此利用趋势分析法能更好地判断其发展变化趋势。
(三)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用来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通常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主要应用于需要对几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医院财务系统中。
(四) 比率分析法
在实际工作中, 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比率分析法通过将相关的财务项目进行对比, 计算出特定经济意义的比率, 据以评价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医院的财务项目繁多, 很容易让分析者抓不到重点, 理不清关系。运用比率分析法能够揭示很多重要的有意义的经济关系, 可以有效发现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财务分析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一) 医院经营活动会计监督
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用来对医院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和优化, 其中就包含对医院经营活动的会计监督, 结合财务分析结果, 分析医院经营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 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对医院经济效益优化提出可行性措施, 对其收入合法性、成本合适性和效益合理性进行整体评估。
在财务分析与管理中, 上文介绍的比率分析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所使用的能够反映医院经营状况的指标和比率, 能够客观真实的判断医院的收入能力、发展能力、经营效率和稳定程度。与之相比, 虽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虽也能够大体上反映医院的经营状况, 但只有通过进一步的财务分析才能了解医院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 医院项目进程会计监督
(1) 定期进行会计核算, 核实医院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否存在已经结束但是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情况。 (2) 核实是否有已经结束并办理竣工结算和投入使用, 但没有及时转化为固定资产的项目。 (3)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跟踪调查, 核实是否有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别较大的情况, 是否有建设成本超出预算的项目。 (4) 对各个项目进程进行会计监督, 进行可行性与概算对比, 概算与预算对比, 预算与实际发生额对比, 合同执行情况分析, 超合同因素分析和说明等。 (5) 对医院的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管理, 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 并在项目初期计划的经费范围内, 严格遵照有关经费使用规定、管理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以及某些横向经费的特殊使用规定执行, 确保在最低的开支范围内, 让项目经费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三) 医院奖金分配会计监督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 奖金分配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所以,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 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科室业务收入计算方法, 将床位费、挂号费、治疗费、材料费、护理费、化验费、放射费、功能检查费等各项费用按照合理的比例计入科室收入进行计算。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科室效益考核, 对科室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考核, 充分考虑各项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对包含工资、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教育费、低值易耗品等在内的科室成本进行计算, 并根据基数比率来加以控制, 通过定额管理和比率管理等方面, 来确定奖金分配的会计监督方法。
(四) 医院资产管理会计监督
对医院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督涉及较多的会计实务, 医院资产种类众多、数量繁多, 也为资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应设置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人员, 通过定期盘账、与实物核对等方式, 对于盘盈、盘亏、转让的固定资产, 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详细记录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编号、名称、原价或重置价值、累计已提折旧、估计已提折旧、净值以及盘盈、盘亏的原因等资料。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对账, 做到账账相符, 账实相符。
六、结语
财务分析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对医院总体管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医院加入市场竞争的背景下, 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 建立良好的会计管理制度, 对获取准确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8.浅析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 篇八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研究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重要性是审计工作范围内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自身就包含着重要性这一概念。在计划审计以及就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进行最终评估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非常的突出。在计划以及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测试精确度,应当与财务报表重要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对于实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化,而且各项经济事项非常的频繁,对其进行详细的审计几乎不可能。在该种情况下,抽样审计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审计方式,其中重要性概念为有效解决审计人员在大容量抽样决策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合理地确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选择合理、客观以及切合实际的抽样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二,有利于审计工作成本的降低。基于对费用和时间预算层面的全面考虑,实践中审计人员应当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权衡。在重要性原则运用过程中,可适当地减少一些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缩小审计工作的范围,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上,使审计人员能够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以免因过分地强调面面俱到而影响综合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成本。
第三,有利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在抽样审计基础上,通常审计人员应当对没有审计的部分承担相应的风险,其中风险大小与审计重要性的设定和判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对审计重要性的恰当判断,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从当前审计实践来看,出现审计风险及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审计工作独立性差。实践中可以看到,审计对企业或者单位的监督、服务职能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领导层及管理人员正确决策的做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然而,从实践来看,因审计工作受领导层限制,各项业务的开展也要接受上级部门(审计机关)的指导,双重领导机制下的审计工作,难以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加之部门利益或者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以至于审计工作难以确保其独立性,审计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原因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审计工作而言,其业务处理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要求非常的高。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法律、经济以及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素养,在取得职业从业资格证以后才能持证上岗。然而,从实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表现为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差以及知识结构单一和只是技能更新速度慢等特点,以至于审计效果不理想。同时,审计执行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在发现问题时因与被审单位、具体人员存在利益关系而放弃追查和揭露;或者因害怕对方打击报复而不作为,以至于审计工作难见成效。
原因三: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之后。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各很多领域和行业的审计工作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措施,比如对财务收支合规性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采用原始的查账方法,只是简单地以账论账,或者以事后财务审计来查错防弊;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和问题,比如将财务数据的差异性、准确性作为审计要点,严重忽视了现有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高效性,以至于审计深度不够,审计范围非常的窄,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抽样审计法为例,虽然该种审计方法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审计人员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所谓的经验来确定或判断样本的规模及其结果,很容易产生审计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目前来看,审计技术手段非常落后,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但是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应用还比较少,而且应用效率非常的低。
二、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审计重要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对于领导层而言,一定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应当强化思想层面的重视,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同时,还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此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单位、企业自上而下,都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从思想层面上真正地看到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才能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审计部门应当在维护主体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内控管理机制,在全面提高经济以及管理效益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为他们决策的做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树立设计权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审计人员直接对单位、企业负责,提高和丰富审计机构的层次,从而使审计工作真正地脱离出来,体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如上文所示,目前使用较多的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法,所以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变动进行确认,以便于查阅和应用。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审计风险防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审计程序符合现实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监督小组,并且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现实情况,不断改变审计方案。当前国际社会上比较盛行的一种风险防范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法,从应用效果来看,比较科学,笔者建议在国内审计领域考虑适当地引进该种审计方法,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且将各种审计方法有效地应用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并以作为审计风险防范和问题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对审计客户进行严格的挑选
在审计客户选择时,应当以品行端正、资信良好的委托单位为宜,这样的客户作弊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审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比较少。如果所选择的单位信誉不好,则可能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风险问题,甚至会导致审计风险严重失控,处理难度非常的大。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审计客户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详尽说明,以确保审计的高效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行业、领域非常的多,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审计业务非常的复杂,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可能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实践中,如果委托单位出现财务问题,则可能会面临着破产,此时投资者会不惜一切手段转移财务压力,审计单位也因此而面临着诉讼。由此可见,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应当严格挑选合适的审计客户,这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审计过程强化督导和管理
审计过程中,管理层应当对项目组进行质量管控、对业务进行督导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组织架构以及经费预算等形式,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督导。比如,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编码,其内容有客户类别、年度、内容以及业务承接部门等,采用编码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每一项目组的处理时间以及审计费用核算和审计实时状态管控。
结语:总而言之,审计风险难以避免,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的严重,因此应当处理好造成审计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黎红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2]孙婷婷.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07).
[3]《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注册造价师职业道德准则》.
9.进销存财务的重要性的三层次 篇九
第一层:进销存财务是进销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很多进销存产品的实施都是从库存管理和总账管理子系统开始,继之以生产管理等子系统,然后以成本管理的成功实施达到高潮的。与财务电算化软件,实施过程封闭在财务部内部不同,进销存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要与其他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顺利推进。
第二层:要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评价和应用进销存财务系统。
进销存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需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实践中,一些财务人员因为不了解进销存其他子系统实施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产生报怨。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孤立看待财务系统,忽略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当物流和生产子系统召开实施讨论会时,不积极参与。凡此种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只站在财务部门的角度看待企业信息化革命;二是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审视自身岗位价值的发展和变化,因而造成了这些困扰。
第三层:进销存财务的全局观使财务人员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企业管理。
10.财务风险重要性 篇十
山东管理学院李凯 2015/7/2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企业财务管理薄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素。必须进一步,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才能促使房地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管理
融资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开发周期长,筹资金额大,筹资任务重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对象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的投入。高额的地价和房屋工程造价,要求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加之开发经营过程时间长,资金,周转率偏低,所以需要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相应的资金筹集任务十分繁重。
2、开发风险大,投资决策分析责任重,要求高
房地产开发活动资金投入量大、管理周期较长,在较长的开发经营周期性,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较大风险。这就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要求其作好投资决策分析,以便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有效地降低风险。
3、开发经营活动独特,成本管理工作繁杂
虽然开发企业产品成本主要由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成本项目构成,但各成本项目的具体内容同开发产品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类型开发产品也因时间、地段而变,使得房屋的成本构成显得十分复杂。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工作的重点过多集中于经济效益方面,而缺乏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是将财务管理定位于记账等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现象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管理效果,而且客观增加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虽然都设立了会计机构,但不少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在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今天,仍有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财务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而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必然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3、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
在国内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因无法获得大量的投资,而不得不面临破产的局面。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
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融资条件、融资环境等因素,而不是仅局限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由于其他融资方式的应用相对较少,必然会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脱节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大,财务管理工作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财务人员
管理层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
2、建立完善企业会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
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企业会计机构,加强内部牵制制度。要建立健全涵盖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现金、银行存款、采购、销售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资金的安全。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3、优化企业的融资方式,降低资金管理成本
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所采取的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其中借债是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要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资金管理成本的控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现
阶段所面临的形式,逐步改革与完善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重要性】推荐阅读:
财务风险及防范09-19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06-14
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06-30
项目财务风险评价体系09-27
中国银行财务风险案例10-25
财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10-28
财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06-28
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08-09
医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10-07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规避的研究06-12